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培养想象力的方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笔者根据十多年的教学经验认为,绘画教育的主要目标是让幼儿在观察物象形状、颜色、结构等基础上,培养他们用绘画充分表现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情感,初步培养幼儿对绘画的兴趣以及对大自然、社会生活、绘画作品中美的欣赏力,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发展手部肌肉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初步掌握使用工具及材料的技能。而传统的绘画教育忽视对幼儿观察力、想象力、的培养,便重技能技巧的训练,使幼儿头脑里只有零零碎碎、长长短短的线条,只是记住某物体应先画这一笔还是先画那一笔的绘画步骤,而对这个物体的整体形象缺乏认识和情感,离开教师的示范,幼儿就毫无独立创造、想象的能力。他们认为幼儿学画是建立在临摹技巧的基础上的。由于技能训练是一种机械训练,所以尽管幼儿技能熟练、画得逼真,但对所要表现的物体缺乏认知和情感,也就降低了幼儿绘画的积极性。我认为教师应允许幼儿在绘画活动中充分表现自己对物象的认知和情感,允许他们大胆想象,按自己的理解去画,或者在画面上添枝加叶。下面就谈谈在绘画活动中如何培养幼儿的想象力:
一、添枝加叶临摹画
临摹画是对初学绘画或对该事物较难直接感知到的,教师可提供范画,但提供范画不等于让儿童模仿,照画无误,而是积极鼓励幼儿“添枝加叶”。临摹画关键是选材,要选择幼儿容易发挥想象力的事物。如范画提供一只帆船,让幼儿联想到二只,三只,联想到海、水、鱼、海鸥、人等。
二、主题明确的命题画
命题画(亦称主题画)它是教师根据《纲要》的要求,按难易程度预先规定好绘画的内容,要求全班幼儿都按规定的内容来完成一种绘画。要想在命题画中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关键是出好题目,要选择好幼儿熟悉的、喜欢的事物,要留有丰富的想象余地。如命题画《大街上》,孩子们把贮存在头脑中的大街景象,人物、车辆、商店、街道、树木、广告、电话亭都组合起来了;也有画“夜幕中的大街”、“繁荣的商业街”、“雪中的大街”等,有声有色,表现出孩子们对大街的认识和富有诗情画意的深厚感情,幼儿的想象力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发挥。
三、“再造想象”的记忆画
“再造想象”的记忆画,是指教师将幼儿头脑中储存的事物表象,通过想象的过程表现出来。其形式有:“记美术日记”——以画代字,让幼儿把一天所见所闻,印象最深刻最感兴趣的事物画出来。“记忆添画”——教师画出一部分,留下主要的方面,要求孩子凭记忆积累的表象,通过再造想象,创造出形象。
四、“创造想象”的意愿画
“创造想象”的意愿画(亦称自由画),它是在教师的辅导下,由幼儿自己确定内容的绘画。这种画可以充分发展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意愿画的内容是反映幼儿自己看到、听到和想到的事物。其形式有①“色彩联想画”。提供某些色彩,让幼儿根据颜色产生联想,画出自己喜爱的作品。②“故事添画”。教师讲故事的开头,让幼儿编故事的结尾,画出有故事情节的作品。③图形添加画。教师给出简单的线条或点,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点线发挥想象,进行添加创作,画出自己喜爱的作品。
在绘画活动中培养和发展幼儿的想象力,还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教师运用语言、谈话、问答激发幼儿进行想象。充分了解幼儿的创作意图,认真倾听幼儿在绘画中的言谈,当幼儿的想象在绘画中不能完全体现时,要及时帮助幼儿突破,开拓其思路,教师的一句话,一个提示就能启发幼儿丰富的联想。如命题画“小熊”,如果没有教师语言的反导启发,不少孩子的画面上恐怕就会出现干巴巴的一个小熊,教师的一个提问“小熊在干什么呀?”那么,幼儿的想象即处于活跃的状态,于是小熊推车,吹泡泡,耍杂技,小熊请客等富有幻想的形象就跃然纸上。
2.及时给予技能上的指导。幼儿在绘画时的想象,往往带着很多的随意性和夸张的手段,画“我到天上去作客”,倘若把到天上搭建的天梯改为大树,显然是不合情理的,这就需要教师的点拨;还有的幼儿在表达想象时,画不出整个形象,创作被卡住,教师也应及时给予帮助,使他的想象得以流畅地展开。
3.尽最大努力,取消示范画,避免示范画影响幼儿的想象。无论是命题画,记忆画,想象画等,教师不应用示范画局限幼儿的想象和创作,应引导幼儿用不同的表现形式来表现同一事物,逐渐克服绘画的模式,运用示范,可画局部不画整体、示范抓重点,示范后取走示范画教。
一、凭借文本,启发想象
我在教学《永远的白衣战士》一文时,围绕“高风险,高强度,高效率,叶欣像一台永不疲倦的机器全速运转着,把一个又一个患者从死神手中夺了回来。”这一中心句引导学生边阅读边想象。在一次次的朗读、体会中,一个身先士卒、永不疲倦、争分夺秒、全力以赴的叶欣越来越清晰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在学生感受到叶欣那高尚的品质,并为之感动时,我适时播放一段有叶欣有关的催人泪下的录音,并先后客串了叶欣阿姨的儿子和先生,表达着对叶欣的担心和牵挂,随即创设了一个想象情境:“叶欣阿姨难道不爱她的家人吗?”一个人与上文看似矛盾的问题,开启了学生想象的大门:“不是的,她爱自己的家人,只是她想救更多的非典病人。”“她很爱很爱自己的家人,但她要全心全意地投入到抢救病人、抗击非典的工作中去,为此,只能忍痛不接家里的电话。”“她是不想家里人担心……”此时,学生的心全都拴在了叶阿姨的身上,在一次次地想象、一次次地朗读,一次次地感悟中,学生一点点走近了叶欣的内心,读懂了叶欣。此时感官上的体验与自己的阅读感受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二、利用空白,展开想象
在教学《祁黄羊》一文时,我敏锐地洞察到,文中并没有写明当时所有的细节,特别是举荐人才的过程中,祁黄羊做出两次出人意料的决定时到底面临着怎样的外界压力,成为了一个空白点,给予我们无限的思考的空间,这当然成为培养学生想象力的一个绝佳的时机。于是,我启发学生想象:“同学们,当祁黄羊的亲朋好友听说他举荐是杀父仇人解狐时,纷纷登门,他们会说些什么?”一石激起千层浪,激发了学生的灵感,也激出了学生无边的想象,有人说:“祁老爷,那解狐与您可是有着不共戴天之仇啊,您怎么能举荐他来接替自己的位子呢!他可是杀害了您的父亲啊!”有的说:“不行,一定不能举荐他,他能杀您的父亲,以后说不定也会杀您的儿子!”还有的说“你真是不孝啊,父亲的仇还没有报,你现在居然举荐他担当如此重任,你要把整个家都给毁了啊!”……学生思维的火花闪烁出耀眼的光芒。而在教学祁黄羊第二次决定时,我引导学生运用前一次的学习方法继续设想:“可当悼公派人去请解狐时,发现他重病在身,不久就去世了。这是祁黄羊又推荐了自己的亲生儿子,消息一传出,有些卑鄙小人就开始说坏话了,他们会怎么说?祁黄羊又是怎么想的?怎么说的?”此时学生的思维就像刚打开闸门的江水一样,灵动而跳跃,他们的脑海中有着无穷的想象,一个个答案精彩纷呈。“那些卑鄙小人会说,我说祁黄羊怎么会推荐自己的杀父仇人呢,原来他早知道解狐就要死了,他只是为了推荐自己的儿子,才故意做给我们看的。”“是啊,真是一个的家伙……”“我认为,此时,祁黄羊会想,我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只要是有利于国家的,一切都值得。”“公道自在人心,我这么做完全是为国家的安危考虑。”……种种补白的想象,不仅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了课文内容,也进一步读懂了文中的人物的品质,给予了学生更多的思想教育。
三、巧借媒体,丰富想象
我在教学《黄河的主人》一文时,艄公为什么会成为黄河的主人,是本文学习的一个重点,也是他们认识的难点。于是我借助媒体,为学生播放了一段汹涌澎湃黄河录相,此时,黄河波浪滔天的这种恢宏气势已定格在了学生的心中。当学生看到那小而轻的羊皮筏子在滚滚的黄河上鼓浪前进时,不禁担心吊胆,而看到羊皮筏子在汹涌澎湃的黄河上如履平地,乘客们谈笑风生,又不禁佩服那位艄公的技术高超。此时,我再次借助媒体播放了高亢激昂的音乐,制造了紧张的气氛,并引导学生想象:“那是一个初春的早晨,天还有些寒意,羊皮筏子刚行驶不久。突然,一个湍急的浪打了过来,艄公他……”“羊皮筏子行驶到了黄河的中央,汹涌的激流、深深的漩涡、险恶的风浪,艄公他……”“小小轻轻的筏子上,六个人,满满的麻袋,好像一个小小的浪头就能把它整个儿吞没,艄公他……”在同学的交流中,我们不难看出他们已经深刻地感受到了在奔腾咆哮的黄河上,羊皮筏子能如履平地,乘客能谈笑风生,一切都是因为艄公精湛的驾驶技术,以及他的“沉着”“冷静”“镇静”“机敏”“胆大心细”,这就是艄公成为黄河主人的原因啊!可见同学们已将艄公那高大的形象扎根心底。
四、放飞思绪,扩展想象
在语文教材中,有一些故事性较强的文章,看起来故事已讲完了,但细想起来,还留有一定的悬念,言虽尽但意未了。对于这种类型的课文,我们应该解放学生的大脑,引导学生大胆想象。教学《“番茄太阳”》一文时,告诉我们:有人给明明捐献了眼角膜,明明走时说长大了要将自己的脚给作者。上课是我顺势说道:“明明接受了眼角膜后,……”“十年后,明明又来到了这个小镇,又听到那个拐杖的声音……”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说说这个故事的后续。此时,学生的思路已拓宽,合情合理的想法如春笋一般萌芽。教学时,我们要巧妙利用教材创设的空白处,加上适当的引导,让孩子原本就超凡的想象力,插上一双有力的翅膀,迸发出更多的智慧的火花,得到更多的思维的训练。
摘 要
生理学方面的研究证明,个体自我控制的形成和发展与神经系统的发育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鲁利亚认为:儿童在刚出世的时候,由于大脑皮质抑制机制还很不成熟, 大脑皮质的兴奋过程占据很大优势,所以此阶段的儿童易出现行为冲动与自控力偏差的现象;同时他也表示,四岁以后的儿童随着皮质抑制的发展完善,这个阶段的儿童兴奋与抑制逐渐平衡,并能随着神经系统结构的发展而相应地控制自己的情绪与行为
关键词
自控能力 控制 情绪
幼儿自我控制能力是幼儿自我对个人的身心活动进行监控和调节的能力,它制止或者发动一个或某些特定的行为,以使其符合社会或个人的期待。《3一6岁幼儿发展指南》充分体现了国家对培养跨世纪人才的需求,学龄前不仅是智力发展的最佳时期,而且是人格形成的基础阶段,必须认识到自控教育是一个人生全过程的教育。3一6岁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还没有发展完善调节自己心理活动的能力还很差不善于控制自己,如果不让幼儿真正地自主自由幼儿只能按指令行事,自控能力就得不到发展。所以必须给幼儿充分的自主权使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逐步引导幼儿学会自我管理。
一、自控能力对幼儿发展的重要作用
(一)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和成熟是社会化的必要心理条件
在《儿童社会化与教育》一书中,王振宇教授指出“社会化,究其本质而一言,是儿童内部心理空间的扩大化,反应的复杂化和表现的间接化,概括地说,是个体心理的分化。”而自我控制能力的获得使儿童能够放弃直接的冲动,不再“依靠简单反射直接反应”,在做出某种行为之前能根据社会规范、人际交往原则、具体的情境要求来调节自己的行为。一个自控能力发展良好的幼儿,由于能较好地根据社会规范和情境的需要来调节自己的情绪和行为,能将自己的需要与他人和集体相协调,因而能较好地融入社会环境,因此在学习和游戏中更能受同伴和老师的欢迎。反之,一个自控能力发展有欠缺的儿童,则容易在社会交往中受挫。有些自控能力缺乏的儿童与人交往时经常难以掌控自己的情绪和行为,会出现抢玩具、打人等攻击性行为,久而久之就成为不受同伴欢迎的儿童;反之,有些儿童则因过度自控,!而在人际交往时表现出过于退缩或不主动,也就逐渐成为同伴群体中被忽视的儿童。因此,自我控制既是儿童适应社会的需要,也是儿童适应社会的体现。
(二)儿童的自我控制能力会影响儿童自我效能感和自我评价,并对儿童自我人格的形成产生影响
卢文格指出“在自我发展的过程中,冲动的控制、性格、人际关系、有意识的定型、认知的复杂性等变化是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的”。另一方面,自我控制能促进儿童积极自我评价的形成,这是因为,一个能对行为进行合理自控的个体,其行为往往能够符合他人的期望和要求,因此容易获得他人的积极评价。有研究发现,教师的否定性评价主要指向破坏常规的行为,而教师的否定性评价会直接影响幼儿的自我评价。这说明,自我控制能力强的幼儿更容易获得良好的自我效能感,从而有利于幼儿自我概念的形成。另一方`面,积极的自我概念一旦形成也会影响幼儿对行为的自我控制。
(三)自我控制是儿童自我意识的体现,也是组成意志行动的重要成成分
作为意志力的体现,自我控制与认知、情感一起构成了人有意识的行为,没有对自身行为的有效控制就不可能实现意志行动。另一方面,自控又与人的需要、情感、认知等活动相联系,并具体体现在这些心理活动之中。总之,自我控制是一个复杂的心理活动系统,它是整个心理活动的有机整体的一部分,在个体心理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
二、幼儿自控能力的影响因素
1.幼儿的年龄。
生理学方面的研究证明,个体自我控制的形成和发展与神经系统的发育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鲁利亚认为:儿童在刚出世的时候,由于大脑皮质抑制机制还很不成熟, 大脑皮质的兴奋过程占据很大优势,所以此阶段的儿童易出现行为冲动与自控力偏差的现象;同时他也表示,四岁以后的儿童随着皮质抑制的发展完善,这个阶段的儿童兴奋与抑制逐渐平衡,并能随着神经系统结构的发展而相应地控制自己的情绪与行为!
2.幼儿的性别。
幼儿自我控制能力也因幼儿性别的不同而稍有不同/受不同生理特点制约,男孩的神经活动明显高于女孩,在大多数的行为上表现出更多的冲动性,故男孩自我控制能力明显低于女孩,且这种趋势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日趋明显。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传统观念认为,男孩应具有坚强拼搏的精神,而女孩应具有温柔贤淑的脾性,因此人们都更倾向于容忍男孩的淘气行为,而对女孩的顽皮性格比较严厉/总之,受幼儿生理特点及传统文化观念的影响,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发展因不同的生理机制与成人不同的男女孩教养方式而具有明显的性别特征。
3.幼儿的气质类型。
气质是幼儿自我控制能力发展的生理机制,不同气质类型的幼儿有着不同程度的自我控制能力一般而言,胆汁质的儿童由于容易冲动属于自我控制能力较差的儿童,多血质和抑郁质的儿童多属于自我控制能力较好的儿童,粘液质的儿童是属于自我控制能力很好的儿童。
4.家庭的教养方式。
良好的家庭教养方式对儿童自控能力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在家庭教养中,家长如果以信任和民主的态度教育孩子,尊重孩子,对孩子充满耐心,为儿童设立一个正确的行为标准,将有利于幼儿自控能力的发展。如果家长经常溺爱儿童 ! 迁就他 任其所为 , 那么孩子必然失去自控力。
5.幼儿园教育。
在现实中,有些幼儿园将常规教育的目标锁定在保障教育环境的有序化,重视以形成表面秩序为唯日的的外在纪律训练,而忽视以发展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为第一要义的内在纪律。把常规教育当成了控制幼儿的手段。有些幼儿园把幼儿行动整齐划一,活动照老师的要求按部就班地做,视作常规教育的目标,因此常规教育就被异化为管住孩子。从便于管理和能管住孩子的角度出发,教师通常采取的又是高控制的手段,制定一些刻板常规制度,对孩子提出一些不必要的控制要求,不敢放手让幼儿自主地活动,以求得表面的井然有序。例如上课时两手放膝盖上,举手要按老师统一要求做:有些儿童因一时冲动插嘴,就会遭到批评:不仅上课时要求幼儿规规矩矩地坐,连游戏也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这种“防范式”的常规教育,使常规教育陷入了难以走出的“怪圈”-一高控制造成幼儿对教师的高依赖;而在高依赖的情况下,幼儿失去了培养行为自我管理意识与能力的机会,因而很难形成自主性和规则意识,导致幼儿自控能力发展的滞后:
三、幼儿自控能力的培养方法
1.顺应幼儿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特点。
父母及幼儿教师要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采取不同的教养方式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如父母与幼儿之间应在民主的家庭气氛中建立安全的亲子依恋。教师与幼儿之间应在平等相处的关系中建立良好的师幼互动,目的是让幼建立其自信心和安全感,并以父母和老师为榜样,提高自身的道德认知水平。其次,在日常交往活动中,应有意识地提高幼儿的移情能力,自我控制是个体对自身心理与行为的主动掌握,幼儿由于原始冲动的趋势以及认知水平的限制,个体活动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对于自身发出的行为较少考虑环境因素与他人因素。因此,成人应在幼儿时期有意识地训练幼儿的移情能力,让幼儿在与环境的互动中与同伴的互动中建立起与周围人与物的良好情感,提高幼儿的情绪情感敏感性,从而通过外在的活动规则与道德判断准则提高其自我控制能力。
2.家庭对幼儿采取合理化的教养方式。
家庭教育对于幼儿的成长无疑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自我控制能力是幼儿意志力的重要表现方式,是幼儿健康人格的重要指标之一,培养幼儿自我控制能力其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帮助幼儿控制自己不合理的行为与情绪。在计划生育政策的倡导下,目前我国现代家庭以独生子女为主,这意味着孩子是家里唯一的希望/因此,父母特别是爷爷奶奶辈的家庭成员对孩子百依百顺,忽视了幼儿自我控制能力与意志力的培养。为改变孩子娇惯的性格,塑造孩子健康的人格,现代父母应将培养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作为一项重要的教育内容。首先,家庭成员应为幼儿提供一种平等和谐的家庭氛围,让幼儿能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但同时对于孩子的观点家长能够做出合理的评价,让幼儿在平等的互动中学会接受他人的建议,克服自己以自我为中心的冲动;其次,家长应引导幼儿学会正确对待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学会合理地分析困难,有计划地解决困难,在面对困难时还能够与所处的团队共同协商等,让幼儿在面对困难时具备坚强的意志力,控制畏难情绪,调节身心活动;最后,对于幼儿的要求,家长应慎重考虑满足其要求的合理性,满足其要求的时机,切忌无目的,无条件的满足幼儿的任何要求,避免幼儿自我中心概念的强化,延迟幼儿自我控制水平的提高。
3.变通的幼儿园常规教育。
幼儿园对于儿童而言就相当于一个小社会,儿童在其中要学会遵守规章制度以及如何与他人相处!因而幼儿园的教育对儿童自我控制能力的培养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幼儿园的常规教育不能做到一刀切,更不能要求所有的儿童都“整齐划一”幼儿园应该根据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年龄特点开展教育,同时做到因材施教,照顾到儿童之间的个体差异性!不能硬性地以常规教育来规定儿童在什么时间就必须做某事就拿刚入园不久或是小班的儿童来说,首先,他 / 她们在生理上的发育还不够成熟,大脑皮质的兴奋过程仍处于优势地位,难免这个阶段的儿童会出现行为冲动"自控力差的现象;其次,儿童对于刚进入一个陌生的环境也需要一些时间来适应新的环境!如果此时用严格的常规教育来要求儿童,这不仅不利于儿童自控能力的发展,还会损害儿童的身心健康!而大约从 4 岁起内抑制开始发展,儿童能逐步控制自己的活动和情绪!也就是说到了中班和大班的儿童,他们的抑制力较强,对规则的理解和内化水平也高,因而能接受相对严格的常规教育!所以幼儿园的教育中,教师应该不断调节常规教育使其适应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而不能以一刀切的形式进行教育!
参考文献
[1]叶小红.幼儿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与培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
[2]谢军.3—9 岁儿童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4,(4).
关键词:自主阅读;能力;习惯;方法
一、小学生现状分析
国家对教育改革提出了一系列要求,要求学生大量阅读,读
好书,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阅读和教材有关的书籍,还要读一些其他方面的书。当前,小学生在阅读方面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阅读范围狭窄
漫画书和故事书是他们的主要选择,尽管这些书可以提升他们的想象空间,但是对于拓宽他们的知识还不足,这就需要阅读一些有深度的书籍。
2.阅读方式单一
在阅读上采取的方式比较单一,主要停留在课本上,以书面阅读为主。
3.没有阅读计划
由于他们只是在小学阶段,还处在玩的年纪,他们对于读书毫无概念,此外,缺少对每天阅读的安排计划。
以上现象可以归结于两大原因,即是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低和他们缺乏正确合理的阅读习惯。那么最终原因首先是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学生把学习的重心放在了考试上,教师根据考试要求进行从教事业,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引,选择学习内容。这样相对会缩减学生的学习内容。其次,尽管国家要求给小学生减负,但是教师的业绩要以学生的成绩作为最后的考核标准,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成龙成凤,他们会给学生增加学习负担,那么小学生剩余的休息时间就会很少,他们很难有精力去做别的事,即
使要求他们去读书,成效也不会太大。最后,多媒体对学生的诱惑力更大,视频里面生动的、形形的人物远比书中看不见、摸不着的角色有趣。
二、自主阅读的方法
达尔文曾说过:“最有价值的知识是方法的知识。”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让他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正确寻找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找寻自己的丰富人生。
1.读文
对于阅读最基本的要求是读通文章,可能会有很多学生对此不解,只有把这篇文章读通读顺,才可以理清作者的思路,轻松把握文章的思想情感,进而进行知识的升华,获得新知识,转化为自己的学识。
2.质疑
每个人都不是圣人,必然会有不懂,即使是圣人,也会有疑问。所以,每个学生要敢于提出疑问,找老师或者学生帮助解决问题。在阅读中,带着问题去读书,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另一方面,可以有效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伴随着科技信息迅速传播,每个小学生会有学习机,也可以借助先进科技进行解疑,以这样的方式获得的知识更加全面。
3.解决方式
有问题就需要去想办法解决。一方面,学生可以向老师寻求帮助,这样可以增进教师对学生的了解,从而为他们在今后的教学中提供一定的导向性作用。另一方面,学生可以借助学习工具,不排除信息技术。尤其是优的网络资源,这样更加方便快捷,并且准确率很高。
4.交流
正所谓:“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学生单独的学习效率远远不如集体的效率,这就要求学生加强团队合作意识。在不断地交流中,共享知识,拓展思维,借鉴别人的优点,弥补自己的缺点,从而在不断进步中健康成长。
5.请教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要敢于质疑,大胆说出自己的问题,才会让别人了解,帮助你去解决问题。否则,问题将会积攒成大问题,很难去解决,不利于自己学习上的进步。当然,也可以向同学请教,每个人的特点不一样,所处的优势也会有区别,或许,你在这一方面不如别人,在别的方面,别人不如你。这就是一个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过程,要“不耻下问”。
6.日记
关于学生的阅读情况,很难对其进行有效地了解,可以让学生写日记,将读书所学所获写入日记中。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方便学生在以下的生活中对新知识进行巩固,还有利于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清楚的了解。
三、培养自主阅读的习惯
我在上学时代,老师曾说过,三个月养成好习惯,将会受益终身。培养自主阅读的习惯,可以帮助自己扩大阅读量。
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教师要注重教学方式,尽可能站在学生的角度,符合他们的认知水平,带领他们慢慢走进文学的殿堂,等到他们找寻到了兴趣,就放手,让他们自己去遨游文学世界。
2.培养自主阅读的持久习惯
在学校里,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主要负责人,在家里,主导角色是家长。教师和家长进行合作,为小学生的阅读贡献自己的力量。
3.强化自主阅读习惯
即使习惯形成了,但是很容易废弃,这就需要采取强化措施。成立课外阅读小组,定期进行评比。
4.不断提高自主阅读能力
熟能生巧,在形成这一习惯之后,要扩大阅读量,此外还要增加阅读深度。
参考文献:
关键词:高中物理 抽象思维能力 培养方法
学习数理化等理科方面知识需要学生具有总结规律和严谨的逻辑思考能力,如果学生具有较高的抽象思考的能力,则对以后的工作会非常的有帮助。加强学生抽象思考问题的能力最重要的时期就是高中,学习物理的过程也是锻炼学生抽象思维的过程,所以在学习高中物理的过程中着重提高学生抽象思考的能力非常重要。
一、对学生加以“内化”, 提高学生抽象思维能力
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讲,认知体系中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顺应”与“同化”。学习的类别为“意义学习”,意思是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明白每个符号的意义,同时能够运用自如,增强能力,开发智力。从本质上讲,学生的认知体系与符号象征的新知识组成了非人为但真实的关系,这样的学习才有意义。学习的方法为“接受学习”,意思是将知识在学生学习时以定理方式表现,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进行消化,即“内化”,这样才能汲取更多的知识。
(1)结合感官、能力与知识。讲解基础知识点时要全面,细致的分析,让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更加稳固,运用更加灵活。例如,老师讲“滑动摩擦力方向与相对滑动方向相反”这一知识点时,若不将“相对”的意义讲解清楚,做练习题进行训练的过少,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能会判断错误滑动摩擦力方向;增强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老师为了增加每堂课讲解的知识量,可能会讲解得过多,学生没有时间思考,没有锻炼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致使学生思考与处理问题的能力不足。
(2)应该合理的创造学习物理的场景,比如进行各种各样的演示实验或者让学生自主实验,充分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若只是对物理知识进行死板的讲述,会让学生不能融入到物理的学习当中,同时让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能力减弱。在教学当中,教师应该设计一些物理场景,让学生能够大胆设想、充分的提问、全面的沟通,进行教学时,老师应该合理、系统、科学的讲解,充分的了解学生的本身特点,进行合适学生学习的教导方式,着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观察能力以及动手实践能力,充分表现出技术与知识、方式与过程、价值观念与感性思维的立体式教学。
二、通过学习的目的性及引导性,提高学生抽象思维能力
要提高学生自觉学习的能力,就要让学生切身的体会到学习与思考的过程以及思考的方式与种类。让学生自觉的依照思维模式进行思考,可以大大的提高学生对概念理解的深刻、判断的准确、推理的合适、论证的得当,培养了学生抽象思维能力,提高了思维的质量。这为高质量的思考打下了基础。
在高中所学习的科目之中,物理占了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且高校所拥有的物理性专业占得比重也非常大,这对学物理的学生来说是个好消息,但是难学的物理课程让很多学生止步。分析高中的物理教学,一般教学的起点都非常的高,想加快学习的步伐使学生感到吃力。在高一时期学习物理要先准确的指导学生由初中的思维跨越到高中学习的思维模式,然后为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知识,再依据学生自身的具体条件进行逐步的提升。比如,教授“力的正交分解”这个最基础的物理运用方法时就应该一步一步的慢慢渗透,渐渐的提高。这不但延呈着认知的规律,还不会由于知识的抽象以及计算的复杂让学生对知识产生厌烦情绪,降低学习知识的难度,为学生减少压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
三、因材施教,提高学生抽象思维能力
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是不同的,但是可以进行后天的培养。学习高中物理,不但需要学生具有良好的思维能力,还需要学生有打破传统思维束缚的能力,全面的挖掘自身的创造性与直觉性的思维,加强抽象思考问题的能力。创造性思维最基本的部分就是直觉思维,爱因斯坦曾经说过:“物理学家就是为了发掘那些最基本最普遍的定律,世界的系统就是通过这些简单的定律组建起来的。要拥有这些定律,不能通过逻辑的思考,只能使用经验产生的共鸣作为发现定律的直觉,才可以拥有这些定律。”使用直觉思维进行探索:猜想、跨越、全面,以知识系统为基本,直截的快速的了解。而且,对那些感到学习物理难度非常大的学生,应该增加课外的指导,去除掉学生思维以及心理方面的阻碍,跟上大部分学生学习的脚步。
从上面的介绍可以总结出以下观点,进行高中的物理教学过程中,应该将物理这门学科的思维方式与学生的思考特点紧密的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具有抽象的、有逻辑性的思维方式。同时,通过教学实践发现:若学生具有较强抽象的、有逻辑的思考问题的能力,则在各个方面的任何能力都会比普通人更强。
参考文献:
化学最精髓的、最本质的思想通过教师的理解和设计让学生通过探究活动来感悟。下面就以人教版必修1第三章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为例来谈谈如何开展培养化学学科思想和方法的探究性
教学。
以下从五个方面小结一下关于《金属的化学性质》第一课时的一些想法。
一、重视实验教学
本节课我主要采用实验探究法。在教学中,以学生分组实验(切割钠及钠的燃烧、铝在打磨掉氧化膜与否两种情况下加热融
化、将Cu丝在酒精灯上加热)共5个、一个演示实验(铝粉在空气中的燃烧)、改进实验(钠的样品制作、钠与氧气的反应:为了更好地观察过氧化钠的淡黄色,对此实验进行改进,将钠放在破试管中加热,淡黄色清晰明显。另做此实验时应注意在钠开始燃烧后立即撤掉酒精灯。学生可得出此反应为放热反应的结论。)等各种实验形式进行实验探究。从实验入手,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得出结论。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元素的性质。同时进行科学方法的训练,即通过实验和观察,对实验现象和数据等资料加以分析,找出规律性的知识,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重视知识的内在联系
教学时要充分体现结构与性质的密切关系,以结构为基础,以性质为重点,以结构性质存在和用途为主线,凸显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对金属化学性质具体知识点学习的指导作用。这不仅符合知识的内在联系,体现了本质决定现象这一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也训练了学生的思维,使他们形成了科学的学习方法。
三、注意新旧知识的衔接
在引出金属的化学性质时,让学生根据教材图3-2写出相应
的方程式,从旧知入手,推进新课的教学。结合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等有关知识进行教学,使学生能够加深理解,从而形成新的知识结构。在讲授金属与氧气等非金属反应
时,从学生已知的旧知——镁、铁与氧气的反应入手,这样,在新的情境中再现已有知识,可以减轻学生负担,减少记忆的困难,提高教学效率,解决课时少、易遗忘的矛盾。
四、密切联系生活和生产实际
新教材的设计理念就是让学生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再走向生活。如:(1)提供生活素材导入新课,确定研究对象。师:2008年8月8日晚上,同学们在家里干什么?(生:看奥运会开幕式)。从焰火的五颜六色到金属在生产、生活、军事上的广泛应用,自然引出本节课的课题是对金属相关性质的研究,迅速抓住学生的注意
力,激发学生学习本节课内容的兴趣,学生带着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索欲进入学习状态。(2)在金属物理通性的教学时,请学生根据生活中接触的金属制品总结金属的物理性质。这时学生表现得兴致勃勃,轻松总结出金属的物理性质。将学生原有的、鲜活的生活体验应用于课堂教学,可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信心。
五、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关键词:能力培养;网络编程技术;教学方法;教学改革
网络编程技术作为“计算机网络”的后续课程,在计算机类专业课程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关键课程。本课程要求学生在理解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等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掌握客户/服务器模型,掌握TCP/IP协议簇中链路层、网络层、运输层等网络应用程序的设计思想和编程模型,运用高级语言进行开发,同时能够利用相关网络知识解释程序运行中的现象,解决实际问题。
目前,高校本科生的选修课程学时普遍被压缩,如何在有限的学时内,让学生最大限度地了解网络编程技术,增加课程信息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问题求解能力是非常值得思考的问题。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了一些有效的教学方法。
1课程项目在教学过程中的驱动作用
传统的教学模式以讲授法为主,只是针对程序设计语言的语法进行讲解,内容枯燥无味,教师注重讲授,学生被动接受,学习积极性不高,效果也不好。
网络编程技术是一门与实际应用结合紧密的课程,课程项目可以在教学过程中产生积极的驱动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逐步将所教内容对应于项目中,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使学生能够系统地学习所需要的知识[1]。具体做法是:
1) 在课程学习之初,教师就向学生布置若干与网络编程相关的课程项目,要求学生学习完本课程之后能设计出对应的软件。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以小组为单位选择其中一个作为本课程考核的项目,提交项目申请书。
2) 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将项目进度简化为申请―设计―实现三个基本步骤,每个步骤要求学生根据阶段进展写出相关文档――《课程项目申请书》、《课程项目设计文档》和《课程项目结题报告》。学生在动手实践过程中锻炼了对较大问题的模块划分、编码、分工协作、科技文档写作等技能。
3)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全程指导、策划,负责各个模块之间协调进展,同时负责解惑答疑,及时修正存在的问题,在涉及到课程项目实施细节处及时与教学知识点联系起来,由此达到将案例教学与项目驱动教学相结合的目的。
在项目开发的每个阶段,各开发小组完成相应模块后,以讨论课形式展示自己的作品。肯定成绩,找出不足,学生能够在积极融洽的环境中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不断完善自己的作品;而对于一些创意新颖、主题突出、有独创性的作品,则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这样可以不断加强学生的信心,让学生能长期保持饱满热情。
2以问题为线索的教学内容设计
网络编程课程涉及的知识面很广,从TCP/IP四层体系结构来看,每个层次都存在多种编程方法,如直接网卡编程技术、基于Packet Driver的网络编程方法、基于NDIS的网络编程方法、WinPcap编程、WinSock编程、基于WWW应用的网络编程、Web Service编程等等。如果将每种方法都面面俱到,不一定会起到好的教学效果,一方面,每种编程方法使用的开发环境不同、函数库不同,使得学生短时间难以掌握;另一方面,网络编程的核心在于程序设计思路和传输过程中关键问题的解决,在课时有限的情况下过于关注函数使用方法,无法透彻地将这些核心思想灌输给学生。
我们在教学内容设计时,本着“授之以渔”的目标,从网络程序设计中提炼出编程中涉及到的若干关键问题,并围绕这些关键问题重新组织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更清晰地把握知识点。
2.1从应用出发选择授课内容
首先,将现有的诸多网络编程方法按照其操控的数据内容在TCP/IP体系结构中找到相应位置,如图1所示。在此基础上,结合学生的实际工作需求,授课内容选择了可操控链路层、网际层、运输层三个层次上的常用编程方法:WinSock编程和WinPcap编程。
2.2从问题出发组织授课内容
考虑到两台主机间互联通信主要涉及到以下若干关键问题。1)会聚:解决对等的应用程序以何种顺序、什么时间进行交互的方式。2)接口:解决应用程序如何使用操作系统的TCP/IP协议栈功能进行网络操作。3)异步:解决套接字在非阻塞模式下如何确定可读/可写的时机问题。4)测试:解决如何进行网络应用程序的调试问题。5)传送:在数据传输过程中,我们可以为应用程序选择不同的底层传输服务,在课程中将涉及到数据流(对应于流式套接字)、数据报(对应于数据报套接字)、协议分组(对应于原始套接字)和数据帧(对应于WinPcap)等4种方法实现数据传输。每种方法都有其特点,学生要在明确其适用场合的基础上学会基本的通讯功能和处理细节。
因此,网络编程的授课内容被组织为网络通讯过程中的5大问题:会聚、接口、调试、传送和异步,如图2所示,教师针对每个问题分专题进行讲解,使课堂内容更加清晰。
2.3从效果出发设计教学过程
在课程规划上,强调基本概念的理解与实践相融合,网络编程作为应用型课程,其理论基础部分已在计算机网络、网络协议分析课程中学习过,但课程偏重理论介绍,学生难以与实际相结合,因此,网络编程课首先要帮助学生完成理论到实践的衔接。
上课时采用案例式教学,每讲到一种编程模型,将常用的网络扫描、网络游戏、文件下载等实例的分析与实现以案例的形式出现在课堂中,既形象地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教学效果上看,案例式教学启发了学生的兴趣,丰富了学生的知识结构,鉴于课堂上的少量案例仍然不能涵盖大量的实际应用,为了避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过于注重细节,造成“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问题,在教学方法上,教师注重由点及面的教学思路,在每一讲结束后进一步启发学生思维,跳出简单的程序编写细节,举一反三。如教师在介绍数据填充时,从最简单的字符型数据,启发学生考虑稍复杂的携带固定含义字段的数据(如四字节的ICMP的时间戳字段),再考虑更复杂的结构体数据,更进一步思考如何设计一个新的协议。通过这种方法,使得课堂教学内容与实际的关联性更加密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3专题性与综合性相结合的实践教学设计
网络编程技术课程的实践性很强,学生只听不练很难达到学习该课程的目的[2],因此在理论教学的同时还要加强上机实践教学,将上机实践环节贯穿于课程教学的全过程。在实验内容选择上,教师要充分考虑实验题和理论教学的衔接,以及实验题目的综合可操作性、趣味性和难度,为此,将实践教学部分分为专题实验和综合实验两部分。
3.1专题性实践教学设计
专题实验的目的在于对课堂讲授理论的验证和运用,为此,结合教学内容,将专题性实践教学设计为6个必做实验,如表1所示。
6个实验围绕一个回射程序展开,基于流式套接字实现的回射客户端和服务器是基础,在此基础上,后续实验稍加改动就可以完成,修改内容侧重于程序的可靠性、并发性和功能性。修改的内容与课堂讲述的重点内容一致,更有针对性地锻炼学生编程能力。
在程序运行过程中,模拟正常交互、服务器关闭、客户端异常退出、服务器主机崩溃、大量客户端请求等情况,结合嗅探器和netstat命令监视程序运行过程,要求学生结合网络理论来解释和解决编程实现过程中的实际问题。从实践教学效果来看,学生在分析通信流量和主机网络状态的过程中,既锻炼了网络测量方法的应用和网络应用程序调试的技巧,又有效地将计算机网络相关理论应用于实际问题的处理和分析,同时也直观地感受到各种方法开发出的网络应用程序在实际交互过程中的优势和劣势。
由此,通过一个实例在各种网络环境下的实现,帮助学生理解不同类型通讯方式在实现中的差别,并进一步明确编程方法的选择策略。实验内容前后衔接,递进安排,工作量适中,达到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目的,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2综合性实践教学设计
课程项目作为实践教学的综合设计环节,目的在于模拟真实项目开发过程,培养学生团队意识,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结合网络编程技术的教学要求,设计6个综合类教学项目,分别是简单聊天程序、多线程网络文件传输、基于C/S的密码验证程序、traceroute的设计与实现、半开端口扫描器的设计与实现和ARP欺骗。
在教学项目实施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负责组织协调和必要辅导的工作,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围绕某个项目进行分析和研究,查阅、自学相关的文献资料,确定技术路线、实施方案和小组分工,最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答辩。
综合实验环节模拟实际的软件开发过程,提高学生的兴趣,也培养了学生的探索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4综合课程考核方法
传统基础理论课的考核方法通常采用卷面笔试考核,这种考核方法强调的是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综合问题的分析能力,但是对于实践类课程而言,它更强调学以致用,因此,一味要求学生对知识点的死记硬背无疑起不到好的效果,考核应贯穿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比如课程项目实施进度、小组分工协作情况、疑难问题的解决等。如果能够对整个过程的若干关键环节进行衡量,那么,网络编程技术的考核也就完成了。
综合考虑以上因素,本课程成绩评定没有采用卷面笔试形式,而是采用教师评定与学生打分相结合、课程项目成绩与平时成绩相结合的方法。综合成绩=课程项目成绩(50%)+平时成绩(30%,包括实验成绩、考勤情况等)+学生评定成绩(20%)。课程项目成绩考核学生对整个课程内容的掌握和运用,平时成绩主要针对学生上课出勤率和每个专题实验的完成情况,学生评定是对小组内成员工作情况的肯定,采用无记名方式提交,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个别同学复制别人劳动成果的现象,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动力。
5结语
以上是我们在该课程实际教学中实施的一些具体做法。课程项目促进了学生加强网络编程学习的动力,它能够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同时,加强项目维护、分工协作等多方面技能的培养,更真实地展现实际工作的需求和实施过程。同时,有效的教学内容设计、专题性与综合性相结合的实践教学环节和综合课程考核方法在教与学的各个环节都起到了有效的促进作用。实践证明,通过上述教学方法和手段,大多数学生的学习兴趣明显增强,实践动手能力得到很大提高。
参考文献:
【关键词】初中美术想象力创造力培养策略
一、应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想象和创造提供空间
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需要给予学生一定的空间,但是目前的实际教学中,讲授绘画方法和绘画演示在课堂教学的比重过大,学生的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思考,想象力得不到发挥,对美的认识也比较欠缺,学生失去了进行创造的兴趣,创造力也被限制。因此,教师需要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改革创新初中美术的课堂教学方法,让学生的想象和创造有施展的空间,学生的思维也得到了发展,可以积极的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了。信息技术与美术教学的结合,可以将学生的心中想象变成现实可见,为学生的想象提供了更多的方向,也让学生的绘画水平有了提高,创造力也得到了有效的训练。例如,在《春天的畅想》这一单元的教学中,因为初中学生已经拥有了一定的固定认识,对于春天绘画就认为是画水、画树等,思维被限制,想象力和创造了得不到有效的激发,传统的美术教学就会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认知,进行创作,学生在这节课的学习中就不会进行独立的思考,限制了美术课程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这种情况下教师就需要改变教学方法,在教学方式上进行适当的改变,用信息技术从细微处为学生展示春天的变化,如小草冲破土地、蜜蜂采蜜、树叶发芽等动态影像,让学生从中体会到生命复苏的气息,然后对学生进行绘画上的技巧教学,帮助学生绘画的春天能有生命的力量,这样学生的绘画水平就有了很大的提高,而且让学生的想象可以更广,创作的兴趣更高,有效的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信息技术的应用,让学生在美术创作中的想象和创造提供了广大的空间,让学生的思维可以自由的飞翔,很大程度地提高了学生的艺术素养。
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想象和创造的兴趣
在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中,为学生创设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美术兴趣,提高学生进行想象和创作的想法。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得到有思维上的体验,然后根据教师的引导,就会有自己的情感,产生继续学习的兴趣,进而思维得到发散,有自我创作的意愿,这就有效的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因此,为激发学生的能力,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个人情况和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情境,使学生在情境中能自主的进行去想象,愿意去表达自我思想,进行创作,是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例如,教学《装点我的居室》这一单元中,教师就可以先让拥有自己房间的学生先进行表达自己的房间是什么构造的,拥有什么样的东西,为接下来的情境作为一个铺垫,然后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构建自己的房屋,床、椅子、桌子、灯、等房间设施,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物品和颜色等个人的意愿来装饰这个构想出来的屋子,这样的创设情境就带动了学生的想象和创造,让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了有效的培养。情景教学除了带领学生的构建,还可以引用古诗来带动学生的想象,如“青玉案元夕”这首词,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根据这首词的内容来构想画面进行创作,这首词中的描写特别多,需要学生展开足够的想象来创作出来,因为描写较多,就需要教师对学生分组,进行合作学习的方式,共同的去完成,在小组合作当中,学生之间的交流也为想象力和创造力提供了各种方向,促使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了强化。
三、加强实践活动,为学生想象和创造拓展思路
初中美术的教学除了课堂教学之外,课外实践活动也是重要的一环,加强初中美术的实践活动,能够帮助学生形成想象力和创造力,为学生想象和创造拓展更多的思路。初中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需要从课堂中向外延伸,强化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比如带领学生走入生活的市集,让学生观察每个人的表情,体会每个人的情感,感受到生活的真实性,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水平,也为学生进行美术创作提供了更多的认为素材,同时也让学生在创作时的想象提供了多角度的表达方式。还可以带领学生去亲近自然,感受自然中的神奇和魅力,引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向往,也拓展了学生想象和创造的借鉴的方向。美术是一门艺术,艺术的来源都是生活,提升了学生的生活体验,学生在美术创作中就会自主的进行思考,实践活动是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应用到现实中的重要方式,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下养成了想象力和创造力。除了教师带领的美术实践活动,还可以进行一些课外的比赛,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培养,主动的去想象和创造。
四、重视课后练习,增加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实践性
在美术教学中为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供了各种条件,学生也可以的得到有效的培养,但是还需要将学生的能力变为现实,加强学生能力的运用,使想象力和创造力获得有效的发展,帮助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可以贯穿到学生的学习当中,为学生未来的工作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初中美术课程的安排很少,所以很多时候教师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但是学生没有得到有效的施展,可以过一段时间,就失去了想象和创造的欲望,所以美术教师要重视课后的练习,让学生的能力得到体现,把短期的思想变成自身的一种能力。例如,在《校园艺术节》这一单元的“设计制作请柬”,在课堂中教师为学生进行了教学,教会了学生请柬的基本制作方法和色彩的运用,学生也有了制作自己请柬的想法,但是课堂的时间不够,而且教学资源也有所缺失,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在课后设计制作出能够吸引大家注意的请柬,学生在课后就会根据教师的教学和自己的想象,手动的去制作属于自己的请柬,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就得到了有效运用,把能力变成了现实的东西,这就使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更为有效。在初中的一些绘画习作上也可以进行这种有效的引导,如在素描绘画的学习中,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在家庭中完成,要求学生在绘画过程中要凸显绘画内容的特征,然后根据想象与现实参照,在绘画内容中加入自己的情感,这样的绘画练习保证了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想象力与创造力的效果。
关键词:小学语文;想象力;培养
爱因斯坦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可见想象力是多么的重要。摆在我们面前重要的课题就是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去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还给学生们可以用想象力创造的神奇多彩的世界,造就未来创新人才。
一、 明确培养学生发挥想象力的意义
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并没有特别关注想象力的培养,大多教师更注重的是学生的成绩,注重的是那些死板的标准答案,用填鸭式的方法去照本宣科。因此,学生在这种环境下自然而然地也只注重机械地去记那些所谓的标准答案,根本不会花时间去培养自己想象力。所以学生的想象力得不到很好的发挥,也就自然而然地被遗忘。有调查显示,中国的大多学生都有着扎实的基础知识,但是普遍想象力缺乏。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最能反映和培养学生想象力的就是阅读教学,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又是阅读教学中的首要目标。因而只有充分发挥想象力,才能发展新思路,创造新源泉。所以,小学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打破墨守成规的教学思路,创新教学方法,不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开发学生的潜在想象力。即便遇到想象力较弱的学生,也不能将其扼杀,依旧要多鼓励多赞扬。
二、 把握丰富教学环节想象力的培养
想象力涉及语文教学中的各个环节,所以它并不是一项单一的工作,因此对于语文教学来讲,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是一个系统的工作。首先,我们可以通过语音教学去引导学生展开其丰富的想象力,从而掌握语音知识,也可将学生自己的生活与教学串联起来去拓展学生们的想象力,例如,在教学中教师们需要学生掌握“S”的发音,就可以将“S”与蛇联系在一起,让学生通过想象力对这个字母形成自己的认识,从而牢记它的发音。其次,在小学生的阅读教学中,教师也要充分发挥学生对课文的内容的想象,让想象力在阅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学生可以想象着自己身临其境地去感受作者想表达的情感和心境,这样就能更好地与作者形成思想和情感的共鸣,不仅学生更容易理解文章所表达的内涵,也让学生的想象力得到更好的发挥和培养,在不断地扩充知识的同时也让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更好的发挥和提升。最后,语文教学中最关键的是写作,写作对于学生来讲完全是一种创造过程,这个过程必须依靠充分的想象力才能完成。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来提升学生的想象力,比如看图作文,续写故事的结尾,未来故事的创作等等,这些方式都能很好地引导学生去展开自己的想象力,去创造自己虚拟的精彩世界。通过想象去创造文字去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学生的想象力通过成功的作文教学会得到有力的提升。就像很多小说最后的结尾通常都会设置一个悬念,这不仅能让这篇小说情节更加的精彩,还能让读者通过想象自己去构建小说尾声后的另一片天地。例如在教授列夫·托尔斯泰的小说《穷人》时,主人公桑娜不顾自身生活的困难将邻居死后留下的两个孩子带回家中抚养,小说就到此为止了,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我在授课时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对桑娜及孩子的生活进行联想,并以想象作文的方式将自己的所思所想用语言表达出来,通过这种想象作文的形式不仅锻炼了学生的想象力也提高了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
三、 丰富教学资源的想象力培养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当中,教学资源所占的角色也是不容轻视的。由于小学生不管是在生理还是心理上都不成熟,所以课堂难以集中注意力是在所难免的,精神容易分散,学到的知识量就可想而知了。所以,教师应当调动各种有利于教学的资源,去丰富课堂气氛,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并从中引导他们去发挥想象力,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想象力的培养,还能让学生真正学有所用。在实际教学当中,教师们就可以多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在课堂上放一段无声电影或是一段录音,都可以吸引学生去想象无声电影里的主人公对话的内容或是录音是发生在怎样一个情境当中,去切身感受主人公所传达的信息。
总之,想象力是创造力的基础,而创造力是创新的基础。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只有坚持从小抓起,提升小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我们的民族创新力才有了存在的基础。教无定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提升学生想象力的教学方法不是一成不变的,只要广大的师生一起努力去探索去实践,我们有理由相信,我国小学语文的想象力教学必将取得更好的成就。
参考文献:
[1]郑国宣,蔡子南.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
想象能力[J].学科天地,2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