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人文艺术素养范文

人文艺术素养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人文艺术素养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人文艺术素养

第1篇:人文艺术素养范文

[关键词]艺术;人文素养;大学英语;融合

高等教育艺术学院是我国艺术教育的主要承担者,负有培养我国艺术类人才的重要责任,关系到我国文艺事业的繁荣与发展,也是培养积极向上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基础。对于艺术类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不能只依赖于有限的人文教育课程,必须把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贯穿于每一门课程中。大学艺术类英语教学是其中的一部分,我们应在教学中加强学生人文素养的渗透,使学生不仅具有广博的英语知识,也利于学生高尚的人格、高雅的志趣、和谐健康的心态的培养。这也是当代大学英语教师应当担负的主要责任。

一艺术类英语教学现状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学科多样化,大学生的数量在急剧上升,参加艺术类考试的学生队伍也在持续壮大。目前我们的艺术考试和艺术教育,过分追求专业技巧从而造就出了很多发展不全面的“短腿”人才。艺术类专业学生从小一直把主要精力和绝大部分时间放在专业的学习上,相对轻视文化课程的学习,而英语学习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坚持、不断记忆、不断积累的过程,如果不能持之以恒、时间上没有合理分配、没有采用科学的学习方法就有可能被落下,最终使学生失去学习英语的兴趣。在主观上,艺术类学生们也有强烈的学好英语的愿望,但是具体到行动上却表现为学习效果不佳。由于在高考以前的教学主要是以应试教育为主,英语教学的中心主要是以提高成绩为主,教师为考而教,学生为考而学,忽视艺术类学生英语的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致使他们在英语方面的词汇量较少、英语的听、说、阅读和写作的能力较弱,不认真研习英语语法,掌握不够准确,模糊不清,应用不灵活。而且艺术类学生用在英语上的学习时间更是少而又少,使他们的英语学习水平远不及大学英语要求的水平。进入大学后,由于大部分艺术类学生以前的英语基础较差,更缺乏英语学习的兴趣,完全为了应付考试,自我培养意识淡薄,对英语产生了厌烦的情绪,甚至一些学生不能保证按时上英语课。没有端正的英语学习态度,没有持之以恒的学习英语的决心和信心,可以说,从心理上就忽视了英语学习。艺术类学生的这种学习态度使得艺术类学生的个性明显,专业悟性相对较强,但在思想上和行为上比较自由、散漫,不愿受制度约束,因此大多数都不喜爱文化课的学习,更谈不上对自身人文素质的培养。同时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是一个单纯的老师讲、学生听的过程,过于机械化,模式化。教师往往注重自我讲授,造成课堂气氛不活跃,学生感到英语枯燥乏味。英语教师教学任务比较繁重,教育教学不够多样化、层次化。没有关注艺术类学生的特点,针对他们基础差,没有学习兴趣的特点,进行因材施教。在艺术类院校的英语课堂中,缺乏英语教学的师生互动环节,学生与老师的课堂交流不够,学生存在的疑问不能及时的解决,学到的知识也是一知半解。

二艺术类英语教学中人文素养教育的重要性

人文素养与专业精神是相统一的。高等学校肩负着重大的历史使命,应大大加强人文素养教育。艺术类的大学生在学好专业的同时更要提高人文素养,培养自身的人文精神,这将有助于自身的全面发展。实际上,人文精神与艺术是息息相通的。现今,英语已经成为跨文化交流和沟通的一种通用语言和工具。要用好这门语言,就要对英语文化、文学以及风俗习惯有基本的了解,还要理解中西方文化在思维方式、心理状态等人文素养方面的差别,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他国优秀的思想和文化为我所用。这就使我国艺术类教育必须以培育出国际化的艺术类人才为目标,掌握艺术类专业知识和良好的英语交流能力。他们对古今中外优秀艺术文化成果知识有相当的理解和体会,能够更好地进行各国优秀艺术文化的传播和交流,促进我国文化和经济的多层次全面发展。因此,艺术类英语教学不仅要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更要通过英语教学使学生成为富有人文精神和民族精神的艺术类人才。使大学英语教育真正成为艺术类学生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及健全人格形成的过程。英语教学过程不仅使学生获得英语语言的知识和技能,感悟英语语言和深厚的异域文化内涵,并在这种陌生的语言中寻觅到自己熟悉的、感兴趣的内容,进而激发了学生们学习英语和文化的兴趣,同时这也更有益于英语教师的英语教学和专业教师深入地进行艺术教育。通过这些学习不仅使学生能够学到知识,更能增长见识,潜移默化地陶冶性情,拓宽视野,开拓思维,启迪心智,较好地提高人文素养和精神,升华自己的人生境界。

三艺术类英语教学中人文素养渗透的对策

1转变教学观念,将艺术知识导入到英语教学中

英语是一门语言的科学与艺术,理性而又感性。将语言与文化艺术相联系,成为英语教学的辅助知识。英语教学本身就是语言艺术和人文艺术教育过程。出色的英语教师力图使教学过程艺术化,努力给学生带来美的享受,使教学过程富有生机和魅力。即给学生带来语言艺术美的享受,也使得英语教学质量得以提高。英语教师应分析艺术教学模式,抓住艺术生的心理特点与专长,研究英语教学与艺术专业学习之间的规律性和关联性。通过艺术知识导入到英语教学即培养了学生文化意识,使文化的规范的教学与语言技能的培养同步进行,较好地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素养。

2提升自身情感素养,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艺术类英语除英语语言本身具有的特点,更有艺术科学潜在的人文特色。因此,艺术类英语教师要针对教育教学对象适时转变教学观念,加强理论学习,从而在实践中得以合理应用。注重提高自己的有关艺术专业的知识和修养,其他跨文化领域的文化背景和艺术知识,进而提升自身的专业和教学水平。在教学过程中营造轻松,平等的课堂气氛。培养艺术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这样教师才能把艺术类英语教学变成一种英语语言和艺术知识学习相融合的过程,使课堂英语知识与学生所学专业最有效地结合起来,多角度培养学生成为具有较高跨文化知识和素质的艺术类人才。在教学中要充分挖掘艺术类学生的特点进行因材施教。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改变陈旧的教学方法,运用灵活新颖的教学策略,调动起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艺术类学生虽然具有文化课分数低和英语基础薄弱的特点,但他们具有思维活跃,敢于创新的性格特点,使他们在学习的同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是创新的源泉和基础。教师在对艺术类学生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缩短师生间心理距离,信任、关心和尊重学生。对学生发表的不同见解,教师应采取欣赏的角度去看待并采用不同的形式积极给予鼓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实现学习上的创新,以达到促进英语教学的目的。

3加强艺术类英语教学的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是教学过程实施的主要引导者,也是教学成败的关键。认为艺术类学生英语基础较差,采用教材简单,忽视艺术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贯穿于英语教学的人文素质的塑造,就会使艺术类英语教学处于比较低等的水平上,所以要建立一支稳定的大学艺术类英语教师队伍,形成教学梯队,加强这支队伍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优秀的教师应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较高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尤其艺术类英语教学师资队伍建设是保证艺术类大学英语教学质量及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根本。出色的艺术类英语教师是通过长时间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摸索积累而成的,教师要具备实事求是的教学理念和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当面对个性突出,崇尚自我的艺术专业学生,要学会迎接挑战和自我减压,用良好的心理素质对待教学和生活中的各种难题,找到最适合艺术类大学英语教学的方法和模式。从而提高艺术类学生英语教学质量,也更利于艺术类学生整体综合素质和跨文化人才的培养。培养跨文化高素质的艺术类人才是当前高等教育艺术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针对艺术类学生的特点和英语教学的现状,因材施教,努力提高艺术类学生学习英语语言的兴趣,造就具有良好文化艺术素养和优秀品格的艺术人才,这是当前艺术类英语教师的重要任务。因此,大学艺术类英语教师应从自身出发,提升自身素质,有效的改善教学质量,优化教育教学资源,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出符合当今社会需要的创新型艺术人才。

参考文献

[1]龙春芳.高校大学英语教学中人文渗透教育尝试[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2011(4):127-128.

[2]蒋雪非.英语教学中人文素养的培养[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0(4).

[3]蒲云玲.大学英语教学人文素养迷失问题探讨[J].现代企业教育,2006(7).

[4]朱海英.英语教育专业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策略[J].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13(6):57-61

[5]贾红安.浅谈艺术类专业大学英语教学新思路[J].学术论坛,2011(6):217.

[6]代兰平,黄萍,等.高校英语教学中人文素养的缺失及养成[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9(24):176-177.

[7]王婷.论人文素养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渗透[J].大学英语,2011,8(1).

第2篇:人文艺术素养范文

1医生人文素养及其内容

人文素养是个复杂且抽象的概念,在不同的语境和层面含义有所不同。简单说,人文素养可以理解为一个人所拥有的知识、技能、理念、情感、意志等多种因素,综合形成的成熟和稳定的价值体系,品格、气质和素质是一个人人文素养的外在表现形式。而医生的人文素养可以理解为医生对健康意义和生命价值的一种人文关怀,以及对患者处境的无限关切,医生的价值观念、道德情感、人格品质、精神追求则是医生人文素养的外在表现形式。医生人文素养的内容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对患者个人尊严和价值的高度重视和尊重,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保护每位患者追求生命延续和幸福生活的基本权利。

(2)具有崇高的医德。医生作为一种与生命直接打交道的职业,必须具备良好的医德。医德作为一种职业道德,也是社会道德在医疗卫生行业而具体体现。良好的医德不仅是医生面对患者病痛时表现出内心深处的真实同情和深切关怀,还包括医生在医学实践活动中,具有正直的品德,不断提高自身工作标准,严格遵守行业规定。

(3)具备不断进取的心态。一方面,要求医生自觉地纯净医疗行业,促进和维护和谐环境;另一方面,要求医生必须对生命要有源自内心的敬畏,以及不断追求并实践人、社会和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局面。

2现代医学技术及其特征

大量先进技术和仪器设备在医学领域的广泛应用,而逐渐形成了医学技术。而现代医学技术是指涉及现代物理、化学、生物等领域尖端技术成果,在医学实践活动中直接应用于人体的医学技术。可以说,现代医学技术是医学技术现代化高度发展的产物,对人类健康发挥着巨大作用,尤其是生物技术、微电子技术与新材料技术的进步,推动者现代医学技术的空前革命。技术发展改变着医学技术的特性,现代医学技术体现出以下特征:

(1)医学的全面技术化。从表面上看,技术等同于医学,技术成了医生全部,而医生的人文素养受到技术的排挤,得不到重视。

(2)现代医学技术成为治病救人的独立工具。现代医学技术不再仅是医生控制疾病、增进健康的工具,而是能够按自身逻辑独立发展。

(3)现代医学技术削弱了医生个人经验的地位,医生过多依靠现代医学技术装备,甚至出现没有检测仪器的图像资料和精确数据,医生就无法进行诊断,医生的个人经验被医学辅助诊断技术替代,医生与患者之间的关系演变成了医生与技术之间的关系。

(4)现代医学技术制约了医生的理性。医生的意识形态受到现代医学技术控制,将更多精力用在了探究和掌握新技术,从而忽视了对自身人文素养的培养。

3现代医学技术和医生人文素养的关系

3.1医生人文素养对现代医学技术的促进作用

(1)医生人文素养指导和规范医学技术的发展及其成果的运用。医学技术本身只是人类谋求健康的工具和手段,但是在医学技术不断实用的进程中,对过程有效性和方案正确性的追求远远超越了对结果的认知,人们忽略了去探寻采取某种工具与手段所得到的结果一定会合理。然而,人文素养的实质是以人为本,要求人们必须去掌握医学技术实用进程中的客观规律,去认知医学技术这一工具手段所致结果的合理性。因此,只有医生人文素养得到不断的提高,医学技术才能在人类设想的规范和目的内发展。

(2)医生人文素养是医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条件。技术的进步,离不开良好、开放人文环境。在尊重科学、热爱科学的人文环境中,医学技术发展的也会得到促进。

(3)医生人文素养极大地影响着医学技术的价值评价和舆论导向以及医学技术活动的方向、目的、效果。医生对医学技术的应用和评价,都会让人们对医学技术进行理性反思和重新选择。

(4)医生人文素养是医学技术发展的重要精神支撑。现代工具手段知识含量的提升,离不开人们勇于探索和求真务实等精神品质,而这些精神品质便是来自人文素养。

3.2现代医学技术对医生人文素养的提升作用

(1)现代医学技术成为医生人文素养提升的物质条件。人类历史的发展证实了科学技术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推动力,为人类社会创造出了巨大的物质财富,物质文明作为精神文明的物质基础,人类物质文明的极大丰富为精神文明的持续发展提供了优厚的物质条件。而人文素养作为精神文明的一部分,现代医学技术借助科技的力量,为医生人文素养的提升也提供着源源不断的物质条件。

(2)现代医学技术成为医生人文素养提升的技术支撑。现代科学技术为人类建立起了知识、文化、信息交换和传播的网络系统,人们在这一系统内能够迅速快捷的分享最新知识和交流先进思想,综合素质得以提升,精神文明建设与社会发展得到促进,人类的主体性和创造性也得到前所未有的肯定和张扬,进而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人类思维智慧的迅速发展和思想观念的巨大变革,加速人类人文的发展进步。

(3)现代医学技术成为医生人文素养提升的现实支撑。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掌握客观规律,改造世界的真实体现。科学技术的发展形成了人类文明和人类发展所需要的基础。因此,没有科技的存在,医生人文素养也是难以实现的。现代医学技术提升了疾病诊断的精确高效,丰富了手术的多样性,促进了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无形地提升了医学领域中的的人文关怀。正如超声刀、微波、射频、腔镜技术、氖气凝结器等高新技术手段的出现,体现出现代医学技术的每次进步都以更迅速有效地缓解患者病痛为目标,以能够让人类更长久健康的生活为最终目的,而医生人文素养也在现代医学技术的进步和实用中得到的体现。

3.3现代医学技术对医生人文素养的削弱作用

(1)医生与技术的关系取代了医生与患者的关系。当今,现代技术成为医学发展的强劲动力,给患者带去了福音与希望。然而,对于现代医学技术的盲目崇拜和依赖,却造成了医生人文素养缺失,触发人们对医生更多的失望与不满,以致于医学技术越发达,医患关系越发紧张。究其原因,是医生对现代医学技术的过度依赖,减少了他们对疾病诊疗过程的深思熟虑,思维方式也变得呆板僵化,当他们在面对患者时,更多时候只把患者作医疗仪器设备的对象,而忽视对患者心理行为和精神活动等方面的整体关注,在一定程度上医生与患者的关系被医生与技术设备的关系替换,患者不再是医生与技术交流的主体。

(2)医学技术从手段变为目的。医生为解除患者病痛本应该不断追求医学技术的革新。然而,当医生只关心医学技术的运用时,技术从治病救人的手段却在医生的追逐中转变成了目的,对患者疾病全面和理性的辩证思考却逐渐减少,在一定程度上这不仅会延误患者病情的诊治,还会导致医生人性的逐渐消失。

(3)医生对患者的责任模糊不清。医学技术的滥用,使得如今的医院成为众多技术组合而成一个共同体,所有医生只是这一共同体上的零部件,医生对患者承担的个人责任被这一共同体所取代。

第3篇:人文艺术素养范文

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浩如烟海,如何选择?教师必须指导大学生阅读经典著作。经典需要我们认真对待、花力气、下功夫。我们得先向经典表明自己的价值,才会发现经典的真正价值。读世人公认的名著,开卷有益。名著欣赏就是与伟人面对面地交流的过程。因此,阅读经典名著就是一条获取真理、提高个人修养的有效途径。

(一)丰富大学生的情感。文学作品阅读的过程是体验他人情感、震撼自己心灵的过程。大学生涉世不深,对人生感悟浅薄,在形形的文学人物身上能够身临其境的感受人类复杂的感情。比如:霍桑《红字》中的海斯特传递给读者善良、宽容、忍耐,爱情、母爱与友爱的伟大等优秀的品质;梭罗的《瓦尔登湖》传递给读者的是大自然的纯美和宁静、人类的暂时孤独感、人与自然的和谐等不一样的美感。在实际交往中,这有助于增进对他人的谅解和信任,有助于和他人建立长久的友谊。感情丰富的人都富有同情心、爱心,善于为他人着想,心态平和,态度谦虚,敬重他人,知道感恩等基本的人文素养。这也是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前提。在现实生活中,这种素质被行为化为乐于助人、礼貌待人、温文尔雅、乐观向上等。良好的人文素养具有感染和迁移的功能以及扩散与泛化的规律,这种以情动人、以情育人的交际方式会使得更多的大学生受到熏陶、感染,从而提高整体的人文素养。

(二)形成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情操。首先,英美文学是世人公认的西半球的优秀人类精神活动成果,也是东方文化孕育长大的大学生们精神和思想营养的重要补充。千条人生路、万种生活态,每个人亲历边角而已。如果要在短暂的时间内感悟缤纷的世界、丰富的人生,培养自己高尚的情操和健全的人格,借鉴于优秀文学作品是一种有效的方式。其次,经典文学阅读有益于人的性格、气质塑造。英美文学名著是智者洞察世界、体验人生的智慧结晶,是伟人呕心沥血、殚精竭虑的思想成果,大都具有超凡的教育指导作用。优秀的英美文学作品一直深刻而恒久地影响和感召着世人。

(三)构建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大学生,尤其是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活跃,接受新事物能力较强,精力旺盛,富有激情,可塑性强。让他们充分认识文学对其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指导他们主动地去学习优秀文化。阅读中思想的共鸣、情感的波动将潜移默化的对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产生重要的影响。比如阅读英国著名的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简•爱》,女主人公卑微的出生、恶劣的生长环境、痛苦的遭遇,足以让当今的大学生反思自己应该感恩这个时代、感恩这个社会、感恩这个国家、感恩父母无偿地给了自己这么多。当今中国社会方方面面发生着前所未有的重大改革与进步,包括人的思想观念、道德观念、文化价值观念等。在优越的社会环境、安逸的生活条件下,部分大学生迷失了方向,丧失了理想与斗志,重物质和利益,多多少少人生观发生着扭曲。国家正在实现伟大中国梦,中国梦也就是十几亿中国人的个人梦。因而,大学生有必要运用文学赏析来打造精神、坚定信念、修正世界观、实现梦想。文学作品中传承着人类优良的人文精神,能够培育大学生理智、健康地追求真、善、美,能够引导大学生自觉地恪守道德防线、维护人格操守。

二、结语

第4篇:人文艺术素养范文

关键词:美术史 素养 中学生

一、中学生与中国美术史和人文素养的关系

中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所处阶段主要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与素质积累的过程。学习中国美术史可以让中学生更深入的领略传统文化内涵和认识传统文化的多样性、丰富性。

二、中国美术史中蕴含的人文素质作用

中国美术史中蕴含了丰富的人文素质,它告诉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中国固有的文化传统和人格的多样性,怎样对之进行批判地继承,并做出一种清醒的文化抉择,这要求我们认识到美术史中蕴含的人文素质和中国现代的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形式,并为之在美术教育中对中学生提出人文素质培养的要求。

1.中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目标

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人才需具备的知识架构应当是以知识规律为基础的,这个知识规律包括显性的知识和隐性的知识。显形的知识就是具体的技巧、技能、知识点和方法;隐性的知识是背后的规律,背后的思想方法,是一种做人的基本的素养,一种良好的品德。

2.对中学生的人文素质要求

中国美术史对中学生的认知、抒情、审美与创新能力的都有所陈述,它要求中学生发展独立人格与不断完善自身的自律能力。对此,一个有效的途径是要注意培养学生在自己的行为实践中努力遵循中华民族的“十大传统美德”:仁爱孝悌,谦和好礼,诚信知报,精忠报国,克己奉公,修己慎独,见利思义,勤俭廉政,笃实宽厚,勇毅力行。真正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全面发展的培养人文素质的模式,让学生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积淀良好的意志品质。

三、中国美术史对中学人文素养培养的意义

1.中国美术史在人文素质培养中的体现

美术史在教育中的价值作用表现在:人文性和工具性上,其核心层是情感化的,同时它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为中学生的情感价值实现提供另外的一种精神寄托的方式。而美术史的价值和作用,使美术史的教育不是从一个课程的角度去实施的,而是以其特有的人文关怀去贴近中学生的人生、提高素质,促进其人生过程的和谐美好。把中国美术史教育与人文素质并列起来,是因为它对人的个性,创造性思维和能力培养的有效性,对人全面发展的综合心智、情态、涵养等方面的关照,这种关照首先来自于我们充满生命活力的情景之中。它展现的是一种意识形态观念,即作品的风格、流派、类型,以其线条、色彩、动作、形态等,传递着节奏、韵律、比例、和谐,并由此塑造着一种语言,滋润着人的心灵世界。体会中国美术史的魅力,发挥美术史的人文教育功能,必能提高中学生的人文素质,促进人格丰富、平衡的发展。这就使得中国美术史与中学人文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了,并在中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中得到充分的体现。

2.中国美术史对中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重要性

中国美术史中有许多的优秀作品他们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作为人类文化成果的一部分,代表着人类艺术实践的杰出成就,其间容纳了丰富的人文教育资源。在美术教学中应充分利用这块瑰宝,把人文素质教育体现在欣赏教学中。教师可指导学生从解读作品的历史,文化意涵,学习分析、批评,从所见所闻归纳出合理的结果,亦即反省他们的感受、经验所代表的意义。使原有的世界跟学生看法融合起来产生一种新的世界,让学生在生活中去发现其他领域的问题,形成一种善于统观全局、掌握核心的思想方式;结合美术史中作品的欣赏教学还可以介绍相关的历史文化知识、美术知识,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这样能促进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对美与丑有较高的鉴赏力与识别选择能力,从而造成较完美的人格和高尚的情操,最终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

3.中国美术史对中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意义

美术史在提高与完善人的素质方面所具有独特的教育作用。美术史具有人文性质,这是学生学习美育的一个重要的内容,发挥中国美术史的人文教育功能,以人为本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加强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对培养中学生的人文素质有重要的意义。

四、结论

虽然中国美术史只是作为中学生课程学习的一个微小的学科组成部分,但它对中学生的教育作用是不可忽视的,中国美术史在提高与完善人的素质方面所具有独特的作用。中国美术史宣传的人文性质虽然与现今人文性有着不同的时代文化背景和历史意义,但其“择美而从,择善而从”弘扬传统美德的思想是一致的。它对当今中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特有的人文关怀、情感交流、创造性与主体性有着重要的帮助,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价值取向。总之,只要美术教师坚持不懈地在美术教学中注重通过中国美术史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培养,对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增强爱国主义精神,陶冶高尚的情操,培养良好的品德、意志,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必定会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强・中西绘画比较[M]河南美术出版社2005.2

[2]冯民生・中西传统绘画空间表现比较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5

[3]陈延・道法自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11

[4]陈传席・中国画山文化[M]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1

[5]孔新苗・张萍 中西美术比较[M]山东画报出版社 2002.1

第5篇:人文艺术素养范文

摘要:在素质教育背景下,艺术课程是高中教育中的重要课程,其教学质量的高低对学综合素质的优劣有很大影响作用。但是,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理念的长期影响,当前很多高中教师仍旧将艺术理论及技术作为主要教学目标,而忽略了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这就制约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快速提升,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本文就在高中艺术教育中培养人文素质的策略,进行了详细的探究。

关键词:高中;艺术教育;人文素养;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J0-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4-0175-02

当前,高中艺术课程的教材普遍具有很强的人文气息,其教学活动是渗透人文素养培养的最佳途径,借助艺术鉴赏教学,可促进学生人文素质的显著提高,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显著优化。但是,当前部分高中艺术教师尚且没有清楚了解人文素养对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及综合素质提升的影响作用,从而在日常教学中忽略了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的培养。那么,在高中艺术教育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是教师急需思考的问题。

一、创新教育理念

教育理念教育行为与方式的先导,教师有什么样的教育理念就决定了其能组织出怎样的教学方案与教学过程。因此,要想在高中艺术教育中有效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就需要教师充分了解人文素质对学生成长的巨大影响作用,并主动将人文素质培养提高到与艺术课程理论知识及操作技巧教学等高的地位,并自觉把人文素质培养渗透到艺术课程教W的各个环节中,从而逐渐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要想有效创新高中艺术课程教师的教学理念,仅仅依靠教师个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学校为其提供必要的环境及条件,促使教师用先进的新课改理念武装自己的思想,从而在日常教学中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在实际操作中,学校应做好以下几点:①组织教师深度解读新课改理念,让教师对人文素质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之间的关系有更明确了解。②为教师订阅一些期刊、专业书籍或电子读物使其可在第一时间学习高中艺术教育理念,并较好地将其应用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中。

二、提高教师素质

在高中艺术教育活动中,教师是所有教学活动的设计者,也是引导者,其自身素质的优劣对艺术教育中人文素质培养质量的高低有很大影响作用。因此,要想在高中艺术教育中有效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就需要教师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在实际操作中,应做好以下几点:①教师应以身作则,在日常生活及教学中主动关心学生,热情帮助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比如,当学生就某些知识点难以深刻理解时,教师应不厌其烦地对其引导与启发,帮助学生解决一切学习难题,从而使得学生在教师高尚师德的影响与感染下,逐渐养成乐于助人、善于钻研问题的良好品质与习惯。②教师应不断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及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高中艺术课程的教学过程其实也是教师厚积薄发的过程,教师只有做好充分的专业知识及人文知识的储备工作,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更好地将教材中蕴含及相关的人文知识讲解给学生,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③教师应主动参与各种教育培训活动。随着社会及经济的快速发展,艺术教学的内容及人文素质培养的方式也日新月异,教师只有借助各种教育与培训活动,才能不断汲取具有时代气息及先进性的教学思路与方法,才能在艺术教育中设计出更高效的人文素质培养教学方案。

三、改革教学方法

笔者在调查中发现,当前高中艺术教育中人文素质培养成效不够理想的核心原因,是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模式过于陈旧、乏味与单一,不易激发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不利于学生真切、生动、深刻地感知艺术教学中的人文气息。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应大胆创新传统的艺术课程教学方法,与时俱进地把先进的、生动的教学方法应用到日常教学中,以帮助学生更清晰、透彻地体味教学内容中的人文知识。有研究结果表明,高中生普遍具有热爱表演、爱玩爱闹、荣誉感强等特点。因此,高中艺术课程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深度解决教材内容并结合学生的性格特点,从学生的兴趣出发设计教学方法,以最大限度激发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兴趣,从而使得他们都能与艺术作品的作者产生思想与情感上的共鸣,进而高度认同他们所拥有的良好品质及行为准则,最终将其作为激励自己或指导自己行为思想的指南。这就需要高中艺术课程教师在教学尽可能多地为学生补充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背景资料,引导学生探究与挖掘其中与人文有关的内容,并激励学生在小组中对这些人文知识进行交流与分析,最终充分其影响成分。在高中艺术课程教学中,先进的教学方法有舞台剧教学法、比赛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及多媒体教学法等,在实际教学中艺术课程教师只需要依照学生特点及教学需求,灵活选用即可。

总之,在高中艺术教育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不仅是践行素质教育理念的需求,而且也是落实新时期人才标准的需求。因此,在高中艺术课程教学中,教师应主动用先进的教学理念武装自己,积极提高自身的修养与素质,并大胆创新传统的艺术课程教学方法,最终推动高中生人文素质的大幅提升。

参考文献:

[1]苏静,徐春丽. 艺术教育中人文素质培养的方法[J].大舞台,2015,(12):168-169.

第6篇:人文艺术素养范文

1.民间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

民间文化自古以来就是伴随社会民众日常生活、生产劳作在民间自发形成的通俗文化,主要由民俗文化、民间文学、民间艺术三方面构成,并以民间传说、民间美术、民间手工技艺、民间表演艺术、民间音乐、戏曲、民间舞蹈等多元形态呈现。广义上,它包括反映某一地域自然环境和人文特征的各种文化艺术形式。民间文化具有独特的审美特征,具有自发性、传承性、通俗化、程式化及实用性和娱乐性等特征。民间文化的传承,一方面依托于“有形”的文化遗产,如文物、古迹等。另一方面是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遗产,即我们常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强调以人为核心的技艺、精神、经验的传承与文化流变。

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日益受到关注和重视,它以丰富的形态呈现出传统文化的精髓,并世代相传,具有典型的民间文化特征,不仅包含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还涵盖与其相关的实物和场所。虽然它不等同于民间文化,但对于民间文化内容与形式却有着更生动的诠释,民间文化形态因此而更加丰富。无论是考虑民族精神的发扬,还是传统技艺的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都体现出其重要的研究价值。

2.苏州非遗资源现状分析

苏州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作为吴文化的发祥地,该地区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苏州对于非遗保护工作非常重视。一般而言,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主要包括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和相关责任保护单位三个方面。目前,苏州的非遗项目在各级名录中拥有世界级6项,国家级32项,省级79项,市级159项;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国家级39人,省级95人,市级334人。此外,还有多个县区级非遗项目及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其中有影响面广的,如昆曲、古琴、端午习俗、苏绣、苏州香山帮传统营造技艺、苏作明式家具、吴歌、宝卷、庙会等;也有不同辖区地方特色的文化项目,如桃花坞木版年画,?f直水乡妇女服饰,常熟的虞山琴派、红木雕刻、花边制作技艺,昆山的昆曲、周庄水乡婚俗、锦溪宣卷,张家港的河阳山歌、河阳宝卷,太仓的江南丝竹、滚灯、七夕节等,不胜枚举。通过对苏州地区非遗资源进行简单梳理,可以发现该地区非遗文化涉及传统手工技艺、民俗活动、民间文学、民间美术、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传统戏剧、传统医药等多个领域,内容错综复杂,主要呈现出以下特征:首先,一些项目起源或发祥于某一市镇、村落,最终对整个地区产生深远影响,区域内的文化传播与相互交融共同构建了具有“苏州风貌”的民间文化。精致的江南水乡建筑,被称为“百戏之祖”的昆曲、精细雅致的“苏绣”,轻快优雅的江南丝竹,委婉动听的吴歌……勾勒出人们对苏州的基本印象。其次,本地区的所辖区县、乡镇几乎都有来自于民间的文化项目,由于地理位置、历史、地方习俗的差异性,让该类项目更具鲜明的地方特色。再者,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百姓生活方式的活态呈现,也是时代精神的历史印记,因此,该区域的非物质文化资源反映在百姓生产劳作、文化娱乐、教育、信仰的各个方面。人们生活方式随着社会发展而改变,导致民间文化资源以非遗项目的形式大批进入博物馆、文化馆、美术馆被“保护”起来,但是仍有一部分至今还活跃在百姓生活中,只是尚待发掘。

综上所述,可以了解到苏州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布之广、门类之多及根植民间的深度,决定了民间文化的丰富性,体系相当庞杂。民间文化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会自发形成相应的传承体系保证其更好地发展,这也是一个吐故纳新、不断变革的过程,而这一体系的正常运行是与农耕社会相适应的。如今,科技发展,现代化进程加快,社会进入到信息化时代,传统文化传播方式已经没有优势,随着人们传统意识观念逐渐淡化,民间文化及其传承体系面临巨大冲击,各地日益兴起的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与保护,折射出民间文化资源的濒危境遇。虽然,不乏一些关心传统文化的有识之士提出建立资料信息库、文化保护机构等方式进行抢救性保护,也颇具成效,但还无法彻底解决民间文化传承与现代社会之间的矛盾。从保护民间文化的生命力来看,更需要一个内在的、自发的、动态的发展环境解决根本问题。

二、由人文教育看地方传统文化融入高职艺术教育的意义

民间文化是原生态的,有着自发性、传承性、程式化等特征。而实用性、娱乐性及教化功能则是它传承与发展的价值所在,更能体现出“以人为本”。如果要寻找与其对等的、动态的发展路径,笔者认为“高职教育”是比较适合的,地方传统文化融入高职艺术人才培养正体现出人文教育的意义和目的。对于高职艺术设计人才来说,不仅需要掌握娴熟的工艺技能与操作技巧,还需要具备良好的人文修养和创新能力,这也是人文教育的灵魂所在。

我国现行教育制度很多受到欧美国家的影响,这种强调“理性”与“实证”为基本理念的教育对于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培养确实发挥了积极作用,然而,另一方面很容易将教育活动停留在“解决技术”的层面,对实用、效率的追求导致对目的过度关心而忽视对过程的思考与批判,这一点违背了人文教育的初衷。人文教育的基本理念是强调个性凸显、潜能发挥和自我创造,这样的教育历程是以“人”为主体,现有教育体制与人文教育在观念上的冲突造成了人文教育更容易从民间汲取力量。艺术设计教育非常重视创造力培养,因此,将来自民间的地方传统文化注入高职艺术设计教育不仅是对教学资源的丰富,更是人文教育的潜移默化。

人文教育对“实证主义”的批判,并不代表只停留于思辨的层面,韦政通先生在《人文主义的力量》一书里提出人文教育“体验重于思辨”的主张,目的在于强调人文教育的意义。人文教育不应是知识的灌输和理论思辨的训练,更重要的在于通过体验培养通识与文化涵养,不断激发人的内在潜能。而“体验”依赖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所处的人文环境。高职教育强调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培养,而此类教育实践正是以“体验”方式进行的,既包括对人文知识的吸收,对文化的情感体验,又包含我们一直强调的动手实践和实验创新的体验。体验是实在而生动的具体经验,不仅是艺术教育实践的重要方法与途径,由体验产生的反思,对经验的抽象化与概念化反过来又是对文化的一种归纳、继承与创新。可见,深入发掘民间文化资源,将地方传统文化融入高职艺术教育,对二者发展都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立足于高职艺术人才培养的苏州地方文化资源开发

1.苏州民间文化保护与高职艺术教育本土化

目前,苏州地区拥有高校22所,其中17所为高职院校,大部分都开设有艺术设计类专业,高职艺术教育在地方高等教育中占有重要一席。扎根于苏州底蕴深厚的文化土壤,对于本地区高职教育实践和人才培养而言非常重要,区域民间文化的介入为其提供了更丰富的教学资源、人才培养方法和实践平台。高职艺术设计人才培养不是狭隘地借用民间文化资源进行简单的知识传授,如前所述,它体现出人文教育的典型特征,因此不可孤立存在。从区域文化保护层面来看,高职艺术设计教育还承载了相应的社会责任。就高职艺术设计教育现状来看,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民间文化资源逐渐被一些高校引入课程教学与研究,苏州地区已有部分高校开始尝试将地方文化引入高职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以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作为一所专业性很强的艺术类高职院校,该校依托教育基地、研究所、校企合作等平台,集中对桃花坞木刻年画、苏绣等本地非物质遗产进行发掘、传承与研发,并以“跨界”形式进行课程开发与教学研究,成效显著。可见,高职艺术设计教育的本土化有助于区域民间文化保护中面临的一些问题。然而,个别院校成功经验并不代表真正意义上的高职艺术教育本土化,要做到有效的“民间文化保护”,需要更多院校参与进来。在苏州地区其他高职院校中,很多艺术设计类专业设置显得较为功利,造成专业缺乏应有的个性特征和地方特色而缺乏生命力和竞争力。因此,地方民间文化、人文环境对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从文化保护与传承角度看,高职教育相对于其他类型教育具有一定优势:其一,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有利于解决本地民间文化资源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民间文化,尤其是民间工艺之类的非物质文化基本以“言传身教”方式进行传承,传播面较窄,有一定局限性,导致地区的非遗项目覆盖不全等问题。如吴中区光福镇的冲山佛像木雕制作技艺有着数百年的发展历史,家族式的传承方式使其产业相对集中,具有很强的地域特色,也有较高的知名度,但是还未列入非遗保护项目,大概取决于人们对该项非物质文化的认知程度,更多人或许还停留在“知其名,不知其形”的层面。因此,将这类具有地域特色而濒临失传的技艺作为教育教学资源引入高职艺术教育丰富了地区非物质文化的传播途径。另外,“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一直是高职院校关注的热门话题,正是对传统技艺师承关系的继承与发展。其二,本地区非遗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的年龄结构趋向老龄化。年长的传承人相对技艺成熟、风格老练,在制作工艺上有着丰富的阅历和实践经验,对非物质文化保护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年岁增长,他们对新生事物的接受能力下降,导致一些传统项目制作与现代社会审美需求产生脱节;同时,民间传统技艺的学习是一个漫长而艰苦的历程,信息化社会带来的快节奏生活方式使很多年轻人对从事这样的行业显得不太积极,导致很多非物质文化项目面临后继无人的窘境。针对这一问题,通过联合职业院校,储备专业人才,促进非物质文化项目传承人培养则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以“苏绣”为例,该项目自2006年入选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来,被誉为“中国刺绣之乡”的镇湖街道联合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展开合作办学,开设五年制“苏绣设计与制作”大专班,定向培养高端刺绣人才。经过校企多年合作,一方面为镇湖刺绣输送了大批专业储备人才,另一方面促成刺绣艺术品位不断提升,为“苏绣”这一民间手工艺的发展与繁荣起到积极作用。最后,民间文化的传承需要通过创新推动其发展。民间文化尤其是非物质文化的传承是活态化的,势必会随着社会发展而有所变化和创新,这种传承不是对原有形式一成不变的沿袭,具有一定时代特征,通过吐故纳新与不断变革将文化精华保留下来,并为其注入更丰富的内容。现在很多艺术院校的艺术设计专业是由工艺美术专业发展而来的,至少受到了传统工艺美术的影响,这种“前世”与“今生”的关系正是对传统文化中传承与创新关系的印证。“设计”本身就有创新之涵义,因此,以高职艺术设计教育为平台的创新人才培养将推动民间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使其更具生命力,无疑这也是对民间传统文化最有力的保护。

2.民间文化传承与发展下的高职艺术创新人才培养

既然传统延续与发展离不开创新,作为民间文化发展和艺术创新活动主体的“人”就显得非常重要,艺术创新人才培养则成为民间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关键。由于高职教育在人才培养上的特殊性,使我们要从不同方面研究艺术创新人才培养。首先,创新人才培养需要创新型的师资队伍。艺术设计是时效性很强的学科,设计理念、设计风格都会顺应时展而变化,民间文化要通过设计教育发挥其生命力,需要教师在知识储备、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上有所突破,教师掌握的知识与技能和具备的观念要不断更新。其次,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当今高职艺术设计教育是培养具有较高艺术素养和专业技能的应用型人才,那么,在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和课程构架上都要重视创新能力培养,学生从中获取的知识、技能及形成的素养都是创新能力的源泉。将民间文化吸收到课程体系中,不仅可以充实课程内容、优化课程结构,还可以在课程改革、教学实践创新上给出更多启示。最后,艺术创新人才培养需要有良好的人文环境作为保障。民间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对营造良好社会文化环境有着重要的意义,这种文化渗透进校园和课堂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校园文化创新,通过课堂教学、学术交流、课外实践、社团活动等多元化方式感染学生,有益于促成其创新能力和良好职业综合素养形成。

3.苏州地区民间文化向高职课程资源转化的思考

民间文化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从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来看,文化资源向课程资源的转化是最直接和有效的途径之一。高职艺术课程资源对民间文化的吸收是有选择性和针对性的。例如,一直以来,民间工艺美术、民间手工技艺等项目与艺术设计教育有着较深的渊源,和设计人才培养内在联系更加紧密,该类资源的转化形式相对灵活;然而,这并不否认其他民间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应用价值。从人才培养及课程开发角度出发,只是在课程比重及转化形式上有所差异。

第7篇:人文艺术素养范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人文艺术语文素养

一、对包括语文素养在内的人文艺术的认识。

素养一般指平时的修养和训练。由此观之,语文素养的含义,也就是对语文有长久的修养和训练。“语文素养"首先是一个复合性概念,它的内涵和构成要素是十分丰富的。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在教学中,为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很显然,在这个解说中,“能力"仅仅是“素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中还可以看出的是:这些要素显然不是处于一个层面之中的,不是相互平行并列的;它们在构筑一个人的语文素养中的职能也不是等同的。这些要素大致可以分为四个层级:听、说、读、写,这是形诸于外的显性言语行为;支配这些行为的知能因素是语文知识、言语技能、语文感悟和语文思维;参与和支配这些行为的直接心理因素是语文的动机、情感和态度,语文的习惯和语文行为的意志;作为言语行为的背景要素则涉及言语主体的思想品德修养、文化知识积累、智力水平、人格个性以及具体的语言环境等。语文素养是一个人语文方面诸多素质的整合,是语文知识、语文能力、语文情感、语文态度、语文习惯、语文方式,甚至文化素养、审美情趣、人格个性、思想道德等各方面的融合。

二、通过语言材料积累提高人文艺术。

学好语文无非是两条途径,一条是课内、一条是课外。课内,我们要走进“教材”,让学生朗读、背诵、积累、感悟、体验优秀的古今中外名文名篇,培养良好的语感;课外,我们要让学生走出“教材”,走向社会、走向生活,向人民群众学习语言。语文教育是母语教育,社会生活中有取之不尽的教育资源,我们要让学生在母语的环境中,不断积累语言、习得语言机制,自然而然的提高语文素养。并且,语言文字不仅仅是工具,更是人的心灵和生命的活动。语言材料不断积累,就是学生不断接受祖国优秀文化、世界先进文化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过程。每当优秀的语言材料内化成为学生生命个体的一部分的时候,学生广义上的语文素养也得到了提高。

三、从言语实践中提高语文素养。

语文课是技能课,是学生学会正确理解和使用祖国语言文字的人文学科。语文课不是“语言学”课,不需要大量系统的语言理论知识学习,却需要大量有计划地进行言语训练、实践。因此要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就要给学生大量的时间、机会,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在写字、识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中不断优化语文素养。识字,识大量的汉字,不但是阅读写作的基础,而且识字过程本身就是接受祖国文化熏陶的过程。写字,写一手好字,也不仅是一个人语文素养的“门面”,而且也能在我国传统书法艺术感染中,增强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情感。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的本质功能是理解文字承载的意义内涵,是接受特定文化的浸润,是与文章作者进行的心灵沟通。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师不应以“分析”代替。要让学生在不断的朗读、背诵,默读、浏览,精读、研读中不断接受丰富的人文内涵的影响,不断提高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为今后终身的发展打下扎实的“精神底子”。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著名的诗人臧克家说:“只有学才会写。”通过自主写作、自由写作、有创意的表达,不但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而且能更好地认识世界、认识有我、关注现实、热爱生活。

四、在综合性学习中提高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华东师大中文系方智范说:“综合性学习正是这样一种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它重在学习过程,注重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能较好地整合知识和能力,尤其有利于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感受能力、综合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搜集信息能力、组织策划能力、互助合作和团队精神等等。所以我们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环境,努力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拓宽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和渠道,使他们在广阔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拓宽视野、丰富知识、砥砺能力。”基于以上认识,我们可以肯定,综合性学习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较好的途径。我们要在语文知识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整体发展,语文与其他学科沟通。课堂语文学习和实践活动融合这四个方面下苦功,逐步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第8篇:人文艺术素养范文

【关键词】语文教学小学生人文素养

推进小康、和谐、生态,实现科教兴藏战略的目标,关键在教育,而发展教育,就必须首先发展民族教育,实现素质教育。语文教育是提高整体文化科学素质的奠基学科,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语文是具有强烈人文色彩的基础性学科,在人文素养的培养上有着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学科优势。小学语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是关乎学生文学素养形成的一个基础性和启发性的阶段。作为我国传统教学的重要手段, 语文对于文学素养的养成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首先了解一下何谓人文素养。文学素养,又称文学艺术素养,是指人在文学实践活动中所培养起来的文学经验或素质,即读者对各种文艺体裁、文艺发展史、文艺发展现状、文艺自身的技巧、手法、创作规律、艺术特征的熟悉和了解。可见人文素养的培养离不开语文这个大基础。

1.小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重要性

文学素养是一个健全的现代人的必备素养。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文学素养的培养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正逐渐被教育界所重视。近年来人文素养的培养更是从小学生就开始抓起, 主要是为了提高小学生的人文素养, 培养人文精神。在当今时代以优秀的人文文化来武装学生的头脑、陶冶学生的身心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人文素养教育能够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培育他们的民族精神, 增强其精神力量。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需要全社会共同培育起一股强大的民族精神, 这种精神的培养要从民族的下一代抓起, 以情感教育和优秀文化的传播来保证学生拥有强大的精神竞争力。

2.小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方法

小学语文教育是我国最基础的一门教育,它在学生的人文素质的培养上起着无法比拟的作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文素质的培养在教学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通过小学语文教育培养人文素养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2.1语文校园实践, 提高人文素养。

2.1.1早间诗文诵读活动。利用每天早晨的十分钟开设古诗文诵读活动, 请有较好朗读技巧的同学来领读, 每周再做一次简单的朗诵汇报。这样的活动可以扩大学生的阅读范围, 增强学生的欣赏水平, 使学生广泛涉猎各种文体的优秀作品。

2.1.2开展语文活动比赛。比赛活动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能够调动学生不断自学、不停探索的精神。可以以班级为单位开展书画比赛、作文大赛、故事讲演大赛、课本剧表演赛等。让学生在这些比赛中感受到浓浓的文化氛围。

2.1.3开展人文科学讲座。祖国的名山大川、历史文化源远流长, 利用讲座的形式请一些领导、老师或者是学生家长来讲一讲自己游览过的地方, 说一说自己对某一部作品的理解, 这都是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好办法, 也能使学生直接地感受到祖国文化遗产的博大精深。

2.2语文教师教学设计,加强人文素养。提高语文教师的教学水平。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与文学素养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然而,学生的人文素养直接受教师的教学形式的影响。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设计正确高效的教学模式。

2.2.1要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和想象力。引导学生进入作品的艺术境界,随着作者的文笔领略语文课本里的风景、人文思想在教学时,如果能绘声绘色地临摹出作品的境界,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必然能产生“豁入耳目”的美感,从而受到情感的熏染。

2.2.2在教学实践中,语文老师最切忌的是把学生的思想限制在一条路上。绝大多数的语文老师强行把学生多样的文学感受纳入到一个单一的轨道,使学生的生命热情和智慧受到压抑,造成学生对语文教学普遍不满的现状。从而不认真学语文,也就无法培养人文素养。

2.3语文文化建设, 提升人文素养。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 关键是在实践中去培养, 人文素养的高低最终是在现实生活中体现出来的。在现实生活中给予学生影响最直接、最大的是校园环境。增强小学校园文化底蕴。校园文化精神是增强小学校园文化底蕴的有效方法。在提炼校园文化精神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的文化水平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小学生沉浸在高雅的校园文化中学习语文,有助于提高小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第9篇:人文艺术素养范文

关键词:中小学 语文教育 文学素养

“新课标”明确提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而且“新课标”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列为核心目标,文学素养是人的语文素养的核心部分。全面、厚实的文学素养,能促使人在阅读、写作、人文、德育、美育、智育等多方面齐头并进,协调发展,从而达到素质教育的终极目标――育人。

一、文学素养的概念

新课程实施以后,研究论述文学素养的论文和专著虽然很多,却大多没有对文学素养的定义作一个明确的定义。来自浙江诸暨市牌头中学的陈蕾老师,对文学素养作了一个定义:文学素养,又称文学艺术素养,是指人在文学实践活动中所培养起来的文学经验或素质,即读者对各种文艺体裁、文艺发展史、文艺发展现状、文艺自身的技巧、手法、创作规律、艺术特征的熟悉和了解。方志范则认为:从人的全面发展,终身发展的角度来讲,文学素养是一个健全的现代人的必备素养。浙江大学的朱首献博士认为:文学素养实际上指的是人在文学实践活动中所培养起来的文学经验或素质,它包括阅读、欣赏文学作品或创作文学作品的能力。

笔者认为:语文教师的文学素养,从“文学”角度概括,主要包括语文教师对生活的感知力、对“文史哲”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文学鉴赏和审美能力、文学创作能力等。

二、在中小学语文教育中培养文学素养的意义

首先,培养文学素养是语文课程性质的要求。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在基础教育阶段加强文学教育,是语文课程的性质和任务决定的;《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学科的特点”。语文教学的过程是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语文的低级阶段主要的是知识技能的学习,文学则是更高级阶段的语文,随着语文从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的不断提升,它的文学特性也会越来越强。

其次,培养文学素养是更好实现美育的要求。

美育是教育的重要内容,是人类实现自我发展的重要途径”。在西方,早在1795年,席勒在《审美教育书简》中,就已明确提出美育的概念。在中国,美育思想更是源远流长,“从孔子的‘诗教’主张直至的‘以美育代替宗教’,有一座丰富的美育思想的宝库。”文学教育是一种审美教育。文学教育的核心之所以是审美,因为文学本身就是美的。课改后的语文教材所选的大都是文质兼美的文章,具有极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在语文教学中挖掘美,引导学生鉴赏美,使他们受到美的感染,产生感情上的共鸣,就能够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形成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通过培养文学素养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素质,从真正意义上实现以美育人的教育目的。

三、当前语文教育中文学素养培养的现状

面对文学教育的现状,一个不容回避的事实就是中学语文教师文学素养普遍偏低。

首先,许多教师自进入教师角色之后,已经失去了关心文学发展、文学现象的兴趣,他们不知道也不想知道文学研究的进展,其知识仅仅停留在大学读书时的知识范围内,他们对文学的了解有的甚至落在学生的视野后面;其次,在进行文学作品教学时,习惯于现成的结论,一切以教参为依据,不愿也不去认真品味文学语言;再者,语文教师的文学素养相对较低,由于过分强调语文工具论,受其影响,许多语文教师长期不注意自身的文学素养的提高,时间一长,其必须具备的文学素养自然相对不足。由于高考、中考“指挥棒”和应试教育的惯性作用,广大的中小学语文教师还没有真正到位地在教学活动中重视和施行文学教育。

四、提升中小学语文教师的文学素养

多年的跟在考试“指挥棒”后头的技术性运作,使得我们的千千万万的语文教师远离了母语的美感,远离了文学经典的情感陶冶;多年对标准答案的精确解答,麻木了语文教师的文学感觉,所以,要把语文新课改“工具性”与“人文性”结合的原则坚持下去进行到底,还得依赖广大语文教师的文学感觉的回归和文学素养的提高。语文教师良好的文学素养与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有很大的关系,语文教师的文学素养对语文教学实践的影响极大,语文教师具有良好的文学素养可以引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有效实施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创设有生命力、生动有趣的语文课堂,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我们需要的是多元的、开放的文学观念,这才符合中小学语文教育的需要。

加强语文教师的文学素养,应从知识和能力两方面入手,语文教师既要具备较系统的“史”“论”“体”知识,又要具备较强的“赏”“写”“教”的能力,除此以外还要讲究读书的技巧和传授的艺术。文学素养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重要的,他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上的理论阐述让我们进一步了解:文学素养的培养有赖于长期、持之以恒的实践和探索,在大量的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中靠感悟、靠学习来获得。同时,教师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的更新是有效培养文学素养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陈蕾,《谈文学素养与语文新教师的培养》[J]浙江师范大学・语文教研 2007年第4期

[2] 方志范,语文教育与文学素养[M],广州,2005广东教育出版社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页。

[4] 汤树枫,学生语文学习兴趣与教师文学素养[J]浙江师范大学・语文教研,2007年第4期第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