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青少年法治教育课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目的是以学生为本,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实践性,而综合实践活动恰恰把主动性、创造性、实践性融为一体,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搭建了平台,提供了载体,让学生在活动中提高素质。结合吉林省实际,几年来,各地相继建立了不同类型、不同规模、不同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场所(基地校),在承担课程改革重任的同时,还承担了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历史重任。在学生参加综合实践活动的同时,接受法治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方面教育。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素质教育基地校发挥综合实践基地作用,强化法治教育在整个活动中的作用,开设了法治课堂,聘请了长春市朝阳区检察院丁书达检察官定期讲解法律知识,有针对性地进行青少年普法讲座;基地还设立模拟法庭,由学生亲自设计、参与,把法庭引入校园,让法律走进学生的生活。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达到了普法的目的。在义务教育阶段综合实践活动中,每个学生都要接受法制教育,养成良好的遵法、守法的习惯,摒弃不良陋习。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开展法制教育,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克服课堂上灌输式教学的弊端,把法制教育融入到活动中,让学生主动、愉快参与活动,自主体会到法律的重要性,知晓法律就是共同遵守的原则、法律就在身边、法律能保护我们,从而让法律在学生内心深深扎根。
二、法制教育的形式因地制宜、灵活多样
法制教育不同于与课堂上的德育课教育教学,也不同于常识课中的法律知识,而是有实践、有理论,还能走向社会,理论联系实践是法制教育的重要特点。如,禁毒教育作为法制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值得各地效仿。综合实践活动中的禁毒教育观看宣传片,由缉毒警察讲解,观看实物,学生发表禁毒声明,看似和学校课堂上的法制教育课程没有太大区别,实际上取得的效果不同。由于整个实践活动是以实践为主,将动手、动脑和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学生成了禁毒活动的主角,学生近距离查看,然后分成小组,查阅资料,了解的特性、危害,然后再总结写报告,交流感想。这样做的结果,使学生对的危害,有了深层次的了解,从而从思想上做到禁毒的目的。各地综合实践活动也围绕法治教育进行了,积极开展活动。如临江市中小学实践教育基地,组织小学生到临江市监狱参观,走进社会,用生动事例宣传法制,起到了很好的警示作用。通过学习《消防法》中“任何单位和个人禁止组织未成年人参加火灾扑救”等条款,很好地保护了青少年生命安全。
三、设置法制教育课程,应有相应的课程标准
法律不同于其他课程,具有严肃性、强制性和特殊性。加强法制教育必须同落实普法工作相结合。要结合这些法律法规单独编写校本教材,根据课改要求将法律知识课从德育课和常识课中分出来,列入小学课程计划,使之逐步成为必修课程,并加以完善。切入点是从综合实践活动的角度入手,编写法律课校本课程,寓教于乐、寓法于活动中,让学生从小学思想品德活动、初中综合实践活动中学法、懂法、守法。
四、以综合实践活动为主阵地,培养合格学生
一、加强青少年的法制教育是一项紧迫而持久的任务
21世纪以来,青少年犯罪是各国共同面临的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青少年犯罪占全国刑事立案比例一直较高,约为65%,尤其近年来,14~18岁成为违法犯罪的高发年龄阶段。我国目前拥有13亿多人口,年龄在18岁以下的青少年约有3.67亿,如何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是我们所要面临的大事。在改革开放深入使社会环境变得日趋复杂的背景下,青少年的成长环境呈现多样化,伴随着各类社会问题也层出不穷,这和对青少年的法制教育相对缺失有着很大的关系。据国外有关研究统计,在20世纪70~80年代前后,对学生影响的五大因素的强弱排列顺序是由学校、家庭、社会、媒体和同学逐渐改变成为同学、媒体、社会、学校和家庭。这一方面反映了新的文化传播形式和社会变革对中学青少年的影响和冲击,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学校作为影响青少年人生观和价值观第一阵地的弱化和淡化。《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推进依法治教,开展普法教育。促进师生员工提高法律素质和公民意识,自觉知法守法,遵守公共生活秩序,做遵纪守法的楷模。”因此,在中学青少年中广泛深入地开展法制教育,具有长远的重大现实意义,加强和改进青少年的法制教育已成为一项紧刻不容缓的战略任务。
二、目前学校在青少年法制教育中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首先,思想认识不到位。我国已在小学、初中开设了法律常识教育课程,但是,在目前的教育体制下,法制教育淡出校园,缺乏教育的长效性。许多教育部门及学校把精力主要关注升学率,仅把法制教育作为从属部分,甚至流于形式。其次,教育内容简单化。主要是把普法教育变成简单知识教学,仅停留在“知法”这一层次上,忽视了对学生法律情感的陶冶和法律行为习惯的培养,学生觉得没有必要更没有兴趣学,也不清楚在生活中如何去运用法律,更有甚者知法犯法。第三,师资力量缺乏专业化。据了解,现在学校从事法制教育的,基本上都是由政治教师兼任,真正法律专业毕业的教师很少,且少有经过法律知识培训,导致他们只能照本宣科,缺乏案例教学和课堂教学的灵活性,无法引起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兴趣和注意力。第四,教育方式单一化。法制课与社会实践脱节且教育方法形式单一,现在的法制教育仅仅局限在了校园之中和课堂之内,往往采取填鸭子单一灌输的方法,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和社会法制课学习的机会很少,以案释法,以是说法,以身讲法的教学方式更少,缺乏直观的教育。
三、对加强和改进目前学校青少年法制教育的思考和建议
1.突出位置,把青少年法制教育纳入中学教育的重要内容
首先,要建立科学的法制教育课程体系,让法制教育作为一个重要学科纳入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当中,使学生从小学到中学都能够接收到系统的法制教育。其次,适合青少年特点编写系统的法律教材,根据青少年成长发育的不同阶段、认知和接受能力,编写中小学法律教材,使青少年能系统化、持续化接受法制教育。
2.强化法律素质的培养,使学生不仅知法懂法,更要遵法敬法
首先,努力建设良好的法制教育校园环境,实行依法治校,健全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并严格按章办事。其次,充分运用组织青少年学生旁听各类案件的审理、利用多媒体网络平台进行法制教育等各种载体和手段,开展形式多样的法制教育活动,增强青少年的法制观念。第三,把学校法制教育延伸到家庭、社会,用身边人身边事教育青少年学生,提高教育的感染力和渗透力,为学生成长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
3.强化专业师资力量的培养,配备具有专业法律知识的教师
一方面定向招聘录用一些法律专业毕业的大学生做任课教师,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诠释法律;另一方面,加强非法律专业的任课教师的法律知识培训,努力提高他们的法律素质。在授课中要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年龄、心理、生理等特点、知识结构,用以案说法、以例释法的方式,深入浅出地阐释基本的法律常识,增强法制教育的效果。
4.抓养成,在结合上下功夫,引导青少年自觉学法知法守法用法
根据教育部、司法部、中央综治办、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强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以及县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乡教育的实际情况,对本年度青少年法制教育课程安排如下:
一、各学校要结合“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宣传教育月”、“公民道德建设宣传日”和“全国法制教育宣传月”活动,采取多种形式,在社会和学生中大力宣传《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把诚信教育、遵纪守法教育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法制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学生中形成知法、懂法、守法和诚信做人的良好氛围。要坚持法制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道德纪律教育、科技文化教育、社会实践教育相结合。要充分发挥学校教育主阵地、课堂学科教学主渠道作用,提高法制教育的实效性。学校要通过《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自然》、《社会》等相关学科进行法律常识的启蒙教育。运用生动、形象的教育方式,对学生普及有关法律知职,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自我保护意识和分辨是非的能力。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品德。并通过法律知识竞赛、读书实践活动、参观访问等生动形象、形式多样的法制实践活动,增强在校学生的法律意识、依法办事意识,从而提高明辨是非、自我约束、自我保护的能力,培养和提高青少年学生的法律素质,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要加强学生良好行为规范养成教育。要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新颁布的《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中小学生形成遵纪守法的意识打好基础。学校领导、教师要和村、学生家庭经常取得联系,对重点问题学生要进行专门的研究,建立学校、社会、家庭相互配合,重点帮教,尤其要加强学生非在校时间段的跟踪管理。要主动与有关部门配合,加强校内外治安环境的治理。
二、各法制副校长教学时间和分工安排:
《依法治教规划》出台的依据和意义是什么?未来五年,我省将在依法治教方面做哪些工作?如何做好《依法治教规划》的实施工作?本文通过对《甘肃省依法治教实施规划(2016-2020年)》的梳理,与各位读者一起了解甘肃将在依法治教进程中有哪些新举措。
为什么要制定出台《甘肃省依法治教实施规划(2016-2020年)》?
深入开展法治教育,制定出台《依法治教规划》,落实依治教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任务,是实施“十三五”规划、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制定出台《依法治教规划》是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和我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l展规划纲要提出的工作任务的要求。《依法治教规划》是贯彻落实国家《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5―2020年)》和教育部《依法治教实施纲要(2016―2020年)》的重要举措。制定出台《依法治教规划》是全面落实第七个五年法治宣传教育规划的重要任务。
未来五年,我省将在依法治教方面做些什么?
1. 每一所学校都要依法制定学校章程。各级各类学校到 2020 年,实现一校一章程全覆盖,全面实现学校依据章程自主办学。
2. 积极推行并规范法律顾问制度,保证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至少有 1 名法律顾问。县级教育部门 2017 年前建立法律专家咨询委员会或聘请法律顾问。
3. 教育行政人员实现全员培训、考核。2017年起,把法律知识和依法行政能力作为任职、晋升的重要依据,切实增强教育系统党员领导干部的纪律意识和规矩意识。到2020年,完成全员培训,实现领导干部全员考核。
4. 构建完善的教育法律及制度体系。加强地方性教育法规建设,建立教育规章、重要规范性文件制定规划制度,优先在招生考试、师生权益维护、学校管理规范等领域,制定或修订综合性规章。
及时清理我省教育规章、规范性文件。2017 年底前,各级教育部门要按照“谁发文、谁清理”的原则完成对现行规章、规范性文件的清理工作,清理结果向社会公布。
5. 全面开展依法治校示范校创建活动。制定依法治校评价指标体系,将依法治校作为评价办学水平的重要内容,从 2017 年起,由点到面逐步开展依法治校示范校创建,到 2020 年,学校要全面达到依法治校的基本要求,形成一批高标准的依法治校示范校。
6. 每所中小学至少有1教师能够承担法治教育教学。落实法治教育教师专业素质专项培训计划,实施中小学法治教育名师培育工程,建立一批师资培训基地。到 2020 年,每所中小学至少有 1名教师接受 100 学时以上的系统法律知识培训,能够承担法治教育教学任务,协助解决学校相关法律问题。
7. 法治教育要开课并纳入考试。在中小学(含中等职业学校)开设法治知识课程,在初中毕业升学考试中增加法治知识考核内容。编写地方法治教育教材,利用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社会实践、班队会等课时,加强法治教育。到 2020 年,建立科学、系统的学校法治教育课程、教材、师资体系。
8. 每个地级市至少建立一个实践基地。积极推动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到 2020 年,每个地级市至少建立 1个实践基地。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推动中小学生以多种方式参加法治教育社会实践。
9. 深化教育行政执法体制机制改革。建立权责统一、权威高效的教育行政执法体制机制,着力解决教育领域执法不力问题,保证教育法律法规规章得到严格实施,推动教育管理的重心和方式向基层和法治化转变。探索建立联合执法机制,积极会同财政、公安、工商、民政等部门,开展联合执法。
10. 探索建立有效的督导和第三方评价机制。进一步依法健全教育督导制度,深化教育督导评价改革,完善督政、督学和评估监测三位一体的教育督导体系,形成覆盖各级各类教育的教育督导队伍;建立省、市、县教育督导委员会及办公室,实行教育督导部门归口管理。健全问责机制,提高教育督导的权威性和实效性。
完善教育领域的第三方评估机制,主动开展教师资格、学位、学业水平、教育质量、课程等领域的专业评价制度。加强对社会化教育活动规律特点的研究,健全市场监管标准、体制,发挥好市场机制在教育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形成多元参与的教育治理格局。
如何做好《依法治教规划》的实施工作?
1. 加强对依法治教的组织领导。各级教育部门要将推进依法治教摆在工作全局的重要位置,制订年度工作要点和实施规划,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切实推进。
2. 要积极推动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建立依法治教领导小组或者协调机制,将依法治教纳入地方法治政府建设的整体框架,落实有关部门在依法治教中的法定职责,形成综合推进机制。
3. 要把依法治教、依法治校的情况纳入绩效考核和教育现代化评估等综合评价体系。切实把法治思维和法治能力强、意识突出干部选拔到教育行政部门、学校的领导岗位上来。
4. 在部门预算中列支教育法治专项经费,为推进依法治教提供必要的经费与条件保障。
5. 健全教育法治工作队伍。各级教育部门要通过职能调整、机构重组,明确和加强法治工作机构职能,充实法治机构人员力量。加强法治工作机构建设,市、县级教育部门根据实际,整合相关职能,设立负责法治工作的综合性机构或专门性机构。
学校是普法教育的主阵地,青少年是法制教育的重要对象。多年来,我校按照上级普法规划的要求,把普法教育纳入工作计划,摆上议事日程,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坚持不懈地开展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加强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的新模式、新路子,取得了初步成效。现将我校今年以来开展青少年法制教育的主要做法总结如下。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抓好在校学生法制教育,使他们从小就学法、知法、守法和用法,树立起社会主义法制观念和意识,是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是关系到科教兴国战略、依法治国方略、建设教育强县的顺利实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后继的重大问题,是关系到培养什么样接班人的重大问题。
因此,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是一项紧迫的、长期的重要任务,我们要求各校要站在科教兴国、依法治国的战略高度,紧紧围绕教育强县的宏伟目标,从落实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出发,在总结以前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做好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把法制教育工作纳入重要工作的议事日程,做好总体规划和分年度计划,合理安排教育内容,做到法制教育始终不断线,抓紧抓好,精心组织实施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定期研究、检查,针对工作中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探索加强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工作的新思路、新措施。
二、突出重点,普遍开展
为进一步加强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我校紧密结合全县“四五”普法近期目标,把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摆上重要位置,突出“三个”重点,提出“六项要求”,全方位展开工作。
“三个重点”。一是认真贯彻中央、省、市、县有关加强法制建设的指示精神、“四五”普法规划要求,以开展法制教育、遵纪守法教育、增强青少年法制意识为重点,积极主动的密切配合文化、新闻出版、广播电视、公检法司等有关部门,充分发挥各部门的优势和作用,按照《若干意见》的主要内容,深入开展青少年学生法制宣传教育。二是根据不同学龄阶段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和接受能力,有针对性地加强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使学生在校期间懂得并掌握公民应知必会的基本法律常识。 以中学思想政治课教材中有关法律基本知识为基础,充分利用“四五”普法专用的《中学生法制教育读本》等普法教材,重点普及《宪法》、《国旗法》、《义务教育法》、《教育法》、《刑法》,侧重《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娱乐场所管理条例》、《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交通法规、治安条例、禁毒(烟)法律法规和环境保护法规等与青少年学生生活、成长密切相的关法律法规知识教育。同时,经常开展《中小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中小学生礼仪常规》的行为教育。三是系统内行政干部、教师,特别是领导干部带头学法,不断增强法制观念,着力实现领导方式和管理方式、治校方式和治教方式的转变,深入学习、熟练掌握与本职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不断更新知识,努力提高自身的法律素质,做到灵活自如的学法、用法、教法,自觉维护法制的统一与权威。
“六项要求”。一是各校必须将法制教育课程纳入德育教学和必修课计划,每周必须安排一课时法律专门课,挑选具备较高法律意识和自律品质、有较扎实和较全面的法律知识的教师任课,为确保教材的严肃性、准确性、针对性,还要求有条件的学校尽可能征订由教育部负责组织编写的普法专用教材《小学生法制教育读本》、《中学生法制教育读本》,真正做到教学有计划、学习有教材、课时有保证、任课有教师。二是充分发挥思想品德课在法制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不准以思想品德课、政治课取代法律专门课,在相关学科教学过程中渗透法制教育内容;同时,根据学生的年龄段和知识水平、认知能力、避免成人化和公式化。三是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建设。依托课外活动基地开展法制教育,利用少年法庭、法律援助中心、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等社会资源加强指导与交流。四是在抓好法制教育的基础上认真制定并实施年度依法治理工作计划,落实依法治校、依法治教。通过制定各种规章制度,落实责任,实行工作责任制目标管理,围绕普法、教法、执法、用法、法律监督、法律服务等环节逐步实现;依法治教,保证学校有一个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切实把学校工作纳入法治管理轨道;加强学校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落实预防青少年学生违法犯罪的各项措施,主动协调有关部门整治学校周边环境,深入开展创建安全文明校园活动,切实保证师生有一个和谐、安全、健康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五是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对法制课教师进行法律知识培训,提高法制课教师的授课水平。“四五”普法期间我们力争将所有法制课, 思想品德课老师轮训一遍。同时,高度重视整个教师队伍的普法教育,要求广大教职员工认真学习宪法、基本法律知识及教育专业法,增强自身的法制观念,自觉遵纪守法,成为学生的榜样,除学校日常法制教育外,各科教师还应结合教学进行相关的辅助教育。并把法制教育作为广大教师培训、进修或继续教育的必修课和考核的主要内容,要使全体教师在学法、守法、用法、教法等各方面都能真正做到为人师表。六是充分发挥法制副校长作用,实施了“一校一个法律明白人计划”。各校从实际需求出发,从政法机关聘请政治觉悟高、有责任感、业务精、宣讲能力强的政法干部到校兼任法制副校长和“法律明白人”,协助学校开展法制教育和校园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
笔者一直在农村学校工作,参与学校法制教育的实施和管理,对目前农村学校法制教育的现状有一定的了解,虽然各级各类学校能按要求积极开展法制教育,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仍存在诸多的问题。现就结合工作实践,谈谈在落实和实施法制教育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相应的对策。
问题1:思想认识看似到位,实践活动实质空虚。
不管是哪所学校,在制定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计划、编制课程表的时候,都会安排法制教育课程或者法制教育活动,但多是“挂在墙上写在纸上”,没有将法制课作为专门的课程管理。目前学校的法制教育大多是依托特定的宣传日(例如“12・4”法制宣传日),或者配合上级相关部门的主题教育活动,开展一些法制教育活动。进行宣教的次数不是很多,宣教的质量也不高,存在成人化、机械化、不适合儿童的现象;宣教的形式单一,以主题展板、文字阅读为主,学生参与的兴趣不高,积极性不强。
相应对策:
1.加强对学校领导的法制教育。
出现这种情况的根源在于目前学校对“育人”的认识还很片面。还有很多校长认为,学校是“教书育人”的,还是应该把教书放在首位,对公民基本道德素养、法律素养培养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加强对学校领导者的法制教育包含两层含义,一是进一步规范校长的“依法治校”和“依法治教”。法制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一部分,学校不开展法制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违法;二是要进一步提高领导者自身的法制意识,不过分顺应社会或家长的需求。目前绝大部分学生家长过分看重孩子的学业成绩,也是导致学校在法制教育上存在一定缺失的重要原因。
2.上级部门要切实履行好监督和考核职责。
法制教育应该成为国家课程计划中的一门必修课,使青少年从小就接受法制教育,对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长远意义。目前已经有了相关的教学要求,但上级部门对学校法制教育的监督和考核还不到位,要在校长绩效考核中进一步加强法制教育方面的考核力度,细化考核方案,利用行政手段,推动法制教育的开展。
问题2:法制宣教形式简单,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
农村学校硬件配备相对落后,可以利用的各类社会资源相对较少。在青少年法制教育方面存在着形式单一、内容枯燥的问题。法制教育形式一般是出好一期板报、班会上由班主任读一些法制教育书籍或者观看一些老旧的法制教育片等,我们都知道,法制教育实用性极强,需要有活生生的例子,需要紧密结合实际生活,这样空洞的说教难以发挥什么实质性的作用。
相应对策:
1.开展社团活动,丰富教育形式。
社团活动是学生非常喜欢的校本课程,社团活动绝不能仅仅以音体美等艺术学科的教学内容为主,人文法治类的课程也应该成为学校社团活动的一部分。学校组建法制教育活动社团,精心选择题材,开展实践活动,不仅能丰富法制教育的形式,还能进一步激发学生参与法制学习的热情。
2.利用社会资源,开拓教育渠道。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法制教育也应该进行改革,改变以往单一的教育方式,使法制教育形式多样化。开展网上法律学习、网络法律知识竞赛、多媒体互动、反馈式的法制宣讲活动,让更多的学生喜欢法制课。学校也可以与司法所、法院等单位联系,通过定期举办法制讲座、展示法制图片、剖析法制案例、观看各种法制影视作品等丰富法制宣传方式,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增强法制观念。
问题3:教育内容没有系统,法律知识教学肤浅。
正常的学校教学活动,都会安排法制教育内容,但学校管理部门没有提出关于开展法制教育的具体要求。导致教师在法制教学中,经常会随便上网找点法制教育资料,敷衍了事。因为教师自己找来的资料都很零散,所以教学成果很不理想,学生更是“一知半解”,有时候反而会出现误导学生的情况。
相应对策:
加强法制校本课程的开发。在国家还没有出台正式的法制教育大纲之前,学校可以根据学校实际编制法制校本教材,有了相对系统的教材,教师的教学效果才能得到保障;可以拓展法制教育的素材,多总结少年儿童身边的事情,进行有针对性的法制案例教育。
问题4:教师法制知识缺乏,没有专业法制人才。
上级主管部门对教师的继续教育,往往局限于学科专业知识,针对法制教育方面的培训相对欠缺。在许多农村学校,法制教育的任务落到了班主任的身上,因为它是一种附带的课业设置,不参加统一考试,所以班主任也不会投入太多的精力去研究,在缺乏专业人才的条件下,法制教育效果可想而知了。
相应对策:
1.加强教师法制素养的培育工作。
一是进行普及型的培训活动,教师业务培训中,可以适当引入法制教育类的培训素材,并要认真进行考核,将法制内容的学习作为教师继续教育考核学时的一个必要部分。二是进行选拔式集中培养,教师培训机构都会设置各学科的骨干教师培养课程,在法制教育方面也可以设置不同层级的骨干成员培训班,让那些有志于法制教育,对法制教育有兴趣的教师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和发展,为教师提供一个发展的平台,就是给无数学生提供了成长的舞台。
2.多渠道引入法制专业人才,提升法制教师队伍水平。
法制教育需要有一支精明强干、法律素养过硬的专业队伍。教育部门在教师引进中适当引进法制类人才,用他们的专业特长带动一批教师,避免因为法制教育者自身法律知识的欠缺而使学生产生各种疑惑和误解。
关键词:学习兴趣;课堂活动;幽默语言
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内容的理论性较强,由于中学生受年龄的限制认知程度不高以及青少年心理的特殊性,造成中学生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具有一定障碍,课程教学效果不理想。因此,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成为我们值得思考的问题。笔者在长期的教学工作中,针对中学生心理特点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尊重是激发学习兴趣的前提
爱是沟通师生心灵的桥梁,也是教育的前提。在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做到尊重和关心学生,这样就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为此,我通过与家长和班主任的沟通,充分了解所教学生的学习成绩以及性格特点。对缺乏自信的学生及时予以鼓励,对需要帮助的学生热情地帮助。让自己成为学生的朋友,在彼此信任的气氛中教学,对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十分有帮助。
二、巧设导语激发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根据每节课的内容选择合适的方法来导入新课,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讲《理智面对学习压力》时,我首先将“中考”二字写在黑板上,让学生谈看到这两个字后的想法,然后让学生说出想法给自身带来的影响,从而很自然地引入主题。创造性的开场白或紧跟时代潮流的思想往往更能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教学质量。这更需要教师具有深厚的知识储备和敏锐的时代眼光。
三、运用身边的事例和典型案例激发兴趣
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例和媒体上的鲜活案例,对学生有很强的吸引力和说服力,作为教师,如果能在平时的生活中注意搜集和整理,并运用到课堂上,能对学生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如,在讲《怎样对待不公平现象》时,我引用了发生在本市的一起农民工为了索要被拖欠的工资而要跳楼的案例。我经常要求学生收看中央电视台的“今日说法”等节目,有时,利用课堂时间师生共同上网观看,边看边参与其中讨论,学生非常感兴趣。
四、通过形式多样的课堂活动激发兴趣
教师一言堂,是学生最不愿意接受的课堂模式,我通过让学生开展课前3分钟新闻会、小型课堂辩论赛等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在九年级政治课中,依法治国和思想道德建设是两个重要课程内容,这样的课程往往可以以辩论赛的方式进行,辩题为“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哪个更重要”,由于事先准备充分,许多学生能拿出令人耳目一新的观点,还有些学生能很好地联系八年级学习的法律与道德的关系等知识点进行阐述。这样的教学模式,与简单的“一言堂”授课模式相比具有较强的互动性,学生通过交流与讨论不仅学习了课程知识,还体会到了当主人翁的乐趣。
五、运用诙谐幽默的语言激发兴趣
纯理论、纯教条的教师语言会使政治课毫无生机和活力,因此,教师的语言是上好政治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作为政治课教师,不能只有满肚子的理论和观点,必须要有将抽象的理论和思想,通过形象、生动、幽默、准确的语言传授给学生的能力。为了防止学生听得昏昏欲睡,教师的课堂语言要通俗易懂、幽默风趣、声情并茂,只有这样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参考文献:
[1]张延红.探索自主学习教学模式 发展学生主体能力[J].教育导刊,2000(22).
1、进一步深化中考中招改革。扩大中考中招改革实验范围至20个县(市、区),不断推进义务教育阶段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改革。完善普通高中招生指标均衡分配到区域内初中的办法,将均衡招生比例提高至40%—50%。
2、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经验交流会议精神。研究制定《关于进一步深化我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意见》,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作为有效推进素质教育的载体,努力把课程改革引向深入。适时召开全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经验交流会议,总结九年来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和两年来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的经验,巩固扩大课改成果,部署工作。
3、扎实推进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按照孙刚副省长提出的六个方面要求和2009年全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总结交流会议精神,扎实开展工作。加大宣传力度,组织新闻媒体进行一次集中采访报道,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抓好样本学校建设,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开展大学--中学合作体试点;继续加强课改师资培训尤其是选修课、通用技术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专项培训,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加快制订2011年高考改革方案;开展“我的课改故事”征文评比、优秀教案和教学实录评比、学生综合实践活动成果评比、通用技术优质课评比、精品校本课程评比等活动,继续组织专家视导活动。推进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试验室建设。
4、做好普通高中首次评估工作。随机选取20所普通高中进行评估,引导学校加强内涵建设,规范办学行为,创造特色。做好普通高中电子学籍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管理。
二、把义务教育作为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重中之重
5、认真贯彻落实全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现场经验交流会精神。把义务教育作为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中之重,把均衡发展作为义务教育的重中之重,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指导督促各地切实抓紧抓好抓出成效。适时召开第二次全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现场经验交流会,进一步总结和交流各地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好经验、好做法。
6、积极推进城镇教育城乡一体化建设。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战略部署,加强对示范镇中心小学、初中和中心幼儿园建设的指导,推动各地在新型城镇化工作中建立健全以城镇为依托、城乡衔接、布局合理的中小学网点布局。
7、积极开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示范县创建活动。根据省教育厅下发《关于在全省开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示范县创建活动的通知》精神,制订下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示范县评选细则,评选表彰全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示范县(市、区),并给予适当奖励。
8、推进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标准化建设。会同有关处室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我省实际情况,制定《*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标准》,同时,督促各地集中财力加快薄弱学校改造,努力使区域内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办学条件尽快达标。
9、继续组织开展教育对口支援工作。督促南昌市教育局和东湖区、西湖区教育局以及委、厅各有关处室和直属各单位认真落实帮扶方案,及时总结教育对口支援工作经验,扩大教育对口支援工作范围,进一步提高受援方学校管理水平和办学质量。
10、开展城区扩充义务教育优质资源改革试点工作。推动全省中心城区通过联合、兼并、托管等多种形式,实现城区优质学校帮扶薄弱学校全覆盖,带动薄弱学校建设,破解城区义务教育择校热难题,推进城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三、贯彻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经验交流会议精神,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11、强化学科教育的德育功能。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教学全过程,进一步建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加强中小学生省情教育。
12、进一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召开全省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现场会,总结交流经验,对校园文化建设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开展创建和谐校园活动。
13、开展中小学“素质教育月”活动。在全省中小学校普遍开展“素质教育月”活动,形成每年一个主题,每年一次集中展示的活动制度。鼓励各地从当地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特点出发,形成各具特色的素质教育推进模式。
14、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建立和完善以思想品德课和思想政治课教师、班主任和团队干部为主体,专兼职心理辅导教师为骨干,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
15、继续开展好“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加强班主任和德育工作队伍建设。组织开展省级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和优秀学生评选表彰工作,组织拍摄中小学优秀班主任专题宣传片,总结和宣传优秀班主任先进事迹和工作经验。大力推进廉政文化进校园。
16、推动学生校外教育广泛开展。探索建立校外教育与学校教育相衔接的工作机制,切实增强中小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开展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评估,以评促建。
17、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研究。换届改选全省中小学德育研究会,充实一线德育工作者,加大对德育热点、难点问题的研究,开发校本德育资源。
四、建立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工作长效机制
18、加强调查研究,探索建立破解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各种难题的针对性措施。标本兼治,分类指导,有步骤、有重点地逐个解决最普遍、最突出的问题。
19、继续坚持中小学规范办学行为分片包干责任制和月报制度。进一步督促各市、县(区)教育行政部门按照分级负责、属地管理的原则,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内中小学管理工作的监督指导,切实把规范办学行为的各项要求落实到每一所学校。
20、进一步加强宣传,营造规范办学行为的良好氛围。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宣传和监督作用,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规范办学行为的良好局面
五、关心支持特殊教育,积极发展学前教育
21、认真贯彻落实第四次全国特殊教育工作会议精神。适时召开全省第二次特殊教育工作会议,表彰一批全省特殊教育先进单位和个人。出台《*省加快特殊教育发展实施意见》,促使我省特殊教育工作再上新台阶。
22、继续推动各地加快特殊教育学校建设工作。研究制订《*省特殊教育学校合格标准》和《*省特殊教育合格学校评估标准》,推动30万人口以上的县(市)建立特殊教育学校。努力推进特殊教育学校建设。
23、继续加强全省特教学校师资培训工作。举办各种形式的培训,开展第三届特教教师教学技能竞赛,提高特教学校的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
24、在全国“助残日”组织开展一次大型的扶残、助残活动,推动全社会更加重视、关心特殊教育。
25、加强农村学前教育工作。积极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大力加强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制定《*省乡镇中心幼儿园基本标准》,启动“*省乡镇中心幼儿园达标活动”;组织第二期全省乡镇中心幼儿园园长和骨干教师培训;继续组织开展省级示范幼儿园结对帮扶乡镇中心幼儿园活动,2010年新增结对乡镇中心幼儿园100所。
26、督促各地进一步规范民办幼儿园办园行为。督促各地从规划着手,在做强做优民办骨干幼儿园的基础上,切实加强民办幼儿园的规范化管理,促进全省民办幼儿园健康有序发展。
27、以示范园建设为抓手,提高幼儿园的办园水平和保教质量。继续开展示范幼儿园评估工作。加强幼教师资培训。以结对帮扶、教学观摩、跟班培训等不同形式,切实发挥省级示范幼儿园的示范作用。
六、高度重视民族团结教育和安全工作
28、全面贯彻中央和教育部关于加强民族团结教育的一系列指示精神。在全省中小学校开设民族团结教育课程。举办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骨干教师培训班。办好内地民族班,全面完成国家和省政府确定的内地民族班招生任务。进一步落实和完善班、新疆班政策措施,切实加强内地民族班的内部管理,确保内地民族班安全稳定。
29、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落实中小学安全管理责任,加强中小学生安全教育。加强中小学安全督查指导,加强对学校针对性做好安全防范工作的指导。组织开展中小学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活动。会同有关部门,开设交通安全教育专栏,开展交通安全知识竞赛,在部分县(市、区)巡回组织中小学生进行交通安全演练,评选全省中小学交通安全教育示范学校,切实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
未成年人是民族的未来和希望,是社会可持续发展核心维系的基础人群,他们正处于人生成长发展的特殊阶段,极易遭受各种危险和伤害。近几年,这一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也一直受到区委和区政府、人大、政协的高度重视。据此,我局对我区近几年来开展的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汇报如下。
一、具体工作措施
校园安全方面:发挥阵地作用,不断提升校园安全防范能力。一是我局从加强学校安全管理着手,制定学校、幼儿园安全管理章程,严格检查落实,全面排查安全隐患。我区各中小学、幼儿园配备专兼职保安人员?人,设立治安保卫机构41个,落实24小时值班制度。各个学校与当地派出所开展警校共建活动,公布共建警官姓名和电话联系方式。各个学校制定了学生宿舍安全保卫制度,落实教师值班制度,有效解决了学生在夜间突发性疾病及安全管理问题。我局修定完善了我区教育系统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建立了学校安全应急处突长效机制和重大节日敏感时期安全值班预警机制,分阶段有重点地加强学校的“人防、物防、技防”体系建设,严格落实学校安全校长负责制和责任追究制,保障中小学生人身安全。二是改善学校基础设施条件,为学生安全提供物质保障。我区各校主动争取各级政府部门资金,积极自筹资金,改善住宿条件,改建运动场所。三是认真开展安全教育活动,增强教职工关爱学生的保护意识以及学生的法治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各学校组织教职工认真学习相关法律法规,提高教师依法保护学生的自觉性。同时将法治教育课程纳入教学计划,全力推进法治进校园活动。通过聘任法制副校长和开辟道德法治讲堂,对教职工和学生全面开展安全知识和自我防护技能教育。四是办好家长学校,提高家长教育水平,学校家庭联手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全区中小学举办家长学校41所,实现全覆盖。家长学校把学习《未成年人保护法》、加强学校与家庭沟通,交流教育经验作为主要内容,使家长明确自己的监护责任和扶养义务,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
师德师风部分:一是强化师德师风主体责任的落实。督促“五级责任人制”和师德师风“一岗双责”随事走制度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活动并落实。二是强化师德师风教育与宣传。引导教职员工自觉遵守《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新时代幼儿园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和《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2018年修订)》等规定。三是实施“三查一公布一预警”师德监督检查机制。坚持做好女学生保护、工作履职、师德“十条红线”等方面“夜巡”“巡检”和访查。公布教体局和学校的师德监督电话和邮箱,设置意见箱等,广泛收集意见和建议。四是坚持“一评议一激励”考核评价机制。学校(单位)按照自我评议、学生民主评议、教师相互评议、学校综合评议的步骤开展师德民主评议,建立教职工师德管理专档,把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评先选优、职务(职称)评审、岗位聘用、评优奖励、干部选拔等的必要条件。五是创新师德建设工作载体,继续做好教职工心理健康教育。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实施“人际关系”“自我认识”“情绪管理”“压力管理”和“团队凝聚力”五项精准团体辅导,提升教师心理健康指数,防止个别教职员工出现极端心理问题和不良行为。
二、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下一步打算
第一,健全完善自上而下的统一、高度、权威的未成年人权益保护机制。将其作为一项系统工程,事关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和和谐社会顺利实现的重大问题,引起各级党政组织和职能部门的重视。一方面要加强协调配合和资源优化配置,组织动员社会力量投入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上来,共同参与、重视联动;另一方面,切实把未成年人工作做细做实,使涉及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工作的每一件事和案件都得到妥善处置。努力达到党政主导、社会治理、学校教育、家庭防范的有效联动和执行效果。
第二,加大教育部门和学校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力度。要以青少年牢固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引导青少年永远听党话、跟党走。加强学党史、国史,知国情、省情、市情、区情的教育。以“两史四情”教育为依托,增强学生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的“三爱”自觉性,增强法治观念,努力做一名遵法守法的青少年。特别对品行有缺点、学习有困难、产生厌学情绪的学生要重点关爱。要完善校园安全管理措施,认真清理中小学生在校外租住情况,及时报告有关单位,落实监护人陪住保护;要采取有效措施,强化预防和约束机制,积极治理恃强凌弱等校园暴力行为。要不断提高中小学校学生伤害事故的救护处置能力。学校对未成年学生在校内或者本校组织的校外活动中发生人身伤害事故的,应当及时救护,妥善处理。
第三,加强网络规范治理,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要从高端网络智能服务系统快速发展带来的新变化中,创新思维,深化治理。学校要加强对青少年网络教育,将网络教育列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点,教育引导青少年正确上网、文明上网。加快向家长普及网络知识,帮助家长指导孩子正确上网,随时关注孩子上网行为,严格控制孩子上网时间。家、校努力引导孩子把互联网作为获取信息,培养创新能力的工具。各级关工委要适应变化,创新手段,进一步发挥“五老”的作用,定期不定期的对辖区网吧实施检查监督。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加强对校园周边环境、影视制品、各种书店以及文化娱乐场所的监督管理,重点加强未成年人远离“两厅两吧”(网吧、酒吧、歌舞厅、游戏厅)的监督管理,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第四,加强对家庭监护的指导监督,落实家庭监护主体责任,是未成年人安全保护的重中之重。要重视社会舆论的引导和监督,我市新闻媒体虽然与司法机关联办了《周末说法》栏目,但重视良好家庭教育和监护职责的社会宣传力度不够,有利于促进家庭教育科学化的社会氛围还未真正形成。要通过正反两面典型的分析、讨论,引导全社会重视家庭教育、重视家庭监护,有针对性的开展“孩子的孩子谁来管?”的讨论,对家长有所触动,增强主动监护的责任意识。目前家长要与学校结合,认真纠正以预防早恋替代性教育的错位现象,科学开展性教育,增强孩子的性防范意识。学校要因地因时因人制宜继续办好家长学校,提高办学效果,增强对家庭的吸引力。要鼓励和支持小学和幼儿园教师以班级为单位,举办家长广泛参与的微信群平台,加强与家长的活动与交流。乡镇、街道办、村组、社区要充分利用辖区的社会教育资源,通过举办家长学校、未成年人法律服务站和家庭教育服务指导站,开展各种培训咨询活动和亲子活动,村委会、居委会更要定期组织人员入户走访、全面排查,及时掌握辖区儿童的家庭情况、监护情况等基本信息,发现家庭不能履行监护责任、疑似遭受家庭暴力等情况,要及时教育和制止,在第一时间内向公安机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