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化工环境保护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8.07.228
近几年我国化工生产安全的问题频出,也不断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化工企业的生产结构不同于其他企业的结构,化工企业的生产必然伴随着大量污染物的制造和排出,由于很多企业缺乏安全生产管理理念,导致很多企业安全事故频发,给企业造成很大损失,还有很多化工企业缺乏环境保护意识,对企业生产产生的污染物不能够有效处理,给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破坏,影响整个社会的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那么如何做到化工企业在生产和发展过程中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同时将环境污染做到最低程度,是我们国家迫在眉睫的事情。加强企业生产安全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是促进我国化工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1我国化工安全生产与环境保护的现状
目前我国国内的化工企业随着科技的进步正在处速发展的阶段,化工企业的发展依托更多类型的化工原料的同时很大程度上還需要不断地扩大生产基地,由于很多化工企业不重视生产安全和环境问题,导致很多化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生产安全问题频频出现,由于企业的扩建生产速度的加快,导致污染物的大量排放,使环境问题逐渐增多,这样一来不仅对企业自身的发展不利,还对我们生存的环境造成了污染,损害了人们的身体健康。尽管这两年我们国家的相关部门在进行一系列的监管,但是很多企业为了扩大自己的经济效益,对相关部门的法律法规视而不见,相关部门对工业发展的制约和监管力度不够,导致全国的化工企业安全生产和环境形势十分严峻。
2化工安全生产对策
我们国家的化工企业不同于其他企业,化工企业生产中要把握好自身生产的工艺,以及设备使用与原料利用的安全性,在加强化工安全生产时,必须对相关影响因素予以全面把握和分析,从而切实提升化工生产安全性,避免事故发生。
2.1加强安全生产设计工作的重视
化工生产的安全性是企业发展的前提,那么化工安全生产设计是保证化工安全生产质量的关键所在。近几年我们国家的化工企业安全生产情况频出,多是由于企业生产设计工作的不到位,最安全生产设计工作不重视,导致安全事故发生[1]。所以企业必须重视安全生产设计的工作,计算好加工原料的配置比例为安全质量把关,只有这样在化工企业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的风险因素才能够被得到有效排除[2]。
2.2保证设备生产的安全性
化工生产过程中对化工设备要有严格的指标要求,化工企业要充分保证设备的安全性,做到定时定期检查,及时发现设备可能出现的磨损或是老化的情况,这是排除安全隐患工作的必要工作[3]。再就是化工企业一定要聘用比较专业的维修人员,增强他们的责任心,加强对设备检修和维护的工作。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切实有效地保证化工作业的安全性,从而提升整体生产水平[4]。
3化工生产环境保护管理措施
化工环境保护管理工作是一个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也是现如今我国化工企业进行生产必须重视的问题,化工生产环境保护工作不仅关系到化工企业发展是否具有可持续性,还对提升整体企业形象产生着重大意义。因此,化工企业生产是否重视环境保护以及加强化工生产环境保护管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3.1化工企业要做好环保宣传工作
化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一定要落实好废污处理的工作。我们国家的相关部门要对化工企业的做到有效监督,并且要不定期的对这些企业进行环保意识的宣传,是企业的管理者能够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企业自身也要足够重视环境保护,加强企业全体人生产人员的环境保护意识,只有这样化工企业才能够可持续发展。切实的满足环境保护需要,增强化工企业的发展能力。
3.2加强法律法规制度建设
随着近几年化工生产安全事件的出现,以及化工企业对整体环境产生的恶劣影响,相关部门加强相应的法律法规建设迫在眉睫。由于相关法律的不完善,对化工企业的法律约束效率不高,企业为了扩大自己利益,缩减出来污染废物的成本才导致很多化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过度嚣张,对环境肆无忌惮的污染。针对于这一恶劣情况,我们国家的法律法规建设工作必须要加强重视,做好相应的法律建设工作。严格规范化工企业生产的各个环节,法律的完善就是为了化工企业出现环境污染问题时,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切实对化工企业环境污染问题进行解决。
3.3做好化工企业排污监管及控制工作
化工企业排污处理工作是相关部门的法律与其行动相结合来做的,相关部门要严格规定排污指标。做好化工企业排污监管的工作,需要化工企业和政府紧密合作,作为企业要定期检查生产设备,保证排污设备具有技术先进性,保证排污工作具有较高的质量和效率。企业相关人员要及时的检测好生产排污的指数,一定要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政府要做好监管工作,严格按照法律法规来执行,对不达标的生产企业要给予严厉的惩罚,做好主导工作。
4总结
综上所述,化工企业生产不同于其他企业,它的生产模式有着自身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就是技术要求较高,环境污染较重。要充分的保证我们国家化工企业的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工作就要做到企业与政府相结合,法律与监督共实行。只有企业意识到环境的问题,加强安全生产设计把关,绝不能有企业发展以破坏环境为前提的行为,树立好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政府方面要做好法律法规的完善,并且做到有效监督,才能够从根本上改善生产安全和环境保护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李斌.化工生产装置大修安全环保管理措施的探讨[J].化工管理,2016(02):201+203.
[2]周光喜.试探化工安全生产与环境保护的管理方法[J].化工管理,2016(12):165-166.
[3]任亚楠.新时期化工生产及安全管理措施[J].科技风,2016(12):188.
1)重点污染防治区:重点污染防治区主要是污水产生区、危险废物暂存库。该区要设防渗检漏系统,采用刚性或复合防渗结构。刚性防渗结构型式为水泥基渗透结晶型抗渗混凝土(厚度≥150mm)﹢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渗涂层(厚度≥0.8mm),渗透系数≤1.0×10﹣10cm/s;复合防渗结构型式为土工膜(厚度≥1.5mm)﹢抗渗混凝土(厚度≥100mm),抗渗混凝土的渗透系数≤1.0×10﹣6cm/s;
2)特殊污染防治区(污水处理池适用):该区要设防渗检漏系统,采用刚性或复合防渗结构。刚性防渗结构型式为水泥基渗透结晶型抗渗混凝土(厚度≥250mm)﹢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渗涂层(厚度≥1.0mm),渗透系数≤1.0×10﹣12cm/s;复合防渗结构型式为土工膜(厚度≥1.5mm)﹢抗渗混凝土(厚度≥250mm),抗渗混凝土的渗透系数≤1.0×10﹣6cm/s;
3)特殊污染防治区(含污染物介质的地下管道、储罐适用):该区要设防渗检漏系统,其中物料管网采用天然或柔性防渗结构,生产污水、污染雨水管道、储罐区采用柔性防渗结构。天然防渗结构型式为天然材料,防渗层厚度≥2m,饱和渗透系数≤1.0×10﹣7cm/s;柔性防渗结构型式为土工膜,厚度≥1.5mm;
4)一般污染防治区:包括雨水管道、生活污水管网、生活垃圾暂存点、循环水管网、海水管网等,该区不用布设防渗检漏系统,防渗结构可采用天然或刚性或复合,天然防渗结构型式为天然材料,防渗层厚度≥1.5m,饱和渗透系数≤1.0×10_7cm/s;刚性防渗结构型式为抗渗混凝土(厚度≥100mm),渗透系数≤1.0×10_8cm/s;柔性防渗结构型式为土工膜,厚度≥1.5mm。
2地下水监测
为及时准确掌握园区周围地下水环境质量状况,应根据《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164-2004的要求及地下水监测点位布设原则,在园区附近及下游布设地下水水质监测井。监测方案为:
1)对于整个园区的监测。在园区上游设置一口监测井,用于背景值监测;在园区内污水处理厂下游附近设置一口监测井,用于监测生产装置和污水处理站对地下水水质的影响,并作为长期监测井和事故应急处置井;
2)对园区入园企业的监测。对各入园企业的监测井设置,可分为3类:第一类监测点,布设在厂区内部生产装置区和污水处理设施下游附近,用于监测生产装置和污水处理设施对地下水水质的影响,并作为长期监测井和事故应急处置井。第二类监测点,布设在灌区附近下游,用于监测含油废水排放及储罐泄露对地下水水质的影响,并作为长期监测井和事故应急处置井。第三类监测点,布设在厂界地下水上游,用于背景值监测;
3)监测井结构:监测井孔深为见中风化板岩2m终孔,作为长期监测井和事故应急井的孔径,要求不小于Φ200mm,背景值监测井孔径可略小。为避免污染物沿孔壁深入地下,孔口以下3米(或至潜水面)宜用粘土或水泥止水,下部为滤水管,底部视井深情况设计沉砂管;
4)监测层位及频率:监测层位为潜水,每月采样一次;
5)监测项目:pH、温度、臭度、色度、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高锰酸盐指数、氯化物、氟化物、硫酸盐、挥发酚、总氰化物、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氨氮、阴离子洗涤剂、铁、锰、铅、钴、六价铬、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石油类及笨,另外加具体建设项目的特征污染物;
6)监测数据处理:监测结果要按规定及时建立档案,并定期向园区管理部门汇报,对于常规监测数据应该公开,特别是对园区所在区域的附近居民公开,满足法律中关于知情权的要求。如发现异常或发生事故,加密监测频次,改为每天监测一次,并分析污染原因,确定泄露污染源,及时采取对应应急措施。
3地下水应急预案和应急处置
3.1应急预案制定整个园区及各企业的地下水污染事故应急预案,并与其他应急预案相协调。地下水应急预案应包括以下内容:
1)应急预案的日常协调和指挥机构;
2)相关部门在应急预案中的职责和分工;
3)地下水环境保护目标的确定,采取的紧急处置措施和潜在污染源评估;
4)特大事故应急救援组织状况和人员、装备情况,平时的训练和演习;5)特大事故的社会支持和援助,应急救援的经费保障。
3.2应急处置
一旦发现地下水出现异常情况,必须按照应急预案马上采取紧急措施:
1)当确定发生地下水异常情况时,按照制定的地下水应急预案,在第一时间内尽快上报主管领导及上级部门,通知附近地下水用户,密切关注地下水水质变化情况;
2)组织专业队伍对事故现场进行调查、监测,查找环境事故发生点、分析事故原因,尽量将事故影响控制住,采取紧急措施切断生产装置或设施,防止事故扩散、蔓延及发生连锁反应,尽可能减少事故造成的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
3)当通过监测发现地下水已经受到污染时,根据监测井的反馈信息,对污染区地下水进行人工抽采,形成地下水漏斗,控制污染区地下水流场,防止污染物扩散,并抽取已污染的地下水送园区污水处理站处理;
4)必要时,请求社会应急力量协助处理;
5)对事故后果进行评估,并制定防止类似事件发生的措施。
4检漏系统及应急抽水系统
4.1检漏系统
为防止因污水管跑冒滴漏对地下水的污染,应设置管网检漏系统,该系统包括人工巡查、仪器检测、在线数据采集与监控及统计报表等部分。首先配备专门人员巡检,利用检漏线缆、超声检漏仪、听漏仪等仪器对管线漏点进行探测,最后在线对数据进行采集与监控,定期监测形成报表。
4.2应急抽水系统
该系统包括专业抽水技术人员、应急抽水井、抽水泵三部分,用于事故状态下的应急处置。其中第一类和第二类监测井既作为水质监测井,也作为事故应急处置井。抽水泵的功率根据场地地下水的实际情况确定,若发生事故,在污染物泄露1天后,根据园区水文地质条件,按照三个月将该区污染物的质点全部抽走的要求核算出抽水井每天应该抽走的水量。抽走的地下水送园区污水处理站处理,达标后返还生产系统使用。同时每月都要对抽水水质进行检测,以确定受污染的地下水全部被抽走。因抽水量不大,且为暂时短期抽水,对区域流场影响不大。
5结论
关键词:环境保护;化工企业 经济发展;有害物质;有效处理
化学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环境影响较大的一个工业部门。防治好化工污染,对保护自然资源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发展工农业生产,促进四化建设关系很大。
一、当前我国化工企业生产引发环境问题的现状
1、各地政府为了促进就业,加大财政收入,支持化工企业的入户。化工行业作为经济的主要增长点,得到各地政府的大力支持。目前的实际情况是,化工行业布局性环境安全隐患突出,部分企业已严重威胁到周边居民和饮用水源的安全。
2、化工企业的污染转移现象明显。国际向国内转移,发达国家因这些行业污染严重而缩减产量甚至不生产,国内市场因此快速增长并以出口创汇居多,最初多分布在我国经济较发达地区,如浙江、江苏、山东等。国内区域间转移。随着对环保感受和认知程度的提高,我国经济发达地区认识到污染的代价,在大型国有企业向民营企业转换的基础上,重污染产品又开始了新的转移,从城市到郊区和农村、从东部到西部,如农药正在从浙江和江苏的苏南向苏北转移,铬盐正在向西部地区转移。
3、政府职能部门环境监管能力不够。根据全国环境风险排查情况,已有化工项目的直接监管者大都是地市级及以下环保部门;新的化工项目由国家环保总局审批的仅占1.7%,由地市级及以下环保部门审批的达77%。地方环境保护行政管理部门往往缺乏化工企业毒性污染物的监测仪器和合格的技术管理干部,面对数以万计的化工企业,其监管能力远远不够,客观上给企业违法创造了条件。
4、出现问题后,被动环保的情况常有发生。由于技术水平、观念意识所限,我国尚处于被动环保阶段,即企业在法律法规的约束和管理部门的监督下,以一种应付和被动的方式考虑环境保护;而我国环保管理体系、法规制度在规范性、严格性方面存在的不足,使得这种被动环保还将持续很长一段时间。
二、当前面对各类化工企业环境保护缺失的原因
1、人类文明迫切需要科技的快速发展。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的进步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提高了人类生活水平,然而,社会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的历史也表明,在一定的技术水平和体制条件下,技术对人类的作用是双重的:一方面,使人类更适合自身目的和需要,另一面对生态环境产生重大影响,这反过来抵消人类自身努力的作用。
2、经济的快速发展与群众素质的素质发展没有和谐统一。保护环境,需要全人类的共同参与,而公众环境意识的提高,对于可持续发展的实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不同地区、不同群体的环境意识都是有所差别的,一般来说,生活于发达地区的群众要比落后地区的环保意识强烈,在一些偏远的地区,环境意识淡薄,人们为了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而忽略了对生态环境的损害,而在一些较为发达的地区,有些人即使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对环境造成破坏,由于利益的趋势,仍旧继续实施,这些都给生态环境造成了危害。
3、职能部门没有充分行使监督查处的职能。工业化发展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很大程度上要依赖政府的参与,但是在一些基层单位,环境保护工作并未受到重视。他们对环境污染视而不见,甚至有群众举报,也不能合理的处理。根本原因是害怕影响地方经济的财政收入等。
三、当前化学工业环境保护工作的根本任务
保证化学工业在生产建设过程中,采用无污染或少污染的先进技术,合理开发和利用各种资源、能源、防治废水、废气、废渣(以下简称“三废”)、噪声、振动、烟(粉)尘、恶臭气体以及放射性物质等污染,达到国家或地方人民政府规定的排放标准和环境质量要求,为我国人民创建清洁、优美、安静的生活和劳动环境,为改善全球环境质量做出贡献。
四、当前化工企业生产中环境保护问题的解决方案
1、合理规划产业布局、优化化工企业配套设施。化工产业立足于园区化、一体化、规模化发展,鼓励化工项目上下游配套,提倡循环经济。大型化工配套基地优先考虑布设在沿海、环境容量大、区域均衡的地区,目前市场趋于饱和而发展态势又过热的行业,如炼油、乙烯、PTA和煤化工(煤制油、煤制甲醇、煤制烯烃等)等,应先制定全国性的产业发展规划,在规划环评完成后实施单一项目;新建的煤化工项目原则上应进入专业性、功能配套的园区(基地),做到资源、能源的综合利用和“三废”集中治理。
2、对准备引进的化工企业严格把关,已经入户的化工企业严格监控。新布设的化工园区应先开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和区域风险评价,充分论证选址的环境可行性。不应选址在城市规划区边界外5公里以内,主要河流两岸、公路、铁路干线两侧1公里内,居民聚集区、学校、医院、职工宿舍等环境敏感区周边3公里以内,饮用水源保护区及主要补给区、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泉域出露区、限制开发区、禁止开发区和其他需要特别保护的区域内等。化工园区应具有集中供水、供热、供汽、供电、废水集中处理、危险废物集中处置等基础设施,物料的运输方式和路由选择应最大限度地规避环境风险,应制定区域环境安全事故的应急预案,应具备突发环境事故的应急救援救护能力、应急指挥机构、应急监测能力。
3、特别要对污染严重的化工企业实行24小时监控。对于农药、染料、有机中间体、铬盐、无机盐、焦炭以及国内资源缺乏而产品又出口的重污染产品,彻底取消出口退税政策,坚持以满足国内需求为主、严格限制出口的原则;制定出口产品环境管理监控办法,探讨环境资源税(或环境污染税)征收办法;严格监控重污染产品国际贸易动向,坚决打击国际污染转嫁现象。
4、各地方政府要加强重点污染企业周围环境风险的评估。结合环境风险排查的成果,分步分块按流域、海域、区域对已有石化化工企业和化工类园区进行全面的环境风险评估,主要内容包括:所在位置的环境敏感性、污染防治措施的运行效果以及环境风险防范与应急措施等。
5、争取国家资金的支持,加大环境治理的力度。对污染源的监管、监控中,应考虑对毒性物质如一类污染物、苯系物等特征因子的监控监管,不能仅仅停留在总量控制因子的管理上。应加大对重污染行业的三废治理科研投入,建设国家级的污染治理技术研发平台,如染料、农药、有机中间体等高浓度有机废水的治理,多年来进展不大,应依托有技术实力的科研单位进行产品与配套的治理技术开发。坚决关闭不符合产业政策要求的企业和装置,制定化工各行业环保准入条件;化工企业改扩建项目须通过“以新带老”做到“增产减污”或实现区域削减。凡是区域环境质量不能满足功能区要求的地区,应控制新上任何增污项目,以改善环境质量。
关键词:国外 石油化工公司 环境行动
经过几十年的持续改进和不断完善,国外大型石油化工公司的环境管理水平已经达到较高水平,在环境政策和实践方面,各公司均非常重视生物多样性保护、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应对气候变化和温室气体减排、水资源有效利用以及防止化学品泄漏工作,致力于减少生产经营过程的生态足迹,为公司和周边社区创造稳定、健康的环境,且十分重视开展关于环境问题的公众交流。
1.皇家壳牌
壳牌石油公司在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2000多个子公司,位列2012年世界500强第1位。壳牌秉承“要创建一个更可持续的能源未来,最好的办法就是立即行动”的理念,在以下方面采取了主要措施:
1.1积极开展可再生能源开发。壳牌公司1997年即承诺将可持续发展融入公司的商业原则中,重点发展车用先进生物燃料和氢燃料,设立了在未来20-30年使可再生能源成为公司的大业务板块的目标。
1.2重视生物多样性保护。公司2001年制定了行业内第一个生物多样性保护标准,把生态系统评估作为新、扩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部分。在全世界40多个国家开展了生物多样性保护合作。
1.3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大力供应天然气,开展二氧化碳捕获与封存技术,发展生物燃料,提高能源效率,实施碳定价,减少生命周期排放,提高新项目适应性等多方面措施。
1.4加强化学品泄漏管理。壳牌公司制定了船舶质量保证标准,要求大型远洋油轮设置双层船壳;建立了石油泄漏应急机制,以降低石油泄漏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1.5使用先进的工艺技术和生产装备。公司通过不断改进技术,解决运营过程中造成的污染物排放,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在阿曼利用河床种植芦苇来净化采油污水,不仅节省了污水回注消耗的电能,净化后的污水还可用于农业灌溉。
1.6加强与相关方的合作。积极与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国际湿地组织、大自然保护协会等环境组织合作、沟通,帮助公司识别和管理环境挑战,发现改进的机会。
2.埃克森美孚
埃克森美孚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跨国石油公司之一,是世界第一大炼油商、油基础油生产商及成品油的主要生产商,位列2012年世界500强第2位。埃克森美孚注重自身环境责任,在多领域开展环境保护工作:
2.1注重运用环境管理体系。公司从1992 年开始运行运营完善性管理体系(Operation Integrity Management System,or OIMS),环境保护是OIMS的关键要素,被纳入公司业务的整个生命周期中。
2.2开展资源节约。监控企业用水数据,因地制宜地制定各子公司的水资源使用计划,检查各子公司的水消耗速率来确定是否采取了相应应对水资源短缺的措施;在油气开采方面,加强循环水和污水回用,合理使用采出水,采用耗水少的工艺过程等措施管理水资源。公司开展环境和能源节约计划(EESI,the Environmental and Energy Savings Initiative),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2.3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公司力争成为应对气候变化的行业先导者,2000年累计投资超过15亿美元,启动“全球能源管理系统”(GEME),将炼油和化工生产能效提高15%-20%;10年内共同投资2.25亿美元开展全球气候变化和能源项目(GCEP),与斯坦福大学、美国通用电气公司(GE)、斯伦贝谢公司、丰田等公司合作,开展了氢能、太阳能、二氧化碳捕集贮存和分离、生物质能、先进材料和催化剂等30个项目的研发;在世界30个地点建设了85套热电联产(CHP)设施。
2.4加大新能源开发。投资超过6亿美元与美国硅图公司(SGI)组建战略研发联盟,研发与海藻基生物燃料有关的产品技术。
2.5重视生物多样性保护。通过ESHIA程序协调生物多样性保护目标、生态系统功能和勘探开发活动之间的关系。加入了Business for Social Responsibility’s Ecosystem Services Tools and Markets (ESTM)工作组,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相关活动。
2.6严防泄漏事故。日常加强程序预防,使业务运行建立在层层检查保护的基础上,注意定期设备维护,进行必要的试验和训练;注重技术创新,重视泄漏控制设备的研发及改进,预防和控制双管齐下,力求把泄漏的可能性及危害降到最低。
3.英国石油公司
英国石油公司在百余个国家从事生产经营活动,2012年世界500强位列第4位。是能源界率先承认有必要采取行动防止气候变化的企业,认为公司有责任引领潮流,致力寻找并贯彻全球气候变化解决方案。
3.1重视OMS体系管理。BP公司OMS体系确立了在环境方面开展负责任运营所需的各项标准和流程,帮助世界各地的业务部门在整个运营生命周期中管理环境和社会影响。
3.2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在新项目投资评估和工程设计中计入碳排放成本;在运营中注重提高能源效率;减少放空燃烧和排放;开发高效率的燃料和油;支持技术和政策研究;在气候变化相关问题上与各国政府、非政府组织、行业组织、高校和其它公司进行接触、合作。
3.3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系统服务。在项目规划阶段早期,就对敏感或受保护区域、濒危物种以及生态系统服务可能受到的影响进行筛选和评估。公司开发了一系列新兴的生态系统服务工具,用以在当地和地区层面评估其影响和依赖性。
3.4大力开发新能源。BP公司在风能、生物能源、电气化和碳解决方案等领域进行投资,2011 年向替代能源业务投资了16 亿美元,与13所领先的研究型大学合作,开展持续性科学研究,推进“能源可持续性挑战”计划。
3.5深化水资源管理。在淡水提取和消费两方面寻求提高效率,同时在废水处理中应用新技术。
3.6加强泄漏管理。2010年墨西哥事件发生后,BP公司与相关州和联邦机构合作,监测和评估事故环境影响,并实施了恢复计划。承诺在10 年期间贡献5 亿美元支持独立研究,与行业和监管机构分享其从漏油应对行动汲取的经验教训。
4.雪佛龙
雪佛龙石油公司是美国第二大石油公司,2012年世界500强位列第8位。雪佛龙公司将“以安全和对环境负责任的方式开发能源”作为公司立足于世界的关键,尽可能减少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生态足迹,注重现场管理。
4.1完善管理体系。2007年建立的ESHIA(Environmental, Social and Health Impact Assessment)是雪佛龙公司HSE管理体系的重要特色,用来预测和评价新项目潜在的环境影响,提出削减和控制危害的管理措施。ESHIA体系现已在全球900多个项目中得以应用。
4.2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公司提出应对气候变化的7项原则:全球参与、能源安全、最大化节约、灵活方法、广泛平等对待、可行技术、透明;采取的行动措施主要包括减少排放降低消耗、减少放空燃烧、碳封存、废热发电、投资研究开发和技术等方面。
4.3发展新兴能源。公司发展地热能、先进太阳能、生物燃料,开展聚光太阳能驱油可行性研究;建设太阳能光伏发电厂。
4.4保护生物多样性。公司在ESHIA体系中明确要求将生物多样性保护纳入工程项目的评估、决策和生产运营中。
4.5保护新鲜水资源。公司在加利福尼亚州最大的石油基地克恩县,与当地水务局合作为当地农民提供农业用水。加利福尼亚的Richmond炼厂实施了RARE(Richmond Advanced Recycled Expansion)水计划,生产一加仑(1加仑相当于3.8升)汽油,只需要一加仑水,节约新鲜水1.3万吨/天,2011年4月被当地重复用水协会授予“优秀循环水用户”的称号。
5.康菲
康菲石油公司是美国第三大石油公司,也是全球第四大炼油商,2012年世界500强位列第9位。公司承诺在任何方面都设立卓越的标准,向世界提供可信赖的能源,致力于保护地区乃至全球环境。
5.1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系统服务。公司将生物多样性保护整合到运营管理系统中,作为项目投资的一部分;在高生物多样性区域的项目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计划;与公共机构、社区团体等利益相关方合作,增加生物多样性保护容量和生态系统功能。
5.2开发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公司在可再生能源利用(尤其是可再生燃料)方面积极开发新技术,对新能源开发技术进行评价,提供可持续的解决方案。
5.3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具体行动在五个方面展开:将气候变化问题管理纳入公司发展战略、规划与行动中;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寻找新的商业发展机会;开展技术创新和碳交易;积极对外界提供适用的、可持续性的气候解决方案和公共政策。
5.4加强泄漏管理。公司每五年对设备进行审定和检测,确保设备管理标准得到落实。
5.5强化水资源管理。对有重大影响的项目开展水资源评价;开发和利用新技术,减少废水排放,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一、创新管理方法,实现单纯执法监管部门向综合管理部门转变
首先,通过实施区政府环保工作季度点评、部门联合督查、河断长督查制和环保问责制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新型环境管理方法,努力构建上下相互协调、各部门密切协作,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合作体系,形成治污合力。落实以镇、街、园区为单元的环保网格化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形成各级各有关部门主动参与的全区环保工作合力。其次,在治理技术上,综合运用工程、技术和生态方法,加大治理力度。在治理手段上,充分运用法律、经济和必要的行政手段,既形成严格排放、合理开发的强大压力,又形成主动治理水环境的积极动力。再次,在宣传教育上,充分发挥媒体作用,在全社会形成良好舆论氛围,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环境保护,有效利用市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监督力量,扩大行风监督员队伍、热心环保网民及环保民间团体等参与力量,构建最广泛的环保“统一战线”。
二、加大污染减排力度,确保完成年度减排目标任务
一是积极做好两个污水处理厂“收尾”及“开头”工作。分别是完成城北污水处理厂的收尾工作,完成减排工程台账资料的编制,通过上级考核验收。启动环保产业园污水处理厂建设工作,督促环保产业园污水处理厂完成所有前期审批手续,力争在2011年开工建设,确保完成年度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二是继续加强建设项目环境管理,严格把好项目准入关、环评关、验收关,尤其是严格执行饮用水源保护区项目审批各项规定,切实提高项目准入门槛。三是强化对企业污染治理设施的监督管理,确保所有治理设施高效稳定运行。四是引入市场和法律机制,实施征收超标排污费、减排保证金和绿色信贷等制度,倒逼、推动企业治污。
三、强化工业污染防治,做好重点企业行业监管
完善企业环保等级评定办法,深入开展重点排污单位环保等级评定,评定结果作为实施行政处罚、争取环保专项资金、污染防治资金等的依据。积极打造环境管理放心行业,针对各行业具体问题,推出针对性整治措施,制订“一厂一策”的综合整治方案,科学开展专项整治。引导服务企业节能减排、开展清洁生产、推行循环经济,举办相应的工作培训班,让更多的企业了解这项和支持环保工作,实现由“强制性”向“自愿性”的转变。深化环境监察范围、内容和时段的全覆盖,现场检查范围覆盖所有排污企业、抽查范围覆盖镇(街道、园区),检查内容包括从建设项目管理、固废污染源到排污口规范化情况等各个方面。继续抓好核与辐射环境管理,确保全区涉源单位持证率达100%。抓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工作,加快固体废物管理机构建设,配备必要的技术设备,确保危险废物安全处理处置率达100%。
四、力求生态创建有突破,全力提升生态区建设水平
依照《区“十二五”环境保护及生态建设规划》以及江苏沿海开发战略的要求和国家环保部新出台的生态县(区)、生态市、生态省建设指标,配合生态市建设规划的相关内容,积极组织修编我区生态区建设规划,报政府批准实施。在全区召开推进生态区建设大会,推进生态文明镇(街道)、村建设试点工作,建成一批生态文明建设示范镇(街道)、村,为建设生态区细胞工程夯实基础。在“国字”头上狠下功夫,坚持好中选好、优中选优,全面开展“一村三街道”的国家级创建工作,新洋村、伍佑街道、五星街道和新城街道建设规划通过国家级评审。在省、市级创建上再登台阶,抓好省、市级环境优美乡镇、生态村的创建,按照生态区建设标准,按期完成创建任务。积极指导与督促环保产业园做好省级生态工业园区创建工作,督促抓紧组织省级《生态工业园区建设规划》编写工作。
五、抓好镇、村试点,大力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
根据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十二五”规划的要求,在一至两个乡镇积极探索开展区级连片整治工作试点,进一步深化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努力促进农村环境质量改善。在抓好全区10个行政村试点的基础上,在全区再确定2-3个行政村参与试点,作为2011年全区推进的重点。同时,全力争取中央农村环保以奖促治和省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以奖代补资金。与省、市有关部门及兄弟单位积极协调,在全区组织各块分管负责人赴有关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好的典型地区考察学习。
六、用好环境保护纠纷调解委员会平台,扎实做好环境调处
充分利用好环保纠纷调解委员会这个平台,完善环境举报受理工作,严格按照时限要求进行调处,确保环境件件有着落,尽量将各种环境纠纷、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实施领导接访和包案、环境工作例会、月度分析通报考核等三项制度,强化源头排查有效控制、疑难挂牌督办、信息预警、应急预案和内部管理培训考核等措施,定期组织环保圆桌对话,有效推进环境问题及时有效解决。基本实现“一控两降两提高”(控制总量、越级及重复量下降、结案率和满意率提高)的目标。
七、深入开展环境保护宣传,大力营造公众参与的浓烈氛围
一是以绿色系列创建为抓手,通过生态读本、宣讲团等形式把生态文明的理念渗透到基层。大力创建绿色社区、绿色学校、环保企业、环境教育基地。二是营造社会氛围。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新闻媒体,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舆论宣传和科普教育,丰富人们的环境科技知识,提高环境法制观念。举行各类环保公众参与活动,出台政策大力扶持民间环保组织。三是倡导绿色文化。引导社区居民、学生积极参与环境保护,鼓励居民、学生选择环保友好的生活方式,创造绿色生活的道德氛围,组织绿色志愿者队伍。创新宣传载体,选择社区搞试点,启动“老社区、新绿色”楼门文化宣传项目,在试点社区设置固定式宣传栏和环保画框。四是注重加强污染事故防范的宣传工作。面向企业和群众广泛宣传环境突发事件的报告、信息传递及救护等方式方法,努力增强对环境污染事故群防群治的整体合力。
八、服务优化经济发展,努力探索和谐发展的生态文明之路
把环境保护放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中统筹考虑,从更高层次上做好环境保护工作。一是培育竞争有序的环评市场。全区环评市场不但对具备相应资质的所有环评机构放开,而且积极引进外地知名的甲级环评机构来区开展业务,加强宣传信息服务,在环保窗口、相关网站和新闻媒体公布在区从事环评工作的环评单位基本信息、业务情况等,便于环评和建设单位互相选择。二是推进行业发展。在环科学会成立区环评行业分会,不定期组织环评单位及环评编制人员开展业务培训及业务交流,进一步提高环评质量。积极开展环保课题研究,力争课题研究上突破,能在省里立项,争取到科技资金支持。同时认真组织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技术推广,在处理技术提标上下功夫。三是实行服务承诺。督促所有在区开展业务的环评单位作出服务时间和规范收费等承诺,并予以公示。四是加强服务质量考核。印发《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机构检查考核办法(试行)》,实施对环评机构的全面考核,检查考核的内容从侧重环评文件编制质量的考核,转变为对环评质量、编制时间、合同价格等三方面进行考核,从单一的年底抽查考核转变为日常考核、项目会审考核、年度抽查考核等三方面的综合考核。对考核结果实行通报制度,对环评单位考核较差的单位,在公示的环评机构名单中取消。
关键词:化学工业;环境;环境问题;环境保护;绿色化学
化工工业造成的环境问题是当今人类所面临的重大课题之一,需要从人文社会科学、地理学、大气科学、化学、生物学等角度综合研究,这就导致了新学科―环境科学的诞生。
中图分类号:TQ042文献识别码:A
1. 环境问题以及对人类的影响
1.1. 环境和环境问题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环境和环境问题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人类与环境之间是一个有着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依存关系的对立统一体(图1)。
当代社会的发展使人类与环境之间的作用与反作用不断加剧。在人力所能及的范围,上至太空,下至海底,人类的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空前强化,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破坏已达到危险的程度。
我国环境保护事业起步较晚,在1973年8月召开全国第一次环境保护会议。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总理在十届人大二次会议上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
图1 环境与人类之活动间的关系
1.2. 环境污染给人类带来的影响
人类活动排放各种污染物,使环境质量下降或恶化。污染物可以通过各种媒介侵入人体,使人体的各种器官组织功能失调,引发各种疾病,严重时导致死亡,这种状况称为“环境污染疾病”。
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是极其复杂的过程,其影响具有广泛性、长期性和潜伏性等特点,具有致癌、致畸、致突变等作用,有的污染物潜伏期达十几年,甚至影响到子孙后代。
环境污染对人体的危害,按时间分为急性危害、慢性危害和亚急性危害。在短时间内(或者一次性的)有害物大量侵入人体内引起的中毒为急性中毒,如美国多诺拉烟雾事件、伦敦烟雾事件等由于闭塞性换气不良,造成急性缺氧或引起心脏病恶化而死亡。少量的有害物质经过长期的侵入人体所引起的中毒,称为慢性中毒。这种慢性毒作用既是环境污染物本身在体内逐渐积累的结果又是污染引起机体损害逐渐积累的结果。如镉污染引起的痛痛病、氟污染导致氟斑牙、氟骨病等。介于急性中毒和慢性中毒之间称为亚急性中毒。
2. 化工发展对环境的影响
化学工业包括石油化工、农业化工、化学医药、高分子、 涂料和 油脂等。它们出现于不同历史时期,各有不同涵义,却又关系密切,相互渗透,具有连续性,并在其发展过程中被赋予新的内容。
2.1 化学工业的发展
人类社会迄今已经经历了四个经济时代的变迁,相应的形成了狩猎采集经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信息经济四种经济形态。进入工业经济虽然为人类创造了极大的物质基础,但与此同时所造成的环境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从化学工业的发展过程来看,化工污染大体可分为三个时期:化学工业污染的发生时期、化学工业污染的发展时期、化学工业污染的泛滥时期。
2.2 化工对环境的污染
化学工业是对环境中的各种资源进行化学处理和转化加工的生产部门,其特点是产品多样化、原料路线多样化和生产方法多样化。由于其生产特点决定了化学工业是环境污染较为严重的行业。化工生产的废物从化学组成上讲是多样化的,而且数量也相当大。这些废物含量在一定浓度时大多是有害的,有的还是剧毒物质,进入环境就会造成污染。有些化工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又会引起一些污染,甚至比生产本身所造成的污染更为严重、更为广泛。
2.2.1 污染物的来源
化工生产中,随着化工产品的原料路线和生产工艺的不同,所排放出的污染物也多种多样。
化学反应不完全。化工生产过程中,随着反应条件和原料纯度的不同,存在一个转化率的问题,一般的转化率只能达到70%~80%。因此原料不可能全部转化为成品或半成品。余下的低浓度或成分不纯的物料,常作为废弃物排出而进入自然环境。若化工原料为有害物质,排放后便会造成环境污染。
化学反应的副产品、产品和中间产物。化工生产过程中,在进行主反应的同时,也常伴随一些副反应。这些副产品如不加以回收利用,当作废料排出就会污染环境。在贮存运输过程中,产品或中间产品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损耗,如化学药品、化工产品等因包装不严密,或因容器破损而流失,或因包装容器清洗水的排出,或在贮存过程中,有的内部还继续发生化学变化等情况均会造成环境污染。
化工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废弃物。化学工业排放出的废弃物,不外乎三种形态的物质,即废水、废气和废渣,总称工业“三废”。
燃烧过程。燃料燃烧可以为化工生产过程提供能量,以保证化工生产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进行。但燃烧产生大量烟气和烟尘对环境产生极大的危害。如烟尘、臭味气体(H2S、NH3、酚)、刺激性气体(SO2、HF、酸雾)、有毒气体(CO、HCN、Cl2、汞蒸气)等
冷却水。无论采用直接冷却还是采用间接冷却,都会有污染物质排出。另外,升温后的废水对水中溶解氧产生极大影响,破坏水生生物和藻类种群的生存结构,导致水质下降。
设备、管路的泄漏。化工生产大都是在气相和液相条件下进行,物料大都使用管道输送,在生产和输送过程中,由于设备和管道不严密、密封不良、腐蚀严重或操作不当等原因,往往造成物料泄漏。尤其是运转设备和活动部件,更容易造成泄漏。由于化学物料或产品从设备和管道中泄漏出来不易回收而造成环境污染。
2.2.2 污染物的污染特点
化工厂一般多集中在水源较丰富的江、河、湖、海附近,生产中的废水大都排入水域,因此化工产业对水域的污染变尤为严重。化工污染的特点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毒性大,有刺激或腐蚀性
化工厂排出的废弃物中,有些是有毒或剧毒物质如废水中所含的氰、酚、砷、汞、镉和铅及无机酸、碱类等带有刺激性、腐蚀性的物质,这此物质对生物或微生物有毒性或剧毒性;废气中含有刺激性和腐蚀性气体很多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氯气、氯化氢和氟化氢等,能直接损害人体健康,腐蚀金属、建筑物,污染土壤等
(2)种类多,危害大
化工生产排出的污染物种类繁多,除氰、酚、砷、汞、镉、铅等外,还有各种有机酸、醇、醛、酮、酯、醚和环氧化合物以及粉尘、烟气和酸雾等浮游粒子。这些污染物对环境、对生物、对人体都有很大危害。污染物进入水体会增加水中酸碱度或大量消耗水中的溶解氧,或造成水体富营养化,使水体遭到破坏。酸碱污染物进入土壤,会使土壤遭到破坏,植物生长受到影响。大气中的污染物浓度增加,还可能影响气候和气象的变化。
(3)污染后恢复困难
受化工污染物污染的水域,即使减少或停止污染物排出,要恢复到水域的原来状态,需要很长时间。特别是对于能被生物吸收的重金属污染物质,即使停止排放后也很难消除污染。被农药污染的土壤,恢复原来状态一般需要数百年。
3. 化学工业中的环境保护
在我国传统工业经济是一种由“资源―产品―污染排放”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其特征是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通过把资源持续不断地变成为废物来实现经济的数量型增长。其结果是自然资源的过分开始,污染环境,使生态系统受到严重破坏。这种传统的发展模式已经走到了尽头。21世纪要求从传统的线形经济到循环经济的变革即可持续发展。通向可持续发展道路则要经过以下几个阶段:末端治理―清洁生产―生态工业―低碳经济―可持续发展。
3.1 环境与化工的可持续发展
当今的工业生产在满足人类不断增长的物质需要的同时,也造成了资源和能源的大量消耗及对自然环境的严重污染,使得人类生存环境面临着不可持续发展的危险境地。可持续发展的理论认为:人类任何时候都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也不能以今天的发展损害明天的发展。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做到保护环境同经济、社会发展协调进行,可持续发展的模式是一种提倡和追求“低消耗、低污染、适度消费”的模式,用它取代人类工业革命以来所形成的“高消耗、高污染、高消费”的非持续发展模式。化学工业是对环境中的各种资源进行化学处理和加工转化的生产部门,其产品和废弃物具有多样化、数量大的特点。废弃物大多有害、有毒,进入环境会造成污染。有的化工产品在使用过程中造成的污染甚至比生产本身所造成的污染更严重、更广泛。由于化学工业对环境影响巨大,所以实施可持续发展对化工生产尤为重要。
3.2 化工的清洁生产
清洁生产是将预防和治理污染。贯穿于整个工业生产过程和产品的消费使用过程中,尽量使之不产生或少产生废物,以期对人类和环境不产生或产生最小的危害,这是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工业与环境规划行动中心提出的。它表述了原材料-生产-产品-消费使用的全过程的污染防治途径。
化学工业清洁生产的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清洁的生产过程、清洁的产品、清洁的能源、清洁后处理。
3.3 生态工业
生态工业是指仿照自然界生态过程物质循环的方式来规划工业生产系统的一种工业模式,在生态工业系统中各生产过程不是孤立的,而是通过物料流、能量流和信息流互相关联,一个生产过程的废物可以作为另一过程的原料加以利用。生态工业追求的是系统内各生产过程从原料、中间产物、废物到产品的物质循环,达到资源、能源、投资的最优利用。图2所示为理想工业生态系统的示意图。
图2 理想工业生态系统示意图
3.4 绿色化工
绿色化学是当今国际化学科学研究的前沿,是21世纪化学工业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基础,其目的是将现有化工生产的技术路线从“先污染、后治理”改变为“从源头上根除污染”。绿色化学的理想一方面是实现反应的“原子经济”性,要求原料中的每一原子进入产品,不产生任何废物和副产品,实现废物的“零排放”,并采用无毒无害的原料、催化剂和溶剂 ;另一方面是生产环境友好的绿色产品,不产生环境污染。目前绿色化学与化工越琰越受到各国政府、企业和学术界的关注。
绿色化工技术还包括采用无毒无害原料、催化剂和容器替代有毒有害化学物质、清洗剂,减少和消除健康危害和环境污染的技术以及对环境友好的清洁产品的开发。如用超临界二氧化碳替代有机溶剂作油漆涂料的喷雾剂和塑料发泡剂、汽车零部件和电子工业清洗剂等。
4. 结语
化学工业在世界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化工同时也是产生污染的大户。从绿色化学的角度来讲,化学工业的快速发展,必须以搞好环境保护为前提,化工生产建设必须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这就为化学工业的发展提出了一个更高的要求,要由传统的高污染、高物耗能耗、粗放经营状态向以精细化学品、化工新材料、生物技术为核心的技术密集型产业的转变。未来的化学工业势必不仅能为人们提供更加丰富多彩且安全可靠的产品,还将为改进人类的生存环境,促进科技进步和其它产业的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刘喜凤,罗宏,张征. 21世纪的工业理念:生态工业.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54-58
[2].蒋展鹏.环境工程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3]. 杨永杰.化工环境保护概论.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9
【关键词】环境保护;边坡;绿化
现代社会里,人们提倡可持续发展,提倡保护环境,要为后代子孙留下生存资源,提倡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利用。自然环境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基础,而人们为了更好的生活,需要现代化建设,而这些建设不同程度的给环境带来了一定的污染和危害。人们在利用环境的时候也要保护环境,随着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人们在享受现代化成果的同时还注重自然环境的优化。人们在选择居住的地方的时候也会考虑到当地的绿化环境,优质的自然环境能够促进人身心健康。
在环境保护工程大行其道的今天,环境保护工程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城市的绿化面积逐渐扩大,对于绿化工程中采用的各种技术也在不断的发展革新,在边坡绿化上,常用的边坡绿化技术就有:点植式边坡绿化技术、铺挂式边坡绿化技术、喷射基材式边坡绿化技术、客土喷播边坡绿化技术。
1.边坡绿化的作用
边坡绿化是一种新兴的能有效防护坡面的生态护坡方式,它与传统的工程护坡相结合,可有效实现坡面的生态植被恢复,不仅具有保持水土的功能,还可以改善环境和景观。
1.1保持水土
边坡绿化技术就是对边坡进行保护,种植植被。植被的作用很多,植被可以有效的拦截雨水、固结土壤,起到保持水土的作用。植物的作用很多,它可以进行光合作用,自己养活自己;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呼出氧气,还能对周围的环境起到净化的作用。
1.2形成成熟的生态系统
在边坡上种植植物,在植物长大成熟之后还能促进周围其他微小植物的生长,譬如说各种草类的成长,这样子使得植物越多,生态系统越稳定成熟。
2.几种边坡绿化技术
2.1客土喷播边坡绿化技术
客土喷播技术是从国外引进的一种先进的植被建植技术,现已成为高速公路边坡植被保护,河堤生物防护以及规模绿地建植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植被建植方法。客土喷播机是一种高效,多用途的喷播机,可用于岩石,砂粒等无土表面或无有机质土壤表面的绿化喷播,也可用于由土壤、种子、水、肥料和其他外加剂组成的混合料或类似物料的输送喷播。
首先是植物种子的确定上,以灌木群落为目标群落是公路边坡生态防护设计原则采用原有的乡土植物种类,结合冬季是绿色的外来植物种子,配以适合在斜坡上生长的深根型、葡萄型、耐旱、耐贫瘠、抗逆性强的先锋草种和目标树种的种子进行混播。
其次,坡面的基本要求。第一,修整坡面。清理坡面杂物、危石,使坡面基本保持平整,对浅层不稳定的坡面,做好稳定固后并可采取点状喷浆使其稳定。第二,处理坡面排水。对坡面径流、涌水进行处理,通过设置泻水管,将涌水引至坡底,设置好坡面平台排水设施,使平台水从坡面两头排出,引至坡底。第三,对过于平滑的坡面,应建造一定的凹凸粗糙面,以营造植物的生存空间,防止基材流失。第四,注意对坡面残留的植物进行保护。
2.2液力喷播边坡绿化技术
这种技术是用专门的喷播机以水为载体将经过处理的植物种子、粘合剂、保水剂、粉碎的植物纤维、植物营养基质进行搅拌均匀后喷洒到清理整坪的土(土石)边坡上,并根据气候情况决定是否覆盖保墒。喷播后3~5天萌芽长出真叶,15~20天郁闭成坪。该技术建坪快、成本低,只要植物种子配比适当能过达到坪型好,满足景观、生态和水土保持功能。
2.3防冲刷生态护坡技术
防冲刷基材生态护坡技术是一种适用性广、功能齐全、造价相对低廉的新型护坡绿化技术。其功能目标主要用两个功能层来实现,即基材层和防冲刷层。
基材层以土为主,添加其他为植物生长提供营养、水分的物质形成混合基材,其有机质含量较多、肥力水平较高、土壤微生物含量丰富、各类型孔隙比例恰当、土壤结构为团粒结构,这样的基材层不仅为植被的初期生长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也为植被的后期生长提供足够的养分,而且涵养水分能力非常高。
防冲刷层采用植被混凝土,其有一定强度(达到0.4MPa),具有防冲刷能力,并且不产生龟裂,其中还含有混合冷暖季相结合、先锋植物和本地植物相结合、草本植物和藤本灌木植物相结合的植绿种子。防冲刷层也为良好的植被生长基材,在初期洒水养护后,混在其中的植绿种子能迅速出芽生长。植物根系的生长又把基材层、加筋层和防冲刷层全面连结在一起,形成了更稳定、更严密的生态护坡系统。
2.4高次团粒边坡绿化技术
这种技术是利用专用喷播设备将植物种子及生长基质喷附在岩石、高砌坡、矿山等坡面,种子在团粒促进剂的营养条件下迅速发芽,形成根系网,加之客土、肥料的支撑,又促进了植物健康地生长发育。
这种技术更加注重的是自然的植物群落,反对过多的人工痕迹。在喷播后形成的土壤培养基具有优良的、稳定的团粒结构,能够有效地抵抗雨水,防止水土流失。
这种技术适用的范围非常广,一是公路、隧道、铁路、河道的各种高陡裸岩(土质)边坡;二是滑坡坡面;三是水利工程大坝边坡;四是采石场、采矿场、废渣堆场;五是混凝土喷锚坡面;六是工厂废弃物的堆渣山、赤泥山和垃圾山;七是荒山、荒滩、荒漠、荒丘。
由于这种技术人工制造出具有最优异性能的土壤培养基,能够快速的取到效果,在后期的维护中也不需花费过多的精力,主要是一种自然生长的形式,能够防风固沙、治理水土流失,涵养水源地,所以受到了大力的欢迎,广泛的运用于大规模的国土造林、城市绿化。
3.结束语
随着环境保护工程的日益扩大,各种各样的技术手段应运而生。在边坡的绿化上,传统的植树造林无法适用,很多边坡的环境非常恶劣,在使用先进的边坡绿化技术种植植被后,还要对其进行后期维护,防止植被在外界环境下受到二次破坏。
【参考文献】
[1]王占臣,庞军.边坡绿化防护技术的发展和植被护坡机理[J].吉林交通科技,2007,(02).
[2]洪金祝.环境保护工程中边坡绿化技术的应用[J].现代园艺,2012,(16).
[3]林永明.凯雷2级公路边坡绿化技术研究[J].公路交通技术,2013,(01).
关键词:公路绿化;环境保护;作用;原则
中图分类号:X734文献标识码: A
一、公路对环境的影响
公路对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公路对生态环境、大气环境、声音环境及自然景观等的影响。
1、公路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新建公路对动、植物生活环境的影响、对占用土地造成的土壤流失的影响、对农作物环境的影响以及公路对水环境的影响,尤其是对饮用水源的影响。
2、公路对大气环境的影响。主要是指公路在建设当中产生的扬尘和在道路通车以后车辆尾气排放的污染。在施工期间,公路施工的特点之一是大量开挖(回填)土基,少则几十万立方米,多则上百万立方米,造成的粉尘污染足相当严重的。在公路运营期产生的污染主要来自汽车的尾气。汽车尾气中含有一氧化碳、氮氧化物、黑烟等对空气的污染十分严重,也是PM2.5升高的一个原因。
3、公路对声音环境的影响。主要指公路产生的噪声影响。公路产生的噪音来自于两个方面:施工期间各种施工机械产生的噪音和运营期车辆在公路上运行所产生的噪声。公路噪声除发动机和车体所产生的噪声以外,特别严重的是高速行车时车轮与路面强烈摩擦时产生的声音,加上路堤提高,噪声能波及很远的地区。另外,交通噪声还与道路纵坡和交通量的大小有直接关系。
4、公路对自然景观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公路构造物与自然景观的不协调,尤其是公路穿越旅游区或旅游景点时,这种影响更大。因此,在公路设计中提高公路现行设计质量,改善公路及其周围环境,增进交通安全和为司机、乘客提供舒适的旅行环境,减少对原来自然景观的破坏,点缀和丰富道路两侧的自然景观是十分重要的。地形情况不同,公路线形组合应该随之变化。对于平原微丘区,地势比较平缓,路基的填、挖不大,平、纵曲线半径都很大,因此,视线不易受到限制,透视可以很远。
二、公路绿化对环境保护的重要作用
1、公路绿化的重要意义
在治理各种环境污染的措施当中,重要措施就是进行公路绿化。因为植物茂密的树冠、落叶及草皮可防雨水的冲蚀,高大的枝叶可以遮阳,叶面的绒毛或气孔可以帮助净化空气,植物的各部分可将声音吸收、折射偏向,所以上述环境上的问题可以用栽植植物的方法控制。而且采用栽植方式不仅能够增进环境协调,恢复自然生态,并能持久发挥作用或随时间增强。所以植物在保护环境和维系生态系统平衡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而公路绿化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公路绿化是国土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具体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森林法》、《水土保持法》都有明确规定,交通部对公路绿化也有明确要求,我省林业、交通主管部门和各级政府也一直将公路绿化工作列于重要议事日程,并一直在不断努力。
2、 公路绿化的作用
2.1自然环境调和
通过适当规划公路绿化,可美化路容、改善景观,解决破坏当地自然生态平衡及与自然环境不调和的感觉,使公路融于自然环境之中,达到相得益彰之效。
2.2 降低噪音,防止环境污染
公路绿化可以美化路容,改善景观,降低噪音干扰和防止环境污染。绿色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过程中,吸收一氧化碳:,释放出氧气。公路两旁的树木对汽车排放的CO、NOx、碳氢化合物等有害物质有强烈的吸收和净化作用。据测定成片的松林,每天可以从lm3的空气中吸收20rag的S02,此选择具有较强吸收能力的树种进行公路绿化,对降低车辆的排放污染,净化空气是很有意义的。由于树木能够将投射到树叶上的噪声反射到各个方向上,树叶的轻微震动使得噪声能量消耗而减弱,因此树木能够有效起到降低噪音的作用。
2.3 防止灾害发生
公路的兴建经常破坏沿线地区自然环境的平衡状态,加强公路绿化可以减缓此种不良冲击,减少灾害发生。
2.4稳固边坡的边坡
长期在自然条件下可能发生崩塌、滑坡、散落等侵蚀现象,增加了养护的难度,而边坡植被可达到水土保持、稳定边坡的目的。
2.5视线诱导功能
合理规划苗木栽植位置,有助于引导驾驶员视线,集中注意力。公路沿途连续的植物绿带,可以显示公路线形变化,使驾驶员预判前方线形走向,避免弯道突兀出现,有利于驾驶员的安全行车。
2.6改善交通条件
公路绿化可以改善交通条件,为高速行车提供安全保障。主要表现在:①有利于驾驶员的安全行车。公路绿化后,可以通过视线诱导来指示驾驶员道路前进的方向,在竖曲线顶部等路线走向不明了地段,可以使路线走向变得明显,降低安全隐患。②防眩作用。白天,树荫可以减少阳光对司机产生的眩光,位于中央分隔带上的树木、矮篱等,可以有效地防止夜间对向来车所产生的眩光,防止由于眩目所产生的交通危险。③调节明暗变化。在车辆驶入光线很差的隧道中时,由于人的眼睛不能立即适应明暗地变化,往往会产生短暂的视觉障碍,因此,在隧道两侧种植一些树木的树荫来调节隧道内外的明暗强度,对行车安全十分有利。④可以对车辆及驾驶员产生保护。在车辆与路外物体发生碰撞时,道路两侧的树木可以有效地降低车辆及驾驶员受损害的程度,尤其是在山区等地形险要地段,行道树更成为保护生命财产的有效手段。
2.7调节明暗变化
尤其是在车辆驶入光线很差的隧道中时,由于人的眼睛不能立即适应明暗地变化,往往会产生短暂的视觉障碍,因此,在隧道两侧种植一些树木,利用树荫来调节隧道内外的明暗强度,对行车安全十分有利。
2.8协助休憩
公路沿线由植物营造的绿意盎然的环境,能有效消除驾乘人员长途旅行的疲劳。通过园林规划的服务区,为暂停休息的旅客提供了优美的休憩场所。
2.9调整景观
借助密集连续的绿墙遮掩路旁不雅观的景物,达到美化路容的效果。通过规划公路绿化,可降低公路所造成的不协调性,将公路融入当地景观中,加强景致特色。
三、公路绿化的理念和原则
公路作为环境中的道路,既要于周围的环境相协调,又要满足道路本身的环境要求。确立绿化的理念是:以恢复公路建设过程中对环境的破坏和提供优美舒适的行车条件为目的,体现以人为本、以车为本的服务观念,实现车在绿中行,人在画中游,绿在路中,路在绿中的生态、文明、景观大通道。在确立公路绿化原则时,公路绿化建设要做到:
1、符合国家关于环境保护“三同时”即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使用。
2、绿化经费预先落实绿化概预算要在设计阶段落实。绿化经费除包括边坡、中央隔离带、立交桥、沿线附属设施等处的绿化费用外,还包含为补偿因道路建设所占原有地面在道路用地范围以外建设的绿化费用,如弃土场植被的恢复与防护措施的费用等。
3、因地制宜应充分考虑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绿美结合,注重效益,以耐瘠薄、耐干旱、宜粗放管理的常绿树种组成公路的常青骨架,并在此基础上,根据不同地段组配不同季节的开花及彩叶植物。
4、树立修生态路的理念建立绿色交通观念,修路要修生态路。道路的改、扩建和新建一定要有绿色意识,公路树种的配植须多元化。树种的选择需因地制宜。绿化方式可采取多种风格:经济密林式、花园自然式、垂直式、多层式。
结束语
对公路进行绿化,也是美化路容、舒适旅途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公路沿线有四季常青的树木以及点缀其间的各种花草时,可以产生与自然交融、气势壮观的感觉,给人们以优美、舒适地享受,有益于人们的身心健康。 公路环境的改善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需要从多方面进行不懈地奋斗,因此我们应当倍加努力,为保护我们的生活环境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20__年是实现“十二五”环保各项目标任务的最后一年,也是最关键的一年,结合省、市、县下达的各项环保工作目标任务要求及当前环保工作实际,现将我局20__年度重点工作汇报如下:
(一)编制“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和防灾减灾(生态环境保护部分)规划。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__*号文件要求,20__年须完成 “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和防灾减灾(生态环境保护部分)专项规划的编制,指导“十三五”期间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二)切实加大对新《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的宣传、贯彻、执行。新《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自20__年1月1日起实施,被认为是史上最严环保法,势必要加大宣传工作力度。
(三)推进__镇等19个乡镇污水处理站建设,着实加强__镇等7个已建成乡镇污水处理站的运营管理。
(四)推进规模化养殖场(小区)污染治理第三方运营管理,切实提升污染治理水平。
(五)进一步加强饮用水源保护。落实好省、市对我县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提出的整改要求,对县城饮用水源大佛水库一级保护区、县城备用饮用水源殷家河一级保护区建设隔离设施以及在县城市自来水厂安装毒性在线检测仪。同时,按照__*号、__号以及____号文件精神和要求,开展好日常的饮用水源保护区内的水质监测、排污单位的监督性监测、饮用水水源地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检查指导协调处理污染事故、饮用水源保护信息的等工作。
(六)完成省、市下达我县的污染减排目标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