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小学田径训练计划范文

小学田径训练计划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小学田径训练计划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小学田径训练计划

第1篇:小学田径训练计划范文

一、小学田径训练队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具体问题

(一)忽视田径训练技巧

据调查研究显示,目前我国很多学校在小学田径训练队建设过程中不重视训练技巧的提高,使得训练效果事倍功半。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田径运动项目的迅速发展,训练方法也不断推陈出新,提高训练技巧也成为田径训练的主要内容。但是,由于传统训练模式的影响,很多教练不注重训练技巧的提高,而是采用了“强化训练”模式。这样一味的让学生加强训练会透支学生的体能,甚至使学生对田径训练产生厌恶心理,逐渐对田径训练失去兴趣,不利于训练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二)队员筛选不够科学

田径训练队的强大与否和队员的资质有着莫大的联系,但是目前我国很多小学田径训练队在选拔队员的过程中不够谨慎,使得训练队的整体素质不高。据调查研究显示,很多教练不认真选拔“体育苗子”,在田径训练队的组建过程中没有对学生进行认真的观察、比较、锻炼,而是流于形式。有些教练甚至认为,小学田径训练队不够正规,只是学校业余训练,能应付比赛即可,不需要大费周折。

(三)训练模式不够健全

目前我国小学田径训练模式还不够健全,在训练方法、训练理念、训练计划等方面都存在着严重的缺陷。首先,我国小学田径训练方法不科学,没有针对学生的自身素质制定科学的训练方法,往往采取“一锅端”的训练方式,这样不利于激发学生自身的潜质。比如有些同学适合短跑,有些同学适合长跑,有些同学则适合跳高或三级跳远等等。只有针对学生的特长进行训练才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其次,训练理念重视理论,忽视在实践技能方面的培养,比如赛场的应对技巧、身体平衡技能等等,严重地影响了训练质量。

(四)训练环境有待完善

客观来讲,我国很多小学田径训练环境设施不够健全,严重的影响了学生正常的训练。据调查研究显示,很多教练不重视小学田径训练队的建设工作,一般训练场地都被初高中的学生占用。而且,在田径训练中所需的器材也不健全,比如沙袋、单双杠、综合器械等等,不利于对小学生进行专项的素质训练。田径训练所需要的场地有着严格的要求,尤其是对小学生,但是很多学校缺乏塑胶跑道,小学生只能在土操场跑步训练,显然不利于提高训练效果。

二、加强小学田径训练队建设提高训练技巧的具体措施

(一)提高队员综合素质

小学田径训练队建设过程中应该积极提高队员的综合素质。首先,认真选拔田径队员,根据队员的身体素质进行分类,比如长跑运动员、短跑运动员等等。这需要教练以专业训练的态度认真对待选拔工作,深入到各个班级中通过对学生进行观察、锻炼等环节后进行队员的挑选。其次,学校应该积极鼓励学生加强锻炼,提高身体素质,这样有利于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也有利于教练选拔出更为优秀的田径运动员。

(二)激发队员训练兴趣

兴趣是小学田径训练的一剂良药,因此,提高学生的对田径运动的兴趣至关重要。首先,教练在田径训练过程中应该适当的增加互动环节,活跃训练氛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而且在互动过程中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其次,采用多样化的训练方式,比如小组训练法,将体质特征相似的队员分为一组进行专项训练,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田径运动中的短板,同时也有利于增进学生之间的友谊。此外,教练应该与时俱进采用先进的多媒体教学,不仅可以将抽象的理论生动、形象化,还可以通过视频、音乐等娱乐方式活跃训练氛围,缓解学生的疲劳,提高训练效果。

(三)制定科学训练计划

小学田径训练队建设过程中应该制定科学合理的训练计划,进行严格训练。首选,小学田径训练并非一蹴而就,所以应该制定短期训练目标和长期训练目标,循序渐进的提升学生的运动能力。其次,教师应该因材施教,了解每个学生的运动特长,并制定针对性的方案进行训练,有利于进一步发掘学生的运动特长。此外,不断丰富专项训练的内容,比如跳、投等,并科学制定专项训练的时间,争取达到最佳训练效果。与此同时,教师应该严格进行训练,并定期对训练成绩进行考核,及时发现训练存在的问题并解决,旨在进一步提升训练水平,促进我国田径运动的健康快速发展。

(四)创建良好训练环境

训练环境对小学田径训练效果的影响至关重要,因此,创建良好的训练环境迫不及待。首先,学校应该重视小学田径训练队建设工作,为田径训练建造高质量的塑胶跑道,既有利于运动员的身体,也有利于提高训练质量。其次,教练还应该及时与学科教师和学生家长沟通,打消学生训练中心中存在的顾虑,在不影响学习的前提下集中精力进行训练。此外,教练应该为学生营造“比、追、赶”的竞技精神,提高学生训练的积极性。比如在休息过程中利用多媒体播放我国优秀运动健儿为国争光、刻苦训练的励志短片,进一步培养学生顽强拼搏的奋斗精神,促进训练质量的提升。

第2篇:小学田径训练计划范文

【关键词】田径;新特点;小学;对策

一、当前田径运动及其训练方式的新特点

1.当前田径项目发展的新特点

目前在田径项目训练及比赛的过程中,越来越呈现出一种科学化。在近些年的发展过程中,使得这个项目在发展过程中有了一个比较健全的体系。很多专业的训练对,都会要求队员进行长期的训练,在这长期的训练过程中,他们会采用较为先进的技术,来进行对队员的医务监督及恢复性的训练,并且运用这些技术手段来对训练过程进行有效的计算和控制,以便于达到更好的训练效果。因此,近些年来,在田径场上,一个个的记录被不断的打破,一大批的高水平运动员涌现出来。

另外在田径项目的具体项目之中,很多技术都出现了革新。在跳高比赛中,运用科学计算而是用的背越式跳高技术,使得其成绩得到很大程度上的提升。在跳远比赛中,也使用了物理数学方面的计算,而使用了快速助跑的方式使得成绩有所提升。另外在剩余的田径项目,像短跑、铅球、跨栏及铁饼比赛中,都使用了科学的计算方面来进行对运动技术的测算,并采用更佳的方式来运用到比赛中去,使得田径项目比赛成绩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提高,对比赛的技术做到了更加完善。

随着科学技术以及对体育项目资金的保障,使得在田径项目中,运动员们所使用的器材在不断的改革及创新,越来越具有安全保障性,并且对运动员成绩的提升也有很多的帮助。目前在田径项目的跳高比赛中,都会使用海绵垫来保障运动员的安全,另外在田径场上所使用的塑胶跑道,使得运动员的比赛成绩有了较大幅度的上升,另外对比赛成绩的测算中,也使用了一些像激光测距仪、电动计时器及起跑犯规器等现代化的设备来保证田径比赛成绩的公平性。

体育项目在我国越来越受到重视,因此增进了很多的科研服务,对田径运动的研究更加的深入,并且已经形成一定的研究规模。在田径运动中,教学与科研以相结合的方式,来探索其中的不足与优势。使得田径项目得到更好的发展。

2.田径项目的训练特点

目前在我国,田径训练越来越趋于科学化,并且训练水平也有所提高。因为只有对运动员进行更为早期的训练培养,经过多方面的系统训练,才可以将运动员的水平得到更加的提升。

田径训练越来越趋于综合化,田径训练的水平要得以提升,就要使用多种的检测手段来使得运动员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另外在还要在比赛过程中进行对高负荷的检测程度,采取一些专项的训练,以便于达到在训练的过程中能够更加逼近于比赛的真实化。

另外对于运动员的训练周期中,会根据运动员的机体能力来进行相关程度的提高,使得竞技状态的不断提升,以便于以后可以进入到一个良好的竞技状态之中。在田径训练中,要在训练过程中呈现出一种周期化的训练特点,要逐步进行,对运动员的成绩加以提升。此外,在现在的训练过程中,也会对运动员的心理加以调整,以便于在比赛过程中得到更好的发挥。

二、对小学生田径项目进行训练的对策

1.根据学生自身特点进行科学训练

田径项目分为很多个小的项目,这些小的项目中都有自身的特点,因此在训练的过程中,要根据学生自身生理状况特点加以训练。并且在对小学生进行训练的过程中,要注重训练的科学性,不能够超过学生的身体承受负荷,要制定科学的计划,按部就班的来进行训练。

2.使用现代化的体育器材保障学生训练中的安全

在对小学生的体育训练过程中,不仅仅要锻炼其身体素质,选拔更加优秀的人才来参与到竞技体育中去,更要对学生自身安全的保障。因此,在对学生体育训练过程中,要使用更为先进的科学技术,来做到在训练过程中对学生安全的保障。

3.适当的安排训练的负荷量

在小学的田径运动员的训练过程中,主要是以负荷量为主。对负荷量的适当安排,不应该在训练过程中,大幅度的变化其训练的速度及运动幅度。在初学的小学生的田径训练中,负荷不应该很大,要有计划的、慢慢的加大其运动的负荷量,让学生在训练过程中有个适应的过程。

三、总结

现代田径项目的发展是比较快速的,一些项目的发展已经趋于成熟。田径项目的训练过程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因此需要在小学生之中就加以训练。在对小学生的田径项目进行训练过程中,要更具学生的自身素质特点,进行循序渐进的训练。

参考文献:

[1]薛原,刘文华,曾朝恭.上海市竞技体育后备人才资源现状及对策[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0(06).

[2]马宣建.我国体教结合政策的形成与发展研究[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5(02).

[3]成万祥,李玉章.阻碍我国男子跳高成绩提高的运动学因素[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2(04).

第3篇:小学田径训练计划范文

关键词:农村;初中;业余;运动员;训练;管理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05-164-03

一、提出

农村初中业余田径运动是课外体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学生普遍参加班级体育活动的基础上,把部分田径运动成绩好的学生,按田径特长组织业余田径运动队,进行业余训练,不断地提高田径运动员的运动技术水平。农村业余田径运动员训练由体育教师担任教练并进行指导,进行有计划的较长时间的专门训练,全面的发展身体素质。初中阶段正处于生长发育中,身体各部分的组织和机能还远未成熟,训练负荷要适合不同年龄运动员生理机能和心理发展状况,严格地做好先期调查的准备工作并合理的制定计划和训练安排。

二、对象和方法

1、对象

农村初中业余田径运动男运动员24名,女21名。

2、研究方法

(1)观察法:观察在农村初中业余田径训练当中对运动员的表现等情况。

(2)文献法: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有关的教育教学训练、体育运动训练等方面的研究著作、专题资料。

(3)行动研究法:根据农村初中业余田径训练中的运动员、家长、班主任、其他任课教师、体育教师、学校领导参与的积极性等运动员一系列的运动和训练行为表现情况。

三、过程

1、农村初中业余田径运动员训练的前期工作

(1)农村初中业余田径运动员初步了解

对农村初中业余田径运动员选材时家庭背景、学习情况、行为表现、身体机能指标,构筑选材的基本内容(如表一)。因此,在田径运动员选材之前通过讲座、谈话的形式帮助运动员对田径运动的正确认识,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同时还提出“团结、勤奋、尚志、拼搏”的田径运动员精神品质。

注:学习情况、行为规范由班主任填写。

(2)家长对田径运动员的认识与分析

对田径运动员的认识不高,认为田径运动员训练对学习没有太大的影响没有促进作用。因此,让家长达成共识必须了解田径运动员的益处,让田径运动发展目标的制定和发展方向进行家访并致田径运动员家长的一封信。

致田径运动员家长的一封信

家长

您好!

某某中学假期和平时田径运动员训练,为了选拔后备力量,经研究,拟选调部分运动员进行假期和平时集训,您的孩子经过学校的选拔,进入假期和平时集训名单中,这是对您的孩子的一种肯定,也是一次锻炼孩子意志品质的机会。望家长能同意孩子参与本次集训!

本次培训事项:

时间: 年月日—日;

集训地点:某某中学田径场;

交通工具:学校校车在各村口点接送,注意学生的饮食卫生和交通、人生安全。

运动员需带物品:自身所需的毛巾和杯子或者是矿水瓶(可带上作业)

家长如有顾虑和建议,请及时和某体育老师联系,手机号码:

历届运动员考取重点某市高级中学名单:

2、因地制宜,形成系统的训练计划体系

(1)根据队员情况,确定系统计划

田径运动员的成长规律和多年的训练实践表明,一个业余田径运动员的训练

全过程分六个阶段,一是启蒙训练阶段,二是一般基础训练阶段,三专项基础训练阶段,四是专项高训练阶段,五是专项提高竞技训练阶段,六是专项竞技保持阶段。农村初中田径运动队也是培养田径运动员后备人才途径之一,因此,作为教练员的体育教师中要大好基础;不能因急于远景规划而不从目前实际出发;也不能因目前实际水平差距大而不敢向难、新的技战术迈近。要制定一个系统的、明确的、符合实际的计划。在训练中教练员要走一步检查一步,通过测验,跟踪完成和提高的情况,从而及时总结、分析、解决提高。如(表二、表三)

训练任务 田径运动员能通过第一年九月和十月以及第而年11月至第二年6月的训练,提高他们自身的身体素质和竞技水平,充分发挥自身的身体技术的最高水平;使田径运动员在各级别

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比赛中有较强的拼搏意志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及稳定的心态。

训练目的 在训练当中对七年级和八年级田径运动员合理安排训练,能使田径运动员各级别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比赛中体会到竞技的激烈性和竞争性;使运动员能在竞技体育中得好的成绩和具有良好的竞争意识,发挥各年级员运动在训练中的竞技水平和技术竟技能。

以上运动员和教练员计划在第一年9月2日至第二年7月1月(下午16:00—17:30)分两个阶段进行封闭式训练。

注:①教练员必须每天做好训练计划和训练小结及总结。

②运动员必须每天做好签名和听取教练员每天训练小结及总结。

(2)加强田径运动员的思想教育、纪律、生活、安全、文化学习严格的管理制度

人们常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家庭是孩子受教育的第一课堂”,家庭教育对田径运动员的思想教育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平时通过电话或家访的形式,询问田径运动员在家的情况,以及在学校的表现。(如表四、表五)与家长共同配合,将田径运动员的不良行为消灭在萌芽状态。

学校教育是中学生思想教育建设的主渠道。也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教育:一是加强荣辱观教育。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是非、善恶、美丑观念。二是加强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贯彻《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培养和教育他们懂得为人处事的基本道理,规范和养成良好的文明生活习惯,形成积极向上、文明礼貌、团结友爱、克己奉公、助人为乐的品德。三是进行法制教育。对田径运动员进行法律、法制宣传教育,增强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四是加强集体主义教育。人的个性发展必须反映社会的需要,但人的个性与社会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所以必须提倡“我为人人”的崇高风尚。

为了学校和田径运动个人的安全,也为了警示自己,在田径运动员中制订生活安全须知和田径运动训练生活安全预案。(附件),还在田径运动员中组织“护校队”,组织队员分区域,分时间地对校园进行巡视。在巡视的过程中,队员能深刻地认识到各种错误的行为,不仅能够警醒自我、约束自我,而且还能够指正别人、帮助别人,培养了他们勇于承担,敢于负责的品质,为创建安定、和谐的校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田径运动训练生活、安全须知

某某中学田径运动员训练于第一次第一年年9月2日开始至第一年年10月20日,第二次第一年11月1日开始至第二年年7月1日结束。为确保此次田径运动员训练安全,顺利完成各项训练项目,为确保每位运动员的身体健康和人身安全特要求每位运动员做到以下几点:

认真听从学校领导、教练及生活指导老师指挥,不得擅自单独活动和单独外出,有事必须事先向教练请假。

训练必须按时到达,认真做好准备活动,认真听取教练的指导,确保训练过程的人身安全。

进入训练场地后,运动员要注意其他训练项目的展开,免得伤害自己,特别

是场地上在进行铁饼、标枪等项目时要倍加小心,(特别是跳高运动员一定要选好场地,铺好垫子)确保自身安全。

运动员在来校和回家途中必须遵守交通规则,杜绝在途中玩耍、追逐,不横穿马路,准时回家,注意交通安全。

田径运动员必须注意自身饮食安全,不乱吃不卫生、不洁净的食品。

训练期间田径运动员不得打架、斗殴,应该互相体谅、互帮互助、团结一致,发挥团队精神。

训练时运动员如果出现身体不适现象应及时告知教练或其他训练人员,树立“安全第一、训练第二”的思想。

训练时田径运动员应竭尽所能地发挥自身的素质进行训练,为以后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而努力。

总之,训练是为了比赛,是为了展现我们某中学学生的体育文化水平及精神面貌。我们一定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一切行动听从指挥,确保此次训练安全、顺利、有序进行,争取在以后各级别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比赛中取得好成绩。

田径运动训练生活、安全预案

为了田径运动员训练的顺利进行和开展,进一步加强田径运动员训练生活、安全,明确和加强某某中学某学年田径运动员训练的生活、安全责任,形成层层督促责任追究的安全管理网络,特制定东洲中学ⅹ学年田径训练安全预案:

1、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校长

副组长:德育副校长(主管体育)、教学副校长、主管安全德育副主任、主管生活服务副总务主任

组员:总务主任、主管后勤副总务主任、田径运动员各教练

2、生学习生活和交通安全组:

组长:主管生活服务副总务主任、主管安全德育副主任、

组员:主管体育德育副主任、田径运动员各教练

3、工作安全组:

组长:主管后勤副总务主任

组员:田径运动员各教练

补充说明:

1、后勤组及时提供田径运动员饮水、训练时间(6.00—9.30、14.30—17.30)点心(水果、面包等),并督促有关人员做好安全检查,确保田径运动员训练正常、有序进行。

2、应对突发事件的措施

①各训练教练和安全组发现安全险情和事故要及时向有关分管领导报告;

②有些运动员的路途比较远,教练员做好通话记录及乘车安全工作。

③田径运动员训练若有运动员发生伤害,各教练员立即在现场进行救助,如果严重的由教练陪同就医并及时通告安全工作领导小组,(交通工具由体育教师、校车驾驶员负责)。

④各教练必须作好记录,什么时间向谁报告、是否通报,处理意见等。

⑤对于重伤害的报告要坚持越快越好的原则,尽量避免拖延时间。

⑥教练员对无故不到的运动员或者无故擅自离开运动场的运动员,必须及时查明原因,与家长取得联系并做好记录。

学生时期应以学为主,首先要大好科学文化基础,需要对田径运动员进行合理有效的素质月度考核制度。为了更好地帮助和激励队员,实行月考百分制。根据队员一个月来在各方面的表现情况,进行量化计分,用他们考核的分值来确定优秀队员队员的评比。激励田径运动提高综合素质。

四、研究的结果与分析

1、对农村初中业余田径运动员选材时家庭背景、学习情况、行为表现、身体机能指标,构筑选材的基本内容来确定田径运动员“苗子”, 田径运动员“苗子”选材之前通过讲座、谈话的形式帮助他们对田径运动的正确认识,培养他们的田径运动的兴趣和爱好,能积极的参加田径运功。

2、因地制宜,形成系统的训练计划体系,加强田径运动员的思想教育、纪律、生活、安全、文化学习严格的管理制度,才能循序渐进提高农村初中业余田径运动员成绩和目标

五、研究的结论与建议

1、家访以及致田径运动员家长的一封信形式,转变学生家长对田径运动的认识,是田径运动员对田径运动兴趣和爱好、提高成绩环境形成的前提条件。

2、田径运动因地制宜,形成系统的训练计划体系,加强田径运动员的思想教育、纪律、生活、安全、文化学习严格的管理制度,通过一系列体系和措施,提高家长和田径运动员对田径运动的认识和关注程度,促进家长田径运动爱好、兴趣、支持等环境的形成,对培养田径运动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因此,田径运动训练计划体系化,管理制度严格化才能提高田径运动员的成绩和水平。

参考资料

第4篇:小学田径训练计划范文

[关键词]:田径 早期训练 早期专项化训练 方法

一、概念

早期专项化训练:早期专项化训练是指早期训练期间加入大量的专项化训练内容,使儿童少年过早地进行单一训练。

早期训练:早期训练是根据儿童少年时期人体生长发育的本特点以及运动素质发展的敏感期规律,在不同的时期,选择最有效的训练手段,发展儿童少年的身体素质。

二、早期训练的优势

少年儿童时期,大脑皮质兴奋占优势,爱好广泛,可塑性很强是全面发展的最好时期,同时也是长知识长身体时期,课余训练要考虑到他们的身体尚未发育成熟,不可能承受过大的负荷量,更不能进行早期的、大量的专项化训练。所以,在进行课余训练时,必须遵循他们的生长发育规律,按照他们生长发育特点安排训练。少年儿童时期的训练任务是发现和选拔后备人才,为创造优异运动成绩打好全面身体素质的基础。如果在敏感期,盲目地进行早期专项化训练,强调单一素质的提高,错过了素质的敏感发展期,再进行其它方面的素质训练,提高会非常缓慢。

三、早期专项化训练的后果

优秀田径运动员依靠早期培养,依赖于多年科学系统的训练来实现,大量体育实践与事实表明,少年时期基础训练成果往往为青少年阶段的更好开发创造条件。但是,目前我国中小学田径课余训练由于受当前竞赛体制的影响,多数学校为使队员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以显示在任领导业绩,提高学校的知名度,教练员不顾队员的身心发展规律,束缚了少年技术、体能和全面素质的有序发展,忽视基础训练的重要性,助长了少年儿童早期专项化的倾向,易于造成运动性损伤的发生,损害了少年儿童的身心健康。当前,中小学田径训练不重视基础训练,盲目求“快”过度成人化的专项训练问题普遍存在,这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影响田径课余训练向高层次发展的重要因素。少年儿童过早进行大强度专项训练将束缚和限制他们今后运动水平持续发展,甚至导致运动夭折。

虽然由于早期专项化训练使部分运动员在一定年龄阶段早熟并表现了那个年龄阶段的较高成绩,但由于技术基础薄弱或错误技术的定型,导致了这样的运动员走上早熟早衰的道路,不可能达到更高水平,更不可能在世界大赛中为国争光。所以,我们不应该为我国青少年运动员在世青赛、亚青赛或世界中学生比赛中表现的成绩盲目乐观,更不能简单地把我国成人运动员目前的水平与青少年比赛成绩之间的差距归结于“衔接不好”。少年田径训练不能拔苗助长和早期专项化,只能是因势利导,顺水推舟,系统训练,着眼未来。

过分强调早期专项化训练,或刻意抬高早期专项化训练的重要性,是不可取的,过早地对青少年游泳运动员进行专项化训练,势必会造成内容单一,方法简单,同时造成心理负担加重,不利于以后的训练计划。训练量的安排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关系到青少年以后的发展。有的教练为了自身的利益,不考虑青少年生理发育特点,盲目追求比赛名次和成绩,加速强化训练或片面地突击训练,进行不适当的大强度的力量训练,这种“拔苗助长”的训练方法,使一些有前途的学生过早“夭折”。

四、田径运动员早期专项化训练的解决方法

田径运动员的早期训练应以儿童少年身心发展规律和生物学特征为依据,制定长远的教学训练规划,并在实践中认真实施。为此,科学合理的训练就显得非常重要。青少年的生理、解剖特点与成人不同,训练时只有根据青少年的特点,科学地安排训练的运动负荷量,才能更好地运用体育手段来发展身体,促进儿童生长发育,增强体质,提高运动水平。训练时运动负荷量的大小不同,对青少年生理机能反应不一样,运动量过小,青少年生理技能反应就小,训练效果收效不大。运动量过大,对队员的身体机能刺激过于强烈,会使青少年神经系统肌肉等器官过度紧张、疲劳,造成身体机能失调,影响青少年身体生长发育,对健康有不良影响,有时甚至发生伤害事故。

从难从严从实战出发,进行科学地大负荷训练,是田径运动训练的基本准则。其核心是从实战出发,难点是正确处理数量与质量的关系,关键是如何把握符合项目特点的“量”,从而才能产生项目需要的“质变”。田径运动成绩的提高,取决于运动员的综合实力。因而,训练要突出“高效益的全面训练”,所谓高效益,就是高质量,所谓全面训练,就是多因素训练。而多因素训练的体现,不仅在训练设计的意识上,而且更应在具体的训练方法和手段实施上。训练实力不等于参赛能力,所以,高水平田径运动员的培养要两手抓,即专项训练实力与比赛参赛能力。所谓专项训练实力的培养,一定要紧紧围绕专项比赛特征进行训练,而田径运动员赛前安排的要求,关键是如何使运动员的体力与专项能力同步达到。

在中小学时期,少年儿童运动员应加强基础训练,使学生身体与心理全面发展,防止学校或教练员为了追求短期的运动成绩,大量的专项化训练,给学生上大力量,超负荷的生理与心理训练,大肌肉群与小肌肉群不能同步发展,心理上超出了学生的承受能力,使学生出现恐惧、逃避、退却等情绪。

只有安排合理运动负荷量,才能使青少年各器官的生理机能有较大的反应,运动后又能更快、更好地恢复到安静时的机能水平,促进青少年身体发育,增强体质。科学合理安排青少年训练,有计划的、长远考虑青少年的发展,杜绝短期行为,处理好早期专项化训练和全面发展的关系,在搞好身体训练的同时,也要有计划地进行技术和心理训练,要教育青少年重视放松的活动,合理补充营养,加强文化学习,为他们前途负责,打下良好的基础。

因此,应科学合理安排儿童训练,有计划地、长远考虑青少年的发展,杜绝短期行为,处理好早期专项化训练和全面发展的关系。如何处理早期专项化训练问题,笔者认为,教练员应改变管理观念,重新认识训练的阶段目标和训练的长远目标,同时应按照国家训练大纲和儿童少年生长发育规律来解决问题。应该进一步明确强调青少年训练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和输送人才,加强技术教学和技术训练,打好牢固的技术基础是达到高水平的关键。田径竞技运动是成人运动,也就是说,田径运动员出优异运动成绩的年龄段是在身心发育较为成熟的时候,即成人阶段。因而,少年儿童田径训练不能拔苗助长和大量的早期专项化,只能是因势利导,顺水推舟,系统训练,着眼未来。

第5篇:小学田径训练计划范文

【关键词】中学生;业余田径训练; 选材

温岭市作为我省的经济强市,田径运动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拥有大批适合从事田径运动的中学生队伍,各中学具有培养和输送体育后备力量的优势。根据本人多年的田径训练经验,浅谈如何科学合理安排训练计划,控制训练的过程,供大家参考。

1 中学业余田径训练特点

1.1 训练时间的业余性

中学生主要任务是以学习文化课为主,高中学生最大的任务是考大学,业余田径训练只是针对有运动才能的学生,学校业余田径训练只能在学习之余进行。我们将业余时间划分为课间休息时间、单元上课之前时间(早操时间)和单元下课之后时间(下午课外活动时间)。因此,中学业余田径训练将表现出时间短、次数不多的训练特点。

1.2 训练过程的长期性

竞技运动的提高不可能一蹴而就,它是一个长期、系统的训练过程。高中训练一般为3年,这为中学业余田径训练的长期性、不间断性提供了可能,在相对固定的体育教师下进行训练,能较好地保证训练的长期性、系统性和连贯性。

1.3 训练过程的阶段性

根据高中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15到19岁),正处于生长发育的突增期,肌肉面积小,肌纤维细,肌肉落后于骨骼的生长,骨骼的坚固性增强,男生身高增长仍明显,而女生明显减缓,神经过程的兴奋和抑制逐渐趋于平衡状态,分析与综合能力明显增高,身体发育接近成熟;这个时期的男女生具有较强的自觉性与独立性,思维能力显著提高,对兴趣与爱好趋向专一,观察与判别能力增强,盲从性大大减少。不同年龄阶段的不同生、心理特征,为训练阶段的划分提供了依据。

1.4 训练内容的多样性

由于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的特殊性和每一种训练内容对人体作用的局限性,学校业余田径训练所选择的内容应能提高学生各器官系统的功能,全面发展运动素质,掌握多种运动技术,促进全面发展,为进一步提高打好宽厚的基础。

1.5 训练方法和手段的趣味性

中学生不同于成人,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兴趣容易转移、田径训练过程较之其它体育项目枯燥,这样学生就难以较长时间的从事某一练习。因此,必须通过多样有趣的练习方法和手段提高运动员的积极性。

2 训练过程的控制

2.1 选材的控制

2.1.1 生理机能状况对身高、体重、胸围、血压、心率、肺活量、反应时等指标进行测量,根据测得数据选材。

2.1.2 运动素质的状况选测30m、立定跳远、十字障碍跑、30m单足跳计时计数。测试方法(略),根据测得的数据选材。

2.1.3 心智状况在运动素质测试前和测试后,用心境量表POMS, MAACL或者是BFS来测定学生体育活动和比赛时的心境。选择运动主观体验好,积极性高的学生。

2.1.4 参考父母亲的身高和体形;通过808(智商)量表测学生的神精类型。

2.2 训练过程目标的控制

训练过程的目标就是指训练过程中各个阶段所要达到的结果。依据学生的基本情况把目标划分为阶段性目标和终级目标,并且每个目标都应有定性和定量的要求。

2.3 训练阶段过程划分的控制

一般来说,1周为1个小周期(5到6天),高中业余田径训练一般在期中考试前后各为1个小中周期(2个月)和一个学期为大中周期进行。

2.4 训练计划制定的控制当训练阶段划分以后,就要根据阶段来制定训练计划

制定计划要依据师生的基本情况、训练的目标、训练的内容、场地器材条件、训练过程的各个阶段等制定出:课间训练计划、课时训练计划、训练日训练计划、小周期训练计划、小中周期训练计划、大中周期训练计划、全年训练计划。无论制定以上那种计划都必须体现全面性、系统性、合理性、可接受性、灵活性、实效性、一致性原则。

2.5 训练计划实施过程的控制

2.5.1 课外活动课训练计划实施过程的控制指导思想:以发展1到2项身休素质或某项运动技术为主,选择训练内容,采取适宜的方法和手段,完成训练任务。

训练目标:对于发展的1到2项素质或某项运动技术的学习提出具体要求。100m ×5次,男生每次不能超过13秒,女生不能超过15秒等。

内容选择:以灵敏、速度为主的内容;以速度、速度力量为主的内容;以一般耐力为主的内容;以某个专项为主的内容等。方法和手段:根据发展素质和技术的要求,依据课的内容和训练目标,可相应采用重复法、间歇法、变换法、持续法、游戏法、竞赛法、循环法、趣味法、综合法等等。

信息反馈:测试成绩、任务完成情况,一次训练结束后3-5min队员心率情况,是否有规律的下降,还有学生训练的积极性、面部表情、肌肉弹性、睡眠等等。

2.5.2 不同时期训练计划实施过程的控制指导思想:根据学生生长发育和身体素质异时性发展规律、人体机能适应性变化规律、认识规律和时空的变化,按照一般训练与专项训练相结合的原则、不间断地系统训练原则周期性原则、合理安排运动负荷原则和区别对待原则来控制不同时期的训练过程。

训练目标:确定队员所从事的具体运动项目(如100米或400米);积极培养队员从事专项运动的兴趣、责任感、自信心;进一步改善和完善专项技术;提高承受较大运动负荷的抗练习能力;进一步提高专项生理机能,使其适应专项运动的需要;初步形成与专项运动相适应的心理品质,以及系统地学习专项运动的理论知识。

选择内容:着重于专项训练、无氧耐力、最大力量和力量耐力。并根据专项发展和提高的要求,应特别注重加强基本技术的训练,专项技术微细结构动作的训练,全面身体素质和专项身体素质小肌肉群力量的提高,选择与专项相关密切的各项内容。如:专项本身,专项的一些辅和诱导性练习,与专项用力特点和动作方式相同和相近的各种练习。根据训练的任务和选择的内容,适当选用这些方法:重复法、间歇法、变换法、持续法、游戏法、竞赛法、循环法、趣味法、综合法等等。信息的反馈:通过测验、比赛、观察、座谈、问卷调查等获得身体素质、运动能力、心智素质的各项指标。为下次课或下一阶段的训练目标,训练计划的制定提供依据。

3 结语

为了最优控制高中业余田径短跑训练过程,施控者在训练内容、形式、方法、手段和训练时间的安排上,内容出现的顺序上,依据中学业余田径训练的特点和训练规律及短跑运动的特性,有程序、有重点、有计划地进行安排。高中在一般身体训练与专项身体训练结合的基础上,注重加强专项技术、专项技术细微结构动作的训练,在量积累的基础上逐渐提高负荷强度。

参考文献:

[1]徐本力.早期训练科学化的提出及系统化训练理论[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1(2):1-6

[2]徐新红.少儿田径教学训练特点及阶段训练特征[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1(2):70-73

第6篇:小学田径训练计划范文

摘 要 有效地抓好小学田径队的日常工作,对于保证训练效果,培养体育人才,提高学校体育运动技术水平,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对此,笔者就针对抓好小学田径队的日常工作方面谈谈自己的观点,并和同行们实践与思考。

关键词 田径队 管理 日常工作

一、严格管理、抓好出勤率

(一)科学管理,刚柔并济

任何一个组织,都要有一定的管理制度,学校田径队也一样,严格实行训练管理制度是整个田径训练工作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不仅可以保证训练工作的正常进行,而且对运动员的思想品德教育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在实践中,首先要严格考勤,有迟到和缺勤的要按照原因进行处理并补足训练;要记录每次的训练成绩,并对规定时间内不能达到要求的队员,给予单独加训。对不能按时参加的学生要进行原因调查,并迅速和班主任、家长取得联系。其次,对每次都能按时参加,并能积极训练的学生给予适当的物质小奖励。再次,在生活、学习中,老师要关心、热爱学生,多和学生交流,且要在平时多和班主任和任课老师联系,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尽量做到“学习训练两不误”。这样长期坚持下去,队员就会自然形成一种良好的训练作风。

(二)重视学生的文化课成绩

文化课成绩的好坏往往是家长干涉学生参加学校课余训练的一个重要理由,作为带训教师必须要充分认识到这点。首先,在组建新的运动队时,我们必须全面了解学生的文化课成绩,并把学生文化课成绩的变化作为学生运动档案的其中一项重要内容。新一届运动队名单初步确定后,要及时下发《告家长书》,并在《告家长书》中说明课余训练的训练时间以及带训过程中会随时关注学生的文化课成绩等事项,以达到争取家长配合学校,支持孩子参加训练的目的。其次,我们要经常向文化课任课老师了解学生参加训练后文化课成绩的变化情况,并及时把学生的变化情况告知家长,变化较大的学生还需要向家长做好解释工作。最后,在每学期的期末对能坚持训练且文化课成绩保持原有成绩或有进步的学生给予表扬、奖励。

(三)及时督促缺勤学生

带队训练,学生缺勤是在所难免的,关键学生的缺勤是因故还是无故,作为教师应该对每个学生的缺勤事由调查清楚。对于无故缺勤的学生要及时了解学生心理的真实想法,掌握他们无故缺勤的真正原因,以便对症下药。对于第二次无故缺勤的学生,要给予批评教育,并与他们家长或班主任沟通,让他们也参与督促学生的训练。

有些老师对于学生的缺勤不闻不顾,这就给那些无故缺勤的“偷懒”学生有了可乘之机,会使他们觉得我来不来训练,老师根本不知道或不在意,于是频繁的缺勤现象就随之产生。每个人都有惰性的,这一部分学生的无故缺勤肯定会影响到其他学生的训练心态。久而久之,就会经常性出现参差不齐的训练队伍,严重影响训练的系统性。

二、敬业奉献勤训练

(一)爱岗敬业,乐于奉献

学校运动队训练是体育老师的重要工作,甚至在某些领导的思想意识中,代表学校去比赛拿到奖杯和锦旗比其它任何工作都重要。当然,老师也需要通过学生的比赛来体现自己的价值,特别是小学的体育老师。需要注意的是,老师应当干一行爱一行,既然要做,就要做得出色,至少也要问心无愧;要善于从训练过程中发现快乐,体会幸福。

(二)动手动脑,强化学习

运动训练既是体力劳动,又是脑力劳动,对此,老师要积极学习科学训练方法,总结训练经验,如写一些训练心得,并通过电视、网络、书籍、报纸、杂志等多种渠道了解田径技术的新发展,提升自己的业务素质。近几年来,本人所在体育教研组针对每个老师的特长,并按照项目的需要进行了科学的分工。在每学期初,都会针对本学期的比赛任务进行训练安排,要求体育老师不仅要有训练计划,而且在每次训练后写好训练小结,并在一段时间以后,针对训练当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讨论,最终达到提高训练的效果。此外,只要有外出培训的机会,不论是哪位老师出去学习,回学校后都要作报告,由此,通过多种途径即可有效提高教研组的整体水平。

(三)安全第一,健康为主

活泼好动是小学生天性,在个体参与性强的田径运动中更是喜欢追逐打闹,你追我赶,这就加大了学生受伤的可能性。近年来,安全问题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特别是前几年中小学校园安全问题,更是提高了人们对校园安全的重视程度。这就给老师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挑战。所以,小学田径运动队训练中的安全问题就显得至关重要。老师在田径训练中,需要注意以下三方面,以保证学生的安全。

1.课前准备

课前准备首先包括医务设施的准备,为了防止在训练中的各种意外,需进行一些必要的医药准备,比如创可贴、红花油这些常用药品,有利于保障小学生在田径训练中受到意外损伤,为学生的健康提供必要的保护。同时,要在课前向学生讲清楚本节课训练中的一些危险动作、一些可能引起损伤的错误动作以及万一发生危险应如何保护自己等。

2.课上训练

小学生爱玩、爱闹,但是又控制不好力度、强度,所以在追逐打闹、你抢我赶的田径运动中极易发生碰撞跌打等人为伤害,这就要求老师要保持活泼有序的竞争氛围,力争把比赛训练维持在可控范围内,防止意外的发生,保证学生的健康。

第7篇:小学田径训练计划范文

关键词:中小学校; 培养; 田径运动员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3-172-001

作为一名体校的田径教练员,在选拔优秀的体育苗子中,应注意到全市中小学是最大的人才基地,要经常不间断地到各个学校去观察去发现。同时与优秀的体育传统学校保持密切的联系,及时发现,及时沟通。如条件允许有必要到各个县区看看,从中会有很大的收获。我国许多优秀的田径运动员都来自农村与山区。在学校的业余训练中,随着在校学生学习负担的逐渐增加,参加业余训练的时间越来越少,人数也越来越少,因此要从中选拔一些身体素质较好、热爱体育运动的学生具有一定的难度。只要认真观察,从中不难发现一些体育苗子。就这些情况谈谈我对选拔培养青少年业余田径运动员方面的一些体会以及看法。

一、形态、机能、身体素质选材

作为基层的教练员选拔运动员,首先应该熟悉项目的选材标准、素质要求(短跑、中跑、投掷、跳跃),熟悉各年龄阶段的运动员身体发育基本特征,将运动员身体素质的基本特点与田径项目的要求有机结合起来。不要轻易放弃一些具有潜力的运动员,尽可能让他们先训练观察一段时间,然后再作结论,这要求教练员具备一定的经验和足够的耐心。这个阶段应注意培养运动员的训练热情、提高他们的思想素质和领悟能力,同时注意观察运动员身体素质的变化。例如短跑运动员选材,首先注意观察运动员的外形。运动员应上下肢比例适度,小腿长,臀部上翘,跑的动作要自然、放松、动作幅度大、直线性好、关节支撑有力。给运动员做一个简单的体检,了解运动员的健康水平、血色素、肺活量等等,以及遗传因素等,看他是否适应训练的要求,然后按专项要求将形态、素质、机能指标分成优、良、一般三个等次,如果均为优,说明该运动员具有比较高的训练价值,成才的机会就比较高。

二、基础培养

初步选出一些运动员时,在训练初期应注意观察运动员身体素质发生变化的情况,对动作的理解、模仿能力如何,同时了解运动员家庭环境、经济收入水平、学习成绩、学校老师以及家长对训练的支持情况、运动员本人对田径运动的喜爱程度,了解这些情况后及时处理、引导。同时教练员应尽快制定训练计划,提高运动员竞技水平,在这个阶段教练员应多和运动员交流,多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使运动员与教练员沟通顺畅,这样对稳定运动队十分有好处。当运动员达到一定的水平时,他也就有成就感和荣誉感,也不会轻易离开运动队。教练员应该充分利用优秀运动员的成功实例来激励新运动员刻苦训练,努力提高运动成绩。训练初期在制定运动员的训练计划时,应注意循序渐进,同时注意训练的手段,安排应当多样化、兴趣化,让运动员在训练中不断得到提高。当运动员达到一定水平时训练方法的安排就应当有一定的选择性和指向性。

三、发展全面身体素质

良好的身体素质是发展专项的基础,基层训练尤其要重视身体素质的训练。

1.发展速度素质

初训阶段训练已经着重发展反应速度和动作速度。如单手快速摆臂、双手快速摆臂、快速换腿跳、扶墙单腿快摆、原地快速高抬腿、计时楼梯跑等,听口令快速反应练习、球击腿躲避游戏等。发展移动速度,一定要在建立相对定型的技术动作基础上,逐步提高联系的强度,保证充足的间歇时间,避免疲劳训练,提高每次训练的质量。

2.发展耐力训练

为防止耐力训练的枯燥无味,提高训练激情,保证训练质量。耐力训练应设计不同地形、不同强度要求、不同的量、不同的手段和方法,如匀速跑,交替跑等。接近终点进行冲刺跑是每次耐力训练的共同要求。

3.力量训练

少年儿童的力量训练应着重于相对力量,少用杠铃。如拉皮筋摆臂、前摆、侧摆、大立步、引体向上、双杠、双臂屈伸、支撑摆腿;两人一组仰卧推、俯卧撑等。爆发力训练,前后抛实心球、铅球、立定跳、跨步跳、单足跳、蛙跳等。综合练习,仰卧起坐、仰卧举腿、仰卧车轮跑等。

4.柔韧练习

柔韧练习应静力与动力练习相结合,并针对主要训练内容进行重点的柔韧练习,肩关节、双臂绕环、手交叉头后压,换物沉压肩。分腿跳转胯、俯背大绕环、起跨腿绕栏、侧身交叉步跑等。小腿,提踵、弓步伸压。大腿,前踢腿、侧摆腿、后摆腿、纵叉、横叉、跪压、跨栏坐。

以上各种身体素质练习通过有效的安排可以达到发展速度、力量、耐力素质的功效。

四、输送阶段

运动员是否具有成为专业运动员的条件,教练员应当了解有关的基本条件、基础水平,便于及时输送到省一级专业运动队,以避免耽误训练的最佳时机。因为无论是训练水平还是训练环境,学校的训练都达不到专业训练的要求。有些运动员的身体条件稍差一些,但通过训练也能达到一定的水平和报考体育专业院校,同时可参加运动会完成比赛任务。

第8篇:小学田径训练计划范文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4)09-000-01

摘 要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学校对学生身体素质要求也在不断地加深,随之体育教学改革也在深化。但是由于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在开始训练的时候总感觉没有着力点,如何开展体育教育成了各级教育部门领导的注意。

关键词 体育 素质 训练

一、选材方法

要想培养出好的田径运动员,首先就是要对培养人员进行选材,只有有潜力、有能力的人才可以培养的出好的田径运动员。在四至六年级的学生中进行考试、评比,挑选出有发展潜力的选手进行培训。

(一)先天条件

一般来说先天条件的优势要相对比后天训练的优势要大一些,它是指运动员本身所具有的一个条件,身高、体重是最基本的条件,可以通过参考他的家属来推测孩子以后身体的发展。例如像短跑运动员的要求就是身高要高,体重要相对的轻一些,而且需要小腿的长度比大腿的长度要长一些,这样步频相对快一些。还有,步频是天生的,后天是很难训练出来的,一个优越的短跑运动员最主要的就是靠步频,当然,步幅也是很重要的。中长跑的运动员就需要体型均匀、轻捷,体重偏瘦,不然任何一个小问题都会给运动成绩带来一定的影响。

(二)身体素质

身体素质通常指的是人体肌肉活动的基本能力,是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在肌肉工作中的综合反映。身体素质一般包括力量、速度、耐力、灵敏、柔韧等。这不仅与遗传有关,也和后天因素有关。身体素质包括五方面:1.速度素质,是人体在单位时间内移动的距离或对外界刺激反应快慢的一种能力;2.力量素质,是身体某些肌肉收缩时产生的力量;3.耐力素质,是指人体长时间进行肌肉活动和抵抗疲劳的能力;4.灵敏素质:是指迅速改变、转换动作和随机应变的能力;5.柔韧素质,指人体活动时各关节肌肉和韧带的弹性和伸展度。

(三)运动技术

运动技术又称“动作技术”,各体育项目技术动作的总称。指符合人体运动科学原理.能充分发挥身体潜在能力完成动作的合理方法。

(四)心理素质

心理素质是人的整体素质的组成部分。以自然素质为基础,在后天环境、教育、实践活动等因素的影响下逐步发生、发展起来的。心理素质是与比赛结果息息相关的,好的心理素质会使运动员拥有好的发挥,或者发挥的更好;相反心理素质差会影响比赛成绩甚至是无法比赛,所以在选择运动员的时候一定要挑选心理素质较好的人员。

(五)“通才”

在所有小学中,要想在每个运动项目里找出有天赋的运动员人才基本是不可能的,所以,小学的田径辅导教师就要注意选通才、培育通才。

二、训练方法

一旦选好了人选那么接下来的任务就是要进行专业的训练了。小学时期是一些基础素质训练的敏感期。在这一时期对小学生运动员进行科学的基础训练和二次选材,对确定专项以及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训练计划

第一阶段(1―4周)选拔队员,进行一般强度的训练,恢复体力,发展一般力量。每周二次,每次一节课。

第二阶段(5―15周)注重培养队员的专项,进行强化训练,提高专项成绩。每周三次,每次一节课。

第三阶段(16―20周)突出专项成绩,采用比赛形式进行强化队员素质。每周三次,每次一节课。

(二)辅助教学

1.多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的需要

不是每一个学生都是带着积极的态度来投入到训练,这个时候就必须注意观察学生在训练中的动态,他们都会有不同的反应,有沉默不语的、有吱吱叫苦的。因此要经常和同学沟通,大家在训练的过程中都遇到问题就当着大家的面提出。

2.全面发展,注意重点

小学生出于生长缓慢期,但是体能好,这一时期如果稍微加大训练的强度,稍有针对性就会出现成绩提高幅度较大的现象,特别像速度、弹跳力等基础素质。在基层的训练中,有时往往急于求成,过早的追求年龄组的专项成绩,而破坏了身体素质提高的波浪形规律,拔苗助长,这对今后专项成绩的提高是不利的。还有,素质训练中,单一的进行一般素质练习,训练的过程太过枯燥、机械。而且很难有针对性。解决这一矛盾的方法就是“全面发展,注意重点。”

“全面发展”,就是指把适合校学生时期发展的柔韧、协调、;灵敏、速度等素质,有机地分配到训练计划中,坚持经常联系,并做到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循序渐进。“注意重点”,就是指抓住这一时期的灵敏素质。反应速度是小学生运动员的敏感素质。小学生从5岁开始提高频率,到12岁时达到频率高峰,以后虽经过专项训练,但提高幅度也不会很大甚至不会再提高。所以小学生运动员如果不进行速度训练,以后很难弥补。像这样的重点素质练习,就要适当安排密度大一些,强度也大一些。当然在练习中一定要注意方法,在全面安排身体素质训练的基础上,突破重点,合理搭配,尽量做到“少吃多餐”。

3.合理安排短游戏,注重方法

在日常的训练中,要适当合理的安排练习内容,认真地根据训练对象制定出详细的月训练计划、周训练计划。科学的预测和制定出队员的各项素质指标,做好训练日记,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并及时调整和充实训练内容,确保每个队员的身体素质有计划分步骤有针对性的巩固提高。

激发学生积极参与,训练前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各种游戏、活动,时间保持在十分钟左右。在一定的情境氛围中尽情的玩,在玩中学、玩中乐,这样,不仅增添了学生对体育的理解,了解体育的魅力,而且还能使学生自身的潜力得到发展。

第9篇:小学田径训练计划范文

但是,由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体制的改革滞后于社会的发展,整个青少年田径后备人才培养体系暴露出了一些明显的弊端,究竟未来的中国需要什么样的青少年田径后备人才培养模式,才能培养出世界级的优秀田径运动员。需要从多视角的综合研究,特别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实证性研究,更显重要。

目前我国所依旧运行的青少年田径人才培养模式,主要还是“金字塔型”的三级训练培养模式,这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在市场经济改革,特别是“三大球”职业化改革的冲击下,国家对优秀田径后备人才投入的资金更加不足,这就使得现有的“三级”培养体系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问题和困难。同时,另外三种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也同样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和政策的扶持。

一、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由于田径运动项目本身的特点、人们观念的落后以及人力所限,田径运动的宣传还很不够,对田径运动的组织还缺乏应有的创新,对广大青少年的吸引力不是很高,参加田径项目训练的青少年越来越少,从而导致基层体校青少年田径选手越来越少。由于“金字塔”塔基的薄弱,塔身萎缩,省市运动队难以再从基层体校选拔出更多的有培养价值的后备苗子。国家队缺乏高水平田径后备人才的储备。

2、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在全国学校推行的所谓“快乐体育”,以及在21世纪初教育部启动的《新课标》的推出,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目前中小学校的体育课基本上停止了田径运动的项目教学,这种思维的极端和观念的“洋化”,不仅对我国青少年田径后备人才的培养产生了砍断塔基的作用,更对我国青少年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巨人损失。

不仅如此,教育部公布的《2002年学生体质健康监测报告》分析并指出了学生体质健康存在的主要问题:

①体能部分指标继续呈下降趋势。2002年与2000年相比,我国学生的速度、爆发力、力量等素质继续出现下降,除反映速度素质的50米跑成绩下降幅度较小外,其余各方面素质尤其是反映下肢爆发力的立定跳远水平、反映腰腹肌力量的仰卧起坐(女生)水平的下降幅度明显。

②反映肺功能的肺活量继续呈现下降趋势。

③超重及肥胖学生明显增多,已成为城市学生的重要健康问题。

④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仍然居高不下。女生视力不良检出率高于男生;城市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高于农村学生,但随年龄增加,城乡差距减小。

3、由于我国日益推进的市场经济改革与机构改革,许多地方的业余体校已经夭折。地方体校的大多数(体育较好的省市,如:山东省、辽宁省、江苏省、浙江省等除外),都面临经费不足的困扰,也就导致了一些体校有名无实,到了比赛时,出现到处借运动员代替比赛的现象。对田径运动,尤其是青少年田径运动资金投入的限制,导致了这项投资较大,培养时间较长的项目缺少财力的补充,就很难以维持,更谈不上发展了。因此,经费的投入问题也是影响我国青少年田径运动发展的一个瓶颈问题。

4、从上到下的金牌意识,特别是地方体校由于过分注重金牌效应,忽视对青少年运动员全面素质特别是文化素质和道德素质的培养,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一些有培养前途的优秀运动员继续深造的机会。也造成了退役运动员再就业的困难,导致了不合理的人才培养与人才浪费。同时也由于缺乏适宜的激励机制,很多优秀运动员见好就收,激流勇退,这种高水平选手因为主观原因造成运动寿命的减损,给国家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带来巨大的损失和浪费。

5、传统的优秀田径后备人才的培养模式,是业余体校(县区)、体校(地市、省)、省运动队、国家队“三级训练网”的“金字塔型”培养模式,但是他必须有强大的“举国体制”为后盾。而离开了政策支持、财政补贴和硬件建设,其发展也就举步维艰了。

6、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在发展中虽然取得了一定的经验,为省队及优秀运动队输送了大批的优秀后备人才,但是已经凸显出四大问题,即:经费短缺、培养目标与评估指标不明确、选拔培养渠道不畅、缺乏完整统一的训练大纲等。

7、“体教结合”已经成为中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一种模式。已经在部分大学取得了成功。但是,还需要在更多大学推广,还需要在更多的大学给予招生政策与培养政策的倾斜,需要资金的支持,需要总结经验在大学推广。

8、社会力量办(青少年)田径俱乐部属于尝试阶段,已有的多是昙花一现,离开了企业的资金投入,俱乐部就运作不了。

二、对策与建议:

1、积极探索体教结合的中学――大学培养竞技体育优秀人才的模式、以及社会力量办(青少年)田径俱乐部的模式还需要国家政策的扶持以及有关方面资金的支持;

2、发挥举国体制的优势,鼓励各省(市、自治区)找准突破口,逐渐形成自己的优势项目;

3、科技兴体,提升田径运动训练与恢复的科技含量,提高教练员的综合素质;

4、建议教育部考虑在大、中、小学校体育课程中,硬性增加田径运动项目的教学内容,重新奠定“金字塔”的塔基,为中国田径运动的可持续发展源源不断地提供后备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