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先进制造业的概念范文

先进制造业的概念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先进制造业的概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先进制造业的概念

第1篇:先进制造业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先进制造业 制造技术 制造模式 市场网络组织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0-7326(2008)06-0074-06

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革命的推动下,国际制造业的生产方式正在发生着重大变革。近十余年来,世界主要工业国纷纷制定各种发展计划,促进传统制造业向先进制造业(advanced manufacturing industry)转变。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已经成为世界制造业发展的新潮流。本文根据当代国际制造业发展的新趋势,从超微观、微观和中观三维视角进行综合概括,建立起一个新的先进制造业理论模型。

一、关于先进制造业概念的讨论

“先进制造业”是国内学术界近年中提出的新概念,目前尚没有一个明确的、一致公认的定义。什么是先进制造业?解释主要有以下三种。

(1)先进制造业主要指采用先进制造技术为主要生产手段的制造业。先进制造业最主要的特点是技术革新快,适应市场需求的多样化。[1]

(2)先进制造业是指能够不断吸收高新技术成果,并将先进制造技术和管理方式综合应用于研究、设计、制造、检测和服务等全程的制造业。具有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好、创新能力强、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服务功能全、就业比较多等特点。[2] 它不仅包括高新技术产业,也涵盖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的传统产业。

(3)先进制造业指制造业不断地吸收电子信息、计算机、机械、材料以及现代管理技术等方面的高新技术成果,并将这些先进制造技术综合应用于制造业产品的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在线检测、营销、服务和管理的全过程,实现优质、高效、低耗、清洁、灵活生产,即实现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柔性化、生态化生产,取得很好的经济、社会和市场效果的制造业的总称。[3]

上述三种解释都有合理之处,但又都不全面和准确。首先,先进制造业无疑离不开先进技术,但仅采用先进技术,或仅从先进技术来定义,不足以揭示先进制造业的内涵,也无法把先进制造业与以技术先进为标志界定的高新技术产业区分开来。实际上,传统制造业也是追求技术不断进步的。其次,先进制造业的确不仅仅局限于生产过程,还应该包括产前和产后全过程,但这也还不足以说明先进制造业是一种新的生产方式。最后,上述解释都把先进制造视为一个封闭的系统,忽视了现代网络化的营销系统和企业之间的广泛关联。

笔者认为,应该结合国际制造业的发展趋势和先进国家制造业的发展特征,可以从超微观、微观和中观的三维视角来对先进制造业进行理论概括。

从超微观即企业内部的角度看,先进制造业首先表现为技术的先进性,是一个能够不断进行技术创新的先进技术体系。既能不断吸收当代高新技术成果来进行自主技术开发,又善于将先进技术应用于从研发、制造到营销、维修服务的全过程。先进技术是企业生产和发展的基础,对制造业的发展起决定性作用。正是在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先进制造业才能够实现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柔性化和生态化生产。

从微观即企业整体的角度看,先进制造业表现为生产模式的先进性,是一种能够适应市场变化、不断优化企业内部资源配置、并能兼顾生态环境和社会利益的高效生产体系。诸如柔性制造系统(FMS)、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精益生产模式(LP)、清洁生产模式(CP)、高效快速重组生产系统、虚拟制造模式(VM)等,就是最为著名的先进制造模式。它决定着企业具体配置各种生产要素的方式和效率,体现着企业与市场之间密切的良性互动关系,也反映着企业与生态和社会环境的和谐相处。正是在生产模式这一点上,先进制造业与传统制造业迥然有别。

从中观即产业体系的角度看,先进制造业表现为营销网络组织的先进性,是一种以产业链为主干、集群化为依托的网络化市场组织。先进制造业是以现代生产业和发达的市场网络为支撑的。先进制造业内部各产业部门、各企业之间,在投入产出方面存在着密切的联系,需要通过价值链上的整合与协同、形成供应链联盟和产业集群,从而组成高效率的市场系统。

通过上述分析,概括起来,可以得出先进制造业的简明定义:先进制造业就是广泛应用先进制造技术、采用先进制造模式、拥有先进市场网络组织的工业生产系统。可用图1来清楚表示先进制造业的理论模型。

二、先进制造技术的内涵与发展

一般认为:先进制造技术是将先进的机械制造技术、电子信息技术和自动化设备以及材料技术等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性技术,综合应用于产品的研究与开发、设计、生产、管理和市场开拓、售后服务,并取得经济社会效益的综合技术,它们被统称为先进制造技术。

先进制造技术一般分为四大类。(1) 现代设计技术,包括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反求工程技术的新产品开发、基于并行工程的产品设计、文件设计技术与质量功能配置、再生产工程、绿色产品设计等。(2) 先进的制造工艺技术,包括计算机辅助制造(CAM)、少无切削制造技术、非机械加工制造技术、生长型加工和快速原型技术制造(RPM)、虚拟制造技术(VMP)等。(3) 综合自动化技术,包括分布式数控技术(DNC)、柔性制造技术(FMT )、集成制造技术(CIMT)、智能制造技术(IMT)等。(4) 现代系统管理技术,包括制造资源计划(MRPII)、准时制(JIT)及精益生产(LP)、敏捷制造(AM)、全球化制造(GM)和信息管理系统(IMS)、可持续发展技术和相关技术等。[4]

1994年初,美国联邦科学、工程和技术协调委员会(FCCSET)下属的工业和技术委员会先进制造技术工作组,曾经对先进制造技术的内涵首次作系统的说明,认为先进制造技术主要包括三个技术群:主体技术群、支撑技术群和制造基础设施(制造技术环境)。这三部分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缺一不可,否则很难发挥预期的整体功能效益。

与传统制造技术相比,先进制造技术具有四大特征。(1) 它的基础是优质、高效、低耗、无污染或少污染工艺,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优化及与新技术的结合,形成新的工艺与技术。(2) 传统制造技术一般单指加工制造过程的工艺办法,而先进制造技术覆盖了从产品设计、加工制造到产品销售、使用、维修整个过程。(3) 传统制造技术一般只能驾驭生产过程中的物质流和能量流,随着信息技术的列入,使先进制造技术成为能驾驭生产过程中的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的系统工程。(4) 传统制造技术的学科、专业单一,界限分明,而先进制造技术的各专业、学科、技术之间的不断交叉、融合,形成了综合、集成的新技术。

目前在发达国家,先进制造技术发展的基本态势是:其一,以数控机床、加工中心和工业机器人为标志的柔性制造单元系统,以柔性制造单元和自动、半自动物料输送组合为标志的柔性制造系统,这两个阶段的先进制造技术已相当成熟。其二,以信息、工艺、物流、计算机集成为特点的集成技术已处于完善阶段。其三,以设计智能化、单元化加工过程智能化和系统整体管理智能化为特征的智能集成制造系统,仍然处在研究与开发过程中。[5] 具体来看,呈现出以下几大发展趋势。

(1)数字化。它是制造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与管理技术的交叉、融和、发展与应用的结果,也是制造企业、制造系统与生产过程、生产系统发展的必然趋势。它包含了三大部分:以设计为中心的数字制造,以控制为中心的数字制造和以管理为中心数字制造。

(2)精密化。它一方面是指对产品、零件的精度要求越来越高,一方面是指对产品、零件的加工精度要求越来越高,如精密加工技术、细微加工技术、纳米加工等。

(3)集成化。先进制造技术的集成化趋势本质就是知识的集成。其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现代技术的集成;加工技术的集成和企业管理技术的集成。

(4)网络化。利用网络,在产品设计、制造与生产管理等活动乃至企业整个业务流程中充分享用有关资源,即快速调集、有机整合与高效利用有关制造资源。制造技术的网络化由两个因素决定:一是生产组织变革的需要,一是生产技术发展的可能。

(5)虚拟化。虚拟技术是以计算机支持的仿真技术为前提,对设计、加工、装配等工序统一建模,形成虚拟的环境、虚拟的过程、虚拟的产品、虚拟的企业,主要包括虚拟环境技术、虚拟设计技术和虚拟制造技术。

(6)智能化。制造系统正由原先的能量驱动型转变为信息驱动型,这就要求制造系统不但要具备柔性,而且还要表现出某种智能,以便应对大量复杂信息的处理、瞬息万变的市场需求和激烈竞争的复杂环境。

(7)绿色化。环境保护与环境制约使先进制造技术逐渐向绿色化、可持续化发展。制造业的产品从构思开始,到设计阶段、制造阶段、销售阶段、使用与维修阶段,直到回收阶段、再制造各阶段,都必须充分考虑环境保护。

三、先进制造模式的内涵与发展

由于资源、环境、市场需求变化及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对制造业市场变动能力、企业网络组织结构、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大批量生产模式(即福特制生产模式)受到越来越多的挑战,从而催生和创新出了一系列先进制造模式。关于先进制造模式国内外有许多不同看法。主要有两种观点:一是从制造科学和制造系统的角度出发,认为制造模式是一种典型的制造系统;另外一种观点从管理的角度出发,从比较广泛的范围来看,认为先进制造模式是一种在生产和制造领域中应用的新生产方式和方法,或是一种制造战略。

一般而言,制造模式具有典型的制造过程和运行机制,同时具备明确的功能、结构、通信和操作机制。它对于企业内部的信息流、物流和人流的管理具有明确的处理方法;对于企业外部的动态联盟(包括市场销售、供应链、资源、生产服务等)也具有相应的对策;最后对于上述问题的处理都具有相应的评价指标和方法。因此,制造模式是制造业为了提高产品质量、市场竞争力、生产规模和生产速度,以完成特定的生产任务而采取的一种有效的生产方式和一定的生产组织形式。现代先进制造生产模式是从传统的制造生产模式中发展、深化和逐步创新而来。

简单地说,所谓先进制造模式,就是围绕企业的价值增值链,依据不同的环境、通过有效地组织各种要素形成的,可以在特定环境中达到良好效果的先进生产方式和运行管理机制。这种模式已经形成规范的概念、哲理和结构,可以供企业依据不同的环境条件,针对不同的制造目标来加以采用。

根据国际生产工程学会(CIRP)近10年的统计,发达国家所涌现的先进制造系统和先进制造生产模式多达33种。发达国家制造企业,特别是跨国公司和创新性中小企业已广泛采用一些新的制造模式,如:柔性制造系统(FMS)、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精益生产模式(LP)、清洁生产模式(CP)、高效快速重组生产系统、虚拟制造模式(VM)等。[6] 目前,正在开发下一代制造和生产模式,如:并行工程和协同制造(HM)、生物制造(BM)、远程网络制造(RM)、全球制造(GM)和下一代制造系统(NGMS)等。以下择要简单介绍八种主要的先进制造模式:

(1)精益生产模式(LP)。精益生产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根据其IMVP的研究中对日本丰田生产方式的总结。精益生产的最终目标是要以具有最优质量和最低成本的产品,对市场需求做出最迅速的响应。它的基本原则是消灭一切浪费和不断改善。准时制作业、成组技术、弹性作业人数和尊重人性是精益生产的主要支柱。

(2)准时生产制(just-in-time)。又称无库存生产模式,其基本思想是订单驱动,仅当下道工序需求该零件时,才将其生产出来,任何前提生产都是浪费。追求目标是零库存、零废品和零设备故障。它适合于相对稳定的大批量流水线或重复生产作业。

(3)柔性制造系统(FMS)。柔性生产主要依靠有高度柔性的、以计算机数控机床生产为主的制造设备来实现多品种小批量生产。其优势是:增强制造企业的灵活性和应变能力,缩短产品生产周期,提高设备使用率和员工的劳动生产率以及改善生产模式从而大大推动了制造业的发展。

(4)敏捷制造。又称灵捷制造,是美国通用汽车公司于1988年提出的,1992年美国政府将其作为“21世纪制造企业的战略”。敏捷制造是新一代生产模式,是对已有生产模式的丰富和发展,它是柔性制造和精益生产发展的结果。敏捷制造包括产品制造机械系统的柔性、员工授权、制造商供应商关系、总体质量管理及企业重构。目前较权威的定义是:敏捷制造是一种结构,在这个结构中每个公司都能开发自己的产品并实施自己的经营战略。构成这个结构的基石是三种基本资源:有创新精神的管理机构和组织,有技术、有知识的高素质人员和先进制造技术。敏捷源于这三种资源的有效集成。

(5)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是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的新一代制造系统。它以计算机来辅助制造系统的集成,以充分的、及时的信息交流或信息共享将企业的设计、工艺、生产车间以及供销和管理部门集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使他们相互协调的运作,以提高产品质量,缩短产品开发周期,提高生产效率,确保企业的整体效益,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和生存能力。

(6)虚拟制造模式(VM)。是虚拟现实技术在制造中的应用。虚拟制造实际上是一种计算机科学技术,以信息技术、仿真技术、虚拟现实技术为支柱,在产品设计或制造系统的物理实现之前,就能使人体感觉到未来产品的性能或者制造系统的状态,从而可以做出前瞻性的决策与优化实施方案。从本质上讲虚拟制造技术是对真实制造过程的动态模拟、仿真,是在计算机上制造数字产品,在虚拟制造环境中生产软产品替代传统的硬样品进行试验,对其性能和可制造性进行预测和评价,从而缩短产品的设计与制造周期,降低产品的开发成本,提高系统快速响应市场变化的能力。

(7)清洁生产模式(CP)。联合国环境计划署对清洁生产的定义为:清洁生产是一种新的创造性的思想,该思想将整体预防的环境战略持续应用于生产过程、产品和服务中,以增加生态效率和减少人类及环境的风险。对生产过程,要求节约原材料和能源,淘汰有毒原材料,减降所有废弃物的数量和毒性;对产品,要求减少从原材料提炼到产品最终处置的全生命周期的不利影响;对服务,要求将环境因素纳入设计和所提供的服务中。总之,清洁生产是将环境保护延伸到企业内部的方方面面。清洁生产追求的目标有二:一是追求资源和能源的循环利用和综合利用、不可再生资源和短缺资源的代用、废弃物的资源化和再生利用;二是追求产品生产和消费过程与环境的相容,如采用低废、无废的清洁生产工艺。

(8)绿色制造(green manufacturing)是一个综合考虑环境影响和资源效率的现代制造模式,其目标是使产品从设计、制造、包装、运输、使用到报废处理的整个产品生命周期中,对环境的影响(负作用)最小,资源效率最高,并使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协调优化。它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 全球性――绿色制造的研究和应用将愈来愈体现全球化的特征和趋势。(2) 配套性――以绿色设计和制造技术为中心的配套系统(绿色营销、绿色标志、绿色教育、绿色法规等相关配套的社会支撑系统)是绿色制造工程的发展方向。(3)集成性――将更加注重系统技术和集成技术的研究。例如,产品和工艺设计与材料选择系统的集成、用户需求与产品使用的集成、绿色制造的问题领域集成、绿色制造系统中的信息集成、绿色制造的过程集成等集成技术的研究将成为绿色制造的重要研究内容。(4) 智能性――人工智能和智能制造技术将在绿色制造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

四、先进市场网络组织的内涵与发展

先进制造业是以现代生产业和发达的市场网络为支撑的。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快速多变的市场需求使制造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面临着提高产品质量、缩短产品的生产销售周期、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和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压力,这使得制造商、供应商、分销商、零售商和研究机构间的联系趋于紧密,并使其之间的界限逐渐淡化(如制造业服务业化),形成了新的市场网络组织结构,集群、供应链是其典型的表现形式。先进市场网络组织可以降低单个企业的经营风险,妥善地解决产品的设计、生产、供应、销售等一系列环节中的问题,并降低企业的外部效应和外部交易成本,提高了企业和整个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

根据波特的价值链理论,每一个企业都是由进行设计、生产、营销、交货以及对产品起辅助作用的各种活动(材料供应、技术、人力资源、 售后服务等)的集合。这些活动在公司的价值创造中相互联系,组成公司价值增值的链条,即为价值链。价值链并不是一些独立活动的集合,而是相互依存的活动构成的一个系统。并且,一个公司价值链与其他经济单位的价值链也是相连的,任何一个企业都存在于从供应商到消费者的价值链体系中,体系中各价值行为之间的联系对公司竞争优势的大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发展先进制造业需要对价值链上的活动进行整合与协同,以实现整条价值链的整体提升。

价值链上各环节的增值收益是不同的。通常可用微笑(价值链)曲线表示,在曲线左端(产业链上游)的知识产权开发企业,随着研发和设计的投入,产品增值收益逐渐上升;在曲线右端(产业链下游)的品牌销售企业,随着品牌运作、销售渠道的建立,产品增值收益也大幅上升;而弧底部分的成品装配和低端产品为主的制造业则“流汗多拿钱少”,技术含量低、产品增值少,而且市场竞争激烈,容易被成本更低的同行所替代。

由于制造工艺的标准化以及“模块化”技术的发展,产业内的各工序可以被调整与分割,通过把利润递减的制造环节外包转移出去,跨国公司的经营重点从产品制造向产业链的两端转移,向上游主要是从事技术研发和产品设计;向下主要做销售、做渠道、做品牌和服务等,从而使价值链上知识密集型的环节利润递增,先进制造产业链两端的技术含量更高,附加价值也更高。

同时,先进制造业以发达的供应链网络为依托。供应链是由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 或配送中心)、零售商及用户等实体组成的供需网络,是跨越企业中多个职能部门活动的集合,它包括从订单的发送和获取、原材料的获得、产品的制造,到产品分销给销售商及最终用户的整个过程。它是在给最终顾客提品和服务的不同的过程和活动中所涉及的上下游相互联系的组织网络。供应链是相互合作共同控制、管理和改进从供应商到用户的物流和信息流的多个相互联系和依赖的组织的网络。供应链是伴随先进制造业出现的一种社会生产组织方式。有两种基本模式:一是具有单一核心企业的供应链;二是多核心企业的供应链。随着先进制造业的发展,产生了许多先进的供应链管理理念,如绿色供应链管理、敏捷供应链管理、逆向供应链管理、闭环供应链管理以及供应链联盟等。发达国家在制造业不断先进化的同时,其市场支撑体系也在不断变革与创新。

五、先进制造业的基本特征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对先进制造业的基本特征作一简要概括。首先,与传统制造业相比,先进制造业的“先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在生产方式方面,由单一产品的大规模、标准化生产,转变为可根据社会需求,小批量、多品种生产,具有更强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在生产关联方面,先进制造业更加突出了产业间的生产链动态关联和企业的全球生产配置;在生产理念方面,更注重依靠科技进步,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提高经济效益、增加产品科技含量;在经济发展方面,着眼于未来,更注重信息化程度、无形资产的比重、技术创新的能力,更重视节约型、集约化和可持续发展。

其次,先进制造业是一个动态演变的概念,它随着时间、空间的变化而发展。在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先进制造业表现在不同的制造产业上。以三次产业革命为例,在第一次产业革命中,先进制造业以纺织、煤炭、冶金等产业为代表;第二次产业革命时,先进制造业表现在电力、钢铁、石化等制造业上;在20世纪40年代爆发的第三次产业革命,电子通信、航空航天、光机电一体化、生物医药、新材料等产业作为先进制造业在各国经济中得到较快的发展。[7] 在空间方面,先进制造业在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表现在不同的产业部门上,因此不同区域在选择先进制造业发展战略时需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产业选择。

再次,先进制造业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其开放性一是表现为制造业已经不再局限于制造的生产环节,而是开放到了包括产前和产后的全过程;二是表现为通过网络化组织向社会经济领域的全面开放,尤其体现为制造业与生产业融为一体;三是表现为全球制造,即在全球范围内整合资源,形成全球价值链和产业链体系。

最后,先进制造业本质上是一种先进的生产方式。发展先进制造业,不仅仅是一个技术进步问题,也不仅仅是一个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产业发展问题,而是一场生产方式的深刻变革。如果说世界制造业的发展曾经历了三个阶段,即初级产品生产阶段、加工装配阶段、自主知识产权阶段,那么,先进制造业标志着制造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参考文献]

[1]陈宝森. 变革中的美国制造业[J].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4,(2).

[2]杨大庆,谭凤其. 世界先进制造业的发展经验及其借鉴[J]. 北方经济,2006,(2).

[3]秦世俊. 世界先进制造业发展态势[Z]. 维普资讯 省略 .

[4]李斌. 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与展望[J]. 制造业信息化,2004,(3).

[5]杨叔子,吴波. 先进制造技术及其发展趋势[J]. 求是,2004,(4).

第2篇:先进制造业的概念范文

一、新区先进制造业发展现状

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首先要明确先进制造业的概念。我们认为,先进制造业是国内新近提出的经济概念,是相对于传统制造业而言的。先进制造业主要指以先进制造技术为主要生产手段的制造业,它以信息和知识要素投入为特征。

市委、市政府作出依托新区,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的战略决策后,开发区、淇滨区把发展先进制造业放在了重要位置,但从整体上看,新区先进制造业还处在起步阶段,基础薄弱,与先进地区相比,还有明显差距。

1、新区先进制造企业有了一定发展,主导产业初具雏型

通过近几年的发展,特别是市委、市政府作出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战略决策后,新区制造业有了一定的发展,初步形成了机械、化工、医药、建材四个产业主体。截止到今年5月底,已建成制造业项目70多个,其中机械电子类企业20家,2003年完成产值32453万元;化工医药类企业10家,2003年完成产值16336万元;冶金建材类企业13家,完成产值8367万元。最大的两家企业天海集团(新区厂)和天元集团(新区厂)2003年工业产值分别为13000万元和10000万元。

2、园区成为发展先进制造业的重要载体

近年来,新区发挥园区在基础设施建设、为企业提供服务等方面的优势,利用各类工业园区来吸引和扶持先进制造业企业。开发区先后建设了民营工业园区、天华科技园区、迈世通生物制药园区三个专业园区吸引项目。现在,又规划了工业园区,扩大了园区规模,把这三个专业园区都囊括在内。如,民营工业园区成立了办公室,为入驻企业提供跟踪服务,由专人帮助企业办理各种手续,保证了企业能够较快建成投产,目前,区内已摆放项目30个,投产11个,2003年实现工业产值6431万元,园区内科技企业占60%。以发展信息产业为主的天华科技园已完成投资1000万元,计划年内完成一期工程建设。迈世通生物制药园区已完成投资600万元,戒烟贴系列产品已投放市场。淇滨区高度重视工业园区建设,专门在庞村镇划拨了500亩地建立了工业园区,吸引企业入驻;还建立了四大班子分包企业和大项目工作组等制度,帮助企业解决问题,协调在建重大项目遇到的难题,对大项目的引进、建设,由专人提供服务,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目前,金山工业园已经入驻5户企业,浙江工业园已经入驻4户企业,汽车配件工业园、食品工业园正在进行基础设施建设,预计9月份投入使用园区建设。

3、新区企业体制优势比较明明明显

新区大部分先进制造业企业是外来客商和个人兴办的企业,与老的企业相比,负担轻、扯皮现象少、决策快、适应市场能力较强,能在短期内有较快发展。

4、已有技术含量较高的企业或项目落户新区

新区已有几家技术含量较高的先进制造企业和项目。如

二、存在问题

1、新区管理体制不顺

在调研中,许多企业反映,开发区管理体制改变后,新区管理部门繁多,职能交叉,具体事务运作复杂,操作困难。如企业反映比较多的是税收管理问题,开发区企业属于不同的行政区划,目前有6家税务分局在开发区行使税收征管职能,造成多头管理,给企业带来许多不便。另外还有城建、治安等方面的问题。

2、规模经济优势没有形成

新区先进制造业的总量还小,企业数量少、规模小,产业分散,整体实力较弱。开发区和淇滨区只有80多家制造业企业,年产100万元以上的企业只有23家。企业辐射带动能力弱,除天海集团(新区厂)带动辐射了一些汽车电子电器企业外,其他企业基本上没有关联,难以形成在省内乃至国内具有竞争力的产业基地。

3、企业科技投入不足,产品技术含量低

先进制造业属于技术密集型工业,新区的企业中,真正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先进制造企业非常少,大多数企业仍然使用落后的生产设备、生产工艺。大多数企业受资金、人才等因素制约,科技投入很少,无力采用高新技术,产品更新换代慢,科技含量较低,适应市场能力比较薄弱。除天海集团、天元公司外,大都处于起步阶段,规模小,终端产品少。除天海集团、迈世通个别具有相对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外,其他企业基本上没有自主开发能力,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也不足。

4、发展资金紧缺,人才匮乏

在这次调研过程中,几乎所有企业都反映缺乏资金,向银行融资困难,特别是私营企业贷款更是难上加难。一些企业即使项目有竞争力,发展形势良好,也很难得到银行的资金支持。融资渠道少、资金紧张已成为制约我市先进制造业发展的桎梏。

先进制造业是技术密集型行业,人才匮乏也是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市在工业企业中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只有3308人,占全市专业技术人员32000人的10.34%,所占份额太小,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淇滨区先进制造业企业中高级职称人员比例只有1%,中级职称人员也只有3%,同时,企业中的技术工人特别是高级技工比重太小,缺口很大。由于受经济发展的限制,我市制造企业工资普遍比经济发达地区低,导致人才流失严重。据了解,天海集团每年引进的大专以上学历的学生,经过几年锻炼,熟练掌握技术后有近三分之二都跳槽到经济发达地区。

三、加快发展新区先进制造业基地的建议

1、制定发展先进制造业的科学规划

建议市政府制订有关文件,对我市先进制造业发展进行详细规划。通过调查、分析、研究,我们对制定先进制造业的规划提出以下建议:一是提出基本思路,即坚持“工业富市”指导思想,围绕“两个率先”奋斗目标,依靠我市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和环境优势,充分利用好新区这个平台,面向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坚持自主发展与招商引资相结合,大力吸引各种经济成分,培育、引进一批有竞争力优势的产品和企业,把我市建设成为我省乃至我国有一定优势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二是确定重点行业,即发展汽车及零配件制造、电子信息、精细化工、生物医药等行业。三是明确具体目标,即力争到2006年,新区先进制造业产值比2003年翻一番,达到15亿元,实现利税1.5亿元;再用4年的时间,使新区先进制造业的产值再翻两番,达到45亿元,实现利税5亿元。

2、加强领导力量,明确责任主体

一是建议成立专门领导小组,由市主要领导任组长,各县区、各有关部门为成员单位,定期召开先进制造业发展座谈会,听取各部门的汇报,了解先进制造业发展的形势,解决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建立市级领导联系企业制度,每位市级领导都要联系一户有发展前景的先进制造业企业,经常了解企业的经营情况,对其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帮助协调解决。二是明确工作责任主体,建议由市发改委承担具体工作。

3、确定重点企业,全力扶持他们发展

我市先进制造业企业、特别是发展前景较好的企业数量很少,要想尽快把我市建成先进制造业基地,必须确定一些企业作为“种子企业”,全力扶持他们发展壮大。通过调研,我们建议对以下企业给予重点扶持。

一是在汽车及零配件制造业中,重点扶持年生产能力2.5亿套汽车插接器、100多万条电线束、5万套熔断器盒、5万套中央配电装置的天海集团;年生产能力1200辆改装汽车的东风农用车厂;年生产能力300标准副汽车模具的天淇汽车模具公司(在建项目)。天海集团是我市具有“比较优势”的企业,要帮助企业做大作强,大胆实施“走出去”的发展战略,加大研发力度,加强与世界同类先进企业的合作,使之尽快成长为全国最大的汽车插接器生产产基地,逐步拓展市场,扩大市场占有率,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抓好天海集团轿车插接器项目的验收和达产工作,加快天淇模汽车模具制造公司年产500标准付汽车模具项目建设进度;做好天海集团高能干式点火线圈项目和一线多路控制系统项目、天淇汽车模具制造公司二期年产1000标准付汽车模具项目和三期年产3800标准付汽车模具项目的筹划工作。

二是在精细化工业中,重点扶持年生产能力2.4万吨洗化产品、8000万罐以上气雾剂的天元公司和年产3000多吨橡胶助剂的联昊化工公司。天元公司是我国长江以北最大的气雾剂生产厂家和第二大洗化用品生产厂家,在国内市场有一定的知名度。公司近年来不断壮大生产规模,开发新品,提高产品档次,建立健全终端销售网络,市场份额逐步扩大,公司目标是建成全球最大的气雾剂生产厂家和全国知名的洗化用品企业。近期重点抓好护发素锔油膏生产线项目,沐浴露生产线项目,争取早日见效;与美国最大的气雾剂生产厂家合作生产杀虫剂项目以及与加拿大一家公司合作开发洗化用品项目要争取合作成功。抓好联昊化工公司的二期年厂6500吨橡胶助剂生产线,力争早日投产见效。

三是在生物医药业中,重点扶持在建的迈世通生物医药科技园有限公司。投资5600万元的一期工程正在建设,目前已经投资600万元,GMP车间已经开工建设,戒烟贴系列产品已经开始生产,并对外销售。该公司建成后,可实现1万台胰岛素泵、1亿片贴剂、15亿片片剂、10亿粒胶囊的生产能力。项目主要有胰岛素泵项目、TTS经皮给药贴片生产项目、TTS专用高效智能涂布机。

四是在电子信息工业中,重点扶持天海集团、天马通讯公司和天华科技园。天海集团与美国达威公司合作生产无线电通讯设施项目,已经达成投资协议,应尽快做好各项准备工作,争取早日开工建设;推动天华科技园一期工程要加快建设进度,确保年内完工,投入使用;无线电四厂新建的方舱生产线已经投产,市场潜力很大,应扶持其加快发展,开拓市场。通过重点扶持现有天海、天元、天马、天淇、迈世通等企业,争取用3-5年时间,形成销售收入超10亿元的企业2户,超5亿元的企业2户,在做强做大上形成突破,使之形成先进制造业的支撑力量。

4、发挥比较优势,吸引市外企业

加快新区先进制造业的建设步伐,应充分发挥好我们的优势,在吸引承接先进地区企业转移和利用现有载体做大做强上形成突破。一是利用新区的环境优势。新区有着良好的环境,较完善的服务功能,是发展先进制造业一个很好平台,要充分发挥好这个平台的作用,理顺新区管理体制,避免多头插手、多头管理的弊端。建议市委、市政府组织有关人员到全国比较成功的开发区进行调研,借鉴他们的经验,结合我们的实际,理顺开发区的管理体制。二是发挥成本优势。相对东部沿海发达地区,我们的土地资源,煤、电能源、劳动力的充裕和廉价,这些成为发展先进制造业的突出优势。我们要抓住这一机遇,有针对性地招商引资,把优势充分利用好,在承接国外及国内东部发达地区先进制造业的转移上,争取吸引大企业、先进企业到新区落户有所突破,起到示范带动作用。

5、出台有关措施,优化发展环境

建议市政府制定促进先进制造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一是建立先进制造业发展专项资金,对重点扶持的先进制造业企业、科技含量高的先进制造企业给予支持,主要用于解决企业的流资。二中制定奖励措施,年底对新区的先进制造业进行考核,对产值高、效益好、纳税多的企业给予奖励。三是容许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离职领办或新办先进制造企业,三年内保留职级和工资待遇,三年后愿意回原单位的恢复其职级。

各级政府部门要进一步转变观念、转变职能、转变作风,树立以服务为重点的观念,增加服务项目,增强为企业服务的功能,建设服务型政府。一是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精简审批收费项目。二是继续整治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加大市场监管力度,严厉查处“四乱”。三是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制定的各项优惠政策都要认真落实,不能失信于人。四是要加强市行政服务中心建设,减少办事环节、程序,真正实现“一个窗口对外,一站式办公”,提高审批效率。

6、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跟踪落实项目

把招商引资作为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来抓,始终贯穿到各项工作中去。发展先进制造业要促进多种模式共同发展,欢迎和鼓励外地企业、合资企业、外商独资企业参与到我市的制造业建设中来。在利用外资的政策层面上,应鼓励以全球生产布局为主的跨国公司、国内大企业集团来投资,要加强与世界五百强、中国五百强企业的沟通联系,力争引进几户世界知名企业到我市来投资。

随着招商引资力度的不断加大,签订的协议和合同很多,但真正落户见效的不多。要完善政府对招商引资的考核评价方式,强化对结果的考核,以项目的落实情况和生产见效情况作为考核的主要依据;对在谈项目,要明确专人负责,争取较快取得实质性进展;对落地在建项目,要加强协调和服务,争取早日建成投产;对在运作过程中出现困难的重点项目,要由主要领导牵头,成立项目协力组,协调各方面力量,强力推进项目落实;对已投产项目,要密切关注,对其生产经营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协调解决。

7、扩大融资渠道,加快发挥新区工业园区聚集作用

企业融资难是我市企业面临的一大难题,严重影响着企业的发展。如非凡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成立不久的私营企业,主要是生产瓶装冬凌草饮料、无核枣、缠丝蛋等有鹤壁特色的产品,在市场上有着独具特色的竞争力。该企业自2003年8月组建至今,在8个市、30多个县建立了销售网点,市场网络已初步建立。为加快企业发展,非凡食品有限公司与香港恒利丰公司达协议,由恒利丰公司向非凡公司投资3000万元人民币,进行合作,但非凡公司也需要投入一部分资金,由于自有资金不足,非凡公司以价值50万元的房产作抵押申请贷款,已按要求进行完房产评估,最后也没有贷到款。建议,一是发挥银行主渠道作用,加强与银行的联系沟通,经常性的召开银企座谈会,积极向银行推荐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项目,争取资金支持。二是加强与各驻豫股份制银行的沟通联系,争取他们的支持。三是加强中小企业服务担保中心的的担保能力,为中小企业贷款提供担保。四是下大力气引进投融资机构落户鹤壁,改变目前金融机构单一、业务不活、机制不灵的现状,大力吸引外资或民间资本,弥补企业贷款难带来的资金短缺问题。

加快开发区民营工业园区、迈世通工业园区、天华科技园和淇滨区金山工业园、汽车配件园、食品工业园、浙江工业园等园区建设步伐,积极引导先进制造企业和项目入驻园区。对现有工业园区进行合理布局,打破行政区域界线,在全市范围内统筹规划,把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无污染的这一类企业和项目摆放在开发区的三个园区,把有轻度污染的企业和项目摆放在开发区周边的园区或老区。各工业园区要形成自己的特色,引导相同产业的企业相对集中,提高产业集聚度,实现群体规模,发挥经济集约效应,形成“小企业、大集群,小产品、大市场,小园区、大生产”的格局。

第3篇:先进制造业的概念范文

传统装备制造业仍存在着许多不足,具体介绍如下。①产量低、质量差:传统装备制造业在产品的产量与质量方面都比较欠缺。②生产时间长:“时间就是金钱”,在“知识经济”时代,机遇稍纵即逝。产品设计、生产、投放市场以及产品更新换代的时间都需要加快。③生产效率低:随着工业经济效益的持续增长,企业致力于扩大生产规模,制造产品的数量比之前有大幅度增加。面对这种状况,若依旧采用传统的生产制造模式,难以满足生产效率指标的要求。④节能降耗差:一些传统装备制造业企业是在大量消耗能源与材料的基础上进行生产的,很少注意节能降耗的问题。⑤竞争能力弱:由于产品更新换代慢、生产工艺差、生产效益低,难以更好地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因此,企业竞争能力弱。促进中国装备制造业由大变强已成为新时期我国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

2.智能制造装备的优点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以计算机、信息技术为基础的高新技术得到迅猛发展。这给传统的制造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与传统制造技术相结合,形成了先进制造技术。2012年,劳动力成本提升、产业升级以及政策扶持等使得先进制造装备技术具有较强的发展潜力。自计算机技术问世以来,装备制造大体沿着两条线路发展:传统制造技术的发展和借助计算机与自动化科学的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传统制造技术虽然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但仍存在着很多问题。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制造技术对产品、工艺和系统等设计师和管理人员提出了新的挑战,传统的设计和管理方法不能有效地解决现代制造系统中存在的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采用现代的工具和方法。通过集成传统制造技术、计算机技术与科学及人工智能(artificialintelligent,AI)等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智能制造技术(intelligentmanufacturingtechnology,IMT)和智能制造系统(intelligentmanufacturingsystem,IMS),则有可能使企业走出困境,度过危机。传统的制造技术与人工智能、自动化等技术相结合,形成了智能化的先进制造技术(advancedmanufacturingtechnology,AMT)。先进制造技术是在市场需求及科学技术带动下逐步发展形成的。在市场需求不断变化的驱动下,制造业的生产规模已向多品种、变批量、柔性化的方向发展;在信息科学技术发展的推动下,制造业的资源配置已向信息(知识)密集型的方向发展。发展先进制造技术的目的,不仅是要高效制造出满足用户需求的优质产品,而且还要清洁、灵活地进行生产,以提高产品对动态多变的市场的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作为近两年国家新确定的高端装备制造业的重点发展方向之一,智能装备制造始终与生产制造息息相关,几乎可以在每一个生产环节中加以运用和体现。智能装备制造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成本。

21世纪,先进制造技术的优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精密化:速度、精度和效率是装备制造技术的关键性能指标。由于采用了高速CPU芯片、RISC芯片、多CPU控制系统以及带高分辨率检测元件的交流数字伺服系统,同时采取了改善机床动、静态特性等有效措施,大大提高了机械装备的速度、精度、效率。

②自动化: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是和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自动化技术,特别是智能控制技术,大多首先应用于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领域。

③信息化:信息技术,特别是计算机技术,大大改变了制造的面貌,它是先进制造技术发展与制造科学形成的主要条件。但信息技术的发展离不开制造技术的发展,制造业依然是发展信息产业乃至整个知识经济的基础工业。当然,制造技术的发展也离不开信息技术的发展。

④柔性化:柔性化包含数控系统本身的柔性和群控系统的柔性两方面。数控系统本身的柔性是指数控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功能覆盖面广;系统可裁剪性强,便于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群控系统的柔性是指同一群控系统能依据不同生产流程的要求,使物料流和信息流自动进行动态调整,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群控系统的效能。

⑤图形化:用户界面是数控系统与使用者之间的对话接口。由于不同用户对界面的要求不同,因此开发用户界面的工作量极大。当前,Internet、虚拟现实、科学计算可视化及多媒体等技术也对用户界面提出了更高要求。图形用户界面极大地方便了非专业用户的使用。人们可以通过窗口和菜单进行操作,实现蓝图编程和快速编程、三维彩色立体动态图形显示、图形模拟、图形动态跟踪和仿真、不同方向的视图和局部显示比例缩放功能。

⑥智能化:早期的实时系统通常针对相对简单的理想环境,其作用是调度任务,以确保任务在规定期限内完成;而人工智能则试图用计算模型实现人类的各种智能行为。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人工智能正朝着具有实时响应、更现实的领域发展,而实时系统也朝着具有智能行为、更加复杂的应用发展,人工智能和实时系统相互结合,由此产生了实时智能控制这一新的领域。

⑦可视化:科学计算可视化可用于高效处理数据和解释数据,使信息交流不再局限于用文字表达,而是可以直接使用图形、图像、动画等可视信息。可视化技术与虚拟环境技术相结合,进一步拓宽了应用领域。这对缩短产品设计周期、提高产品质量、降低产品成本具有重要意义。在数控技术领域,可视化技术可用于CAD/CAM,如自动编程设计、参数自动设定、刀具补偿和刀具管理数据的动态处理和显示以及加工过程的可视化仿真演示等。

⑧多媒体化:多媒体技术集计算机、声像和通信技术于一体,使计算机具有综合处理声音、文字、图像和视频信息的能力。在先进制造技术领域,应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实现信息处理综合化、智能化,在实时监控系统和生产现场设备的故障诊断、生产过程参数监测等方面有着重大的应用价值。

⑨集成化:采用高度集成化CPU、RISC芯片和大规模可编程序集成电路FPGA、专用集成电路ASIC芯片等,可提高数控系统的集成度和软硬件运行速度;应用LED平板显示技术,可提高显示器性能。平板显示器具有科技含量高、质量轻、体积小、功耗低、携带方便等优点,可实现超大尺寸显示。应用先进封装和互联技术,将半导体和表面安装技术融为一体。通过提高集成电路密度等方式,降低产品价格、改进产品性能、减小组件尺寸,并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⑩网络化:制造装备联网可进行远程控制和无人化操作。通过制造装备联网,可在任何一台制造装备上对其他装备进行编程、设定、操作、运行。不同装备的画面可同时显示在每一台装备的屏幕上。智能化是人类利用技术改造自然的极致,而绿色化是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见证。在绿色化、智能化装备的生产过程中,能量的消耗更低、材料更少、质量更轻,使用时所需的驱动能量更小、效率更高。

3.智能装备制造的发展重点

当前,制造业正着朝全球化、信息化、专业化、绿色化、服务化的方向发展;而制造技术则向高精度、自动智能、绿色低碳、高附加值、增值服务、物流联动等方向发展。在智能装备制造的发展趋势中,制造业的发展重点将主要围绕“绿色化”与“智能化”展开。作为我国高端装备制造领域重点发展的五大行业之一,智能装备制造产业是目前唯一未被国内资本市场充分挖掘的“金矿”,智能装备将成为推进我国装备制造业迈向“高精尖”的最主要力量。

3.1“绿色化与智能化”

引领世界发展的潮流绿色化与智能化,一直是近年来国际工业领域的主要潮流。这两大主题,无一不是对当前实际工业需求的高度概括和响应。国际许多知名企业,如西门子、ABB、菲尼克斯电气、日本三菱集团等,都在各自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强调“绿色化与智能化”,而“智能化”则是许多外国企业产品与技术的发展方向。2012年,汉诺威工业博览会就是以“绿色、智能”为主题,中国是本届工博会伙伴国。中国展团推出了主题为“绿色、智能”的1500m2中心展区,主要展示新能源、新能源汽车和智能制造的最新产品和技术。2012年11月5日,第14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在上海开幕。该展览会以“创新转型与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题,来自全球1600余家中外企业集中展示高端制造、绿色制造的各类新品。

3.2绿色化

目前,绿色经济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以里约全球峰会20周年为契机,2012年,里约召开的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UNCSD)的主题之一就是“可持续发展和消除贫困背景下的绿色经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从2008年开始实施绿色经济倡议,2011年2月发表了绿色经济报告书(UNEP2011)。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从2008年开始制定绿色增长战略,并将绿色增长作为其成立50周年的纪念主题。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一场绿色变革浪潮正在席卷全球。纵观世界绿色文明的发展趋势,21世纪必将成为“绿色世纪”。绿色制造是一种综合考虑环境问题和资源效率的现代制造模式,其目标是使产品在设计、制造、包装、运输、使用、报废处理的整个产品生命周期对环境影响最小、资源利用率最高。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绿色化是提高可持续发展水平的关键。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发展绿色产业和绿色经济,把可持续发展作为国家战略,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重点任务。为了适应装备制造业领域对“绿色化”的迫切需求,必须确立管理、设计、材料、工艺、生产、物流、报废、回收、循环使用等全生命周期理念。绿色制造是通过改进传统的制造技术、设计理念和生产方式,实现资源能源的高效清洁利用和环境影响的最小化。制造过程的绿色化是指从环境保护角度出发,在制造的各个阶段都要充分考虑环境保护,做到可持续发展,实现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统一与和谐。这里的环境不仅指自然环境,还包括社会环境和生产环境。

3.3智能化

3.3.1智能化的概念

通常人们所指的“智能”,是指人的思维能力,从其外延来看,“智能”就是发现规律、运用规律的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常“智能”包括四个方面的能力,即感知能力、记忆与思维能力、学习能力和自适应能力。而对于智能化,目前尚无明确的、公认的、科学的定义,但通常认为其应当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采用“人工智能”的理论、方法和技术来处理各种问题;二是具有“拟人智能”的特性,具备自适应、自学习、自校正、自协调、自组织、自诊断和自修复等功能。“拟人智能”特性可以作为衡量是否为智能化装置、设备、系统的基本标准。

3.3.2智能化的需求

世界技术进步与经济发展表明,发展智能制造是提升制造业效能、促进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因此,装备制造业对于智能化的需求十分迫切。产业转型升级智能制造或将成为新的突破口。智能化是自动化的高级阶段,是柔性化和集成化的延伸和发展。专家指出:今后,传统的制造业仍将朝着高性能、高精度、高灵敏、高稳定、高可靠、高环保和长寿命的“六高一长”方向发展。新型的先进制造技术将朝着小型化(微型化)、集成化、成套化、电子化、数字化、多功能化、智能化、网络化、计算机化、综合自动化、光机电一体化方向发展;在服务上,将朝着专业化、简捷化、无维护化以及组装生产自动化、无尘(或超净)化等方向发展。在这些“化”中,占主导地位、起关键作用的是智能化和网络化。智能控制是当今多学科交叉的前沿领域之一,其研究重心是解决传统控制理论与方法所难以解决的不确定性问题。智能控制是自动控制的最新发展阶段,它的本质是在宏观结构和行为能力上对机器人控制器进行模拟。

3.3.3智能制造

在高端制造业发展过程中,智能化是其中一个方向。现在倡导的高端制造业是全方位的发展,智能化只是技术上的要求。随着原材料价格和人工成本的持续上涨,更多企业寄望于通过制造业与高新技术“联姻”,孕育出新的产业扩张模式。业内人士表示,我国智能制造产业应通过融合集成先进制造、信息和智能等技术,实现制造业的绿色化、自动化和智能化。智能制造这个概念是面向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用来实现泛在感知条件下的信息化制造。智能制造技术是在现代传感技术、网络技术、自动化技术、拟人化智能技术等先进技术的基础上,通过智能化的感知、人机交互、决策和执行技术,实现设计过程、制造过程和制造装备智能化。它是信息技术、智能技术与装备制造过程技术的深度融合与集成。分析人士普遍认为,制造企业引入机器人折射出三层信息:企业成本再造加速、制造业产业转型时代到来、议价能力提高。这些趋势表明,“注入人类知识”的智能制造正不断地从根本上改变着传统生产方式。我国高端智能装备尚处于初级阶段,汽车行业万人工业机器人保有量仍不及发达国家的1/10。虽然2011年,中国汽车工业的增速大幅下降,但是1800万辆的庞大市场规模仍然预示着以自动化装备代替高涨的人工成本所带来的巨大市场空间。“十二五”高端装备制造发展将选择五大方向重点突破,它们分别是航空装备、卫星及应用、轨道交通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和智能制造装备。在智能制造装备方面,将重点发展智能仪器仪表与控制系统、关键基础零部件、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重大智能制造成套装备等四大类产品。

4.智能制造技术走向

2010年10月,《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加大培育和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等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并将智能制造装备列为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的重点方向之一。太原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院长孟文俊表示,《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的出台给整个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这将会进一步加快我国智能制造装备产业的发展。相关专家认为,近20年来,我国微电子、通信、计算机、人工智能控制和图像处理等多学科飞速发展,这为智能制造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未来10年,我国智能制造装备(包括仪器仪表行业)产业,应牢牢抓住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本着“创新优先、重点突破、技术融合、夯实基础、多元投入”的原则,面向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需求,针对制造过程中的感知、分析、决策、控制和执行等环节,融合集成先进制造、信息和智能等技术,实现制造业的自动化、智能化、精益化和绿色化。

5.加快绿色化、智能化步伐的原因

加快绿色化、智能化步伐的原因分析如下。第一,我国有限的资源和严重的环境污染决定了必须走装备工业绿色制造的发展道路。装备工业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可归纳为研发极少产生废料和污染物的工艺或技术系统,在环境资源不减少的前提下,加强环境系统的生产和更新能力,实现经济的持续发展,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目前,我国正大力提倡科学发展观和绿色GDP概念,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快发展装备制造业,尤其是开展绿色先进制造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对环境保护和资源的合理利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二,提高我国装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需要。我国加入WTO后,国内企业的环保、技术、法制、经济理念需要及时更新。WTO体制及其规则允许各成员采取保护人体健康、动植物健康、环境和自然资源等措施,提倡消耗适度、无污染、有利于环保的产品和服务。第三,先进工业国家的智能化水平正在加速提升,这给我国装备制造业带来更大挑战。现在世界先进国家正在展开对工业智能化制高点的争夺,特别是日本,对于工业机器人和家庭机器人的研究已经开展了十多年,而且开发得非常成功。“十二五”期间,国家将在制造领域成立绿色化、智能化制造联盟,积极推进业界的发展,加快中国装备制造业的绿色化、智能化步伐。第四,先进制造技术以实现优质、高效、低耗、清洁、灵活生产,提高产品对动态多变市场的适应能力和竞争力为目标。它不局限于制造工艺,而是覆盖了市场分析、产品设计、加工和装配、销售、维修、服务以及回收再生的全过程。技术、人员、管理和信息的四维集成不仅涉及到物质流和能量流,而且还涉及到信息流和知识流,即四维集成和四流交汇是先进制造技术的重要特点。第五,积极承担国家科技项目,加强与国内外大型装备制造商之间的合作。如与石油、化工公司开展从石油炼制到合成加工的各个方面的横向合作研究;开发系列化绿色机械工艺用油,包括绿色极压切削油、高速合成型电火花加工油、环保型多功能合成切削液、环保长效防锈油等产品。在“十二五”期间,国家装备制造业将投入大量精力开发工业机器人和智能控制系统。作为装备制造业企业,应当抓住这种发展机遇,在“产学研”的合作项目中,吸取丰富的营养。

6.结束语

“十二五”期间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思路可总体概括为一个战略、一个目标。一个战略指的是调整转型、创新升级;一个目标指的是推进装备制造业由大变强。“十二五”期间,我国装备制造业的战略思想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和推进经济结构为主线,实施“调整转型、创新升级”战略,围绕建设装备制造业强国目标,着力调整产业技术结构和企业的组织结构,带动产业转型和技术升级;着力加强自主创新,加快形成自主技术、产品和品牌;着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高端制造业,促进形成新的竞争优势和经济增长点;着力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提升装备制造业整体素质。不断发展的自动化技术,也正在这个方兴未艾的“智能时代”中寻找着自己的广阔天地。事实上,智能化在各领域的迅速普及,也许正是自动化技术在未来的一片广阔蓝海,而自动化也将助推智能应用的发展。总之,我国要由“传统”向“先进”、“制造”向“创造”跨越,实现装备制造业高端突破,必须要实现“六大转变”,即由粗放加工向精密制造和工艺创新转变、由简单模仿制造向掌握核心技术转变、由低附加值产品向高附加值产品转变、由重生产规模向重质量控制和标准化转变、由设备制造向系统集成转变、由单纯制造向制造服务化转变。在2012年“第八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新自动化论坛”上[5],一些企业的领导和专家认识到转型的重要性。这充分体现了这些企业对市场环境的敏锐性。

第4篇:先进制造业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服务业;制造业;竞争力;协同发展

国内外许多的学术研究表明,服务业与工业之间并非简单的因果关系,而是一种唇齿相依的双向互动关系。在当今所有形式的商务活动(服务和制造)中,服务已成为一个至关重要的竞争手段,而且它提供了形成巨大竞争优势的潜力,许多传统意义上属于制造业的公司都以各种形式投入到服务业中,服务业已经成为制约或促进工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一、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双向互动关系

服务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以制造业为服务对象的;而制造业整体水平和产品品质的提升,依赖于服务的附加和服务业的整合。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的双向互动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服务业构成工业生产中间投入的重要部分

所谓生产,是指那些为进一步生产或者最终消费而提供服务的中间投入,这一投入不断出现在生产的各个阶段。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些西方经济学家提出了“产业服务化理论”,认为工业生产将变成“服务密集”,这实际上就是通常所说的生产的“软化”。服务作为一种软性生产资料正越来越多地进入生产领域,对提高经济效率和竞争力产生重要影响。中间投入中服务投入的增加,使服务业和某些制造业的界线越来越不明显,服务业和制造业的关系正在变得越来越密切。

现代的工业生产已经不再依靠体力劳动为主要投入方式,而是以人力资本为主要投入方式,劳动分工向远离体力劳动的方向发展,企业中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营销人员可能多于一线的劳动工人。服务活动同样是生产过程的一部分,而不是独立的、与物质产品无关的经济活动。据统计,中国工业对服务业的直接消耗大体占中间消耗的10%-23%,完全消耗占中间消耗的比重约为这一比值的3倍。这说明,经济发展对服务的需求不是在商品生产体系外部展开,而是由技术进步、分工深化和管理方式变革所引起的对服务的中间需求的扩展所带动,即在商品生产体系内部展开。这种对服务的中间需求大部分与商品的生产、流通和消费信息的搜集、处理、加工和生产有关。因此,这种需求所带动的服务业的发展必将导致工业生产组织结构变革和分工的深化,一些服务环节将随着服务业效率的提高在专业化基础上从工业生产体系中分离出来。

(二)制造业企业活动外置带动新兴服务业的发展

企业活动外置指的是企业从专业化的角度出发将一些原来属于企业内部的职能部门转移出去成为独立经营单位的行为,或者是取消使用原来由企业内部所提供的资源或服务,转向使用由企业外部更加专业化的企业单位所提供的资源或服务的行为。在服务业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一个规律性的趋势。即由“非市场化”向“市场化”演进。以前,生产业是由生产部门在生产过程中通过“非市场化”方式来进行,20世纪70年代以后,提供诸如财会、营销、咨询等服务的专业公司日益增多,服务消费者可以通过市场来购买所需的各类服务,包括消费和生产。一个公司或企业现在可以不设置咨询机构,它可以拿这部分开支或成本在市场上购买咨询公司的咨询服务,效果或许更理想,这一市场化过程被称为“企业活动外置”。它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服务业的独立化,扩大了服务业的规模和容量,促进了服务业的国际化进程。这些又反过来推动整个经济向市场化方向发展。

企业活动外置由于可以将一些自身本不擅长的事交给专业机构完成,而专业机构因为经验丰富和存在外在竞争,收费较低,企业也因此节省了费用,降低了成本;企业活动外置还可以使企业集中力量培养和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从而进一步提高自身的专业化水平,生产效率也就越来越高,企业自身的盈利性和发展潜力也就越来越好。

二、青岛加快先进制造业发展的策略――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协同发展

青岛市凭借地处环渤海湾的区位优势,依靠自身雄厚的制造业产业基础,提出了“建设青岛市先进制造业基地”的重大战略举措。近年来社会各界对青岛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的讨论中,有很多是基于制造业而论制造业竞争力,忽略了服务业对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的重要作用。事实上,未来制造业的“制造”指的是为用户创造和提品的全过程,包括产品的开发、设计、生产、流通和售后服务等各方面,随着制造业结构形式的不断革新以及制造业与服务业界限变得更加模糊,未来制造业将拥有更加广泛的内涵。青岛市先进制造业基地的建设必须和相关服务业协同共生发展,形成整体合力,进而保持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竞争优势。

(一)先进制造业基地是一个区域性制造系统,各主体之间的相互依存性要求制造业企业必须加强与系统内其他主体的合作互动

先进制造业基地应该是一个青岛市范围内的区域性制造系统,该系统不仅是制造业企业在青岛市地域内的集聚,而且是青岛市内制造企业与各服务企业之间紧密联系的一种特殊组织形式。迈克尔・波特根据新经济时期信息和其他传统资源发展变化的特点,提出了集群(cluster)的概念:集群是特定领域相互联系的公司和机构在地理上的集中,包括材料和零部件供应商、基础设施提供者、渠道和客户、相关科技行业、政府和其他机构。随着服务业与制造业关系的日益密切,企业、政府机构、金融机构、技术与信息机构、其他中介机构之间的相互关系对提高制造业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创新能力和对环境的控制能力具有重要的积极效应。“孤立地就制造业而规划先进制造业基地的建设,必定会因为只看到事物的一半而忽视另一半,进而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随着工业化进入到纵深阶段,生产业的发展是推动产业向高加工度化、高技术化、高附加值化发展的重要基础。服务业对建设与推进先进制造业基地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资源匮乏、经济发达”的特色,决定了青岛市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必将要依靠生产要素的大量外部供给;市内外良好的需求环境,将推动基地制成品的大量输出。目前青岛制造业竞争力最弱的部分不在制造过程本身,而是缺乏具有国际水平的生产体系。同时,青岛市是国有经济市,而先进制造业基地的建设,需要依托雄厚的民营经济基础与富有活力的众多民营企业。然而,资金一直是困扰青岛市民营中小企业的一个大问题。

(二)要长期保持先进制造业基地的成本优势,除了现有的制造成本低的优势外,还需拥有交易成本低的优势

“从交易费用经济学的角度看,社会劳动分工的深化和泛化,必然导致生产者之间所交换的商品数目和规模的扩大,为此也会带来各种交易费用的直线上升”,将分工提高效率的利益抵消了。因此,社会分工越细,交易成本就越高,就越需要中介组织提供生产来帮助降低交易成本。生产最重要的功能是降低生产成本,特别是降低信息成本。

青岛市制造业的交易成本并不低,企业的总成本并不具有明显的优势。其原因是:商业信用差导致的交易费用高;很多企业存在“自力更生”的小农意识,许多生产活动选择在企业内部自我完成;第三方物流的不发达、金融保险业的落后、法律服务水平不够高等生产体系不完善,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企业的效率,导致交易成本居高不下。

由于生产部门大部分以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作为主要的投入品,在其他情况不变的前提下,那些拥有丰富的知识资本和人力资本的企业,将趋向于出口内含高度熟练劳动的知识产品,它们体现了更高的附加价值和比较利益,而那些知识资本和人力资本匾乏的企业,就只能出口低技术的劳动密集型产品或者物质密集型产品。与此同时,制造业企业的竞争焦点正逐渐由降低经营运作的变动成本,转向挖潜固定成本优势和争取制造与销售的时间优势。因此,成本竞争正整合于时间竞争,实现的有效途径就是通过发达的物流服务业,柔性顺畅地将整个区域制造系统与产业价值链上的外部环节,高效地整合起来。

(三)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要充分体现其先进性之所在,而知识服务业在先进制造业基地的形成和发展中占据主导要素地位

“随着产业高级化的演进,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越来越向软性要素如科技、信息、人才等转移。这些要素的瓶颈不像交通、能源等会形成感觉强烈的硬约束,但它们对处于工业化中、后期产业升级关键阶段的青岛制造业所造成的阻滞作用完全不亚于交通、能源等硬约束”。知识经济时代无数工商企业成功的案例说明,那些在竞争中能够获得超额价值的杰出企业,其竞争优势大多来自于专业化的服务。制造业的科技水平、人才层次、管理水平、信息化水平等的相对落后,与服务业,尤其是科技研发服务、信息产业等的落后直接相关。

高层次的制造业需要更充分的服务业供给,而高层次服务业的供给保障了制造业的高层次和竞争力。先进制造业基地本身具有知识经济的特征,相关服务体系不仅配置传统资源要素,更重要的是提供和配置知识要素。

1、先进制造业基地的建设根本上需要知识与技能都具备先进性的人员来支撑。青岛要充分利用人力资源丰富的优势,建立能够发挥千百万知识分子创造性和积极性的体制。不仅要营造良好的环境来吸引国内外优秀制造业人才,而且要根据基地建设与发展需要,着重大力推进教育、培训业的配套发展,注重培养掌握先进制造技能的工科专业性人才。

2、制造业基地的先进性需要有先进的技术作为支撑。目前青岛的大多数工业产品仍属于附加值低、替代性高的阶段,主要依靠低成本优势占据市场,没有明显的竞争优势,更谈不上自主知识产权。故应建立产学研联合体,探索多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模式,形成以企业为主体、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广泛参与、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产学研一体化运行机制。要大力发展技术创新的各类中介机构和服务体系,建设面向行业和中小企业的技术服务中心。充分利用现有科技、教育、人才、产业基础和信息等优势,建立技术开发与推广服务、信息服务、融资服务、技术创新咨询服务、法律服务等服务功能强、辐射作用大的技术创新服务体系。

3、制造业基地的先进性需要有高效的信息作为支撑。党的十六大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所谓新型工业化,具有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以充分发挥等特点。青岛市在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过程中,要积极顺应世界信息技术发展的潮流,紧紧把握现代信息技术发展所带来的历史机遇,加快信息化进程。尤其要突出软件产业和信息服务业,努力实现信息技术和软件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初步形成以信息服务业为基础、通信产品和信息家电产品为龙头、电子信息材料和新型元器件为特色、软件与集成电路产业为核心的现代信息产业体系。

参考文献:

1、迈克尔・波特著;陈小悦译.竞争优势[M].华夏出版社,2002.

2、郑吉昌.基于服务经济的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关系[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3(12).

第5篇:先进制造业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先进制造技术 机械制造业 发展方向

机械制造业作为一个传统的领域已经发展了很多年,积累了许多理论和实践经验,但随着当今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各个方面的个性化需求越来越强烈。作为已经深入到各行各业并已成为基础工业的机械制造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先进制造技术这个概念的提出为机械制造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但目前被公认的认识是:先进制造技术是传统制造技术不断吸收机械、电子、信息、材料、能源和现代管理等方面的成果,并将其综合应用于产品设计、制造、检测、管理、销售、使用、服务的制造全过程,以实现优质、高效、低耗、清洁、灵活的生产,并取得理想技术经济效果的制造技术的总称。它具有如下一些特点:

1.从以技术为中心向以人为中心转变,使技术的发展更加符合人类社会的需要。

2.从强调专业化分工向模糊分工、一专多能转变,使劳动者的聪明才智能够得到充分发挥。

3.从金字塔的多层管理结构向扁平的网络化结构转变,减少层次和中间环节。

4.从传统的顺序工作方式向并行工作方式转变,缩短工作周期,提高工作质量。

5.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可以概括为:(1)机械制造自动化。(2)精密工程。(3)传统加工方法的改进与非传统加工方法的发展。

下面对自动化技术给予论述和展望。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自本世纪20年代出现以来,经历了三个阶段,即刚性自动化、柔性自动化和综合自动化。综合自动化常常与计算机辅助制造、计算集成制造等概念相联系,它是制造技术、控制技术、现代管理技术和信息技术的综合,旨在全面提高制造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和对市场的响应速度。

一、集成化

计算机集成制造(CIMS)被认为是21世纪制造企业的主要生产方式。CIMS作为一个由若干个相互联系的部分(分系统)组成,通常可划分为5部分: 1.工程技术信息分系统包括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工程分析(CAE),计算机辅助工艺过程设计(CAPP),计算机辅助工装设计(CATD)数控程序编制(NCP)等。

2.管理信息分系统(MIS)包括经营管理(BM),生产管理(PM),物料管理(MM),人事管理(LM),财务管理(FM)等。 3.制造自动化分系统(MAS)包括各种自动化设备和系统,如计算机数控(CNC),加工中心(MC),柔性制造单元(FMS),工业机器人(Robot),自动装配(AA)等。 4.质量信息分系统包括计算机辅助检测(CAI),计算机辅助测试(CAT),计算机辅助质量控制(CAQC),三坐标测量机(CMM)等。

二、智能化

智能制造系统可被理解为由智能机械和人类专家共同组成的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该系统在制造过程中能进行智能活动,如分析、推理、判断、构思、决策等。在智能系统中,“智能”主要体现在系统具有极好的“软”特性(适应性和友好性)。在设计和制造过程中,采用模块化方法,使之具有较大的柔性;对于人,智能制造强调安全性和友好性;对于环境,要求作到无污染,省能源和资源充分回收;对于社会,提倡合理协作与竞争。

三、敏捷化

敏捷制造是以竞争力和信誉度为基础,选择合作者组成虚拟公司,分工合作,为同一目标共同努力来增强整体竞争能力,对用户需求做出快速反应,以满足用户的需要。为了达到快速应变能力,虚拟企业的建立是关键技术,其核心是虚拟制造技术,即敏捷制造是以虚拟制造技术为基础的。敏捷制造是现代集成制造系统从信息集成发展到企业集成的必由之路,它的发展水平代表了现代集成制造系统的发展水平,是现代集成制造系统的发展方向。

四、虚拟化

“虚拟制造”的概念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提出。虚拟制造以系统建模和计算机仿真技术为基础,集现代制造工艺、计算机图形学、信息技术、并行工程、人工智能、多媒体技术等高新技术为一体,是一项由多学科知识形成的综合系统技术。虚拟制造利用信息技术、仿真计算机技术对现实制造活动中的人、物、信息及制造过程进行全面的仿真,以发现制造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在产品实际生产前就采取预防的措施,从而达到产品一次性制造成功,来达到降低成本、缩短产品开发周期,增强产品竞争力的目的。

五、绿色制造技术的应用及绿色设计

若从节能、降耗、缩短产品开发周期的角度出发,诸如快速成形技术、并行工程及敏捷制造、虚拟制造、智能制造和网络制造等先进制造技术都可纳入绿色制造技术的应用范畴。不过目前能将绿色制造技术真正应用于企业生产的,也是较为成功的应用,只要集中在汽车、家电等支柱产业上。如绿色制造技术在汽车行业上的应用。 (1)节约资源方面:将“绿色燃料”天然气作为汽车的能源,它的燃料同汽油相比,CO降低70%,非甲烷类降低80%等,同时也消除了铅、苯等有害物质的产生。

(2)采用新设计的加工工艺方面:2000年3月,博世、康明斯、卡特彼勒等国外著名的汽车发动机公司,发动了“绿色柴油机行动”,在技术上作了较大的改进,大大降低了汽车尾气的排放。

(3)适用于环境友好的材料方面:世界上著名的汽车生产企业,使用新材料来替代以前使用的石棉、汞、铅等有害物质,采用轻型材料――铝材制造车身,使汽车重量减少40%,能耗也降低了。

(4)部件回收在制造方面:从1990年中期,美国仅汽车零件回收、拆卸、翻新、出售一项,每年就可获利数十亿美元。

六、清洁化

第6篇:先进制造业的概念范文

【摘要】为了加快先进制造业的发展,笔者通过对传统成本管理系统的目标、特征、功能、层次结构等方面进行梳理和改革,为选择和实施先进制造模式的企业提供一个具有指导意义的成本管理系统设计框架。

一、先进制造模式实施的成本问题

先进制造模式是指在生产制造过程中,依据不同的制造环境,通过有效地组织各种制造要素形成的,可以在特定环境中达到良好制造效果的先进生产方法。该方法已经形成规范的概念结构体系。先进制造模式实施在质量管理成本、客户管理成本、选择和执行成本、设备维护成本等方面对现行成本管理系统提出了挑战。

(一)客户管理的成本

采用先进制造模式的企业最需要的是让它的潜在客户尤其是跨国公司相信,他们有着提供高质量产品和服务的能力。为了达成这些目标,企业必须采取必要的手段让客户知晓其策略和执行能力,特别是与顾客密切相关的质量、技术和雇员三个方面:质量管理的第一步是让所有与企业有关的人员都能参与其中;在技术方面,一种“概念生产”的理念被贯彻和采纳,通过与顾客的协作发现产品改进的可行性;雇员方面最关键的就是建立良好的劳资关系。

(二)先进的制造技术选择和执行成本

顾客对产品多样化的需求促使制造企业寻求革命性的制造技术小批量、多品种的产品生产方法取代了过去大规模产品的生产方法。制造企业发现了灵活性在满足数个细分市场需求过程中的重要性,它能够使制造企业在更短的时间内推出满足市场需求产品的同时兼顾生产效率和质量。灵活性是传统的制造方法向自动化和综合制造转变过程中的实质。与此同时,他们强调制造企业在推行自动化变革的时候应当依据企业长期的发展战略来区分对不同程度灵活性的需求。Mohanty,R.P.(1993)认为,企业在选择和实行先进制造技术时将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要成功地实行先进制造技术就必须对这些问题有透彻的认识。他将这些问题总结归纳为:直接成本因素、试生产成本因素、人力因素、社会因素、战略因素和技术因素。

先进制造技术的采用常常伴随着巨额的投资和高风险。因此,需要制造企业在战略层次上给予相当的关注,而通过合理的程序进行选择和采用就显得非常重要了。众所周知,制造企业通过先进制造技术采用可以获得巨大的竞争优势,如采用灵活制造体系、半自动化电脑辅助设计以及使用机械化设备等。同时,他发现许多企业不愿意采用这些先进制造技术的原因有:1.这些企业通常无法获取先进制造技术带来的好处;2.在实现这些昂贵、复杂的先进制造技术的过程中有许多困难;3.企业缺乏内在的技能;4.企业在使用计算机化系统时存在许多困难;5.先进制造技术的实现存在有多种途径;6.先进制造技术的采用通常要求技能不断的再学习和升级;7.先进制造技术的采用需要基层组织提供不同的支持。

(三)质量管理的成本

在先进制造模式下,企业必须致力于在整个企业的每个环节中提高控制成本、质量、运输的水平,以保持自身较强的竞争力。成本、质量和运输这三个方面相互支撑,最终以最高质量、最低成本、最可靠稳定的运输系统实现顾客满意的目标。一个完整的质量体系应该以对顾客需求的理解为起点,而以顾客的态度和服务质量的总结为终点。整个体系的焦点是顾客的需求。对于制造业,就是要消灭浪费,预防质量问题而不是改正已经存在的错误。对于原材料的控制关键是保证供应,而不是过量采购。

(四)设备维护成本

关于设备诊断和维护管理,有较多的论文和报告。比较典型的是1992年2月由丹麦、挪威、瑞典和芬兰等国发起的一项EUREKA维护基准制定计划,这个计划制定了在各类制造公司设备维护的模式,主要的维护模式包括:1.考察设备维护工作的新领域;2.相互比较采取的措施和效果;3.确立新的设备维护目标。但是,美国的一项调查表明,从1979年开始,美国的工业企业设备维护成本以每年10%-15%的速度增长,但是效果并不理想,仅在1990年因过度维护造成的浪费就已经和1979年的全部正常维护支出持平。随后又有一些学者提出诸如开发计算机决策支持系统、神经网络模型、模糊控制和贝叶斯判别理论来进行制造业维护成本的决策。

一些学者(P.Y.L.Tu等,2001)在对香港一家先进的电子制造公司的设备维护成本进行研究之后发现,1.维护成本主要来自两个方面:(1)由于公司的许多制造设备是由复杂的计算机进行自动控制的,这些设备的保养和维修成本非常高昂,其中的一些保养和修理工作不得不交由设备供应商完成,直接导致了高额的维护成本。(2)设备的意外停机对公司造成的高额生产延误损失。2.从管理的角度来看,该公司没有明确的设备维护目标,许多故障和紧急维修是可以通过预定的检修工作来进行预测和避免的。由于该公司缺乏设备维护方面的指导,有的设备维护过度,浪费了公司的资源,而有的设备由于维护投入不足,仍然经常造成意外故障。因此,必须制定一套可靠的维护成本控制综合系统并加以实施,帮助先进制造公司记录和跟踪公司的设备维护支出和因故障而产生的产量意外减少,并在此基础上制定更为实际、高效、动态的设备维护计划预算,这种维护计划能帮助公司有效避免设备过度维护和维护不足之缺陷。

二、先进制造模式下成本管理系统的目标、特征、功能及层次

(一)先进制造模式下成本管理系统的目标

1.先进制造模式下成本管理系统的总体目标:提升企业的竞争优势。

2.先进制造模式下成本管理系统的具体目标:改善企业的成本结构。

(二)先进制造模式下成本管理系统的特征

先进制造模式下成本管理系统必须具有以下特征:1.信息与决策的相关性;2.成本结构的可视性;3.与战略成本规划、战术成本策划、作业成本控制、成本信息与核算的适应性;4.对先进方法的支持性;5.与财务账户的融合性。而现行的成本管理系统不能满足以上的特性,这样必然不利于先进制造模式的应用和发展,从而也阻碍了先进制造业的发展。

(三)先进制造模式下成本管理系统的功能

1.列示过去、现在和将来的支出;2.反映组织的成本结构和性态以支持成本管理系统的改进;3.支持切实可行的战略计划并明确管理目标;4.引导个人和团队行为,努力实现组织目标;5.为完成组织近期目标和战略规划监控资源耗费;6.预警财务状况恶化;7.反映资源消耗的适用性;8.明确个人和团队对完成经营目标应负的责任;9.有助于分析客户、生产过程、产品和地区对营利性的不同影响;10.为不同的决策者、管理者提供全景式的组织成本结构信息。

(四)先进制造模式下成本管理系统的层次结构

笔者把先进制造模式下成本管理系统分为战略成本规划、战术成本策划、作业成本控制、成本信息与核算四个层次。1.战略成本规划是指企业在选择和确定竞争战略的过程中,运用一定的技术和方法对企业成本战略进行构筑、设计、实施、控制和评价;是从行业维、市场维和生产维等方面对企业未来成本结构的一种预先设计;也是对企业未来战术成本策划的方向和标准进行定位。2.战术成本策划是指对日常作业成本控制中技术、方法和策略进行设计、实施、控制和评价,为解决人们所面临的各种战术性成本管理问题提供具有可行性的方案。它是在战略成本规划制定的方向和标准的前提下,从生产作业系统运行和优化层面,对产品或劳务的成本结构进行策划。3.作业成本控制是指在日常成本管理过程中,运用各种技术、方法和策略对生产运营过程中的产品或劳务的成本进行设计、实施、控制和评价,解决生产过程中产品或劳务成本实际“筑入”的有关问题。它是在战术成本策划方案的指导下,对产品或劳务的成本进行实际“筑入”和控制。4.成本信息与核算是指企业应用成本核算技术以及相互关联的正规化、自动化的成套技术对成本信息系统进行规划、分析、设计和评价,以较低的成本,准确、及时地为企业的战略成本规划、战术成本策划、作业成本控制提供决策有用的成本信息。先进制造模式下成本管理系统的层次结构如图1所示:

三、先进制造模式下成本管理系统的设计

为了解决先进制造模式实施的选择和执行成本、客户管理成本、质量管理成本、设备维护成本等问题,使设计的成本管理系统能够接近罗伯特・S・卡普兰和罗宾・库珀所说的第四阶段成本管理系统的特征,即全面互联的数据库和系统、财务报告系统、整合的ABCM系统、运营和战略业绩衡量系统。笔者根据对先进制造模式下成本管理系统的目标、特性、功能和层次结构界定,对其战略成本规划、战术成本策划、作业成本控制、成本信息与核算四个子系统拟进行如下设计。

(一)战略成本规划子系统的设计

战略成本规划子系统设计的指导思想是:为解决先进制造模式实施的选择和执行成本、客户管理成本问题,使设计的成本管理系统具有全面互联的数据库和系统、整合的ABCM系统、运营和战略业绩衡量系统的特征,必须把企业战略成本规划作为企业战略资源规划的并行工程,运用企业战略分析技术和方法与战略成本管理技术和zz方法的集成以及战略成本规划模型的构建等手段,对企业的战略成本从行业、市场和生产层面进行“筑入”,以实现“技术性和经济性的统一”的目标。

(二)战术成本策划子系统的设计

战术成本策划子系统设计的指导思想是:为解决先进制造模式实施的质量管理成本、设备维护成本问题,使设计的成本管理系统具有全面互联的数据库和系统、整合的ABCM系统、运营和战略业绩衡量系统的特征,必须把企业战术成本策划作为企业资源总体分布的并行工程,运用企业生产管理技术和方法与战术成本管理技术和方法的集成以及战术成本策划模型的构建等手段对企业将要生产的产品成本从生产工艺、生产作业和工厂布置层面进行“筑入”,以实现“技术性和经济性的统一”的目标。

(三)作业成本控制子系统的设计

作业成本控制子系统设计的指导思想是:为解决先进制造模式实施的选择和执行成本、客户管理成本、质量管理成本、设备维护成本等问题,使设计的成本管理系统具有全面互联的数据库和系统、整合的ABCM系统、运营和战略业绩衡量系统的特征,必须把企业作业成本控制作为企业资源的具体分布的并行工程,运用企业生产管理技术和方法与成本控制技术和方法的集成以及作业成本控制模型的构建等手段,对企业生产产品的成本从产品目标成本分解、作业中心责任成本形成和作业中心责任成本控制层面进行实际性的“筑入”和控制,以实现“技术性和经济性的统一”的目标。

第7篇:先进制造业的概念范文

[摘要]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机械制造业面临着不同方面的发展要求:最大程度地和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相结合以实现智能化、自动化、高产、高效、低能耗、无污染的目标,本文从几个方面介绍先进制造技术,指明机械制造业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先进制造技术机械制造业发展方向

机械制造业作为一个传统的领域已经发展了很多年,积累了许多理论和实践经验,但随着当今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各个方面的个性化需求越来越强烈。作为已经深入到各行各业并已成为基础工业的机械制造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先进制造技术这个概念的提出为机械制造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虽然这个名词没有确定的定义,但目前被公认的认识是:先进制造技术是传统制造技术不断吸收机械、电子、信息、材料、能源和现代管理等方面的成果,并将其综合应用于产品设计、制造、检测、管理、销售、使用、服务的制造全过程,以实现优质、高效、低耗、清洁、灵活的生产,并取得理想技术经济效果的制造技术的总称。它具有如下一些特点:

1.从以技术为中心向以人为中心转变,使技术的发展更加符合人类社会的需要。

2.从强调专业化分工向模糊分工、一专多能转变,使劳动者的聪明才智能够得到充分发挥。

3.从金字塔的多层管理结构向扁平的网络化结构转变,减少层次和中间环节。

4.从传统的顺序工作方式向并行工作方式转变,缩短工作周期,提高工作质量。

5.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可以概括为:(1)机械制造自动化。(2)精密工程。(3)传统加工方法的改进与非传统加工方法的发展。

下面对自动化技术给予论述和展望。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自本世纪20年代出现以来,经历了三个阶段,即刚性自动化、柔性自动化和综合自动化。综合自动化常常与计算机辅助制造、计算集成制造等概念相联系,它是制造技术、控制技术、现代管理技术和信息技术的综合,旨在全面提高制造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和对市场的响应速度。

一、集成化

计算机集成制造(CIMS)被认为是21世纪制造企业的主要生产方式。CIMS作为一个由若干个相互联系的部分(分系统)组成,通常可划分为5部分:

1.工程技术信息分系统包括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工程分析(CAE),计算机辅助工艺过程设计(CAPP),计算机辅助工装设计(CATD)数控程序编制(NCP)等。

2.管理信息分系统(MIS)包括经营管理(BM),生产管理(PM),物料管理(MM),人事管理(LM),财务管理(FM)等。

3.制造自动化分系统(MAS)包括各种自动化设备和系统,如计算机数控(CNC),加工中心(MC),柔性制造单元(FMS),工业机器人(Robot),自动装配(AA)等。

4.质量信息分系统包括计算机辅助检测(CAI),计算机辅助测试(CAT),计算机辅助质量控制(CAQC),三坐标测量机(CMM)等。

二、智能化

智能制造系统可被理解为由智能机械和人类专家共同组成的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该系统在制造过程中能进行智能活动,如分析、推理、判断、构思、决策等。在智能系统中,“智能”主要体现在系统具有极好的“软”特性(适应性和友好性)。在设计和制造过程中,采用模块化方法,使之具有较大的柔性;对于人,智能制造强调安全性和友好性;对于环境,要求作到无污染,省能源和资源充分回收;对于社会,提倡合理协作与竞争。

三、敏捷化

敏捷制造是以竞争力和信誉度为基础,选择合作者组成虚拟公司,分工合作,为同一目标共同努力来增强整体竞争能力,对用户需求做出快速反应,以满足用户的需要。为了达到快速应变能力,虚拟企业的建立是关键技术,其核心是虚拟制造技术,即敏捷制造是以虚拟制造技术为基础的。敏捷制造是现代集成制造系统从信息集成发展到企业集成的必由之路,它的发展水平代表了现代集成制造系统的发展水平,是现代集成制造系统的发展方向。

四、虚拟化

“虚拟制造”的概念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提出。虚拟制造以系统建模和计算机仿真技术为基础,集现代制造工艺、计算机图形学、信息技术、并行工程、人工智能、多媒体技术等高新技术为一体,是一项由多学科知识形成的综合系统技术。虚拟制造利用信息技术、仿真计算机技术对现实制造活动中的人、物、信息及制造过程进行全面的仿真,以发现制造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在产品实际生产前就采取预防的措施,从而达到产品一次性制造成功,来达到降低成本、缩短产品开发周期,增强产品竞争力的目的。

五、绿色制造技术的应用及绿色设计

若从节能、降耗、缩短产品开发周期的角度出发,诸如快速成形技术、并行工程及敏捷制造、虚拟制造、智能制造和网络制造等先进制造技术都可纳入绿色制造技术的应用范畴。不过目前能将绿色制造技术真正应用于企业生产的,也是较为成功的应用,只要集中在汽车、家电等支柱产业上。如绿色制造技术在汽车行业上的应用。

(1)节约资源方面:将“绿色燃料”天然气作为汽车的能源,它的燃料同汽油相比,CO降低70%,非甲烷类降低80%等,同时也消除了铅、苯等有害物质的产生。

(2)采用新设计的加工工艺方面:2000年3月,博世、康明斯、卡特彼勒等国外著名的汽车发动机公司,发动了“绿色柴油机行动”,在技术上作了较大的改进,大大降低了汽车尾气的排放。

(3)适用于环境友好的材料方面:世界上著名的汽车生产企业,使用新材料来替代以前使用的石棉、汞、铅等有害物质,采用轻型材料——铝材制造车身,使汽车重量减少40%,能耗也降低了。

(4)部件回收在制造方面:从1990年中期,美国仅汽车零件回收、拆卸、翻新、出售一项,每年就可获利数十亿美元。

六、清洁化

第8篇:先进制造业的概念范文

摘要:本文介绍了先进制造技术具有先进性、广泛性、实用性、集成性、系统性和动态性的特点,并探讨了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制造技术 柔性 集成 智能

制造技术的水准在某种意义上决定了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水平和国力。先进制造技术是传统制造技术与机械、电子、信息、材料、能源、管理等多领域的先进成果融合而成的高新技术,它代表着当今制造技术中的最高水平,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和满足人类日益增长需要的重要支撑。

1、先进制造技术、内涵及特点

1.1 先进制造技术及内涵

先进制造技术AMT是制造业不断吸收信息技术及现代管理技术等方面的成果,将其综合应用于产品设计、制造、检测、管理、销售、使用、服务乃至回收的制造全过程,以实现优质、高效、低耗、清洁、灵活生产,提高对动态多变的产品市场的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的制造技术的总称,也是取得理想技术经济效益的制造技术的总称。

AMT内涵是使原材料成为产品而采用的一系列先进技术,外延是一个不断发展更新的技术体系,不是固定模式,它具有动态性和相对性,不能简单地理解就是CAD、CAM、FMS、CIMS等具体技术。

1.2 先进制造技术的特点

(1)先进性:AMT的核心和基础是经过优化的先进工艺(优质、高效、低耗、清洁工艺),它从传统制造工艺发展起来,并与新技术实现了局部或系统集成。特别强调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和现代管理技术在制造中的应用。

(2)广泛性:AMT不是单独分割在制造过程的某一环节,而是将其综合运用于制造的全过程,它覆盖了产品设计、生产设备、加工制造、销售使用、维修服务,甚至回收再生的整个过程。

(3)实用性:AMT有明确的需求导向特征,不是以追求技术的高新度为目的,而是注重产生最好的实践效果,以提高企业竞争力和促进国家经济增长和综合实力为目标。

(4)集成性:AMT由于专业、学科间的不断渗透、交叉、融合,界限逐渐淡化甚至消失,技术趋于系统化、集成化,已发展成为集机械、电子、信息、材料和管理技术为一体的新兴交叉学科,可称为“制造工程”。

(5)系统性:随着微电子、信息技术的引入,AMT能驾驭信息生成、采集、传递、反馈、调整的信息流动过程。AMT是可以驾驭生产过程的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的系统工程。

(6)动态性:它不断地吸收各种高新技术成果,将其渗透到制造系统各个环节和制造活动的整个过程,实现优质、高效、低耗、清洁、灵活的生产。

2、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

2.1 传统制造技术向高效化、敏捷化、清洁化方向发展

2.1.1 向高效化方向发展

机械加工、铸造、锻压、焊接、热处理与表面改性等传统工艺技术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仍将是量大面广、经济实用的制造技术,对其优化和革新具有重大技术经济效益。随着精度补偿、应用软件、自动控制、新材料和机电一体化等技术的发展,工艺装备在数控化的基础上进一步向生产自动化,作业柔性化、控制智能化方向发展。例如:多轴联动加工中心,装配作业集成机床、虚拟轴机床、快速成型等新型加工设备不断涌现。

2.1.2 向敏捷化方向发展

目前,世界经济表现为竞争全球化,需求多样化,产品生产朝多品种、小批量方向发展,对制造企业快速响应市场和产品一次制造成功的要求日益提高。现代的产品设计正由手工绘图方式向计算机绘图方式方向发展,由满足单个构件要求的设计向对整个制造系统功能的综合设计、将设计与制造及相关因素进行系统综合的并行设计、基于网络的远程设计方向发展。面向制造、装配、检测的设计将利用并行工程的原理和方法,从设计一开始就考虑到从产品概念设计到报废处理的全生命周期的有关问题;在计算机建模仿真基础上扩展的虚拟制造技术,在产品设计阶段就适时地、并行地、协同地“虚拟”出产品未来的制造全过程及其产品性能、可制造性等相关因素,从而更经济、更快捷、更柔性地组织生产和优化布局,以达到缩短产品开发周期,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完善产品设计质量的目的。因此,面向并行工程、虚拟制造、全寿命周期的设计及CAD/CAM/CAPP一体化技术等敏捷设计制造技术与系统将在今后若干年内得到长足发展。

2.1.3 向清洁化方向发展

保护环境、节约能源已成为全球密切关注的焦点,发达国家积极倡导“绿色制造”及“清洁生产”。我国制定的《绿色制造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也明确了大力发展清洁绿色的精密成型与加工制造技术,实现少或无切削的塑性成型技术、“干净”成型技术等将成为21世纪优先发展的制造技术。

2.2 先进制造技术向精密化、多样化、复合化方向发展

2.2.1 向精密化方向发展

加工技术向高精度发展是制造技术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精密加工和超精密加工、特种加工、微型机械的微细和超微细加工等精密工程是当今也是未来制造技术的基础,其中纳米级的超精密加工技术和微型机械技术被认为是21世纪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主要包括超精密切削加工、超精密磨削加工和研磨加工、超精密特种加工技术和超精密加工装备制造技术四个领域。

2.2.2 向多样化方向发展

为适应制造业对新型或特种材料以及精密、细小、大型、复杂零件的需要,发达国家正大力研究与开发各种原理不同、方法各异的加工与成型方法,如超塑性材料的等温锻造、复杂精密零件的电铸加工以及特殊环境和极限条件下的真空焊接、水下切割等。据统计,目前在机械制造中采用的成型工艺已达500种以上,特种成型工艺也是有百余种。

2.2.3 向复合化方向发展

由于材料的加工难度越来越大,工件形状越来越复杂,加工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国外正在研究多种能量的复合加工方法以及常规加工与特种加工的组合加工工艺。如在切削区引入声、光、电、磁等能量后,可形成超声振动切削、激光辅助切削、导电加热切削、磁性切削等复合加工工艺。

利用特种加工易于实现自动化、自适应控制的特点,特种加工技术和信息技术相结合,不断发展高精度、高效率的超大型、超微型、超精密特种加工机床和加工中心。如激光加工中心能将切割、打孔、焊接、表面处理等不同加工工序集成在一起,能加工多种材料和多种规格、形状的零件,并能实现多维度的智能化控制。

2.3 制造系统向柔性化、集成化、智能化、全球化方向发展

第9篇:先进制造业的概念范文

一、现代机械工业制造技术

1、面向未来的机械制造。先进制造技术是制造技术的最新发展阶段,是由传统的制造技术发展起来的,既保持了过去制造技术中的有效要素,又要不断吸收各种高新技术成果,并渗透到产品生产的所有领域及其全部过程。先进制造技术与现代高新技术相结合而产生了一个完整的技术群,它是具有明确范畴的新的技术领域,是面向未来的机械制造技术。

2、注重实际应用。先进制造技术并不限于制造过程本身,它涉及到产品从市场调研、产品开发及工艺设计、生产准备、加工制造、售后服务等产品寿命周期的所有内容,并将它们结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先进制造技术的应用特别注意产生最好的实际效果,其目标是为了提高企业竞争和促进国家经济和综合实力的增长。目的是要提高制造业的综合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的统一。先进制造技术特别强调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传感技术、自动化技术、新材料技术和现代系统管理技术在产品设计、制造和生产组织管理、销售及售后服务等方面的应用。它要不断吸收各种高新技术成果与传统制造技术相结合,使制造技术成为能驾驭生产过程的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的系统工程。

4、技术面向全球竞争。市场的全球化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发达国家通过金融、经济、科技手段争夺市场,倾销产品,输出资本。随着全球市场的形成,使得市场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先进制造技术正是为适应这种激烈的市场竞争而出现的。因此,一个国家的先进制造技术,它的主体应该具有世界先进水平,应能支持该国制造业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

5、生产效率生产成本与产品质量相统一。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产品的技术相对比较简单,一个新产品上市,很快就会有相同功能的产品跟着上市。因此,市场竞争的核心是如何提高生产率。到了20世纪80年代以后,制造业要赢得市场竞争的主要矛盾已经从提高劳动生产率转变为以时间为核心的时间、成本和质量的三要素的矛盾。先进制造技术把这三个矛盾有机结合起来,使三者达到了统一。

二、现代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国的制造业不断采用先进制造技术,但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一个阶段性的整体上的差距。

1、管理方面。工业发达国家广泛采用计算机管理,重视组织和管理体制、生产模式的更新发展,推出了准时生产、敏捷制造、精益生产、并行工程等新的管理思想和技术。我国只有少数大型企业采用了计算机辅助管理,多数小型企业仍处于经验管理阶段。

2、设计方面。工业发达国家不断更新设计数据和准则,采用新的设计方法,广泛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大型企业开始无图纸的设计和生产。我国采用这类的技术比例较低。

3、制造工艺方面。工业发达国家较广泛的采用高精密加工、纳米技术、激光加工技术、电磁加工技术、超塑加工技术以及复合加工技术等新型加工方法。我国普及率不高,尚在开发、掌握之中。

4、自动化技术方面。工业发达国家普遍采用数控机床、加工中心及柔性制造单元(FMC)、柔性制造系统(FMS)、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实现了柔性自动化、知识智能化、集成化。我国尚处在单机自动化、刚

性自动化阶段,柔性制造单元和系统仅在少数企业使用。

三、现代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

1、全球化。一方面由于国际和国内市场上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例如在机械制造业中,国内外已有不少企业,甚至是知名度很高的企业,在这种无情的竞争中纷纷落败,有的倒闭,有的被兼并。不少暂时还在国内市场上占有份额的企业,不得不扩展新的市场;另一方面,网络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了企业向着既竞争又合作的方向发展,这种发展进一步激化了国际间市场的竞争。这两个原因的相互作用,已成为全球化制造业发展的动力,全球化制造的第一个技术基础是网络化,网络通讯技术使制造的全球化得以实现。

2、网络化。网络通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普及,给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活动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产品设计、物料选择、零件制造、市场开拓与产品销售都可以异地或跨越国界进行。此外,网络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加速技术信息的交流、加强产品开发的合作和经营管理的学习,推动了企业向着既竞争又合作的方向发展。

3、虚拟化。制造过程中的虚拟技术是指面向产品生产过程的模拟和检验。检验产品的可加工性、加工方法和工艺的合理性,以优化产品的制造工艺、保证产品质量、生产周期和最低成本为目标,进行生产过程计划、组织管理、车间调度、供应链及物流设计的建模和仿真。虚拟化的核心是计算机仿真,通过仿真软件来模拟真实系统,以保证产品设计和产品工艺的合理性,保证产品制造的成功和生产周期,发现设计、生产中不可避免的缺陷和错误。

4、自动化。自动化是一个动态概念,目前它的研究主要表现在制造系统中的集成技术和系统技术、人机一体化制造系统、制造单元技术、制造过程的计划和调度、柔性制造技术和适应现化生产模式的制造环境等方面。制造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趋势是制造全球化、制造敏捷化、制造网络化、制造虚拟化、制造智能化和制造绿色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