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口腔健康科普知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启动新农合大病保险试点工作,进一步提高新农合保障水平。启动实施一批市、县、乡、村卫生项目,完善卫生服务体系。继续推广“先诊疗后付费”服务模式。积极引进社会资本办医,争全市引进社会资本规模达20亿,二级、三级医院合作办医达到5所以上。鼓励组建“医联体”,今年全市建立“医联体”数量要达到10个。开展城乡医院对口支援,全面提升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和质量。发放居民健康卡,今年力争发卡300万张以上。积极开展“中医药服务百姓健康推进行动”,“仲景苑”“中医堂”要覆盖市、县、乡各级医疗机构。持续开展“卫监行动”“亮剑行动”,严厉打击非法行医。加强平安医院建设,并在二级、三级医院成立警务室。
(王 伟 崔松涛 杜婧君)
河南爱馨养老集团:打造国内新式养老社区
3月27日,河南息县县委书记余运德等一行领导到爱馨养老集团考察调研,爱馨养老集团董事长豆雨霞、副总经理张金花接待,并就爱馨养老服务模式及项目建设举行座谈。
余运德参观了居家养老区、医养康复区、失能老人护理区和互动养老区。座谈会上,余运德观看了爱馨养老集团企业宣传片,豆雨霞就爱馨“三位一体”养老模式和“六大标准”保障体系作了详细汇报。爱馨特色模式的建设满足了老年人的亲情需求、健康需求、尊重需求、关爱需求等九大需求。
在项目发展上,豆雨霞就目前漯河、商城等项目从建设标准上进行了简要说明,豆雨霞说:“我们的模式和标准就是围绕老年人的实际需求建立,机构的建设也要参照标准,要给老人一个家的感觉,到爱馨就到了家,在各地市统一建设养老综合体,来满足老人的需求。”
余运德说:“养老问题现在是全社会的问题,政府的责任重大,爱馨事业是充满大爱的事业,服务精细到位,走在了政府以及行业的前面,我们将把这种动力变成一种行动,希望爱馨养老集团能尽早在息县打造一个温馨有爱的养老社区,为老人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王海斌)
山东:实施学校口腔疾病综合干预
“力争用3年时间使口腔疾病综合干预工作覆盖所有中小学校和托幼机构。”山东省卫生计生委、教育厅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学校口腔疾病综合防治工作的通知》,要求到2016年,中小学生和幼儿正确刷牙率达到70%以上;中小学生口腔健康检查率达到100%,幼儿达到90%以上;适龄儿童窝沟封闭率达到80%以上,封闭完好率达到85%以上,中小学生和幼儿滴涂氟保护漆率达到80%以上。
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山东省5岁年龄组(乳牙)患龋率为66.8%,12岁年龄组患龋率为33.4%。该省将建立完善学校口腔疾病防治网络,为辖区中小学生和幼儿免费进行口腔健康检查,为有适应证并自愿接受干预的对象提供口腔疾病预防和治疗服务。
该省要求,各市要定期随机抽取5%左右的学生进行复查,对口腔疾病诊断、预防和治疗情况进行复核,学生口腔疾病诊断符合率应达到85%以上,窝沟封闭或滴涂氟保护漆3个月复查完好率应保持在85%以上,对复核结果不达标的,卫生行政部门要责令整改,连续两次抽查不达标的,取消定点医疗机构参与学校口腔疾病防治工作的资格。 ( 杨 凤 欧一平)
江苏:女方满24周岁才能生二孩
3月28日,江苏省第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表决通过《关于修改〈江苏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的决定》,并决定自公布之日起实施单独两孩政策,不设生育间隔,女方需年满24周岁才能生二孩的规定继续保留。
江苏省人口计生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在《江苏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修订前,已生育二孩的,将按照原《条例》规定处罚。
在《条例》修订后出生,还没办理再生育审批手续的,可在2014年9月30日前补办,10月1日以后未办理再生育审批手续生育的,按照规定基本标准的20%缴纳社会抚养费。
江苏省一项摸底抽样调查显示,有生育二孩意愿的单独家庭在四成左右。据测算,启动实施单独两孩政策前两年,出生率会有一定幅度的提升,2014年~ 2018年5年间全省预计增加出生人口60万~ 96万,此后生育堆积压力基本释放,仍将保持低生育水平。 (冉 梓)
河南南阳:基层普建“中医堂”
记者从河南省南阳市中医药管理局获悉,今年该市将积极推进中医药“治未病”服务工程,着力发展中医药养生养老产业,全市65%的村卫生室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
南阳市积极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先进单位,卧龙、宛城、方城将申报全国中医药基层先进单位,并着力开展“治未病”预防保健和疾病康复服务,在南阳市中医院建设中医“治未病”中心和康复中心,县级中医院设置“治未病”科和康复科,其他中医医疗机构、综合医院“仲景苑”和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堂”设立养生保健指导门诊(室)和康复室。
南阳市还将大力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扩建改造南阳市中医院,迁建南阳医专附属中医院;综合医院及专科医院建设“仲景苑”,在乡镇卫生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普及“中医堂”建设,并让65%的村卫生室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
除此之外,南阳将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中医药科普知识进乡村、进社区、进家庭活动,定期组织市级名中医及专家开展中医药科普知识、中医药疗法体验、养生保健指导等宣传和普及活动。 (王 伟 崔松涛 张 欣)
浙江:“五环联动”推进公立医院改革
3月27日,浙江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新闻会,并于 4月1日启动在杭州的省级公立医院和杭州市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这标志着浙江省在全国第一个实现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全覆盖,比国家要求的时间提前了近一年半。
剧中,黄菁菁的妈妈因长期发烧并伴有口腔肿痛住进了医院的VIP病房。医生霍思邈认为这位患者的疼痛极有可能是三叉神经痛引起的,建议她先去口腔科看看,后到神经内科拿点儿药吃。后来通过检查,才发现牙痛是因为脑中肿瘤压迫神经所致。这集播出后第二天,微博、论坛上有不少言论,都对“牙痛因脑肿瘤引起”感到费解。有质疑电视剧瞎编的,有借此控诉医院小题大作的。在纷纷扰扰的谈论中,我们应该看到在医患关系紧张、矛盾突出的背后,潜藏更深的是医学知识不对称的问题。
医学知识不对称是沟通障碍
的隐藏原因
在临床上,不少医疗纠纷的发生往往缘于“医疗盲点”。意思是指:患者不知道某医疗知识,从而不理解医生所采取的医疗举措,由此引发医患矛盾、纠纷。比如,某2岁小孩因腹泻去住院,第二天,其父母就提出异议,说医生用药有问题。因为隔壁一小孩5岁,也是腹泻,人家每天只输3瓶液体,而自己家的小孩才两岁,却输了6瓶。而他们却不知道,之所以这么治疗是因为他家孩子是中度脱水,为了及时纠正脱水,必须补充足够的液体。因为不了解自己孩子的病情,才对医生产生误会,若是这时再碰上一位“不耐烦”的医生没有给予足够耐心的解释,一场风波就不可避免了。
纵观现在各种医患矛盾的背后原因,诚信是人们提到最多的词语。有人说,这完全是医生的不良行为才导致他们失去了公众的信任。客观地讲,的确有少数医生存在不良行为,而我们也不能忽视,很多时候,因为对病情和医学知识缺乏了解,导致很多人误解了医生,将医生的正确处置也误认为不良行为,前面说的就是这样的例子。
《心术》的播出已经将这一问题摆在人们面前,不管持何种看法,它都已经直接或者间接地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这是值得庆幸的。今天,我们在看完《心术》之后,不妨再来看看那些可能引发争执的、又不为人们所知的、让人们不解的医学“新术”。
牙痛照头部CT
牙痛照头部CT?相信很多人都会觉得不可思议。但是实际上,因为牙痛完全有可能是由颅内脑肿瘤压迫神经所致,所以,牙痛照头部CT也是有道理的。
根据有关的临床统计发现,约有近一半的三叉神经痛患者误以为自己患的是牙痛。而三叉神经痛可分为原发和继发两类,前者主要是由于颅内三叉神经根受血管压迫所致,后者主要是由颅内神经鞘瘤、脑膜瘤、血管瘤等病变压迫所导致。《心术》中黄菁菁的妈妈就属于后一类。而要判断它是原发还是继发,做CT检查就能一眼看出来。《心术》中还有一个场景是一位患者出现视物不清,视力下降,结果也是通过CT检查发现原来是脑肿瘤所致。这种事在临床中是很常见的。
因为大脑是人的中枢所在地,人的很多行为异常都可能与大脑有关,牙痛如此,视力下降如此,甚至突然一侧肢体麻木、拿不起笔、说不了话都可能与大脑有关,都需要做头部CT等检查确诊。出现肢体麻木、拿不起笔、说不了话,此时做CT检查容易被患者或患者家属所接受,因为大家都明白这些状况受大脑影响明显,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小。但是,像牙痛、视力下降这类症状本身影响因素比较多,比如牙痛可能是龋齿、牙周炎、牙龈炎等所致,视力下降可能是白内障、近视、老花等所致,人们不会一下子想到它们与大脑的关系,所以,当医生建议做CT检查时不容易被患者或患者家属所接受。
腹部不适做心电图
记者曾经在医院见到一位最终被确诊为肠炎的老年患者状告门诊医生胡乱开单子,他说自己明明就是吃多了,胃不舒服,但是医生却给他开了心电图检查,让他白花钱。
还有一件真实事例发生在一家大型医院:一位老教授给一个感冒发烧,又有腹痛的孩子看病,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随后教授给孩子开了心电图检查和腹部B超检查。然而,孩子家长因担心孩子不配合,又不信任医生,两项检查都没有做,结果晚上,孩子因为暴发性心肌炎死亡。
为什么医生要给胃部不适的患者开心电图单子呢?这是因为不少心绞痛往往发生于饱食以后,再加上心绞痛有可能出现周围神经牵扯痛,容易与一般的胃痛相混淆,为避免漏诊,所以,医生会给一些胃部不适的患者开心电图检查,以排除有无心脏疾病。
而暴发性心肌炎又称为急性重症心肌炎,好发于儿童、青年。这种心肌炎早期症状缺乏特异性,可以是呼吸困难、憋气、气喘、乏力、胸闷、胸痛,也可能是拉肚子、呕吐,甚至还可能直接处于低血压状态,出现晕厥、休克,不容易诊断出来。再加上它往往起病急、危害大,可能导致严重心律失常、心功能障碍,甚至心室颤动,最终导致猝死。所以,有经验的医生在接诊感冒患者自诉伴有腹痛、胃痛、乏力者,常建议患者做心电图检查和(或)心肌酶谱检查。
脚痛筛查糖尿病
曾经有读者说,自己脚痛,去医院看病,让他不解的是,医生却让他进行糖尿病检查。
脚痛为什么要行糖尿病检查呢?这是因为糖尿病有一种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糖尿病足,就是糖尿病累及周围神经引起的,占所有糖尿病神经病变的50%以上,主要表现为疼痛和感觉异常。后来检查证明,这位读者的脚痛、脚麻确实是因为糖尿病造成的。
其实,临床上,像以上“新术”还有很多。当然,医学知识的不对称固然是导致医患矛盾的一个因素,可若是医患之间能够更有效地进行沟通,医生可以不厌其烦地告知患者所不知道的医学知识,向患者解释为什么这么做;患者能够耐心听医生解释,对医生多一点信任,相信即使存在医学知识的不对称,医患关系的局面也会因此改变很多。
关键词 声带息肉 肿物 声嘶
息肉的定义是:“人体组织表面长出的多余肿物”。蒂长者可随呼吸上下移动,息肉较大时阻塞声门出现呼吸困难。声带息肉在五官科诊断并不难,关键是患者就诊时,首诊不是五官科,大多是去内科,而且主诉一般都是患感冒,咳嗽、气喘,声音嘶哑等。我科门诊诊治的3例声带息肉的患者,无一例是首诊。都是几经治疗不见好转后,转入我科的。在向全社会加强健康教育,增加科普知识的同时,我们临床医生要认真倾听患者的主诉,疾病发生时间及过程。认真检查,明确诊断,及早治疗。决不能采用药物性的试验性治疗。声带息肉的主要临床表现是声嘶,声嘶的程度取决于息肉的大小和形状而异。小的息肉可有轻微的声音改变,基底较广的息肉声嘶较重,音调低、沉、单调,不能常时间讲话,不能唱歌,较重者可失音。较大息肉能致喉鸣并使呼吸困难。
2012年3~5月,我科门诊收治了3例声带息肉患者,经治疗,均全愈,声音恢复正常。现报告如下。
病历资料
例1:患者,女,36岁,油漆厂工人。因咽部发紧,有时痛,讲话多时或声音大时,有声音的改变。服用西瓜霜1周,不见好转。在社区诊所用0.9%的生理盐水加庆大霉素及地塞米松雾化治疗1周,疗效不佳。特来我们五官科门诊就诊。查口腔无溃疡,扁桃体正常大小,咽部略充血。电子纤维喉镜检查发现声带有1个米粒大小的粉红色息肉。行微创手术切除。病理报告为良性。1周后出院。
例2:患者,女,28岁,教师。间断声嘶1年,持续声嘶2个月,特前来就诊。该患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声音嘶哑症状,长时间讲话后加重。讲话时费力。无喉痛、无咳嗽、无咯痰及呼吸困难。休息后症状可缓解。因无其他不适未重视。未就医,未进行治疗。近2个月来该症状加重。行电子纤维喉镜检查可见:鼻腔鼻咽部未见异常,咽后壁少许淋巴滤泡增生,会厌形态正常,双侧声带全长呈息肉样改变,运动佳,闭合差。行微创手术治疗。行微创手术切除。病理报告为良性。1周后痊愈出院。
声带息肉诊断并不难,只要做喉镜检查,均可发现,明确诊断。及时手术治疗,切除后进行病理检查。声带息肉术后的护理很重要,决定手术的成败与否。声带息肉切除术后的患者,禁声2周,与人沟通时可用写字进行交流。不能过早的讲话,一定要做到。过早讲话会影响手术的效果。创口恢复后必须马上进行发声训练,矫正不正确的发声方法,防止复发。
声带息肉的病因
发声不当,大喊大叫。声带息肉大多是因滥用嗓音、用声过度,长时间的用声、或者是一次性过度用声,因使声带振动过强,导致声带黏膜局部受损,受损组织多次修复,逐渐形成息肉。
过度发声,长期用声过度,老师和幼教人员为多发。
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慢性喉炎。在感冒、急慢性喉炎时,声带已有不同程度充血、水肿,再加上发声时声带黏膜损伤、出血、水肿,有时血管扩张,有时出血,使渗血吸收后,即变成半透明息肉。
有害气体的长期刺激。长期吸烟或大量饮酒,咽部及喉腔、声带黏膜常常处于充血状态,加之发声过度或不当,易使声带损伤而形成息肉。
声带息肉的症状
主要是声音嘶哑,其程度视息肉大小和类型而异。小的局限肉仅有轻微的声音改变,基底广的息肉声嘶较重,音调低沉而单调,不能唱歌,甚至失音。大息肉可致喉鸣和呼吸困难。
声带息肉的危害
声带息肉患者发音时声带关闭不全,引起声音嘶哑,声带息肉使声带的重量增加,声带负荷过重,发音疲劳,不能正常发音,给工作、学习、生活,带来严重的不便。容易产生焦虑,心情不悦。不治疗声嘶会持续并逐渐加重。
声带息肉癌变是在不知不觉的进行着,突发性强。据调查研究发现,从20世纪80~90年代,因为形成的声带息肉的性质不同,癌变率逐渐的增高。大部分声带息肉的患者没有什么不舒服的反应。在癌变的进行中和癌变后,肿物体积不大时,不易被早期发现。
讨 论
[关键词] 正畸治疗;综合干预;依从性;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 R4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3)01(c)-0129-03
Haynes RB等[1]将依从性定义为“患者遵从医嘱或治疗建议的程度”。由于口腔正畸治疗疗程一般为1~2年,而且还需要佩戴1~ 2年的保持器,再加上患者年龄、文化水平参差不齐,接受健康教育以及配合治疗的自律性有很大的差异,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正畸治疗的效果。正畸治疗的矫治效果和矫治时间的长短不仅取决于医生的诊疗水平,而且与患者的心理状态、配合程度关系密切[2]。笔者针对青少年正畸患者的依从性较低的问题,采用综合干预措施来提高患者的依从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7年5月~2011年5月在本科接受正畸治疗的患者400例,其中,男172例,女228例,平均年龄14.6岁。将40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0 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错颌类型及矫治方法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在正畸治疗的同时仅辅以口腔卫生指导,实验组在正畸治疗的同时进行全程护理干预,包括采取医院和学校护理干预、提高家庭支持系统的作用以及从认知、心理、行为三个方面进行个体化的综合干预措施。具体如下:
1.2.1 医院护理干预 (1)进行个性化的口腔健康教育。针对患者的错颌类型、矫治方案、心理问题等向家长和患者讲解相关的口腔疾病常识并进行必要的心理指导,让患者和家长充分认识到只有破除口腔不良习惯、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接受正确的治疗、按时复诊,才有可能拥有健康的口腔和美丽的容颜。(2)电话随访。建立正畸患者档案,记录患者的姓名、性别、电话、通信地址,定期进行电话联系,提醒和督促患者按时复诊。同时告诉患者联系方式,患者和家长如有问题可以随时进行咨询。
1.2.2 学校护理干预 通过制作口腔科普知识板报等形式,科学宣传错合牙畸形的形成原因、症状、危害性、发病情况、矫治方法、疗程、正畸注意事项等,增加老师和学生对错合牙畸形及正畸治疗的正确认识。目的主要是继续进行口腔健康行为指导,使正畸患者能保持良好心态,积极参加校内活动,让患者的正畸治疗能得到老师和同学的理解与支持。
1.2.3 提高家庭支持系统的作用 (1)家长督促患者破除不良口腔习惯,以利于口腔健康发育。(2)提供良好的家庭氛围,多鼓励、多引导,以增强其治疗的信心。(3)提醒患者不吃硬、黏食物,以免引起矫治附件脱落,同时还应该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以保持口腔组织健康。
1.2.4 认知干预 首先建立干预基础,即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3]。良好的医患关系能明显提高医患之间的合作程度,最大限度地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而有效的沟通则是建立良好医患关系的基础[4]。通过良好的沟通使患者充分认识到错合牙畸形的危害、矫治的重要性、正畸治疗方法、口腔卫生以及按要求复诊对正畸治疗效果和疗程的重要影响,从而提高患者对口腔正畸的认知水平。
1.2.5 心理干预 在心理干预的过程中,首先医务人员应该注意自身的形象,主动接近患者,培养与患者的感情,认真倾听患者的感受,而不能单纯说教,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干预措施。通过创造机会与患者经常交谈,逐渐改变其不良的心理和行为,逐步培养青少年患者的自觉性、坚韧性和自制性,通过多鼓励和赞赏,使其能自觉地遵守医生的要求,而不产生敷衍和逆反心理。
1.2.6 行为干预 (1)调整饮食习惯。在戴矫治器的初始阶段,患者常有明显的异物感,发音不清或咀嚼不适,这是正常的反应,这个阶段患者应该进食一些稀软之类的食物,一般通过一段时间的适应后,这种不适感会逐渐消失,可以逐渐恢复正常饮食。由于过硬食物可以造成矫治器附件损坏,过黏的食物可使食物的残渣粘附在矫治器上不易清除,从而引起菌斑附着导致龋齿和牙龈炎症等疾病,所以注意不能进食过硬、过黏的食物;前牙不能啃大块的食物,可以将水果或大块的食物分离成小块,再放入口内咀嚼。(2)保持良好口腔卫生。食物容易粘附在矫正器周围,不易清洁,所以每次进食后应该及时刷牙或漱口,彻底清洁牙齿各面及托槽四周,刷牙对保持口腔正畸口腔卫生非常重要,只有正确刷牙才能避免口腔的炎症和龋齿。应该坚持每次饭后进行刷牙,以尽早清除食物残渣。患者应该用保健牙刷和正畸专用牙刷(中间刷毛短)交替刷牙,保健牙刷用于对牙齿的纵刷,正畸专用牙刷可以顺着弓丝用于横刷,以彻底清除嵌入牙间隙、托槽、弓丝内的食物残渣,充分保持口腔清洁。刷牙应采用改良BASS法刷牙[5],同时还应该注意刷牙的时间,不能敷衍了事,保证每次3~5 min,认真仔细地刷牙,只有这样才有可能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推荐使用含氟牙膏,这样可以更好地预防龋齿。(3)严格遵医嘱。按时复诊,患者不能自行调节正畸力量,如出现严重疼痛、带环托槽脱落及矫治器损坏等特殊情况应及时复诊并带回脱落的装置[6]。
1.3 疗效判定标准
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遵医依从性进行评价。量化依从性具体体现在临床病例记录上,(1)按预约时间复诊:A通常准时;B间断或有空才来。(2)矫治装置的保持:A偶尔;B经常。(3)口腔卫生:A好;B较差。并对患者和家长进行满意度调查,主要内容有:口腔及牙齿的美观、口腔功能和矫正过程。
1.4 统计学方法
本组数据应用SPSS 12.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在按时复诊、矫治装置的保持和口腔卫生等反映依从性方面以及在满意度方面均有明显改善,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 0.01),见表1、2。
3 讨论
本文笔者分析研究了口腔正畸临床依从性的影响因素以及改善和提高的方法,以保证良好的口腔正畸效果。本研究中,对照组在进行正畸治疗的同时仅辅以口腔卫生方面的指导,实验组进行正畸治疗的同时,进行医院和学校护理干预系统以及提高家庭支持系统的应用,通过实施全程护理干预,患者不仅在医院得到系统的口腔健康教育,还可在学校得到老师和同学的理解和支持,并充分发挥家庭作用。医院系统化、个性化的健康教育使患者及家长对正畸及口腔保健等相关知识有了充分地了解,从而容易建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并影响其行为。学校是为学生传授知识的场所,让学生了解必要的口腔健康常识,正确对待常见的口腔疾病,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自觉的遵医行为。家长的文化程度、性格、生活经历等也能影响患者对正畸治疗的态度和依从性等。为了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就需要家长的密切配合与必要的监督,医院、学校、家庭、患者四方面的相互支持和密切配合是提高患者遵医依从性的关键,同时还针对不同的患者进行必要的认知、心理和行为干预[7]。结果显示,实验组在按预约复诊、矫治器保护和口腔卫生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确保了矫治的顺利进行,同时患者和家长对治疗过程、美观和口腔功能方面的满意度都有比较明显的提高。
青少年患者在正畸治疗中依从性不高,主要表现为:矫治器附件经常损坏、不能按预约时间复诊、口腔中有较多的食物残渣和菌斑等。而患者的主观愿望对正畸治疗起主要作用,所以医生应与患者建立良好的、相互信任的关系,并与患者进行充分地交流,只有当患者对正畸治疗有了充分的了解和必要的心理准备并提出矫治要求时才能正式接诊。另外,医生应该多鼓励患者,当患者看到牙列逐渐整齐,就会增强信心,主动配合医生、爱护矫治器、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和按预约时间复诊,从而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8]。同时,医生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在治疗前适当运用心理学理论知识和方法进行心理咨询,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提供有针对性的、个性化的心理疏导[9],并对患者的行为进行必要的干预,以提高其临床依从性。
由于固定矫治器不方便患者口腔卫生的清洁,导致刷牙效果明显降低,即使患者能够保证刷牙次数和时间,也常常不能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有资料显示,在戴用固定矫正器2个月后,青少年正畸患者与非正畸患者相比,正畸患者牙龈炎发病率显著增高[10]。因此,应该加强青少年正畸患者在治疗中的健康指导,通过医院、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努力,使患者逐渐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保持口腔的清洁和卫生,减少不必要的并发症,这在很大程度上能提高正畸治疗满意度。有研究表明,刷牙的技巧和认真程度比正畸牙刷的使用更重要[11]。通过对患者行为的必要干预,可以提高患者的刷牙技巧和认真程度,不仅保证了矫治的顺利进行,还使患者养成了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有利于口腔健康。
全程护理干预还可提高患者对正畸治疗的满意度。青少年错合牙畸形的患病率较高,是接受正畸治疗的主要人群。中华口腔医学会于2000年以个别正常牙合为标准的错牙合畸形患病率调查显示,错牙合畸形患病率中乳牙期为51.84%,替牙期为71.21%,恒牙初期为72.92%。发生错牙合畸形的主要原因有:遗传因素、口腔不良习惯、内分泌障碍、替牙障碍、疾病和营养不良等。有些错牙合畸形能影响患者正常的生长发育,也可影响口腔功能,减低牙齿的咀嚼效率,增加胃肠负担,也可影响口腔卫生的清洁,导致口腔疾病的发生而影响口腔健康。如果不及时治疗,就可能出现面部畸形、影响美观、发生口腔疾病、影响口腔功能,甚至对患者造成严重的心理和精神障碍,从而明显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表2显示实验组患者对矫治后其口腔功能、牙齿美观、矫正治疗过程等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1),说明通过全程护理干预,患者得到医院、学校和家庭三方面的共同理解和支持,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从而能积极配合治疗,进而提高了矫治效果和满意度。
总之,口腔正畸治疗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在正畸治疗的各个阶段,针对不同的患者,需要调动医院、学校和家庭等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采用个性化的综合干预措施,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和口腔卫生,积极配合医生,以取得良好、稳定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 Haynes RB,sackett DL,Taykir W. Compliance in health care[M]. Baltimore:John Hopkins Press,1998:18.
[2] 刘红彦,姜潮,杨丽珠. 青少年正畸患者在治疗中合作行为的研究[J].口腔正畸学,2004,11(1):24.
[3] 刘业,杨北琼. 心理干预在减轻腰穿恐惧及术后头痛和腰痛中的作用[J]. 护理学杂志,2000,15(12):707.
[4] 春辉. 经外周穿刺置人中心静脉导管并发症防治[J]. 中华护理杂志,2004,39(9):700-701.
[5] 姜红. 健康教育在口腔正畸中的作用[J].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5, 18(1):110.
[6] 周群,俞星. 护理干预在青少年口腔正畸治疗中的作用[J]. 实用临床医学,2009,10(11):124-126.
[7] 王铁瑛,果利,张彬,等. 青少年正畸患者治疗依从性的临床观察[J].中外医疗,2011,6:27.
[8] 黄妙琼,冯航. 口腔正畸患者的心理状态及其对疗效的影响[J]. 广东医学,2005,26(9):1239-1240.
[9] 陈婷. 心理学在口腔治疗中的应用[J]. 海南医学,2011,22(1):119-123.
[10] 虞江,费瑛. 固定矫正与牙龄的关系探讨[J]. 上海口腔医学,2001, 10(3):221.
关键词:糖尿病 老年 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729-2190(2007)7-0061-02
糖尿病是体内胰岛素绝对或者是相对不足,引起糖、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并继发维生素、水、电解质代谢障碍的一种内分泌疾病。已成为严重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一种常见病。而老年糖尿病患者起病隐匿,病程长而缓慢,加强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可改变患者的不良心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我院对2005~2006收治的3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实施有效的治疗与护理,取得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措施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我科自2005年1月~2006年11月共收治老年糖尿病患者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最小59岁,最大71岁。合并冠心病14例,脑梗死5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12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4例,足感染2例,多伴有瘙痒症。经过积极治疗与精心护理均康复出院。
2 护理
2.1心理护理老年糖尿病患者,因长期用药和终身严格地饮食控制,加上缺乏糖尿病防治知识,患者常感到似被剥夺了生活的权利与自由,易产生悲观情绪。护士应多与他们沟通交流,向患者讲解有关糖尿病的科普知识,语言要亲切,态度和蔼。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战胜疾病,减少和延缓并发症的出现,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稳定情绪,有利于糖尿病的控制。
2.2饮食护理饮食治疗是糖尿病重要的基础治疗,应严格和长期执行。护士要指导患者掌握血糖、尿糖、体重的自我监测方法来控制饮食。为减轻胰岛负担,糖尿病病人一日至少进食三餐,且要定时定量。在饮食治疗中感到饥饿难受,可用粗杂粮代替细粮。采用低盐饮食,每日食盐摄入量应限制在5~6g以下。
2.3胰岛素治疗的护理
糖尿病患者在用胰岛素治疗时,护士必须严格执行医嘱。注射胰岛素的时间,剂量一定要准确,注射后30min内一定要进餐。注射胰岛素后避免剧烈运动,注射部位不能按摩。要勤巡视病房,询问患者进食情况,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做相应处理。出院前要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培训工作,使他们掌握正常的注射部位,操作方法、时间、用药剂量及注意项。
2.4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2.4.1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由于多数老年患者有合并心脏血管疾病,因此要定时测量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每日测BP2次,控制血压在正常范围,因高血压可加重视网膜病变。观察患者神态变化,防止发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2.4.2观察体重及尿量的变化,每周测体重1次,每日记出入量和小便次数,并注意尿的颜色、气味,随时留置标本,以备检查。
2.5足部护理
老年患者皮肤抵抗力低下,一旦破损易发生感染,且愈合困难,因此日常需养成每天洗足的良好习惯,水温不能冷或太热,洗足后仔细检查双足有无皮肤破裂、水泡、小伤口、鸡眼或脚癣等,尤其要注意足趾之间有无红肿,皮肤温度是否过冷或过热,足部动脉搏动是否正常,选择合适的鞋袜,不易过紧。
2.6加强基础护理
老年患者体质弱,抵抗力差,除给予一般常规护理外,还要保持皮肤清洁,注意口腔卫生,预防各种感染。卧床患者每日做好晨、晚间护理,观察骨突部位,每2小时翻身1次,防止压疮形成。女性患者做好尿道口及阴道口的护理。
2.7预防并发症。
因糖尿病并发症可遍及全身各重要脏器,因此要控制好血糖,合理膳食,及适量运动是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关键。指导患者及家属掌握低血糖症状,告诫患者常备一些含糖的零食。采用低脂少盐,高纤维的饮食,忌烟忌酒,肥胖者一定要控制体重。运动可增加组织利用糖,使血糖降低,因此要进行有规律的合适运动,糖尿病并非不治之症,合理的生活起居,良好的心理,配合饮食,体育锻炼及药物等措施可纠正代谢紊乱和消除糖尿病症状,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总之,通过对老年糖尿病患者采取的一系列护理措施,深受患者及家属欢迎,获得了满意效果。同时教会病人糖尿病的控制方法,可以防止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增进健康,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参考文献
关键词 手足口病 防治 策略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26.001
手足口病主要症状表现为手、足、口腔等部位的斑丘疹、疱疹[1],对婴幼儿普遍易感。大多数病例症状轻微,多数患者可以自愈。专家建议,要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做到饭前便后洗手、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勤晒衣被,多通风。托幼机构和家长发现可疑患儿,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并及时向卫生和教育部门报告,及时采取控制措施。轻症患儿不必住院,可在家中治疗、休息,避免交叉感染。2008年5月2日卫生部将手足口病列入丙类传染病进行管理,要求各地严格执行疫情报告制度,统一报告渠道。
手足口病防治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疫情控制的难度比较大。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其流行无明显地区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病。该病传染性强,隐性感染比例大,传播途径复杂,传播速度快,在短时间内可造成较大范围内的流行。肠道病毒可在外环境下长期存活,不同亚型之间没有交叉保护,可以反复感染发病。并且目前尚无有效的疫苗预防和特效药物,因此手足口病造成疫情控制的难度比较大。
手足口病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以下儿童发病率最高,因此高危人群主要分布在学校和托幼机构。这些机构人员集中、教师大多缺乏专业的医学知识、校医配备不足,常常导致传染病管理上的缺陷,无法做到疾病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等防控措施。
流动儿童的增多。流动人口主要以农民工为主,这些流动儿童的家长往往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忙于打工赚钱,健康意识淡薄,卫生条件差。导致流动儿童的手足口病发病率明显偏高,且规范管理的难度较大。
部分农村地区环境条件较差。虽然许多乡镇开展了村庄整治工程,但生活垃圾、污物、粪便及水源的规范化处理能力远远不够,缺乏长效的管理机制,给传染病的发生流行留下隐患。
农村地区部分群众卫生意识淡薄,尚未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成为传染病发生和流行的因素之一。部分群众卫生科普知识不足,缺乏对疾病的正确认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发生疫情容易产生恐慌心理。
基层医疗机构设施不完善、社区医生对手足口病的诊断经验欠缺,都易造成漏诊、误诊、诊断延迟,使得隐性感染者再次成为传染源。而对重症病例的误诊和延误,也是造成各地死亡病例不断增多的原因之一。基层疾控机构人员和能力相对薄弱,及时有效开展流行病学调查能力不足,开展主动搜索不够,“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原则要真正落实还有一定难度。
防治经费的不足是各级医疗机构、疾控机构面临的共同困难。尤其基层的社区医疗机构,担负着大量的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人员少,工作量大,涉及面广,传染病防治工作显得困难重重。
手足口病防治的科学策略和建议
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做好重大疾病的防控工作,有效控制疫情的流行与蔓延,是广大卫生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应以对人民健康高度负责的态度,加强科学领导,层层落实责任,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切实加强对包括手足口病在内的重大传染病的防控工作。
应根据本地的手足口病疫情流行特点,有针对性的制定工作方案。手足口病的低流行地区,在危重和死亡病例发生后,要认真做好流行病学调查,重点是对密切接触的儿童和家长进行居家隔离和医学观察,并主动开展病例搜索工作。高流行地区则要及时加强防控的力量,部门之间通力协作,各施其责。要加强对群众的健康教育、环境卫生整治、重点区域消杀、减少大型活动等必要的公共卫生措施,防止疫情扩散。
特别要做好学校和幼托机构的防控工作,严格建立并执行晨检制度。建议发生手足口病确诊病例时要求幼托机构关闭、学校相应班级停课2~3周。责任医师做好防控工作的系统指导,加强督导和巡回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各医疗机构要做好院内感染控制工作,防止和减少医源性传播的发生。强化医疗机构预检分诊工作,进一步规范医疗机构报告制度,及时上报信息,严防重大传染病疫情的发生,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隔离。
加强医疗救治和实验室检测能力建设。加强儿科医护人员的培训,提高诊疗能力。进一步加强实验室管理,完善实验室包括生物安全在内各项措施的落实,提高基层实验室检测及流行病学的调查能力。
广泛深入开展卫生整治。要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进一步加大环境卫生的整治力度,清理病媒生物的滋生环境,做好改水改厕和垃圾、粪便的无害化处理。要加强食品、饮用水和公共场所的卫生专项整治工作,落实餐饮业和饮用水的卫生监管措施,有针对性地开展卫生监督。
加强舆论引导,开展健康教育。各地要根据疫情防控的实际需要,及时、准确、有序信息。既要提高社会各界对手足口病防控的重视程度,又要减少不必要的恐慌,维护社会稳定。要加强对手足口病的正面宣传报道和舆论引导。大力开展针对农村地区的健康教育,逐步达到防病知识全人群覆盖的目标。
依靠科技提高防治工作水平是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取得成功的重要保障。各级医疗机构、疾控机构要密切协作,充分发挥综合优势,科学指导防病、临床救治、流行病学、实验室诊断方法。同时要及时总结成功经验,研究探索适宜技术,不断完善防控策略。
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的是手足口病防控的基础,担负着防控的主要重任,必须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充分发动广大基层社区医师的积极性,做到防控关口前移,重心下移,认真落实传染病防控的“四早”原则是关键。我们相信在广大医务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建立了分级筛查、诊断、治疗的工作体系和秩序,不断完善救治方案,科学、有效地开展手足口病医疗防治工作,一定能取得手足口病防控的胜利。
人们大都知道屁是从排出来的臭气、废气、糗气,可到底屁是什么气?肠道里为啥会有气?屁从何处来,又向何处去?屁有何意义?
人们对屁向来讳莫如深,说到屁时,认为是难于启齿的隐私,不好意思多谈,认准放屁是不文明的事,当着人放屁是大不敬。的确,在人前放屁是令人生厌,因此有屁总是强忍着不让它放出来,或是偷偷地慢放。即使放的是不出声的蔫屁,也常会使周围的人闻到臭味而寻找“屁源”,一旦找到后或避而远之,或以手掩鼻,或起哄嘲笑,令“肇事者”感到尴尬,所以人前放屁大都小心翼翼,唯恐别人知道。人们私下很少谈论屁,就更不用说在大庭广众之下说它了,屁被看做是“污秽”不能登大雅之堂的事,这些都是阻碍人们不能了解屁的真正原因。
其实,无论男女老少、尊贵卑贱等,放屁都是不可或缺的生理现象。人必须放屁,如果长时间不放屁,或者生下来就不放屁,大概这个人是出了毛病。因此,知道屁是咋回事,对认识自身奥秘和身体是否正常,是必不可少的。
现把平时人们认为是“污秽”不堪的屁,放在“光天化日“之下抖搂开来,把它的“庐山真面目”展示一下,大大方方、清清楚楚坦然爽直地谈谈它的来龙去脉和方方面面,其实这也是每个人都需要了解的医学科普知识。
屁有400多种成分,最主要是氮(N2),氢(H2)、二氧化碳(CO2)、甲烷(CH4)和氧(O2)等无味气体(约占99%),以及微量的恶臭气体氨、硫化氢、吲哚、靛基质、粪臭素和短键脂肪酸等(仅占1%)。人的嗅觉非常灵敏,即使是很少这样的恶臭气体,也能让人闻到和察觉出来,故只要放屁,就会使周围空气中弥散着臭味。根据恶臭成分的多寡,臭味程度也不一样。
屁的形成 一方面是吃饭咀嚼食物时,随食物吞入消化道的气体(外来气体,占胃肠道气体的60%~70%)另一方面是食物进入肠道内,被细菌“饱餐”(分解食物)后,会产生一些有臭味的气体(内生气体,占胃肠道气体的30%--40%)。这些气体就是屁。所有气体聚积在一起后会形成气压,当气压达到一定程度时,加上气体刺激胃肠蠕动加快,气体就会从挤压出去即排出体外,这个过程就是放屁。如果括约肌功能良好(月工门收缩紧闭性强),没有气体的一定冲劲,屁是排不出来的;如果能排出来,放屁时就会作响。
成年人每天经口腔进入消化道的或由肠内细菌分解产生的气体,有7--10升。这些气体的去向有三一是上行由呃逆(打嗝)排出,这部分气体主要是由口腔进入胃内,因未经肠内细菌作用,故无气味;二是被肠壁吸收入血:三是大部分气体通过排出。每个人每天平均放屁5~10个,总气体量为500~1000毫升。
屁与饮食有关,要想减少放屁(特别是臭屁),应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吃饭要细嚼慢咽,以免吞进过多的空气。进食不要过饱,每餐7成饱即可。少吃能产生大量气体的食物(如纤维素多的淀粉类)和产生恶臭气体的食物(如蛋白质、脂肪类)。每天喝一杯优质酸奶(含益生菌多),以便使肠道益生菌群(正常菌群)占优势,有害菌减少,使放屁的次数和程度减少减轻。
在大庭广众之下把屁放出来,既不礼貌又尴尬。若把屁憋回去,屁中所含的有毒物质经肠道吸收入血,对身体十分不利。在此种情况下,如周围的人都是好友或熟人,不妨把屁放出来;如有陌生人和贵客,最好找个借口出去解决,千万不要憋屁,以免有损身体健康。放屁是生理现象,有多种形式,这与形成原因有关,比如:①屁多 有时像连珠炮一样响个不停,人们笑称“屁篓子”,这与吃了纤维素多的淀粉类食物,如地瓜、甜食、土豆、红薯、各种豆类及其制品,以及面食、洋葱、生姜、生蒜、高丽菜等有关,因这类食物含气体多,被肠道细菌分解后可产生大量气体。②响屁不臭:吃了含淀粉类较多的食物,气体量明显增多,屁中二氧化碳含量增高。因无味的二氧化碳增加明显大干有臭味的硫化氢等,而且气压增大,故放屁的声音虽响,但不臭。③臭屁不响:当食蛋白质类食物过多而淀粉类食物过少时,因蛋白质类食物产生恶臭的硫化氢、吲哚、粪臭素多,故臭屁不响。④屁既响又臭:吃洋葱过多时,因洋葱中含大量产气物质和产臭味的成分,故屁既晌又臭。另外,放屁多还是解大便的先兆,因肠子蠕动加快,先把气体驱赶出去(放屁),接着就是驱赶粪便(排便)。
以下放屁特点可考虑系某些疾病的征兆,是胃肠道健康与否的“风向标”。
1.无屁 主要见于以下情况①新生儿不放屁,要考虑先天性无肛症或发育不全。②成人不放屁,应考虑直肠炎、直(结)肠肿瘤、便秘、痔疮等,提示应检查确诊。腹部手术(如阑尾炎等)后如不放屁,说明术后有肠麻痹现象,要提高警惕,进行密切观察,如已放屁说明胃肠蠕动功能恢复。③若几天不放屁,且腹部鼓胀,疼痛、不适,有气过水声,应考虑系肠梗阻、肠麻痹(病因多为急性腹膜炎、缺钾、腹部手术等)以及肠扭转、结肠肿瘤等引起,需检查确诊。
2.脱多且臭 以下疾病有此特点:①消化不良、胃轻瘫(糖尿病并发症)患者,因食物在胃肠内较长时间停滞潴留,经细菌分解发酵,会产生大量的恶臭气体,以放屁的形式频繁排出,臭味较浓。②患有非溃疡性消化不良的患者,可频频放屁。患此病时胃蠕动力减弱或消失,食物在胃肠内滞留时间延长,导致出现消化不良症状,于是细菌分解食物产气增多。③患有慢性肝炎、肝硬化、慢性胰腺炎,吸收不良综合征等后,可使胃肠道内气体增多,放屁频频。④有的人体内缺乏乳糖酶不能消化牛奶中的乳糖,对牛奶不耐受,饮用后发生肠胀气,导致放屁增多。
一、目的
通过全面落实以切断传播途径为主的综合性预防控制措施,及时控制和有效消除高致病手足口病疫情对人的危害,大幅度降低发病率,保障全镇人民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
二、组织领导
赵庄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手足口病防控工作,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以镇长同志为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和包保镇村干部为成员的赵庄镇手足口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赵庄镇中心卫生院,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日常工作,同志负责信息收集、上报等工作。同时建立村级、组级手足口病防治信息网络,各村村委会主任任村级信息网络组长,各组的组长任本组组级信息网络的组长,负责本村本组的手足口病防治的全面工作。
各村成立相应的组织,成立包括包组干部、村医、村民小组组长为成员的6包保小组,落实工作责任制。
三、疫情控制
(一)自**年5月2日起,手足口病纳入丙类传染病管理。赵庄镇中心卫生院和各村卫生室及个体诊所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的有关规定,对符合上述病例定义的手足口病病例或可疑病例进行报告。
(二)村卫生室发现手足口病患者或可疑病例时,要立即转诊至镇中心卫生院,镇中心卫生院发现手足口病患者或可疑病例时,要立即转诊至县人民医院,同时填出转诊单,并注明包保责任人,并写清症状和体征,并注明为可疑病例。
(三)全镇局部或集体单位发生流行或暴发时,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及有关规定,及时进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由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及时进行调查处理。
四、培训工作
镇中心卫生院和镇防保所要加强对辖区各村卫生室及个体诊所医务人员的专业培训,切实提高临床医生诊断水平、操作流程和报告意识。
五、应急处置
镇政府、镇中心卫生院做好手足口病暴发疫情应急处置的准备,做到“物资、人员、技术、经费”四落实,一旦发生暴发疫情,及时采取有力措施控制处理,严防疫情扩散蔓延。
六、手足口病传播途径多,5岁以下婴幼儿普遍易感。做好儿童个人、家庭和托幼机构的卫生是预防本病感染的关键。
(一)个人预防措施
1、避免接触患病儿童。饭前便后、外出回家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儿童洗手,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
2、看护人接触儿童前、替幼童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并妥善处理污物;
3、婴幼儿使用的奶瓶、奶嘴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
4、本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
5、对5岁以下儿童不明原因发热和/或手、足、口腔、肛周皮疹等相关症状的,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
(二)镇各中小学、幼儿园等集体单位的预防控制措施
1、本病流行季节,教室和宿舍等场所要保持良好通风;
2、每日对门把手、楼梯扶手、桌面等物体表面进行擦拭消毒;
3、进行清扫或消毒工作(尤其清扫厕所)时,工作人员应穿戴手套。清洗工作结束后应立即洗手;
4、每日进行晨检,发现可疑患儿时,要对患儿采取及时送诊;对患儿所用的物品要立即进行消毒处理;诊断为手足口病的患儿病情痊愈2周后才能返回学校或幼儿园;
5、患儿增多时,要及时向上级卫生和教育部门报告。根据疫情控制需要上级教育和卫生部门可决定采取托幼机构或小学放假措施;
6、定期开卫生防病健康教育课,教育指导儿童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三)镇中心卫生院和各村卫生室及个体诊所的预防控制措施
1、疾病流行期间,医院应专辟诊室(台)接诊疑似手足口病人,候诊及就诊区域应定时清洁消毒,室内清扫时应采用湿式清洁方式;
2、发现手足口病临床诊断病例或可疑病例时,尤其是5岁以下儿童不明原因发热患儿,应立即送定远县人民医院(定点医院)检查治疗,不得截留治疗,不得直接转往县外医疗机构。同时做好转诊车辆的消毒工作。
3、诊疗、护送病人过程中所使用的非一次性的仪器、物品等要擦拭消毒;
4、患儿的呼吸道分泌物和粪便及其污染的物品要进行消毒处理;
7、发现手足口患者增多或肠道病毒感染相关死亡病例时,要立即向县卫生局和定远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
七、公共宣传和健康教育
全镇按照县人民政府《关于实行手足口病包保责任制的通知要求》,要大力开展人手足口病科普知识和应急处置基本知识的宣传教育,大力开展爱国卫生和全民健康运动,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有针对性地加强防范措施,并组织居民(村民)开展个人防护自救和应急救援培训,提高全镇群众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自我防护和心理承受能力,引导群众和非政府组织自觉配合和参与政府的应急工作,为人手足口病疫情应急处理工作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方案(二)
最近,我市发生了较大规模的肠道病毒EV71感染所致的手足口病疫情,该疫情已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为切实做好我校手足口病防控工作,确保学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现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高度重视手足口病防控工作
手足口病是肠道病毒EV71感染引起的常规传染病之一,主要发生对象为5岁以下的婴幼儿,该病可引起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溃疡,个别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炎等致命性并发症;传播方式主要是通过密切接触急性期病人的粪便、口腔分泌物、皮肤疱疹液中的病毒,经粪——口途径和呼吸道进入体内;临床表现主要是手、足、臀、口腔粘膜等部位斑疹和发热为特征,一般愈后良好。
二、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为加强领导,中心校决定成立手足口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由夏明月任组长,瓮运华任副组长,各小学校长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中心校,电话),由瓮运华任办公室主任。
各村小要高度重视,分别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实行校长任组长,教师为成员的工作机构,并制定好防控工作方案,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三、工作目标
通过采取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综合性防治措施,控制手足口病疫情的发生,一旦发生肠道病毒EV71病毒感染疾病疫情,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报告、及时处理,防止二代病例的发生,全面落实综合性防治措施,科学有效控制疫情。
四、工作措施
(一)卫生防病措施
学校要对学龄前儿童和学生进行手足口病和其他传染病预防控制知识宣传,教育儿童和学生及时主动报告发热等不适症状,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学生的防病意识与自我保健能力。
(二)医疗防治措施
1、明确诊断标准及临床诊断。
在流行季节发病,常见于学龄前儿童,婴幼儿多见。临床诊断以发热、手、足、口、臀部出现斑疹、疱疹为主要表现,可伴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部分病例仅表现为手、足、臀部皮疹或疱疹性咽峡;重症病例可出现神经系统受累、呼吸及循环衰竭等表现。
2、采取有效措施,保护易感人群。
托幼机构要加大管理力度,认真落实晨检制度,对发现的病人及疑难病人一定要及早隔离治疗。认真落实《消毒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对患儿的粪便、呼吸道分泌物及可能受污染的物品(衣物、被子、餐钦具、玩具等)要随时进行消毒。必要时依法暂时关闭病例所在的学校、托幼机构及其他幼儿聚集场所,以保护易感儿童。
(三)开展防控知识宣传培训
1、提高学生防病知识水平。
各小学要以各种宣传方式大力开展手足口病等传染病预防控制知识的宣传教育,指导学生家长注意孩子的个人卫生,经常对孩子居住的房间进行通风换气,对儿童玩具、餐具、衣物、用品进行消毒,要避免与其他有发热、出疹性疾病的儿童接触,一旦发现孩子有发热、皮疹等症状,应尽早就诊,并积极配合治疗。
五、加强督促检查
中心校手足口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对辖区内的托幼机构、学校手足口病等传染病防控工作的监督检查,重点加强对学校饮食、饮水与环境卫生、晨检制度、健康教育等卫生措施的落实情况,对因措施不力、工作不落实而造成手足口病等传染病疫情扩散蔓延的,将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规定严肃处理。
六、各校责任区划分
学校名称
责任人
备注
七、工作要求
1、要求各小学充分认识手足口病防控工作的重要性,切实抓好落实。
2、各小学要保证防治疾病所需的一定经费,及一定的物质保障。
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方案(三)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针对当前手足口病高发的情况,我校高度重视,制订了鲁庄中心幼儿园手足口病的防控方案,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各幼儿园负责人为成员的手足口病领导小组。建立了手足口病防控工作责任制,由专人负责手足口病的监控报告工作。
二、加强宣传:
(一)宣传工作要点:
通过晨间谈话、午间活动等各种宣传教育形式对广大的师幼开展有关手足口病传染病知识的宣传教育。养成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是幼儿园教育教学的最根本目的与任务。对于肠道传染多发季节,加强有关不饮生水、不吃过期变质食品,饭前便后要洗手等“防病从口入”的有关行为的强调至关重要,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同时,我们还利用宣传栏、家长会、告家长一封信等形式对每个幼儿家长各开展预防手足口病的卫生知识宣传健康教育,让家长知道该病可防、可控、可治,了解和掌握相关预防知识,让家长和我们幼儿园共同筑起一道安全保垒!
(二)、宣传主要内容:
1、饭前便后洗手、勤洗澡等,养成良好的个人生活、饮食卫生习惯。
2、喝开水,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剩饭剩菜要热透后再食用。
3、保持教室、宿舍等场所的通风换气,并告戒家长要经常对孩子居住的房间进行通风换气。
4、尽量少去拥挤的公共场所,特别是尽量避免与其他有发热、出疹性疾病的儿童接触,减少被感染的机会。
5、家长、教师要多注意观察孩子身体状况的变化,一旦发现孩子有发热、出疹等情况,应尽早带孩子到医院就诊,并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
6、注意教室、家庭室内外的清洁卫生,衣服、被褥要经常在阳光下曝晒。
7、减少与家禽、家畜的直接接触。
8、加强营养,注意膳食合理搭配,保证休息时间,增强自身的免疫力。
三、做好环境整治、消毒工作:
1、做到“三清、三灭”:“三清”,即清垃圾、清污水、清厕所; “三灭”,即灭鼠、灭蚊、灭蝇。
2、活动室、午睡室保持良好的通风,无人环境下定期用紫外线灯消毒;教玩具每天消毒,在含氯250mg/L的消毒液中浸泡15分钟或在阳光下暴晒4小时以上;幼儿个人用品(茶杯、毛巾专人专用,每天清洗、消毒一次;被褥、床垫每周暴晒一次,每次不少于4小时,及时翻动,并且个人专用;被套、枕套、枕巾每周洗一次)按要求定期做好消毒工作;每日对门把手、楼梯扶手、床围栏、桌椅板凳台面、水龙头、便器扶手以及其它可能触及的物体表面用500mg/L有效氯含氯消毒液擦拭,作用15分钟后用清水擦拭干净。
3、加强园内食堂、饮用水管理,减少手足口病经食品及饮用水传播途径。
四、加强幼儿晨检、午检及幼儿缺勤的追踪调查工作
1、每天进行晨检、午检和全日健康观察,及时掌握幼儿健康状况,一旦发现幼儿有手足口病等疑似症状或传染性疾病症状,要及时通知家长并送医院检查。
2、对缺勤的幼儿,老师要及时进行调查,摸清原因,并进行跟踪追查制度,发现问题及时向园领导报告。
3、经医院诊断为手足口病等传染病的,要按有关规定进行隔离治疗。
4、因手足口病等传染病暂时停学的幼儿必须在恢复健康,并经有资质的医疗单位确定没有传染性、并开具健康证明后方可入园进班复学。
五、信息报告
1、手足口病的报告责任
责任报告单位:鲁庄中心幼儿园
责任报告人:带班教师——联小负责人——园长
2、手足口病报告时限及程序
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科学指导、依法防治、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原则,加大经费投入。形成“人人自爱、自我防病”社会氛围,构筑预防艾滋病的社会“防火墙”。
二、工作重点
按照《 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 省落实中国预防与控制艾滋病中长期规划实施计划的通知》 发[ ]5号)和《 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 省落实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 实施计划的通知》 办发[ ]59号)要求,确保各项防治工作目标的实现。重点加强和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加强宣传教育工作。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采取多种传播、教育和干预的有效形式,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全民普及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宣传和健康教育,使群众了解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办法,提倡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和行为准则,既要自觉预防感染,又要减少不必要的恐慌。要倡导关爱艾滋病患者,努力消除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歧视,营造有利于艾滋病防治的社会环境。
(二)加强疫情的监测工作。切实加强艾滋病监测网络建设,提供高质量的自觉免费咨询检测,及早发现和有效掌握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人数,力争做到及时准确地分析和预测疫情及流行趋势。
(三)加大行为干预力度。以更加开放务实的态度和积极探索的精神,全面开展对不良、注射吸毒和血液、母婴传播的干预措施,有效阻断艾滋病经血液、性和母婴途径传播,减少艾滋病病毒感染人数。
(四)落实救治关怀措施。认真落实国家“四免一关怀”政策,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实施救治关怀,延长他生命,提高他生活质量,减少对个人、家庭和社会的影响,致力于解决艾滋病带来的各种社会问题,维护正常的经济社会秩序。
三、防治要求
(一)大力开展宣传教育,全民普及艾滋病预防和无偿献血知识,营造全社会更加关注和重视艾滋病防治的良好社会环境。
1宣传、新闻等部门要保证媒体全年宣传工作的连续性和频度,列入日常规划。电视台和广播电台,要在黄金时间和电视频道播出艾滋病防治及其相关知识的节目或公益广告,保证每周播出不少于2次,并不断增加播出频次。
2宣传、农业、卫生、人口计生部门要把宣传工作重点放到农村。采取有线广播、宣传栏、张贴宣传挂图和刷写宣传标语“文化、卫生、科技三上乡”等多种形式,充分利用农贸集市、节假日等群众集中的地点和时机,广泛开展艾滋病防治及其相关知识的宣传,做到广播站有宣传录音材料、村村有宣传栏、户户有宣传手册。
3教育部门要加强学校的宣传教育工作。各中学校医和健康教育的任课教师进行预防艾滋病及相关知识的培训;对中等职业学校入学新生发放预防艾滋病性病健康教育处方;将预防艾滋病及其相关知识纳入中学教学计划,并在图书馆、阅览室备有一定数量的知识读物,校园宣传栏设有专门的宣传园地。
4文化、公安、工商、人口计生和卫生等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公众聚集场所加强宣传。对公众聚集场所的经营者进行开业前和每年至少一次的艾滋病、性病防治知识培训及考核;对公众聚集场所的从业人员定期进行相关知识的教育培训;公众聚集场所醒目地方张贴宣传画,方便顾客自取的地方放置宣传材料。
5工会、共青团、妇联、红十字会、人口计生、卫生和旅游等有关部门及社会组织要结合自身特点,针对企业职工、青少年、妇女、流动人群、高危行为人群和脆弱人群的特点,开展广泛深入细致宣传教育工作。
6铁路、交通、城建等部门要积极做好过往旅客的宣传工作。将艾滋病防治及其相关知识纳入各类交通工具的宣传广播内容,各类交通工具中设置公益广告,并放置供乘客自取的宣传材料;交通集散场所放置供旅客自取的宣传资料,设置公益广告牌和宣传专栏,有条件的要定期播放公益广告和宣传节目。
7宣传、工商、文化、城建、旅游等有关部门,要有计划地在各主要路段、街头、广场、公园、商业区设立公益广告牌或科普知识宣传栏,并定期更换内容。
8公安、司法等部门要加强羁押、强制管理场所的宣传教育工作。将艾滋病防治基本知识等纳入到对收容教育、强制戒毒、劳教、监狱等羁押人员定期开展艾滋病防治及相关知识的宣传、咨询和教育活动。
(二)强化监督与管理,阻断艾滋病病毒经血液、性和母婴途径传播。
1卫生部门要加强无偿献血工作的组织和领导,会同红十字会等社会团体组织,动员全社会积极参与无偿献血活动,确保医疗用血第一道关口的安全。
2卫生、食品药品监管、公安等部门要密切配合,加大对采供血机构的管理,打击非法采供血违法犯罪活动,建立举报制度,依法严惩违法犯罪分子。对辖区采供血机构和用血医疗机构定期进行监督监测,采血前、采血后、发(用)血前严格实施艾滋病“三检”制度,确保用血安全,坚决杜绝艾滋病经血液途径传播。
3卫生部门要加强对医疗机构的监督检查,高度重视艾滋病医源性感染问题,特别是加强对外科、口腔科、妇产科等和乡村及个体医疗机构的管理。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对一次性输液(输血、注射)器等无菌医疗器械生产、流通、临床使用后处理的监督管理,打击非法制造、回收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器械的行为,强化举报制度的落实,防止艾滋病医源性传播。
4公安等部门在严厉打击**、做好禁毒工作的基础上,要积极配合卫生部门开展对既往供血(浆)人员、**、贩毒和吸食、注射、流动人口等的调查、检测和筛查,掌握和控制传染源。
5对孕妇实施免费艾滋病防治咨询、筛查,并免费提供抗艾滋病病毒药品进行预防性治疗,降低经母婴途径的艾滋病病毒传播率。卫生、人口计生和红十字会等部门组织计生、妇幼保健机构继续做好阻断母婴垂直传播艾滋病的工作。
6加强对艾滋病初筛实验室的规范管理。各从事性病诊疗的医疗机构、采供血机构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设立艾滋病初筛实验室,并加强考核验收工作。
7规范医药市场,将打击游医、药贩、取缔非法行医、依法严格管理广告,作为一项重要工作纳入当地政府综合治理管理部门的常规督导检查工作之中,促进艾滋病性病防治措施的落实,控制疫情蔓延。
8卫生部门要加强医务人员业务培训和医德医风教育,认真学习掌握艾滋病预防、诊断和治疗技术,实践中不断探索新的包括中西医结合治疗艾滋病的办法,充分发挥专家的作用,努力提高医疗水平和救治质量。
(三)加强疫情监测,严格疫情报告。
1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加强艾滋病疫情的监测工作。为及时、准确掌握艾滋病疫情和流行趋势,实施艾滋病自愿免费血液初筛检测和相关咨询,承担负责咨询检测的机构必须具备初筛实验室和咨询室,并接受相应的培训。
2卫生部门要认真落实传染病疫情报告的规范要求,加强监测报告信息网络建设,如实、及时、规范报告疫情。医疗卫生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高危人员集中的场所广泛建立监测哨点,制定规范,明确责任,筛查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有针对地开展疫情调查,切实掌握疫情。
3从事手术、介入治疗等进入人体内的医疗活动之前,要在开展医学咨询的基础上,开展艾滋病病毒检测,及时发现传染源,控制艾滋病的传播。
4重点加强对既往供血人员、吸毒人群、性病病人、出入境劳务人员等高危人群的检测筛查力度,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加大疫情搜索力度。积极开展一般人群的疫情检测,力争及时发现传染源,控制传播与蔓延。
5为了防止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本人及家庭造成社会歧视,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及其家庭实行严格保密制度,未经本人同意,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公开和泄露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的个人及家庭情况。
(四)加强对艾滋病患者和感染者的关怀,落实好“四免一关怀”政策。
要切实有效地落实“四免一关怀”政策,实施艾滋病自愿免费血液初筛检测;对农民和城镇困难人群中的艾滋病实行免费抗病毒治疗;对艾滋病患者遗孤实行免费就学;对孕妇实施免费艾滋病咨询、筛查和抗病毒药物治疗;将生活困难的艾滋病患者及家庭纳入政府求助范围。各级政府要给予高度重视,劳动保障等相关部门要有专人负责,切实有效地落实好政策,大力开展宣传教育工作,增强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对艾滋病患者和感染者的关爱,减少歧视。有关部门要制定相关政策,对艾滋病防治工作予以倾斜,要加大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的扶持力度,鼓励艾滋病感染者从事生产自救,减轻社会负担。
四、保障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