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民俗文化在旅游中的作用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民俗文化得到大力的弘扬,并成为区域内部向外界展示本土形象的重要旅游资源。将民俗文化作为旅游资源进行开发,并将游客“求新、求异、求乐、求知”的心理需求作为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根本核心,推动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虽然对于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能够追溯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但对于贵州省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研究较少,本文以贵州省为例进行研究,对该地区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进行研究具有现实意义。
一、贵州省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现状
贵州全省近4000万人口当中,少数民族的人口数量高达1500万人,占贵州省总人口数量的38.98%。在众多的少数民族当中,主要包括:侗族、苗族、水族、瑶族、布依族、土家族等大型并世代居住在贵州省的少数民族多达17个。这也是贵州省民俗文化资源十分丰富的关键。同时,贵州省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不同的民族不同的生活习惯、风俗习惯以及语言习惯等构成了民俗文化的基本内容。
在贵州省的民族大家庭当中,各个民族当中的民俗文化交相辉映,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特点。由于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丰富多彩,并具备大量的旅游资源,贵州省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得到推动,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景象。针对贵州的各个地区,都能够发现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存在。针对贵州省内某一地区来说,其体现的是贵州省内民俗文化的“孤岛”,针对贵州省的整体布局而言,由各个“孤岛”形成“千岛”奇观。这些文化各具特色,体现着不同的民俗文化的表现形式。贵州省当地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相对较晚,历时十余年的时间,目前这一领域市场开发的前景较为广泛。随着民俗文化旅游产业的开发,使得当地旅游收入逐年增加,对当地经济增长具有重要作用。2009以来,随着我国对生态旅游、民族旅游业的不断重视,贵州省凭借着这一推动力以及自身具备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大力的发展旅游业,使得该地区在目前民俗文化旅游相关产业的贡献率超过53%,并且具备持续增长的趋势。
二、贵州省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
1.当地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当地基础设施建设建设滞后,宣传力度不达标并且与现代旅游行业的发展严重脱节,不能够满足旅游开发的根本需求。由于贵州省的少数民族众多,并且民俗旅游景点多分布于群山当中,这些地区较为偏远,交通欠发达,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旅游资源的开发。交通问题是阻碍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关键问题,由于当地基础设施建设不能够满足旅游开发的需求,导致开发的效率低下。同时,全省各个地区接待游客服务的住宿环境以及条件较差,在旅游旺盛的季节明显存在床位不够,并缺乏星级宾馆满足接待需求,这一方面的问题主要存在偏远山区当中。由于该地区是当地人世代生活的区域,依旧沿袭传统的生活以及生产方式,导致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受到破坏,当地居民对于旅游文化重视程度低下,不能够参与以及自主的保护当地的民俗文化,严重的影响旅游文化的开发。
2.整体上缺乏统一的合理规划。贵州省在民俗文化旅游文化的开发过程中,除少数民俗景区外,贵州省内的大多数已经获得开发的民俗文化旅游景区未获得科学合理的规划以及评估,导致全省在开发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过程中,缺乏实地的调查以及整体规划,造成景区分布不够合理,呈现出混乱状态。由于贵州省内的多数民俗文化的旅游景区都分布与村寨当中,开发以及建设的方式普遍采用粗放式开发模式,只为追求近期的利益回收,缺乏长远发展战略眼光的布局,造成不合理布局民俗文化旅游景区的产生,导致民俗景区与民俗景区、民俗景区以及非民俗景区之间的不能够得到良好的衔接。体现了民俗文化的层次较低,缺乏配套设施的建设,导致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经济效益不尽人意。
3.民俗文化生态资源开发等相关体制落后。当地在开展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过程中,当地政府主管部门与民间组织对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扶植力度低下,缺乏对开发与保护的必要专项资金的科学管理,经营管理呈现出混乱的状态。由于政策扶植以及相关体制的落后,造成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发展受到阻碍。同时,民俗文化是反映当地发展情况以及风俗习惯的关键内容,但具体涵义在进行实际开发过程中被歪曲,为了经济收益可以迎合游客,导致民俗文化的传承遭到破坏。因此,加强旅游资源体制建设,保证民俗文化的大力弘扬,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具有重要作用。
4.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人才匮乏。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人才匮乏是影响民俗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得关键。目前,贵州省内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人才奇缺,边远山区民俗文化的发展需求属于当地民俗文化的人才进行推动,保证当地民俗文化得到弘扬,但目前旅游资源开发人才并不愿意到偏远山区从事旅游资源的开发工作,导致民俗文化在开发的过程中缺乏优秀的人才进行推动。同时,由于当地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展,主要聘用外地的人员担任民俗文化景区的管理者以及向导,但其并不懂得当地民俗文化的具体含义,造成理解上出现偏差,并由于对当地居民的生活习惯以及习俗缺乏理解,造成旅游资源开发受到影响。
三、促进贵州省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对策分析
1.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是保证贵州省民俗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关键内容,只有将基础设施不断的完善与发展,才能够在根本上保证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由于民俗文化的旅游景区位于村寨当中,这就要求地方政府应该给予政策支持,保证村寨交通的基础建设与完善。在满足民俗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同时促进偏远地区的发展,促进区域内部经济的不断发展。同时,旅游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住宿条件,政府以及管理者应该充分的重视住宿条件的改善,满足游客的实际旅游需求。群众是整个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中的重要因素,在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的过程中应该充分重视民众的环保意识以及参与程度,保证民众参与到民俗文化旅游当中,推动民俗文化的传播,展现地域特色,推动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
2.进行统一规划以及合理布局。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具有地域性较强的特点,并且其中涉及到多方面的综合性因素。其中地理条件、文化条件以及社会经济条件都为重要的影响因素。因此,在进行实际的开发过程中,应该重视资源的合理规划,制定科学有效的开发模式。首先,在具体规划时,应该充分的考虑地域文化的特色,从当地的旅游资源层面出发,保证将该地区内部存在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进行深入挖掘,将具体的民俗文化特色进行凸显。将景区的设计进行整体规划,有效解决区域内部景点分布不均的状况;其次,在贵州区域内部的旅游资源开发的过程中,应该充分重视“点”与“面”的关系,保证多方位多角度的发展民俗文化旅游资源,打造区域内部的民族文化旅游品牌,充分的降低经营成本;最后,在开发贵州地区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过程中,应该贯彻并落实民俗文化的保护性原则,以保护为根本内容进行建设,保证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在保护中谋求发展。实现自然生态以及人文生态相结合,促进民俗文化旅游产业的高效发展。
3.充分协调各方关系。由于贵州省开发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过程中涉及到多方面的因素,并且受到制度因素以及人文因素的影响,造成民俗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缓慢。因此,需要充分的协调各方关系,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将政府、民众以及当地开发商之间的关系进行协调,保证当地民俗旅游文化的开展能够打破以政府为主导的局面,将当地民众的地位进行提升。鼓励民众积极参与到民俗文化旅游当中来,建立起完善的管理以及监督机制;第二,处理好人、自然以及民俗文化等方面的关系,将三方关系进行充分的协调,保证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将传统民俗文化进行保护,避免过度开发产生的负面影响;第三,协调好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之间的关系,在追求经济效益的情况下应该重视社会效益,加强贵州地区人文环境、生态环境以及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工作,切实的让当地民众感受到民俗文化旅游开发带来的福利。
4.加强民俗文化旅游人才培养。人才是保证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贵州省开发民俗文化旅游资源需要大量的人才进行保障。因此,在实际开发的过程中,需要将民俗文化的保护工作与贵州省的民俗文化旅游开发列为同等重要的位置。对于贵州地区旅游专业人才的实际培养,需要重视传承。可以通过家族传承、社区范围内的人才培养等方式推选出更多促进民俗文化发展的以及旅游管理的人才,保证人才对民俗文化的充分掌握;对专业人才的培养,可以充分的运用学校教育的优势,通过专业化、系统化的学校专业的教育与旅游地的实践训练相结合,打造一支具备高素质的旅游人才团队。
四、结论
“江南千条水,云贵万重山;五百年后看,云贵胜江南”这是对贵州地区美好风光的诠释,同时也是对该地区旅游资源的充分肯定。贵州省旅游资源的开发不光是自然风光,还有独特的民俗风情。民俗文化旅游产业在该地区定会取得蓬勃的发展,带动整个贵州省旅游经济的增长。大力开发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对推动该地区旅游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曾石.贵州省苗族服饰文化旅游资源的价值及开发研究[D].重庆:重庆师范大学,2012.
【关键词】民俗文化;市场开发利用;现状;对策
民俗文化是隐藏在人民生活与思想中的象征符号。每个民俗文化符号,都蕴藏着特定的民族的、历史的和文化的内涵。[1]学者们对其概念、特点等方面做出了深入研究,分析了市场开发利用的状况。已有的对民俗文化市场开发利用的研究缺乏统一的系统概述,现对已有的关于民俗文化文献作一介绍和评述,了解学界研究动态,为民俗文化的市场开发利用工作提供一定参考。下面从民俗文化的概念、特点、市场开发利用意义、市场开发利用现状、问题及对策等四个方面对现有文献作一评述。
1.民俗文化的概念
所谓民俗文化,是民间民众的风俗生活文化的统称,是一种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基础的文化形态,深藏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与人类生活价值,它反映一定地区中广大民众最基本的人生需求以及价值取向。[3]菜志荣则在其文章中提出,民俗文化是产生并传承于民间、世代相袭的文化事项,是在普通人民(相对于官方)的生产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系列物质的、精神的文化现象。[3]著名学者钟敬文强调,民俗文化,简要地说,是世间广泛流传的各种风俗习尚的简称。[4]
综合众多专家学者的观点,可以概括出,民俗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与人民生活不可分离的文化,承载着一个民族的繁衍历史、生活方式、价值取向等内容的文化,并随着人民社会生活的变迁以不同的载体流传至今的宝贵文化。
2.民俗文化的特点
蔡志荣认为民俗文化是最草根、 最朴素、 最具内生性和最具区域性的文化,最能体现民族归属感。[3]鲁芊在提出民俗的内部属性大体上显示出三个特征:即民族的区别、阶级或阶层的差异、以及全人类的共通性。[6]尹伊君,王国武总结出,民俗文化作为生活文化,具有群体性、传承性、地域性、寄托性、形象性五大特征。[7]杨静如认为民俗文化具有内容广泛、形式丰富、雅俗共赏性、独特性的特征。[5]
综合来讲,许多学者对于民俗文化的特点从各个角度都出了不同的观点,总结其中所言,可简单概括为历史悠久、范围广泛、表现形式丰富、具有民族特色、贴近人民生活。
3.民俗文化市场开发利用的意义
党的十七大之后,文化建设的新正在涌起。提高文化软实力、促进中华文化走出去、大力培育并开发文化产业等等,无一能离开民俗文化。[7]民俗文化对我国的文化产业发展具有基础性作用,将民俗文化进行市场开发利用,还具有增强人民文化认同、城市建设、国家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
3.1维护社会生活稳定,增强人民的文化认同
作为一个群体或者阶层共同遵守和具有的规范,民俗起到了维系群体成员之间关系的纽带作用。[6]将民俗文化进行市场开发利用,无形中扩大了民俗文化在人民生活中的覆盖率,间接地增强人民文化的认同感。
3.2有利于城市文化建设、地方经济发展
张月婷认为民俗文化有利于城市文化的塑造。民俗文化是塑造特色城市文化的基础,是塑造城市形象的根源依据,是一种地方文化价值,能转化出新的价值。[2]杨静如提出,民俗文化是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对于所在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来说,无论是投资经商还是旅游考察, 首先需要了解的是这个地方的人文地理情况。[5]
3.3对国家经济有促进作用
谢科提出,民俗文化是经济发展的精神动力,是经济活动的重要资源。民俗文化内涵是商品价值的重要源泉。民俗文化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新兴产业。[8]曹瑞琴强调,民俗文化是重要的旅游资源。国内一次抽样调查表明,来华美国游客中主要目标是欣赏名胜古迹的占26%,而对中国人的生活方式、风土人情最感兴趣的却达56.7%。[9]
4.民俗文化的市场开发利用现状、问题及对策
4.1民俗文化在各行业领域中的市场开发利用现状
4.1.1在影视传媒业中的运用
在《试论我国民俗文化元素在电视广告中的应用》一文中提出,在广告业,许多广告商通过在重要的传统节庆前夕推出广告和在广告中运用民俗吉祥图案以到良好的传播效果、表现广告主题、提高视觉效果。[10]“功夫”和“熊猫”两个民俗文化符号被外国人拿去后,通过艺术的再加工市场化运作,使《功夫熊猫2》获得了市场的青睐。[11]
4.1.2在餐饮业中的运用
餐饮业也利用节庆做营销活动。许多饭店还将民俗技艺融入饭店营销当中,推出传统的曲艺表演项目,如木偶戏、皮影戏等。[12]
4.1.3与旅游业相结合
这其中结合的最好的当属旅游业,无论是民俗主题公园的开发、旅游产品的开发,俨然已形成产业。董祖斌,冉红芳提出在全国各地区、旅游风景区举行的文艺展演,休闲游、观光游中充分发挥民俗文化的包装与吸引作用,民俗文化充分融入旅游等经济活动中。[13]
4.2主要问题
我国民俗文化市场开发利用问题主要体现在市场开发过程中,我国的民俗文化市场开发利用水平并不高,且在市场开发利用过程中,与民俗文化本身的保护也产生了冲突。
4.2.1市场开发利用水平有待提高,缺乏产业化运作
上海民俗文化产业发展问题研究课题组的学者强调,我国民俗文化在产业化发展过程中有三点问题:产业化意识不强,对民俗产业的开发价值认识不足。市场机制不成熟,集约化程度低。产品开发度不足,缺乏文化创新与内涵提炼。[14]
[关键词]临夏;穆斯林风情;旅游开发;旅游资源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3)02-0111-02
一、临夏穆斯林民俗风情与旅游开发的关系
(一)民俗文化与旅游的关系
旅游者只有通过民俗旅游活动,才能亲自体验和触摸旅游地民众的民俗生活事项,了解和感悟当地的民俗文化环境,体会当地人民的生活方式、思想意识和审美情趣,实现审美与自我完善的旅游目的,自然而然地达到“得至美而游乎至乐”的最高境界。临夏州发展旅游业,民俗文化旅游资源是旅游产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性资源,要想充分发挥临夏州旅游业的发展潜力,提高临夏旅游业的竞争力,离不开全面开发临夏独具特色的穆斯林民俗旅游资源。
(二)旅游开发对民俗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旅游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可以给少数民族地区带来可观的经济收入,使之脱贫致富,并产生“联动效应”,带动地区其他产业的发展,也可能产生负面影响,使少数民族民俗文化遭受破坏。因此,在开发中应加强对穆斯林民俗文化的保护。
1.穆斯林群众在民俗文化保护中的作用
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如果只局限于政府部门或社会有识之士的支持,而得不到基层文化创造者或主人公的支持,该民族传统文化一旦面对现代化的强烈冲击,其衰落是必然的。保护穆斯林民俗文化应该依赖于穆斯林群众的自觉意识和内在因素,而不完全依靠外在的强制力量来保护。受穆斯林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特点及其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等因素影响,穆斯林群众受到大量外来文化的强烈冲击,保护本民族文化的意识逐渐淡化。因此,提高穆斯林群众保护本民族文化的自觉意识,是发挥穆斯林群众在民俗文化保护中的作用的前提。
2.增加穆斯林群众收入,提高其保护文化的积极性
在旅游开发初期,村民对旅游表现出抵触态度,但随着旅游的发展,他们的传统观念便逐渐开始改变。旅游的增收使村民意识到保护生态环境和民俗文化的重要性,他们一方面积极响应政府的号召保护生态环境,另一方面将穆斯林饮食、服饰、工艺、习俗等展示给游客,进而保护了穆斯林民俗文化,同时大大提高了他们对民族文化价值的认识,加强了对民族文化的自信、自强和自觉意识。
3.制定科学、合理的民俗文化环境保护规划
民俗文化旅游资源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一旦开发过度就会枯竭乃至消失。应及时组织有关专家进行民俗旅游资源调查,确定民俗文化环境保护范围,正确评估民俗文化环境的现状,规划旅游接待量,确定民俗旅游发展的最终目标和阶段性目标,制定民俗文化环境保护规划,把民俗文化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协调起来。
4.注重培养穆斯林民俗文化人才
临夏被誉为“中国的小麦加”,在国际穆斯林国家中也有一定的穆斯林文化认同感,去圣城麦加朝觐是穆斯林五大主命中一项重要的内容,通过朝觐旅游加深了与各个穆斯林国家人民的彼此了解。因此,在政府引导下以民间交往为主的穆斯林跨国际交流有利于提高临夏在穆斯林国家中的知名度,政府应该借助这一国际交流平台积极学习阿拉伯世界开发穆斯林风情旅游的成功经验,吸引国际客源市场。
二、临夏穆斯林民俗旅游开发现状
(一)基础设施老化
随着旅游行业的快速增长和游客人数的不断增加,临夏原有各项基础设施均呈现老化现象,道路破损尤显严重,更多的景区基础设施受财力限制,投资后劲不足,部分景区景点在不良经济运行中恶性循环。
(二)投、融资方式单一
分析临夏旅游企业的投资方向和投资重点,均在于回收率高、快的项目上,投资目光短浅,急功近利是致命的弱点,究其原因是原始资本积累不够、融资方式单一。全州近几年投资发展起来的茶园、度假村虽然数量很多,但规模小、档次低,尚未形成大气侯、大规模。而规模比较大、档次比较高的景点、景区,筹措资金除了依靠有限的自我积累和银行贷款外,没有其他融资渠道,这不但加重了旅游企业的债务负担,而且形成了大量的逾期贷款和拖欠贷款,使经营更加困难,资金流动、基础设施投资、项目更新等方面严重受阻,资本积累和再投资更是无从谈起。
三、临夏穆斯林民俗旅游开发措施
(一)临夏穆斯林民俗旅游开发原则
1.可持续开发原则
开发穆斯林民俗旅游,一方面,尽量真实地反映民俗文化;另一方面,向当地居民宣传教育,让他们懂得民俗文化是没有优劣高下之分的,都是世界文化的优秀组成部分,在经济发展、文化交流的同时更应保护自己的穆斯林文化传统。
2.经济效益原则
低效益甚至负效益的旅游开发是不可取的投资行为,对于民俗文化旅游开发而言,其经济效益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通过饮食、住宿、购物、交通、就业、招商引资等带动地区经济,二是项目自身的经济效益。
(二)临夏穆斯林民俗旅游开发模式
1.本原式
动态开发穆斯林饮食、歌舞、体育、耕作活动,使游客参与到村民的生活、劳作和娱乐中,亲身感受当地的穆斯林风情,在别开生面的活动中自然地极尽游兴。穆斯林许多特色鲜明、吸引力强的民俗活动,如各种节庆活动、竞技体育活动、花儿会都可开发成参与性很强的动态产品。
2.节会式
节会凝聚着一个地区或民族的民俗风情精华,是该地区或民族文化的集中体现,旅游者参与其中,不仅能便捷地了解和考察异域他乡的民俗文化,而且能在大众性狂欢中受到感染和熏陶,获得情感共鸣、身心愉悦。节会期间不但会吸引大量的本民族旅游者,而且会吸引大量的外民族游客,可激发短暂的旅游人流。
3.“政府+学者”双驱动力下的社区整体营造模式
在临夏穆斯林传统文化社区旅游发展过程中,始终贯穿“政府+学者”双驱动力的持续作用。作用力以价值理性为基础,以旅游业发展中民族社区的整体营造为内涵。具体包括: 其一,科学规划与开发当地政府在发展旅游业过程中始终以学者的智力支持为依托,在当地旅游资源开发中坚持规划先行,将独特的临夏穆斯林文化作为景区的灵魂,进行民族社区的整体营造。 其二,整体营造的理念和方法。基本理念是“有形空间+心灵”营造,以“内在”营造为主导。
(三)临夏穆斯林民俗旅游开发对策
1.高品位开发,防止庸俗化
临夏穆斯林民俗文化底蕴丰厚,只有高品位开发,才能使民俗旅游走上康庄大道,在激烈的旅游业竞争中发挥不可估量的作用。当前,临夏民俗旅游开发处于起步阶段,一定要做到高品位开发,防止开发中的低品位和庸俗化,要提倡和尽量做到民俗不俗、俗中有雅,注意挖掘其深厚的文化内涵。
2.加大宣传和推介、促销力度
只有透明研究客源市场的民俗心态,旅游资源的开发有的放矢、供需对口。紧密结合游客有了解穆斯林历史的心态及伊斯兰国家游客有进行交流学习的心态,针对不同游客的不同民俗心态开展不同形式的旅游活动。
3.加强区域合作
在突出临夏穆斯林民俗旅游产品特色和优势的同时,要以区域旅游一体化的发展战略眼光,积极主动地实行跨区域的旅游合作:一是以兰州市为客源中心市场,重点推出“西蜂窝寺—药水峡—松鸣岩—临夏市”山水生态民俗二日游和临夏市“农家乐”一日游;二是主动加强与九寨沟方面的联系,争取把临夏的旅游景区、宾馆饭店、旅游商品等旅游信息直接纳入九寨沟管理局推出的“兰州—临夏—甘南—郎木寺—九寨沟”线路的宣传推介内容;三是督促各县市在兰朗公路临夏段沿线醒目位置设立旅游交通和景区指示牌;四是明确要求各重点景区和星级饭店设立专门的旅游商品购物点,以集中展示、销售临夏葫芦、砖雕、保安腰刀等旅游商品。
4.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积极申请旅游厕所项目,协调所有加油站的厕所尽快对游客开放,并制定统一的厕所标识,初步解决游客沿途入厕难的问题。加大旅游投融资力度,建立多元化的融资结构,在以政府为主导进行基础设施投资的同时,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向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主要旅游景区(点)、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支持力度。
5.加强旅游市场的规范
切实加强旅游安全防范体系建设,加强景区(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整顿和规范沿途马路市场秩序和交通卫生环境,为旅游者提供一个交通畅顺、整洁美观的旅游环境。集中力量做好出租车行业的旅游服务培训,提升出租车行业素质,发挥好其在旅游方面的“窗口”宣传作用。力使临夏州发展旅游特色产业的基础更加坚实,切实为全面推进旅游产业又好又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马平.甘宁青“穆斯林民族走廊”研究[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4).
[2]马明良. 伊斯兰教与西部大开发[J].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
[3]赵国军,马桂芬.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穆斯林民间刊物的现状与特点[J]. 回族研究,2003,(2).
关键词:民俗文化旅游;产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构想;研究
民俗文化旅游是一种具有较强地域性与民俗性的文化旅游形式,它的本质就是文化属性,它利用传统民俗与特定地域来吸引游客,促成了异地人文民俗文化体验消费行为。
一、民俗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民俗文化旅游若想长久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理论。首先,民俗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要求开发地满足基本发展需求,即开发地要适度利用当地民俗资源,结合实际状况来争取实现一定的经济目标。其次,要竭力保护民俗旅游资源与其环境,地方应该对民俗旅游文化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将资源与环境发展变化原则吃透,并在开发过程中确保旅游环境系统的自我调节功能正常发挥,最终满足它的可持续发展现实需求。再次,由于民俗文化旅游是具有现代传承需求的,所以它不仅要满足当代人对民俗文化旅游的现实需求,也应该满足未来人对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有效利用需求,实现代代公平享受、代代传承的目的。为保证人类社会能够实现资源环境的世代传承,就必须创造一切有利的保护条件,实现人类对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经济可持续发展梦想目标。
二、民俗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构想
1.树立生态观念发展认识。应该首先从思想层面来树立生态观念发展认识,为民俗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因此,地方旅游产业应该从各个层面体现生态建设观念,做到适度化开发、全程化保护、科学化管理、生态化文化宣扬、个性化服务体现以及公平化消费,全面实现文化与经济的相互协调,满足民俗旅游生态观念的内在需求;凸显环境保护开发内容。2.在民俗文化旅游开发过程中应该设立专门的民俗旅游环境保护研究机构,将环境保护工作认定为是一项现实意义深远的、具有科学发展观与价值观的科学事业。本文认为,应该从民俗文化旅游的生态与文化环境两方面着眼,实现对民俗文化旅游产业的双重保护。再者就是要借鉴海外做法,从历史中追寻文化依据,进行深度挖掘开发,形成地方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大兴土木,提升建设力度,为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进一步优化保护提供有效动力。3.做好民俗旅游文化市场。民俗文化旅游市场的完善主要体现在对民俗文化圈的作用重视方面。因为优秀的民俗文化圈可以影响旅游者的心理、意识与文化本质特征,为民俗旅游文化市场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所以地方旅游产业建设应该重视民俗文化圈与民俗文化旅游市场之间的关系,引导拥有不同民俗文化喜好的游客走向不同的民俗旅游文化市场,把握游客的旅游流动规律。比如说,国内面向港澳台游客就可以推出“华夏寻根游”“海峡两岸游”“中华故土游”这样的民俗文化旅游项目;而面向海外游客,则可以推出“中华茶文化游”“陶瓷文化游”等拥有浓郁中华文化风味的旅游项目,吸引更多欧美游客前来观光消费。总而言之,民俗文化旅游市场的构成、分布与发展主要由它的民俗文化圈来决定,因此地方在发展民俗文化旅游过程中,一定要重视民俗文化圈这一大块市场的良性发展,努力优化民俗文化旅游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态势。
三、以山东淄博为背景的民俗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实证简析
1.山东淄博民俗文化旅游的发展成就。近年来,我国山东淄博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得到了充分保护与开发,再加之其得天独厚的丰富民俗文化资源及自然条件,使其成为我国独具魅力的民俗文化旅游开发区。从过去的2015年春节山东淄博的民俗文化旅游发展成就来看,它已经接待游客169万人次,旅游收入也达到11.17亿元,这表明旅游产业已经成为了该地区最为重要的经济可持续发展支柱产业。2.山东淄博民俗文化旅游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调控策略。该地区在民俗文化旅游与经济可持续发展方面调控主要走技术、观念和产品研发这三条调控路线,本文给出相关策略。(1)技术调控策略研究。与全国各地民俗文化旅游发展策略相同,该地区在自身民俗文化旅游方面也将游客数量与经济收入增长视为当前旅游行业的最重要发展目标,它也成为评价该地区旅游景区开发进程质量的最关键指标。在开发民俗文化旅游方面,该地区主要做到了对游客容量的严格控制,不盲目追求游客数量,而是以为游客创造一定的欣赏与心理空间作为目的,让游客能够从容体验当地民俗文化,达到民俗文化旅游所希望达到的文化审美效应。该地区认为,发展民俗文化旅游的最主要技术层面就是要了解生态环境所能拥有的承载力,要发展符合当地经济状况与民俗文化规范范畴的旅游项目,明确民俗文化旅游区域的环境容量管理限度,争取将游客控制于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范围内,以最大限度保护民俗文化生态环境。(2)观念调控策略研究。考虑到该地区在旅游发展方面软硬件基础较为薄弱,大部分乡村人群受教育程度低下,人们的文化保护意识、生态环境意识淡薄,所以山东淄博为了改变这一状况,专门强化了对当地生态意识与文化保护意识的相关教育,制定了相关法律规范,希望将公众自律意识中的道德规范与强制性法律相互结合,严禁各种丑化民俗文化、破坏民俗景观、民俗遗迹,特别是在民俗景观区域周围违建现代建筑、商业网点的不良行为,以教育深入渗透贯彻和坚决杜绝制止作为该地区观念调控策略的重要原则。(3)产品调控策略研究。该地区在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方面坚持走科学规划、有序发展道路,避免陷入传统中重复建设行为的怪圈,也是希望将有限的地方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充分利用起来,尽量发展特色,规避与同行业之间可能出现的恶性竞争,确保地方民俗文化旅游项目的长期稳定可持续发展态势。为此,该地深入挖掘地方民俗文化产品,特别是将地方少数民俗文化与现代文化旅游这两大环节紧密融合于一体,在软硬件层面提高服务管理素质,利用民俗文化对现代化旅游进行全面包装,全方位开发了基于“食、住、行、购、游、娱”为主力的6大旅游要素,围绕它们开展各个民俗文化旅游项目,实现了地方民俗文化旅游的综合性发展目标。另外,也强调了该旅游项目发展的特殊性,设立各类旅游培训班,专门培养民俗文化旅游专项人才。该地区认为,培养民俗文化旅游专业人才也是对地方旅游产业的产品开发调控过程,因此当地每年都会定期举办公开的民俗文化主题讲座、学术报告会等来提升当地从业人员民俗文化素质,同时也从外地招聘大量专业人才,共同开发本地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尽可能地保留和传承了当地传统优秀民俗文化内容。
四、总结
总体而言,民俗文化旅游调控策略应该与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相一致,将基于地方民俗文化资源发展的重要事项作为可调控对象,并将其付诸于实践层面,再配合宏观发展战略,赋予其一定的针对性、现实性与可操作性,只有这样才能有效联动民俗文化旅游项目与地方旅游产业发展战略,实现地方经济的长期稳定可持续发展态势。
参考文献:
[1]口小勇.天津民俗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10.
[2]邓亚楠.西部地区民俗文化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5):147-151.
摘 要:文章从民俗文化的内涵、形式入手,探讨了大众传媒、大众文化对民俗文化传播与发展的影响,以及如何在大众文化环境下如何借大众传播媒介之力传播民俗文化,并提出传播和发展民俗文化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民俗文化;大众文化;大众传播媒介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4)10-0175-02
民俗文化的传播与发展是我国民族文化传承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有着独特的意义特征和价值内涵。随着大众文化的兴起与发展,一些朴素的民俗技艺和观念也在不断消逝,大众文化与媒介变迁对民俗文化的生存、传承与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民俗文化如何传播、发展成为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
一、民俗的内涵及分类
何为民俗?目前尚未有标准的定义。一般来说,民俗是民间民众的风俗和文化生活的统称,也泛指一个国家、民族、地区中集居的民众所创造、共享、传承的风俗生活习惯。它是在普通民众的生产生活活动中所形成的一系列物质、精神的文化现象。也有观点认为民俗即风俗,是一定人群在一定地理环境中生存、发展所形成的生活习惯。
在仲富兰教授的定义当中民俗是一种积淀,是随着人类的产生与发展而形成的,民众世世代代生活的习惯是民俗,民众世代生活的地域是民俗,节日、信仰、礼仪皆是民俗。民俗文化具有地域性、群体性、普遍性、传承性和变异性等特征。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谈及的民俗涉及内容颇多,其分类也一直难有定论,今日民俗学界公认的范畴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生产劳动民俗、日常生活民俗、社会组织民俗、岁时节日民俗、游艺民俗、民间观念、民间文学、宗教及巫术、婚丧嫁娶。
民俗文化作为一个民族的传统与习惯,已经渗透在中国人的血液之中,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模式和生活习惯。民俗文化是历史积淀的产物,是地方生活的缩影,它历经岁月,不断发展,有些民俗甚至沿袭了几千年,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是借以窥国人精神风貌的一面镜子。然而随着近代工业社会的到来,我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快节奏、机械化的现代大众文化生产生活方式逐渐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潜移默化地影响我们原有的思维模式以及生活习惯。现代大众文化与传统民俗文化到底有何区别,各自对人们有怎样的影响力?它们之间的矛盾是否不可调和?
二、大众文化对民俗文化的影响力分析
(一)大众文化与民俗文化的差异化
大众文化是利用现代传媒为工具和平台,大批量的生产、复制,以大量、迅速地传播信息,对受众施以影响。作为一种消费文化,大众文化具有由文化产业机构生产供现代大众消费的商品属性,它常常以商品的形式出现,以市场经济的价值取向来衡量成败。但是也因其制作方式的标准化以及批量生产、复制,而带有鲜明的标准化、齐一化的特征,所以缺乏真正的文化艺术品的独一无二的个性特征。而今的大众文化逐渐变成了一种消费,注重经济效益,越来越形式化、娱乐化。而民俗文化由于是在历史发展中不断变迁的,它更多的表现为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带有一种规范、约束和教化的功能,注重伦理道德等,较之大众文化的轻松娱乐,则稍显理性和庄重。因民俗文化的地域性制约,它的传播方式也多为人际之间的口耳相传,以典型民俗文化形成区域为圆心向外扩散传播,它的影响范围并不如大众文化般广大,且因地域文化的不同而较难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接受。而民俗文化多以一定的繁复的仪式或形式呈现,因而不易复制,不易操作,例如一些民俗技艺,虽有很大的文化价值,但因学习技艺的困难及繁复,濒临失传的困境。
(二)大众文化对民俗文化的正反两方面作用
大众文化以现代商业模式运行,采用现代传媒进行大众传播,其影响力巨大,逐渐成为现代生活的主导文化。民俗文化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但较之大众文化,影响力甚微,已呈现出逐渐被大众文化弱化和消解的趋势。而相对大众文化“文化工业”的复制,民俗文化又因其独特性而备受喜爱。究竟大众文化对民俗文化的发展有何影响作用呢?笔者从正反两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1.大众文化对民俗文化的弱化和消解作用。大众文化凭借灵活的传播方式,已经延伸到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寻常百姓生活中的一部分,电视、广播、报纸、书籍等大众媒介的强势不间歇影响,使得电视、网络等已成为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娱乐方式,也是人民接触最多的方式。人们的空闲时间有限,当大众文化占据主导地位,用于民俗活动的时间也会相应的被挤占,以至于越来越少,对民俗文化的发展不利。现代生活追求快节奏、简单的生活,所以民俗活动的仪式观在大众文化中成为一种累赘,民俗活动对于服饰、工具器械、礼仪的要求,带给人们一种繁复的心理感受,而去偏向选择对此要求甚少、简单通俗的大众文化。以我国婚丧嫁娶风俗中的婚嫁仪式为例,有抬轿娶亲、合髻(结发)的活动形式,嫁娶民俗以其庄重的仪式彰显婚姻关系确立。随着大众文化的发展,简单的西方婚嫁仪式逐渐受到欢迎,甚少有人举行传统的中式婚礼,轿车迎亲代替了抬轿娶亲,婚纱代替了喜服,宣誓代替了三拜,髻发的形式被取消了,而交换戒指则成为结婚的必要仪式。在大众文化的社会环境下,民俗文化的存活空间大大缩小,影响力也日渐微弱,大众文化对民俗文化存在一定的弱化和消解作用。
2.大众文化对民俗文化的推动作用。大众文化的大众媒介传播形式对民俗文化的传播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民俗文化的传播范围较小,且日益受到大众文化的冲击,人们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民俗活动是有限的,因此民俗文化需要更为宽广的传播平台,让更多的人了解、接受和传承。大众传播媒介正是这样一个极佳的平台。电视节目中对社戏、踩高跷、扭秧歌等等民俗活动的播报,让没有参加过这些活动的人也能对此民俗略知一二。一些旅游频道对于各地特色建筑、饮食、服饰等等的介绍,网络上各种旅游攻略中的特色美食推荐、好玩项目、当地民俗风情的帖子,也对民俗文化的传播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大众文化凭借大众传播方式为民俗的传播提供了庞大受众群体。更多的时候,民俗文化成为大众文化的一部分,依托于大众文化的传播方式,成为大众文化传播的内容。我们越来越发现,清明踏春、端午划龙舟等民俗活动的举办已不仅是自发的行为,背后是有组织的企业或者赞助商,渐渐出现了广告的身影。各种传统工艺品贩卖处会有制作技艺的展示,如泥塑、布艺等。各种民俗文化依托商业化的模式在大众媒介中频频展现。
三、民俗文化的传播和发展启示
面对民俗文化在大众文化语境下式微的境况,保护传统民俗文化、促进民俗文化的传播和传承更显得日益紧迫。
(一)要保护民俗文化的纯粹性,保持其文化内涵
民俗是历史与文化积淀的产物,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产和生活活动,是历史的折射和缩影,决不能为商业运作而失去其内涵。在兴起的民俗旅游中,当地的节日风俗等本应该是结合时宜的特定活动,而有些地方却将祭祀、跳舞等在特定时间地点才举行的民俗活动,随时随意根据游客的需要进行展演,或者为了减少成本对仪式简略或直接省略民俗活动中的某些过程,或者是表演痕迹过重,这样活动本身的神圣和庄重感荡然无存,游客只是在一堆形式或仪式拍照逗乐,感受不到民俗的文化内涵,这对于民俗文化亦是一种伤害,对于民俗文化的传播也极为不利。有些民间工艺比如木刻、泥塑等需要超高的技艺去制作才能得其精髓,而过度的商业化使一些粗制滥造的伪工艺品充斥街头,这些伪工艺品是对真正的民俗技艺的一种侮辱,容易买者这些技艺不过如此的论断,也是对民俗文化的伤害。因此,必须保证我们传播的民俗文化是真正意义上的民俗文化,不是为了商业利益而扭曲化的民俗文化,这才是民俗文化传播传承中最根本的前提。
(二)注重开发民俗资源,促进民俗文化产业化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当地人要以全局的眼光,从现有文化中发掘出自己族群和地域的特色民俗文化资源。民俗文化资源开发要坚持可持续性原则,以先进的科学理念做指导,在保护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开发,促进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共同发展。民俗文化的资源开发在旅游业上取得了很好的效益。例如位于深圳市锦绣中华西侧的中国民俗文化村的开发建设,内含22个的25个村寨,均按1:1的比例建成,通过民族风情表演、民间手工艺展示、特定时期举办大型民间节庆活动,如华夏民族大庙会、西双版纳风情月、内蒙古风情周等多种方式,多角度、多侧面地展示出我国各民族原汁原味、丰富多彩的民风民情和民俗文化,让游客充分感受中华民族的灵魂和魅力,并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民俗文化展示、参与体验式经济也不断发展,涉及制造业、休闲农业等。民俗文化旅游还能带动相关服务业、手工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解决当地民众就业、增收问题,经济的发展又进而推动文化事业的繁荣。
(三)民俗文化要借助大众媒介进行传播推广
正如前文所论证,大众传播媒介以灵活的传播方式和庞大的受众群体在传播文化方面取得了强势的效果,民俗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形式,如果借助其多样灵活的传播方式,对民俗文化传播推广一定大有裨益。热播电视节目《爸爸去哪儿第二季》中对“打铁花”这样一种民间传统技艺的展示,让更多的人惊叹“打铁花”这项民俗活动的魅力和其中蕴含的劳动人民的无穷智慧。这项鲜为人知的民俗技艺正是通过热播电视栏目这样一种大众传播媒介取得了可观的宣传效果。民俗文化,单从名称就可以直观的知道其是属于民众性的资源,而非官方的,在今天大众文化的发展语境下,民俗文化传播走向商业化是不可避免的发展道路,媒介的造势推广对其传播、发展和传承也将产生深刻影响。
参考文献:
[1]王雅琨.民俗文化在大众传媒中的传播效果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3.
[2]孙云春,姚周辉.试论大众古文化影响下的民俗文化[J].温州大学学报.2007(1).
[3]孙天胜.民俗旅游对民间文化的伤害[J].民间文化论坛,2005(3).
[4]王力尉.民族文化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2(16).
[5]富仲兰.上海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N].文汇报,2012-04-23.
[6]罗钢,刘象愚主编.文化研究读本[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7]白月娇.新形势下我国民俗文化发展的意义和对策[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S1).
[8]刁统菊,曲洪,刘爱昕.我国民俗文化的现状分析[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5).
引言
乡村民俗旅游[1]作为旅游行业的新兴项目,其发展空间是巨大的。而乡村民俗旅游极具活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即乡村民俗旅游资源,对其开发则是乡村民俗旅游开发最主要的内容,其开发成功与否,也是乡村民俗旅游成功开展的关键所在。漳州乡村民俗旅游资源丰富,为开展乡村民俗旅游奠定殷实的基础。但迄今为止,漳州乡村民俗旅游开发只是停留在初级阶段,对乡村民俗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相当有限,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本文将对漳州乡村民俗旅游资源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据此提出相应的策略和建议。
一、漳州乡村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现状
(一)乡村民俗主题形象初步提升
在政府引领、市场驱动下,漳州旅游业的发展不断深入,地方各部门根据地区特色不断推出具备主题形象的乡村民俗旅游项目,如华安土楼民俗博物馆、高山族民俗风情园、闽南民俗博物馆,又如漳浦国家4A景区天福茶博物院、南靖土楼民俗博物馆、漳州片仔癀博物馆等等,无不体现独特的民族风格和深厚的地方色彩。还有龙海的民间农民绘画,以本地乡村劳动生活为背景,展示各个历史时期的生活乐趣和乡村风貌,映射出中国传统民间绘画审美习惯及技法,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至今已有20多幅作品获得国内各种级别奖项,甚至展出海外。
(二)地方主题文化活动内容颇为丰富
此外还有漳州各地市端午节的赛龙舟活动以及元宵节灯会的猜灯谜活动。节庆期间,游客还可以亲身感受乡村浓厚风俗,体验乡村特色民居,品尝乡村风味小吃,欣赏乡村文艺会演和别具风格的工艺品,如芗剧、潮剧、木版年画、大鼓凉伞、八宝印泥、辇轿、舞狮、舞龙、现代剪纸、布袋木偶戏等。这让广大游客充分感受漳州乡村民俗文化。
(三)乡村民俗文化活动缤纷多彩,团队初显规模
官方资料显示,漳州各种民俗文化团队超过900支,从业人员30 000多人。如锦歌社、木偶剧团、潮剧团、高跷队、舞龙队、大鼓凉伞队、舞狮队、秧歌队芗剧团等(见表2)。其中云霄、平和、诏安、东山县的潮剧团曾多次到东南亚各国演出,龙海的芗剧团、南靖的木偶剧团以及东的山南音队也曾入台表演。乡村民俗活动精彩纷呈,武技型的民俗活动、有劳作型的竞技民俗活动、说唱型的地方戏剧、游乐型的民俗活动、娱神型的庙会表演等。这些具有闽南乡土气息的活动不仅丰富了广大农村百姓文娱活动内容,也深深吸引着经济发达的大中城市游客。
二、漳州乡村民俗旅游资源开发中尚存的问题
(一)乡村民俗旅游资源开发不够
漳州各地市乡村民俗旅游资源丰富,市场潜力极大。目前,开发的乡村民俗旅游资源少而零散、文化和空间含量不足、缺乏区域特色,无吸引力。以漳州乡村民俗旅游路线为例,主要集中在芗城郊区、南靖、漳浦、云霄、东山等乡村地区;再如,乡村民俗旅游相关要素中的专门旅游购物点只有天福集团的茶博物院和石雕园相对匮乏;另外,乡村民间工艺品,大部分是家庭式作坊式的分散经营,没有做大做强成不了规模,游客常常找不到商家。另外,空间上,即没有发挥区域性乡村民俗旅游优势,缺少区域间的合作,特别是闽台合作、闽西合作、闽粤赣合作等,导致民间传统工艺在漳州旅游业的发展中鲜为人知,经济效益极差。
(二)现存的乡村民俗旅游活动互动性不够
乡村民俗旅游资源是一种自然形成和历史传承的文化,它伴随着人们生活的需要而展示出原生态的风格,具备表演、娱乐、互动的特性。但漳州已开发的乡村民俗旅游活动中,游客参与性旅游产品匮乏,大部分只是程式化、形式化的表演项目,缺乏互动性,观者自观、演者自演,远“距离”而“失真”,无吸引力。实际上,互动是一种渴望,也可以是当代旅游需求应当具备的鲜明特征。游客在旅游过程中,更希望亲身体验乡村民俗娱乐性,甚至参与其中,从而获得乡土、真实、愉快、轻松的心理感受。
(三)乡村民俗文化内涵挖掘不够
乡村民俗文化是原生态的文化,是伴随着人们日常生活之中而形成的,它是乡村民俗旅游的精髓和灵魂。而漳州乡村民俗旅游产品的开发,却忽略了文化内涵的挖掘,形式化、商品化味道浓重。游客往往只是出于好奇心,看看热闹,对于其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更是一无所知。
(四)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不高
漳州乡村民俗文化的人才结构不平衡,其传承主力大部分来源于广大乡村,他们大部分没有经过系统、规范的学习和培训,对民俗传统和民间工艺采用师傅传承、样子模仿、自我创新等方式,缺乏对乡村民俗历史文化的了解,无法准确把握乡村民俗文化内涵,甚至是曲解、歪曲其含义。如此不仅影响漳州乡村民俗文化形象,还影响州乡村民俗文化的经济效益,更甚者,加快民俗传统和民间工艺失传步伐。令人担忧的是,在民间艺人逐渐减少、流失,甚至断层现状下,仍没有政府的有力引导、抢救,也没有社会的传统乡村民俗文化相关培训资源。
三、漳州乡村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策略
(一)选择适合漳州特色的乡村民俗文化开发模式
1.天然民俗村开发。本原式[2]主要有天然民俗村寨和原生俗开发,根据漳州市目前的资源特色、客源市场、经济状况,游客对漳州乡村民俗旅游的兴趣主要涉及当地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现实,因此,漳州应以原生俗开发为主,并适当采用天然民俗村的开发模式。漳州的天然民俗文化村可以直接利用当地民俗旅游资源相对集中,基础设施建设比较完备的民俗村落,在不破坏保留原有的自然风貌等乡村民俗事物的前提下,统一规划,立体地展示乡村民俗的自然朴实,满足游客对乡村民俗文化体验和欣赏。
2.开设乡村民俗博物馆。乡村民俗博物馆[3]是一种新型的资源凝聚式的乡村民俗旅游资源开发模式,展示了人们生产、交通、起居、生活、饮食、信仰、服饰等乡村民俗事象、文物,起到传播、保护及教育乡村民俗文化遗产的功能。
首先,对现有的乡村民俗博物馆进行整合,根据当前乡村民俗旅游市场特点,因地制宜,跟进充实内容,完善设施,促进民俗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
其次,在乡村民俗资源汇聚地,增设主题特色的乡村民俗博物馆,如可在竹马戏、灯谜、歌仔戏、威风锣鼓、布袋戏、大鼓凉伞等民俗资源较为集中的地区,增设一座漳台民俗博物馆,推动漳州市的旅游发展,促进两岸的文化交流;还可规划建设高山族博物馆,通过图片、实物和文字等手段和方式,集中展示高山族同胞的民俗文化、生活和生产的过程以及两岸高山族同胞的交流现状。
3.节会式[4]民俗文化开发。节会,凝聚着一个民族或地区的民间信仰、文化娱乐、民族心理、衣食住行等特有的民风习俗,因此,节会可以使游客对乡村民俗文化有更加立体、直接的感受和体验。特别是对于漳州这个乡村节会活动,应根据旅游市场变化情况,提高乡村节会活动艺术性、互动性、娱乐性以及游客的参与度,做好乡村节会旅游项目的建设。
漳州节会式民俗文化开发,首先,应该在政府指导下,鼓励社会参与,激发市场运作,这是根本。其次,完善节会活动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周密做好后勤保障工作,探索乡村节会旅游项目与其他旅游线路、旅游景点的绑定,从时间、地点、景观类型等方面进行合理协调、搭配、互补,开发漳州乡村节会民俗文化的特色旅游项目。
(二)乡村民俗旅游精品开发
漳州的“山海民俗风情、台胞祖地寻根、花果生态休闲”,其优势在福建省乡村旅游资源中的首屈一指,在国内有很大的优势。因此,可根据“山海、祖地、花果”的文化特色优势,确定“对内面向福、厦、泉、潮、汕、珠江和长江三角洲,巩固港、澳、台;对外面向东南亚,辐射韩国、欧美及日本”的市场定位,精心设计漳州市乡村民俗旅游产品,规划形成四大旅游开发格局,即:
1.海峡旅游。充分发挥漳州对台旅游优势,以“台胞祖地、传统艺术、香橼祖庙、名人故里等”为轴心线,精心开发涉台节庆文化旅游项目,如三平祖师文化节、“开漳圣王”文化节、海峡两岸民间艺术节、天福国际茶壶茶文化节、关帝文化节、高山族风情艺术节、保生大帝文化节等,打造具有漳台特色的民俗游线,如宗教民俗游、寻根谒祖民俗游等,并探索开发海峡两岸双向旅游线路,促进漳台旅游合作。
2.土楼旅游。充分依托华安、南靖土楼世界文化遗产品牌及其附近历史文化民俗村,结合当地自然景区,开展土楼生态观光、土楼度假旅游、土楼民俗旅游,并为旅游者提供各种参与性活动。
3.花果生态旅游。充分发挥漳州“花果之乡”形象优势,依托漳州东南花都――花博园、天福茶博物院――石雕园、龙海九湖至漳浦长桥的百花村、龙海龙佳生态温泉山庄等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和“花卉长廊”以及各县(市、区)的特色乡村花果园,发展花果生态旅游。
4.海滨旅游。充分利用漳州沿海乡村地带优良的海岸资源,整合沿海渔村民俗文化、关帝文化、妈祖文化、帆船帆板文化等海滨旅游资源,深入挖掘乡村民俗文化内涵,开发温泉休闲养生游、海滨风情游、海滨休闲度假游等。
(三)加强区域合作,开拓客源市场
首先,应加强旅游区域合作。以国务院支持加快海西建设《意见》和《关于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旅游产业发展的意见》为契机,充分发挥漳州对台旅游的区位优势以及漳台的“五缘”优势[5],加快推进漳台旅游交流与合作,推出对台湾游客具有很强归属感与认同感的“台胞祖地”“名人故里”“香橼祖庙”“传统艺术”等乡村民俗旅游产品。同时,要积极搭建闽、粤、赣省际合作平台和闽西、南区域合作平台,加强与汕头、厦门两个特区的交流、对接与合作。形成闽南临海重要旅游区,建立良好的区域旅游合作网络。
其次,发挥合作平台优势,借助媒介作用,围绕地方特色,多形式开展旅游宣传促销[6]。一是充分利用各种网络和媒体搭建宣传平台,扩大漳州乡村民俗旅游宣传的覆盖面。二是加强旅游宣传品的制作,筹划品味较高的系列丛书、音像制、品画册。三是善于利用各种重大节会活动,大力推介漳州乡村民俗文化。
(四)加强教育,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乡村民俗旅游服务质量和水平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从业人员的水平,为此,加强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壮大乡村民俗旅游行业的工作队伍迫在眉睫。
其一,制定乡村民俗旅游服务人才培养计划。针对漳州旅游职工队伍年纪轻、发展快、文化水平偏低等现状,因地制宜,编制乡村民俗旅游服务人才培养计划,完善旅游教育结构,提升旅游专业人才的档次、加大专项教育资金投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大胆引进旅游专业人才等措施,逐步形成长、中、短期相结合的旅游培训网络。
其二,通过引导、整合等方式,挖掘杰出的乡村民间艺人,建立民间艺人人才库,并开展宣传教育,提升人才素质,促进各门艺术传承,保证各门技艺继续发扬光大,促使民间艺术进教材、进课堂、进培训,培养各种乡村民俗专业人才。
关键词:身体;民俗;旅游
本文为陕西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关陇方言与民俗研究中心专项项目《宝鸡赤沙血社火民俗事象研究》(编号BY14)阶段性成果
一、“身体”概念的历史性
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西方以及至国内学术界对身体的兴趣和研究愈演愈烈,它代表了人们对从传统的身体观到现代身体观转变的自觉。这种转变除了社会生产方式和身体存在经验所提供的根本动力,学术研究自身的转向也有其历史必然性。很多学者曾指出,学界对于身体的兴趣深受哲学、政治转向的影响。
对柏拉图来说,灵魂和肉体分属两个世界,而且肉体低于、从属于灵魂。肉体属于现实世界,是幻象,是影子;而灵魂属于理念世界,是实在,是永恒的。所以,灵魂可以直接关照知识、智慧和真理,而肉体却是和情感、欲望和感性这些真理的障碍相关的。从那时起,西方哲学对肉体的态度就十分纠结复杂,鄙视它,却又无法彻底摆脱它,到笛卡尔,从自然科学,尤其是数学出发,他依然坚持认为肉体和心灵分属于两个完全不同的领域,对于真理来说,只有心灵是必要的。正是笛卡尔式的这一彻底的二元论使得精神和肉体的研究得以归属于两个完全不同的现代学科。
到尼采,西方哲学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尼采以极端的姿态反对以意识来定义人的本质。他说:“不能把‘有意识的世界’当作价值出发点,也就是当作客观设定价值的必然性……根本错误就在于,我们把意识设定为标准,设定为生命的最高价值状态,而不是把它视为总生命的个别,也就是与总体相关的一部分。……但我们要对他们说,正因为这样,生命才会变成怪胎;应该说,‘上帝’和全部感觉器官就等于使生命遭受谴责的东西……”“要以肉体为准绳――……”“信仰肉体比信仰精神更具有根本的意义,因为后者乃是对肉体垂死状态的非科学观察的结果。”对尼采来说,不仅不存在独立的纯粹的意识,而且意识只是身体存在的很小一部分。所以要恢复身体和意识之间的正确关系和正确位置,是现代文化的首要前提和必由出路。在知识学的发展史上,尼采的身体观念的新发现起着里程碑式的作用。它直接导致福柯全新的理论分析框架与话语的提出,使身体真正成为可以运用的分析范畴。但是福科的身体总是被动而驯顺的,是权力与历史刻写与规范的对象。身体也是权力关系与权力斗争的场地,通过展示和分析历史对身体的控制和影响,就可了解历史是怎样以生动可感的具体方式深入构建个体身体的。随着福科运用谱系学的方法在医学、惩戒和性方面细致深入的研究,西方传统文化中那个抽象的、扁平的、永恒不变的、没有历史的身体被彻底颠覆,取而代之的是具体的、鲜活的、丰富多样的身体。
二、民俗学的诞生与复兴
在西方,民俗学的诞生一直可以追溯到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众所周知,意大利的维科在其1725年出版的《新科学》一书中,把民众当作文化的承担者、创造者,而这一观念的提出是和其在同一本书中的核心概念“诗性智慧”分不开的。“诗性智慧”正是维科区别于当时灵肉二元思维的新概念――原始的完整的身体实践的智慧。受维科的影响,德国的赫尔德认为只有民众的文艺是表现本民族的且是表现全人类普遍心理的东西,因而对其搜集研究。他们对民俗学理论的诞生起着重要的作用。到1846年。著名英国考古学家汤姆斯正是在此基础上,提出用Folklore来描述这种民众的知识学问。自此,一般认为,民俗学这门学科诞生了。
在民俗学界,普遍认可的民俗学研究对象是民俗文化的传承问题。而民俗文化存在与传承中无法抹去、不可忽视的媒介是活生生的身体。布迪厄曾把知识分成两类:一种是与身体分离的知识,它通过其他媒介而流传,如文字;另一种是身体全身心投入而习得的、融入身体的知识。在没有文字的社会,知识的传承只能通过融入身体的状态才能流传下来,这种知识因而也同传承它们的身体无法分开。我们可以说民俗生活与文化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包含着的是一种不同于传统理性知识的习得的、融入身体的知识,是一种“体知”。所以,无论是口头文学,精美的手工艺品,还是节日、仪式和日常生活中形成的都是在感觉、情感、行为等方面与身体合一的知识。同时,这种知识在产生和传承的过程中对具体的、历史的身体进行形塑。在此意义上,身体性,应当是民俗的基本属性之一。
从民俗和身体之间的密切关联可以看到,民俗学的诞生和复兴是和整个西方文化中身体这一概念的历史转变分不开的,甚至从国际到国内以官方姿态呈现的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也无法彻底摆脱这一伟大的历史文化背景。
三、身体民俗美学
1989年美国民俗学年会上,民俗学家凯瑟琳・扬创造性地提出“身体民俗”一词,其目的不仅在于使“身体成为民俗学的一个研究领域”,着力于探讨有关身体的民俗或知识,更重要的是探讨身体如何参与构建社会意义。到今天,美国民俗学的身体研究已超越了对身体习俗的一般性探究,而是将身体看成民俗学研究基本的理论视角。另一方面,受其影响,国内学者近来也开始深入探讨民俗的身体性问题。
纵观美国民俗学近年来的身体研究,大致可见两条研究的路径:一条受福科的影响,着重探究社会、历史与文化如何塑造身体,如何刻写身体,使身体成为权力、文化争夺和角逐的场域。另一条则可以追溯到现象学的传统,强调身体具体的丰富的活生生的肉体性。它关注身体的感觉、经验、能力和能动性,探讨具体的身体在民俗文化传承中主动的创生性。
学术界受福科理论影响的主导倾向是,辨析身体、社会、历史和文化之间复杂纠缠的权力关系,美国民俗学界也不例外。凯瑟琳・扬在《身体民俗》一书的序言中开宗明义:“文化刻写在身体上。我们关于身体的信仰,对于身体的感知,以及赋予它的特性,无论是本意还是象征的,都是被文化所构建的。身体总在被发明出来。我们维持体态、举手投足和穿衣戴帽的方式都体现出我们是某一文化的成员。表面的刻写划破身体、拉长身体甚或刺入身体的象征财产。”
另一种研究身体的路径,把着眼点放在活生生的身体上,关注身体的各种具体的感觉经验和情绪,研究“体悟”和“体知”的方式与状态的具体发生。这些研究试图超越在文化的传承中心灵的、视觉的单一或主导地位,揭示和考察听觉、触觉、嗅觉、味觉等身体其他感官经验在文化生成中所展示出的丰富多样性和主观能动性。当然,这两种路径并非完全格格不入,而是事实上,在具体发生中不可分割。当历史与文化的刻写,使身体成为特定文化塑造的身体时,不可忽视的是身体已经进行了能动的选择、创造和实践。所以,身体视角的引入就是要探寻身体如何在被动的形塑和能动的创造这个双向过程中传承与书写历史。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田野作业的独特方法正是体现了身体概念富于民
俗学研究的方法论意义。由此可见,民俗身体美学流派的显著成就是和其对民俗与身体关系的敏锐和正确的认识分不开的。
四、从身体民俗的角度看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近年来,我国旅游业发展势头越来越好,民俗旅游更是成为一大抢眼的文化产业。但伴随着民俗旅游业的蒸蒸日上,在具体的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中出现了许多问题。诸如经济效益至上而造成的漠视或无视甚至背离民俗文化发展传承的内在规律,及对民俗旅游资源的人为破坏,呈现出虚假化、庸俗化、形式化等倾向;因为对民俗文化自身缺乏正确的价值估价而导致的开发利用中的审美化、政治化、以及一切的意识形态化,都使民俗文化在传承中偏离了正确的轨道和健康的方向。
针对以上现实问题,要发展好民俗旅游业,必须首先确立传承民俗文化至上的基本原则,而不是经济效益第一,这也是文化产业区别于经济产业最根本的特征。在此基础上,遵循民俗文化在发展传承中自身的、内在的规律,即立足于具体身体的完整性、真实性和历史性,以此作为发展民俗旅游业的指导方法。这一指导方法可具体表现于以下几点:
1.立足于真实的、完整的、活生生的身体概念的角度,重新估价民俗文化的价值和地位,强调其不同于传统的知识分子文化、精英文化、官方文化的独有的优越性。因此,尊重其真实性、原始性、神秘性,甚至于物质性等特征的呈现,而不是立足于官方文化、精英文化、知识分子文化的角度对其任意改造,使其审美化、政治化、意识形态化。否则,就是对民俗文化的亵渎,更重要的是人为的造成其加速灭亡的结果。我们必须肯定,民俗代表的是人们基本的历史的生存方式,它使我们看到的是直接的、具体的历史存在,是精神的也是物质的历史。这应该是我们开发和利用民俗旅游资源的基本态度。
2.只有立足于真实的、完整的、健康的、活生生的身体的基础,才能正确地看待和处理民俗和旅游结合中民俗文化的传承和变异问题。首先,我们不能把民俗旅游业资源的开发利用中民俗文化的变异现象简单地、绝对地归罪于旅游。正如同不进行旅游资源的开发,民俗文化也要传承,也要变异,那么,我们何不把其看成一个普遍的民俗文化的传承问题。在普通的民俗文化的传承中,如果没有一个完整的、健康的、活生生的身体,民俗文化健康而良好的传承和发展也是很难想象的。其次,一味强调保护民俗旅游资源的民族性、原始性、真实性,甚至采取立法保护,反对外来文化、经济行为的破坏和异化,实在是隔靴搔痒,颇不得法。只要把民俗旅游业中民俗文化的变异看成一个一般的民俗文化的传承问题,那么,民俗文化变异的方向和力度必然会依靠这样一个天然的途径――民俗文化对一个具体的、丰富的、完整的、历史的身体的建构和这个具体的身体对民俗文化积极的、主动的、创造性的建设来进行自发双向调控。所以,重要的是个体身体真正的投入和参预,而不是流于形式,走马观花。
3.立足于真实的、完整的、活生生的身体,就是强调在民俗旅游资源的具体开发中,注重身体全面性地参预,而不是仅仅停留于视觉。要动手,要亲身体验,要全身实践,不仅要全面调动视、听、嗅、味、触所有感官,还要激感、想象、记忆,甚至分析、概括和思辨。这是搞活民俗旅游业、解决其各种现实问题一劳永逸的根本办法。因为只要这样做,就既不用担心因为旅游的介入,民俗文化不正常或不健康的变异问题,也不用担心因为关注民族文化而影响了经济效益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尼采.权力意志[M].张念东.凌素心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182-183,37.84.
2.曲金良.民俗美学发生论[J].文艺研究.1989(2):42-48.
3.转引自彭牧.民俗与身体――美国民俗学的身体研究[J].民俗研究2010(3):16-32.
关键词:民俗旅游;文化商品化;民俗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F590.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32-0077-02
一、文化商品化的内涵
文化商品化是旅游人类学家争论不休的问题。从字面理解,“商品化”就是把货物或者服务转变为商品。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理论认为,商品化是指经济价值被附加到之前并非经济学考虑的一些事务上,如思想、特性、性别等市场贸易涉及看似可以交易的商品的一切事务。韦伯斯特字典认为,商品化是指把内在价值或艺术品转变为商品。在民俗旅游的开发过程中,将民俗文化资源经过包装、精心设计成旅游产品,向旅游者展示以吸引他们的到来,这个过程,被旅游学者们称为“文化商品化”。有学者在探讨民俗旅游工艺品商品化与文化真实性的时候,把商品化分为主动商品化和被动商品化,即文化商品化除了由于外来者的到来所导致的被动商品化之外,如今东道地区也学会了为迎合游客而主动使自己的文化商品化[1]。这充分表明,商品化的概念在当今社会已发生了改变,不再是一个传统上的贬义词,而是一个被赋予了新的经济、文化内涵的新名词。
二、文化商品化对新疆民俗旅游开发的积极影响
新疆民俗旅游作为一种结合了自然、文化资源、奇异的民族风情等的高层次文化旅游,能够使旅游者在体验异域民俗风情的过程中在求新、求异、求知、求奇等方面获得进一步的满足。近年来,无论是自治区还是兵团,都在大力发展民俗旅游,努力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一)促进新疆民俗旅游艺术品的持久发展
在民俗旅游兴起的过程中,“民俗传统艺术品”是首先出现的。当旅游者来到新疆购买当地的传统艺术品时,由于当地人看到出售传统艺术品有利可图,就开始制作逼真的复制品,因而就产生了带有商业性的艺术品,由于这种商业性的艺术品多为手工业生产、数量较小并且还带有某些宗教功能,因而它是相对“真实”的;此后,出于商业利益当地人仅只保留原有传统艺术品的外形,削减了传统意义上的审美和宗教功能,开始大量生产带商业性的艺术品,因而就产生了纪念性的艺术品;当市场上大量存在可供游客购买的纪念性艺术品时,必然发生外来文化对当地传统文化的冲击。在外来文化、价值观念、审美标准的影响下,当地艺术品或多或少地被同化了,从而产生了被同化了的艺术品。与此同时,为了满足广大旅游者的审美需要,纪念性的艺术品也很容易演变成为大众化艺术品。当然,这两种变化方式都是可逆的;当被同化了的艺术品大量充斥市场时,它也很容易演变成为大众化艺术品。大众化艺术品的盛行使当地逐渐丧失了地方特色和民族差异,然而失去特色也将失去对外界的吸引力,最终可能丧失原有的民俗传统、宗教文化。面对这种文化危机,当地人越来越觉得有复兴原有传统文化的必要,因而自觉地生产和制作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带有传统功能的艺术品,从而产生了复兴的艺术品;在复兴的艺术品产生的同时,也就意味着保护和恢复了原有传统艺术品。
从这一发展脉络来看,如果没有民俗商品化,民俗文化中某些值得保留的东西将会在外界的冲击下逐渐褪色消失。许多几乎失传的民族艺术和技能,就是因为游人的需要而得以重新流传。
(二)有助于提高新疆少数民族人民的社会生活质量、提供民俗文化保护所需的资金
民俗旅游是一种综合性的社会文化活动,旅游者以其自身的行为方式、生活习惯、价值观念介入旅游地生活中,会对当地居民,尤其是青少年产生示范效应。民俗旅游产生的效应可能会起到提高旅游地居民的卫生条件、生活习惯、生存意识及当地居民文化水平等功效,从而改良人们的生活方式,提高少数民族人民的社会生活质量[2]。由于有了商品销售带来的资金支撑,商品生产的技术和设备不断更新,从而使生产出来的商品更趋完善,更具民族特色,这反过来更有效地促进了民俗旅游艺术品的持久发展。
如新疆喀纳斯、伊犁、喀什、吐鲁番这些名闻遐迩的旅游胜地,把民族文化的继承、保护和旅游开发紧密结合起来,盘活了当地的文化资源,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使民族传统文化获得新的活力,走上了一条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三)有助于新疆民族地区社会环境和生态环境的改善
为了加强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方便游客的游览,特别是外国游客的游览,在旅游地和旅游城市,普遍设立旅游设施如外语路牌、城市地图、旅游咨询站等,全体居民不论男女老少共同参与,在展现本民族风俗的同时,还不忘表现出对游客友善热情、彬彬有礼的一面。因此,民俗旅游的发展会促使这种良好的社会环境的形成。
民族地区大多山清水秀,生态环境有较好的基础,而发展民俗旅游对于自然景观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有着积极作用。随着民俗旅游业的发展,有关方面加大对旅游生态环境整治的投入,必将推动民族地区生态环境的极大改善。
(四)有利于增强民族自信,实现民俗文化的良性变迁
民俗文化商品化也是文化营销过程,通过一些具有民俗历史价值景观的再现和重组,一方面展示了民族自身文化的智慧和创造力,另一方面也重新唤起了各民族成员的历史记忆,增强了凝聚力,由此对长期游离于主流文化之外的边缘群体文化在不同的程度上重新得到肯定,使原先几乎被抛弃的文化遗产不仅随着民俗旅游文化的商品化获得了新生,而且成为独具特色的文化旅游资源,有利于增强了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让民族传统文化的变迁朝着健康的方向进行。
(五)有益于新疆民俗文化走向世界
当今世界全球化己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在全球化的浪潮中,全球化与民族文化之间是双向影响的,在被动地接受外来文化的同时本民族也正通过全球化的过程使本民族的文化走向世界,甚至使一些发展前景堪忧的民族文化因素重新获得了生存的机会。2011年9月,在乌鲁木齐国际会展中心举办的中国-亚欧博览会开幕式上,新疆人民身着本民族服饰,向世界人民演绎其民俗文化,为该民族文化获得更广泛的生存空间和更多的发展机遇。
三、如何更好地进行民俗文化商品化开发
商品化的过程与民族文化的保护并非总是南辕北辙,背道而驰的。在民俗旅游开发过程中,传统文化虽不能“原汁原味”地保留,但通过不同的商品化模式,那些传统的因子是可以保留的,既不伤及文化的根本,又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
(一)认清保护对象,适当使用商品化手段
一般来说,民俗传统文化可分为三类[3]。
第一类属于核心文化。既体现着民俗特性,又是民俗文化的精华,如各民俗的观念、习俗、礼仪、制度、宗教、艺术、文学以及生产生活等各个方面。它是人类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也是旅游者最看重的旅游目的物。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为了满足旅游者求新、求异的需要,核心文化需以原样保护为前提,保持其原有的庄重性和严肃性,避免商业化的复制。
第二类属于有历史价值,但已不可能在实现未来社会中存在和发展的传统文化。如旧的生产、生活工具以及一些已经不再使用的文字和无法传承的技艺、原始宗教、礼仪等。这类文化虽然已经失去了旧有的功能,但只要对民族地区现代进程不产生消极影响,就可以进行保护、开发和利用。例如,对于古建筑,通过限制建筑装潢的现代化程度,或将部分希望享受现代生活的居民妥善搬迁至景区区域,使建筑既保持传统特色,也保持了民居生活的真实原貌。对于生产、生活工具则完全可以采用开放式的商品化模式,根据游客的需求,进行产品的创新与发展,如维吾尔族传统服装工厂,不仅可以制作传统的维吾尔小花帽、艾迪莱斯裙等,甚至还可以制作现代时装[3]。
第三类属于与社会主义现代化相悖、代表着愚昧和落后的传统文化,如一些民族中存在的原始平等观念、婚姻上的近亲习惯等都是与民主、法制、竞争、优生优育等现代观念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格格不入的。对这类民俗文化,我们应毫不犹豫地摒弃,它们的失落和衰退是民俗文化的进步。
(二)提升保护的动力
对普通民众来说,民俗文化的保护动力主要源于经济利益。如果连最基本的温饱都得不到保障,连起码的物质生活条件都不具备,又如何发展本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使之既吸取世界优秀文化为我所用,又保持自己的独特性,成为全球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的、积极的、不可缺少的、不可替代的部分[4]在实施民俗文化旅游的保护性开发过程中,要使普通民众成为旅游开发的参与者、开发者和受益者,而不只是民俗旅游开发的旁观者、被开发者和消极影响的受害者。只有如此,才能将民俗传统文化的保护切入市场经济发展的环节中,培植民俗传统文化自身保存、发展的造血机能。
(三)培养专业人才,增强保护民俗文化的自觉性
通过广泛的宣传教育,可以培养人们自觉保护民俗文化的责任感。一方面,让新疆人民懂得,一旦民族文化被破坏和污染,就难以复原;另一方面,还应该让他们认识到,民俗受外来文化的影响不可避免,各地或各民族民俗文化之间的交流、碰撞就是相互借鉴、学习的过程。但借鉴和学习决不是精华、糟粕一并照收,以外来文化取代传统文化。正确的态度应是,在保持自己民俗文化特色的基础上,适当吸取外来文化的精华,发展自己的民俗文化。
参考文献:
[1] 张晓萍.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人类学透视[J].思想战线,2002,(1).
[2] 吴晓萍,何彪.民族地区旅游开发与民族社区的可持续发展[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0,(1).
现阶段,昌都在的整体旅游格局中充当“东大门”与“过境通道”的角色明显,道路基础设施的改善更是为游客快速穿行昌都市提供了便利条件。昌都无法作为旅游目的地吸引游客停留,游客对昌都的自然、文化及遗产资源的了解非常浅薄,为本地发展及主客交往带来的利益也较少。因此,昌都现阶段在整个旅游利益格局中处于弱势地位。昌都市旅游产品体系中,文化旅游产品是核心旅游产品的重要亚类。深入挖掘康区节日民俗文化,并将其产品化、商品化演变发展,逐步打造文化旅游品牌,从而促进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相互融合、共同发展,对于促进昌都地区康巴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以及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二、旅游产业与文化融合发展策略
产业融合是产业形态演变的重要模式,旅游产业与文化密切相关,文化是旅游产业竞争力的核心驱动要素,旅游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两者融合发展是产业发展的趋势,旅游产业与文化相互渗透、相互交叉从而形成新的产业模式和产业价值。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是在产业价值链模块化基础上发生的,融合的实质是旅游产业价值链与文化产业价值链的解构与重构。深入挖掘、整理旅游与文化资源,打造康巴藏区节日民俗文化旅游品牌,从而促进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共同繁荣,是改变昌都旅游“留不住”旅游格局的具体解决方案之一。
三、“洒咧”民俗文化旅游品牌塑造
藏族节日是藏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藏民族传统文化、宗教文化和民俗文化的重要集约平台。“洒咧”在众多藏族节日中具有较强容纳性的特点,每年藏历五月至六月间,人们携带被褥、帐篷、锅碗、玩具和丰盛的美食佳酿等生活必需品,骑马或步行到鲜花盛开、水草丰茂的草地上,或到有温泉的山林平坝间,尽情地唱歌、跳舞、打靶、猜谜语、玩游戏。游玩数日,方尽兴而归。
(一)市场定位
“洒咧”属于文化旅游产品,结合昌都旅游现状,这类产品适用于自驾车游客、自行车和徒步游客、商务游客以及部分具有特殊兴趣的游客。消费者模型分析:(1)主要目标对象:城市居民,年轻人,中、高收入消费群体;(2)消费者洞察:衣着品位上,注重品牌、风格和舒适程度;休闲娱乐上,喜欢野外旅游、远足、自驾游;工作上,繁忙,生活节奏快的城市居民;生活上,向往和追求更多的精神活动和情感体验,喜欢感受传统民俗文化、领略生活乐趣,感受自身生命的价值。
(二)品牌定位
1、“洒咧”民俗文化旅游品牌主题。“洒咧”民俗文化旅游品牌,基于康巴旅游资源的文化性、游客与旅游产品的互动性,其定位策略是“即时参与性情感体验式旅游”,将其主题确定为:“卓卓康巴洒咧一夏”。该主题释义:直击游客精神需求痛点,游客进入康区的精神需求之一即是要体验康巴民俗风情(即时参与性情感体验式旅游)。“卓卓”是指康巴人对美好生活、美好未来的一种自信、向往和期盼。“洒咧”一夏的“夏”即是节日本身的时间周期,是信息的指示,说明整个夏季都有这个活动。同时,也是考虑口号传播的音韵技巧,“一夏(xia)”即是“一下(xia)”的谐音,发音好读、上口。2、“洒咧”民俗文化旅游品牌核心价值。“洒咧”民俗文化旅游品牌核心价值主要从以下方面来看。(1)经济价值与文化价值。以“洒咧”民俗文化的特色主题活动、及其周边旅游产品的设计作为主要表象,通过吃、穿、住、用、行,为游客提供全方位体验和品牌服务,营造具有浓厚民俗风情的康巴文化氛围,为昌都市经济和文化创造综合价值。第一,经济价值。以“洒咧”民俗文化主题活动聚集外来游客,刺激消费。从而扩大市场需求,推动昌都市旅游产业的发展,除活动本身外,有利于促进旅游产品的营销,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第二,文化价值。使昌都市的“康巴文化”、“茶马古道”等传统民俗文化和“红色旅游”文化得到继承和弘扬,让更多人了解昌都人的价值观、审美情趣、风土人情、生态文化生活理念,并能通过“情感体验式旅游”从较高层次理解他们沉淀在心灵深处的精神世界、信仰与崇拜。(2)情感价值与象征性价值。“洒咧”民俗文化旅游品牌的塑造,关键在于将情感价值作为服务定位的重点,找出游客在旅游过程中所能获得的价值满足和产生情感共鸣,然后通过系列具体活动与文化景观的持续性,来增强游客对昌都“洒咧”旅游品牌忠诚度。昌都“洒咧”品牌应成为游客表达个人主张或宣泄的方式、表现品位个性和审美情趣的载体。在“洒咧”产品设计中,将康巴人的豪爽、逍遥、重情重义等情感内涵融入到品牌元素中,让游客在活动中与当地居民间产生互动,在有限的时间里,体会更多的“康巴”情感和原汁原味的生活感受,获得新鲜感、亲切感和自豪感,留下难以忘怀的体验经历。
(三)品牌个性化塑造
“洒咧”民俗文化旅游品牌与消费者之间建立起关系,创造一种情感上的共鸣,拉近昌都与游客之间的距离,让游客远离城市的喧嚣,以“情感体验式旅游”感受原真的康巴文化。1、突出昌都市的康巴文化特色。“洒咧”具有极强容纳性,它集中体现昌都康巴藏区淳朴的民族风情、独具一格的文化特色。策划“洒咧”文化主题体验项目,与康巴人一起释放自我的“豪爽”、“多情”,营造整体文化氛围。2、围绕“情感式体验”为重点,丰富具体活动类型。通过“洒咧”加强外来游客与本土居民间的互动和情感沟通,提升游客对“洒咧”的参与度,让游客融入其中,成为这个特定民俗环境中的一员,分享旅游带来的美感和快乐,从而增强体验深度。3、保持传统民俗节日与本土居民的民族性和原真性,提升旅游产品的价值。充分挖掘节日文化资源,利用有效的传统形式,在使游客沉浸于“洒咧”中的歌舞、美食、服饰和礼仪习俗等文化环境中,让“洒咧”成为每个热爱大自然的、充满豪情的人的挚爱。
四、品牌形象设计策略
(一)品牌个性识别策略——象征符号挖掘
昌都地区康巴文化在语言、服饰、宗教、民俗艺术等方面,都有明显区别于其他藏区地域文化的特殊表现,挖掘这些象征符号是洒咧品牌设计的必要基础。1、人物形象符号。康巴男性被外界称为“康巴汉子”,其身姿英武健硕,既具有豪放粗犷、热情奔放的藏民族性格特点,同时又传承了坚毅英勇、忠诚信义的优良品质,有明显区别于其他地域康巴文化的特殊个性。2、服饰形象符号。康巴汉子一般佩戴腰刀、护身盒等物品,而昌都地区男性的特点在于他们将用黑色或红色丝线与头发相辫盘结于头顶,这种头饰被称为“英雄穗”,彰显康巴汉子英武勇猛的雄浑气魄。3、民俗艺术形象符号。昌都康巴文化艺术、民俗风情,古朴独特、多彩多姿,充满了神秘色彩。其舞蹈艺术多流传于昌都民间,其中以昌都卓舞、丁青热巴、芒康弦子舞最为有名。这些艺术形式的人物形象是重要的视觉表征元素。
(二)品牌形象识别设计策略
从康巴文化中提取“洒咧”节日相关的人物形象符号、服饰形象符号、民俗与艺术形象符号、服饰色彩符号,将符号视觉化,融入到品牌logo设计中,彰显“洒咧”品牌文化,使之深入人心,对受众进行有效的品牌形象传播。
五、全媒体品牌整合传播策略
(一)全媒体整合传播运用全媒体整合传播,通过多媒体平台的协同作用,实现对受众的全覆盖,使目标受众最大限度的接收“洒咧”品牌信息,并且对其产生更为深入的品牌影响。融合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对两者进行有效组合,让多媒体有效协同和发挥作用,由此提高品牌传播有效性。
(二)媒体整合设计1、传统媒体设计。传统媒体设计选择:(1)路牌广告。包括专题招贴、海报设计,在高速公路(国道)路牌,公交(地铁)站台、车体、车内等媒体投放。(2)广播广告。包括单点广告制作,在一二线城市交通广播电台投放。(3)杂志广告。包括专题文章撰写和杂志广告设计,在旅游杂志、航空杂志投放。2、网络媒体设计。网络媒体设计主要是网络广告设计,内容包括网页广告设计、微电影制作等,在专业旅游网站,以及当地门户官网、政府旅游官网等。3、移动媒体设计。移动媒体主要以自媒体推广制作为主,包括微信公众号、新浪微博公众号、腾讯微博公众号,内容主要以康巴文化资讯、昌都旅游资讯为主。远期计划基于昌都旅游类、政务类APP平台开发移动应用,内容设计包括开发节日民俗文化旅游模块,可实现预定帐篷住宿、订餐、歌舞活动预定等电商功能。
六、品牌管理与延伸策略
(一)自然生态可持续发展
昌都是三江流域重要源头,具有重要的生态地位,发展旅游应高度重视生态可持续发展。在“洒咧”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的过程中,充分论证项目可行性,规划设计做到科学合理,保护好基本耕地、湿地、草场,加强过程管理,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协调发展。
(二)文化生态可持续发展
文化是旅游发展的基础,是旅游开发的源泉,保持康巴文化的传承,保持昌都地区与与川、滇、青康区的文化区隔,是“洒咧”民俗文化旅游发展的根本。在发展“洒咧”民俗旅游过程中,同时必须强调对康巴文化生态的保护,尤其是保持昌都地区的康巴文化特色。
(三)品牌延伸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