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范文

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

第1篇: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范文

[关键词]社会科学 统计方法 应用问题

社会科学的实证研究在应用统计学时,统计分析是其关键环节,资料性质分析、资料类型的判断、统计方法的选择等各个环节都应把握好,否则,其分析结果将是没有意义的。本文拟通过对社会科学实证研究论文中应用统计分析方法出现的问题,从描述性分析、定量资料的统计分析、定性资料的统计分析、相关与回归分析等方面进行解析。

一、描述性分析问题

在社会科学实证研究中,一般首先要对社会调查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以发现其内在的规律性,再选择进一步的分析方法。描述性统计分析要对调查总体所有变量的有关数据做统计性描述,主要包括数据的频数分析、集中趋势分析、离散程度分析、分布形态以及一些基本的统计图形。

描述性统计分析虽然较为简单,但如果对某个事件或某种现象的描述不清楚或存在偏差,那么其后的所有分析都将值得怀疑,而描述的偏差可能会引起公众或学术界对某些社会现象的误解,甚至误导政府决策。

1.均值的误用

均值是用于描述样本集中趋势的最常用指标,但应注意,对于正态或近似正态的对称分布样本,它是较好的指标,一般与离散趋势指标中的标准差一起描述数据资料(即形式);而对于偏态分布的样本,则常用中位数来描述集中趋势,一般与离散趋势指标中的四分位数间距一起描述数据资料(即形式),究其原因是均值容易受到极端值的影响。

对于两个分布完全不同的样本,可能会得到相同的均值,因此均值在某种程度上抹杀了样本内部的差异,而往往这种内部差异正是需要进行深入研究或应当引起人们注意的。为了弥补均值的这种缺陷,一般在报告均值的同时,也应该报告标准差,或用直方图或散点图的形式描述分布,以展示群体内部的差异。

2.绝对数的误用

因为社会调查研究比较容易得到大容量的样本,所以对任何小概率事件,用绝对数报告都会出现较大的数字,单纯对绝对数的强调往往会产生误解。比较合理的方式一般是在报告某事件绝对数的同时,给出该事件的发生率或占研究样本的比例。

3.相对数的误用

相对数常用于描述定性资料的内部构成情况或相对比值或某现象的发生强度,一般有比与率两种形式。虽然比与率的计算形式是相同的,即两个绝对数之商乘以100%,但它们的含义是不同的。率用于反映某种事物或现象发生的强度,而比则用于反映部分与整体或某一部分与另一部分之间的关系。当数据的比较基础相差悬殊,用绝对数表述没有可比性时,就要借助于相对数。

应用相对数也容易出现一些问题,如:百分比与百分率的混用;当分母很小时,只计算百分比或百分率,而没有报告样本量;当比较两个或多个总体率时,没有考虑到各总体对应的内部构成情况是否一致,而直接比较等。

例如在报告流动人口犯罪问题时,给人的印象往往是流动人口犯罪率高于常住人口,其实是忽视了流动人口的年龄和性别构成与常住人口完全不同,且青年男性是犯罪率较高的人群,这样对两个不同群体的比较往往会导致错误的结论。

二、定量资料的统计分析问题

定量资料的统计分析是指所观测的结果变量是定量的,而且希望考察定性的影响因素取不同水平时,定量观测结果的均值之间的差别是否有统计学意义。定量资料的统计分析在统计学应用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出现的误用也比较多。

正确选择定量资料统计分析方法的关键有两点:一是正确判断统计研究设计的类型;再是检验定量资料是否满足“独立性、正态性及方差齐性”的前提条件[1]。前者要求使用者对统计研究设计的类型较为熟悉,后者则需要进行预分析,可适当借助于统计分析软件。根据前提条件是否满足来决定用参数假设检验或方差分析,还是用非参数检验方法,进而根据对统计研究设计类型的判断,确定采用具体的统计分析方法。

对定量资料作统计分析时,常犯的错误有:

1.不管统计研究设计类型,盲目套用t检验或单因素方差分析;

2.不验证“独立性、正态性及方差齐性”前提条件,而直接应用参数检验法;

3.将多因素设计定量资料人为拆成多个成组设计定量资料,采用t检验法;

4.将多因素设计定量资料用单因素多水平方差分析解决,或用一元分析替代多元分析等。

三、定性资料的统计分析问题

定性资料的统计分析是指观测结果为定性变量的统计处理问题。定性资料的统计分析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应用也是很广泛的,通常根据影响观测结果的原因变量性质分为三种情况:

1.原因变量都为定性变量,此类资料就是通常理解的定性资料。常用的统计分析方法有:检验、秩和检验或Ridit分析、Spearman秩相关分析、线性趋势检验、一致性检验(也称Kappa检验)、加权检验、对数线性模型等。

2.原因变量中既有定性变量,又有定量变量。这类资料的统计分析通常有两种处理方法:一是结合专业知识先将定量的原因变量离散化,使其转化为定性变量,然后采用上面3.1的统计方法处理;二是先对定性的原因变量,采用哑变量技术进行处理,转化为多个二值变量,赋予0或1值,然后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或多值有序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处理。

3.原因变量全部为定量变量。这类资料的分析可以直接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或多值有序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处理。

定性资料的最常用表达形式是列联表,列联表有多种类型,如横断面设计的四格(或称2x2)列联表、队列研究设计的四格列联表、配对研究设计的四格列联表、双向无序的R×C列联表、单向有序的R×C列联表、高维列联表等,不同类型所用统计方法也不同,所以处理这类资料的关键是分辨出列联表的类型,从而选择相应统计分析方法。

在社会科学研究中,定性资料的统计分析常犯的错误主要就是列联表的误判,从而错误的选用统计方法。

四、相关与回归分析问题

相关分析是研究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常局限于统计描述,较难从数量角度对变量之间的联系进行深入研究;回归分析则是研究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可实现对自变量进行控制,对因变量进行预测,及对随机变化趋势进行适当修匀。

相关分析可用于对定类、定序、定距及定比等尺度的各类资料进行定量描述,但各类资料的计算公式是不同的,所以应用时,需要判明资料的类型;而回归分析则要根据因变量性质的不同,选用不同的回归分析方法,一般可分为两类:一是因变量为连续型变量,具体的,当为非时间性的连续型变量时,可用线性回归分析、多项式回归分析、非线性回归分析等;当为时间变量时,可用COX半参数回归分析、指数分布回归分析及威布尔回归分析等;当为随时间变化的连续型变量时,则需要利用时间序列分析。二是因变量为离散型变量,需要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对数线性模型分析及多项Logit模型分析等。

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相关与回归分析的应用非常广泛。但应用时也经常出现一些错误:

1.没有结合问题的专业背景和实际意义,就进行相关与回归分析。其结果有时可能是莫名奇妙的,可能出现所谓的虚假相关。

2.对于较简单的线性相关与回归分析,不注意应用条件,盲目套用。一般地,Pearson相关分析要求两变量都是随机变量,且都服从或近似服从正态分布,若不满足条件,应采用其它相关分析法,如Spearman相关分析等。而线性回归分析则要求因变量必须是随机变量,且服从或近似服从正态分布,在回归分析前,先要进行统计检验,证实两变量的显著相关性,再进一步进行回归分析才有意义。

3.只求得相关系数或回归方程,而不进行参数假设检验就下统计分析结论。因为相关系数或回归方程都是由样本数据求得的,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必须通过其相关参数的假设检验来判定。

4.多元回归分析策略的错误。在社会科学实证研究中,对多元回归分析的应用,不少人采取的策略是先用单变量分析,得到有统计学意义的多个变量,再将它们引入回归方程进行多变量分析,用逐步回归法进行筛选,从中选出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这种分析策略是不正确的。因为自变量之间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交互作用,在单变量分析中无统计学意义的变量并非在多元回归分析中也没有意义。正确的处理方法应该是先综合分析各种变量之间的作用、实际意义及关系,有些可作为控制变量(如性别、年龄等),将经过初步筛选的所有变量代入回归方程进行分析,再采用逐步回归方法,必要时可多用几种筛选变量的方法,同时要注意自变量间的交互作用,进行综合分析,这样才能得到较为可靠的结果。

参考文献:

[1]王在翔:社会统计理论与实践[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8

[2]胡良平等.医学统计学基础与典型错误辨析[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3.148-239

[3]柯文泉:统计方法应用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时代经贸,2008,6(96):83-86

第2篇: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范文

关键词: 《品德与生活(社会)》 课堂教学 教学策略 教学方法

《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一、二年段和三—六年段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一门全新的综合课程,又是一个需要在借鉴、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创新的课程领域。

《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的内容涉及广泛,包括社会生活、地理、历史、道德、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但内容的构建并不依据于某个具体学科的知识体系,而是采用综合主题的构建方式,有机融合各领域的内容,根据儿童的成长及认识规律,根据儿童生活范围逐步扩大的特点,选择了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主题。

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由于各种原因,仍在沿袭传统的教学方法授课,很难适应新课程的一系列转变,教学效果当然不尽如人意。那么,在品德课堂上应采取哪些策略和方法呢?笔者就此谈谈自己的思考与初步探索。

一、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堂教学现状

1.教材的挖掘深度不够。

在实际的小学品德教学中,教师往往对教材的开发不够,忠实执行的多,激活创新的少;照本宣科的多,应变拓展的少。对教材中的图片功能把握不准,就图说图,关注语言的表达和情感的感悟,甚至把品生(社)课完全上成了看图说话课、语文课,不能从促进师生发展的角度开发和利用教材,导致教材很难与学生实际相对接,影响了德育效果。教师是教材开发的主体,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对教材进行创造性的再加工和再改造,充分地挖掘图片引发学生活动的功能,了解教材的潜在教育思路,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在教师的有效引导下与文本对话。

2.教学内容和方式单一。

为图方便省事或因循传统模式,在平时的品德课堂上,很多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都比较单一,基本都是讲解法,很少采取讨论交流、资料调查、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等方法,德育效果大打折扣。学生品德的培养,遵循的是一种生活的逻辑,而不是一种纯学科的逻辑。因为生活本身就是综合的,在实施教学时,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与学校常规安全教育、地方课程等结合起来。可以与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班级主题活动、学科主题教学活动、学校德育活动等方面结合起来,从而将教材资源拓宽到现实生活和其他学科中。

二、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堂教学方法

1.课堂上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作用。

由于传统的影响,以往的品德课教学过分强调接受性学习,在教师的帮助下得出正确的结论,然后学生死记硬背,机械训练。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与学生一起体验、探讨、研究,共同参与课堂教学,通过活动让学生逐步提高认识社会、参与社会,进而适应社会的能力,逐步明白道理、分清是非。为此,教师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把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千方百计地让学生自始至终成为课堂的主角,而不是教师的“自我表现”。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都要尽量让学生去思、去做、去发展。教师应以课堂教学指导者的身份参加学生活动,以平等的身份加入学生之中。同时要鼓励学生大胆尝试,不怕犯错,让他们尝试自己理解、探索。不必担心自己不讲学生就无法学会。学生尝试的过程,即使结果是失败的,但过程也是有价值的,因为其自身尝试的过程就是一个自我探究的学习过程。

例如,在学习苏教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我们为祖先而骄傲》一课时,当同学们了解了汉字的历史悠久之后,我故意提出这样的问题:有人说过,随着电脑时代的到来,汉字将逐渐衰亡。真的是这样吗?你们能用自己的语言来驳斥这个观点呢?结果大家纷纷举手,要求发言,达到了激发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发言的主动意识,发挥了学生的课堂主动性和主体性。

2.重视课堂评价的重要性。

课堂评价如果把握不好,就会直接影响学生的上进心。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学习态度、习惯、方法、能力等方面进行激励性口头评价的时候,要学会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地作出针对性、指导性、艺术性的评价。面对全体学生的同时,要特别关注不同学生的个性、气质、特点、学习水平。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和潜能的激发,有利于学生对教师评价的认知和接受。

在品生(社)教学中,为了提高学生多方面的能力,笔者设计了很多讨论性的问题,让学生去发现、去分析、去论证,说出自己的见解和主张,把评价权还给学生。每当一种意见提出时,让学生自己处理,给予评判。在小组讨论问题时,注意用语言提示引导,鼓励学生发散思维,激发学生的独创性,对学生解答的评价尽量不用标准答案限制学生的思维。根据错误所在,对学生理解不正确或不完善的地方,补充引导,引起深思。点拨学生,让其经历一个自悟自得的创新过程,在不断地讨论中明确认识,获取真知。

3.在“生活化”教学中增强课堂实效。

第3篇: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范文

关键词:电子社会科学;数据信息;信息技术;研究方法

中图分类号:TP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7)02-0100-03

电子社会科学(e-Social Science)是把信息技术应用到社会科学研究领域,使结论更准确更靠近客观事实。是研究需要做什么为什么做的研究方法。

e-Social Science是国际社会科学界出现的前沿领域,是社会科学研究走向信息时代的必然产物,它为当今的社会科学研究提供了新工具新手段,由此也使社会科学的发展获得了新的动力和契机。

关于什么是e-Social Science英国e-Social Science国家研究中心的一种定义是“用来描述计算机专家与社科学家之间的合作,是设计和开发中间件以解决社会科学研究中的问题”。另一种定义是“e-Social Science包含了社会科学技术方法和工具的开发。计算机专家与社会科学家一起从事研究工具的开发,研究哪些研究工具有助于社科学家的研究工作。这些研究工具可用于不同的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可以使社会科学究人员探索新的研究领域或加快他们的研究进程”。还有一种解释是:“Social Science Using Grid Computing”。

香港城市大学祝建华教授认为,e-Social Science可以定义为“使用网格和其他信息技术搜集、处理、整合、分享和发表社会与行为数据的社会科学”[2]。

从e-Social Science一词的定义可以看出,在研究者看来,e-Social Science的研究领域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研究开发用于社会科学研究的信息技术工具;二是研究如何使用网格和其他信息技术工具从事社会科学研究。

e-Social Science探究研究方法、研究工具、研究技术推动社会科学发展。e-Social Science与传统的社会科学研究相比较,在信息时代从事社会科学研究的关键之处和优越性在于研究过程中利用的信息技术等。

1 电子社会科学国内外研究现状

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起,不少国家就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加强研究和建设,设立专门机构和项目。到2010年全球e-Social Science 研究形成了以欧洲eSS(e-Social Science 的缩写)研究(荷兰、英国和德国)、北美eSS 研究(加拿大与美国)、以及东亚eSS 研究(中国大陆、台湾、香港和澳大利亚)为代表的“三足鼎立”的局面[1]。

1999年英国开始提出电子社会科学,2004年-2007年英国投资500万英镑成功把网格计算用到电子社会科学,后又投资600万英镑继续做了多个项目,包括图像视频分析技术、政策制定、地理信息系统-城市规划、农村政策发展等。

英国伦敦大学人类学系的“全球社交媒体影响研究”项目(GSMIS)是2011年,伦敦大学学院人类学教授丹尼尔申请的欧盟研究基金会项目,该项目是目前相关领域人类学研究与新媒体研究中,涉及国家最多,研究最为深入的课题。英国的Je-S项目管理软件系统很好的管理了全英国政府的所有项目,从立项、中期检查、后期结项和项目相关成果等相关信息都能一览到位。是一个非常成熟的项目管理系统。还有英国的technology strategy board和adobe connect 学术交流平台。最成功的案例数据共享平台网站:http:// .uk,链接了不同的数据源。苏格兰地区的DAMES数据共享平台。

电子社会科学在新加坡,新加坡是一小国家,靠港口贸易发展,依靠廉价的劳动力。80年代开始PC发展,90年代以后大力发展信息技术产业。2000年以后每户宽带开通,基础设施建成。2002年建成greed grid,进行national grid streering committee(NGSC)资源整合,2003年建成national grid pilot platform。

电子社会科学在韩国,韩国2006-2007年从生物、医学领域开始,基础软件改进,营造学术环境和投入资金。成熟的网站:http://korea.kr ,韩国社会科学数据中心:http://kkassda.or.kr收集了韩国本土资料,都是韩国电子社会科学发展的鉴证。

在我国,数字化信息资源建设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有关信息资源建设的项目很多。2006年3月成立了中文易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国家计委委托国家教委进行的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体系(CALIS),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重大课题“Internet信息资源的深度开发与利用研究”等。中国社会科学院也先后完成了各种数据库和管理软件系统,试图把电子信息化充分应用到科研及其管理中来。虽然中国社会科学院已经有了相关的数据库检索系统和管理平台,且也能导出简单的成果管理库表,而且这些系统平台从功能设计和后备库表结构还是都比较简单,检索功能与需求还是有一定的程度差距。

2 电子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及应用

2.1 电子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设计

(1)文献综述 数据关联 数据挖掘。(2)收集有用有意义的数据。(3)设计与研究。(4)结论呈现和成果保存。

2.2 方法论

2.2.1 问卷调查分析

一般来说,研究经济学问题用此方法较多,是把调查好的数据用相关的统计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调查问卷数据的常用方法是SPSS,分为四个过程:定义变量p数据录入p统计分析和结果保存。

定义变量,从头定义变量,把问卷上的每一个问题设为一个变量,问卷有多少个问题就有多少个变量与之对应,每一个问题的答案即为变量的终值。

数据录入,SPSS数据录入有很多方式,在spss的数据录入窗口中直接输入。

数据统计分析,有了数据进行分析,选择何种统计分析方法,即调用哪个统计分析过程,是得到正确分析结果的关键。根据问卷调查的目的和想要的结果来选择。一般有数值分析和作图分析两类方法。作图分析简单易懂,一目了然,根据需要选择图形,常用的有条图,直方图,正态图,散点图,饼图等等。

在变量定义和数据录入完成后,可以根据需要正确的分析方法对问卷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到最终结果。

2.2.2 Six sigma方法

六西格玛(Six Sigma,6 Sigma)即Six sigma方法是一种管理策略,由摩托罗拉提出。主要是制定目标、收集数据以及分析结果,通过这些策略来减少产品和服务的缺陷。六西格玛背后的原理是检测项目中的缺陷,找出合理的措施减少缺陷,使项目尽量完美。要想达到六西格玛标准,出错率不能超过3.4%。

六西格玛包括两个过程:六西格玛DMAIC和六西格玛DMADV,是整个过程中两个主要的步骤。六西格玛DMAIC是对当前低于六西格玛规格的项目进行定义、度量、分析、改善以及控制的过程。六西格玛 DMADV则是对试图达到六西格玛(6 Sigma)质量的新产品或项目进行定义、度量、分析、设计和验证的过程。

企业在实施六西格玛项目中,需要统计软件分析数据,六西格玛软件Minitab。

Minitab软件1972年生成于美国,在全球企业和高校中广泛使用;Minitab为用户提供一系列统计方法工具箱,用户按照需要在其中选择适合的工具进行数据分析,对使用人员的统计知识有一定的要求。

可以将Six sigma方法用到对餐厅满意度调查研究中,我们可以先找好研究对象、更多的有关因素变量、因果关系,把过程进行模拟,定量分析,用模型表达。从专家得到先验性知识库建模,分以下7个步骤进行完成。

(1)数据收集。(2)分析因果关系图。(3)专家分析验证。(4)分析因果关系图。(5)提取变量。(6)模块化规则建模。(7)决策。

用Six sigma方法帮保险公司找策略增加续签率。找15位有10年工作经验的专家(要求其中60%有过训练的专家)。

(1)做访谈录。(2)从访谈中找到有因果关系的句子。(3)提取变量。(4)找专家验证。(5)结构关系模型/规则建模。(6)得到结论。

2.3 电子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成功应用

2.3.1 电子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在“全球社交媒体影响研究”项目中的应用

“全球社交媒体影响研究”项目(GSMIS) 2011年,伦敦大学学院人类学教授丹尼尔申请的欧盟研究基金会项目,该课题通过在全球8个国家(英国、意大利、中国、巴西、印度、土耳其、特立尼达和多巴哥,智利)展开为期15个月的人类学田野调查,在此基础上进行跨文化比较研究。是目前相关领域人类学研究与新媒体研究中,涉及国家最多,研究最为深入的课题。它关注全球化、信息化背景下,社交网站与数码科技的迅速发展,对人类的人际交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透过不同现象,从人际交往的本质出发,描绘全球人际交往图谱并阐释由此引发的社会变革。充分的阐释证明电子社会科学研究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和意义。

2.3.2 英国伦敦大学的项目“数码人类学与中国”

该项目是典型的民族志研究,英国伦敦大学人类学博士王心远。2013年加入该项目的研究,负责中国南方的调研工作。她的研究成果“一个江南小镇的工业化与数码化”是2013年春天,到浙江中部的T镇,展开为期15个月的人类学田野调查写作而成。可以看出,人类学研究向来以普遍为美,不追逐新闻,不争先恐后,关注的是人们觉得“司空见惯”的日常生活,文化也蕴藏在这些看似普通的生活样式之中。T镇即不是大都市,也不是贫困乡;既非旅游景点,也非商业重镇,是一个普通的小地方。这个看似平凡的T镇,正如单个细胞蕴藏着整个生命体的全部遗传基因,述说着不平凡的中国小城镇的发展史,同事还亲历者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迁移人口―中国农民工。文章谈到“在QQ空间安家的外地人”,说明了中国小镇的工业化生活已经与数码化密不可分。文章最后提出值得我们思索的问题“小镇该如何应对突如其来的人口增长?小镇的公共空间如何重构?等等”。这些都是摆在中国经济比较发达地区小城镇面前的新问题。

2.3.3 数码技术在人类学研究中的成功应用

英国皇家人类学学院院士汤浩然在中国山东济南农村的研究是把数码技术应用于人类学研究,论述了社交媒体对人类学研究的影响和全球不同地方人类学的比较研究。

他的研究成果“中国北方乡村的数码故事”,是他来到我国济南调研的成果。作为一名人类学学者,他触摸了普通中国人的村镇生活,洞察他们的传统、希望和梦想。普遍来说,西方世界对中国仍然存在偏见:我们听见或相信的“中国事实”源自媒体,但记者往往试图迎合受众的口味;而当外国人亲身碇泄时,大多数人又选择大城市,比如北京、上海。他的经历和研究结果表明:今天的中国文化和中国人的生活是什么样子,而数码技术产生的巨大影响甚至到达了最边远的地方。

2.3.4 大数据在社会科学研究方面的成功应用

雷丁大学大数据研究中心,2014年成立,利用大数据技术成功完成英国公投分析,移民研究,房屋买卖与数据分析等诸多社会科学研究任务。

雷丁大学房地产开发与规划研究中心(英国最权威的研究中心)目前利用大数据的热门研究有:(1)“经济学和金融学在商业房地产方面的应用”的讲座,讲述了英国伦敦目前的房地产开况、管理房地产、房地产规划、房地产市场等多个问题;(2)“大数据在社会科学方面的应用”,内容涉及大数据概念、含义和应用等,进一步阐释了网络是大数据的主要来源。大数据是电子社会科学研究的关键;(3)“大数据在金融领域的应用”;(4)“城市老年人骑自行车队健康的影响”等。都足以说明大数据在社会科学研究方面的重大影响和得以成功应用。

2.3.5 网络在社会科学研究方面的成功应用

网络对社会学士一个机会,网络文化反应了人们的文化等,通过网上搜索“整个社会”诸多数据,通过网络了解研究信息,获取革命性变化的信息,了解数据背后的含义以及对社会的影响。辅助完成民族志,英国萨里大学社会模拟研究中心最新的研究便是利用网络完成“多边民族志” 和“老龄化和性别关系”研究。

从诸多成功案例我们可以看出:电子社会科学的一个本质,是通过自然科学技术手段,研究相关数据信息,了解数据背后深层次、更加深刻的含义,得到对社会的新认识和新观点。是社会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的新起的关键方法。也是一个难以替代的研究方法。

3 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通过10多年的网络信息化、科研管理相关工作和电子社会科学相关主题的培训学习。在各方面学习、探讨和研究基础上,先后访问过大英图书馆和大英博物馆、英国伦敦大学、英国萨里大学、英国雷丁大学和牛津大学等多个教学和研究机构。由诸多研究报告文章和讲座。可以看出在电子社会发展方面有以下问题值得我们思考:

首先,究竟什么是电子社会科学(e-Social Science),对于电子社会科学(e-Social Science)的精确定义?到底如何把自然社会科学的知识应用到社会科学的研究中来?使得社会科学的研究更精准,更靠近客观事实。这样的定义是否完整?是否准确到位?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还是值得我们做进一步的探讨和挖掘学习。

其次,英国伦敦大学的项目“数码人类学与中国”、 网络以及大数据和数码技术在人类学研究中的成功应用等等,尤其是英国伦敦大学人类学系的“全球社交媒体影响研究”项目(GSMIS)是目前相关领域人类学研究与新媒体研究中涉及国家最多,研究最为深入的课题(http:/)。是否值得我们关注?我们应该开展自己哪些项目?

当然,目前对e-Social Science 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依然面临着许多问题和挑战。“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结合在技术和条件上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缺乏资金和跨学科人才,网络数据资源的可信度、有效性收集、数据加工标准、等问题都有待解决。

对社会科学研究人员来说, e-SocialScience将如何影响今后的社会科学研究?从理论上说,社会科学信息化科研平台可以为社会科学家调查提供帮助,仿真和模拟的研究工具可以完成传统社会科学研究方法难以胜任的任务,复杂的经济统计模型计算、大规模的社会团体和民意调查、科研数据和分析工具共享以及虚拟环境中的科研团队协作都为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突破创造条件。从现实情况来看,小规模的研究项目、用户数量少以及技术工具和相关政策的不完善使得e-SocialScience还不能作为影响社会科学发展前景的一支重要的力量, e-Social Science自身的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4 电子社会科学面临的挑战和发展趋势

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研究之间有着相互促进的作用。当然,电子社会科学作为社会科学研究的新工具、环境和模式,改变了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手段,也增加了研究领域,拓宽了研究范围。

如何利用自然科学正确地认识、分析和研究社会科学,是当代社会科学研究人员面临的重要任务,把自然科学应用到社会科学研究中来,对社会科学研究来说,是一种新兴的研究工具,如果能被成功地应用,将会很好的服务于社会科学研究。

从电子社会科学一开始定义,到应用自然科学的关键技术衔接正确的电子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到最后的成功研究。完成好整个过程,无疑是需要经历艰难的过程和巨大的挑战。

可以看出,电子社会科学目前所面临的挑战和发展趋势。有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科学海量研究数据的收集和利用,建立拥有自己自主知识产权的数据库和检索系统;

(2)如何开发和用多种信息技术,构建具有开放共享、安全可控、分布协同的网络信息化与数字化科研平台;

(3)如何利用网络计算技术和其他信息技术工具和技术进行社会科学研究工作;

(4)e-Social Science跨学科研究的内容和主要技术手段等。

参考文献

[1]褚鸣.社会科学研究信息化的内涵与发展.国外社会科学,2010.

[2]陈文娟,肖峰.e-Social Science 与社会科学研究.探求,2010.

第4篇: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范文

1建筑史论研究中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应用

建筑学是一门科学、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学科,其中的建筑史论研究也是一个需要多学科交叉研究的专业,是从建筑的角度研究人类社会,服务于人类与社会的发展。在人文社会建设过程中,建筑史论研究更应以人文关怀为前提,结合地理、环境、生态、哲学、艺术、民俗、历史、土木、心理、社会、经济与交通等多学科知识与研究方法,形成一个开放的研究系统。其中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在建筑史论研究中不可或缺。

1.1建筑史论研究生涉及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

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是两个大的、相互独立的学科群。在建筑史论研究中,人文科学研究方法主要来自于人类学研究,而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主要来自于社会学研究,因为这两门学科与建筑学研究最为紧密。如前文所述,人类学与社会学在西方社会中分属人文与社会两个学科类型,但在我国,二者关系紧密,研究对象、研究内容与研究方式互有借鉴。一般来说,人类学以定性研究为主,社会学以定量研究为主。在建筑史论研究中,主要应用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也分为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两类。在建筑史论研究中应用的定量研究方法主要为调查问卷,研究过程包括问卷设计、方法与数据统计等。问卷调查首先要做问卷设计,针对研究对象及研究内容,对问卷的内容、用词做合理的布置,并进行信度与效度的考证。散发问卷可以是随机抽样,也可以做全样本的调查,可根据研究条件做具体调整。回收问卷后对问卷进行统计,剔除不可信的问卷结果,最后对统计数据进行分析,总结研究结论。建筑史论研究中的定性研究包括参与观察、深度访谈与田野笔记等,这是进行田野调查工作的一般程序。这一研究工作开始于“进入田野”,它不只是指进入所要研究的场地之中,而且需要与当地社区建立起良好的社会关系,从而进行进一步的考察。参与观察强调与当地社区处于相同的情境下,参与到他们的活动当中,在活动之中观察建筑与人的关系,多用于对建筑文化的研究。深度访谈是对参与观察的补充与深化,对个别的、重要的社区人物进行访谈,挖掘研究对象(一般为历史建筑或建筑遗产)的历史及其与当地社区的联系,多用于建筑遗产保护研究之中。田野笔记分为速记、日记、日志和笔记四种类型,建筑史论研究中的建筑速写、草图也是笔记重要的组成部分。

1.2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在建筑史论研究中的应用

建筑史论研究中时常需要应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如对特定建筑历史、聚落建成史、建筑文化与建筑遗产保护的研究等。总结如下:建筑与城市的历史发展研究。对相关社区人群的走访,更广泛地掌握历史信息,尤其在缺乏文献资料的地区,如少数民族地区。这种研究方式在民居研究中应用最多,通过居民访谈了解民居的发展历程、各部分功能用途,推测未来可能的发展趋势。建筑与城市的文化表达研究。通过参与观察与深度访谈,理解文化内部人群对建筑、城市空间的理解,对他们的文化阐释进行二次阐释。也可应用定量研究方法,对当地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对居民行为与观念有一个定量的数据统计,支撑研究论证。建筑与城市遗产价值阐释与保护对策研究。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通过田野考察与问卷调查,更广泛地理解不同遗产社区对遗产价值的理解,分析遗产发展趋势与保护策略。通过广泛接触,了解居民对于遗产发展的需求,制定适当的遗产保护、管理与遗产地发展策略。

2建筑史论教学中讲授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必要性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是建筑史论研究中不可或缺的研究手段,在建筑史论教学中,尤其是研究生课程的教学之中,讲授这些研究方法是十分必要且可行的。

2.1多学科综合研究的要求

我国高等教育日益走向普及化,学科之间的交叉研究与专业研究并重。建筑史论研究作为人居环境科学的组成部分,更需要具备多科学的知识背景与研究方法,向综合研究的方向发展,满足我国目前的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要求。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在建筑史论研究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因此在教学环节中需要加强对这些研究方法的传达。

2.2建筑史论研究生的学科背景

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生大多具备建筑学本科的学历与知识体系,具备基本的建筑设计、建筑表现与建筑技术等建筑学基本能力,研究生阶段主要着重培养他们在独立研究方面的能力,研究方法是教学的重要内容。目前我国高等院校均以综合性大学为主,但不少建筑院校仍以工学学科为主,在人文、社会、艺术、历史等学科建设方面有所欠缺,相应的,建筑学本科毕业生在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很难满足研究生阶段综合研究的需要。因此在研究生基础教学环节中,讲授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对培养他们的研究能力十分必要。

2.3综合性大学建设的需求

建筑学本身即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历史、艺术、社会、技术等不同的学科专业,将建筑院校建设为综合性大学也是顺应学科发展与满足社会需求的途径。尤其在以理工科为主的高等院校中,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师资力量、课程设置在现阶段难以满足建筑学,尤其是建筑史论研究的培养需要。那么在没有相应的人文、社会院系的条件下,在建筑学学科内部设置相应的教学内容,成为弥补这一缺憾的手段。在建筑史论课程中讲授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也是在现有教学条件下的现实需求。

3建筑史论教学中讲授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可行性

从现实条件来看,在建筑史论教学环节中讲授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具备基本的教学基础,同时研究选题多样、学生实践便利,因此具有很高的可行性。

3.1满足基本教学条件

建筑史论研究工作多涉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相关教师具备应用这些研究手段的能力,能够很好地在教学中传授这些研究方法,指导学生从事相关研究。同时,人文、社会科学在国内外发展较为成熟,已有很多基础的教学参考书目与教材,能够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与一些涉及新技术的教学内容相比,对基础研究方法的讲授不涉及教学设备问题,现有教学条件能够满足讲授、学习需求。

3.2研究选题多样

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是综合性研究,涉及内容广泛,与人文、社会科学联系密切。因此在课程选题与研究生论文选题中,或多或少均会涉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内容,应用这些研究方法。在课程教学环节中学习到的研究方法能够迅速、及时而有效地应用于科学研究与专业实践之中,具有教研联系密切、理论结合实际的特征。

3.3学生实践便利

任何建筑必然存在与特定的时代与社会环境之中,因此任何建筑实践必然与社会人文环境发生关系。学生在教学环节中习得的研究方法能够很好地应用于专业实践中,如城市社会调查、建筑遗产考察、建筑修复设计、旧城区改造等,有很多便利的实践方式。

4结语

第5篇: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范文

教育部副部长李卫红同志在“2011年中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论坛”上发表讲话,专门提出了“以改进科研评价为突破口,促进哲学社会科学健康发展”的要求。新时期为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同时也对研究工作特别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1.1评价的科学性

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是一项内涵丰富且影响深远的工作,其成果评价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基础工程,不能单纯采用一个或几个指标来进行评价,必须建立一套科学、合理和完备的指标体系。

1.2导向的合理性

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的目标之一是引导科研创新体系的建立,促进高水平研究成果的产生。新时期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目标决定了,评价体系要引导高质量、更高水平成果的产生,而不是看重数量。

1.3指标的可行性

评价体系中的各类指标要尽可能明确和简单,在评价过程中应可量化、具有可操作性。指标的设置应恰当、合理,评价分值应能正确反应成果的质量和水平。

1.4学科的平衡性

评价体系应能照顾到不同学科,评价标准能够适应于不同的成果形式,同时通过评价促进各学科间的平衡。在设计学科指标时应充分考虑绝对数量和相对数量指标的兼顾,保持合适的权重。

2现行评价采用的主要方法及存在的问题

2.1同行专家评议法

这是目前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主要评价方法之一,同行专家评议是指由从事某领域或接近该领域的专家来评定一项工作的价值或重要性的机制。这种方法有利于从总体上把握评价内容的本质,因为只有同行才容易对同行的学术水平、工作质量做出准确的判断。一般分为通讯(网上)评审和会议评审两种。同行专家评议能够对成果水平有一个科学、总体的评价,但由于存在一定的主观性,难免存在情感倾向、个人喜好、领导干涉和本位主义等方面的问题。

2.2刊物(出版社)级别判定法

在论文或著作的发表过程中,编辑部要通过形式初审和编委专家评审等多道程序方能决定是否采用,因此文章或著作的发表(出版)本身就代表了一定的学术水平,高级别刊物(出版社)为了维护其公认度都会对发表的文章进行严格把关。但是由于刊物涉及学科多,各学科文章的发表难度不一。同时存在众多国内外机构对刊物的收录或定级,定级标准和方法无法统一。

2.3成果量化评价法

量化评价就是将刊物级别、论文的篇数和字数等定性指标转化为数量化的评价指标,这种评价方法客观性强,没有主观的情感因素在内。但是由于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大多为意识形态领域成果,不易科学量化。同时靠数量堆砌对比进行成果评价,只会引导产生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弄虚作假、急功近利和诚信丢失的风气。

2.4成果被引(影响)评价法

对基础研究来说,以成果的被引用、索引情况来评价成果的质量也是目前国内外通用的一种方法。目前比较认同的有SSCI(社会科学引文索引)、A&HCI(艺术与人文科学引文索引)、ISSHP(国际学术会议社会科学引文索引)和CSSCI(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对于应用研究来说,以调研报告被审签和转化为政策文件等方式,来确定成果对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这种评价方法注重了成果的认可度、后期影响和产生效益,但是由于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效益滞后、价值隐性,被引和转化效益需要在几年甚至十几年之内才能体现出来,给评价造成了很大的难度。

3如何建立全面、客观、科学的评价体系

3.1完善公开、公平、公正评价制度

改进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体系,必须坚持以公开、公平、公正为准则,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要进一步公开评价程序和评价标准,建立相应的监督、公示、反馈、申诉和举报机制,确保评价工作的公开透明和阳光运行;同时,要通过异地评审、完善专家库、规范专家遴选机制、匿名评审等方式,提高评价的公平性;最后,保证专家学者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从学术创新和贡献的角度,对研究成果采用科学的方法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3.2以质量为导向,促进高水平创新成果产生

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最终目标,是要促进更多高水平、一流学术创新成果的产生,因此评价工作要坚持科研评价质量第一的理念。正确理顺数量和质量的辩证关系,将质量理念始终贯穿于评价的各个环节和层面,逐渐改变简单以成果数量多少来评价业绩的做法。可采取代表作或限定数量等方式,更加注重成果的学术原创性和实际应用价值,把是否发现新问题、构建新理论等作为衡量研究成果质量高低的主要标准。

3.3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

第6篇: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范文

【论文摘要】对于具体的社会科学研究具有直接指导作用的社会科学方法论,既不同于传统社会科学方法论,也不同于作为一般哲学方法论的历史唯物主义,它是在积极扬弃传统社会科学方法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历史观(其核心是具体的社会实践观)为基础,通过融合传统社会科学方法论中人文科学方法论和自然科学方法论、方法论个人主义和方法论整体主义建构而成的。

作为总体上最为科学、最为完备的历史唯物主义哲学方法论在19世纪中期已由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而具体的社会科学方法论则至今尚未被系统地建构起来。尽管造成这一情况的原因很多,但长期以来人们对于社会科学方法论的看法所存在的严重偏差无疑是主要原因。人们习惯认为,既然历史唯物主义是人类历史上研究社会历史最为科学、最为完备的方法论,那么就没有必要研究和建构所谓的社会科学方法论。诚然,历史唯物主义是迄今以来人类认识和研究社会最为科学、最为完备的方法论,但它只是一种一般的哲学方法论,而不是具体的社会科学方法论。

社会科学方法论作为一种具体的方法论,不同于历史唯物主义这一一般的哲学方法论,它是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社会历史观的基础上形成的,对于具体的社会科学研究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历史唯物主义和社会科学方法论之问是一种一般和个别、指导和被指导的关系。历史唯物主义是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基础,它为社会科学方法论提供一般的方法论指导,而社会科学方法论是历史唯物主义在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具体化。历史唯物主义和社会科学方法论是处于不同层次的两种方法论,它们对于具体的社会科学研究都具有指导作用,但历史唯物主义对具体的社会科学研究只具有总体而间接的指导作用,而社会科学方法论对于具体的社会科学研究则具有直接指导作用。社会科学方法论是联结历史唯物主义和具体的社会科学研究的中间环节和桥梁,因而认为历史唯物主义可以取代的具体的社会科学方法论来直接指导具体的社会科学研究的看法是偏颇的。为了进一步推动社会科学研究的发展、丰富历史唯物主义,很有必要建构社会科学方法论这一具体的社会科学方法论。笔者认为,建构社会科学方法论可从以下两个方面人手。

一、积极扬弃传统社会科学方法论的研究成果

随着作为学科意义上的社会科学在19世纪中期的正式形成,社会科学方法论的研究也系统而全面地展开。在100多年的社会科学方法论研究中,产生了大量的积极成果,主要包括以孔德、斯宾塞、迪尔凯姆、韦伯、温奇、吉登斯等为代表的众多社会科学家系统创建的两对相互对立的社会科学方法论,包括人文科学方法论(理解方法论)和自然科学方法论(实证方法论)、方法论个人主义和方法论整体主义以及对它们所做的种种有益的综合研究。就建构社会科学方法论而言,后一种研究的积极成果意义更大,因为社会科学方法论就是一种综合的社会科学方法论,而在社会科学方法论研究史上,韦伯、温奇、吉登斯等社会科学家试图将相互对立的社会科学方法论综合起来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则是建构社会科学方法论的直接的理论前提。

尽管韦伯将人文科学方法论(理解方法论)作为其社会学研究的方法论,但他也试图同时综合自然科学方法论(实证方法论)作为其人文科学方法论的补充。韦伯在《经济与社会》中提出的社会学定义就体现了他试图综合人文科学方法论和自然科学方法论的倾向。他说:“社会学……应该称之为一门想解释性地理解社会行为,并且通过这种办法在社会行为的过程和影响上说明其原因的科学。”简言之,社会学或理解社会学就是一门对社会行为进行解释性理解和因果性说明的科学。也就是说,理解社会学除了对社会行为进行解释性理解之外,还要对社会行为进行因果性说明,即将对社会行为的解释性理解通过与具体的事件进程相比较而证实主观的理解。因为在韦伯看来,社会行为需要理解,但仅有理解还不够。因为无论理解有多高的明确性,它终究是一种主观形式,只能作为一种特定的假设。因此,理解社会学就是要将解释性理解与因果性说明相结合。很显然,韦伯将理解社会学的方法论视为解释性理解与因果性说明的结合,其中,解释性理解就是一种人文科学的方法论,而因果性说明则是一种自然科学方法论。因此,理解社会学的方法论就是一种由人文科学方法论和自然科学方法论相结合的方法论。

温奇对于韦伯的这种综合人文科学方法论和自然科学方法论开展社会学研究的尝试给予了充分肯定,并进一步在其名著《社会科学的观念及其与哲学的关系》中集中探讨了韦伯有关解释性理解和因果性说明之间的关系,即“获得对一个行为的意义的‘阐释性理解’,与提供了导致这个行为及其后果的因果性说明之间的关系。”然而.温奇对韦伯综合解释性理解与因果性说明的“统计学方案”,即“理解是一种在逻辑上不完全的东西,它需要另一种不同的方法来补充,即统计学的收集方法”f31(P123)是持否定态度的。在温奇看来,“如果一种给定的阐释是错的,那么统计学——尽管能指出它是错的——也决不像韦伯所说的那样是评判社会学阐释之有效性的决定性的、终极的法庭。这时需要的是一种更好的阐释,而不是在类型上不同的东西。”网(P123)尽管如此,温奇仍然沿着韦伯的思路,尝试将人文科学方法论和自然科学方法论综合起来,只不过他不像韦伯那样仅仅局限于以方法论来谈方法论,而是上升到哲学高度,以后期维特根斯坦的语言哲学为基础探讨人文科学方法论和自然科学方法论相互综合的方案。

首先,他将人文科学方法论和自然科学方法论做了“内”和“外”的区分。认为自然科学的实证方法论是一种外部观察的方法论,而人文科学的理解方法论则是一种内部的方法论,因而理解必须在内部关系中进行。其次,论述了说明和理解之间的紧密关系。认为理解是说明的目标和成功的说明的最终产物,但不能认为理解只有在已经存在说明的地方才存在,“除非存在某种不是说明的结果的理解的形式,否则说明之类的东西就是不可能的。说明之所以被称之为说明,仅当存在着,或至少被认为存在着理解中的缺陷,而这样的标准只能是我们已经拥有的理解。进而,我们已经拥有的理解是表达在概念中的,而概念构成了我们所关心的题材的形式。另一方面,这些概念也表达了应用它们的人的某些方面的生活特征。”总之,尽管温奇主张社会科学方法论的“解释性理解”和“因果性说明”之间是紧密联系的,即社会科学研究既要“说明”(explanation)又要“理解”(understanding),但是“温奇的此种‘说明’和‘理解’的结合仍然强调因果说明(逻辑)空间与理解(理由逻辑)空间之间存在边界,因此,在关于因果空间与理由逻辑空间之间关系的辨析上仍然晦暗不明。”

吉登斯在《社会学方法的新规则——一种对解释社会学的建设性批判》中,立足于解释学立场也尝试综合人文科学方法论和自然科学方法论以及方法论个人主义和方法论整体主义来开展社会学研究。吉登斯同意温奇对韦伯的质疑,即认为韦伯“错误地假定人类行为的解释可以采取一种逻辑上与自然科学特征相同的因果关系形式(如果不是在内容上)”,并进一步以他称之为“能动者因果关系”的理论探讨解释性理解和因果性说明之间的关系。他说:“因果关系并非以永恒联系的‘规律’为前提(如果有这种情况的话,肯定是相反的),而是以①因果间的必然联系,和②因果效力的观念为前提。行动是由能动者对他或她的意图的反思性监控所引发,这种意图不仅与需要有关,而且与对‘外部’世界的需要的评价有关,这为本研究的必要性提供了一个行动者自由的充足解释;我并不因此以自由反对因果关系,但更愿以‘能动者因果关系’反对‘事件因果关系’。由此,在社会科学中,‘决定论’涉及任何将人类行动完全还原为‘事件因果关系’的理论方案。”很显然,在解释性理解与因果性说明之间关系的看法上,吉登斯不同于温奇,因为在他看来,解释性理解和因果性说明之间是无边界的。

吉登斯又通过建构“结构二重性”理论来综合方法论个人主义和方法论整体主义。吉登斯在《社会的构成》中认为,“结构二重性”(dualityofstructure)指的是“结构同时作为自身反复组织起来的行为的中介与结果;社会系统的结构性特征并不外在于行为,而是反复不断地卷入行为的生产与再生产。”因而“在结构二重性观点看来,社会系统的结构性特征对于它们反复组织起来的实践来说,既是后者的中介,又是它的结果。相对个人而言,结构并不是什么‘外在之物’:从某种特定的意义上来说,结构作为记忆痕迹,具体体现在各种社会实践中,‘内在于’人的活动,而不像涂尔干所说的是‘外在’的。不应将结构等同于制约。相反,结构总是同时具有制约性与使动性。这一点当然不妨碍社会系统的结构化特征在时空向度上延伸开去,超出任何个体行为者的控制范围。它也不排除以下可能性,即行为者自己有关社会系统的理论会使这些系统物化,而这些社会系统的反复构成却正是得益于这些行为者自身的活动。”很显然,吉登斯将“行动者和结构”这一“二元论”化为“二重性”,尝试在具有反思性和连续性的社会实践的具体过程中解决社会科学方法论综合方法论个人主义和方法论整体主义,认为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对立在社会科学研究中可以具体化为“个人行为的自主性或能动性与社会结构的制约性”之间的对立。这一具体的对立关系在吉登斯的“结构二重性”理论中得到了统一,其统一基础就是循环往复的社会实践的具体过程。

韦伯、温奇以及吉登斯试图综合人文科学方法论(理解方法论)和自然科学方法论(实证方法论)以及方法论个人主义和方法论整体主义来开展社会学或社会科学研究。韦伯强调综合解释性理解和因果性说明来开展社会学研究,但他认为因果性说明只是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有益的补充,因为他所主张的社会科学方法论本质上还是一种人文科学方法论。温奇从后期维特根斯坦语言哲学出发深刻阐释了解释性理解和因果性说明之间的关系,但在他看来,解释性理解和因果性说明之间还是有边界的。温奇的不足之处在于他没有找到综合这两种相互对立的方法论的现实基础。吉登斯从人文科学方法论(理解方法论)立场出发来综合或统一两种相互对立的社会科学方法论,并最终将它们的综合或统一建立在循环往复的社会实践基础上,但他仍然在方法论的漩涡里打转。总体而言,他们的努力都加深了人们对于人文科学的理解方法论和自然科学的实证方法论之间关系的理解以及综合它们的基础的理解。这无疑为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建构提供了直接的理论前提。

二、基于唯物史观融合传统社会科学方法论

一般说来,有什么样的世界观或哲学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世界观或哲学观和方法论是一致的。人们对于社会所形成的理论化、系统化的观点就是所谓的社会哲学,以这一社会哲学指导去观察、研究、分析和处理各种社会现象就是所谓研究社会的方法论,即社会科学方法论。因此,社会科学方法论是以社会哲学为基础的。传统的社会科学方法论主要包括两对相互对立的科学方法论,即人文科学方法论(理解方法论)和自然科学方法论(实证方法论)与方法论个人主义和方法论整体主义,它们分别以两对对立的社会哲学为基础。首先,人文科学方法论(理解方法论)和自然科学方法论(实证方法论)以“社会独特论”和“社会类似论”的社会哲学为基础。“社会独特论”认为社会虽然是自然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但社会一旦产生就具有其自身的独特性,从而与自然区别开来。社会的独特性在于,它是一种人文或文化现象,是人的主观活动的结果。因此,在“社会独特论”看来,既然社会是一种不同于自然现象的独特的人文或文化现象。那么不应照搬在研究自然现象时十分有效的自然科学方法(实证的方法),而应运用人文科学方法(理解的方法)来研究这种独特的社会现象。“社会类似论”认为社会是自然长期发展的产物,又是自然的~部分,社会是一种“类自然现象”,具有类似于自然的客观特点和规律。因此,在“社会类似论”看来,既然社会是一种与自然相类似的现象,那么在研究自然现象时十分有效的自然科学方法(即实证的方法)对于研究社会现象也应是十分有效的。其次,“方法论个人主义”和“方法论整体主义”以社会唯名论和社会唯实论社会哲学为基础。社会唯名论认为个人对社会具有先在性,个人是先于社会的,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离开个人及其行为,社会团体和社会活动便不复存在,社会或集体仅是“个人的聚集”。因此,从社会唯名论出发开展社会现象研究,必然导致“方法论个人主义”,即认为只有从个人行为角度,以个人为分析基点,才能对于社会现象做出合理的解释。社会唯实论认为尽管个人是社会的主体,个人生活形成社会,但社会不是“个人的聚集”,而是“自成一类”的,它一旦形成便会产生新的特征,这些特征反过来塑造个人意识与个人行为。因而社会并不源于个人选择,相反,个人选择假定了社会的先在。因此,从社会唯实论出发开展社会现象研究,必然导致“方法论整体主义”,即认为只有从社会环境角度,以群体、制度和社会为5J-"析基点,才能对社会现象做出合理的解释。然而,无论是“社会独特论”、“社会类似论”,还是“社会唯名论”、“社会唯实论”,它们都是对现实社会生活的一种片面认识,因而都是一种片面的社会哲学。“社会独特论”只看到了社会不同于自然的独特性,即社会的个人性、主观性、精神性,而忽视了社会与自然的类似性、社会的整体性、客观性、自然性。以这种片面的社会哲学为基础的社会科学方法论注重人文科学方法论而忽视自然科学方法论。与之相反,“社会类似论”则看到了社会与自然的类似性、社会的整体性、客观性、自然性,而忽视了社会的个人性、主观性、精神性。以这种片面的社会哲学为基础的社会科学方法论注重自然科学方法论而忽视人文科学方法论。“社会唯名论”只看到了社会中的个人及其主观性、精神性,而忽视了社会及其客观性、物质性、整体性。以这种片面的社会哲学为基础的社会科学方法论注重“方法论个人主义”而忽视“方法论整体主义”。“社会唯实论”则看到了社会及其客观性、整体性、物质性,而忽视了社会由以构成的个人及其主观性、精神性。以这种片面的社会哲学为基础的社会科学方法论注重“方法论整体主义”而忽视“方法论个人主义”。

第7篇: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范文

[关键词]社会科学;评价机制;评价文明

[中图分类号]G3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821(2012)08—0154-03

1 社会科学评价机制创新的必要性-

学术界对于社会科学评价机制及其创新的必要性论述颇多。社会科学评价机制不仅在学术研究、现实应用、管理等不同层面极其必要,而且是“关系到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和创新的战略性问题”。从社会科学“十二五”以及中长期发展看,社会科学评价机制的创新已经成为社会科学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其必要性更加突出。

1.1 评价机制创新是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科学是以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它的任务是研究与阐述各种社会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社会科学评价活动作为客观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也是社会科学研究的对象之一,而在评价活动中形成的相互作用的各种关系——社会科学评价机制,自然也是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在其主要任务中已明确提出:“围绕加强对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的引导。深入研究建立科学的文化产品评价标准、评价机制和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体制机制”。可以预见,在“十二五”乃至以后一段时间,对文化产品的重要生产活动之一的社会科学研究而言,其评价标准、评价机制的研究以及创新必将得到加强,并在社会科学研究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1.2 社会科学评价机制创新是实现中长期发展的重要保障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在其保障措施中明确提出了要“建立和完善符合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特点的分类评价标准,构建以创新和质量为导向的多元评价体系,更加注重学术原创性和实际应用价值”,可以说社会科学评价的创新事关“十二五”规划任务的实现程度和实现质量。但是,不论是分类评价标准还是多元评价体系的建设,都离不开社会科学评价机制创新这一基石。一方面,评价机制不仅决定评价标准或评价体系的创新程度,而且影响着评价标准或评价体系的实践应用。具体而言,评价机制决定着谁来评价、评价什么、怎么评价。如果不能有效的解决评价机制创新问题,评价标准和评价体系的创新只能是“新瓶装旧酒”,难以真正发挥出评价标准和评价体系创新对于社会科学创新的激励、引导作用。另一方面,社会科学评价机制创新的方向是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导向。社会科学评价机制的创新,不仅涉及到社会科学研究的学科方向设置、人才队伍建设、创新体系建设等宏观内容,而且关系到社会科学研究人员能否评职晋级、研究机构能否获得资助、研究成果能否获得认可和快速实现转化等微观层面,甚至能影响到社科研究人员乃至整个社科界在社会科学研究工作中对于数量与质量、产品与精品、短期与长期、利益与道德的选择,是社会科学中长期发展的重要导向。

1.3 社会科学评价机制创新有利于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

社会科学评价机制创新在推动社会科学创新的基础上,不仅能够实现经济社会发展软环境的优化,而且能够通过外部环境优化和科学思想的指导推动自然科学创新与应用,甚至有可能实现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发展之间的良性互动、交叉发展。《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十一五”规划》就已经提到“要促进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相互渗透”。因为,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虽然差别较大,但都遵循科学的发展规律。从实践看,科技创新发展规律是社会科学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社会科学评价机制正在广泛借鉴自然科学的评价机制和评价方法。通过社会科学评价机制的创新,推动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的互动发展,有益于创新型国家建设,能够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2 社会科学评价机制创新的障碍

社会科学评价机制创新不仅极其必要,又极其复杂和困难,不仅受制于社会科学自身的特点、现行评价机制的障碍,更受制于经济社会发展大环境中评价文明的缺失以及对社会科学各子学科发展规律认识的不足。

2.1 社会科学自身特点的制约

社会科学作为以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的科学,由于社会现象的复杂性,社会科学具有学科结构和研究成果多样性、成果与质量具有主观性和模糊性、价值实现周期长期性等特点。这些特点决定社会科学评价必然要根据研究对象的差异以及不同时代人们对研究对象认识程度的差异而与时俱进。但多元评价标准在学术性与政治性、独立性与社会性、质与量、本土性与国际性等4个关系上的难以调适,不可避免的引发了社会评价的困境。同时各学科领域之间相互交融、学科领域进一步细分、实证研究方法大量等现象,又导致社会科学学术评价与时俱进的难度不断增大。

2.2 现行评价机制的障碍

现行的的评价机制是社会科学评价机制创新的重要障碍,在现行评价机制上进行创新和突破不仅需要巨大的智慧和勇气,更需要消除现行评价机制下形成的“权力”影响和“利益”关系。一方面,现行评价机制下形成的“权力”影响难以消除。现行评价机制中学术价值评价与学术能力评价混淆、物的评价与人的评价混淆,造就了因行政因素或社会因素产生的评价者和评价机构的巨大“权力”。尽管这种“权力”已经引起了学术界对于评价主体的反思,但实质上由于评价工作中各个层面的“权力”与“利益”的微妙关系,即使实施第三方评价等办法,仍难以消除“权力”的影响。另一方面,在现行评价机制下形成的“利益”关系难以协调。现行评价机制下,评价主体、被评价者、评价对象以及期刊杂志等各方力量已经形成了复杂的“利益”关系,而现行评价机制的创新,必然对这种利益关系造成影响,正如有关学者分析的,“学术评价已经被期刊分级制度所主导,期刊评价机制成为了学术创新的绊脚石”,现行评价机制下形成的“利益”关系网中某些力量的必然会抵制评价机制创新。

2.3 评价文明的缺失

现行的评价机制,是在广泛借鉴西方社会科学乃至自然科学的评价方法上形成的。不可否认,现行评价机制对于中国当代社会科学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西方社会科学以及自然科学评价方法的产生,根源于西方的城市文明、工业文明、市场文明的连续发展。而中国的文明形态与西方迥异,断展的儒家文明、巨变中社会转型文明,不仅导致了“中国当代人文精神的构建……应清醒认识到农耕文明基础上生成的中国古典人文精神的严重局限……但中国目前面临的情况……不能直接将西方近现代人文主义、人本主义全盘搬来做现代化的观念基础”,更导致了中国评价文明的缺失,进而引发了学术浮躁、学术不端等问题的广泛存在,使西方的社会科学评价机制在中国产生了“橘生淮北则为枳”的现象。

2.4 学科发展规律认识的不足

“十二五”规划中提出的“分类评价标准和多元评价体系”的建立,迫切需要加大对社会科学子学科的发展规律的认识。然而,在中国知网的“哲学与人文科学”、“社会科学Ⅰ辑”、“社会科学Ⅱ辑”和“经济与管理科学”4个数据库中以“学科”和“发展规律”为关键字段进行题名检索,文献记录只有13篇,其中真正涉及到社会科学各学科发展规律的文献更少。学科发展规律认识的缺乏,导致各学科评价方法、评价机制缺乏理论基础,不论采用多么先进实用的评价方法,都难以促进学科发展。

3 社会科学评价机制创新的思路与内容

综上所述,社会科学学术评价机制创新不仅十分必要,而且障碍重重。从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创新的现实需要和发展需要来看,尽快推动社会科学学术评价机制创新已经迫在眉睫。

3.1 社会科学评价机制创新的思路

当前,社会科学评价机制创新,既要坚持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基本原则,把握住建立“分类评价标准和多元评价体系”的基本要求,又要积极打破社会科学评价机制创新的各种制约因素。具体而言,要以为指导,在短期内,通过加大学科发展基本规律和学术评价基础理论研究力度,支撑建立分类评价标准和多元评价体系;从中期看,通过推动学术价值评价和学术能力评价的分离,构建以创新和质量为导向的、更加注重学术原创性和实际应用价值的社会科学评价机制和评价体系;从长期看,通过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与加强法制文明建设相结合,推动建设符合国情特色的社会主义评价文明。

3.2 社会科学评价机制创新的内容

3.2.1 积极推动事关社会科学评价机制创新的基础理论研究

首先,现有社会科学及其子学科发展规律的研究。社会科学的子学科,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学科分类与代码简表(国家标准GBT 13745—2009)》标准有20个,进一步细分所涉及到的二级学科、三级学科更多。这些学科之间由于研究对象差异,发展规律必然不同。而通过加强对这些学科经典力作出现以及发挥作用、理论创新重大突破、重要学术会议交流活动、论文论著出版以及有关文献资料解密等方面的周期性和规律性研究,并根据周期或规律的相似性对各学科进行归类,是建立社会科学分类评价标准的重要依据。其次新兴学科发展规律的探索。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新的社会现象和新的社会问题逐步涌现,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融合渗透进一步加剧、新兴研究方法更加迅速的采用,社会科学新兴学科的出现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目前有些新兴学科仍被就近归纳到原有学科中,并应用旧的评价机制、评价体系进行学术评价,这显然不够科学。为此,亟需在关注新兴学科成长的同时,加大科研力量,在探索新兴学科分类标准的基础上,尽快发现新兴学科的发展规律,通过确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促进新兴学科的发展。第三,依托学科发展规律大力推动学术评价理论创新。合理的分类评价标准,必须是学科发展规律与学术评价基本理论的有机结合。不同学科的成果侧重不同,论文、研究报告、著作甚至秘密文件等应在不同的学科评价中占有不同的比重。必须在引进西方社会科学评价方法的基础上,与我国的国情相结合,推动学术评价的理论创新,才能更有效的推动社会科学评价机制的创新,进而推动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

3.2.2 确定学术价值评价和学术能力评价分离的导向

学术价值评价和学术能力评价的分离,并进一步建立以学术价值评价作为学术成果原创性和实际应用价值依据、以学术能力评价作为研究人员能否升职晋级依据的社会科学评价机制。首先,必须明确学术价值评价和学术能力评价的评价对象、评价目标的本质差别。学术价值评价的对象是单独的学术成果,是物,评价的目标是其对于学科发展的价值;而学术能力评价的对象是人或者团队,评价的目标是该人或团队创造学术价值的能力。两者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差别,学术作品的学术价值是其作者学术能力的体现,但却不能等于作者的学术能力,学术能力还包括个人发展提升的能力、学术团队持续发展的能力等等;同样学术能力强的人或团队的成果,如其早期成果或者资料类成果,也未必全都具有很强的创新性或学术价值。其次,必须认真选择学术价值评价和学术能力评价的评价方法、评价指标。评价目标决定评价方法和具体指标。学术价值的评价,要更加重视社会科学的自身特点,在采取同行评价与定量评价的基础上,要更加关注学术成果的历史价值;而学术能力的评价,要以人为本,更加重视人或团队的发展特性,更加关注学术团队的可培养性和未来价值。简而言之,学术价值评价和学术能力评价的评价方法、指标的选择要注意时间价值的取向,学术价值偏重于历史价值的实现,学术能力偏重于未来价值的实现。从评价方法上,学术价值的评价,因为标的固定,主要以单向评价为主;而学术能力的评价涉及到未来发展,则必须包括评价者与被评价者互动的双向评价。第三,必须明确学术价值评价和学术能力评价主体的差别。学术价值评价由于其评价目标仅仅是学术价值或应用价值,其评价主体应以社会学术力量为主,如专业的学科学会等,行政、市场等非学术力量不宜参与过多;而学术能力评价由于涉及到升职晋级、项目资助甚至某一学科或某一方向的长期发展,其评价主体应在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和评价体系基础上,以行政力量为主,社会学术力量为辅。

第8篇: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范文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英文全称为“ChineseSocialSciencesCitationIndex”,缩写为CSSCI。用来检索中文社会科学领域的论文收录和文献被引用情况。"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由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开发研制而成CSSCI来源文献检索界面,是国家、教育部重点课题攻关项目。CSSCI遵循文献计量学规律,采取定量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从全国2700余种中文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性期刊中精选出学术性强、编辑规范的期刊作为来源期刊。目前收录包括法学、管理学、经济学、历史学、政治学等在内的25大类的500多种学术期刊。

CSSCI索引的文献来自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根据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指导委员会确定的选刊原则和方法遴选并报教育部批准的来源期刊。来源期刊是根据期刊的影响因子、被引总次数等数量指标与各学科专家意见而确定的。确定之后,每年根据期刊质量的情况,增删、调整有关期刊。具体确定来源期刊的原则有:

(1)入选的刊物应能反映当前我国社会科学界各个学科中最新研究成果,且学术水平较高、影响较大、编辑出版较为规范的学术刊物;

(2)入选的刊物必须是正式公开出版发行,且具有ISSN或CN号

(3)入选的刊物其所刊载的学术文章应多数列有参考文献;

(4)凡属索引、文摘等二次文献类的刊物不予收入;

(5)译丛和以发表译文为主的刊物,暂不收入;

(6)通俗刊物,以发表文艺作品为主的各类文体艺刊物,暂不收入。参照美国《科学引文索引》(SCI)选用期刊占世界科技期刊总量的比例与《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选用期刊占我国科技期刊总量的比例,结合我国社科期刊出版发行的情况,确定CSSCI的来源期刊数量占我国正式刊行的社科期刊总数的8-15%。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已被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国家图书馆、中科院等众多单位包库使用,并作为地区、机构、学术、学科、项目及成果评价与评审的重要依据。教育部已将CSSCI数据作为全国高校机构与基地评估、成果评奖、项目立项、名优期刊的评估、人才培养等方面的重要指标。

二、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的应用

对于社会科学研究者,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从来源文献和被引文献两个方面向研究人员提供相关研究领域的前沿信息和各学科学术研究发展的脉搏,通过不同学科、领域的相关逻辑组配检索,挖掘学科新的生长点,展示实现知识创新的途径。

对于社会科学管理者,CSSCI提供地区、机构、学科、学者等多种类型的统计分析数据,从而为制定科学研究发展规划、科研政策提供科学合理的决策参考。

对于期刊研究与管理者,CSSCI提供多种定量数据: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即年指标、期刊影响广度、地域分布、半衰期等,通过多种定量指标的分析统计,可为期刊评价、栏目设置、组稿选题等提供科学依据。CSSCI也可为出版社与各学科著作的学术评价提供定量依据。

第9篇: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范文

一、社会科学查新薄弱的原因

(一)职能部门缺乏引导,查新机构疏于宣传

目前,社会科学查新的重要性尚未引起社会科学管理部门的重视,要求社会科学研究成果查新的管理部门非常少见,据有关资料显示,只有山东省社科联、河南省教育厅等单位社科成果奖申报要求查新[6]。目前,科技查新机构满足于现状,对查新站的长远发展、查新业务的进一步拓展等缺乏深层次考虑。在查新站成立初期,其为了查新业务的开展或查新任务的完成,还比较注重查新对外宣传,但当业务量较多时,便停止对外宣传工作或很少进行宣传。社会科学研究管理部门对查新工作缺乏引导,加上查新机构又疏于宣传,这导致社会科学查新和自然科学查新在科学研究领域的认知度都较低。根据笔者在工作实践中的随机调查,不少委托人并不真正了解查新,甚至有人认为查新等同于文献检索或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等。

(二)社会科学研究人员对查新员知识素养缺乏信任

高校查新站均设于图书馆,长期以来,学校图书馆相对于机关、教学、科研等核心部门来说,一直处于边缘地带而不被重视,社会对其认识也存在一些偏颇,其往往被看做干部家属收容所或者是解决高学历人员家属就业的地方,进入图书馆工作的高学历人员也往往缺乏职业自豪感和工作积极性,这导致图书馆很难吸引高层次、高素质人才,人才队伍文化素质参差不齐。查新站作为附设于图书馆内的一个机构,在外人看来,查新员的文化素质等同于图书馆员的素质,科研人员不可能相信文化素养不高的查新员会做出高质量的查新报告,更不奢望质量不高的查新报告会对自己从事的科研有帮助。因此,现在绝大多数的科研人员委托查新机构做查新报告是迫于科技管理部门的行政命令,一旦这些行政命令被取消,主动委托的查新将会减少。

(三)查新报告质量水平不高

为了避免重复、抄袭等科研行为,加强创新,有个别社会科学管理部门要求科研项目在成果鉴定或申报奖励时先行查新,借助这一规定将可进一步推行社会科学查新工作。但主要由于以下原因,制约了社会科学查新报告的质量。首先,一名合格的查新员应该具有与查新委托人相同或相近的专业背景或学科背景,懂得科学研究的途径与方法,此外,还应该具有高于用户的信息素养、文献分析和综合对比能力。但由于条件的限制,不少查新员难以达到以上要求,综合素质与查新服务的知识要求不匹配。其次,社会科学查新方法不明确。目前,相关部门尚未设立专门的社会科学查新机构,也没有现成的社会科学查新方法可借鉴,一般是科技查新机构受理社会科学查新项目,其基本上是按照科技查新的现成办法进行社会科学查新工作,但“人文社会科学的创新与科学技术的创新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7]。因此,社会科学查新与科技查新方法也应该有异同,完全按照科技查新的方法进行社会科学查新是不合理的,这会影响社会科学查新报告的质量水平,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社会科学查新工作的推行和发展。最后,查新机构社会科学文献资源难以满足查新的需要。“任何一种具有创新意义的社会科学研究工作,都必须以掌握某一领域的社会科学文献信息资料作为起点。”“收集、掌握和利用与研究课题有关的文献信息资料,是从事社会科学创新的基本功,这一基本功贯穿于社会科学研究的全过程,在知识更新周期不断加快的社会信息化时代,尤其如此。”[8]社会科学创新对文献资料依赖性较强,这对社会科学查新机构的文献资源建设提出更高要求。如前所述,目前不少查新站文献资料较缺乏,并且中文文献资源较多,外文文献资源却较缺乏。

二、高校社会科学查新的发展对策

(一)充分发挥社会科学管理部门的引导作用

推动社会科学查新工作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科学管理部门的引导。社会科学管理部门应明确认识查新的地位作用,认识到查新能够避免科学研究的低水平重复,能够保证科研成果鉴定、奖励等的科学性和公正性,以减少不必要的科研经费投入。在对此有正确认识基础上,社会科学查新管理部门才能自觉地重视查新,从而进行宣传、引导与监督管理工作,使得社会科学查新成为科研立项、成果鉴定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图书馆和查新机构应积极主动地加强与科研管理部门和院系科研人员的交流和沟通,通过网站、博客、宣传册等多种渠道向管理部门宣传查新工作的意义、工作流程、查新手段和方法、查新团队等,通过切实的服务效果,引起科研主管部门的重视,让科研主管部门切身感受到查新的重要性,以充分发挥科研管理部门引导作用,从而影响其管理决策。

(二)依托自然科学查新,带动社会科学查新的发展

我国科技查新发展至今已有20余年的历史,各种级别、专业分工的科技查新机构遍布全国各地。以高校查新机构为例,至2011年4月,至少有210家高校图书馆开展查新服务,有140家具有不同部门授予的查新资质[9]。其中,至2012年12月仅教育部在高校图书馆设立的教育部部级科技查新工作站已达84所[10]。这些科技查新机构在高校科研立项、成果鉴定、申报奖励和专利申请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基于此,可以依托自然科学查新带动社会科学查新的发展。1.依托自然科学查新,宣传社会科学查新。依托自然科学查新取得的成绩以及经验,查新机构可以通过实在的服务,使研究人员认识查新、认同查新。同时,通过网站、博客、宣传册等多种渠道,及时向主管部门和院系科研人员以及广大师生宣传科技查新的效果,扩大查新工作的社会影响。2.依托自然科学查新,培养社会科学查新人员。在现有科技查新机构中,相当一部分有社会科学专业背景的查新人员在从事自然科学查新,这意味着有社会科学专业背景的查新员每年也要完成大量的自然科学查新报告,这对于专业背景不相符的部分查新员来说加大了工作的难度,而查新报告的质量也难以得到保证。自然科学查新与社会科学查新有一定的相同之处,有社会科学专业背景的人员在从事自然科学查新工作实践过程中已经积累了一定的查新知识和经验,基于此,科技查新机构应该对具有社会科学专业背景的查新员进行专门培养,通过培训,使其尽快适应社会科学查新工作,成为符合社会科学查新需要的专门人才。推行并发展社会科学查新,对查新站来说,是拓展了业务,而对查新员来说,则是学有所用,充分发挥专业特长。

(三)采用灵活多样的查新服务模式

推行社会科学查新,应该采用灵活多样的查新服务模式。第一,被动的阵地式服务与主动的推送式服务并行。目前科技查新一般采用被动的阵地服务模式,查新人员在固定的办公室等待客户上门,主动性不强。社会科学查新在缺乏社会科学管理部门专门规定的情况下,坐等查新上门的被动式服务显然难以推进查新工作的发展,社会科学查新员应该改变传统的服务模式,树立学科机构为学科用户服务的自觉性、主动性观念,树立营销理念和公关意识。社会科学查新员在做好阵地查新服务的同时,应该走出图书馆,主动与院系科研人员联系,了解其科研情况、课题进度等,根据其信息需求,提供主动推送式的深层次查新服务。第二,有偿服务与无偿服务并行。根据《科技查新规范》规定,科技查新业务实行有偿服务。根据当前的客观实际情况,在社会科学查新开展初期,可以将其作为学科服务的一部分,提供无偿服务。如主动为部分国家或省部级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提供无偿查新服务,分析查新课题与非查新课题在科研立项中标率、成果鉴定通过率方面的差异,使科研人员真正认同查新在科研课题中的作用,取得科研人员的认同,进而促使查新工作正常有序地开展。

(四)加强社会科学外文数据库建设,提高查新员外文文献检索技能

加强国外查新,提高查新服务的层次,应该有充足的外文文献资源作保障,因此,高校查新机构应该对人文社科文献需求进行调查分析,掌握文献资源的需求情况与特点,加大外文数据库的引进力度,在文献资源的占有方面取胜,为社会科学查新提供坚实的文献支持和保障。据研究,我国考古学、中国文学、宗教学、历史学、民族学、图书馆学、情报学与文献学、新闻学与传播学等人文社科学科的外文文献引用率都较低或很低[11],有些是因为学科性质决定,而有些则是因为社科研究人员外文文献资源的掌握程度较低所致。针对上述问题,查新机构应该提高社会科学查新人员的外文翻译能力与外文文献检索能力,提高国外社会科学查新的数量与深化服务层次,以协助科研人员及时了解最新的国际研究动态,以避免或减少重复国外研究者已做的工作,加强科研创新。

(五)提高查新报告可信度,激发用户隐形需求

与其他信息需求一样,科研人员的查新需求也表现为当前需求和潜在需求,当前需求一般是迫于行政命令、已经表达出来的查新需求,属于被动查新,而潜在需求是真正为了科研需要,但尚未表达出来的查新需求,是主动查新。用户对社会科学查新的需求程度,取决于科研人员对这一工作和服务的了解和认同,高质量的查新服务不仅可以满足科研人员的当前需求,还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用户的潜在需求,引导用户将潜在需求转化为当前需求。反之,低水平的查新服务不仅难以激发用户的隐形需求,还会抑制用户的当前需求。所以,查新机构应该通过各种途径,提高文献资源的拥有量和查新报告的质量,提高查新员的素质以及查新报告在科研人员、评审专家、管理部门的可信度,使各类用户都能从实实在在的查新服务中得到实惠,做到既能满足查新用户当前需求,又能激发用户隐形需求。

(六)深化社会科学查新研究,建立科学的查新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