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网络安全思想汇报范文

网络安全思想汇报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网络安全思想汇报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网络安全思想汇报范文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 网络道德教育 问题与对策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应用越来越普及,电脑和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工具,大学生更是成为网上最为活跃的群体。在网络背景下成长的当代中国大学生,将承担2l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重任,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将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成功。由于目前正确的网络使用规范和健康的网络文化还未发展成熟,因此,对大学生进行网络道德教育就成为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一、网络道德和网络道德素质的内涵

关于网络道德的概念,理论界有着不同的见解。综合起来,我们认为网络道德是指:在网络社会中调节网民与网民,网民与网络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对网民的网络行为起到的规范、约束和指导作用。

网络道德素质则是人们在整个网络社会活动中(包括信息的获取、使用、制造和传播等)应该具备的道德品质和文明素养,它包括网络道德行为主体(网民)的道德认识能力和思维形式、道德情感和意志特征,以及网络行为过程中的道德选择和行为能力等要素。

二、当代大学生网络道德存在的问题

(一)过度迷恋网络而使许多大学生出现身体和心理问题。

大学生正处在身心发育阶段,长时间面对电脑容易身心疲惫、生物钟混乱,严重者可诱发心血管疾病、胃肠神经官能症、紧张性头痛等病症,精力和体力透支,造成即使下网后,神经的高度兴奋也无法一下子平息,网上刺激的画面和字语还在眼前晃动,导致睡眠质量下降、食欲不振、消化功能紊乱、神经衰弱等“网络综合症”。长期上网的大学生在网上表现出兴奋、注意力集中、反映敏捷等“积极”的情绪状态,在现实的学习和生活中则出现魂不守舍、烦躁不安等情绪,出现对网络的依赖和“网络强迫症”。大学生“网恋”现象也比较普遍.而网络的虚拟性.往往导致情感的不真实、不可靠,只是想象中的海市蜃楼。

(二)网络行为不文明现象普遍存在且日益突出。

网络世界是一个虚拟的世界.网络道德规范是非强制性的,只能依靠个人的道德信念来维持,网络上的人是否遵从良好的道德规范也不易察觉和监督,这就使得大学生的道德意识弱化,责任感淡化。由此,网络不文明行为便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而日益增多。来自西南民族大学的调查显示:有86.3%的大学生看到过不文明的网络信息。93.2%的大学生遇到过网上不文明现象,比如谩骂、恐吓、散布虚假消息,30%以上的大学生曾经在网络上对别人进行过恶意攻击和散布虚假消息。即使是在学校较受欢迎的BBS,也仅有不到加%的学生认为那上面发表的个人见解很值得一看,87.3%的学生认为提倡网络道德势在必行。此外,网络行为的不文明现象已经在现实生活中得以扩展.并带来了许多消极的影响。

(三)网络剽窃现象严重,侵犯知识产权事件时有发生。

互联网是一个巨大的、开放的信息传递系统,网络信息的全球交流与分享使得网络信息丰富多彩.浩如烟海.大学生一旦进入网络就如同进入知识和信息的海洋。互联网信息产生、加工和处理的数字化极大地方便了信息的复制和抄袭,“自由、免费”的思想在大学生网民头脑中已经根深蒂固。在大学校园中,学生随意下载软件、下载网络文章是一种普遍行为,通过网络伤害他人、偷看他人文件也屡见不鲜。不少大学生曾经有一次以上把网络上的文章直接下载下来稍作变通即当作业交给老师的行为。有更值得反思的现象:部分大学生的人党申请书、思想汇报也直接从网上下载,有的文章中甚至还留有下载的地址,这种不惜违背学术道德,利用网络下载他人的研究成果的剽窃行为践踏了学术尊严.加剧了学术腐败.导致了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学术水平急剧下降。

三、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对策探讨

(一)加强“两课”教育,改革传统德育课程形式。

“两课”教育作为高校大学生必修课程之一.对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加强“两课”教育.有助于强化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意识和民族精神,使大学生在网络信息浪潮的冲击下建立自觉抵制不良思潮和外来腐朽文化的思想防线,提高对信息的识别能力和政治敏锐力。我们在加强“两课”教育的同时,也可将“两课”将作为网络道德教育的切入点.将其中的一个或多个层次的特定主题的讲授用于网络道德教育方面。如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讲道德观时可专门开设“网络道德素质与修养”专题,在探讨人际交往时,可加进“网络交往应讲究的礼节”等内容;在讲法律基础基础部分时,可增设“网络人的生存法则”专题,介绍有关网络的法律法规和网络犯罪等知识.引导大学生依法行事。在《基本原理》课中可增加有关如何认识和利用网络的内容.引导大学生透过网络现象认识网络本质。

(二)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广泛开展网络活动.形成道德教育的网上网下联动。

电脑和网络的日渐普及,特别是从目前高校的情况来看,越来越多的学生配置了电脑.有些学生还在宿舍楼里将不同寝室的电脑联网。如何因势利导,利用好学生自发建立的这些局域网,广泛开展各种网络科技活动,形成思想道德教育的网上网下联动.是我们当前所面临的新课题。我们应充分利用好这一资源,挖掘网络正面引导的教育和教化功能,依靠学生的主动参与.成立各种“工作室”,定期邀请有关专家、学者通过教育网站的各种平台与学生进行交流,进行网上思想道德教育。同时我们可以举办各种形式的校园网络文化活动.如:网络文学作品大赛、软件编程大赛、校园DV视频展播、网页制作和电脑绘画大赛等,引导学生广泛地参与。我们要充分利用网上资源优势,形成网上网下联动的局面。

(三)规范网络道德,促进网上自律和他律的有机结合。

加强对网站的管理和对大学生的网德教育.促进网上自律和他律的有机结合。我们要加大网络监控力量,清除网上垃圾,规范网上行为。为大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网上活动空间。为了广泛开展网络安全教育,保证网络健康、有序运行。促进大学生健康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和各项工作的顺利运行.我们要制定相应的“网络管理办法”,规范网上秩序,严肃网络法纪,并制定相应的处罚办法。这样才能促进大学生网民网上自律和他律的有机结合,达到在思想道德领域中进行网络教育的预期效果。我们还应该通过多种方式方法对大学生进行网络道德的宣传教育,规范他们的网上言行,培养他们的健全人格和高尚情操,努力增强大学生上网的法律意识、责任意识、政治意识、自律意识和安全意识,使之自觉地遵守网络道德,规范网络行为。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