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绿色建筑的概论范文

绿色建筑的概论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绿色建筑的概论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绿色建筑的概论

第1篇:绿色建筑的概论范文

[关键词]高职院校 绿色建筑 人才培养

[作者简介]徐黎明(1974- ),女,江苏南通人,江苏省常州建设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计算机应用、职业技术教育。(江苏 常州 213016)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23-0125-02

建筑类高职院校是为建筑行业培养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学校,其培养出的学生只有在知识、素质、技能符合行业要求时,才能体现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高职办学指导思想。因此,建筑类高职院校的职业教育,应与建筑行业的需求有效对接,紧跟建筑行业发展的需要,把握机遇,迎接挑战,才能让学校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一、建筑行业发展对绿色建筑人才的需求

建筑是文明发展的重要载体,是综合展示文明成就的标志,也是各类能耗的综合载体。随着对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的重视,大力发展绿色建筑已形成一种共识。“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建筑业要推广绿色建筑、绿色施工,着力用先进建造、材料、信息技术优化结构和服务模式。”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要向更深层领域发展,就必须建设绿色建筑人才体系“大厦”。绿色建筑的落实,往往需要多个工种、多个责任方参与,并贯穿于立项、规划、设计、施工以及后期使用的全过程。这些人才除了需掌握传统的建筑专业技能外,还需要掌握相应的绿色建筑设计、绿色建筑施工技术、绿色材料等知识。但目前绿色建筑专业人才在国内还属于新兴人才,仍有相当多的设计人员和施工人员不了解绿色建筑设计和施工的方法,不具备绿色建筑的理念。因此,绿色建筑的专业人才还存在较大缺口,建筑行业必将拉开一场绿色建筑人才争夺的“未来之战”。

二、建筑类高职院校培养绿色建筑人才的重要性

绿色建筑行业的发展,离不开起基础支撑作用的绿色建筑技能型人才。因此,在绿色建筑人才培养方面,应避免出现重高等教育、轻职业教育,重科技研究人才、轻职业技能人才的现象。除了要培养从事绿色建筑科技开发的领军研究人才之外,更需要重视培养绿色建筑行业急需的实用技能人才。建筑类高职院校担负着培养建筑行业生产第一线高级技能应用型人才的重任,培养出满足绿色建筑行业需求的一大批动手能力强、上手快的专业技能型绿色人才,对于推动绿色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及相关绿色建筑产业链的良性运行,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作为培养建筑行业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建筑类高职院校,针对建筑行业对绿色人才的需求,有责任顺应绿色建筑发展形势,了解绿色建筑发展对建筑类高职院校人才的知识、技能结构带来的变化,找到建筑类专业建设和建筑行业、社会人才需求发展变化的结合点,明确适应当前绿色建筑技术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规格,正确定位相应的就业岗位,探索培养绿色建筑人才的途径,才能实现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的零距离,体现出建筑类高职院校的“品牌效应”。

三、建筑类高职院校培养绿色建筑人才的途径

1.营造校园氛围,建设绿色建筑文化。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可以陶冶情操、美化心灵,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作为建筑类高职院校,应坚定服务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办学方向,践行环境教育、生态教育和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全新理念,从而最大限度地契合当代建筑行业发展对绿色建筑人才的需要。

在对校园整体设计时应考虑现代建筑理念、绿色环保的概念,根据校园所处地理位置,整体规划布局和定位建筑的风格,以人的行为活动需求作为整个建筑设计的切入点,进行方案设计,从而使校园的整体融合于校区周边的自然环境中,营造生态文明的氛围。通过建造绿色建筑展览馆和绿色建筑示范楼,提供绿色建筑和绿色校园技术的体验与科普;通过海报、板报、专栏等形式,大力宣传绿色建筑的常识和方法,丰富具有“绿色理念”的校园人文内涵;通过开设绿色建筑典型案例分析的讲座,宣传传统建筑特色、现代教育建筑特点和绿色低碳时代要求的元素有机融合的建设理念;通过生活秉性修养、社会环境维护、校园绿色文化的熏陶等一系列活动,将绿色建筑相关的知识、政策、法律和法规等内容的教育融入全校范围的教学工作和活动中,将绿色建筑的理念贯穿于师生员工的教学、科研、行政管理与后勤服务等各个领域,力求在这样一种“绿色”的教育土壤上,培养出具有“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高素质绿色建筑专业技术人才。

2.适时调整课程体系,紧跟市场需求。课程改革是高职发展的核心问题,好的人才培养模式必须通过好的课程体系才能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因此在课程体系进行调整时,需要紧密关注绿色建筑行业动态,适时引入绿色建筑行业标准,与时俱进更新教学内容,从而重构理论教学体系,夯实实践教学体系。

首先,对课程内容进行调整,丰富绿色建筑的知识。在确定人才培养规格时,将具有节能减排意识和技术作为必备要素。通过与相应的行业、企业进行合作,根据绿色建筑新的技术领域和新的职业岗位(群)的要求,结合相关职业资格标准,对课程体系进行及时的调整和完善,如增加“建筑物理环境概论”“绿色建筑及技术概论”“建筑物理测试技术”“计算机物理环境设计”“节能建筑设计”“材料与建筑可持续发展”“现代住宅发展概论”“景观与生态建筑学概论”“建筑环境虚拟现实基础”等课程;也可通过对课程标准的调整和课程内容模块的增设,来添加绿色建筑相关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如在“建筑施工”等相关课程中,增加绿色施工技术及绿色施工管理内容,在“建筑学”课程中增加绿色建筑的基础理论知识等。

其次,转变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培养绿色建筑的理念。教学中结合当前建筑行业节能减排技术的发展方向,通过与企业工程师共同设计合理的教学内容,建立灵活有效的教学方式,丰富节能、环保教育内容,既重视学生绿色建筑基础知识的储备,又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如针对企业的某个节能减排技术问题,开展科技创新竞赛,加强学生对该问题的认识、判断,培养有效解决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又如,针对建筑设计类专业,企业给出设计背景,通过举办绿色建筑设计大赛进行真题真做,让学生更多地关注绿色建筑的元素,培养低碳减排的建筑设计思维,在潜意识中不断深化绿色生态意识。

第三,建设优秀校外实训基地,增强绿色建筑的意识。由于建筑行业的特点,使得建筑施工过程不可能在校内实训场所全部再现,通过校外实训基地,可以弥补建筑专业部分实验条件的限制,使学生的专业技能在真实环境中得到高效训练。因此,在实践教学时,通过认识实习、课程设计、毕业实践等方式,把具有良好节能降耗意识和环境保护措施的企业作为实训基地,将绿色建筑鲜活的例子展示在学生面前,使其了解绿色施工原则,掌握节能减排降耗等关键环节,意识到绿色建筑带来的经济性效果和社会、环境效益,从而为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和能力的形成创造良好的条件。

3.双师素质培养,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产学研结合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双师队伍是五年制高职产学研结合的有力保障。高职院校产学研结合的双师,不仅指向校内专业教师,同时还指向校外行业、企业的专家,学校可以通过如下有效途径,提升教师双师素质:第一,从绿色建筑相关企业聘请领军人物和技术能手,充实专业教师队伍,通过共同开展专业建设、岗位标准制定、开发实践课程、实训基地建设及学生实践指导等工作,成为青年教师的企业导师和成长导师,带领一批专业教师快速成长。第二,派专业教师到建筑企业挂职锻炼或作为访问工程师进行工作学习。专业教师参与到企业的绿色建筑相关的工程和相应的工作环节中,接触真实的工作环境,把握行业技术发展的方向,丰富自身实际工程经验,并学习新的工艺和技术,实现教学内容与企业技术无缝对接,为教学改革建言献策。第三,与科研单位、企业进行合作,开展绿色建筑技术研究。让教师参与绿色建筑项目的建设,共建相关专业实验室,围绕资源高效循环利用,开展关键技术研究,参与循环、生态、低碳技术的研发和推广。这样,既可以提升建筑类高职院校教师的科研能力,又能让教师站在技术的前沿,直接地感受到绿色建筑发展对学科和专业建设的要求,并能通过建筑企业将绿色建筑的科研成果迅速市场化,促进建筑业的发展。

教师专业化是世界教师教育发展的趋势和潮流。由于技能教育与传承是职业教育特殊的内在属性,既要求“口授”又要求“身传”,这就需要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们自身技艺精湛、身手高超,才能“强师手下出高徒”。而绿色建筑行业作为一个新兴的战略性行业,尤其需要相关专业教师与时俱进,不断学习绿色建筑理念和绿色建筑技术,树立绿色意识,提高绿色生态素质,再通过专业教学辐射给学生。

4.谋求科研院所的支持,进行技术引领。建筑类高职院校可与绿色建筑相关的研究院所形成技术联盟,建立绿色建筑网站或绿色施工论坛,也可邀请一些绿色建筑专家和研究人员定期开设绿色建筑培训课程或专业讲座,提供目前绿色施工相关技术以及新型绿色建材的最新资讯,倡导绿色的生活方式。从而从全社会的角度来培养节能环保的意识,逐渐增加绿色建筑的市场需求,并能促使开发商积极开发绿色建筑,通过绿色运营、管理、营销、服务的方式,从源头上有效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重视绿色建筑人才的培养。

5.参与行业组织活动,发挥平台作用。行业组织是教育和生产结合的最佳平台,对于职业教育而言,他们是专业权威和实际生产有关教育需求的提供者。建筑类高职院校通过参与行业组织的相关活动,可以近距离把握建筑行业的发展前景和技术动态,通过制定行业发展规划和行业标准,参与绿色建筑标识的评审,可以规范绿色建筑市场行业,促进绿色建筑的繁荣和发展。在建筑类相关注册资格认证和考试的组织工作中,建筑类高职院校的专业师资可参与考试大纲和试题的编写,通过建议,适当增加对绿色建筑、绿色施工知识的考核,提高从业人员的绿色建筑素养。可通过加入建设教育协会,利用学校教育资源的优势,由建筑类高职院校提供培训场所和专业师资,承接行业主管部门的各种层次的企业职工培训,为现有的建筑从业人员提供绿色建筑方面的继续教育,让他们通过再教育的过程,进行绿色建筑知识和技能的丰富和完善。

四、结束语

发展绿色建筑,急需高素质、专业化的人力资本支撑。建筑类高职院校应充分调研绿色建筑行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营造多方联动的育人环境,与区域经济紧密结合,发挥资源优势,才能培养出真正适应绿色建筑这个新兴战略行业需要的高素质、强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宝元.我国需要绿色人本战略[N].中国教育报,2010-12-06.

[2]刘金石.绿色人才:积蓄绿色发展势能[N].中国教育报,2010-12-28.

[3]陆舟.我国引入和推广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思考[J].上海节能,2011(1).

[4]孙静华,眭永兴.试谈五年制高职产学研结合为导向的“双师”队伍建设[J].教育与职业,2011(29).

[5]王军,吴雯雯.建筑节能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研究[J].中国水运,2009(9).

第2篇:绿色建筑的概论范文

关键词:建筑规划;绿色理念;节能设计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 A

建筑业本身就具有高能耗的特点,因此绿色与节能就成为了建筑业的发展方向。我国的建筑业在这方面的起步较晚,因此相关技术和理论都不成熟,在这种情况下,增强对绿色理念的应用,以获得更多的实际经验显得尤为重要。建筑的规划设计人员要与实际的施工情况相结合,从工程设计阶段就融合绿色理念,令建筑的能耗降低,能源利用率则获得提高,这样才能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

一、绿色理念下的建筑概论

绿色理念在建筑业中的应用囊括了规划、设计、建造、使用四方面,其目的是资源的节约与再利用,为此需要应用各种科学的建筑理念与技术措施。绿色建筑在对人们生产与生活需求的满足上能发挥出比普通建筑更好的效果,而且高完成度的绿色建筑技术是能够有效节约建筑资源的,对建筑的短期利益和长远效益都有有利影响。遗憾的是,我国的绿色建筑目前仍没能实现这点,往往在成本上与普通建筑持平甚至更高。

二、绿色理念下的建筑问题

(一)意识不足

大部分建筑商对绿色建筑的意识不足,只将目光放在盈利上,忽视了长远的环境价值和用户需求。在他们眼中,普通建筑不仅成本低,盈利高,而且省时省力,完全没必要以绿色建筑代替,却忽略了绿色建筑理念对工程资源的节省与长远效益的有利性。这种鼠目寸光的建筑意识令绿色建筑难以普及。

(二)数目稀少

正因为上述建筑商的不配合,令我国的绿色建筑数目极为稀少,即使偶尔存在一些绿色建筑,范围也很小。这令绿色建筑得不到有效的宣传与推广,不利于其未来的发展。

三、绿色理念下的建筑规划

绿色理念下的建筑规划以节能设计为方向,因此设计核心就是降低施工能耗,令建筑能源在应用时能够获得更高的利用率。设计人员在对建筑进行规划设计时,需要与实际工程条件结合考虑,对建筑的规划、设备两方面进行绿色节能设计。

(一)规划方面的节能设计

建筑的节能设计要从对建筑规划开始,参考规划的实际环境,令绿色理念得以渗透。主要包括的方面如下:

1.建筑选址

建筑的规划选址需要综合考虑建筑用途和建筑功能,以科学合理的理念进行选址,有效利用建筑空间,同时考虑建筑和环境的密切关系,令选址地对环境的良性影响提升,不良影响降低。

举例来说,建筑的规划选址需要尽量避开低洼凹地,因为这种地形有利于冬季冷空气的聚集,会引发霜洞效应,令竣工的建筑陷于相当恶劣的微气候;建筑选址应避开大范围的玻璃或光源,因为前者会在白天大面积反射太阳光,增强热辐射,令建筑所处的局部地区产生温度畸高,后者则会在晚间造成大量的光污染,影响人类在夜间的睡眠与休息。

上述情况在建筑选址时都应该尽量予以规避,如果实在无法避开也要通过绿化等手段尽可能消弭不良影响。

2.建筑布局

建筑的规划布局主要以建筑类型为参考要素,参考建筑的实际功用,希望在布局上能够实现对自然能源的最充分利用,并且进一步减小能源的消耗与散失。具体来说,是通过对建筑物朝向、密度、地势等要素的控制,满足建筑物对光、电、风等方面的需求。以功能性来说,只在白天使用的写字楼,可以不用考虑光污染进行布局;不需要强烈光照的某些研究设施,可以进行不考虑采光的高密度布局。而居民楼通常在布局方面的要求较高,举例来说,布局时要尽量避开其他建筑物的遮蔽,令日照时间能得到有效延长,这样不仅能节约为照明而花费的电能,而且能提高室内温度,降低冬季的供暖能耗,另一方面,明亮的环境也有利于人们的身心健康;布局时要合理控制风的影响,参考当地不同季节的风向变化,计量实现冬季的避风和夏季的通风,冬季避免过强的冷空气流动引起的建筑温度下降,夏季确保良好的通风驱散过多的热量,分别降低冬季供暖和夏季制冷两方面的能耗。

3.建筑朝向

建筑朝向的规划具有很强的地域特征,其本质可以说是为了令选址和布局的效果能够实现最大化。由于我国地域广大,不同地点的光照、气候、温度、降水、风向、季节变化等都有很大的不同,所以建筑朝向的规划可以说比较复杂,设计人员在规划时除了实地考察外,还应对建筑地域过去一定的时期的气候资料进行调查,以令朝向达到最佳化。举例来说,如果在北方地区,则建筑朝向应尽量向南,以尽可能接受光照,主体思想是减少北方漫长而寒冷的冬季中大量的热能消耗;如果是海南地区,朝向则应避开强烈的日照方向,防止四季长夏引起的温度过高;如果建筑地区位于沿海城市,海风的方向与变化也会大大影响建筑朝向的选择。

(二)设备方面的节能设计

建筑设备中以调节温度热量的设备和提供光源的设备能耗最高,前者的代表是空调设备,后者则以各种灯具为代表。在进行建筑设计时,这二者都要选择节能型的设备。以空调设备来说,如果是中央空调,可以设置多重温度的监测系统,避免因建筑局部过冷或过热引起的多余能耗;以照明灯具来说,设置声控或光控的设施也能降低能量的浪费。

结语

绿色建筑的应用不仅能节约建筑资源与工程成本,而且具有长远的经济效益与影响力。因此相关规划设计人员要加大对其技术的应用与研究,令绿色建筑真正地能在我国普及和发展起来,为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鲁丽珍.“绿色建筑”――可持续发展在建筑设计中的体现[J].河北纺织,2006(1).

[2]王定娴.绿色建筑中如何实现节能减排[J].现代装饰(理论),2013(4).

第3篇:绿色建筑的概论范文

【关键词】 节能;可再生;可持续发展

【Abstract】Green building is the building which refers to provide a healthy comfortable living space for human being,the highest efficiency of energy use,and the minimum impact on the environment at the same time. Through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high-tech and comprehensive application, greatly reduce the construction of resource consumption and pollution on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to provide a healthy, comfortable, natural and harmonious working and living environment to people.

【Key words】 Energy saving; Renewabl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绿色节能建筑设计是当今一种崭新的理念,其综合运用建筑学、环境生态学及其他技术科学的成果,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减少能源消耗,为人们提供舒适清洁、无污染的居住环境,有利于环境保护及人类健康。绿色节能建筑设计的应用,就是要寻求建筑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1 当今我国建筑业环保节能现状

我国是一个人口巨大、资源消耗大、人均资源短缺的国家。我国建筑耗能高,能源利用效率低。随着社会发展,人口剧增,资源过渡消耗,建筑能耗已成为国民生产的巨大负担,制约经济的发展。

近些年我国在建筑节能技术上有了一定的成果,但是远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很多节能技术不完善,还没有通过专业系统验证,没有在实践中完善便运用到建筑设计中,节能材料种类少,质量问题普遍存在。

在严峻的现实面前,建筑业实施绿色节能设计,显得突出重要。如何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

2 绿色建筑发展前景分析

建筑的发展应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绿色建筑的本质是在减少资源消耗、提高利用效率的前提下,建设节能环保的居住环境。

传统的高能耗发展必然要向高效的环保型发展转变,绿色节能建筑以低耗为核心发展,符合现今世界建筑行业的发展的潮流。

采取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和新工艺,在减少资源消耗的同时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合理使用资源,未来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比例将大幅度提升。

将绿色节能概念渗透到整个建筑创作过程中,是对建筑师的设计能力新的挑战。

3、绿色建筑设计理念

节能最主要的设计是保护环境、节约资源、降低能耗、避免污染,实现能源的循环利用。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3.1可持续发展

研究建筑与社会发展的联系,近期规划与长远规划结合,为扩建和建造留有余地,做到可持续发展。

3.2节约资源、减少排放

在建筑设计、建造和建筑材料的选择中,均考虑资源的合理使用和处置。尽可能利用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地热等。通过减少物资使用量和能源消耗量达到节约资源和减少排放的目的。

3.3 健康舒适

注重建筑的适用性,以人为本,增强与自然环境沟通,保持合理的室内温度、湿度、采光通风,利用立体绿化系统净化环境,创造良好的视觉环境及声环境等。让人们在健康、舒适、环保的建筑中生活和工作。

4 绿色节能建筑设计方法

4.1 整体设计

从总体规划出发,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对场地条件、地形地貌、地质水文、气候条件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整体设计。

根据地形地貌,合理布置总平面。尽可能利用原有地形地貌,减少对原有生态环境和景观的破坏。根据建设地日照、主导风向等因素合理规划朝向。改变不合理的布局,优化区域划分和资源配置。

4.2 环境资源利用

自然环境蕴含着大量自然资源,建筑设计利用可再生能源代替常规能源,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是建造绿色建筑的一项重要内容。

4.2.1 太阳能利用

太阳能是一种清洁无污染的可再生能源,可用作发电或者为热水器提供能源。目前在太阳能应用中,发展最快、应用最广的是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发电也是一种新兴的太阳能利用。实际应用中综合考虑建筑和太阳能设备协调,充分利用向阳面或屋顶,使太阳能系统和建筑融合为一体,不影响建筑的外观。

4.2.2 风能利用

风能同样作为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建筑设计可通过风能发电设备把风动能转化为电能,为建筑提供电力能源。风力发电不需要使用燃料,不会产生辐射或空气污染。

4.2.3 自然采光通风

利用天然光照可节约电能又能提供自然、健康的光环境。建筑引入自然光,通过设计控制与分配,提供一种优于人工光源质量的自然照明,减少照明设备的消耗。

自然通风是一种廉价成熟的技术措施。自然通风能提供新鲜、清洁的自然空气,降低室内温度,减少空调系统的使用,达到了节约能源、减少污染、健康环保的目的。

4.3 节能设计

4.3.1 绿化节能设计

建筑设计中加强环境绿化,用绿化覆盖地面,减少硬质铺地,扩大植被面积,减少路面吸热,可营造凉爽、舒适的环境,同时净化空气。

立体绿化设计,包括墙面绿化、屋顶绿化和阳台绿化。避免强烈阳光直射建筑,降低外墙表面温度,保证室内温度的稳定性。立体绿化可以隔热、隔声,同时建筑获得良好的景观。

4.3.2 墙体节能设计

建筑设计采用节能的围护结构,在满足自然通风、采光的要求,努力提高室内环境的热稳定性。合理设计建筑形体,尽量采用规则平面形式,控制建筑总体表面积,减少体形凹凸变化。应用新型的复合墙体,建筑墙体增加多层绝热保温材料,配合密封隔热构造措施,加强气密性,改善了围护结构材料的热工性能,提高了保温隔热效果,减少采暖和空调的使用,达到节能降耗的效果。

5 结 语

如今,绿色节能的理念已经逐渐深入建筑设计之中,也是未来发展趋势所在。绿色节能建筑是一个系统工程,建筑师应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加强对绿色节能建筑设计的研究,运用生态环保的设计方法,实现建筑的绿色清洁、节能降耗,营造更和谐美好的人居环境。

【参考文献】

[1]GB/T50378-2006《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2]刘加平.建筑物理(第四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3]杨晚生.建筑环境学[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

[4]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绿色建筑研究中心.绿色建筑[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9.

第4篇:绿色建筑的概论范文

关键词:绿色生态;生态住宅;建筑设计

0前言

绿色生态建筑是研究建筑学进化的科学,是国际建筑界为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战略而采取的重大举措,是绿色文化的子系统。将从根本上革新我们的建筑学观念,使我们熟悉生态原理,树立完整的生态观念:发展生态建筑将大大丰富我们的建筑类型,我们应该用生态的观点、从生态圈的角度考察我们的建筑类型。生态住宅建筑设计,指的是现代建筑技术科学、人工环境学、生态学及其它科学技术的综合成果,把现代宅建造成一个小的生态系统,为居住者提供一个舒适、健康、环保、高效、美观的居住环境的一种设计实践活动。生态主义在建筑设计中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能够满足建筑空间功能性和艺术性的需要。分析和了解自然界的特性,有利于我们更好地利用自然来改造自然,创造建筑的空间和构造新的有机建筑生命。

1绿色生态住宅的定义

绿色生态住宅在国际上亦被称为绿色住宅、生态住宅、可持续发展住宅。它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意在寻求自然、建筑和人三者之间的和谐统一,即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利用自然条件和人工手段创造一个有利于人们舒适、健康的生活环境。绿色生态住宅小区是一个技术与自然达到充分融合,各种资源的利用最有效,环境清洁、优美、舒适,可大大降低因自然灾害、生态环境破坏或暂时失衡等影响而产生的各种风险,有利于提高小区文明程度的稳定、协调、持续发展的人工复合系统。同时,绿色生态住宅立足于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两大课题,所关注的不仅是节约不可再生能源和利用可再生洁净能源,还涉及节约资源(如建材、水等)、减少废弃物污染(大气污染、水污染等)及材料的可降解和循环使用等。它的实际释义为:消耗最少的地球资源与能源,产生最少废弃物的住宅和居住小区,其本质可概括为“健康舒适、高效清洁、和谐优美”三大特点。

2我国绿色生态住宅的建设现状

2.1 制订了相关技术原则与建设标准

2001年5月,建设部颁布了《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首次明确指出了“绿色生态小区”的概念、内涵和技术原则,要求住宅在能源、水、电、气、声、光、热环境及绿化、废弃物处理、建筑材料9方面符合国家有关的定性定量指标,提出了相关技术手段,保护、利用、防御自然,做到与环境共生,节约能源,创造循环再生型的建筑生涯,提供舒适健康的室内环境,牵涉到的学科领域相当广泛。

2.2 积极投入建设

全国工商联住宅产业商会是我国绿色生态住宅的积极倡导者,自2001年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绿色生态住宅”的标准制定和推广工作。“绿色生态住宅”的概念一经提出,响应者众多,无论是从生态保护角度看,还是从保护人的健康角度看,先行一步总是主动、有利的。商会积极推动绿色生态住宅的建筑标准应用于实际。截至目前,国内共有200多个楼盘按照“绿色生态住宅”标准进行了建造,其中建成的和部分建成的已有很多,其中包括著名的北京当代万国城项目。绿色生态住宅的实践楼盘不仅在北京、广州、天津、沈阳、成都、西安、杭州等大城市安家落户,而且以淄博、常州为代表的一批中等城市也正积极参与其中,涵盖了高、中、低档楼盘,这些住宅,有的按“绿色生态住宅”全部标准进行设计与建造,有的则是集中精力做好其中的某一项或几项标准。

2.3 社会各界对其重视程度提高

近年来,政府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积极提倡绿色生态健康住宅,陆续提出了“绿色住宅”、“生态住宅”和“健康住宅”等理念,而购房者也将整个住宅小区的绿色生态状况作为判断小区优劣的主要指标。从广度深度上创建绿色生态住宅区,必将给中国住宅业注入无限的活力和生机,迎来中国绿色生态健康住宅消费的春天。

3发展绿色生态住宅的必要性

3.1 时代与社会发展的需要

可持续发展是时代的主旋律,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战略,而生态环境建设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生态环境质量直接影响着可持续发展的潜力。住宅是城市建设的基础,生态城市应该为居民提供良好的居住、生活和工作环境,从而使居民的生活得更美好、更舒适、更和谐。

3.2 节约能源和资源的需要

住宅建设每年消耗大量能源和资源,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合理规划项目用地,以提高土地使用效率,采用科学的建筑体系,以提高建筑的有效使用面积和耐久年限,限期淘汰能耗大的建筑材料,节约不可再生原料和短期资源,多使用自然建材和当地材料。

3.3 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需要

随着我国经济、信息、科技、文化的高速发展,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所居住的生活环境在安全、健康、舒适、美观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生态住宅能够减轻居住区环境的污染,能使废弃物减少到零排放或零污染,做到再生、循环使用和重复使用,生态住宅可为人们提供最大的自然度和自由度,充分有机地利用自然的原材料,大大减少了有害建筑材料对人体的污染,使人们居住更加舒适。

4小区绿色建筑设计的永续性

重视“绿色建筑设计”。设计是整个建筑过程的龙头。绿色建筑设计的理论研究及设计实践从其范围角度看应围绕“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进行。学术界对绿色建筑有各种不同的论述,但有两方面的认识比较一致。一是要求关注绿色建筑对全球生态环境、地区生态环境及自身室内外环境的影响。二是要求关注绿色建筑在整个生命周期内各个阶段(即从材料开采、加工运输、建造、使用维修、更新改造直到最后拆除)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根据这些共识,绿色建筑的基本思想和目标在物质上可归纳为:在建筑全生命周期内,对地球资源和能源的消耗量减至最小;在建筑全生命周期内,使建筑废弃物的排入和对环境的污染降到最低;保护自然生态环境,注重建筑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协调;创造健康、舒适、安全的生活居住环境;建筑在全生命周期内,具有适应性、可维护性等。在文化上,绿色建筑的要求可归纳为:保护建筑的地方多样性;保护拥有历史风貌的城市景观环境;对传统街区绿色空间的保存和再利用;重视旧建筑的更新、改造、利用,继承发展地方传统的施工技术;尊重公众参与设计等。

凡是按照这些要求进行设计、建设,并通过相应绿色建筑评估体系评估 ,证明其达到了预期设计目标的建筑,可以认定是绿色建筑。

4.1 绿色建筑设计中需要注意的典型问题

4.1.1 减少不可再生资源的耗费和节约资源。①土地。规划设计中适度开发土地,节约建设用地;降低建筑土地密度,城区适当提高建筑容积率。②水资源。选用节水用具;收集生产生活废水加以净化利用;收集雨水有效利用。③物质材料。选用可循环或带循环材料成分的产品;使用耐久性材料和产品;使用地方材料。

4.1.2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使用可再生能源。采用节约照明系统;提高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优化能源系统,提高系统能量转换效率;对设备系统能耗进行计量和控制;尽量利用外窗、中庭、天窗进行自然采光;利用太阳能集热、供暖、供热水;利用太阳能发电建筑开窗位置适当,充分利用自然通风;利用风力发电;利用河水、湖水、浅层地下水,采用地源热泵技术采暖空调。

4.1.3 减少环境污染,保护自然生态。保护水体、土壤、空气,减少对它们的污染;扩大绿化面积,保护地区动植物种类的多样性;尽可能保护原有的自然生态系统;减少交通废气排放;减少废弃物排放,并对废弃物进行处理,使其不对环境产生再污染。

4.1.4 保障室内环境质量。选用绿色建材,减少材料中的易挥发有机物质;减少微生物滋长机会;加强自然通风,提供足量新鲜空气;恰当的温、湿度控制防止噪声污染,创造优良的声环境;提供充足的自然采光,创造优良的光环境;提供充足的日照和适宜的外部景观环境;提高建筑的适应性、灵活性。

4.1.5 社区环境。注重社区文化和历史;对传统街区、景观、城市空间的保护和再利用;提供城市公共交通,便利居住出行交通等。

4.2 绿地建筑设计原则

绿色建筑不可能对构成资源和环境的所有问题都作出全面的响应,绝大多数绿色建筑都是根据地区的资源条件、气候特征、文化传统、经济和技术水平等对某些方面的问题进行强调和侧重。在绿色建筑设计中,可以根据各地的经济技术条件,对设计中各阶段各专业的问题,排列先后顺序,并允许调整或排除一些较难实现的标准和项目,对有些标准予以适当放松和降低。

(1)从规划上看,生态小区的总体布局、单体空间组合、房屋构造、自然能源的利用、节能措施、绿化系统以及生活服务的配套没计,都必须以改善及提高人的生态环境、生命质量为出发点和目标。

(2)从具体设计上,绿化布局的层次、风格与建筑物要相互呼应,注重不同植物的协调补充。例如,除普通草本植物外,还要注重观赏花木、阔叶乔木、实用果树、药用植物和芳香植物的种植。同时要注重发挥绿化在整个生态小区其他更深层次的作用,如隔热、防风、防尘、防噪音、消除毒害物质、杀灭细菌病毒等,甚至包括从视觉感官和心理上能消除精神疲劳等作用。

(3)从房屋的构造上,要考虑自然生态和社会生态的需要,注重节约能源,注重居住者对自然空间和人际关系交往的需求。

5结束语

总之,在分析生态住宅建筑设计的基础上,通过为建筑设计和生态设计寻找有机的结合点,最大限度地优化生态建筑设计,合理利用资源,重视环境保护,发展绿色产品是这一时代的主旋律。为人类创造更适合居住和使用的空间。

参考文献:

第5篇:绿色建筑的概论范文

中图分类号:TE08文献标识码: A

摘要:在建筑业高速发展的情况下,需要解决能源与发展中存在的矛盾。国家越来越重视绿色建筑与持续发展,并有了相应的措施与规范。作者通过对绿色可持续建筑体系的研究,以及建筑业内正在推广的绿色节能方式效率的分析,从理论上探索建筑可持续性,找到建筑中如何减少对传统能源的消耗依赖以及提高节能设备的效率。从而得出建筑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方法,利用持续发展的辨证关系对绿色建筑的提出新的设计理念。

发展是人类永恒的主题,面对不可再生资源枯竭,我们面临着重大发展问题的挑战。现今我们的城市建设观和能源系统,这些已经是制约发展的重要因素。建筑师的工作是在创造环境,在建设中认识到,人类本身是自然系统的一部分,它与其存在的环境息息相关,只有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才是发展的基础。即要从传统的高能耗资源型发展模式,走上可循环的绿色持续型发展模式,促使经济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这种新的发展形式导致产生新的建筑观――新型绿色节能并可持续的建筑,合理利用能源,保护生态、创造可持续发展的人类生存环境,是建筑设计与技术的基本任务。

1 绿色节能建筑与持续发展的设计原则

1.1绿色建筑的定义范畴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指出“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绿色建筑所代表的是高效率、自身适应环境而又低能耗的建筑。它所寻求的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建筑模式。而绿色建筑并不是单指绿化率或屋顶花园,是基于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原则,以绿色节能为基础,技术为支撑,环境为标志建立的一种新型建筑体系。绿色建筑是研究人类生存的自然发展规律,研究人、自然与建筑的相互关系,主张设计追随自然,做法上促进生态系统循环、高效节能、无污染的建筑技术。

1.2 建筑节能的可持续理论

人是自然生态中的一部分,建筑是人类重要的生产生活空间。如何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即存在于自然中的建筑创作原则必须具有可持续与节约资源的意识。在节能方面:通过建筑朝向、提高建筑围护结构保温隔热性能以及设备和管线的节能,研究推广使用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在节地方面:要合理规划用地,少占耕地,尽可能利用荒地、劣地等。在节水方面:充分考虑水资源开采利用与补给的平衡关系,通过雨水收集利用等节水措施和设备,解决用水的来源。在节材方面:推广可循环利用的新型建筑体系,推广应用高性能、低耗财的建筑材料。因地制宜的选用当地可再生的材料及产品,减少耗材和环境污染。

绿色建筑主张调整或改变现行的设计观念,使建筑由运用新技术,提高能源使用效率以及开发新能源,使建筑逐步摆脱对传统能源的过分依赖,实现能源使用的自给自足。比如制冷由流动的空气产生,采暖可以从人体以及办公设备中获得,这些资源还可以通过其他自然方式补充,太阳加热,以风压产生自然通风,以水的蒸发产生制冷。再如应用高新技术根据季节及风向变化而调整建筑朝向。在建筑中充分利用自然资源,用当地的普通材料,是绿色建筑能够可持续发展的本质。将其原理与智能技术、信息技术及节能技术结合在一起,就形成了绿色建筑发展的基础。

2 绿色建筑的技术应用

由于绿色建筑体系是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自身可调节系统。因此,它要求建筑外层的材料和结构,一方面作为能源转换的界面,需要收集、转换自然能源,并且防止能源的流失;另一方面,外层必须具备调节气候的能力,以消除、减缓、甚至改变环境的波动,使室内气候趋于稳定,而实现这一理念,必须依赖于新技术在建筑中的广泛运用。

2.1被动式建筑节能

在绿色建筑的实现体系中,以非机械电气设备干预手段进行能耗降低的技术为被动式节能,具体指在建筑规划设计中通过对建筑朝向的合理布置、遮阳的设置、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技术等实现建筑需要的采暖、空调、通风能耗的降低。要实现被动式节能主要有以下几种措施:

1)墙体的保温做法

建筑护结构热工性能相对于普通节能建筑要求明显增加,采用180mm左右厚度的外墙外保温材料,这个标准明显高于国家节能规定,但如此的厚度才能抵御冬季室外低温与夏季太阳辐射对室温的影响,并且围护结构室内表面墙体要采用高蓄热重质建筑材料,才能减少对空调暖气的依赖。

2)冷桥的降低与节能

冷桥是建筑中热损失极大的部位,在被动式建筑中必须进行合理设计。首先要减少冷桥,在没有特殊要求情况下不随意设计架空层与悬挑板,对于外墙的墙体采用热阻值较高的材料,对柱子或梁部位采用包砌法,形成自保温。其次对于保温层要选用吸水性低,性能稳定耐用的材料,必要时要设计隔汽层,防止材料由于潮湿或结露后期形成的冷桥,屋面等易积水部位尤为重要。最后对于窗的要求不能产生冷桥,目前塑钢窗能达到这个被动式标准。

3)节能门窗及通风换气系统

门窗节能是建筑节能的关键,并关系到采光、通风、隔声。新型技术包含提高材料(玻璃、窗框)的光学性能、热工性能和密封性。对于被动式建筑门窗做法通长设计为四腔以上结构,采用新工艺加工的胶条,提高门窗密闭性能,降低导热系数。

除此,空气流动必然造成屋内外热量的交换,所以降低能耗需要建筑的相对密封。同时绿色建筑需要通过适量的换气引入新鲜冷空气,提高人们生活的质量。所以运用能量回收通风系统,将废气中的大部分热量留住,加热进入室内的新鲜空气,通过管道线路,送到需要空间。

2.2主动式建筑节能

主动式节能是指利用太阳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资源来代替矿物能等不可持续资源。从绿色可持续观点看,就是要充分的利用外部环境提供的清洁可再生能量,通过减少资源的浪费提高能量的效率用可再生的资源补充高耗能的绿色环保理念。我们通过两种方式介绍此项技术:

1)光伏发电系统通过充分利用太阳能,将太阳辐射能直接转换为电能的发电系统,达到室内通风换气、采暖、抽湿等功能。通常来说指建筑发电提供用电需求, 实现建筑物环保零能耗。如在绿色建筑设计中屋面以及朝向好的外墙,甚至窗台与遮阳板放置太阳能硅片,结合建筑的造型改变设计手法,达到充分利用太阳能带动建筑设备运转。

2)地源热泵系统是利用浅层地能进行供热制冷的新型能源利用技术。地源热泵技术属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目前一些建筑已经应用,整体运行比较稳定,尤其不受大气环境与资源等限制,这种储存于地表浅层近乎无限的可再生能源,使得地能也成为清洁的可再生能源。

2.3 绿色建筑投资与收益的可行性研究

绿色可持续建筑的设计评价不会仅仅以单独建筑零能耗为标准。应该客观的与其建筑设备的投资与耐久,建筑材料的生产是否环保,是否材料已经污染了环境为代价来衡量。绿色建筑建设过程中,需要考虑建筑耗能节约及循环系统;同时,也要通盘考虑新型设备的合理利用问题。通常来说绿色建筑的可行性研究包括两个方面的内涵:一是在实现绿色建筑目标的前提下,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投入的最小化;二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最佳。

绿色建筑可行性还应该以建筑的全寿命周期作为研究的基准期。与普通建筑相比绿色建筑的前期投资较大,产出能效短期不明显。所以必须深入到整个建筑生命周期中考察、评估建筑能耗状况及其对环境的影响,建立全面能源观。

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建筑行业将极大限度地吸收先进技术,创造一种能更加适合人类生活的、与大自然高度和谐的建筑。发展绿色建筑设计与创作是人们思想和观念的重大变革。绿色建筑赋予建筑以生命,它是一个能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低能耗的、可调节的系统。建筑与自然将和谐共生,最终实现人类、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1]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绿色建筑2010》.建筑工业出版社.

[2]曹启坤《建筑节能工程材料与施工》.化学工业出版社.

第6篇:绿色建筑的概论范文

关键词:绿色建筑;可持续发展;工程管理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建筑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建筑在给人类社会发展带来很多益处的同时,也给我们的生存环境带来了害处。环境在经济的快速发展中不断恶化,通过实际研究表明,建筑施工的过程中不仅会产生很多有害物质,消耗很多能源,还对生态环境造成了非常严重的破坏。为了坚持能源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绿色建筑这一设计理念被西方国家提出而不断发展,如今我国的绿色建筑事业也有了飞跃性的进展。

一、绿色建筑的发展状况

绿色建筑这一设计理念是由西方的发达国家所提出的,我国的资源在不断的损耗,能源消耗也比较严重,有些地区的发展状况相差也较大,绿色建筑的事业很晚才在我国开展。而且我国的文化体制、发展模式与西方国家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所以在绿色建筑事业的发展过程中和西方国家的一些建筑经验是不同的。如果进行施工,消耗能源和破坏环境是必然的,只是程度不同而已。如今既要提高生活水平,又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绿色建筑开始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在建筑行业也逐渐流行起来。

(一)走的是节约能源的道路

像我国这种资源匮乏的国家,非常适合这种耗能低的建筑理念。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之一就是减少不必要的开支,或者用这些开支来使建筑的节能性质变得更好。在工程中,要一直保持绿色建筑这种节约能源的思想,以节约开支。同时建筑设计师也肩负着重大的责任与期望,设计师需根据各方面的情况来对建筑进行设计,既要美观大方又要保证耗能低,这的确是一种巨大的考验。

(二)绿色建筑应该不断推广

绿色建筑这项事业的发展,政府应该给予大力的支持。因为绿色建筑是围绕可持续发展而设计的,可以说它就是一种可持续建筑。绿色建筑在国内市场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要不断的进行推广。“绿色”是生命的象征,表现着大自然的生机勃勃,是连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桥梁。政府应该采取相关措施,支持企业研究新的节能技术,同时要使用不同方式宣传绿色建筑,让广大人民认识到它既舒适又环保。在今后的建筑工业中,绿色建筑将会占据一定的重要地位。

二、绿色建筑的概念与特点分析

(一)绿色建筑的概念

所谓绿色建筑,就是以可持续的生态发展为中心,在建筑的寿命周期内,尽可能的节约能源、减少污染,建造出健康舒适、与生态环境相宜的建筑。

(二)绿色建筑的特点分析

绿色建筑与一般建筑在很多方面都存在着不同之处,它已最大程度的降低了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以及能源的消耗。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绿色建筑能在建筑工业中脱颖而出,是凭着它的一个最突出的特点,那就是极大程度的降低了能源的消耗。环保作用不仅要体现在建筑的使用中,还要作用于各个方面。在实施绿色建筑工程的过程中一定会对生态环境产生不小的影响,所以在施工时要注意控制这种影响范围的大小,把设计与环保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2.建筑的外形设计是人类的智慧结晶而成的,而且建筑的建造对人类也是有很大的益处的。所以绿色建筑工程的实施应该是根据人类生活的基本习性与要求,以人类的健康舒适为中心,设计出符合人类自身要求,与生态环境能够协调发展的绿色建筑。历年来环境和文化都是分不开的,所以建筑的外形也要和背景环境、当地习俗等方面具有相关性,绿色建筑的设计过程还要注意一些问题,比如要先对周围环境进行考察,依据环境的形式、和周围建筑的风格特点等,来对建筑进行设计,使建筑多方面的与环境的发展、生态的平衡、人类的生活相协调。

3.绿色建筑能跻身于建筑行业的潮流前线,说明它是综合素质很高、具有全面性的一种建筑,对人类的生存以及环境的发展都有着很大程度的影响。如果绿色建筑能在我国风生水起的发展起来,成为主流建筑,那将有益于很多方面,比如我国能源的管理、建筑的工程造价、建筑设计、环境发展等方面。而这些方面又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他方面,产生连锁反应,所以绿色建筑的发展会给社会、人类带来很多重要的意义。

三、现今绿色建筑面临的问题

1.关于政策保障的问题

由于绿色建筑还在逐步的发展成熟过程中,所以绿色建筑的工程在某些方面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比如政策问题。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做任何事都要有一个相关的制度来对种种行为进行制约,有一个相关的标准来对一些操作进行衡量。绿色建筑工程的政策体系并不是十分完善,规章制度虽然也对人类的行为进行了制约,但是没有法律条款的融入,强制性作用就会大大降低。以至于很多情况会控制不当,如施工的监管、施工材料的准备等方面。

2.关于绿色建筑发展的问题

很多人对绿色建筑的本质与特点还是模糊不清,从而使绿色建筑的概念以及目标变得不明确。而且关于绿色建筑的工程目标问题,政府是以民生为本,提倡以健康、舒适作为目标,采用绿色环保的施工材料,而开发商作为生意人,大多数都以利益为中心,会选择一些高品质的建筑材料以取得一定的盈利。这就使绿色建筑发展的道路变得有些不明确,对建筑的设计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3.关于技术方面的问题

绿色建筑工程需要有相关的管理人员对工程进行有效监管,管理人员一定要熟知专业技能,但目前很多管理人员并不充分满足这个条件,没有达到专业的标准,这样就无法对工程进行有效的管理与控制。

4.关于绿色建筑评估的问题

每件事情都要有一个评价的标准,所以要想绿色建筑事业能够长期有效的发展,应该制定一个专业的相关评估制度。我国的有些制度没有根据大多数绿色建筑的情况和特点来制定,而且有些制度之间还存在着矛盾,缺少统一的目标性,为绿色建筑的评估过程产生了影响。

四、绿色建筑工程实施的相关策略

1.想要绿色建筑事业逐渐成熟起来,首先要将法制观念融入到建筑事业当中去。建立与绿色建筑有关的法律体系,来制约工程的建设、管理、施工材料的品质等,要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来执行。在绿色建筑工程中,法律体系很重要,要不断的去完善它。

2.绿色建筑工程的建设,离不开政府的支持与管理。政府在给予一定支持的同时,也要不断对有关的法律条例进行修订与完善,并加强执法力度,建立符合绿色建筑在社会全面发展的战略计划,以促进绿色建筑事业的壮大。

3.目前大多数人法制观念薄弱,不是很清楚关于建筑方面的法律条例。这对绿色建筑事业的发展会有一定的影响。所以一定要由政府监督,大力宣传有关绿色建筑的法律法规,加强对绿色建筑法律宣传的重视,并加大执法力度。关于绿色建筑工程的施工方面,一定要加强监管力度,一旦有问题发生,比如在施工、所用材料方面有违法、违规的行为,要按照相关的法律,公平公正的处理。

总结:从目前的综合情况来看,绿色建筑已经跻身建筑行业的流行前沿,而且在我国的发展形势比较乐观。绿色建筑的建设影响着很多方面,也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政府一定要给予重视,采取相关措施解决这些问题,根据实际的情况以及环境的形势,具体查看具体分析,进行多方位的考虑,设计出与人类、环境、生态互相协调并共同发展的绿色建筑。

参考文献:

[1]王建.关于建筑工程管理的问题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

[2]曾捷.建筑可持续发展的设计实践[J].建设科技,2005.

[3]王兴杰.绿色建筑工程管理进行中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中国城市经济,2012.

第7篇:绿色建筑的概论范文

关键词:设计学 设计艺术学 环境艺术设计

设计的主体是人,以人为设计中心、为人服务;设计的终极目的便是要为人类创造出舒适的、理想的生存空间和生活方式,再现人类自身的生存价值和持续发展观念。可以说人类环境保护意识开始慢慢加强,逐渐产生出了环境设计的概念。

一、设计艺术学科中所涉及的有关环境艺术设计的内容

(一)设计艺术学的概念

设计艺术在处理好物与物之间的关系的同时,更偏重解决好物与人之间的关系,格外重视所设计的产品对人的心理与生理所产生的作用。给设计艺术下的定义:是指以设计艺术的纵向历史发展和横向的理论研究为对象,针对设计发展和实践过程中产生的以及经过不断验证提炼的艺术规律,进行总结、分析和凝练,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具有前瞻性和规律性的理论指导,是对设计艺术活动的理性思考。设计艺术几乎包括了设计艺术学中的研究内容、研究目的、研究方法及研究意义。

(二)环境艺术设计的概念和内容

设计是时展和人类文明进步的产物,环境艺术是以科学美为前提,进而表现出功能美;以功能美为基础来达到完善科学美的目的。在人是按照美的规律创造事物的的原则驱动下,人类对环境的艺术化处理,即环境艺术设计,是改良人类生存环境、提高人们生计质量、创造出理想生活的一种有用手段,环境艺术起码包含城市规划、建筑艺术、园林艺术、公共艺术、城市雕刻、壁画、和供人们生活、工作、休息的内部空间。

(三)设计艺术学科中有关环境艺术设计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设计艺术学科是一个具有归纳、多元交织、权变的特别学科。由于其学科的本性决定了,它与新的材料,新的科学技术、新的生活方式、新的社会观念、新的艺术形式、新的创造发明等等,它与其中的任何一个因素,都有可能对其产生影响,甚至会因为某个因素让其发生变革。因此,与其他相关学科的设计主题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二、艺术设计的范围及其理论研究的内容

(一)环境艺术设计的范围

自然环境为出发点,通过人为的空间分割、规划、设计和景观营造建设手法,采用各种艺术、技术的手段,在满足人的需求的基础上,协调人、社会、自然环境他们三者之间的关系,以此营建出优质的生活、生存环境。“它包括建筑设计,室外环境设计,室内环境设计,绘画,雕塑,广场设计,围绕主体建筑相关的外部等路桥和辅助设备,城市规划设计也属于这一范围”。

(二)环境艺术设计理论研究的内容

环境艺术设计是一个覆盖面很广的跨多学科的综合性学科,因为它具有不同于其他类型的艺术,其决定了和建筑学、美学、人文和社会科学等学科的有机结合。

三、环境艺术设计在整个设计学中的作用和意义

(一)环境艺术设计是多学科的综合

1.环境艺术设计是多类型的设计

环境分自然因素环境和人造因素环境,自然环境经由人工的设计、划分、营建、艺术化处理而成为人造环境。人工环境按照空间形式可划分为室内环境和室外环境,按功能可划为居住环境、商业环境、工作环境等。设计界和设计理论界由于对环境艺术类型的区分并无统一的准则和方式,所以多半是根据空间形式来进行分为建筑环境设计、城市规划设计、室内环境设计、室外环境设计和公共环境艺术设计等。

2.环境艺术设计综合多学科

环境艺术是一门综合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美学等的艺术,是一种人为的艺术和自然环境表现形式的艺术。环境艺术设计即满足了人们生活的需求,又体现了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和谐,推动了环境设计的可持续性发展。

(二)环境艺术设计对当下建立设计艺术学科有了新的认识

当今环境艺术设计,把经济、意识形态、技术、社会特质加以重视;在环境艺术设计的诸多要素中,将技术、科学、人文、美学等和其他商业因素加以融合,成为一体,大大扩展了设计艺术学的深度和广度。资源问题、生态问题、设计形态问题是21世纪我国设计艺术发展的三大主题。环境设计对未来社会文明的思考,不能简单地理解与市场结合即可,而是要有长远发展战略的眼光,如何进一步解决未来新的社会问题和进一步更新现有的设计语言?因此,对环境艺术设计的研究更应以“知识整体”的观点为立足点,不断的在整个系统中吸取新的理论、方法、方式,促使设计艺术学逐渐的完善和成熟。

(三)环境艺术设计在设计学中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环境艺术设计是理论和实践的综合体,其设计理念、设计手法、设计思维、设计表达等都离不开实践对理论的检验,同时其设计理论通过设计实践得以全面深华。环境艺术设计如果没有具体的设计事例来说明就会显得空洞;具体的环艺设计实例没有抽象理论的作依托就难以达到解决问题的实际。

(四)环境艺术设计的绿色、环保及可持续化发展观

绿色、环保及可持续化发展,是环境艺术设计所关注的问题,也是设计学对所有设计未来发展的期望。当今,可以说“绿色”已经成为环境的代名词、是生命的象征。环境艺术设计的意义就是要为人类创造出、规划出更为合理的生存空间、生存环境。环

境保护是人类文化的延续,是保护人类的生存印记,文化遗产是唯一的,是不可再复制的,破坏了永远无法恢复。环境艺术是社会发展和人类文化进步的“产品”,不同的文化孕育不同的环境艺术,特定的时期产生特定的环境艺术,并带有特定的时期烙印,是没法复制的。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是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继承是环境艺术设计发展的源泉,创新是环境艺术设计的灵魂。

四、结论

设计艺术学是一门多角度、多交叉的专门学科,虽然其发展晚、问题多,但其在我国设计学科的发展和壮大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是我国艺术设计学科体系发展的需要。它所涉及的有关环境艺术设计研究的理论及其方法,对当下我国环境艺术的持续发展,提供强大的系统的理论研究基础,并指导环境艺术设计实践往健康的方向发展。设计界、理论界都坚信,设计艺术学在我国的前景会越来越广,前途一片光明。参考文献:

[1]陈健.环境艺术概论『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

第8篇:绿色建筑的概论范文

关键词: 绿色建筑;绿色建筑技术;绿色建筑发展

Bright Technology Park Co., Ltd. China MerchantsAbstract: With the economy and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environmental issues have become increasingly prominent, resources, energy depletion, environmental degradation has threatened the survival of mankind and future fortable and healthy living to meet under the premise of the promotion and development of green building, to achieve efficient use of resources, with minimum impact on the environment.At present, China in the development of green building process, there are still many problems and challenges, and only recognize these problems and challenges to green building in the future to promote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Keywords: green building; green building technologies; green building development

随着社会经济及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资源、能源的枯竭,环境的恶化等已威胁到人类目前及子孙后代的生存。在此背景下,对于能源消耗大户的建筑领域,世界各国纷纷提出绿色建筑的理念来寻求建筑与自然的和谐,在满足舒适健康的居住前提下,实现高效率地利用资源,最低限度地影响环境。于是,绿色建筑便成为建设业界力捧的“宠儿”,大力发展绿色建筑已成为一项意义重大而又十分迫切的现实任务。但目前我国在发展绿色建筑的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和挑战,只有认识到这些问题和挑战,才能在未来促进我国绿色建筑的健康发展。

一、绿色建筑的内涵界定

绿色建筑是遵循保护地球环境、节约资源、确保人居环境质量这样一些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由西方发达国家于20世纪60年代率先提出的一种建筑理念,又称可持续建筑或生态建筑。由于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地理位置和人均资源等条件不同,对绿色建筑内涵的理解不尽相同,但归纳来说,绿色建筑是应用环境回馈和资源效率的集成思维去设计和建造的建筑,是可持续发展的建筑。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将绿色建筑明确定义为“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二、我国绿色建筑应用与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

尽管我国绿色建筑的应用与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总体来看,绿色建筑在我国才刚刚起步,还处于试点和发展阶段,大部分建筑师和工程师对绿色建筑的概念还相当陌生。此外,绿色建设的基础研究相对滞后,总体建筑质量较差、区域差异大、制度体系不完善、人们的绿色环保观念欠缺等多方面的特殊国情,使得我国在发展绿色建筑的过程中面临比发达国家更多的困难和问题。具体而言,我国绿色建筑应用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为如下方面:

1、对绿色建筑缺乏科学的理念和认识

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对绿色建筑的概念有许多不同的解释,但核心的内容是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运用建筑学、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合理安排组织建筑与其他相关因素的关系,使建筑物与其周围环境成为一个有机的结合体,同时具有良好的室内气候条件和建筑物的自我调节能力,并具有节地、节水、节能、减少污染、延长建筑寿命、改善生态环境等优点。但目前在促进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过程中,还缺乏科学的认识。比如,有的人认为只要将建筑物周围加一些绿化就是绿色建筑,在建筑物内部点缀一些植物就是绿色建筑,建筑物单纯的节能就是绿色建筑;还有人认为建筑的平面将来有重新划分的可能就是生态建筑等等。除此之外,还有人认为绿色建筑就等于高价和高成本建筑。这些观点只停留在绿色建筑的表面,对绿色建筑的理解是不全面的,也是不科学的。

2、绿色建筑技术及产品不尽成熟,经济效益不明显

我国绿色建筑基础研究滞后,国内节能技术、节能建材及产品还很不成熟,使用成本高且种类不全,配套施工技术复杂,用后易产生一些工程问题,致使开发商缺乏尝试节能建筑的兴趣,更不用说涉足需要更多新技术、新材料支持的绿色建筑了。若大量采用国外的先进设备和技术,必然导致绿色建筑造价昂贵,不利于应用推广。由于缺乏对技术的有效应用,使得我国绿色建筑成本初期投入大,长期经济效益不明显。从目前绿色建筑在我国现阶段的发展状况来看,其初期投入较高,虽然长期的社会效益、环境和生态效益显而易见,但直接经济效益(节能效益)却相对较低,成本回收期长。而在市场经济为主导的当前社会,投资人出于投资风险考虑,往往追逐短期利润和资金的快速回笼,对绿色建筑的积极性不高,而为了寻求卖点,“绿色建筑”这样的词语更多的会出现在开发商炒作的广告语里,而不是实际建设中。

3、缺少系统完善的绿色建筑技术评估体系

绿色建筑评估体系是发展绿色建筑的技术支撑,涉及到多个领域,是一个跨学科多专业研究课题。然而,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虽然现在也出台了一些标准和技术导则,但体系并不完善。国内现阶段很多项目是为评星、评级而做的绿色建筑,出现了技术“冷拼”以及戴“绿帽子”现象。为了拿到相应奖项或分值,不惜代价使用高新科技,或花钱做摆设,完全忽视建筑成本和功能,走上极端的误区。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很多房地产开发商为了迎合广大居民回归绿色田园生活的心态,许多建筑开发商在楼盘销售过程中打出“绿色”旗号,绿地景观中植树种草、造人工湖、安装太阳能热水器,然后就号称是“绿色建筑”。消费者在买房时,往往会被“绿色”吸引,住进去后却发现自己的住宅根本称不上是绿色建筑。实际上,绿地面积的多少并不是判别绿色建筑的主要指标。

4、绿色建筑专业人才和机构比较缺乏,有待进一步提升

目前,我国尽管部分学者对绿色建筑的研究热情非常高,但相当多的设计人员不熟悉绿色建筑设计,采用绿色建筑方案往往会增加工作量和工作难度,从而降低了实践绿色建筑的积极性。同时,绿色建筑的落实,需要一种在项目前期就有多个工种、多个责任方参与的“整体设计”理念,并贯穿于立项、规划、设计、施工以及后期使用的全过程。而在国内,很多方案开始没有考虑成熟,后期再深入调整,很难实现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的功能。因此,迫切需要设置与绿色建筑相关的专业机构,培养绿色建筑专业人才,使各工种相互协调、整体作业。

三、对进一步促进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对策建议

绿色建筑其本质都是注重以人为本,强调节约资源和能源,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基于我国绿色建筑发展与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未来我国的绿色建筑要获得快速、健康和持续的发展,需要从如下方面来构建并完善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

1、加快绿色建筑理念推广,树立科学的绿色建筑意识

基于目前我国对绿色建筑认识中存在的问题,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相关部门要通过大力宣传绿色建筑带来的各种效益,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加强人们的绿色意识,从而逐渐增加绿色建筑的市场需求,促使开发商积极开发绿色建筑,从源头上有效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除此之外,还要积极倡导绿色经营方式,进行绿色运营、管理、营销、服务等。积极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适用的绿色建筑技术,加快国内绿色建筑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进程,不断降低初投成本。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密切跟踪研究国际绿色建筑发展的动态和趋势,加强技术合作,汲取有益经验,推动市场融合,不断提高我国绿色建筑的整体水平。为此,我国相关部门应设立执法监督机构,为绿色建筑的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激励绿色建筑的发展,运用经济杠杆的作用,制订优惠政策(给予补贴,减免税收等);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通过示范工程的榜样力量积极引导市场,明确政策导向,吸引投资帮助绿色建筑的推广与发展。

2、积极采用绿色建筑技术,提升绿色建筑的市场竞争力

虽然我国的建筑业总体上科技含量不高,信息化水平低,施工企业大都是传统的粗放经营方式,无论是技术装备还是管理水平都与国际先进水平有一定的差距。但是,我国建筑企业要在未来的国内外绿色建筑市场上有一定的竞争优势,必须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以形成企业的核心能力。为此,建筑企业要注重完善科技装备投人机制,适时更新陈旧设备,不断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开展建筑科技开发应用研究,结合工程项目,针对未来建筑的特点,有计划地组织科技攻关,研究开发新机具、新工艺、新材料。注意自主创新和积极引进、吸收和消化国际先进适用技术和科技成果,力争在太阳能电能、太阳光照以及高层住宅和建筑的发电系统等方面有重大的突破。除此之外,还要进一步掌握和使用好再生原材料施工工艺的部件技术,尽快地实现传统的工艺向快餐施工工艺、清洁施工工艺、超大型装备工艺过渡。加大对各单项技术进行整合和集成的力度,在绿色建筑智能气侯调节与再生能源利用的改善技术、资源回收技术等单向生态技术的成果基础上,形成地热利用与建筑一体化和太阳能、沼气以及风能建筑一体化,使建筑区域内的绿色能源得到综合使用。

3、构建完善系统的绿色建筑发展的评估标准体系

绿色建筑应该标准化,强制执行现有的法规和节能标准,大力推进企业贯彻ISOI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等措施推进绿色建筑的发展。同时完善绿色建筑的技术标准支撑体系。国内很多节能技术尚未成熟,包括节能建材、施工技术等。学习发达国家这方面的最新技术,使我国的绿色建筑逐渐形成定量评价模型及标准。另外,建立绿色建筑的评估认证体系,推动绿色建筑标准的实施。如美国的绿色建筑评估体系,就制定了有关绿色建筑的量化标准与评估体系。严格执行节能标准,同时加大绿色建筑标准的认证和推广力度。以节能为突破口,全面推进节水、节地、节材,从整体上提升建筑的资源节约水平。对绿色建筑的认证,十分重要的是对室内有毒有害气体污染的认证。如日本《室内空气污染法》明确指出,超过有损健康指标的材料不能用,法规的出台对提高材料开发商的环保意识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4、加快人才队伍建设,提升绿色建筑发展的人力资本素质

针对目前我国绿色建筑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缺乏人才队伍和相关机构的问题,我国要加快人才队伍建设,提升绿色建筑发展的人力资本素质。对急需熟知绿色建筑理念、致力于绿色建筑建设的专业人才,可通过高等院校进一步完善绿色建筑相关学科建设,或增加绿色建筑相关课程,来培养适应绿色建筑发展需要的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和复合性人才。可通过定期组织绿色建筑相关培训,提高各行业不同层次从业人员的绿色建筑应用能力;还可在建筑师资格认证或行业资质相关评审中,适当增加对绿色建筑知识的考核,提高从业人员的绿色建筑素养。

参考文献:

[1] 李百战.绿色建筑概论[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5-14.

第9篇:绿色建筑的概论范文

关键词:建筑节能 ;建筑节能设计体系化方法

中图分类号:TU20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Abstract: The paper discusses the necessity of building energy efficiency design, puts forward building energy saving design train of thought, and inductive building energy efficiency design style of the method

Key Words: building energy efficiency; style of building energy efficiency design method

现代工业文明创造的巨大财富足以让每一个地球人感到自豪,高度文明的现代化城市与建筑,为人类提供着舒适的生活环境。然而,正当人们以各种方式憧憬美好未来的同时,环境破坏的巨大影响也悄然而至。

1.建筑节能设计的必要性

随着人类工业文明的高速发展,人们对于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也成级数倍地增长;无节制征服自然、掠夺资源的扩张行为给整个自然界带来了无法弥补的损失;环境的破坏给人类自身的生存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地球亿万年来所储备的资源也即将被消耗殆尽。今天,环境问题已成为左右人类发展方向的最重要因素。

2.提出建筑节能设计的思路

面对这种情况,迫切需要我们彻底改变传统的思维方式,采取对自然界负责任的态度,充分利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太阳能,并在此基础上建设未来的人工环境Thomas Herzog在《在建筑和城市规划中应用太阳能的欧洲》中提到,任何一个单独的建设项目都必须建立在特定地方条件的分析和评价基础之上,其中包括对原有植被状况和建筑肌理、气候和地理因素,有利于环境持续性的各种能源的分布、获取方式及其利用强度和持久性,以及当地限制条件等的分析和评价。从能源平衡的角度来看,建筑应视为一个自给自足的系统,通

过有利于环境持续性的能源利用方式来满足人类的能源需求。不仅如此,还需要把它们建成能够长期满足不同功能需求的永久系统。

图1利用建筑设计代替设备作用

3.建筑节能设计的原理及准则

3.1现代节能体系化原理及设计准则

日本的真锅恒博在他的专著《住宅节能概论》中,将节能体系化的方法归纳成如下三个方面:节能设备、节能原理及设计准则。首先,从设备的角度考虑,凡在住宅中可以使用石油、煤气、电力等进行运转的设备,都能成为节能的对象。它们虽然耗能少,但其累计耗能量却非常大,因此对所有的设备都有必要提出可能的节能方法;再者就是要研究导致室内环境产生变化的现象及其产生原因,并对每一种现象,寻求其成立的必要的物理和化学条件,例如,从窗户进入室内的热辐射,其成立条件有:热源(太阳)、窗户朝向、开口面积、玻璃的投射率等等;最后,作为建筑方法,要研究在各种条件下建筑物的形态、尺寸、材质、位置、方向以及能源状态等属性,及其随时间发生的变化。如此将节能体系编排出来,就可以从原理上提取出所有可能的节能方法。而取得的这些节能方法只是定性的问题,还必须继续进行细致的定量研究,也就是研究这些方法在什么样的条件下,能够发挥出多大的效果。这就需要设计师针对各种各样的条件,作出综合判断,判断的结果就是决定建筑物的设计方法。优秀的设计往往来自对该建筑所涉及条件的全方位考虑。

3.2传统民居综合节能原理及经验

而在我国传统民居中就存在大量综合节能的宝贵经验。在云南省的边远干热地区,受经济和技术的限制,那里的人们用土和木材建造适应当地自然状况的建筑“土掌房”和“蘑菇房”。这些建筑通常建筑在山区的坡地上,平顶对山区是一种补充,为人们晒粮等日常生活提供了场所。建筑的平顶是由密密的木梁覆盖(25mm左右)土壤构成,围护结构是生土冲墙(厚49cm)或土坯墙(厚35cm)。由于太阳能和土壤的热惰性,使居住于该类建筑中的人们感到冬暖夏凉,随土层的增厚,热稳定性更好。根据专家在夏天对多幢民居的测试数据,墙的内表面温度比外表面温度低7 ℃(冲土墙厚49cm)和5 ℃(土坯墙厚35cm),土平屋顶内表面温度比外表面低4.5 ℃,且较瓦顶、草顶的隔热效果更好。

在利用风能自然通风上,傣族的“竹楼”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是以木、竹为结构,木柱、梁形成骨架,支撑着木、竹墙和楼板(带缝)以及木构架上覆盖粘土瓦陡坡的大屋顶。荫处中的空气温度较外部、顶部的空气温度低,风自然流动(从底部、侧帮进入房间,顶部透过瓦缝排出),风的流动带走热量,并使房间不感闷气。

图3三坊一照壁图4四合五天井

云南大多数地区分布着院落式的民居(“一棵印”“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等)这类院落式民居毗连院子直接利用太阳能,并结合种植绿色植物,改善环境,调节微气候。例如丽江纳西族较典型的家园形式“三坊一照壁”(图3)和“四和五天井”(图4),丽江纳西族的房屋一般朝东南向(正房)院子里都种花种树,“家家有院、户户有花"的格局,在院子和廊子里人们做手工、晾晒粮谷、日常生活起居活动,并充分享受阳光、新鲜空气。院子和廊子是利用太阳能,并结合种植物的好场所。南向的廊子冬天几乎处于全天候的日照,而丽江日照时数在全国居第三位,居云南首位,由于高海拔2400m,冬季天气寒冷,在冬天的阳光下,人们吸收太阳能取暖,使人感到冬季不太寒冷。夏天,夏子处于阴影之中,供人们纳凉。院子和夏子里的绿色植物吸收太阳能得以生长,并通过植物光合作用放出氧气,调节空气。

4.归纳建筑节能设计的体系化方法

节能设计不同于简单的建筑形式的选择,只体现在设计概念上是不够的,节能问题是21世纪的建设者们必须面对的一个实实在在的问题,必须让全社会都了解其重要性,并且付诸实施,才能取得实效。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广东地区城镇家庭大都采用空调器来改善居住热环境,造成能源的大量消耗与巨大浪费。广东是处于亚热带地区,以炎热潮湿为主,应该首先考虑的是以保温、遮阳、对流为主的节能措施。夏季的通风降温措施,其中自然通风是关键,外窗是气流的出人口,他的形状、大小、位置都和自然通风密切相关。我们可以通过对外窗细部的精心设计,使用高遮阳等方法来营造空气流动的条件并满足特殊气象条件下的通风需求。而且,广东一年四季的日照时数很高,我们可综合利用太阳能采光、电池照明、热供水,来改善室内环境(温度、湿度、光照情况)。总之,建筑师应在设计中,吸收我国民居中积极利用可再生能源(太阳能、风能、地能等)的观念,充分应用已有节能技术,来营造一个节能的美好家园。

参考文献

1.(日本)真锅恒博.住宅节能概论 马俊,刘荣原 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7

2.林京,杨经文.生物气候学在高层建筑中的运用世界建筑,2006(4):23

3.Solar Energy in Architecture and Urban Planning Verlag Munich,New York,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