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传统木工手艺范文

传统木工手艺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传统木工手艺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传统木工手艺

第1篇:传统木工手艺范文

孝义仿古木雕家具传统制作技艺,自成体系,家具用材选用优质的核桃木。核桃木是中国北方家具中较为考究的品种,核桃木纹理流畅,木质细腻,可雕成很细致的纹饰。孝义仿古木雕家具之所以价值高,主要取决于型、材、艺、韵。一件上好的孝义仿古木雕家具除了有好的材质和造型外,还必须要有科学严谨的制作工艺。孝义仿古木雕家具拥有一套自成系统的家具制作工艺流程,流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非常讲究从原木到成品,需要经过选料、开料、榫卯、刨料、绘图、雕刻、打磨和喷漆等多道工序,方可制作完成。

使用器具

电动刨平机、木工带锯机、圆盘锯、刨子、手拉锯、压刨机、修边机、断料机、砂带机、机动立铣刀、凿子、铲刀、方尺、三角刀,大小中号半圆刀、直刀、弯刀、斜刀,等等。

工艺流程

1.开料 俗话说“三分料七分工”,选好料后,先把白皮和两端不能用的残料截下来,然后根据料单的尺寸把截好的板材再次开料,开料时要顺着木材纹理的方向,并且力度要匀,以保证开出的料平整美观。

2.榫卯 先开榫凿眼,然后将开好榫凿好眼的部件木料,组装成一个相对独立的结构部件单元,确保每一个结构部件单元的表面都符合严格的尺度规定,榫与卯做到不紧不松。

3.刨料 顺着木材纹理的方向进行平刨,并且用力要均匀。

4.L图 根据要雕刻的内容画出设计图。

5.雕刻 先把图案的基本轮廓雕刻出来,然后对图案作进一步处理,将有棱角的地方修平,突出雕刻图案的线脚,铲平凹陷进去的部分,最后使用三角刀对那些需要做得非常细小的图案进行处理。

6.打磨 使用砂纸打磨多遍,把家具表面打磨光滑。

第2篇:传统木工手艺范文

去年3月份,一群参加台湾工艺文化之旅的朋友在成都见山书院相聚,我问大家:为什么不能将手工艺插上互联网+的翅膀飞起来呢?做一个聚集手工艺爱好者的网站,把所有门类汇在一起,让大家交流、聚合。远远的阳光房创始人宁远说:手工艺这个门类太小、太杂,聚合很困难。的确,我们有高居殿堂的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也有远在深山里的民间手艺人,还有散落于城市各个角落的手工爱好者,如何打破这个圈子的壁垒,寻找到手工艺与现代商业的契合点呢?

好在我们迎来了春天,站在了互联网与手工艺+、文化+的风口上,所以我们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决定用12年的情怀开始一场手工艺的创新商业实践。

我们做了手艺网(),一个汇集手艺人、爱好者、消费者的线上交流社群平台,通过视频教育的方式切入手工艺市场,记录、还原手工艺大师及爱好者创作的过程,并与拆解的图文教程搭配,让所有的手工艺爱好者有机会向高手学习怎样做东西。如果很多人愿意缴费向大师学习,我们还可以推出大师传承人招募计划。

这还不够,我们有了App,有了电商销售平台。在我眼里,它是一个梦想平台,可以开设高端定制渠道,从消费者到企业的C2B定制模式。与此同时开始有人感叹,手艺网有很好的学习内容,但是没有地方亲手体验制作啊!恰巧遇到了观澜湖做艺工场的项目,所以我们携手一起做手艺工场,打造一栋4 300平方米的手工乐园。

比如做家具需要一套180万元的设备,但并非人人都可以买得起这套设备,即使花了180万元购买机器,也不一定都可以放到自己的别墅里。所以手艺工场就从全球各地采购世界排名前三的工具设备,为所有爱好者提供手工艺体验式服务。

陶艺、皮艺、木工等10多个手工项目汇集在一栋楼里,成为全国最大的手工艺实践基地。每个工作室里,都配有专业的指导老师,可以即兴体验,也可以学习系统的手工课程。手艺工场的一楼是一个1 000平方米的高端手工艺展厅,我们不希望手艺人的产品成为“地摊货”,或仅仅在市集里售卖,具有手工情感的产品应该登上大雅之堂。当然这里汇集的不只是大师的作品,希望在体验工坊里创作的产品也可以登上这个大堂。

但这些,并不是我们梦想的全部。

手艺工场联合创始人计划和手工艺全球创客计划是我们未来的两个项目。

把手艺人聚集起来,找到欣赏我们的人,搭建一个完美、成熟的空间,再出让给联合创始人,让联合创始人之间相互连接,用交错的手工艺把一栋楼里的人全部串连起来,并搭配高端产品销售空间,形成一个全产业链的模式。这样的商业实体,我们计划在全国建100家。现在手艺工场提供了最优的场地、设备,但还缺少优秀的手艺人,现在我们诚挚地发出邀请成为联合创始人,希望让手艺人的创业门槛更低。这样的方式,能让手艺人专注地做手工,商业实体模式会解决他们未来的销售和利润问题。

第3篇:传统木工手艺范文

2008年5月,周致训接到了一个让他陷入痛苦的电话。在电话里,他被告知在南京雨花台区的房地产项目不合法,必须停工。周致训最担心的事还是来了。

类似的场景,2006年他在南京江北的六合区就曾感受到。这两次遭遇,让他觉得是不是自己真的不太适合做房地产。然而,周致训并没有被困难吓倒,他坚信上次能挺过去,这次同样可以。

2011年,在南京江宁东山镇,周致训追忆起自己的这两次创业经历时,表情平淡如水。

自学成才的木匠

周致训,1946年出生于江苏南京江宁谷里镇,在他还没有记事的时候,父亲就因为历史原因去了台湾省。年少的周致训是在母亲和哥哥的照顾下慢慢成长起来的。少年周致训,学习成绩非常优秀,在小学的时候担任大队长,中学的时候担任学习委员。可是生活在中国的那个年代,生活困窘的家庭决定了周致训不可能完成正常的学业。

从1964年开始,刚刚年满18周岁的周致训就出来找一些活干。木工在当时是一个非常容易挣钱的手艺,但是家境困难,使得周致训也没有钱去拜师学艺,只能自己琢磨着怎么去做活。可就是因为自己的苦心钻研,周致训的木工艺术并没有遵循前人的路线而独树一帜,这为他迎来了事业的发展期。

当时镇上有一位名人需要装修新房子,请来了很多木工,可是设计的家具,这位名人就是不满意。在邻居的推荐下,这位名人找到周致训,希望他帮忙做一些家具。从来没有在名人家做家具的周致训有些犹豫,担心自己的手艺得不到对方的认同。可是如果不接活的话,自己这两天手头又有点吃紧。为了养家糊口,周致训硬着头皮上了。

周致训设计的家具避免了传统木工的套路,有自己的一些心得在里面,同时诸多创意的小细节让这位名人颇为惊喜。在家具做完后,这位名人不但非常爽快地付了工钱,而且希望以后能够长期为他们家设计家具。

“刁蛮”的名人被周致训设计的家具所折服,这个消息很快传遍了乡里,从此谷里镇多了一位木工名匠周致训。

随着接的活越来越多,周致训的手艺也步入佳境,名声越做越大,生活也越来越好。同乡或是邻乡的名人都会找到他来做家具,甚至当时的南京师范大学古建筑改造工程都留下了周致训辛勤劳作的脚印。依此,周致训的人生似乎应该按照能工巧匠的道路走下去。可是,1983年,从台湾省过来的一个电话打破了周家的宁静。

像父亲一样去“战斗”

没错,电话那头的声音,正是父亲传来的。经过与父亲的长谈,周致训得知父亲希望几个儿子中能有一个人去台湾继承他的事业。

经过整个家族的商议,就在这年夏天,周致训在家人的嘱咐之下辗转香港踏上了前往台湾的道路。到了台湾,周致训才发现,事情并不是自己所想象的那样,继承财产之后就可以回南京,父亲希望他能够留在台湾陪着他一同管理产业。这让周致训有些无法接受。

“我毕竟是在南京长大的,从来没有想过留在台湾,客观上无法适应那里的生活,主观上我也不愿意长期留在那儿。”对自己的人生有着别样理解的周致训拒绝了父亲的要求。

同年,周致训从台湾回到香港,继承父亲在香港的一部分财产,这是父子二人妥协的结果。来到香港后,周致训开动脑筋,很快为自己找到一份和木工相关的活。当时的老板看到周致训在木工方面的精湛手艺,有意推荐他到香港中文大学进修室内设计。

一边学习,一边干活,周致训在香港又感受到了奋斗的艰辛。他觉得父亲能够在不同的环境下奋斗并取得今天的成就,他同样可以,他要像父亲一样去挑战自己的人生。

1986年,室内设计进修完毕之后,周致训已经掌握了关于室内装修和设计的系统的理念。为了寻找更大的发展空间,周致训离开了原来的工作岗位,在香港成立了香港室雅装饰设计有限公司,开始独立寻找业务,开展业务。

通过朋友的介绍,周致训得知中国保险集团要在香港建造四星级希尔斯酒店,为了不错过这个难得的机会,周致训和全体职员日夜加班拿出设计方案。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精美的设计方案面前,中国保险集团的领导一致认可了室雅公司的思路,周致训终于成功地拿下了这个工程。随后,凭借着中国保险集团在香港的资源,周致训很快又承接了很多其他的业务,公司的运作逐步走上了正轨。

在香港的事业发展起来的时候,周致训有点想念老家了。虽然经常和家人联系,但是故乡的热土还是让周致训的心绪难以平复。

1993年,应当时的南京江宁县人民政府的邀请,周致训回乡创业。

归去来兮,世界变了模样

在香港待了10多年之后,周致训又一次闻到了故乡热土的气息。携着香港创业的激情,周致训选择在南京成立了宏裕工程实业有限公司,公司的名字里有一个“谷”字,表达了周致训对故乡谷里深深的眷恋。

周致训用他在香港创业的思路,很快承接了很多项目,比如希尔顿大酒店、中山宾馆、黄埔大酒店,甚至是安徽省电视台,这些优秀项目为宏裕工程实业有限公司积累了很好的声誉。可是周致训似乎忘记了一点,这里是南京,不是香港。

2005年,宏裕工程实业有限公司和业内一家企业一起竞争一个项目,在第一轮的设计比赛中,双方都顺利过关。可就在第二轮的工程报价环节时,对方为了夺得标位,恶意漏报施工顶目从而降低成本价。结果项目被对方顺利夺了过去。周致训万万没有想到,竞争对手居然用这样离奇的、不讲理的战术赢得标位。后来,周致训得知,那个工程完工后,实际消耗的成本比宏裕实业当时的报价还要高出一半,但是项目方最终并没有提出异议。

“在南京,争取业务的方法和香港不一样。我一开始并没有意识到,以为只要我们的技术、水准领先其他公司,我们就一定能够投标成功。可是慢慢地,我发现我错了。”感受到装饰工程“水深”的时候,周致训有了撤退的想法。

2005年,周致训在装饰公司发展的同时,尝试和当地政府一起开发了一些地产项目。在政府的帮助之下,周致训也取得一些成绩,这让周致训看到了地产项目的希望。

于是2006年,在装饰行业遇到发展危机的时候,他正式涉足房地产。他先是在南京六合区买下了一个地块,准备进行开发。不料由于没有分清土地的性质,在当地政府换届之后,没有得到新班子的支持。六合项目迟迟没有开发,让周致训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这个时候,他想到了南京市侨办,最终在南京市侨办的帮助之下,周致训陷进去的成本才得以拿回。周致训的地产项目第一炮没有打响。

困难并没有吓倒周致训,他始终坚持不放弃的人生准则。2008年,周致训在妻子的老家南京雨花台区,又一次掷入重金,投资房地产。就在前期工作都非常顺利、已经动工的情况下,发生了本文开初的那一幕。

“停工,当时我一听到这个字眼,就觉得非常难受。停工意味着该项目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再开工。所以,我还不能开除工人,得把工人一直养着然后等着开工。”周致训情急之下,还是找到了南京市侨办的相关工作人员,希望得到他们的帮助。

通过南京市侨办和当地政府职能部门的沟通,宏裕地产开发的项目最终还是被允许开工了。这个项目后来也得以成功销售,虽然并没有挣得多少钱,但是多少还是让周致训看到了地产项目的前景。

从六合区到雨花台区,周致训在自己的房地产事业中一路荆棘,可就是在挫折中,周致训学会了成长。2011年,在江宁东山镇周致训的东郊新城项目即将顺利完工,在政府对房价频繁调控的时候,周致训却对自己的地产项目充满了信心。

“我们为什么不惧怕国家调控,这是因为我们盖的是老百姓买得起的房子。除去土地成本、税收成本和其他成本,我们赚多少都是透明的。所以我们的房子价位是最合理的。”周致训认为,能够得到民意和市场这二者认同的地产项目才是好项目。

第4篇:传统木工手艺范文

中国传统家具自明末开始进入技艺巅峰,此后代代相传,延绵至今。如今,中国传统家具文化已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一部分,举世公认,日久弥香。人们关注这间深藏不露的明式家具艺术馆,更关注它的主人公―――台山市兴隆明式家具有限公司董事长伍炳亮。

伍炳亮给人们的第一印象,不是那流连于市井“急功近利”的小商贩,也不是那置身于市场“在商言商”的企业家,而是知识渊博眼光独特的艺术家。

伍炳亮,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

起步:一天修造家具只赚几毫钱

伍炳亮出生于台山大江镇一户贫困农家,读书不多,在家务农。他却不安于“天命”,悟出“一个人要自立就要有一艺傍身”。于是,他东寻西借几件简易工具,工余躲在家中自学木工手艺。初生之犊不怕虎。不久,他便用杂木制成木刨外壳,拿到开平等地以两元钱一个出售,还颇受“行家”欢迎呢。“第一炮”打响了,使他感到靠手艺赚钱,比在生产队出勤赚工分实在得多,便携带着工具只身跑到粤北山区“捞世界”去了。

那时候,粤北是出名的穷山区,很少工匠去那里“发财”。他们对伍炳亮这样一位年纪轻轻的“木工师傅”的到来,既高兴又信任。每到一条村子,他找个简陋的地方铺上稻草为住所,以番莳芋头为主食,埋头为人们修理门窗凳椅桌水桶木盆,从不先论价钱,而是完工后人家给多少算多少。老实说,当地人比他更穷。他起早摸黑干一天才几毫钱,花6、7天修一副新大床也只得16元报酬。然而,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中,他这样靠手艺到外地艰辛谋生,同样被视为“走资本主义道路”,回到村里便被列上“盲流分子”受到批判。

如今,炳亮回想起这段经历时,依旧全无“悔改”之意,不去计较其“失”,而着重笑谈其“得”。他兴致盎然地说,粤北之行至少有“三得”:一是磨练了意志。自己至今业有所成,也是在风风雨雨面前坚持开拓的结果。二是学到了本事。自己无师自通木工手艺,确立了人生方向,否则当不了也当不好家具公司老板。三是熟悉了市场。自己的产品能走向世界,更是得益那时“要用好手艺好产品求得立足之地”的感悟!

定位:一心读透两大柜的书籍

改革开放的热潮,令充满营商头脑的伍炳亮精神为之一振,很快便做起古玩生意,成为村里第一位闯入商海的弄潮儿。为把握市场门路,他深知自己文化根基浅,便找来一批有关古玩书画的书刊埋头自学。他从中不但学到相关的知识,谈起古玩书画中规中矩,更重要的是从中看到中华民族文化历史的博大精深。看书学习,让他体会到知识的价值,从此对真知的追求到了入迷的地步。他克勤克俭,从不随便乱花一分钱,而对一本喜爱的书籍不论价钱多高却说买就买。他豪爽处世,亲朋向他借钱借物易随所愿,而要借他一本心爱的书籍则必遭婉拒。

伍炳亮的知识积累越来越丰富,审视商海的眼光也越来越深远。他钟情中国传统文化,并决心将其传承发扬光大。1987年,他通过资本的积累,迈进了古典家具行业。他的生意越做越大,走的地方也越来越多,而每个地方的新书店旧书摊则是他必到之地,如果买到一两本心爱的书便自我庆祝,连声欢呼:”不枉此行呀!”他用最好的木料,亲自设计特制两个大书柜,分门别类满满的放上书籍。在他的眼中,这两大柜书籍,每一本都是他的“无言导师”,每一本都是无价之宝。这两大柜书籍,体现他的从商之道有别于一般的企业家,也是他事业成功的很有说服力的佐证。

伍炳亮凭经验白手兴家。他一开始便给自己找准定位:从一个人的进步到一个企业的发展,仅凭经验是不够的,还要勤于学习,善于总结,努力把经验上升为理论。他正是通过广纳博取,知识面月月不断更新,事业上年年与时俱进。

创业:一意用艺术演绎无言的历史

兴隆明式家具艺术馆,坐落在侨乡台山公益过境公路南端,外观是一幢古色古香的六层大楼,近2000平方的场地展示了200多件古典艺术家具。人们踱步其间,无不为其凝重的历史影照与精湛的艺术魅力所震撼,无不一步三回头地赞叹不已。这里的一切,正是伍炳亮深厚的艺术功力的缩影。

人们总以为,广东生产的家具就是广作家具,北京生产的家具是京作家具。伍炳亮的兴隆明式家具公司总部设在台山,但生产的却是地地道道的京作古典宫廷家具。兴隆家具,以上等紫檀、黄花梨为原料,以“高仿”为风格。所谓“高仿”,即以老料做出古典家具的形象和韵味来。把一件几百年前的家具和他做的家具摆放在一起。不是行家,也分不出哪是古的哪是今的。如果说,仿得“形似”已属不易,如要仿出神韵,仿出意境,就更难能可贵。这不仅仅靠技艺,更在于制作者对传统家具的精髓的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在于现代家具艺人与古代家具艺人那种穿越时空的心灵的默契与共鸣。这就体现了伍炳亮的功力。

仿,也有层次高低之分。伍炳亮认识到,明清家具虽然是传统家具的巅峰,但不等于绝对的可无挑剔。所以“仿”,也有去芜取精、不断创新的过程。从他的家具作品中,行家经常看到一些创新后的设计,或是款式上的修整,或是图案上的变化,或是工艺上的改进。明清家具,素有“增一分则太长,减一分则太短”之说,似乎它的形式早已定格。而对这近乎完美的艺术品的创新能被人们认可和接受尤其艰难,搞得不好,将造成巨大的浪费。但是,伍炳亮做到了。

伍炳亮对家具艺术,有着旁人体味不到的执着的追求。他从来不让一件他看不顺眼的家具从他的跟前溜过去,无论花多少人工、费多少事,都必须把它做好,做到无任何瑕疵,一旦发现便毫不犹豫地拆开来重做。

伍炳亮对家具艺术,有着旁人想象不到的极端的举措。他为使家具更有沧桑感,特意建造一个四壁透风的大库房,将初步加工的家具放进去,一放三年五载,任由岁月尘封,然后拿出来修复为成品。这过程就像酿酒,贮存时间越长久味道越醇香。这样操作,他虽投入大量的资金,增大了成本,但使他的艺术家具更具古朴韵味。

伍炳亮对家具艺术,有着旁人具备不到的痴情的境界。与他在一起,你会发现他有一个习惯的动作:轻轻地用手轻抚着每件作品,那种深深的情怀,比慈父抚摸爱子更亲切更真挚。他甚至感叹地说:“每件家具都经自己‘十月怀胎’才面世,每卖出一批,心里总空上一阵子,如果不是谋求资金周转,真是舍不得啊!”

多年的实践,伍炳亮形成对明清家具的独特的审美见解。他以企业家的精明,加上艺术家的眼光,去思考、去设计、去营造每一件家具。当人们步入他的艺术馆,逐层欣赏那一组组工艺精良、古色古香、高雅纯朴的古典家具作品时,无不一再击掌赞叹:“伍炳亮是用艺术来演绎无言的历史!”

芬兰古典家具大师库卡波罗慕名而至,伍炳亮陪他考察了兴隆公司的工厂。他看到整个生产流程有条不紊,工匠们技艺高超各司其职;看到那精雕细刻的家具部件与成品,鬼斧神工使之突现“以仿乱真”的境界,由衷地对伍炳亮说:“看了您的古典家具作品,我仿如进入神幻般的梦境啊!”

伍炳亮的明式家具艺术馆的大门两侧,高挂着一位名家题写的对联:“纳海汇川兴盛业,运筹帷幄隆中人。”如今,这位“隆中人”,已是中国明式家具学会理事、总部设在北京的《中国红木古典家具》杂志社理事会理事长。他的明式家具产品市场,已经从广东延伸到北京、美国、新加坡、马来西亚、香港和台湾等国家和地区;他的明式家具产品,2003年荣获国际家具博览会金奖。

第5篇:传统木工手艺范文

谭木匠享有较高的市场知名度和社会美誉度。至2010年底,拥有专利60余项,通过1000多家专卖店向国内外200多个大中城市提供热情服务。 “谭木匠”被评为“重庆市著名商标”“中国公认名牌”“中国商业信用企业”“中国驰名商标”,“谭木匠”以差异化经营方式塑造了独特的品牌形象。

谭木匠公司曾经用“三峡”“先生”等作为产品品牌,但是效果不好,最后才推出“谭木匠”这个品牌。“谭木匠”是一个很好的品牌名称,“木匠”是中国传统木工手艺人称呼,“木匠”前冠以“谭”字,符合中国传统商号的取名习惯,念出来,就给人一种沧桑厚实的历史感。这三个字的造型也称得上匠心独运,“谭”用隶书,“木”是几块木板搭成,“匠”则配以木工作坊劳作图,极具中国传统文化特色。

“谭木匠”在销售场所方面有两大特点。第一,谭木匠连锁专卖店选址大多在城市闹区。专卖店的大小约10平方米,面积虽然不大,但是地点都选在城市闹市区。第二,有特色的陈列方式。“谭木匠”采用品牌特许经营方式,在店面上有统一的风格要求,经营单类产品,首先就给人高档次的专业形象,增强了人们的购物安全感,也满足了人们对购物体验的虚荣心。挂满四壁的格式精致小梳,给人置身于梳的小王国的感觉。“好木沉香”“谭木匠”等门楣字样的书写,店头的全木包装,店内木质展台的精巧设计。

销售地点的选择和极具特色的装修、陈列,与其他木梳简陋的销售场所形成鲜明对比,传递出这种谭木匠木梳的品牌定位,陈列和装饰的文化氛围,彰显了独特的品牌个性,很容易就让路过的人留下深刻印象,很多人就是偶然路过才知道有“谭木匠”,进而成为谭木匠的客户、甚至老客户。

除此之外,谭木匠的三条定价策略也颇具特点。谭木匠认为,价格与包装一样,能够体现品牌地位。高价,谭木匠的梳子,最便宜的是18元。谭木匠的高价不仅使谭木匠获得了很高的毛利,而且也与其专卖店的销售方式和专卖店的地理位置相协调,还能传播出品牌定位的不同凡响。统一定价,所有专卖店的价格是一样的;不还价,一律按照标价出售,没有折扣。这符合专卖店经营的规律。

高价格与不还价,是一切高档次品牌或产品的共同特点,谭木匠通过价格策略向消费者传递的信息是:谭木匠的梳子与其他梳子存在很大区别、谭木匠产品物有所值,从而也启发了消费者的购物信心。

谭木匠产品梳齿圆滑、手感舒适。产品外观将实用和艺术很好的结合起来,创造了多样的梳体造型,赋予其艺术美的品位。

“谭木匠”梳系列,将传统工艺与现代专利抛光技术、插齿技术结合起来,用料考究,具有防静电、保健顺发等基本功能;产品开发概念有牡丹、翠竹组成的“花开富贵,竹报平安”,以及“凤求凰”系列,突出民族特色,符合中国人的欣赏习惯,为产品增添文化特色;按照木材质地划分的产品系列有黄杨木系列、各种檀木系列、牛角系列;按照用途划分的产品系列:有普通桃木梳、高档护发梳“鹊桥仙”系列等;包装上高档木梳有礼品盒包装,普通的木梳的外包装是黑色或篮底白花的中式小布口袋,非常富有中国传统特色。

第6篇:传统木工手艺范文

可以想象那个人是如何度过那样的夜晚的,他经历了怎样的惊吓。死亡无时无刻不在威胁着他,他的双手变得冰凉,几乎抓不住树枝了……等太阳出来后,他才胆战心惊地朝下看,却笑了起来:根本没有什么万丈深渊,他脚下6英寸的地方就有一块岩石,岩石的面积很大,足够他在上面躺上一夜。他本来可以在上面休息一晚上,好好地睡一觉,可他却度过了一个梦魇般的夜晚。

其实恐惧只有6英寸深,决定继续悬挂在树枝上把生活变成梦魇,还是松开树枝站起来,这一切都得由自己来决定。

没什么好害怕的。

信从南方来

李 宁

昨天下午,意外收到二弟从南方寄来的信,让我很是诧异。都什么年代了,咋还抱着葫芦不开瓢,重又操起了传统的通讯方式,您说怪不?

正纳闷间,我悄悄打开了那封信。想不到一行行娟秀隽永的字迹和那传神生动的语言表述,跳入我的眼帘。这字、这词很难使我和初中一年级就辍学的二弟联系在起,但千真万确就是二弟的“杰作”。这下,勾起了我尘封的记忆。

1979年,刚读初中的二弟,因家庭贫困辍学了。十五六岁的孩子能干些什么呢,仿佛一夜间,父母苍老了许多。从此,二弟过早地承担了与他年龄极不相符的笨重农活。渐渐地,性格内向、不苟言笑的他更显得木讷和呆滞。爹说,再使唤下去,恐怕不是好兆头。娘说,咱娃不是有大出息的料,就让他学门手艺讨饭吃吧。

于是,二弟投奔了五叔,先学木工,后又改行泥匠。因为心闷面憨,隔三差五只能干些掂泥、搬瓦之类的体力活儿。

后来,二弟失了业,再也没有哪家来寻他帮忙。二弟自己发愁,而爹却用一袋接一袋的旱烟把原本就不宽敞的房间熏得透不过一丝气来。

就在这样的煎熬中,二弟挺了过来。80年代中期,他和邻家小伙一起加入了南下打工的大军。初到南方,巍峨的群山,婉约的水乡,以及工厂里的喧嚣与热闹,诱发了他的灵感和激情。在午夜暗淡的灯光下,他写了平生第一封家书。信中说,南方虽好,但没有在家的温暖,虽然年轻,但因没有技术吃了不少“白眼”,都说南方遍地都是黄金,到了这里才知道,一切并非想象的那般容易。最后二弟感叹道,早知如此,就该好好在家多读点书。

念给娘听,娘说二孩长大了,给爹读,爹听出了两眼泪花。

在南方打拼几年,二弟有了些积蓄。回到家,翻修了老房,娶上了媳妇。在家乡两年,他在县城学会了焊门窗、农具等手艺,技术娴熟精湛,还领到了资格证,一时间,成了远近闻名的大忙人。

随后,就有江苏、广东、上海等地的老板找他,不仅给了高薪,还管吃、管住。爹娘就劝二弟,趁着年轻,多挣点钱累不坏身子。

二弟经不住劝,就又启程了。没成想,后来二弟除春节、麦收回一趟家外,再也不肯回来。

今年清明,二弟回家给娘上坟。娘“走”那天,执意不让他回来。娘说,二孩命苦,看他现在有出息了,也就心安了。二弟听爹念叨起这些,不禁潸然泪下,在娘的坟前,长跪不起。

第7篇:传统木工手艺范文

以“谭木匠”的成长为例,梳子虽然普通,但作为人人必备的物品,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近年来,随着保健、防静电等功能要求的提出,木梳和牛角梳逐渐成为主流。梳子市场上的一些小品牌,都停留在最基本的顺发功能上,产品式样单一,品牌形象不突出,所以一直没有形成气候。在高端市场上,更是一片空白。这时,“谭木匠”横空出世,以差异化经营方式塑造了独特的品牌形象。谭木匠的品牌塑造与销售非常好地结合在一起,广告投入不多,但由于正确整合了一系列品牌塑造要素,获得了很高的品牌知名度,这在“梳子”这个行业内绝无仅有,也是中小企业低成本塑造品牌的典型案例。

品牌标识

谭木匠公司曾经用“三峡”、“先生”等作为产品品牌,但是效果都不理想,经过仔细推敲,最后才推出“谭木匠”这个品牌。“谭木匠”是一个很好的品牌名称,“木匠”是对中国传统木工手艺人的称呼,“木匠”前冠以“谭”字,符合中国传统商号的取名习惯,念出来,就给人一种沧桑厚实的历史感。另外,这三个字的造型也称得上匠心独运,“谭”用隶书,“木”是几块木板搭成,“匠”则配以木工作坊劳作图,极具中国传统文化特色。

销售场所

“谭木匠”的销售场所有两个特点:

1 连锁专卖店。专卖店的大小约10平方米,面积虽然不大,但是地点都选在城市闹市区。例如,在北京有三家谭木匠专卖店,分别位于王府井大街、新街口大街和东四大街,都是北京传统的商业区,人流量大,消费能力高。

2 特色陈列。“谭木匠”采用品牌特许经营方式,在店面上有统一的风格要求,经营单类产品,首先就给人高档次的专业形象,增强了人们的购物安全感,也满足了人们对购物体验的虚荣心。挂满四壁的格式精致小梳,给人置身于梳的小王国的感觉。“好木沉香”、“谭木匠”等门楣字样的书写,店头的全木包装,店内木质展台的精巧设计,销售地点的选择和极具特色的装修、陈列,与其他木梳简陋的销售场所形成鲜明对比,传递出“谭木匠”木梳的品牌定位。而陈列和装饰的文化氛围,彰显了独特的品牌个性,很容易就让路过的人留下深刻印象,很多人就是偶然路过才知道有“谭木匠”,进而成为谭木匠的客户。

定价策略

价格与包装一样,也能够体现品牌地位。谭木匠的定价策略是三条:

1 高价。谭木匠的梳子,最便宜的是18元,最贵的超过200元。通常的黄杨木梳子的价格是38元。和我们在地摊或商店中看到的几元钱一把的梳子相比,价格的差距非常大。谭木匠的高价不仅使谭木匠获得了很高的毛利,而且也与其专卖店的销售方式和专卖店的地理位置相协调,还能传播出品牌定位的不同凡响。

2 统一定价。所有专卖店的价格是一样的;不还价:一律按照标价出售,没有折扣。这符合专卖店经营的规律。

高价格与不还价,是一切高档次品牌或产品的共同特点,谭木匠通过价格策略向消费者传递的信息是:谭木匠的梳子与其他梳子存在很大区别、谭木匠产品物有所值,从而也启发了消费者的购物信心。

产品系列

“谭木匠”梳系列,将传统工艺与现代专利抛光技术、插齿技术结合起来,用料考究,具有防静电、保健、顺发等基本功能。

1 按产品开发概念划分的系列。有牡丹、翠竹组成的“花开富贵,竹报平安”系列,有“凤求凰”系列,突出了民族特色,符合中国人的欣赏习惯,为产品增添了文化特色。

2 按照木材质地划分的产品系列。黄杨木系列、各种檀木系列、牛角系列。

3 按照用途划分的产品系列。有普通桃木梳、护发梳、合家欢、婚庆梳、“凤求凰”系列、“鹊桥仙”系列等,以及相关的发夹、镜子、佛珠等木制系列。

4 按包装划分的系列。高档木梳有礼品盒包装;普通的木梳的外包装是黑色或篮底白花的中式小布口袋。非常富有中国传统特色。礼品袋、礼品盒的设计使谭木匠的产品不仅有实用价值,还成为馈赠佳品。

丰富的产品系列不仅使消费者有了更多的挑选余地,也扩大了消费群体,还能体现“谭木匠”优秀的产品研发和设计能力,这又是高档次品牌应该给客户留下的印象。

技术

“谭木匠”梳梳齿圆滑、手感舒适,将实用和艺术很好的结合起来,创造了多样的梳体造型,赋予其艺术美的品位。

第8篇:传统木工手艺范文

张钊端坐电脑前,点开纪录片《寿司之神》。

屏上,光影变幻。屏前,他一脸痴醉。

“一旦你决定好职业,必须全心投入工作中,千万不要有怨言,你必须穷尽一生磨练技能,这就是成功的秘诀。”寿司之神小野二郎说。

此话一出,张钊眼里已是一片晶亮。

小时候,张钊不懂“味道”之意,只知吃饱就好。学厨后,他方懂“味”乃“百味之味”。

“直到遇到《寿司之神》,我才知道支撑‘百味’的是一个‘道’字。”张钊眼波如水。

厨艺

入行时,张钊已19岁。

1995年,高中毕业后,做厨师的父亲对他说:“人总要吃饭,学会烧饭,能跟着有饭吃。”

父亲托关系,将他送到重庆一家名店当学徒。

“这个店掌勺的,都是大厨。”父亲说。

张钊屁颠屁颠跑去报到,却兜头遭遇一瓢冰水。

“你每天,负责洗大肠。”师傅们安排。

一周过去,一月过去。

“天天洗大肠,我不干了。”张钊跟父亲抱怨。

父亲沉默一会,说:“跟我去买菜。”

菜摊旁,父亲抓起黄瓜,低声说:“催熟的。”

张钊嘴一撇:“你怎么知道?”

父亲说:“自然成熟的黄瓜,顶花早枯萎了,刺粗而短,催熟的黄瓜才这样,颜色鲜嫩,顶花鲜艳,刺细又长。”

一摊贩吆喝:“买野生荠菜哟!”

父亲拉着张钊:“走,买一把。”

走近,瞄一眼,父亲掉头就走。

张钊不解:“不买了啊?”

父亲说:“野生荠菜大小不均,茎叶厚实,颜色暗绿,人工养的才这样,大小均匀,茎叶纤细,颜色嫩绿。”

张钊直咋舌:“爸,你好厉害!”

“将简单的事情做到极致,就会成为专家,哪怕是洗大肠。”父亲说。

从此,张钊开始专注于洗大肠。

半年后,一位师傅感叹:“顾客老反映,红烧肥肠有的 有的绵。”

第二天,张钊将肥肠分成三堆:“先炖这堆,半小时后放那堆,一小时后放第三堆。”

师傅照着一做,惊呆了:“ 度一样了。”

“猪吃的食料不同,大肠的厚薄、韧度、油脂就不同,熟透所需时间就不同,这是我洗大肠琢磨出来的。”张钊说。

师傅们见张钊如此用心,纷纷想传他手艺。

“我全身心投入到磨刀、切菜、配料、烹调、造型之中。”张钊说。

“他半年磨的刀,超过我大半辈子。”一位师傅说。

张钊的投入,来自父亲的敲打。

父亲说:“传统手艺人一生只事一职,就是所谓的一生悬命。唯有尽全力做到极致,才能托付一生之命!”

为追求一生悬命,张钊像把刀子,狠狠扎进各项厨艺精进中。

“你太有天赋了。”师傅们说。

“我只是专注。”张钊回答。

世上无天才,唯专注成就天才。

厨理

十年专注,张钊自认小有所成。

“我做了一道泡椒黄辣丁,请师爷来品味。”张钊说。

张钊父亲的师傅,乃国际烹饪艺术大师张正雄。

“师爷,点评下。”张钊一脸自得。

“做得好,连鱼味都没有了。”张正雄说。

张钊的脸,腾一下红了。

“最好的烹饪是呈现食材自身之味,而不是改变。”张正雄说。

红色,漫向张钊耳根。

“很多人烹大闸蟹,用羹、炸、炒等,你知道清代美食家李渔怎么做吗?”

张钊摇摇头。

“清蒸。真正好蟹,别说什么调味,连醋都可以废,要呈现蟹之本味,清蒸外的任何烹饪,都是自取其辱。真正的烹饪,是呈现,而不是掩盖。”

张钊如醍醐灌顶。

第二天,师爷邀张钊到家做客,放了一段《大长今》。

情节是一场比赛:熬牛骨汤。

今英,买来杂骨,早早开始熬煮,熬了四天。

长今,用两天去找最好的牛骨,熬了两天。

结果,长今输了。

“她为何会输?”张正雄问。

“熬的时间太短,骨髓之味不能尽出。”张钊说。

“这只是表象,她之所以输,是输在对待食物的诚意上。真正的美食必然饱含诚意,用食物来表达关怀,这才是烹饪的真谛。”

从此,张钊开始琢磨如何表达关怀。

新鲜皮蛋,碱重味涩,不易消化。“做皮蛋菜肴前,我会把皮蛋放在太阳下晒一天,以消除碱味,促进消化。”张钊说。

在广东求艺时,张钊喜欢一家小店。

店不大,女人招客,男人炒菜,幸福荡漾。

“在那菜里,我吃出了幸福的味道。”张钊说。

一年后,张钊再去时,那店已只剩男人。

“离婚了。”男人苦脸挥着勺子。

“一样的做法,可菜里幸福之味消失了。”张钊说。

怎会这样?张钊不明白。

直到一天,张钊看到一个实验:手里端的水,人高兴时,水分子排列美而有序,人苦闷时,水分子排列丑而纷乱。

张钊豁然开悟:“原来是坏心情影响了做菜的节奏感和物质场。”

好的食物总是藏着好的心情——悟得此理后,张钊再也不把坏心情带到厨房:“做菜时,我会想象顾客脸上浮现的微笑。”

以理带技,张钊厨艺突飞猛进。

厨德

2013年7月26日上午,清华大饭店后厨。

一位厨师将几叠抹布洗净后,置于盘中,放入微波炉。

“这是干什么?”

“消毒。”厨师答。

“你有几块抹布?”

“三块。”

“都干什么用?”

“擦手,擦锅,擦桌子。”

三块抹布分开用,是行政总厨张钊制订的“11条军规”之一。

做木工的,叫木匠;打铁的,叫铁匠……中国很多手艺,都只是匠,不是师。

“中国人以前供奉‘天地君亲师’,这个‘师’就是孔夫子,从事烹饪的,能与圣人同号,多神圣啊!”张钊说。

在求艺中,名厨指点张钊:“厨师的‘师’,就是‘德’。一名优秀厨师,不仅要掌握厨艺、通晓厨理,还要具备厨德。”

什么是厨德呢?“大家都说不清。”张钊说。

一次,在家吃饭。

“妈,你说厨师应具备什么德?”张钊随口问。

“不管什么情况,都不能做害人的食物。”妈妈说。

张钊咀嚼这句话,兀自醉了。

从此,张钊将此话作为厨德之本。

“把这句话细化,了三件事。”张钊说。

第一件:针对食品卫生,制订“11条军规”。

大小便后必须洗手,三块抹布分开用,刀具不能生熟不分……

“干嘛这么较真啊?”厨师说。

“清洁是厨房之魂。”张钊说。

第二件:严把原辅料进货关。

再漂亮的血旺,放了甲醛,不买。

再漂亮的蔬菜,农药超标,不买。

“做食品就是做良心,一个好厨师要懂得换位思考。”张钊说。

“他是最挑剔的买主,我特别烦他,哈哈!”菜贩张兵大笑。

第三件:绝不用非天然调味品。

一次,张钊带徒弟去一家餐馆品菜,点了道鸡汁木耳。

“特别鲜,特别香,不知怎么做的。”

通过熟人一打听,原来汁里放了鸡肉粉。

“师傅,我们也去弄点。”

“这种事决不能做。食物提供的不仅是味道,更是健康。”

宁可不及,也不能滥——这是张钊的标准。

以德辅理,张钊技艺又上一阶。

创新

稍有空,张钊就会四寻美味。

寻觅中,他发现一个现象。

歌乐山辣子鸡,火了20年,衰了。

南山泉水鸡,火了20年,也衰了。

“一道名菜,竟然只能旺盛20年。”张钊说。

怎会这样?

一调查,张钊得出结论:“在物质大丰富的今天,再好的菜品,如果长期不变,必然让人厌倦。”

如何突破厌倦?唯有创新。

从此,张钊便专注于创新——致力于西式菜品中式化、外地菜品本地化、宴席菜品大众化、传统菜品时尚化。

为了增加香味,用黑椒汁炒牛肉。

为了芹菜不塞牙,热水焯冷水浸。

“有人认为创新就如此容易,但这些掩盖本味、破坏营养的创新,并非好创新。”张钊说。

“那你觉得怎样才算好创新?”

“适客。”

“适客?”

“就是适合顾客之需:呈现食材本味,烹制方法健康,力保营养不失,适合大众消费。”

传统高档宴席有熊掌,可如今几人吃过?

“绝少。黑熊是保护动物,且价格昂贵。”张钊说。

“熊掌究竟何味?”很多人想知道。

于是,在宴席菜品大众化创新中,张钊将熊掌换成牛掌,将多配料改成少配料,烹做方法几乎一样,只是将高压炖煮改成砂锅慢煨。

“换成牛掌,价格便宜了。放少量配料,不抢牛掌本味。砂锅慢煨,保证营养不失。”张钊说。

最后成菜,糯烂鲜香,跟熊掌相差无几。

“顾客花费百元,就可知‘熊掌’之味。”张钊说。

专注创新,张钊技艺再上一阶。

这份专注,回报张钊的,是重庆十大金牌工人、全国青年岗位十大标兵、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今年五一,他得到的接见。

张钊这样总结学艺18年:前6年,模仿,菜只能算“产品”;中6年,渐懂厨理,菜勉强可叫“作品”;后6年,知适客了,菜才有了“滋味”。

“越深入,越觉无止境。”张钊说。

电脑前,《寿司之神》还在放映。

第9篇:传统木工手艺范文

十一月,我走进诸葛八卦村,秋雾渐浓,空气清凉,古村落原本潮湿的石板路愈发变得寂寞悠长。

最大的诸葛后裔聚居地

进村时间尚早,薄雾笼罩,村落却已经热闹起来:女人在水塘里敲敲打打,浣洗衣裳,不时说笑;水塘边,茶馆里,坐满喝早茶的大爷。一笼包子,一碗小面,一杯清茶,花白胡须的大爷,或谈笑风生,或静静喝茶,不时有人将包子掰成末儿丢进池塘,鱼儿按时涌入池塘边,惊涛骇浪地争抢早餐……

诸葛八卦村,原名高隆村,位于浙江兰溪西部,至今有600余年历史,村中现居有诸葛亮后裔近4000人,是中国诸葛亮后裔最大聚居地。传说元代时期,诸葛亮第二十七世孙诸葛大狮好堪舆之学,四处踏勘新居地址,觅得地形独特的高隆岗,不惜重金购下,亲自规划,选钟池为中心,营造房舍,以九宫八卦布局村落。诸葛子孙繁衍,建房愈多,村落愈大,却始终保持总体格局,直到大公堂、丞相祠等18厅堂建成后,八卦格局也越趋明显。

村里老人说,诸葛后裔居住几百年来从未意识到小村布局的玄妙。直到近年有人从古籍中读到诸葛八卦村的记载,才解开这一奥秘。真真是身在八卦阵,不知八卦事。

只是,知晓了八卦事,是否就看懂八卦村呢?事实上,稍微花点心思,便会发现阵内与别处不同。

最特别的自然是钟池。半边为水,半边为陆,水陆其上各有一口园井,像极了九宫八卦图中的太极阴阳鱼眼。站在钟池岸边,环顾四周,八条悠长巷道向四面八方幽幽延伸,巷道深深,不知所终。最奇妙的是,不但村里是八条小巷围绕钟池的八卦状,村外八座小山,亦是环抱村落,呈八卦状。任谁来看,都是旺运纳福的风水宝地。

除了钟池,村中另有八口水塘,村民每日在塘中洗衣淘菜,甚至排污泄秽,开发多年,游人不少,水塘却始终清澈。纳闷之余,料想建设者布阵时早已经想好地下排水工程,诸葛遗慧,尤值今人学习。

这样的巧思还有很多,比如窄巷中相对的两家门不相对,而是错着开,全村无一例外。当地人称之为“门不当,户不对”,是为了处理好邻里关系,避免争吵。村中民居多为四合院建筑,四面封闭,中留空间,但房屋的前沿比后沿高,每到下雨,几乎所有雨水都聚集在自家院内,这叫做“肥水不外流”。

“青砖小瓦马头墙,肥梁胖柱小闺房。”漫步于青石铺就的古巷,看雕梁画栋,偶遇摊开四肢晒太阳的猫儿、狗儿,不小心踢着晾晒在簸箕里的辣椒、蒜头,不时有孩童从某个墙角窜出,又跑了开去。走得迷了路,只瞧见屋顶冒出缕缕炊烟,饭香来袭,原来已到吃饭时间……这样的村庄或许天生就不是用来“旅游”的,它需要时间去慢慢品味,让心里慢慢注入一股或许过时,但永远温暖的力量。

与其说寻找古村落,倒不如说是在寻找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每一次回望,每一次置身体检,都能感受到一种滋润。来到诸葛八卦村,时间变成一种概念,就像用光年形容星辰的距离,数字你懂得,但实际多远你从不在乎。

寻找孔明锁

孔明之睿,同样是木材,大至发明押送军粮的木牛流马,小至发明益智玩具孔明锁。到了诸葛八卦阵,免不了把玩一下孔明锁。

随意走进一个摊位,成堆的孔明锁,大小规格各异。入手轻浮,包装袋上写着“义乌生产”字样,一连走了几家,皆是如此。

寻觅良久,终于在夏塘路一户农舍前,发现一个红得耀眼的“世博会中国馆”,屋子主人诸葛文仓正埋头制作孔明锁,他身前是一个小且简陋的工作台,搭在客厅侧,上面放着木工锉、刻度尺等工具,也堆放着不少木条、木屑、半成品、成品。

如此小的一个作坊,倒摆放着20多种不同造型的孔明锁,有长长的东方明珠塔、写满文字的诫子书摆设锁……

诸葛文仓是诸葛亮第51代后裔,制作孔明锁已近20年。他说,孔明锁是他们小时候唯一的玩具,几乎村里的每个男人都会做。

2009年前,诸葛八卦村有40家孔明锁手工作坊,但自从义乌商人看中这个市场,大量机械孔明锁一拥而入,村里的孔明锁手工作坊竞争不过,只好纷纷关门,最终只剩下诸葛文仓一家。

诸葛文仓不服气,“我就不信传统的技艺没人喜欢。”凭着对传统的信念,他研究出64种不同的榫卯结构,按难易程度,以八卦图为基础,将孔明锁分成8组,每组8个。此外,他又研究出鸳鸯锁、四季发财锁、锁中锁、结义锁、梅花锁等几十品种孔明锁。如今,他的孔明锁是诸葛八卦村游客必买纪念品,也受到邻近旅游市场青睐。诸葛文仓干脆开了一个网店,专销手工孔明锁,生意颇佳。

然而,这个老祖宗带来的灵感与财富并未吸引到其他人,村里没有一个年轻人肯学习这门手艺。“手工做孔明锁,始终挣不了大钱。”诸葛文仓说,他做了20年孔明锁,手艺也算一流,每月收入仍不到3000元。只是,他始终坚信,纯手工的价值会被人看到,“因为传统技艺是独一无二的。”

坚守传统的诸葛后人

天色渐晚,诸葛文仓打开工作台上的白炽灯,投入孔明锁制作。拿起木条,一股浓郁香气迎面袭来,这才知道,孔明锁的原料竟然是樟木。“这样做出来的锁不变形,也不会被虫蛀。”

孔明锁看似简单的十字立方体,其内部凹凸啮合,严丝合缝,奥妙无穷,制作起来难度顿大,需得充分了解孔明锁内部结构,领略其咬合要领,否则做出来的锁结构松散,咬合不准。

诸葛文仓向我们演示最简单的三支孔明锁,先取三支长度一致的木条,划凿线,第一二支大小相同,第三支宽度为前两支一半,凿同样深度;翻动木条进行第二次凹槽加工,第一二支凿同样宽度深度,第三支比较复杂,凿空部分呈“十”字状;将第一支进行深加工,用锉子将凹槽锉成菱形;最后将三支木条分别用砂纸打磨至平整。他将做好的木条扣在一起,孔明锁便成了。从划线到做成,不过一盏茶功夫。诸葛文仓笑,这是最简单的孔明锁了,复杂一点的就需要时间了,他门口挂的那个“中国馆”,用了118根长短不一的木条,整整耗费一周时间。

如今,这个“中国馆”已是诸葛八卦村的一道风景线,媒体曝光后,这个纯手工“中国馆”被炒到几千元,但诸葛文仓拒绝将它卖掉,固然出于版权考虑,更重要的是,他对义乌机械生产的孔明锁充满抵触。“我就是要让大家知道,有些东西是机器做不了的。”

与其说没躲过义乌货的冲击,倒不如说没躲过尘世的喧嚣。曾避开朝代更迭,如世外桃源般的诸葛八卦村,终究还是走进了红尘。任你是诸葛后人,“淡泊明志”,终究随波逐流。

同样没躲过义乌货冲击的还有八卦镜、孔明灯,诸葛八卦村已经无人再做。

值得欣慰的是,除了孔明锁,诸葛亮最爱摇的鹅毛扇仍然由诸葛八卦村制作。诸葛亮50代后裔诸葛建辉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带领全村女性手工制作孔明扇,如今,已经占据全国孔明扇市场大部分份额,一年能卖50万把。

“其实,孔明扇的市场很小,除了旅游景点,其他地方很难销售。”诸葛建辉充满忧虑。事实上,他的孔明扇之所以有这般成就,正因为市场小,义乌商人没瞧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