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经济文化一体化范文

经济文化一体化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经济文化一体化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经济文化一体化

第1篇:经济文化一体化范文

关键词 品牌 文化 销售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识码:A

一个有销售力的品牌,往往就是将某种精神和生活方式揉进品牌文化,通过长期不懈的演绎,为消费者提供一个有丰富文化内涵的品牌而不是冷冰冰的产品。当一个品牌成为某种文化的象征或者在生活中形成习惯的时候,那么它的传播力、影响力和销售力是无法估量的,并且这个品牌就将与它所代表的文化共浮沉。而文化本身具有极强的地域性限制,因此,在开拓新的市场时,品牌需要融入当地的文化特色,在原有基础上对品牌文化进行延伸和扩充,从而适应并满足变化了的消费群体。如国际知名腕表品牌欧米茄针对不同国家和地区,选用具有地域性明显、针对性更强的代言人,如在香港分别有首位华裔F1试车手董荷斌、影星任达华等,皆为在香港本地人中耳熟能详,并且形象良好的知名人物;又如针对迅速崛起的中国奢侈品市场,选用今年来在世界范围内知名度大增的华人女星章子怡为其代言,不难看出,品牌在制定其销售策略时,融进了更多不同特色的文化内容,从而达到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同步进行。

当今社会是一个商品极度丰富的社会,市面上的商品林林总总,消费者必须借助于产品的品牌来识别和挑选自己喜爱的商品,因此一件质量好的商品的品牌要对消费者有着强烈的吸引力,从而树立购买的决心。而超市的出现给商品销售方式和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带来新的特点,由于无人售货,消费者完全采取自选的方式购买商品,因此,品牌本身就担当了推销员的任务。

一、销售市场的巨变―全球经济一体化

约翰・奈斯比特在《2000年大趋势》一书中写道:“我们所处的时代,变化速度之快,前所未有,其中最惊人的变化也许是全世界正迅速成为一个统一的经济体。现在我们恐怕再也不能谈什么美国的经济了,因为它同其他国家的经济已经密不可分。今后也不会再有什么欧洲的经济、日本的经济或第三世界的经济。”

由此可见,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已发展到相当的规模,不同国家与地区的劳动力、资本、商品、服务等在世界范围内自由流动。比如,美国的公司在日本生产、提供和销售货物与劳务价值,土耳其在伦敦购买韩国股票,非洲成为世界的原材料供应基地,中国成为世界的加工厂,这一切都昭示了世界都属于一个经济体,即新的全球经济体。

全球经济一体化要求世界各国经济之间彼此相互开放,形成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有机体。在这样的经济浪潮发展下,各大国际知名品牌的国际扩张在全球范围内呈现出迅速蔓延的趋势,包括沃尔玛、家乐福、麦德龙等在内的世界超级巨型零售企业的跨国销售额,每年都以百亿美元计。由此可见,全球经济一体化是未来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方向,世界不同国家地区之间日益形成一个紧密的经济共同体,世界,将是未来是最大最有前途的市场,跨国经营也将成为各大品牌商家持续发展并争取市场主体地位的必由之路。

二、销售方向的转移―消费者的需求决定品牌文化

20世纪50年代,美国广告大师大卫奥格威第一次提出品牌概念。品牌是消费者与产品有关的全部体验。品牌是一个符合概念,它是由品牌外部标记(包括名称、术语、图案等)、品牌识别、品牌联想、品牌形象等内容构成。

品牌是作为产品出售给消费者的企业“象征”,也是消费者购买心目中的精神“象征”,品牌属于消费者,而非企业,消费者拥有选择品牌的权利,消费者拥有品牌的体验,消费者拥有对品牌的忠诚,企业品牌推广和维护的一切行为都应该考虑到:如何尊重消费者,如何满足消费者需求,如何获得消费者的美誉才是建立品牌的最佳途径和方式。

品牌的知名度与品牌的美誉度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品牌认知是推动品牌延伸并持续发展的坚实后盾,因此,良好的品牌形象必须有与之相匹配的产品质量,如此相得映才是一个完整的品牌文化。相信如果可口可乐没那么可口,我们也不会愿意为了品牌去饮用,如果消费者没有使用奢侈品的需求,所谓的奢侈品牌也就不会成立。

此外,品牌还必须有与之相匹配的广告宣传模式和营销渠道与价格,最重要的是品牌所涵盖的品牌文化。很多学者都将品牌文化定义为凝结在品牌中的价值、情感、观念等文化因素的总和。品牌文化虽由企业组织实施,但由消费者需求决定,不是生产主导而是消费主导,换句话说,就是消费者认同你的文化,并产生购买行动;同时,品牌文化不仅要随着消费者的需求的变化而不断地变化,也要随着不同文化人群的需求的变化,品牌文化也要不断地调整与创新,这样,品牌文化才有更大的生命力。

三、销售的新趋势―品牌文化的全球化传播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商品的日益丰富,人们的消费水平逐日提高、消费需求也不断提高,人们在选择商品的时候已经摆脱了国货的束缚,眼光已经颇具全球化趋势,人们对商品的要求不仅包括了商品本身的功能等有形表现,也把要求转向商品带来的无形感受,也就是品牌可以显示人们的身份、地位、心理等个性化要求。而品牌的选择范围更是广泛,这也从某种程度上促进了品牌文化的全球化传播。人们在挑选商品的时候,只选择对的,不受品牌文化和地区的限制。而企业市场和投资活动的日益全球化,传统的传播范围、手段和渠道已经远远不能实现企业的发展目标,品牌文化的传播也势必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进行。全球化传播就是信息资源的全球化流动和共享,它扩展了全球化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以及共享,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跨文化传播已经成为人类互动的一种沟通方式。

我们上网,看电视、报纸和杂志等任何信息传播途径,得到的是路虎新款刚刚问世的信息,看到的是爱马仕新款香水上市的消息,看到的是娇兰新款散粉的试用报告,看到的是可口可乐新饮料推出的广告,这些都是全球化传播的成果。我们足不出户,全世界的品牌信息都向我们涌过来。不止是国外品牌对我们的侵袭,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也开始走向海外,联想、海尔、TCL,联想和IBM的合作,海尔在纽约最繁华的第五大道的广告,TCL找韩国女星金喜善做代言,这一切都预示了品牌文化的全球化传播的趋势。

四、总结

品牌形象是由产品的“品质形象”、“价格形象”、“广告形象”、“促销形象”、“顾客形象”和“企业形象”所共同创造的。而人们对品牌形象的认识刚开始是基本着眼于影响品牌形象的各种因素上,如品牌属性、名称、包装、价格、声誉等。品牌形象是存在于人们心理的关于品牌的各要素的图像及概念的集合体,主要是品牌知识及人们对品牌的主要态度。从品牌策略的角度来讲,品牌形象是在竞争中的一种产品或服务差异化的含义的联想的集合。品牌应像人一样具有个性形象,这种个性形象不是单独由品牌产品的实质性内容确定的,还应该包括其他一些内容……虽然对绝大多数中国企业来说,品牌文化的全球化传播现在还只是一个愿景。但这些企业首先要做的就是把握好全球化销售的心趋势,将眼光放长远,要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以便拥有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有力武器。

(作者: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助教,研究方向:视觉传达和艺术设计)

参考文献:

[1]魏中龙,郭小强编著. 品牌形象与设计[M].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8.12.

[2](美)玛丽安・罗斯奈・克里姆切克,桑德拉・A・科拉索维克著, 包装设计 品牌的塑造[M].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8.

第2篇:经济文化一体化范文

【关键词】京津冀一体化 金融合作 本地化

一、前言

2014年开始,在书记与总理的倡导下,京津冀一体化上升成为了国家重要决策。京津冀三地在交通、环保、物流与经济发展等多方面的合作。综合国际与国内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的地区一体化发展经验来看,经济一体化,首先要金融一体化。金融一体化能够密切各地联系,加快经济一体化进程。

二、京津冀金融一体化存在的问题

(一)京津冀区域内金融发展水平差距过大

金融发展水平主要是指经济金融化的程度,金融资源数量占 GDP 的比重越高,一般认为金融发展水平越高,研究发现,京津冀三地中,北京占比最高,天津次之,河北最低。这反映了三地金融发展水平差距大问题。

(二)行政区划壁垒导致金融资源的分割

区域金融的合作伴随着金融资源的跨区域流动,如今的行政区划将京津冀划分为三个不同的行政区域,分属不同的地方政府。在现在以税收衡量地方政绩的财税体制下,地方政府则完全有可能有必要为了自己区域的发展尽心尽力,而对于其他地方的发展不闻不问。因此,各地方政府将集中精力将各项金融资源集中于本区域,而不是辐射于周边区域。比如在金融发展过程中各地致力于争取更多金融机构,设立更多交易市场,而不是从促进金融市场发展和金融产品创新来提高金融效率。

(三)利益协调机制的缺失导致金融竞争大于金融合作

实现了区域金融的一体化,金融资源必然要在区域之间流动,这就需要进行科学合理的利益协调。这正是目前京津冀地区所缺少的,其在金融资源的分配和争夺方面展开了相对竞争,却缺失一定的合作能力。例如京津两地都将建设北方经济中心定位了发展目标,在如此一致的目标之下,京津两地政府在进行决策时一定会努力在本区域集聚金融资源,使得在金融资源分配和争夺的竞争加剧,资源无法辐射到周边区域,阻碍区域进一步的金融发展。京津两市的竞争使得面对面的交锋不可避免,其结果不容乐观:要么一方的回报无法收回,惨败收场;要么两败俱伤,使得双方的人力物力财力都造成巨大浪费。

三、对京津冀金融一体化的建议

(一) 合理分工定位以充分发挥比较优势

只有充分利用比较优势理论才能实现区域金融合作。所谓比较优势理论,即在同一个经济区划内,将各个区域的金融资源优势进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制定有差别的发展

目标与工作重心,从而实现资源之间的有效流动,使得产业分工合理,资源实现高效合理配置。

(二) 制定覆盖全区域金融合作规划

京津冀各地政府应转变各自为政的观念,树立“区域金融”的观念,站在更高的角度共同制定一套符合市场要求的覆盖整个区域的金融合作规划,确定共同的竞争规则、发展步骤,明确各省市在整个大市场的区域金融一体化发展中的定位、目标、任务等,形成市场化的金融运行机制。另外,可以防止各种地方由于利益得失所形成的不公平竞争,以及解决地方政府为了维护地方企业所形成的不公平待遇,构建良好的竞争环境,杜绝地方为了维护自身利益的不公平事件,从而建设良好的金融竞争环境。使金融环境更加透明健康发展。另外还能减少资源浪费,各个地方所拥有的资源不同,具有鲜明的地域性特征,因此找到自身适合的发展机会是十分重要的。

(三) 建立长效的利益协调与共享机制

无论是从地域层面还是文化层面,京津冀地区自古就具有密切的关联,现在三地更应该摒弃冲突和矛盾,看重共同点,从长远利益出发,以共同利益为重,发挥各自的独特优势,建成区域金融一体化机制,从而实现金融资源在京津冀地区的无障碍流动,实现金融资源跨区域的有效合理配置,从而使得金融资源能够共享,实现金融跨区域合作。

(四) 搭建信息沟通平台促进区域金融协调监管

在区域金融一体化的过程中,由于各个地域的行政划分,对各个区域当中所呈现的资金业务服务,如结算,贷款等,在信息流通方面构成了一定的难度,增加了不必要的成本开支,因此需要加大监管力度,尤其是金融监管等权限的发放等。金融业务的在不同的地域进行,因此要特别重视其安全性以及可操作性,对于相关的权限要适当地进行开放,异地资金的处理要尤为谨慎,需时刻保证信息监管的准确性以及及时性,维持信息的畅通状态;根据现阶段的发展现状来分析,金融混业经营是当下十分流行的一种金融经营状态,而且各个部门的信息流通要求较高,这就意味着各个地区各个部门之间要保持良好的沟通,创造良好的金融监管环境。

参考文献:

[1]安虎森,彭桂娥.区域金融一体化战略研究:以京津冀为例[J].天津社会科学,2008,06.

[2]林季红.欧洲金融一体化的进展及其存在的问题[J].中国经济问题,2010,01.

第3篇:经济文化一体化范文

关键词:京津冀一体化;吴桥杂技;保护和传承

一、吴桥杂技的文化底蕴

吴桥现有人口30万,陆地面积600平方公里。因为这里有悠久的杂技文化传承,在吴桥涌现了很多享誉世界的杂技名人名家,成为了世界著名的“杂技之乡”。吴桥作为我国杂技的发祥地,有着悠久的战绩历史和精湛的杂技艺术。吴桥杂技文化有广泛和深厚的群众基础。吴桥人世代以杂技为生,在这块贫瘠的土地上创造了灿烂的杂技文化,成就了杂技人才成长摇篮的美誉,也造就了吴桥杂技良好的文化生态。

民间杂技的产生与发展依赖于吴桥特定的自然和社会环境。历史上吴桥土地贫瘠,经济落后,为了生存的需要,人们逐渐把在田间地头闲来杂耍的“玩意儿”变成了谋生手段,并最终发展成为当地特有的一种文化――吴桥杂技。

吴桥人对杂技有着特殊的爱好,吴桥县乃至周边地区都是杂技艺人创造杂技文化的社会场所,有杂技文化得以传播的社会环境,这种特有的社会环境铸就了吴桥杂技坚实的文化生态基础,推动着吴桥杂技文化向海内外的广泛传播,并逐步成为民族文化的象征。截止目前,吴桥30万人口中约有10%的人从事杂技旅游或与其相关产业,其中包括一处国家首批4a级旅游主题公园,40个杂技团体,44所杂技学校,50多个杂技专业村。另外以吴桥命名的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已经成功举办了9届。

二、吴桥杂技文化发展的现状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杂技已不是吴桥人唯一的饭碗。文化生态保护成为一个普遍性难题。在多元经济发展过程中,很多家庭不愿再送孩子去学杂技,吴桥杂技之乡原有文化生态环境面临冲击。有关专家呼吁,加强吴桥杂技文化生态保护已刻不容缓。加强吴桥杂技文化和生态保护是当今面临的一项严重的问题。

吴桥杂技人才的培养主要靠杂技学校招生授和家族化的传承模式。杂技学徒的生源主要来自吴桥和周边地区的农村和少量外省市的杂技爱好者。近年来,随着农村多元经济的发展,不少农民选择进入乡镇企业和外出务工。杂技行业收入水平不高,而且演出时有很多高难动作,存在一定的危险性。现在大多家庭孩子少了,家长舍不得让孩子受苦学杂技。学杂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回报却没有明显增加。杂技已不再是吴桥人赖以谋生的唯一手段。大多数杂技艺人都必须面对未来再就业的问题。然而,因为这些人是从小学习杂技,受教育程度不高,就业面非常窄,它也成为许多家长不愿意让孩子学习杂技的原因之一。

吴桥从事杂技表演的艺人不断老龄化,身体等原因面临转行,很多老杂技艺人的绝活儿面临断代失传、后继无人的危险。当杂技艺术成为人们直接或间接谋生的手段时,其文化生态就能在自然状态下得到健康发展;反之其文化生态会逐步变得脆弱,急需得到保护和传承。

三、京津冀一体化在吴桥杂技文化传承和保护中的促进作用

京津冀一体化的提出给吴桥杂技文化传承和保护带来了新的希冀。京津冀三地地缘相近,文化旅游资源各具特色,地域特点明显,在区域旅游合作方面有着先天优势。三地仅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就接近百项。另外,京津冀地区经济发达,市场极具活力,开展区域文化旅游合作拥有很好的市场基础。为了促进三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京津冀区域文化旅游一体化的开发成为趋势。如果能够把吴桥杂技文化项目有效地融入京津冀区域旅游的线路产品中,必将提升该地区旅游产品的品位和层次,同时,也能满足游客参与、体验民间文化生活的需要。

2014年国务院发文提出要“创新文化旅游产品”。即鼓励专业艺术院团与重点旅游目的地合作,打造特色鲜明、艺术水准高的专场剧目,发挥品牌效应,组织开展群众参与性强的文化旅游活动。这一意见,为吴桥杂技文化的创新发展指明了方向。吴桥杂技应凭借这一优势,与京津冀的旅游产品合作,实现互惠互利,合作共赢。

第4篇:经济文化一体化范文

关键词:生态文明;城乡一体化;苏州

中图分类号:F127.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61(2012)03-0155-03

生态文明作为现代社会推行的一种新的文明形式,在城乡一体化建设中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而建设城乡一体化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实践载体。在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苏州一直是一个积极实践、努力创新的典型地区。苏州在经济率先发展的过程中,始终坚持城乡协调发展战略,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共同发展。城乡一体化建设在苏州试点先行,在取得成功的基础上在全省推行,带动全省,乃至全国的城市化进程。

一、苏州城乡一体化的发展目标与发展轨迹

苏州城乡一体化发展综合配套改革的总体目标是:使苏州农村既保持鱼米之乡优美的田园风光,又呈现先进和谐的现代文明,逐步建设成为基础设施配套、功能区域分明、产业特色鲜明、生态环境优美、经济持续发展、农民生活富裕、农村社会文明、组织坚强有力、镇村管理民主的苏州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

苏州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分别是第一阶段(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兴办乡镇企业,开展以工补农;第二阶段(20世纪90年代开始),发展外向型经济和小城镇,逐步形成了以镇带村的格局;第三阶段(2003年开始),尤其是最近几年,初步形成了以“三农”(农业、农村、农民)与“三化”(资源资产化、资产资本化、资本股份化)互动并进为主要特征的城乡统筹新格局。

尽管目前苏州城乡一体化建设取得了比较瞩目的成绩,但在发展过程中同时面临生态文明建设的紧迫要求。因此,生态文明建设必须融入到城市化进程当中。在城市化进程中,不仅要关注民生,造福城乡人民,更要以生态环境建设为着力点,加大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力度,大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加快形成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推动省域范围内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二、创新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是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

(一)生态文明的内涵及其在城市化进程中的指导意义

1 生态文明的内涵是“协调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多样关系的文明形态,内涵非常丰富,涉及自然与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现今,广泛地体现在社会的物质、精神、政治和制度等多个方面。”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了生态文明的概念,目前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程度已达到了空前的高度,并已经把城乡一体化建设归纳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这也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一大飞跃,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支撑点和重要内容。

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举措。随着城乡一体化步伐的加快,人们越来越把城市化进程与生态化进程合二为一,“生态文明”逐渐成为构建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词。在以集约式的城镇化与生态大都市为基本目标的地区与城市建设过程中,只有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城乡一体发展的目标来追求,才能成功地完成城乡一体化建设,才可能让我们的城市成为可持续发展城市。

2 城乡一体化建设中必须贯穿生态文明理念。苏州市政府始终把生态文明理念贯穿于各项工作中,“十一五”期间,在全国率先根据全市人居环境建设、城乡一体化建设、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要求,融入了生态文明理论的分支——“循环经济”理论和模式。此理论在城乡一体化建设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二)生态文明在城乡一体化建设中的地位

1 宏观上要树立系统化的生态文明发展观念。首先,衡量生态文明建设不要仅局限于自然生态系统,还在于树立生态价值观、绿色消费观、生态伦理及社区居民、组织等整体素质的提升,这些目标同样成为衡量建设成效的重要尺度。城市化进程中,坚持生态文明与社区建设相结合、与改善民生相结合,既是建设可持续发展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建设的有效途径。其次,建立健全城乡公共服务体系,这是生态文明在制度上的重要体现。农民转为市民后的社区生活保障和提高,就业创业机会以及收入的增加,农保转城保等。苏州2011年通过加大财政补贴的方式,将全市8万名具备条件的农村劳动年龄段农保参保人员纳入城保。到2012年,苏州市所有劳动年龄段的农保参保人员将全部进城保。

2 微观上要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建设综合评价和考核体系。生态文明的内涵极为丰富,目前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量化指标尚待改进,这将是我们今后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毋庸置疑的是,生态文明是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考量指标。

在城乡一体化工作中,要强化工作考评;在产业链的形成过程中要适时进行环境质量监控;农业产业化和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生态环境治理、清洁能源推广、污染物总量减排,从源头开始节约资源能源;尤其是再生资源利用等相关生态文明指标任务的完成情况。健全奖惩制度,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建立健全领导责任制、任期目标责任制、责任追究等等。

三、生态文明在城市化进程中的作用

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要保证城乡协调发展,从农村的角度看,要着重抓好三个方面的事:一是要把大多数农民转变为市民,二是要逐步把传统农业改造成为现代农业,三是要把落后的村庄改变成具有现代服务功能的新村。要做好这三件事,都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上,否则,城镇化建设就会失败。因此,在具体实践中,要努力实现以下目标:

第5篇:经济文化一体化范文

【关键词】土地适度规模化经营 现状 政策建议

一、土地适度规模化经营发展现状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对劳动力的需求不断增加,大量的劳动力潜能从农村中释放出来,推动了我国农村土地的规模经营,促进了现代化水平的提高。特别是十以来,随着农村土地承包制度改革深入发展,土地流转进一步加快。截至2014年底,全国农村承包地流转面积超过了4亿亩,比2012年增加了1.3亿亩,流转面积占比超过30%。土地流转推动了农业规模化经营快速发展。目前,蔬菜、花卉、瓜果种植、畜禽水产养殖和特色种养等产品的生产逐渐向规模化、专业化农户聚集,生产规模化程度提高。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快速涌现。十以来,各种类型的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快速发展,逐步成为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力量。截至2014年6月,全国家庭农场有87万多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40万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2万家。

二、土地适度规模化经营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部分地区土地流转出现“非粮化”、“非农化”现象。黑龙江省土地流转后非农化情况并不多见。但在南方特别是大城市郊区非粮化现象则不同程度存在。而且越是发达地区非粮化现象越突出。这种现象使得确保粮食安全的任务更加向粮食主产区转移,主产区对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责任更加突出。[1]随着土地流转进程的加快,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和农业企业急剧增多,对配套设施用地的需求日益强烈,有些农户为解决农产品的仓储和晾晒等问题,而不得不将一些土地转为非农用地,造成了土地的“非农化”。

第二,部分农村耕地存在闲置、撂荒的现象。据发展改革委统计农村都存在大量承包地撂荒,约在30~40%。一方面,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进城务工人员不断增加,其获得的经济收入远高于从事小农经济生产所带来的收益,从事农业的生产积极性降低,其承包经营的土地要么由其父母耕种,要么让其近亲或关系比较好的朋友耕种,对于土质较差、地块较小的土地,则选择休耕或弃耕。另一方面有些地方因自然因素的影响而导致土地被闲置,如沿海地区因海水倒灌,农田盐渍化而大面积撂荒的农田。

第三,城市二元结构以及现有的户籍制度,限制了人口的正常流动,阻碍了城市化进程、城乡一体化发展,不利于土地的流转,从而阻碍了土地规模化经营。在原有的城乡二元制经济结构和户籍管理之下, 农民工很难真正获得市民的待遇,多数农民工在就业领域、工薪报酬、看病就医和子女上学等方面都无法享有与市民相同的待遇,且农民工文化知识水平和专业技术能力有限,只能从事简单的生产劳动,使得他们面对农业户口转变为城市户口存在的高门槛时,例如购买一定面积商品房等,表现的束手无策,削弱了农村劳动力在城市进行生产的积极性,使他们没有安全感,不敢放弃自己手中的土地。这种城乡分割的户籍管理制度无法彻底切断农民与土地的联系,他们宁愿土地搁置,也不愿意流转出去。

第四,土地流转机制不完善,鼓励流转但缺乏价格评估、补偿机制。由于我国土地分等定级与估价工作刚刚起步,缺乏对转让土地的合理经济补偿标准和规定,对流转出去的土地得不到应有的价格补偿,从而极大的影响了农户流转土地的积极性,有能力进行规模经营的农户和想投资于农业的工商企业,因缺乏额完善的价格评估补偿机制担心因土地流转机制不健全投资后出现麻烦。

第五,土地细碎化问题严重,各地区细碎化程度不平衡。一是南方地区的土地零碎化程度要高于北方地区,二是东部地区的人地比例较高,但亩产量及产值也较高,土地的零碎化也高于其他地区。由于土地细碎化,农户可以在土地上进行多样化的农作物种植,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自然灾害对同一农户造成损失的风险,但其生产成本较高,不利于机械化大生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难以进行,也不利于土地的规模化经营。

三、实现土地规模化经营的政策建议

第一,统筹户籍制度改革,打破原有的城乡二元制的经济结构,使进城务工人员能够享受城镇基础设施和教育、就业、医疗、养老、住房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实现与城镇原有居民同等待遇,消除其失地的后顾之忧,推动更多人口融入城镇,使大量劳动力从农村解放出来,推动农村土地的规模经营,促进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高。

第二,加快土地流转,完善土地流转机制。要把握好流转、集中、规模经营的度,要与城镇化进程和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相适应,与农业科技进步和生产手段改进程度相适应,与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提高相适应。加快发展多种形式的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完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落实土地承包关系长久不变,完善政策和相关法律,建立土地承包权与土地经营权可分离的制度,依法平等保护土地承包权和经营权。

第三,盘活农村闲置用地,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一方面开发利用闲置、撂荒的耕地,有些被闲置的土地是由于土质较差,土地产出率极低,人们放弃了对其的更种,当地政府可以组织科研人员进行实地调研,找出解决办法,进而充分利用土地,发挥其最大效用。另一方面,随着劳动力人口的转移,我国许多农村都出现了“空心村”,农村土地资源被大量的占用,由于我国宅基地政策落实不到位,一户多宅的现象突出,这也造成了土地资源的占用。因此积极落实宅基地政策,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集中规划农村居民点,对现有土地进行整理,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第四,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培训,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我国以往的小农经济,农民进行粮食种植缺少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抵御自然灾害、病虫害的能力低,全面提高农民的素质,使他们既能增加对农业知识的了解,提高粮食产量、质量,又能有能力面对现代化、集约型农业生产的新要求,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力度,完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第五,加强对粮食生产功能区,示范区的建设。建设一批高产稳产的粮食生产功能区,打造一批节本增效、绿色环保的示范区,根据本地区的自然条件、生产经营状况、经济发展水平,打造符合本地区发展的农业示范基地,国家应加大对粮食生产功能区的转移支付力度,健全配套政策扶持。各个地区也要根据各地情况,调整农业生产结构,适度进行土地规模化经营。如像上海这样的人口密集区,耕地资源少,人均耕地面积小,经济发展水平高,就要利用科技提高当地的粮食产量。

第6篇:经济文化一体化范文

国际化对学校越来越重要,而营造一种国际化的校园氛围,是学校迈向国际化最根本的一步。校园是学生学习、生活的场所,同时也是他们陶冶情操,增长见识,提高素养的摇篮,为了使学生将来能更好地适应国际化的生存环境,除了国际化的语言、课程和知识体系,学校还应该为学生创造国际化的校园文化环境。

融合国际视野的教育理念

“面向未来”的学校应秉承“集东西方教育之长”的办学理念,致力于把学校办成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能满足不同学生卓越发展需要,质量优异,特色鲜明的高品位、现代化、国内一流、国际知名,充满激情与活力的学校。而建设具有国际视野的学校文化则是实现宏大办学目标的必然选择。

案例:A小学结合区里对学校高定位的要求,站在教育国际化融合的角度,以国际化视野,提出了学校未来大力推进教育国际化的战略思考。在建校初期,该校校长就在全校教职员工中深入开展教育国际化思想大讨论活动。在活动中,校长以国际化为切入点,深入推进精品战略,积极转变教育思想,紧紧围绕“创建一所融中西文化之长,具有国际视野、富含儿童特点、开发多元潜能、彰显学生个性的现代化外语特色学校”这个主题,立足实际情况,广泛开展讨论,为教育教学国际化的全面推进打下扎实的思想基础。在教育思想大讨论中,校长与广大教师总结教学经验、学习教育理论、转变教育观念,立足实际情况,深入分析教育工作现状,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用科学发展的眼光,切实为推进教育国际化提出可行的思路、措施和办法。

点评:何为国际视野?有专家认为,它就是关注世界的现状与发展变化,了解主要文化及思维的基本特征,具有宽容理解互利双赢的心态,具备追求人类和谐共处、共同进步的思想。同时,“国际视野决不仅仅限于对外部世界的了解以及知识的积累,它更是一种态度、观念和思维方式及行为规则。”

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各国家、地区以及不同族群间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越来越紧密,在接触与交流大增的同时,碰撞甚至冲突也越来越频繁。基础教育必须加强国际理解教育和多元文化教育,让学生“学会共同生活”,从拓展视野、增进理解、培育共识、养成和平共处行为等根本层面上,努力造就具有国际视野、致力于和谐世界建设的世界公民。

于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学校教育工作者应了解一些世界教育思想与思潮,深刻认识它们对于国家社会教育改革发展以及自己教育教学实践当中的意义。在教育教学中,学校适当结合国际教育理念,以现代生活教育为基础,以创造教育为突破,以艺术教育为补充,立足民族传统文化,推行多元文化教育模式,弘扬民族精神,拓宽国际视野,教育目标集中在培育“现代思维,双语学习,美德传承,活力成长,具有中国头脑与国际视野的”世界公民。把国际化和个性化发展作为学校的办学定位,力争办成一所高效能、轻负担、凸显国际元素的现代型学校。

打造中西合璧的环境文化

环境文化是一种外显的直观文化,它既是教学活动的场所与设施,又是陶冶师生情操的无言之师。学校的建筑形态和装饰软环境,从深层次看,也是一所学校的管理思想和模式的体现,它反映的是学校的价值取向、品质品位和共同追求,甚至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师生的价值观念、情感态度和行为习惯。

案例:漫步于B校校园,师生仿佛置身油画世界里。园内绿树与藤蔓俯仰生姿,碧草与鲜花错落有致;楼阁林立,似一幅灵光闪动的工笔画;“活力泉”如一首内涵丰富的朦胧诗。那风送绿涛,云栖树丫,鸟鸣林中,会使你大开审美眼界……这里的绿化装饰你的心扉,这里色彩取代了所有语言,绿意期许了无限承诺。B学校的每一堂课都洋溢着生命的青春,每一朵花,每一棵树,每一棵草,每一扇门,每一面墙,每一个雕塑都会说话,都拥有现代国际气息的理想色彩,以一种文化底蕴熏陶你,以一种激情澎湃鼓励你……让孩子们快乐地学习、生活、成长……让他们与国际深邃的色彩悄然相遇……学校依托办学理念,在教室里营造出一种国际文化交流的氛围。同时开展文化方面的宣传活动,让师生提升“国际理解”。

点评:国际化的学校,应在校园的软硬环境的设置方面,充分体现国际化的办学理念。具体而言,这类学校应在总体布局、建筑形态、单体立面风格、人文景观设计等方面,体现国际化风格。譬如中英文的单体建筑名称、办公室名牌、餐厅布局等细节的处理,校园标识系统的设计,外宾来访接待等也无不体现着学校追求国际化,注重品质的办学要求。

不仅如此,为拓宽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学校还可建立以国际化为特色的校园文化,开展一系列有效的活动,让学生了解异域文化,感触异域文化的精髓。例如:学校定期举办国际文化节,使之成为弘扬民族文化,帮助学生了解多元文化的平台;开展外语展演活动,让学生全员参与、自主选择,让师生都沉浸在多元文化的氛围中,感受着和世界对话的快乐;学校建立外语广播站常规化:每周举办少先队外语广播站,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自行设置栏目,编辑内容,并播出。学校还可以充分利用校园国际文化长廊、校园广播站、升旗仪式等多种形式,营造浓厚的国际文化氛围,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时刻让学生感受到世界就在眼前,世界就在身边。

完善现代先进的设施设备

教育质量的提高,教学手段的改进,新课改的实施都离不开硬件的支持。“科教兴国”的口号,指出了中国要依靠科学、依靠先进的技术、依靠成功的教育培养成千上万的优秀工作者来重振中国的辉煌,参与国际的激烈竞争。这无疑就要求教育要要有“国际化”的设施设备。

案例:1996年,C双语学校拔地而起,以“融合古今、学贯中西,让每块金子都闪闪发光”为教育理念,致力于将学生培养成为21世纪国际型人才。于是,在业界的拭目和社会的期待中,C双语学校毅然跳出了“唯分数论”、“应试教育”的狭隘圈子,从锤炼师资队伍、课堂教学改革、校园文化建设,到学校的经营管理等等方面,处处张扬着国际化视野,处处流淌着国际化思维。它一亮相,便以现代化的大风范令人刮目相看,更为重要的是学校还拥有标准的400米跑道田径场、篮球场、排球场、足球场、乒乓球场和儿童娱乐场。学校现代化设施齐全,配有理、化、生实验室,多媒体语音室,微机室,信息技术宽带网络系统,闭路电视广播系统,电子备课室,大屏幕等国际先进教学设施。学校不仅教学设施齐全先进,而且校园环境宽阔、清新、幽雅,一座座精美校舍点缀于绿影婆娑之间,令人宛如徜徉在花园中。

点评:一个国际化的新时代已呈现在我们面前,对于学校来说,如何培养出适应当下的国际型人才,这是每个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而作为适应现代教育显著标志的现代教育设施设备,它将在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人才中充分发挥作用。

国际化的设施设备直接表现出师生所处的文化氛围,有较强的直观性,直接地反映出学校的办学水平。因此,校园文化建设可以从以建设特色校园为主要内容的硬件设备入手。譬如:某校在学校教学中安装了“班班通”(一种现代化的网络教学系统,包括备课系统、授课系统、评课系统,由“三机一板”构成,即计算机、短焦投影机、实物展台和交互式电子白板及音频系统)。它大幅度地提高了学生们的上课注意力,极大程度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提高学生课堂的参与度,促进课堂互动,使学生乐学,寓学于乐;“班班通”可以使高效课堂先进的教学理念变得鲜活起来,使课堂教学形式变得更加鲜活,只要适合形象教学的东西,都能展现出来。

第7篇:经济文化一体化范文

流域经济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区域经济。流域经济合作是以江河为纽带和轴心,通过区域内水资源、资金、技术、信息等要素的优化与整合,形成分工协作、优势互补、具有开放性的经济区域。[1]虽然流域经济不同于以行政区为划分标准的区域经济,但是,以流域作为经济活动空间,配置社会经济资源的流域经济不仅是客观存在的,同时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从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来看,许多国家的经济社会文明史,就是一部流域文明史,流域是区域经济的主要生长点,河流两岸是各行政区域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例如,我国历史上的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美国的密西西比河流域,欧洲的多瑙河流域,等等。因此,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欠发达国家或地区,河流都是流域经济的纽带,主要的产业都集中在流域区,流域经济在区域经济中占有主导地位。

珠江流域不但在天然河系、生物区系上有密切的联系;而且在交通运输、物质交流、经济和文化等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珠江是我国三大河流之一,珠江流域地处滇、黔、桂、湘、赣、粤六个省区,流域面积44万km[2],河长2000km,水量丰富,年径流量为3000亿m[3],占全国河川径流量的12.3%,仅次于长江,是黄河的5.7倍。经过“八五”、“九五”的建设,珠江已经成为带动流域经济发展的大动脉。从香港始发的万吨海轮可逆江而上,直达广东港,千吨级船舶可直达梧州、桂林、贵港和南宁,120吨级的机动船可进入红水河和南盘江。[2]同时,南昆铁路和成都至广西北海的高速公路全线贯通,使广州尤其是珠江下游三角洲地区对中上游地区的辐射能力增强,便利的水陆交通,加强了流域内的人员交流和物资流通。

20世纪70年代以来,亚太地区,尤其是东亚地区成为世界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地区。一些国家和地区利用世界发达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良好机遇,一举跨入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行列。虽然1997年遭受金融危机的冲击,但近年来,经济迅速恢复。珠江流域具有优越的区位,整个流域地处我国南方,濒临太平洋,面向东南亚,具有沿海、沿江、沿边的地理优势,又具有亚太地区中心的重要战略地位。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成为我国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同时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已经跻身于世界新兴工业化地区之列,香港是亚太地区的金融中心和世界贸易中心,拥有资金、技术、信息、国际市场营销网络等优势。中上游的广西和云南与东南亚国家“山脉同缘,江河同源”,拥有我国通往东南亚的最重要的战略通道,区位优势不言而喻。因此,充分利用这一区位优势,加强流域的经济合作,实现流域内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形成一个强大的经济集团参与国际竞争,已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珠江流域揽括我国东部、中部、西部三个不同的区域经济特征,它以其独特的区位和资源优势在我国流域开发中,特别在西部开发中将发挥积极的作用。在目前情况下,通过区域经济带的建立和发展,并依靠其联动作用和辐射作用来带动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是一条较为有效的途径。改革开放以来,广东就一直作为全国率先实行开放的前沿阵地,发展速度遥遥领先,尤其是珠江三角洲地区,抓住世界性产业结构调整的机会,创造了非凡的业绩。三角洲地区的深圳、珠海、广州、东莞、中山、佛山、江门等都步入全国50强的行列。据统计,1996年珠江三角洲总人口2166万人,占广东的31%,占全国的1.77%;国内生产总值4474亿元,占全国的6.6%,占广东的70%;出口总额537亿美元,占广东600亿美元的89.5%;占全国出口总额的36.6%。但是,近年来,三角洲地区受到基础工业的瓶颈制约,一次能源和矿产资源缺乏,发展原材料和能源工业先天不足,因此目前三角洲地区某些产业和产品已经失去或者正在失去比较优势。其次是生产力诸要素发生了变化,劳动力价值低廉的优势正在丧失,导致企业成本迅速上升。因此,向中西部投资符合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是产业阶梯发展的必然趋势。

中上游的广西、云南、贵州等省区矿能资源极为丰富,如珠江上游的云南省矿藏资源丰富,并且种类比较齐全,有“有色金属王国”、“植物王国”、“动物王国”之称。中游的贵州煤炭资源居全国第五位,居长江以南各省区之首。广西锰、锑、锡等10种矿藏的保有储量居全国第一;水能资源丰富,如云南可开发的水能资源达7116万千瓦,居全国第二位,贵州、广西也有丰富的水能资源,红水河水力发电梯级开发是国家三大水电建设基地之一,它将是华南最大的能源基地;[3]珠江流域具有从低海拔向高海拔过渡的特征,纬度低,气候类型复杂,特有的地理环境,孕育了具有自身特色的丰富的生物资源;同时,中上游地区还有极为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丰富的自然资源不仅奠定了经济起飞的物质基础,而且也决定了其重要的战略地位。

但是由于流域地域辽阔,各地区的经济地理、自然条件不同,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都或多或少的存在这样或者那样的弱点。中上游地区虽然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但是劣势也非常明显。主要表现为地形复杂、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基础设施落后、人口素质差、技术落后、资金缺乏等。通过开展流域经济合作,可以做到扬长避短、优势互补,实现全流域的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二、积极开展珠江流域多行业多形式的经济合作

珠江流域的经济合作,其根本目的是实现生产要素的流动和优化组合,使下游地区的资金、先进技术、人才、经济信息和企业经营管理知识经验等向中上游地区流动,与中上游地区的自然资源、能源、原材料、廉价劳动力等相结合,以实现中上游地区经济的大发展和下游地区更高层次的发展。因此,就目前来看,合作应当突出以下几个方面:

1.积极开展资源性合作,为下游地区建立稳定的能源、原材料供应基地。珠江中上游地区虽然资源丰富,但是多年来丰富的资源优势并没有转变为现实的经济优势和产业、产品优势。相反,一些地区随着资源的开采,不是越来越富,而是越来越穷。究其原因,主要是大部分的资源开采企业属于乡镇企业,企业规模小,生产技术落后,产品大都属于基础性的上游产品,产业链短,加工程度低。同时,近年来,以依托资源优势形成的产业体系,在全国结构调整力度不断加大、市场约束增强的情况下,出现了能源、原材料工业品滞销的现象。因此,当前一方面应当充分利用广东及三角洲地区的先进技术和资金联手开发当地的优势资源,提高产品的加工增值能力,延长产业链,这样,既有助于将上游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经济优势,又可以为下游地区建立原材料的综合加工、销售、利用基地。另一方面,应当依据市场需求和比较优势原则,调整投资方向,重点开发那些有市场、发展前景好的能源和原材料加工业。

2.积极开展资产型合作,充分利用双方优势进行资产重组和结构调整,包括企业托管、产权转让、收购兼并等,形成新的生产组合和新的竞争力。在20世纪80年代,海外及港澳地区把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我国的沿海地区,尤其是珠江三角洲地区在当时廉价的劳动力、廉价土地、税收减免等要素的优化组合下,实现了经济的腾飞。但是,随着世界性新科技革命的发展,目前面临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迫切需要进行经济转型与产业转移。珠江流域的中上游地区经过40多年的建设,经济实力有了较大的提高,已初步形成了以煤炭、电力、钢铁、有色金属、建材工业为基础和军工企业相结合的工业体系;而且中上游地区腹地辽阔,已经得到了初步开发,土地、劳动力、能源和矿藏资源丰富,市场潜力大,在相应的产业和产品生产上具备或者正在获得比较优势。通过这些产业和产品的转移,促进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上下流域的产业结构都可以升级,实现结构的高度化,从而双方都将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同时,通过产业的转移,有效地降低成本,也必然带来更大的市场空间,创造出更多的产品需求。

产业的转移,必须通过企业来实现,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企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体,而且也应当成为流域经济合作的主体。因此,应当鼓励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大公司、企业集团和民营企业到中上游地区充分利用双方优势进行资源型合作。如鼓励三角洲地区的名牌企业与中上游地区的同类企业进行合作,利用中上游地区的土地、部分设备和资金建立生产基地;采用技术转让、产权置换、产品调整、市场转移兴办合作开发项目等等。

3.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与合作。加强中上游地区的基地设施建设,是国家西部大开发的重点,也是构成产业群落经济基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国家和中上游地区制定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和措施,增加了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基础设施建设成为一个巨大的市场。因此,鼓励下游企业到中上游地区投资不仅会有好的回报率,对于开拓市场、转移投资风险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中上游地区的农业、环保、旅游、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都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而且投资环境正在不断改善。当前尤其应当加强在区际交通、通讯信息、江河整治、生态环境保护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合作与协调,尤其是强化在流域整治规划上的相互衔接,最大限度地提高基础设施的利用率和规模经济效益。

4.积极开展科学技术方面的合作。珠江中上游地区之所以落后,其中科学技术不发达是根本原因。要改变科学技术落后的状况,一方面,要靠自身不断努力,大力发展教育和科学技术,真正做到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方面是积极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人才。引进技术包括引进国外的和国内发达地区的两个方面。相比较而言,引进国内发达地区的先进技术,成本更低,更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因此,应当积极开展流域地区的科学技术合作,充分发挥下游地区科技优势,通过科技成果转让,技术、专利入股,联手进行科技攻关,走产、学、研相结合的发展路子,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加快中上游地区传统产业升级优化。同时根据“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有重点、有选择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使技术进步和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相结合。

5.积极开展生物资源、旅游资源方面的开发与合作。珠江流域具有丰富的生物资源和旅游资源。近年来,流域各省区都把绿色产业、旅游产业作为支柱产业来加以发展。如云南提出建设“绿色经济强省,旅游文化大省”的战略目标;贵州、广西也提出加快旅游业和生物资源开发目标;广东凭借区位优势,旅游业发展迅速。但是,从生物资源开发看,中上游地区由于科学技术落后,开发程度比较低;旅游资源由于跨省区,条块分割,各自为政,整体优势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因此,在生物资源的开发中,应加强流域各省区的合作,尤其是要充分发挥下游地区的科技、人才优势;在旅游业的发展上,流域各省区应尽量做到统一规划,搞好跨省区的流域旅游线的共同开发,加强流域内外的联合促销,实行旅游网络资源、旅游信息资源的共享。

三、珠江流域经济合作中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1.目前,珠江流域经济合作与建设还处于自发阶段或者萌芽阶段,目前的合作还是零散和小规模的,流域经济合作的作用还没有充分显示出来。因此,流域各省市之间的政府,应当加强沟通与联系,达成共识,加强合作的规划与建设,积极引导下游沿江城市的资金、技术、人才和产业向中上游地区转移,通过流域经济专业化协作与综合发展,最终实现整个流域经济的统一、联动和协调发展,为缩小东西部经济差距创造良好的条件,真正发挥东部地区的主力军作用。

2.与行政性区域经济相比,流域经济活动是经济协作式的,而非行政行为。流域经济组织是以经济关系为核心的,而非具有行政隶属关系的政权组织或者部门,因而组织形式具有多样性、松散性。流域经济合作的上述特点,要求在开展流域经济合作中必须遵循市场规律,充分利用市场机制的协调作用,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要求坚持互惠互利,力争实现双赢。[4]但是,单纯的市场调节也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在合作机制上应当是在充分发挥市场基础性调节作用的同时,政府部门予以积极的推动和支持。地方政府在流域经济合作中必须发挥主导作用,通过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和提供有效的制度供给手段,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同时又必须树立新型的市场观念,避免不正当的干预。

3.中上游地区必须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体制机制环境,对外开放程度,企业家创业精神,都是吸引外资的重要条件。珠江中上游地区传统的自然经济、计划经济观念根深蒂固。要改变落后面貌,必须硬件软件都要抓,不仅要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设备,还要消除旧的传统观念的束缚,克服那种不思进取、肥水不流外人田,怕钱被别人赚走、得过且过的自然经济意识。树立“以开放求发展,以市场换技术,以产权换资金,以存量换增量,以政策换效益”[5]的新的发展观。应进一步把扩大开放与本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结合起来,切实加强软环境建设,把税收、土地使用、企业开办、项目审批等方面优惠政策真正落到实处,提高政府办事效率,改善政策和法制环境,完善市场经济体制。还要加大教育投入,加强对劳动者的技术培训,提高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增强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通过软环境建设吸引下游地区资金、技术、人才和先进的管理方式投向那些具有自身优势的产业,以带动经济的发展。

4.正确处理产业转移与接受的关系,保护生态环境。下游地区一些产业向中上游地区转移是必然趋势,那些高耗能产业、劳动密集型、耗用原材料多的产业和产品将向中上游地区转移。这些产业和产品的转移,不仅有利于下游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而且对中上游地区也是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但是,产业的转移不应当是简单的搬迁,必须根据科学技术发展的大趋势,以科技为先导,尽可能科学、合理地利用和开发自然资源,使环境的破坏严格控制在极小的范围;在决策过程中合理地制定和选择环境与发展政策,避免重复建设、资源浪费、环境破坏、可持续发展受损。中上游地区虽然具有丰富的资源,但是生态脆弱,必须尽量避免那种“边开发、边破坏、边治理,边污染”的现象。

【参考文献】

[1]张敦富.区域经济开发研究[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8.

[2]梁植松.珠江流域整体开发的战略思考[j].热带地理,1996,(1):27.

[3]王文长等.西部特色经济开发[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

第8篇:经济文化一体化范文

关键词:计量经济学;教学内容;经济学;工商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6)10-145 -03

一、引言

计量经济学是经济学学科(一级学科)① 与工商管理学科(二级学科)各专业的专业核心基础课,计量经济学在两个学科的课程体系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目前,计量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一起成为我国高校经管类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的必修课程。有效的计量经济学教学,能够满足学生后续进入研究生领域的学习,也有利于学生本科期间的科研活动以及毕业论文的撰写需求。但计量经济学发展至今,形成了诸多的理论,因此,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根据不同专业特点确定计量经济学的教学内容就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这也成为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二、计量经济学的框架体系

根据计量经济学的学科特点以及研究数据的特点,一般计量经济学学科主要分为经典计量经济学、时间序列计量经济学以及面板数据计量经济学。各部分涉及的主要内容有:

(一)经典计量经济学板块

经典计量经济学主要包括:A1计量经济学概述、A2计量经济学发展历史、A3一元线性回归模型、A4多元线性回归模型、A5线性回归模型基本假定放宽带来的问题以及处理(异方差性、序列相关性、多重共线性)、A6联立方程计量经济模型、A7虚拟变量模型、A8滞后变量模型。

(二)时间序列计量经济学板块

时间序列计量经济学板块包括:B1时间序列的平稳性检验、B2协整与误差修正模型、B3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B4向量自回归模型。

(三)面板数据计量经济学板块

面板数据计量经济学板块包括:C1混合回归模型、C2 变截距模型、C3变系数模型。

三、计量经济学教学内容探讨

(一)培养目标的比较

在我国按学科门类分,经管理专业主要分为管理学一级学科以及经济学一级学科,工商管理学科是管理学一级学科下面的二级学科。1998年,教育部高等学校经济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第一次会议讨论并确定了高等学校经济学门类各专业的共同核心课程,包括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计量经济学、货币银行学、财政学、统计学、会计学和国际经济学共8门课程。而对于工商管理类学科,并没有文件或会议把计量经济学作为其核心课程,但多数高校都把计量经济学作为工商管理类学科的专业基础课。但经济学与工商管理学科在培养目标中存在很大差异,因此对计量经济学的教学目标也存在较大差异。

(二)学生培养能力的差异

一般来说,经济学学科侧重培养学生在综合经济管理部门、政策研究部门,金融机构和企事业单位从事经济分析、预测、规划以及经济管理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工商管理学科的重点在于研究赢利性组织的经营活动规律以及相关的企业管理的理论、方法以及技术的管理类学科。在我国,工商管理类学科下设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管理、会计学(审计)等专业。

(三)教学内容的差异

从培养目标上看,经济学培养较为宏观,特别是要求学生具有分析、预测经济的能力。而工商管理学的培养目标较为微观,学生侧重于企业管理相关理论的学习,因此培养目标侧重于微观个体。在此背景之下,对计量经济学的教学内容的要求也不同。

一般来说,经济学科的研究数据都为宏观数据,大都是时间序列数据或面板数据,而工商管理学科一般的研究对象为企业或者消费者等个体,侧重于截面数据。特别是工商管理学科中的某些学科如市场营销,侧重于问卷调查,会广泛运用到哑变量,因此两者的教学内容必须有所差异。

四、计量经济学教学内容设置的策略选择

(一)学时设置

一般来说,工商管理学科对计量经济学的要求相对较低,而经济学类由于预测等方面的需要,对计量经济学要求相对较高,因此经济学科计量经济学一般设置为3学分,按16个教学周,合计48学时;工商管理学科一般设置为2学分,按16个教学周,合计32学时。

(二)数学基础

计量经济学是对数学知识要求非常高的学科,计量经济学一般在学生学习完高等数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以后开设,因此一般大都在大二下学期或大三上学期开设,而此时学生对数学知识的遗忘都较为严重。一般需要设置4学时的数学基础课程。数学基础一般围绕:概率论基础、随机变量及其概率分布、统计量及其概率分布、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这些数学知识伴随计量经济学学习的始终,因此务必加强学生对这些基础数学知识的复习。

(三)经典计量经济学

经典计量经济学主要涉及计量经济学的课程导论、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异方差性、多重共线性等教学内容。该部分教学内容多,难点、重点也多,也是学习其他计量经济学板块的核心和基础。因此是经济学和工商管理学学科学生必须学习的重点。但在A7的子版块中,由于工商管理学科学生在科研活动中一般的研究对象都是个体,因此他们对哑变量数据的处理要求非常高,该板块对经济学板块做介绍处理,而对工商管理学科的学生必须重点来讲,如LOGIT、PROBIT检验等。这个板块大约占教学内容50%。

(四)时间序列计量经济学

时间序列计量经济学包括:平稳性检验、协整与误差修正模型、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向量自回归模型等。该板块是计量经济学的高级阶段,也是经济学科进行预测、时间序列数据检验的主要方法。因此在经济学学科必须重点介绍。在工商管理学科,一般只做基本介绍。

(五)面板数据计量经济学

面板统计是计量经济学中比较难的板块,对本科生来说属于较为复杂的板块,但经济学学科的学生在毕业论文涉及中往往会用到该板块的知识。因此该板块在经济学科中做较为详细的讲授,而在工商管理学科中只以介绍为主。

计量经济学的教学内容和课时安排如表1:

五、计量经济学上机实验内容设置

(一)课时安排

计量经济学是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特别是计量经济学涉及到上机操作,因此必须安排好实验学时。从教学的时间来看,经济学学科适合安排8学时的上机实验,而工商管理学科安排6学时的上机实验。

(二)教学内容安排

上机实验的教学内容有:

D1:包括计量经济软件的基本操作(如数据录入、编辑等)、一元线性回归的基本操作、多元线性回归的基本操作等;

D2:数据异方差性、序列相关性、多重共线性的检验以及处理

D3:时间序列数据平稳性检验(ADF)检验、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格兰杰因果检验

D4:面板数据的基本检验与操作。

(三)具体实验教学内容与课时安排

具体实验教学内容与课时安排见表2:

六、计量经济学教学的其他建议

(一)重视计量经济学的课下实验

计量经济学是操作性很强的课程,在学完了计量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以后,学生通过上机操作来实现对数据的各种处理练习。每个计量经济理论都需要通过上机实验来进行巩固。但从现有的教学时间来看,不可能都对计量经济学的实验都进行统一的上机安排。因此必须重视对学生课下上机实验的要求。教师应该将需要学生掌握的上机操作编制成讲义,供学生课下练习,并安排好答疑工作。

(二)重视对计量经济学的应用性的考核

计量经济学是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教师在对计量经济学的考核中,除了重视对基本理论、基本原理的考核以外,应重视对计量经济学实践能力的考核。在考核过程中,上机操作、课后作业、计量经济学应用论文等都应该成为考核的重要方式,这样才能摒弃学习该课程学习过程中的死记硬背的现象。对于本科生来说,甚至可以用上机操作考核取代传统的闭卷考核。

(三)重视在计量经济学教学中对经济思想的灌输

计量经济学是理论经济学的重要分支,但计量经济学绝对不是单纯的“数字课”。教师在对基本理论介绍完毕后,要用真实的案例数据进行相关的演示,演示前必须交代好数据以及相关模型的经济学背景,检验结束后,必须对该案例反映的经济思想和经济理论进行总结。这样能够让学生明白计量经济学的学习目的,不能让学生单纯地把计量经济学理解为数学课。

(四)重视教材的选用

计量经济学在我国引进比较晚,在师资、教材方面都存在诸多不足。在我国,计量经济学的教材分原版教材、翻译教材以及国内原创教材。原版教材由于价格昂贵,对英语水平要求高,一般都被选用研究生教材。翻译教材一般篇幅过多,也不适合作为本科生教材。因此一般本科教学大都选用国内原创教材。国内教材的案例数据一般都来源于中国经济问题,方便教学,也能更好地反映中国的经济问题。但国内原创教材大都存在篇幅过短、错误较多等问题,因此教师在选用教材的同时,应考虑编制相关的学习讲义,供学生系统学习和掌握。

(五)重视计量经济学的规范性教学

计量经济学应用型比较强,在学生今后的毕业论文、科研活动中会频繁用到计量经济学工具。在计量经济学的教学过中,要重视规范性方面的教学。如许多学生会出现如下错误:撰写回归方程时不写∧符号;撰写回归模型时没有误差项ε;有的学生混淆显著性水平和置信度两个概念等等。这些规范方面的错误虽然不会引起误解,但却导致读者对论文形象大打折扣。因此教师在计量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必须加强计量经济学的规范性方面的教学。

参考文献:

[1]洪永淼.计量经济学的地位、作用和局限[J].经济研究,2007,(05):139-153.

[2]李子奈.教育部高等学校经济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决定将《计量经济学》列入经济学门类核心课程[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98,(09):78.

[3]李子奈,潘文卿.计量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4]李子奈.关于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内容的创新与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10,(01):18-22.

第9篇:经济文化一体化范文

关键词:金融危机区域经济一体化影响

一、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驱动力

(一)区域金融的扩大及深入发展

现今的经济发展主要依靠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两种形式。虚拟经济的扩张又主要与金融相关,包括金融秩序、金融创新、金融监管等(这些金融表现又正是此次金融危机的深层原因),加强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连通性,推动着实体经济(制造业、采掘业、加工等工业)的发展。西方的政治经济学家曾提出过“将廉价的虚拟经济转化成实体经济”与“经济一体化”双赢的美妙构想,那么,多年之后,区域金融与区域经济一体化,乃至世界经济一体化,也将有达到双赢的可能。

(二)成员国之间各行业横向分工水平程度相当,是一体化得以发展的基础

产业的国际分工,在发挥各国专业化优势的同时,又发挥了规模经济的效益。以此为基础的区域集团不易破裂,具有内部凝聚力的比较优势,当遭受全球性的危机时,各国承受的压力相当。同时,若成员国的产业水平较低,其遭受风险的危险就越大,相反,若产业水平较高,其承受风险的能力就越强,稳步发展的几率也就愈大。

(三)区域经济一体化形成的内部成员国总体劳动水平较高,生产成本较低,且与世界最低生产成本相距较小

一体化的形成通过贸易转移带来利益。若成员国形成同盟后,与同盟国的贸易往来成本高于非成员国的贸易成本,那么,集团的经济一体化发展将受到相当大的制约,也就缺乏巩固的基础。

(四)成员国内部的供应与需求弹性要求比较高

一体化的组建,撤除了各种障碍,关税及非关税壁垒的降低和消失,大大减低商品的价格。若成员国的昂;需求弹性较大,那么需求会大幅度的上升,从而出现贸易创造,增加社会福利。同样,若生产弹性较大,生产障碍消除后,可迅速增加,替代从非成员国的进口,提高社会福利。从另一角度看,当金融危机卷入区域体中时,因起源国的本币贬值而进口商品价格降低,若需求弹性大,从国际贸易转移角度分析,其创造的福利也能保持正值。

二、金融危机的国际传导

金融危机的是怎样传播,以至全球蔓延?其主要是以“溢出效应”为传导机制。国际贸易与国际资本的流通是其主要渠道。贸易溢出是指一国投机性冲击造成的货币危机恶化了另一个(或几个)与其贸易关系密切的国家的经济基础,从而可能导致另一个(或几个)国家遭受投机性冲击压力。主要是通过价格效应和收入效应实现的,即一国金融危机造成的货币贬值一方面提高了其相对于贸易伙伴国的出口价格竞争力,另一方面通过影响国内经济(国民收入减少)而减少了向其贸易伙伴国的进口。一个国家发生金融危机导致的本币贬值使得该国商品和劳务的相对价格下降,出口竞争力增强,对其贸易伙伴国的出口增加而进口减少,导致贸易伙伴国的贸易赤字增加、外汇储备减少,损坏贸易伙伴国的经济基础;本币贬值使得贸易伙伴国向其进口的商品、劳务价格水平下降,导致贸易伙伴国的价格水平下降,消费价格指数的下降使得其居民对本币的需求量减少,于是本国居民兑换外币数量增加,导致中央银行外汇储备减少,贸易伙伴国的竞争力下降,失业率上升(尤其是出口部门),若政府期望采用扩张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来缓解国内失业压力,就可能诱发投机性冲击。另外,本币的贬值,损害了本国经济,使本国国民收入减少,对贸易伙伴国商品、劳务的进口需求减少,从而使贸易伙伴国的出口量下降,贸易收支恶化,诱发对它的投机性冲击。投机性冲击的诱导,导致货币危机,造成其市场流动性不足,迫使一个市场上的金融中介清算通过各种方式将其在另一个与其有密切金融关系的市场上的资本大规模抽出者,在此国的大量资本的外逃,从而造成另一个市场对流动性不足,即金融资本的溢出效应。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这样的“溢出效应”,并非仅存在于两个联系体之间,而更多的是产生连锁反应,影响第三国或更多的经济体。

三、金融危机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影响

(一)从静态看——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经济效益的影响

1.贸易效益

金融危机产生的贸易效应危机,主要在以实体经济为主的一体化集团。以东盟国家为例,在此次危难中,身处全球金融危机漩涡中心的美欧日市场多年来一直是东南亚主要经济体的最重要的出口市场,其国内需求已经并将继续出现下降,甚至还有出现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可能。海外需求下降而导致的出口急剧下降,将东南亚出口导向型国家的经济拖入泥潭。

2.福利效益

区域经济一体化,本身会产生福利效应。在北美自由贸易区成立初的几年间,墨西哥的就业率增长了17%,新增加了150万个就业职位,加拿大的就业率增长了15%,新增了230万就业职位,美国就业率增长了12%,新增加了220万就业岗位。而在当下,美国顶级机构的破产,自身失业人口创历史新高。失业人口向他国流串,形成一种“恶性循环”,使社会福利水平受到影响。再者,各国政府积极拨款救市,使用于福利的资金减少,加重了效益的负担。

3.投资效益

投资创造效应是区域集团经济效应的重要部分,其来源包括区内成员国相互投资的增加,何区外非成员的投资。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各国为保护自身的利益,即使是已有了联合关系,也会以因资金的短缺而引起投资来源枯竭或现有资金抽逃。另一方面,为补救金融市场,各国政府的大规模救市,扩大内需,采用积极的货币政策,这将造成需求的增加,但因缺乏资金,生产滞后,造成供需不平衡,原本应有的经济效益甚至可能导致相反的效果。

(二)从动态看——对区域经济一体化未来发展的影响

1.利于各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新体制出现

此次金融风暴背景下,各大政府救市背后,孕育着新的经济政治体制革新。欧盟以图改造自由经济模式,推崇国家集权经济模式。这样的形式不难看出,世界经济已经出现试图改变战后至今,一直以美国为主导的局势。重病之后寻求治病的方式,世界各理性经济体也一样。主体国家的利益不同,地位权重不同,新体制争鸣局势的出现成可能。这将推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2.各集团内部成员国宏观调控影响度加深,一体化区域的相互影响控制加强

金融衍生产品的创新技术不够成熟,进入监管秩序失衡,房地产业的泡沫经济引起全球总有效需求不足和生产能力的供给的过剩,是此次危机的主要原因。那么,各联合经济一体化主体国家,必须扩大自身与关联方共同市场的监管与控制力度。以实体经济为主的经济一体化集团,内部成员间及与其他发达的第三经济一体化主体,也会加大合作和技术创新的吸收,力求改变实体经济受虚拟金融的强大牵制。

3.对以实体制造业为主的区域经济一体化,金融危机也带来一些机遇

实体业的受限对于发展中的经济一体化集团是其发展受阻的因素之一。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因以欧美为主的金融风暴的席卷,在其投资难度加大,各投资商必将寻找新的投资出路,这就有可能对出口制造业为主的新兴经济体造成一种“到逼机制”。这样,迫使企业升级发展,加快追进步伐,并且,从长远看,世界范围内,大量资金寻找投资机会时,会避开因金融危机处于动荡中的发达经济体,而选择高增长发展中经济体作为新目标市场。同时,对于后者而言,还有吸纳国际高端金融人才和金融服务的机遇。

4.金融危机的冲击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也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