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大专学前教育职业规划范文

大专学前教育职业规划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大专学前教育职业规划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大专学前教育职业规划

第1篇:大专学前教育职业规划范文

关键词: 学前教育 文化素养 现状调查 策略研究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加强学前教育管理,规范办园行为。制定学前教育办园标准,建立幼儿园准入制度。完善幼儿园收费管理办法。严格执行幼儿教师资格标准,切实加强幼儿教师培养培训,提高幼儿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依法落实幼儿教师地位和待遇。”为学前教育的规范和发展指明了方向。

学前教育专业在培养学前教育人才和开展学前教育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受到社会和教育主管部门的广泛重视,对即将从事学前教育工作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文化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但从近几年来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毕业去向和就业反馈信息来看,虽然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较以往有了较大的改善,但用人单位对学生文化素质方面的满意度仍然不高。究其原因,受知识结构、教育层次、师资力量、课程设置、职业教育等因素的影响,学前教育存在着目标定位不准确、培养方向不明确、课程与职业发展不相适应等情况,学生的文化课基础较差,对文化理论的掌握不够扎实全面,无法在较短的时间内适应岗位的需求,不但影响了学生的专业发展和社会适应性,而且影响了学前教育的整体水平,更为学生的职业规划和发展带来了潜在的压力。

学前教育是启蒙教育阶段,其专业的设置目的在于培养具备学前教育专业知识,能在托幼机构从事保教和研究工作的教师、学前教育行政人员,以及其他有关机构的教学、研究人才。随着我国学前教育和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在政府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下,我国的职业教育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市场对学前教育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为了适应社会市场经济和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培养高素质的学前教育人才是时代与社会的必然需求。此外,学生的年龄特征决定了他们有着充沛的精力,渴望学习知识,这是提升学生文化素养的重要基础。因此,我在参入省级课题《民办幼儿园师资队伍建设研究》过程中,深深感到,幼儿园是实施幼儿教育的主阵地,幼儿科学素养的形成要依靠幼儿科学教育,学前教育教师的科学素养直接关系到幼儿科学教育的质量。对学前教育专业,特别是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教学型的职业或者中专学校,其所培养的“准幼儿教师们”的科学素养又会直接影响到将来幼儿教师的科学教育水平。因此。提升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文化素养,必须从课程设置、教师队伍建设、培养渠道、教育层次、政府扶持和职业教育等方面着手,形成培养合力。

一、合理设置学科课程,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

学科课程设置是学校通过分析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社会发展需求和地区差异等因素,在符合认知规律的基础上,对该专业课程进行设立和安排的行为,包括课程的选定、衔接,以及在各年级阶段的开设顺序和课时分配。

文化素养是学生成长的厚重根基,是人文素养、科学素养和艺术素养的综合体现。具体到学前教育专业,课程的设置不但要有利于学生掌握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特点和基本规律,适应教育改革的需要,而且要强调学生对文化知识、语言技能和艺术审美能力的学习,促进自身综合能力的提高。此外,课程的设置除了应坚持“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外,还应具有前瞻性,促进学生从业后的可持续发展,为继续学习和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

办好学前教育专业,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教师队伍建设是关键。教师是教学过程的主导者和监督者,其自身素养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文化素质和专业发展。加强学前教育专业教师队伍建设,可以从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加强师德培训。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及从业趋向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学校须对教师进行规范化的师德培训,使全体教师以身作则,充分体现“为人师表”的涵义。其次,加强专业培训。培养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力量,使教师具备与时俱进的理论知识,并在教学实践中得到应用。最后,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双师型”教师或者复合型人才的缺乏是学前教育专业的薄弱之处,加强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的结合,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环节。

三、拓展教学培养渠道,注重和提升综合能力

在传统教学中,课堂是教学的主要场所。但就职业教育而言,课堂的时空限制给教学活动带来了诸多限制。拓展教学培养渠道,建立多元化的教育模式是提升学生文化素养的有效手段。如利用信息化技术和网络资源,组建学前教育资源网络,共享文献资料和课程素材,构建信息化的教育模式,具有较强的时代意义;鼓励学生参与学术研讨活动,在与同行和专家的交流中接受新的理论和思想,提高教学的积极性和有效性;注重学生的特长发展,提升艺术和审美能力,促进文化素养的全面提高等。

四、提升学前教育层次,拓展学生学习空间

当前,高等教育呈大众化发展趋势,而且随着学前教育需求变化和教师体制改革的推进,学前教育也在保证中等职业教育水平的同时,逐步探索尝试步入高等教育层次。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在学生进入职高或者中专后,采用电大开放教育、奥鹏教育的模式,鼓励学生参加大专学前教育专业的学习,这是快速地、便捷地取得专科学位的方式之一。同时,根据办学条件,可以在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开办包括“3+2”分段制和五年一贯制两种模式的大专班,培养专科层次人才;将中等教育学校合并为高等专科院校,培养实质性的专科生。国家还可以在本科院校扩大学前教育专业招生数量,招收有志从事学前教育研究和工作的普通高中毕业生,也可以拿出一定比例的指标,招收具有一定实践经验的具有大专层次学历的在职在岗学前教育专业教师进行学历提升,培养本科层次的学前教育师资等。此外,诸多高校也开始招收学前教育管理方向的研究生,为学前教育学生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

五、加大政府扶持力度,规范学前教育地位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学前教育问题受到广泛的重视,不少省市制订了《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1―2013年)》,已将三年学前教育列入普及教育范畴。各级政府必须加大对学前教育的扶持和监督力度,将学前教育水平作为政府绩效考核的重要指标,加大资金和政策投入,提升学前教育的地位。如加大投入力度,建立学前教育保障机制;把握扶持重点,突破学前教育薄弱环节;加强幼教队伍管理,采取持证上岗等形

式;推行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免费就读制度,等等。

六、兼顾学前教育的职业性,建立“园校对接”模式

学前教育的主要特征在于它的职业性。具有不确定性和不可测性的教学实践是检验学生学习水平的重要途径。受生源等因素影响,学生的文化基础和学习能力十分有限,学校可以建立教育基地或与幼儿园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以“教育实习”和“教育见习”等形式开展教育实践活动,让学生较早地接触将要从事的职业,了解学前教育的工作特点和教师职责,在实践中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进而在今后的理论课程学习中不断改进。

关注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文化素养,其目的在于将学前教育教师的专业水平建立在更高的起点上,促进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承担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教育教学的广大同仁,在这项公益性和普惠性的事业中,要切实通过教学改革,促进学生文化素养的全面提升,为学前教育培养更多更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第2篇:大专学前教育职业规划范文

关键词: 语文教学 学前教育 专业融合

语文课是幼儿师范院校学生的重要基础学科,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形成、表达能力的增强、文化素养的提高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重要性毋庸置疑。幼儿师范院校学生的学情、学前教育专业的特点决定了学前教育专业的语文课程应具有相应的特殊属性。为切实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为学生的职业生涯和学生的终身学习服务,学前教育专业的语文教学应有的放矢,实现有效教学。

一、找准语文教学与专业技能融合的切入口

学前教育专业师资的培养理念决定着培养怎样的毕业生,关系着今后幼儿教育的质量。本文仅探讨大专和中专层次的学前教育专业的语文教学。传统的高师和中师教育存在片面地强调美术、音乐、舞蹈等艺术技能而忽略文化素养。以语文课为代表的文化课与专业课之间的内在矛盾由来已久。大专和中专层次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文化课基础原本就薄弱,进入专业课学习以来,不少学生重专业课轻文化课,没有全面认识文化课的重要性,他们运用母语的能力不能达到为人师的要求。语文是一门基础性学科。如何上好一堂语文课,对学生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幼儿教师的语言能力对幼儿的语言发展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如果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忽略学生的专业特点,学生的语文成绩就难以提高,甚至出现排斥文化课的情绪。在专业化教育体系和职业教育背景下,语文课怎样体现其职业性,并削弱与专业课之间的内在矛盾就成了解决问题的关键。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既然是基础性学科,那么学生对语言的理解力、领悟力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即“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语文作为一门学科有其独立性,但语文的教育观也经历了知识型向素质型的转变。无论是赫尔巴特教学论,还是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都对语文教育产生过深远的影响。从心理学的视野来看,语文教学必须唤起学生的注意。学生都存在潜在的学习动机,以专业知识与语文教学相融合作为激发兴趣的重要手段,既是满足学生兴趣的需要,又是以职业为导向的培养需要。因此,将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学情研究直接引入语文教学过程,既是语文学科发展的要求,又是培养适应社会的人才的需要,与其他课程相互制约、相互促进。

语文教师要意识到不少学生所掌握的知识仅是一些知识碎片,是一些散落的没有生命力的记忆,因此,教师应帮助学生深刻理解语文素养在职业素质中的重要作用,了解学前教育的专业特点,整合相关知识,走出一条语文教学与专业教学相结合的路子,将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和具体要求与语文课有机结合起来。教师应对语文教材深度挖掘,探索与专业知识的互通之处,创设与职业工作相近的情境,关联幼师音乐、幼师美术、儿童文学等课程,让学生所学知识能够“左右逢源”、融会贯通。

二、方式多元与学前教育专业形成关联

工具性与人文性是语文学科重要的两重属性,二者是有机统一的,不可抑此扬彼,两者之间必然有融合。为便于深入讨论,本文将工具性与人文性从理论角度封闭起来分别论述。

(一)重视工具性,为培养幼儿师资夯实基础。

语文的工具性强调了语文具有语言交流作用的本体地位,明确了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对于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也不例外。

全方位地培养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是语文作为工具性的最本质属性。语言能力包含语音、语法等方面,它既是交流工具,又是心智能力的反映。人们将思想见解很流利地表达出来,甚至打动感染、说服游说他人。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毕业后走上幼儿教师这一工作岗位时,一口标准的普通话是语音方面最基本的要求。普通话教学同语文教学不可割裂,是语文教师必须重点注意的教学内容。普通话的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潜移默化的过程,学生想要说好普通话,除了认准字音外,语文课上还要多听、多读、多说。此外,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也十分重要。口语能力的高低是衡量学生能否成为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的重要因素之一。在语文课堂上,从每节语文课前3分钟演讲、演讲单元的针对性训练到采访身边教师活动等综合实践的设计开展,既可锻炼学生的胆量、临场发挥能力,又可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让语文课成为活跃学生思维,踊跃表达的课堂。

语文课本的选文多是按照文体组元的,有诗歌、散文、小说、演讲等单元,这些选文大多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与修养。美文,需要美读,语文课堂的朗读教学一直以来都是语文教学的优良传统。课堂上让学生充分朗读课文,熟悉文章的词汇、搭配、句式、语气、语调,以利于形成良好的语感。此外,还可以通过学生单独读、学生选读、教师范读等方式多角度诵读课文,通过朗读呈现出课文的内涵与情感。所以,诵读课文不仅能培养语感,还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提高学生的普通话水平。

在写作方面,学生通常害怕写作文,甚至有反感情绪,如何让学生乐于思,善于写,这是写作教学面临的根本问题。好的写作功底要靠日积月累的知识积淀。语文课堂上注重朗读,反复吟诵,对文字敏感,下笔就有了章法。教师可选择生活化的命题,选择和学生生活关联密切的,诸如写读书笔记、书画评论、通知、请示、邀请函、海报策划、职业规划等,消除学生的反感情绪,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乐于分享、乐于表达,也可以在课堂上先让学生充分讨论,教师适当点拨。实践证明,“先说后写”的教学模式既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又降低了写作难度。

总之,语文的工具属性也是学生语文基本功的一个反映,教师在培养学生扎实基本功的过程中要注重基础教学,从正确认读、规范书写、乐于表达做起,为学生今后的就业或者进一步升学打好基础。

(二)体现人文性,构建丰富生动的教学模式。

语文的人文性体现在思想性上,包含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文本的学习,认识博大精深、丰富多彩的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陶冶学生的情操,从而使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与正确的价值观。在教学上,教师注重启迪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和审美欣赏的途径,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中国文学体裁丰富,除散文较为特殊以外,各种文学体裁均起源于民间。源于民间劳作的原始歌谣拉开了中国诗史的序幕,《诗经》作为一部声诗,与音乐水乳相融。可以说诗歌从诞生就与音乐有着密切的关系。随着诗的发展与衍生,宋词的音乐性、现代诗歌的音乐性,各自呈现出不同特点。但音乐性是诗词的内在审美特性毋庸置疑。无论是《诗经・周南・关雎》、《诗经・秦风・蒹葭》这样优美的爱情诗、《乌夜啼・无言独上西楼》表现故国思、亡国恨的词,或是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样洒脱的典范之作,还是现代诗歌《再别康桥》等,都可以构建音乐化的诗歌课堂。正如徐志摩所言:“明白了诗的生命是在它的内在的音节的道理,我们才能领会到诗的真的趣味。”语文课堂上,重文意忽略了诗词的音乐现象比比皆是,将音乐与诗歌融合教学,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对诗词的鉴赏能力,还能够让学生在美妙的旋律中感悟诗人的情怀。

幼师美术是学前教育专业重要的专业课,学生都有一定的美术基础。中国文字从诞生之日“象形”这一特征就与图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让文字与图像、色彩融为一体,形成文中有画,画中有文是语文审美教学的应有之意。例如,王维《山居秋暝》中描绘的傍晚时分、秋雨初歇,山村的旖旎风光和山居村民的生活画面,坡感叹道: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郁达夫先生在《故都的秋》中紧扣“清、静、悲凉”,详细描写“破院观秋、落蕊轻扫、秋蝉残鸣、闲话秋雨、佳日胜果”等五个场景。教师可先下载名家配乐朗诵作品《故都的秋》,让学生在早读课上聆听、朗读,通过这个环节熟悉作品,然后让学生在作者详细描写的“五幅秋景图”中选取一个自己喜欢的场景,揣摩文字,配上插图。上课时,教师引导各组围绕“我为何喜欢这幅秋景图”、“在文字背后,感受到了郁达夫怎样的情”进行交流讨论。最后,每个场景都展示几幅学生的绘画作品,通过学生点评,教师追问,形成文中有画,画中有文,相互交融。

实施审美教育既是学前教育艺术类专业的重要内涵,又是素质教育和语文教学的客观存在,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审美素养提高的需要。诚如哲学家李泽厚所说的:“教育之所以伟大,正因为它有意识地为塑人的心理结构而努力。”

三、结语

在大语文教育观的框架下,文化课与专业课都是同一种广博文化背景下的一部分,语文学科不是孤立存在的有限的封闭系统,其开放性的特征使之可以与其他学科进行有效融合。若是教师运用方法灵活得当,则语文课堂必将丰富多彩,更好地发挥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作用,为切实促进学生专业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李泽厚.美的历程.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李莉.论高中语文教学工具性和人文性的融合.课程教育研究,2013(22).

[3]李宁.中职学前教育专业有效教学研究.学位论文,2013,12.

[4]倪娟.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语文素养现状分析.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3(02).

第3篇:大专学前教育职业规划范文

论文摘要: 社会发展的需要呼唤优质的幼儿教育,呼唤高素质的幼教师资队伍,这给培养幼儿教育师资的中等专业学校带来了良好的机遇,同时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本文分析了影响中职幼师生专业化发展的因素,提出提升专业化发展的对策。 

 

一种职业的社会地位和学术生命,首先取决于它的专业化程度。从理论上讲,幼儿园教师职业应该被视为专门职业。因为它要求教师要有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作支撑,有专门的技能作保证;要求教师以“儿童的利益高于一切”作为行动的原则;要求教师能“专业自主”。然而社会公众对于教师职业的认同和期望低,根本不能像医生、工程师那样享有社会声誉和地位。传统教育中教师仅仅是“知识传递者”的这样一种角色定位,限制了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降低了幼儿教师职业的社会地位和声望。 

 

1、中职幼师生专业成长的问题及原因 

 

1.1基础文化素养较低,制约专业成长 。目前,我国幼儿园教师多是初中毕业后经过三年中职学习直接就业的中专生。近年一些学生因考大学希望渺茫,上高中吃力的情况下才选择幼师,使得幼儿教师的基本文化素养较低。学习上出现了学习习惯差,自制力薄弱,布置的作业不能按时完成等问题。有的学生,除了艺体类的课程,对语数外文化课和专业理论课的学习没有兴趣。这很大程度影响了中职幼师生的文化水平的提高,同时也制约了他们的教师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1.2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艺术化倾向。多年来,在中职幼师课程以至于大专课程设置中都存在着严重的艺术化倾向。幼儿教师的技能技巧往往被当作幼儿教师能力结构的突出特色而夸大。而事实上 ,艺术技能并不是幼儿教师最重要的能力。许多实践观察和研究发现 ,优秀的幼儿教师不一定是技能型的。一个合格的幼儿园教师的基本功不仅仅是艺术技能 ,除了唱、弹、跳、画之外 ,还包括说、写、字、操、编、做等,涉及到多个学科。事实上,幼儿园教育所需要的艺术技能并不是很高 ,要求高的恰恰是怎样通过这些方法组织幼儿的学习。幼儿教师应该具有更高的教育水平和艺术,而不是自身的艺术技能。教育水平并不必然取决于艺术技能水平,艺术技能水平也并不必然决定教育水平。因此,幼儿教师教育课程设置应当扭转“艺术化”的倾向 ,跳出只重技能技巧的 “技工型” 培养模式。 

1.3中职幼师生专业发展目标的缺乏。幼师生从入校之日起,即确定了将来要从事学前教育工作。但随着环境和学习内容的改变,尤其从初中的老师喂养式被动学习,变为现在的放养式自主学习,许多幼师生进校后感到很不适应,茫然无措,无所事事。这些问题延续到职后就是将自身发展视为管理层的任务,这样的状态必然影响他们投入幼儿园新课程建设的兴趣和热情。无论职前职后幼师生哪种缺乏学习动力情况,都是属于没有自己明确的职业目标,没有依据工作要求和自身特点进行规划与设计。结果在中职学习阶段影响了幼师生基础知识、业务能力的学习和掌握,在就职阶段影响了对幼儿园教育教学的投入,都不利于个人专业成长。 

2、促进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对策 

 

2.1不断地专业化学习。作为一个专业教育者,幼儿教师应该具有不断地专业化学习的意识与能力。这既是现代社会发展、教育不断改革对教师的必然要求,也是活的不断变化的教育对象和不断出现的新的教育问题与需求的必然要求。在现代教育改革的改革中,教师的学习首先是作为一种终身学习的形式而进行的。教师自身首先应该成为一个终身学习者,不断地学习,不断地自我成长,提高自己的专业化水平,才能为儿童一生的长远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幼师生在中职阶段就应该树立这个不断地专业化学习的意识与理念。 

2.2进行有效的职业规划。从心理学上来分析,人的行为动力来自于内心深处的需要和欲望,其表现形态为兴趣、情感、信念、理想等,它们构成一个人的行为动力系统。中职幼师只有在职业情感、职业信念、职业理想方面的素养才是教师专业成长恒久的动力。 

有些人认为职业规划就是职后规划,这有失偏颇。对幼师生来说职前规划也很重要。因为大多数中职幼师生初中毕业后就进入到中职幼师专业或幼师学校学习,年龄普遍偏小,作为未成年人尚有很大的身心发展或学业发展空间。所以与一般中职生不同的是,幼师生自我完善、自我定位的任务更重要,必须重点设计好学业阶段的路程,从而有效地完成学业任务,做到在身心健康、知识积累和能力培养等方面全方位进步与成熟。从这个意义上讲,幼师生要将职前规划与职后规划放在同等重要地位来看待做好职前规划。 

2.3调整中职幼师教育课程设置提升准教师教育能力。首先,不能按大学艺术专业的要求进行艺术技能训练,避免艺术技能类课程的过分细化。其次,通过设立拓展性课程让学生自由选择,培养幼儿教师的一技之长以适应市场需求。第三 ,应在幼儿园实际运用的艺术技能上下功夫,加强其 “幼师性”,使学生在掌握基本功的基础上 ,重点放在学生创编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上。如幼儿歌曲创作、幼儿舞蹈创编、游戏创编、幼儿健美操创编和幼儿手工制作及幼儿科技活动设计等。第四,要切实加强艺术教学类课程,尤其是要加强学前美术教育和音乐、舞蹈教育等相关艺术教学类课程的建设,关注这些课程对教师艺术技能养成的作用,注重教师怎样教的学习,而不仅仅是自身艺术技能的获得。 

总之,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渐进过程,幼师学生专业素质的提高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但却是十分重要的,忽视一位学生的成长就可能影响一批幼儿的发展。而作为幼师师资的培育者,必须要认识到中职幼师生专业成长的重大意义,致力于中职幼师生专业成长工作,从而切实有效提高幼师生教师专业素质。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江苏: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203,211. 

第4篇:大专学前教育职业规划范文

【关键词】幼儿园 师资 分析

【中图分类号】G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1)23-0056-02

一 调查目的与对象

为了全面了解绥化市北林区幼儿园的师资情况,我们于2010年10月份组成专题调研组,分别对绥化市北林区50多所幼儿园进行调查。本次调查采用访谈、问卷调查、分组汇总等相结合的方法,共发放调查问卷52份,回收52份,回收率达100%。在被调查的幼儿园中,只有两所是公立幼儿园,其余都为私立幼儿园。其中私立幼儿园包括在社区内开设的小型家庭作坊式幼儿园。比较而言,绥化市北林区私人办园发展迅速,已成为幼儿教育的主力军。

二 调查结果分析

幼儿园园长一般从事幼儿教育事业多年,其中,85%的幼儿园园长取得了学前教育专业的学历,这反映了幼儿园园长非常重视自身专业水平的提升,同时园长素质的提高也是幼儿园教师专业成长和幼儿园管理、教育教学水平提高的根本保证。但相对于园长的学历,私立幼儿园中约50%的幼儿教师学历层次以大专和中专为主,本科毕业的很少。而从所学专业看,属于学前教育专业的占一半,还有很多教师专业是艺术或外语,甚至还有的教师为高中学历或所学的是文秘等与教育无关的专业,这对于整个私立幼儿园的教师专业发展来讲非常不利。本次调查还发现,工作5年以上的教师很少,大多数是工作3年以下的年轻教师。教师的年龄一般在22~35岁之间,男教师少之又少。从教师的工资待遇看,公立幼儿园分两种情况:一是在编教师工资(底薪加提成)在1000~2000元/月(随教学年限增加);二是不在编教师或实习教师工资(底薪加提成)在500~800元/月,而私立幼儿园教师工资(底薪加提成)是800元/月。可见未入编教师与私立幼儿园教师的待遇较低。

三 北林区幼儿园师资队伍存在的问题

1.幼儿教师知识面狭窄,专业发展意识薄弱

知识结构是形成智力和能力的重要因素,幼儿园教师队伍的知识结构应该由专业知识、文化科学知识和教育理论等组成。调查结果表明,教师的知识面及幼教理论知识较欠缺,有时难以回答小朋友的提问。部分教师对自身专业发展意识淡薄,对职业规范、周期及专业发展规律、价值等认识不清。有些教师对教育事业缺乏热情,没有树立终身教育观念;还有些在工作中对于晋级、评优等过于看重而导致在专业学习上有急功近利和浮躁的倾向,不能静下心来系统地、全面地查缺补漏,从而影响长远的发展。幼儿园不仅需要会唱、会跳、会画的教师,还需要懂得自然、历史、地理等一般常识的教师,幼儿教师没有广博的知识和多方面的兴趣爱好是难以胜任幼教工作的,只有用理论指导教育实践,才能增强科学性,减少盲目性,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幼儿教师的工作压力大

工作压力的大小影响着教师对其生存状态的满意度。有研究指出,工作量越大,对生存状态的满意度越低。根据国家现行规定,幼儿园教师每天工作8小时,白托班每班应配备2个教养员和1个保育员,寄宿制再增加人员配备。每班幼儿人数为:小班25人、中班30人、大班35人,然而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幼儿园每班仅安排1~2名教师,他们同时承担保育和教育工作,繁重的保教任务使他们工作强度超负荷,肩负的责任很重,精神一直处于高度的紧张状态,由于对幼儿的安全过分的紧张,从而限制了幼儿的自由,对幼儿的健康成长不利,影响了幼儿教育的质量。

3.幼儿教师待遇较低,流动性大

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幼儿园都采用聘用制的方式聘请教师,并且一般局限在20~25岁之间的年轻教师,但幼儿园教师工资待遇相对于其他同等职业工资待遇来说较低,不少年轻教师由于自己长期以来社会地位较低、经济待遇较差,致使思想上包括职业道德方面都存在偏差。幼儿园教育工作的繁琐性给很多年轻教师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在幼儿园中干了2年左右的年轻教师,一般情况下,都会跳槽到别的幼儿园或者干其他的工作,这就使幼儿教师队伍呈现极大的流动性。

4.教师性别结构不合理

幼儿教师偏低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传统观念以及家长对幼儿成长需求的错误认识,给男幼教带来了巨大的压力,造成了男幼教的流失,并导致幼儿园男女教师比例失调,幼儿缺乏阳刚之气。幼儿园缺少男教师,孩子就如同在单亲家庭长大的一样,性格可能产生缺陷。男教师的优势在于可以开展一些培养学生勇气、胆量的教育活动,并且男幼儿需要男性榜样,女幼儿需要学会如何与异性相处,让教师在性别上趋于平衡也可以更好地反映学生所生活的世界。在所调查的幼儿园中,95%幼儿园园内教师为女性,只有少数园长是男性。可见“女性化”迹象已在教师性别比例严重失衡的幼儿园出现。

四 加强幼儿教师队伍建设的建议

1.促进幼儿教师专业成长

“专业发展机会与教师的职业态度有密切的关系”,“教师在学校获得的专业发展少是导致其职业倦怠的重要原因之一”。对于幼儿园来说,可以通过开展园本培训,组织各类学习活动,来促进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例如组织教师外出参观幼儿园、聘请专家讲课、定期开展园内业务学习、教育教学技能比赛等。加强幼儿园软件投资,为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资源、资讯的支持和服务。幼儿园还应该为教师提供多种信息渠道,如各类书籍、报纸杂志、幼教著作、网络资源等,为教师的专业学习提供便利条件。帮助教师做好职业规划,关注他们的专业成长,不仅可弥补他们专业上的不足,而且可以让他们享受到成长的快乐,看到自身价值所在。鼓励教师进行教学反思,及时记录工作和学习中的点滴,并及时总结教学中的经验与教训。

2.完善相应政策,缓解幼儿教师的工作压力

由于工作量大、成就感低等原因带来的工作压力使很多幼儿教师的身体处于亚健康状况,心理上也存在着一些负面、消极的情绪。面对这种状况,政府、教育部门及幼儿园首先应该从政策和管理层面入手,为他们创设宽松、愉快的工作环境,减轻他们的工作压力,教育主管部门应严格规定幼儿园不同年龄班级的幼儿人数,配备相应的师资,将教师工作量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幼儿园也应避免随意延长教师的工作时间,杜绝利用周末或节假日开办各类兴趣班的现象,切实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

3.切实提高幼儿教师的待遇,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

教师的价值取向是多方面的,对大多数教师而言,一个和谐的工作环境是最根本的。教育部门应确定幼儿教师的最低工资保护线,以维护大多数私立幼儿园教师的基本生活权利和生活水平。尽量减少私立幼儿园教师与公立幼儿园教师待遇上的差距。进一步完善私立幼儿园教师的职称评审制度,确保私立幼儿园教师与公立幼儿园教师在职称评定上享有同等资格与条件。物质基础有了保障,幼儿园教师才能安心地从事这份职业。政府应适当考虑增加财政保障,拓宽资金来源。此外,主管部门和社会应给予幼儿教师更多的关爱,关注他们的生存状态,倾听他们的心声,营造一个尊师重教的幼儿教育的良好氛围,积极为幼儿教师营造和谐的工作氛围。

4.建立合理的教师队伍性别结构,支持男性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

幼儿园女性教师扎堆,不利于幼儿健全个性的形成,因此应适当配备一定比例的男性教师,并切实提高他们的待遇,做好教师职业规划,关注教师专业成长,帮助他们分析自身的优势与问题,确定自我发展的目标,树立专业学习的榜样,明确今后发展的方向与步骤,开展教育科研,促进教师不断提高专业知识与技能。但要注意不是学历越高越好,而是要合理搭配。

面对21世纪幼儿园师资队伍建设提出的严峻挑战,我们应当重视和加强幼儿园师资建设的力度,努力提高教师素质。在工作节奏快、强度大、压力重的今天,幼儿教师不仅要具备过硬的专业素质,更要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适应新时代要求的能力,不断地丰富自我、充实自我,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才能为我国的学前教育事业奠定扎实的基础,从而培养出高质量、高素质、全面发展的幼儿。

参考文献

[1]冯晓霞.从幼儿教师的职业感受看幼儿园管理――三个有关研究所反映的问题与启示趋势[J].早期教育,2004(9):12~13

第5篇:大专学前教育职业规划范文

关键词:高等教育大众化;教育职业服务功能;职业存在;职业竞争;职业导向教育;专业分置教学

作者简介:王博(1981-),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助理研究员,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博士。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原理、职业与职业发展、职业能力分析、评价与培养模式、人力资源开发、教育师资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7518(2012)10-0038-06

教育是人类特有的有计划、有目的培养人的活动。在现代社会,对青少年儿童进行系统的学校教育是教育活动最重要的表现形式。在目标上,通过教育使学生拥有社会人的成熟心智,使他们在离开学校之后能成功地融入社会生活,是学校应承担的重要责任之一。为此,学校教育需要实现两类价值:一是传授各类科学文化知识,发展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合格的社会公民;二是帮助学生适应未来的职业生活,为社会各界培养可用之才。前一类价值的实现是教育者和学习者共同努力的结果,它体现了学校教育的存在意义;后一类价值的实现不同于前者,它既需要教育者和学习者共同创造的教育成果的支持,也受到来自社会用人需求、学习者职业意愿、同业者间竞争等多重复杂因素的交互影响,它不是单纯的教育问题,而是涉及教育系统、经济系统和个人心理的综合问题,对其实现模式的研究不能仅限于教育学的视野之下,而应在跨领域的多视角下展开。

本文中,笔者以教育的职业服务功能为核心关注点,以当今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中国社会为研究背景,借鉴系统论、演化博弈论、演化经济学的思想与方法,引入了系统演化分析的研究手段,以职业存在及发展模式研究为起点,以教育的职业服务功能实现模式研究为核心,以学校教学管理方式改革研究为落脚点,逐步展开,对教育对于职业的影响性问题进行了作用机制和演化趋势层面的剖析。

一、 就业难引发的教育价值思考

(一)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中国的教育困境

我国的高等教育用了不到十年时间,在普及程度上实现了质的飞跃,快速步入了大众化时代。从1999-2006年,我国高校招生数增长了4倍,在校生增长了4.92倍。8年内,普通高校在校生从341万人增加到1739万人[1]。2007年后招生的增长速度开始放慢。我国用了不到8年的时间就完成了高等教育从精英型到大众型转变。这一变化使更多青年学子获得了进入大学学习的机会,使国民总体受教育水平得到了明显提升,也为广大用人部门提供了丰富的高层次人才。按理说,这应该是一件获得学生、企业、乃至全社会普遍称赞和支持的事情。

但是,伴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许多问题也随之产生,如大学生就业难、高等教育质量下降、人才培养规格与社会需求差距过大以及逐步兴起的“新时代读书无用论”等。这些问题的产生使很多年轻人感到了前途的迷茫,也诱生了社会各界对教育的质疑与批评。

现如今,大学毕业生就业已经成为了中国面临的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从专科到本科、硕士乃至博士,各层级高等教育毕业生都普遍感受到了就业的巨大压力。“知识型失业”、“过度教育”、“蚁族”、“毕业即是失业”等新兴名词或新说法,成为了反映大学生就业难的鲜明写照。总结起来,大学生就业问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大学生整体就业率偏低;二是大学生职业收益明显下降[2];三是大学生就业层次普遍下移。

与学生的抱怨声相伴,社会对教育的不满同样严重。用人单位普遍认为现在的大学毕业生无法与他们的前辈并论,能力不足,无法胜任工作岗位。在社会人才供需上,也出现了教育层次结构和专业结构与社会需求不适应的问题。在层次结构方面,传统的适合大学生的高层次岗位无法吸纳众多新毕业生,从而造成了一系列高学历层次人才低端就业、过度教育和人才浪费现象;与之相反,技能型人才却出现了短缺。在专业结构方面,由于大学专业设置的变化与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变化相脱节,造成文科、管科、法科人才过剩,而某些关键工科领域却一将难求,“好钳工比研究生更难找” [3]。

(二)解析教育的职业服务功能是认知和解决教育困境的关键

应该看到,教育与个人职业存在和发展间的关系并不是“学历=能力、能力=满意的工作+光明的前景”这样简单。我国从高等教育的精英时代走到大众化时代后,教育与社会“人才——职业”间结构的相互作用模式发生了根本变化。大众化时期,由于学生数量的增多和毕业分配政策的退出,教育与职业间的强关系逐步变成了弱关系。教育能够培养人的能力,提升个人的职业竞争力和职业适应性,并为他们贴上不同的学历和专业标签,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个人的职业追求,但这一切并不能直接决定个人的职业生存和发展状况,因为现实的职业状态,只能为劳动力市场所左右。

我国的教育系统有着界限清晰的层次和专业结构。以此模式,如果各类学校的学生都认可教育系统给他们确定的培养方向,且教育质量能完满达标,那么教育就能对社会的人才供应结构,尤其是专业化人才结构起到直接的、决定性的影响作用。不过,真实的社会“人才——职业”间结构是动态的,以需求为主导的,供应结构需要主动适应需求,不断地自我调整。因此,教育对社会“人才——职业”间结构影响机制的核心不在于它是如何决定人才供应结构的,而在于教育要如何促进人才供应与需求结构间的动态适应。

可见,教育领域这些问题的产生,部分源于教育的管理不当、实施不周,但也有一些问题源自教育活动必然的系统功能性限制。我们首先要从问题出发,详尽分析教育活动对个人就业和职业发展,对社会“人才——职业”间结构所产生的作用和影响模式,以搞清楚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源所在,解决问题的可行方法是什么,其中哪些问题是可以通过教育改革有效解决的,哪些是单靠教育系统一己之力无法实现的,还有哪些是社会系统存在的必然矛盾而不可能完全规避的。只有这样,教育工作者才能更为科学、有效、务实地做好各项工作,提高教育活动服务社会的价值。

二、 教育能够为职业做什么

(一)对职业存在及发展规律的研究

教育的职业服务功能研究的核心是分析教育活动对个人就业与职业发展,对社会“人才——职业”间结构的作用模式。其研究的起点是职业需要教育为它做什么和教育能够为职业做什么的问题。其中,对职业现象基本属性的研究是本文研究的基点。

在社会中,人的活动具有目的性、计划性、组织性,人们通过从事特定的职业改造自然和社会,以维持人的生存并促进社会的发展[4]。个人能获得在某一职业领域的职业存在,即其所从事的某项社会活动能够被视为职业行为,根本原因也在于该活动在整个社会分工中具有其专有的职能,发挥了特定的功能。因为活动功能结果的存在,并且能够满足社会中其他个体或组织的一定需求,才会有人愿意为该活动产生的结果支付相应费用,而因为有了费用报酬,该项活动才能保证行为实施者的生存,只有有了这种双重保障机制,该活动才能成为人的职业行为。

在经济学视角上,职业行为是一种典型的交易行为,是个体通过自身劳动换取劳动报酬的交易行为。这种交易得以发生要有两点基础:一是个体功能具有社会意义;二是功能发挥所换取的收益对于个体来讲也是有价值的,能够满足他一定的个人需要。这里收益内容是广泛的,不仅包括经济报酬,还包括因为职业行为所获得的个体安全感、满足感、自我实现、社会承认、满意的生活状态等多方面。

由此总结,个人获得职业存在的模式基础是个体功能对社会需求的满足和职业收益对个人需要的满足。而由于影响职业存在模式的各种内、外因素的变迁,以达成“人——职”匹配最佳状态为驱动的职业演化也将必然存在,从而使职业存在状态动态化。

在职业演化中,由于不同职业平台的收益差异和个人的职业发展动力的存在,也使人与人之间的职业竞争变得不可避免。在不同的职业存在环境下,职业竞争的评价标准会有所差异,可能是功能最优者胜出,也可能是需求最低者胜出,还可能引入一些其他指标来构筑新的竞争评价标准。对个人来讲,要在充分了解自身所处职业环境的竞争模式基础上,成功构筑并持续提升自己的职业竞争力是个人保证职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

从本质上讲,职业竞争力是对个体所实现职业功能对需求满足程度的反映。在职业交易中,能最大程度满足需求者需要的人就是具有最强职业竞争力者,但在收益最低者胜出模式下,具有功能性优势者通常会因为伴随较高的职业收益要求,反而丧失职业竞争力。如当下许多高学历的研究生职业竞争力反不如大专生、本科生,其主要原因并非完全是教育与能力的脱节,而在于高端人才需求的有限和职业竞争以收益最低者胜出为模式的运行现状。

(二)教育对职业存在和发展的作用

回答职业与教育的关系问题,应以职业存在模式及演化规律为基础展开,即从教育活动对从业者个人的影响、教育对社会职业环境的影响及教育对职业演化竞争的影响三个方面加以分析。

在教育对从业者个人影响方面,教育首先发挥了直接的能力培养功能,通过知识传授、技能训练、能力培养等育人活动,塑造了从业者的个人能力;同时还起到了一定的丰富个体资源、引导个人需求的作用,但其影响力要明显逊色于能力培养功能;此外,教育活动还发挥了重要的职业指导功能,帮助学生理解了职业存在与发展规律,引导他们做好职业规划和策略选择。

教育对社会需要、职业收益、职业平台等社会职业环境也能发挥一定的影响力。但其影响模式与前者不同,教育对个人的作用主要源自教育的基础育人功能,而其对社会职业环境的作用则是通过教育引导学习者认知,学习者认知影响未来各种行为而生的,属于教育的衍生功能,且功能实现演化周期较长,作用力偏弱。

教育对职业演化竞争的直接影响主要是通过教育筛选功能和教育标签作用实现的,这也成为了教育发挥的另一项重要的职业服务功能。它通过教育竞争筛选、能力定向培养、颁发学历文凭的形式,限定了个人职业选择方向,也在一定政策、制度和社会文化习惯支持下,使教育经历与职业生涯建立了天然的联系。但由于市场经济体制和个人职业自由选择权的确立,以及高等教育大众化对精英教育的终结,原先的教育筛选功能受到了来自用人部门、学习者个人及人才供需结构等多方面的挑战,并呈逐步弱化之势。

(三)教育职业服务功能的有限性

对学生个人来说,教育的职业服务功能主要体现在对其职业能力的培养上。如果他习得的职业能力能够在某一职业平台上满足其他社会主体的需要,那么教育的职业服务功能就在这位学生身上得以实现了。相反,如果教育活动所培养的学生的能力无法满足社会需要,或是无法让学生找到得以发挥其价值的职业平台,那么就只能说教育的职业服务功能未能有效发挥。对于前一种现象,可以认为是教育在能力培养方向或质量上出了问题;而后一种现象的出现,则主要源于教育培养的人才结构与社会人才需求结构间的差异。

在很多人看来,这都是教育的问题,是教育部门通过自身内部调整可以解决的。实际上,在现代市场经济环境下,使教育的人才培养方向和结构实现与社会宏观人才需求和职业结构的良好匹配并不容易,也是教育系统靠一己之力难以达成的。因为,在一定的时间阶段内,教育活动的作用范围仅能影响到学生的个体能力特征,并对他的个人需求和个体资源产生一定作用。而寻求如上这些教育问题的解决思路不仅在于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还在于教育培养出的人才的能力结构能否与复杂、多变的外职业环境实现实时的匹配与适应。同时,还需要在教育引导下形成学生的个人需求与他实际获得的职业收益间不要有太大差异。这种均衡状态的达成是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等多个子系统共同作用的结果,仅凭教育系统自身的结构优化是无法解决问题的。所以说,教育可以支持人的职业发展,也能够帮助社会优化其“人才——职业”间结构,但教育的职业服务功能是有限的,它不可能、也无力去解决社会“人才——职业” 供需矛盾中所表现出的各种教育与职业间的关联性问题。

认识到教育的职业服务功能的有限性,并不代表着因此就可以忽视教育的职业价值,而是要求教育工作者在客观认识教育的职业服务功能实现模式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现有教育行为,实现教育的职业服务功能的最大化。

三、 教育的职业服务功能的理想与现实

(一)教育的职业服务功能的理想目标

教育活动是在人主观意识主导下开展的,具有确定的目标导向。在教育的职业服务功能方面,教育者关注的理想目标是使教育活动能有效支持学生就业与职业发展,能为社会提供结构合理的人才供给,并能在实现职业服务功能同时最大限度保证教育效益与教育公平最大化。

就学生个人及其家庭而言,接受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后的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其直接目标都是在为毕业后的就业做准备。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尽管从其自身表述而言,在人才培养目标上有所差异,但它们都需要发挥帮助学生有效衔接学习与职业生活的功能。因此,学校要承载一定的职业服务功能,尽力使学生获得尽可能强的职业竞争力,以帮助他们实现就业,提高他们就业的满意度,并为他们的职业发展夯实基础。

就社会而言,通过教育为社会提供结构合理的人才队伍,是发展教育事业的核心目标。由于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是按照教育系统确定的专业方向和层次类别为社会供应人才的。所以,在特定时期和区域内,如果教育系统提供的人才在其专业、层次结构上能够与社会人才需求结构相匹配,则教育在此时此地创造的职业服务功能的社会价值就是最高的。

教育效益指教育投入、产出之间的关系。教育投入越少、产出越多,则教育效益越高。现代社会的任何经济行为都在追求效益最大化,教育活动尽管非单纯的经济行为,但效益最大化也是要努力实现的重要目标,这在教育发挥其职业服务功能时亦不例外。

教育公平是现代教育倡导的核心理念,也是社会公众对教育的重要诉求。在职业服务层面,由于教育对个人未来职业存在与发展的作用关键,其内在的公平性对于维系社会稳定与公正更为重要。这就要求教育要在发挥其必需的职业服务功能同时,使因教育差异而产生的不公降到最低。

(二)教育实现其职业服务功能的现实选择

如前文所述,教育所能实现的职业服务功能是有限的,在教育实践中,教育的职业服务功能理想目标与现实选择间的矛盾不可避免。许多教育者、受教育者和社会在主观上期待教育来发挥的职业服务功能可能是无法完全达到的。教育者需要以现实可行为思路,探讨如何在自身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改善教育行为,实现教育的职业服务功能的价值最大化。

在如何帮助学生就业和职业发展方面,学校应注重落实能力本位教育,培养学生具有就业竞争力的综合能力、专项能力,具有发展潜质的基础能力、成长动力;同时要做好职业指导教学,引导学生形成务实的职业期望,帮助学生实现从学生向职业人的心理转变,指导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和策略选择。这两项工作是教育部门能做到也能做好的,其它还有很多工作也需要教育部门投入一定精力,但其所实现的职业服务功能都不是教育者完全主管可控的了。

在人才供给结构方面,职业导向教育会对社会人才供应的层次、专业结构产生直接影响,学习者和教育部门都应根据其各自的作用模式特征,做出恰当的策略选择。在层次结构上,教育层级结构会在职业层次结构上获得一定体现,但这并不是必然的,其仅具有统计学意义,不代表每一位受过高层次教育者都能进入到高层次职业平台。因为进入高层就业既是个体功能发展的结果,也是职业竞争演化的结果。教育可以影响前者,但不能决定后者,且它对能力发展的影响也不是必然不可替代的,在岗学习有时会获得比高层次教育更有价值的能力提升。不过,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时期,取得更高层次学历对于初次就业和职业发展的竞争力提升作用还是效果显著的。

教育的专业结构与人才结构的关系也不能简单地用专业结构决定人才结构,或专业方向等于就业方向这样的观点来加以分析,这还与不同职业对应专业的专业化程度相关。高专业化职业从业者必须要有专业教育经历,教育系统应加大这些领域相关专业的招生规模,以便为社会提供一定的人才选择空间;相反,低专业化专业教育的重点应在专业基础和通用能力教学上,以保证学生就业的广泛适应性。

教育在实现职业服务功能的同时要尽力保证教育效益和教育公平的最大化。对教育职业服务功能效益的评价要兼顾个体效益和社会效益综合开展,其核心评价指标是学生受教育收获在其终生职业生涯中的有用程度。对社会来讲,适龄青年受教育层次普遍提高,受高层次教育人才相对超过社会需求在短期内会使教育效益下降,但却具有长期发展促进性的积极意义。对个人来讲,提高受教育层次利大于弊,但在专业选择上却要谨慎,要充分考虑自身职业竞争力所在而不要跟风热门专业,不然会使教育投入的个体效益显著下降。

教育公平是个复杂的社会心理问题。社会职业收益不平衡性和教育职业导向性的存在使教育结果公平成为了必然不可能。这样,社会对教育公平的追求方向应是保证基础教育的绝对公平,并努力塑造职业导向教育的过程公平。这其中包括了教育竞争标准的公平、资源分配的公平和教育中职业选择过程的公平。

综上所述,基于教育的职业服务功能实现模式的现实性,我们探讨了有效开展教育活动,最大限度实现各项教育的职业服务功能的可行方法和策略选择。在教育实践中,务实的教育行动者只能在功能实现可能性的基础上去推进教育实施,而不能抛开功能有限性的约束,理想化地去教书育人。

四、如何才能在教育实践中更好地实现其职业服务功能

(一)不同教育阶段的职业服务功能所在

以教育的职业服务特性作为区分,可以将学校教育划分为基础教育时期和职业导向教育时期两个阶段。一般学前教育、九年义务教育和高中教育均属于基础教育,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大专)、本科教育和硕士、博士研究生教育则属于职业导向教育。前一阶段教育的目标重点在于育人,而不关注育人成果对职业的直接作用;后一阶段教育则将人才培养目标与一定的职业方向相对应,具有明确的职业导向性。但在教育的实际功能成果上,基础教育尽管没有直接的职业导向,却也发挥了一定的客观职业服务功能;职业导向教育尽管目标明确,但在功能成果上也未必如设计所愿。

总的来说,在职业服务功能方面,基础教育时期主要以间接性职业服务功能为体现,起到了培养基础能力、引导职业理想、树立人生价值观的功能。但在过度教育竞争和应试导向下,基础教育本应实现的全面素质培养功能却受到了严重制约,这也影响了后续教育功能的实现。

中职教育是高中层次面向职业的教育,它具有直接的职业服务导向性。该类教育目标定位于培养一些基层岗位、低技术含量的劳动者,进入中职学校的学生也多为教育竞争中的失利者。这样,很多中职学生和家长是不愿认可中职教育目标的,他们会采取各种补救手段,以期为孩子创造更好的职业前途。因此,中职学校除了在继续发挥培养社会基层劳动者职能之外,也应该根据不同类型学生需求,帮助他们挖掘自身潜能,开展其它教育。

高职属于专科层面的高等教育,也具有清晰的职业导向。高职教育在现实中也有与中职类似的尴尬,代表了学业竞争的劣势一方。在当下的教育现实中,高职教育以其鲜明的职业导向性形成了与本科的差别化竞争。当本科教育也转变定位走向职业服务后,教育系统应根据职业类型和专业化水平不同,合理规划高职与本科教育的职业定位,使之不至于发生直接的同向竞争。

我国现行的本科教育还多为学科导向的,但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时代背景下,本科教育职业化将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这样,本科教育需要兼顾发展性与职业性的特点,承担起个体功能塑造、个体需求引导和职业发展指导的直接职业服务功能,并在可能的情况下,实现更广泛的职业服务价值。

在硕士研究生大规模扩招之后,硕士教育也需要从完全的学术导向转为职业导向,才能保证其在社会中功能存在性的价值。职业导向硕士教育的定位应在于培养高层次的专业人才。与本科教育更注重学生通用素质培养和广泛职业适应性不同,硕士教育应该是专业目标定位清晰的。只有这样专业教育才能体现出相对岗位实践性自然成长的优势,但这也必然伴随了专业学习的风险。在现实的职业竞争环境下,获得硕士等高层次学历一定程度上也是人际竞争后的无奈选择,而且不是所有专业都适合大面积开设硕士教育。对于那些对高层次专业人才需求量不大的领域,硕士教育的效益是偏低的。

硕士教育之后的博士教育在现实中主要是发挥科研人才培养和储备的职能,其职业服务性也主要表现在科研的价值和行业技术的提升上。至于职后教育,其必然是职业服务目的性清晰的。

笔者看来,高等教育大众化之后,本科和硕士教育都必须要承担起必要的职业服务功能,高职、本科和硕士层次的教育也将成为教育领域三个最为重要的职业导向教育阶段。

(二)对职业导向教育中的专业分置教学组织与管理方式改革的建议

鉴于人类文明积累的知识过于丰富和专业分化的现实、学生获取就业竞争力的需要、教育资源积累造成的路径依赖等原因,基础教育后的职业导向教育必然要以专业分置教学的模式来开展。分专业教育在设计逻辑上必然存在专业周期风险、专业设置风险等系统风险,而如何开展有效的专业管理和专业选择权分配,相关人士也争议重重。

基于教育职业服务功能实现模式研究的成果,本文设计、提出了建立从国家到个人间“分层管理、动态协调”的专业管理方式和“分步决策、阶段教学”的专业教学组织形式的建议设想。

“分层管理、动态协调”的专业管理方式是针对专业设置风险而提出的一项改革思路,其内容包括中央政府层面的趋势预测与总量监控、地方政府层面的需求测算与方向引导、学校层面的务实决策与动态调整、学生层面的有限选择与风险自担四部分。以使专业选择权和专业设置风险在不同层面得到均衡分配。

“分步决策、阶段教学”的专业教学组织形式是以规避专业设置周期风险,降低专业选择风险而设计的另一项重要的改革建议,其中将基础教育后为期3-7年的专业教学分为了目标各异的四个教学阶段。

第一阶段是通识知识和通用素质培养阶段。该阶段的重点应是促进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系统中各要素维度的全面发展。其中教学内容包括:广泛性的科学、文化常识知识,英语、语文、数学等工具性知识,基础性专业知识,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等通用性能力,价值观与道德,艺术、身体素质,职业化意识等多个方面。在课程模式选择上,适宜采用知识中心、能力中心和活动中心课程。

第二阶段是专业基础教学阶段。该阶段应主要以传授相关专业领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帮助学生形成对相关专业学科知识体系的整体了解;让学生掌握解决专业领域最典型、最基础问题的能力为目标。该阶段适应性的课程组织模式是学科中心和任务中心课程。

第三阶段是职业能力教学阶段。在该阶段学校要依据已知的需求,选择一些针对性很强的专项能力;并根据自身对行业人才需要特点的判断,选择一些具体化程度高于前阶段典型问题解决能力,但适应性也广于企业针对性具体任务能力的专项能力来加以培养。从而实现帮助学生丰富原有知识、熟练专业技能、补充部分必要的深度专业知识和新技能,清晰工作过程知识和任务流程、搭建任务针对性能力系统结构的目标。该阶段适合应用的课程模式是任务中心课程和职业实践课程。

第四阶段是专长能力发展支持阶段。前三个阶段的教育帮助个人实现了其基础性职业能力系统的生成,此后他的职业能力系统将进入再发展阶段。此时,通过有组织的专门学习和经验积累,帮助学生丰富领域内知识和经验、熟练基本技能、提高策略使用的灵活度,进一步提升和优化专长能力系统,实现包含量的积累与质的提升在内的一并跃迁,则是该阶段教学的主要任务,其特色化课程模式应是主题中心课程,同时任务中心和学科中心课程也将会被重点使用。

五、总结与展望

在本文写作过程中所开展的一系列针对教育职业服务功能,以及对整个教育与职业间作用关系问题的研究,使笔者深深地感受到,教育的职业服务功能问题是与传统教育领域研究内容有着明显区别的新问题。该问题的本质内涵和研究方式与传统教育研究相比是存在根本差异的。它是一个受到个人心理、教育系统、社会职业经济系统等多因素影响,为学习者、教育者、社会用人方等多主体意愿决定的主体间性问题。

传统教育研究通常所关注的是教育者与学习者的双向关系问题,其重点在探讨教育实践中如何实现特定教育目标下学生学习效果的最优化。这里的一个必要前提是教育目标要相对清晰、确定。这在以全面素质培养为目标的基础教育和以学科知识传授为目标的学术教育中是可能的,但在以服务社会职业、经济系统人才需求为目标的职业导向教育中却是极其困难的。

教育的职业服务功能的实现逻辑是,教育以其基础育人功能为本对学习者各项身心特征和行为模式发挥作用,而学习者各项个体特征与行为的变化会对其个人的职业交易行为和职业竞争力产生影响,这代表了教育的个体职业服务功能;教育对社会广泛人群职业行为综合影响的总和,则体现了教育的社会性职业服务功能。这一过程不是同时进行的,教育的教化育人在先,学习者的职业交易行为在后。因此,教育行为对职业的影响无法在当期得以体现,期间需要很长的呈现和反馈周期,通常为数年甚至数十年,这就使教育的职业服务功能的不确定性风险明显变大。

这一过程中包含了教育目标与社会需求的统一问题,教育目标与学习者需求的统一问题,及教育目标基于环境变化的实时调整问题。这时的需求识别机制、目标调整方式、教育管理模式都是与基础教育和学科教育存在本质不同的,而且由于学习者主体性及教育人本主义价值的存在,其运行模式也不同于一般的以“生产、分配、交换、消费”为特征的经济生产模式。教育实现其职业服务功能既不是单纯地在为社会用人部门生产可用之才,也不能以无条件地满足个人学习意愿和职业发展期望为目标,它要构建一个能较好协调多方主体意愿,达成各主体间价值收益均衡的恰当机制。

基于如上所述,本文研究尝试性地超越了传统教育研究范式,以职业研究为起点,以系统演化分析为主要方法,对教育与职业间关系问题做出了一些简单分析,如解释了教育的职业服务功能的实现模式,提出“分步决策、阶段教学”的专业教学组织形式等。在笔者看来,本文的研究成果只能算是对教育的职业服务功能这一个相对新颖的复杂问题所进行的初步研究。其研究的深度不够,方法有限,全面性不足,也没有进入到更为规范的实证研究、数量研究、统计研究层面,而仅是在总结前人观点基础上,对该问题实质进行了一定的逻辑解释。

参考文献:

[1]杨德广,忻建国.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问题的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09(5).

[2]史淑桃.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透视[J].中国成人教育,20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