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等教育探索与研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 高职 高等数学 改革 数学建模 发展 评价
1.前言
高等数学是一门基础工具学科,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学习专业课程提供必要的数学知识和基本工具;更重要的是通过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学会数学的思维方法,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严谨踏实的科学精神和意志,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它的作用正越来越为人们重视,所以许多学校都把高等数学作为校级重点课程。如何提高高等数学的教学质量是从事高等教学的教师共同关心的话题。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加上教法、学法、环境等各方面的因素,这门课程的开设往往达不到预期效果。
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也因此得到迅猛发展。但随之而来的首先是高职院校入学新生的数学总体水平有明显的降低,层次更加参差不齐。其次,知识经济时代的高要求和社会竞争的空前压力使学生的课程比以前多得多,要求也更广泛、全面,导致学生花在高等数学上的时间比以往相对减少许多,但教学内容却基本上没有减少,教学要求更没有降低,这给高等数学的教学带来了困难。因此,寻找一种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较为灵活的教学方法就显得尤为迫切。
深化高职数学课堂教学改革,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高职人才势在必行。笔者通过对高职高专各专业学生的调查并结合自己对《高等数学》教学的实践进行了一些探索。
2.改革与创新
2.1教学思想
当前高等教育己从精英型向大众普及型转化,高职教学中受教育的对象是企业未来的高级“蓝领”。高等数学的教育注重的是学生学到了什么,是否会应用,而不在于教师的理论水平有多高,对数学公式、定理的论证多完美。教师所要做的是将抽象、繁琐的理论直观化、简单化,让学生易于接受。传统教学思想应该转变为以培养应用型、创新型人才为目标的新思路。
2.2教学内容
2.2.1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减少难点。
根据各专业的特点,认真钻研大纲,对教学内容进行增减。把学生掌握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基木方法,提高逻辑思维、推理论证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放在首位,不过分追求数学知识的系统性和严谨性,讲透概念,淡化演绎,加强基本技能训练,如在微积分部分,重点讲清一元微积分的思想与方法,精讲多练,至于多元微积分,可引导学生采用归纳、推理、类比的方法去处理,而较复杂的逻辑证明,只作简单说明或略去。教学中注重沟通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建立一定的知识网络,以不变应万变,减轻学生学习负担,化解知识的难点。
2.2.2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现今的高等数学教材中是重理论轻应用、重经典轻现代,数学思想、应用意识引导不足。而今数学的应用不仅在传统的物理领域,而且已经渗透到了许多非物理领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针对不同专业灵活选用教材。结合专业,在讲解数学概念时,与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或与专业相结合的实例联系起来,效果会很好。例如在讲导数概念时除举出书本上的变化率问题,还可以结合不同专业多介绍些变化率的问题。比如在经济类专业可介绍边际成本的概念,产品总产量对时间的导数就是总产量的变化率,产品总成本对占量的导数就是产品总成本的变化率;在机械电子类专业可介绍质量非均匀分布细杆的线密度、变速圆周运动的角速度等变化率问题;在生物化工专业可介绍物体的冷却速度、化学反应速度等变化率实例。这样不但能使学生建立明确的数学概念,提高整体教学效果,而且能拓宽学生的思路,有利于提高学生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能力。这种联系实际的教学,使学生的理论理解和实际应用能力都能得到提高,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对高等数学的兴趣和学习的自觉性。
2.3教学方法
2.3.1现代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方式教学相结合。
现代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方式教学各有利弊。多媒体教学能把在传统教学手段下难以表达的教学内容或无法观察到的现象,直观、形象地表现出来,从而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提高其学习积极性。例如:函数y=x+2,当自变量趋向于1时,函数y的极限为3。以往不用多媒体上课时,只能在黑板上画图像和列表格,教师用语言来表述“无限”接近这概念,显得静止呆板。不管教师如何卖力地讲解,学生都必须抽象思考这些变化趋势,效果并不好。而采用现代媒体手段教学,当自变量在变化着且从左侧或右侧无限接近1时,函数也在变化着且无限接近3,这时不仅有数字上的“无限”接近,而且在图像上能逼真地表现出“无限”接近,生动的场景能使学生更容易理解这一概念。
但是,传统方式的教学,依然有它无法比拟的优势。在课堂上,师生可以更好地互动交流和相互启发式地讨论。教师边板书边叙述,既有眼神、表情,又有手势等多种感官的刺激。不仅可以激发教师教学思维的激情,而且能带动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促使学生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的提高。例如:在表达数学公式、数学定理的推导过程时,现代多媒体就显得非常机械呆板,具体解题过程枯燥乏味,无法体现教师设置悬念、启发探究、奇思妙想的解题思路,难以收到好的教学效果。
为了提高教学效率,同时不影响教学效果,我们可以将两者结合起来,取长补短。比如:在讲解抽象的概念、现象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直观地将其描绘出来,帮助学生尽快理解。而在推导计算时,辅以粉笔教学,带动学生的思维,这必然会带来良好的教学效果。
2.3.2开设数学建模和数学实验课。
2.3.2.1开设数学建模课有百利而无一弊。数学建模进行数学教育的思想方法是:从实际问题出发,发现其中的规律,提出猜想,进行证明或论证。数学建模要求学生结合计算机技术,灵活运用数学的思想、方法独立地分析和解决问题,不仅能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而且能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不怕苦难、求实严谨的作风。由于受到高职教育时间的限制,分配给数学课程的课时数较少,因此可以将数学建模课作为选修课来开设。
2.3.2.2另一种更为可行的办法是,将数学建模的思想和方法有机地贯穿到传统的数学基础课程中去,这是一种非常适合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实际的教育方法。目前我国高职教育的几乎所有的专业都开设了微积分课程,还有许多专业开设了线性代数、概率统计等课程。基于此,我们可以将某些数学模型,如银行存款利率的增加、人口增长率、细菌的繁殖速率、新产品的销售速度,甚至某些体育训练问题等,插入到数学基础课程教学中去。
2.3.2.3引入计算机数学实验课,打破数学课只有习题课,没有实验课的传统模式。开设数学实验课,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科学计算的方法与手段、数据处理能力。通过学习Mathematica、Matlab、Sas等数学软件,学生能够在不断的应用与探索中领会数学与现代高新技术的完美结合,并获得现代科技所需要的数学知识与数学素质,而且可以促进学生对数学规律的理解、认识,使讲授记忆作业的传统学习过程变为学生自主探索思考解决问题应用的过程;不仅能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小结
社会需要的人才是多元化、多层次的,既需要理论、研究型人才,更需要大批应用型人才。我们在平时教学的每个环节中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能力,使学生能够学会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产、科技中的问题,使人才从知识型向能力型转化,全面提高他们的数学素质。当然,提高学生数学素质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广大数学教育工作者长期奋斗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郑锡陆.对高职数学采用多媒体教学的探讨与实践[J].职业教育研究,2006,(1).
1.高职院校建设和管理引入市场营销理论的意义
首先,高职教育营销能够帮助高职院校应对市场竞争。高职院校目前所面临的市场竞争十分激烈,只有正确地把握市场竞争和发展态势并及时做出正确且快速的反应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其次,高职教育营销能够适应高职教育的买方市场。在高职院校数量日益增多的同时,高职教育提供的服务和毕业生就业的买方市场格局也在逐步形成。高职院校需要通过相应的营销策略,以便更加准确地把握住顾客需求并满其需求,提高顾客的满意度和忠诚度,才能赢得顾客和市场,在竞争中取胜。最后,高职院校发展现状表明其必须开展营销策略。在我国目前的高职院校管理和建设中,还没有形成现代营销的意识。这已成为制约我国高职院校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由此可见,对高职院校营销策略的研究已成为高职院校建设和发展的当务之急。
2.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市场营销专业采取营销策略的意义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立足河南,依靠铁路,服务铁路和地方经济建设”办学思想指导下,坚持以高速铁路运输牵引动力、运输车辆、运输牵引力动力供电、铁路大型养路机械和铁道通信信号类技能型人才培养为重点,突出“行业性”特色;在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商,以制造类、医护类、物流类、电子信息类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为重点,突出“地方性”特色,用专业特色彰显学院特色。在这样一所“铁路行业”特色十分突出的高职院校中,市场营销专业显然没有得到足够重视,专业特色也不够明显。在学院发展目标中,对人才培养和毕业生就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市场营销专业必须通过营销手段对自身进行准确定位,找准目标市场,形成专业特色,并且保证学生就业。如今尽管营销人员仍是社会需求量最大的专业人才之一,但用人单位在人才筛选过程中逐渐对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生能力和素质提出了更多具体实际的要求,这使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生就业压力逐年增加。
关键词:书法鉴赏 创新 直观教学 鉴赏实践
公共艺术教育是高等院校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肩负着为社会培养高素质基础师资重任的师范院校而言,公共艺术教育的推行与落实,更是任重而道远。《书法鉴赏》作为《全国艺术教育发展规划(2001-2010年)》明确要求开设的八门限定性选修课程之一,从培养大学生对书法艺术的鉴赏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人手,旨在提高他们以审美感知为切入点的综合文化素质。这对该课程及时进行自我评判与总结,更好地进行教学教改方面的探索与研究具有着深远的意义。
一、树立正确的教学目的。培养书法鉴赏中的创新精神
《书法鉴赏》课程以介绍基础知识为主,利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和方法,阐述中国书法艺术的发生发展和书法艺术本身的一些特殊规律。在熟悉书法的基础知识和欣赏理论与方法修养的基础上,它要求学生掌握书法的基础知识与鉴赏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并能自觉运用所学鉴赏理论与方法对各代经典书法作品进行客观的赏评。这是本课程最为基本的教学目的。由于教学对象学科的复杂构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一个模式一线贯穿。而是要及时地抓住书法艺术边缘性的学科特点。积极启发学生从本学科的视角切入书法、审视书法,在对历代书法经典作品在审美上有一个整体把握的基础上,寻找书法艺术新的审美内涵。如引导中文系学生可以从唐代书法与文学的共生共荣的关系上解读唐代书法的时代精神;引导数学系学生从模糊数学领域寻找书法创作中模糊性语言的应用性:引导教育系学生从教育史观的角度着眼古代书法艺术中作坊式师徒相授的独特教育模式,从自己的学科角度关注古代书法教育现象;引导心理学专业的学生可以从艺术创作心理方面探悉不同书体中的不同创作心理构成机制,如此等等。不胜枚举。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但要树立最为基本的教学目的,而且要积极关注学生学科构成,以学生已有的学科为突破口,培养并启发他们积极主动的艺术审美态度,通过循法善诱,注重发展其在书法鉴赏中的创新能力,强化他们的好奇心,主动突破教材的定势与习惯性框框,鼓励学生敢于想象和联想,敢于从别的视角发表自己的意见,勇于质疑;鼓励学生善于反向思考,标新立异,从而引发学生的艺术鉴赏中的创造积极性;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鼓励学生自主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探索精神,变教学过程为学生带着问题不断探索的过程。我从定期的鉴赏性小论文考核来看,这样的教学效果很明显,如中文系学生撰写的《浅论唐代诗歌和书法的关系》、教育系学生撰写的《从鸿都门学看东汉书法教育》、体育系学生撰写的《蛮力与巧劲――书法表现语言中力度的解读》等都是跨学科创新学习的最好例证。学生积极创新的学习态度,在教学相长的逆途中也深深地启示着我,促使我更加立体地审视我所熟知的书法艺术。
二、运用多元教学手段,加强直观教学,有效提高课内教学效果
书法艺术的视觉造型性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对直观教学的特殊要求。对于现代多元化授课媒介的有效利用,无疑是实施直观教学、有效提高课内教学效果的最佳途径。该课程以课堂教学为主,在有关书法基础理论、书法发生历史情境等方面的详尽讲解之外,并充分运用挂图、幻灯、录像、影片、网络等教学手段,增强书法艺术鉴赏过程中书法作品的及时可视性,从而加深学生的形象记忆,加强直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如在技法理论方面作讲解的时候,没有教师的躬身示范,很多学生最终只能对具体技法的领会是一知半解、不能透彻的感知。但是面对百人的大课教学,教师又很难做到像美术专业院系那样深入的单独辅导。我在教学中对于摄像投影仪的使用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一直以来公共书法欣赏课所面对的这个大难题。学生无需近距离围观教师示范,只要通过观看大屏幕就可以对各种笔法的示范尽收眼底并存之于心。授课中篆隶楷行草各体的笔法示范、篆刻的刀法示范,我均借以摄像投影仪完成,把玄之又玄的文字赘述直接转化为直观的映像,而学生对各体笔法、刀法获得了清晰的释读,使得教学效果良好。而且我借助摄像投影仪所进行的直观性的躬身示范直接影响到很多学生,使他们从书法的纯粹鉴赏进而迈向书法技法的实践。如此一来,实践与理论就会呈现出循环往复的互证,当然,这样的结果已经绝非同一层面的简单循环,而是在螺旋上升的良性态势中不断互证、不断促进、不断丰富深入。毋庸置疑,学生对书法的理解也会随之升华。可是矛盾总是在事物良性发展前行的过程出现,辩证看之,非但不是坏事,而且,它会使事情出现新的前景。在我的教学中这样的矛盾表现为学生对书法技法实践的热情与课内以鉴赏为主的教学模式之间的矛盾。“柳暗花明又一村”。为此,大学生艺术社团的课外实践活动的有计划组织在很大的程度上解决了这一矛盾。
三、组织课外书法技法实践与鉴赏实践,拓展学生视野,升华教学效果
[关键词]美国 州级高等教育 规划发展 启示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63年成立了国际教育规划研究所(IIEP),聚集了一批教育规划专家, 致力于传播知识和培训人员,为发展中国家的教育规划提供借鉴和方法。可见,高等教育战略规划对高等教育的发展是举足轻重的。美国各州在教育规划发展方面做了很多探索和努力,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研究美国州级高等教育规划发展对我国省级高等教育规划发展具有深刻的借鉴意义。
一、美国州级政府对高等教育的规划与管理
公立高等教育的州级结构是美国高等教育很有特色的制度设计之一。美国联邦教育部一般对美国高等教育机构没有直接管辖权,而是通过教育拨款等方式对州级高等教育实施间接管理。联邦教育部的主要职责是管理联邦的教育事务,如:推动教育研究、收集并分发教育情报资料、教育投资等,以便对全国教育的指导和服务。但各州级政府对本辖区内的高等教育拥有广泛的权力,能够对高等学校施加直接的影响。美国州政府一般通过三种方式对高等教育进行管理和监督。其一,在学校成立的准备阶段,州政府负责制定、批准建校规章;其二,州政府为新建立的学校发放办学许可证。其三,通过办学经费对州立高校进行调控。而美国州级私立院校也可以同样通过审批注册,颁发执照等方式实施有效的管理。①
在州级高等教育的规划与管理方面美国加州走在了前列,并捷足先登,率先制定并出台了《加利福尼亚州高等教育总体规划》。加州大学主要由大学董事会进行自我管理,在宪法授权下,学校对教学、科研、内部事务决策等方面享有的广泛的自治权力;州立学院的管理权限归属于“加州州立学院系统托管理事会”,这个理事会是根据总体规划提议并在州法令下建立的,理事会的法律地位及权限与加州大学董事会相同;初级学院由选举产生的地方委员会负责管理,加州教育委员会对初级学院进行一般性监督,并有权为初级学院制定相关建校标准。②这样,加州就构建了一个层次分明、职能明晰的公立高等教育体系:处于最基层的是加州初级学院;第二层次是加州州立学院;处于加州最高层的是加州大学。各个层次的系统具有不同的定位和职能,三类高等教育机构之间的各负其责、合理分工、协调合作,为加州公立高等教育系统健康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总体规划在加州乃至在美国高等教育史上都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它理顺了高校自治与政府管制的关系;优化了高等院校竞争与合作;较好地解决了高等教育规模扩大与质量不稳定的矛盾,为加州公立高等教育明确了系统化发展的新格局,使加州的公立高等院校按照明确的类型归属和职能定位走上了健康有序的发展道路。
二、美国州级高等教育规划发展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美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最大的特点是各州政府承担高等教育的责任,而不是由联邦政府来承担,各州政府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对高等教育的发展做出规划。实践证明,种制度是适应美国20世纪以来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现实情况日益复杂的局面而创造出来的,是历史的选择,是现实的要求。
(一)不同层次高等教育的协调与管理的问题。
美国州级高等教育发展经验证明,经济建设、社会进步与高等教育呈现同步发展的态势,层次结构合理、职能分工明确、系统性强的高等教育体系是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动力。1997年,弗兰克·博文和凯西·布拉科等人在一项研究中,将美国州级高等教育管理结构划分为四种类型,如下表所示:
乔治亚州高等教育是统一型管理系统,设大学系统董理会对各类院校的财政拨款分配、学校职能实施统一管理。伊利诺斯州是联邦型管理系统,设高等教育董事会为州级协调与规划机构,具有规划权和咨询权,而无管理权,各类院校拥有独立的大学董事会,实施自我管理。密歇根州是同盟型管理系统,各类公立院校的行政权和财政权由董事会或相应管理机构实施,州教育委员会对全州公立高等教育的发展进行规划和协调,但与各公立院校没有法律上的隶属关系,无权干涉院校自主管理权。加利福尼亚州设有州级规划或协调委员会,最基本的使命为:通过协调公立院校之间的关系,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建设,各层级院校系统设有相应董事会,进行各层级的自主管理。
从美国四个州级高等教育管理系统来看,为保障高等学校自,州政府层面都没有设立在法律上具有隶属关系的州级高等教育管理机构,而是通过董事会、规划或协调委员会,来协调和管理州级高等教育系统,同时,通过设立各层级董事会或是院校董事会来加强院校自主管理权,这些管理模式引导各类公立高等学校明确学校办学定位、办学职能、服务面向,增强了自主发展能力,为州级公立高等教育系统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州政府的控制与高等学校的自治的问题。学术自由和大学自治是每一所大学所追求的理想。但二战后,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各国政府普遍认识到教育对经济社会的发展能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因此,政府不断加强对高等教育事业的支持和干预,州立法机关望眼欲穿,想把公立高等教育的决策权从高教机构中接管过去。州议会也制定了许多关于高等教育改革的议案,意欲在全州建立许多新的高校。这使得各高校变得紧张不安,他们开始担心州议会直接插手本应由大学自己管理的事务。
在这种政府控制与高校自治产生矛盾的情况下,美国加州出台的《加州高等教育总体规划》合理解决了这个矛盾,并为其他各州树立了榜样。美国加州通过《总体规划》确立了董事会的地位,董事会在其权职范围内直接管理高校,负责统领协调全州的高等教育;享有制定和贯彻政策的权力;向州政府和立法机关提出高校需求建议;任命、评估高校校长,制定教师人事政策等,而州政府只能通过财政拨款等方式间接影响和管理高校。④
(三)高等教育分类发展与职能定位的问题。加州为了规范公立高等教育的发展,明确各类院校的职能定位,加州社会各界十分重视并积极探索各类公立院校的职能划分模式。这种探索体现在不同的报告中,1932年出台的“苏扎洛报告”指出应明确不同类型公立院校的职能划分;1948年公布的“斯特耶报告”中明确指出职能分工是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的先导,各类院校只有在明晰职能之后,才能够确定其各自的层次和定位,也才能够最大限度地避免不同院校在课程、专业设置等方面的重复和冲突,避免高等教育资源浪费,使投入教育事业的资金产生最大的效益。⑤根据这一设想,加州初级学院、州立学院和加州大学承担了各不相同但又互为补充的教育职能,形成了三个不同层次的高等教育管理机构各司其职,相互配合,共同发展的格局。
三、美国州级高等教育规划发展对我国省级高等教育发展的启示
通过系统分析美国州级高等教育规划发展的概况,我们可以洞见其具有协调发展、机制明确、职能明晰等优点,而这种优点正是我国高等教育规划发展所或缺的,对我国省级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一)我国省级政府自觉担当起地方高等教育规划发展的重任。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颁布实施,我国高等教育规划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地方政府应当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积极进取,有所作为,主动承担对高等教育的社会责任,切实把高等教育规划发展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依据本省(市、自治区)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战略规划,将我国省级高等教育规划发展推向新的高度。省级政府要注重高等教育规划发展的长效性和针对性。教育规划发展的长期性和稳定性则应是我们教育政策走向的必然诉求。同时,教育规划发展需要具有针对性。因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生的培养要求都离不开教育规划的引领和指导。
(二)强化对地方高等教育的分层分类建设,明确职能定位。目前,高等教育内部职能划分不清,不同类型院校的发展定位不准严重地制约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理想的高等教育系统,不仅需要一批研究型大学进行科学研究和学术人才培养,也需要旨在造就专业人才的普通本科院校,更需要一大批高职高专院校,以培养社会各行业所需的高层次职业人才和熟练技术人员。因此,我国省级高等教育管理机构应该借鉴美国州级高等教育规划发展的做法,善于对各层次院校分类建设,乐于对各层次高校进行职能定位,勇于开拓多元化的高等教育系统。
(三)探索不同层次的高等教育院校的自治管理。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界对高校去行政化呼声强烈,我国省级政府要结合自身实际大胆学习美国州级政府的先进经验模式,探索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适合自身发展的高等院校自治之路。我们可以尝试从以下方面做出努力。首先,由教育厅管理所有高校,但高校并不为教育厅完全掌控,教育厅只通过教育评估等方式间接管理高校。高校成立事务管理局,直接管理高校内部事务,负责学校内部事务决策、教学和学术等。其次,各层次的高等院校可以尝试成立董事委员会,加强层级沟通,共同谋划发展。再次,我们还可以尝试在政府与高校之间建立起科学的中介协调机制。中介组织既不是政府的附属机构,也不是建立在高校之上的管理层,它只通过指导、评价等方式沟通高校与政府之间的关系。这样,既有利于扩大高等教育自,又能够使高校按照自身的规律实现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为山西省软科学项目“中西部地方高校发展定位与绩效评价研究(2011041059-05)”、山西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项目(201130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注释]
①陈蕾.美国高等教育的州级管理[J]世界教育信息,2006,(1):21~23页
②何振海.美国加州公立高等教育系统化发展研究.教育部青年专项.课题批准号:EAA080255.2009.
③何振海.美国加州公立高等教育系统化发展研究.教育部青年专项.课题批准号:EAA080255.2009.
④杨晓波.试析美国州级高等教育管理机制[J].高教探索,2007年,第6期
⑤何振海.美国加州公立高等教育系统化发展研究. 教育部青年专项.课题批准号:EAA080255.2009.
[参考文献]
[1]贺国庆、王保星、朱文富等著:外国高等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12月,第1版.
[2]陈蕾.美国高等教育的州级管理[J].世界教育信息,2006年,第1期.
[3]蒋洪池.21世纪美国大学治理面临的挑战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年,第1期.
[4]何振海.高等教育系统化发展的策略选择——美国加州公立高等教育系统的特征及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08年,第5期
[5]潘懋元,吴玫.高等学校分类与定位问题[J].复旦教育论坛,2003年,第3期
[6]王晓辉.论教育规划[J].教育研究,2002年,第10期
[7]杨晓波.美国州级高等教育管理机构的形成及其特点[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
[8]杨晓波.试析美国州级高等教育管理机制[J].高教探索,2007年,第6期
[关键词]高等教育;研究方法;评介;潘懋元
中国高等教育学学科的创建具有一定的偶然性,但更具有它的必然性。这种必然性一方面根基于高等教育行动者对高等教育理论发展的理性诉求,另一方面源于高等教育研究者自觉的学科意识、充实的理论储备和长期的高等教育实践。可以说,中国的高等教育学是本土自我生成的,走的是一条中国式的学科发展道路。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以厦门大学潘懋元教授为代表的中国高等教育学学科创始人一直勤耕于高等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探索,潜心于高等教育学学科的建设与发展,从而使该学科的分支学科不断增多,高等教育研究领域逐步向纵深拓展,学科理论日益丰富和成熟。但不可否认,高等教育研究方法的不够成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高等教育理论研究的快速发展。
作为科学研究的根本,研究方法科学与否直接关系着具体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影响着科研结论的客观性与科学性。实践反复证明,科学研究依赖于研究方法的改进,研究方法每前进一步,科学研究也往往会提高一个台阶。因此,对研究方法本身进行探索,总结和形成科学的研究方法,是任何一门学科发展的基本任务和必然选择。高等教育研究是一项复杂的理性实践活动,因此如果不在研究方法上作深入的探索,形成和引入先进的研究方法,解决高等教育理论与实践如何相结合的问题,那么高等教育研究就难以取得人们所期待的那种效果。目前,可查阅到的国内出版的各类教育研究方法著作和教材已有近20部。然而,多年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理论界对高等教育研究方法探索还很不够,对高等教育研究方法缺乏深刻的认识,以致高等教育研究实践中主观主义和经验主义盛行。高等教育研究方法之研究的缺失,不仅影响到了高等教育学学科的发展,同时也使高等教育研究经常滞后于高等教育实践改革。
为了改变我国高等教育研究方法滞后的尴尬局面,提升高等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品格,促进高等教育学学科的建设与发展,进而提升高等教育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潘懋元先生在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系统探究高等教育研究方法的设想。受中国高等教育学学会委托,由潘先生统一规划和设计、王洪才教授和陆根书教授联合撰写的《高等教育研究方法》,正是这种设想的产物。作为国内第一部高等教育研究方法的专著与研究生教材,此书正在由高等教育出版社资助出版。作为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的博士生,我能在正式出版之前拜读此书实感荣幸。该著作虽然标示为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教学用书,但它无疑也是一部值得高等教育学博士研究生研读的好书。
从内容和结构体系看,全书包括方法论、研究过程与方法、研究方法具体应用以及研究规范和发展趋势等四大部分。其中,方法论部分包括“绪论”.高等教育研究特性与分类”和“高等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论”;研究过程与方法部分包括“高等教育研究过程的基本环节”、“高等教育定量研究方法”和“高等教育定性研究方法”;研究方法具体应用部分包括“高等教育研究报告撰写”、“高等教育研究评价”;规范与前瞻部分包括“高等教育研究发展趋势”和“高等教育研究规范”。通过上述问题的研究和探讨,此论著形成了以下主要观点:第一,在高等教育研究中,应该坚持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实证研究与思辨研究并重的原则,不能认为一切都必须经过量化才叫科学,因此有必要重新确认思辨研究应有的地位。思辨研究比较严密,是进行理论构思、理论概括的较好方法;它所常用的演绎法同时也是产生问题的高效方法,是实证研究产生的源泉;它所研究的一些问题是进行实证研究的方法论基础。但它局限于从概念到概念的思辨,忙于构建理论体系,往往忽视对实践的关注,造成理论脱离实际的情况。实证研究的优势是比较灵活,深入生活实际,关注问题情境与过程,容易找出问题的真正动机与深层原因所在,其所获得的数据的结论更可靠,是进行理论总结和概括的优秀素材,特别是多元统计的发展,对于复杂事物把握能力的提高,可以部分弥补实证研究只操作简单问题的不足,是对思辨研究解决理论问题的重要发展。但它耗时过多,所得结果因具有较大的特殊性、个别性和具体性而难于推广。一言以蔽之,思辨研究与实证研究确实各有长短,两者综合使用才是高等教育研究的理性选择。但在研究方法的训练上,硕士生层次应以实证研究方法训练为主,博士生层次才比较适合以思辨研究方法训练为重点;而对于具有相当工作经历的研究生,则以质性研究方法训练更为恰当,有实际工作经验的研究者采用行动研究方法更为适宜;对于非专业的研究者,采用批判研究范式为宜。第二,高等教育研究方法具有多元性、开放性、综合性的特征。方法的多元性体现在既有分析的方法,也有理解的方法;既有演绎的方法,也有归纳的方法;既有思辨的方法,也有实证的方法;既有行动的方法,也有批判的方法。方法的开放性是指高等教育研究吸纳了多学科的方法,包括哲学的、历史的、心理的、人类学的、统计学的和自然科学的方法等。方法的综合性是指在具体研究过程中所使用的方法都是多种多样的、综合的,而不是只使用某种具体的方法。从事高等教育研究,关键在于灵活和综合应用各种方法。究竟应该具体应用哪些方法则视具体的研究问题而定。第三,高等教育研究方法不存在一个划分的绝对界限,实际上是一个连续体。无论是定量研究还是定性研究,思辨研究还是实证研究,都是一个程度的区分。实验研究与非实验研究之间的区分同样如此,为了使人们能够更好地领会这种区分,还在两者之间增加了一个“准实验研究”。第四,应该根据研究问题选择相应的研究方法,没有一种普遍适用的研究方法。任何研究方法都有一个最佳的使用区间,超出这个区间就不一定适用。同时,不同研究课题应该选择自己最适合的方式方法,而不能强调采用一种统一的方法。大家知道,高等教育研究的对象丰富而复杂,既有价值层面的研究,又有事实层面的研究,还有实践层面的研究,因此任何单一的高等教育研究方法都难以胜任如此复杂的研究任务,必须综合运用多个层面的多种研究方法。第五,高等教育研究方法的应用是综合性的系列活动。它首先表现为一种研究思路设计,即揭示你是如何认识该问题的,并判定它属于什么性质的问题;其次表现为选择一种研究途径,即用什么方式来获得资料和处理资料;再次表现为一种证明方式,即证明你的结论具有客观性基础并符合理性思维规则;最后表现为一种规范要求,即要求研究者遵守科学界的公约。
关键词:高等教育组织;矩阵;协调;变革
基金项目:云南省教育厅2014年教育科研基金项目一般项目(2014Y653)
G640
由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著名学者伯顿・R・克拉克主编的《高等教育新论――多学科的研究》是一部研究高等教育系统的经典名著。作者从历史的、经济的、政治的、组织的、文化的观点等八个视角对高等教育系统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和阐述,使我们对高等教育系统的独特性和复杂性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其中,克拉克从组织的观点阐述了高等教育系统的构成要素、变革方式和协调机制。
一、用“组织的观点”分析高等教育系统的缘由
组织分析理论是20世纪40年代后期发展起来的社会学学科研究领域,被广泛应用于企业、事业单位和医院等各种机构进行研究。社会学家、政治学家、经济学家、心理学家、人类学家及企业管理和政府机构的分析家们都纷纷撰文阐述组织的理论。到20世纪70年代,学者们开始用组织的观点分析高等教育系统。组织的观点作为一种一般的方法颇受人们青睐,很容易被人们所接受和理解。其次,以组织的观点探讨高等教育系统,和其他章节的历史的观点、政治的观点、经济的观点、科学的观点等相辅相成。此外,从组织角度进行研究,通过确定组织的重要内部特征,把组织的主要特征纳入统一的结构中去,对用其他观点研究高等教育的人提供了有用的帮助。以组织的观点从内部对高等教育进行分析,运用得当时可以成为公正客观地评价该系统的一种方式。
二、高等教育系y的构成要素
在“组织的观点”一章中伯顿・R・克拉克探讨了高等教育系统的三个构成要素,主要是工作的结构、学术组织的信念和文化、组织权力。
1.高等教育系统内围绕学科的组织的第一个重要的方面是工作的结构。
在高等教育系统中,有结构严密的劳动分工,协调一致的专门化,以及学者的具体定位,因此,结构成为他们比较物质利益的首要决定因素。整个高等教育系统至少可以从四个不同的横断面和纵断面来对其人员进行划分。这四个断面是:在各高校之间,横的划分称部门(sectors),纵的划分称等级(hierarchies);在高校内部,横的划分称组合部门(sections),纵的划分称层次(tiers)。部门是指不同类型的大学和学院,包括开办继续教育和中学后教育的院校。在每所院校中,也有同样的横向和纵向的区分:横向的组织,即系、讲座和研究所;纵向的是层次,例如研究生是较高的层次,本科生则是低一级的层次。在所有这类区分中,工作结构到处都是一个基本因素。学者们就是在这些工作结构中找到自己的定位。
2.高等教育系统的第二个要素是学术组织的信念和文化。
高等教育以追求高深学问为使命,高等教育组织便是围绕一门门专业知识(即学科)建立起来的学术组织。在学术探索的过程中,学者们形成了以学科为基础的学术思想风格,有专门的符号及其意义,形成学术领域的 “文化”和社会结构,具有专门的学术交流和探索的氛围及其环境。在这个环境中,一些学者在自己的学术探索中对高等教育组织的信念和文化甚至显现出狂热,因为学者们在很大程度上会把自己的学科和分支学科看得比其他学科高深。此外,学术领域也会产生亚文化,这些亚文化又常常相互冲突,例如在学生之间、师生之间、教学人员之间与各级行政管理人员之间的文化冲突。目前较为突出的现象是学科文化和亚文化的出现。
3.高等教育系统的第三个要素是组织权力。
组织是集中和分散合法权力的一种方式。在高等教育组织集中和分散合法权力的过程中,通过集团内部和外部利益集团的相互作用,形成“集团合作主义”(corporatist)和“半集团合作主义”影响模式。高等教育组织的权力构成如图1所示。
通过集中探讨这三个基本要素,实质上已经把高等教育系统本身看做是决定学者甚至学生的行为的一种主要因素。参与者在系统中从事各自承担的任务或角色,各有其应尽的义务和职责,各有其工作动机、行为制裁。
三、总体矩阵
大学教师具有多种成员资格,学者们常常既归属于一门学科,也归属于这一学科的一个分支学科。他们常常同时属于一门学科和一个多学科单位。学者们属于一门学科,又属于更广泛的学术专业。他们既归属于一所特定的大学或学院,同时也归属于全国整个高等教育系统。归根结底,学者既是一所大学或学院的成员,又是特定学科的专家,这两条成员资格线的交叉就是高等教育系统的总体矩阵,如图2所示。
高等教育的矩阵是有一定差别的,主要是由于学科和事业单位的相对重要性在各国高教系统系统内部和相互矛盾之间有一定的差别。差别的其中一个根源是重研究轻教学。伯顿・克拉克通过跨国比较来说明此问题。德国高等教育系统自19世纪洪堡创立柏林大学,将科学研究作为高等教育的又一主要职能,便形成了以研究占主导地位,达到了忽视教学甚至排斥排斥学院标准的程度。而英国大学又极其重视教学,此外由于科研经费少,对学者的学术造诣酬劳不多,更重视从院校内外控制院校的人们。在美国高等教育系统内部,研究性大学非差重视专业和专业中公认的成就,大学作为学科中心,并且教授起主导作用,而社区学院则比较注重教学,排斥研究。导致高等教育的矩阵差别的另一根源是重视普通教育或自由教育而轻视专业教育。
四、高等教育矩阵组织的协调模式及其变革
1.高等教育矩阵组织的协调模式
管理的本质是协调。在地方和国家的高等教育系统中,把学科和高等教育机构以及有关人员联系在一起并相互协调的方式主要有政治的、官僚的、专业的和市场的这四种类型。这些类型的协调模式在不同的地方表现出不同的情况。高等教育中的国家权力分成政治的形式和官僚的形式,这两种协调模式的力度都在加强。各种官僚化的规定多得数不胜数,行政管理人员趋向更加专门化,分配和监督工作也更加专门化。立法委员会、执行机构的高级官员、法院和各党派的正规政治渠道,越来越多地卷入了高等教育领域。此外,专业寡头组织在国家高教系统一体化进程中也起到重要的作用。在各国的高等教育系统,学者们对自身的利益进行讨价还价和游说活动,从而加强了学术组织及其代表性。此外,学校外部的利益集团对高等学校也给予更多关注,并且逐渐介入政府关于高等教育的决策,从而形成“集团合作主义”模式。
在上述四种模式中,专业模式是影响最深刻的模式。在国家的协调和地方的控制中,教授们所研究的学科专门知识到处推动地方群体实行自治。学者们在学科和事业单位的双重影响不断扩大。市场调节模式是一种普遍存在的模式。在国家影响最大的高等教育系统中,消费市场到处都在起作用,都存在着某种消费者的选择权。在院校市场中,声望基本上成为了交换的主要商品,相对的声望不仅影响消费者和工作人员的判断,同时还对院校的行动起主导作用。得到高度评价的院校立于整个结构之顶,它们常常引起强大的学术潮流,致使其他院校纷纷效仿它们,走它们的办学之路。在竞争性较强的高等教育系统中,各院校还努力在消费市场中开辟一块受保护的自留地,以确保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能够吸引广大的生源。
2.高等教育组织的变革
各国高等教育系统的协调和一体化变得越来越复杂,在高等教育系统内部,产生这种复杂性的根本原因是高等学校承担的任务和有关群体的日益复杂性。而这种复杂性的核心是学科和事业单位的矩阵。对于高等教育组织的变革,克拉克认为,高等教育变革是运动中的矩阵,其运动是源于围绕学科和院校形成的高等教育系统的总体矩阵和各种协调方式。克拉克指出,变革有以下几种方式:第一,基层变革,是一种在以基层为主的学科和事业单位的矩阵中,通过学术事业自我推动的方式进行的变革,其是一种关键的变革方式。第二,通过劝说进行的革新,由上层机构发起,通过与下层利益集团的支持来推行,因此,上层任务必须与地位同等的人协商,以贯彻他们的意旨甚至命令。第三,渐进的变革,由于高教系统的任务和权力相当分散,因此全面的变革很难进行。更为有效的变革是从无计划的行动中产生的点点滴滴的变革,渐进的适应是变革的普遍形式。第四,边界渗透的变革,总体矩阵确保边界角色分散在各大学或学院的不同基层单位,这些边界角色可能与一个更大系统内外的同类角色建立联系,变革是静悄悄地渗透院校的边界,很少有人注意到它的发生。第五,无形的变革,知识作为一种材料和产品具有不可见性,这是认识学术系统内发生的变化的最大困难,因此,发展思想(如研究中)、传播思想(如教学中)、吸收思想(如学习中),都很难直接在它们发生时看见并做出评价。
五、克拉克高等教育系统组织观点的启示
1.高等教育系统研究应当以学科和事业单位(大学和学院)为重点
当把高等教育作为一种有组织的系统时,它是由围绕一门门的知识的“学科”所组成的学术组织构成,而事业单位则是高等教育工作结构的载体。高等教育组织是围绕学科和事业单位组成的巨型矩阵组织高等教育管理研究必须抓住院校与学科这两条主线,特别是要注意学科。由于我国高等教育管理长期以来要解决的主要是体制问题,核心是处理好政府与高等学校的关系。我国的高等教育系统研究不够重视对学科和院校研究,更多的是集中在宏观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研究上,即是说中国高等教育管理研究没有重视微观层面的研究。
2.平衡好教学和学科的关系
由于学科和事业单位的相对重要性在各国高等教育系统内部和相互之间有一定差别,所以高等教育的矩阵也各有不同。从根本上说,高等教育需要的是:学科全力以赴从事学术研究,大学和学院集中力量从事教学和传播知识。如果教学不再成为必要的话,高等教育领域可能就会停办院校,把每个学科集中在少数学科点上,就像法国研究院的结构,研究工作与大学分开,放在若干研究所里进行。如果研究成为不再必需的话,那么高等教育中的学科门数就会减少,一般性的主修科目就会增加。高等教育的使命是探索高深学问,主要通过教学来培养各行各业的人才,正如伯顿・克拉克在文中描述的一样,“由于大学教师培养了社会中几乎全部的专业干部以及在其他地方从事科研和开发工作的人才,因此把高教系统看成是关键性专业,即训练所有其他专业的这样一个专业的老家”。目前我国的高等院校主要有教学型、教学――研究型、研究型三种类型,各有侧重,这在一定程度上平衡了教学和学科的关系。
3.高等教育组织的变革应该是自下而上的渐进式的变革
用组织的观点来说,高等学校是一种“底部沉重”的组织结构,也就是说,在基层的学科和专业集中了绝大部分的学术事务和学术权力,学院和大学只不过是将众多学科专业进行松散联合的组织。如果改革是合乎规律的行为,那么改革的着眼点应更多地放在基层的学术组织,如学系或学院。先从高等教育系统来看,尽管管理体制的改革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但中央高度集权的惯性依然强大,自上而下、层层下达的管理模式还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其次,高等教育系统变革的形式应是渐进的、稳妥的,而不是疾风暴雨式的激进变革。我国作为“后发外生型”的国家,在制高等教育政策时采用积极的赶超战略无疑具有现实性和合理性。但是改革必须建立在现实的物质基础之上,必须是高校内各学科和专业可以承受的区间之内。这对我国目前正如火如荼进行的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行动有重要启示。虽然政府的大力资助、政策的适当倾斜对建设一流大学非常必要,但是一流学科、一流专业的形成不是依靠这些外部的经济刺激和人为的干预一蹴而就的,在很多时候是在学科知识的点滴积累、学科建设的日益完善,是在不动声色的过程中完成的。
4.高等教育组织和社会是密切联系的
从组织的观点探讨了高等教育系统的四种协调模式可知,在专业模式的基础上,市场模式、政治模式和官僚模式也在发挥着作用。此外,各种外部的利益集团逐渐渗透到高等教育系统之中,与高等教育内部系统形成“集团合作主义”或“半集团合作主义”模式。高等教育组织已不再是完全独立的“象牙塔”,而是和社会发展紧密联系的,受到社会力量的广泛关注和影响。
参考文献
[1] [美]伯顿・克拉克.《高等教育新论――多学科的研究》[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二版,第105―129页.
[2] 郑勇.组织变革视角中的高等教育改革――读《高等教育新论――多学科的研究》[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6(2):P15―17.
作者简介
刘明维(1984―),女,云南昆明人,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教育学院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教师教育、高等教育管理。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发展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6)07-0005-05
美国著名教育社会学家马丁・特罗教授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了精英、大众和普及高等教育三个阶段不同层次的数量标准,认为在三个不同阶段高等院校在管理决策、价值观念、招生和就业政策、教学以及学术活动的形式与标准等层面普遍存在明显的特征差异。他进而提出,假若高等院校只是简单地追求数量递增而忽视了内在质量的话,那么将因不能有效地解决数量递增带来的一连串问题而陷入困境。
高等职业教育由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转型,不仅仅是一种新的发展模式的选择,更是一种战略思维和价值理念的转型。当前,我国的高职教育正朝着全球化的方向发展。内涵式发展模式不仅适合了时代需要和新型技能人才培养的现实需求,更满足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参与国际化人才竞争的需要,对于实现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界定
党的十以来,中央进行了一系列的新常态建设部署,在高等教育领域,高瞻远瞩地确立了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整体思路,让我们对高等教育有了更高层次的认知。
教育部于2012 年3 月颁布了《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若干意见》,明确要求高等学校要“树立科学的高等教育发展观,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为了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内涵式发展道路是一种必然的选择, 这既是一种理性的回归,同时也符合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充分体现了一种“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观。
我国高职院校自上世纪80年代诞生以来,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职业技术人才的需求,经历了起步阶段、调整阶段和快速发展阶段等三个阶段,目前正从数量增长向内涵发展转变。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其办学理念不同于普通本科高校或研究型院校,所以,对于高职院校的内涵式发展也必须加以明确。只有更清晰地了解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实质和特点,才能增强推动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自觉性和能动性。
内涵式发展与外延式发展对于我国的高职院校来说是两种不同的发展结构模式。外延式发展模式是以事物的外部因素作为发展的主要依赖条件;而内涵式发展模式则重点强调以内部因素和资源作为发展动力。“高职内涵式发展”的内涵就是要求学校积极地挖掘现有的资源和潜在能力,在保证规模稳定和教学布局科学合理的基础上,实施制度创新和结构优化,按照社会和区域经济对新型技能人才的倾向性需求对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创新改革,全方位提升办学质量和效益,实现全面、协调的可持续发展。
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重点应体现三个方面的发展趋势:首先,内涵式发展必须是凸显办学特色的发展,可以从校园文化、高效管理、人才培养等方面体现自己的独特性。只要有特色就能在生源竞争中取胜;如果内涵式发展没有特色,就难以形成核心竞争力。其次,质量是高校的生命线,是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核心要素之一。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所高校品牌影响力和软实力的关键标志,也是对一所高校进行科学评估的重要指标。虽然说拥有了一定规模才能考虑质量提升、特色打造,但只有规模扩张而没有质量提升,则是一种粗放的发展模式。只有提升了质量,规模发展才更加具有效益和竞争力。再次,内涵式发展必须是可持续的发展,凡事必须从长远、大局出发,从制度建设入手,营造有利于内涵式发展的高职院校办学环境。
内涵发展的基本要义是发展,但是这种发展是基于质量保障之上的,忽视办学质量的发展只能是一种泡沫式的发展,难以维持长久的生命力。所以,加强教育质量管理,选择内涵式发展模式是我们全面建设教育强国的必经之路。
二、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截止到2012年,全国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达1288所,已占据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伴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进一步发展、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区域性产业结构的转型,整个社会对操作技术人才的需求表现得日趋强烈。高职院校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肩负着为产业经济领域培养输送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历史使命。目前,推进内涵式发展已成为高职教育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优化升级的现实需求。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本身就是一个很科学的历史概念,在高职教育的各个发展时期学术理论界给予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探索,但是对高职教育本质的认识观念却存在差异,甚至是截然不同。当前,学术界对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内涵式发展概念的沿革
对于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本质的研究在我国教育发展史上经历了两个截然不同的发展阶段,在这两个不同的阶段,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本质是有区别的。
1.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概念的提出(1985―2003)
这一时期,在我国的教育界和学术界出现了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与外延式发展的提法。但很多学术成果基本上是对高等院校的办学效益进行认知和强调,这与当时衡量高等院校办学质量主要是以学校的办学规模以及师生比例等硬性指标为主有关。在这个阶段,无论是政府机构,还是该领域的研究者,都高度关注高等院校的规模化扩张这个论题。傅兴国认为,我国的高等院校主要是依托两种发展模式实现办学目标:其一是以追求单纯的数量增长为目标,充分以事物的外部因素作为发展的动力以及实施资源整合的重点;其二是将办学效益作为办学目标模式,该模式充分以内部因素作为发展的动力,核心的层面是有效地挖掘自身优势,进而形成具有显著竞争能力的发展机制。从整体上看,在2003 年之前的研究探索我国高等院校内涵式发展的一系列学术观点中,无论是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还是高等教育的外延式发展,其内涵的立足点都在于规模化的扩张模式,仅仅是提法不同而已。
2.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概念涵义的重新提出(2005至今)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化阶段过渡到大众化阶段,高等院校规模发展的压力日趋变小,但提高办学质量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主流,整个社会对高等院校的办学质量渐渐给予了高度关注。此时,高等学校内涵式发展的概念涵义又有了新的注解。归入这一类的研究有很多,基本观点相对一致。王洪才认为,高等院校内涵式发展的核心即办学质量,应该与以往大力倡导的外延式发展有着根本的区别,切勿混为一谈。同时,对于内涵式发展模式开始明确提出应重视大学制度和校园文化建设。在实施内涵式发展战略的过程中,应大力提倡大学管理制度创新,为教学、科研以及师资建设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以实现长远的可持续发展。大学对利益相关者的需求应给予终极关怀,提升现代大学的价值。
(二)对内涵和实质的理解
谢仁业提出,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是一种以事物的内部因素和资源作为动力的发展模式类型。学者王洪才强调新形势下的高等院校内涵式发展主要是将办学质量作为发展的核心,对教学质量和内部效益高度重视。他还认为,内涵式发展也是对以数量取胜的客观纠正,当然这并不能说明高等院校的规模建设就可以停下来,而不过是把办学重点放在质量和规模、结构以及效益的均衡上。可以说,新的内涵式发展概念指的是一种均衡、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韩震认为,内涵式发展的实质是科学发展,并不是不要外延式发展,而是让内涵和外延相互促进,从而为高等教育事业注入一种具有鲜明内在特点的创新发展价值理念。
对于内涵式发展的实质已形成共识:内涵式发展并非是对外延式发展的全面否定,而是要在规模扩张的过程中将质量作为核心任务,实现规模、质量、结构和效益的均衡发展,即实现高等教育外延式和内涵式的协调发展。
(三)推进内涵式发展战略的路径选择
王战军则对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不同阶段的特征进行了归纳。他认为,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作为一种发展模式而受到重视,到本世纪初作为一种理念存在,现在已升级为国家教育发展战略。对于如何有效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研究者们从内涵式构成要素分析、高校发展定位、高校管理体制等角度,强调应从关注硬指标的显性增长转向致力于软实力的内在提升,如进一步弘扬厚德博学的治学精神,积极构建新型校园文化,立足以人为本的视角方向,积极推进内涵式发展战略的对策构建等等。
房剑森指出,推动内涵式发展主要应重视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立足社会和经济领域的发展需要,科学合理地对办学规模进行定位;其次是立足院校的管理和运行实际,科学合理地控制招生规模,保证招生数量的相对稳定;再次就是全面改革教育教学的内容结构;又次就是对院校内部结构进行合理调整,在专业布局上突出特色;最后是升级改造办学条件,整合各种教育教学资源,根据市场需要加快紧缺型全能型技术人才的培养,对学校的科研和创新能力进行全方位的提升。学者杨理连认为,内涵式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教育体系的各个环节,他将内涵式发展分成了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并着重从微观层次提出了高职教育内涵发展的途径。刘新华认为,内涵式发展战略是高校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实施内涵式发展战略必须狠抓四个重要环节:一是围绕观念更新,积极构建当代的大学教育教学制度;二是在优化师资力量的基础上构建新型的人才培养平台;三是努力提升办学实力;四是在提高教学质量上下工夫。谭秋浩分析了当前高等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高校内涵式发展的途径,即准确定位,彰显办学特色,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也有学者言简意赅地提出推动高校内涵建设就是要找准定位、提高质量和办出特色。
以上对策大多集中在专业设置和学科建设、提高教育质量、建设高质量的师资队伍、进行科学管理、形成和发展办学特色等方面。以下观点和对策值得我们深入探究。
搞好顶层设计,解决办学目标和战略这个根本问题。就是要求重视高校领导班子宏观决策能力建设。围绕规划,细化目标,确保行业特色高校顶层设计。另有学者提出要有效规避和化解财务风险,确保高等教育持续稳定发展。一份关于我国高校财务状况的统计报告显示,目前我国一部分高职院校在财务管理上存在风险,这些风险如果得不到有效的防控就可能引发一些社会问题。学者张梅颖就这个论题进行了方向性的研究探索,进而认为一些高职院校所存在的信贷风险主要是因为盲目扩招后学校的资金资源优势不足和政府机构的投入支持力度不大导致。很多学者也提出我国高职教育走内涵式发展之路, 必须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实现高端发展。拓展人才培养的规模与战略策划,力争通过跨区域和国际化的战略化协作办学来建立新的突破点,使我国高职教育融入国际教育的大环境之中, 充分利用国际教育的优秀办学经验和各种资源, 提高学校的国际声誉。
(四)影响内涵式发展的要素
通过文献分析发现,国内专家对于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的侧重点有不同的阐述,对高职教育内涵建设比较权威的描述进行分析,能够帮助我们把握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关键点,从而更有效地推动内涵式发展的进程。学者谢仁业沿着体制和机制制约这个方向进行了客观的归纳总结,认为行政性干预和控制、不开放的师资运行机制以及定位不准确是主要的制约因素。鲁武霞、马建富面对高等教育改革的新一轮推进,提出高职院校要实现内涵式发展就要提升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能力、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能力、适应市场变化的教育资源整合运作能力以及遵循高职教育发展规律的院校管理能力。这四个方面的能力提升是影响内涵式发展的关键因素。
从总体上来讲, 内涵式发展过程中的学科结构、管理运作模式等一系列内在的动力因素与政策机制保障、教育消费需求、市场资源配置等外在的动力因素,都会以不同形式、不同力度对高等教育,尤其是高职教育的发展构成直接的作用与影响。面对众多因素,我们很难明确地分辨出哪些是影响内涵式发展水平的因素,哪些因素是内涵式发展的结果。在高校发展过程中,这些要素都是相互影响、相互关联的,但这些构成要素对高校内涵式发展的作用和影响却是各有侧重的。正是这些核心要素的相互作用和持续运行,构成了高校内涵式发展的基本力量,形成了高校内涵式发展的基本运行模式。
三、国内相关研究评述及未来趋势展望
通过研究发现,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核心是质量提升。我国2010―2020年的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对此进行了部署,强调在未来的十年内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的主要目标任务就是提升办学质量。而质量的提升依赖于质量评价系统的完善,在这一背景下,我国教育评价界出现许多基于不同关注视角的高校内涵式发展水平的评价,如张耀嵩从内外部教育质量和保障体系出发的质量评价,谢南斌、田金信提出专门考察办学效率与效益的效能评价等。应该说,这些研究虽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这些质量评价在突出内涵式发展特色上有了很大的突破。楼世洲、宁业勤在“区域教育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研究”的课题中提出了学校内涵式发展评价准则指标体系,评价领域包括内涵式发展条件、内涵式发展动力和内涵式发展结果,体现了教育质量评价是过程质量和结果质量评价的基本假设。杨理连把内涵式发展作为一个完整的模式体系,从系统分析的视角提出了内涵式发展的三个评价维度:基础建设评价标准、隐性能力评价标准和核心成果评价标准。从高职教育质量观的发展趋势看,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生在大学影响下的实际收获将成为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方向。总之,随着学术界对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的进一步关注,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的评价问题将成为一个亟待研究的课题。
综上所述,国内关于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研究涉及的范围比较广,但从目前的研究成果看,还存在着诸多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探讨的问题:一是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相关文献显示,对于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过程中对策建议方面的研究相对集中,学者们都根据自己的理解提出一些关注的核心要素和方向,但这些建议缺乏有力的依据和支撑,而且与其他教育类型的区分度不明显,今后需要进一步提炼体现高职院校办学特色的核心因素,科学地确立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点和特点。二是之前的研究对于内涵式发展的实质具有比较缜密的分析解读,然而对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的重点内容的研究不够明晰,这一点不利于实现对内涵式发展的评价和推进工作。只有各高校和教育管理部门清楚了解内涵式发展的内容和方向,才能通过机制创新以转变传统的资源配置方式,实现教育发展模式的成功转型。三是从研究探索现状来看,对高等职业院校内涵式发展的实证研究成果不多,大多数研究是关于经验描述的一些理论探讨,很多政策性建议和导向缺乏科学性和说服性。一些研究成果中虽然提出了评价指标的构建思路,但没有应用具体的评价模型与实证分析来支撑评价系统。实证研究探索方面严重不足,这与我国高等教育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密切相关。而且不同地区的高职教育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所以学者所采用的论据体系往往难以覆盖各个地区的高职教育发展模式,这些都有待于在以后的研究探索中加以解决。
参考文献:
[1]董刚,杨理连,张强.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5):192-197.
[2]杨理连. 系统理论视角下的高职内涵式发展模式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1(27):14-16.
[3]张德祥,林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本质的历史变迁与当代意蕴[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4(11):3-8.
[4]傅兴国.论我国高教发展模式的转变[J].高等教育研究,1988(1):79-81.
[5]王洪才.论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J]. 教育发展研究,2006(7):14-17.
[6]傅笑然.“高等教育内涵发展”概念的解读与审理[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9.
[7]谢仁业.中国高等教育内涵发展: 价值、问题及趋势[J]. 教育发展研究,2006(7):7-10.
[8]王战军.推进内涵式发展,提高高等教育质量[J].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13,27(2):2-5.
[9]房剑森.我国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政策选择[J]. 教育发展研究,2006(7):1-5.
[10]谭秋浩.浅论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J].中国电力教育,2013(10):1-2.
[11]来俊军.我国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路径探析[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35(1):227-230.
[12]浦玉忠.地方行业特色高校内涵式发展的路径选择[J].教育探索,2011(12):92-93.
[13]周雪梅.内涵式发展高职教育发展的现实选择[J].教育探索, 2013(8):25-26.
[14]陈娜,刘文超.河北省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动力机制研究[J].教育教学研究,2012(4):60-62.
[15]徐木兴,刘朝马.论高校内涵式发展模式与运行策略[J].辽宁教育研究, 2008(6):34-38.
[16]陈洁瑾,江增光.学习参与度: 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新课题[J].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8(3):23-27.
关键词: 高等教育 教学质量 外部保障体系
2011年的“十二五”规划的第二十八章《加快教育改革发展》中明确指出:全面实施高校本科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可见,加强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建立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已经成为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项政策要求,是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任务。
在我国高等教育质量内部保障体系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活动蓬勃开展的同时,开拓创新高等教育质量外部保障体系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之路,健全完善高等教育质量外部保障体系,贯彻落实“十二五”规划的教育发展要求,促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进步与持续发展,是十分重要的。
一、高等教育质量外部保障体系的内涵和构成
高等教育质量外部保障体系是指学校外部为了对学校教育质量实施连续有效的质量监控所建立的监控体系,由全国性或区域性的专门机构组成。这些机构的主要任务是领导、组织、实施和协调高等教育质量鉴定活动[1]。
高等教育质量外部保障体系是具有保障和促进高等教育质量提高功能的整体,其构成主要包括保障目标、保障主体和保障客体等[2]。
保障目标是指高等教育质量外部保障的目的。高等教育质量外部保障的目的是保障与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应定位于通过监督、调控、指导高等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促使高等教育最大限度地满足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需求,为社会的经济发展、文化繁荣和科技进步作贡献。
保障主体是指高等教育质量外部保障活动的组织者和实施者。高等教育质量外部保障的主体是政府和社会,包括国务院各部委、高等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专业评价委员会、社会评价机构等。保障主体相互配合,形成合力,有利于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切实发挥质量外部保障体系的作用。
保障客体是指高等教育质量外部保障活动所指向的对象。高等教育质量外部保障的客体是高等教育实施机构的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活动过程。在我国,高等学校是高等教育实施的主要机构,所以我国高等教育质量外部保障的客体是高等学校的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
二、构建我国高等教育质量外部保障体系的现状
我国高等教育质量外部保障体系一直是以教育行政部门的教育评估为主,属于行政性评估。
自1990年原国家教育委员会颁布《普通高等学校教育评估暂行规定》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评估工作发展很快。从1993年到2003年,我国已有170多所高等学校进行了本科教学工作的评估,有80多所高等学校申请参加了优秀教学工作学校评估,其中已评估了13所高等学校。2001年,国家教育部又对全国25所本科院校进行了本科教学工作随机性水平评估的试点工作[3]。
2004年2月,教育部在《2003年-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提出实施“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健全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实行以五年为一周期的全国高等学校教学质量评估制度,从而将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活动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这些措施,在促进高校提高教育质量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为建立健全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质量外部保障体系积累了经验。
三、当前高等教育质量外部保障体系所面临的问题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深入,以政府行政性评估为主的高等教育质量外部保障体系在保障高等学校的教学质量方面虽然起到了强大的支撑作用,但是还存在着诸多问题。
(一)立法滞后,评估工作缺乏法律依据和规范。
我国在教育评估法制建设方面,至今除了《普通高等学校评估暂行规定》(以下简称《暂行规定》)这一部行政法规外,其余的只有散见于其他法规中的零星评估条款。《暂行规定》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产物,其中关于评估目的、评估主体、评估机构等有关规定,不适用于新时期评估工作的开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社会与高校在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中的职责与权限迫切需要通过立法加以界定和规范。
(二)质量保障主体单一,政府对评估工作进行独家控制。
我国高等教育评估完全是行政性的政府行为,社会其他各方面很少实质性参与评估过程,评估的目的、标准和价值取向只能体现政府的愿望[4],这样就会产生多方面的问题。
1.评估活动封闭
我国高等教育评估由行政部门发起、实施,评估结果由其解释和使用,有很强的封闭性,这样既不利于高等学校的各项信息向社会传递,又会影响到评估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2.评估失真
由于政府部门的工作与高校工作的规律不同,评估人员大多也并非专业出身,使得政府不可能收集到全国几千所高校准确、全面的质量信息,会引起评估结果的失效,乃至决策的失误。
3.评估效率低下
政府是评估的唯一主体,带有明显的权威性。高校对政府自上而下的评估结果只能消极地接受,处于被动的地位,这样对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改进难以起到真正的作用。
(三)市场在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中的作用不强。
专门性评估机构是一种社会机构,政府职能部门把教育评估看作是一种既定利益而不愿委托给社会机构。专门性评估机构要解决不少“生存”问题,例如接受委托问题、与行政部门的关系问题、评估市场开发问题等,只有政府转变职能,形成具有市场主体地位的各评估机构之间相互竞争与合作的评估市场,这些问题才能得到解决。
(四)质量保障机构职能重叠,设置分散。
目前,我国各级各类高等教育质量外部保障机构还没有形成一个分工明确的有机整体,有些组织之间在职能上还存在一定的交叉与重叠。而且,国家没有统筹规划专业评估机构的设置,没有按大区设立评估组织,使得专业评估机构多而分散。另外,无论是政府评估机构,还是各专业评估机构,其专业化程度不高,特色不强。
四、健全高等教育质量外部保障体系的对策
我国高等教育质量外部保障经历了从无到有再到制度化的过程。借鉴发达国家的改革经验,结合我国的实际,健全我国高等教育质量外部保障体系,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一项紧迫任务。
(一)加强立法,使评估和保障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我们应依据《教育法》、《高等教育法》,以及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方针和政策,吸收其他国家质量保障的法治经验,结合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理论和实践,对《普通高等学校评估暂行规定》进行修改和完善,对政府、社会与高校在质量保障中的职责与权限加以界定和规范,从法律上健全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质量外部保障机制。
(二)转变政府职能,提高外部保障组织体系的自主性和独立性。
我国高等教育质量外部保障一直是由政府主导,外部保障组织体系缺乏自主性和独立性,表现出很大的行政依附性。对此,政府应转变职能,变行政管理为政策调控,通过制定有关政策法规、财政拨款资助、组织评估检查等非行政指令性的措施来发挥作用,逐步建立起独立于高等教育各利益主体的质量保障组织体系[5]。
(三)加强评估中介机构的建设,发展中介性评估。
发展中介性评估,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与效益的有效途径。评估中介机构要通过对现有人员的培训和对高层次人才的引进,提升机构人员的专业素质,建立评估信息网,积极开展评估理论与方法研究,建立探索符合实际、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和评估办法,形成评估机构的特色和专业优势[6],坚持独立性与公正性,树立权威形象。
(四)构建彼此协作、上下贯通的高等教育质量外部保障体系。
分工协作的高等教育质量外部保障体系有助于节约评估开支,减轻多重评估给高校带来的负担。应分别建立国家和地区级的专业性评估中介组织,分别领导、组织和协调相应范围内的评估活动,实行分级设置、管理,充分发挥各自的作用和职能,并促进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合作,形成一个上下贯通、责权分明的外部保障体系。
健全完善高等教育质量外部保障体系是深入贯彻落实“十二五”规划的要求,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只有健全完善高等教育质量外部保障体系,切实加强对高等教育质量的外部监控,才能保证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实现高等教育健康、持续和协调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田恩舜.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体系及其运行机制[J].高教探索,2003.
[2]安心.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体系研究[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1999.
[3]贺祖斌.高等教育大众化与质量保障[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4]张波.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构建中应予关注的几个问题[J].高教发展与评估,2009.
2014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教育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以下简称两个文件),明确了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具体内容和要求。两个文件提出要进一步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步伐,着力培养一大批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技术技能型人才,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重要的人力资源支撑。两个文件的颁布,预示着国家和各省的高等教育将会有结构和规模上的较大调整。位于我国中部地区的安徽省较早提出要构建有特色的应用性高等教育体系的战略目标,并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实践。安徽省已成立了应用型本科联盟,在职业院校层面也创立了联盟组织,同时还建设了5个应用型本科高校示范单位,今年又通过安徽省高等教育振兴计划立项建设6所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率先进入了发展应用性高等教育和引导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行列,在全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面对国家层面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体系的新形势,安徽省在建设应用性高等教育体系的战略上应进行新思考。笔者想就这个问题提出一些观点供高等教育改革的实践者和理论研究者参考。
一、两个文件的颁布与实施将会引发高等教育新变化
(一)高等职业教育的规模将达到高等教育的一半以上
对于两个文件确定的高等教育规模和学校设置条件,需要关注三点:一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占整个高等教育的比例在未来6年内要超过50%;二是对职业院校的升格和合并条件限制更严,原有的职业院校基本不升格或并入更高层次院校;三是高职院校和本科高校招收低一个层次职业院校毕业生比例将要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从以上变化可以看出,在高等职业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和原有中等职业院校及高等职业院校不升格或并入高一层次学校的前提下,要实现高等职业教育占高等教育一半以上目标,必须让越来越多的地方本科高校加入到职业教育事业中来。
(二)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将实现互通发展
为了让学生多样化发展、多路径成才,必须加大制度设计层面的改革,确保职业教育、普通教育和继续教育紧密衔接,这也是两个文件的主要精神。由此可以看出,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作为高等教育两个部分,需要通过结构调整和改革形成新的结构和模式。因此,区域高等教育结构重组势在必行。
(三)部分普通高校将在自愿前提下实施转型发展 地方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将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自身寻求发展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在转型的具体实施上,要采取试点推动、示范引导等方式,以确保转型圆满实现,从而使我国职业教育中本科层次学生的比例不断提高。其次,高校分类体系建设要不断加强,从而形成设置、评估、指导、经费投入等一系列规范化的机制和制度。国家将从招生、经费投入等方面给予应用技术类高校更多优惠政策和绿色通道。从这里可以看出,国家已经把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校转型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高等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发展应用技术型本科教育、健全高校分类设置和管理体制机制将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
(四)所有高校都将更多承担学生职业教育的职责
两个文件都指出,各类学校要为学生提供更多职业引导、就业与创业指导等服务,要针对高职院校和普通本科高校学生重点开展职业道德、职业发展、就业和创业指导等方面的教育及培训活动,提升高等学校职业、就业和创业指导与管理的层次,进一步增强毕业生职业认识和职业素养,提高学生就业的竞争力和成功率。由此看来,各高等学校必须进一步完善学生职业、就业和创业管理体系,努力将学生职业、就业和创业服务水平提升到更高的层次。
(五)职业教育中的学位制度构建将被提上议事日程
两个文件中指出,本科层次职业教育院校为数较少,人才培养模式不太适应应用型人才成长需要,同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也处在探索阶段,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把确立职业教育学位制度提上议事日程。那么,本科和研究生层次的职业教育必须建立起相应的学位制度。这是一个使应用性高等教育和学术性高等教育得到同等重视的一个重要举措,它的建立和实施将会使应用性高等教育在层次衔接上更为紧密,体系更为完善,最终使高等职业教育更好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不同层次应用技术类人才的需求。
二、安徽省应用性高等教育体系建设现状
(一)顶层设计提出较早,系统整体规划和实施安排较为滞后
早在2010年,安徽省就颁布了《关于建设高等教育强省的若干意见》,明确了建设应用性高等教育体系的战略目标,同时,也提出了建设一流大学、大力发展应用型本科和职业院校的具体目标,但始终没有一个能够统揽全局,分步骤、分类别推进应用性高等教育体系建设的规划和整体性进度安排,从而导致安徽省虽然在发展应用性高等教育上做了很多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缺乏系统的规划和安排,影响到构建有特色的应用性高等教育体系进程的有效推进。
(二)探索实践活动实施较多,推进的广度和深度较为欠缺
长期以来,安徽省在应用型高校建设上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实践,如成立安徽省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实现抱团发展,遴选五所示范应用型本科高校立项建设单位,成立职业学院层面的联盟组织,加强国家和省级层面示范职业院校建设,设立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项目等,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在全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但是,探索实践的层次不深、涉及面欠广、步子迈得不大,加上经费投入力度不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育行政部门和相关高校发展应用性高等教育的积极性,效果的显现受到一定的影响。
(三)普通本科与高职同属高等教育范畴,实际上两者的分割状况较为明显
在我国,不仅是安徽省,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分属不同的教育管理体系,两者虽有一定的联系和沟通,但长期以来普通教育,特别是初高中阶段的教育,基本上是涉及不到对学生的职业教育和职业指导,在教育分流上产生了比较明显的不和谐现象,两类教育各自为政,几乎没有什么联系,流入普通教育的学生缺乏职业方面的知识和指导,进入职业教育体系的学生也很少有进一步深造的机会。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就像两条平行线一样无法相交,导致普通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技术实践能力较差,不能满足现代产业结构调整对大量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要,同时也较明显地限制了职业技术类院校毕业生进一步发展和提升的空间,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人们对职业教育的轻视,影响职业教育生存空间的进一步扩大。
(四)许多地方高校已意识到转型将会带来发展机遇,但转型的决心不够坚决
对于包括安徽在内的所有省份来讲,在国家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背景下,一些高校必须实施转型发展,强化应用技术类高校办学定位,这是对地方本科院校未来发展的挑战,但更多是一种发展机遇。从最近几年情况来看,一些地方政府和本科院校已经率先启动相关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从中尝到了甜头。但是,更多的地方政府和本科院校持徘徊、观望的态度,致使转型工作推进力度受到了影响。对许多普通本科高校来说,重理论、轻实践的观念已成为定势,如果要改变或说转型,将打破这种平衡,一方面会带来不适应,导致痛苦,产生恐惧,另一方面,原来学校长期积累起来的办学优势、社会影响力等无形资产将会消减,所以,转型必然面临诸多现实困难和阻力。
三、对安徽省构建应用性高等教育体系的新思考
(一)坚持发展具有安徽特色的应用性高等教育的方向不动摇
在国家高等教育规划和布局基础上,区域高等教育必须有自身特色和体系。安徽省在这方面率先走在其他省份的前列,较早提出要加大应用性高等教育比例,优化结构布局,并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实践。然而,作为新生事物,发展和壮大过程是需要较长时间进行实践探索和经验积累的。因此,我们一定要坚持建设具有安徽特色的应用性高等教育体系方向不动摇,直至达到我们的最终目标,使安徽省高等教育的结构调整能够成为区域高教结构调整的成功案例。
在国家新的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背景下,安徽省在规划应用性高等教育体系时一定要考虑与发展职业教育的关系。事实上,两者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是建立应用性高等教育体系不可缺少的部分。但是,要注意一个重要问题,即办学历史和经验问题。高等职业教育院校办学历史比较长,应用性特色较为明显,应用型人才培养经验也比较丰富,模式也较为成熟,而应用型本科办学时间较短,经验不足。因此,要将高等教育发展的重点放在应用型本科教育上,同时,研究生的培养上也要把专业学位教育规模提高到一定的比例,从而满足初、中级应用技术技能型人才提升层次的需要。两个文件提出了经济社会发展对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和研究生层次职业教育人才有较大需求,这充分证明安徽省早在五六年前提出的发展以应用性本科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为主的应用性高等教育的决策是明智之举。
(二)进一步优化应用性高等教育结构布局
应用性高等教育体系致力于建立专科、本科和研究生三个层次紧密结合的教育架构。就安徽省现在的状况来讲,高等职业教育尽管仍需进一步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改善办学条件,但已具有一定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优势和较为良好的办学条件,与应用型本科教育存在的办学经验不足形成鲜明对比。因此,我们的重任在于大力发展应用型本科教育。应用型本科高校的数量扩充和培养模式的改革,将会把中职、专科层次的高职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合理衔接起来,建立起各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完整体系,打破应用性教育、职业教育、普通教育之间的“断头路” ,为应用技术技能型人才打通成长的通道。为此,安徽省在构建应用性高等教育体系时必须做好布局和谋划,要加大调整的力度,建立起各层次应用型教育相互衔接、特色鲜明的区域结构体系。
(三)科学界定各类应用性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发展定位
建设应用性高等教育体系,面临着比较重大的结构调整任务,具体来讲,对现有普通本科和研究生教育提出了深化改革和转型发展的严峻挑战。合理界定各类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区别和差异至关重要,一定要从战略高度来规划好应用性高等教育体系各个部分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发展定位。具体来说,应用性高等教育各层人才培养目标和定位有着明确的差异,即专科层次职业教育培养的是一线的技术型和高层次技能型人才,应用型本科培养的是高层次技术型人才,专业学位研究生层次培养的是研发和高层次管理型人才。
(四)着力深化各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目前,高职院校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相对比较成熟,而作为人才成长不可或缺的应用性本科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起步和发展相对较为滞后,在这方面需要做的是着力改变原有的学术型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校的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符合度。
对应用型本科教育来说,一是要立足岗位群的要求,明确人才培养的目标和定位,有针对性地设计课程体系和内容,突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提高实践教学水平,强化以教学为中心的意识,着力转变学术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使培养的学生具有较强的核心能力。二是要提高学生就业和创业本领,大力倡导学生攻读本学科、本专业以外的学位或学历,发展双学位、双学历教育和辅修课程教育,使毕业生具备更强的工作岗位适应能力,提升学生就业和创业的本领和成功率。三是要对接高等职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和九年制义务教育,使应用性教育贯穿人才成长的各阶段,这样才能系统构建好应用性高等教育的基础平台。
就目前的发展状况来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在培养模式上与学术型学位大多没有什么差别,主要原因在于应用型学科建设滞后,产学研合作育人平台基础较差,所以,要大力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必须在学科建设、培养目标定位、培养模式、产学研合作、管理体制、工程技术中心等方面加强建设和改革,确实推行“双导师”制,努力建立符合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规律的办学体制和机制,使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更快走向规范化、成熟化。
(五)强力驱动部分地方高校转型发展
构建具有特色的应用性高等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强力推进地方高校转型发展,重点要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教育行政部门必须设计路线图和时间表。转型发展是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高速发展、规模极度扩张的形势下对区域高等教育结构调整和分类发展提出的迫切要求,教育行政部门必须从各类高等教育规模确定和结构调整、制定转型实施方案、出台改革试点措施、招生计划、财政支持等方面统筹谋划,精心安排,否则,推进这项工作的力度就会受到影响,很难会有明显的改革成效。
二是教育行政部门要重视应用型高校的设置及各类评价标准的制定。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经验证明,分类发展和特色发展是高校生存与立足的根本。为此,我们有必要对各类高等教育制定相应的标准,从而引导各类高校各安其位地规范发展。所以,在现阶段和今后一段时间内,就应用技术型高校来说,要在院校设置标准、专业标准、教师标准、办学条件标准、评估标准等方面加紧设置系统化合理化的标准体系,为高等教育分类管理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是各地方高等学校要主动投入转型发展的探索实践中。不要彷徨、观望和等待,转型的决心越早下定,转型的行动越早启动,学校就能越早越多地从中获益,将来学校就能通过转型和改革获得更大的社会影响力,促使学校更好更快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