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保护动物的法律法规范文

保护动物的法律法规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保护动物的法律法规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保护动物的法律法规

第1篇:保护动物的法律法规范文

一、工作完成情况

(一)法律宣传

大力宣传野生动植物保护的法律法规,增强全民野生动植物保护法制意识。开展法律、法规宣传,向全社会普及野生动植物保护的法律知识,是做好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工作的前提和基础。2020年依托法律宣传周活动开展期间,我局在全民健身广场设立宣传点,发放各类野生动物保护宣传资料100余份,同时我局也通过多种形式宣传野生动植物保护的法律法规,结合日常管理向广大种植户、养殖户、经营单位上门宣传野生动植物保护的有关规定,发放保护野生动植物宣传单50余份,通过这些宣传,使广大群众对野生动植物的保护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自觉性也进一步得到了提高,群众参与野生动物保护明显增多,形成了保护好野生动植物就是保护自然生态平衡,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已的这样一个共识。

(二)人工养殖野生动物办证及管理

2020年我区新增1家野生动物驯养繁殖和经营利用的单位,主要经营利用中华大蟾蜍,我局通过实地勘察后符合办证条件,已经办理驯养繁殖许可证,我们对已办理野生动物驯养繁殖证的养殖户没有放松监督管理。而是更进一步地加强了规范管理。对已经办理了野生动物驯养繁殖许可证的区西北雪地松鼠松鼠养殖厂进行了执法检查,指导养殖单位依法规范养殖,注意饲养和饲料引进过程中的检验、预防和消毒工作,确保养殖人员和野生动物安全。

(三)野生动物肇事财产损失补偿

2020年我区共受理野生动物(狼)袭击村民羊群事件2起,造成武川乡2户村民11只羊死亡。根据市场调查评估情况,财产损失达11040元,该2户村民提出了财产补偿申请。根据《省陆生野生保护动物造成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补偿办法》第八条第四款之规定:“申请财产损失补偿的,应当申请财产损失认定。财产损失认定由县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民政部门确定。”经与区民政局共同确定,财产损失补偿按每只羊当地市场价格进行认定,根据第十一条第七款之规定:“野生动物伤害家畜的,对伤害家畜的补偿金额最高按此家畜当地市场价格的20%给予补偿;对死亡家畜的补偿金额按此家畜当地市场价格的80%给予补偿。”最终确定应该给予该2户村民财产损失补偿金额为11040元。市林业局已进行了审核批复。完成2018年野生动物(狼)造成武川乡4户村民羊只死亡补偿款支付工作,补偿资金31440元,在省市区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局野生动物(狼)造成群众财产损失工作均能顺利进行。

(四)其他方面工作

加大执法检查力度,查处违法经营活动,随着人们对野生动植物保护的意识不断增强,各种养殖经营活动逐步规范,为了震慑少数违法经营利用、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的现象发生,我们在人员少、执法力量薄弱的实际情况下,采取综合执法检查等多种形式,检查违法、违规经营利用野生动植物活动,今年共进行了各类执法检查2次,一是对批准的野生动物驯养繁殖、经营场所进行检查,检查有无违法养殖、经营行为;二是对农贸市场、热闹集市、餐饮场所(农家乐)、各大药店、公路交通干线等地进行全面检查和清理,检查有无偷捕盗猎、非法经营、运输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的违法行为;三是检查市区内、乡镇街道的各类广告、招牌,有无非法设立野生动物产品的广告、招牌。从综合执法检查情况看,我区市民总体对野生动物保护的认识较高,自觉性较强,没有发现各类违法猎铺、出售、运输野生动物的行为。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局工作人员较少,专业技术人员稀缺,没有野外常备交通工具,缺少疫源疫情的监测、防控技术培训。

三、2021年工作要点

1.继续大力宣传《森林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等法律法规,提高全社会保护森林资源和野生动物的意识。

第2篇:保护动物的法律法规范文

动物福利(Animal Welfare)是指“动物与它的环境相协调一致的精神和生理完全健康状态”。 从广义上讲,动物福利是指让动物在舒适的环境中健康快乐的生活。狭义上讲,动物福利是指满足个体或不同动物的基本生存条件。国外提出动物福利问题已有100多年的历史,许多国家都制定了完善的动物福利法律法规。目前,我国虽然强化了动物保护意识,但在动物福利方面,既没有明确的立法也没有相关的规定要求,致使我国部分动物贸易产品在面对发达国家以及WTO、OIE、FAO等国际组织以动物福利为主要手段提出的日益严格的国际畜产品贸易壁垒和动物源性食品安全质量标准时,明显应对无力。同时,动物福利也是如何进行科学地评估,使动物福利问题在人与动物生存之间、动物保护主义与产业之间、不同文化与习俗之间、不同发展水平之间找到合适的利益平衡点来以满足各方面需求,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在国内,由于法律法规在宠物动物福利领域的空白,严重影响了我国在该领域的话语权。因此,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动物福利法律法规,在国际贸易中保护我国的商业经济安全。

1 动物福利的基本概述

动物福利理念的提出已有100多年历史,动物福利理念建立的前提,是认为动物和我们人类一样有感知、有痛苦、有恐惧、有情感需求。所谓动物福利,即人类应该合理、人道地利用动物,要尽量保证那些为人类作出贡献的动物享有最基本的权利。通俗地讲,就是在动物饲养、运输、宰杀过程中要尽可能地减少它们的痛苦,不得虐待。很容易理解,人类对于动物的利用和动物福利是相互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动物福利过高,会给生产者或者动物的主人带来过分的负担,造成浪费。动物福利不是片面的一味的保护动物,而是要求人类在兼顾对动物利用的同时,改善动物的生存状况,并反对使用那些极端的利用手段和方式。因此,提倡动物福利的主要目的有两个:一是从以人为本的思想出发,改善动物福利可最大限度地发挥动物的作用,即有利于更好地让动物为人类服务。二是从人道主义出发,重视动物福利,改善动物的康乐程度,使动物尽可能免除不必要的痛苦。国际上公认动物享有五大自由;不受饥渴的自由;生活舒适的自由;不受痛苦伤害和疾病威胁的自由;生活无恐惧的自由;表达天性的自由。

2 国际动物福利法的基本内容

国际上动物福利法规主要围绕两个原则设立具体法律法规,既为动物提供合适的福利保护水平,又不能虐待和抛弃动物,其主要包括以下一些内容:一是饲养过程中的福利。动物饲养包括动物的喂养、环境及其健康管理等方面。饲养过程中不得以使动物受到额外伤害的方式饲养,为动物提供一定的良好环境条件。二是运输过程中的福利 ,运输过程中动物应得到充足的饮食和休息时间。如果出现动物患病、受伤及引起额外痛苦,就必须停止运输。三是屠宰过程中的福利保护,屠宰过程要快速且不引起动物额外的精神和生理负担。动物福利的提出不仅是一种观念的进步,也是如何进行科学地评估,使动物福利问题在人与动物生存之间、动物保护主义与产业之间、不同文化与习俗之间、不同发展水平之间找到合适的利益平衡点来以满足各方面需求,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

3 动物福利已成为国际农产品贸易中的潜在壁垒

目前,欧美国家已将动物福利作为进口农产品的一个重要技术性措施.以此判断是否准予其他国家的产品进入他们的市场。2002年,乌克兰有一批生猪经过6O多个小时的长途运输运抵法国,被法国有关部门拒收,理由是运输过程没有考虑猪的福利,在长途运输过程中没有按规定时间休息,违反了法国的有关动物福利法规。这样的动物福利观念对我国来说是闻所未闻,但是,这就是一种事实存在,我们决不能视而不见。越来越多的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已经开始将动物福利与国际贸易紧密挂钩,动物福利潜在的贸易壁垒作用不可小视,如果不给予足够重视,我国农畜产品等在国际贸易中将会遭遇巨大障碍。

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在动物福利方面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特别是欧盟国家),这主要反映在动物福利法尚未制定、动物保护与动物福利意识差等方面,不仅没有真正实施动物福利,甚至在相当程度上还存在着虐待动物、捕杀野生动物等情况。但在国际农产品贸易中,中国动物出口产品必须考虑进口国的贸易政策和消费需求,不仅是动物产品的质量要符合有关规定,而且动物产品的生产过程和运输过程等方面也要符合有关道德标准。随着中国加入WTO后的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发展禽畜养殖已被中国政府确定为农产品出口的一个重大突破方向。目前,中国许多品种的禽畜养殖加工数量已居世界前例。同时,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西方国家原来的关税保护将逐渐失去作用,而随着新一轮世界贸易组织农业谈判的展开,包括绿色壁垒在内的技术壁垒设置将受到进一步规范和限制,中国禽畜产品的质量安全性也会不断达到发达国家的检测标准。这些因素会刺激一些发达国家去寻找新的贸易壁垒,达到保护本国农民利益和禽畜产品市场的目的,而借助动物福利的国家间差距构筑“道德壁垒”,不仅穿上了符合进口国法律的外衣,还能容易地获取社会公众舆论的同情和支持,是最有可能的选择,所以我们不能低估动物福利对中国农产品出口的潜在影响。

4 加快动物福利研究,规避贸易风险

加快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发展,就必须重视动物福利问题。实施动物福利措施,改善出口动物的福利状况,适应西方国家的通行规则,是中国克服发达国家利用动物福利设置贸易壁垒的主要途径。

第3篇:保护动物的法律法规范文

保护野生动物倡议书【1】

尊敬的广大市民:

野生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是地球大家庭的一员,是大自然生态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宝贵自然资源。保护发展和合理利用野生动物资源,对于维护生态平衡,改善自然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保持生物多样性和经济社会全面持续可协调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我市是一个野生动物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每年都有大量天鹅、鸿雁、灰鹤和朱顶雀等迁徙候鸟在湿地、湖泊觅食,还有生长在草原腹地的自治区区鸟百灵鸟、狼和黄羊等野生动物繁衍栖息。非法捕猎、贩卖、食用野生动物的现象时有发生,特别是一些人利用粘网、扣笼和掏雏等方式违法猎捕百灵鸟、朱顶雀和黄雀的违法犯罪行为屡禁不止,甚至一些不法之徒不惜用氰酸钾铝(俗称扁毛霜)毒杀百灵鸟后将死体出售给餐馆、烧烤店,这些现象的存在严重损害了满洲里的文明形象,更威胁市民身体健康和安全,与当今世界倡导的绿色消费、文明生活的主流格格不入。党的十提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伟事业中,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我们要贯彻落实好党的十精神,提高全市人民野生动物保护意识,保护生态文明建设成果,为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作出积极贡献。

为此,我们郑重的向全市人民发出倡议:

从现在起,在全市范围内发起保护拒吃野生动物的全民行动,并长期坚持下去!

坚决反对落后、野蛮、残酷的消费陋习,提倡健康、环保、文明的生活消费方式!

坚决不捕杀野生保护动物!

坚决不吃野生保护动物!

坚决不参与非法买卖野生保护动物及其制品!

勇敢举报违反保护野生动物法律法规的行为!

我们的命运是与野生动物息息相关的,为了人类的生存环境,为了口岸的生态环境更美好,让我们共同努力,保护野生动物,共同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为野生动物们营造一个安全的家园,让野生动物与我们在同一片蓝天下和谐地生活吧!

保护野生动物倡议书【2】

人是生活在这个地球上万千种类之一,我们在生活中不单要爱自己、家人和同类,为了地球生态平衡和大自然的环境相对自然,还应当保护其他种类的,生命是需要相互支撑的!

每个人都会与各种生命相遇:小猫、小狗、小兔子、这些小动物是我们的伙伴、朋友,甚至家人。每一个有爱心的人,懂得生命意义的人,都会知道怎么善意关爱自己的伙伴。

被挖掉眼球的小狗、被汽油烧焦的小猫、被恶意投毒而死的动物当这一桩桩骇人听闻的残害动物的事件不断发生时,我心里总有说不出的沉痛,我想这是任何一个有良知、有爱心、有正义感的人所不能容忍的事情。

绝大部分城市流浪动物的生存状况令人十分堪忧:它们被遗忘在角落的生命,不受重视;它们身体遭受病痛的折磨;它们无时无刻不在忍受着残疾带来的痛苦;它们承受未绝育带来的生殖繁育风险,小宝宝一出生就面临着巨大的死亡危机;它们经常要面对酷暑、严寒和饥饿,四处寻找躲藏之处;它们时刻面临着各种危险,每一刻都有可能惨死在街边;它们甚至还要面对一小部分人为满足自己变态的心理而做出的种种虐待和伤害

残酷的生存环境、悲惨的生活遭遇,使得我们身边的这些伙伴的生命凋零

真正的爱是对弱者或蒙难者发自内心的悲悯和关怀,是不假思索伸出的援救之手。在此,我郑重呼吁各界尊重生命、关爱生命的有识之士:

1. 尊重生命,尊重动物,不吝啬自己的爱心;

2. 无论自己的宠物年老、体弱、生病还是残疾,都不放弃、不抛弃它们;

3. 保证动物不受饥渴、伤害和疾病威胁;

4. 保证动物有一定的自由,让它们生活无所恐惧,能自由表达天性;

5. 有能力和条件的人,对流浪动物进行有责任感的收养、领养、寄养;

6. 依法合理、人道的利用动物;

7. 不从非法商贩处购买伴侣动物;

8. 不虐待、不伤害流浪动物;

9. 将关爱生命,善待动物的理念传播给身边的每一个人。

相信我们一点点的爱心和所做的这些简单的事情,就能够让那些还在外面流浪的小动物们重

保护野生动物倡议书【3】

党的十明确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新构想,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凸显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的重要性。我们生活在一个庞大的生态系统中,许许多多的生物组成了我们周围的生态系统,野生动物就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的朋友,保护发展和合理利用野生动物资源,对改善自然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保持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建设美丽中国有着重要意义。近些年来由于生态环境的恶化、野生动物栖息地的人为破坏,致使我国野生动物的数量、分布范围正日益缩小,许多种类已处于濒临灭绝状态。为了缓解人与自然的矛盾,顺应自然发展规律,我们必须行动起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伸出我们的双手,献出我们的爱心,以实际行动保护和拯救野生动物,建设好美丽家园、美丽中国。

黄岛区地处山东半岛南部,气候温和、地理条件优越,森林资源丰富,适宜野生动植物繁衍。以鸟类为例,已发现本区有鸟类19目58科112属382种,是山东省鸟类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由于本区地处中国东部沿海候鸟迁徙路上的重要驿站,每年有数百万只候鸟路径本区。这些鸟类包括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珍禽如:丹顶鹤、白鹤、白鹳、中华秋沙鸭、金雕等十种,有大白鹅、灰鹤、苍鹰、燕隼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47种。这些鸟类对农林害虫的控制、维持自然生态平衡,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长期以来,我们在宣传普及野保知识及法律法规和查处野保案件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辖区内野生动物生存、发展环境得以改善,野生动物物种逐年增多。但目前社会对保护野生动物的认识不足,滥捕、滥猎、滥食野生动物时有发生,保护野生动物的氛围亟待加强。因此我们呼吁全体市民行动起来,积极参与支持野生动物保护,为此我们提出如下倡议:

一、从我做起,保护野生动物从餐桌做起,杜绝食用野生动物,树立饮食文明新风尚;

二、不滥捕、不猎杀野生动物,做文明、守法、有爱心的好公民;

三、关爱动物,保护林业资源,让良好的森林生态环境成为野生动物的栖息庇护场所;

第4篇:保护动物的法律法规范文

关键词 野生动物;保护;盲目放生;影响;建议

中图分类号 S8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16-0218-01

随着保护动物观念的普及和倡导,人们对动物的保护意识也越来越强,爱心放生、解救放生或者个人自费从市场购买野生动物放生救助动物的事件层出不穷。虽然人们保护动物的意识增强值得赞扬,但不要盲目放生,要有科学性,这样动物才能真正在行动中得以保护,也维护了放生地的生态环境平衡。

1 盲目放生的负面影响

2003年春季一群佛教信徒来到陕西省太白林业局桃川林场蹇沟管护站附近,未经林业部门同意和帮助,将500余条蛇放生在周围的农田、核桃林、山茱萸林和道路两侧。第3天一村民就被蛇咬伤,由于抢救及时没有发生悲剧,但在村民中引起了不小的恐慌,不到1周300余条蛇被打死,放生变成杀生,其主要是盲目放生导致的。2012年6月5日《京华时报》报道,6月1日,10余名北京放生客来到河北省兴隆县苗耳洞村放生了数千条蛇,大量的蛇爬进该村引发村民恐慌,全村男劳力均放下农活加入了“打蛇行动”[1]。近年来,放生动物已渐成时尚,但多数放生行为都存在盲目性,对动物来说未必是真正的放生,一方面动物很可能不适应放生地的环境,放生后动物成活率不高;另一方面即使动物适应当地环境,也有可能造成放生地生态失去平衡,外来物种进入当地生态系统,就会替代原物种的生态位,使当地的生态系统遭到破坏,轻则某一物种种群数量减少,重则会导致某一物种的灭绝,从而造成严重的后果。此外,一些动物是从市场直接买来放生的,有些不法商贩借机非法收购、捕猎动物,其中还有国家级保护动物,客观上刺激了商家的不法行为,在一定程度上“鼓励”了非法捕猎者,助长了不法分子的违法和犯罪行为,对动物造成更大的伤害[2]。

2 对放生行为的建议

2.1 从点滴做起,保护大自然,也是保护野生动物

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参与一些关于绿色环保的公益活动,将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方针政策、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基本知识宣传渗透到周边的群众;或从“低碳减排,绿享生活”开始,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做一个“低碳”践行者,“少开一天车”节约燃油,减少废气排放;“少用一张纸”,“少开一天空调”,“晚开一小时灯”,“少废一滴水”,“少浪费一粒粮食”,不购买裘皮制品,不消费野生动物制品,不使用卫生纸、手提塑料袋,养成用手帕和上街购物用藤、竹编织的篮子的好习惯等行为,从工作、生活的点点滴滴中树立起“低碳”意识,约束自己,影响他人。既减少了污染,又保护了资源和环境,还能为野生动物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3]。

2.2 参与打击非法捕猎行动

购买野生动物放生的动机虽然是好的,但如果购买的是国家级保护动物的话,则其行为是违法的。我国野生动物保护法规定:禁止出售、收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或其产品。这里规定的“收购”包括以营利、自用为目的的购买行为。好心买野生动物却被不法商贩利用,损己反害动物。爱护野生动物要方法得当,遇到这类情况,可以对不法商贩进行劝说,也可拨打野生动物保护站电话,让专业人员解救后再科学放生,也是保护野生动物的一种形式,不一定非要直接放生动物才是保护[4]。

3 科学放生的措施

3.1 放生地环境的选择

野生动物放生必须选择适宜的、符合野生动物生活习性的环境,如热带动物不适宜在冷带放生,高山动物不适宜在平原放生等。总之,对野生动物的生境、种类不加选择的放生可能造成非常危险的生态灾难。特别是引入外来动物物种对当地环境的入侵,对生态环境的平衡构成威胁,其可能造成生物链的某种物种的数量减少或灭绝[5-7]。

3.2 征得当地林业部门的协助,科学放生

需要放生的,根据野生动物的种类请专业人员参与,制定放生方案,进行科学放生,放生后还要进行放生效果评估。最好在放生前对某些暂时失去野外生存能力的动物进行野外生存训练,选择好放生地,对放生地的环境、立地条件进行调查,符合条件后做少量放生试验,对放生动物进行跟踪观测,根据野外放生存活率再进行大量放生。放生时还要观察动物的应激能力和身体状况,另外还要选择好放生动物的季节;放生后还要调查放生动物的存活率及其对当地生态的影响,真正做到科学放生。

4 参考文献

[1] 违规放蛇惊扰村民[N].京华时报,2012-06-05(16).

[2] 王秋玲.自然保护区宣传工作基本思路与设想[J].陕西林业,2009(1):33.

[3] 何晓光,薛华.低碳生活 从少开始[J].陕西林业,2010(4):25.

[4] 张林源.城市发展过程中的野生动物保护[J].园林,2012(3):16-20.

[5] 冯家芳.买野生动物放生也违法[J].中国民兵,2004(6):55.

第5篇:保护动物的法律法规范文

关键词: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生态环境;保护

生态旅游是一种既要保护自然环境,又要维护自然保护区当地人民生活的一种旅游活动。由于自然保护区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而自然资源的原始性极大吸引着人们的兴趣。铜壁关自然保护区拥有高等植物333科1628属4951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植物5种,二级保护植物25种。目前,已知的动物种类数量为5纲37目114科379属725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15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74种,此外,区内还有属伊洛瓦底江水系的五大江河。铜壁关保护区内众多古老生物类群和众多古老原始的动植物种类,为生态旅游的开发提供了极其优越的条件,同时,自然保护区内的环境保护工作也显得极为重要。

1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1.1 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条件是有效保护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

良好的资源和环境会充分吸引游客,在精心保护以及处在良好状态下的各种景观能更好地激发人们旅游的兴趣,能够有效带动旅游业的发展。生态环境建设为旅游业增添了新的活力。同时,人们的环保意识不断增强,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新的消费方式的形成。国家对于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立法,一定程度上有效提高了旅游业的发展水平。

1.2 旅游业的良好发展可以促进资源和环境保护,促使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相协调发展

(1)旅游业在资源消耗上较少,环境成本较低,对资源和环境很少产生直接的硬消耗,可有效促进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的有效保护。(2)旅游业的发展可以一定程度上代替一些资源消耗比较大的传统产业,有效降低污染的排放量,减少生态破坏。(3)旅游业可以有效促进生态脆弱贫困山区的环境保护。一般情况下,较为贫困的山区,人们为了满足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往往会破坏自然环境,比如,砍伐森林、过度放牧和砍伐等。发展生态旅游可以有效增加当地人们的收入,避免人们破坏环境行为的出现,从而使自然资源和资源环境得到有效保护。(4)生态旅游的发展可以一定程度上给资源和环境保护工作提供一些资金支持。生态旅游可以促进景区收益的增加,为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工作增加了一些资金投入,同时,有些地区发展旅游业还可以获得国家资金政策的扶持。同样增加了保护资源和环境的资金,使自然保护区拥有足够的资金进行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维护,促进一些保护环境措施的有效实施。

2 环境保护的有效策略

2.1 完善保护环境的法律法规

因为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涉猎的范围较广,因此,需要一定的法律法规进行规范。在遵守一些国家的法律,比如《中国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中国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等基础上,还要根据自然保护区本地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和特点,制定适合当地实际情况的一些法律法规,使自然保护区的环境保护工作有法可依。在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前,明确开发步骤、目标以及各个部门的权责,使生态旅游的开展立足于生态环境可承受范围内。加大监督管理力度,严厉打击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以有效保护保护区内的各种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铜壁关自然保护区在开展生态旅游的同时,也要根据自然保护区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些保护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的法律法规,使环境保护工作有法可依、依法治理。

2.2 建立科学的生态旅游规划

利用生态发展旅游,通过旅游保护生态,是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特性。因此,建立健全保护区的生态旅游规划,对保护环境和促进生态旅游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生态旅游规划的制定要在全面了解保护区面积、功能以及保护对象等基础之上。比如,铜壁关自然保护区应加强对龙脑香热带雨林极其生态环境的保护,应加强对国家珍稀动植物的保护以及对完整的山地垂直带景观和河流生态系统的保护。从而确保铜壁关在发展生态旅游业的同时,可以保证主要的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得到有效保护,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促进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共同提升。

2.3 适度建设,避免盲目开发以有效保护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

以服从规划和高效利用为指导思想,使旅游建设的规模适应游人容量,加强改造和完善自然保护区内现有的管理设施以及野外保护设施等。同时,要保证旅游设施的建设和环境容许的限度相一致,避免过分盲目地开发。在旅游旺季游客比较多的时候,要充分利用当地农民所具有的土地和房屋资源进行一些其它旅游项目的开发,比如,可以在铜壁关自然保护区开发农家乐体验游、采摘游等。不但增加了当地人们的收入,丰富了生态旅游的内容,同时,还缓解了自然保护区内环境保护的压力。

2.4 做到旅游开发与生态保护和经济协调发展

切实加强自然保护区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保护,根据保护促进开发、开发促进保护的要求,促进生态建设产业化和旅游发展生态化以及经济发展全面化的协调统一发展。大力推行资源节约型和友好型生态旅游a业的发展。

2.5 加强自然保护区的人才培养,提升其综合素质

发展生态旅游的前提是要处理好保护、建设以及发展的关系。这就要求相关部门加大生态旅游人才的储备,加强人才体系的建设。不断加强对生态旅游相关工作人员的培训,提升相关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使得生态旅游和生态环境保护能够得到共同提升。

2.6 加强内部和外部部门的合作,共同促进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实现

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业态,还需要不断地创新和提高。因此,生态旅游业的发展需要相关内部部门相协调,共同合作,同时,还需要相关部门加强和外界各部门的联系,加强各个机构部门的合作,充分发挥各个部门的优势,从而提高旅游开发工作者的科研水平,使生态旅游的开发能够和生态环境保护相一致,实现生态效益和环境效益相协调发展。铜壁关自然保护区的相关管理部门也应加强本身内部各个部门的合作,从而更好地发现自然保护区内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关的管理措施,积极和一些高校和科研机构联系,不断提高自身的科研水平。

第6篇:保护动物的法律法规范文

关键词:学科;渗透;法制;教育

学校教育是一切教育之根本,我省2011年秋季学期实施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以来,取得了突破破性的进展。因此,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对儿童的法制教育,是一条切实可行的普法途径。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是托起明天的希望,是你一切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因此儿童的茁壮成长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根本所在,他们正处在生理和心理生长发育的阶段,具有极强的可塑性。从小培养小学生法律意识,进行法律素质培养教育,不仅可以预防和减少学生违法犯罪,更重要的是促使他们养成依法办事、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

一、渗透目的

实施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的目的在于增强学生的法制意识,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帮助学生养成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数学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的途径以课堂为主,包括其他教学环节,小学阶段共9个学科,即品德与生活(社会)、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美术、音乐、信息技术、体育与健康。数学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的内涵是与小学各学科的教学内容为依托,充分利用学科中固有的法制内容、教育契机和教学便利,在数学学科的教学活动中,有意识、有计划有机适度地渗透相法律知识和法制理念的教育,以增强学生法制意识,激发学生法制情感,培养学生学法、知法、守法的习惯和能力。数学学科渗透法制教育不会增加学生的负担,从具体到一节课的时间占用来看,最简单的只要求告知学生法律法规名称,最复杂的占用时间也不超过5分钟。

二、渗透的原则

1.目的性原则

教学始终是一项带有明确方向性和目的性的活动,中小学法制教育在学科中渗透是一项有目的、有计划的教学活动,它要求教师将法制教育列入教学目标之列,在备课和教学实施中要善于开发教材所包含的法制教育因素,并在开展学科教研活动时列为研究内容。

2.有机性原则

在学科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必须将学科教学内容与法制有机地结合起来,既不能把学科教学上成法制课,也不能漠视各科教学内容中蕴涵的法制教育因素,要根据学科的特点,以教材为依据,在教学中恰当地把握尺寸,潜移默化地进行渗透。

3.选择性原则

知识教学有系统性,由浅入深,以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的接受程度为标准,而法律知识的渗透也要依据这个观点,循序渐进,并且在知识的深度上慢慢递进成螺旋式上升。因此学科教学中的法制教育渗透,必须充分地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认识规律,学生可接受程度,要根据学生的知识经验和理解能力来选择渗透的内容和程度。在教材体系中,有的内容多次出现在各个不同年级中,这就需要教师选择适合该年级、该班级学生特点的渗透难度和深度。

4.贴近性原则。

学科教学的法制教育渗透,必须依据教材的内容去进行,法制教育的内容应是教材中所应有的,绝不是外加或牵强附会的,应切实地使学科法制教育与双基教学、双基训练融为一体,而不应“穿靴戴帽”、“两张皮式”的。学科教学法制教育的渗透,应是体现在教学的全过程之中,而不应是支离破碎、牵强附会的。

三、渗透的方法

学科渗透法制教育,首先应充分遵循学科教学的规律,根据学科的特点挖掘教材、教法中涉及法制教育的因素;同时还要注意研究法制教育的渗透方法,使学科教学与法制教育两者处在一个相融的统一体中,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科教学中的法制教育收到实效。

1.在生活中渗透。在法制内容渗透时,我们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法制,体现“法制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来培养学生的法制意识。介绍《保护环境法》,使学生了解世界各国都很重视这个问题,把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这样联系实际渗透法制知识,使学生不是被动接受,而是自然认同。

2.在情境中渗透。创设优美的教学环境和艺术氛围,使学生一进教室就沉浸在法制教育的的气氛中,可以将学生思想和情绪立即转移到课堂教学浓郁的氛围之中,使学生产生学习的欲望。

3.在游戏中渗透。爱玩游戏是儿童的天性,它能有效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当学生对所学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时,就能主动进行学习。

4.在案例中渗透。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列举现实生活中的实例的形式,让学生讨论分析,最后明辨是非,掌握法律知识。如在教学五年级数学下册P73第8题时,让学生了解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要保护动物,了解国家制定的有关保护珍禽珍兽的一些法律知识,又可以渗透在学生有限的能力之内如何保护动物,还可以可以渗透如何运用法律这个武器和猎捕杀害野生动物的坏人做斗争,能做到不吃野生动物,能主动制止自己的父母和周围的人不吃野生动物,还能向有关部门告发经营、捕杀野生动物的商人,让法律来制裁他们。就这样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法律知识深入到每个学生的心里,取得了较好的教育效果。

四、渗透过程

那么,作为一名小学教师,该如何把握小学数学教学之特征,在实际数学课堂教学中对小学生进行法制教育,我认为应从以下几点入手:

1.在数学课中如何发现和创设法制教育渗透点

一是教师要具备一定的法制知识,了解法律法规,否则就可能对存在的契机“视而不见”;二是要善于研究教学活动,在相应的教学内容、环节、形式中去发现契机。三是要关注社会与生活。四是要善于创设话题。

2.小学数学教师首先应具备法制素质

由于小学都没有专门的法律教师,学生法律意识淡薄,宣讲法律知识的多为班主任,其中很多的可能出来都没接触过法律,自身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知识不够深刻,导致很多教师只能照本宣科,缺乏案例教学的有趣性和课堂的灵活性,使法律课成了纯粹的只是讲授课,学生没有任何积极性可言。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往往自己都不知道法,怎么向学生讲法呢?更不要说在课堂中渗透教材中所蕴含的法律知识。所以,提高教师的法律素养大有必要,只有教师知法、懂法,才能够向学生讲法。只有教师具有良好的法律素养,才能培养出具有法制观念和法律意思的合格人才。我认为每位教师都应把《教育法》,《教师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列为必学内容,去研读、去领悟并深刻认识到不懂法律,不依法执教就是不合格的教师。

3.准确把握数学课堂教学与法制教育的关系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一定要明确数学知识的传授与法制教育的关系,我认为小学数学课堂一定要以数学知识传授为主。数学课堂的主要任务必须完成,切不可把法制教育当成一堂课来讲。那么在哪些环节可以渗透法制知识呢?我认为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练习、课外辅导等环节,都蕴藏着法制教育契机,都可以渗透法制教育,就看善不善用,会不会用,教师应该明确关系,灵活安排。

4.创设生活情境,培养法制意识

第7篇:保护动物的法律法规范文

关键词:森林经营;野生动物;保护方法

1 引言

大桂山自然保护区是地球上鳄蜥的主要分布地区,虽然早在1989年就对其进行了保护规划,但是鳄蜥的种群数量仍然在不断减少,针对这一情况,必须分析鳄蜥种群数量减少的原因,然后依据森林经营中的相关策略,有针对性地对森林中的重要保护动物进行保护和管理,以提高其生存能力,保证其种群的繁衍,避免珍惜动物的灭绝。以下就对这些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

2 大桂山鳄蜥自然保护区背景及基本情况

2.1 保护区背景

大桂山鳄蜥自然保护区在广西省贺州市,在其成立之前,很多人就注意到了其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例如在这一地区有大量的凹叶厚朴、花榈、润楠、金毛狗、桫椤植物。而且昆虫比较丰富,主要有广西彩蝉、双叉犀金龟、丽叩甲、枯叶蛱蝶,这些昆虫都是该地区所特有的,除此之外,拥有大量的陆地野生动物,例如大鲵、鳄蜥、斑林狸、林麝、穿山甲、山瑞鳖等。其中鳄蜥属于我国独有的珍稀物种, 这种爬行动物是在第四纪冰川末期留存下来的,在研究对爬行纲动物的起源时,鳄蜥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早在1989年就已经被列为国家的一级保护动物,由于鳄蜥的特殊价值,2005年4月将这一地区设立为大桂山鳄蜥自然保护区。

2.2 基本情况

大桂山鳄蜥自然保护区在贺州市的八步区境内,由于自然条件优厚,早在2007年就建立了保护区管理局,大桂山鳄蜥自然保护区总面积达到了3780 hm2,2014年森林覆盖率达到了96.2%,鳄蜥种群以及其栖息地是重点保护对象,从当前的调查了解到,保护区内已经建成了67鳄蜥个人工繁育池,15个鳄蜥饲养池,此外,还建立了与之配套的蓄水池和引水池,在近些年的调查中得知保护区内的野生鳄蜥数量在400只以上,这一规模是其他地区所没有的,由于管理到位,再加上鳄蜥的重要性,在2013年6月份已经将大桂山鳄蜥自然保护区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3 森林野生动物保护现状分析

3.1 缺乏保护意识

我国的森林野生动物保护意识在普通大众层面还没有培养出来,大多数的人们都没有这方面的意识,或者保护野生动物意识不强,在生活中及时发现有人捕杀野生动物,也不会及时制止。一般只有个别地区的人们比较重视森林野生动物的保护,例如在自然保护区附近的居民,或者与自然很亲近的少数民族。除此之外,在社会团体中只有个别的协会对野生动物的保护意识较高。从整体上分析,我国居民在野生动物保护方面都处在初级阶段,没有将野生动物保护视为道德标准和生活规范,因此在很多地区仍然出现严重的非法捕猎行为,再加上相关法律普及不到位,非法捕猎人员对偷捕盗猎的行为后果没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致使这一行为更加猖獗。

3.2 管理体制不规范

在进行野生动物保护过程中,由于管理体制不规范,日常管理中出现管理误区和管理漏洞,为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导致管理效果没有达到预期目标。例如按照当前的管理分工,对于森林公安而言,只能对发生的野生动物刑事案件进行管理,但是从偷捕盗猎的事件分析,很多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的违法行为都属于违法案件,在案件类型中属于行政案件,在对这一类案件进行处理过程中,我国的相关法规没有明确的授权,在正常的执法活动中缺乏依据,为案件审理造成了很大的麻烦,降低了处理案件的工作效率。

3.3 高额利润驱使

对于无良商贩而言,如果贩卖、捕杀野生动物有50%以上的利润,那么这些人就会视法律而不顾,挺而走险做违法的事情。对于野生动物市场而言,当前利润可以达到300%,在金钱利润的驱使下,很多保护区都出现了野生动物被捕杀的问题。

4 森林经营中野生动物保护措施

4.1 确定关键物种,强化栖息地保护

在进行野生动物保护中,由于管理人员有限,而自然保护范围很广,因此管理人员严重不足,为了提高对野生动物的保护效果,应该根据所要保护生物的活动范围,建立自然生态保护区,设立专门的自然保护区管理部门,专职进行这一区域的保护工作。例如大桂山自然保护区而言,其中的关键物种就是鳄蜥,因此保护区人员在日常管理中,应该将鳄蜥和其栖息地作为重点保护对象,这样保护工作更具有针对性。在此基础上,当地的林业部门在日常管理中,如果发现有捕杀野生动物的行为,要及时制止,控制盗猎人员,然后和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和当地的森林警察取得联系,各方面协调管理,互相帮助,提高整体的管理质量,避免发生违法盗猎问题,有效保护当地的重点物种。

4.2 规划保护区域,施行分区管理

在进行自然保护区管理,野生动物保护过程中,可以实行分区管理的模式。可以根据生态系统弹性理论进行有机分区管理,在传统的管理中都使用三区管理,就是将人类和自然分为两个完全对立的层面,但是这种划分在一个保护区长期使用之后,其性质有可能发生变化,实施分区管理模式后,针对不同的生物进行不同的管理,结合野生植被类型的不同,野生植被的抵抗能力的不同以及自身恢复能力的不同,可以在不同的季节进行保护区开发,在不同的季节进行保护区封闭,对于野生动物保护区而言,可以选择在物种迁徙和繁殖阶段封闭,在其正常活动时间开发,对于实验区和缓冲区而言,承担着保护区的保护和开发的任务,但是当前对其的界定比较模糊,因此在这一模糊范围内经常出现采集、放牧、偷猎、农耕地侵蚀等问题,因此在实施分区管理中,要进行科学规划,针对特殊位置要派专人进行管理,执行岗位责任制、区域责任制,将工作内容落到实处,出现问题可以及时找到责任人,提高工作的积极性。

4.3 森林经营中全面渗透野生动物保护

在进行森林经营管理中,由于自然植被和野生动物在保护区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共同维持这一地区生态系统的平衡,因此在森林经营中要全面渗透野生动物保护。为了提高保护区周围的人们在保护区参观野生动物时的保护意识,应该积极开展野生动物保护教育工作,例如在森林参观中专门设立一个区域,进行野生动物纪录片的观看,同时设置一个征文环节,有关野生动物的文章都有机会在公示栏中展示,不仅增加了保护区和参观游客之间的互动,在整个过程中也有效宣传了野生动物保护工作,提高宣传质量。使参观者意识到对野生动物的保护要从小做起,从保护自然环境做起,从自己的衣食住行做起。当参观人员进入保护区后,工作人员可以派发宣传手册,以及保护区的相关规定,并附有惩罚条例,起到警示作用。

4.4 可持续森林经营技术

在进行森林管理中,目的就是让人类可持续发展,例如实施分区管理,管理中保证科学性和有效性。例如针对管理区内的病树要及时处理,如果病情严重,可以选择性进行砍伐,然后作为木材使用。发现管理区的植被、生物不平衡,某生物有灭绝的危险,可以根据科学引入其他物种,或者对濒临灭绝的物种进行人工培养,提高繁殖能力,保证森林的可持续发展。

5 森林经营中野生动物保护的保障

5.1 政策保障

国家应该对野生动物保护予以政策上的保障,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针对法规中的漏洞进行弥补,对问题予以修正,为了促进森林经营的发展,要予以一定的政策倾斜。例如在发展中可以和当地的民族企业合作,企业提供资金,而保护区可以让其冠名。

5.2 人才保障

保护区应该对以后的发展有预见性,积极培养未来需要的工作人员,提高其专业水平,在培训中不断积累实践经验,为以后的上岗实习奠定基础。

5.3 资金保障

为了保障森林经营中对野生动物的保护,国家林业部门,财政部门应该在资金上予以保障,每年提供足够的资金,并对资金落实情况进行核对,提高资金的有效利用。

5.4 管理保障

在进行森林经营,野生动物保护中,要依据我国的法律法规,制定健全的经营管理制度,作为管理工作的保障,出现问题后严格按照制度办事,施行奖惩制度,以提高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6 结语

关于森林经营中野生动物保护方法研究虽然取得了成果,但是当前还存在很多有待解决的问题,在以后的发展中,应针对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制定科学的保护区发展规划,施行分区管理,提高管理效果。

参考文献:

[1]清 语.关于在《野生动物保护法(修订草案)》中增设行政强制措施条文的建议[J].森林公安,2016(2):24~25.

[2]甘剑伟,唐咸武.一道保护鳄蜥的铜墙铁壁:大桂山鳄蜥自然保护局创建国家级保护区纪实[J].广西林业, 2013(10):12~15.

[3]李 晟,王大军,肖治术,等.红外相机技术在我国野生动物研究与保护中的应用与前景[J].生物多样性,2014,22(6):685~695.

[4]罗树毅.建造鳄蜥种群发展的乐园:大桂山鳄蜥自然保护区保护鳄蜥工作纪实[J].广西林业,2011(11):18~19.

[5]宿海f.履行负责任森林经营中资企业在行动:12家加蓬中资企业承诺负责任的森林经营[J].国际木业,2016(8):1~3.

第8篇:保护动物的法律法规范文

关键词:塞罕坝;马鹿;初步调查;保护对策

中图分类号 S8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24-0034-02

马鹿(Cervus elaphus Linnaeus)别名八叉鹿、黄臀赤鹿、赤鹿。属于鹿科、鹿属。全世界有11种,广布于古北界、新北界及东洋界。国内分布有6种,河北有2种,其中塞罕坝有1种。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鹿茸仅次于梅花鹿,是名贵中药材,鹿血、鹿胎、鹿肾、鹿鞭、鹿筋、鹿骨均可入药,肉可食,皮可制革。马鹿为国家Ⅱ级保护动物,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低危(LC),被CHN列入易危等级[1]。

1 研究地概况

塞罕坝自然保护区位于河北省围场县北部,浑善达克沙地南缘,地处内蒙古高原与冀北山地的交接处,地理坐标为:北纬42°22′~42°31′,东经116°53′~117°31′。区域海拔高度1 500~1 939.6m,面积20 029.8hm2。其中:核心区7 213.31hm2,占36.01%;缓冲区6 083.89hm2,占30.37%;实验区6 732.60hm2,占33.62%。属于典型的森林-草原交错带和高原-丘陵-曼甸-沙地移行区,保护区内生态环境独特,生物物种丰富,生态景观变化多样,既有大面积的森林、草原,又有成片的沼泽湿地[2-3]。

2 研究方法

本研究是塞罕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与河北大学专家教授共同组成调查组,在总体范围内,利用地形图和植被分布图,结合区域内森林资源清查结果。基于马鹿生活习性,在保护区内安置红外摄像机20台,定期进行资料收集,电池更换,获得了大量的照片及视频资料。同时结合样线调查,获得了2头马鹿,对其进行了测量与统计。

3 结果与分析

3.1 马鹿的形态特征 马鹿是大型鹿科动物,体粗壮,四肢细长,颈较长(表1)。背脊直,荐部与肩部近等高。鼻端,鼻孔较大,鼻孔间及后缘部不被毛。眶下腺大,耳大,耳端尖,伸向前方。尾短,较显著。蹄大呈卵圆形,侧蹄较长,端部能着地。雄性有角,在基部分出眉叉,斜向前伸,与主干约成直角,第二枝紧靠眉叉后边从主干分出,第二枝与第三枝间距长,主干末端有时分成2~3小枝,共4~6叉,整个角向内弯曲,并向后倾斜。角面除尖端较为光滑、色浅外,其余皆粗糙、色深,上有细纹,角基有一圈小瘤状突,称为珍珠盘。雄性马鹿头骨:颅全长419cm,颅基长381cm,颧宽176cm,眶间宽133cm,鼻骨长160cm,上齿列长114cm,下齿列长130cm,上颌门齿缺失,犬齿细小,下颌门齿和犬齿存在并集中于前端,中央2对门齿较大,齿面呈正方形。最外侧门齿与犬齿较小,齿面呈长方形。第一前臼齿小,第二前臼齿齿面复杂。前臼齿有1对新月形齿突,第三前臼齿与第一、二臼齿各有2列新月形齿突,最后一臼齿后面有一马蹄形小叶。

3.2 生态习性 栖息于面积较大的针阔叶混交林、林间草地、草原和溪谷沿岸等。栖息地随季节变化,夏季多在高山阴坡或河谷附近活动,冬季迁至阳坡地或避风的山谷,春季转移到丘陵地带的阳坡或山林凹地,秋季则到林缘农田、菜地盗食庄稼、瓜果等。马鹿性机警,善奔跑,听、嗅觉灵敏,视觉稍钝。主要在晨昏活动,有时夜间、白天亦活动。喜群居,常3~5头成群,多者达20多头,雄鹿平时多单独活动,只是在季节才与雌鹿在一起,产仔前母鹿离群,寻找安全隐蔽处产仔,雌鹿与仔鹿同栖,并带有亚成体。食物随季节和地区的变化而变化。主以植物性食物为主,春季主要以小榆树、桦树、杨树等阔叶树的嫩枝、嫩叶、树皮等为食,夏季主要以草本植物和灌木枝叶为食,秋季则以嫩的植物枝叶和各种野果、蘑菇等为食,有时亦到田间偷食白菜、萝卜、玉米等农作物,冬季则主要以橡子、榛子、干草等为食,冬季和早春还常到盐碱地舔食盐碱土。

9―10月为期,雄鹿经常高声吼叫,招引雌鹿,时间大约20d。雄鹿此时处于高度兴奋状态,几乎不进食,全身消瘦。雄鹿间有激烈的争偶现象。雌鹿妊娠期8个月左右,翌年5―6月于隐蔽性较好的灌木丛或高大的草丛中产仔,每胎1~2仔,多为1仔。幼鹿生下即有胎毛,但极为柔软,几个小时后开始吮吸。最初3~4d处于活动量小的假睡眠状态,此时母鹿片刻不离仔鹿。1个月后,仔鹿可随母鹿活动,到3月龄归群活动。雄鹿一般3岁性成熟,雌鹿2岁。雄仔鹿次年即生角,但不分叉,至第3年才开始分叉,1年增生1枝,一般增生到6叉,有时可增生到8叉,因此角分叉的多少与年龄有关。每年脱换角,3月末或4月初旧角脱落,新角随即长出,5―6月角生长最盛,6月下旬达到充分发育,外被绒状茸毛,称为茸角,7月以后开始骨化,8―9月茸皮脱落,角全部骨化变硬。

4 保护存在的问题

马鹿是重要的经济动物,鹿茸仅次于梅花鹿,是名贵中药材,鹿血、鹿胎、鹿肾、鹿鞭、鹿筋、鹿骨均可入药。肉可食。皮可制革。受经济利益的驱动,周边居民过度抓捕;二是旅游业的迅速发展,随意进出森林,马鹿的生存栖息环境逐渐缩小;三是对自然保护区内违法违规行为打击力度不够,法律法规急需完善;四是投入机制不健全,保护经费不足;五是科研投入力度不足。

5 保护对策

5.1 加大宣教力度 增强公众环保自觉性和责任感,营造全民参与、共维共管的浓厚保护氛围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和网络等新闻媒体,采取集中宣传与日常教育相结合的方法,深入开展针对性强、成效显著的宣传活动,激发公众热爱自然、珍惜资源和保护生态的意识,极力营造全社会共同支持自然保护区事业的浓厚氛围。

5.2 进一步完善保护区法规体系建设,加大自然保护区内违法违规行为的惩戒力度 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加快自然保护区的立法步伐,完善保护区法规体系建设,为保护区建设管理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对不适应当前保护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的法规、规章要尽快进行清理,及时予以修改、修订或废止。强化执法监督检查,依法履行对自然保护区森林、湿地、生物物种等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管理,坚决制止一切乱砍滥伐、乱捕滥猎、乱采滥挖、侵占湿地等违法行为。对违法违规案件要坚决查处,加大惩戒力度,扩大社会影响。

5.3 开展马鹿种群科学研究,促进马鹿种群的保护和扩大 采取一切行之有效的科学措施,对塞罕坝自然保护区马鹿进行驯养和繁殖,通过放流和保护增加种群数量。达到保护濒危物种,减少人为破坏,逐步恢复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物种资源的多样,实现经济与生态的“双赢”。

参考文献

[1]吴跃峰,武名录,曹玉萍,等.河北动物志[M].石家庄: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82-84.

第9篇:保护动物的法律法规范文

关键词:动物福利动物福利壁垒贸易壁垒OIE标准

“动物福利”(AnimalWelfare)正渐渐成为国际贸易中一条新的“流行语”。在国际上,动物福利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贸易议题。动物福利的出现,一方面可以说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表现;另一方面,由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国家间的经济水平、教育文化和道德标准等方面也存在着不同的差异,因此,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动物福利的出现无疑就构成了一道新的贸易壁垒——动物福利壁垒。动物福利潜在的贸易壁垒作用不可忽视,如果不给予足够重视,我国相关产品在进入国际市场时将会遭遇巨大障碍。

一、动物福利的起源与发展

动物福利活动最初是由一些关心动物福利的民间人士和动物保护团体倡导并发展起来的。在18世纪末,英国功利主义哲学JeremyBentham首先提到动物的福利问题,认为动物福利是真实存在的,因为动物也能感受到痛苦。1822年,理查德·马丁(Martin)提出“反对虐待以及不恰当地对待牛的行为”的法案(即《马丁法案》)在英国国会获得通过。这是世界上第一个关于动物福利的法律。法国也在1850年通过了反对虐待动物的相关法案。1866年由美国外交官亨利·伯格(HenryBergh)建立的世界上第一个动物福利组织——美国防止虐待动物协(ASP—CA),并推动纽约州通过了美国的第一个动物福利法:《反虐待法》。其后的一段时间里,世界各国纷纷建立自己的动物福利保护法规。这些法规都是在道德伦理方面强调我们应该对动物权利的保护。

20世纪60年代后,因为西方国家农业的发展已经满足了消费者的基本需求,公众开始转而关注生产活动中对动物福利的影响。1965年的英国政府发表的“BrambellRepo~”报告就是公众对动物福利关注的集中反映。其后,各国学者纷纷研究动物福利间题:Moberg(1987)和Barnett(1987)认为生理指标应该在评估动物福利上起主要作用;Mcglone(1993)同样认为生理指标优于行为指标,因为它们更客观而且更少一些人为倾向性;Duncan(1993,1996)建议动物福利应该和动物感受而不是它们的生理或别的指标相联系。

目前在国际上普遍认可的动物有“五项基本福利”:(1)为动物提供适当的清洁饮水和保持健康与精力所需要的食物,使动物不受饥渴之苦;(2)为动物提供适当的房舍或栖息场所,能够舒适地休息和睡眠,使动物不受困顿不适之苦;(3)为动物做好防疫,预防疾病和给患病动物及时诊治,使动物不受疼痛、伤病之苦;(4)保证动物拥有良好的条件和处置(包括宰杀过程),使动物不受恐惧和精神上的痛苦;(5)为动物提供足够的空间、适当的设施以及与同类动物伙伴在一起,使动物能够自由表达正常的习性。比如,对猪的动物福利国际法规规定:猪在运输途中必须保持运输车的清洁,要按时喂食和供水,运输时间超过8小时就要休息;在宰杀时,应当使用高压电快速击中致命部位,使其在很短时间内失去知觉,以减少宰杀的痛苦,并且必须隔离屠宰,以防被其他猪看到而产生恐惧感。不少欧美国家要求供货方必须能提供畜、禽或水产品在饲养、运输、宰杀过程中没有受到虐待的证明才准许进口。

二、动物福利壁垒的实施特点

(一)合理合法性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待动物的态度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从把动物仅仅当作人生存的资源发展到保护动物最后提升到了福利保护的地位,不能不说是社会的进步、观念的进步。于是一些国家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纷纷制订动物福利法规。另外,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发达国家对食品的安全与卫生要求也越来越严格,而世贸组织又规定允许成员方采用“为保障人民、动物、植物的生命或健康的措施”。因此,利用动物福利名义设置贸易壁垒,不仅穿上了符合进口国法律的外衣,而且还能获取社会公众的同情和支持。

(二)歧视性和隐蔽性

动物福利条款在不违背WTO基本原则的前提下,与其它贸易壁垒相比,更具隐蔽性和歧视性。动物福利标准都是发达国家根据其经济发展水平和技术水平制定的,强者制定标准,对弱者显然是不公平的。由于各国的国情和经济技术发展水平的差异,发展中国家的畜禽产品在短时间内很难达到发达国家的标准。动物福利标准的实施即使是非歧视的,对来自不同国家的进体动物及动物制品一视同仁,也可能对发展中国家的产品出口构成障碍。经济实力是基础,发展中国家如果温饱问题都还没解决,如何讲“动物福利支出”,此外,以自己国家的动物法案为屏障,利用动物福利名义设置贸易壁垒,还涉及社会道德问题,不仅穿上了符合进口国法律的合法外衣,而且极易博取公众的同情和社会舆论支持,具有很强的隐蔽性。

(三)实施领域的广泛性

动物福利壁垒的实施客体目前主要针对活体动物的进口。但有向其它与动物和动物制品有关的领域和上下游产业施加影响的趋势,与动物制品有关的行业,如:餐饮业、化妆品业、医药业、服装业等都有可能受到冲击和波及。由于目前有关动物福利的呼声和抗议活动越来越多。一些国际著名的跨国公司,如:肯德基、麦当劳等快餐公司迫于国际供货的养殖场采取措施,改善动物的养殖环境,不得采用强迫进食等虐待动物的措施,否则将停止进货。

(四)复杂性和争议性

动物福利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它既涉及到动物保护,又涉及到国际贸易,还与社会自身的发展、道德、伦理有关。动物福利问题有它合理生的一面,但如果以“动物福利”名义来设置贸易壁垒并用在对发展中国家的贸易上面,那么将有可能使出口国人民本来就很低下的生活条件日益恶化,这种在人类的基本需求没有得到满足之前,优先考虑满足动物的基本需求乃至“精神需求”的做法,对发展中国家而言不仅不公正,而且这种变相的贸易保护,可能会造成人道主义的灾难。因此,动物福利问题是一个复杂的、具有很大争议性的问题,如果仅仅从其中一个方面孤立地看待这个问题,则不仅不会解决问题,反而会引起诸多负面影响。

三、动物福利壁垒的利用方式

(一)利用WTO有关动物福利的条款限制进口

WTO的《服务贸易总协定》、《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定》和《反倾销措施协议》关于动物福利以一般例外等形式出现。发达国家利用这些规定以一般例外措施、卫生检疫、技术性与非技术性壁垒、补贴与反补贴、倾销与反倾销的形式,限制进口。欧盟和美国目前正在考虑用不可诉的动物福利保护补贴。

(二)用国际兽医局OIE标准限制进口

国际兽医局的OIE标准有关于动物福利的基本要求。发达国家利用这些标准来限制我国产品进入本国市场。发达国家要求供货方必须达~gJlOIE所规定的标准,否则无法进入发达国家市场,也无法向WTO提出贸易纠纷仲裁。

(三)用国内动物福利法限制进口

发达国家对于动物福利一般都有国内立法。这些动物福利法成为限制对外国产品进口的借口。要进口的产品必须符合国内动物福利标准,如果外国产品在生产、加工或者屠宰过程中受到虐待,低于国内的动物福利法所规定的标准,就不准进口。

四、我国动物福利现状

(一)公众意识有待提高

目前我国公众的动物福利意识仍普遍淡薄,对动物福利保护的意义及如何实现动物福利保护的知识了解甚少。人们通常以动物主宰者的身份肆意对待动物,例如“活猪注水”等残忍对待动物的事情时有发生。这种虐待残害动物的行为不仅没有受到法律的制裁,甚至还被人们认为是不足为奇的,最近几年动物福利已逐渐引起各行各业人们的关注,很多民间动物保护组织自发而生,动物福利意识有所提高。12004年在武汉大学实验动物中心建成的一座38只恒河猴慰灵碑。旨在纪念在抗非典疫苗和药物实验中为人类健康献身的动物。由此可见,我国的动物福利意识水平在提高,但总体上仍远滞后于发达国家。

(二)动物福利立法进程需继续推进

我国除香港和台湾地区有完善的动物福利立法外,其他地区针对动物福利立法还相当滞后,除《野生动物保护法》外,我国尚无一部比较完整统一的动物福利保护方面的法律。然而在中国加人世界贸易组织的新形势下,立法部门应制定相关法律,更好地保护和利用动物,不但对列人国家一级、二级保护的珍稀动物要依法保护。对于一般动物,特别是那些人工饲养的禽畜,也要给予“动物福利”。最近几年,在有关法律法规中已开始出现针对动物福利的条款,~N2004年12月北京市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17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北京市实验动物管理条例》。《条例》明确规定了“实验动物管理机构负责实验动物工作中涉及的实验动物项目的管理并对实验动物进行伦理审查”。正在修订和准备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野生动物保护法》都将有关动物福利方面的内容写入法案中,但和国际动物福利立法还有很大的差距。国家的动物福利保护法律体系急需完善。

(三)禽畜产业动物福利实施细则不完善

由于动物福利公众意识淡薄及没有相关法律保护,使得我国禽畜产业的动物福利在饲养、运输、宰杀方面的实施细则令人堪忧,达不到国际动物福利标准。我国目前畜禽产业饲养密度大动物生活条件差,运输条件选不到要求。粗暴屠宰等现象普通存在。作为食品被批量生产出来的各类动物的生存状态急剧恶化。同时动物异地运输特别是长途运输量越来越大,这样生产出来的畜禽产品不仅直接对人类的健康构成威胁,而且很难经得起国际市场越来越严格的检验。在当前的国际竞争中经不起风浪的冲击,严重影响了我国畜禽产品在国外市场占有率,而且对其他动物相关产品方面也产生了重大影响。

五、动物福利壁垒对我国出口的影响

(一)对我国养殖业出口的影响

欧美等发达国家制定的动物福利标准,要求保证动物享有不受饥渴、生活舒适、避免肉体疼痛和精神恐惧以及享有表达天性等方面的自由,即使在贸易运输的过程当中,也要求每只动物与同类伙伴在一起,能够舒适地休息和睡眠,笼舍清洁,饮食和空气充足、新鲜,屠宰这些动物时要单独进行,以免影响其他动物受到刺激和惊吓。目前,已有不少地方将动物福利作为进口农产品的一个重要标准。

2002年,欧盟国家的一个畜牧产品进口商曾经造访黑龙江省正大实业有限公司,准备大量购买一批活体肉鸡,但是,这笔生意最终因该公司“不够宽敞、舒适的鸡舍”而流产。

(二)对我国中药出口的影响

我国是中药的生产大国,传统的中医药学有着五千多年的历史,其独特的原理和神奇的疗效世人皆知。但是,现在许多中药的制药方法却遭到批评和抵制,如活熊取胆。由于是活熊取胆汁,这个过程势必给熊造成极大的痛苦和恐惧,往往会使熊惨叫不已。虽然熊胆汁在中药用药里疗效显著,但是,这种令熊痛苦不堪的取汁方法却遭遇了不少的批评。又如,我国某著名品牌的龟鳖丸在国外销售时也曾遭遇国外消费者的抵制。原因是该厂在介绍其采用的生产技术时,提到要将野生龟鳖冷冻到零下192℃,这样制成的药品更容易为人体所吸收,比直接食用龟鳖的效果要好很多,但这种制药方法在国外却遭到了强烈抗议和抵制,影响其制品在海外的销售。我国中药的疗效世人皆知,但中药的出口却屡屡碰壁。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人药动物的福利没有得到保障。

(三)对我国水产业出口的影响

我国是世界第一位的水产养殖大国。据中国海关统计,2004~水产品产量为4855万吨。尽管我国水产品具有比较大的出口潜力,但我们不得不面对美国、欧盟等国家的诸多有关规定和法令。欧盟多个国家,如德国、英国等就对屠宰动物有严格要求,其中包括卖鱼者不能将活鱼直接卖给顾客,由商家把鱼放进电箱里快速杀死后才能出售。美国的“濒危物种法案”将龟列为保护对象之一,禁止所有不符合TED(海龟隔离器,装于海虾拖网颈部,便于误人拖网的海龟逃生)装备要求的国家或地区捕获的野生虾及虾类进入美国市场。美国从1995年至今仍禁止进口我国的虾类产品,原因是美国认为我国的一些渔船上没有海龟逃生装置。2002年的“食人鲳”事件同样引起人们的关注,尽管“食人鲳”是属于“黑名单”物种,但国际动物保护组织要求我国有关方面必须对“食人鲳”实施安乐死,否则将利用自己的影响呼吁世界各国抵制中国的水产品。

六、应对动物福利壁垒的对策和建议

(一)加紧推进动物福利立法

应紧跟国际形势,认真学习和研究国外动物福利的相关法规。目前世界上已经有许多国家制定了比较完善的动物福利法规。如美国就有“动物福利法案”;英国有“猪福利法案”;欧盟制定了宰杀动物的法规;除欧美之外,亚洲的新、马、泰和日本。以及我国的香港和台湾地区都在上世纪完成了动物福利立法。我国政府可以借鉴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经验,结合我国国情研究和制定出一套适合我国的动物福利法规。

(二)积极椎广和宣传动物福利标准

国际动物福利标准是世界各国协调的产物,它反映了国际上普遍达到的动物福利要求,代表着一定的质量水平,并得到各国政府和人民的认可,成为国际级别上的协调标准和处理贸易纠纷的重要基础。政府应加大对动物福利标准的宣传力度,让更多的中国人了解国际贸易壁垒动态,提供动物出口改进的方向和目标,推动相关养殖技术的进步。

(三)改变传统生产作业方式。提倡健康养殖

动物福利壁垒会给出口企业短期内带来成本增加甚至是禁止陛壁垒等负面影响。但从长期来看,有利于企业生产资源进行重新配置,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进行相应的调整,从而赢得长久的竞争优势。动物是为人服务的,但关键是怎么服务。善待动物就是善待人类。企业应改变传统对待动物的观念和作业方式,从自身条件出发,进行人道的畜养和屠宰,在兼顾对动物利用的同时,考虑动物的福利状况。

(四)从国情出发。加强制度建设

我国现行的有关动物保护的法律寥寥可数,动物制品的标准、监测、监督三大体系和市场准入制度不健全,食物链质量安全控制常常出现问题。由于没有相关法规的约束,动物经营者很少考虑动物的福利,而更多关注的是自己的经济利益。我国动物福利标准定得太低显然是不行的,但如果定得过高,又脱离了我国实际,加重经营者的负担,因此,应从我国国情出发,循序渐进地推进与国际接轨的与动物福利有关的法律法规建设。强化制度监测和监管力度,以保护公众健康和动物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