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地方文化的概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网络环境 地方文献 组织管理
Abstract: The place literature's organization managed and establishes the place literature database the significance to carry on the elaboration to the network environment, has analyzed the data pool and constructs the storehouse the condition, constructed the storehouse the way, proposed established the place literature database the type and improves the quality the ponder.
key word: The network environment place literature organization manages
前 言
21世纪是信息社会化时代,地方文献信息因独具的地方特色,需求越来越大,图书馆只有充分利用信息化、网络化环境,开发、提炼地方文献中的精华,建立地方文献数据库,即通过计算机实现对地方文献信息资源的收集整理、标引著录和检索输出的自动化检索,才能更大地发挥地方文献的作用,满足读者的需求,促进当地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文化发展,实现更大范围内的文献资源共享。
一、地方文献的概念
关于地方文献的概念非常多,仅在国内就多达几十种,有广义与狭义的区分。广义的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是著名图书馆学专家杜定友先生的"地方文献是指地方的一切资料,表现于各种记载形式的,如:图书、杂志、报纸、图片、照片、影片、画片、唱片、拓片、表格、传单、票据、文告、手稿、印摸等"。
狭义地方文献概念具有代表性的是:"地方文献是反映特定区域内一切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及群体活动方式的记录,凡在内容上涉及该区域并具有一定价值的软文化,均属地方文献。"(中山大学骆伟),通常国内地方文献工作遵守这一概念。
二、建立地区地方文献数据库的意义
地方文献素有"一地之百科"的美誉。它是一个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和社会发展以及风俗、民情、自然资源等方面的综合反映,通常这个地区的发展是离不开地方文献的支持。因此建立具有地方特色文献数据库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具体如下:
(1)地方文献可在不同时期为政府部门和各级领导制订地方经济和社会建设的方针、政策、规划和措施方面提供及时、快捷、详细、可靠的咨询服务;
(2)地方文献记载着当地的杰出人物、历史事件、风情民俗等,可为当地的文化事业建设发展服务,比如弘扬地方文化、激发当地人民爱国、爱家乡的情感。
[关键词] 设计教学 地方文化 导入 陕西科技大学
基金项目:2011年陕西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11BY67)。
全球化时代带来的地方文化的消解之快所引发的忧虑,已经被提升到捍卫民族尊严的层面。在各种以“抢救”为内涵的传承路径中,设计以其符号重构的形式扮演着视觉意义上的重要角色。在设计教学中对地方文化的导入,即提供了一种重构并传承地方文化的长远路径。
地方文化概念的界定及其课程体系的建设
地方文化是指那些在地方形成过程中所形成的文化现象,以及这些现象赋予地方的文化意义。地方所指空间范围可大可小,大至文化区如巴蜀文化区、楚文化区、齐鲁文化区等等,小至一乡一镇一村。而地域在通常意义上指较大范围的空间,多指省级以上的地理单元。在教学中导入地方文化的概念,其空间尺度指向的伸缩性,可使学生在具体的设计实践中,针对不同空间文化均可掌握基本设计思路。
鉴于以上界定,在教学设计中,首先以某一地方空间文化体系构建为整体教学的案例,重在讲授文化内容的同时,传授地方文化的概念及其空间意义。
将地方文化引入设计教学首先要构建体现地方文化特色的课程体系。这一课程体系从学科基础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和实践课程三个层面予以体现。陕西科技大学地处陕西,地方空间体验、获取信息的便利,以及文化资源丰厚,为课程体系构建提供了优越条件。
在学科基础课层面开设“民俗文化”、“陕西文化及产业”等课程,从宏观视角讲授陕西丰富历史文化资源及其产业现状和趋势,给学生提供地方文化的基础、概念、内容、空间和现实意义的学习。在专业选修课中,根据陕西文化产业发展的需求,开设“民间美术”、“地方旅游工艺品设计”等课程,以服务陕西文化产业发展为目标,从微观视角开展针对性课程讲授和实践。着重使学生体会产品的“泛地域化”特征,在以地方体验为主要目标的文化营销中的劣势,以及设计的责任。这一层面的课程体系既包括理论教学,也涵盖实践内容。在实践课程体系中,着力突出毕业设计环节的教学,设计一批满足地方文化产业需求,反映地方文化特征的设计选题,在真题环境中进行设计实践。
对地方文化的体验和认知,除了课程体系的教学之外,最直观、感受最深的莫过于在环境中亲身体验。选取合适的教学参观和实习基地成为体系中不可忽视的环节。以陕西省内的具有代表性的地方博物馆为主体,以民间艺术原生态基地考察为拓展,以历史文化古迹为提升,建设了陕西历史博物馆、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汉阳陵博物院、凤翔六营泥塑村、陈炉镇耀州窑生产基地、安塞民间艺术馆、醴泉民俗村、户县农民画创作基地等教学考察基地,学生得以切身感受和了解地方文化内涵和精神,采集设计符号素材,为设计实践奠定基础。
以基础、方向和实践构建的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构建了地方文化学习和视觉符号重构的设计教学体系之一的基础。
教学实施过程中地方文化视觉符号提炼与设计训练
教学实施过程是指在课程体系构建基础上,在课程的教学实践中以地方文化为主题的共同实践。其中包括课程的地方文化内容,以及教学设计中对地方视觉形象的符号化提炼。
毋庸置疑,地方文化的内容和内涵是视觉符号提炼的基础。就陕西而言,关中地区为十三朝古都所在,都城文化和知识分子山水(田园)隐逸心态,以及宗教艺术的传播与兴盛,共同构成了关中的文化意象。陕北地区民间艺术原生态的留存丰厚。陕南地区与巴蜀文化、楚文化交汇,文化杂交现象突出。在相关课程的教学中,要求教师讲授陕西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特征,对陕西地方视觉造型形象加以归纳和总结,提炼视觉符号,从不同专业设计角度予以体现。如在景观设计教学中,对陕西不同地方装饰元素的象征表达予以汇总,或从造型、材质、色彩,或从象征寓意予以提炼和再创造,在设计表现中通过对文化因子中可视性表达的“直接使用”、“夸张变形”、“移花接木”、“多元重构”,传授地方文化的视觉设计表现。在设计基础课课程教学中,以陕西文化景观,如兵马俑、大雁塔、古城墙、壶口瀑布、民间美术、宝塔山、灞桥柳、终南文化、定军山等文化空间为主题,将其充实到图案构成、立体构成的训练中,加强构成艺术与地方景观造型艺术的结合,通过训练抽象出完整独立的造型。在包装设计教学中,地方文化产品的丰富资源,以旅游商品、纪念品、食品营销为目标,都成为包装设计的案例。此类教学过程,注重地方艺术技法表现的创新开发和利用,有意识引导学生在设计中体现陕西地方的文化特征和审美表达。
在课外教学体系中,具有地方特征的产品设计成为设计展览和创业活动的主体内容。在陕西科技大学每年一度的“设计艺术展”上,以陕西凤翔泥塑和马勺脸谱为主要开发对象的设计,展示了学生对传统艺术符号性的把握,新材料被使用,或者在原有材质上进行新色调使用,如将原有的鲜艳色调更换为以黑白为基调符合城市人群审美习惯的雅致色调,将原有粗犷风格的脸谱图案更换为插画、油画、人物等其他绘画形式的图案,将原有图案使用在瓷器圆盘等新的基质上,都别有一番新的意味。创新设计和地方主题激发了学生对地方文化的热爱,对创新设计的热情。一些学生开始思考以自己的家乡为主题的地方性设计,如贵州学生对地方蜡染工艺的兴趣,带来了一系列与传统有别的图案设计,或者将其在其他类型的艺术产品设计中使用。四川、湖南学生对地方傩戏面具给予了关注和热情。
以地方文化产业为主题的案例教学实践
案例教学是地方文化符号提炼和设计呈现的具体操作,具有市场性、设计性、传播性和文化性特征,是对地方资源的深度开发和利用,也是对学生地方文化学习之后服务文化产业能力的综合性训练。
案例教学一般在这样几个层面开展:一是具体课程中的围绕地方文化表达的案例教学,如景观设计对陕西不同地方自然环境的认知和设计体现、平面设计中对文化符号的提炼、包装设计对地方传统的艺术表现、动画设计对地方文化形象的塑造等。二是毕业设计环节的完整性设计实践,通常以“地方”为主题,结合本土设计市场的需求,不同专业方向共同为其进行一系列设计:如以陕南地区的汉中为主题,平面设计专业为其进行地方城市形象设计与推广宣传策划。景观设计专业则在汉中城市景观规划、旅游景区开发设计等领域寻找诸多个案设计课题。包装设计专业围绕地方特色产品开展系列包装设计。动画专业学生则对汉中地方名人、文化传统、地方景观等进行形象塑造,通过编写剧本、人物形象塑造、提炼文化精神等呈现地方形象。三是以指导教师承担研究课题为中心开展的设计实践。如承担的“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汉阳陵景观设计”、“陕西汉唐文化符号的设计与运用”、“陕西重大景观规划与人文精神”的探讨等“实战”课题,使学生在综合性设计训练中,传递自己对地方文化的认知和艺术表达。
各专业学生组建团队,在一个主题下,运用不同的专业设计手段,通过再现的方式,对地方文化中的形状、色彩、材质等予以模仿,或对其进行截取和转换,以其相似性传递对地方的理解。这种以地方为主题的设计训练带来“一种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的‘可持续发展态势’”。在指导“陕西旅游纪念品开发”、“绥德石狮子包装设计”等毕业设计时,要求学生认识到地方旅游产品设计在与地方文化结合的同时所体现出的原始、朴素、环保等特征,是消费者喜爱的重要条件。设计不仅要关注地方的昨天,也要关注地方的今天。
课程体系的建设、设计符号的提炼以及具体的案例教学,贯穿的主旨是使学生掌握地方文化特征设计表现的方法和路径。本文以陕西科技大学设计教学实施为例的讨论和教学实践,既是教学实践的总结,也是理论上的提升,力求为各地文化产业服务提供培养设计人才的有效模式。
参考文献:
[1]常晓京.陕西旅游工艺品开发初探[J].社会科学家,2006,9.
[2]詹秦川.从凤翔泥塑看视觉艺术风格的地域传承[J].电影评介,2009,18.
关键词:地方文献 地方文献理论 地方文献工作 理论研究
中图分类号:G2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5)12-0023-02
衡量一个图书馆有没有特色,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有没有特色馆藏,而最容易形成特色馆藏的就是地方文献。在当前各个图书馆不断推进特色化建设步伐的今天,地方文献工作作为图书馆的特色工作之一,已逐渐成为图书馆各项业务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是各地图书馆的立馆之本。它的发展不仅彰显了各个图书馆的藏书特色,更是本馆区别于其他图书馆个体的最重要的标志之一。因此,建设地方文献特色馆藏,开展地方文献研究与地方文献服务工作,是各级各类图书馆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关于“地方文献”、“地方文献工作”与“地方文献学”
开展地方文献研究,首先要清楚什么是地方文献,什么是地方文献工作以及什么是地方文献学,弄清三者之间的关系,有利于我们更好研究地方文献理论。
那么地方文献究竟应该如何定义呢?就目前国内关于地方文献的定义众说纷纭,概括起来主要有两种代表性观点。一种是以广东地区骆伟、黄俊贵等先生为代表,主张按照杜定友先生提出的观点,认为地方文献是指有关地方的一切资料,包括地方史料、地方人物与著述、地方出版物三个部分。另一种观点是以湖南图书馆和首都图书馆的邹华享、韩朴等先生为代表,韩朴先生认为“地方文献是指内容上带有地方性,同时具有重复使用价值的文献。”,邹华享认为是“内容上具有地方特征的区域性文献”[1]。综合起来概括,地方文献就是以各种载体形式记述某一特定区域内一切人、事、物的,即内容上带有地方性,并具有史料价值的文献。
而地方文献工作就是对地方文献进行系统开发、科学管理和有效利用的一种工作过程。[2]
那么,“地方文献学”无疑就是研究“地方文献”和“地方文献工作”的学科。1979年7月,云南学者于乃义先生在其《地方文献简论》一文中首次提出了“地方文献学”这个概念,并对其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都有所论述[3]。1988年以后,地方文献学作为一门研究和指导地方文献和地方文献工作的新兴独立学科,引起了图书馆界学者的高度重视,不少学者开始对地方文献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学科属性等基本问题进行较深入的思考。综合我国学术界对地方文献学的概念认识,我们可对其作如下描述:地方文献学是一门以文献学原理为基础,广泛运用目录学、版本学、校雠学、编纂学、史学、方志学、计算机学等学科知识,对区域文献的产生、发展、传播、分布、特点、集聚、整序和开发利用进行研究,并探索其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4]。
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地方文献学有着自己相对独立、系统的研究对象,即地方文献和地方文献工作。它既需要研究地方文献的起源、发展、传播、分布、内容特点、时代特点等内容,也需要研究地方文献搜集、整理、保存、开发、利用与其地方经济文化的关系等内容。旨在通过对不同区域地方文献和地方文献工作的研究,总结、探讨地方文献和地方文献工作的普遍本质和一般规律,为更好地研究地方文献、做好地方文献工作提供指导性理论,促进我国地方文献及地方文献工作的发展[3]。
从对地方文献、地方文献工作以及地方文献学这三个概念的解读,我们可以看出,这三者的关系应该是:地方文献是基础,地方文献工作是地方文献实践层面的方法论,而地方文献学则是地方文献和地方文献工作理论层面的专论。由此可见,要想研究地方文献理论层面的问题,必须要以地方文献本身和地方文献实际工作为基本依据,从实践中总结经验,再将经验提炼成理论,最后用理论去指导我们的实践。这是对“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最好诠释。
二、关于地方文献工作的内涵与外延
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公共图书馆的地方文献资源建设在全国各地受到越来越大的关注,在业界内掀起了一股“地方文献研究热”,各地学者纷纷探讨究竟什么是地方文献以及如何才能做好地方文献工作,各公共图书馆也纷纷开展起本馆的地方文献工作,积极出台政策、制定条例、规范原则,并广泛征集、建设特色、设立专藏、开展服务,一系列地方文献工作如火如荼的开展起来。
正如骆伟先生所说:“地方文献,最早定位它只是一种‘文献类型’,然后又进一步定为‘地方文献工作’,于是它的内涵外延都扩大了,”[5]的确,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计算机技术的不断普及,网络数字化建设的飞速发展,现代图书馆的地方文献工作的内涵和外延也在不断的扩大。如今的地方文献工作已不仅仅是单指地方文献,还应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务公开信息及口述历史资料等等。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地方文献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广泛,形式多样,在保存上除了注重文字与图片外,还应根据其特点采取多种方式的保存方法,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办公室合作,在图书馆建立实物(收藏传统的技术工具、艺术品等)阅览室,与艺术、旅游部门合作,建立多媒体数据库等,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由“无形”发展到有迹可循,弥补其在形式和保存方法上的缺失[6]。同时,也可大大地丰富图书馆的地方文献资源。
地方政府的公告、文函、地方的新闻条目等也是重要的地方文献之一,图书馆应与地方政府宣传机构积极联系,在做好政务公开的同时,做好信息的收藏工作,保留相应的时事资料[6]。
具有地方性质的音像视频等也是重要的地方文献。图书馆可以从丰富地方文献资源形式入手,走出馆门,与博物馆、档案馆、史志部门、艺术团体、政府文化宣传机构等协同合作,采访名人、搜集实物、拍摄照片、录制音像视频等,进行地方文献的补充采集[6]。
另外,在当前手机信息极度盛行的时代,那些微信群里传递的地方信息,例如地区特色餐厅、周边景色、特色小吃、老街巷、老照片、老景物等等,也应逐步纳入到地方文献数字化资源中来。
三、地方文献理论研究中涉及的几个问题
1.关于收藏问题
关于地方文献的收藏范围一直是业界一个争论的焦点,其内涵也一直存在“广义说”与“狭义说”之分,总结起来主要集中在两点:一是地方人士著述的取舍问题;二是地方出版物是否全部收藏。简单地说,内容上的地方特色其实就是狭义的地方文献观,形式上的地方特色多指地方出版物,如果内容形式上都具有地方特色,这就属于广义的地方文献观[7]。在这个问题上,本人更倾向于“狭义说”的观点。即只收地方出版物中与地方相关的资料和地方重要人士的著作及相关资料。我们认为地方文献的分类应从地方史料、地方人物与著述、地方出版物三个基本方面去界定,具体到每个馆,则应结合实际去考虑[7]。
虽然上述业界争论的两点实际上都具有一定的地方特征,但就图书馆的实际工作而言,有些原则还值得商榷。一是对地方人士著述的收藏还是应力求有所侧重,在收集的过程中应对地方人士及其作品从社会价值、学术价值和历史价值以及影响力等诸多方面进行综合考量,一旦确定某人为本馆收录的对象后,就应对其所著的全集、选集、代表作品及其书目、研究、评论文集、传记资料等进行全面收藏。二是对地方出版物也应采取有选择地收藏,同时侧重于对非正式出版物的征集与收藏。因为非正式出版物更具有特定区域的特征,是地方研究的原始资料,更具有收藏价值[8]。而这样做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可以避免图书馆过去在文献收藏方面存在的“大而全”的弊端,从而保证各馆地方文献收藏的“小而精”,有特色。否则,毫无原则地对所有地方出版物加以全部收藏,就会造成各馆地方文献藏书鱼目混珠、过宽过泛的局面,体现不出各馆藏书的地方特色。当然不作为地方文献收藏,不代表就不收藏地方出版物,对于地方出版物,图书馆应有选择的收藏,内容上具有地方性的可以将它归入到地方文献中来。不具备地方性但具有收藏价值的可由图书馆基藏库收藏。而对于一般性地方出版物,相关部门可以以存目的形式予以揭示。这样做的好处还有一点就是能防止因地方文献收藏范围过宽,造成库房面积的紧张。更何况就呈缴的地方出版物来看,许多内容根本就不涉及地方文献特征,根本就没有收藏的必要。因此说地方文献的收藏原则只能是注重地方文献的内容特征,同时兼顾地方文献的区域特征[8]。
地方文献的内容范围的确定可为四类:一是本地地方史料;二是本地人或外地人撰写的反映本地内容的著述;三是内容具有本地地方性的地方出版物;四是本地名人的传记和研究资料[9]。
2.关于数字化问题
在当前传统图书馆向现代图书馆、数字图书馆转变的过程中,地方文献的数字化建设最能体现各馆的馆藏特色。应充分利用数字化技术构建地方文献数字化服务平台,最大限度地发挥地方文献的利用价值。
各地公共图书馆应以专题为特色,积极构建地方文献资源体系特色。加快建设地方文献全文数据库、馆藏图录数据库、书目文摘数据库、地方人物数据库等。确立地方文献资源的统一规划,合理协调地方文献资源的收藏;集中联合编目,实现馆藏共知;建立地方文献数据库,使人们在互联网上实现地方文献共享的需要[10]。应用具有通用性、扩展性、可靠性、安全性、界面友好性、使用方便性和智能化管理等优点的技术平台,建立可向社会公众提供地方文献新闻浏览、地方文献数据库统一检索、地方文献传递、在线咨询、定题服务与推送、专题地方文献导航、多媒体地方文献服务等多种服务的平台,开展地方文献的全方位服务[11]。
3.关于服务问题
图书馆开展地方文献服务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借阅服务到参考咨询,从信息服务到知识服务的发展过程。但对如何开展地方文献服务还没有形成系统、科学的理论研究体系[12]。各馆只是按照各自的理解和自身条件开展本馆的地方文献服务工作。
按照目前各馆现有的服务模式,地方文献服务工作大致分为三种。即一般性了解的普通查阅服务、具有参考咨询性质的重点课题服务和以传播知识与信息为目的的专题信息服务。普通查阅服务是指读者提供所需地方文献的内容和主题,馆员以本馆馆藏为范围帮助读者进行地方文献定位,由读者自行查阅所需地方文献,属一般性读者服务。重点课题服务是通过代查代检、帮助读者查到课题研究所需的相关地方文献资料,为读者完成课题研究提供地方文献资料保证。而专题信息服务是地方文献服务中的最高层次的服务,它是根据社会的需要,以专题的形式组织开展参考咨询、分析重组、提炼归纳等,将地方文献形成可以直接利用的专题,为读者提供“一站式”的地方文献信息服务,并整合到现存已开发的地方文献专题中,为读者和社会提供永久信息服务的一种服务模式[12]。
基于这三种服务模式,就需要相对稳定的高素质的专业队伍,培养熟悉本馆地方文献资源、具备良好沟通能力的地方文献服务队伍。如:提供实体地方文献的馆员,要熟悉了解馆藏资源;提供参考咨询、课题服务的馆员要有判断地方文献历史价值和现实价值的能力,特别是熟悉本地区的自然及人文发展状况,要熟悉掌握地方文献的分类、主题标引的深度和标准;进行地方文献数字化建设的馆员,要具有将地方文献资源与计算机数据库结合的能力[12]。
4.关于多元化合作问题
由于目前国内很多地市都有不少部门,如各级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纪念馆、博物馆、档案馆、史志办、各类社会团体、私人收藏家等等,都各自有地方文献收藏。这些规模较小的地方文献收藏单位各自为政,造成地方文献重复、分散的现象,需要有一个官方认可的地方文献建设与服务中心进行统一协调配置,而各级公共图书馆作为文献收藏与服务单位,无疑是最好的组织者与协调者[11]。
在搭建多元化合作平台时,一定要遵循平等互利、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原则[13]。
根据各单位的性质,合理分布地方文献资源。例如:地方文献就由图书馆来收藏,地方档案由档案馆来收藏,地方文物则由博物馆来收藏,这样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分明,以达到各施其职,各负其责的目的,同时也能妥善地保管好各类地方文献资源。
多元化合作可有以下模式:1、由于许多地方文献资料分散于各种书籍中,读者查阅与利用起来较为困难,对于这类隐含的信息资料,图书馆可以主动寻求同高校院系、档案馆、研究学者等合作,共同选定专题,进行摘录并有序编排,以此来丰富地方文献资源。2、与档案馆等联系,开展地方杰出人士的个人展;3、与生产本地传统名产的企业联系,利用文献的史料作用,赋予地方特产以丰富的文化内涵;4、与民间团体、民间艺人等联系,展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宣扬本地的民族文化与民俗文化;5、也可与电视台、剧院等文化部门合作,根据地方历史典故、名人事迹、民间传说等发展影视、戏曲产业等等[6]。
参考文献
[1]张勇、伍艺、杨敏. 地方文献研究基本理论问题的再认识[J]. 图书馆,2007(6):35-39
[2]王英. 地方文献学的理论构架[J]. 河南图书馆学刊,1998(12):51-53
[3]刘吉红. 地方文献学定义的历史梳理与内涵分析[J]. 保山学院学报,2013年(4):102-104
[4]骆伟. 地方文献学相对论[M]. 澳门;澳门文献信息学会,2008
[5]骆伟. 我国地方文献专题研究综述[J]. 图书馆论坛,2006(6)
[6]. 多元合作模式下的地方文献工作[J]. 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13(3):55-57
[7]杨战朋. 多重视角审视下的地方文献基本理论体系建构[J].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4(7):71-77
[8]邵仰东. 基于馆藏文献分析的地方文献若干问题的再思考[J]. 图书情报工作,2013(增刊1):80-82》
[9]王以俭.做好地方文献工作的体会与思考[J].图书馆研究与工作,2012(2):61-64
[10]徐宁. 地方文献资源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2(18):62-63
[11]楼晶. 地市级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策略研究――苏州、宁波、汕头、佛山图书馆比较[J]. 图书馆论坛,2012(5):74-77
[12]李翔. 图书馆地方文献服务探析[J].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2(3):192-195
关键词:文化信息网资源共享
信息的收集与传播是人们学习工作和文化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因素。图书馆作为信息沟通的重要渠道之一,网络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其工作模式与服务项目正在由传统意义的借还服务向深层次的信息服务转变,特别是地方文化信息网的建设,为人们了解文化、获取信息提供了便捷的途径。建设地方文化信息网是通过互联网、卫星网、镜像、移动存储、光盘等方式将数字化信息资源传输到群众身边,实现优秀文化信息资源在全国范围内的共建共享,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整体提高文化资源的利用率,这已成为当前公共图书馆工作的一个重点。
1地方文化信息网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1地方文化信息网建设的必要性
地方文化信息网的功能是利用信息和网络技术,将所有的文化资源整合起来,为公众提供切实的文化信息服务,从而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同时达到对外宣传和弘扬本土文化的目的,营造良好的文化投资环境和建设环境,推动经济、社会、文化协调发展。因此,建设好地方文化信息网是摆在各级党政部门和文化事业单位面前的重要课题。
1.2地方文化信息网建设的重要性
互联网技术在公共图书馆普及以来,各省级图书馆不同程度地利用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开展了地方文化信息网的建设,但通过网络整合各种资源,使所有业务系统集成为一个体系相关、业务数据融会贯通的技术协同平台还没有出现。随着地方文化信息网的建设,必然会出现技术应用与数据资源的重复和交叉。因此,地方文化信息网建设要充分利用各省的人文资源优势、文化品牌优势,通过文化标准的统一和文化资源的整合,促进本地文化在互联网上的传播;通过搭建网络文化平台,丰富网络文化信息量,拓展对外文化交流渠道。
2地方文化信息网的目标定位和信息资源内容
2.1地方文化信息网是政府网
作为政府网站,目的在于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扩大对外交往的渠道,密切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联系,提高政府工作效率。作为文化网站,旨在将文化和科技结合起来,借助因特网这种高科技手段宣传本土文化,传递文化娱乐信息,将文化作为资产来盘活,形成自己的网络文化产业。因此,地方文化信息网建设也不仅局限于政府机关的工作内容和简单的信息,而应将各种文化元素和文化服务内容融人到网站中,努力建设内容丰富、服务完善的本土文化网站,最终把这个网站建成海内外人士了解本土文化和为群众提供文化信息服务的窗口,为资源共享打好资源基础。
2.2地方文化信息网主打地方文化信息
随着文化信息网站的逐步建设,各地都在对资源进行数字化整合,在这个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对公共资源的重复建设问题,造成人力和物力资源浪费。所以地方文化信息网在资源建设定位方面,应该充分整合本地特色资源,开发地方民俗资源、旅游文化、舞台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资源,以不同的形式进行数字化加工,这样各地方文化信息网才能丰富多彩,各具特色,这样的文化信息网才能吸引读者,增加点击率。
2.2.1开发地方民俗资源现今地方民族民俗文化已成为地方民族经济和社会文明发展的又一亮点,成为地方民族旅游文化的又一重要特征,成为地方民族教育的重要内涵和地方文献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地方各类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的重要内容。地方民族民俗文化信息资源的声像化采集与利用,是地方民族民俗文化信息资源建设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地方民族民俗文化保护与传承的重要方式,对于地方民族文化信息产品的开发,地方民族文化宣传有着潜在的、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对于地方民族文化教育、民族学科资源建设、民族的对外文化交流,以及图书馆特色文献资源的建设,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实现地方民族民俗文化信息资源的多样化、电子化、网络化、共享化的重要方略。
由于地方民俗内容丰富多彩,诸如民族的衣着打扮习俗,居住、饮食习俗,生产、旅行习俗,买卖交易习俗,婚姻、丧葬习俗,姓名、称谓习俗,人际交往习俗,岁时、节日习俗,信仰、迷信习俗,礼仪、禁忌习俗,游艺、娱乐习俗,结盟、议事习俗,财产分配与继承习俗等等。所以数字化方式可采用多种技术手段,如录音、摄像、扫描、拍照等。
2.2.2开发本地旅游文化资源挖掘地方文献,发挥旅游信息中心作用,是人们认识各地区的重要工具。其内容涵盖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领域,它记载着本地区大量的自然、社会和人文等文献资料,如本地秀丽风光、历史上本地有重大影响的人物,历史遗迹以及具有地方特色的风味产品等。图书馆可根据旅游经济的需要开发馆藏资源,按照不同的主题对文献进行归纳整理,形成与之相配套的旅游信息二次文献,建设旅游特色数据库。通过富有地方特色的专题数据库,使本地文化更全面地予以展示,让更多的读者了解本地。
在网页制作方式上也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图片、音视频等相结合的方式,使页面形式更加丰富多彩。
2.2.3本地舞台艺术的数字化本地舞台艺术包括地方戏曲、民歌、戏剧、舞蹈、曲艺等多种形式的民间群众文化艺术,是本地区的特色艺术。比如山西的道情、罗罗腔、碗碗腔;福建的闽戏、高甲戏、莆仙戏、歌仔红戏;湖南的花鼓戏、荆河戏、辰河戏等等。这些地方戏曲只有依照地域划分,进行本地化的数字化加工,才能全面具体的展现给广大群众,并且对这些珍贵的民间艺术加以保护,得以长期流传。在数字化加工技术方面,可采用摄像、图片采集、原声传送等方式。
2.2.4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IntangibleCulturalHer一itage,又译为无形文化遗产),其概念来源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3年10月17日在巴黎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总则》中的界定,它是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形态的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人类的创造力。《公约》从概念框架上对此定义作了具体的说明,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涉及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1)口头传颂和表述;(2)表演艺术;(3)社会风俗、礼仪、节庆;(4)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5)传统的手工艺技能。川并进而确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指采取措施,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包括这种遗产各个方面的确认、立档、研究、保存、保护、促进、弘扬、承传(主要通过正规和非正规教育)和振兴。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比较抽象化,其内容与上述地方民俗、旅游文化、舞台艺术三方面有关联也存在一些重复,可根据实际情况加以区分和标引。在数字化加工技术方面也可采用摄像、图片、扫描等方式。
2.3地方文化信息网的栏目设置
根据对现有的16个地方文化信息网的研究,地方文化信息网在栏目划分方面要以表现本地特色文化资源为基准,栏目设置要根据本地资源类别进行分类。以我馆负责建设的三晋文化信息网为例,共分十二个栏目,分别是:三晋纵横、文化艺术、旅游观光、人物春秋、文物博览、地方民俗、山西特产、魅力山西、晋商文化、锦绣太原、古籍珍品、三晋文苑。基本上全部都以本地资源进行加工建设的。有部分地方文化信息网是以服务宣传为目的的,所以加设了一些服务公众的栏目。
3地方文化信息网建设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3.1要坚持实际性和特色化的原则,为资源共享提供平台
资源建设的核心和灵魂是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共享,而坚持世纪性和特色化建设原则,是实现资源共享的前提。在进行文化信息网建设时,一定要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制订出建设的总体方案,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做好设备和网络环境配置计划,引进优秀的软件平台;要遵循技术能力和社会需求优先的原则,先易后难,从小到大,要有步骤、宏观有序进行;在具体实施中各地要在国家的统一规划、统一技术标准、统一运行规则的基础上分散建设,同时突出各资源库在统一标准下的专有特色,突出本地资源特色,做好本地区特色资源的数字化建设工作,真正实现资源共建共享,发挥传播优秀文化的作用。
3.2要积极关注基层文化生活,实现最广泛的资源共享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日益普及和国家社会信息化进程的逐步推进,中国的西部与东部、乡村与城市之间已经架构起四通八达的信息通道,人们的交流与沟通已经可以跨越时空瞬间完成。但是,在我国的基层村镇,知识的贫乏导致的贫困仍随处可见,愚昧、落后的思想和认识仍然禁锢着人们的头脑。如何利用高新技术手段传播先进文化,为广大基层群众提供丰富、充实的精神食粮,就成为我们文化工作者在进人新世纪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
新世纪的图书馆将是一个高度网络化、共享化,对全社会信息资源具有保障功能的崭新体系。利用先进技术手段传播先进文化,整合全国文化信息资源,促进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用先进文化占领基层文化阵地,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有助于加强基层文化建设,实现最广泛的资源共享。
3.3地方文化信息网建设需要有力的统一与规范
我国的网络化建设一直存在着各自为政的问题。由于缺乏有力的统一领导和协调使得信息网建设各行其是,造成很多地区都出现了在同一区域内各个专用网络系统间互不相通,相互独立的局面。在网络信息资源内容上,资源开发分散,重复现象严重,浏览一下各个网站的资源目录就会发现,大多数站点都存在着设置的信息栏目贪多求全,提供的信息内容大同小异,信息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文化信息网建设重点在于地方文化资源的建设,如果没有统一与规范,在信息的交流与互动方面会产生障碍,不利于资源共享。重视文化信息资源的内容结构、调整,优化其内容构成不仅是网络本身发展的需要,也是用户的迫切需求。
3.3.1形式的统一通过对各地的文化信息网研究,大致分为以下三种形式,一是以政府网的形式出现;二是文化信息网,以地方文化信息为主打但其中也有政府网的职能;三是数字文化网,以数字化图书馆为主打。如果将这三种形式的网站加以规划整合,规范成统一的形式,可能更趋于合理化。
3.3.2数据格式的统一文化信息网的数据格式多以视频数据、图片数据为主。不同的平台使用不同的格式,给数据交流造成很多不便,如果各信息网提供唯一的元数据接口,相信用起来可能更方便一些。
3.3.3后台数据尽可能用大型通用型数据库如SQL,ORCLE等。
[关键词]杜定友;图书馆;地方文献
杜定友早年留学菲律宾大学,主攻图书馆学,回国后毕生从事图书馆专业,是我国卓越的图书馆学家、图书馆学教育家和事业家,也是我国对地方文献研究开先河者之一。先生一生著作颇丰,内容涉及多种学科,本文就其在图书馆地方文献研究领域的学术思想做一探讨。
1. 地方文献概念
1.1 定义
杜定友一直将地方文献作为其图书馆学研究的重要部分,20世纪40年代就地方文献一词提出了自己的见解[1]。经过多年实践,1957年,杜定友先生在南京“全国图书馆人员训练班”上编写讲稿《地方文献的搜集与使用》指出:“地方文献是指有关本地方的一切资料,表现于各种记载形式的,如:图书、杂志、报纸、图片、影片、画片、唱片、拓本、表格、传单、票据、文告、手稿、印模、簿籍等等。凡有历史价值的,即‘断简另篇’,‘片纸只字’,也在收集之列。”这一定义第一次揭示了地方文献空间“区域性”的本质特征,较全面地表述了地方文献载体的“多样性”,价值“史料性”的特征。该书不仅系统阐述了地方文献的概念,而且论述了地方文献的基本理论和地方文献工作,可以说是杜定友先生地方文献学术观点的精髓,在国内图书馆学研究中,是一份纲领性文献,其理论在当时国际图书馆学领域里是具有先进水平的。
1.2 地方文献的范围
只有明确了地方文献的范围,才能有效地开展地方文献工作,杜定友认为地方文献的内容应以涉及区域特点为原则,他在《地方文献的搜集与使用》中阐述为:“地方文献包括三部分:史料、人物、出版。”史料的范围是:“关于本地方的一切情况的记载,包括过去和现在的,如:史地、文教、经济等等,特别是当时的新鲜事物,政治上、经济上的最近成就,党和政府的指示和决议。”人物的范围是:“关于本地方知名人士,劳模,烈士以及对于本地方建设有关的各地方重要人士(寓贤),他们的照片,著作,手迹,传记,纪念文字等都在收藏之例。对于革命英雄,烈士,劳模,名作家,艺术家,发明家等应当特别注意……”出版的范围是:“从本地方出版物可以看到本地方的出版情况,它的思想内容,制作方向,对本地方刻的古书,更应注意收藏,版片也要整理,近代出版物则以本地方机关团体编印的为限,翻印本和对本地方没有直接关系的可不收。”上述观点可以说是先生地方文献理论的核心部分,它科学地划分出地方文献的范围,即使今天也是符合现代地方文献收录标准和范围的,或者说,今天的地方文献收录标准和范围由先生的论述而来。由此可见,先生在数十年前提出这一观点是极具前瞻性和预见性的。
2. 地方文献工作的内容
杜定友认为地方文献工作的主要内容应包括地方文献的收集、整理(分类、编目)、使用三个部分[2]。
2.1 收集
即从社会文献资源中主动获取地方文献。他认为图书馆应注意本地区的历史地理、政治经济、文化教育、自然资源等方面的调查研究,了解本地区的学术源流及其变化情况,这是做好地方文献工作的重要条件。在《广东文化与广东文献》一文中他提出有价值的地方文献要全面搜集,在地方文献收集方法上应该多样化的观点,“对于广东文化资料巨细不遗,宁滥毋缺”。解放后,这一求全观点有所发展,在《地方文献的搜集与使用》中指出:“地方文献是指有关本地方的一切资料”,“凡有历史价值的,即‘断简另篇’,‘片纸只字’,也在收集之列”。杜定友总结出地方文献的收集有挑选、选辑、采购、征求、复制、交换、接受、寄存、代借等多种方式。挑选:从馆藏的一般图书中挑选地方文献,是收集工作的开始;选辑:除了现成单行本书刊外,还要随时做选辑剪贴工作;采购:从市场、书店、藏书家采购;征求、复制、交换、接受、寄存、代借:凡本馆还没有的材料而读者所需要的可设法向他处代借、代抄[3]。
杜定友非常重视当前现实地方文献的收集,在《地方文献的搜集与使用》中说:“文献的内容并不限历史意义,必须继往开来,对旧的材料在批判地接受,对于新的材料要及时收罗,以免稍纵即逝”。 “采访员往往只注意过去、忘却眼前的材料,只注意书本,忘却其它”。这里“其它”指当时当地新事物,政治经济上最近成就,党和政府的指示和决议等等。他认为,地方文献的书本材料以历史的居多,人们往往陷入只注意历史材料的误区。这要求从事地方文献工作的人员,不仅要熟悉本地区天、地、人、事、物的情况,了解并掌握本地区历代区域人士著述和地方文献的存佚及发展情况,而且要敏锐捕捉当前信息。同时工作人员应具有一定文献学方面素养,能够对文献资料进行提炼、归纳、整序、比较、分析、综合、演绎,这是进行地方文献收集工作的基础。
2.2 整理
杜定友在总结地方文献的收集、分类、编目等处理方法时,针对地方文献的特殊性,主张地方文献应有自己统一的、有特色的、专门的工作程序和处理方法。如上述的9种收集地方文献的方法中“选辑——从报刊、杂志中选择剪辑”,就是地方文献的一种特殊的收集方法。又如地方文献编目,他提出,地方文献的一切资料都要编制分类目录(兼排架目录用)、字顺目录(包括书名、人名、主题)、出版编年目录,及专题目录和报刊索引,以方便读者从不同角度查找。这是提高地方文献工作质量,为读者提供大量丰富的查阅资料线索,让读者参考研究、充分利用地方文献必不可少的基础工作。应特别指出的是,杜定友提出了地方文献的特殊分类方法,即在《中小型图书馆图书分类表(草案)》类号前加数字冠号, “冠号”类分地方文献的创举,其优点在于即可保证全馆藏书分类体系的一致性(去掉冠号,则地方文献书刊又与普通藏书刊无异),同时又能反映文献的地方特点。[4]
2.3 使用
地方文献最大限度地使用是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的终极目的。而传统的地方文献工作往往只重视为读者提供地方史料的查询,忽视了地方文献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杜定友先生指出,应根据地方文献资料的不同内容建立专藏,其管理方式应区别于一般图书,对所藏文献要按其学科体系认真分类、编目,并编制专门的目录、索引。可以采取展览、咨询、阅览等方式,加强地方文献与读者之间的关系,提高其利用率。[5]。
3. 地方文献与地方文化
杜定友在《广东没有文化》一文中指出:“图书是文化的记录,是文化的殷鉴,其重要可知。”他认为,文献是文化的主要载体,地方文献即是地方文化的主要载体,了解某地文化,从地方文献入手是最简便的、最有效的方法。因此,了解、保存、整理、开发和研究地方文献,可以发扬光大地方文化,对于推动地方文化事业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一观点阐明了地方文献对地方文化的重要性及作用关系。
4. 地方文献与地方图书馆
杜定友极力主张地方图书馆必须做好地方文献工作,他认为,地方图书馆进行地方文献建设,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其工作对保护本地区的科学文化遗产具有深远的意义。他在《广东省立图书馆与广东文化》中曾明确指出:“地方文献,非特为掌故史料之宝藏,抑且读之发人深省,使祖述先贤,爱护乡邦之念,油然而生。其影响于一国之文化,至深且巨也。故省立图书馆应以保存本省文献为最重要之工作。至普通阅览及各科图籍,则应由县市图书馆供应,以便当地人士之参考。”关于地方文献与地方图书馆的关系,杜定友先生认为,各省图书馆应成为一省学术文化的中心,因此,保存本省地方文献,建立本省地方文献特藏,是省图书馆的主要任务。地方文献工作是地方(省)图书馆的主要工作,这是杜定友在长期图书馆工作实践中得出的宝贵经验,也是他多年图书馆学研究中探索出的独到见解。
在杜定友的极力主张和推动下,广东省图书馆地方文献的收集工作卓有成效。所收地方文献范围极为广泛,从“图”来讲,有本省的文物度制、风土人情、语言文字、名胜古迹、地方制作,如图画、照片、拓片、碑志、档案、谱牒、传单、标贴、板片、唱片、影片等。从“书”来讲,有本省人士的著述、所有有关本省的文字著述、本省境内出版的所有刊物,如书本、杂志、日报、册籍、报告、表簿、卷轴等,不论新旧、版本、篇幅一概收藏。对所收集的地方文献杜定友亲自带领图书馆工作人员进行整理,编制馆藏目录和专题目录,如《广东方志目录》、《东西南沙群岛资料目录》、《省港参考资料目录》等。这些资料目录在维护祖国统一,促进国家经济建设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如:结束后,我国收回西沙、南沙群岛的时,法国政府提出异议,杜定友收集南海诸岛史地资料编辑成的《东西南沙群岛资料目录》,以确凿的记录,证明这些群岛的归我国所有,维护了国家的。此外,他卓有远见地提出,广东省馆的地方文献工作除了广东省地方文献外,要注意收集香港方面的地方文献,建立香港特藏。这一观点,至今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6]。
作为近代地方文献理论的开拓者,杜定友以上论述,是我国图书馆学界关于地方文献的早期全面阐说,其观点因有较好的实用性而在图书馆学界流行甚广,其学术思想,对我国地方文献理论建设及地方文献工作开展,有着重大影响。至80年代,武汉大学和北京大学合编的专业基础课教材《目录学概论》中关于“地方文献书目”一章述及地方文献时,有关地方文献的定义、范围等,全部取之于杜定友之说,由此可见其地方文献学说的经典地位。
参考文献:
[1][2][4][6]王子舟.杜定友和中国图书馆学[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2.
[3]杜定友.地方文献的搜集整理与使用(省市图书馆工作人员进修班讲稿).湖北省图书馆,1957,8.
地方文化,就是具有地方特点的文化,是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1]地方文化资源包括器物、习俗、信仰、艺术、历史文化古迹等多方面。地方文化主要的特点是地方性、通俗性、生活性、潜移默化、渗透性和传承性。地方文化元素就是指构成地方文化的基本单位。班风,是指一个班级的精神面貌,是内在精神与外在行为的共同表现。班风也就是班级的行为风气,需经过长期、细致的教育和严格的训练而逐渐形成。良好的班风体现了班级的凝聚力,体现了和睦互助的同学关系,体现了勤奋进取的学习氛围,体现了遵守集体行为规范和维护集体荣誉的精神状态。因此,良好的班风能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二、地方文化适合培育班风正能量的主要原因
1.地方文化是历史的结晶,有班风正能量所需要的丰富内涵。比如地方文化中体现出来的积极、乐观、尚贤、知耻感、懂礼仪、讲忠孝、爱国等。
2.地方文化有一种超常的凝聚力,它与班级凝聚力有共同之处。地方文化是长期的积累,人们对它有一种共同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而我们要培养的班风,也就是要求班级的成员找到对班级认同感和归属感,这样才可能产生班级荣誉感。
3.利用地方文化可以让学生零距离地接触。因为地方文化具有地方性的特点,所举例子都是学生所熟悉的,能让学生感到真实、亲切,思想工作不再是空洞的“台词”,有了文化的根。
4.利用地方文化可以让学生很容易明白其中的道理。因为地方文化具有通俗性的特点,所有的道理通俗易懂。
5.利用地方文化可以拓展思想工作的范围。因为有生活性的特点,日常生活的一些细节都可以是工作的范围,使用它来做思想工作的范围更广泛。
6.利用地方文化可以使学生之间互相影响,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因为地方文化有潜移默化的特点,可以互相影响,达到共同进步的作用。
7.利用地方文化进行文化渗透是可能的。因为有渗透性的特点,所以地方文化渗透到班级文化中培育正能量是可以实现的。
8.利用地方文化培育班风正能量,其影响也是长期的。因为地方文化具有传承性的特点,所以它的影响也是长期的,对人的本质教育更有意义。
三、地方文化对培养班风正能量积极作用的元素
1.体现某种精神面貌的元素。如乐观、积极进取、顽强拼搏等。一般地方都有传统的节日活动。这些节日活动所要体现的往往就是这种精神面貌。如:西岸有端午的“赛龙舟”,其展现的就是人们顽强拼搏、积极进取的一种精神风貌。
2.体现某种道德行为准则的元素。如:崇德。一般地方有“匾、坊、碑”,如西岸冲口村的“崇德坊”,就是为纪念陈廷佐在连州发生的一场大瘟疫中不顾自身安危、不分日夜出诊救人的崇高人品和医德而立。
3.体现一种共同最求目标的元素。一般有“匾、厅”。如“进士亭”、“进士匾”,即为鼓励后人勤奋好学,争取能金榜题名,更好地造福家乡。
4.体现一种共同的思想的元素。如:追求和平、爱国爱家思想。一般地方有为纪念这种思想得以实现或希望得到实现而设下的节日,如西岸多个村的“解放节”。
5.体现一种处事原则的元素。如:和谐相处的原则。在西岸镇东田坪村,流传着一种民间舞蹈:舞马鹿。表演分“跟踪”“扑鹿”“训鹿”和最后猎人和马鹿化敌为友共同欢舞,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处的原则。这种精神的元素也是班级需要培育的元素。
6.体现某种价值观的元素。如:廉洁的价值观。一般地方保留有大量的文人墨迹、诗词歌赋。如西岸现在鹅岗村流传的两句诗:“志大惟忧国,恩深岂顾家”。
7.体现某种审美观的元素。如:“天人合一”的审美观。一般地方都有相同风格的建筑和民族服饰,体现“天人合一”的审美观,包括人与万物、人与人的一致性,营造出一种心静平和、安详、超然物外的精神氛围。如:依山傍水的西岸古村,徽州民居式的“金马世第”府,即现在的“唐氏宗祠”。
四、利用地方文化元素培育班风正能量的一些具体措施
1.先让学生了解地方文化。通过让学生了解自己地方的文化,可以使学生有一种归属感、认同感和自豪感。了解的方式有调查、主题班会、征文、参观等。
2.制造具有地方特色文化的班级文化的氛围。让学生耳濡目染,在这种氛围中被熏染、被渗透、被提升,吸收地方文化的营养。制造这种氛围的方式有用挂幅、黑板报等形式展现优秀的地方文化。
3.以学习地方文化某一元素为主题开展组织一些社会公益活动。学习地方文化,可以让学生直接体验,这样有利于人的培养教育。
4.开展与外班、外校学生的互动活动。比如“西岸—广州国外语学校一周一梦想”活动,不但可以提升班集体荣誉意识,而且还可以传播地方文化,通过他人的体会,使学生对地方文化有一个更深的认识。
5.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一些地方传统的节日活动。通过参与活动,可以激发和展示学生良好的精神面貌。
6.在日常思想工作中多以地方文化中的先进优秀人物为典范进行教育。
7.树立新一代的班级地方文化传承的榜样。如:古西岸有贤德,今班级有好人好事典型。古有西岸101进士,今有班级状元等。
五、研究的一些反思
1.师生对于地方文化的了解还比较肤浅,认为地方文化就是存在的物,而看不到物背后隐含的真正的文化本质。
2.教师对于地方文化对班风正能量的培养作用的认识还未形成有效的统一认识。
3.地方文化对班风的影响还有一定的局限性。
随着进入新世纪的步代,和应对中国加入WTO以后将出现的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局面,是各行各业新世纪的热门话题。作为社会文化重要领域的图书馆事业,在进入WTO之后必然会遇到许多全新的课题,正在变化中的文献集藏模式,不断探索创新中的信息服务方式,网络环境的形成,海量信息以及文献的多载体,使图书馆的地方文献资源建设面临新一轮的挑战。WTO的挑战,也蕴涵着众多的机遇,世界经济全球化,各地方都需要同世界交流,正是看到这一点,如何从实际和重“用”出发,科学地构建地方文献资源体系,保留民族自身的文化特色,应对变化的社会环境对图书馆这一富有文化传统特色服务的影响,已成为公共图书馆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拟从以下五个方面阐述地方文献资源体系的建设问题,以期引起关注并就此深入探讨。
1 地方文献资源体系建设首在规划
面对变化的社会环境对图书馆的影响,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地区大开发,经济大发展对地方文献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适应形势的发展,更高层次的搞好地方文献工作,为经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首先要抓好规划的制订。规划是纲,纲举目张。
1.1 规划的目的意义
(1)少走弯路,避免重复建设,造成浪费损失,把有限的资金和人力用在更需要的地方。
(2)避免盲目的收藏和随心所欲的征集,没有系统,没有合理布局,没有重点的收藏是没有生命力的建设。
(3)促使具体实施过程中保持注意和方向。
1.2 规划的前期论证工作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规划与决策也必须建立在调查研究和相对充分论证的基础上。首先,图书馆对当地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历史、人物、地理、民俗风情、科研科技发展成果等情况要有较全面的了解。其次,要摸清“家底”,包括收藏情况、人员情况、设施情况等。三是邀请社会方面有关专家参加论证。因为地方文献是一个庞大的资源体系,其概念也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注入新的内容。专家论证主要围绕征集区域的界定、征集范围、征集内容,根据本地区的经济优势、地理优势、专业优势、人才优势等确定征集重点与合理布局,兼收并蓄,为今后的利用提供保障。
1.3 规划方案的制订
在前期论证和初步方案的基础上,根据本馆的实际情况和发展规划,考虑经费的投入,采用的手段、设施的配备,技术的支持,地方文献数据库的建库形式,人员配备等具体问题,制订出包括有近期计划和中、长期目标并具有可操作性的规划。根据规划还要制订地方文献收藏与利用的工作条例细则,约束工作人员对地方文献收藏的标准、范围、掌握尺度的准确与统一。
2 地方文献资源体系建设必须向不同文明记录及其载体深化和延伸
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声像技术、计算机技术、光盘技术、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使得文献的载体日益丰富,音像CD、VCD、光盘、多媒体、数字化文献信息越发直观、生动、深入。这些新载体对未来的图书馆业务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服务效率将产生重大影响。市场竞争需要、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促使地方经济、文化走向全国、走出国门。让地方了解世界、让世界了解地方的需要也使得地方信息更丰富也更见于不同载体不同文种文献中。为此,图书馆在探索地方特色资源建设中应加强对以下方面的信息资源的采集。
2.1 电视节目中地方信息的采集
电视将书籍、报刊等文字传媒的记载言说功能,广播的快速传通功能和电影的影像叙事功能荟于己身,更是经过精心采集和流水作业的集体智慧结晶,已成为大众传播信息的重要手段和载体。激烈的社会竞争促使中央台、地方台关于区域性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新闻等节目越发具有特色和一定的内涵。它是一种反映地方情况重要的动态信息。长期在“书本位”信息环境下形成的重视静态资料特别是图书资料的收集的思维定势的图书馆员,应重视电视动态信息的收集。可以通过浏览有关电视节目报等信息源,以录像转换等形式收集之。
2.2 实物资源采集
实物资源与文字资源的有机整合是多方位建设地方文献资源体系,丰满地方人、事、物的立体形象和生命力的重要内容和方式。许多地方物产丰富、历史悠久、人杰地灵、人文荟萃,留下的实物资源不少。实物资源包括地质物产实物,古建筑、石刻(包括建设石刻、宗教石刻、碑刻、墓志铭)、匾额、名人手稿、信札、历史照片等特种资料;某一特定历史时期出版物,如福建龙岩老区“红土地文献”等。一些地方特色资源的挖掘正是靠实物资源的证实或与文字资源相互印证得以证明。举世瞩目的,在宗教界、学术界引起多年激烈争议的南少林遗址问题,最终正是靠地方古文献有关记载和当地东张镇少林村的南少林遗址、周边古路的石桥、石碑、地名沿革和出土文物等实物的相互印证,得到专家学者和宗教局的确认。
实物资源采集中必须引起注意的还包括因城镇建设即将被改变的有明显地方特色的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建筑群落和生活群落的拍照、录影,如福州市的三坊七巷等;随着时间推移即将消失和多元文化冲击下濒临消亡的有关人、事、物的采集,如老艺人的艺术作品、地方“活化石”剧种、语种和在世纪之交反映世纪沧桑的人、事、物的各种载体的文明记录。
2.3 反映地方情况的历史回溯资料采集
地方文献的历史回溯性文献是地方文献资料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历史文献资料中许多资料具有一次性特点,后人难以对其收集、补充。80年代以来,国家对历史文献抢救、保护而进行的历史文献缩微成果为补充采集地方文献提供了基础和条件,图书馆员应将注意的一部分投向缩微文献资料中。
2.4 网络资源的采集
网络化的信息传输平台的出现,极低成本的数据制作,使得网络信息资源非常丰富。网络信息资源包括网络数据库资源,电子出版物资源、虚拟图书馆资源及地方网站和一些专业网站上的信息资源。其中或是书目型的,或是全文型的,或是纯文本式的,或是多媒体式的地方信息。与广播电视资料相比,显得更个性化,更动态或一次性。当然也显得泛滥。网络数据来源虽然更具不确定性或者说缺乏一定的权威性,但在筛选的基础上组织虚拟馆藏是地方文献资源体系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5 区域性的自然科学应用科学的发展及科研成果资料的采集
长期以来,尤其在公共图书馆中,图书馆员对地方文献中的关于“地方的人、事、物”概念往往拘泥于社会科学范围中,忽视本地区自然科学、应用科学、经济建设发展状况,包括地方人士对自然科学、应用科学、经济建设的研究成果和贡献的文献资料。如:区域地质成因特色、物产起源与发展特色、地理位置、环境、气候对地方人、事、物发展的影响;工业化生产沿革与变化,地方人士的学术成果科研成果及对该学科发展贡献大小,该成果在学科发展史上的地位等的资料;一些专业性很强、技术含量高,而使用面很窄的技术资料也要视情况而收集,防止走另一个极端。区域性的自然科学、应用科学、经济建设发展的资料库建设,对配合“科教兴国”、“科技强国”战略措施有着重要的学习教育意义和传承意义。
2.6 专题资料收集
企业贸易小报、通报、旅游资料、地方工农业产品、厂史、厂庆资料、广告、商标、电影海报、地方人士组织的文学社、诗社办的小刊物等。这些包括团体的、个人的零散性非正式出版物往往折射出当地的科技、经济、风土人情、沿革发展的状况及人们的科技文化层次底蕴和对物质对精神的需求状况。如:闽西贫困地区农民的“野果文学社”、闽西北的诗社、读书社在非常困难条件下坚持不懈活跃在当地文坛上,重视这些不可再生的一次性文献资料收集对于研究区域问题将是宝贵的原始文献。
2.7 其它语种的地方文献收集
在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中,地方向世界展示自己,世界也需要了解地方,使得地方文献的多语种形式成为新增长点,要关注不同国家、不同语种的反映地方问题资料的收集。
2.8 利用计算机技术、数字化技术多角度地、深入地采集隐含在某些文献中的地方文献知识单元。
地方文献并不总是以独立的形态出现的,其中相当部分隐含在某一文献之中。“互注”、“别裁”是我国目录学的优良传统,然而,随着图书馆收藏数量的增加,图书馆对文献的组织、整序工作处于手工状态时期,在实际操作中却难以实现,成为地方文献资源采集中的一个薄弱环节。计算机技术、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使得图书馆对文献描述,揭示从整套(本)向知识单元深入已成为必须和可能。充分利用计算机编目对书目记录进行规范控制,对文献外表形式特征和内容进行多方位的描述揭示;利用MARC连接字段和编目软件的连接技术进行分析著录,对所需文献深入挖掘,使得隐含在某一文献如某一专著、报刊、论文集、会议录中的地方文献篇章及某一工具书、百科全书中的有关条目的书目得以揭示出来;对已全文数字化的含有地方信息的文献,通过书目数据与全文挂接,对隐含的地方文献的知识单元进行采集、提取,对于完善地方文献资源体系建设,提高地方文献的检全率、检准率提供了技术支持。
3 地方文献资源体系建设应该通过协作协调帮助实现
3.1 转变观念,从“占有”走向“拥有”
近年来,福建省地方文献资源建设有一定的进展,但地方文献工作总体上还处于初级阶段,图书馆在地方文献资源建设上所作的努力,仅是局部和零散的,与社会发展和读者对其要求还差很远。地方文献的资料性和广博性特征及其表现在出版发行的无规律性和收藏、存储部门的分散性,致使图书馆在完全“占有”地方文献资源方面的愿望不可能实现。
当前,地方经济建设步伐加快,尤其是各级领导决策参考需要,地方工农业生产发展的市场需要,城镇改造,风景名胜及历史文化名胜、人文景观的修复和保护工作的开展以及对外文化交流和旅游的需要等,使得社会对地方文献查阅的要求日益增长。文献的广博性,多样性也要求图书馆的地方文献资源概念要拓宽,而且有保存人类文化遗产——文献知识的机构不仅只是图书馆一家,图书馆不可能也没必要占有多领域多专题的所有原始文献。社会发展要求图书馆转变传统的狭隘的“占有”资源观念而向广博“拥有”的领域发展,即要向如何去获取这些文献的能力、手段、方式、方法方向发展。这也是现代图书馆员角色转换中的重要观念,新时期图书馆员应起到知识领航员的作用。
3.2 建立横向联系,加强协作协调,合理“拥有”资源
地方文献的出版发行往往是无规律和多渠道的,除公开出版物外,绝大部分的地方文献经常以内部出版,电子存储、图表、图片、手抄、广告、书信、书画、拓片、微缩复制等形式流传,载体各异,形式多样,追溯与传承年代久远。地方文献这种非正式出版物(非卖品)多的特点和部分以实质物体出现(如碑刻、造像等)的情况,使大量地方文献基本是在本地区相关系统内散发,且多一次性刊印和制作(音像资料等),不会再版,被相关部门收藏。这不仅突出了地方文献和地方人文资料的珍贵性,同时也确定了图书馆地方文献的收藏强度和难度。因此,在地方文献资源体系建设中必须走出以往想凭一己之力独家“占有”原始文献的认识误区,要破除本位主义加强协作、协调,建立横向联系,进行横向挖掘,全方位建设地方文献资源体系,做到拥有大于占有。
由于地方文献是记录与地方知识有关的资料,是了解与研究地方人文地理、政治经济、风土人情以及社会发展的重要信息资源,所以各系统各类型收藏单位均重视收集文献,内容与图书馆虽有平行重复,但各有所侧重,保存有许多图书馆未入藏的地方文献,在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时代,图书馆的工作重心向“知识管理”转移,服务重心向“以人为本”转移过程中,图书馆要立足藏为用,要以“用”为出发点,去拥有浩瀚的地方文献资源。这就需要图书馆加强横向联系,注意横向挖掘,开展协作协调。努力避免重复、交叉收藏现象。要保证重点,突出特色,以需定藏。本着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平等互利的原则,主动深入地开展工作,利用有偿交换、馆际互借、复制、载体转换、联合编目、网上搜集等手段广泛地去搜集获取拥有相关单位的文献资源,通过科学的知识集合形成系统化。只有加强协作协调才有力量,有规模才有效应。图书馆也只有通过这种跨系统的横向联系、横向挖掘、相互协调共同建设地方文献资源体系,才能实现从零散局部的占有到有重点、有特色的最大限度的合理拥有。
4 建设高质量的地方文献资源数据库
4.1 地方文献资源数据库建设要重视文化内涵的挖掘
地方文献是对地方文化的记录和反映,它的内容包容了一个地方在各个时代的各方面的种种情况。地方文献和地方文化具有天然的密切联系,地方文献的内容反映着地方文化,而地方文化则是地方文献产生的基础,在地方文献的内容反映地方文化的同时,其本身也就是地方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以福建为例:福建文化的传统源远流长,古闽越文化的遗传,汉唐以来,北方汉民的南迁入闽,中原汉文化的交汇,宋、元、明泉州“海上丝绸之路”域外文化的传入交融,使福建文化在承袭和发展中原优秀文化的同时,吸收融会了外来文化的思想养料而异彩独呈。诸如闽学、文史、戏剧、音乐、刻书印刷、陶瓷、工艺、茶艺、民俗、方言等具有浓烈的地方色彩。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与台湾一衣带水的密切关系,福建文化对台湾文化的影响,形成了闽台文化的地域属性,还特别影响到港澳地区,而且超越时空,辐射到东南亚及日本、朝鲜及全世界诸国,其内容涉及政治、思想、科技、文学、教育、工艺、民俗、宗教、特产、闽台关系、华侨移民、中外交流等领域。这其中蕴藏着的文化内涵,是一种精神资源和无形资源是极为宝贵的资源。鲁迅先生说过:“现在的文学也一样,有地方色彩的,倒容易成为世界的,即为别国所注意。打出世界上去,即于中国之活动有利。”(《鲁迅书信集——致陈烟桥》)虽然鲁迅这里说的是文学,但对其他领域也有普遍意义。越是反映有地方性的东西,就越有世界性。世界经济全球化,地方需要同世界交流。因此,我们在地方文献资源数据库建设中不但要注意其地域的特征,而且更要重视其文化内涵的挖掘,展示传统优秀文化的魅力和其现代活力与风采,以使其在地方文化经济建设发展中发挥更加充分的作用。
摘 要:地方文献记录了一个地区的地理环境、经济发展、文化背景及人文历史等多方面情况。后人根据文献记载了解探究当地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发展进程,具有不可估量的收藏价值和历史人文价值。地方文献的真实性、完整性对当地历史的记录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图书馆收集管理地方文献对还原历史、传承文化有着非凡的意义。图书馆在对地方文献的收集与管理过程中也遇到了关于收集范围、收集办法和管理原则上的问题,多年来一直在寻找和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为了能更好完成收集整理地方文献的任务而不断努力。
关键词:地方文献 收集 整理
中图分类号:G2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09(c)-0158-02
在地方文献的收集与管理中,怎样去提高地方文献的收集和管理水平,怎样对地方文献进行开发和利用、如何实现共享,一直以来都是备受关注的。在当前的地方文献收集与管理中,应当遵循合理科学的方法,树立起正确的观念,引入先进的收集与管理模式。地方文献的资料收集工作十分繁杂,涵盖范围也非常广,如:民间故事、史志、杂志、报纸、调查资料等,涵盖了风俗、地理、人口、文化、经济、历史等多个方面。
1 地方文献收集与管理现状
我国拥有悠久丰富的文化历史,为了更好传承历史,建设发展我国的精神文化生活,收集整理记载着我国各个地区各个时期的人文历史情况的地方文献就显得尤为重要。我国公共图书馆担负着保护文化遗产的重任,而由图书馆负责收集、整理和利用地方文献,正是保护传承文化遗产的体现。我国政府一直对地方文献收集和管理工作非常重视,而且地方文献收集和管理工作正在日趋完善,但在工作过程中,也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因为地方文献复杂多样,生产单位各不相同,自成体系,出版发行渠道也不断变化,再加上有些地方在思想意识上对这项工作不够重视,相应的资金短缺,现行的图书馆系统缺乏共享机制等问题,这些都严重阻碍地方文献收集和管理工作的发展。
2 地方文献收集与管理的意义
地方文献,顾名思义,是关于某一地域的文字、符号记载。地方文献在内容上详细记录某一地域内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历史发展状况,通过对地方文献的研究可以深入了解当地文化及其发展背景,是探索一个地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历史的重要途径,所以地方文献的收集和管理工作对推动地方文化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地方文献有两个特点:地域性和史料性。地域性是指收集文献的范围,无论文献记载的内容是什么,都要求是这一个地区范围内所发生的事情;史料性是指所收集的文史资料必须真实客观、具有考察价值。正因为地方文献具备地域性和史料性的特点,所以对地方历史资料进行的保护工作会为后人研究地方历史提供可靠的依据。
3 地方文献收集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1 对收集与管理地方文献不够重视
地方文献收集和管理工作在我国已开展几十年,但同国际同行的文献管理模式相比,有明显的不足之处。一些地方图书馆对地方文献收集和管理工作的意识薄弱。首先,地方文献在概念含义上模糊不清,各地方自行定义,导致收集到的资料良莠不齐。内容偏杂不正规的文字记载也被当作文献保存,造成图书馆资源的消耗,影响工作效率,而一些真正有价值的文献资料由于出版等原因,得不到图书馆的发现、认可,使这些珍贵的文献没有得到应有的保管,失落民间。这些现象都说明,在地方文献收集与管理工作上缺乏科学合理的管理意识,同时在收集管理方法上也存在问题,例如:收集的范围、方式都存在不当,造成资料重复、劳动重复。
3.2 收集文献的资金不足
充足的资金投入是地方文献收集整理工作的必要保障。地方文献收集需要人员通过采购、探访、交换、复制等方式进行,每一个环节的工作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近年来政府虽然加大在图书馆文献收集方面的投入力度,但远远不能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地方文献收集整理工作需要常年不断坚持进行,特别是少数民族的地方文献更为珍贵,但因地处偏远对文献资源不够重视,已有部分文献资料失传。对这些少数民族的文献资料的收集整理保护需要更多的资金投入,但往往因为当地不够重视,资金长期处于缺口状态,珍贵的文献资源得不到应有保护。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是当地相关部门和文人学者支持,而他们的力量远远不能保证地方文献收集整理工作的正常进行。
3.3 缺乏较好的地方文献开发与利用
随着我国文化产业的大力发展,地方文化、旅游文化日益兴盛起来,这就要求地方图书馆不仅要保存好地方文献,还要大力开发和利用地方文献资源宣传该地的独特民俗,促进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而在实际工作中,一些图书馆和地方政府没有意识到地方文献的开发利用价值,这种只管不用的现象应该尽快得到改进。
3.4 资源共享机制不完善
地方文献的收集与管理是一种复杂需要协助的工作,在某一文献的收集整理过程中也许会需要几个附近地方图书馆或当地相关部门的支持协助,而目前我国地方文献的收集与管理的机制中,缺乏共享机制,这也给地方图书馆文献的收集整理工作带来困难。由于各地图书馆之间,各个相关部门之间不能积极配合协同收集,致使一些宝贵文献资料遗失。同时,给读者需要异地文献资料时由于]有共享机制,不便使用,造成资源闲置,不能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需要。
4 对地方文献收集与管理中问题采取的措施
4.1 树立科学的文献收集与管理观念
地方图书馆作为地方文献收集与管理的主体,要明确科学合理的文献收集与管理观念,正确认识地方文献收集与管理工作的重大意义。要想采取适当合理的方式方法把收集文献这项工作做好,首先在地方文献含义的确认问题上要制定出统一,完善的标准;其次采用科学管理文献的方式,学习先进经验,从地方文献的保存、分类、目录制作等着手,建立完善的地方文献收集与管理体制,为广大人民群众带来精神享受。
4.2 保障资金投入,保障地方文献收集与管理工作正常进行
地方文献的收集与管理工作,特别是其中的收集工作,需要长期稳定的资金支持,这就要求公共图书馆及相关的政府部门,把地方文献的收集与管理工作放在首位。在人员配备、物力资源、资金投入等方面持续关注,重点扶持,同时吸引社会力量共同关注地方文献的收集与管理工作,把地方文献记载的当地文化特色与企业活动相结合,互相带动、互相促进,获得企业资金支持,搞好地方文献的收集与管理工作。
4.3 积极开发和利用地方文献
随着近些年我国旅游文化的兴起,一些地区的民俗文化成为带动当地旅游经济的重点,而正是对地方文献充分开发和利用,才起到了促进地域特色文化传播,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作用。因此,公共图书馆和相关部门在做好地方文献收集与管理基础工作的同时,还要发挥文化窗口宣传的优势,大力开发利用地方文献,从而促进地方的发展。
4.4 建立起完善的文献资源共享机制
为了更好完成地方文献收集与管理工作,为了更好为读者服务,为了能高效利用地方文献,建立完善的文献资源共享机制是非常有必要的。地方政府在文献资料的收集过程中,要负责协调各相关部门间的关系,建立资源共享机制,各图书馆之间地方文献资源实现了共享,这样就方便异地读者对文献资源的阅读。
5 结语
总之,公共图书馆作为智能部门,要充分认识到地方文献收集与管理的作用。地方文献不仅记载和传承着地方文化历史,若充分开发还能带动地域经济发展,因此,要勇于面对问题,采取适当措施,改变观念,把地方文献收集与管理工作长期稳定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论文摘要:在地方文化背景下开发化学教学资源,不仅能充分利用地方文化资源,满足不同地域的学生学习差异性的要求,促进地方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而且能把人文知识与化学知识完美的结合在一起,使学生从一个更完整的角度理解化学、学习化学。本文以苏州地方文化为例,探讨了在苏州地方文化资源中的化学教学资源的开发及利用。
一、地方文化与化学的关系
文化是一个多定义的名词。狭义的文化特指人类的知识创造活动,是用概念、范畴、法则等抽象形式建构的理论观念体系。广义的文化则是与自然相对的人化,它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人类形成的物质及精神力量的积累程度和表现方式的确证。化学是一种文化,文化视野下的化学教育是人文和科学的融合。
“地方”这一概念带有地域性、本土性的特点。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即使在一省内,各地市的社会、自然条件也可能有较大差别,故而“地方”可以指一个省、一个市,也可以指区、县或学区甚至更小的地方。地方文化是在当地特定的历史、宗教和地理环境下人们在生活中积累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地方文化具有极强的地方特色,利用地方文化资源开发教学资源,不仅能满足不同地域的学生学习差异性的要求,同时可以使学生在学习文化、感受文化、领悟文化的过程中学会创造文化,这对地方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文化资源的存在形式各有不同。要对其进行开发利用,首先要对零散的地方文化资源中的乡土文化和风土人情等进行了解。为了使掌握的地方文化资源信息是最全面的,有时甚至还要通过实地的参观对其进行进一步的考察。地方文化资源的来源十分广泛,大致可分为人文历史资源、自然环境资源、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文献资源四类。
人文历史资源包括历史文物、人物传说、风俗习惯等。在各类人文历史资源中都蕴含着丰富的化学教学资源。如:博物馆中的陶瓷、金银铜器等文物;古文化遗址、古窑址、古墓葬、历代名人胜迹等;历史掌故和人物传说中的化学人物;各地的风俗习惯中的饮食文化等,其中包涵了多样的化学内容。
自然环境资源通常包括矿物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和生物资源等。在矿物资源、土地资源和水资源的成分鉴定及检测中,化学的检验方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在生物资源中也蕴含着丰富的化学教学资源。
“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包括:口头传统和表述、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传统的手工艺技能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人类以口头或动作方式相传,具有民族历史积淀和广泛、突出的代表性。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中,口头表述的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造纸术、印刷术、制碱工艺等传统技艺中,都有化学的影子,而在节庆活动中的服饰文化和制造气氛的烟花爆竹文化中更是离不开化学。
所谓的文献资源是迄今为止积累、存储下来的文献之总和,是社会上广泛分布的文献的集合,是物化了的知识财富的存在形式。大量的以史籍文献形式出现的精神文化遗产资源,不仅实录了有关文物、建筑群、遗址产生的来龙去脉,而且记载了不同历史时期人类为生存发展而从事的各项社会实践活动及其成果;而以影视传媒和网络形式出现的文献资源,更是为历史的记录增添了一份色彩和活力。在史籍文献如地方史、地方志和地方文化宣传片、地方网站资源中,不乏有对化学技术、化学发展的记载。
二、地方文化背景中化学教学资源的开发方法
在每类资源中都有与化学相关的资源存在,只是他们以不同的形态存在。在对地方文化资源进行初步分类整理后,我们获得了很多和化学相关的资源。这些资源要运用于化学教学中,就必须与教材内容进行联系,进行取舍,提取出可以利用的部分,拓展教学的内容。
以苏州的地方文化资源为例:苏州是我国重要的一座历史文化名城,一向被认为是人文荟萃之地和文物之都,地方文化资源丰富而多样。我们以苏州的地方文化资源为背景开发化学教学资源,步骤如下:
1.整理苏州的地方文化资源,找出与化学相关的内容。
首先通过对苏州的各种资源进行了解和整理,按照人文历史资源、自然环境资源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和文献资源对其进行分类。苏州的人文历史资源主要包括博物馆资源、园林资源、遗址资源等;自然环境资源包括湖泊资源、矿物资源(包括金山石资源、阳山高岭土资源)、湿地资源、碧螺春茶叶资源等;苏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包括表演艺术昆曲、传统音乐古琴;传统知识技艺包括苏州宋锦、苏州绎丝、苏州香山帮传统建筑营造技艺、陆慕御窑金砖制作技艺;礼仪与节庆活动等。
其次在这些资源中找出与化学相关的内容。如:苏州博物馆里有大量的陶瓷和金属器皿展品,里面蕴含了丰富的陶瓷和金属冶炼的化学知识;水资源蕴含着丰富的水化学和微量元素的化学知识,湿地资源里蕴含着丰富的生物化学内容;在丝绸染色工艺、国画颜料制作、苏州仿古铜器制作技艺、桃花坞木板年画、陆慕御窑金砖制作工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里蕴含着丰富的化学工艺技术。而地方史籍、地方文献、地方网站和传媒中,可以找到与化学相关的人物、历史事件、故事传说。具体分类见下图。
2.分析地方文化资源中与化学相关的内容,确定其时应的教材内容。
在第一步整理的基础上,确定它们与教材内容的相关性。我们例举了苏州地方文化资源中的某些与化学教学相关内容,确定它们在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化学教材中的位置,便于教师在化学教学中进行应用。具体内容见下图。
苏州是中国古代最早的炼丹活动中心之一,弯窿山、西山和观前街的玄妙观都有古代炼丹的传说。结合必修1专题1“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的第二单元“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的教学,可介绍炼丹和炼金是化学实验的最原始形式,让学生了解中国炼丹包括苏州炼丹对化学发展的贡献。
苏州历史悠久,苏州历史博物馆的馆藏文物记载了苏州自2万年前旧石器时代至明清时期的社会发展历史概貌,有一些也是中国化学工艺发展的标本。必修1专题3“从矿物到基础材料”第三单元“含硅矿物和信息材料”和选修教材“化学与生活”的专题3“丰富多彩的生活材料”的第二单元“功能各异的无机非金属材料”,是对无机非金属材料硅的性质及硅酸盐矿物和硅酸盐产品的教学。结合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可对博物馆中的古代陶瓷胚体的演变、陶瓷釉色的变化、陶瓷制作工艺的改良等介绍,让学生了解中国陶瓷技术发展和化学工艺发展的关系。结合必修1专题3“从矿物到基础材料”的第二单元“铁铜的获取及应用”的教学,可利用博物馆中展出的青铜器、金银饰品、文献资源中干将莫邪铸剑的传说等帮助学生了解青铜器的演变,体会铁、铜的冶炼对人类文明的重要影响,体会苏州悠久的冶金历史和引人注目的成就。
苏州的饮食习惯是一种极具地方特色的文化。结合必修2专题3“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的第二单元“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和选修1《化学与生活》专题2“营养均衡与人体健康”中对糖类、油脂、蛋白质等的教学,可介绍苏州特色饮食中的化学知识:如陆稿荐的酱汁肉、万山蹄等的红烧秘诀与氨基酸与糖的反应有关,东吴酒厂的冬酿酒是糖中的淀粉发酵的中间产物,臭豆腐的香味来自蛋白质的分解,等等。也可以结合苏州名茶碧螺春探讨茶叶中蕴含的化学知识如单宁酸、咖啡碱等,结合阳澄湖蟹介绍蛋白质的营养。
水文化是苏州文化的名片,保护苏州的环境必须从保护苏州的水资源开始。结合选修1《化学与生活》专题1“洁净安全的生存环境”的第二单元“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中对水质评价与污水处理等一系列问题的教学,可以利用苏州的文化宣传片“水天堂”让学生了解苏州水文化的整体情况;通过世界首部环保法规乾隆二年(1737年)苏州府颁布的“永禁虎丘染坊碑”,了解苏州历史上对水资源的保护,结合太湖等水域或湿地的水体富营养化讨论苏州的水资源的现状,让学生更加重视对身边水资源的保护。
苏州是丝绸的故乡,太湖流域留存有新、旧石器时代的遗址,见证着丝绸历史的悠久。园区唯亭镇草鞋山出土了六千年前的纺织品实物残片;吴兴钱山漾出土了四千七百年前的丝织品实物;吴江梅堰又出土了四千年前的大批纺轮、骨针以及带有丝绞纹和蚕纹的陶,这都说明了苏州古代先辈很早就掌握了养蚕纺丝的技术。结合必修2专题3“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的第三单元“人工合成有机化合物”和选修教材《化学与生活》专题3“丰富多彩的生活材料”的第三单元“高分子材料和复合材料”中对生活里广泛应用的合成高分子材料和复合材料的教学,可以利用苏州丝绸博物馆的资源,补充介绍丝的成分、丝的染色等化学知识,了解苏州地方独特的服饰文化。
苏州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历史上有不少名人与化学相关。必修2专题3“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第一单元介绍了化石燃料与有机化合物,而中国最早对石油使用的记载和“石油”二字来自“梦溪笔谈”,它的作者北宋著名科学家、文学家沈括与苏州有很深的渊源,青少年时期在苏州外婆家的经历和接受的教育对他一辈子都有影响。在必修1专题2“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的第二单元“钠、镁及其化合物”对碳酸钠的性质和应用进行教学时,介绍了我国化学工业的奠基人侯德榜,其实发现侯德榜的伯乐是陈调甫,苏州人,毕业于东吴大学(现苏州大学),是中国第一位自己培养的化学硕士,也是我国纯碱和涂料工业的奠基者之一。而最早帮助陈调甫制碱的吴次伯是在苏州建造中国第一座汽水厂—瑞记荷兰水(汽水)厂的厂主。在化学1专题4“硫氮和可持续发展”中进行磷和硫的教学时,还可介绍在苏州建立第一座火柴厂的“中华火柴大王”刘鸿生斗智斗勇挤掉洋火柴的事迹。这些人物的介绍,可以让学生了解苏州化学工业的发展,树立为家乡建设服务的决心。
三、地方文化背景下化学教学资源开发要注意的问题
1.资源选择以生为本
地方文化资源繁多复杂而零散,化学又广泛地存在于生活之中,几乎所有的文化资源中都有与化学相关的内容。因此,在地方文化背景下开发化学资源时,选择合适的资源是至关重要的,它直接影响到学生对化学的态度及其学习效果。在选择资源时应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情况,考虑教材中学生要学习的化学教学内容,优先选择学生“熟悉而又陌生”的资源来开发。所谓“熟悉而又陌生”是指学生对资源的存在或化学知识熟悉,但是对它们其中的一个或相互的关系不了解。这样的内容最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也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
2.内容组合兼容并蓄
相对于教材的单一存在形式来说,地方文化资源可以说是种类丰富多彩,形式多种多样。只有在大科学的开放性视野下进行化学教学资源的开发,才能有利于地方文化资源的整合和完整利用;只有在大科学的开放性视野下进行化学教学资源的教学,教师才能全面的教学,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科学。因此,这类教学资源的利用不仅要注意学科间知识的融合,更要注意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不仅要加强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学习,更要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不仅要加深学生对地方文化的了解,更要培养学生对地方文化的热爱之情。
3.教学方式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