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交流与文化的关系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文化;专题;交流;展览;博物馆;爱国主义教育
中图分类号:G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6-251-02
人类如今已经走入一个信息高速发展、经济急速增长、人民对文化需求急速增大的时代。党和政府现在开始不断加强文化建设的力度,特别是在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上,开始提出了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文化强国的战略决策,对文化事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目标和要求,文化事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做为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博事业同样享有这千载难逢的发展良机。然而机遇与挑战并存,面对诸多现实的困扰与考验,如何抓住机遇,实现突破,进而推动博物馆的教育功能,已经成为必须思考的课题。博物馆除了基本的陈列、展示、以及文物的保护作用,也应从时代的脚步中求发展、求变化、求创新,在创新的路上加强对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推动作用。然而,单一的展览和一沉不变的主题不再能够充分调动学生或者青少年的关注兴趣,在信息化日益突显的当今时代,举办跨越地区的文化交流展览,才能推进博物馆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功能。
一、与时俱进,博物馆从发展中发挥教育功能
与时俱进是新时代对文化产业发展提出的要求。不能推陈出新,就不能在当今文化市场占据一席之地,就不能突显文化的教育作用和社会功能。博物馆,作为收藏和展示人类文明的进步历史记录的场所,已经成为一个地区经济发展和人文关怀的重要体现。随着地区经济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博物馆在陈列和展示方式上,开始推陈出新,采用更多高科技的光影设施配合陈列内容。随着各种高科技手段的不断运用,对于博物馆的发展来说,多层次多角度展现文化魅力已经成为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的紧迫任务。如何最大限度的发展展览陈列的吸引力,如何增加举办展览的知名度,已经成为新时期博物馆求发展和创新的必然要求和发挥教育功能的必然挑战。历史上的博物馆源于亚里士多德研究亚历山大大帝收藏物的地点,但如今的博物馆绝不仅仅是对收藏物的研究场所,更多的是为观众提供文化交流、文明展示和艺术灵感之源。因此,博物馆是不断变化和完善的博物馆,简单的陈列展示应随着时展而改变。
新时期的博物馆应立足于吸引更多的观众、吸引更多的外来展览、更大层面的面向整个社会,使每一个对文化感兴趣的人能够有条件得到启发。只有将被动吸引观众转变为主动吸引观众,才能对广大人民群众更好的起到文化向导作用。如今的博物馆大多采用的陈列和光影等设备的配合,然而,简单的陈列和光影的结合,对于广大观众来说,已经越来越寻常化,在观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面前,当今观众所需要的是更多的文化资讯、更强烈的感官映像、更多的好奇心的满足,单一的民族文化或这历史文化基本展览,对于本地文化相对熟悉的观众来说,已经略显视觉疲劳。
现代博物馆应改变过去集中历史文物的单方面陈列,更多关注社会的发展和专业化的需要。博物馆如果仅仅定位与收藏和展览,就只能单纯发挥文物的作用,失去现实意义。过去单纯的展览陈列的模式已经不适合长期存在。博物馆在新时期的课题更多的是建设具有文化特色的博物馆体系、形成门类丰富、特色鲜明、专题突出、分布广泛的博物馆发展新格局。举办展览应该比过去更大范围的面对社会、更大程度的对公众提供信息咨询和导向,更多方面和角度传播社会文化。因此,举办交流展览能够突破过去单一文化展示模式,也成为突破博物馆地域限制、单一文化限制的有效方法。
二、举办交流展览,打破单一文化限制,增强文化吸引力
一是文化交流展览能够补充原有基本陈列,突显博物馆求新意识。陈列展览是博物馆的主要业务活动和重要的社会教育形式,博物馆的宣传教育职能,主要通过陈列和展览来完成。仅有基本陈列尽管能够短期吸引观众,但是长此以往,随着观众欣赏水平的提高,如果整个博物馆的基本陈列没有变化和创新,没有新事物的丰富和补充,观众恐怕将对博物馆提不起兴趣,也难以不断满足观众信息需求。基本陈列并不能涵盖所有文化层面,因此必须有更多的展览补充和丰富基本陈列内容。举办交流展览能够给博物馆陈列注入新鲜血液,同时能够补充观众在基本展览中无法满足的需要。再次,举办交流展览能够有效的跨越地区、时间的限制,在传播异域文化、古今文化对比、和中外文化差异等方面具有基本陈列不具备的优势。
一、ECFA后签署两岸文化合作协议的议题已提上日程
主政3年多来,两岸关系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大突破大发展,昔日剑拔弩张的台海紧张气氛已为今日热络的“大三通”所取代,初步步上和平发展的轨道。随着ECFA的签署并于今年1月1日正式生效,两岸经贸关系实现了质的飞跃,进入了机制化发展的新阶段。
后ECFA时期,人们不约而同地将两岸关系下一个发展重点指向了文教交流与合作。这一是因为ECFA确立了两岸经贸关系发展的大框架,虽然后续还有许多工作要做,还有许多阻力有待克服,但毕竟已迈出关键步伐,翻开新的篇章。二是因为两岸政治谈判问题受制于岛内政局、国际因素及大陆内部因素等,一时尚难以提上议事日程。故相比较而言,文化议题的争议性不大,可深可浅、可大可小,是可以着力的领域。更为重要的是,文化交流扮演着连接情感、沟通思想、凝聚认同、弥合分歧、重建共同记忆的基础性作用,“经贸与文化是连接两岸的两大桥梁,缺一不可”,在全球金融风暴下的此刻,当重新审视两岸关系的未来时,“我们意识到两岸关系是否能持续且长远地发展,是否能在不远的未来产生实质性的更大突破,文化平台上的沟通、往来与融合是问题解答的一个关键所在。”
台方最早提出商签文化交流协议的事,得到大陆的积极回应,但后来台方又缩了回去,对商签文化协议一事踩了急刹车。2010年9月,台“中华文化总会”会长刘兆玄表示:“两岸间文化合作还需要时间讨论,需要积累经验,因为文化范畴比经济更广泛,谈出架构协议不容易”。2011年1月台“文建会主委”盛治仁声称,目前不需要签署两岸文化交流协议,“倾向于从个别议题人手,自然形成交流机制”。台“教育部长”杨朝祥建议两岸签署教育ECFA。今年6月1日,刘兆玄再次表示应先搞交流,“由易而难,累积经验,发觉问题,再坐下来谈,有需要时再签,这样比较有完整性”。由此可见,两岸均认为应加强文化交流,但对于是否应开始商签文化合作协议缺少共识,时机尚不成熟。
不论签或不签,两岸对于总书记所说的“推动两岸文化教育交流合作迈上范围更广、层次更高的新台阶”,和孙亚夫副主任提出的“不断为商签两岸文教协议积累共识、创造条件”的建议,应无异议。
二、两岸文化交流合作协议可粗可细
两岸文化协议之所以难签,除了时机条件因素外,可能与文化议题“范畴比经济更广泛”、更为庞杂、也因而更难签有关。如果说经济层面的交流主要是为了实现两岸经济资源最佳配置、创造最大的互惠利基、满足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那么,文化交流则兼有沟通观念、密切情感、增进共同认同、满足人们精神需要的多重作用,是一个细水长流的工程,重要但不急切。
广义的文化形态似乎可以分为三个面向,即观念的、行业的和产业的。观念形态的文化特指人们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体现为各种各样的理论、学说、主张及根据这些观念设立的制度规范等,它是人们的社会存在暨生产生活方式在观念及法制上的反映,对人们的社会存在具有指导作用。行业形态的文化指的是从事精神文明活动、服务于精神文明建设或与文化事业有关的社会职能部门,例如教育、科技、文艺、宗教、体育、卫生、出版、传媒等界别。产业形态的文化就是文化的产业化,泛指通过设计制造销售文化产品来赢利的国民经济部门。
文化的庞杂性决定了它不太容易谈成一个一揽子的综合文化协议,特别是在两岸政治和意识形态存在较大差距的情况下更是如此。例如:人们很难签订一个规范观念交流的文化协议,因为观念是附着于人的头脑之中的,无处不在,只要有人的接触交往,有事的交流合作,就会有观念的自然沟通、碰撞与相互影响,不需要也没必要用一纸协议来规范观念的交流。再如文化行业和文化产业也是千头万绪,短期内难以理出思路来。
但这并不是说两岸不能也不需要签文化交流合作协议。毕竟协议可以是宏观抽象的原则,也可以是微观具体的规定;可以提纲挈领,也可以像实施细则一样面面俱到;ECFA就是关于两岸经济合作的框架协议(台方称为“经济合作架构协议”)。两岸文化合作协议不是能不能签,而是愿不愿签及何时签的问题。台方认为目前商签时机不成熟,两岸先就具体的文化行业和文化产业商签交流合作协议也无不可,例如有关方面提出的商签教育EC―FA、影视ECFA、出版传媒ECFA等。
三、从具体议题入手加强文化交流合作
事实上,两岸文化交流合作一直秉持“先易后难、先个别后一般”的规律在推进。例如:早在执政时召开的国共第三届经贸文化论坛,即提出了“积极促进两岸教育交流与合作”的7项建议。2009年执政后召开的第五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提出6大类29项“共同建议”中,促进两岸文教、文创产业和新闻交流等的内容就占了5大类26项。两岸签署ECFA后召开的第六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提出的22项“共同建议”中有10项涉及两岸文教交流合作的内容,均为具体议题。
这些议题包括:促进两岸合作编纂中华语文工具书;鼓励和支持两岸青少年参加形式多样的交流活动;加快推动两岸学历学位互认、两岸学生互至对岸学习研修,促进建立两岸高院相互招生的联系与协调机制,建立两岸学历学位证件查验及作业平台;促进两岸体育交流合作,加强两岸奥委会、单项协会和各类体育组织及专业人员的交流;建立出版物交流合作规范,扩大出版物贸易和版权贸易;尽快实现两岸媒体互设常驻机构,支持制定促进新闻交流与媒体合作的政策;完善两岸广播、影视、出版等业界沟通对话机制,加强两岸文创、数字内容、音乐产业的交流合作,支持制定规划及相关政策;推动落实两岸知识产权保护合作协议等。
几年来特别是重新执政后,经过努力,上述建议内容有许多已取得积极进展。例如:两岸文学艺术类的交流更加活跃,两岸教育交流取得突破(大陆宣布给台生以等同于陆生的平等待遇,台方承认41所大陆大学学历并开放陆生入台就学),两岸体育健儿共同参加一些大型比赛,两岸故宫达成合作协议,共同举办文物展览、合拍影视剧、合作出版图书音像作品,启动合作编纂中华语文工具书,共同推动商签智慧财产权保护协议等。
目前,两岸应重点就双方都有共识且都感需要的教育、新闻传媒和文创产业的交流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
文化与教育相伴而生,相随而长,文化给教育以社会价值,教育给文化以生机活力。两岸文化教育事业的进步需要交流,两岸关系发展需要来自文教交流的动力,更需要强有力的文化认同、民族认同的支撑。开展两岸文教交
流合作,对推动两岸关系发展具有基础性、全局性、长远性的重要作用。目前两岸教育交流距离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需要还差得很远,因此,推进两岸文化交流合作必须继续在教育交流合作上下大功夫。
新闻传媒扮演着沟通两岸信息、传递两岸民意、增进两岸理解的重要角色,在两岸文化交流中发挥先头部队和铺路搭桥的作用,不可或缺。重新执政以来,两岸交流取得极大进展,但在新闻传媒部分却进展有限,或“只闻楼梯响,不见人下来”。表现在两岸的报刊、电视、网络、记者驻点等仍被限制,“影响所及,主观,偏颇,甚至预设立场的新闻报导不但局限了两岸人民之间的信赖与解,严重推迟了两岸‘终极和解’的时间表,也给了根本就不希望两岸和解的‘有心人士’可乘之机。”
除外,两岸文创产业发展各有长短,大陆有深厚丰富的文化资源、功底扎实的艺术专业人才、广阔的市场及强有力的政府支持,但文化产品的质量、文化服务的多样性和完善程度还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文化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还较弱,在创意设计、技术研发、自主知识产权和品牌等方面存在诸多不足;而台湾文化产业起步较早,在创意、研发、营销及品牌经营方面具备相当的优势和基础,但在人财物特别是市场方面不如大陆。因此,两岸在文创产业方面的合作完全具有优势互补、互惠双赢的可能。
四、正视两岸在观念文化形态上的差异
毋庸置疑,两岸文化形态系出同门,均具有鲜明的中华文化的特色。例如:两岸人民都以汉族为主体,两岸语言文字相同,饮食服饰、风俗习惯、、伦理道德观念等也大体相同。尤须指出的是,台湾自1945年光复后,在政治上居统治地位的主要是从大陆去的中国及其政权,教育上占主导地位的仍是以儒家学说为代表的中华传统文化,民间仍然保持着浓厚的中华民族习俗,上世纪60年代末推动的“中华文化复兴运动”对中华文化的整理保护与宣传做出很大贡献。这些不仅使中华文化在台湾根深叶茂,也使之内涵得到极大丰富和发展。
正因为如此,两岸均认同:“中华民族能历五千年而不坠,端赖优秀文化的维系。”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维系全体中国人的精神纽带”,“是全体中国人的共同骄傲和精神支柱”和“两岸交流的基础”,也是“两岸真正的最大公约数”。
但另一方面也应看到,由于地理环境场所、历史经历等有所不同,中华文化在台湾已形成融海岛文化、移民文化、外来文化和西方文化于一体的自身特色。例如:崇尚自由开放,接受外来事物较快;尊重多元、包容不同、勇于创新,重视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结合;重友情讲义气,信奉“爱拼才会赢”;政治上效法欧美的政党政治、三权分立与普选制;经济上实行外向型的市场导向的自由竞争机制;社会治理向西方看齐,“公民”文化、志工文化及大众消费文化较为发达等。两岸在制度文化和观念文化上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尤需指出的是,两岸关系近百年的疏离和60多年的政治敌对以及受国际冷战格局的影响,近代分别走上不同的发展道路,深深影响了两岸民众的民族情感,甚至造成了政治、身份认同的对立与统“独”对立,不仅给两岸关系的深入发展造成阻力,也成为影响两岸建立政治互信的深层次原因。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两岸交流最艰难的障碍也在于文化”凹,签署文化协议、深化两岸的文化交流合作确有其必要性和紧迫性。
还需指出的是,决定一种文化形态本质特征的是民族和人,而不是其它。因为文化与民族不可分,文化“孕育着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两岸中华文化的不同特色并非两岸文化的本质区别,中华文化本身就是中华各民族融合、继承传统、不断演化、自行发展并与外来文化相互影响下的结晶。
五、对待文化差异应从大处着眼、换位思考
由上述可知,两岸文化均属于中华文化体质、大同小异,需要探讨的是:两岸究应如何对待彼此的文化差异?经验表明,文化相同有助于两岸走近,文化差异又提醒两岸保持距离,其结果造成一种不远不近、若即若离、欲近还离的混沌关系,不利于两岸关系的持久和平发展。
台湾因为自身的局限性,希望在经济上拥抱大陆,借助大陆求发展,但在文化上则自视“优越”,自认“唯有台湾,最有条件成为中华文化的领航者”,“台湾经验应可作为中国大陆未来发展的借镜”。大陆政策的实质,就是要以台湾模式引领大陆发展,促使大陆和平演变,在此之前维持两岸“不统不独不武”的现状。
大陆的既定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本世纪中叶挤入中等发达国家的行列,为此,希望先从经济文化入手进行自身的建设与两岸的交流融合,最终实现大中华的政治整合。因此,大陆对于台湾利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搞政经分离和文化渗透的做法颇为敏感,对台湾追随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来对付中国大陆感觉不爽并保持一定的警惕。
笔者认为,目前双方立场之形成可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均有可理解之处。台湾自视文化发展优越于大陆有其依据,两岸政治对立亦与制度观念形态的文化差异直接关联。大陆因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情况复杂、家底薄、发展不平衡等,不可能照搬台湾经验和西方发展模式亦很正常。要整合双方的立场,使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能够良性循环,关键在于端正态度、换位思考和明确共同的奋斗目标。假设双方都能以民族复兴为重,以民本(不是民粹)为宗,从实际出发,相互理解,,取长补短,许多问题就不难解决或者可逐步解决。
从大陆方面来说,应该“以大事小以仁”,率先展示祖国大陆的博襟与中华民族延续五千年文明的自信,以海纳百川的姿态尊重包容台湾同胞的所思所想所为,承认台湾同胞是中华民族在现代化道路上的先行者,视台湾发展经验为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虚心学习台湾的先进之处,通过交流合作逐步化解台湾同胞对祖国大陆的误解和敌视,努力寻求重建两岸共同的民族文化认同。
从台湾方面来说,则应看到自身在自然条件、发展品质上存在着不足,看到台湾的发展离不开大陆、两岸关系唇齿相依、休戚与共;应理解大陆“大有大的难处”,近代史上同样经历内忧外患的“悲情”,走过发展的弯路,付出沉痛的代价,渴望民族振兴、国强民富、再造中华文明的盛世辉煌,必须走出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发展之路;应明确两岸人民只有同心协力才能完成振兴中华的神圣使命,台湾的持久和平发展繁荣只有在中华振兴的大背景中才能实现和确保。
六、两岸观念文化的交流应尝试“相向而行”
香港《大公报》的社评认为,两岸关系的根本改善,千头万绪,离不开消除大陆与台湾之间50多年的隔阂与不信任,离不开两种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和谐相处。这就需要中华文化春风化雨的滋润和滴水穿石的工夫。以中华文化丰富的内涵和深邃的智慧,完全可以成为两岸和平发展事业的动力和重要支撑。这
方面的交流合作,不仅有良好扎实的基础,有民意民心的支持,也有宽和的政策环境,这些都将为两岸和平发展软实力的培育和壮大提供可行性,创造有利条件。笔者非常认同这种看法。
所谓“相向而行”就字面意义理解,是说对立的两造应互以对方为目标向中行进靠拢。两岸在价值观上只有“相向而行”,才有可能最终实现互利互惠和合,才可能使两岸关系永久走在和平发展、良性循环的轨道上。
首先,两岸观念文化交流“相向而行”应建立“三个明确”的共识,即:明确两岸的历史、地理、血缘、文化密不可分,两岸人民都是炎黄子孙、中华儿女,台湾与大陆都是两岸同胞共有的家园,两岸命运与共,谁也离不开谁;明确两岸都属于中华文化的范畴,两岸都有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权利与义务;明确文化交流应秉持以人为本,以同胞为怀,以振兴中华、再造中华文明盛世为宗旨。
其次,“相向而行”应确立循序渐进的低中高级目标。
――低级目标是,最大限度地寻找并建立两岸在观念文化上的公约数,寻找并拓展共同话语,如以民为本、保护人权、完善民主、加强法治、惩恶扬善、平等相待、互利互惠、共创双赢等。
――中级目标是求同化异,即在交流的基础上增进了解和理解,进行换位思考,尝试尊重、包容、借鉴乃至欣赏与自己不同的价值观与思想行为方式,逐步缩小彼此在观念和情感认同上的差距,化解并解决争议。
――高级目标是追求和谐,即各种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和平共处,互相尊重,取长补短,自然选择,进而在更高层次上达到两岸文化的融合与再造,重现中华文明的辉煌盛世,为人类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与文明进步,树立新典范,作出新贡献。
最后,应把握“五不”原则。即:1、不做伤害或有损于两岸政治互信、伤害或有损于两岸人民共同利益的事情;2、不搞两岸社会制度、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乃至所谓的“核心利益”的对抗;3、不操之过急、拔苗助长;4、不惟已独尊、固步自封、盲目否定和排斥一切与自己不同的文化形态;5、不在交流中将自己的想法强加于人。换言之,在文化交流中应努力做到以诚相待、理性务实、互相尊重、、自然选择。
七、结语
两岸关系在经历了近60年的冷战对峙之后,终于在2008年迎来了和平发展的曙光,并在短短两年的时间里取得了诸多历史性的大突破。在实现“大三通”、签署ECFA之后,进一步加强两岸文教交流与合作的议题已被提上议事日程,成为现阶段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必然选择。
如果说文化是“民族的灵魂”,“两岸交流归根到底是人与人的交流”,“文化的交流要比其它任何领域的交流都更为深刻,更为长久”,那么,要确保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长治久安、良性循环,就必须让文化交流与经济交流并重,让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并重,将文化交流建设融合贯穿于和平发展的全过程,与振兴中华同步。
关键词:中西文化交流;文化互动转型论;明末清初
明末清初的中西文化交流的正式启动应自利玛窦入京开始。法国汉学家谢和耐的话很好地指明了这场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性。他说明末清初的中西文化交流“是发生在1600年前后的一件极为有趣的事,因为这实际上是两个完全独立发展的伟大文明第一次真正的接触。”各种文化自组织系统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发生扩张和相互接触,会有文化输入与输出的现象发生。同类型文化间的交流与传播可以维系和强化该文化系统,但不会引起它的质变和型变,而不同类型文化间的交流与传播则能做到这一点。因此,异质文化之间的交流与传播是文化发展的动力。
一、文化互动转型论
文化交流与文化传播的途径往往是双向的,在许多情况下是一个互动的过程;交流的双方相互影响,在许多场合下很难分出谁是纯粹主动的传播者,谁是完全被动的接受者。这就是文化互动转型理论的要旨。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的区分在文化融合阶段是相对的,两种文化的关系及其自身价值要在一个互动的过程中方能得到充分的表现,更重要的是,在双向性的交流与传播过程中,双方都在不断地改变着自身。
二、文化冲突和对抗是一种必然,但不能用来证明异质文化不可能融合
由于文化的差异性,在交流与传播过程中引发文化冲突和对抗是一种普遍现象。文化互动转型论对文化冲突持具体分析的态度,而不是加以笼统的肯定和否定。文化冲突是客观存在,不容否认的,但是,文化冲突带来的不良后果只能用来证明不同类型文化差异和文化传播手段的不恰当,不能用来证明中西文化的不可融合,否则西方文化和东方文化的形成和拓展都将成为可疑。文化互动转型论承认异质文化融合是可能的,这不仅是世界各大文化体系成型的历史告诉我们的事实,而且也是世界文化发展的大趋势。文化互动转型论不仅要考察文化类型及其根本差异,更要注重文化融合后输出方与接受方各种文化要素的组合、调适、乃至达到和谐,从而比旧文化具有更为强大的生命力。
三、文化适应与外来文化的本土化是文化融合的有效途径
文化互动转型论要思考文化传播与融合的有效途径,在武力征服被公认为无效的这个时代,文化适应与外来文化的本土化应该视为世界文化融合的有效途径。外来文化在与本有文化深入接触以后必然发生外来文化本土化、本色化一类的变化。本土化是文化互动转型论的逻辑推演和组成部分。本土化方法有优点也有缺点。它的缺点在于有可能曲解了原有文化,甚至将一些它原本不具有的含义强加于它,影响了人们对于原有文化作出客观正确的理解,而它的优点在于丰富了原由文化的内涵,有可能丰富和发展了原有文化。因为外来文化与本有文化融合本来就包含着一个对原本重新解释的问题,文化交流的传播方和接受方都要为这种解读作出努力。在这里取决定作用的不是外来文化或本有文化自身的性质,而是文化接受方的自主选择。有了适宜的文化环境和接受方的正确选择,文化的转型和更新才会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四、明末清初的中西文化交流
方豪先生早已指出:“利玛窦为明朝沟通中西文化之第一人。自利氏入华,迄于乾嘉厉行禁教之时为止,中西文化之交流蔚为巨观。西洋近代天文、历法、数学、物理、医学、哲学、地理、水利诸学,建筑、音乐、绘画等艺术,无不在此时期传入;而欧洲人则开始移译中国经籍,研究中国儒学入一般文化之体系与演进,以及政治、生活、文学、教会各方面受中国之影响,亦无不出现于此时。”耶稣会来华传教这场跨文化传播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具有典型意义,从文化互动的基本立场出发,基督教文化与中国文化融合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基督教与中国文化的关系不能完全等值于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关系,但确实是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时至今日,中西文化虽然仍有巨大差异,但共性和趋同的一面在不断增强。由此看出,倡导中西文化融合是符合世界文化发展大趋势的。
五、明清之际基督教神哲学的中国化
神学与哲学关系密不可分。在文化系统中,神学与哲学同处于精神与文化的核心层面。跨文化的文化传播有无神学与哲学层面的交流与融合,是判定文化传播深入程度的标志之一。任何外来思想均有其自身的渊源与性质。中国学者一般认为:“利马窦传入的神学思想,属于中世纪欧洲正统经院哲学思想理论体系。”这一判断是正确的。然而,对耶稣会士在华传播的神哲学思想追根溯源以确定其本身性质是一回事,考察其在传播过程中对中国社会与思想起了什么作用是另一回事。两种异质文化传统,尤其是宗教与哲学思想之间的沟通、了解,不论其媒体的主观意图如何,必然会在超出媒体的更大范围内发生作用。传播方为了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会针对接受方的实际情况对其宗教哲学思想作形式和内容上的调整和修饰,而接受方则会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对外来思想作翻译、诠释、再创造的工作,从而引起建设性的传播、解释和运用。正是这种双向的诠释和创造活动,提供了精神文化融合的契机。
六、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分析明清之际发生的中西神学与哲学的思想交锋,我们发现该阶段中西文化交流具有平等互动的性质。当时有机会接触西方神哲学的知识分子,无论是赞同还是抗击实际上都表明他们基本上弄懂了天主教的灵魂学说,而他们对待中西文化关系的态度则决定了他们对西方神学思想的取舍。通过中西文化的会通、融合、促进中国文化自身的更新与转型,创造出一种高度发达的文化,正因为如此,我们更要强调文化互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中国从改革开放以来已经呈现的种种中西文化并存与融合恰恰表明,这条道路是可以走得通的。
参考文献:
[1]谢和耐等著,耿升译.明清间入华耶稣会士和中西文化交流[M].成都:巴蜀书社,1993
[2]朱维铮.利玛窦中文著译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3]王晓朝.文化互动转型论--新世纪文化研究前瞻[J].浙江社会科学,第3期,1999
[4]许志伟,赵敦华.冲突与互补:基督教哲学在中国[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P键词:新媒体;社交行为;文化交流;价值取向
基金项目:湖南省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新媒体社交平台对社交行为的影响及趋势研究”(湘教通:2016-283)
中图分类号:G12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新媒体环境下价值取向、文化交流与社交行为分析
收录日期:2017年1月16日
新媒体技术的不断普及和成熟,传统的人际交往正在发生改变,新媒体已经不仅仅是一种社交媒介,而渐渐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基于调查问卷和现阶段国民社交情况,探究新媒体环境下价值取向、文化交流与社交行为间的相互影响,就如何在复杂多变的新媒体环境下更好地进行价值取向、正确且包容多元文化的社交提出相应的建议,对规范人们的价值观培养阵地和促进多元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一、新媒体环境下的价值取向
(一)价值衡量的一般标准。价值观就是人们由心中发出对世界上存在万事万物的认识以及所持有的对待万事万物的态度。人们所处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包括人的社会地位和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着人们的价值观念。处于相同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人,会产生基本相同的价值观念,每一个社会阶段都有一些共同认可的普遍的价值标准,从而发现普遍一致的或大部分一致的行为定势,或是社会行为模式。
个人价值观有一个形成过程,是随着知识的增长和生活经验的积累而逐步确立起来的。个人的价值观一旦确立,便具有相对的稳定。但就社会和群体而言,由于人员的更替和环境的变化,社会或群体的价值观念又是不断变化着的。一个人的价值,不仅要体现在金钱或财富的创造上,也要体现在他对社会的贡献和影响上;不仅要看他创造的经济效益,也要看他创造的社会效益;不仅要看他对经济的贡献,也要看他对社会的贡献。价值观可分为理性价值观、美的价值观、政治价值观、社会性价值观、经济性价值观、宗教性价值观等。
(二)价值取向差异分析。主流文化价值观的不同影响着价值取向。主流文化价值观是为自我满足而奋斗的精神,受其影响的人张扬个性,强调维护个人利益,注重独立自主发挥个人潜力,强化个人权利意识。个人主义是一切行为的准则,自我现实人生的最高需求和目的,独立是自我实现的最有效手段,人权神圣不可侵犯是实现自我的保障。主流文化价值观是和合精神,受其影响的人注重和谐,崇尚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强调以和为贵、与人为善;在国家和国家的关系上,主张亲仁善邻、协和万邦。
(三)新媒体对价值取向的影响。新媒体呈现出线上线下融合、网络成为现实的延伸、虚拟与现实并存互融、共生互补的发展趋势。新媒体不再只是处在虚拟的层面,它已经改变了人的生存方式、交往关系,重构社会的话语体系、组织模式,产生出新的道德伦理和价值观念。新媒体改变了人们理解认知系统,改变了人们价值意识构建的方式和强度。新媒体环境下,人们能够更便捷地获取社会上的各种信息,思想得到解放,随着视野的扩展,人们的需求不再局限于身边事物,价值取向也开始发生转变,加上贫富差距的扩大,使得人们的利益冲突更加明显,人们对物欲的需求更加强烈,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泛滥,人们往往用过度的物质消费填补精神上的空虚,功利主义观念渗透到精神生产当中。
二、新媒体环境下的文化交流
(一)多元文化与文化认知。随着人类社会日益复杂、信息流通发达、文化的更新转型也日益加快,各种文化的发展均面临着不同的机遇和挑战,新的文化也将层出不穷,多元文化是特定时代的产物,是特定时代下社会的巨大变化。在信息高速流通的当今社会,人们之间交流的距离日渐缩短,这就导致了移民文化的产生,某个国家或民族的新移民的到来往往会对原有存在的社会产生冲击,导致社会发生一系列变化,原有平衡被打破,经过长期的冲突和融合,新的一轮又形成,如此循环往复,在这个过程中多元文化也相应产生。
人用自己的思想去分析、研究得出体会、感知,记录下来变成了文明,同一思维模式下,文化通常体现出民族的、地域的或特定人群的特点。认知的本质即是人们对来自外在世界的刺激做出选择、评估与组织内在的过程,文化不仅提供了解释认知的基础,而且引导人们选择与归纳认知的对象,人们对文化的认知即是对已有文明做出选择的过程。影响文化认知的因素有很多:年龄、社会角色、价值取向、、教育、地域环境等。
(二)文化传播中的冲突与包容。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有不同的价值目标和价值取向,各种文化在传播过程中相互接触会产生相互竞争和对抗状况,这便是文化冲突,文化冲突最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价值取向冲突、政治文化冲突、冲突。文化冲突的结果,或相互吸收或融化或替代对方,随之会产生新的文化模式或类型。俞思念的《文化与宽容》一文中指出“文化的本质与源流,在于它本身所具有的宽容性,文化的宽容是文化的跃迁”,文化在交流过程中除了冲突,还会相互包容,文化的冲突与包容是相对的,这两个过程均带来了文化的变革与新文化的产生。
(三)新媒体对文化交流的影响。新媒体社交环境下,人类社会开启了全球交往的新篇章,在一定程度上文化冲突的范围也被扩大,无论是在空间地域上还是内容上,生产力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尤其是交通和通讯技术的进步,使人类在全球范围内的交往和联系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文化的冲突也开始由地方上升到全球,由个别内容扩展到文化的各个领域。新媒体环境下,文化冲突发生的频率和强度被增加,随着世界各个地区、各个民族、各个国家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广泛接触和交流,不同文化的差异和特征明显地凸现出来,激发了各国人民民族意识的觉醒以及对民族文化特殊性的诉求。不同文化的价值观发生着猛烈的碰撞,由此引起文化上的冲突,而随着新媒体的进一步发展,文化冲突的发生将更具有经常性和普遍性,在强度上也更加深刻和尖锐。全球化跨越了地域和国界界限,极大地扩展了各国文化交往的空间。
三、新媒体环境下的社交行为
(一)社交心理及行为的具体表现。健全的社交心理可归纳为平等心理、真诚心理和认同心理。平等心理的人注重自身修养、谦虚待人、尊重他人、严格要求自己、待人宽容。真诚心理的人待人真诚,不因权利地位私欲而变得虚伪和残忍。认同心理的人在社交中利用彼此相似之,从而缩短彼此之间的距离,这类人善于消除隔阂、融和气氛。然而,人在后天受诸种社会因素影响,容易铸成畸形的社交心理,称之为“妨碍社交的不健全的社交心理”。比如骄傲嫉妒心理、自卑冷漠心理、自私自利心理等。骄傲嫉妒心理的人非常自负且心胸狭窄,看不起别人,又不许别人超过他,唯我独尊,容不得别人说个不字。自卑冷漠心理的人不追求自身价值,时时看不起自己,对周围人事态度冷漠,他们适应能力差、悲观厌世、遭受挫折不易振作。自私自利心理的特点是一切从我出发,为一己之私可以牺牲他人和集体利益,这种人为了达到自己目的,会采用各种欺骗手段。
(二)社交行为策略。人们在社交过程中应该时刻本着真诚、善良的心,社交活动是一种互惠,任何交往都不能只为自己不顾他人,我们要坚决摈弃社交中的极端利己主义。在社交生活中,我们应该在朋友孤独时解除他们的寂寞,失志时给予帮助和支持、被误会时给予理解和同情、成功时给予认同和肯定等等。社交双方在交往时应处于同一心态,对某人某事某物有共同的认识和情感倾向,那就很容易靠拢、融洽。如果情绪相互感染,达到比较强烈的程度,就会产生共鸣。因此,要想获得良好的社交结果,一定要找到能产生“共鸣”的话题来交谈。
(三)新媒体环境下社交行为特征。新媒体环境下的社交,经过高频次的互动交流,原本关系为弱连接型(现实社交中不认识或不熟悉)的好友发展成为了强连接型(联络频繁关系密切)的好友。新媒体环境下社交对象具有易得性,新媒体社交平台可以通过通讯录自主选择好友的添加或者不添加,也可以基于共同兴趣爱好和关注点,而结成好友关系。
四、新媒体环境下价值取向、文化交流与社交行为联动模型
如何在复杂多变的新媒体环境下更好地进行价值取向、正确且包容多元文化的社交,应当考察新媒体环境下社交过程的知识要素,而新媒体社交平台是人们进行社交的重要渠道,价值取向与文化交流是社交过程中会涉及的两个方面,为如何正确进行社交提供重要思路。本文考虑新媒体环境对人们价值取向、文化交流以及社交行为的影响所持的基本假设是:新媒体环境直接影响人们价值取向、文化交流与社交行为,同时价值取向、文化交流与社交行为这三者之间也在相互影响,进而影响新媒体环境。具体来说,新媒体对三者有直接而显著的影响,同时,三者也通过彼此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新媒体环境的发展。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新媒体环境下价值取向、文化交流、社交行为的关系模型,如图1所示。
(一)新媒体环境下价值取向对社交行为的作用机理。新媒体发展的迅速及其复杂性对社会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尤其是对人们的价值观念、思维以及行为方式均产生显著影响,主要可以归纳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新媒体的发展使人们交往的社会媒介系统发生改变;另一方面新媒体的发展促使人们构建新的社交环境。新媒体利用新的平台把传统大众媒体的各种类型综合起来,实现复合型且无边界的传播。由于新媒体环境下的虚拟群体的多样化以及新媒体环境的开放性和包容性等特点,社会各方面信息从各个不同的视角得以全方面的传播,包括正负面信息的互动性传播,人们的思想心理、价值观念也因此发生改变。价值观是指人们在认识各种具体事物价值的基础上形成的对事物价值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一旦形成便具有稳定性。而价值取向是介于价值观念和行为之间的中间环节,价值取向决定、支配主体的价值选择,唤起态度、指引和调节行为。价值取向对社交行为的作用主要表现在社交思想以及社交行为本身两个方面,正确的价值取向能够体现人的社交思想,一个人价值取向是否正面决定了他在社交过程中的行为和心理是否合理,人们将自己的社交思想传递给他人,影响他人对事物的认知以及对价值的判断,实现价值取向的传递和交流,从而形成一个以社交行为为纽带的价值取向的传递链。
(二)新媒体环境下文化交流对社交行为的影响脉络。文化交流可以通过直接沟通、间接传递信息等多种方式来传达信息和交流,比较常见的有通过传统交流方式(如面对面式的交谈沟通、报纸、电视、书本等传统媒体工具)来快速直接地进行文化交流,还可以通过新媒体的方式。文化交流通过社交平台的方式潜移默化影响人的社交行为。新媒体的发展带来大量的亚文化影响,比较显著的便是不假思索的“快餐文化”。“快餐文化”是一种只求速度不求内涵的社会、文化现象,随着新媒体与网络的进一步发展,“快餐文化”更是演变成一种时尚并且冲击着传统文化。在现代快节奏社会中,“快餐文化”在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的同时,也带来了负面影响。“快餐文化”与传统文化的碰撞也是新媒体社交与传统社交的碰撞,通俗小说与流行音乐等的风行、正统文学作品的低落,人们的社交行为变得华而不实,归根结底,新媒体社交环境下的文化交流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进而影响了其社交行为。
(三)社交行为过程中的价值取向与文化交流分析。社交行为、价值取向与文化交流是两两相互影响的,社交行为是一个人价值观的外在体现,在社交的过程中人们通过语言文字等沟通交流的方式将信息传达给社交的另一方,其中信息的传达就是人价值观的表达。社交行为深受文化交流的影响,文化由于受各种地域等多种非人力因素和人为因素,如人本身的个性气质等所影响,以多元化形式呈现出来,文化可以通过人可触碰的任何物体赋予其特定的含义来影响人的认知,人的社交行为很多时候是人对事物认知的一种阐述和内心价值体系的表达,从而文化多元化的特质直接影响社交行为。
五、结论
本文分析新媒体环境下价值取向、文化交流与社交行为三者之间的作用机制,构建了新媒体环境下价值取向、文化交流与社交行为之间的关系模型,研究发现可通过价值衡量一般标准以及价值取向差异,分析了解新媒体环境对价值取向的影响,通过将多元文化交流和文化传播在新媒体出现前后的情况对比,得出新媒体环境对文化交流的影响,通过分析新媒体环境下人们社交心理以及行为的变化得出社交行为的特征,综合以上分析得出新媒体环境下价值取向、文化交流与社交行为分析三者之间的作用机制,总结如何在复杂多变的新媒体环境下更好地进行价值取向正确且包容多元文化的社交。
主要参考文献:
中国地大物博,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而东南亚是东西方文明交汇之地,历来有着“文化博物馆”的美称,自古,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就有着密切的文化交流关系,至今已有2删多年的历史。
明朝时期的郑和下西洋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一直以来,郑和的故事在东南亚国家广为传唱,有关郑和的文献、文物、民间传说、神话故事已经成为东南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古代中国南方和东南亚都属于“铜鼓文化圈”,早在2000年前,中国南方与东南亚就已经在铜鼓制作方面展开了交流,双方铜鼓文化相互影响。另外,中国的儒家传统文化对越南以及其他一些东南亚国家的文化有着深刻的影响,而生活在东南亚地区的很多华人华侨也深受东南亚文化习俗的影响,甚至被同化,双方“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而与东南亚山水相连的广西在这方面犹为突出。
首先,广西位于中国南疆,地处中国东、中、西三大地带交汇点,是中国与东南亚山水相连的惟一省区,具有背靠大西南,面向东南亚,沿海、沿江、沿边的独特区位优势,因此成为东南亚进入中国的门户,也成为中国与东南亚民间及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
其次,广西是中国的第三大侨乡,大部分华人华侨主要集中在东南亚,尤其是中南半岛的泰国、越南、马来西亚等国家,因此,广西与东盟国家有着密切的人文关系。
第三,广西的许多民族与中南半岛国家的多个民族是同源异流的关系,双方地缘相邻、文化相通、习俗相近,广西的壮族与这些国家的一些民族在历史上早已有一定的交往,这一民族亲缘关系会为双方之间的文化交流和文化产业合作起到催化促进作用,从而推动中国与东南亚友好关系的发展。
此外,广西与东南亚信息、文化交流已有相当的基础和丰富的途径,已经树立了独特而多样的文化形象,首府南宁更是与东盟国家保持了悠久而友好的文化交往历史。
教育交流
近年来,随着中国与东盟关系的不断发展以及对外交流的频繁,中国出现了“东南亚语言热”,同时东南亚国家也出现了 “中国语言热”和“中国留学热”。
由于地理位置上的毗邻、文化风俗上的相通,越来越多的东盟国家学生选择到广西南宁来学汉语、来留学。位于南宁市相思湖畔的广西民族学院,是国家批准对外开放、招收外国留学生最早的高校之一,也是中国东南亚语种大学人才重点培养基地,越南、老挝、束埔寨、泰国等语种人才资源储备丰富。近年来,东盟国家的学生、学者纷纷以自费或互派交换的形式到广西民族学院学习,或学习汉语与中国文化、少数民族语言与文化,或攻读国际贸易与管理、旅游管理、英语、计算机等科专业。作为国家外语非通用语种本科人才培养基地,广西民族学院不断加强与东南亚国家高校和教育机构的交流与合作,从1993年起,学院就在全国首开先河,创造了 “3+1”、“3+0.5” 的培养模式一越南语、老挝语、泰国语、束埔寨语以及对外汉语、国际经济与贸易、市场营销、旅游管理、艺术等本科专业学到三年级时均可到东南亚相关国家留学一年或半年,第四年回国继续深造。除了互换留学生、合作培养外,互派教师、合作科研、合作办学、交换图书教学资料等,源源不断地为中国以及东南亚各国输送了许多具有开拓性、创新性的实践型、应用型外语人才,也为中外友谊搭起了坚固的桥梁。今年3月底,广西民族学院列出了增设印尼―马来语专业、缅甸语专业,建立中国―东盟语言文化交流基地的计划,;隹备大力培养旅游和商贸双语人才,使之成为中国和东南亚文化交流的纽带。
另一方面,随着中国与东南亚国家交往的日益加深,以及中国一东盟博览会的举办,汉语热持续升温,越来越多东南亚国家的大学都设立了中文专业,汉语中心如雨后春笋。泰国早在1992年就批;隹了汉语进入中小学外语选修课程,老挝、柬埔寨中小学的汉语教学也十分普及,有些院校还聘请了中国的汉语教师。国外汉语教师们多年来一直为培养本国的汉语人才,传播中华文化,促进两国文化交流,加强两国友谊付出辛勤的劳动,中国汉语办为帮助外国汉语教师进一步提高汉语水平,启动了“支持周边国家汉语教学” 项目、“国外汉语教师来华培训等资助项目。2001年, 国家汉办批准广西民族学院为“支持周边国家汉语教学重点学校”,2002年又批准为 “国外汉语教师来华培训资助项目” 执行学校,既积极配合国家汉办派出教师出国支教,又举办汉语培训班,为越南、老挝、柬埔寨和泰国培训了130多名国外汉语教师,使得他们在提高汉语水平的同时,对中国文化历史、改革开放以来的新面貌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中国和东盟国家悠久的睦邻友好关系,使得人民加强相互交流的愿望非常强烈,从2002年开始,广西国际青年交流学院举办国际青年干部高级研修班,至今已是第三期了。学员来自于东南亚各国,绝大部分是本国青年事务工作者或政府部门年轻的干部,他们在广西进行为期1年的研修,学习汉语、中国历史、中国文化,了解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的状况以及所取得的成就,并且参与到诸如中国一东盟博览会、南宁国际民歌节等重大活动中来,与广西各族青年开展广泛而深入的交流。这样的青年干部培训班,为中国尤其是广西的青年与东南亚各国青年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交流机会,它将成为中国和东盟国家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使得广西与东盟国家的关系越来越紧密。
由于同根同源、文化习俗有许多相近之处,许多中国学者、东南亚学者开展了长期的学术研究项目,他们深入彼此的国家进行调查研究,以期探讨双方文化交流的历史渊源及发展状况。
艺术交流
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艺术交流从来就没有间断过:一些根据中国古典名著或现代题材拍摄的电视剧、电影被翻译、公演于东南亚国家;中国的流行歌曲风行于东南亚一带,许多东南亚普通民众都喜欢唱已经翻译成他们国家文字的中国流行歌曲;中国的民间艺人开始长住在东南亚地区,与当地的民间艺人亲密交流;而东南亚国家的艺术作品也不断被介绍到中国来,比如极具东南亚风情的各种舞台表演及影视剧等;有些东南亚国家甚至通过戏剧表演、出版等方式主动将中国文化引进到自己国家。
广西南宁具有鲜明的城市个性和独特的民族文化,在促进与东盟国家的经贸活动与文化交流上,南宁市特地打造了一个文化品牌,那就是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中的 “东南亚风情夜”。从2002年开始举办的这台晚会,以“乘着歌声的翅膀”的形式,邀请东南亚各国演员登台演出,更注重民族文化摇曳多姿的风韵,不仅让观众领略到了柬埔寨椰子舞、印尼爪哇舞、老挝下寮沙湾拿吉民歌、马来西 亚南洋舞、菲律宾情歌、泰国典雅宫廷舞、越南独弦琴等别样风情,而且以南宁为出发点,与东南亚各国紧密相连,提升了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原有的内涵,让更多人了解南宁这个与东南亚交往最便利的区域性中心枢纽城市,以艺术为友谊的纽带,全力打造了广西与东南亚国家文化艺术交流平台。
2004年的“东南亚风情夜”定名为 “风情东南亚――欢聚南宁2004”,这台晚会将注入一批新的元素,主创人员采取边走边收集的方式,请来国内具有国际水平的顶尖艺术家帮忙提炼优秀艺术元素,并与东盟10国的国家级文化机构合作,挑选最具各国特色的节目参加,通过东盟10国的主流媒体把 “风情东南亚”推向世界。同时,会向更广阔的领域拓展,比如举办东南亚时装周、东南亚电影节、东南亚美食节等,从方方面面展现东盟各个国家风情和兴旺发达的景象,让其不仅仅是广西、中国的一台晚会,更成为东南亚、全世界文化交融的一次盛会,开启东方民族文化的新舞台。
由南宁市艺术剧院创作排演的大型广西民族歌舞《美丽壮锦》是促进广西与东南亚各民族文化交流的又一舞台艺术精品,也是特地为迎接中国一东盟博览会而献上的民族文化贺礼。它通过艺术形式塑造广西、南宁的新形象,展示广西、南宁的新风貌,以民族文化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对广西的宣传。整台晚会精选了历年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的优秀作品,进行重新演绎,力求以更加精美的剧目和富含山韵、水情、乡梦、飞歌4层涵义的创新舞台艺术向东盟各国展现广西魅力,让世界了解更多的广西文化。
为了给中国――东盟博览会的举办铺垫文化交流的基础,除了将东南亚艺术引进来,广西还将中国传统艺术推出去。最近,广西歌舞剧院民族音乐艺术团受中国驻越南使馆委托,参加了在河内举行的亚欧首脑会议前夕的亚欧艺术节演出,极富广西特色和民族韵味的节目不仅让越南观众兴奋不已,也让在越南的各国朋友大饱眼福。此外,艺术团还在越南中越友好协会组织的中国国庆纪念演出活动中频频亮相,与越南观众进行了亲密的艺术交流。
饮食文化交流
由于民族众多,东南亚各国的饮食文化丰富多彩,各国都有许多独特而美味的菜肴和食品。虽然东南亚国家人民的饮食特点是偏好辛辣食品,但随着中国与东南亚文化交流的日益加深,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接受并爱上了风味独特的东南亚食品。在广西就有多家东南亚餐厅,如泰国餐厅雨石阁、越南风味餐厅,南宁市第一家包罗正宗东南亚各国美食文化、娱乐、商务、休闲、保健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东南亚主题休闲会所泰国城等。这些餐厅充满浓郁的东南亚风情,既有让人大开胃口的美味佳肴,也有热情纯朴的东南亚风俗歌舞,以及特地营造的最具东南亚原始生态风貌的人文环境。透过这些诱人美食、炫丽服饰,魅力歌舞,典雅环境,大大加深了广西人对东南亚国家文化的了解。另外,扬名世界的中国烹调在东南亚也同样很受推崇,东南亚各地的华人餐馆都被当地人视为美食餐馆,而当地许多菜肴也是学习了中国菜的烹调技法。
摘 要:台湾与大陆虽同属中华人民共和国,然而由于历史的原因,两岸至今仍然处于分裂的状态。值得庆幸的是,在爱好和平与统一的广大同胞的共同努力下,两岸关系的发展也取得了相当瞩目的成绩。因此,我们要珍惜两岸交流得来不易的良好发展局面,更要为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做出自己的努力,促进祖国的和平统一早日实现。
关键词:浅析;两岸关系;发展;统一
台湾是中国的第一大岛屿,位于中国大陆的东南端,与大陆是密不可分的整体,自古以来就属于中国。台湾海峡两岸目前的分离状态,是历史的沿革,是中华民族的不幸,所有中国人无不殷切盼望早日结束这种令人痛心的局面。两岸关系历经风雨坎坷,并处于新的历史起点。我们应该以全民族的发展为大局,以更远大的目光、更务实的思路,认真思考和务实解决两岸关系发展的重大问题。
一、两岸交流的现状
(一)文化交融
台湾与大陆有着共同的文化基础,文化交流在两岸交流中有着重要的地位。目前,两岸文化交流正在不断深化,特别是艺术、学术的交流都达到了空前繁荣的局面。通过交流,人们更加认识到两岸对于中华文化有着深厚的共同基础。两岸有共同的语言、艺术和民俗的文化形式,两岸都使用共同的语言和文字,有普通话和方言之别,汉字有繁体字与简体字之别,又有台湾通用拼音与大陆汉语拼音之别,但这些只是大同小异,都同属汉语系。
(二)经济双赢
两岸经贸交流与合作,始终是两岸关系发展最重要的领域。这些年,两岸经贸交流合作取得新进展。尤其是在国际金融危机来袭的时候,两岸同胞携手并肩、共同应对挑战。大陆已经成为台湾最大的贸易市场和投资市场。台湾方面也允许大陆企业到台湾投资。这标志着两岸由单向投资走向了双向投资,这是两岸经济往来的必然要求,有利于两岸经济的共同发展。
(三)政治改善
两岸各个领域的交流对话本着“先易后难、先经济后政治”的原则,是一种积极且务实的态度。但是,两岸的政治对话,是一个无法逃避的话题。因为最终解决两岸的问题,便是破解最难的政治问题。两岸的政治对话,是两岸、乃至全世界都瞩目的话题,我国的总书记就曾多次提出双方要为共同破解政治难题积极地创造条件。
(四)其他往来
其他如人员往来、邮电交通以及科技、体育、学术、新闻等方面,大陆亦持积极态度,采取了相应措施,鼓励发展两岸在各个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政府还授权成立了民间团体同台湾有关的民间团体建立密切联系,维护两岸人民的合法权益,推动两岸关系的发展。
二、今后两岸交流的发展方向
(一)两岸交流的政治前提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两岸交流现在所取得的一些成就,有助于进一步深化两岸交流,但同时我们还需要坚持一定的原则。对此,书记就新形势下发展两岸关系提出了四点意见,即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和反对“”分裂活动决不妥协,这启示我们一定要在这样的大方针下大力发展两岸的各项交流。
(二)两岸交流发展的重点
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内容十分广泛,就其重点而言,应包括如下几点。
一是两岸经济贸易的合作与整合是维持和平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缺乏经济上合作的经济利益,两岸发展就不会有长久的和平发展。建立“两岸共同市场”是经济与大陆政策的重要内容,他想要比照欧盟模式,使生产要素在两岸间无障碍运转,使两岸能够人员自由通行、资本顺畅流通、租税相互协调、市场由单一转向多元,实现两岸共同分享、共同成长、共同获利。建立“两岸共同市场”既符合台湾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也迎合了岛内民众的迫切期待,又契合了祖国大陆对台政策,有助于促进两岸经贸关系迅速进入“高速增长期”和“黄金发展期”。
二是政治互信的建立与政治关系的改善。两岸没有基本的政治互信,没有在互信基础上的政治关系的改善,就无法建立两岸和平结构。海基与海协两会运作恢复常态,协商对话将成为政治交流的主要管道。重启两岸协商对话,是缓和的重要里程碑。两会复谈内外环境总体有利、各项条件也已经准备充分,但真正谈起来仍然不会一帆风顺,谈判进程将是曲折的、复杂的。特别是台湾领导面对岛内政治现实,出于对“台湾主体意识”、“以台湾为主、对人民有利”等因素考虑,短期内难以推动两岸政治领域的协商与合作。
三是文化领域的全面交流,共同发展中华文明。两岸都应该致力于共同塑造一个健康沃壤发展两岸文化,并以此作为重建两岸关系的基石。只有在中国大陆吸引台湾的情形下,统合才可能发生,而这只有在中国是繁荣且民主的情况下才能得以实现。两岸经贸关系已是全球化生产链中的重要一环,这种分工关系如果能够有更规范的制度,两岸互补互利、各取所需,双方往来的风险就可大幅度降低,更可以在全球生产分工上占有更枢纽的的位置。与此同时,激活文化的论坛式对话与互动,尤为稳定两岸形势的重要途径。
两岸关系发展至今,这过程中间时而冷冻,时而回暖。总的来说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趋势不可逆转,即使有分裂势力的阻挠,我们也要做最大努力促进两岸发展和平推进。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一定会看到一个统一的祖国,一个包括的完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作者单位:西南大学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 王元聪. 的历史、现状与展望[D].群问天地.2011(07)
关键词:跨文化交流;商务交流;案例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2)04-0245-01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的发展,世界经济进入了一个加速发展的新时代。各国之间的经济交往日益频繁,经济上的依赖促进了相互的合作与交流。在跨文化商务交际中,文化间的差异引起的不同文化的冲突,严重的影响了相互的合作与交流,这使人们认识到,国际商务活动和商务谈判的效果不仅取决于市场、价格、质量、运输等与利益取向相关的直接因素,还取决于人们的语言、价值观念、民族文化背景、传统的社会观念和行为原则等间接因素(统称为文化因素)。这就要求从事国际商务活动者不但要具备经济、商业知识,还需要深刻理解对象国的文化,文化也是影响国际间经济交往和商务交流的重要因素。因此,在跨文化交际学理论框架下形成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跨文化商务交际。世界上许多大公司在国际商务活动中都十分重视跨文化交流的研究和培训,许多经贸类大学也都把跨文化商务交流作为学生的必修课。
跨文化交流研究在我国起步较晚,20世纪80年代才首先由外语教师结合语言教学,引进介绍国外跨文化交流的理论和研究成果,把跨文化交流理论应用到商务活动的时间研究就更晚。近年来,随着涉外经济贸易的迅猛发展,在跨文化商务交际中,不同国家的文化的差异引起的文化冲突对商务活动影响的问题日渐突出,跨文化商务交流的研究和应用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出现了不少介绍国外跨文化交流的著作、文章及有关跨文化交流的论文,在高校教学中,除了在外语专业中增加了跨文化交流的内容外,一些院校还在对外经济贸易专业中开设了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课程,以提高所培养的人才在商务交流中的实际交流能力。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我国部分矿业企业开始走出国门,在国外寻找矿产资源,参与国际矿业活动,在这些活动中,由于对所在国的文化了解较少,对文化在商业活动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而出现了不少问题,影响了商业活动的正常开展,甚至影响到两国关系,惨痛的教训使这些企业在实践中认识到了跨文化商务交流中文化因素的作用。其中科蓝煤矿枪击事件就是教训深刻的一例。
科蓝煤矿是在赞比亚南方省锡纳宗圭地区的一家中资企业,近年来数次发生示威和肢体冲撞,发生了致使双方15人受伤的枪击事件。此事不但对在比亚的中资企业影响很大,其影响甚至上升到了两国关系。
科蓝煤矿在经营中忽视了中赞两国的文化差异,导致劳资双方及当地群众的关系恶化。首先是制度文化冲突。由于该国曾长期被英国统治,受西方影响很大,有非常健全的劳工保护法律。科兰煤矿作为外资企业不遵守当地法律并且引发了严重的冲突事件就使当地政府和民众无法容忍了。其次是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的冲突,和大多数非洲人一样,赞比亚当地员工的生活习惯是有钱就花,没有积蓄,“理财”观念是过一天算一天,和中国人虑后、储蓄的习惯截然不同。他们没有储蓄,而每天的生活需要钱,在这种情况下该拿到的钱不能及时拿到,他们的不满情绪就可想而知了。其三是不同文化中行为习惯的冲突。非洲人性格外向,喜怒哀乐均形于外,表达诉求的方式比较简单,在其要求得不到合理回应时就容易发展为暴力,以宣泄不满情绪。科蓝煤矿的管理者没有考虑到这种文化差异,从而使一些小矛盾发展为大问题。
综合归纳分析,国际商务交流活动可以从语言、宗教、风俗习惯、意识形态等几方面体现出文化差异。例如,一国际公司在卡塔尔进行谈判时,由于负责人忽略宗教因素,携带了白兰地准备在仪式上与同事庆祝,结果使公司成为了不受欢迎的公司。又如,一中方企业为欢迎俄罗斯公司的代表团,特别布置了鲜花,可是他们不了解俄罗斯人认为双数是送给死人的,使这次会晤非常尴尬。
在国际贸易中,由于各国国情不同、政治因素不同,对商品的包装材料、结构、图案以及文字标识等都有不同的要求。如阿拉伯国家规定进口商品的包装禁用六角星图案,因为六角星与以色列国旗中的图案相似。就是这样一个文化细节上的失误,导致了贸易合约的损失。
从以上案例中可以看出文化因素对国际商务活动的影响,以及了解不同文化差异在跨文化商务交流中的重要作用。在对外商务活动中应用跨文化交流理论妥善处理不同文化间的冲突,对于提高对外商务交流水平、减少对外商务交流中的矛盾和摩擦、促进对外商务活动的开展更好地参与国际经济交流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总之,在国际商务交往中。如果我们对异文化缺乏必要的认识或学习不够。就常常会出现摩擦,影响国际合作,甚至还会影响到整个国民经济。因此,在从事商务交际活动时,我们必须具备对文化的敏感性和敏锐性,了解多元文化,掌握异文化与我国文化之间的差异。通过以上对跨文化商务交际中中西文化差异的论述,可以看出,文化差异对商务交际活动的影响是很明显的。我国企业要想在多元文化的国际舞台中取得成功,就必须要在跨文化商务交流中灵活地应对多元文化因素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常婧.简议文化差异与商务沟通[J].经营与管理,2007(5).
[2]王颜敏.浅析跨文化商务沟通中的文化冲突[J].绥化学院学报,20l1(4).
关键词 患者 交流 原则 技巧
近年来,以病员为中心的整体护理观的提出,对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得提高护士的护患沟通能力再次成为护理专业所关注的主要内容之一,良好的护患流通,是开展健康教育的前提,结合护理实践,总结了临床护理交流的原则和技巧,供护理同仁参考。
交流详略得当
对疾病发生机理及治疗方案等患者不易感知的内容可少讲、略讲,对发病原因、诱因及注意事项等确实需要患者配合的内容则要详细讲解,以引起患者的注意,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使其积极配合,主动改变过去不健康的行为习惯,养成良好的健康行为。
交流在一定程度上做到有的放矢
主要是指护士应从收集的护理资料中认真寻找护理问题,针对护理问题,确定交流的内容。
有效交流的四大因素也是专业护士必须具备的流通能力和素质
清楚:使用简洁,含义明确的语言,明确表达自己意见。
直言:直截了当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同时尊重他人,比如将错就错执行了错误的医嘱是护士的失职。
诚实:不说谎,讲实话,当然在什么时候,什么场合,如何向患者吐露真情,都需要反复斟酌,三思而后行。
分寸:就是要尊重患者的权利,患者的隐私,患者的选择,清楚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患者的病情对谁说,说多少,说到什么程度。
根据患者的不同特点选择流通的技巧
由于患者的年龄、文化、职业、性格病情上的差别,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对待,才能提高流通效果。如文化层次高,适应能力强的患者,医护人员应当积极热情地向他们介绍医院的工作时间,生活环境,各种管理制度,以及患者的诊断治疗和护理安排,介绍病菌情及预后,使他们对自己的病情诊断治疗和护理心中有数,积极配合。文化低,适应能力差老人及家庭农村患者,除耐心指导饮食休息,帮助整理室内卫生,床上用物,代购生活用品及活动外,应主动向患者介绍自己的有关情况,如姓名、职务、办公地点、上下班规律,使患者有问题能及时得到解决,对这类患者,护士一定不厌其烦,耐心说教。对病情严重的患者,主要是就患者存在的主要护理问题进行健康教育,更多的是要护士和家属协助,督促患者完成,如心衰患者除对其进行健康教育,主要是向患者讲清楚要绝对卧床休息,决不可擅自下床活动,以免增加心脏负担,加重病情,同时护士要巡视患者,关心患者并协助患者的生活起居,尽快让患者消除对病室,对医护人员的生疏感,对这类患者我们要有足够的耐心,不得在患者面前表现出丝毫的不满意不耐烦,对患者不习惯的活动,如床上大小便,我们要多理解,多帮助,多了解,多引导,要注意说话的艺术性和技巧性,切不可让患者情绪波动。
交流的原则
交流与文化休戚相关,人是文化的载体。因此,对民族群体,人人不同的文化差异不敏感,掉以轻心或缺乏了解会妨碍交流,造成误解,最有效的交流是心与心的交流。
以患者为中心,护士是为患者服务的,为了达到治疗的目的,患都要遵医嘱,遵护嘱,护患关系是平等的,把护患关系摆对,是交流中药遵循的主要原则之一。
通过协商达成共识,建立促进治疗和合同关系,关系对患者一视同仁。
增强患者战胜疾病,应对变化的信心,力量和能力。
【关键词】 闽台文化;文化认同;发展对策
一、闽台文化认同
闽台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承,展现着闽台人民同根同源、同文同种的密切关系。闽台现存的民间信仰、语言文化、民情风俗,宗亲活动等,无不展现着闽台文化的高度认同。
1、民间信仰
民间信仰文化构成了闽台文化的独特现象。台湾民间供奉的神祗,大部分与福建地方神相似。据统计,台湾除了中国传统神明外,诸如天上圣母、保生大帝等,都是泉漳民间供奉的神明。
以妈祖信仰为例。妈祖传入台湾后,位居台湾民间信仰之首,祀奉妈祖的天妃庙“无市肆无之,几合闽、粤为一家焉”。在妈祖诞辰前后,台湾民间常举行盛大的“迎神”、“游神”活动,许多妈祖庙都先举行“回娘家”进香、请火并过炉,再回本地庙中举行诞辰庆典,固有“三月疯妈祖”之说。20世纪80年代后,海峡两岸的“三通”呼声高涨,许多妈祖信众不顾当局禁令,通过各种渠道前往湄洲祖庙进香。当局放宽禁令后,“妈祖热”更是席卷全岛。20世纪90年代后,台湾信众更是络绎不绝到福建祖庙进香,数量成倍增加。
台湾学者张殉认为:“‘湄州进香’因此不只是表面的往湄州一地,向‘妈祖’瞻礼,而更可说台湾汉人对祖先所来自的乡土及文化的回归与瞻仰。”[1] “对妈祖崇奉不单是信仰问题,也是在妈祖身上寄托着深厚的源远流长的民族感情。”[2]在某种意义上,妈祖已成为台湾同胞对故土思念的象征,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
在妈祖信众的带动下,台湾其他信众各捧着所信奉的神灵到闽祖庙谒祖。台湾民俗信仰文化对福建民俗信仰文化的认同,即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随着闽台民间信仰的不断往来,这种文化认同感将进一步增强。
2、语言文化
闽南话是闽台文化的主要载体之一。台湾闽南方言被称为“台湾话”,是台湾岛内的主要语言。台湾闽南话和福建闽南话几乎没有差别,其语音系统声母都是15个,声调7种,不论是泉州腔或是漳州腔,所有的韵母都没有超出福建闽南话已有的范围。[3]
长期以来,台湾人民努力保存并传承闽南方言,重要原因之一是闽台文化富有强烈的乡族故土观念。许多从闽南地区迁入台湾或东南亚的姓氏家族,总要顽强地保留自己的母语,这些移民的子孙在语言中始终保存着祖籍地的俚俗语汇和本土乡音。这种力量主要是来自对故土乡情的眷恋,对祖先的爱戴以及对祖先所创造的文化的自豪感。同时,共同的方言也有助于移民们沟通情感,团结互助,甚至身份认同。
如今台湾人仍广泛使用闽南方言,实质是通过这种特殊媒介来承认祖籍、记载故土情思。有一句闽南俗语说:“宁卖厅(屋),不变声(乡音)”。闽南传统文化通过方言、谚语、歌谣融入血液,织就与家园故土千丝万缕的联系。闽南方言承载着闽台人民创造的社会文化,体现了闽台人民共同的价值观,体现了闽台文化的认同。
3、民情风俗
台湾的民情风俗也与福建极为相似,尤其与闽南民俗最相近,如生产习俗、生活习俗、婚丧喜庆习俗、衣食住行习俗等。
如台湾的商业习俗就带有浓厚的闽南地方特征,店主俗称“头家”,被雇佣者称为“伙计”,薪金称为“辛苦钱”。与闽南商人一样,台湾商人也拜关公、财神、天神、妈祖以求平安发财,并利用节令进行祭祀活动,如二月初二敬拜福德正神,让佣工食酒肉,俗称“做头牙”;农历十二月十六日,各商家铺户备牲礼供神,俗称“做尾牙”等。台湾的其他的岁时节庆,如除夕“围炉”、新正贺岁、元宵闹花灯、清明扫墓祭祖、端午插艾和赛龙舟、七月乞巧“普渡”、八月中秋赏月、重阳登高、冬至做“亚岁”等,也与福建近似。
随着年代的更替,福建人在台湾已形成与故乡相同的地域性民俗风情。闽台共有的民情风俗保存着大量的中原古风,在一定程度体现了闽台文化之间的亲缘性,也是对闽台文化的认同。
4、宗亲活动
宗亲文化以血缘、姓氏为传承,是闽台人民进行交流的重要精神纽带。闽台各种宗亲活动,以祭祖认宗和修谱续世为核心,聚合了流散世界各地的同族共姓,把对祖根与本土的双重文化认同合二为一。在台湾的居住地多沿用家乡地名,如安平镇、东山乡、泉州厝、同安村、安溪寮、福安里等。有学者统计,台湾地名用福建故乡地名的至少有91个。[4]沿用家乡地名寄托着移民对祖居地的眷恋,更是让后代子孙保持对祖居地的认同意识。
移民们还经常回祖籍修墓祭祖,翻盖祠堂、续修族谱。族谱是一个家族的历史,修谱是不忘本的表现。两岸族人共修族谱,不仅是维护血缘纽带关系的一种需要,更是民族认同、文化认同的外在反映。“其水源木本之念,实相传勿替”,这种民族文化认同的观念代代相沿,逐渐沉淀为强烈的寻根意识。
闽台文化具有同质性。闽台文化的认同,远非上述的语言文化、民间信仰、风情民俗,宗亲活动,还包括闽台在姓氏、学术、衣着、礼仪以及民间艺术等方面。闽台文化也存在差异,如政治制度差异等,但这并不能影响闽台文化内在的同质性。闽台两岸同根同源,同文同种,无论怎样的阻隔,都挡不住文化上的皈依和亲和。
二、闽台文化发展对策
闽台文化脐带的连结是真实的,也是永久的。发展闽台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要进一步研究保护发展闽台文化,促进两岸文化交流与沟通,重建两岸文化认同。
1、政府方面
发展闽台文化交流。政府要发挥闽台文化主的体作用:首先,政府应成立一个专门的闽台文化交流组织机构,组织领导闽台文化交流工作。其次,政府应积极建立一个长效的闽台文化管理机制,做好文化交流每一个环节的策划与控制的规范性,保证闽台文化交流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顺利实施。最后,政府应积极成立一个合法的闽台文化交流基金会,为闽台文化交流提供经费保障,增强闽台文化交流的层次和规模。
2、文化资源的整合和传承
关于闽台文化资源的整合,首先,要整合闽台文化资源,建立大文化的发展格局。其次,要整合文化优势力量,提升文化的规模化与品牌化。最后,要创新闽台文化双向交流平台,建立文化交流品牌。不断开拓创新闽台文化交流平台,探寻多渠道,建立品牌,扩大闽台文化交流的影响度和效应度。
关于文化资源的保护及传承,首先要组织力量做好闽台文化资源的普查、收集与整理,抢救濒临失传的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对祖祠、祖墓、民间信仰场所等实物文化遗产进行及时的保护和修复。其次要建设好文化传承队伍,对民间艺人进行表彰奖励,授予称号,防止人才流失、文化断层。同时,要做好下一代的文化教育工作,为传承传统民俗文化培养补充新生力量。
3、民间交流
民间文化交流是闽台文化交流的推动力。首先,以政府主导,培育各类对台民间团体的建立,如各种的联谊会、商会、交流协会等,广泛地发动各种社会力量投入到对台文化交流中。其次,加强各类对台民间团体的合作,在更多领域以更多形式开展闽台交流,增进闽台一家的共识,促进两地的融合。最后,鼓励两地各种社团组织的协作。鼓励和支持涉台民间团体与台湾各民间社团之间的联系和互动,开展政策协调、信息交流、资金筹措、市场开拓等中介、服务功能,并建立长期对流机制,积极开创福建对台文化交流的新局面。
【注 释】
[1] 陈晖莉.传承、变异与发展-台湾社会传统宗教文化的现代性转向[J].东南学术,2009(3) 163.
[2] 高梁.海峡女神一妈祖[J].华侨世界,1986(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