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有机化学分析方法范文

有机化学分析方法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有机化学分析方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有机化学分析方法

第1篇:有机化学分析方法范文

【关键词】 中医临床基础学科;中医教育;教学方法;优化设计

教学设计是教学改革的核心内容,其中的教学方法设计最能体现教育现代化,它是教学设计最基本的要素之一。传统的大学本科中医临床基础学科教学方法以讲解灌输式教学为主,在结构形式上缺乏多样性和优化系统性,已不能适应现代教育重质量、高效率的时代潮流,不能满足培养创造型人才的要求。因此,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结合现代教育理论,对中医临床基础学科本科教学方法优化设计方案进行了研究。

1 教学方法优化设计简述

1.1 概述

优化的教学方法并非是一种特殊的、具体的教学方法,它是由多种具体教学方法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组成的一个有机系统。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优化的教学方法是根据教学目的,按照教学规律、教学原则,全面动态地分析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和因素,选择某个具体条件下的优化方案进行教学,以达到现有条件的最佳效果的过程。

1.2 设计思路

优化的教学方法是针对一系列教学目标和内容,因此要设计教学方法,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和内容。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方法设计并通过教学评价来衡量优劣,以反馈、修正教学方法,最终建立优化的中医临床基础学科教学方法体系。见图1。

2 设计准备

2.1 分析和分类教学内容

中医临床基础学科的本科教学内容在教学大纲中有一定的界定。对于大纲中每节课的教学内容,根据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罗伯特·加涅的分类方法,可将其分解为事实、概念、技能、原理和问题解决5种类型[1-2]。

2.1.1 事实

指一些术语。如中医临床基础学科中的名医、名著、重要事件、学说历史沿革等。这些在“绪论”和各节“概述”中多见。

2.1.2 概念

指将具有同样特征的事物进行归类,用来表征这种事物属性的名词。如中医临床基础学科中的专业名词和术语。

2.1.3 技能

指智力活动和操作活动的基本活动方式。如中医临床基础学科中的诊断内容。

2.1.4 原理

指把若干个概念组合在一起、用来陈述事物的因果关系和规律。如中医临床基础学科中的辨证方法、诊治思路等。

2.1.5 问题解决

指发现问题、搜集事实、作出解释论证的程序与方法。如中医临床基础学科中的具体案例分析内容。

把教学内容分解为以上5方面不仅细化了知识点,也有助于捋顺各项知识与技能的相互关系,为教学按一定的顺序展开奠定基础。

2.2 确定教学目标

本科中医临床基础学科的教学目标一般分为“了解”、“熟悉”、“掌握”三级,由于这些词语说明的是学习者内部心理过程,太笼统、太抽象,因而对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的测量与评估不能起指导作用。现代教育学认为,采用具体的、具有可见性和可测量性的教学目标有助于克服上述缺点。因此,根据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布卢姆等人提出的教学目标分类体系,可以把本科中医临床基础学科每节教学目标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分成记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6级层次[3-4]。

2.2.1 记忆

指对以前学过的知识材料的记忆,包括从特殊事实到复杂理论的大范围的材料回忆。如在中医临床基础学科教学中,要求记住一些知识。

2.2.2 理解

指对各项知识点及其相互关系进行解释。如在中医临床基础学科教学中,要求能够用自己的话解释某些知识点,并能对其做出合理的归纳和分类。

2.2.3 应用

指在新的具体的情境中使用知识材料的能力,包括对规律、方法、概念及原理的应用。如在中医临床基础学科教学中,要求能够运用所学解决现实疾病的诊治问题。

2.2.4 分析

指将知识材料分解成为各个成分,进而理解其组织结构的能力。如在中医临床基础学科教学中,要求能够综合分析疾病的病因病机。

2.2.5 综合和评价

指将各部分组合成一个新的整体的能力,以及按特定目标判断知识材料价值的能力。如在中医临床基础学科教学中,要求能够对有些观点进行评价并挖掘新知。

2.3 构建教学内容和目标对应的二维层次模型

根据上述学习内容的复杂程度和教学目标的层次高低,将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联系在一起,构建两者对应的二维层次模型。见图2。

二维层次模型展示了教学内容在不同阶段上所要达到的认知层次。15个小格是循序渐进的,每一步都不能遗漏,后一步的学习都是以前一步为基础。“事实”的学习处在“记忆”的层次,“概念”的学习需要达到“理解”的层次,“技能”的学习则需要达到“应用”的层次,“原理”的学习应达到“分析”的层次,而“问题解决”的学习则要达到“综合”与“评价”的认知层次[5-6]。

3 设计教学方法

3.1 选择教学方法的原则

3.1.1 以教学目标为导向

对认知、理解较低层次的教学目标,一般选择教学信息传输量较大的教学方法,如系统讲授法、图示讲授法和讲演法等;对于应用、分析中等层次的教学目标,可选择引导式讲解、分析法和应用法等;对于综合评价高级层次的教学目标,通常选择发现式教学法、探究法等。

3.1.2 以教学内容为基础

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是紧密相关的,因此,对于描述性内容,选用直观教学法;对于理论性、逻辑性较强的内容,采用分析讲解、启发诱导的教学方法;对于规律性较强、发展成熟的内容,采用发现式教学法,而对于技能性较强的内容,采用示范模仿法等。

3.1.3 多种方法优化组合

以教材的“节”为单元,细化教学内容,明确教学目标,针对每个“内容-目标”确定教学方法,注重方法间的衔接,突出整个教学内容的逻辑性和整体性。

3.2 具体的教学方法

3.2.1 课堂播放教学法

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以讲解、显示、演示及表演等形式,借助播放媒体教学教材向学生呈现教学信息的方法。运用这种方法,师生间能及时进行信息交流,打破了传统文字教材一统天下的模式。在课堂播放教学中,有许多具体的教学方法。包括:①提示法。教师在演播前和在学生的视听过程中,要告诉学生看什么、听什么,注意什么问题,以达到什么目的,还要及时根据画面的内容指导学生观察。②解说法。教师在采用无声媒体进行教学时,应边演示边解说,解说与演示的画面应密切配合。③综合法。教师在教学中,将现代媒体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法有机地结合并加以综合运用,使二者扬长避短,互相配合。④情境法。教师借助现代教学媒体,利用计算机生成的虚拟环境再现教学内容所需要的情景,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⑤示范法。教师利用视听媒体向学生呈现具体、直观、典型的学习范例,提供给学生仿效或学习,以便加速培养学生的技能和技巧。

3.2.2 程序教学法

将教学内容由大化小、由浅入深地向学习者清晰地展示,并提出问题,让学生主动地寻求解答或教师通过媒体给出解释和答案[7]。

3.2.3 启发式教学法

按照认识事物、掌握知识技能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逐步启发学生,引导探究,层层深入,直至学生能动地领会和掌握知识技能[8]。

3.2.4 发现式教学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出探究目标,即授课的中心问题,引起学生的悬念,使学生有一种跃跃欲试的心态。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对问题进行讨论,提出假说和解决问题的各种途径,并大胆地猜想,再从理论上进行分析验证,检验是否正确。最后,对学生的讨论和发现去粗取精,总结提高[9-10]。

3.2.5 案例教学法

以案例作为教学材料,结合教学主题进行教学。随着中医教育的学院化、扩大化,学生深入临床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逐渐减少。利用多媒体,采用“虚拟案例教学法”,使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这样就能有效地锻炼学生的中医临床思维和实践能力[11]。

以上5方面的教学方法,既相互独立,又渗透互补。在实际教学中,只有合理搭配才能完成相应的教学过程。

4 进行教学评价

优化的教学方法是否能达到更高的教学目的,要通过教学评价来衡量。目前的中医临床基础学科教学评价主要表现为随堂测试(如课堂提问)、阶段测试(如单元考试)和结课测试(如期末考试)3种形式。由于对教学内容分析、分类不够详尽,对学生学习的细节知识点要求不明确,所以,这些测试缺乏针对性、规范性和系统性,测试的结果不能全面、客观、真实地反映教和学的效果,不能作为优化教学方法的评价参考。

在中医临床基础学科本科教学方法优化设计的教学评价中,最重要的是建立详尽、客观、规范的教学评价指标体系。这个评价指标体系应包括评价指标项目、评价标准、权重系数和评判等级4个要素。其中的评价指标项目就是教学内容和目标对应的二维层次模型中的每一个具体知识点,对这些知识点要规定相应的评价标准、权重和量化方法。在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设计结构化的观察表和问卷(用于收集学生学习态度、行为、意见等反馈信息),并形成与评价指标项目严格对应的阶段性和总结性测试资料,以此实施教学评价。然后收集这些资料,采用SAS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挖掘,判断各个知识点教学方法的效果,以便修改、更新教学方法,最终建立优化的中医临床基础学科教学方法体系[12]。

5 结语

中医临床基础学科是中医高等教育的主干课程,它具有基础课和临床课的双重属性。采用优化组合的教学方法能使抽象、艰深的知识更有效地被学生融会贯通,并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助于学生创新思维与能力的培养。在教学实践中,这个方法体系有待于进一步修正和完善。

参考文献

[1] R.M.加涅.教学设计原理[M].皮连生、庞维国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248-256.

[2] 何宏耀.加涅教学设计的原理、模式与方法[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3(4):242-244.

[3] Anderson LW,Krathwohl DR.Taxonomy for Learing,Teaching,and Assessing. A Revision of Bloom's Taxonomy of Educational Objectives (A-bridged Edition.)[M].New York:Longman,2001.38-62,63-92.

[4] Krathwohl DR. A Revision of Bloom's Taxonomy:An Overview [J].Theory into Practice,2002,(4):212-218.

[5] 王汉松.布卢姆认知领域教育目标分类理论评析[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3):65-71.

[6] 盛群力,褚献华.布卢姆认知目标分类修订的二维框架[J].课程教材教法,2004,24(9):90-96.

[7] 张秀芳.程序教学理论的形成及影响[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5, 24(6):51-52.

[8] 第五红艳.启发式教学的优化与创新[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3(专辑):317-319.

[9] 冯德福,张会明.浅谈研究性学习与发现式教学法[J].数学教学通讯, 2003,29(9):27-28.

[10] 马长清,向 一.运用讨论式教学法组织课堂教学[J].药学教育,2O03, 19(2):28.

第2篇:有机化学分析方法范文

【摘要】在用高锰酸钾法制备己二酸实验中,反应温度不明确造成反应时间长且产率低等问题。本论文拟通过探究不同温度梯度下的反应,得出制备己二酸的最佳反应温度范围,从而解决该实验长时间长且产率低等问题。

【关键词】己二酸制备 条件改进 反应温度

引言

在高校有机化学实验中,己二酸制备实验是一个很典型的有机化学实验。各个高校普遍采用硝酸或碱性高锰酸钾氧化环己醇来制备己二酸[1, 2],也有p氧水氧化环己酮或环己烯制备己二酸等方法[3-5]。采用硝酸法制备己二酸在实验过程中会产生有毒气体,因而普遍用高锰酸钾氧化环己醇来制备己二酸,该方法不会产生对人体有害的有毒气体,适宜高校教学。

目前,高校有机实验教材中尚未给出该实验明确的反应温度[6, 7],造成大多数实验产率不定。因此设计的实验方案为探究其在不同温度梯度下的反应,根据反应时间以及产率,找到实验的最佳反应温度。

通过探究己二酸制备反应的最佳反应温度,使实验时间缩短,实验费用降低,合乎绿色化学的要求[8-10]。

实验部分

实验原理

以环己醇和高锰酸钾为原料在弱碱性条件下反应制备己二酸,反应方程式为如如图:

实验仪器与试剂

电子恒温加热套(天津市泰斯特仪器有限公司),电子天平(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抽滤泵(保定高新区阳光科教仪器厂),电炉(天津市泰斯特仪器有限公司)等;高锰酸钾(分析纯),环己醇(化学纯),碳酸钠(分析纯)等。

实验步骤

配置溶液

10 %碳酸钠溶液:称取27.5 g碳酸钠于烧杯中并用少量水溶解,转移至250 mL容量瓶中,定容,备用。

最佳反应温度的探究

按照图1装置进行己二酸制备实验。

称取12 g高锰酸钾和3.8 g碳酸钠固体,并将3.8 g碳酸钠溶于35 mL温水中同2.6 mL环己醇于50 mL三颈烧瓶中,用电热套加热,当温度上升到30 ℃以上时,搅拌反应液,分四批加入高锰酸钾,其中投料期间始控制反应温度在30-40 ℃之间,当反应液表面无油面时记录时间t,并将其置于50 ℃的水浴锅中水浴半个小时后趁热抽滤,滤渣用10 mL10 %碳酸钠溶液洗涤,收集滤液于小烧杯中,将滤液用电炉加热浓缩至20 mL左右后,冷却,用浓盐酸将滤液的pH调至1-2。用冰水浴冷却结晶,抽滤,干燥,称重,计算产率。

按照上述步骤依次在温度范围为40-50 ℃、50-60 ℃、60-70 ℃下进行反应,并记录相关的数据。

结果与讨论

由表1数据可知,反应的温度不宜过低,否则反应时间过长,而且产率也会降低;同时反应温度也不应过高,会造成碳链断裂氧化而使产率降低;而当反应温度在40-50 ℃时产率最高,反应时间也不会很长,故反应的最佳温度范围为40-50 ℃。

结论

本实验旨在探究高锰酸钾法制备己二酸的最佳反应温度。在对实验的最佳反应温度进行了探究后,得出高锰酸钾法制备己二酸反应的最佳反应温度为40-50 ℃,在不影响观察实验现象的情况下既节约了实验时间又提高了产量,合乎绿色化学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大连工学院有机化学教研室. 机化学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 90.

[2]李继忠,石向林.用高锰酸钾氧化环己醇制备己二酸方法的改进[J].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16, 90.

[3]刘巧茹,李兴武,赫成君,等.己二酸的合成工艺研究进展[J].化工时刊,2008,22, 57-61.

[4]张敏,魏俊发,白银娟,等.用双氧水氧化己二酸的研究[J].有机化学,2006,26,207-210.

[5]胡满成,张昕主编.化学基础实验 [M].北京: 科学出版社,2001:250.

[6]李春香,孟宪伟.半微量化学分析实验的研究与实践[J].药学教育,2003,19,48-49.

[7]白林,陈明凯.绿色化学实验[J].化学教育,2002,23,51-53.

[8]曾绍琼.有机化学实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第3篇:有机化学分析方法范文

    首先,药学专业的后续课程————中药化学、药物分析、药理学、生理学、药剂学等多门课程都与化学基础类课程的知识紧密相连。无机化学是基础,分析化学是前者的补充、应用和提高,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两者之间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其次这两门课程在内容上存在着交叉、重复之处,这就造成了在教学实施过程中的重复和资源的浪费。化学类课程具有共同的高中化学基础知识,无机化学起到承下启上的作用,有很多知识是可以放在一块介绍的。

    2基于专业基础课服务于专业课的化学类课程整合途径及方法

    课程整合不是简单地把相关课程放在一起,而是对课程设置、课程教育教学的目标、教学内容的设计、评价等要素作系统考虑与操作,用整体的、联系的、辩证的观点认识要素及其各成分,形成有机联系并成为整体的过程。

    2.1重新调整课程设置需对专业课程设置重新调整,把无机化学跟分析化学两门课程整合为无机化学及分析化学一门课程,放到第一学期开设。全面、系统地介绍无机化学、分析化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其目的是更好地为后续基础课,特别是为药物分析、药剂学等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2.2整合、优化教学内容高职基础课教学要紧紧围绕服务于专业的高职教育特色。把专业课程中所需的,与两门课程有关的基础理论和操作技能作为主要内容,合理地、有机地与专业课程衔接。为使教师方便教学,建议编制校本教材整合无机化学、分析化学的内容,教材内容经整合后,删除了原化学分析的原理重复部分,使内容更加紧凑,内容安排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化学分析课程内容重点放到分析方法和分析方案制定等实际应用上,更加贴近化学分析的特点,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校本教材中对原子结构和分子结构进行了精简,减少了过于深奥的理论部分,较好地解决教学内容繁杂与教学学时少的矛盾,体现了课程之间的联系和基础化学的整体思想。整合后的新课程由于内容紧凑、合理、连贯、执教时教师更容易加深理解、学生学起来也感到容易接受。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果。整合后的课程避免了无机化学与分析化学之间相同内容的重复,节约了理论学时(无机化学72学时、分析化学72学时合计144学时,整合后总学时为108学时),理论学时减少36学时,而实践学时相应增加12学时。整合前后教学内容及学时对比见表1。

    2.3教学资源整合(含教师和教学设备)药学类专业教师应统一思想,认识到课程整合的重要性,在教师安排上把基础课和专业课教师放到同一教研组,方便课改。另外需把化学基础实验室与专业实验室整合,设计为“教、学、做”做一体化教室。加大实验室建设与改革力度,更新设备改善条件,调整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内容,增加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鼓励学生参加老师的科研工作,提高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教师团队的建设,构建由化学类教师与专业课教师互相渗透,交叉教学的多学科教学团队。整合课程对师资素质的要求相对较高,分科教学只需教师掌握本门学科的系统知识就可以承担教学任务。整合课程的教学却要求教师必须具有多学科的知识结构,还要有综合思维和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2.4教师需转变教学思想相关教师一定要统一思想,充分认识两门课程整合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传授知识方面要强化知识的实用性及技能性,打破学科体系,以工作任务为导向,构建以职业能力为主线的教学体系。在教学中应突出以专业知识密切联系的知识,而不是一味的强调学科体系的完整性,这就要求化学教师应从自我学习做起,加强自身的知识的储备,积极主动地了解后续相关学课的研究进展。抽时间听后续专业课教师的课。以便授课内容不至于脱离专业需求。

    2.5在教学组织上应以岗位技能需要为依据,在学时及内容上拓展本专业相关岗位训练在实际教学中着重操作技能点的训练,为专业课的综合技能的训练打下坚实的基础。可将后续课程药物分析的重点内容,如药物的质量和标准、各种药物的分析方法以实例的形式前置在校本教材中。充分体现化学课程为专业服务的原则。整合后实训学时增加(实训课时占总学时的40%以上,见表1),专业还可以拓展药学类与本专业相关的其他岗位,如:药物检验工、合成药固液分理工、制剂工等。

第4篇:有机化学分析方法范文

传统实验教学的弊端,不利于促进学生创新精神的养成和职业能力的提高[1]。有感于该现象,很多院校在有机化学实验课程方面做了大量的探索性改革,如设立实验精品课程网站、上传实验操作视频、开设开放性实验室等,希望以此加强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但多流于形式,收效甚微。基于工学结合的现代高职教育理念,提倡以工作任务为导向,采用项目教学法进行施教,将极大地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落实有机化学实验项目化改革,对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素养和岗位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2能力培养有机化学实验课程项目化改革

2.1根据岗位需求,分解职业岗位能力

基础课程不仅应充分体现其对专业课程的支撑,还应对学生职业岗位核心技能的培养发挥促进作用。高职药学类专业学生就业主要集中在药品的生产、检测、品质管理及销售等领域,要求学生具备有关药品使用安全、生产操作规范及质量检测中常用仪器使用等知识和技能。有机实验开设的内容,在药学学生就业的各领域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与作用,是构成相关岗位职业能力的基础单元。依据就业领域岗位群对能力的需求,高职有机实验教学,应使学生掌握实验室安全及常见事故处理,基本实践操作方法如熔点测定、折光率测定等以及常用合成反应,分析分离方法等。

2.2根据岗位能力,重构有机化学实验项目内容

项目内容的设计,应以任务驱动为基本原则,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紧密围绕岗位核心能力,注重工学结合。传统有机化学实验中各教学单元相对独立,不利于学生岗位实践技能链的培养,不适合于项目教学。为此,根据岗位能力的具体需求,重构实验项目内容极为必要。将原有实验中的基本操作实验(如熔点测定、蒸馏及沸点测定、折光率测定、水蒸气蒸馏、分馏、萃取与洗涤、减压过滤等)、制备实验(如阿司匹林的制备、乙酸乙酯的制备、乙酰苯胺的制备等)及性质实验(如醇、酚的性质,羧酸的性质等)与部分无机及分析化学相关实验进行有机组合,设计学习情境,将实验教学与职业岗位能力需求有效结合,体现工学结合,使岗位能力具体化,使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实验项目化设计能力模块分为3个部分,即基本操作类、药物合成类和综合设计类。

2.3虚实结合,组织实施项目教学

(1)以实验教学视频为先导,结合以flash及3DMax构建的虚拟仿真平台,使学生事先了解任务实施的大致过程。结合网络课程学习项目任务实施的具体要求,根据课程网站企业生产实况影像资料,将实践操作与具体岗位能力结合,使学生预先进入任务实施的主体角色地位。

(2)借助于鹰眼视频回放技术,采取微视频的手段[2],将学生的具体任务工作过程摄录下来,其中错误的操作方法上传至课程网站纠错视频[3]模块。学生在完成项目内容后通过纠错视频回放,可比对、校正操作方法,以此提高自身对实践能力的掌握程度。未开展项目任务的其他学生也可通过纠错视频技术,了解操作程序规范。视频回放技术的引入,对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3)利用学校实验实训中心实验室、校企合作的生产性实训基地双平台进行教学。依据工作过程的特征,按照教学课程标准及企业实操技术要求,开展项目化教学。学生以团队(2~3人)形式进入任务角色,在工学结合的过程中实现其职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和团队协作能力的提高。生产性实训基地依据企业实际生产过程微缩而成,可以完成常见药物制备的整套流程,包括投料、生产线仪表参数设置、过程操控及产物后处理等。药物合成类及综合设计类项目实验完成过程中,利用双平台教学,方便学生将基础实验技能迁移至实际工作过程之中。双平台教学,充分体现了工学结合的课程开发和理念创新的教学设计,也促使学校加快与企业的产学结合,使学生在相对真实的企业生产环境中“以做促学、以学促升”,实现有机实验项目化的新型教学模式。

(4)合理选择实验教学项目,进一步促进实验教学改革深入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日常有机化学实验主要开展基本操作类与药物合成类实验,项目化实验在常规教学体系之外设立综合设计类选修实验,学生在导师的辅导下,自主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反应步骤探索和工艺参数优化,实现选定任务的完成。在选题任务完成的过程中,充分考查了学生对多学科相关知识技能的掌握与运用,大大促进了高职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

3建立多维评价体系,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以任务驱动的项目教学体系,决定了其评价体系的多维性。在项目任务完成后,应坚持理论评价与实践技能评价、教师评价与团队评价、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考评体系[4],充分而全面地衡量学生的实践能力。操作中应重点强调其过程性评价,相应地淡化结果评价。在我校有机化学实验的考核中,采取了理论考核与能力考核相结合的方式。理论考核重点考查学生对实验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能力考核通过设置项目题库,学生随机抽选项目并在实验室中以团队形式自主完成,并需将项目的设计方案、实施步骤及过程录像、结果评价及问题分析等以文件形式上交。2项考核再结合平时考核,按比例折算成学生最终的实验考核总成绩。多维化的评价体系,真实地反映了学生对理论与实践技能的掌握,很好的考查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4项目化实验实施中的教材与师资问题

4.1项目教材的编写

教材是在教学矛盾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种特殊知识载体,是教师施教和学生学习的重要依据。项目化实验教材是实施项目教学的重要载体,编写过程中,内容的选择是关键。项目的设计,应破除单一学科的桎梏,将多学科相关内容有机融合,以学生为主体,提供学生独立或协作完成任务的机会,应使其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能运用已知的知识和技能,也能以解决问题为驱动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从而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内容组成上,应体现工学结合,与实际工作或现实情境相结合,既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又可实现对学生知识技能的培养。鉴于项目化实验教材编写的复杂性,目前本课题组正在对已开展的有机化学项目化实验教学进行有效探索并总结经验,以期编写出适用于教学实际需求的项目化实验教材。

4.2教师知识结构构成

实验项目的完成,涉及多种学科知识的协调运用,这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项目进行过程中,除了经典的基础有机操作如蒸馏,沸点、熔点测定等外,还需要使用化学分析、仪器分析如红外、滴定、色谱等手段进行结构鉴定或含量测定,因此,进行项目化教学,需要教师完善其自身的化学实验知识结构体系。基于工学结合的要求,教师还应具备一定的企业研发经验或生产实践经验,这就需要学校切实加强对教师双师素质建设的培养,增加对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投入与支持,以满足项目化教学的需要。

5结语

第5篇:有机化学分析方法范文

一、优化实验教学,开发校本教材

现行的中职化学教材大多是大学教材的简单缩写,与中职校学生的实际水平与基础差距很大。当前,由于教育体制与格局的改变,中职学校生源质量逐年下降,但教材仍旧是用了多年的老教材。如原来的中职学校中的化工工艺专业的《有机化学》是专门作为一门学科开设的,而现在是把《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三本书合到一起,变成了《化学基础》一本书。这样,许多相关联的课程之间便出现了脱节现象。如分析化学中出现的一些内容,在有机化学中学生从来就没有学过,导致不少学生根本分不清什么是有机酸、有机碱等概念,对计算公式就更不知道如何使用了。所以,中职校编写适合自身情况的校本教材就显得非常急迫。不仅如此,校本教材编写的内容还要注重实验内容,要与当今的市场需求相结合,为企业培养应用型人才。中职学生毕业后绝大部分进入一线企业,因此在教材中应更多地选取与实际操作相接近的实验与设计,如对硅酸盐水泥中主要成分分析,工业上使用的Na■CO■、NaHCO■、NaOH的测定等。这些实验内容贴近我省苏北地区化工能源基地的实际情况,同时,又能综合利用现有条件下化学仪器与分析方法开展综合分析,满足不同层次与基础的学生需求。

二、注重演示实验,激发创新思维

信息加工理论认为,个体能从某个现象中获得的感性材料,然后进行“由表及里”的思维加工,经过科学的分析形成概念,再作出判断与推理,从而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质的飞跃。例如:在教学“氯气”时,做氯气的实验室制取实验,让学生在观察实验的同时了解氯气的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在实验前,先把演示操作的程序给学生讲清楚,同时提出这样的问题:我们为什么要这样操作?然后根据实验室制取氯气的原理,说明为什么要采用固液反应并需加热的气体装置。可以把“气体净化”列入教学内容中,由于学生对气体的净化基本原理及其分析方法已有了初步了解,因此可引导学生一起分析发生装置产生的氯气中可能会含有什么杂质,再根据氯气与杂质的性质,采取什么办法除去这些杂质。最后,根据氯气的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说明为什么要用排饱与食盐水或用向上排空法收集制取的氯气。氯气是有毒气体,为了防止污染,师生可共同讨论对剩余氯气的处理方法。以便今后在遇到类似的气体制取时,用同样的方法熟练地开展实验:首先根据实验原理选择收集气体的装置;其次根据产生的杂质选择除去杂质的方法与除杂质所需要的装置;最后根据气体的性质选择收集装置与尾气处理装置。这样,学生能围绕实验内容有针对性的思考,使思维得到了训练,从而培养了逻辑思维能力。

三、选择典型实验,训练观察方法

化学实验中的观察内容,主要是识别物质的颜色、形状、气味等物理属性。实验中有多种变化,如气体的生成,吸收,沉淀的析出,溶解,发光发热,色、态、嗅的变化,还有反应速度,各种现象变化间的关系,等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有目的地做典型实验,让学生观察现象,提高学生观察能力。例如:观察试剂瓶中的浓硫酸,怎样让学生知道这一种黏稠、油状的液体呢?可启发学生在振荡的过程中加以观察。把四氯化碳倒入水中,让学生体会到两种液体不相混溶是一种什么情况。浓硫酸的稀释,也是观察密度不同的两种液体互溶时的特征与发热现象中的典型实例。通过粗盐提纯,观察蒸发结晶;通过用Ag■检验CI■,观察凝乳状白色沉淀的生成,以及见光后AgCl沉淀逐渐变色。把蘸有钾盐的金属丝放入火焰中,让学生观察瞬间的焰色反应;观察磷的燃烧,让学生感受到什么是“烟”;观察敞口浓盐酸,让学生感受什么是“雾”。把过量的苯酚溶于水,逐渐分层,并加热互溶,在冷却后又慢慢分层,让学生通过观察进一步丰富关于溶解、析出乳浊液和胶体溶液的感性认识。指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不能满足于大概的情况,更不能从概念中得出结论,而应仔细观察实验中的各种现象,进一步发现规律。

四、加强实验教学,提高实验质量

第6篇:有机化学分析方法范文

关键词: 林学;化学;教学内容;改革

化学是林业院校最重要的基础课程,大学一年级常开设无机化学、分析化学。在1999年以前的教学中,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分为两期授课,各门课程自身的系统性和规律性也得到了充分重视,但课程之间相互协调不够,两门课程之间有重复的内容。

在面向21世纪教学改革中,提出了在林业院校建立多层次化学课程体系的设想。第一层次是基础化学,包括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和有机化学实验等四门课程。理论课教学以讲授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为主线,适当拓宽知识面,简要介绍化学科学的新进展,特别是林业科学、生命科学中与化学相关的新进展;实验课以操作训练为主,以定量内容为主,加强对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培养。第二层次是中级化学,包括物理化学、仪器分析,中级化学实验、现代化学进展等若干门必修课和选修课。学生在完成基础化学层次的学业之后,再继续学习中级化学课程,较深入地学习化学理论,并受到较严格的综合实验训练,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多种仪器的使用。第三层次是有关学科的一些专业课程和某些研究生的课程。

这种改革的思路已经纳入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学改革项目,即“高等农林院校化学系列课程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 (04-8) ”课题[1-3]。开设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就是这项改革中的一个重大步骤,对原有的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两门课程的体系进行了较大的调整,对教学内容作了较多的增删和重新组合,最终由北京林业大学拟定了教学大纲,由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主编了无机及分析化学教材。最近两年,我们在林学专业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内容的改革方面,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 将无机及分析化学的教学内容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化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包括溶液、胶体、化学热力学、化学平衡、化学反应速率、物质结构等内容。第二部分是溶液中的平衡及应用,重点是在化学分析中的应用。第三部分是现代测试方法,只讲授电势分析和吸光光度分析,对仪器分析进行简单介绍。与原有的无机化学、分析化学两门课程相比较,理论课讲授减少了约20学时,删除了晶体场理论、电子互斥理论等过于难深的内容。根据林业院校的特点,增加了生物无机化学简介、稀土元素在农业上的应用、纳米材料等内容。

2 讲课中注意前后呼应,让学生举一反三

例如讲化学平衡时讲清多重平衡的条件及影响因素,则学生可以自己解决溶液中几种平衡相互影响的问题。又如对滴定曲线,重点讲清酸碱滴定曲线,而配位滴定曲线和氧化还原滴定曲线就不再详细讲授,让学生自己分析计算,自己绘制。在教材中,将酸碱平衡与酸碱滴定,配位平衡与配位滴定,氧化还原平衡与氧化还原滴定的内容安排在前后章,教学时结合在一起讲授。一方面将化学平衡的原理直接用于分析测定,另一方面也让学生了解在遇到实际问

题时,如何综合运用化学知识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3 提高教学的层次与视点

例如讲授胶体时,提及宇航保温用品“轻如烟”的固体。讲gibbs公式时,让学生自己判断gibbs函数变与焓、熵和温度的关系,并判断化学反应的自发性,加深对gibbs函数变判据化学反应自发性的理解,使学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死记硬背。又如过去无机化学中讲杂化轨道理论,讲分子间作用力等时,基本上局限于无机化合物,现在则提及有机物的杂化现象,在讲分子间力时,把有机同系物熔沸点的变化规律也涵盖进来,使学生了解到化学科学的完整性,了解到这些规律无论对无机化合物或是有机化合物都同样适用。又如关于酸碱平衡,过去重点讲授电离理论,介绍质子理论,现在将改为重点讲授质子理论,并用质子理论函盖电离理论,提高了学生的视点。

4 无机及分析化学理论教学内容的确定

与北京林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福建农林大学、西南林学院和浙江林学院相关教师共同商讨,经过对以往教学内容的总结,新的教学内容和新教材的章节顺序确定为:

第一章溶液和胶体:溶液浓度,稀溶液的依数性,胶体溶液,表面现象

第二章化学反应的基础理论:焓、熵、自由能,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

第三章分析化学概论:定量分析的一般程序,有效数字,误差,有限

数据的统计处理,滴定分析计算,仪器分析简介

第四章溶液中的离子平衡:酸碱质子理论,酸碱溶液ph值计算,缓冲溶液,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沉淀的生成与溶解

第五章酸碱滴定法:酸碱滴定曲线,酸碱指示剂,酸碱标准溶液的配制,酸碱滴定法的应用

第六章沉淀滴定法和重量分析法:

第七章配位化合物:配位化合物组成与命名,配位平衡,螯合物,配合物的应用

第八章配位滴定法:edta的性质,配位滴定曲线,金属指示剂,配位滴定法的应用

第九章氧化还原反应与电化学:氧化还原反应,原电池与电极电势,元素电势图

第十章氧化还原滴定与电势分析法:条件电势,氧化还原滴定曲线,氧化还原滴定指示剂,常用的氧化还原滴定方法,电势分析法的基本原理,膜电势,电势分析的定量方法

第十一章物质结构简介:原子结构,分子结构,晶体结构,分子间力与氢键

第十二章生命元素选述

第十三章分光光度分析法:物质与光的作用,光吸收定律,偏离光吸收定律的原因,分光光度法的应用第十四章化学与社会:化学和环境,化学和生命体,稀土与农林业,化学与纳米材料

与上一届高等林业院校合编的《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16开,约600页)比较,按以上内容新编了《无机及分析化学》教材,其篇幅减少了约二分之一[4]。

5 改革实验课的教学

化学是实验科学。在教学改革的方案中,独立设置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课程,实验不再是理论课的附属和验证。实验课以训练基本操作、基本技能为主,增加操作实验和综合实验。实验内容较密切地联系生产和科研实际,依照化学课程改革的要求,突出了基本操作的规范,适当增加了有利于培养实验基本操作技能、提高综合能力的制备实验、常数测定实验和设计实验,压缩了部分验证性的试管实验。在设计实验中要求学生从查阅资料开始,自己拟定实验方案,并提交完整的报告,这种训练方法,学生不再是按照实验教材“照方抓药”,而是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学生都非常感兴趣,都投入很大的精力来完成设计实验。

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的教学内容经过多年来的教学内容改革实践,不断修改完善, 学生的知识更宽,实验室动手能力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取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黄蔷蕾. 编写“面向21世纪教材——《无机及分析化学》”的思考和体会[j].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 2001.6: 29, 55

[2] 陈勇智,廖建良,宋冠华. 生物科学专业《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的改革与探索[j]. 惠州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6: 117~120

第7篇:有机化学分析方法范文

超分子是化学领域一个新的课题。其实它的出现已经有一段时间,但是却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在现在,超分子的应用前景得到大家的认可。成为了大家关注的领域。本文超分子的基本定义入手,从背景与发展,类型与相关化合物,甚至应用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超分子;多胺;光化学;电化学;分析化学

1超分子简介

1.1超分子定义简介

超分子已经成为一个专有的化学词汇。如果要给出一个定义。不妨从理解的角度进行。所谓超分子,顾名思义,属于超出分子范畴的化学问题。可以理解为一种整体思维的研究化合物的化学。每种化合物都可以从分子的作用来研究化合物的组成和特性。它的基本研究单位不仅仅是分子,也包括离子或者某种能体现化合物性质的化学微粒。

1.2超分子的化合物分类

首先是由金属一氧簇类的化合物。我们称之为杂多酸类。他的特点是易于与其它微粒形成新的超分子化合物。目前用此类超分子化合物,已经合成了多种可以应用的化合物。其次多胺类超分子物质。目前备受瞩目的此类化合物有大环冠醚。多用于研究体系内分子结构的改造和能力的迁移。另外超分子化合物还用很多类型。比如树状类型超分子化合物。此种化合物利于做化学发光实验,可以应用于化学分析中。还有卟啉类、太菁类超分子化合物等。

2超分子化合物常用的合成技术

2.1模板超分子化合物合成技术

这种技术在20世纪90年代就已经出现,是某企业人员用正价离子活性剂作为超分子的模板。合成了超分子化合物氧化硅,可能有人回质疑,氧化硅并不少见,为什么需要合成。因为合成的氧化硅具备特殊的介孔结构,因此体现出特殊的化学特性和物理特性。此种方法,目前仍是可采用的有效合成超分子化合物的方法之一。

2.2分子尺寸超小的自组装技术

利用这种自组装技术合成超分子化合物的时间较短,但是影响度很大。因为能产生毫米级的化合物。这在其它化学合成方法中是很难实现的。具有特殊的意义。也是超分子化学备受瞩目的原因之一。

2.3水热合成法

所谓水热合成法,是利用不同水温的水热情况,合成具有不同特性的,不同结构的超分子化合物的方法。此方法在不同温度水热下,可以合成不同的化合物。

3应用领域

3.1在光谱方面的应用

目前已经有成型的超分子化合物,可以通过PVK膜的数量来调节光电压,但是也有一定的限制,不是无限增加,也有饱和度的要求。还有利用超分子化合物来合成中间产物的相关应用。

3.2在压电化学传感器的应用

超分子化学的主客体适应原理,在压电化学传感器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超分子用作压电化学传感器的敏感涂层,利用超分子的特殊空间结构,通过分子间的协同作用,对目标分子进行分子识别. 符合空间结构的分析物被选择性地吸附,可以明显提高压电化学传感器的选择性. 利用多种冠醚衍生物作为QCM 涂层测定有机蒸气,如传感器阵列、模式识别等,在二元、三元、四元有机蒸气混合物中识别,预测结果较好,并用于定量分析. 利用单苯15 冠5 (B15C5) 、单苯18 冠6 (B18C6) 、二苯30 冠10(DB30C10) 涂于TSM 化学传感器电极表面,可对39 种有机蒸气进行分析,其中B15C5对甲酸的检出限为20. 1μg/ L ,并具有很宽的线性范围.

3.3超分子催化及模拟酶的分析应用

超分子的反应性和催化性,与酶对底物的识别和催化底物参加反应极相似. 以模仿天然酶对底物的分子识别和高效催化活性为目的的模拟酶研究近十多年来是生物化学和有机化学的重要课题. 其中对过氧化物模拟酶的分析应用研究特别突出. 我国研究者等将氨基酸、蛋白质、核酸,对某些金属卟啉的模拟酶活性的影响加以应用,并结合免疫分析技术,建立模拟酶作示踪物的酶免疫分析方法,或以模拟酶作非放射性探针标记物建立核酸序列分析方法

4结语

超分子化合物已经走入生产和生活中的多个领域。具有无限的潜力。从研究角度,超分子已经由来已久,是可以研究的,超分子化合物是切实存在的。从合成制作角度。有切实可行的模板合成法,有能够合成出稀少的毫米级别的自我组成法,有何种正在研究并初具成效的合成方法。从应用角度可应用于光强、光谱,可以发挥化学物品的催化作用,可以定量定性分析。可以说难以细数。因此超分子具有重要意义。对于超分子的研究要从保持先进性、研究性、投入性。

掌握国际最先进的技术,在技术上不断寻找新应用、新突破点。既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又要具有创新精神。在研究成果中,虽然我国已经取得可喜的成绩,但是未来的发展空间依然巨大,要不但进行研究。提倡更多的科技人才投入到超分子研究领域中来。在投入上,要加大支持力度,给予财政支持。保证研究能够长期高效的进行。

【参考文献】

[1] 刘志莲,于永水,崔玉,王志玲,孟平蕊,刘思全.超越分子概念的化学:超分子化学的基础与应用[J]. 化学教育.2009(12)

[2] 刘文奇.浅谈超分子化学[J]. 郴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998(04)

[3] 刘育,韩宝航,李玉梅.人工合成受体的分子识别与分子组装――超分子化学研究最新进展[J]. 中国科学基金.1997(04)

[4] 史艳艳,于金涛,黄志镗,郑企雨.环三藜芦烃的分子识别与组装[J].中国科学(B辑:化学). 2009(04)

[5] 刘长庚.硫杂杯芳烃的应用研究进展[J].化学工程与装备. 2008(05)

[6] 陈晓峰,姜大炜,施莉.氢键在现代化学中的作用[J].化学教育. 2009(08) [7] 刘莉,韩军,颜朝国.一类新型超分子主体――硫代杯芳烃的研究进展[J].有机化学. 2007(08)

[7] 屠春来,郑超,陈燕,舒谋海. 基于杯[6]芳烃的分子容器的合成及其对有机铵的可逆识别[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7(10)

第8篇:有机化学分析方法范文

关键词:环境科学;无机及分析化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00X(2016)24-0140-02

Abstract:Accordingtotherequirementsofthecourse,thearticleexplainshowtoselectteachingmaterialsandteachingcontentofinorganicandanalyticalchemistrycourse.Atthesametime,onthebasisofthecharacteristicsoftheenvironmentalscienceandthestudents'situation,theteachingreformoftheclassroomteachingisdiscussed.

Keywords:environmentalscience;inorganicandanalyticalchemistry;teaching

在环境科学本科专业的培养方案中,化学课程占了比较大的比重。学生首先学习的化学专业基础课是《无机及分析化学》(有配套的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课程),由无机化学与分析化学的化学分析两大部分内容整合形成。它将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如有机化学、仪器分析化学、物理化学和环境化学等。因此,有必要对无机及分析化学的教学进行探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以适应科技的飞速发展。

一、教材的选择

目前,该课程采用高等教育出版社的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无机化学与化学分析》(第三版),史启祯主编。教材分为两大部分-主篇和副篇,主篇的内容是基础,是对学生的基本要求,副篇的内容供教师选用和学生选读。主篇共有19章,第1章到第12章为无机化学及分析化学的基础理论知识,而第13章到第17章为元素、化合物知识,第18、19章分别介绍氢和核化学的一些相关知识。与旧版相比,新版引入了学科的前沿知识,选取的教材内容更加新颖,有助于学生初步了解学科的发展趋势。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的课堂教学要求,新版也调整了部分章节内容的编排顺序。别具特色的是,教材中的习题作业全部用英语表达,并且最后还给出了一些英文词汇的解释[1]。

二、教学内容侧重点的选择

该课程是对环境科学本科专业的学生开设的,而不是化学本科专业的学生,所以课时进行了一定的压缩。因此教学过程中不可能面面俱到,不需要像化学专业的学生那么深入,要求讲授基础知识。

环境科学专业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普通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工程力学、测量学、工程制图、微生物学、水力学、电工学、环境监测与评价、环境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2.掌握水污染控制工程、空气污染控制工程、噪声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物处理处置与资源化工程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3.具有污染物监测和分析、环境监测、环境质量评价、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初步能力;4.了解环境科学与技术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5.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由此出发,在主篇内容的教学中,应该把重点放在第1章到第12章的无机化学及分析化学理论知识上。

三、教学改革的四个方面

(一)在教学中渗透学科研究的前沿领域

高校教学必须重视各学科领域的最新发展,将其融会贯通到教学进程中,开阔学生的眼界,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知识素养,使教学与时俱进,不断推陈出新,保持足够的吸引力,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打下夯实的基础。

对环境科学专业的《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而言,教学中主要渗透的是环境学科以及无机、分析领域的发展。例如第六章《氧化还原反应与电化学》讲授中,介绍了废弃干电池是环境杀手,台湾成功大学研发以硫酸亚铁溶解废电池,再萃取成为磁性纳米吸附剂,反而成为污染防治的助手。第19章《核化学简介》讲授中,介绍了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环境修复材料与技术学科组研制出一种可净化放射性铯污染的新型纳米材料。同时,该材料还可在外加磁场作用下,实现吸附材料与废水的简便、快速分离,为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研究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2,3]。

(二)在教学中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相结合

目前,多媒体教学已经普遍应用于高校的各学科教学中,因其灵活多变,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

例如讲授现代价键理论的要点-原子轨道最大重叠时,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直观、具体、形象地演示这一抽象的微观过程,学生在动态的画面中,似乎看得见原子轨道的形状和取向,这是传统的教学手段无法达到的。

但也不能一味地全部采用多媒体教学,摒弃传统教学。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使用多媒体手段。《无机及分析化学》涉及到许多基本定律和公式,教师用粉笔在黑板上层层深入地推导,通过板书、语言、动作和表情与学生进行实时交流,这比用多媒体教学更能使学生深刻地理解基本定律和公式的关键之处。例如,在讲授一元弱酸和弱碱平衡计算时,利用多媒体讲授,教师被“固定”在電脑前面,与学生的交流很少,哪怕是逐步地呈现公式,学生也不容易掌握。而在传统的黑板上,教师科学、严谨地一步步推导,加上富有逻辑性的推理语言、板书的停顿、近距离与学生眼神的交流,使学生更容易理清思路,紧跟教学的节奏,学生收获的不仅是一条定律或公式,更是一种思考方法。

因此,如果教师针对不同的章节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媒体,将多媒体技术和传统教学方式有机结合起来,将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4]。

(三)在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

问题教学法是一种以问题为中心进行教学活动的方法。它是贯彻启发式教学的基本教学方法。在传统教学甚至多媒体教学中,“填鸭式”教学是主流模式,教多问少。教师即便提出一些问题,或者学生被动地回答,或者教师自问自答,或者教师只问不答,在教学中几乎没有给学生提供解決问题的时机,学生的能力也就无法提升。

在教学中如何创设问题情境?

1.利用学生代表性的错误创设问题情境

在讲化学热力学的基本概念-热和功时,教师提问:热和功属于状态函数吗?不少学生联想温度和压强,马上回答是!这时教师要求学生回忆状态函数的特性,讨论热、功与状态函数的性质比较,最后由学生自己得出热和功不属于状态函数。

2.利用学生固有知识与客观事实的矛盾创设问题情境

同样是在讨论热和功基本概念,教师提问:热和功是系统的能量吗?学生很有把握地说是。教师明确指出,并非如此。这时教师可以逐步地追问:系统的状态没有改变,有没有热和功?-系统从同样的始态到同样的终态,热和功一样?通过问题教学,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了热和功这两个基本概念。

3.利用学生对同一问题的不同看法创设问题情境

在讲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时,教师提问:水和氨分子的键角大小比较?学生的意见不统一,教师要求学生利用VSEPR理论计算水和氨分子的分子理想模型,继而通过电子对排斥力顺序判断分子的立体结构及键角大小,最后顺利地导出答案:水分子的键角小于氨分子的键角。

4.利用提出的假设创设问题情境

在讲化学热力学的基本概念-自发过程时,教师提出假设:热可以自动从低温物体传向高温物体。创设如下的问题:热从低温物体传向高温物体,再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从始态到终态,系统和环境有什么变化?教师要求学生分组讨论。

5.利用课堂演示实验创设问题情境

对于化学课程来说,课堂演示实验是很重要的一种教学形式。结合现代化的多媒体技术,还可以进行虚拟的实验演示,在演示实验过程中,可以询问学生关于实验操作或实验现象的问题。

在教学中有时候会同时应用几种创新问题情境的方法,如提出假设并且利用学生的不同看法来提出问题。这类方法很多,教师只要用心,都可以游刃有余地应用到教学中。

如何给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时机?

要留出足够的时间给学生思考回答问题;要设计难度适中的问题给学生解决;给学生的提问要回答,切忌只问不答,尽量避免自问自答;

在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不仅能使学生获取知识,熟练掌握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5]。

(四)在教学中加强各知识点的联系

在多年的教学生涯中,教师对《无机及分析化学》每个章节的关键点和知识点都了如指掌,在教学中也会强调对每个知识点的讲解,然而对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尤其是各章节知识点的联系相对不够重视,也较少融入到教学中。如何突出各章节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借鉴思维导图,以图形方式说明各章节的主要教学内容,直观地给出各章节关键点与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可以反映知识点之间的层层推进,使学生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知识网络,培养学生的逻辑能力[6],例如图1反映了化学热力学和化学动力学的关系。

目前,我们正在录制慕课视频。接下来,我们将会尝试线上学习和线下教学按一定比例相结合的混合教学模式。总之,我们的教学模式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在教学中不断前行,摸索总结经验,提出更多、更好的教学方式、方法来改进教学质量。

作者;许妙琼

参考文献 

[1]史启祯.无机化学与化学分析(第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2]邱锐.中科院东北地理所制备出可净化核污染新型纳米材料[N].第四版.中国科学报,2014,3(6). 

[3]董斌,吕仁庆,曹作刚.无机化学研究的前沿领域在教学中的应用[J].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4(2):29-33. 

[4]杨影洲.无机化学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技术应注意的问题[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综合版,2006,2(2):113-114. 

第9篇:有机化学分析方法范文

关键词:分析化学 实验教学 互动性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11(c)-0119-02

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是分析化学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和组成部分,它的学科特点表现为综合性、应用性和可操作性较强,内容所涉及的面较广。一般而言,我国很长一段时间在分析化学实验教学中往往多重视教师的教学与演示作用,而对学生这一主体角色常常忽视。分析化学实验本身是非常有趣味性和应用性的,而传统教学使得这门课程枯燥乏味,长期下去对教与学的效果产生了很大影响,不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学科的发展也会受到限制。在这样的背景下,化学教学领域的专家们提出了“互动式”教学,这一教学模式比传统教学更加重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要作用,旨在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思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动手能力和创造创新能力。互动式教学模式在分析化学领域产生了很积极的影响,也推动了教学效果的显著提高,丰富了教学过程和手段,给课堂增添了不少活跃的氛围。

此论文结合分析化学实验教学的特征,通过实际的教学案例来对比传统教学和互动式教学两种模式的教学效果。

1 分析化学实验教学的互动性实践探索

1.1 样本对象

此实践案例随机抽取了食品工程专业的4个班级,并将其分为两组:班级1和3为A组,班级2和4为B组,以这两个组来具体说明。在教学中,组A和B均有61个学生,组A使用传统的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模式(教师授课,学生听课),而组B则更多地探究和使用互动式教学手段,每个班平均有44个课时共计11个实验的讲授过程以及4个课时即1个实验的考试过程,共计48个课时12个实验,样本的选择均匀而合理。

1.2 传统教学与互动式教学的实施阶段

(1)启发式的连锁提问。样本选择后,A组的教学主要就是在有限的课堂时间中,教师讲授,学生听讲。B组则注重在教师的讲授过程中,有针对性地与学生进行交流,严格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进行授课。分析化学实验的综合性强,所涉及的知识面广,集成了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和仪器及化学分析等若干知识。教师在讲授过程中,每讲到其中一部分,就会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比另外一部分,形成联动式的教学氛围。例如在进行“醋酸解离常数的测定”实验时,教师引导学生回忆仪器分析中电位分析法的相关要点,如原电池的概念和组成、指示电极和参比电极的概念以及能斯特方程的表达形式等,一系列的问题让学生不自觉地在头脑中形成画面,而当学生回忆不起时,自然会提出来让教师给予解答。整个过程中,教师的提问数量多,启发式、互动式的教学行为有效地引导了学生参与集体讨论并e极发言。又如在学习“粗盐的分离和提纯”时,教师会提出若干问题――大家接触过的分离方法有哪些?原理是什么?是否适用于这次分离?能否为同学演示实验操作?在此过程中,教师担任了引路人的角色,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学生以独立思考和集体讨论相结合的方式主动设计实验方案并演示具体操作,在加深知识点理解的基础上也锻炼了知识的整合和运用能力,课堂气氛活跃,师生互动更为密切。

(2)提问后的逐步探究。在这个环节中,学生不仅仅要根据教师所提出问题回顾之前学习的章节,在头脑中形成系统的知识。互动式教学还要求学生针对问题逐步拓展到其他知识点和领域,这锻炼的是学生的举一反三和创新的能力。相对于B组来说,由于A组满节课都是教师在讲,学生听,因此不会有意触发学生这一行为。B组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采用递进式的引导模式,有意指引学生深入挖掘相关知识点,触发它们之间的内在关联。例如学生在学习“高效液相色谱”的时候,教师引导学生回忆化学分析中有关“萃取和分离”的知识点,如分配系数和容量因子的概念以及有机化学中“极性”的概念和大小比较。又如在讲授原子吸收光谱时,可以从生活中进行延伸――平时喝的水是否含有致癌的物质和元素?如何检测、检测的方法是什么?这时候不同的学生给出不同的答案,有的认为可以通过滴定法,也有的认为可以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这时候教师就会提出:除了这两种方法是否还有别的方法?学生马上在自己的知识库中寻找,当没有找到时,他就产生了足够的好奇,因此教师会提出新的测定微量元素的方法――原子吸收光谱。接着教师就会对这一知识点进行详细的介绍,因此从整个过程看,教师的互动式教学实际上促进并激发了学生自发的、主观性的学习和思考的过程。

2 实验教学中的全员参与法则

全员参与意在调动所有学生的思想和积极性,课堂中总会有那么一部分不活跃的学生,或者说整个课程均不发言的学生,那么互动式教学如何在这类学生中发挥自己的价值呢?笔者认为教师针对实验的教学过程要多抽取这些学生上来做代表,这样可以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心理素质,久而久之,这些学生的自信心增强了,参与的热情自然会有所提升。

在对A、B两个组进行不同的教学实践后,如何印证互动式教学相对于传统教学的优势?研究人员在样本的抽取阶段将44个学时的授课实验作为平时成绩,另外4个课时的考试实验作为期末成绩,这是综合检验两种教学模式最好的办法。通过调查和统计两个组的考试成绩可以得出结论。

可以看出,两种不同的教学模式所收到的教学效果完全不一致。在平时实验与考试实验两个环节中,采用互动式教学的B组无论是合格率还是优秀率方面均要好于A组,尤其在考试实验中,B组的优秀率基本是A组的两倍,合格率也比A组增加了近5个百分点。

由此可以认为,互动式教学真正让学生对分析化学实验产生了足够的兴趣,有了更多的思考,真正将教师的知识“转化”成了自己的知识,因此也就有了这样的成果。当然仅仅针对两个组在成绩这一方面的结论来判断互动式教学的效果显得有点勉强,但毕竟这一调查方式也可以说明互动式教学在某程度上自然优势很大。在访问中,研究人员了解到B组的学生在课堂上显得更加自信,同时对成绩也比较满意。

3 结语

传统的分析化学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系统的掌握知识,也不利于锻炼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基本素质。互动式教学则将教师和学生高度融合为“教与学”的主体,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和教师展开交流甚至讨论,削弱了教师的“作用”,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另一方面,分析化学实验教学与其他化学学科联系密切,自觉引导学生从某一知识点过渡到另一知识点,这是分析化学实验教学对学生新的要求,尤其近些年分析化学伴随新技术和设备的发展,本身也会慢慢变革,传统教学的弊端逐渐凸显,互动式教学的效果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邱海燕,张世红,罗米娜.分析化学教学改革探讨[J].化工高等教育,2011(5):6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