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儿科呼吸系统疾病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我院儿科日门诊量平均为15人次,以下总结2006年1月~2008年12月我院就诊患儿10 395人次,年龄从新生儿至12岁,对儿科各系统疾病在门诊患儿中所占的比例加以分析如下。
临床资料
各病种的年均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意义(P>0.05),呼吸系统疾病以冬春季节发病率相对较高,其余各类疾病在全年中不同时段发病率无大的区别。门诊就诊患儿中绝大部分为呼吸系统疾病,占全部病例的>80%,其中包含了上呼吸道感染、咽-扁桃体炎、急性支气管炎、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等。主要原因为气候、地理因素所致,高寒缺氧,对儿童这一特殊人群而言,较成人有着更大的影响。因儿童各器官尚未发育完善,尤其是低龄的婴幼儿患者,对缺氧的耐受性更差,一旦发生呼吸系统感染,则症状相对平原地区患儿明显,且进展较快,需要积极加以救治,防止病情加重或迁延不愈。
占第2位的是消化系统疾病(819/10395),所占比例<10%,主要包括功能性胃肠疾病、肠道感染(细菌性和病毒性肠炎为主)等。患儿表现为呕吐、腹泻、腹痛、便秘等消化道症状,多数无脱水,少数伴有轻至中度脱水,给予调节胃肠功能药物和止泻、对症治疗后病情很快好转,部分患儿需静脉补液,纠正电解质紊乱、酸碱失衡。泌尿系统疾病(79人次)主要以下尿道感染为主,间有个别肾炎、肾病及无症状肉眼血尿患儿。
其他病例(418/10395)是指一些少见或散发的病种,如先天性疾病(包括先天性心脏病、脑发育不良、先天性凝血因子Ⅳ缺乏症、蛛网膜囊肿等),过敏性疾病(包括湿疹、过敏性紫癜、过敏性皮炎等),营养不良性疾病(包括低钙血症、小儿佝偻病、维生素缺乏症、缺铁性贫血等),炎症性疾病(甲状腺炎、肛周脓肿、甲沟炎、外阴炎等),寄生虫病,疝(腹股沟斜疝、脐疝、腹壁疝)等,以上病种综合起来占第3位,约4%。
具体统计数据,见表1。
讨 论
呼吸系统疾病在城市的死亡率占第3位,而在农村则占首位。呼吸系统感染主要原因为气候、地理因素所致,高寒缺氧,对儿童这一特殊人群而言,较成人有更大影响。因儿童各器官尚未发育完善,尤其是低龄婴幼儿,对缺氧耐受性更差,一旦发生呼吸系统感染,则症状相对平原地区患儿明显,且进展较快,需要积极加以救治,防止病情加重或迁延不愈。
因近些年来国家儿童基础免疫计划的执行,加之人民群众对健康知识认识的不断提高,生活经济条件的逐渐好转,大多数儿童均能按时按序进行预防接种,故传染病(79/10 395)发病率逐年下降,散发传染病病种主要有水痘、风疹、腮腺炎、细菌性痢疾、手足口病等,经过相应隔离治疗后亦很快痊愈。
新生儿疾病(98/10 395)所占比例很少,主要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缺血缺氧性脑病、脐炎等,这与人们讲求优生优育,定期进行产前孕期体检,新法接生的推广有关,对降低新生儿患病率及病死率有很大帮助。
【关键词】 咳嗽/中医药疗法; 旋覆代赭汤/治疗应用; 清肺平喘; 儿童,学龄前
刺激性频咳又称呛咳,是小儿呼吸道疾病的常见症状之一。因多见于上呼吸道感染如咽炎、扁桃体炎、喉炎等咽部刺激症状明显者,故又有“咽源性咳嗽”“喉源性咳嗽”之称,亦可见于下呼吸道感染,支原体感染者尤易出现此类性质的咳嗽。因其咳嗽频率高而使得患儿痛苦、家长焦躁,迫切希冀迅速解除症状。旋覆代赭汤出自张仲景《伤寒论》,功擅降逆化痰,益气和胃,临床多用于消化系统疾病。近年来更被广泛应用于神经系统疾病[1]、五官科疾病[2]、呼吸系统疾病[3]等。笔者取其降逆化痰之功治疗小儿刺激性频咳效果显著,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自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200909/12门诊患儿共30例,其中男19例,女11例;年龄2岁7个月至15岁;病程1~5 d。伴发热者12例,肺部可闻及干湿啰音者9例。治疗前行胸部X线检查者9例,正常者2例,符合支气管炎改变者3例,符合肺炎改变者4例。上呼吸道感染14例,气管炎8例,肺炎8例。在外院行支原体抗体检测者9例,其中阳性者7例。中医辨证为风热袭肺证10例,寒郁肺热症11例,痰热闭肺证7例,气虚肺热证2例。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第7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4]上呼吸道感染、气管炎、肺炎的诊断标准。1.2.2 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管理局1994年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医儿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5]咳嗽的诊断及证候分类标准。
1.3 纳入标准
(1)具有刺激性频咳症状的呼吸道感染患儿;(2)未服用其他药物;(3)家长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
(1)未按规定服药,不能坚持治疗者;(2)资料不全影响疗效者。
1.5 治疗方法
主方:旋覆花10 g(包煎),代赭石10 g,半夏5 g,黄芩、浙贝、前胡、射干各10 g,生甘草5 g。加减:伴发热者加生石膏25 g(先煎);表寒未解者加炙麻黄5 g;痰涎壅盛者加莱菔子10 g;纳差者加焦三仙各10 g;便干者加制军10 g或生军5 g(后下);素易感体虚者加太子参15 g。水煎,每日1剂,分2~6次服,疗程3~5 d。要求患儿在治疗第4天复诊,若症状体征均已消失则可停药;症状体征未完全消失者继续治疗2 d,于治疗第6天复诊。
1.6 观察指标
以咳嗽情况为主要观察指标,体温及肺部体征为次要观察指标。
1.7 疗效判定标准
刺激性频咳为一临床症状,目前尚无统一的疗效判定标准。作者自拟疗效判定标准:(1)显效:经治疗后,刺激性频咳消失或明显改善,症状消失在80%以上,发热者体温恢复正常,有肺部体征者肺部体征消失;(2)有效:经治疗后,刺激性频咳较前明显改善或减少50%以上,发热者热势减低,有肺部体征者肺部体征减轻;(3)无效:经治疗后,刺激性频咳无明显好转,减少率低于50%,或加重,发热者热势无减低,有肺部体征者肺部体征无明显减轻。
2 结果
用药3 d,显效15例(50%),有效15例(50%);用药5 d,显效27例(90%),有效3例(10%)。
3 讨论
刺激性频咳主要病机为肺失清肃、气逆于上。旋覆代赭汤出自张仲景《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者,旋覆代赭汤主之”[6]。原方由旋覆花三两,人参二两,生姜五两,代赭石一两,甘草三两(炙),半夏半升(洗),大枣十二枚(擘)组成。具有和胃化痰降逆功效。方中旋覆花咸,温,入肺、肝、胃经,消痰,下气,软坚,行水;代赭石重镇降逆,二药相合善能降气以治嗳呃;半夏、生姜辛温而散,涤痰散饮,开心下之痞结;人参、甘草、大枣甘温以补脾胃之虚,诸药配合,除痰下气,而消痞除噫。笔者取本方理气降逆之功降肺气、复清肃,则频咳速止。临床应用中因小儿多实、热之症,故弃方中参、姜、枣,防其壅滞助热,仅在素体气虚易感者加用太子参以扶正祛邪。甘草润肺解毒,调和诸药,改炙为生防其壅滞,加黄芩清解肺热,前胡降气祛痰清热散风、射干消痰散结清热利咽、浙贝肃肺化痰。临床应用抓住刺激性频咳这一主症,对咽炎、气管炎、肺炎等呼吸系统疾病具此症状者均有效,符合祖国医学“异病同治”的原则;经加减化裁具有良好的止咳、解热作用,适用于风热袭肺、寒郁肺热症、痰热闭肺证、气虚肺热证等各型刺激性频咳,临床疗效理想。
参考文献
[1] 来建琴.旋覆代赭汤加减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45例[J].湖南中医杂志,1999,15(5):26.
[2] 孙大兴.旋覆代赭汤治疗内耳眩晕58例[J].陕西中医,1997,18(1):12.
[3] 谷志优,刘弟贵.旋覆代赭汤加味治疗胃性哮喘40例临床观察[J].湖南中医药导报,2003,9(2):26.
[4] 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1月-2015年6月收治的12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将患儿抽签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取PICU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关怀式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护理纠纷发生率,并对两组护理前后护理质量评分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护理纠纷发生率为11.67%,与对照组35.00%比较显著低(P
【关键词】 关怀式护理; 儿科重症监护病房; 护理纠纷; 护理质量
中图分类号 R473.7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29-0095-02
doi:10.14033/ki.cfmr.2016.29.051
随着社会和人类的不断进步发展,护理模式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从以疾病为中心到以患者为中心,再到以人的健康为中心,从强调“治愈”向“关怀照顾”逐渐转化[1]。PICU患儿病情危重,年龄小且暂时与父母分离,患儿受语言表达能力和自控能力差的影响,很容易出现不愿配合护理人员或哭闹等情况,这些因素都会让患儿及其家长对护理人员产生不信任感,从而导致护患纠纷,影响护理质量[2]。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指导下,PICU护理由单纯的疾病护理发展为以小儿及家庭为中心的关怀式护理,不仅满足了患儿的生理需求,还满足了患儿及家长的心理及精神需求。关怀式护理模式有效减少了PICU护理纠纷的发生率,提高了护理质量。本研究根据对PICU收治的120例患儿进行分析,来探讨关怀式护理对PICU护理纠纷及护理质量的影响,现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PICU 2014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12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将患儿抽签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男28例,女32例,年龄5个月~8岁,平均(3.8±0.7)岁;其中心脏疾病16例,消化系统疾病13例,呼吸系统疾病14例,血液系统疾病8例,其他9例;患儿家长中26名为父亲,年龄21~43岁,平均(31.22±5.02)岁;34名为母亲,年龄19~39岁,平均(26.72±3.42)岁;家长受教育程度:32名为大专及以上,28名为大专以下。对照组:男27例,女33例,年龄5.5个月~8岁,平均(3.6±0.6)岁;其中心脏疾病患儿14例,消化系统疾病12例,呼吸系统疾病16例,血液系统疾病6例,其他12例;患儿家长中28名为父亲,年龄22~40岁,平均(29.22±6.04)岁;32名为母亲,年龄20~40岁,平均(26.48±4.14)岁;家长受教育程度:大专及以上29名,大专以下31名。两组患儿性别、年龄、疾病类型及家长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两组均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关怀式护理措施。关怀式护理措施如下:(1)心理护理。在患儿进入病房后,护理人员及时对其进行安抚,年龄较小的患儿将其抱入怀中进行抚触,年龄稍大的儿童给予玩具、漫画书,还可以陪其聊天,以增加患儿的安全感。同时向患儿家长解释PICU的探视制度及护理方式,主动介绍病房的环境,与家长进行交谈,从家长口中得知患儿的爱好以及生活习惯等,鼓励其说出心中的想法,了解家属的心理状态以及情绪的变化,进行谈心,主动对患儿的病情发展和药物的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告知,让家属做到心中有数,能够积极面对患儿的病情变化。(2)病房环境护理。病房整体以天蓝色、粉色为主,在墙壁贴上色彩鲜艳的卡通图片,采用粉色的被单被套。将室内温度控制在22 ℃左右,湿度控制在55%左右,定期通风换气,消毒,及时给患儿更换被褥。(3)家属健康教育。患儿进入PICU之后,护理人员及时向家长解释探视制度,讲解患儿的疾病类型、病情、注意事项、送入PICU的原因,以及对患儿采取的治疗护理方案,及时反馈患儿的病情变化,并解释家长需要准备的东西及应对方式。(4)对患儿家长进行出院宣教。在患儿治愈出院时,向患儿家长讲解患儿目前的情况,出院后的饮食、休息注意事项,以及运动锻炼方式。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比较两组住院期间护理纠纷发生情况;(2)比较两组护理质量。护理质量评估方法:护理质量考核小组每月评价护理质量,总分100分,包括结构质量30分、过程质量50分、结果质量20分。结构质量:环境、物品、仪器;人力资源配置;工作制度、操作规程及应急预案。过程质量:病房管理;护理安全;消毒隔离;基础护理;专科护理。结果质量:护理效率工作质量[3]。
1.4 统计学处理
选用统计学软件SPSS 19.0对研究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纠纷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护理纠纷发生率为11.67%(7/60),与对照组的35.00%(21/6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护理质量评分比较
两组干预前护理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结构质量、过程质量、结果质量以及护理质量总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PICU是专门针对急危重症患儿治疗的相对独立病区,可为患儿提供先进的自动化电子仪器进行连续监测,以便密切观察病情并提供生命支持[4]。因患儿病情危重、环境改变,并且与家长暂时分离,患儿的一切治疗、护理及生活照顾全权由医护人员负责,患儿在PICU治疗期间,受语言表达能力和自控能力差的限制,容易出现不愿意配合护理人员或哭闹等情况[5]。而家长无法时刻陪伴在患儿身边,也无法及时了解到患儿的病情变化,不能亲自进行照顾,这些因素都容易导致患儿家长对护理人员的误解,从而产生护理纠纷、影响护理质量。
随着护理模式从以疾病为中心转变到以人的健康为中心,大量研究显示传统的PICU常规护理仅关注患儿本身的疾病护理,已经逐渐无法满足患儿及家长作为一个整体的需求。关怀式护理模式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更加关注病区环境的改善、患儿及家长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它不仅提高了整体护理质量,也提升了护理人员自身的素质,从而为患者提供高品质的护理服务[6]。赵芳[7]认为,患者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更需要关心和照顾,需要医护人员更多的情感付出。而PICU在此基础上则更需要护理人员更为系统和整体的护理,不仅关注患儿本身的健康,也注重与家长的沟通和对患儿家长的心理护理和健康宣教,从而减少患儿及其家长的紧张焦虑情绪,避免了不必要的纠纷,提高护理质量。
综上,关怀式护理可明显减少PICU患儿及其家长的紧张焦虑心理,在减少护患纠纷、提高护理质量方面比传统的常规护理效果更突出,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敏敏,刘晓丹,赵妍妍,等.新生儿袋鼠式护理的研究进展[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31):3724-3726.
[2]彭剑雄.儿科重症监护室患儿家长焦虑心理和应对方式的相关性研究[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7):13-14.
[3]王芳,沈燕,周玉峰,等.综合儿科优质护理质量的调查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9(24):56-59.
[4]贺夕芬.优质护理服务在儿科病房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22):89-90.
[5]顾青华.人文关怀式护理在腹腔镜治疗未婚先孕异位妊娠患者中的应用[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5,40(6):833-834.
[6]刘婷,代振华,孟繁蕾,等.儿科专科护理质量管理实践及效果评价[J].中国护理管理,2014,14(1):67-69.
【关键词】 纤维支气管;PICU;重症肺炎;肺不张;细小异物吸入
随着儿科纤维支气管镜(以下简称纤支镜)的临床应用技术逐步成熟,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各种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治疗中,尤其用于各种原因所致肺不张的诊断及治疗。本院纤支镜自2002年开展以来已成功操作551例次,其中48例次用于 PICU中各种危重患儿肺部疾病的治疗和诊断,尤其肺不张,进行纤支镜检查及肺泡灌洗,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男35例,女13例,1~6个月16例,6个月~1岁18例,1~3岁9例,>3岁5例。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26例,重症病脑并肺不张12例,化脓性脑膜炎并肺不张5例,金粉吸入中毒1例,鼠药中毒并肺不张2例,汽车尾气吸入中毒1例,溺粪1例,思密达吸入性肺炎1例。
1.2 辅助检查 所有患儿均进行床旁胸片检查,提示各部位肺不张共35例,其中右下肺不张8例,右上肺不张13例,右肺过度通气2例,右上肺不张伴纵隔积气2例,左上肺不张6例,左下肺不张3例,右肺过度通气左肺透亮度增高1例,其中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并发肺不张13例,其余胸片提示肺炎:两肺斑片状阴影,经积极治疗肺部体征无好转2周以上,须持续NCPAP治疗共13例。
1.3 方法 所有患儿均在PICU内进行纤支镜检查及肺泡灌洗治疗,术前准备包括:①禁食水4 h;②地西泮镇静、阿托品应用减少气道分泌物;③监测:血氧饱和度监测、心电监护;④抢救器材:复苏囊、吸痰器及抢救药品如肾上腺素及阿托品;⑤准备好术中用药:生理盐水、甲硝唑、利多卡因、20%静脉用量抗生素。操作时患儿取仰卧位,未气管插管患儿用2%利多卡因鼻口咽部喷雾麻醉3遍,(
2 结果
术中发现粘液附着通气不畅或脓栓壅塞者给予反复冲洗吸引并留取标本送病原学检查指导治疗,其中发现支气管形态结构异常共25例:支气管开口变形狭窄2例,支气管形态异常1例,支气管结构异常1例,纵行皱褶变形2例,支气管塌陷6例,炎性狭窄10例,气管支气管软化13例,支气管内膜炎29例,支气管树转位1例,细小异物肉芽组织1例。术中无一例死亡。
3 讨论
3.1 PICU中以呼吸系统危重患儿多见,大多数患儿因病情危重,不适于搬动而不能进行相应诊断性检查又会延误治疗,由于纤支镜轻巧灵便,柔软可弯曲,能随时进行手术,直观地显示支气管的形态结构异常,有无肉芽赘生物、有无异物以及利用纤支镜进行肺泡灌洗术,行气管黏膜及肺活检钳取异物等,故具有临床症状及影象学检查所不可比拟的优越性[2],因而成为ICU中呼吸道管理的重要工具。本组48例患儿中35例床旁胸片提示肺不张,其中因原发病危重,长时间机械通气治疗并发肺不张的患儿有13例,由于一般呼吸道护理难以复张,故行纤支镜检查及肺泡灌洗术。结果发现气管支气管内膜炎27例,表现为黏膜充血,粘液附着、通气不畅26例,脓栓壅塞1例,均给予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灌洗液用生理盐水0.5 ml/kg次,甲硝唑10 mg/kg,20%静脉量敏感抗生素应用,局部抗炎治疗1~2次后取得良好效果,13例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儿多为两上肺不张,纤支镜下主要表现为炎性狭窄及粘液附着,可能与气管插管时间长,呼吸道护理时湿化液不宜进入上肺及有关,在做肺泡灌洗时由于气管插管影响纤支镜角度调整,可暂时上调插管位置甚至予以拔出气管,使肺泡灌洗得以彻底进行,灌洗过程中严密监护生命体征,SaO2、心率、面色及呼吸,若发现出现面色发灰、心率下降、SaO2下降时可快速拔除纤支镜给予复苏囊加压通气,必要时静脉推注阿托品0.02 mg/kg或者肾上腺素0.01 mg/kg,提升心率,待缺氧纠正后再进行肺泡灌洗治疗,13例插管患儿无1例在灌洗过程中死亡。同时发现这些肺不张患儿中支气管管口狭窄、开口位置异常2例,支气管软化6例,支气管塌陷4例,支气管形态异常2例,纵行皱折变形1例。说明肺不张原因除了疾病本身炎症外,还有气管支气管形态结构方面的异常,导致呼吸道分泌物不易排出。由此看出,随着纤支镜检查在儿科临床应用逐步增加,它已成为明确小儿肺不张原因的主要手段之一[3]。肺不张原因不同,镜下表现有所不同。
3.2 机械通气是ICU救治呼吸衰竭的重要方法,但在临床使用中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难以消除,影响呼吸衰竭和抗感染的治疗效果,因此肺不张是机械通气常见的并发症。支气管肺泡灌洗可有效清除支气管分泌物,减轻气道炎症。笔者的体会是若患者无自主呼吸完全机械通气治疗时尽可能呼吸道护理,定时湿化、拍背吸痰、引流、肺部理疗等方式使其复张,同时全身抗感染治疗,待患者自主呼吸恢复后若仍有明显肺不张,可在锻炼自主呼吸、撤机过程中,严密心电监护、抢救药品备齐的情况下行经气管插管纤支镜肺泡灌洗术。本组13例未达撤机指征的肺不张患儿,经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1~2次后,复查床旁胸片,10例复张,3例不张面积明显缩小,为临床撤机提供了条件,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3.3 纤支镜不但在肺不张的诊断中发挥重要作用,而且在治疗中也能发挥独特的优势[4],尤其对小的深部异物所致肺不张有独特的治疗作用。本组中金粉吸入中毒、汽车尾气吸入中毒、思密达吸入性肺炎及溺粪各一例,均为细小异物吸入,病因明确,病情危重,入院后立即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但由于金粉吸入及汽车尾气吸入患儿异物吸入量大,导致ARDS及MSOF最终分别于入院3、5 d死亡外,另2例患儿经过1~2次灌洗结合全身抗感染治疗均痊愈出院。
3.4 对于综合治疗2周以上无效的重症肺炎患儿,本组共13例,予积极抗感染、呼吸道护理及对症治疗,但一直表现为呼吸困难、发绀缺氧,需持续nCPAP供氧才能维持SaO2 95%左右,胸片表现为两肺斑片状影,为明确原因,予以纤支镜检查。结果显示:气管支气管软化7例(53%),支气管塌陷2例(15%),支气管结构异常2例,纵行皱折1例,异物性肉芽1例,支气管树转位1例,,所有患儿均可见支气管黏膜充血或苍白水肿,粘液壅塞,经支气管肺泡灌洗,同时作灌洗液培养明确病原菌或送病理检查,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并注入甲硝唑,20%静脉用量的抗生素局部抗感染1~2次后,1周内病情好转,胸片好转改为鼻导管吸氧者10例(77%),1例严重气管支气管软化者肺泡灌洗4次,同时予以补钙、骨化三醇应用,治疗2个月后痊愈出院,1例于3周以后痊愈出院,另一例确诊为嗜酸性肺炎。所以,纤支镜检查对于重症小儿肺炎疗效差者,不但可明确病因,使医生对患者家属有所交代,缓解医患矛盾,和谐医患关系,对其治疗也能发挥积极的作用。
综上所述,纤支镜在PICU中的应用显得非常重要,对各种原因所致肺炎、肺不张,对小的深部异物吸入的诊断及治疗均可发挥独特的作用,同时在PICU内进行手术操作,有各种监护及抢救设备,抢救药物,对手术的安全进行也起到保障作用,因而纤支镜可成为PICU中抢救危重患儿的一种重要工具。
参 考 文 献
[1] 刘玺诚.儿科纤维支气管镜术的进展.中华儿科杂志,1999,37(12):765-766.
[2] 刘玺诚,江沁波,江英,等.纤维支气管镜在儿科呼吸系统疾病诊治中的应用与分析.中国实用儿科杂志,1999,1(9):548-550.
关键词: 氨溴索 婴幼儿 肺炎
婴幼儿肺炎是小儿时期常见病,发病率高,死亡率占婴幼儿各种死亡原因之首。鉴于婴幼儿肺炎呼吸道分泌物多,痰不易咳出,肺部体征消失缓慢,炎症扩散而导致病情加重。我科应用氨溴索辅助治疗婴幼儿肺炎取得较好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共收集2005年5月~2007年5月在本科住院治疗的肺炎患儿110例,均符合婴幼儿肺炎诊断标准[1],排除发生呼吸衰竭、心力衰竭、先天性心脏病等并发症的患儿。其中男63例,女47例,均因咳嗽、气促、喉部痰响入院。双肺听诊可闻及固定湿性啰音,胸片示双肺纹理增粗,可见点片状阴影。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儿的年龄、性别、病情分度及入院前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1.2 治疗方法
两组均给予常规抗感染及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辅以盐酸氨溴索注射剂(沐舒坦,德国勃林格殷翰大药厂,每支2 mL含15 mg盐酸氨溴索)治疗,2岁以下7.5 mg/次;2岁以上15 mg/次加入5%GS 20 mL静脉滴注和(或)加NS 3 mL以5 L/min氧气驱动雾化吸入,1~2次/d,两组疗程均为7 d。
1.3 疗效判断
显效:治疗7 d,主要症状、体征(咳嗽、喉中痰鸣音及肺部啰音)消失;有效:治疗7 d,主要症状、体征大部分消失;无效:治疗7 d,上述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
1.4 统计学处理
计数资料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主要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
结果见表2。治疗组咳嗽、喉中痰鸣音和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经统计学处理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表2 两组主要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及住院天数比较
2.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结果见表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50,P<0.01)。 表3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2.3 不良反应
两组在治疗过程中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
3 讨论
婴幼儿时期容易发生肺炎是由于呼吸系统生理解剖上的特点,如气管、支气管管腔狭窄,粘液分泌少,纤毛运动差,肺弹力组织发育差,血管丰富,易于充血,间质发育旺盛,肺泡数少,肺含气量少易被粘液所阻塞等[1],且婴幼儿咳嗽排痰能力差,痰不易咳出,易致气道狭窄甚至阻塞造成通气与换气功能障碍危及生命。因此,有效祛痰、清除气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在婴幼儿肺炎治疗中显得十分重要。盐酸氨溴索是目前唯一用于临床的可静脉给药的呼吸道清道夫,能调节浆液性和粘液性分泌、使痰液稀释、粘稠性降低、激活粘液纤毛功能、促进粘液纤毛的运转,有利于痰液的排出。有报道它可促进呼吸道内粘液分泌,排除及减少粘液的滞留,因而显著促进排痰,改善呼吸状况[2,3]。本组通过应用氨溴索注射剂静脉滴注和(或)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患儿咳嗽、喉中痰鸣音、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经统计学处理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应用氨溴索注射剂辅助治疗婴幼儿肺炎有帮助清理呼吸道分泌物、促进排痰作用,与以往文献报道相一致。据研究[4],肺炎时蛋白渗出对肺表面活性物质有抑制作用,缺氧及炎症可对肺泡Ⅱ型上皮细胞造成损伤,从而影响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分泌。有报道[5]氨溴索能刺激肺泡Ⅱ型细胞合成和分泌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具有抗氧化、清除氧自由基,抑制炎性介质释放,防止肺泡塌陷,防止肺损伤的作用。氨溴索与抗生素有协同作用,在与某些抗生素(如红霉素、头孢呋辛等)合用时,可增加抗生素在肺组织及支气管分泌物中的浓度,缩短抗生素治疗时间,这对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非常有益。治疗组应用氨溴索注射剂治疗后,患儿症状、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及住院天数较对照组明显缩短,统计学结果显示有显著差异(P<0.01),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也进一步支持这一点。
本组资料结果显示,联合用氨溴索佐治婴幼儿肺炎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缩短住院日,且未见明显副作用。结合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可使药物变成细小雾粒容易到达终末支气管及肺泡,起湿化排痰作用,雾粒小不易呛咳并可同时改善缺氧症状,提高患儿及家长的依从性。因此,盐酸氨溴索佐治婴幼儿肺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参考文献】
[1] 胡亚美, 江载芳. 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 第7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 11741206.
[2] 方晓惠, 钮善福. 沐舒坦针剂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疗效观察[J].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2000, 27(2): 152153.
[3] 翁晓阳, 林春旺, 邓明红, 等.沐舒坦静脉注射治疗婴幼儿支气管肺炎的疗效观察[J]. 中国妇幼保健, 2006, 21(18): 20102011.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我们将2005年10月~2006年12月收住确诊的支气管肺炎240例,按单双日入院时间分为两组:单日入院者为观察组120例,男96例,女24例;双日入院者为对照组120例,男100例,女20例。两组病例年龄均在6个月~3岁。均有咳嗽,咳痰,发热,两肺可闻及痰鸣及湿鸣。所有病例均符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及全国呼吸会议诊断标准。两组病例患儿年龄,病情轻重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两组病例根据病情轻重均采用吸氧,抗感染、平喘、化痰等综合治疗,合并有心力衰竭者予强心、利尿、扩管、镇静。发热较著者予补液,补充热耗;有心肌损害者予营养心肌提高自身免疫力等对症治疗。观察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在体温正常后予胸部超短波治疗仪治疗。每日1次,连用3~5次。
疗效观察:①治愈:治疗7天以内,咳嗽咳痰消失,呼吸平稳,肺部痰鸣及湿鸣消失,双肺呼吸音清晰。②好转:治疗7~10天,咳嗽咳痰减轻,双肺可闻及少许痰鸣,双肺呼吸音粗。③无效:治疗10天后,咳嗽咳痰及肺部痰鸣无明显变化。
结 果
观察组咳嗽咳痰缓解时间为4.43±1.28天,肺部音消失时间为5.03±1.30天;对照组分别为6.17±1.64天,7.07±1.25天,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
讨 论
支气管肺炎是小儿最常见的肺炎,多见于3岁以下的婴幼儿,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尤以冬春寒冷季节及气候骤变时多见。由于婴幼儿气道、支气管腔相对狭窄,纤毛运动差,肺弹力组织发育差,黏膜下血管丰富,易于充血,气道黏液阻塞,加上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故每当气候变换,机体抵抗力下降时,细菌、病毒、衣原体、支原体、真菌等易于侵入,沿气管、支气管蔓延至肺泡,少数患者病原体由血行或淋巴路径扩散到两肺形成支气管肺炎。
超短波治疗是物理治疗的基本手法之一。其原理是利用超短波的高频振荡电流作用于人体进行治疗。通过电容电极输出能量,将患者置于电极之间,在高频电场的作用下,使机体的分子和离子在其平行位置振荡,并相互磨檫而产生热效应,这种热效应使肌体的表层和深层组织均匀受热,能增强血管的通透性,改善微循环,促进药物的吸收,加强组织机体的新陈代谢,从而达到抑菌、消炎、解痉、促进血液循环和组织修复,增强机体免疫力的作用。
通过本次观察,观察组应用胸部超短波佐治婴幼儿肺炎在缓解临床症状,促进肺部炎症吸收等方面疗效优于对照组,并且能够缩短治疗时间,减少抗生素的使用,减少病人的经济负担和自身的痛苦,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陆权,张育才.小儿呼吸系统疾病诊治进展.实用儿科杂志,2006,5.
小儿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较高,雾化吸入是临床治疗小儿呼吸系统疾病的主要方法,雾化吸入疗法具有操作简单,药物直达病灶,毒副作用小的优点,是临床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最常见的一种方法。但由于大多患儿不能主动配合治疗,要得到良好效果,护理干预是关键。现对2016年2月-11月在我院雾化吸入治疗的患儿352例护理干预总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2016年2月-11月,我院儿科雾化吸入患儿352例,确诊为上呼吸道感染180例,支气管肺炎92例,喘息性支气管炎68例,急性喉炎12例。其中小于1岁的有98例,1~2岁的181例,2~14岁的73例。选用的是雾化器1套,氧气设备1套。我院儿科雾化吸入常用药物:特布他林、普米克令舒、布地奈德混悬液、喘可治、糜蛋白酶、地塞米松等。
2.操作前准备
2.1 用物时福耗壳叭衔雾化方法最好的是使用空气压缩雾化吸入,它具有安全、有效、无创、无副作用、操作简单、可连续使用等优点,是值得推广应用的雾化方法。我院使用的是德国百瑞有限公司生产的雾化器。将配好药液放在治疗盘内,连接氧气管道,连接雾化器。
3.护理干预
3.1 病室环境:室温保持在22~24℃,室内空气新鲜,相对湿度在50~60℃。
3.2 心理护理:向患儿家长解释雾化吸入的目的、方法,说明雾化吸入对患儿无疼痛刺激。根据婴幼儿年龄特点进行不同的心理护理:①1个月~6个月婴幼儿对陌生环境不敏感,受外界因素影响小,能躺在母亲怀抱中迅速完成操作。若患儿不配合,通过哺乳、搂抱、换尿布均能使其安静,顺利接受治疗。②7个月~1.5岁患儿,对周围环境敏感,情绪波动较大,对父母依赖性大,父母可以边语言诱哄边用带响的玩具或手机逗其玩耍,以分散注意力。对于难带倔犟患儿,采用雾化-间歇-雾化,也可采取入睡后再进行雾化吸入。③1.5岁~2岁患儿处于语言理解阶段,能理解家长的意图,按照家长意思去执行。如家长称赞、鼓励能使其获得满足感;故护士要指导家长耐心诱导患儿配合治疗。④2岁及以上患儿,已经可以理解语言,故做雾化吸入前,告知不必害怕,并将配合治疗的患儿作为榜样,采取分散其注意力、讲故事、看图画等诱导其配合治疗。
3.3 患儿选择:仰卧位较坐位潮气量降低,胸廓活动度小,使肺活量降低,从而影响治疗效果,不宜采用。意识模糊患儿易采取侧卧位。侧卧位可使膈肌下移,增大气体交换量,提高呼吸深度,有利于雾滴直达病灶点。1岁以内的患儿可让家长抱着坐好,患儿取半坐卧位,家长手持雾化面罩。2岁以上的患儿可取坐位,对意识模糊的可抬高床头30°使其处于侧卧位。
3.4 雾化吸入的方法:传统的雾化吸入法是先张嘴深吸气,然后屏住呼吸数秒,再用鼻呼气,此法不适宜小儿。对3岁以上能够配合的,嘱患儿用双唇包容雾化器上的口含器,尽可能用口腔吸气,鼻孔呼气。3岁以下不能配合的患儿可用面罩罩住口鼻,患儿哭闹不能坚持的可以稍停片刻待患儿平静后再雾化,也可等患儿入睡后进行雾化吸入[1]。临床观察我科患儿直接用雾化管道口对着患儿口鼻腔,雾化吸入充分,治疗效果更好。
3.5 雾量的调节:雾化吸入时雾量大小应根据病情而定,雾量过大易引起供氧不足,呼吸困难,雾量过小达不到治疗目的。一般氧流量5L/分。
3.5 雾化的时间:一般上下午各1次,间隔时间不少于4h。雾化吸人在空腹时及餐后1小时进行,每次吸入时间以15~20min为宜,痰液较多的(下转第页)
(上接第页)
患儿进行雾化治疗前后给予拍背吸痰或采间歇雾化吸入。
3.6 病情观察及注意事项:治疗中如出现过度换气或咳嗽等症状,可稍停片刻再做雾化。如果出现呼吸急促、口唇发干即通知医生进行抢救。治疗中雾化器与地面垂直,防止雾化药液流出影响治疗效果。如果雾量小或不出雾时应检查雾嘴是否堵塞或雾化管道是否通畅,必要时要更换雾化器。
3.7 做好呼吸道管理:呼吸道通畅是雾化吸入的基础,雾化吸入的目的就是稀释痰液从而利于患儿咳出。雾化后,黏稠的痰液被湿化后膨胀易堵塞支气管,应多变换,拍背,必要时吸痰[2]。
3.8 预防交叉感染:雾化器专人专用,告知家长用后用温开水冲净晾干,专用包装袋包裹。可连续使用,治疗完毕按一次性物品进行处理。
4.结果
本组352例雾化吸入治疗患儿中303例痊愈,47例好转,2例无效果。
5.小结
通过加强对患儿吸入治疗的护理干预,以及根据患儿病情、年龄的不同,确定吸入方法、、雾化量、吸入间隔时间,护士操作中要耐心细致,多讲解、多鼓励,与患儿及家长加强心理交流,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使患儿、家长及护士建立起相互信任的关系,增加了患儿的安全感及对治疗的依从性,减轻了不适症状的出现,有助于患儿顺利康复。确保了临床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关键词】胃食管返流;肺炎
胃食管返流是指由于全身或局部原因引起食管下端括约肌功能不全.导致胃内容物返流至食管的一种临床表现。胃食管返流可引起呼吸系统并发症,重者可致吸入性肺炎,目前临床研究多见于新生儿和婴幼儿,而对于成人的胃食管反流并肺炎临床治疗研究报道为数不多,故本人选取在本院治疗的相关病例,对其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治疗效果进行回顾、分析和总结。
1 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
1.1.1一般资料 本组16例系2009年2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住院及门诊病人;其中住院病人13例,门诊病人3例,年龄22至75岁,男性12例,女性4例。
1.1.2临床表现均以咳嗽,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发热而就诊。同时有阵发性夜间呛咳、气喘、反酸、嗳气史,合并支气管扩张,胃癌术后食道憩室各1例,消化性溃疡4例。胆石症胆囊炎合并浅表性胃炎6例,高血压病5例,冠心病5例,肺心病合并糖尿病2例。反复肺部感染10例。16例中60岁以上的老年人8例,病程一周至四年不等。
1.2诊断方法
1.2.1辅助检查胸部摄片检查16例,均有不同形态,不同部位的肺炎征象,胃镜检查14例,证实有胃食道反流,2例拒绝做胃镜检查,心电图检查16例,10例异常。
1.2.2询问病史 认真询问病史很重要,是诊断本病的主要线索,尤其是中老年人,凡有阵发性夜间呛咳、气喘、嗳气、反酸的病人反复发生肺部感染要高度怀疑本病的可能。
1.3治疗方法
在积极治疗合并症感染的基础上加用胃动力药,如吗丁啉、普瑞博斯、胃复安,可单独使用,剂量为10mg每日三次口服。疗程4到6周。
2结果
16例病患中,14例治愈,反酸、嗳气、夜间阵发性呛咳、气喘消失,肺部感染得到有效控制,效果显著。另有2例因合并肺心病、糖尿病并发心衰及心律失常而死亡。
3讨论
胃食管反流是指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甚至口咽部,可发生于各年龄段,婴幼儿多见,与食管下段扩约肌的功能不成熟、胃排空延迟、胃容积小以及腹内压增高等诸多因素相关。肺吸入综合症是胃食管反流性疾病引起的肺部感染,临床并非少见。肺吸入综合症是胃食管反流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系反流物直接或间接引发的呼吸系统疾病,常表现为反复呼吸道感染、喘鸣甚至窒息、猝死等,而呼吸道感染又可加重胃食管反流。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胃食管反流是上消化道运动障碍或运动功能紊乱性疾病,发病机制与食管下端括约肌张力低下、频发松弛、胃排空延缓、酸清除时间延长等多种因素有关。由于缺少特异的诊断方法以致延误诊断和治疗者不在少数。胃食管反流与部分反复发作的肺部感染,夜间呼吸暂停、哮喘、心绞痛发作有关,胃内容物反流至咽部时常引起呛咳,误吸入肺内而引起相应的症状和疾病,尤其是老年人的胃肠功能、心肺功能、咽部反射等防御功能低下更易发生本病。胃液中含有胃蛋白酶、胆汁酸等。这些反流液反复吸入肺内是反复肺部感染的根源。往往双肺受到严重的化学性损害而并发感染。因此,胃食管反流并相关性肺炎的患者,由于返流症状的存在,使肺炎难以治愈。所以此类患者一经诊断,首先应给予抗返流为主的治疗,控制返流症状的发生是治疗取得成功的关键。及时做内镜、食管粘膜活检、核素显像、食道ph测定和食道压力测定,有助于诊断。诊断成立后应积极加用抗反流药,不宜使用莨菪碱类解痉药,以免加重胃食管反流的发生。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消化学组,胃食管反流性病诊断治疗方案(试行)[J].中华儿科杂志,2006,44(4):207.
[2]许国铭.胃食管反流病[J].上消化道内镜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235―237.
[3]丁志肾.胃食道返流与肺部疾病的关系[J].临床善革,1991,6(8):337-338
[4]王宝西. 胃食管反流病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临床儿科杂志, 2007, 25(5): 321-323
[5]刘运军,邬进辉,朱艳.婴儿胃食管返流并肺炎30例临床分析[J].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2007,4(30):42-43
作者单位:132001 吉林省吉林市儿童医院 肺炎支原体是小儿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之一,其主要传播途径为飞沫传播,肺炎支原体感染除了肺炎等呼吸系统症状外,还可并发多系统,多器官的损害[1]。不少患者呼吸道症状较轻,常常以肺外表现为主要症状就诊,因此,如不做血清学检查容易漏诊现就我院2009年3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9例肺炎支原体感染引起的过敏性紫癜患儿的临床分析和护理要点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9例患儿均为肺炎支原体IgM(+),其中男6例,女3例,学龄儿童7例,于病发后3~11 d入院,住院6~13 d.
12 临床表现 ①皮肤症状:9例均有瘀点、瘀斑,多见于双下肢伸面对称的、高出皮面、压不褪色的红色斑丘疹,其中6例延至四肢,3例延至臀部。②消化道症状: 4例出现腹痛,以脐周为主,其中恶心、呕吐2例,便血1例。③关节症状:3例伴关节肿痛,以膝关节、踝关节为主;1例腕关节肿痛。④肾脏症状: 2例出现肾脏症状,其中1例为肉眼血尿,其余为镜下血尿、蛋白尿。
13 实验室检查 尿常规RBC(+ +++)2例,蛋白尿(+)1例,便潜血阳性1例,血生化各项指标均在正常范围.
2 结果
经过用药治疗及护理,8例患儿痊愈出院,1例患儿好转出院。
3 讨论
肺炎支原体是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已知能独立生活的最小病原微生物,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染,引起呼吸系统疾病,其下呼吸道感染主要发生于学龄儿童和年轻人。肺炎支原体感染呼吸系统以外病变可涉及血液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肾脏症状,皮肤黏膜,关节等多系统,多器官损害,其中过敏性紫癜就是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肺外表现之一。过敏性紫癜是以小血管无菌性炎症为主的变态反应性疾病,临床以皮肤紫癜,关节肿痛,腹痛,便血,血尿为主要表现,皮肤紫癜是本病的主要特征,先有皮疹,伴有水肿,继而变为紫癜,以四肢伸侧,双下肢,臀部多见,部分患儿伴有荨麻疹。关节表现为以关节疼痛为主,常伴有肿胀,多累及膝,踝,腕,肘等大关节。胃肠道症状以腹痛主,恶心,呕吐,重患伴有便血,呕血,如不伴有紫癜,常被误诊为急腹症。肾脏症状出现时轻重不一,多数患儿出现血尿,蛋白尿。过敏性紫癜除了致敏原引起的过敏反应外,感染也是此病的诱发因素,故提示我们在过敏性紫癜的过程中,除对症治疗外,应积极寻找病因,以便及时诊断和治疗,改善预后。
4 护理
41 室内经常通风换气,保持室内适宜温湿度,病室内整洁,安静。做好基础护理,医护人员在进行诊疗过程中应动作轻柔,尽量将护理操作集中进行。
42 急性期或出血多时应限制患儿活动,绝对卧床休息,注意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少去公共场所,防止交叉感染。
43 预防感冒,及时增减衣物,注意保暖,鼓励患儿适当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注意劳逸结合。
44 注意饮食卫生,避免吃刺激性食物,多吃含维生素C的蔬菜和水果,给予一些营养丰富,易于消化的食物,保证足够的液体摄入,少食多餐,以减轻消化道负担,禁止吃肉类,海鲜,及刺激性食物,避免与花粉等过敏原接触。
45 密切观察皮疹的形态,部位,数量,观察有无新出血点,以及皮疹消退时间。患儿应穿宽松柔软的衣物,及时更换内衣裤,保持床铺整洁,被褥松软,做好皮肤护理,注意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防止皮肤损伤,预防感染,做到定期洗澡,或擦浴。
46 观察患儿有无腹痛,呕吐,注意呕吐物的颜色,性质,观察大便的颜色和性状,并详细记录大便的次数,性质,禁止腹部热敷,防止肠出血。
47 有关节肿痛的患儿应抬高患肢,保持功能,注意关节保暖,给予热敷,按摩,擦浴以减轻局部疼痛。
48 有血尿,蛋白尿的患儿应限制钠和水的摄入,并详细记录24 h出入量,每天测体重,注意观察水肿的程度和部位,观察尿量及尿色。
49 做好患儿的心理护理,减少外界干扰和不良刺激,消除恐惧感。医护人员通过面部表情,手势,抚摸等非语言交流方式,减少患儿的分离性焦虑,使患儿获得安全感,以取得患儿的信任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