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创新思维习惯
小学生的创新思维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小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对于以后初中阶段、高中阶段甚至大学阶段创造能力的形成会产生重大的影响。学生在小学低年级阶段的思维依赖性还是比较强,但随着身心发展的逐步成熟,小学生已逐步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特别是到了少年初期,对教师、家长的依赖不断减少,独立思考、独立操作能力不断提高。思维的批判性不断增强,开始批判的接收一些新鲜事物,同时对事物的认识开始渗透到本质。思维的发散性不断增多,能动性不断提高,在头脑中经常出现新奇的想法和观点。在科学教学中要根据小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培养创新思维习惯。首先要营造良好的有利于创新性思维形成的氛围,教学过程中,把工作的重心转到培养学生求知欲、独立性和创造性思维上来。其次要引导学生进行大胆的联想和想象,学生联想和想象能力的培养是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在教学中要创造让学生展开独立思考、大胆想象的条件。再次要保护好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他们自觉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创造性的回答问题。最后要鼓励学生进行发散求异思维,创新性思维的核心是发散思维。在指导学生的活动中,教师要多组织一些一题多解、多路思考的活动,看谁想的办法多就给予鼓励和肯定。对小学生来说,要培养他们敢于坚持自己的观点,敢于向权威挑战的精神;尽量引导学生突破定势的约束,推陈出新,不落俗套。
二、引导学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
一个创新发明的想法常常隐藏在日常生活的细节之中,对细节的细心观察常常能引发很多好的创意,更有甚者这些细节可能恰恰是发明的来源。很多有名的发明家就是从生活小事入手进行发明的,如牛顿从苹果落地,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伽利略从教堂的吊灯,发现了摆的等时性;爱迪生发现油灯光线暗淡,发明了电灯;富兰克林发现雷容易打击高大建筑物,发明了避雷针;诺贝尔发现工人开筑铁路很麻烦,发明了炸药……。学生的创新思维往往在生活之中得到启发,如一般的肥皂盒有点水,肥皂就会发粘,不容易取出来,肥皂的使用寿命也将缩短。天津的范平同学利用杠杆原理发明了方便肥皂盒。打开肥皂盒,肥皂就会立起来。它和同类产品相比,技术上要更先进一些,获得了第一届全国青少年发明创造比赛一等奖。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让他们从生活中发现那些看起来司空见惯的东西的奇妙之处。
三、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组织学生参加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同学们走出教室,走近社会。科学教学中有很多课外拓展活动,一定要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进行学习、积累和丰富直接经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在实践活动中,使小学生树立参与、合作、关心、进取、创新的意识;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动手操作、探索研究、搜集信息、处理信息、人际交往、语言表达、创新发明的能力。引导学生在“玩中学、做中学、用中学”。让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感受到科技创新活动一点也不神秘,只要在活动中遇到不称心、不顺手、不满意的事,要想办法改进它,这种改进的想法就孕育着创新和发明。
四、展示优秀创新作品,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
将优秀创新作品展示给学生,当看到这么多精彩的作品出之于学生之手时,学生们的兴趣,自信心一下子增强了,同时也激发了他们的创新热情,几乎每个学生都有了“我也能创新设计”的思想。在科技创新的辅导中,我们学校也涌现出了大批的优秀作品,如魏安双铄同学设计制作的能搬运家具的“隐形的腿”,李研波同学为病人设计的“变形伞拐凳”,王骁同学制作的具有流水导向功能的雨伞等。通过组织学生参观这些优秀作品,使他们认识到别人能做到的事情我也能做到,从而引导每位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找到发明创造的方向,做到在创新的道路上有路可循。实践证明,这种方法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于创新实践。
五、改革评价标准,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渴望成功是学生内在情感的需求,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品质,必须改革评价标准,以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在教学中要看到学生的性格差异,老师要有一颗宽阔的心,善于包容学生,谅解学生的错误,同时对学生可贵的潜质,着力挖掘。对学生迸发的创新思维火花,要加以呵护,不要吝惜自己的大拇指。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让学生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产生内在的、高层次的愉悦和强大的内驱力,以争取更大的成功。不能因个人好恶而对他们冷嘲热讽,泯灭他们的创新意识。
关键词 科学;思维能力;培养
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各种能力的锻炼和培养,本文结合科学学科特点,就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提出了以下几点看法。
一、创设良好的思维学习环境
从心理学角度来讲,具有安全和自由的心理环境才最适宜激发人们的创造精神。英国著名哲学家约翰密尔就曾经说过:“天才只能在自由的空气里自在呼吸”,这充分说明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营造宽松、和谐、自由的课堂氛围,摒弃限制学生个性发展的强制性命令,以及“师道尊严”的权利主义,更不能随意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应为学生充分发展创设能够自由表达、自由发挥、自我评价的良好氛围,从而为学生自主探索创新提高开放性空间,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投入课堂学习活动中,而不是仅仅局限于获取课本知识和教师的讲解。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要予以善待,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不同的见解,同时,对于学生的正确见解提出表扬与肯定,保护他们创新思维的火花;对于学生不正确的回答,则应该循循善诱,通过各种实例引导分析,提高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积极主动的创新品质,切忌采用挖苦批评的讽刺性语言,以免挫伤学生的自尊心。
二、在兴趣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基本前提,能力是在学生的学习、生活、应用技能等过程中逐渐形成与发展的,学生的学习活动一定是由某种动机而引起的,而兴趣则是学习动机中最活跃、最有效的因素。学生只有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积极主动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并创造性的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培养学生良好思维能力的主要前提。在科学教学中,怎样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广大教师不断追求和探讨的问题。
大量的教学实践证明,在授课之前,教师应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提出与教材内容相关的趣味性问题,引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投入学习活动。作为科学教师,要善于在文本内容和学生心理之间制造“不协调”,激发学生的矛盾心理,将他们引入一种问题式情境,以拓展学生思维能力,使他们不拘泥于一种思维定势,从而充分发挥自身的创新思维能力。作为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变“知识灌输”为“思维引导”,帮助学生清除原有的思维定势。值得注意的是,在创设问题情境时,一定要注重学科知识与学生实际生活之间的相互联系。例如,在探究“铁为什么生锈”时,教师可以设计如下几个问题:铁钉哪些地方容易生锈?哪些地方不容易生锈?铁为什么生锈?铁生锈的条件是什么?然后引导学生大胆思考,并提出假设:与空气有关?还是与水有关?教师可以在学生假设的基础上进行实验:取三个密封的试管,A试管中是干燥的空气,B试管中是蒸馏水,C试管中是少量的水,然后将铁钉分别放入其中,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通过学生的观察、讨论、交流,最后得出相应的结论。由此可见,创设问题情境应遵循以下原则:①问题应新颖有趣;②问题应具有针对性和启发性;③问题要联系学生实际生活;④问题应具有适当的难度。
三、培养学生的思维发散能力
要想提高学生的思维发散能力,首先要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多变性,促使学生能够从多角度、全方位思考问题,打破传统固化、单一的思维模式。例如,在教学“能量的转化与守恒”时,很多学生对“转化与守恒”的概念比较模糊,认为两者之间互相矛盾,既然能量可以相互转化,那为什么还能守恒呢?这是很多初学该章节的学生提出的问题。这就说明学生在考虑问题的时候仅仅从某种能量自身考虑,而忽视了能量的整体,导致学生在思考问题时的绝对化。因此,作为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发散自身思维能力,不但要从整体上考虑问题,而且要从不同方面思考问题,从各个角度思考问题。从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学生往往会从单一势能或单一动能出发,而忽视了能量的总体性,所以,我们要善于利用教学中的思维矛盾,来激发学生的思维发散能力。
四、培养学生的想象思维能力
想象思维是科学思维中的重要逻辑思维能力,因为在科学教学研究中,会遇到很多类似于边缘科学的超现实的实验条件,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难以再现这种实验环境,这就要求学生具有丰富的想象力,抓住实验研究对象的本质,排除其他干扰因素,实现研究对象和实验条件的理想化,构建理想的实验模型。例如,在教学“势能”相关知识时,很多学生认为物体在燃烧过程中所释放出来的能量才是热能,而对于弹性势能、重力势能等人体无法感觉的能量,就无法理解了。由于势能比较抽象,所以需要学生在理解势能概念时,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拓展自身的想象思维,即:将能量作为一个整体印在脑海中,然后将这一无形的势能附着于有形的物体上,并将无形的势能抽象成有形的概念,从而加深学生对势能概念的理解与把握。由此可见,在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思维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五、组织学生参与课堂讨论
新课标提倡合作与讨论,讨论是一种帮助学生突破错误思维,建立新观念的有效方式,可以促使学生明晰自己的想法和思想。一堂成功的讨论课,可以使学生在集思广益、互相启发中不断完善自我、提高自我,有利于培养他们灵活的表达能力和犀利的批判思维,推动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例如,在教学“力学”知识时,其中对于“力”大小的分析让学生感到无所适从,教师可以在讲完理论知识后,将学生不解的知识点汇编为习题,让学生说出自己的观点,并按照观点划分小组,小组成员经过合作交流后,要说出对方观点的错误和不足,最终总结出正确的结论,以培养学生缜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总之,在科学教学中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一项长期而又复杂的工作,需要我们广大老师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根据教学要求和学生实际,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以便更好的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金伯明.新课标下初中科学教学过程的特点和教学设计的构建[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4(8).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逻辑思维;能力培养
小学阶段属于学生整个学习生涯的基础性阶段,可以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小学数学属于整个小学阶段学习的基础性学科,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时,应当着重对小学生分析能力、观察能力等逻辑思维能力进行培养,这是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因此,如何根据学生的年龄、思维特点,结合教学内容,制定出适合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教学方案是数学教师应当深入思考的问题。
一、通过小学数学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性
逻辑思维能力是指运用所学知识对客观事物正确、合理地思考的能力,即通过对事物的观察、分析、比较、概括、判断之后,将自己的思维通过科学的逻辑方法表达出来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是学好数学所必备的能力,同时也是学好其他学科,解决日常问题应当具备的能力。因此,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是教师进行教学时的重要任务。小学数学虽然简单,但却因处于学生思维发展的重要时期而具有重要作用。小学数学可以凭借教学内容初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可以通过对几何图形的对比、分析来建立学生的初步认知能力,从而训练学生的数学逻辑能力。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时,主要就是培养学生的基本运算能力、逻辑思考能力以及利用思维空间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小学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严谨性,通过对数学的学习,可以逐步培养学生正确的运算能力、分析能力、比较能力以及概括能力,使学生具备条理、严密的思维习惯,从而使学生的思维具有灵敏性和创造性。
二、小学数学课堂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途径
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可以通过以下三个阶段进行:
1.通过营造活跃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性,初步开发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兴趣广泛,好奇心强的年纪,他们容易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但是却因为意志力不够坚定,没有耐心去解决问题,注意力容易被转移。因此,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时,应当注意抓住学生的兴趣,采取有效的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时候教师就应当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营造和谐的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有主动参与的欲望,从而产生学习的愉悦感。在进行教学时,教师应当注重教学艺术的开发,根据学生们的特点、教材的基本要求进行教学,为学生提供一个活泼、有序的学习环境。例如,在进行小学高年级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来进行教学,使小学生们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师只作为引导者。另外,还可以通过有奖竞答的方式进行旧课程的复习,使小学生积极地参与其中,营造出活跃的学习氛围,并通过对新旧课程的复习学习,初步开发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通过比较、提问教学,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对事物的比较,可以鉴别出事物的相同点与不同点,从而加深对事物的认识。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比较的方法使学生加深对数学概念和方程式的理解,从学生低年级开始,就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进行比较的能力。例如,在进行数目的教学时,可以让学生比较数量的多少、数目的大小;在进行计算方法教学时,可以对加法的交换率、加法的结合率等运算法则进行比较;进行概念教学时,可以对质数与合数、分数与除法、正方形与长方形等数学概念进行比较。通过对易混淆的事物和概念的比较,可以提升学生的印象,从而正确掌握运用方法。
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时,还应当利用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巧妙地进行提问,逐步地使学生学会利用数学定义、法则等来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精心设计具有启发性和诱导性的问题进行提问,促使学生积极地分析观察,让学生们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例如,在进行应用题的讲解时,可以利用设置问题的方式,将复杂的问题分解为几道简单问题,一步步地引导学生得出问题答案。通过提供给学生思考问题的思路,促使学生自己一步步地解决问题,从而掌握思考方法,进一步地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建立自行探索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形成良好思维习惯,养成逻辑思维能力 数学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当改变传统的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形式,构建一种更加灵活的教学模式,即建立自行探索的课堂教学模式,使学生养成自主探究问题的习惯。自行探索的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性,鼓励学生敢于思考、敢于提问,在回答学生问题的同时教会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并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教师在教学时,应当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和教材的逻辑结构来制定教学方案,引导学生自主思考问题、解答问题,进而形成自行探索模式,最终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一、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开启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化学教学中通过课堂活动创设和谐民主的气氛,让学生带着问题在活动中观察思考,使课堂教学知识、能力、情感的目标在课堂活动中得到落实。学生在这种活跃的课堂教学中激起求知欲,展开思维积极去发现新知识,从而提高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改变了过去的课堂教学大部分是老师讲学生听,学生没有主动学习的积极性的不良教学现象。在课堂教学中可适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同时活跃课堂气氛使他们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如在讲电解水的反应时,反应特别慢,当加入一定量的盐酸时,实验反应速度较快,教师在做实验时除了让学生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外,可以不失时机的问: “水中加入盐酸对电解水的反应起什么作用?”“能不能对这个实验进行更好的改进以保证实验数据的准确性?”“是否可以改变收集气体的容器呢?”这样将学生思维引向更深层次的思考,提高了他们的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发挥化学实验的优势,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
1.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化学实验可以呈现千变万化的现象,能增强学生学习兴趣。例如绪言课中可以先做几个有趣的实验:(1)巧除铁钉上的铁锈(用食醋);(2)制作豆浆(过滤的操作);(3)铁片与铜片插入西红柿中用导线连上小灯泡(自制原电池) 等等。
2.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在课堂教学的化学实验演示中,要求学生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和重点,自始至终必须认真、细致地观察,如烛燃烧注意观察火焰的颜色,是否有黑烟,与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现象作对比;在《氧气》教学中,先在空气中点燃铁丝,把铁丝烧至通红而不能燃烧,然后在氧气中点燃铁丝,火星四射,反应现象很剧烈。又如酸碱中和实验,酸碱中和到达滴定中点时,指示剂变色的时间很短等等。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可以培养学生观察的敏锐性。
3.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教师做课堂实验演示的时候,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的过程,能使思维从表象到本质,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很好的培养思维能力。通过化学实验教学,使学生获得一定的、有说服力的感性知识,对理解抽象的化学基本理论概念较为有利。例如:电解质中“电离”的概念,是比较抽象的。因为学生不能通过感官,直接感觉到物质电离后自由离子移动的过程,学生难以接收这样的化学结论。通过各种溶液导电的实验,学生观察到有些物质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能导电,有些则不能导电的实验,能比较容易形成电离的概念,从而正确理解、认识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内涵。
三、运用探究式的课堂教学,提高学生思维的创造性
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活动具有强烈的探索动机,经历提出问题、建立假说、实验验证、得出结论等几个阶段。探究式课堂教学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科学探究的方法进行学习,因而知识与能力的获得是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亲身体验出来的。在课堂教学中,探究式的教学设计直接或间接决定着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教学中给学生独立思考锻炼的机会,鼓励学生多思,启发学生巧思。例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设计一些“活动探究”栏目,可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作稍微的提高,让学生大胆尝试。探究栏目可以选择两种形式,一是给定实验程序让学生进行探究,另一种是让学生自行设计实验。设计探索性实验意在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等。例如,设计原电池的实验探究,学生的设计方案多种多样,选出比较好的几例:①铁钉插入稀硫酸中,观察现象;②铜片插入稀硫酸中,观察现象;③铁丝和铜丝插入桔子瓣中,串联上电流计;④铁片和铜片插入纯碱溶液中。
【关键词】理性 科学思维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0-0188-01
所谓科学思维力,就是指孩子科学思维的逻辑性、敏感性、周密性和条理性。然而在现实的课堂上,学生往往只对感性材料本身特别感兴趣,常常会因为一味地操作材料而忘记理性的分析和思考。在操作过程中,也会因漫无目的的操作而使探究无功而返。如何改变这种状况,使孩子在探究活动中目标明确,条理清楚,思维周密,提高探究的效率呢?下面谈谈作为一个基层教师的我关于这方面的学习思考。
一、动脑后动手――训练思维的深刻性
科学探究的重点之一就是“通过探究培养科学思维能力”。我们强调小学科学教学中要采用“动手――动脑”的教学方法,“动手”只是一种手段,“动脑”才是目的。而且,动手也并不一定会“自动地”促进“动脑”。
例如著名特级教师路培琦老师在《摆》一课中让学生花20分钟的时间做一个15次/10秒的摆,这是一个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也是思维有浅入深的过程。能否做成功一个15次/10秒的摆,绝不是路老师的终极目标,提出这样的一个活动要求,目的在于引起了学生对自己做摆过程的关注,关注做摆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关注做摆过程中问题的解决方法,关注自己在做摆过程中的思维过程,当把摆做成功的时候不就是对摆本质了解的时候吗?
二、倾听后挑刺――提升思维严密性
在我们的科学课堂中我们经常会碰到一些涉及到自变量、应变量、控制变量方面的一些实验,在这些实验中学生甚至老师最难把握的便是控制变量范围的确定,因为在通常情况下控制变量往往涉及到很多方面,稍有不慎,便会遗漏,致使实验失败。然而这也为我们培养学生思维的严密性提供了一个机会,其中一大策略就是多让学生表达和倾听,学生的表达往往反映了他的内在思维过程,对学生表达的指导,让学生对他人表达的“挑刺”其实就是一个思维的锻炼过程,一种科学思维方法的学习。
有一位老师在执教《冷热和温度》时,让学生用温度计测量手心温度。结果,一位学生汇报为39℃,老师敏锐地意识到了这其中存在的问题,到底是学生在谎报还是确实如此呢?教师问学生是怎么测量的,学生就演示了一遍,原来他是用双手搓温度计的方式使温度上升到了39℃,学生的汇报显然是真实的。但教师却并未就此而罢休,反而向学生提了一个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老师刚才为什么会对他的汇报产生怀疑吗?”学生通过讨论、思考,最后明白了这其中的原委。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虽然参加的是一个验证的过程,讨论的过程,虽然最终实验证明学生汇报是科学的,但这中间教师的行为真的是一种“多虑”吗?学生所收获的只是一个人的体温在正常情况下只有37℃这样一个常识吗?若教师不从心底关注学生的表达,又怎能发现这其中的“不科学”,发现这其中蕴涵着的教育资源呢?
所以,在科学课的交流中,我们也应像语文老师那样关注学生的表达,培养学生的倾听习惯,并在表达和倾听中让学生思维严密性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做到三思而后行。
三、反思后质疑――增强思维批判性
增强学生思维批判性的的最关键一点就是要向权威发起挑战,不迷信课本,不迷信教师。比如在《马铃薯在水中是沉还是浮》一课中,当有学生指着那从溶液中烧出来的白色粉末状物体说是盐时,老师往往用先在水中加盐再烧的方式验证前一次实验中得到的白色粉末状物体是盐。这样的验证真的可以说明这是盐吗?这显然是不科学的。若在此时能问一句“你凭什么知道这就是盐?白色的物体只有盐吗?”从而引导学生向书本挑战,向自身批判。“一节没结论的科学课恰恰是一堂最具科学的课”。在“平面镜成像”的活动中,教材上明确指出物与像等大。可以说这是科学真理,是不容质疑的科学真理,然而在注重证据的科学课堂上有学生却质问老师:物与像的等距是怎么测出来的?这让所有的同学和老师傻了眼。接下去老师该怎么做呢?是一锤定音式的逼学生记住结论还是鼓励学生想办法去证明,将这原已成为真理的定论变成悬而未决的猜想?我想从为学生一生发展的眼光来看的话,选择后者远比选择前者的意义来得深、来得广。
一、巧设“认知冲突”,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在教育心理学上,“认知冲突”就是造成对某个问题,学生急于要解决它,但用已学过的知识和技能又无法解决的一种心理状态。一旦造成这种心理状态,就能使学生产生一种主动探究的动力。例如:在讲到“盐类的水解”一节时,首先提问:“醋酸钠和氯化铵在水溶液中能否使石蕊试液变色呢?”学生们会很快干脆地回答:“不能!”当追问为什么时,学生回答:“因为它们都是盐类,而且都是正盐,而不是酸和碱。”接着我演示了在醋酸钠和氯化铵溶液中分别加入石蕊试液的实验,当我做完演示实验后,大家顿生疑团,惊讶不已。这时我抓紧时机引导学生思维,探究原因,阅读教材,进行课堂提问,最后师生―起归纳盐类水解的实质和呈酸碱性的规律。如此反复,使学生自觉不自觉地启动自己的思维,并充分运用自己的思维去发现、理解、掌握新的知识,激发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二、精设“一题多解”,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思维的灵活性是指善于根据事物发展变化的具体情况,审时度势,随机应变,及时调整思路,找出符合实际的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
我们经常听到有的学生说,“上课听得懂,一做题就发蒙。”究其原因就是思维缺乏灵活性。通过对优等生和差等生的解题过程的观察,发现优等生可以从同一题的信息源产生不同的假想,然后对每―种假想进行合理的思维推理,一旦一种假想思维受阻能立即转换思维方式;而差等生从同一题的信息源产生的假想不仅单一而且缓慢,往往“一条道走到黑”。为此,我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有目的地根据同一问题设计发散式的问题进行课堂提问,增强思维发散与知识交叉,进一步训练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灵活性。
三、巧用“猜测假设”,培养学生思维的探究性
“猜测假设”法是自然科学研究中一种广泛应用的方法,它是根据已知的科学原理和科学事实对未知的自然现象及其规律性所做的一些假定性说明。
物物之间往往存在着因果关系和本质联系,在揭示现象的因果关系和本质联系的过程中适当运用猜测和假设的方法,可刺激和保持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和注意力,从而激发学生积极思维,以此为基础刺激他们的求知欲,诱导他们去探讨、分析、验证、总结,进而培养学生思维的探究性。
关键词:初中美术教学 欣赏课 培养 思维 能力
《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教学建议”中要求我们“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掌握基本的美术知识与技能,发展视知觉能力,美术欣赏能力和表现能力以及对美术的综合运用能力。”课程标准厘清了“欣赏?评述”,初中阶段的欣赏内容为:欣赏中外优秀美术作品,了解代表性的美术家和要求“通过描述、分析、比较与讨论”。思维科学是一门富于生命力的科学,学生的思维能力是终身受益的能力。美术欣赏课对陶冶学生美的情操,培养学生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多年来,笔者在美术教学中,关注美术课程的强烈的区域文化性、民族性和个性色彩。依据美术课程的特点,为摸索出美术欣赏课的看、想、议、写、画的五步教学法,并用美术欣赏课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利用“看画”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美术欣赏是通过欣赏主体的视觉器官眼睛,去感受客观世界中形形的各种物象。初中生由于年龄和心理特征,他们的形象思维比较活跃。在上美术欣赏时,可利用直观教学法起动他们的形象思维。其后再对各种形象思维的结果进行比较、鉴别、筛选得出正确的思维结果。如,欣赏我市苗族东部次方言区(丹青、排绸、排吼)的苗帕时。初看,学生看得十分肤浅,很不深刻。错认为:颜色单调,仅黑白二色。我指导他们细看,学生们能发现画中的花草、树木、飞禽走兽、吉祥之物图案,以及对它们的艺术组合。透过作品的精美,想象出作者的朴素美、健康美和心灵美。并在心灵上与作者,作品产生共鸣。其实学生的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通过看画欣赏从物象形体结构、空间情境、色彩关系等,培养了学生发现美、鉴赏美的能力。并利用“看画”过程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二、利用 “想画”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
想画,是对画的思维过程,海阔天空地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基础。创造力是人的智能结构中最主要的一个方面。因此,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应在提高学生思维的创造性上花气力。美术是用形象进行思维的,在它的欣赏创造过程中,要求学生多想一些为什么?如,欣赏黄永玉的《湘西写生》同学们看到了:秀丽的湘西风光,栩栩如生的人物肖像,和袅娜多姿的花卉。画面生动感人,富有诗意。学生感受到了:湘西处处有美丽,看到了湘西人民物质生活的提高,精神文明生活的丰富。在欣赏时,让学生一边欣赏,一边听乐曲《在希望的田野上》这时学生的眼睛、耳朵、脑子同时起动,各种智慧也相继产生了。所谓智能就是认识客观事物,并用知识去解决问题的创造性。一般说人的智能的高低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后天学成的,是靠个人努力与教育得到的。想画,能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活跃起来,能提高学生思维的创造性。
三、利用“写画”培养学生思维的流畅性
学生智能不是凭空发展,需一定的环境和机遇,使它表现出来。在看画、想画的基础上,接着做写画的练习。其实在看、想时,学生不知不觉的边看、边想、边做笔记了。这样在写时才有东西可写。在写评一幅画的艺术价值,时代背景,民族特色时。用精练的语言进行概括、评述、评判。老师要指导写画要点,列出提纲。学生可自由地、创造性地运用自己思维和语言,把自己的感受写出来。这幅画美的理由是什么?美在哪些方面?它是如何弘扬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特色的?……。一系列的提问,一个个的作答,学生的思维随着逻辑流动。将学生审美能力一步步地提高。这样,学生思维的流畅性得到了培养。
四、利用“议画”培养学生思维的全面性
议画是培养学生思维全面性的有效途径,是学生牢固掌握美术知识的一个重要手段。议画实际上就是组织学生讨论,实践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读者对作者、作品感知的过程。议画,既离不开头脑,又离不开语言表达。议画,要让学生畅所欲言,要尽量让学生想得宽一点、深一点。凡是想到的在议画时都要说出来,并且说的要跟想的一模一样。教师要为学生创设议画情境,可安排前后2人议论,也可前后左右4人一组讨论。如果班额不大,还可茶座式的排坐,这样,学生讨论时会更为方便。每一个人的发言,可以有不同观点,也可大家辩论。不能解决的问题,老师要加以点拨。使学生从不知到知,从知表到知里,从思维内化到口头表达。这样的训练提高了学生思维的全面性。
五、利用“画画”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特性
关键词:地理思维;认知规律;有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31-0148-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31.096
地理教学需立足于地理思维的培养。衡量一堂课的有效性的重要指标就可以看学生是否进行了比较完整的思维过程。在上一轮课改中所提倡的“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更准确的理解应该是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这也是由我们地理科学的特点所决定的。
地理学科是一门旨在揭示各种自然和人文事象在地球上出现、分布和发展规律的科学,就是探讨和分析“地”之“理”的科学。倘若地理课堂仅是记忆地名、了解物产等非理性知识的堆砌,如同是面对没有灵魂没有思想的躯壳,乏味而且空洞。例如,面对大千世界的千姿百态,这不仅仅是震撼,而且是吸引我们探索的“天地之书”,用理性的思维认识周围环境,这是我们地理学科的巨大魅力。再者,我们知道初中地理侧重于了解地理表象,能力要求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记忆和观察力,而高中阶段更侧重于地理概念、原理、规律的学习和运用,这是与高中生的认知特点相符的。高中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有了较大提高,他们已经不再满足对地理事物或现象表象的感性认识,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有了明显的发展。在新高考制度改革大力推进的时代背景下,新一轮的高中课程和教学改革也即将全面推进,用高考制度改革“逼迫”课程和教学改革,假如在我们未来的地理课堂,仍采用传统的“独白式”“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必然会扼杀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因此,高中地理必须强调对学生地理思维和探究问题能力的培养。
何为思维过程呢?思维最初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概括和间接的反映过程,思维以感知为基础,又超越感知的界线,它探索与发现事物的内在的本质联系和规律性,其目的是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人们的认识总是从个别到一般,从一般到个别的循环往复进而螺旋式上升,因此,我们可以将课堂主线设计成:对个别、局部、分散而具体的地理事物感知――归纳总结综合概括出地理原理和规律――运用地理原理、规律和方法解决具体的地理问题,服务社会实践,即通过归纳和演绎的思维过程,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几点。
一、个别案例的感知
思维过程的开端是对具体的客观事物的感知,就地理学科而言,地理事象的空间分布、联系和差异是形成地理思维的基础。若学生头脑中对地理表象的认识是局部的、零碎的,甚至是错误的,必然影响之后思维活动的开展。因此,首先,教师需要利用各种手段帮助学生建立对地理事象正确的认知。其次,为引起学生的共鸣,选择的个别案例应联系学生的直接经验(如亲身经历、生活经验)和间接经验(如资料信息),也就是让学生面对真实的、鲜活的案例才会激发学生探知的激情。如讲授“温带海洋性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的差别”这一重难点时,我就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去年年三十晚上我看天气预报,预报到年初一46°N的哈尔滨市最低气温是-38℃,这时人们要想在松花江的冰面上散步,一般要穿上厚厚的棉大衣或皮大衣,那么这一天要是有一名英国的孩子在52°N的伦敦泰晤士河边散步,他该穿什么样的衣服呢?”学生根据以往学过的知识,都会认为这名英国的小孩也一定会穿上皮大衣之类的御寒衣服,当教师告诉学生这个小孩只要穿羊毛衫时,学生肯定会很惊奇,会问“为什么”,这时教师就可以结合问题给学生讲讲这两种气候的差别,并引导学生分析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很显然,这样的提问能激发出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很轻松地就掌握了知识,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当然,选择的一般案例必须凸显问题本质,但不可牵强附会,生搬硬套,也要避免以偏概全,注意一般和特殊的关系。
二、落实思维训练
“认识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种产品”,形成地理规律和原理的思维过程,是不断反复思考、比较、分析、联想、判断等思维操作,所以,学生体验原理、规律的形成过程才是学习价值之所在。教师一般通过设计问题,搭设思维发展的平台,帮助学生得出最终结论。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教师的问题链和学生的思维链要吻合,教师能否调控好这两根链条,这是保证顺利进行思维活动的关键[1]。第一阶段,教师用问题引导着学生的思维过程,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思维方法。当教师“扶着”学生走一段后,就可以逐渐“放手”。第二阶段,教师提出问题或设置问题,告诉学生一个思维方向,再由学生自主规划思维过程,并鼓励学生形成自己的观点,形成不同的见解,赋予其思维的开放性。
三、迁移能力的培养
1.培养学生统筹知识体系的能力
教科书中的知识点之间都有一定的内在联系,各个章节的设计也有贯穿的主线。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学科内综合知识为主线,引导学生注意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使学生能从多角度,多层次,全面,整体的理解所学知识,形成知识链和知识网,从而做到对知识的融会贯通,灵活应用。如在高三一轮复习时,讲解水的存在形式及代谢,可引导学生注意知识之间的联系,形成知识体系。逻辑思维能力是指正确、合理思考的能力,即可通过对事物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等方法,最后有效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生物学习中,只有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学生才会学习,会分析,能举一反三,能做到以不变应万变。如《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教学设计思路正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典型素材,其中分析摩尔根的果蝇实验是教学重点。摩尔根关于果蝇眼色的遗传实验:学生讨论可得出结论:F2红眼和白眼之间的数量比为3:1,符合分离定律的规律,表明果蝇的红眼和白眼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教师提出疑问:白眼性状的表现为何总是与性别相联系?引导学生讨论并设想:控制白眼的基因w位于X性染色体上,引导学生写出遗传图解分析。通过分析遗传图解发现,果蝇白眼基因的遗传规律与X染色体的遗传规律是一致的,这样把一个特定的基因和一条特定的染色体———X染色体联系起来,用实验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这样通过精心设计,引导学生参与活动,开展讨论探究,不仅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而且有效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这种逻辑思维能力是做各种类型遗传题的能力基础。
2.培养实验探究能力
实验是将理论知识指导实践的关键环节。探究性实验,不仅能体现探究能力、实验设计能力和运用生物学知识和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更能体现科学态度、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实验探究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采用有效的方法,引导学生经过自己的思考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进而得出正确结论。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好引导工作,让学生学会分析实验,设计实验并通过实验解决问题。在“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分小组讨论分析实验原理,实验变量及实验操作,最后书写实验报告并由小组代表交流各组的实验具体过程,引导学生评价并分析实验,指出实验的不足之处并加以完善,通过交流,学生不仅学会了如何分析实验的自变量,因变量和无关变量,还注意到如何控制变量,同时还理解了科学实验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学会设置对照组和实验组。由此可见,让学生进行实验探究交流,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等。相信经过如此长期熏陶,学生应对试卷上的实验题将不再困难。新课改背景下,生物课堂教学重视培养学生的理科思维能力。教师应做到以理科的方式进行教学,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通过各种途径寻求答案,在解决问题的思路和科学方法上加强点拨和引导,这样,学生就会学会用理科思维的方法去主动学习,在不知不觉中领略到生物学知识的魅力,不仅提高了教学效率,而且也提高了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作者:刘香单位:陕西省宝鸡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