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语文教育中的审美教育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 中学语文阅读 审美教育 策略
一、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审美教育的现状
2003年国家教育部颁布的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提出要“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要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渗透在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教育心理学研究的结果也表明:“阅读过程中伴随有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多方面的活动。”[1]
然而,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在不少地区,尤其是在偏远落后地区的中学语文教学中,新《课程标准》所提出的各项美育目标并未得到真正落实。正如有些教育工作者曾尖锐指出的那样:“语文教学美育,早已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然而考察我们的语文课堂,有多少课能给人以美的享受,实在不敢乐观。”[2]从笔者在基层教育战线工作多年的具体感受和近期的走访调查结果来看,目前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学生对语文阅读课学习的兴趣不高。
从访谈中了解到,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要高于中文,而从喜欢和不喜欢的原因的了解中发现,学生无论是喜欢中文还是英语,除了个人爱好外,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社会的影响。这反映在当前人们对英语的重视程度普遍高于对中文的重视程度,这个结果是可以理解的。此外,因为阅读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头戏”,多数学生对语文缺乏兴趣。不少学生不仅对文学作品阅读课不感兴趣,而且对非文学作品阅读课的兴趣也不高。也就是说,从整体上看来,学生对语文阅读的兴趣不高。
(二)服务于考试,重在实用。
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把阅读课的学习目的放在了“考试能够得高分”上。而且很多学生认为教师在教学中倾向于“给出有利于考试的统一的答案”。学生认为最受欢迎的教师是那些能围绕考试编题、讲题,使他们考试稳拿高分者。可见师生一起围着升学转,而阅读课教学则将以高考为目的的“功利主义”或“实用主义”思想表现得非常明显。
(三)注重讲解分析,忽视学生的独特感悟。
受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教师在阅读课的教法选择中,偏重于对考试有利的精心细致而又全面周到的“一言堂”式的单向灌输和讲析,或不得不为了满足考试的需要,而大量地编题、讲题,甚至陷入题海战术的泥潭而难以自拔,忽视或放弃了通过启发诱导、情绪感染、平等讨论、创造性的批判,以及注重学生内心感受等方式的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审美理解和感悟能力。
(四)重视基础知识教学,忽视阅读能力培养。
以考试为中心,一切围绕升学指挥棒转的“应试教育”模式,使语文阅读教学只重视知识传授,忽视学生的能力培养,使学生失去了利用自己的期待视野与文本进行积极对话的机会,剥夺了学生从多角度、多视野、多层次认识、理解和感悟作品审美境界的权利,削弱了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整体感知(受)能力,降低了文学作品对学生本应具有的强大的美学吸引力和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审美洞察力,最终影响了对学生的综合阅读能力和审美能力的培养。学生在自主阅读文学作品时“提不起兴趣”、“找不到思路”等现象的产生也就不足为怪了。
(五)教学方法陈旧,课堂情调单一。
从访谈和观察中了解到,部分教师在语文阅读课教学中,方法陈旧、手段落后,不善于利用各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创设充满审美情趣的教学气氛,致使课堂教学情调单一、气氛沉闷,损害了阅读教学的审美教育功能。同时,这部分教师也很少愿意利用学生与自然人文景观之间的密切接触,来让学生感受和体察大自然的美和人文历史的美。
(六)缺乏教学民主,扼杀了学生的审美创造性。
创造民主平等的教学气氛,鼓励学生敢于发表不同见解,允许学生向教师提出质疑,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感悟等,不仅是启发式教学的重要条件,更是保证学生在阅读教学课堂上敢于畅所欲言、大胆表露个人审美感受、充分展现审美创造性的基本条件。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以权威的身份给出统一答案的较多,允许学生持有一些不同见解的却很少,当学生对作品产生不同的感受或体会时,能得到自由表达的机会也不多。教师的这种唯我独尊或家长式的作风,挫伤了学生审美主体自觉活动的积极性,损害了阅读教学的审美教育功能。
二、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审美教育的策略
通过对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的归纳与分析,笔者结合自己长期从事中学语文教学所积累的经验和体会,提出一些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的策略和方法。
(一)创设审美情景。
利用学生对于艳丽的色彩、规则的形体、优美的声音及和谐的画面所具有的天生的喜爱倾向,在课堂中通过播放音乐、显示画面、放映电影及其他多媒体教学方式,引导学生直接感知文本所提供的审美对象,以充分发挥学生的视觉和听觉审美才能,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让学生赋予审美感知过程以强烈的情感色彩。正如车尔尼雪夫斯基曾经说过的那样:“情感常常使每一件在它影响之下产生的事物具有特别的、浓厚的兴趣;使事物具有特别的魅力、特别的美。”[3]应让学生在强烈的情感体验中,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激发学习兴趣,加快学习进程,提高学习质量,使学生在学到一定的语文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受到美的熏陶和教育。
(二)构建诗意课堂。
语文特级教师盛新凤说:“我一直在憧憬这样一种诗化的语文境界:师生或吟或诵,或争或辩;或浅吟低唱,如痴如醉;或慷慨激昂、面红耳赤。尽性、尽情,痛快淋漓。这样的语文课,可谓‘过瘾’也!”[4]充满诗意的文学课堂,就应有师生情感的肆意飞扬、交流与碰撞。教师的语言,包括肢体和面部语言,都应或激情飞扬、悠意纵横,或凝重深沉、饱含真情,并能以强大的语言感染力,将真情辐射到课堂的每一寸空间,将力量感应到每一个学生的心中,最终形成一个全体师生的情感之场,在这种情感的交互影响与碰撞之中,让学生感受到一种荡气回肠的美。
(三)讲究语言艺术。
细细品味语言所具有的独特的艺术美感,是陶冶人文情操,培养审美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课堂中教师抑扬顿挫、激情饱满的课文朗读,能够使作品潜在的各种审美意蕴通过声音的媒介,折射到学生心灵的最深处,将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所要表达的主题思想,以及寄托于作品之中的爱恨情仇等,有力地铭刻在学生的心中,激起他们强烈的审美体验和情感共鸣。而让学生模仿、尝试的各种有表情朗读,更能使朗读者情不自禁地达到一种难以言表的审美境界,达到以己之心体验作者和作品人物之心,以己之情表达作者和作品人物之情,以自己的复杂的心理感受体会作者和作品人物的心理感受的审美效果。品味语言不仅能大大加深学生对作品内涵的理解,更能通过这种以语言为载体而产生的心灵的撞击与感悟,提高学生的审美感知与创造能力。
(四)深化审美感悟。
所谓审美感悟实际上是将文学作品中所隐含的只能意会难以言传的虚象虚景,通过一定的手段投射到学生心灵深处,使他们通过一些非语言、非概念式的思维活动得到一种主体内心的体会和体验,产生一些文字之外的审美意象。对此,司空图曾有一种形象的说法,叫:“近而不浮,远而不尽,然后可以言韵外之致耳。”[5]“这种从语言之中获得的语言之外的韵味,会将读者带入一个形而上的层面,进入到从‘有’到‘无’的境界,由此生成的感受超越了眼前景物和象外之象,而且进入了与人生意蕴相关的思考和领悟。”[6]
(五)超越文本,实现审美创造。
“文学作品的意义未定性与意义空白决不像人们所认为的那样是作品的缺陷,而是作品产生效果的根本出发点。”[7]所以,如果我们能够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在提供足够的理解信息的前提下,通过教师正确的启发和诱导,鼓励学生在寻找出文本的各种或内容或艺术等方面的意义“缺陷”或“空白”的基础上,大胆突破“物理文本”的局限,创造性地予以填补和反思,就一定能激发学生的审美兴趣,唤起学生的审美想象,使学生能动地参与到文本意义空白的填充与再创造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想象力和创造力。
(六)拓展期待视野,提高审美品质。
在新《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中,还提出了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要“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新《课程标准》首次将“阅读期待”这个接受美学的重要名词纳入了它的具有指导性地位的“教学建议”之中。不同的阅读期待,将直接影响或决定不同的读者对同一部作品的理解和欣赏。正如鲁迅先生在谈到《红楼梦》的阅读时所说的:“……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闲秘事……”[8]
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在审美感知、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发展等方面有着极大的可塑性。中学语文教学应该大力贯彻审美教育,利用各种行之有效的美育手段,陶冶学生情操、净化学生灵魂,使学生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的基础上,树立正确的审美意识,逐步提高感知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逐步确立正确的审美观和人生观。
参考文献:
[1]王松泉.阅读教育学[M].辽宁大学出版社,1995:109,VOL 2.
[2]黄厚江.让课堂成为流动的美[J].语文学习,2002,(11).
[3]车尔尼雪夫斯基.生活与美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72.
[4]盛新凤.构建诗意的语文课堂(之十七).特级教师家园,2005.http://blog.省略/20000/552610.aspx.
[5]司空图.一与李生论诗书.转引自刘安海,孙文宪.文学理论.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93.
[6]刘安海,孙文宪.文学理论.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93.
【摘要】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审美教育是语文教育的重要内容,但是中职语文教育中却 存在着一种忽视语文审美教育的倾向,本文着重从语文审美教育的重要意义、如何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审美理解力、审美鉴赏力和审美创造力等几方面对中职语文教育中的审美教育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中职语文教学审美教育
俗话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马克思也曾说过,人是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自己的。这些话表达了人们对美的向往和追求。一个人审美能力的高下,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反映。中等职业教育担负着培养具有高素质的、全面发展的、有较高专业技术水平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的重任,那么,对学生审美观念的树立、审美能力的培养也无疑是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重要的教学内容。作为中职语文的教育教学,受着语文教育的一般规律的支配,审美教育也应该是中职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但是,当前中职语文教学存在着一种以“实用”为目的的教学观念,从“实用性”出发,只强调对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更有甚者,把语文课干脆上成了应用文写作课。一些省市编写的中职语文教材删除了大量经典的、具有很高美学价值的文学作品,代之的是所谓“实用性”很强的应用文文体。把本来具有丰富内容的,融人文性、审美性、思想性、工具性、文学性、知识性为一体的语文课,弄成了纯技术性的实用课。这不仅违背了语文教育的一般规律,而且也不符合中等职业教育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把美育贯穿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师应该努力发掘中职语文教材中蕴涵的极为丰富的美育内容,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特点,努力使课堂成为美育的殿堂。融审美教育于语文教学之中,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不断地提高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呢?
1.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学生理解美、欣赏美的能力。
当代青年学生,特别是中职学生,他们一方面思想活跃,容易接受新生事物,但阅历浅,知识单一,对事物的鉴别能力比较差。另一方面由于电脑网络的普及,会很容易接收到大量的有益的和有害的信息。因此,他们既容易受到正确的审美观念的影响,更容易受到错误的审美观念的侵蚀。在中职学生中,以“怪”、“异”为美,以“赶时髦”为荣,把畸形的、扭曲的所谓美当作“时尚”去追求和崇拜,成为了当前中职学生中一种十分普遍的现象,这可以说就是受错误的审美观念毒害的结果。在教学中,教师有责任帮助他们清除这些不良的消极因素,树立健康、积极的审美观念,培养他们理解美,鉴赏美的能力。在教授《诗经关雎》时,我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每节诗起兴的诗句都是“参差荇菜,左右流(采、)之”,分析古代青年男女产生爱情的基础是什么。使学生明白,古代青年男女的爱情是在共同的劳动中产生的,诗中描写的爱情是浪漫的,又是积极的、健康的和美好的,女主人公勤劳美丽温柔端庄,男主人公多才多艺,大胆热情执着,这种爱情是那么的纯洁和高尚。与此相比较,网络上流行一时的歌曲《老鼠爱大米》、《披着羊皮的狼》。歌词中所描写的老鼠和狼的形象都是无法和爱情联系起来的,老鼠从来就是让人一想起来就生厌的动物,没有任何美感可言,而狼是一种凶残的动物,是暴力的象征。老鼠对大米是一种本能的占有,披着羊皮的狼是对羊的一种欺骗,老鼠和大米之间,狼和羊之间哪里有爱情基础呢?这哪里是对爱情的歌颂?这些歌曲是对神圣爱情的践踏和玷污,是对爱情的庸俗的诠释。通过比较,引导学生逐步树立高尚的健康的爱情观。在学习《命若琴弦》、《一碗清汤荞麦面》等小说时,老瞎子对光明的追求,对生命意义的理解。一家人在遭受灾难时的团结互助,面对困境的顽强不屈、奋发进取的精神,人与人之间的同情和人间的温暖。使学生认识到人性之美,生命之美。通过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分析,阅读欣赏,逐渐树立起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学生理解美、欣赏美的能力。
2.通过文学作品中的文学形象,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
文学作品的美,具有形象的可感性,离开了具体的形象,美就不复存在。语文教材中的文学作品,大多是具有很高审美价值的经典之作,作者用优美的语言为我们塑造了一系列美的形象和意境。如北国风光的壮美,天山景物的多姿多彩,荷塘月色的恬静淡雅,处处显示出大自然的迷人景色。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婉约缠绵,“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豪迈奔放,无不充满震慑人心的艺术魅力。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美的特点,捕捉美的形象,激发学生审美的激情。在教学《故乡的榕树》、《我的空中楼阁》时,我一方面指导学生欣赏作品中所描写的家乡的美景,大自然的美景,理解作品所表达的对故乡的热爱和眷恋之情,一方面我也将自己假期中在家乡骑自行车时拍摄的一些风景照片展示给同学们,同学们看到了自己所熟悉的、再平常不过的家乡景物,在老师的镜头里是如此美丽,激发了同学们对家乡的审美热情,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又如在讲《沁园春 长沙》时,我先让学生反复朗读,感受作品的韵律之美,进而感受作品磅礴雄壮的气势。指导学生想象词中描绘的绚丽多彩、生机勃勃的壮丽的秋景。透过景物的描写,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充分的表现了出来。由此引起诗人对祖国前途、对民族命运的思考。学生不仅感受到了诗人笔下的自然美,更感受到了诗人作为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崇高的人格美。引导学生把身心沉侵于美的意境之中,使他们心有所感,情有所动,从而更加热爱美,向往美,追求美。这应该是中职语文的教学任务之一。
3.在语文实践中,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审美创造力是一种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语文美育不仅要培养学生感受美、理解美、鉴赏美的能力,还要不断提高学生创造美的能力。应该说学生审美创造力的形成是审美教育的最高阶段,是审美能力的综合表现。语文审美教育中的审美创造力主要是通过学生作文的形式表现出来的。所以,一要指导学生掌握一定的写作技巧,二要指导学生观察积累素材,他们才可能进行审美创造。在教学中,我主要是指导学生观察校园内一年四季花开花落草木荣枯的变化;也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带领学生游览我们当地的山川湖泊,如有东方麦加城之称的钓鱼城,少年英雄刘文学的墓园,著名爱国实业家卢作孚先生的故居。启发学生游有所得,深入观察,仔细思考,用心体验,不仅仅看到外在的美,更要领悟到其中所蕴含的精神。在钓鱼城不仅看到滔滔奔流的嘉陵江水、雄伟险峻的悬崖峭壁、苍劲挺拔的千年古树,还要由此感悟到合川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爱国主义精神。从简朴的卢作孚故居中,感受到先生的伟大的人格美。当有了这些生活积累后,再指导学生用心写作,学生既有了写作的素材,又有了写作的激情,也有了写作的兴趣。在反复的写作实践中,逐步掌握表达美的方法和规律,慢慢步入创造美的境界。当然,学生审美创造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不断反复的过程,学生审美创造力的提高也是一个长期的不断实践的过程。学生审美创造力的培养,始终和学生感受美、理解美、鉴赏美的能力的培养是交互在一起的,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它们统一于整个语文教学之中。
中职学生语文基础差,对学习语文不感兴趣,其实又何尝不是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忽视了审美教育的结果。把有血有肉、丰富多彩、美轮美奂的语文课上成了干瘪的、呆板的、毫无生气的纯实用技术课。车尔尼雪夫斯基说:“美是生活”。我们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语文课也应该是生动的,当我们重视了语文的审美教育时,学生也就会对语文课产生兴趣了,就会热爱语文、学习语文,将来也就会把学习语文作为他们生活中的一部分。
参考文献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审美教育;审美建构
小学语文是一门兼具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学科,是体现美、呼唤美的学科。在人们美好的童年里,只有接受到审美教育的滋润与洗礼,才能使人的感性和理性双方面和谐互促,共同发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儿童实行审美化的教育,才能培养他们敏锐的感知力、深刻的思想性、丰富的想象力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彰显小学语文教育的魅力与价值。
依据笔者多言的从教经验,笔者认为,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实施审美建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着手。
一、文本解读的审美关照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审美关照是指在教学和学生的阅读活动中,按照美的规律,用美的质素去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和审美创造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帮助学生养成高尚的审美情趣,形成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品质。
小学语文教材是自身的教育专家学者根据美的标准和法则挑选的“文质兼美”的佳作,反映自然和社会中方方面面的美。所以教师在进行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培养和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抓住教材文本中美的字词语段,将学生带入神奇瑰丽的语文殿堂,让他们在自由的审美中享受美、体验美,形成审美的能力。其次,教师要利用教材文本中令人忘我的情境、让人心灵迷醉的意象等,对学生进行启发,引导学生体味文本中语言技巧的灵活运用,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另外,教师还要注重利用教材文本中营造的美学意境,带领学生沉浸其中,体验作者在文章中表达的审美情趣,指导学生进行审美鉴赏活动,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二、情境与心灵的唱和
教学情境设置的重要性是每一个学科教育教学所必须注重的。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有意义的教学情境的设置和营造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小学语文教材中所编选的文本篇章大都具有一定的时代性特点,代表着一个时期的社会风貌和文化内涵,表达了特定人物在特定的场合下的情感。因此,要使得学生能够顺利地阅读,成功地意会教材文本中要表达的审美意蕴,就需要教师创设有积极建构意义的教学情境,将学生带入文本当中,与智者、圣人对话,和作者、编者交流,实现情感的迁移。
让学生在诵读文本的过程中体会文字表情达意的生命力,感受优秀文章的洗礼和浸润,从而开阔他们的审美视野,增强他们的审美情趣,培养健全的人格品质。
三、教师语言的审美感染力
教师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教学语言是一种口语化的书面语,在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时,教师富于审美的教学语言是美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情境的载体。教师教学语言对学生思维的跳跃、情感的波动、审美想象力的激发都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审美阅读教学活动中,教师在一定程度上也扮演了学生的审美对象。小学阶段的学生具有明显的模仿性和向师性特点,在学生的心目中教师是他们的敬爱者、崇拜者,具有不可侵犯的权威性,是美的代表。所以,小学语文教师要注意在教学中运用具有美感的语言向学生传达知识,引导学生进行审美的体验与感悟。这种美包含的内容是多方面的,不仅仅是准确、明晰之美,更是形象、情感、文辞的优美。
四、让学生在诵读中体味美
荀子《劝学》篇中认为学习应该“诵读以贯之,思索以通之”。朱光潜先生曾说过,“读有读的道理,就是从字句抓住声音节奏,从声音节奏中抓住作者的情趣、气势或神韵”。这些至理名言共同说明了在小学语文教育中诵读的重要意义。所以,在小学语文阅读教育中要适当地提倡学生的朗读学习,在朗读美妙文字的同时体验美感。在朗读的过程中,学生以饱满的热情,积极与作者进行心灵的对话与交流,在思维情感的碰撞中体会作者在文章中寄寓的情思美感。感受文字的节奏和语句的韵律,提高自己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五、多媒体辅助审美教学
现代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并渗透到人们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在教育领域里,多媒体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各个学科的课堂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集声光电于一体的优势,可以有力地帮助教师开展教学。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多媒体的恰当运用将有助于实施审美教育。多媒体技术具有将抽象生动化、具象化,冲破时空限制等特点,利用多媒体呈现的丰富图画和完美音质将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在欣赏美的过程中完成知识的学习和建构。同时,多媒体教学能够设置良好的教学情境,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帮助学生感受教学过程中的美。所以,教师在实施语文阅读审美教学时要适度、灵活地运用多媒体课件来辅助创设美的有意义的教学情境。
关键词: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审美
审美教育可以分为两层,一层是表像审美,是对现实存在事物欣赏能力的培养,另一层是意象审美,是对精神领域欣赏能力的培养。一般职业院校的学生都是有九年义务教育基础的,在掌握了必备的语文知识后,在审美教育方面还需要不断加以优化。中职院校语文教育的主要目标,不仅是培养学生母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更要通过对职业学校语文的学习,掌握未来职业岗位中的必备专业素养,以及优秀的口语交际能力。从职业院校相关的语文教材中我们可以看出,职业院校对学生的审美教育与口语交际方面已经作出了重点规划。
一、职业院校中语文教学审美教育的意义
审美的表象能力很多人天生便具备,它是对一朵花的欣赏,对一座建筑的欣赏,有时也可以是对一个人的欣赏。而审美的意象能力,是需要后天的培养才能形成的,它是对一个人品格的欣赏,道德修养的欣赏,或者气质谈吐的欣赏。中职院校的学生即将步入成年人的行列,所以应该将审美的意象教育作为主要的教育任务,而这项任务是需要与语文教学相结合的。中职语文教材中的文章有《我的母亲》、《胡同文化》、《过万重山漫想》等现代文学,也有《林黛玉进贾府》、《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鸿门宴》和唐诗宋词等古典文学巨著。这些优秀的作品中,不仅有丰满的人物形象,更有他们身上优秀的品质以及充满智慧的处世之道。例如,老舍的《我的母亲》,文中描写母亲的勤劳、简朴、诚实,面对生活的艰难她依旧可以勇敢的认真的过着每一天。这篇文章的学习,不仅帮助我们的学生了解到母亲这个形象的美好,更可以学习到母亲坚强的一面。学习《胡同文化》,可以使学生对我国曾经辉煌的文化沉淀产生深深的自豪感。学习《林黛玉进贾府》,使学生提前了解一些待人接物的方法技巧等一系列知识。如果可以使这些优秀作品中的人物品质和充满智慧的处世之道,渗入学生的思想意识中,使学生领悟到语文教学中的美,并提升他们的审美能力,那么对他们的成长和身心健康而言,将是一笔不小的财富。
二、职业中学实行语文审美教学的措施
(一)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对美的欣赏是需要从多个角度出发的。在课堂上,职业学校的学生们一般都是通过文章的阅读,对抽象的文学作品有个大概的了解。这样的教育方式,难免会使学生产生疲态,失去对语文课堂审美教育的兴趣。如果中职语文教学可以与现代信息化相互结合,尽量将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通过影像、视频等手段表现出来,实现学生对文章中抽象意识的具象了解。从而提高学生在语文教学中的学习兴趣和审美水平。
(二)课堂之外的语文审美教育。近年来,我国的教育一直在推崇实践性教学,这同样适合于职业院校的语文审美教育。比如在学习《荷塘月色》时,作者描写到“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这样的美景,如果无法亲眼目睹,那么在学习这篇文章的过程中,审美教育就会大大折扣。教师可以带着学生去接近荷花,观察水中的荷花,从文章所描述的角度,找出与文章相符的景色。或者,在学习汪曾祺老先生的《胡同文化》时,可以带同学们走进胡同,感受和观察胡同文化。将语文审美教育课堂拓展到实践生活中,不仅增强了学生对审美教育的学习兴趣,更实现了教育中的知行合一。
(三)拓宽审美教育的学习内容。对语文审美教育的培养不应该是太过肤浅的,更不能是单一的。语文审美教育与其它艺术审美是相通的。优秀审美能力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就可练就。这就需要我们的中职教师,创造出更多了解美的途径,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为学生提供一些好的艺术作品。例如可以给学生推荐一些优秀的戏剧小说、诗词、名画、现代的音乐、影视、图片。在学习戏剧时,感受历代文人墨客优秀豪杰的高尚品德。比如戏剧《王昭君》,学习王昭君身虽为女子,但为了民族团结,毅然选择远离故土的勇气。学习屈原《天问》中对国家的忧患和自身的一股傲气。比如在读美国音乐剧《音乐之声》时,感受女主人公玛利亚的乐观积极,即使身处严肃的修道院,她也可以追寻自己心中的理想,放声高歌。面对不怀好意的人,她依旧保持善良,用智慧得到别人的尊重。通过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长期熏陶,培养学生各个角度的审美能力。
三、审美的真正核心
中职语文审美教育的培养是非常有必要的。真正的审美,不仅仅是对一件高雅艺术的鉴赏,更不是对一幅字画的侃侃而谈。真正的审美,是能够激起人们对美好生命的追求和自身优秀品德的建立。在遇到困难时,学习优秀伟人的坚忍不拔,坚持真理,永不放弃的精神。在怀疑自己时,可以立刻纠正方向,坚定心中信念。掌握真正的审美核心,不仅仅是我们积极面对生活的必备条件,更是我们被他人认可,走向人生巅峰的必要因素。
四、结语
综上所述,中职院校语文审美能力在教育中的贯穿,是非常有必要的。深入其中你将会发现,语文审美对自身修养的提高,对人际交往的帮助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同样,从语文审美教育的角度来看,它也可以使语文课堂变得更加有人文特色。间接的培养出了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热爱,有效的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同时,使学生拥有发现美、热爱美、追求美的高尚精神,这对构建文明和谐社会,有着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
作者:蒋雯 单位:江苏省无锡汽车工程中等专业学校
参考文献:
关键词: 语文教学 审美教育 接受 美学理论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认为,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物体”。美育是以塑造完美人格为最终目的,以艺术和现实美为教育手段的审美教育,其性质是培养人的正确高尚的审美观念,提高人的审美与审美创造能力,进而塑造完美人格。语文是中学教育中重要的教学内容和课程,在素质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审美教育中有着特殊作用。因此,必须重视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在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的发展环境的今天,语文审美教育对学生素质的提高和人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指导作用。
一、在语文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的必要性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和目的。语文教学是实施美育的有效途径,它有别的学科所不具备的得天独厚的条件,语文教学承载着历史、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种人文内容,它最关注的是人的精神和灵魂。语文教材的选文中都是具有极高审美价值的文质兼美的名家名作,这些作品的形象美、结构美、意境美、语言美等,能给学生以多方面的审美熏陶,它促使学生对社会、人生进行全面的思考,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审美鉴赏能力,也是对学生进行情感和人格教育的最佳途径。因此,语文教学在人文素质教育中所发挥的独到的、巨大的作用,是其他课程无法代替的。尤其是现代多媒体、网络等教学手段的运用,为学生审美能力的发展提供了各式各样的审美媒介;丰富多彩的文学实践、五彩缤纷的社会生活更有利于提高学生语言运用的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学生在文学艺术的殿堂里,汲取全民族、全人类的文化精华,他们的情感、趣味、气质等会在“润物细无声”中得以洗涤,并在美的感召下达到灵魂的净化和美化,从而成为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高尚道德情操的现代人。因此,通过语文教育实施审美教育是语文教学固有的要求,语文教学过程就是审美的过程,美在语文教学中无处不在。
二、在语文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育的最终目的,并不是让人学会认识一两条自然规律,也不是学会一两种技术,而是使人的内在心理结构在不违背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尽量按照一种理想的模式全面有效地发展,成为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当代西方教育家、文化学家大都趋于这样一种共识:在工业化社会中教育应当进一步体现一种人文关怀和人文导向,促进人的情感、个性、审美观得到健全的发展,使人的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和谐地协调起来,构成一种合理、完满的文化品格。诚如哲学家李泽厚所说:“教育之所以伟大,正因为它有意识地为塑人的心理结构而努力。人要获得一种结构、一种能力、一种把握世界的方式,而不只是知识,知识是重要的,但知识是死的,而心理结构则是活的能力或能量。”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审美教育就是使人“乐”的教育。学生“乐在其中”,就会在潜移默化中转移自己的心理气质,在不知不觉中改变自己的精神面貌。而且,人在快乐的时候,其身心是自由的,其感知、想象、情感、理解等诸种心理能力都处于一种极其自由和和谐的状态。在这种自由的氛围中,各种能力会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这种状态,必然有利于学生各种优良素质的形成,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语文教学要注重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语文教学要注重学生审美情趣和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审美能力是审美心理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审美教育应该注重审美教育过程中的各种心理现象及其变化规律,揭示审美教育的本质及其心理机制,为受教育者形成较高的审美能力、构筑完善的审美心理结构提供科学的心理依据。中学生对美的需求越来越多,如何美、怎样美已成为学生生活、学习中重要的话题和热点,追求美已是时展的永恒主题和时尚。中学生在这个阶段中有着人对美的要求的共性,也是这个年龄的特殊性。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进入青春期后,学生完善自我、寻求自我价值的意识日渐增强,有辨别美丑、区分善恶、判断真假的内在渴望,对审美需要的认识更为明确,也更加深刻,其中一个明显的表现是对审美活动的批评意识日趋完善,并由主观向客观转化。在审美能力方面,个体感知觉发展处于一生中最为发达的阶段:审美态度逐步确立,形式构造能力比较发达,艺术理解能力不断深化。由于他们感知觉的敏锐性增强,内心体验的日益丰富,情感能力和思维能力也随之大大加强并趋于精细,因而有着极强的情感投射能力(移情能力),特别是文学作品中的感人情节往往使他们心潮澎湃,激动不已。但是,情感的闭锁性特征与思维中对逻辑性过程的偏爱及中学教育某些弊病等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他们审美感知、情感、想象、理解的丰富性和深刻性。尽管学生的审美需要迅速发展,但他们的审美能力却没有因此自动地提高起来。这就构成了推动学生审美发展的基本因素,即审美需要与审美能力之间的矛盾。在这对矛盾中,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审美能力。审美能力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又是一种后天形成的可教育因素。教师应该根据高职学生这种潜在的审美需要和实际审美能力不高的矛盾的特殊性,全面开发与培养受教育者的各种能力,从而引起学生新的需要,造就各种素质全面发展的现代人。
四、接受美学理论的启示
语文教学审美教育应以培养学生审美鉴赏能力为主,使他们提高美与丑的识别能力,鉴赏能力的提高是一个复杂的过程。20世纪60年代,汉斯・罗伯特・姚斯等人提出的接受美学理论为审美教育的理论注入了新的活力和血液。它把注意力从文学作品一极转向读者一极,把文学区分为“文本”和“作品”。作家的创作尚未被接受的只是“文本”,只有被接受的“文本”才能成为“作品”。伊瑟尔说得更明白:“作品的意义只有在阅读过程中才能产生,它是作品和读者相互作用的产物,而不是隐藏在作品之中,等待阐释学去发现的神秘之物。”因此,文学审美活动是接受主体与文本客体相互运动、作用的过程:作家的精神创造通过语言符号得以凝固和保存,而读者通过学习和鉴赏,把文学的内容与形式传入自己的头脑中,使作品的意义和审美价值在接受的过程中得以实现。并且,读者的接受并不是简单地复制或还原作家的“原意”,而是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思想情感,运用联想、想象去扩充、丰富作品描绘的艺术形象。接受美学肯定了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的能动作用,为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和文学审中体现出来的再创造提供了理论依据。
总之,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牢固树立人本位的基本教育原则,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审美观,以学生心灵的丰富和个性的鲜明程度为衡量教育的标尺,以学生的最充分发展为教育实践的出发点和归宿,努力造就身心健康、具有高尚审美情趣的新人。这是我们教育的目的,更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参考文献:
[1]张绍艳.审美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影响[J].教育教学论坛,2010,(28).
关键词:席勒 审美教育 中学语文教育
在中学语文教育中,审美教育(又称美育),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我国著名教育家先生认为:“所谓健全的人格,内分四育,即:(一)体育,(二)智育,(三)德育,(四)美育。”[1]。而语文教学的核心便是德育和美育。其实,早在十八世纪时,德国文学家席勒就提出了“审美教育”的理论。虽然席勒的“审美教育”与我们今日在教学中提倡的美育不尽相同,但是它同样可以给予我们的中学语文教育非常重要的启示。
审美教育论、游戏理论、审美救世论构成了席勒美学的基本框架和内容,其中审美教育论显得尤其重要。席勒的“审美教育”思想不仅是种哲学意义上的艺术本体论;而且从现实的角度讲,也是他解决当时的政治问题和教育问题的重要策略。席勒对审美教育论充满自信,认为可以经由审美教育通达人们梦寐以求的自由与道德相互协调的至境,同时又能解决个人与集体、自由与自律、国家与社会之间的重重矛盾。审美教育的特点在于,能够充分而全面地渗入个人、社会、国家,对以上诸元都产生影响,并取得相当大的效果。在席勒的时代,这是一个前卫、大胆、充满魅力的命题,也是一个后来给席勒带来巨大声誉和持续性地产生历史影响的命题。中学语文教育的对象是已经拥有较为独立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青少年,在这一阶段,教育不仅涉及字词章句,也涉及到修身立人。因此,席勒在数百年前提出的这一论题仍然有着不可忽视的借鉴意义。
一、审美教育的时代意义
在席勒的代表作《审美教育书简》中“席勒第一次把迄今获得的关于艺术的本质和作用的认识与当时历史现实联系起来。”[2]在席勒眼中,他所处的时代并不是一个美好的时代——“时代的精神就是徘徊于乖戾与粗野、不自然与纯自然、迷信与道德的无信仰之间;暂时还能抑制这种精神的,仅仅是坏事之间的平衡。”[3]整个社会上层腐朽,下层粗野,无人能够承担令人类文明进步的职责。因此,必须通过培育更加完善的人来建构完善的社会和国家:“席勒并未将其美学建立在疏空的概念上,他试图为困扰着他时代人们的那些问题——为什么法国民众合法地争取民权自由的斗争并未导致自由和人性,而是暴力和恐怖。”[4]由此,追逐某种更为完善甚至理想的状态就成为了自然而然的需求,无论社会的上层还是下层,无一例外都需要通过教化来使其达到理想状态。以上构成了席勒书写《审美教育书简》的基本动力。
席勒认为审美教育的客体,也即“近代人”,遭到了社会的压抑、分裂和强迫:“给近代人造成这种创伤的正是文明本身。只要一方面由于经验扩大和思维更确定因而必须更加精确地区分各种科学,另一方面由于国家这架钟表更为错综复杂因而必须更加严格地划分各种等级和职业,人的天性的内在联系就要被撕裂开来,一种破坏性的纷争就要分裂本来处于和谐状态的人的各种力量。”[5]席勒相信由于文明发达进而导致了近代人得不到全面的发展,只能任由自己某一方面的能力获得最大幅度的、甚至是超过界限的运用,并且致使人本身不得不服从于这种片面应用所带来的“好处”,从而导致人内在的碎裂、偏颇和闭塞。这显然与后来马克思提出的“异化”理论异曲同工,作为主体的人日益丧失了自己的主体性,逐渐成为对象的奴隶,这就是席勒笔下的“近代人”所处的基本状况和所面临的基本问题。
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自然与席勒的时代大不相同,但是我们现有的教育制度却有可能会造成席勒所认为的时代对人的破坏作用。我们今天的教育体系,迫于升学的现实需要,往往容易让教学偏离了树人修身的宗旨,陷入分数第一、升学第一的泥淖。落实在语文教育中,即文学教育受控于字词章句,义理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审美被切为无数“得分点”,缺乏体系性。这实际上就是席勒所言之“人的天性的内在联系就要被撕裂开来”,学生被囿于外在于自身的律法之中无力挣脱,教育背离了其初衷。而席勒首先论证了经由审美路径解放人的可能性,在他的描述中,人首先有其历史使命与历史目的,“每个个人按其天禀和规定在自己心中都有一个纯粹的、理想的人,他生活的伟大任务,就是在他各种各样的变换之中同这个理想的人的永不改变的一体性保持一致。这个在任何一个主体中都能或明或暗地看到的纯粹的人,是由国家所代表,而国家竭力以客观的、可以说是标准的形式把各个主体的多样性统一成为一体。这样,就有两种可能的方式使时代的人与观念的人相遇合,因而国家在众多的个体中如何保持自己的地位也有两种方式:若不是纯粹的人制服经验的人,国家消除个体,就是个体变成国家,时代的人净化成观念的人。”[6]时代造就个体,个体也会反过来影响时代。我们目前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先进的、积极的时代,必然需要有和这一时代相匹配的教育制度,唯有如此,才能培养出符合这个时代要求的个体。
二、审美教育的个体意义
席勒认为“希腊人”是“纯粹的、理想的人”,是人的终极理想状态——“他们既有丰富的形式,又长于形象创造,既温柔,又刚毅,他们把想象的青春和理性的成年结合在一个完美的人性里。”[7]尤其在他的诗歌《希腊的群神》中,这种完整性更是得到了诗意地描绘:
“那时,万物都注满充沛的生气,
从来没有感觉的,也有了感觉,
人们把自然拥抱在爱的怀中,
给自然赋予一种高贵的意义,
万物在方家们的慧眼之中,
都显示出神的痕迹。”[8]
席勒不惜把最高的评价加诸于希腊人身上。在席勒的理念中,“希腊人”所拥有的特征是完整、和谐、统一,希腊人被想象为人的初始、完美阶段,他们先天所拥有的种种才能、品质没有被剥夺或片面地使用和发达,其一切品质都是混合、均一,进而完整的。因此,席勒把“希腊人”所具有的特征看作是审美教育的目标,也就是说人无论在遥远的过去还是未来,都能够达到这种完整、和谐、统一的境地。古希腊离我们今天已十分遥远,我们不可能重回希腊,成为希腊人,但是我们可以借鉴希腊文化的长处——这就是以人为本的文化。
在席勒的审美教育乃至整个哲学、美学思考中,“人”都是其思考的重心所在,曾有论者称席勒的美学是“人本主义美学”,这是很有道理的。“人”在席勒美学中处于一个绝对中心的位置,只有人才能改变时代和社会。席勒认为,要使人达到希腊人的完美统一,必须通过审美,因为人本身总是处于特定的束缚和限制当中,只有通过审美才能使人获得解放。由此,审美成为了一种解放的力量,美神借助于诗艺来展现真理,将自由赋予人类。席勒赋予了人极高的价值——“人成其为人,正是因为他没有停滞在纯自然造成他的那种样子,他具有这样的能力,可以通过理性回头再走先前自然带他走过的路,可以把强制的产物改造成为他自由选择的产物,可以把物质的必然升华成道德的必然”。[9]席勒对审美问题的一切发掘探索,终归都是为“人”而服务的,这也是整个启蒙运动的主要出发点。所以,所谓审美教育,就其运动轨迹而言是审美教育的对象向着主体无限靠拢、合而为一的过程,也是碎裂得到弥合、偏颇得到修正和闭塞得到解放的过程。在这一运动过程中,人从原本逼仄、狭隘的空间中得到扩展进而得到解放,而扩展的路径则是审美。
正是“借助于审美体验,人们获得生命的自由感和心灵的解放感,因而,审美体验总是人的自由意识的呈现,它指向人类解放的目标:生命的自由”。[10]我们今天的中学教育最缺失的恰好就是对这种人性自由的肯定。我们要培养的不是片面的、机械的、僵化的人格,而是自由的、全面的、自主发展的人格。语文教育不仅要传播语言文化知识,而且要培养道德品质;不仅要培养学生的感受能力、想象能力,而且同时也是成为连接学生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的桥梁,发展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创造能力,培养全面、协调、一致的人格。这种人格必须是能够自由发展的,它既要符合当下的时代要求,又要有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潜质。
席勒的“审美教育”理念是在十八世纪德国仍处于由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所提出来的,他还看不到这种“审美教育”切实可行的社会基础,但他相信这是一种理想,终有一日是能够实现的。我们今天站在二十一世纪的前沿,社会主义先进的政治经济文化体制已经赋予了我们开展“审美教育”的坚实基石。中学语文教育本身意味着以母语为始基,通过对语言文字的修习,构建学生的人格大厦,在修身立人的过程中,同时使学生获得美的熏陶与体验。而如果我们能在其中融入席勒审美教育的理念,则可进一步强化教育中的树人之目的。中学语文教育,无论就其现实目的还是其终极理想,都应该落脚于这种对健全人格的塑造上。我们的中学语文教材所选取的诗词文章,我们在教学中采用的教学方式和手段都应该以此为出发点,解放人性、陶冶情感、塑造性灵。席勒的论述为我们指明了美育的终极方向,作为人格解放和培养的重要手段,中学语文教育显然负有重大的责任。
注释:
[1],聂振斌选注,《文选》,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第121页。
[2]范大灿:《德国文学史》,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年版,第358-359页。
[3][5][6][7][9][德]席勒著,冯至,范大灿译:《审美教育书简》,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42页,第47页,第33页,第44页,第24页。
[4]Walter Grossmann,Schiller’s Aesthetics Education,Journal of Aesthetics Education,Vol.2.No.1.1968年版,第31-41页。
[8]张玉书:《席勒文集》(卷二),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8页。
关键词:审美教育 小学语文 小学生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7)08-0167-01
审美的起点很重要,审美教育应从基础抓起,从娃娃抓起。那么通过小学语文开展审美教育就是一个很好的途径。正如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所言:“人与生俱来就有欣赏美和创造美的需求,但并不意味着审美能力会自然而然地形成,而是需要目标明确地工作来培养。”也就是说,审美要靠后天培养,那么对于小学生来说审美教育意味着什么呢?
一、小学生的心理特点
(一)小学生心理发展具有快速性
小学阶段是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尤其是思维。由于学校教育使小学生开始在学习和生活中接触各种各样新问题,逐渐使他的智力和思维由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向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转变。这种转变可以说是一种飞跃。
(二)小学生心理发展具有开放性
我们不难发现在小学阶段的孩子与成人,无论是家长、老师都更容易沟通和交流。因为小学生人生经验有限,他们的内心世界相对比较单纯,做任何事情目的性很强,杂念较少。与青春期的孩子不同,小学阶段的孩子一般不会封闭自己,喜欢对外沟通,开放性较强。例如,小学生的情绪大多直接表现在自己的脸上,并且情绪的持续时间短,波动性较大。因此,小学生的情绪我们比较容易把握和了解,这对于有针对性地开展审美教育是至关重要的。
(三)小学生的心理发展具有可塑性
小学阶段孩子的心理还没有完全成熟,稳定性不强,一般具有较大的可塑性。小学阶段的孩子无论是意识还是个性都在快速发展,没有进入平稳而持续的阶段,其人生观、价值观更是在建立的过程中,再加上这一阶段的孩子刚要开始形成稳定的习惯和品行,对于培养良好心理品质是非常好的时期。
二、小学语文中渗透审美教育的优越性
通过分析如今使用的小学教材发现,从内容到展现形式都有许多美的元素,例如古诗、古画等。现行小学语文教材中优美而充满意境的语言、美轮美奂的图像、生动的仿佛就在眼前的形象等都是M行审美教育良好的条件。分析小学语文科目进行审美教育的优越性,具体如下:首先,从选材上来说主要是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其中包括伦理亲情、热爱自然、热爱祖国等,对宏观审美意识的养成有很大的帮助。其次,现行语文教材非常注重文化底蕴和时代气息,从形式上求多变,顺应如今小学生发展的需求。表现形式上不拘一格,有诗歌、散文、童谣、儿歌等多种形式,并为文章、诗歌等配上小学生喜爱的主题插画。插画的内容遵从小学生审美的需求,将文章主旨隐含于画中,使插画从思想、情感、艺术三个层次上均达到审美的标准。最后,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非常重视整体视觉的美感,无论是从纸质的选择,还是从色彩的搭配上,全套书都考虑了小学生审美的需求。我国著名的教育学家苏灵扬同志曾说过,“语文教学进行审美教育的广泛性和深刻意义可能胜过中小学其他课程,甚至超过了音乐课、美术课”。然而在传统的观念里审美教育应该主要通过艺术学科,例如美术、音乐,导致长期忽视了其他学科审美教育的功能。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的必要性
审美教育不应该停留在纸上谈兵的阶段,它是为了促进小学生德、智、美全面发展,应该真正用到实处。小学语文科目可以说是兼具工具性、审美性、思想性的多层次学科。这其中工具性应该是其最表象,而审美性处于工具性和思想性中间,它是从工具性向思想性转变的一个中介。因此我们不难发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不仅是提高学生发现美、认识美、感悟美能力的需要,更是完成小学语文教学目标、践行课程标准的需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工具性与思想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通过充分挖掘教材中美的元素,调动师生审美情感来开展有效的审美教育,从而培养学生发现美、认识美、感悟美的能力,塑造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个体、健全的人格是至关重要的。
正所谓“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人人都有感受美的权利,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有享受美的能力,因此从小学教育抓起,从语文教育抓起,从小学语文教学中发现美、认识美、感悟美,让小学生从起点开始养成审美能力。
参考文献:
[1]曹明海.语文教育美学论[M].青岛: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2001.
[关键词]作文;审美教育;新课程
一、审美教育的基本特点
审美教育就是对学生进行审美观念、审美情趣和审美理想的教育,以培养学生的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审美教育有几个特点:一是情感性。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他们的知识和阅历在日渐增加,而相应地情感体验也不断趋向稳定,而且情感内容更加丰富。审美教育就是通过对各种人或物或景的欣赏,让他们得到精神上的满足。二是形象性。万物皆有形,只有通过具体生物可感知的形象,才能真正让学生感受到美的存在,达到教育目的。三是愉悦性。感受美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不管是自然美还是艺术美,只要与审美主体的情感产生共鸣,就能悦其目,陶其情。四是阶级性。审美属主观范畴,阶级立场不同,审美观点也不同,要引导学生牢固树立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情趣,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提高对美的鉴赏能力。
二、审美教育在作文教学中的作用
作文教学一直是困扰语文教师的难题,许多老师不知道如何教学生作文,而学生也不清楚到底作文应该怎样写。究其原因,是由于作文主体缺乏生活经验,缺少情感体验,没有真正感受到生活中的美,以致在作文中也根本无法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这样憋出来的文章自然空洞无物。作文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对自然和社会中的人物或景观进行观察、感知进而描写表达。传统的作文教学忽视了作文主体的真实感受,过分强调“他育”,所以一到作文课,大多是由教师规定题目和写作要求,哪怕学生对要写的题目一无所知,也要按老师的要求胡编乱造,在这种写作状态下,不仅学生本人痛苦不堪,而且久之会让学生失去写作的欲望。爱因斯坦说过:“认为用强制的责任感就能增进观察和探索的乐趣,那是一个严重的错误。我想即使是一头健康猛兽,当它不饿的时候,如果用鞭子强迫它不断地吞食,也会使它丧失贪吃的习性。”审美教育不同于其他强制性教育,它是让人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美的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培养高尚的情操,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和愉悦。一个人只有具备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鉴赏能力,才能自觉地去领略祖国的壮丽风光,感受社会发展的时代特色,领悟人生的真谛。审美教育的特殊性决定了它在作文教学中具有不可取代的地位。
三、作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审美教育
1、发现美。罗丹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无处不在,大自然中的美景,社会中优秀人物,处处都是美的素材,但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因为对这些事物太熟悉的缘故,它们身上的美不经意中被我们忽略了。因此,教师在给学生布置写作任务前,一定要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学会发现美。如果要让学生写春天的美景,那就要带领学生融入大自然,看看田里的麦苗,闻闻枝头的绿叶,听听河边的潺潺流水,充分发现并感受春天的气息,领略春风春雨带来的无限风景。
2、感受美。同样是参观游览,同样是生活在校园里,有的同学能写出真挚感人的文章,而有的同学依然是不知如何下笔,勉强造出来的文章也是矫揉造作,无病。究其原因,是没有从内心真正感受美,或者对美的体验不够深刻。老舍先生说过:“写东西要观察,要总结,要思考。如果你观察得不对,或者观察得太少,没有深刻的印象,抓不住一个清楚的形象,不要硬写,你须回去再看,直到看清了这个人,这风景、这事物。”发现美不难,但关键是如何用心去感受,观察事物,要达到入耳入目入心,只有这样,才能领悟生活的真谛,激发出写作的激情,如此才能写好真实感人的好文章。
3、表达美。欣赏同一幅美景,写同样的题目,不同的人会写出不同的文章,有的文章枯燥无味,而有的文章则让人感觉余味无穷,这是因为他们的表达方式不同。把自己看到听到想到的内容准确无误地表达出来,这才是作文教学的最终目的。表达能力的提高非一日之功,要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表达方法,同时加强词汇的积累。作文水平决不是短时间内能够快速提高的,只有平时加强积累,并多练多用,才能使自己的表达能力不断提高。
关键词:初中语文 教学 文学作品 审美情感教育
文学是一种美的艺术,美无处不在,在文学的天空中,到处闪耀着美的身影,无论是语言、结构、人物、环境、意境、形式、风格之中都存在着美的慧思,能使学生体验出一种美的感受,给人一种心灵的愉悦,精神的畅漾。其具体功能[1]如下:
一、精神的享受与愉悦感的获得
文学作品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消费品,人们阅读它,主要是精神上的放松、休息、调节与平衡,是为了获得不同于日常生活经验和功利目的和愉悦,在一个重物质轻精神的急功近利的时代,加强学生这方面的教育更为重要。文学作品的娱乐消遣功能,在文学的发生学原理中,有许多人都强调这种游戏、娱乐、消遣功能,古罗马的文论家贺拉斯提出的“寓教于乐”,德国康德席勒的“审美无目的”理论都是它的最佳论证,我们在教学中也应充分发挥这一点。
二、情感的宣泄、补偿与升华
文学作品的阅读是一种强烈的情感体验活动,读者与文学作品的阅读交流之后产生的反应主要是宣泄与补偿;文学作品具有宣泄作用,比如悲剧的教育,能唤起人生的不幸感和同情之泪而冲淡学生的内心痛苦。所谓补偿,是指读者在现实生活中缺乏的情感体验,借助文学作品得到弥补和替代性满足,当读者在现实生活中感到情感贫乏或需求受阻时,文学作品能使他得到假想的满足,而上述情感的宣泄、补偿,必然导致情感的升华,使自然情感、生活情感与作品中的情感合二为一,上升为一种艺术情感,它意味着对现实情感的解脱或超脱,同时又使现实情感得到净化、丰富提高。
三、认识空间的拓展
一部文学作品就是一个自足的艺术世界,它包容着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信息,传递着人物个性、命运和内心世界的丰富的内蕴。读者通过阅读文学作品,可以开拓视野,增长知识,认识人生,提高观察生活,理解现实的能力。黑格尔说:“实际上艺术是各民族的最早教师。”俄国的赫尔岑认为“歌德和莎士比亚抵到整整一所大学”而车尔尼雪夫斯基则指出:“文学是人的生活的教科书”。《红楼梦》被称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单人物就出现六百多人,举凡名句俗谚诗词韵文、典故引语、官制礼仪、地理经济、宗教哲学、风俗游戏、服饰、饮食、园林建筑、生物医药、陈设器具等,几乎各种知识都应有尽有,这就是文学的认识功能,读者在专注的审美享受中,随着地接触各种知识,好奇心与求知欲得到满足,认识范围和能力得到拓展提高。
四、人格境界的提高
学生阅读文学作品,不仅是情感体验与认识成长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思想上受熏陶、受教育的过程,面对文学作品中出现的善与恶、真与假、美与丑、读者总是与自己生活,思想相对比,从而唤起心中的是非感与道德感,从而使心灵得到净化,人格变高尚,思想境界获得提升,人也在一定意义上变为新人。
五、审美情感的诱发[2]
1.美在形式:
文学作品的形式在文学作品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从中外文学史的发展来看,正是作家在形式上的不断创新与探索才构成文学作品丰富多彩的景观:如中国古体诗的韵律、节奏之美,某些散文诗的形式之美,都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在文学作品的形式中,特别是语言的审美价值,更为突出,文学语言的内指性,陌生化,新鲜、形象、生动、本色之美都应该成为教学的重点,传统的语文教学,重内容、重思想而轻语言、轻形式,忽视了文学语言的诗意锤炼,都是不足取的,内容决定形式,但形式对内容的巨大反作用也不容忽视,我们要注意形式的独立地位和它们的审美主义教育。
2.美在形象:
形象即文学作品而美形象,在叙事作品中表现为典型人物,在抒情文学中表现为意境,在象征型文学中表现为审美意象,这种审美形象本身倾注了作家的审美情感,既能揭示生活意蕴,又有审美价值,能唤起读者的美感形象。因此,能否唤起读者美感,便成了文学与非文学的分水岭,
3.美在风格
文学作品的风格本身也包含了巨大的审美价值。其文采、情调、气韵、气势、氛围都可看成风格的范畴,不同的文学风格有不同的审美价值。如阳刚之美、阴柔之美、典雅之美、朴素之美、幽默之美、荒诞之美,风格美不仅给人以形式上的满足,而且能陶冶人心,如雄浑刚劲的风格可以壮人胸怀,沉着含蓄风格可以启人思考,读李白之诗,会为其飘逸潇洒而折服,读辛弃疾之词,会为其壮烈豪迈而倾心……,文学作品的风格也应成为文学审美教育的一大内容。
六、结束语
当今语文教育中已大大提升了人文情感教育的地位,而人文教育本身又应注重文学作品的审美教育,关于美的内容的划分,历来都有很大的争议,而我们也只能把它当作一种“惯例”来看待,在有限的篇幅内不可能一一细谈,但重要的是,我们绝对不能放弃文学作品的审美特质,而去追求别的东西,把语文教学等同于政治、历史等其它的科目,一定要强化学生审美意识的培养。我相信,这是每一个语文工作者的深切愿望。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