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对艺术教育的理解范文

对艺术教育的理解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对艺术教育的理解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对艺术教育的理解

第1篇:对艺术教育的理解范文

关键词:哲学原理教科书;哲学价值;满足主体需要

中图分类号:BOI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194(2007)04-0142-03

哲学原理教科书绝大多数以客体满足主体需要来界定价值,笔者认为,这种界定是主体自发性在价值理论上的表现,在理论上是片面的,在实践上是有害的。考虑到这种界定颇为流行,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笔者提出商榷意见,以求教于价值学界的专家。

一、哲学原理教科书关于哲学价值范畴的界定

我国高校哲学原理教科书对价值的界定大同小异,绝大多数都是以满足主体需要界定价值。例如,有的教科书认为,“人和物之间的这种需要和满足的对应关系,就是价值关系。”“凡是能够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对人的生存和发展就具有肯定的意义,这一事物对人而言就是有用的,即有价值的;凡是与人的需要无关,甚至妨碍人的需要的满足的,对主体就具有否定意义,就是无用的,即无价值的。”该书还说:“价值按其本性,是指物在满足人的需要中的有用性。”“价值的实质,是客体的存在、属性及其变化同主体的尺度和需要相一致、相符合或接近。凡是具有这种性质和状态的主客体关系,就叫做客体对主体有(正)价值。”“作为哲学的范畴,价值指主体和客体之间一种特定的关系,即客体以自身属性满足主体需要或主体需要被客体满足的效益关系。……一种事物或现象满足主体需要的程度越高、有用性越大,其价值也就越大,反之,价值就越小。”“价值是事物或现象(包括物质的、制度的和精神的事物和现象)对于人的需要的某种有用性,是其对个人、群体乃至整个社会的生活和活动所具有的积极意义。”“所谓价值关系,就是主体对客体的需要同客体满足需要之间的关系……马克思说:‘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作为哲学范畴……价值是客体属性、功能对主体需要的满足。……能满足主体需要的,就是有意义、有作用、有价值的;不能满足主体需要的,就是没有意义、没有作用、没有价值的。价值的大小,是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程度的大小。”“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指客体对主体的利害关系……由于主体的内在需要及按其需要改造客体的活动,使客体的属性具有了‘价值’,并且价值是利是害,是大是小,一切以主体的需要和实践活动为转移。”“所谓价值,是现实的人同满足其某种需要的客体的属性之间的一种关系。”“价值概念所揭示的是客体以自身属性满足主体需要或主体需要被客体满足的效益关系,更通俗一点说,价值就是客观事物对于人的有用性。”“价值是一个关系范畴,标志着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满足关系……价值可以分为物的价值和人的价值。所谓物的价值,就是物对人的需要的满足;而人的价值,就是人对自己需要的满足。”“哲学上所谓的价值,指的是客体的属性、性能与主体的利益、需要之间的关系……客体价值的大小与该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的程度成正比。”“如果一事物的属性和性能能满足主体的需要,那么该事物对主体就具有正价值;如果一事物的属性和性能妨碍主体需要的实现,那么该事物对主体就具有负价值。客体价值大小与该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的程度成正比。”

把哲学价值作类似于这样的界定,还有不少版本,因篇幅所限,在此不一一列举。虽然以上不同版本对哲学价值的界定在文字表述上有所不同,但它们在实质上是相同的,都认为价值是“客体对主体需要的满足”,认为价值是主体与客体之间需要与满足的关系,价值的本质在于客体的属性与功能能够满足主体的需要,都以客体是否满足及在多大程度上满足主体需要为衡量价值的标准。

二、对哲学原理教科书关于哲学价值界定根据的评析

哲学原理教科书按满足需要论界定哲学价值,其理论依据主要有三点。

1.马克思《评阿・瓦格纳的》中的论述

马克思在《评阿・瓦格纳的》中讲道,“‘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有的学者认为,这就是马克思的哲学价值观,即价值是外界物满足人的需要的关系,所以就以此作为“满足需要论”的依据。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在马克思的政治经济理论中,他认为,作为商品,“一方面是使用价值,另一方面是价值。”商品的价值是商品中凝结的一般人类劳动,而使用价值则表示物对人有用,使人愉快等,或物能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瓦格纳把满足人的需要称为价值,实际上就是把使用价值当作价值,即“把使用价值同价值混淆在一起”。马克思尖锐地批评了瓦格纳,“他采取的办法是,把政治经济学中俗语叫做‘使用价值’的东西,‘按照德语的用法’改称为“价值”。还说:“瓦格纳先生对我的论述不满意(厌恶)的地方就是:我没有顺他的意,没有按照德国国粹教授的‘愿望’,把使用价值同价值混淆在一起”。所以,“价值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这句话实际上是瓦格纳的观点,马克思只是在批判中作了转述而已。把这句话当作马克思的见解,并以此作为价值界定的根据,实际是一种误解,以此证明哲学价值就是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的观点,是不能成立的。

2.马克思说“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

有的学者以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这句话作为“以满足主体需要界定价值”的根据,认为需要是人的本性,所以满足需要就有价值。事实上马克思的这句话只能说明人的需要是人的本性,而对人的需要与价值之间的关系问题并没有论及。需要有正当与不正当、有益与有害之分,主体需要并非天然合理,这是客观事实。满足主体需要并非都有(正)价值。所以,也不能以马克思的这一论述来作为满足需要论的根据。

3.马克思关于使用价值的论述

马克思指出:“说商品有使用价值,无非就是说它能满足某种社会需要”。“物的有用性使物成为使用价值。”即认为使用价值就是商品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有用性。由于使用价值指物能满足人的某种需要,与满足需要论对哲学价值的界定相同,所以有的学者认为经济学上的使用价值,在哲学上就是价值。这种看法忽视了哲学价值与使用价值的根本区别。使用价值是特殊价值,不是一般的普遍的价值,而哲学价值则是概括各类价值(包括天然物的价值在内)中的一般价值、普遍价值。使用价值是指 物能满足主体需要的有用性,而主体需要并非天然合理,满足主体需要并非都有利于主体健康发展,并非都有正价值。而哲学价值,西方学者称之为善,它泛指美好的东西,是真善美利的统一。哲学价值是主客体相互作用中的客体主体化,客体对主体的积极效应,包括对主体生存发展完善的积极效应,主要是对主体特别是社会主体发展完善的效应,使人类社会更美好。所以,使用价值不是哲学价值,也不能用满足主体需要界定哲学价值,否则就会混淆哲学价值与使用价值,在理论上就会产生混乱,并且在实践上会产生不良后果。

三、以满足主体需要界定价值是错误的

1.需要有健康与不健康之分

主体需要并非天然合理。恩格斯指出:“应建立这样一种制度,使社会的每一成员不仅有可能参加生产,而且有可能参加社会财富的分配和管理,并通过有计划地组织全部生产,使社会生产力及其所制成的产品增长到能够保证每个人的一切合理的需要日益得到满足的程度。”也就是说,应当满足的是合理的需要,而不是满足任何需要。

我国许多学者早就指出:需要有健康和不健康之分。如张岱年说:“需要也有高下之分。”李连科说,“按社会价值划分,有合理的、有益的、健康的和不合理的、有害的、病态的(如吸毒、、同性恋等)的需要”。袁贵仁指出:“人的需要并非都是天然合理的,都是必须满足的。有些属正当的需要。”“人还有不正当的需要”,“满足不正当的需要是没有价值的,相反,不满足这种需要或限制这种需要得到满足则是有价值的”

满足不健康的需要不仅没有价值,而且有负价值。如果认为满足任何需要都是有价值的,并将这种观点贯彻到底,就会作出满足黄、赌、毒的需要和贪污盗窃的需要都是有价值的荒谬结论,就会不利于扫黄打非,不利于反腐倡廉,不利于人们健康发展,也不利于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构。也许有学者会说,这里所说的需要,是对主体的生存发展有积极的意义的需要,是主体健康的有益的需要,即正当的合理的需要。满足这种需要当然是有价值的。按照这种看法,应该是满足主体合理的需要是有价值的,但合理需要毕竟只是部分需要。以客体满足主体需要来界定价值,从逻辑上说,指客体满足主体的一切需要,即使是满足主体不正当的需要也都是有价值的;而实际上,满足主体不正当需要,是无价值或有负价值的。所以,把价值理解为满足主体需要,存在着内在的逻辑矛盾。因而,以满足主体需要界定价值,不是一个对哲学价值的科学界定。

2.满足需要是事实,而不是价值

从本体论意义上讲,事实是指客观存在的(或作为实践和认识对象的)一切事物、过程、关系和属性的总和,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不因人而异,对一切人都同样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强调的是客观存在,至于这种存在是否合理,对个人、社会的发展是产生积极影响还是消极影响,不在其考虑范围之内。所以,事实无所谓善恶。价值则是客体对主体的效应,也是客观存在的,但同一客体对不同主体有不同效应,所以它是因人而异的。价值有善恶之分,人们通常说有价值,指的是正价值,(正)价值必定是善的。美国哲学家杜威说:“当我们说某种东西满足了某种需要时,我们是把它作为一件孤立最后的事实报道的。”可见,客体满足主体需要只是客观存在的一种不因人而异的事实,而不是价值。只有当这种事实作用于主体、对主体产生积极效应才是有价值的。满足需要论混淆了事实与价值两个概念。

3.以满足需要界定价值,难以保证价值的客观性

以“满足主体需要”界定价值的学者,往往强调需要的社会性、客观性。的确,从产生需要的原因和条件来看,需要是在社会实践中产生的,需要的主体是客观存在的,需要的对象和满足需要的手段都是客观的,这些客观因素在需要产生的过程中起主导作用。但是,需要本身相当复杂,既有物质需要,又有精神需要,既有生理需要也有心理需要。精神需要、心理需要也有其客观基础,但它们中许多需要是由精神、心理因素(如兴趣爱好等)决定的,即由观念的因素决定的,并非都是客观的。而且,即使需要是客观的,但一定条件下主体客观需要什么,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人们往往以自己理解的主体或社会主体的需要去判断价值,在实践中往往会以个人理解的、符合个人情感、愿望的需要去判断价值,导致价值判断的偏颇与失真。同时,主体需要常常以主观欲望、要求、动机、兴趣、爱好等形式表现出来,主体的客体需要往往与主观欲望、欲求、愿望相混杂,使人从本能,从自发心态,从眼前直接利益需要出发去追求近期利益、感官快乐和功利价值,认为凡能满足自己(主体)需要,就有价值,不能满足需要就无价值。在实践中很难避免以主观欲望、欲求、愿望去确定价值。所以,把价值理解为满足主体需要,很难保证价值的客观性。而以客体对主体的效益、效果、实效、实绩、效应去理解价值,则是拿事实来说话,有利于保证价值的客观性。

第2篇:对艺术教育的理解范文

【关键词】中国幼教工作者;国外图画故事书;情感教育;儿童发展;评析

一、问题的提出

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向全世界发出了“走向阅读社会”的号召,1995年该组织将每年的4月23日定为“世界读书日”。2010年国务院的《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也明确指出,要“加强对幼儿园玩教具、幼儿图书的配备与指导,为儿童创设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2011年的《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则指出,要“培养儿童的阅读习惯,增加阅读时间和阅读量。90%以上的儿童每年至少要阅读一本图书”,有效措施就是要为儿童阅读图书创造条件,为不同年龄儿童提供适宜的图书,广泛开展图书阅读活动,鼓励和引导儿童主动读书。

实践证明,幼儿园教师对图画故事书的了解与把握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儿童的阅读质量。为此本文以《猜猜我有多爱你》为例,分析我国幼教工作者对国外优秀儿童图画故事书的了解与评价情况。

《猜猜我有多爱你》是爱尔兰作家山姆·麦克布雷尼与英国画家安妮塔·婕朗共同创作的一本图画故事书,1994年、1995年相继在英国、美国出版,后来风靡全世界,被译成了37种语言,全球销量高达1500万册以上。2005年被译成中文,在我国出版发行。

二、研究的过程

(一)制作评价资料

把《猜猜我有多爱你》〔1〕一书翻拍成7张照片,编成PPT1~7,文字内容则编为PPT8。

(二)设计评价问卷

针对该书设计评价问卷,共设计了6个封闭式单项选择题,每题有5个等级判断答案(从A到E,强度渐弱);把评价问卷编为PPT9。

(三)研究对象及方法

向G省、H省、J省、S市、S省、Z省的幼教工作者发放评价问卷72份,回收有效评价问卷56份(其中教师16份、园长25份、教科研或师训人员15份)。问卷调查过程均为先要求他们看完PPT1~9,然后完成评价问卷。研究者还分别对这些省(市)的幼教工作者进行访谈。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教师对《猜猜我有多爱你》的喜好程度

调查发现,97%的幼教工作者喜欢这本图画故事书,其中77%“很喜欢”,20%“较喜欢”,4%“一般”。没有人“较不喜欢”或“很不喜欢”。

访谈发现,他们之所以喜欢这本图画故事书,主要原因是:(1)“书的名称很吸引人”“让人感到惊喜”“‘猜猜我有多爱你’这句话虽很普通,却让人感到非常温暖”。(2)“书的内容很有意思”“很有趣”“很浪漫”“很感人”“很温馨”。(3)“书中表达爱的方式很独特”“很巧妙”“让人眼睛为之一亮”“书里表现爱的形式很丰富”“很精彩”“让人感到无比的震撼”“把自己对别人的爱充分地展现出来了”“真没想到爱还可以用这么多的方式来表白”。(4)“书的语言简单朴实”“这样的睡前谈话活动,使人感到无比温暖”。(5)“书的图案很精美”“颜色好看”“平和”“养眼”。

可见,幼教工作者喜欢该书不仅是因为书的图案、色彩、语言等很优美,还因为书的名称、内容等很吸引人。精美绝伦的图案、好看养眼的色彩、激情四射的语言、新颖独特的书名、深切感人的内容使我国幼教工作者对该书喜爱备至。“爱”是个美丽动人的字眼,很能吸引人的眼球,因为每个人都需要爱,都渴望去爱和被爱;“爱”虽然难以计量,但“母爱”总是远远大于“爱母”,这就是生命的传承与爱的奉献。接受调查的幼教工作者皆为女性,且大多已为人母。所以,她们能和这本书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二)儿童对《猜猜我有多爱你》的喜好程度

调查得知,96%的幼教工作者推断儿童会喜欢该书,其中认为儿童会“很喜欢”的占55%,认为儿童“较喜欢”的占41%,觉得儿童“一般喜欢”的占4%。

进一步访谈得知,幼教工作者认为儿童喜欢该书的可能原因有:(1)“小朋友喜欢猜想、猜东西、猜谜语”“小朋友会对书名中的‘猜猜’很感兴趣”。(2)“小兔子活泼可爱”“小朋友会对小兔子的故事感兴趣的”“两只兔子相互较劲的故事会对小朋友产生很大的吸引力”。(3)“两只兔子之间的对话很有意思”“小朋友会感到快乐”“小兔子的动作很简单,小朋友会很有兴趣地去模仿”“插画很可爱,小朋友会喜欢看”“这样的睡前游戏,小朋友会喜欢玩”。

访谈记录反映出幼教工作者比较了解儿童的心理特征,知道:(1)儿童喜欢猜测、假想、“打破砂锅问到底”,而故事的名称“猜猜我有多爱你”正好可以引发儿童的兴趣。(2)儿童喜爱小动物,喜欢听故事,“拟人化”的主人翁小兔子可以发挥“同伴”效应,激发儿童的阅读兴趣。(3)儿童容易兴奋、喜欢模仿、爱好分享,两只兔子不断攀比的话语和动作,使故事妙趣横生、童趣盎然,可以强化儿童继续阅读的愿望。(4)儿童喜欢较劲,好胜心强,而故事中的小兔子坚持不懈地与大兔子“比爱”“拼爱”的灵气和勇气以及“屡战屡败”“屡败屡战”“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锐气和霸气,给故事“火上浇油”,并使“战火越烧越旺”,很能吸引儿童把书读完。

(三)《猜猜我有多爱你》对儿童的教育效果

第3篇:对艺术教育的理解范文

一、乔治•吉伊根的艺术教育理念

为了使教师在学校的环境中更好地发挥艺术批评教育的作用,更有效地创设教学环境和有利于教育策略的实施,在教学过程中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颇为重要。吉伊根“以学生为本位”的教育理念为基于批评的艺术教育实践提供了具有指导和决定性作用的价值前提,他明确指出:“批评不是当作一种评论的形式,而是作为一种探索的方式。”[4]这里的“探索”包含三层意涵。

第一,强调学生通过对作品的批判性解读,探寻作品中所暗含的社会观念、价值和信仰,将审美体验放在它所在的社会背景中感受,研究审美与意识形态的互动,分析作品与自我的关系,不仅加深学生对艺术作品中美的理解,也促进他们确立对社会生活的看法和积极的自我认同。[5]诚如吉伊根所说:“批评探索为自我理解和社会理解的培养提供了可能。”[6]可见,他把艺术批评的侧重点从评价艺术本身,转移到通过理解和鉴赏艺术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自我意识上来,凸显出由艺术表达到社会批判、由艺术创作技巧到艺术评价的重心位移。

第二,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下,以问题导向为主脉,对艺术作品进行多方位、多角度的发掘和探究,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挖掘自己的创造潜能。教学并非单向传递的过程,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应共同交流讨论,实现知识、价值建构的双向互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既是学生的引导者又是学生的合作者。[7]

第三,应把艺术作品的含义和价值放在一个相当广阔的知识领域来解析,这需要学生与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各类艺术进行外延性的、扩展性的交往活动,这就涉及开放的心态、对话的意识以及追问和比较的自觉。故而,既要注重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也要重视学习内容的多元文化取向,学生应积极主动地吸纳不同民族、种族和社会群体的文化。[8]吉伊根还强调:“学生不仅要学习传统艺术,而且应学习当代艺术,还要学习审美艺术和应用工艺美术、民间艺术和高雅艺术。”[9]可以说,对艺术作品的评价是建立在对艺术作品所蕴含的审美价值、人文历史和文化背景等的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同时也是学生主动探究、整合多元文化的过程。

可见,“探索”意味着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探究性、创造性和开放性,确立了学生是教育的原动力和根本,在教学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开启学生的内在潜力与学习动力,使学生由被动的接受性客体转变为主动探究的主体。“教”始终围绕着“学”来开展,使教育过程真正成为学生自主自觉的活动和自我构建过程。

二、吉伊根教育理念的启示———促进我国高校艺术教育发展的对策

艺术教育强调尊重学生的独特个性,推崇创新合作,主张以开放、平等的态度尊重和了解不同民族和国家的文化,并保有其独特性。因此,我们必须改变以往单一灌输的传统教学模式,与时俱进,开拓视野,才能适应时代的需求。受吉伊根教育理念的启示,我们应该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教育策略,促进我国艺术教育的发展。

(一)确立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主体教育思想吉伊根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意味着不仅将学生视为教育的对象,更切实地将他们看作教育过程的平等参与者、合作者、教育与自我教育的主体。为此,应了解并尊重学生的感受和体验、需求和愿望,并在尊重的基础上爱护学生、了解学生和与学生沟通。实际上,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也是对教育质量负责、对学生负责的具体体现,英国艺术教育家赫伯•里德(HerbertRead)也说:“对一个生命负责的责任寄托在我们身上,而我们对他们不应有丝毫支配的迹象。”[10]因此,这样的教育理念更应在艺术教育实践中去贯彻。反观我国目前的艺术教育现状,在诸多方面尚存不足。例如,我国惯有的灌输式教学方法,使学生缺乏质疑和批判精神,不善于独立研究、发现和解决问题,忽视了艺术教育在完善人格、提高素养等方面的作用。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教育观念没有转变过来而造成的。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学过程越来越倾向于“教与学”的双边方向发展,以个性塑造为价值取向,培养学生的品质和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已变得日趋重要。所以,要顺利地实施教育措施,首先应切实改变教育观念,确立以学生为本的主体教育思想。唯此,才能走出艺术教育的误区,真正有效地改革艺术教育的课程,落实艺术教育的政策和措施,以发展我国的艺术教育。

(二)引导学生由“欣赏型”向“批评型”转换美的感受是一种主动探求艺术作品内涵的过程[11],对于艺术作品的欣赏,并非对其做简单的评价和判断,也远不是表达自己的喜好与厌恶,而是通过主动探寻其含义和价值,从而表达对艺术的洞见。吉伊根说:“一个人对艺术作品的体验是批评探索的开始,这种体验绝非被动的,而是包含了一种主动探寻其含义的行为。”[12]他又说:“只有学生通过观察与思考得到了个人的理解,他们才能真正体验到艺术作品中蕴藏的价值。”[13]因此,在艺术批评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采取多种探索方式,让学生直接体验和挖掘作品的价值,并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机会表达、共享和思考他们对艺术作品的个体反应。在艺术的学科课程体系里,艺术批评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在我国却长期被忽视。在我国当前普通高校的艺术教育中,只有艺术欣赏而无艺术批评教学。课堂讲授内容基本上是作者及创作背景介绍、作品内容形式分析和艺术审美欣赏等,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这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艺术理解力和批判思维能力。因此,我们应采取有效的措施改变这种现状。可通过以下三种方法将学生引入到对艺术作品的主动反应之中:第一,营造宽松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表达自己对某一件作品的见解,鼓励学生各抒己见,阐述与众不同的看法。这样,教师既为学生提供了畅所欲言的机会,学生亦可从他人的见解中加深对作品的理解。第二,精心挑选一些在内容主题、艺术风格等方面类似的、有一定联系的艺术作品,比如唐代张萱的《捣练图》和周昉的《簪花仕女图》,让学生进行深入比较和判断,提高学生的鉴别能力和洞察能力。第三,教师还可以选择某些与学生原有的认识信念以及价值取向等方面不同的、能引起争议的作品进行分析。通过以上三种途径,充分调动学生主动探索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方式与方法对作品加以探究,借助感知和感悟的方式对作品进行理性分析和判断,持之有据地鉴别和评估艺术的戏剧性文本、谜语性特征及其隐含的意味与价值,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对自己的时代以及文化做出恰当的批判”[14],还可促使学生“充分发挥批评主体的艺术感受力、理解力和判断力”[15],从而促进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的发展。#p#分页标题#e#

(三)运用开放式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创造思维真正的教育是形成自我教育的过程,自我教育的能力又是教育的结果。自主意识是主体素质结构的活力基础,学生自觉地认同教育目标并内化为自身的目标体系,主动地驾驭自身素质的建构过程,是教育过程转化为学生自我实现过程的决定性环节。吉伊根说:“与艺术理解密切相关的是从艺术作品中感受个人的意义,对艺术作品的理解为个人的观点创造了可能性。”[16]因此,在艺术教育过程中,应运用开放性、互动性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艺术作品深层的意蕴,唤醒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在我国目前的高校艺术教学中,过分强调学校教育的就业目的,由此导致学生学习的功利化,教师也只注重技能的传授,而忽视艺术教育自身的审美育人目标,以及艺术教育在开发潜能、培养创造力等诸多方面的独特作用。因为“鉴赏艺术并非被动地接受艺术所展示的东西,而是进行着积极能动地再创造”[17]。所以,我们应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运用开放式的教学方法,以学生为本,倡导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方式。在教学过程中,首先,可结合学生的相关专业设定一个主题,指导学生选择一些能够挑战学生价值观和信念的艺术作品,让学生围绕这件艺术作品产生的时代政治、经济、文化背景,通过因特网、图书馆、博物馆等查询和收集有关作品的资料,然后进行独立研究,通过分析和综合形成个人观点;也可以以小组的形式搜集资料,形成小组共识。尔后在课堂上进行讨论,在课堂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应尊重学生的反应,着重以联想性问题或评价性问题引导和启发学生解读作品,经常与学生交换意见,刺激和驱使他们进一步提出新的问题,投入到不断解决问题和探讨问题的良性循环中,为深入探讨创造条件。一件艺术作品可以引发出文化的、经济的、科技的等等话题,使得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主动探索,始终保持开放性的审美态度,形成自己的思考方式和碰撞出新的观点和思想。其次,除了引导学生对作品本身的分析讨论之外,还要引导学生把作品放到审美类别、历史文化和美学观念等宽泛语境中进行审视,在事实证据和逻辑一致性的基础上进行评判思考,从而体悟它们背后所隐藏的深层意涵。再次,还要引导学生通过对作品的学习联系到自身,从而提高自省、社会批判的能力,从而更好地建构自我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对艺术对象的评价,同时也是批评主体改造和实现自身价值的过程”[18]。这种教学方式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挥和自我完善,同时,也给他们长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大脑注入“激活剂”,帮助他们突破思维定势之束缚,提高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真正体现后现代艺术教育的互动特征。还值得一提的是,教师应大力挖掘和充分利用校外丰富的视觉艺术教育资源,重视课堂教学与校外艺术活动的互动。例如,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美术馆、民间画廊、艺术展览、欣赏歌剧等,感受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引导学生运用课堂所学视觉艺术知识体会艺术所带来的各种美感,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创新能力。

(四)注重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构建新型的艺术课程体系虽然各门艺术学科自身都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但与此同时又有很强的互补性,只有通过多门学科的渗透才有助于学生的艺术素养的升华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吉伊根说:“艺术批评和其它学科之间的关系不能简单化,艺术批评、艺术史和美学之间存在相当的交叉和渗透。”[19]艺术品是以特殊的形式展示深远涵义的集合体,它可以从表面和暗喻两个层面上来理解。如果只是从表面上来领会艺术品,就无法领会视觉艺术形式所传达的思想、情感与理念。要让学生理解艺术品所展示的视觉暗喻,需要培养学生解开这种象征意义的能力,而通过艺术史、美学等课程习得的知识与价值观念恰恰能保证学生这种理解能力的增长。

近些年来,我国诸多高校的艺术教育从整体上来说已丧失了“素养”,而只剩下狭隘的“艺术”。虽在大学里实行学分制,设置必修和选修课,但在艺术教育的各门课程的设置方面仍不尽合理。因此,我们有必要加强艺术课程结构的合理构建。艺术教育课程的设置应从课程的系统化、科学化和规范化的高度来认识,运用“一科切入,兼及数科”的方法来设置课程。例如可以以艺术批评教学为主要内容,再与艺术鉴赏、艺术史论、艺术技法等几门相关学科有机地结合起来,一同应用于课堂实践。综合性艺术教育课程立足于学生的整体人格发展,既考虑每门学科自身的独立性、系统性,又强调建立多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将原有的分科课程整合为包容性更强的综合课程。这种综合提倡以学生为主体,以某一学科的教学为重心,致力于领域内各学科和其他学科的相互渗透、交叉与融合。

这种艺术课程体系可以统摄音乐、美术、戏剧、舞蹈等多门艺术学科的内容,力图通过多种艺术的相互沟通、相互启发和相互支持,为学生综合艺术能力以及整合性艺术感觉的形成创造良好条件,以期在互动互补中提高艺术教育的有效性。可以说,它重新审视了传统的学科分类,改变了单纯以学科的逻辑来组织课程内容的做法,强调以学生的主动探究为线索组织教学,致力于学生创造潜能的开发,为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可能。此外,在艺术教育课程的具体设置上,还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首先,目前高校的艺术课普遍比较重视西方的艺术欣赏,对本民族的、民间的艺术关注较少;其次,对拉美、非洲等少数民族以及非西方发达国家的艺术关注甚少;再次,对于当代生活的视觉文化,包括时尚、影视、网络、动漫等诸多的视觉影像、大众艺术以及通过网络等其他形式呈现和传递的艺术,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最后,要针对教育对象的不同合理地分配各类课程的比重。

第4篇:对艺术教育的理解范文

关键词:幼儿艺术教育;幼儿创造力;艺术价值

G612

艺术教育活动是幼儿园最常见也最受欢迎的教学活动,创造性是艺术的根本属性,不论是对别人艺术作品的解读欣赏,还是进行全新的艺术创作,都离不开创造力。而利用艺术教育活动激发和促进幼年儿童创造力的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当前幼儿园艺术教育在创造力激发和培养上十分欠缺,很多幼儿教育忽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割裂了艺术欣赏和艺术创造的必然联系,教育观念和教育目标凸显功利性。幼教老师中很多人不了解幼儿艺术教育和学习的过程特点,将幼儿艺术教育理解为简单的模仿,无法为学生成功搭建艺术学习的支架,同时,幼教老师的自身艺术素养不够,对艺术的社会背景及文化内涵了解过少,无法实现多元的艺术表现手段来进行教育,甚至有些老师缺乏准确评价学生艺术学习成果的能力,以上这些,都是现今幼儿教育中存在的明显问题,改革这些弊端对幼儿创造力的发展尤为重要。

一、艺术教育重在审美

艺术教育主要是通过审美过程对儿童产生影响的素质教育。只有学生能从中获得快乐愉悦的体验时,艺术教育才会被学生真正需要和接纳。幼儿艺术教育必须注重对幼儿内心的艺术滋养,充分关注艺术教育活动中幼儿的情感体验,这样才能更好的激发幼儿的艺术创造热情。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肢体语言和图片故事等手段,更好的将音乐等艺术之美呈现给学生,用心引导学生反复经历其中的情感体验,同时,在课堂中也要善于营造轻快的审美氛围和环境,以便更好的展示艺术的情感魅力。

在教学中,教师和学生都是活动的主体,双方之间必须建立双向的情感交流,知识的传递才会直接有效,该点在艺术教育中至关重要。幼儿艺术教育中,教师情感素质的高低对艺术教育效果的影响十分明显,艺术教育要求从教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投入真实情感,把艺术欣赏的乐趣真实的呈现给学生,以此感染学生。以幼儿舞蹈《芭比娃娃》为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以轻慢的语调表现木偶寂寞的心情,用重复单调的动作呈现娃娃孤单的身影,同时用木偶娃娃与在场的每位学生互动,拉近学生与故事的距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他们的情感体验。除了要激发学生的同感共鸣之外,教师在教学中还应始终关注学生的自感。在艺术学习过程中,尤其是幼年儿童,会产生各种不同的情绪,他们希望得到老师的关注、表扬,乐于表达自己的新鲜感和想法,需要教师时刻关注和引导的。

幼年儿童的好奇心和想象力相较于其他阶段的学生更烈一些,他们充满童真和稚气,创造力非凡但也稍纵即逝。作为幼教老师,最大也是首要的任务就是激发和保留他们的创造力,当他们的情感展现“手舞足蹈”的时候,切不可用对错的观点束缚他们,要善于捕捉他们的闪光点,科学的引导,让他们自由大胆的想象。

二、艺术教育需要多样化

现代科技为教育带来了很大的便利,教师的教学材料更加的广泛,艺术教育中,教师应选取不同民族和时代的经典作品,有计划的让学生体验不同时空和特色的艺术魅力,还可以通过不同的艺术形式,例如:音乐、戏剧、舞蹈等,增加幼年儿童的对艺术的体验经历,引导他们建立多元化的艺术观。教学形式上,教师要组织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幼年儿童的艺术教育多以体验为主,从欣赏的角度入手更容易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但艺术教育的真正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艺术创造力,教师务必要为学生准备创造力的输出环节,在激发兴趣的同时保持兴趣,更好的满足幼年儿童对艺术学习的特殊需要。

除了教学内容和形式的多样化,教师还应让学生尽可能多的接触不同的艺术渠道。学习个体在习得过程中的感知渠道越多,对知识的习得就越快,理解越深刻。幼年儿童受其年龄的客观制约,感官感知在其知识习得过程中担任重要角色,他们在学习中多是以外部感知来体验和表达。艺术操作和欣赏活动为幼年儿童提供了很好的感知力和激发创造力的机会,不同水平或风格的艺术作品,对不同年龄和水平的学生有着不同的教学效果,教师通过多种类的艺术刺激学生的听、视、触等感官,增加学生多色彩、声音等的接触,调动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更好的感受到艺术之美。

三、艺术教育重在彰显个性

艺术中的个性实际就是指个人的创造力,在幼儿艺术教育中,教师要处理好技能培训和个性培养之间的关系,知识技能是艺术教育的重要基础,在没有知识技能的情况下创造活动是无法进行的,它与人生来就有的艺术创造本能完全不同,艺术知识技能要通过长期刻意练习获得的。假设学生在艺术学习过程中不能很好掌握艺术知识技能,不仅自身的创造力本能无法发挥,甚至会挫伤学生的艺术积极性。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在努力发掘学生自身天赋的同时,一定要强调艺术知识技能的重要性,创造是艺术的目的,但知识技能是艺术实现的根本手段。同时,艺术知识技能不同于其他科学知识,它更多通过师生间的口授和模仿实现,当然这里的模仿并不是指单纯的灌输,而是学生通过大量的观察和体验,对教师教授的技能进行内化。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就要给予学生更高的关注,时刻了解和矫正学生在自我内化过程中出现的偏差或误解,师生之间要保持高频度的交流,才能更好的避免学生可能形成的不好的艺术技能习惯,最快的得到提高。

教师在针对幼年儿童进行艺术教育时应尽可能多的提供想象的空间和线索,对学生进行启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提供充足的时间场所等,还应准备能激发学生想象力的线索,让学生在自我探索过程中搭建创造力支架。将各种艺术活动的器材或材料融入游戏,使学生在熟悉的游戏过程中接触陌生的艺术器具,既可以减少学生因陌生而产生的排斥感,又有利于学生搭建已有知识和习得知识之间的支架,帮助学生实现快速习得。

幼年儿童的艺术教育中教师若有步骤的训练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将会对学生的艺术习得产生很大的影响。例如批判性或者发散性的思维模式就是很好的训练。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对已知的知识进行质疑,在进行艺术欣赏时提出与他人不同甚至相反的观点来培养批判性思维的视角,尽管幼年儿童因为年龄等客观条件限制,很多情况下会答非所问,但这不正是他们创造力的表现吗?利用创作游戏让学生找出相同或相似的答案,训练其发散性思维的能力,在增强创造力锻炼的同时让学生对已学的知识进行系统的归纳和梳理,有利于学生的内化。

四、艺术教育的重点在于教师

艺术教育目标的实现,功能的发挥等都对从教老师的教学技能和教师素养有很高的要求。当今,受到教师培养模式和社会需求能多方面的影响,幼教老师的艺术素养质量参差不齐,而教师素质的高低对教学成果的实现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应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加强。

第一、教师自身的文化素养。文化素养直接决定了一个人的艺术潜力,一位幼教老师能否准确的理解学生,理解创造和教育的意义,主动汲取和展现艺术之美,能否将自身的艺术感悟和能力融入到教学中,甚至教师的教学态度、情感风貌等等这些,都是由教师自身的文化素养决定的。

第二、教师自身的艺术修养。作为幼儿艺术教育的老师,仅仅具有基本的艺术表演能力是不够的,它要求从教老师有一定的艺术理论修养,对艺术行为和艺术作品能够进行很好的理解和阐释,可以自如的将艺术融入到自己的教学过程中。

第三、教师自身的艺术感染力。幼教老是教学过程中艺术的传递者,教师的传递能力决定学生是否可以理解和接受所学知识。艺术的美好很难被学生直接的理解和感知,缺少了老师的引领和指导,学生很难感受到艺术作品的伟大,同时也很难产生创造的欲望。教师在充当艺术和学生之间的桥梁时,既要对艺术有很好的理解又要很好的理解学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打通学生和艺术之间的隔阂,让学生通过老师的感染,从内心生出对艺术的渴望。

第四、教师对学生的艺术评价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比较权威和主要的评价者。尤其在幼教中,教师的价值评价涉及了其心理发展的全部领域。教师不仅可以通过教学过程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更可以通过有效的沟通和评价引导学生学习情绪,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活跃给予适时的鼓励,肯定他们的创造力,让幼年儿童在艺术体验过程中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更好的促进他们对艺术的兴趣。

当然,在强调学生创造力的同时,教师也必须要不断提高自身的艺术创造力。面对天分高、可塑性强的学生时,一个自身缺乏创造力的老师是不可取的,更别说培养。幼儿教育是一个展现教师创造力的天地,无论是教学环境还是活动设计,甚至活动区域的安排和游戏的指导都要教师参与其中。只有充满创造力的老师,才能给幼年学生带来真正智慧和快乐的艺术教育体验。

参考文献:

[1]郭倩汝.幼儿园艺术教育对幼儿生活的背离与回归 湖南师范大学.2009

[2]高华.幼儿艺术教育综合性的实践研究 东北师范大学.2005

第5篇:对艺术教育的理解范文

关键词:中国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心理健康;艺术共鸣

引言

当代中国高校对大学生的教育提倡多元化发展,着重强调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然而,学生的压力众多,不仅有课业繁重、竞争激烈引起的心理压力,更有人际关系和原生家庭等方面导致的心理问题,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与未来的发展。开放、共享、民主、交流是公共艺术教育在公共空间中精神和态度的体现。公共艺术最重要的是价值取向的表达,而不拘泥于形式,它是为公众服务的艺术,是一切具有公共性质的艺术活动。它是以艺术为社会公众服务为前提,艺术家按照一定的参与程序来设计、创作融合于特定公共环境的艺术品,并以此来提升、陶冶公众的视觉审美经验[1]。公共艺术教育是介入大众日常生活,通过丰富多变且易接受的形式提升审美标准、提高公民自身素质的重要教育手段。20世纪80年代末,公共艺术教育逐渐在中国各大高校教育中初露头角。随着近年来国家大力提倡“美育”教育,公共艺术教育渐渐成为“美育”教育的主体阵地,通过丰富的手段助力大学生的人格塑造,同时也成为了校园里学生缓解心理压力的一角。

1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1.1大学生所处的心理健康阶段

大学生正处于身心成长的关键阶段,大部分学生心理建设尚未完全,自控力与调整能力较弱,并且存在着不同于其他年龄阶段的特点。(1)大学生的独立思维苏醒。开始产生个人主义意识,能够借助自我逻辑进行对事物的观察与理解,形成与周围的人、环境等因素之间的良好联系。(2)大学生大脑跳跃性思维渐强。在网络信息发达的时代,精力充沛的大学生对于身边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心,同时对一些未知领域也充满了求知欲,用自己活跃的思维延伸感知周围的新鲜事物。(3)大学生心理起伏变化大。大学生的蜕变需要种种挫折来实现,但面对挫折,大多数人还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特别是当代大学生所处的社会学习环境较为复杂,社会给他们的压力和困难逐渐增多,也进一步促使其各种心理问题的滋生和扩大化。面对普通意义上的健康心理,标志性因素就是“适应能力”,指的是与环境、人际、社会时局等的相处能力如何,而这种能力的适应程度也是心理健康与否的标志。截至目前,各项调查数据显示,当代大学生对自身心理建设不够完整,可以总体概括为自我心理调节能力较差。

1.2影响中国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

学生步入大学后,经历了学习和生活环境的变化,迅速脱离家长的管束,开始变得自由。根据中国特色教育体系,义务教育结束后,继续深造学习便成为一种抉择。大多数学生在“填鸭式”与“赶着跑”的教育模式中没有形成自我督促的习惯,在进入新环境后面对种种诱惑就会变得不知所以,迷失自我。由于自我定位并不明确,很多大学生开始变得消极,面对学习的疲惫心理愈演愈烈。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有以下两点:(1)人际网络的竞争关系。大学生步入校园后,面对的老师、同学不再是身边最熟悉的人,来自五湖四海的人相聚在一起,各个地区有不同的文化习惯,因此在人际交往中无可避免地会产生文化差异与生活方式的碰撞,从而引发矛盾。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方面,人际关系处理不当,势必会造成利益冲突和矛盾激化。(2)科技媒体环境潜移默化的影响。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媒体时代的影响力越来越强,人们汲取知识的方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纸质书籍,更多会选择容易理解的媒体娱乐。互联网上的信息内容量虽然丰富,但却良莠不齐,大学生涉及和接触的方面越多,越容易被媒体娱乐同化,产生三观扭曲的言论和想法。所以,针对我国当下的文化发展方向,国家应积极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与创新,不仅仅以“德智体美劳”为基准,更要以整体发展为目标,通过发展公共艺术教育,实现更好的知识体验感和互动性,从不同层面理解文化,明晰发展的意义与自我提升的价值。

2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现状

对于“公共艺术”,很难有一个权威、精准的界定,英文术语中公共艺术的名词有很多,广义来看,在公共空间中的所存在艺术方式都属于公共艺术。根据近几年我国公共艺术发展情况来看,艺术形式多为城市内部的装饰雕塑、景观互动装置等。随着各大高校进行现代化建设与改革,公共艺术开始出现在学生的视野和生活中,公共艺术空间也越来越受重视。因此,对现代高校环境艺术再创造,进而使其成为集体审美对象,是公共艺术的重要任务。公共艺术教育的首要问题是,从艺术的角度使校园公共空间成为学生最重要的与艺术交流的场所。例如,校园中出现的木栈道与具有艺术感的长椅,既美观又舒适,同时也能为学生提供休息、交谈的场所。大学校园环境内的公共艺术作品,引起学生好奇心、激发共鸣的同时,又能增强其文化艺术造诣。大学生公共艺术教育中的艺术创作是高度要求美观与实用的结合,一切以学生为服务对象。总之,校园公共艺术教育是在空间中发生的使学生产生代入感和舒适感的形式。对比有着传统艺术氛围的国外高校,我国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还不够系统、不够成熟,但是现如今的发展现状仍然值得肯定。

3公共艺术教育介入大学生心理健康领域的综合性分析

3.1艺术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治愈作用

临床心理学研究表明,情绪主宰健康,保持良好的情绪和稳定的情感是人体内最有助于身心健康的力量之一[2]。促进心理健康有两种途径:一是提升自身抗挫强度,使自身在面对各种障碍时更具主动性;二是控制接受外界压力的程度,使压力与自身抗挫程度相当。作为年轻、新颖的心理疏导手段,艺术治疗与艺术干预所展示出来的潜力和作用正在逐渐被人们所认识、理解和接受。大学生公共艺术教育在引导大学生心理健康和心理成长方面的价值,是任何一种教育形式也无法替代的。促进个人的心理健康成长,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公共艺术的介入,使高校学生在接受传统教育的同时,接受艺术空间的环境熏陶,艺术课程的欣赏与实践课程逐步融入到传统课业当中,达到学生与艺术作品近距离接触的目的。通过艺术作品产生的无形共鸣,在学生群体当中产生影响,引起人与人之间的话题讨论,使陌生的相处氛围被柔和化解。调节性情,释放不良情绪,转变心情。面对课业压力和各种社会竞争,处于义务教育中的学生没有足够的业余时间进行娱乐消遣,步入大学之后的迷茫情绪和自主学习的方式也让许多学生摸不着头脑,上学离家的远距离思念以及宿舍环境的人际关系等,都是容易使学生产生不良情绪的因素。公共艺术课程的加入,使得这些情绪得以调节,充分利用校园环境的艺术氛围,排解不良情绪,完善个人品格素质。净化心灵,提升人格,完善自我。先生指出:“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冶感情为目的者也。”[3]生活感、娱乐感、场所感、亲和感是衡量高校公共艺术是否合格的标准,切身感受艺术内涵能够放松身心,使学生长期接受艺术熏陶,建立对审美观念的正确理解。以洒脱的人生态度去面对现实,恰到好处地调节自身情绪状态和意志因素。公共艺术教育是培养大学生情感智力的有效手段,也是提升大学生文化素养的重要途径。在培养学生健康的个性心理与心理问题治疗方面,公共艺术教育在高校教育中有突出的作用。将公共艺术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解决当代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是时展的趋势和必然选择。这就是苏珊朗格所说的:“艺术可以使情感明朗化和对象化,从而使人得以关照和理解它。”[4]

3.2公共艺术教育介入大学生心理健康领域的实践

20世纪90年代,公共艺术教育疗法在我国崭露头角并发展至今,在高校各大心理治疗领域都得到了应用,例如教师通过绘画、心理剧、音乐、舞蹈、沙盘等艺术形式了解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引导学生更好地认知和发展自我,为高校解决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治疗性公共艺术教育能促进学生的自我认知和健全人格的培养,已经达成了共识。汕头大学在学校开展公共艺术展览与教育项目,并提出公共艺术教育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平台,对学生的人格发展也能起到一定的指引作用。黑龙江工程学院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的心理健康协会,通过心理健康的文艺诗歌写作或配乐诗朗诵、针对小组中数量较少的理工科女生开设“女性心理健康”心理团体辅导、线上媒体的公共艺术教育传播等多方面的公共艺术形式,使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公共艺术教育相辅相成,互为指导,达到了很好的效果。

3.3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发展和实施的可行性

心理治疗,简单来说就是对心理问题的治愈和调整。自我可怜的外控力人群可能有抑郁风险,过度在乎别人的看法,心理学上将其定义为外控力导致的心理问题。很多当代大学生在学习中都面临这一问题,主要原因是他们承受着很多方面的压力,例如社会的竞争压力、环境带来的心理压力以及人际关系压力等。特定的场所在一定意义上有引导性作用,以建筑或场所的特性吸引群众的参与,有固定的模式和人群效应。但是,学生的首要任务是学习,所以公共艺术与学生之间的联系是比较有限的。在对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进行规划时,大学生的审美心理、心理状态以及接收方式都是需要考虑的。由于所处年龄和社会身份的影响,大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相较而言更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对艺术的理解能力较强。公共艺术教育能否适应高校学生心理,能否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是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能否成功的关键。校园文化涉及的艺术教育,直接影响着学生健康身心的塑造。高校公共艺术教育需要贴合学生生活、不矫揉造作,真实的情感流露是最好的艺术交流方式,让艺术融入大学生的学习环境,让校园提升成为艺术空间的集散地,以此来缓解学生的压力。

第6篇:对艺术教育的理解范文

任何一门教育的管理不是仅仅片面的课堂教学,中间也参差着很多教育元素。教师除了掌握到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心理,同时也要配合着周围的情境进行教育教学,这就是目前所谓的针对式教育。钢琴教育作为艺术教育范畴里面的“艺术之王”,从“乐”的角度上说,它是一门陶冶情操的工具,从情商教育角度上说,它是熏陶工具。所谓的情商教育,一直是我国所提倡的素质教育范畴之内,它不仅仅赋予了艺术教育的灵魂,也给予了教育工作者对其教授过程提出更大的教育难题,从钢琴教育的全过程管理上看,素质教育在钢琴教育的全过程教育教学管理中有如下的关系:

1、钢琴教育作用于素质教育的智力开发过程

左脑是语言脑,承担着语言和逻辑思维的责任;右脑是音乐脑,承担着音乐和艺术信息的职责。钢琴教学是音乐教育的实践基地,开发智力的优势。例如:双手弹奏所引发的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的美;演奏主调和复调多声部音乐的立体思维与逻辑思维等。都可以有计划地于不同教学环节之中。

2、钢琴教育作用于素质教育的情商开发过程

在钢琴教学中,人能够从音乐中体会更多的社会感情世界,进而和融入社会,使人的情商上,懂得容忍、理解、宽容他人。对钢琴素质教育的学习,可以工作、学习、家庭、社会的诸多方面进行情商的培养。

3、钢琴教育作用于素质教育的人格培养

在钢琴教学过程中实施素质教育,是自然渗透融合过程,它不需要提要求,只要教师的人格魅力所在,有意识地指出并强调,就会对学生起潜移默化的作用。例如“音乐神童”的莫扎特,在结束了l0年漫长而畸形的演奏生涯后,最为珍贵的人格是他宁愿自由艺术家理想而牺牲的幸福、健康甚至生命!无疑闪光的人格魅力,从而对学习者产生心理,在“提示”和“暗示”中学习者的人格。

4、钢琴教育作用于素质教育的美育过程

学弹钢琴是技艺训练,审美教育。长期演奏优美音乐,自然会引起激动、共鸣联想与想象,弹奏过程中的潜移默化作用,也自然会带来精神品质、意识观念和情感心灵的升华,使人们思想境界不断提升。同流派、不同作家、不同风格作品的认识,有助于开阔艺术视野,艺术修养,艺术审美趣味与能力。

5、钢琴教育作用于素质教育中的观察力、理解力的培养过程

每个人都会观察,但观察得细致在观察中加上思维活动的,却大不相同。在课堂上,教师用启发式教学来引导学生思考是关键。在钢琴教学中学生对别人的弹奏方法(示范、录相、录音),从细节到整体,从技术到音乐,从作品风格到演奏状态等仔细观察,听辨,并参与的弹奏,从中找出差距,才能对今后的学习的作用。理解力的培养和是钢琴艺术知识与钢琴技能的关键。在意义讲,在钢琴艺术教育中,将不同的音乐按不同特性分类,把音乐特性抽象的概念化、形象化,教学手段可以帮助教师更清楚地讲解也可以更直接了解学生们领会和把握音乐的特性,进而可以学生的理解能力。

二、钢琴教育中道德情商教育的反思

钢琴教学中,许多曲目的表现内容,本身就体现了艺术教育与道德情操教育的相融性。通过对这些曲目时代人文背景和作曲家生平情况的分析讲解,可以使学生在加深对音乐作品艺术成就方面理解的同时,又在道德情操方面受到良好的教育。钢琴教学由于历史原因,教材中采用大量外国钢琴作品。建立和加强民族音乐文化观念是学校音乐教育的迫切任务。从教学观念与教材运用入手,加大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多学一些中国钢琴作品,开专题讲座,举办师生中国钢琴作品音乐会等,使学生接受本民族音乐的教育。由于大多数中国钢琴作品都是民乐、民歌、戏剧的改编曲,取材于民间旋律,紧密结合中国音乐传统,弹奏这些乐曲,对于弘扬我国丰富多彩的民间音乐,培养本民族思想情感起到促进作用,增加了学生对民族音乐的亲切感,并能逐步形成中国音乐的审美意识。

三、钢琴教育中审美手段的反思

学生的音乐技能并不完全代表学生的音乐能力。对任何一门艺术来说,技术只是表现艺术的一种手段。技术是为艺术服务的,艺术教育的本质是审美教育。在练琴时往往感到枯燥乏味,忙碌于音符、节奏、键盘位置和两手的配合,结果只为乐谱所累,忽略了乐曲的“乐性”。实施美育,加强素质教育的理念必须渗透到钢琴教学之中来,将钢琴教学和音乐审美有机结合,把技术训练和美的表现、美的创造融为一体。没有情感就没有音乐,也没有什么审美可谈,演奏者演奏的好坏是其对作品的艺术升华和情感的抒发。范奏可以反映钢琴教师对职业的热爱、对音乐的热情,也反映教师的艺术水准、知识视野,甚至还有个人气质的魅力和感召力。因此,要把每一次范奏弹得有滋有味,尽量把钢琴作品美的内涵表现出来。这样的范奏不是走过场,有艺术感染力,能使学生心悦诚服,对学习钢琴产生更加浓厚的兴趣。要帮助学生分析和处理音乐作品。学生将一首作品弹得比较准确、熟练以后,不能就此结束,应该及时进入作品的艺术处理阶段。前期是对作品的时代人文背景、作者的流派风格和曲式结构等进行分析介绍,后期则必须对作品作一些艺术和技术上的加工处理。比如速度和力度的变化对比、某些特殊奏法的加入等。既培养学生对音乐作品的分析和鉴赏能力,也能提高他们对作品的理解能力和艺术表演水平。

四、智力训练中教育的反思

学生往往只认识乐谱上的音符,手指在键盘上机械地跑动,休息的大脑一片空白,没有思维和听觉。要使学生有思想地把作品演奏到一定深度和高度,钢琴教学中智力用脑方面的训练问题比较突出。练习中大家常用的“慢练”,这是学习钢琴的必由之路,但是许多人在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慢练之后,还是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慢练的目的是什么,方法要领是什么,学生的心里一点数也没有。教师应该说明白,慢练只是便于开始学习,将来还要按原速表达音乐,慢练时就得注意手指的独立性及爆发力,每个音下键的点必须是积极的,要用将来快速时的下键速度来练习,慢练只是每个音之间的空隙即准备、检查、调整的时间拉长,手指的下键速度与指尖的弹性丝毫不能减弱,经过这样的慢速练习,然后逐渐提速,把音与音之间的空隙缩短,速度就慢慢快起来了。

第7篇:对艺术教育的理解范文

【关键词】美术培训;素质教育;美术高考;培训结果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6-0295-02

近年来,对儿童早期教育的投入的趋势是越来越大,尤其是对孩子的素质教育和综合能力的发展更为重视。家长们把目光转向了学校之外各种各样的培训机构,特别是美术培训班就像是雨后春笋一般涌现出来。又一年暑假将至,家长和孩子们如辛勤蜜蜂般穿梭在各式各样的美术培训班中,至于成效如何?各有得失。通过学习美术完善孩子的品格,以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下面,结合我的理解,对美术培训现状进行分析。

1 对美术培训的认识和理解

首先,从教育的角度来看,美术教育是发掘创造潜能发展创造思维的重要训练手段之一。所谓的美术培训就是着眼于人才全面素质的美术培养,充分运用各种美术教学手段,从而切实达到提高少儿艺术素养的目的。其次,现阶段家长对培养孩子审美素质和艺术兴趣受到了普遍的重视,使的美术培训市场越来越火热。最后,有句话说“艺术不是生活,但是艺术可以造就未来。”艺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才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艺术教育可以直接关系到智育的发展和德育的培养。因此,通过美术培训,从中提升孩子的艺术修养和自身文化素质,成为家长热衷培训的主要原因。

很多家长对“美术”的认识仅仅停留在“画画”上 ,他们送孩子绘画班学的就是画画,“画得像与不像”成为了绝大部分家长的评判标准。殊不知儿童美术是一门专门的学问,它需要根据儿童生理和心理的成长的特点进行设计和教学。儿童美术培训就是在规范孩子 的习惯,以科学的方式加以引导,并让他们充分了解美术。这不仅仅在于技法方面 ,还应该包括鉴赏 ,体验等各种方式加以熏陶,让改造善于观察生活中的 美,并由衷地激发他们的表现欲,从而引领他们走上艺术之路。

2 对少儿美术主要实施素质教育

2.1 素质教育的概念和影响:素质教育是指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教育。随着中国教育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素质教育对下一代的影响,美术培训成为培养少儿素质教育的一种途径。但是如何选择适合的途径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通常的理解上,人们更愿意把素质教育简单地理解为各种技巧,才艺展示便是素质表现的最佳途径。素质教育在中国的影响是催生了形形的各种培训机构。在“ 让孩子不要输在起跑线上”愿望的驱使下,许多的家长们想当然地为孩子积累着中“素质”,例如画画、跳舞、弹琴等等这些显而易见的表现形式成为家长们的首选。

2.2 美术培训中素质教育的作用:巨大的市场需求,吸引了许多从业者,简单的操作和巨大的回报,使各种培训机构发展迅猛。现在美术培训的内容也是越来越受到青少年儿童的喜爱,例如儿童水粉画、儿童国画、线描、写生、手工工艺制作、素描及色彩等科目。但是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培养青少年儿童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作为全面发展的美育,中小学阶段的任务是培养他们感受美、欣赏美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培养其鉴赏和分辨美丑的能力,初步形成正确健康的审美观、审美理想和审美情绪,并辅之以初步的创造美的技能训练,完成一定的低层次的美术创造任务,以引导他们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和追求。而美术教育应该有自己独特的内容和措施,犹如校外的美术培训要主动配合学校教育的各方面,构成美育的统一整体。

3 关于当前高考美术热

目前,美术高考生人数逐渐上升,以河南和山东两省为艺术类考生的领头大军。出现这种美术高考热的原因:

(1)高考升学率的刺激;众所周知,艺术类专业文化课成绩高考录取分数线要比一般的文理科录取分数线低出很多,程序化的教学和培训能使学生短期内通过专业考试。

(2)高考指挥棒在起作用;有部分考生由于文化成绩不理想,就直接加入学习美术的行列之中,高考美术降低门槛进入大学,而不是出于兴趣和志向而报考美术的。

(3)社会需求增长的需要,就业相对容易;随着社会的发展,物质文化需求满足的同时,人们的审美文化也有了新的要求。相对而言,在美术的诸专业中如环境设计、室内设计、服装设计等进入大众的生活中去。这也给美术专业学生提供了较多的就业机会。

以上三面因素造成了目前高考热的现象,很多孩子 都是因为“兴趣”而走上美术之路的。一般而言,这种“兴趣”会伴随其一生。所以,家长们不能盲目跟从,不应该让自己的孩子没有兴趣的只为考学而学美术。家长可以不懂美术,但对教育要有所了解。每个家长对美术的认识与修养决定了孩子对美术的理解和认识,而家长对教育方法的认识与认同决定 了孩子的未来。

4 美术培训是一把双刃剑

面对社会上五花八门的美术培训机构和家长们为孩子们“精心”挑选的特长班,不同性质、不同形式的培训,也各有利弊。从积极的意义上来看,确实为国家建设储备了越来越多的美术人才,越来越多的孩 子的美术才能 得到了培养 和开发,有益于全民审美水平 的提高。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作为美术教育普及机构的一些美术培训班,过分的规范和集中使得艺术的个性遭到扼杀,特别是少年儿童在这里形成一种规范化的思维模式,对其审美的影响将是终生的。 最后,在美术培训中强调非智力因素的培养,锻炼他们的虚心、细心、独立坚韧和自主能力,尊重孩子的个性需求 ,不要把成人的世界强加给孩子,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待面前的一切。学会以孩子的心理和目光去体会、去真正走进孩子的世界。

因此,针对目前培训市场的混乱局面,监管部门首先应在全社会推广美育教育,让家长们对孩子的美育培养“急功近利”的思想完全脱离,重要的是要从儿童心理特征出发,教育儿童对美的感受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和表达能力。要让家长理解孩子的生理、年龄的特点,理解绘画对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的影响,更要让家长真正理解美术,理解艺术,理解审美。社会各界美术教育者和家长们要呵护好孩子心中的艺术之芽,要有长远眼光!

参考文献

[1] 钱初熹.美术教育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M].上海文化出版社,2007

[2] 朱晓飞.谈少儿素质教育与美术培训[J].美术教育研究,2011.5

[3] 王朝阳.浅谈校外美术培训中的审美教育[J].决策探索,2010.8

第8篇:对艺术教育的理解范文

关键词:审美教育;古筝教学;探究

古筝作为我国特有的民族乐器,通过古筝所表现出的艺术形式,在净化人的心灵的同时也熏染着人的情操,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简单的物质形态已不能完全丰满人们的生活,精神的升华正在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1]。古筝作为一门审美艺术而备受关注,审美教育是古筝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同时审美教育也是有关音乐教育方面的基础。对于平时的审美教学,要如何提升学生对音乐文化的理解能力呢?

一、古筝教学中审美教育的意义

进行审美教育的核心是通过了解古筝教学在审美教育有何意义。通过培养学生鉴赏美和促进学生创造美,增强了学生对美的认识并充分发挥了相关人员的创造力以及想象力。这些方式在提升学生技艺水平的同时也增加了学生对古筝教学中审美教学的理解。

(一)培养学生鉴赏美

培养学生鉴赏美,有利于对古筝教学中审美教学的理解。在古筝艺术教育中,对于美的鉴赏可谓是一种入门课程,知晓以何为美,才能进行欣赏进而创作。鉴赏古筝艺术之美,只是审美教学中的一部分,虽然只是一部分,却也有尤为重要,所以应该增强人们对于鉴赏美的重视程度,在学习鉴赏美的过程中,应更为细腻,理解其内在情感和具体的表达形式[2]。在教学中,增加鉴赏美课程的课节,不仅在精神上进行重视,还需在实际行动上采取相应的措施。

(二)促进学生创造美

古筝艺术也可以认为是一门情感艺术,情感表达作为艺术展现的基础不但给艺术赋予了生命,还使得情感的表现进行了进一步的升华。演奏者在技艺表现的同时,其情感也得到了共鸣,因此所创造出的美好艺术形象表达出了所要展示的特定感情,不仅给人们在视觉听觉上带来了美好感受,也使得演奏者的情感得到释放,身心更加愉悦,丰富了人们所追求的精神生活。在古筝教学中,情感与艺术相互交织交融,完善了人们对美的理解,使得人们的心灵在美的触动下进一步净化,加强了人们在情感上意愿的表达[3]。所以,在古筝教学中渗入审美教育是必不可少的。

二、如何在古筝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

(一)引导学生古筝音乐的相关文化背景的理解

如果要想成功演奏任何种类音乐时轻车熟路,那么就不能仅仅通过简单的教学所得的技艺表达,需要对音乐文化背后的相关背景进行了解。主要是了解音乐产生的背景,音乐在创作过程中的时代背景,文化创造者的相关简介。所以无论哪一种艺术创作都不是空像而来,艺术品中融入了创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如果不了解音乐创作背后的多种必要背景,那么无论具有多么高超的文化技艺,也只能表现出单纯的曲调,远不能表达出音乐创作者想要表达出的内心情感[4]。例如在学习《寒鸦戏水》的过程中,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应该首先介绍艺术作品背景的写作背景,对写作背景的完全掌握后再进一步阐释出其创作地点,潮州音乐的文化特点,基本掌握作品的写作方向与风格,表面并没有学习到想要学习的内容,但却为之后的学习和理解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在演奏《寒鸦戏水》时,演奏者通过情感控制所演绎出的作品,释放出了其独有的韵味,进而表现出了音乐最为本真的魅力。

(二)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

在所有教育中,尤其是古筝教育中,教学老师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所以对于教学老师的要求也相对较高。教学老师不仅需要有高超的技艺来教学,与此同时,还需要提升学生对音乐文化理解,其中主要表现于教师在教学中演奏细节的准确度,示范动作的到位程度,演奏过程中情感的表达是否淋漓尽致,是否将古筝教学与审美教育完美结合。总而言之,在古筝表演中很大程度上考验了演奏者的技艺,因此教师示范教学演奏的过程中,必须保证技艺示范准确,情感表达丰富,给学生最好的视觉和听觉上的全面体验,提高学生对艺术的理解,增强学生对情感的表现力,进而激发学生对学习古筝的热情[5]。如《渔舟唱晚》是是一首婉转悠扬,典雅而不乏风趣的曲调。在情感的烘托下,它描绘出了美轮美奂的湖面夕阳西下之景,描写了辛苦了一天的湖北襄阳渔民满载而归的喜悦之情。在这首曲调的教学当中,应当标准的示范演奏出此曲并把这种境界讲出来让学生们进行理解体会,能够丰富情感的表达,达到教学目的。

三、结语

综上所述,演奏出古筝的婉转悠扬,表达出其内在的丰富情感,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实现的,在教学老师充分发挥作用的同时,受教育学生应当积极主动去学习,在教育者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下,制造出更多婉转悠扬令人回味的经典曲目。在古筝教学的审美教育的教学模式之下,不断的传承并发扬古筝文化。

作者:张钰 单位:丹东市青少年宫

参考文献:

[1]王妮娜.古筝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初探[J].北方音乐,2015,35,13:118.

[2]罗燕.论古筝教学中的审美教育[J].北方音乐,2016,36,6:141-141.

第9篇:对艺术教育的理解范文

【关键词】中学美术 教学原则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9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2-0222-01

美术课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在义务教育阶段,是学校对学生展开美育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审美教育是美术教学的主要任务。通过审美教育,可以使学生产生美的意识,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陶冶情操、提高艺术鉴赏能力和创造力,通过开展高效,科学的美术教育,能够全面提高国民素质,这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要素之一。因此,中学美术课的教学原则和方法应该得到充分的重视。

一、中学美术教学

中学美术教学,作为义务教育阶段几种重要的美誉手段之一,担负着,引导学生良好审美情趣,塑造学生健康、科学的世界观具有重要作用。在中学美术教育教学工作中运用科学的教学原则和方法,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在成长阶段树立良好的品格,提升自身文化修养。《美术课程标准》指出美术课程的首要价值在于:“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增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及责任感,并培养他们尊重和保护自然环境的态度及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1]

在这个快节奏,又略带浮躁的社会中,通过美术教育,通过带领学生对艺术作品的欣赏,和引导学生参与到艺术作品的创造中,可以为他们开辟一片恬静的心灵空间,让他们暂时脱离激烈的竞争环境,身心得到良好的放松。

二、中学美术教学原则

(一)审美性原则。

教育规划中说:“中学美术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提高学生的审美文化素质”,要求中学美术课的教学原则和方法把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作为主线贯穿美术教学活动的始终。

但是艺术作品做为一种人文作品,我们不能一概而论的去限制学生的思想,每一个人对于美的认知和理解不尽相同,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正视和接收学生作为一个独立个体的差异性,尊重每一个学生对于美的认知和理解,对于现有的艺术作品所传递人文精神的理解;对于学生自己的作品所要表达的艺术情操,做为教师更加应该本着鼓励、理解、引导的精神,帮助他们树立具有个性、有能够被主流价值观所接受的审美观。[2]

(二)现实性原则。

艺术作品本身就是人类对于客观世界的理解,通过艺术的形式进行表达的结果。在美术教学过程时运用展示实物并通过引导学生实践等手段,让学生深入地观察、亲自体会靠自身体会很难用语言表达清楚感觉。在教会学生通过线条、色彩、明暗,结构的组合,来表达自身对于客观世界所存在美的事物的理解。

(三)兴趣第一原则。

美术并不是一种具有标准的工具技能,每一个人对于艺术的兴趣各不相同,所以,如何引导孩子产生对美术的兴趣是美术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和解决重要的一步。我认为,教师可以通过展示自己对于作品的理解,引导学生感受所展示作品的作者想要表达的艺术情怀和意境,通过类似作品间的对比,帮助学生发现同一种类作品的细微差异。

三、中学美术教学的方法

上文所说的美术教学原则是教学实践经验的总结,是教师开展美术课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而如何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良好的贯彻这些基本原则,这要求每一个从事美术教学的工作者在具体教学中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一)讲授法。

这是一种较为传统的教学方法,通过教师用生动的语言想学生传授知识,包括理论性的讲述,美术的历史和发展,展示艺术作品,在学生欣赏艺术作品的过程中,讲解其运用的技法等手段向学生传递信息。这种教学方法可以系统的让学生了解美术知识,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和连贯性,可以高效的传递教学工作所要传递的信息。但是这种教学方法使得学生只能被动接受知识,课堂气氛会略显沉闷,学生也缺乏对于美术的感性认识。[3]

(二)演示法。

通过教师的亲身演示,示范性操作,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通过演示,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理解一个美术作品从无到有的过程,展现美术技法(包括构图,透视,明暗,色彩,线条等),通过教师的亲身演示,更为直观的帮助学生掌握知识。但是演示法无法依然是一对多的系统传承,无法做到对每一个学生的知道,学生只能通过模仿来学习。

(三)练习法。

通过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将之前学习的技法和对于美术的理解,通过自己亲手绘制作品来加深印象。是中学美术教学活动中最主要的教学方法,这种练习包括如何观察、如何造型、艺术作品材料的运用,形象思维、逻辑思维练习等。教师可以通过巡视,观察,引导,指导,示范等手段,对于每一个学生进行个体的指导、纠正和鼓励。增加学生和教师的粘度,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兴趣。

(四)参观法。

参观法是通过参观书画展览、历史文物、名胜古迹、现代艺术作品、自然风光、动物花卉等方法,提高学生对于美的感受。这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可以最大程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艺术爱好,也让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构图、线条、色彩等相关知识。

(五)谈话法。

通过学生间的交流、学生小组间的交流、学生和教师的交流,通过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理解,引导学生的审美观、启发学生发现美的事物。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鼓励他们勇敢表达自己对于美的理解,对于美术技法运用的心得,分享自己生活中美的瞬间和事物,系统的复习之前的知识,帮助学生梳理出清晰的知识脉络,找到教学过程中的短板,并及时予以纠正。谈话法可以更好的增加师生间的互动,使得教和学的双方可以在课堂上发生更好的化学反应。

中学美术欣赏教学是美术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美术素养,培养审美能力和理解力,对于帮助学生在人生的成长阶段中更好的理解什么是美,什么样的情怀是美,什么样的形式是美,建立健康的审美观有极为重要的帮助,对于艺术作品的欣赏更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符合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

参考文献:

[1]刘雅丹.中学美术教学中的学生审美情感培养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