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范文

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

第1篇: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范文

关键词: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保护;中职学校

1保护与传承的现实意义

2014年学校结合县域经济的发展,调整了学校未来发展的思路,把保护和传承彭水县少数民族文化作为学校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让一些即将失传的文化进入校园,把彭水县非物质文化根植于课堂,让我们从未经历少数民族文化熏陶的学生在校园接受少数民族文化的魅力感召,同时把少数民族文化作为中职学生素质的一部分,形成具有特色的民族文化氛围。彭水县定位于重庆市生态保护区,发展地方经济重心落在生态旅游这个产业上,如何做好生态旅游,其核心就是把我县少数民族文化做成亮点,在保护少数民族文化的同时经济也得到了良好的发展,职业学校正好成为了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的基地。

2保护与传承的规划

为了做好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学校成立了专门的团队,对我县少数民族文化进行调研,同时展开了周边相关民族文化的考察与学习。根据调研制定出了我们要保护与传承的内容,同时做好未来发展规划。根据调研报告,我们发现首先要传承与保护是语言,彭水县是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自治县,苗语是一门古老语言,唯一遗憾的是这个民族没有文字,语言主要是口口相传,随着汉语不断深入人心,这门古老语言正在失去其阵地,全县会苗语的人数约占这个民族人数不到1%,这1%的比例平均年龄在65岁以上,意味着再过20年,苗语将在我县绝迹。因此我们将苗语列为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与保护的重要对象,并对其进行了规划。我们将在全校所有班级把苗语作为必修课,在旅游服装类专业,我们对这门语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校对整个校园文化进行了整体规划,逐步实施,民族元素将合理的出现在校园的每个角落,不仅有少数民族特色文化的主题雕塑,还有少数民族文化长廊、民族文化展览馆,同时将一些符号化的民族元素融入校园环境中。通过三到五年的建设,将形成一个具有民族特色的育人环境。蜡染是苗族文化的重要内容,我们将蜡染的原始技艺与现代文化相结合,开发出不同类型的产品,将这些产品通过不同的平台推向市场,让这门原始的技艺焕发新的生机。苗族刺绣是苗族的另类文字,它记录了苗族变迁历史,这为我们了解这个民族提供了活生生的教材,将苗绣带入课堂,让同学们在一针一线之中接受苗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剪纸文化在苗族文化中有其特殊意义,剪纸不仅记录了苗族历史,还是苗族对外交流的重要组成,因此我们规划将剪纸作为非遗文化和校园文化相互融合的主打产品。苗族歌舞也是苗族文化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们规划让浅谈少数民族文化在中职学校的传承与保护黄胜利(重庆市彭水职业教育中心)苗歌进入课堂,同时把汉化的苗歌翻译成苗语,变成真正的苗歌,将舞蹈通过精品历史舞台剧形式展现在民众面前。少数民族体育也纳入了我们规划,一是把现代礼仪与传统礼仪结合,开展大课间礼仪操;二是结合我县是少数民族射弩基地县,把射弩作为一项传统民族体育项目深入打造,为我市少数民族体育发挥示范作用;三是开展土家族竹铃球活动,让课余活动丰富多彩。结合我县的民族特色,把少数民族菜系引入烹饪专业,发扬我县特有的饮食文化。

3保护与传承的实施

做好规划,重在实施,学校通过把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项目纳入重庆市示范校建设,其目的就是不遗余力推进和保护少数民族文化。首先学校聘任了一名苗语教师,开始在全校进行苗语教学,不同班级要求层次不一样,未来会进入窗口行业专业的学生不仅要学会苗语,还要学会将汉语翻译成苗语,会用苗语进行歌唱等技能。其他班级要求日常用语和日常交流。同时鼓励其他专业教师学习苗语,培养自己的苗语教师,为苗语长远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建成的展览馆收集了大量少数民族作品和日常用品,为同学们了解自己民族文化提供了基地,了解到自己民族的历史,这对同学们学习民族文化提供了兴趣的起点。学校根据规划将在未来五年建成具有民族特色的示范校。通过将刺绣、蜡染、剪纸、民歌、民舞、体育、菜系等引进课堂,将这些文化纳入必修课程,不仅起到了保护与传承民族文化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学校将通过电商平台、进入景区等方式将学生和产品进行市场化推销,将学习与产业进行对接,学生得到一部分收入,这将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与单纯的学习相比,对保护与传承将起到更好的推进作用。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学校通过各种资金渠道来保证各个项目推进与实施。当然这个项目继续推进还要当地政府的大力扶持和市场化运作,这样少数民族文化的延续才具有生命力。

4保护与传承的未来

第2篇: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范文

文化全球化 民族文化 民族文化传承“如果人类要了解自己,就必须研究文化,必须研究他自己为自我培养而做的努力。”泰勒在书中如是阐述文化对人类的重要性。在中国,少数民族文化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却在随着现代化的发展,而受到越来越大的冲击。我国的现代化进程必然使少数民族社会发生转型,少数民族文化如何在转型中得以继承和发扬正在受到来自社会各界的思考。

一、文献综述:通过对于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传承与保护相关的研究资料进行分析发现,我国目前在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传承与保护方面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无论是哪一学科的学者在研究中,基本都强调了文化是环境的产物,与之相对应的是,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与保护要与少数民族所存在的自然、社会、人文环境相适应;其次,有的学者也强调在逐渐现代化的社会中,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也会受其影响,并提出在现代化的发展中,要注意保护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以及保护文化多样性的必要性和措施;最后,我认为比较重要的一点是,在多数学者的著作中,关于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方式多是以外界保护为主,如政府的立法保护、公益组织的保护,甚至是将少数民族的文化与大众文化隔离等方式,很少有学者着重于文化的创新。基于以上相关研究内容的分析,我在文章中着重于强调在文化全球化的发展条件下,少数民族本身应该强化对本民族文化的保护,少数民族文化应该主动适应现代化、全球化给文化变迁带来的影响,而不是被动的接受,令民族文化陷入“僵而不死”的状态,使少数民族的文化更能表达少数民族人民的意愿,更加充满活力。

二、我国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现状――以蒙古族服饰文化为例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问题,引起了广大专家学者及大众越来越多的注意,各种关于少数民族文化的研究层出不穷。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的文化瑰宝多如星辰,不同的文化反映着不同民族的生活环境。同其他少数民族一样,蒙古族人民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创造出了独具本民族特色的蒙古族文化。文章之所以选择蒙古族的服饰文化为例,一是因为笔者所在地为内蒙古地区,二是因为服饰文化作为一个民族具有表象性的传统文化,其发展演变更易于被记录、接收。“蒙古族服饰,伴随着蒙古民族的发源、形成和发展,历经沧桑,最后以现代服饰崭新亮丽的面貌,雨后春笋般地呈现在广阔无垠的草原上,为广大蒙古族人民的精神面貌增添了时代所赋予的风采。”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蒙古族的服饰正在发生着许多改变,据笔者所观察到的周围的蒙古族人民所穿服饰来看,其样式、形貌已与记载的“近代蒙古族服饰的样式、形貌”有了很大的不同。蒙古族的服饰变的或更加贴近生活、或更加华丽用于隆重的场合,蒙古族服饰的变迁不仅表现在服饰材料的革新、服饰造型的变异、技术手法的创新等,而且与其相应的服装功能、服饰习俗、审美心理也在发生着变化。尽管蒙古族的传统服饰的款式等发生了巨大的变异,但它却正在越来越多蒙古族人民的悄然接受。服饰不仅是民族外观的标识,而且是民族文化最直接最表象化的体现。如蒙古族的服饰文化一样,我国多数的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服饰文化,大部分也正在或已经发生了变异,但它们都受到了本民族人民的接受。在其他文化领域中,这种情况也正在发生着,少数民族的人民接受着正在变迁的文化。但无一例外的,这种变迁的文化给少数民族的人民带来了巨大的方便。

三、文化全球化全球化并不是一种新出现的现象,如果要追溯的话,可以追溯到1492年的哥伦布船队航海发现美洲新大陆,把东半球和西半球连接在一起,人们第一次知道彼此之间确实都处在一个不可分割的圆形球体上,这就揭开了人类全球化进程的序幕。美洲新大陆发现之后的几百年里,人们对所生活的地球进行不断地探索,迄今为止,几次发生工业革命、两次世界大战,虽然结果有好有坏,但毫无疑问的,这些全球性的事件都加速了全球化的进程。正是在各群体不断的摩擦、碰撞中,全球才呈现出了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局面。在我们的印象里,每当说起全球化,似乎总是与经济、资本联系在一起,那么,全球化是否只是经济领域的全球化呢?很显然,现代社会的发展现状表明,全球化已经渗透到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并且以一种无可阻挡的趋势继续发展。文化的全球化是全球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世界文化的发展正在产生着重要影响。文化的全球化对民族文化的影响概括来说可以有两个方面:一是文化全球化的消极效应会给民族文化的发展带来挑战;二是文化全球化的积极效用是可以增强民族文化与国家认同。

四、发展理论下对少数民族文化传承问题的几点思考文章一直在强调传统文化,那么“传统”究竟是什么呢?据日本现代民艺家柳宗悦先生所述,“传统是指我们的祖先经过长年累月、通过各种各样的经验累积起来的文化命脉……是祖先留给我们的珍贵遗产。传统的力量给予我们的文化以固有的性质。所以,传统对于一个民族的存在来说,是多么重要。”传统文化对一个民族的重要性不可小觑,文化全球化的发展同样引起了极大的关注,那么在文化全球化的发展下,我们该如何协调文化全球化的影响与民族文化的发展呢?基于此,文章认为少数民族需要树立以下几点观念:(一)少数民族文化仍然具有以下价值少数民族富有本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对于其他民族来说,是一种区别与标志;对于本民族来说,则是一种相互认同的符号,是把本民族的人民集结在一起的纽带。即使在全球化不断扩张的当代,少数民族的文化仍然具有很高的价值:1、少数民族文化具有凝聚民族的价值如很多学者所强调的一样,少数民族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少数民族人民的生活环境、生产环境、社会交往环境等。正像老话所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对于民族文化亦是如此,特定的环境养育了不同的民族,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民族文化具有增强和维护本民族的团结、振奋本民族的民族精神的作用,“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认同的民族一体化与民族精神的象征”。同时,少数民族文化作为少数民族熟悉的生活基础,为少数民族的人们提供了自己所熟悉的社会环境、生活环境和技能以及精神上的满足感等。2、少数民族文化具有文化交流价值少数民族文化不仅具有反映本民族精神,加强民族凝聚力的作用,而且可以在少数民族的对外交流中起作用。因为不同的民族具有不同的文化,所以往往一种文化就可以代表一个民族,因此文化对于民族来说通常具有形象价值,它可以帮助促进外界对本民族的认识并进而加以关注,同时可以促进少数民族的对外交流与发展。在当今社会,民族的文化资源甚至可以发展为经济资源,具有民族特色的节日、歌舞、手工艺作品、服饰等都是民族文化可以转化为经济资源的具体表现。3、少数民族文化在人类文化中的价值民族文化作为人类文化的共同财富,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同样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这一点在全球化不断发展的当今社会愈加突出。人类社会是由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文化所构成的,文化全球化使这些文化之间形成一种相辅相成、相互融合却又相互抵制、相互依靠却又相互排斥的状态。但正是在这种状态中,不同民族的人们更加容易吸收到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促使本民族进步。“在人类社会中无数的文化因子已使人类共同受益,保护民族文化多样性将是对文明进程的贡献,”这一点在人类社会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同。(二)全球化状态下少数民族人民的文化观念需要有所改变全球化的不断扩张,对人类文化有很大的影响,这些影响既有积极的,同时也伴有消极性。但是对于我国来说,少数民族的文化由于其文化的传统性、范围局限性、传承方式有限性等原因,似乎更容易受到影响,甚至可以说是冲击。同时由于少数民族往往人口较少,加上族际通婚、民族政策等因素的影响,许多少数民族的人口在数量上虽然呈上升态势,但是真正的同一少数民族“血统”的人口是在减少的,通婚或者政策下的少数民族后代往往不具有少数民族意识,不在意少数民族文化是否发展。这种条件下,大致会形成两种截然不通过的民族文化观:一种是“不在意”的文化观,即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存在与否与“我”没有多大关系;一种是“抵制”的文化观,即部分少数民族人民抵制其他民族文化,甚至试图抵制文化的全球化影响本民族文化。文章认为,上述两种文化观需要相互交流、相互吸收,即少数民族人民既要重视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又要积极地、而不是被动地接受全球化的影响。少数民族人民应该明确这样一种观念,即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必须得到保护,但是全球化也是不可逆转的,应该积极的接受,同时,自身的文化不够用也是可以引用的。(三)全球化下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方式需要有所改变在某种程度上,少数民族的文化传承方式与少数民族人民的文化观念是息息相关的。对于上述两种较极端的文化观就会出现对文化传承方式的不同态度:“不在意”的文化观影响下的少数民族人民,会对民族文化的传承也持有放松的态度,很少注意到全球化对民族文化的影响,或者并不认为民族文化是需要被“刻意”保护的;相反的,对于对其他民族的文化有所地址的少数民族人民来说,他们往往会偏向于采取强制措施对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文章认为,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不可避免的要接受现代化的渗透,所以少数民族的文化传承要接受全球化的影响也是十分必要的。少数民族接受全球化,绝对不是全盘接受,而是要有所选择,既要保存自己的民族意识,保护自己的民族文化,又要吸收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学会正确的借鉴、引用其他民族的文化精华。当然,这种与意识形态直接相关的保护方式是十分脆弱的,所以,政府的政策支持、对相关传承人的培训、文化的产业化等工作还是十分有必要的。我们常说对民族文化进行保护,但是保护不等于原封不动、画地为牢式的全盘保留。我们要学会积极的接受文化的全球化带来的影响,但绝不是要抛弃本民族的文化。只有少数民族的人们有了文化保护的意识,并且能够正面的、正确的面对文化全球化的冲击,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才能长盛不衰。

参考文献:

[1]曹莉.对蒙古族传统服饰文化传承问题的思考

[J]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2(2).

[2]邓红顺.全球化语境下的翻译如何保持文化的多样性

[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0(2).

[3]何星亮.文化多样性与全球化

[A].民族文化与全球化

[C].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

[4]

[日]柳宗悦.张鲁译.日本手工艺

[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5]泰勒.原始文化

[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

[6]王玲.文化全球化对民族文化的影响及应对

[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1(4).

[7]王尚楠.内蒙古通辽科尔沁地区蒙古族服饰的保护与传承

[D].中央民族大学.

[8]魏美仙.文化生态:民族文化传承研究的一个视角

[J].学术探索,2002,(4).

[9]刑莉.蒙古族近代的服饰

[J].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93,(6).

[10]郑晓云.论全球化背景下少数民族文化权的保护

[A].民族文化与全球化

[C].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

第3篇: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范文

关键词:传统工艺;文化传承;白族扎染;大理周城

中图分类号:J523.2 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959(2008)06-0042-06

由于民族文化自身的不可复制性和再生性,决定了它是一笔具有绝对优势的文化经济资源。在面临对民族文化开发与保护并重,民族经济与民族文化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相得益彰的挑战面前,大理周城白族的扎染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把传统的民族服饰文化作为经济的灵魂和精髓所在充实到扎染业中,使扎染成为民族文化的物质载体,民族文化成为扎染的内在精华,实现了保护开发民族文化与发展民族经济二者的有机结合。白族服饰文化成为扎染业的一大卖点,扎染成为彰显白族服饰文化的一个亮点。

一、社区情况及研究对象

1 社区的基本情况

城地处苍山洱海之间,位于大理市喜洲镇北端,周城村北面是著名的蝴蝶泉,南距大理古城25公里,距州府所在地下关39公里。穿村而过的是“滇藏公路”即214国道,新建的大(理)丽(江)公路位于村庄东面,沿两条公路往北可抵达洱海、剑川、鹤庆、丽江、中甸等地。周城或称村、或称乡、或称镇、或称为办事处,名称各异,但其性质上一直保持着自然村为建制的格局。周城村是大理河谷平原的一个重要农村集镇,也是大理白族自治州境内最大的白族聚集村落。根据当地的人口的统计显示:2008年周城村总人口9989人,其中白族人口9815人,占总人口的98.26%。此外,与周边村落的白族人口相比。仁里邑村4700人、桃源村1871人、上关村1383人,由此可见周城村确实是拥有白族人口最多的村落。

周城在历史上也曾经以农业作为支柱产业,主要种植水稻、小麦、蚕豆,偶尔也种植少量的土豆、豌豆,以及一些经济作物,如油菜、蓝靛、摸摸香等。但是,由于周城素来地少人多,耕作技术落后,水利灌溉极差,旱、涝、洪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以上诸因素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亩产量非常低,农业收入少。解放后,实行,周城白族人民的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在保留传统文化的同时,广泛地采用现代化的科学方法进行农业生产,粮食产量在原来的基础上有了很大提高。但是,整个社区人多地少的矛盾仍然难以解决,粮食产量的提高仍然赶不上人口的增加和土地的减少。从20世纪初到1984年,由于国家和集体征地、修筑道路占地、私人建房占地等原因,周城的耕地面积日益减少。面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变化,周城村民只得对传统的生存方式进行自我调适。村民已经认识到单一的产业模式很难再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的需要,于是,乡镇企业、工商业、旅游业等行业开始出现并蒸蒸日上,它们在整体经济中所占比重逐渐超过了农业。1983年和1978年相比,总收入中农业的比重从51.8%下降为23.3%,而手工业、商业、服务业的比重则从48.7%增加到76.7%;1984年,农业、工业等的总收入为325万元,其中农业收入70万元,仅占总收入的21.5%。至此,农业经济已不再是周城的骨干经济,传统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已逐渐被现代经济所取代,周城逐渐发展成为了“以工为主,以农为辅,多种经营,共同发展”的社会经济新格局。

2 大理周城扎染业的发展概况

追溯周城扎染的历史,目前尚没有明确的文字记载,据相关调查资料显示,我国公元4世纪就已经有了扎染工艺,大理地区的扎染工艺历史也长达千年,周城地区的扎染则最先开始于明末清初时期,代代相传,至今已经有约三百年的发展历史。周城村历史上就是一个地少人多的地方,其可耕种的土地有限,所以当地的村民都是倚仗“亦耕亦织”的双向劳作方式来维持生活,扎染业就是周城历史上村民维持生计、养家糊口的一项重要的传统产业。从历史上看,周城的扎染业经历了三个重要的发展阶段:

第一个阶段:解放前,扎染业就是周城地区的主要行业之一,由于当时生产方式的落后,那时的扎染生产一直是以家庭作坊的形式进行,并逐渐成为当地农户维持生计、养家糊口的传统产业。德信和、得义和、复镇祥、裕金和、复玉和都是当时扎染行业中的一些著名商号,这些扎染商号的创立都凝结着创业者的艰辛。其中较为著名的德信和是一个叫YMS的村民创办的扎染作坊,YMS家数代从事扎染行业,他们家的扎染生产规模以及所生产的扎染商品的数量和质量均居于全村首位。刚开始,他们没有固定的销售商铺,只能采取沿街叫卖的方式。YMS从喜洲按一定标准买回布匹进行加工,自己设计图案,染成后将成品销往附近的剑川、兰坪等县。全家九口人,染布的就有三四人,用三个染缸轮流浸染,染成后用马驮到异地销售,驮运的过程也十分辛苦,到剑川往返大概需要四天,到丽江则需要十天,所以常常需要在外夜宿数天。为尽量节约路上的时间,YMS有时候会选择抄小路走,但是却不得不提防沿路可能出没的土匪。总的说来,扎染生产虽然历史悠久,起步较早,但早期的扎染却是赢利不多,像YMS家这样,在扎染上投入本钱近七八百大洋,而一星期的营业额约为八九百块,实际上一星期的纯收入是七八十块甚至最少时才二三十块,遇上白布价格上涨的时节,甚至还会有亏本的可能。虽然扎染生产回报不乐观,但它还是在历史的长河中存活了下来。

第二个阶段:1962―1984年,周城实行化以来,扎染作为周城境内拥有悠久历史、表现民族风格的传统民族工艺受到乡镇企业的重视,于1984年5月,周城民族扎染厂的前身“蝴蝶牌扎染厂”正式成立,由此开始了周城扎染生产的工厂化时期。扎染厂成立之初条件相对较差,设备简陋,全厂仅有五个染缸,主要生产扎花布、平板布和两面布等,生产的产品也大多经由云南省外贸局远销香港、日本以及美国等地。1987年以后,随着生产的发展,工厂效益的提高,机械设备得到不断完善和改进,民族扎染厂内部的生产运作机制也相应建立和完善。扎染厂采取统一下料、统一印样、分户扎花、统一浸染、分户拆线、统一漂洗、统一销售的方式组织生产,整个扎染生产过程牵连着工厂和各家各户的村民,这种生产方式曾经被记者形象的称为“没有围墙的工厂”。扎染厂在对白族传统艺术的发掘、整理以及改进方面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周城民族扎染厂自建厂以来,陆续获得了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承认,尤其值得强调的有两件事:1996年周城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民族扎染艺术之乡”;1998年周城扎染厂被国家民委等五部委列为“九五”期间全国少数民族产品定点生产企业。

第三个阶段:虽然扎染厂的出现某种意义上代表了扎染生产的进步,但是,发源于落后生产力状况下的家庭作坊式生产并未像当初的马帮文化一样消失殆尽,而是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在扎染民族文化的传播和周城村民致富的道路上渐行渐远并且生机盎然,形成了这个时期扎染作坊式生产与工厂化生产并存的特殊局面。首先从实际表现来看,手工作坊如今已经能与周城扎染厂站在平等的位置上共同竞争市场,并凭借其自身灵活开放的组织结构优势取代周城扎染厂成为云南省外贸局的主要合作伙伴。YJ是周城村委会七社一家扎染作坊的负责人,他简要地向我解释了云南省外贸局与周城扎染厂以及私营作坊之间的关系。“1992年,云南省外贸局到周城来采集出口到境外的扎染商品,本来他们这些经营私营作坊的村民也想通过这次机会把自家的扎染商品卖出去一些好赚笔钱,但是,当时的手工作坊受到了集体企业的排挤而没能接到任何订单,所有的订单都被周城扎染厂垄断了。”“现在的情况不同了,巍山县那边得到省外贸局的订单忙不过来时会将部分订单交由他们周城的私营作坊完成,通过这种相互提携的方式,他们每年也都能拿到一些国外的订单,现在他们家的作坊生产出来的扎染桌布已经出口到泰国、巴西、日本等地。”

从理论上来讲,周城村的扎染手工作坊从传统走到现代,经受住了各个时代的严峻考验并最终成为当地的主要致富产业的发展过程,实质上也是民族经济的一个自我累积、自我适应的过程。一方面,扎染手工业作为一种典型的民族经济,本身不是一蹴而就的经济模式。因为民族经济是一种分散的、最为民族地区群众深刻自主性发展的社会行为,所以它的发展并不能靠庞大的、完整的经济发展方略就能解决,而是要靠民族经济的实践者们通过长期不断的实践累积而最终发展成为一种平稳发展的经济模式。另一方面,民族经济是最直接面对市场的经济模式,它依靠接受市场微量的经济因素进行自我调控,面对不可测量的经济现实进行灵活的生产经营,所以,它有可能一下子就打进国际市场,也可能长时间只能在本乡本土流通和运转。由此可见,扎染生产呈曲线型发展道路是由其自身属性来决定的,任何想做超越式、跳跃式发展的想法都是不能实现的。也正是因为扎染生产经受住了各个时代的艰难考验,自身积累了更多的经验,做了太多的自我调试以适应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所以如今才能在白族文化传播和当地村民致富的道路上渐行渐远。

如今周城的扎染生产仍然继续着家庭作坊这种古老的经营方式,而且周城农户经营扎染业的具体方式也越来越多元化。其中,绝大部分农户只是将扎染业作为农业生产之余的副业行为,属于家庭副业范畴。由于要兼顾农业生产,农忙时候往往无瑕顾及扎染生产而暂时性停产,所以,扎染生产在这些兼业农户家庭中也呈现出季节性的特点。而在这部分兼业扎染的农户当中,又可以进一步分为两种:一种农户家庭是既生产扎染又销售扎染;另一种农户家庭则只经营销售环节,扎染成品也直接从当地其它扎染生产作坊现成取得,自身只用在周城街道上租用店铺来销售扎染商品。这些只管销售的农户还可以根据自家的特殊情况,增加一些扎染以外的经营项目以增加家庭的经济收入。比如在周城随处可见的家庭旅馆就是充分利用白族民居独特的建筑风格这一民族文化亮点作为经济卖点的。店铺后方的自家厨房和院子可直接利用来经营家庭式餐馆,白族民居的天井设计本身就是一个天然的饭厅,客人在品尝地方风味的同时还能亲身体验到白族“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的建筑文化,所以很受游客的喜欢,有些游客还特地慕名前去这样的家庭式餐馆就餐,而对于餐馆老板而言,在家里开餐馆,不但节约额外租用店铺的成本,还能就近使用家庭内部的劳动力,何乐而不为呢!

二、扎染中蕴含的文化内涵

扎染,它的美妙之处不止于其做工之精巧、设计之独特,更显于其用料的自然天成,纹饰图案的古朴象征意义及背后所蕴藏着的厚重的白族历史文化。白族用取自自然的染料,渲染出一块块在蓝白相间的天空下,多彩的蝴蝶在快乐地飞翔、歌唱的色调谐调、意蕴隽永的扎染布,以此来表达他们对生活的理解和认知,也蕴含着他们对人生的向往和追求。同时,这也是民族心理和精神世界的折射。

1 以蓝、白为主的色调

周城白族的扎染以蓝、白二色为主调和基础,两种颜色之间过渡自然。这种过渡一方面是靠扎花时掌握针法的松紧以使图案相间处有缓冲地带,另一方面是由于扎染采用植物染料,经过漂洗后略有脱色,色彩的对比淡化,反差趋于缓和,蓝白相间中透出一种朦胧、柔和的美感。蓝、白两种颜色在色系上均属冷色调,给人的感觉是宁静、平和、淡泊,这与白族人民传统以来善良、平和的民族性格和开放、宽容的心态是一致的。白族是一个尚白的民族,认为白色是吉祥的象征,把“白”作为自己的族称,以白色为服饰的基调。而青色(包括蓝色)则有希望、纯朴、真挚等意。青白结合即表示“青青白白,光明磊落”。周城扎染的色彩偏向实际体现了白族人民内心的平和及对淡泊宁静的追求。有人曾经这样说周城的村民和他们的扎染:“若不是一个淡泊和宁静的民族,若不是一个勤劳和智慧的民族,是决不会有闲心和耐心来做这样一件极需耐心和细心的工作的。而现在的周城人民,正是凭着这种细心和耐心,加上勤劳和勇于创新的智慧,一步步地走向了世界。”

2 蝴蝶纹饰

尽管周城白族扎染的图案十分丰富,但是,徜徉在周城扎染工艺品的海洋里,很多人都会发觉在众多的扎染图案中周城人似乎对蝶蝴图案倾注了更多的热情。白族扎染之所以如此钟情于蝴蝶花纹图案,有着深刻的文化背景和心理内因。金少萍女士在《白族扎染――从传统到现代》一书中对白族扎染中喜用蝴蝶母题作了几种解释,一为蝴蝶象征多子和生命繁衍,二为蝴蝶是美丽的化身,三为蝴蝶是忠贞爱情的象征,四为花与蝶的共生。蝴蝶雌雄后一次摆子无数,因而往往成为多子和母亲的象征。寓意生命繁衍、人丁兴旺。白族地区的孩童至今仍恪守着“不能打蝴蝶,否则母亲的会疼”的古规。结合白族自古以来即存在的生殖崇拜之俗,这一点也就不难理解了。剑川石宝山石窟中的“阿央白”崇拜、大理白族的绕桑林会,也都是这种生命意识的体现。与此相关联,凡是多子、生命力强的动植物也都成为人们崇拜或喜爱的对象,蝴蝶的多产正适合了人们延续生命的意识和心态,故蝴蝶成为周城白族扎染图案中一个常常出现、恒久不变的纹饰,寄托了人们对生育的一种希冀和追求。

3 共同的染神信仰

在汉族民间广为流传着梅、葛染神的传说故事。在周城白族村中,原来在北本主庙中有梅、葛的塑像,与杜朝选本主供在一起。可见,扎染已从满足生活需要的物质领域上升到了白族人的精神境界,从日常用品升华为精神信仰,构成周城白族特有的民俗文化事象。

三、发展扎染业与保护、传承白族服饰文化并驾齐驱

扎染之于白族传统服饰的关系就是生产方式与生产对象的关系,扎染工艺是一种生产的方式技术,而白族传统服饰就是这种生产技术的载体。在周城漫长的历史文化中,扎染与当地白族人家的社会生活息息相关,融为一体。在传统的周城白族家庭的日常生活中,扎染是不可或缺的生活日用品,用扎染布 制作的门帘、窗帘、桌布、挎包以及各类床上用品在白族家庭中随处可见。但扎染的社会功能最显著的表现还是其在当地妇女传统民族服饰上的装饰性运用,这种装饰作用首先体现在头饰上。在周城,中老年妇女的头饰大多用扎染头巾作为装饰,这是该地中老年妇女最具特色的服饰特点之一。作为头饰的扎染布料多是纯棉布,有的还是手织土布,有的则是毛巾布。规格一般是40厘米×40厘米或者是40厘米×60厘米。布料底色均是蓝色或湛青色,花纹是小碎花,其中尤以蝴蝶花样的居多。作为头饰的扎染头巾,一方面是周城白族中老年妇女服饰的一个鲜明特点,另一方面也是周城白族地方文化的特色在服饰上的一种体现和象征。过去这种头饰装扮只在周城妇女中流行,所以看到这样的头饰就可以断定是周城的白族妇女,现在由于周城白族与大理地区其他村落的白族的经济交流,这种服饰文化也随之在其他白族社区中扩展开来,如洱源、挖色等一些地方的白族妇女也采用了与周城妇女同样的头饰装扮。其次,扎染工艺还被运用到了白族服饰中衣袖部位的装饰。周城中老年妇女传统民族服装的衣袖上往往都会镶有一道扎染布,花纹也多是蝴蝶图案之类的小碎花,用于上衣的装饰和点缀之用。再者,白族服饰中的围腰的腰带也多是用扎染布缝制,再在扎染布上用机器绣上各种图案和纹样做点缀,白族围腰带的装饰丰富多彩,有绣花、挑花、贴花、梭花、纳花、色布贴花等。如今周城村内有的人家专门加工这种腰带,周城出售白族服饰的店铺内也都有销售这种款式的腰带。用扎染布缝制的腰带既结实,纹样又有层次且素雅大方,不仅深受中老年妇女的喜爱,也吸引了一批年轻的女性使用,以至于这种用扎染布缝制并机绣有各种纹样的围腰带成为了周城白族妇女围腰带的一种固定式样。在现在的周城村,兴起了一类专门从事机械绣花的服装加工店铺,据当地人介绍, “这种店铺也是近几年才取代手工绣花而逐渐增多的”。店铺以加工民族服装上的装饰图案、扎染小商品,如挎包和壁挂布袋上的花样刺绣、帽箍上的绣花等为主。一台绣花机长约4、5米,两边均有操作台,开动机器时可以两边同时工作,效率大大提高。这种店铺的机械化生产适应了扎染服装批发的数量多、时间紧的实际需求,所以能够大势流行开来。

周城地处交通要道,通达四方,由于其天然的旅游资源优势,旅游业起步较早,早在80年代就是大理地区对外开放的一个重要窗口,因而周城村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多年。但是,为什么周城村绝大部分的白族妇女仍能保持着传统的民族服饰呢?在许多少数民族地区,妇女的服饰变迁几乎都是朝着传统服饰逐渐消失的方向发展的,民族的传统服饰也被偏见地认为是经济文化落后的表现形式而遭到本民族审美观的摒弃,传统的服饰审美意识逐渐被现代的审美意识代替。尤其是像周城这样经济相对发达的少数民族地区,由于经济贸易的客观需要,与汉族地区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在文化和价值观方面都不可避免地会深受汉族文化和价值取向的冲击。按理说,周城地区的白族妇女是最有可能摒弃白族服饰而选穿汉族服装的,而现实的事实是,在周城村境内的妇女,在穿着服饰的取向上表现为传统服饰和现代服饰的结合。具体表现在:周城中老年妇女仍然保持民族传统服饰,一些年轻女孩则选择汉族的现代服饰。很有趣的一个结合便是:在周城从事扎染作坊的成员基本上都是中老年妇女,年轻女性一般不会选择这项职业。由此可见,扎染业的发展与当地白族传统服饰文化的传承确实存在一定的联系,换而言之,扎染业既是传统文化中的一种表现形式,同时它又为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做着自己的努力。相比较其他的白族社区,可以更加直观的看出扎染业的发展在周城白族传统服饰传承中的特殊作用。在下关至大理之间的太和村,也是有着上千年悠久历史的古老的白族村寨,同样拥有着丰厚的文化积淀,如今该村的村民中白族人口占97-8%。但是存在与周城村截然不同服饰取向,太和村的妇女平时基本不穿白族传统服饰,甚至是中老年妇女也选择汉族的服饰,只有在火把节这样白族隆重的传统节日中才看得到穿着白族服饰的妇女。不仅仅是太和村,下关到蝴蝶泉沿线的村落都很少见到像周城村这样密集地穿着传统白族服饰的景象。

周城妇女利用扎染业保护白族传统服饰文化,具体表现在:

第4篇: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范文

摘 要 本文对重庆民族地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为有关部门了解重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的动态,制定有效的发展政策提供理论支持,从而推动重庆市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

关键词 少数民族 传统体育 传承 现状 影响因素

重庆市是我国唯一拥有众多少数民族的直辖市,共有土家族、苗族、回族、满族、壮族等5O多个少数民族,以土家族、苗族为主,多居住在渝东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彭水县苗族土家族自治县、石柱土家族自治县、黔江等区。重庆有着丰富的民族传统体育资源,有着深厚的根基,由于多种原因,重庆市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处境逐渐尴尬,很多项目已濒危消亡,且呈现出单一化的传承形式。

一、重庆市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的现状

由于重庆民族区地势奇特,经济落后,在原始的生产劳动过程中,便传承着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是各民族人民在劳动实践中创造的,从生产生活中发展形成的,体现着少数民族人民的生产生活方式特点。目前重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方式主要有方式的传承、节庆习俗方式的传承、生产生活方式的传承、学校体育教育方式的传承、小范围的师徒“传帮带”等传承方式。绝大多数学校目前未普及传统体育项目。

(一)方式传承

重庆少数民族聚居地,宗教极为盛行,宗教祭祀活动把大量的古代文化遗产继承下来,为宗教服务。现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五种。全市有宗教信徒100多万人活动场所400多个,活动范围广,影响大。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宗教祭祀活动紧密结合。如“社巴节”是土家族最古老、最有影响,也是规模最大的宗教节日。整个过程分迎神、敬神、送神回山,期间就有大量的传统体育项目表演。如跳“摆手舞”、“魔术”、“打秋千”、“武术”、“打靶”、“射箭”以及“舞龙灯”等,摆手舞是一项优雅大方的活动。在雄浑歌声与简洁的一锣一鼓的伴奏中练习摆手舞,有一种仿佛来到了田园牧歌般的自然环境,使人的心灵获得强烈的激情、美好的向往、审美的愉悦。因此,无论是观看表演或是亲自体验,人们都能从中得到愉快情感的体验、美的享受。所以当地有些学校纳入了体育教学项目,瑶族的祝着节,是祭祀祖密洛陀的仪式活动,节日期间,人们载歌载舞、吹唢呐、射弩、赛马、斗鸡、打陀螺,场面气氛热烈。宗教这种特殊的文化,以其独特的方式,为重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发展对重庆市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二)民俗传统节日传承

重庆市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民俗和传统节日中经久不衰的得以传承。民俗以“跳丧”为例,跳丧是2人一组,目的是为死者家属驱邪祈福,各组踏着鼓点,模仿“猛虎下山、犀牛望月”等动作,其中许多动作存在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中并流传至今。由此可见,武术、锣鼓是重庆少数民族地区庆祝或纪念大事的主要方式。传统节日以“赛龙舟”为例,端午节的龙舟会是少数民族传统节日,秀山苗族土家族广泛盛行。每逢每年的端午节,沿江各场镇都要举办“龙舟会”,一是龙舟抢江,二是龙舟抢鸭,热闹非凡,群众对传统节日的热潮使丰富的、优秀的部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更更稳定、更广泛、更大规模的得以传承。

(三)生产生活方式传承

少数民族文化始终以歌唱生产劳动为主,在农耕生产生活方式中形成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如黎族的“跳竹竿”,苗族的“走独木桥”,土家族的“摆手舞”、“秧歌舞”。重庆少数民族地区地形奇特,高山、湖泊资源丰富,民族区渔业很发达,一般都设有打猎、钓鱼、游水捉鸭、独木舟等传统体育项目。“武术”和“射弩”也是人们在大自然中同野兽搏斗中演绎出来的体育项目。民族地区人民在日常的生产生活中,传承着众多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二、重庆市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的影响因素

(一)相对落后的经济制约了民族传统体育的开展

重庆是一个多山的地区,而重庆市的少数民族大部分都集中聚居在渝、湘、鄂、黔四省交接处的渝东南地区,位置偏远,这些地区交通不发达,地理位置不优越,基础设施相对落后,所以影响了经济的发展。落后的区域,势必造成本地区民族体育经费不足,场地、器材不够,限制了民族体育的产业化发展。

少数民族聚居区经济相对落后,为了改变家庭经济状况,乡镇里大部分青壮年都外出打工。根据对少数民族聚居区农村留驻人口现状统计,家家户户均是老人孩子留守在家,90%的年轻人都出外打工挣钱去了,社区呈现出很萧条的景象,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开展得很少。

(二)现代体育全球化的发展,对民族传统体育形成冲击

现代体育追求“更快、更高、更强”的西方奥林匹克精神,鼓励竞争、崇尚身体运动能力的最大发挥,而民族体育讲求“顺应自然、天人合一”,以健身娱乐为最高活动境界。“洋”运动开展普及,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就更少人问津,甚至已被遗忘。民族传统体育被现代竞技体育排挤,失去民族特色。据调查资料显示,重庆市及各区县很难组织一次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从国外引进的“洋”运动项目,如网球、台球、高尔夫球等,尽管投资大,消费高,却在各地开展得十分普及。而我国独有的一些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虽然场地要求不高,便于开展,却很少人问津,从而影响了重庆市民族传统体育运动的开展,要能走向世界更难。

(三)政府及相关部门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重视不够

民族体育项目所需基础设施的建设,政府的参与和投入是关键,同时还应积极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开发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如果政府不能投入资金,那么这些项目的开展以及发展就面临很大的困境。许多民族项目的器材造价比普通的篮球、足球竞技体育项目的器材贵,而政府经济支持不够,没有一个明确的文件导致在学校没有专门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场地和器材。调查的区县相关部门对民族传统体育工作发展普遍不够重视,经费支持力度不够。每年都有经费拨款但数额很有限,根本就不够。

(四)学校体育教育未普及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部分民族地区学校也开展了少数的传统体育项目,如武术,太极拳。但大多数学校开展的也仅仅是纯现代体育项目,没能体现民族体育特色。在追求升学率的教育现实影响下,体育课程项目的开设也没有系统的规划。绝大多数项目,没有成为各级各类学校开设的体育课教授的内容,甚至体育课在课程教学中大部分学校都流于形式,大纲中几乎没有传统体育项目体现。同时,民族传统体育方面的师资严重缺乏,仅20%的学校有民族传统体育方面的师资。52%的学校开展传统体育活动获得了政府的经费支持。由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难度低、趣味性强、调查得知,学生依据对长辈的传授和民间的观摩,对传统体育项目有一定的认知和兴趣,也希望学校开设一些简单的项目,如踢毽子、跳格、踢毽球等。

(五)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人才匮乏

少数民族地区研究和调研人员不够,各地区文体局部门的二到三人专职负责其资源的整理、开发与利用。专门从事民族体育工作者较少,如民族传统体育高级教练员、裁判员、运动员,以及民族体育经营管理人才和民族传统体育社会指导员。特别是民族传统体育指导员,学校民族体育的教学师资,目前仅依靠体育院校少量的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方面的毕业生,重庆地区乃至全国对从事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人才的培养机制还不健全,尚未有专门的培训机构。在当前的市场经济发展和体育产业化进程中,既熟悉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又懂得市场经营之道的人才匮乏,严重制约了重庆市传统体育的发展。特别是随着老一辈的民族传统体育大师的衰老和死亡,一些传统体育技艺濒临失传,人才缺乏己成为制约重庆市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关键。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现状不容乐观,目前单一的传承方式已不能适应社会的飞速发展和现代体育对民族体育的冲击,应建立一套全方位的传承体系,让民族传统体育的瑰宝得以保护和健康发展。

项目编号:13SKD03(重庆市人文社科项目)。

参考文献:

[1] 芦平生,陈玉玲.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与演进[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2.

[2] 田祖国,白晋湘,钟海平.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现代变迁与发展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3.4.

[3] 刘靖,刘同为.民族传统体育的特点与发展现状[J].内蒙古体育科技.2006.2:12-13.

[4] 易学.重庆市少数民族体育文化走廊基础建设构想[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8(4):458-460.

[5] 毛景广.民族传统体育可持续发展探讨[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6.32(6):59.

第5篇: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范文

关键词 期望理论 序数效用理论 少数民族文化传承 激励机制

中图分类号:C95 文献标识码:A

少数民族多数居住在祖国的边陲地带,这些地区虽然没有像沿海、中部和东部的变化那么大,但是已经基本上进入了“市场经济”的体制范围之内,并且发生了相应的社会生活转型,这种转型使少数民族的文化传承处于一个相对弱势的状态。①尽管在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上已经采取了一些措施,但由于对文化传承认识不足,措施所达到的效果不令人满意。然而从文化起源于实践的本质来看,相应的文化主体才是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根本力量,从这个角度分析,引导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主体自觉传承本民族文化才是解决少数名族文化传承的关键。而本文则是基于期望理论和序数效用理论来建立关于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主体的奖励模型,并根据奖励模型提出了相关的对策来激励文化传承主体自觉地进行少数民族文化传承。

1 理论介绍

1.1 期望理论

期望理论,又称“效价-手段-期望理论”,由维克托・弗鲁姆在《工作与激励》一书中提出,该理论认为人们是否努力去实现目标主要取决于目标对人们的吸引力以及这个目标在努力能达到的可能性,只有当吸引力和实现的可能性都很高的时候,激励的力量才会突显。②

1.2 序数效用理论

序数效用理论是由英国经济学家约翰・希克斯在《价值理论的再思考》提出的,该理论认为效用是无法计量的,也不能加总求和,只能表示满足程度的高低与顺序。③

1.3 少数民族文化传承概念

少数民族文化传承指的是少数民族在语言、生活方式以及精神财富领域的传递和继承过程,其主要媒介为典籍和现代声像资料、宗教仪式、大众媒体,主要传承场所为家庭、学校及村寨中的文化活动场地。④

2 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存在的问题

少数民族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然而随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少数民族的生产和生活发生了重大转型,这一“转型”对少数民族文化传承方面带来了许多的问题。总的来说,这些问题主要存在以下两个方面:

2.1 少数民族文化传承者对传承本民族文化传承重视不足

少数民族文化是在少数民族不断实践过程中创造和形成的。因此,对于少数民族文化而言,相应的文化主体才是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根本力量。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很多少数民族文化传承者出现“经济短视”的现象,他们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在短期的经济利益上,盲目地进行物质追求,忽略了本民族文化的巨大价值。再加上少数民族对本民族文化传承所面临的危机在认识上缺乏自觉性,这使得少数民族文化传承陷入困境。

2.2 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外部激励机制缺失

尽管在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保护上已经采取了许多措施,但是由于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认识不足,这些措施主要集中于通过外部力量来帮助少数民族进行文化传承,而忽视了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主体才是文化传承的根本力量,没有调动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主体的自觉性,这损害了少数民族文化原生态的传播过程,尽管在短期来看,这些措施有明显的效果,但是从长期来看,并不能真正使得少数民族文化传承脱离困境。

3 基于期望和序数效用理论的模型构建

3.1 总模型

情况二:令从事民族文化传承工作后所得物质总奖励为、精神总奖励为,因为点处于曲线上,此时传承者满足感相对下降,故其不会选择从事民族文化传播事业。

情况三:令从事民族文化传承工作后所得物质总奖励为、精神总奖励为,因为点处于曲线上,此时传承者满足感相对上升,故其会选择从事民族文化传播事业。

情况四:令从事民族文化传承工作后所得物质总奖励为、精神总奖励为,因为点处于曲线上,此时传承者满足感相对上升,故其会选择从事民族文化传播事业。

就与比较而言,从传承者在满意度角度上分析,因满意度相同,故不存在选择难题。但从奖励给予方分析,应按照子模型二比较两种奖励方案所需成本,选择所对应的点,即

4 基于期望和序数效用理论模型的文化传承对策研究

根据上述模型的构建,我们提出了以下关于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对策:

4.1 少数民族文化传承激励机制的目标设定要具有公平性和挑战性

目标的公平性是设定目标的重要特征,我们建立目标就是为了激励传承者进行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如果目标的设定缺失公平性,就会导致对传承者的激励力量变得很低,影响了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积极性,最终影响文化传承目标的实现。

4.2 实行多元化的奖励机制,合理组合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

不同人对于这些奖励的期望是不同的,因此在奖励方案的制定时,应首先对传承者的偏好进行调查,进而再进行奖励方案设计,这样才能产生更好的激励效果。

另外,由于人们成就的需要和精神成本较低,故在激励力度一定的情况下,我们应该更多地注重精神奖励机制,例如,更多地运用表扬、称号、荣誉等精神奖励方式。

最后,在奖励方面,我们不但要奖励做出贡献的传承者,还要注意为那些具有潜力的传承者设置奖励方案,这将会为少数民族文化传承活动培养后续人才。 (下转第228页)(上接第194页)

4.3 建立良好的反馈机制,不断完善激励方案

考虑到方案的时效性与偏好调查偏差会影响到最终激励效果,所以需要建立一个良好的反馈机制,不断完善激励方案。具体流程见图4。

通过对传承者进行激励方案满意度调查,若传承者对奖励方案满意,则继续执行原奖励方案;若传承者对奖励方案不满意,则需对奖励方案进行再设计。

注释

① 刘宗碧.我国少数民族文化传承机制的当代变迁及其因应问题――以黔东南苗族侗族为例[J].贵州民族研究,2008(3).

② V.H.Vroom.Work and Motivation. New York[M].Wiley,1964:21-23.

第6篇: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范文

一、桂中少数民族文化融入柳州师专审美教育理念的学理依据与政策依据

“桂中”是一个概述地域方位的名词,是广西中部地区的俗称。桂中民族地区拥有丰富多彩少数民族文化艺术,如有首批入选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族四绝”———壮族的歌、瑶族的舞、苗族的节、侗族的楼,还有具有深厚历史内涵的麒麟山文化、文化、红水河文化、土司文化,等等。这些民族文化艺术为高校的审美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充分利用这些教学资源,将桂中少数民族文化融入到柳州师专的审美教育中来,推进学校中文学科的教学改革和学科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将桂中少数民族文化融入到柳州师专的审美教育也有着一定学理依据和政策依据。

(一)学理依据

民族文化与学校课程教学之间有着非常密切内在关系,高校课程的设置、教学改革与高校传承民族文化的职能的内在关联也有着深层的理论依据。在人类学家的视野中,学校“课程”是“课程是人类文化的精华,是人类文化传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纵观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史,我们不难发现,每一个民族都创造发明了辉煌灿烂的民族文化,人们将其认为“精华”的部分编写成教材,放到学校中作为“课程”,以便能够进行代际“文化传承”。可见,课程作为一种特定的文化传承形式,它在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少数民族文化是传统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在民族交往、民族发展和民族教育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在现代社会中,由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少数民族文化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其生存与发展受到了极大地威胁。高校特别是民族地区的高校作为传承民族文化主要机构和场所,应当义不容辞的承担传承少数民族文化的神圣职责和艰巨任务。课程作为高校传授文化知识、培养学生能力素质的主要工具,总是体现着一定社会的文化,将一定社会的文化转化为适合学生接受的方式,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与教师的日常交往中,有意无意、或多或少地习得了这些文化。高校审美教育是高校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和目标,教师通过选择一些具有丰富审美意蕴的艺术文本和艺术样态作为教学资料,在教学过程中培育学生感受艺术美的生成、理解艺术美的内涵、把握艺术美的价值等各种审美能力,进而培养他们积极的审美态度,引导学生树立健康向上的审美观和价值观,使学生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少数民族文化艺术作为高校特别是民族地区高校的一种特色鲜明的优质审美教育资源,既要传承发展,又要应对文化现代化的矛盾,因此,科学合理的设置既能传承少数民族文化又能适合学生接受能力和接受方式的课程,处理好民族文化差异与学校课程多样化的关系,是当前民族地区高校课程设置和教学改革所面临重大问题。

(二)政策依据

2004年,文化部、财政部联合发出《关于实施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的通知》,呼吁社会各界积极行动起来,加强对我国少数民族民间文化的挖掘、整理和保护,并在《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实施方案》中指出:“当前,面临着来自全球化和现代化的挑战,我国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生存环境急剧恶化,保护状况堪忧:大批有历史、文化价值的文化资源遭到不同程度破坏;一些依靠口头和行为传承的各种民间文艺、技术、礼仪、节庆、游艺等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民族民间文化的传承后继乏人,一些传统技艺濒临灭绝;许多珍贵实物和资料流失境外;民族民间文化保护的法律体系尚未建立,民众的保护意识淡薄,保护工作资金短缺。”要求“各级文化部门和财政部门要密切配合,切实担负起责任,并积极主动地与民委、文联等各有关部门加强沟通与合作;同时,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鼓励、吸纳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充分发挥文化系统、民委系统、文联系统、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以及有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等各个方面的作用,相互配合,形成合力”。同时,“鼓励和支持大专院校开设民族民间文化保护专业,大力培养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和研究的专门人才,特别是培养一批懂专业、善管理的复合型人才……鼓励和支持各级各类学校开展优秀民族民间文化的教学、研究活动。普及民族民间文化保护知识,增强全社会的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意识,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高校要牢固树立主动为社会服务意识,全方位开展服务”,“大力推进高校特色办学,强化高校为地方政治、经济、文化服务功能”。《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实施意见》中也指出:要加强民族地区高校特色学科建设,特别是民族艺术学科建设。因此,将桂中少数民族文化融入柳州师专审美教育是有着一定的政策依据。

二、桂中少数民族文化融入柳州师专审美教育的现实可行性

柳州师专地处桂中少数民族聚集地区,这里少数民族文化非常丰富,不仅拥有被首次列入全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族四绝”———壮族的歌、瑶族的舞、苗族的节、侗族的楼,而且还有具有深厚历史内涵的麒麟山文化、文化、红水河文化、土司文化,等等。这些鲜活的少数民族审美文化为学校的审美教育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教学资源。然而,这些具有深厚历史内涵、独具民族特色和极具艺术特色的民族艺术,在现代“工具理性”的冲击下正逐步消失。柳州师专作为处于少数民族聚集区的地方高校,目前在其课程设置和教学科研中,都缺乏对这些民族文化挖掘、整理、传承和研究,特别是对于以文学艺术为教学重点的中文系,在课程设置和教学改革等方面没有对这些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给予足够的关注,教师在上一些专业基础课如《文学概论》、《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美学》等课程时,更是缺乏对桂中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知识内容的介绍,这大大削弱柳州师专在传承地方少数民族文化和服务地方文化社会发展的功能,也制约了其特色学科建设,特别是民族艺术学科的建设。因此,将桂中少数民族文化融入学校的审美教育中来,是丰富柳州师专审美教育文化资源,充分发挥传承少数民族文化的作用,强化其传承地方少数民族文化和服务地方文化社会发展的功能,进而打造其特色学科建设,特别是民族艺术学科建设的迫切需求。

三、桂中少数民族文化融入柳州师专审美教育的路径与策略

民族地区的高校教育是民族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是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和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少数民族文化艺术是少数民族人们久远历史记忆的积淀,是其灵魂与精神集体表征,具有鲜明的地域性、民俗性、传承性和民族性。少数民族文化艺术是地方高校文化教育教学的重要资源,地方高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应依托、开发和利用地方少数民族文化教学资源,将少数民族文化融入地方高校审美教育,培育和突出高校的办学特色。这不仅是促进少数民族文化艺术开发与高校审美教育和谐共生发展的需求,也是保护我国民族文化多样性和增强少数民族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使命感的需求。民族教育理论研究专家滕星教授指出,在挖掘少数民族文化艺术作为学校的教学资源的过程中,“各少数民族聚居区的民族学校的教育目标与任务:一是让少数民族学生学会溶人现代化主流文化社会所需要的基本知识、技能、态度与行为方式;二是保持本民族的传统文化,缺一不可。要在学制、教学内容、教学语言、教学方法、校园文化等方面具体落实这一教育目标与任务,要做到将二者有机结合。少数民族学校应成为文化多样性的传播与培训中心”[2]。柳州师专是桂中地区唯一的一所师范类高等学府,学校享有“桂中基础教育师资摇篮”的美誉。作为一所民族地区的高等学府,柳州师专不仅要为桂中基础教育的持续发展提供重要师资保障,更要为桂中地区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因此,在柳州师专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改革中,将桂中地区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融入到具体的教学实践,无疑是拓展和创新柳州师专审美教育的良好路径。对于如何将桂中少数民族文化融入到柳州师专的审美教育实践中来?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路径进行尝试。

(一)全面收集整理桂中少数民族文化艺术

对桂中少数民族文化进行收集、挖掘和整理是一个全面系统的工程,它需要一个长期持续不断完善的过程。在现阶段,我们对桂中少数民族文化进行收集和整理,主要可以采取网络收集和田野调查两种路径。在现代社会中,互联网无疑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主要来源之一。我们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查阅和收集到一些关于桂中少数民族文化的资料,如桂中少数民族文化的研究资料、桂中壮族歌谣和瑶族舞蹈的视频、桂中苗族服饰和侗族鼓楼的图片等。通过对这些资料的收集整理,我们可以了解目前有关桂中少数民族文化研究的现状和一些基本的少数民族文化艺术形态。在充分利用互联网收集桂中少数民族文化资料的同时,我们应该意识到互联网所提供的信息不仅极其有限,而且是鱼龙混杂真假难辨。因此,我们在全面收集整理桂中少数民族文化的过程中,要深入到少数民族族群的地进行实际的田野调查。在田野调查中不断的收集、挖掘、整理桂中地区壮、瑶、苗、侗等少数民族具有代表性民族文化艺术,如来宾麒麟文化、忻城土司文化、金秀大瑶山文化,以及壮族的歌谣、瑶族的舞蹈、苗族的服饰、侗族的鼓楼等艺术形式,并整合互联网所收集的资料。同时,将所有资料分门别类建立数据库,为提炼桂中地区民族文化艺术表征提供必要的资源。

(二)凝炼桂中少数民族文化艺术表征形态

同志指出:“中华民族是有悠久历史和优秀文化的伟大民族。我们的文化建设不能割断历史。对民族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结合时代的特点加以发展,推陈出新,使它不断发扬光大。”[3]桂中地区少数民族众多,其文化艺术丰富而庞杂,因此,我们在对桂中各少数民族文化艺术进行全面挖掘、收集、整理之后,必须还要对其进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凝炼出最能代表各少数民族文化特色的文化形态,使之成为柳州师专课程教学资源的一部分。比如,桂中地区忻城县所保存的土司建筑是全国保持最为完整的土司文化遗址,是桂中地区具有代表性的少数民族文化形态之一,享有“壮乡故宫”的美誉。然而,土司文化是集“精华”与“糟粕”于一体的民族文化,从建筑艺术和绘画艺术来考察忻城土司文化,无疑它是我国少数民族文化中的精品之一,而从土司制度的内涵而言,它确实存在着诸多“糟粕”之处。因此,我们挖掘、整理、提炼桂中土司文化艺术的过程中,一方面,要做到深度挖掘,全面整理,另一方面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桂中土司文化中的具有很强民族性和时代性的民俗文化、建筑艺术、绘画艺术等作为融入到课堂教学中的重点。正如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到“要做好文化典籍的整理工作”时所说:“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又如,桂中地区的苗族和侗族都创造出了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艺术,在课堂教学课程教学中,我们不可能对其进行面面俱到的讲解和分析,只能选取最具有代表性的精华部分。因此,在全面挖掘、收集和整理桂中地区的苗族和侗族文化艺术的过程中,要提炼出既能彰显它们各自身份又具有艺术美感特征的民族文化艺术形态。无疑桂中地区苗族绚丽多彩的服饰艺术和侗族独具特色的鼓楼建筑艺术和芦笙艺术成为了这两个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的表征形态。

(三)多维度论证将桂中少数民族文化融入柳州师专审美教育的可行性

桂中地区拥有绚丽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为柳州师专中文学科进行审美教育提供丰富教学资源。而如何将桂中少数民族文化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融入到具体的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中来,并形成具有一定操作性的教学模式加以实施和推广,则需要在理论上对其进行严谨、充分的论证。诸如中文学科课程建设与少数民族文化之间内在关联、高校审美教育与少数民族文化开发相融合合理性、高校教学科研与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之间必要性、桂中少数民族文化的地域性、特殊性与柳州师专中文学科建设现实性的契合关系,等等。这些都需要我们从学理上做出深入明晰的阐释,才能为桂中少数民族文化融入柳州师专审美教育的可行性提供学理上的依据。理论是行动的先导,然而,理论的前瞻性与现实滞后性和特殊性之间有时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冲突,因此,从在学理的维度论证将桂中少数民族文化融入高校审美教育可行性的同时,还必须从国家现行法律法规、教育方针政策与规划纲要等方面进行论证。此外,我们还要对柳州师专所处的现实境遇、学校的办学的指导思想和办学特色、中文学科的课程设置与学科优势等方面进行全面综合的分析,从而为桂中少数民族文化融入柳州师专审美教育提供现实依据。

(四)桂中少数民族文化融入柳州师专审美教育实践

在全面收集整理桂中少数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凝炼出能够表征桂中各少数民族文化的艺术样态,将为桂中少数民族文化融入柳州师专审美教育的具体实践提供了教学资源上的保障;而从学理、政策、校情等多维度论证桂中少数民族文化融入柳州师专审美教育的可行性,将为其教育理念的实施提供有利的支撑。就桂中少数民族文化如何融入柳州师专审美教育实践而言,笔者认为可以从如下三个方面来展开。

1.将桂中少数民族文化融入到传统的课程教学中来。高校的课程教学是传承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的主要路径之一。目前,在我国高校中文学科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各高校都会开设“文学概论”、“美学”、“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等传统课程,尽管不同版本的教材在有些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但由于这些教材的编写者考虑到“全国通用”的视域,他们在教材内容的编排和教学内容的选择等方面却是大同小异,在这些传统的教材中,少数民族文化艺术往往处于一种“缺席”的地位。柳州师专作为桂中民族地区唯一的一所高等师范院校,有着得天得厚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挖掘和传承优秀的少数民族文化也是其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然而,就目前学校中文学科的教学实际而言,缺乏对桂中少数民族文化艺术应有的关注。例如在“美学”课程的教学中,教师一般是按照美学理论的既有的基本体系,着重对“美的本质”、“审美经验”、“形式美”、“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审美范畴”、“美感”、“审美教育”等一些基本理论概念进行学理上的分析,再结合教材中列举的一些典型的艺术形象对它们进行讲解,很少结合少数民族文化艺术进行分析和解读。这种“美学”课程的教学方式无疑会游离于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和审美体验之外,学生除了了解一些艰涩的美学概念和“古典”的艺术形象,很难从“美学”教学中获得切身审美艺术的“美感”,从而导致“美学”课堂教学缺乏生机与活力,无法真正实现审美教育与审美交流的目标。如果我们在“美学”课程教学中能够“因地制宜”和“因材施教”,将桂中地区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艺术融入到“美学”教学中来,适当的选择一些桂中少数民族文化艺术案例对一些基本的美学理论的内涵进行具体阐释,同时又能从理论上对一些具体鲜活的桂中少数民族文化艺术进行学理分析,这样一方面使得一些晦涩的美学概念不会显得空洞无物,另一方面使得学生能够切身的体会到身边鲜活的少数民族文化艺术是作为一种美的存在,形成对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的深度审美交流,使学生在感受美、体验美、认知美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接受“美学”教学的审美教育,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对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的保护传承意识。

第7篇: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范文

少数民族文化在现代传播中被鲜明地解构与建构

1954年,传播学家威尔伯·施拉姆在《传播是怎样运行的》一文中,提出大众传播过程模式,指出构成传播过程的双方分别是大众传播与受众,这两者之间存在着传达与反馈的关系。

今天,新媒介带来新的技术手段、新的传播渠道和新的娱乐方式,少数民族文化在现代传播中,通过大众传媒与受众之间的传达与反馈关系,不断被鲜明地解构与建构。作为我国唯一辖有少数民族自治县的直辖市——重庆市,少数民族文化也不例外。

重庆市现有少数民族人口197.36万,以土家族、苗族为主,石柱、秀山、酉阳、彭水自治县和黔江区是重庆市少数民族聚居区,共有少数民族人口183万,占全市少数民族总人口的92.7%。长期以来,重庆少数民族大多聚居于远离城市的农村山野,过着封闭农耕的乡村生活,保留着大量的传统习俗。近年来,随着城乡统筹战略的实施,城乡高速公路及信息高速公路的开通,重庆农村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也面临着冲击与转型。从当地少数民族物质文化传承来看,一个真实的现状是:土家吊脚楼、苗家木屋,逐渐被钢筋水泥铸成的小洋楼、小平房所取代,苗家搓衣板、鼎罐、草凳被现代化的洗衣机、电饭煲、沙发所代替。从当地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传承来看,一个典型的现象是:苗家青年男女谈恋爱已经不再唱苗家山歌,而是到电影院卿卿我我;土家青年男女也不再跳起欢快的摆手舞欢迎远方来的客人,而是到歌厅与客人k歌狂欢。嫁娶习俗更是和现代都市人无异,车辆迎送,婚纱西服,现代感十足。种种现状与现象表明,在先进的传媒技术及现代化进程的影响下,少数民族文化在现代传播中正在被鲜明地解构与建构。

现代建构是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必由之路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保留特色的物质载体和精神载体,在全球化的今天,保留自身文化特质与精髓,就是保留自己赖以生存于这个多元文化世界之中的根本。因此,少数民族自身必须慎重选择自身文化传承与发展的路径。在这一思考和实践中,有人主张,少数民族文化应当保持传统不变,否则就会失去其独特性;也有人认为,少数民族文化应当大胆创新,否则就会失去其生命力。这两种观点都有一定合理性,但易走极端。理性的做法是反对“一刀切”,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无论哪种模式,任何一项具体的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路径,都应当有一个基本的准则和宗旨,即满足当地少数民族居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文化需要。要满足这一需要,除了现代化,少数民族别无他路。

根据马格纳雷拉的定义,现代化是发展中的社会为了获得发达的工业社会所具有的一些特点而经历的文化与社会变迁的、包容一切的全球性过程。对中国而言,现代化的实质是提高全民族、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现代化对少数民族而言,尤其具有双刃性,一方面,现代化带来的先进技术和管理模式可以改善当地少数民族的生活现状;但另一方面,伴随而来的先进文化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会形成极大冲击和影响,会使少数民族弱小的文化在某些层面上“均质化、淡化和湮没而处于社会上装饰性的、残留的或边缘性的地位”。①因此,如何面对不可回避的现代化趋势,建构适宜自身发展且兼具本民族文化特质的生活方式,是少数民族必须解决的难题,从这个意义上说,现代建构是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必由之路。只有通过现代建构,才能实现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才能使其真正代表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获得更好的发展,在现代化的社会中扮演更加积极的角色,其价值也才能得到更好的实现。

少数民族文化现代建构策略

1998年,美国传播学家鲍尔·洛基奇以多种研究手段对网络化时代传媒转型背景下传播系统和社区归属(感)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在其研究成果《传媒转型:改变社区粘合纽带》一文中,从生态学构架的视角提出“传播基础结构论”,认为传播基础结构由两部分组成:邻里趣闻轶事讲述系统和传播行动的环境(见图)。

邻里趣闻轶事讲述系统包括宏观的趣闻轶事讲述者:主流媒体(主流媒体主要讲述的是整个城市、国家甚至是世界的故事,讲述对象可以是这个城市、县或是地区的所有人口);中观的趣闻轶事讲述者:当地媒体和社区组织(对象是这个城市的某个特定地区);微观的趣闻轶事讲述者:居住在某些地区的居民本身。传播行动的环境是指存在于传播行为周围的所特有的情况和条件的总和。鲍尔·洛基奇的“传播基础结构论”对于新媒介环境下少数民族文化传播与建构,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结合重庆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现状,笔者对少数民族文化现代建构提出如下三点策略:

一是宏观、中观、微观三层推进少数民族文化现代建构,即主流媒体、当地媒体和社会组织以及少数民族地区的居民本身应对自身所担负的民族文化传承使命应有着清醒的认识,并采取积极有效的行动。在少数民族文化传播与传承过程中,少数民族群体自身应当居于主导地位,主动传播,主动反馈,利用网络、手机等新媒体提升本民族文化影响力和竞争力。

二是少数民族文化现代建构过程中,有关各方应当对传播行动的环境有着全面而正确的认识,分清阻碍或鼓励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的各种因素,如少数民族地区的地域特征、交通状况等,辨识促进或阻碍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的社会文化特征,如低俗文化、落后文化等,从地理上打通闭塞的交往环境,从心理上构建一个开放的沟通环境。

三是在整个传播过程中,在任何一个环节,少数民族文化现代建构必须在着眼于当前实际且兼具长远规划的基础上,基于满足当地少数民族居民在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基本需要和更高需要这一核心理念。这里的物质需要,不是短期内的经济提升,而是因地、因时制宜,形成可持续增长;这里的精神需要,不是随大流,走媚俗路线,而是应当有本民族精神内涵。

【本文为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青年项目“新媒介环境下信息传播与重庆少数民族文化的现代建构研究”(项目批准号:2010QNRW48)以及乌江流域社会经济文化研究中心开放基金项目《乌江流域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研究——从传播学视阈看民族文化解构与建构》(项目批准号:2012Y 04)阶段性成果】

注释:

①【美】德尼·古莱:发展伦理学[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170页

参考文献:

①蔡骐:《文化·社会·传播》[M],湖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②张舒予:《论网络时代民族文化的发展与传播》[J],《复旦学报》,2003第4期

③牟岱:《论国家民族文化的建构》[J],《社会科学辑刊》,2004第5期

④张志 王晓英主编:《新媒体与民族文化传播研究》[C],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9年版

第8篇: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范文

关键词 民族地区 职业教育 民族文化 传承与创新机制

Abstract The so-called cultural heritage is the immersion of culture, culture is the baton of vertical handover process in a community of members of society. Each nation has its own unique culture, in order to retain, continue down, the need to choose the way of inheritance,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 is an effective form. In this paper, the content and form of innovative vocational education, strengthen the protection and cultivation of heritage, government support and industry cooperation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the national cultural heritage and innovation on the path of shallow exploration.

Keywords ethnic regions; vocational education; national culture;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mechanism

民族文化指各个少数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产生和创造出来的能够体现本民族特点的物质文化和精神财文化的总和。民族文化传承是指本民族共同体内的社会成员做交接棒似的纵向传播的过程,这个过程受生存环境和社会背景的制约而具有强制性和模式化要求,最终形成传承机制,使本民族文化在历史发展中保持其稳定性、完整性、延续性等特征。

1 民族地区职业教育与民族文化传承概述

1.1 基本现状

在我国几乎所有的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而且本民族的语言主要用于其内部间的交流。从当前职业教育来看,为了教学上的方便和传承这些少数民族语言,我国在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施行双语授课。对于民族地区学校来说,其教学内容的选择可以充分结合本民族历史文化、民风民俗等,以武陵山区为例,其结合本地区少数民族的文化特点,开设了一些如侗族大歌、芦笙、土家织锦等具有地方特色的课程。但这样的具有地方特色的课程在武陵山区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中所占比例却很少。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各民族间的交流不断加深,在这样的背景下各民族文化与汉族的文化却正在日趋一致,部分民族地区的一些民族文化正在逐渐消失。在民族文化中语言是最为核心的,但目前一些青少年已经不会讲自己民族的语言。以武陵山区为例,在一项针对本地少数民族中职学生对本民族文化掌握程度的问卷统计结果中显示,在其父母一代,民族相融的情况已经比较深入了,其本民族的家庭传统文化氛围逐渐淡去,到了学生这一代,民族融合的情况更加明显,更加深入,更加普遍,尤其是对一些城镇家庭来说尤为如此。可见,当前我国少数民族汉族化的现象正日益加深。

1.2 民族地区职业教育与民族文化传承的关系

对于民族文化的传承而言,当前最有效也是普遍采用的方式为发展职业教育。但由于当前社会对职业教育认知上的浅薄,大多数的人只是片面认为职业教育就是学习职业技能或职业知识的地方,未能清楚地认识到职业教育的作用、意义及其深层次的含义。作为一个民族精神延续与发展的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要想使其更好地延续下去,不得不选择职业教育这条最有效的途径。但在发展职业教育的过程中,为了能使职业教育得到更好地发展,就必须根据本民族的特点,以及职业教育的独有特点,并基于本民族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改革职业教育,进一步增强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之力。

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延续需要职业教育的帮助,同样职业教育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需要民族文化的促进,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民族文化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不断积累形成的,因此职业教育的发展应当紧紧围绕民族风俗习惯以及特点的工艺进行,以使学生对本民族的起源、发展过程、人文理念、文化特性、地理特征都有一定的了解与认知。所以就民族地区的职业教育而言,其承担着两个重要的意义:一是要很好地传承民族传统文化,二是要将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的感情作为一种职业,不断推动民族文化产业链的形成,进而促进民族经济的快速发展。

2 民族地区职业教育与民族文化传承面临的问题

2.1 文化冲击对职业教育中民族文化传承的挑战

上世纪80年代,我国少数民族的文化基本在当地范围内传承,几乎很少受西方文化的冲击,即便有他民族一定同化,也有益于民族文化本身l展。但在全球化不断加深的趋势下,文化产品的自由流动、扩展,以及文化价值的不断碰撞,逐渐威胁到了我国少数民族的文化安全。我国少数民族的文化传承大多在特定的民族间延续与流传,且其所使用的语言也有很强的民族特性。但在全球化不断加深的趋势下,传统意义上的少数民族文化传承正逐渐失去其固有的空间,民族、国家的边界正逐渐消解。当前民族文化传承的空间及其途径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因此给职业教育中民族文化的传承提出了挑战。

2.2 文化冲突对职业教育中民族文化传承的挑战

在全球化及现代化的不断冲击下,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冲突愈发明显,尤其是少数民族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间的冲突越发激烈,使少数民族的归属感、忠诚心受到了挑战。通常来讲,在教育事业中民族文化传承面临着排斥与接纳两种选择。假如特定的少数民族文化环境相对封闭,且在外来文化冲击较弱的情况下,教育中的民族文化势必会受到本民族文化的影响,这时不易接纳外来文化,因而常选择排斥;假如特定的少数民族文化环境相对开放,且在外来文化冲击较强的情况下,教育中的民族文化势必会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这时容易接纳外来文化。

3 民族地区职业教育中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路径

3.1 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入手,创新职业教育形式

在民族文化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其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近年来,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日益重视。比如:我国对传统的清明节、端午节等这些习俗进行法律和政策上的保护。职业教育也要顺应国家政策,对职业教育进行优化创新,让职业教育和民族文化的关系越来越紧密。例如,教师在教学时,就可以在教学的内容中加入一些民族风俗、民族特有的工艺以及民族的舞蹈艺术等,把民族文化更好的融入到教学中,让学生对民族文化产生兴趣。同时,教师在讲解民族文化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针对武陵山区的某一民族的传统服装、节日以及风俗进行深入的研究,找到自己喜欢的民族文化,把自己感兴趣的民族文化做成PPT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并和同学讲解自己喜欢的原因等,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不仅了解了武陵山区所具有的民族文化,也对武陵山区长期生活过程中积淀下来的文化特色更加重视,更有效的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3.2 聘请民族艺人或专家进校园,促进民族文化传承

民族艺人和一些研究民族文化的专家,对该地区的民族文化是最清楚,也最了解的。民族文化作为一个民族精神的延续和发展,要想更有效的延续下去,职业教育是最有效的渠道。因此,武陵山区职业教育就可以把这些民族艺人和研究民族文化的专家聘请到学校作为讲师,给学生讲解民族文化。同时,定期组织一些活动,让学校教师和这些民族艺人和专家进行沟通交流,从而让学校教师的知识水平得到提高。例如,在讲解一些关于武陵山区民族文化传承的项目时,就可以让学校内部的教师在知道理论文化的基础上更加深入的理解民族文化,把理论运用于实践,让教师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在教学的过程中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培养出优秀的人才,促进民族文化传承。

3.3 加强职业院校“双师型”培养,提高传承民族文化能力

在职业教育中要想有效的对民族文化进行传承,必须加强“双师型”师资培养,以此来提高教师传承民族文化的能力,职业院校根据学校专业的建设以及发展的需求,定期组织学校的教师进行民族文化的培训,让教师在培训中更加理解民族文化传承的意义及重要性,共同开发民族地区职业教育民族文化传承相关的科研项目,让民族文化能够得到世代相传,实现可持续的发展。同时,学校也可以安排教师到传承民族文化相关的行业、企业参与具体的工作,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让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但可以言传,还可以身教。

3.4 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才的培养

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才的保护和培养。要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结合国家重点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对现存传承人进行保护,同时强化后继传承人的培养,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传统手艺、民族文化、民间艺术等为内容,将民族文化融入到职业教育之中,让学生更加深入的了解民族的文化、风俗以及习惯,自觉的进行民族文化的传承。并且职业教育要改变以往“口传身教”的传承模式,要积极进行职业教育的创新,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充分应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制定出全面、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提供人才保障,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承。

3.5 加强政策支持、经费投入以及行业间配合

职业教育作为传承民族文化最为有效的渠道,需要政府政策的支持、经费的投入以及行业间的配合。所以,政府要建立健全制度,制定出相应的政策,把传承民族文化纳入到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划中来,让行业间进行协作配合,履行各自的职责,落到实处,让民族文化的传承顺利进行下去。此外,职业教育要加强相关民族文化专业的建设,营造出良好的教育氛围。同时,职业院校也要充分发挥出校内现有的财力、物力作用,对校内的资源进行整合,形成传承、弘扬民族文化的合力。

参考文献

[1] 井祥贵.纳西族学校民族文化传承机制研究[D].西南大学,2011.

[2] 肖丽萍.武陵山区少数民族道德教育研究[D].中南大学,2014.

[3] 李丽敏.全纳教育理念下民族高等教育与民族文化传承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2.

[4] 冉红芳.教育传承场域下少数民族文化传承机制探究――基于鄂西南职业技术学校的调查分析[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184-188.

[5] 杨建忠.论民族地方高校的民族文化传承创新价值与方式[J].黑江高教研究,2012.10:69-72.

[6] 黎卫.论高职教育推动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责任与使命[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4.4:100-102.

第9篇: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范文

【关键词】黑龙江 少数民族民歌 传承 发展

一、传承保护和发展黑龙江少数民族民歌的意义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少数民族的文化传统受到强烈的冲击,甚至在慢慢消失。如今,外国歌曲和流行歌曲传遍中国的大街小巷,黑龙江少数民族民歌也受到了极大的冲击,濒临消失。黑龙江少数民族民歌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就需要在保护的基础上进行发展,顺应新时代的需求。

黑龙江少数民族民歌是黑龙江省最具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黑龙江少数民族民歌包含了少数民族人民从古到今的历史文化和生活习俗,是一座巨大的原生态资料,有重要的科学和文献研究价值。黑龙江少数民族民歌的传承和保护需要专业人士有意识地去从事本民族本地区传统文化、专项记忆、专门知识的学习,并在今后的日常生活中运用和继承。在现代教育的体系中,纳入或安排传统民间文化的教与学是十分必要的。

二、黑龙江少数民族民歌保护和传承的几点建议

(一)在传承中对其生存环境的保护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与网络的普及,原生态文化和少数民族民歌都遭到了侵蚀。在黑龙江省少数民族民歌的传承中,要重视全面搜集资料、传承人要忠实地记录、慎重地整理资料三个方面。

全面搜集是指在可能的情况下,对黑龙江省各个地区的少数民族民歌的歌词、曲谱搜集要全面;对大同小异的作品搜集要全面,口头流传的要搜集,已经用文字记录下来的民间抄本也要搜集;传统的要搜集,新创作的也要搜集。黑龙江省少数民族民歌在内的非物质文化,具有集体性、口头性、变异性和传承性等特征。忠实记录是指忠实的、原生态的记录,既是科学研究的初步作业,又是推广优秀民歌的根本依据,是一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在全面搜集和忠实记录的基础上,在尊重民间歌手口头创作的前提下,为了推广普及和利用而对一部分基础较好的民歌作品进行适当调整和修补,并以图书或音像资料的形式保存下来,是传承和保护壮族民歌的一个好方法,把握好这三点才能为后期的发展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黑龙江省文化政策的保护

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和外来文化的影响等对于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无疑是一种挑战。如今“保护民族文化”“传承少数民族文化”成为文化发展的重头戏。在高校音乐教育中,对于即将濒危的这些民族艺术实施开发性的抢救措施,极大地调动了广大民众的积极性,唤起了人们对少数民族民间文化在感情上的回应。同时,为了使黑龙江少数民族文化更好地发展,黑龙江省文联的“龙歌”行动做了具体的宣传和推广,激发民众对于黑龙江文化的热爱。

黑龙江省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和少数民族民歌的传承,必须要借助政府的扶持和相关文化政策的保护,使其有所依靠,才能有施展魅力的空间。此外,政府要重视与高等音乐教育相结合的扶持政策,在高校中开设少数民族音乐的课程,恢复传统的艺术形式和民歌会的比赛。在这一点上,哈尔滨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的少数民族民歌教学有着非常好的体现。

(三)注重学校教育与少数民族民歌的共荣

近来,黑龙江省启动高雅音乐进校园活动,是由哈尔滨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主办的艺术交流活动。从中我们得到不少启发,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要与教育紧密结合到一起,我们也要举一反三做到让少数民族民歌进课堂,借鉴这种形式发展民族文化。

对高等院校的音乐教育来讲,少数民族民歌进课堂尤其重要。高等院校为我们音乐教育培养大量的优秀教师,这些未走出校门的大学生们精神焕发、对教育对事业充满着热情和渴望,我们要培养学生爱民族文化的意识,待将来他们工作时也能满腔热情地传递民族文化,一代传一代传承民族文化,让传统文化依旧辉煌,教育永远是走在时展前沿的,只有把少数民族文化与学校教育紧密结合,才能更好地促进二者的共同发展。

结语

黑龙江地区少数民族民歌在传承与发展的过程中,势必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我们相信在黑龙江政府的保护下以及高等音乐院校的重视下能够得到更好的庇佑。尤其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浪潮中,少数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势不可挡,黑龙江少数民族民歌定会有更好的未来,这也是我们所期待的。

(注:本文为黑龙江省文化厅2013年度艺术科学规划重点课题项目,项目编号:13A0014)

参考文献:

[1]伍国栋.20世纪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研究的拓展(下)[J].黄钟,2005(2).

[2]祁惠君.驯鹿鄂温克人生态移民的民族学考察[J].满语研究,2006(1).

[3]李文波.传承与发展[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4]李冰.浅析中国民族音乐教育的现状[J].科技创新导报,2009(25).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