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艺术教育就业前景范文

艺术教育就业前景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艺术教育就业前景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艺术教育就业前景

第1篇:艺术教育就业前景范文

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四自”精神、公益意识,热爱儿童、热爱学前教育事业,理论基础扎实、实际工作能力强、有创新精神和持续发展潜力、知性高雅的应用型学前教育专门人才。毕业生能够从事幼儿园教师、幼教机构专业从业人员、学前教育相关领域的工作。

学前教育专业就业前景

随着我国人口的增多,也进一步地加剧了学前教育的人才需求。学前教育具有广阔的市场,一些大城市更是供不应求。而学前教育面临的一些问题,则是教育资源不足、具有地方偏差,一些大城市拥有学前教育良好的资源,而一些乡村则完全没有学前教育的概念。

我们国家目前缺少的是高素质的幼师人才、一套完善健全的学前教育体系。学前教育的工作比较轻松,还享有双休、寒暑假等福利。除了到幼儿园上班之外,还可以到早教机构、相关幼儿教育机构工作。就业机会是非常多的。

1.通识教育课程

通识教育课程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大学外语、计算机基础与应用、大学体育、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创业基础课程、就业创业指导课程等,旨在提升学生的基本知识索养、科学与人文素养、道德品质和身心素质。

2.专业基础课程

专业基础课程主要包括教育学原理、教育研究方法、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课程与教学论、普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现代教育技术、特殊教育概论等。

3.专业方向课程

第2篇:艺术教育就业前景范文

关键词:中职教育;服装设计;就业前景

我国是世界最大的服装生产加工基地和服装消费国,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得以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服装的美感、时尚感,同时我国的纺织服装产品还大量出口到国外,要想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有一席之地,对服装的美感和时尚感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我国服装的国内国外市场都在不断变大,服装企业之间的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服装企业对服装设计人才的需求不断加大,对其专业素质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我国服装的大量出口也使东方设计开始走向世界,服装设计上出现了“东风西渐”的现象。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中国通过加入WTO进入国际市场,为我国的服装业带来了巨大的商机,我国服装的设计感、时尚感在国际竞争中逐渐增强。其中上海、北京等城市受到广泛的关注,有希望成为法国巴黎、意大利米兰、日本东京那样的时装之都。但是中国服装业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依然受到国外名牌服装的冲击,为了让中国服装能够在国际市场上站稳脚跟,就要不断增强服装的美感、时尚感、设计感,这就需要大量的服装设计的专业人才。

一、中职服装设计专业学生的就业前景

服装行业作为我国“第二大消费热点”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我国的服装行业一直在稳定持续快速的发展,“服装经济”这一新兴的经济形态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和重视,服装行业的继续发展需要大量的优秀专业的人才,特别是珠三角、长三角地区对服装专业人才的需求巨大,这方面的人才流动频繁。我国服装人才市场的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1.服b行业急需各类服装专业人才。我国服装业逐渐发展成熟,已经由原来的服装加工制作为主逐步转向服装设计、自创品牌,服装企业的不断发展使其对相关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大,即使是在招聘淡季,服装行业的人才招聘数依旧很大。调查发现,服装企业招聘人才的数量大、种类多,服装人才市场招聘的职位有销售经理、跟单员、生产管理、服装设计师、制版师、服装陈列师、整体形象策划等,特别是对服装设计类的人才的需求十分大。

2.服装行业设计人才紧缺。大多数服装企业急缺服装设计师,这些服装企业不缺常规的服装设计人才,而是缺乏专业素质高,真正懂得经营设计的服装设计师。服装设计师的缺乏严重限制了这些企业的发展,他们的招聘广告的频繁密集,可见对服装设计人才的急需程度,对服装设计人才的招聘、培养是服装企业做大、做强,打造自己品牌的必由之路。因此对与服装行业相关的院校来说这种情况十分有利于学生就业,学校的热点专业供不应求,服装相关专业毕业生紧俏。服装单位对服装设计、技术类、管理类、营销类等专业的操作型人才十分急需,相关专业的人才往往供不应求,很多企业为了能够招聘到这些专业人才,提前向学校预定毕业生。

3.缺乏优秀服装设计师成为企业打造品牌的阻碍。目前我国的服装业大多业务还是集中在服装的制版、生产、制作方面,而在服装设计方面与国外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在国际上的的知名企业、知名品牌不多。造成这种情况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我国服装行业缺乏优秀的服装设计师,原创作品少,所设计的作品缺乏灵感、创新与想象力,没有具备自身独特风格特色的服装,就难以打造服装品牌,缺乏优秀服装设计师阻碍了我国服装企业的发展和服装品牌的打造。

4.其他方面的特点。服装行业出现了许多新职业,资格认证变得更加完善。随着我国服装市场的发展成熟,对许多新型人才的需求扩大,在这种个情况下,相关部门逐步完善了其资格认证体系,这使我国服装行业的发展越来越规范化、体系化。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很多招聘网站,这扩宽了服装行业的求职招聘渠道。高端人才加入服装业,以往的服装行业缺乏规模大的企业和知名的服装品牌,难以吸引高端的职业经理人加入,随着我国服装行业的不断发展,其自身的发展潜力使很多有胆识的职业经理人愿意加入。

二、服装行业对中职服装设计专业学生的要求

通过对服装行业就业前景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我国的服装行业正在不断发展壮大,对各类服装人才的需求不断加大,很多服装专业的毕业生往往供不应求,这为中职服装设计专业学生的就业提供了大量的机会。但是,服装行业更需要能够独立经营设计,具有较高职业素质的服装设计师,中职服装设计专业的学生在这方面与高职、专本等相关专业的学生相比缺乏竞争力,通过对就业前景的分析可知,服装行业对中职服装设计专业的学生具有以下要求:

1.掌握基本的服装设计知识与能力。中职学生应该通过在学校的学习,掌握基本的服装设计相关知识和能力,这是学生进入服装设计行业的基础和前提。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要牢固掌握服装设计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还要熟练的应用电脑及软件,这是服装设计所必须的工具。此外,服装设计作为一个引领潮流时尚的行业,服装的设计风格变化的十分快,学生应该不断学习服装设计中出现的新风格、新材料、新工艺,增强自己的时尚敏感度,能在以后的服装设计工作中把握、引领潮流,设计出具有时尚感的服装。

2.具有创新能力和审美能力。服装设计作为一种设计,十分重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作灵感,服装也要满足人们对美的追求,因此学生也要重视培养自己的审美能力。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和审美能力,除了要认真学习专业知识,欣赏优秀的服装设计作品外,还可以通过参加画展、艺术展等方式提高自己的审美水平,积极捕捉灵感进行创新,在学习过程中注重对自己创新能力和审美能力的培养,会逐渐提高自己的服装设计水平。

三、结语

我国服装行业的不断发展使其就业前景十分广阔,学生应该对自己的就业有信心,保持乐观的心态,同时也应该通过对就业前景的分析,发现自己的不足,努力提高自己以适应未来的职业需求。

参考文献:

[1]陈宇刚,鲍明勇.服装设计专业学生就业前景分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04:197-212.

第3篇:艺术教育就业前景范文

1.1护理教育存在的问题[1]①

护理教育规模和层次不能满足需要。②护理教育观念亟待转变,教育内容需要进一步的改革。③护理教育设施与社会及医院发展要求不平衡。④护理教学师资队伍结构及质量亟待优化。

1.2护理工作存在的问题①强调护理治疗、忽视健康恢复。②了解健康促进理论,但实践应用少。③临终护理工作缺少专业人员的介入。④工作压力大,造成环境适应性差。⑤计算机技术水平低。⑥知识结构中,人文知识、心理学缺乏。⑦科研创新意识薄弱。

2护理学发展的趋势和就业前景

2.1现代护理概念、内涵现代护理学的概念发展经历了以"护理为中心"、"以患者为中心"发展到现在以"健康为中心"。最终将护理原始概念"护理是为人的健康提供服务的过程",发展到"护理是为人类健康服务的"。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一门综合性应用科学。它是科学、艺术和人道主义的结合。这一富含人文精神的概念彻底改变着护理附属于医疗的技术职业这一传统概念。在具体操作中,如医院家庭病房,医院内演出歌剧(英国),这一现代医院内新内容体现了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具体内涵,也赋予了护理的现代概念。护理内涵可以界定为以下四个方面:①健康促进,即帮助人们利用周围的资源维持或者提高健康水平,如教育人们合理摄取营养和适度运动。②帮助人们维持其健康状态,如对一个长期卧床的患者,护士帮助其被动运动,防止肌肉萎缩。③健康恢复。通过临床治疗、心理支持等疗法,促进健康。④对临床患者的身心照顾。现代护理已经把治疗性工作与照顾性工作置于同等重要的地位。[2]根据现代护理概念内涵,我们提出了面向21世纪护理专业人员应该具备下列基本素质[3]:具有基础医学知识,护理专业知识,人文与社会科学知识;具有独立地攻取新知识,掌握新技术的能力;具有综合运用各种知识、技术、技巧,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良好人际关系,沟通和团队协调能力;具有良好的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

第4篇:艺术教育就业前景范文

关键词:会展专业;就业能力;模式

F713;G712

就业是高等教育不可回避的一个问题,尤其对会展经济与管理这样的应用型专业,学生就业比例高,专业优势不明显。如何提高专业教育的水平,进而使学生具有较强的就业能力,在人才市场上形成竞争力,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不仅影响学生的就业,也关乎会展专业教育的走向。在教育实践中,笔者发现会展专业的学生具有一些特征,比如他们中的大部分都表示非常喜欢会展专业,对未来的就业前景比较乐观,但同时对专业缺乏了解,对学习的目标不明确。本文将从就业能力培养的角度出发,探讨如何解决这个矛盾问题。

一、就业能力的内涵与结构

就业能力的概念提出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其内涵解释随社会发展不断地变化。本文采用Fugate和Kinicki的观点,从心理结构角度解释就业能力。Fugate和Kinicki认为就业能力是一种心理结构, 主要包括五个维度:对待工作变化的开放性、工作和职业生涯韧性、工作和职业生涯前摄主动性、职业生涯动机、工作认同。对待工作变化的开放性反映个体愿意接受和积极响应变化, 当变化发生时一般认为它是积极的。工作和职业韧性反映个体能乐观看待其职业机会和工作,感觉自己能掌控职业生涯,能在工作上做出真正的、可见的贡献。工作和职业生涯前摄主动性反映个体去获取潜在影响工作和职业机会的信息的倾向和行动。职业生涯动机反映个体倾向于作出特定的职业规划和策略,倾向于自己控制职业生涯管理和设定与工作或职业相关的目标。工作认同反映个体在何种程度上根据特定的组织、工作、职业或行业的特征或要求来定义自己,它更多关于一个人做什么、做得有多好、以及其他人的印象如何等方面。

二、就业能力提升模式的层次体系

就业能力的培养需要建立在科学选拔的基础上,因此非常有必要在入学前对学生的报考进行指导。入学后,学生要通过系统学习,提高综合能力。毕业前,训练核心能力,定制化学习。毕业后,能保持持续的学习热情和能力。

(一)入学前――加深专业理解,应对职业开放性

教学实践中发现,部分学生对会展专业缺乏了解,盲目报考,学习兴趣低,动力不足,这样的问题应该在入学前解决。报考时考生要有多条渠道了解会展专业的就业前景、培养目标及课程体系等。就业前景应包括就业职位、岗位职责、薪酬等。培养目标要明确具体。课程体系要说明专业课程名称及代表书目。推荐学生进行就业能力倾向型测试。

(二)入学后――建立综合能力,增加工作和职业韧性

毕业生就业反馈发现,会展行业对从业者的综合能力要求高。不仅需要策划、组织、沟通协调协作等基本能力,还需要其他综合能力。比如艺术鉴赏能力、外语交流沟通能力、公共事务处理能力、法律事务处理能力等。大学学习期间必须广泛涉猎相关学科,不能局限于课程的学习,还需要丰富的阅读来拓宽视野。这样就业后在业内的选择会更多,工作和职业的韧性更强,对新工作的适应得更快,贡献也会更大。

(三)毕业前――培养核心技能,实现职业生涯前摄主动性

经验发现,毕业前准备越充分,就业情况越好。毕业前,指导学生加强核心技能。例如,一些学生有艺术类特长、语言特长或者专业等级证书,可以在毕业前通过定制课程有针对性地提高,并在求职时形成核心能力。同时,为学生创造实习实践机会,在实习实践中,提高学生对专业的认识水平,并能初步确定目标岗位。

(四)毕业后――能够持续学习以强化职业生涯动机,获得工作认同

近些年,就业整体环境有了很大变化,技术进步的影响尤为突出。这要求会展从业者要不断学习以适应环境变化,同时通过持续学习,从业者更容易获得工作认同。例如,移动终端改变了人们的沟通方式,对会展营销中的宣传推广有直接影响,会展从业者必须快速跟进,应用新的技术保持客户联系并获得竞争优势。一些新技术在校时并没有学习,但是如果从业者具备持续学习能力,就能够积极并高效地掌握所需技术。

三、就业能力提升模式的实现路径

(一)树立会展专业教育就业能力培养理念

就业能力的培养需要学校的管理,教师的教学,学生的学习及社会各方面的协作才能够实现,因此要求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会展专业属于应用型专业,毕业生中的大部分会直接走上工作岗位,从事理论研究工作的概率很小,教学中更应突出就业能力的培养。积极鼓励学生进行自我管理,在教学中将学生放在中心,围绕学生的特点开展教学活动。教师的角色不再只是教授知识,更多的是引导和协助。

(二)建立针对就业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

会展专业就业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可以包括四个基本的模块,通识课程模块、专业课程模块、特长培养模块和实习实践模块。通识课程模块需加大学生选择的课程范围,包括社会人文历史、科学技术前沿资讯、商业伦理道德、科学研究方法等。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帮助学生掌握独立学习和思考的方法,摆脱应试教育的惯性思维模式。专业课程模块部分需要完善会展专业的课程设置,加强会展专业教材的建设。特长培养模块可以引入网络课程,学生可以自主选择课程,形成个性化的课程表。实习实践模块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践的条件和机会,把行业和社会资源引入到教学中。

(三)构建就业能力培养的支持系统

会展专业就业能力的培养需要学校、学院、专业及基层教师和学生全面配合,才能够实现。从学校和学院的教学管理层面,应该给专业更多的自力,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安排上能够更多体现对就业能力的培养。基层教师在课程安排设计方面,要充分体现对就业能力的培养,加强学科间的交流合作,积极探讨就业能力培养的方案。学生要树立就业能力培养意识,通过个性化的课程选择,有针对性地进行就业能力的培养。

我国的会展专业教育相对于成熟的学科,仍处于探索阶段。围绕会展专业人才培养,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而所有问题的解决都需要围绕就业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否则会展人才培养就会失去方向。

参考文献:

1.我国高校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何玉润 李晓慧;会计研究;2013年4月

第5篇:艺术教育就业前景范文

一、设计艺术类学生就业现状调查

1.就业心态不积极,就业、择业观念淡薄。据调查研究,设计艺术生的就业心态不积极,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无规划。许多设计艺术生都觉得他们找工作有优势,不着急,没有认清当前的就业形势。导致他们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就是设计艺术生的家庭情况都比较好,还没有担心到自己将来的生活怎么办,家庭为其操办的事情也比较多,导致学生自理能力等各方面欠缺。另外,艺术类学生的个性也是导致他们对时事漠不关心,所以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也未能认清。现阶段国家对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出台,导致房地产市场不活跃,这些都将影响我们设计艺术类学生的就业前景。因此,树立成熟就业心态,培养科学择业观念将是提高设计艺术类学生就业能力的途径之一。

2.灵活就业率高于其他普通专业,但签约率较低。设计艺术类学生的灵活就业率比较高,但是签约率较低。据调查统计,设计艺术类年终就业率达95%左右,但是签约率才10%左右。这意味着设计艺术类学生跳槽的比较多,工作不固定,喜欢按照自己喜好找工作。然而实践经验缺少、薪酬要求过高,频繁跳槽等等都使公司在招聘设计艺术类学生时有所顾忌。

3.自主创业学生意识高但是缺乏实践经验。设计艺术类学生活泼、喜欢挑战,不甘于默默无闻,喜欢利用自己一技之长进行创业,但是由于缺乏实践经验创业成功率比较低,或只能进行“游击队式”的接工程。据统计,有10%的同学在大学毕业以后选择了工作室、培训班等项目的创业,但是创业规模比较小。这些创业对我们设计艺术类学生是一种挑战,有些在这些创业过程中不断成长为大设计公司,也有的被逐渐淘汰。因此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也是今后设计艺术类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同时我们应该积极引导学生以创业带动就业,全校教师应该动员起来为学生创业做力所能及的工作,把创业指导列为就业指导课程必讲内容,大力倡导创业,树立创业为荣的理念,真正把这些学生塑造成推动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的生力军。

4.设计艺术类就业市场狭窄。艺术类的大学毕业生,由于所学专业的限制,就业的地区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和发达地区,像较大的工程装饰公司、动漫设计公司、服装公司等都选择大、中城市或沿海发达地区设立企业,客观上也影响了艺术设计类学生就业取向。而边缘地区和农村地区几乎没有适合艺术类毕业生的就业市场。很少有企事业单位工作招聘艺术类毕业生,所以大多的毕业生都涌向沿海城市,使得人才竞争就更为强烈。由于行业性质的原因,即使一些相关企业招聘人才,就业容量较小,不可能像大型集团公司一样,批量吸收人才。据调查,70%以上的设计艺术类学生都希望留在大城市发展,不愿意去发展中的潜力型城市,导致就业的局限性。目前大城市的设计艺术类学生需求也趋于饱和。狭窄的就业市场使设计艺术类学生的就业前景越来越不乐观。

二、存在的问题

1.就业市场出现疲软,对设计艺术类学生就业冲击大。由于房地产产业的变化和国家住房限购令的出台,房产交易市场很不活跃,许多装饰装修公司的业务严重萎缩,对人员的需求影响很大,今年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尤其是艺术设计(室内环境)专业的就业将会受到巨大影响。

2.艺术生的个性特点突出。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多数个性突出,注重个性化发展,情感丰富,组织纪律不强。他们易接受和喜欢追求新事物,自我意识强,有时听不进别人的劝告,喜欢独来独往,缺乏全局、大局意识,团队精神稍差,集体责任感不够强。同时在生活方式、学习习惯等方面也比较崇尚自由,认同自我,形成了较强的自我意识,时常听不进别人的劝告、教导。这给我们的管理带来较大的挑战,如何教育这些个性孩子尽快成长成为我们工作的难点和急需寻求解决的问题。

3.学生更换单位频繁,签协议率低。艺术设计类学生多选择灵活就业,学生在一家单位工作较短时间后又跳槽到另一家单位这几乎是普遍现象。当然这和设计类专业的行业特点有一定关系,但反复更换单位一方面不利于学生的长期发展,另一方面也不利于我们管理者跟踪调查,所以如何教育学生的择业观和提高学生签协议率是就业工作的难题。

4.大学生能力和培养方向与社会需求之间存在明显差异。这几年随着高等教育的蓬勃发展,高校纷纷设置设计艺术类专业,但办学条件、师资水平和教学管理等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教学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导致各个学校的教学培养方案和社会的需求的差距越来越大。直接导致了大学生能力和培养方向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差距越来越明显。经过几年的教学与实践工作,设计艺术类专业,绝不能只给学生传授一些理论知识和技能,它必须全面关注学生的发展,关注市场的需求,加强校企合作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提高和培养艺术设计类学生就业能力途径

1.改进教学模式,加强校企合作,缩短学生能力与社会需求间差距。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完成从学校人到社会人的转变,职业素质的培养是设计艺术类学生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学校应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将企业对设计艺术类人才的技能要求和课堂教学内容密切融合,在课程实训中模拟企业实习环境,并对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素养、团队精神进行有意识地培养,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心理,激发对职业的热爱情绪,从而能够深入理解职业的内涵,结合自己的能力水平进行准确定位,合理调整就业期望。同时要帮助学生了解所学专业的方向、出路等,多提供应用艺术类方面的就业招聘信息,促进学生到企业中勤工助学,进一步加强学生对企业的认知和对行业的了解。例如一些艺术设计类课程,要及时与企业和市场接轨,学生才能做出适应市场要求的设计作品,才能从学校出去很快适应市场的发展。

2.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以良好的校园文化熏陶学生、感染学生,从艺术类学生入校时就注重培养他们吃苦耐劳的精神,组织他们参加假期社会实践活动并给予制度支持,组织艺术类学生参观企业,以增强他们的责任意识和独立意识,锻炼他们为人处世、社会实践能力,增强就业综合能力和信心。同时还需要加强艺术类学生的专业知识培养,加强学生多参加设计类的比赛和公益活动,增加他们活动参与的积极性和社会责任感。

3.加强人性化教育。鉴于艺术类学生的个性特点,在对艺术类学生实施教育管理与推荐就业的过程中,我们既要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对学生中出现的问题,严抓严管;又要充分考虑到艺术类学生情感丰富的个性特点,高度重视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思想情感的沟通与交流。同时设计艺术类学生单纯真诚,作为管理者要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才能得到被管理者“告之以真,诉之以实”,切实加强设计艺术类学生的管理教育,锻炼和培养今后踏入社会的社交能力。

参考文献:

[1]孙雷.地方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就业调查与思考[J].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86-90.

[2]汪洪洋.艺术设计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1(10):133-134.

第6篇:艺术教育就业前景范文

关键词:剪纸艺术;现代特殊高等教育;残疾群体大学生

本文为2014年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民间艺术资源在残疾人职业教育中的开发利用研究——以江苏省为例”(项目批准号:2014SJB295)的成果之一。

一、剪纸艺术与现代特殊高等教育的融合现状分析

现代特殊高等教育也统称为残疾人高等教育是指对残疾群体大学生所实施的专业性高等教育,它将残疾人的高等教育问题作为研究对象,它是高等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残疾人教育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剪纸艺术历经了数千年的文化积淀,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手工艺文化之精华。将其纳入现代特殊高等教育课程体系,可提高现代特殊教育水平之不足,可以传承和保护民族艺术,加强民间文化艺术教育,提升残疾大学生的审美水平与就业前景。近年来,随着国家大力发展现代特殊高等教育,各个高校都开办了与特殊教育相关的专业。而剪纸艺术作为适合残疾群体大学生学习与就业的一门特色课程,为残疾群体大学生打开了一扇学习与就业的大门,在现代特殊高等教育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二、剪纸艺术在现代特殊高等教育中的实施

1.剪纸元素的应用途径

剪纸艺术与现代特殊高等教育的交互与融合,不仅能使残疾群体大学生掌握一种传统手工艺技能,而且又能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有更为深刻的了解与认识,加深残疾群体大学生对于民间美术的兴趣和对艺术的理解。与此同时,还培养了他们的勤于思考、勇于创新的能力。中国剪纸艺术的语言,可分为两个方面,一为剪纸作品中的构成元素点、线、版式、纹样以及表现手法;另一方面需从整体出发,营造出属于中国民间剪纸艺术的语言内容。这种语言可以与时展脉搏相互结合,又能从现代设计艺术中汲取部分精华。剪纸艺术题材多样富有变化,其图案一般是多种图案、多种题材的不同组合。这种组合可以是图形与图形的组合、文字与图形的组合,也可以是人物与动物、动物与场景的组合等。如果残疾群体大学生对剪纸的基本图形元素有所了解与认识,使这些元素在剪纸设计时变为符号化、模块化的子系统,并且对剪纸的基本元素能认真学习、掌握技巧、一一攻破,这就能为其以后的剪纸创意与设计打下了巩固的基础,是其能学习好剪纸艺术的先决条件。

2.残疾群体大学生剪纸学习方法

针对现代特殊高等教育中的残疾群体大学生,可以根据残疾种类分为以下类型,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肢体残疾、智力残疾、精神残疾、多重残疾等。其中有些群体因条件限制不能参加剪纸学习如:视力残疾、肢体残疾、智力残疾等,其余群体均可正常学习剪纸。而其中在现代特殊高等教育中听力残疾是最为常见的,其指由于各种原因所导致的听觉障碍,从而难以和正常人一样进行语言交流活动。他们的主要感官途径是依靠视觉、触觉、味觉、嗅觉等,听觉障碍虽给残疾学生的学习带来了一些阻碍,但从另一个方面来说,视知觉对于听力障碍会形成一种特殊的补偿作用。因此,在剪纸艺术课程的教授过程中要着重考虑听力残疾学生的特殊情况,充分发挥听力残疾学生的视觉优势,充分发挥其自身的主动性。由于这类群体大多有听力障碍,所以在面对此类受众时,教师必须要有足够的耐心为他们演示。教师在授课之前要准备好相关的剪纸教学用具,授课时把汉字、图形标注在每件剪纸教具的旁边,以此来增进学生的理解,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这样的方法,发现残疾群体大学生会对这样的图案符号及文字有直观的感触与认识。例如:在教授剪纸最基本的元素锯齿纹时,通过文字与图形,以及让学生设身处地的通过触觉去感受,让其清晰的了解到锯齿纹的特点就是纤细和尖锐,那么残疾学生在之后自己动手的制作中就对二者有直观的了解,以便他们在剪制的过程中注意到这些图案的特征,更好地表现作品。言语残疾的学生在语言表达方面会有一定的困难,但教师可以运用一些无障碍信息技术的发展,可以帮助残疾群体大学生便捷、及时获取信息,通过信息技术采集方式,如语音输入、话音识别、文字输入、教学实时视频和录像信息,给予不同的残疾群体大学生不同的呈现方式,如语音播报、视觉显示、震动警示等等。与此同时,要充分调动他们的视觉功能优势。教师可以更好地利用多媒体硬软件工具的辅助,充分调动课堂氛围,使学生能充分参与进教学活动之中,不是作为旁观者,而是作为参与者,最为重要的是使得残疾学生能感知生动的剪纸艺术从而激发学习兴趣。根据授课对象的不同,面对特殊群体残疾学生时更应该有足够的耐心进行讲解、演示,让这部分学生有信心完成每幅作品。对于其他不同类型的残疾群体大学生,如智力低下、自闭症、脑瘫等特殊群体。这部分人群比较特殊,其自身最大障碍就是对所教授的内容很难或无法正常理解。因此,教师在课上传授知识时,必须倾注全部的耐心进行讲解、演示,让他们通过不断的练习掌握最基本的剪纸元素,不求复杂,只求基础。在授课过程中发现他们的兴趣所在,从兴趣点切入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教学会更有效果。

三、结语

剪纸艺术是中国传统手工艺术,也是民俗文化与传统文化的结合范例,它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是劳动人民在生活中最朴素的表现形式。剪纸艺术与特殊教育的结合具有深远的意义,同时又能通过特殊教育使剪纸艺术得以传承与发扬,并能对残疾群体大学生的兴趣培养与日后就业有些许帮助。因此,随着剪纸艺术的外延的不断扩大。将其纳入现代特殊高等教育体系之中,可以弥补特殊高等教育之不足,让剪纸艺术能更好的服务于高校残疾群体大学生,加快高校残疾群体大学生的课程建设。

参考文献:

[1]胡显章.先进文化建设中的大学文化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1.

第7篇:艺术教育就业前景范文

关键词:地方高校;女生;创业教育

一、地方高校生源特点及毕业生就业前景

我国招生录取的基本原则是重点、名牌大学及部属院校优先录取高考分数高、综合素质好的生源,地方高校录取高考分数相对较低的生源。地方高校的大学生在科研创新及学术能力等方面和重点大学的学生相比可能处于劣势,但他们在其他领域比如,市场创新及开拓、技术应用、人际沟通和组织管理等方面都能表现出极大的才能和热情。

在我国,重点及部属高校大多数定位为多科性、研究型大学,而地方高校则是应用型、教学型大学。从就业前景来看,部属高校的毕业生就业前景较好,而地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一般低于部属院校毕业生,这跟学校培养目标不同有关。部属高校以培养科研、学术能力为主,而地方高校一般以培养适应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但如果他们从事开拓性方面的工作,比如,到劳动密集型成熟工业、服务行业、中小企业以及市、县级行政事业机关等从事行政管理、技术服务、市场开拓等工作,不一定比重点高校及部属院校学生的竞争能力弱。

二、地方高校女生创业意识及能力培养现状

1.地方高校的女生大多数具有创业愿望

虽然目前地方高校女生创业成功的案例还不是很多,但随着近几年高校对大学生创业教育培养力度的加大,地方高校很多女生的择业及就业观发生了巨大转变,她们大多数具有较强的创业意识,有创业愿望,希望接受创业教育和创业实践方面的系统教育,渴望学校能够为她们开设一门有针对性的创业指导教育课程。

2.地方高校女生严重缺乏成功创业的自信心

虽然地方高校的女生有较为强烈的创业愿望及意识,但大多数女生因为缺乏创业能力,特别是缺乏创业经验而严重感到信心不足。因此,当地方高校女生真正开始自主创业时,就会感到压力和风险非常大,在自主创业的道路上迷惘、困惑,在具体的行动上缺乏创业自信心,过于谨慎。

3.地方高校女生对创业认识存在误区

目前女性创业的整体社会氛围比较薄弱,主要因为人们对女性在事业上的期待较低,思想上仍然倾向于“女主内、男主外”,无形中就造成了女性在创业方面的心理弱势。特别是在地方高校,大多数女生既想要自主创业、干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业;又想找一份稳定的工作和一位如意郎君,过上安逸的生活。

三、地方高校女生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1.教育理念滞后

地方高校针对女大学生的自主创业教育严重缺失。目前虽然一些地方高校已经开始进行创业教育的推展,但主要还是局限于书本上实际创业技巧的讲述和培训,创业教育的理念还没有融入学校的整体教育体系之中。特别是针对女生的创业教育更为缺乏,大多数学校还没有专门针对女生举办创业专题报告或讲座,针对女生举办大学生创业专题训练活动更是没有。

2.缺乏实施创业教育师资

创业教育师资的缺乏是开展创业教育最大的问题。目前我国的创业教育师资特点是从校门到校门,他们虽然具有丰富的知识,但是由于没有受到专业的创业教育培训,仍然严重缺乏创业实践指导能力,没有专门针对女生的心理、生理特点研究女生的创业特点,因而在教学过程中倾向于理论说教,达不到实施创业教育的目的。

3.创业教育服务保障体系不完善

创业教育是一项系统的具有实践性和应用性的工程,需要有一个良好的社会服务体系支撑。目前我国还没有形成一个完善的创业教育支撑体系,大多数高校缺少创业教育专门管理机构。大多数地方高校由于资金投入不到位,缺少实际体验和操作的创业基地及场所,创业教育的开展实际上只是“纸上谈兵”,局限于黑板上讲创业。

四、地方高校女生创业教育对策

1.地方高校要建立渗透创业教育内容的教育课程

要大力探索在专业课教学中融入创业教育的教学模式,并面向全校开设创业公共选修课程,以全面丰富女生自主创业方面的有关知识,让女生深刻了解有关创办及管理小企业的知识、技能,切实有效地培养女生创业的素质、品质及能力,启发其创业思路,拓宽其创业视野。

2.地方高校应注重培养创业教育的师资队伍

地方高校要着力打造出一支宏大的、高水平的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学校要制定有效的激励政策,选拔有潜质的青年教师直接参与创业实践或到创业一线兼职,以获得实际的创业体验与经验。同时,学校要加强对创业骨干教师的专业培训,要积极、有计划地聘任成功的地方企业家、创业者到校兼任创业导师,定期为大学生举办创业讲座与座谈等。

3.地方高校要注重培养女生的创业精神和创业意识

只有具备强烈的创业热情和自主创业意识,才可能通过敏锐的眼光去捕捉创业先机,因此女生创业意识的培养显得十分重要。地方高校要教育和引导女大学生全面理解自主创业的涵义,帮助女生树立主体意识,鼓励女生积极参加各种各样的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邀请女企业家走进校园现身说法,通过开展切实有效的有关自立自强教育、女生自信专题训练等,激发女生们的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

4.地方高校要为女大学生提供创业辅导和实训

男性和女性由于生理构造的不同,后天环境、后天教育、传统文化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形成具有各自特点的创业能力和素质。地方高校要针对女生的特点,对其创业观念、创业技能和创业心态进行培训,强化女生的优势能力,加强良好职业女性形象和素养的塑造。地方高校要在创业教育中配备专门的女生创业就业指导教师,成立女大学生创业实训基地,让女生在实践中体验创业全过程。地方高校还应该积极主动与妇联等有关机构沟通、合作搭建自主创业的实践平台,研制开发一批适合女生创业的项目,切实有效地帮助女生成功创业。

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生态视阈下河北女性艺术研究》阶段研究成果(课题编号:HB11YS035)。

第8篇:艺术教育就业前景范文

【关键词】大学高年级学生 研究生 报考

目前,考研已经成为在校大学生完善自我、拓展就业途径的一个主要渠道,报考人数逐年攀升。为充分了解高年级大学生(主要是大学三年级学生)的考研需求,以便为其营造良好的考研环境和氛围,依据有关文献[1-3],设计了“在校生考研情况调查问卷”,并在江西农业大学广大学生中进行随机调查。调查方式主要是通过扫描考研问卷二维码,学生即可直接进行问卷填写,方便有效。

该调查问卷通过“问卷星”的形式自2014年10月23日,于11月24日收回,本校大三在校生总人数4600人,共收回有效问卷2173份,参与率为47.24%。

1 参与学生基本情况

参与调查的学生中,男生1141人,52.51%,女生1032人,占47.49%,性别比例基本均衡。

调查学生所学专业划分为理工、文科和艺术三大类,相应学生所占比例分别为62.13%、35.85%和2.02%。

对专业的认知度,数据显示,68.66%的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满意,尚有31.34%的学生不满意所学专业。58.12%的学生认为本专业就业前景一般,30.37%的学生认为就业前景较好,仅有11.5%的学生觉得前途渺茫。

2 调查结果与分析

2.1 专业考研情况把握

调查数据显示,46.16%的学生认为自己所学专业考研难度一般,28.62%的则认为很难本专业考研,更有12.33%的学生根本没去了解专业的考研情况,另外,仅只有12.89%的学生认为自己所学专业考研容易。

数据表明,学生中去了解专业考研情况的还是占绝大多数的,说明学生对于考研的关注度较高;只有少部分学生认为考研容易的情况也与之前大部分学生看好就业前景的数据吻合。毋庸置疑,如果考研不容易,学生自然会考虑直接就业。

2.2 考研意向

对学生考研意向数据分析得知,仅只有18.78%的学生还未确定是否考研,明确表示不考研的学生占38.24%,与上述学生认为考研难和不了解考研之和的40.95%两者相近,说明对考研有一定了解约60%的学生正在考虑是否考研。

2.3 考研原因剖析

通过数据得知,学生考研的大部分原因还是来自于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有70.59%学生是为了提高自身学历和能力,有48.14%学生也认为是为了增加就业砝码,有47.63%学生也认为是为了缓解就业压力,当然也有21.12%的学生是来自家庭的压力,而只有极少数(7.55%)的学生是盲从的。由此看出学生的考研目标还是很明确的,对于自己考研是做了充分考虑的。

2.4 跨专业考研

学生对跨专业考研情况主要表现为:如果学生有考研打算的话,有53.29%的学生会选择跨专业,其余的46.71%则不跨专业。根据之前的调查数据,对自己目前所学专业,68.66%的学生表示满意,31.34%的学生则不满意。两者数据进行比较,从而可以看出:一是对自己所学专业满意的学生若有考研打算还是会首先选择考本专业,不轻易跨专业;二是有极少部分学生即使对自己学的专业满意,也仍然可能会选择跨专业考研。

众所周知,考本专业的研究生肯定是一劳永逸的,也很便捷。那到底是什么原因促使学生跨专业考研呢?通过问卷调查得知,有跨专业考研想法的原因有这些:兴趣爱好促使、本专业考研意义不大、本专业就业前景差、本专业考研难度大。

3 讨论

3.1如何正确引导学生考研?

想要营造良好的校园考研氛围,就要大力引导鼓励学生考研,那该从哪些方面入手呢?我们首先就要从学生不考研的原因着手。通过数据显示,有44.04%的学生有别的就业出路从而不选择考研,39.71%认为考研太难,38.75%的学生则是受家庭影响,这三个原因是占比例较高的。另外的原因就是认为考研的过程很辛苦很艰辛,所以不想考研占22.23%,而16.75%的学生则认为根本没有必要考研。

从数据可以看出,学生不选择考研的原因都是比较感性的,要想正确引导选择考研,可以从考研的难易程度、考研的就业出路等去理性分析,让学生选择考研。

3.2 考研需要做哪些方面的准备?

从调查数据显示,英语、数学、政治以及专业基础都是学生认为考研准备中不可或缺的,另外考研选择的目标学校也是学习的动力。当然专业考试的通过率也是非常重要的。

由此,对于提高学生的考研我们不能仅仅只关注其专业知识的学习,更要加强学生的英语、数学及政治学习,努力引导他们在日常课程学习中不要忽略这些课程的学习。

当然对于跨专业考研的学生来说,他们还需要更多的了解,比如跨专业考研通过率、跨专业考研需准备内容、跨专业考研要求以及跨专业考研对未来帮助有多大等。

根据数据显示,学生对于以上内容都是很关注的,这些内容也基本囊括了跨专业考研的各项因素,由此说明学生不是轻易做出跨专业考研的决定的。这也给我们的工作提出了方向,在日后的考研引导中,要更多的为学生提供关于专业方面的引导,让其理性看待自己专业考研和跨专业考研。

3.3 如何提高学生考研录取率?

从调查准备报考研究生的学生看:认为考研录取率不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项:英语、数学基础差;对考研和专业学校的定位不准确;复习准备时间少;考研资讯信息匮乏;学校与班级学风不够浓厚,各占比例分别为62.54%、51.96%、37.05%、35.02%、33.41%。前两项原因明显所占比例较大,占主导因素,后三项原因差距不大。从数据也说明,对于学生来说,考研录取率不高不是单单某个原因导致的,而是众多原因形成。由此,若要提高学生的考研录取率,就必须提高学生考研的报考率,这也就要努力营造大三学生下决心准备报考研究生的动力和氛围,只有在大学三年级初期时,学生就做好了准备考研的决心,才能真正提高大四学生考研的报考率。并通过以下五个方面提高学生考研录取率:一是加强学风建设;二是加强师资力量;三是提供更多的考研信息;四是举办有效的考研辅导班;五是专业老师帮忙分析考研学校的定位。

4 结论与建议

就本研究结果看,大学三年级学生对于考研的认知度还是比较高的,但存在一些模糊认识,加强引导,开展有关的辅导与教育工作是十分必要的。

【参考文献】

[1]潘晓华主编.高等农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M].2011.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

第9篇:艺术教育就业前景范文

近年,留学俄罗斯人数以每年1万的速度递增,它的吸引力在哪里?和中公司留学部资深顾问杨斌为我们做了如下分析:

教育质量和就业前景:俄罗斯的高等教育质量是世界公认的,曾经培养过数位诺贝尔奖得主的莫斯科大学和圣彼得堡大学,世界排名分别是第7位和第28位。俄高校毕业生也深受欧美公司的赏识,曾经有过圣彼得堡一所大学的整个毕业班被欧美公司接收的例子!

留学费用和性价比:大部分学校和专业的学费在1-2万之间,生活费用类似北京上海两大城市。

入学门槛低,学历含金量高:因为中俄两国早在1995年就签署了互相承认学历的协议,国内高中生、三校生、大专本科生等都可以申请相应的学位学习。

中国学生应该如何正确认识和选择俄罗斯的高校呢?我们会为大家做一个全面的分析,来说明俄罗斯都有哪些优势项目和优势专业可供选择。

美术,音乐类专业

首先,一提到俄罗斯可能很多学生和家长都会联想到如诗如画的风景,优雅的芭蕾舞,美妙的音乐等等。这些都说明俄罗斯是一个传统的艺术大国,她在很多艺术领域都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

如世界排名在前四位的美术类院校圣彼得堡列宾美术学院,她在风格上自成一体,成为世界两大油画派系之一,我国众多美术院校的教授、导师都是该校毕业生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当然作为世界级的艺术院校其申请和学习难度都是非常大的,除了要求学生有良好的语言能力外,对于学生的绘画技法和基础都有较高的要求,因此,国内的申请人务必要对该校有一个很全面的认识,对自身有一个正确的评估。该校以建筑美学系最难申请,其次是油画、版画、雕塑等专业。除了列宾美术学院外,俄罗斯还有很多相关院校和专业,院系也可以供中国学生选择,比如圣彼得堡大学的美术系目前也开设有油画专业,其他如工艺造型大学等对于我国想学习实用艺术的学生也是不错的选择。

另一个大类是音乐方面,俄罗斯高等教育在这个方向上也有着世界瞩目的成就。像柴科夫斯基音乐学院的小提琴专业就是世界一等水准,该校的“柴科夫斯基”音乐奖一直是爱好音乐的学生为之梦想的头号音乐大奖。在俄罗斯你可以无处不在的体会到她的艺术魅力,大到去气势恢弘的音乐厅欣赏芭蕾舞或者音乐剧,小到在地铁站或者街头路边听一听流浪艺人的吹拉弹唱。

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学生认识到在俄罗斯学艺术类专业的重要性和权威性。每年除了有大量学生申请纯音乐,美术类院校外,还有大批学生考取了如圣彼得堡电影电视大学,圣彼得堡文化艺术大学等专业类院校,在这里他们可以得到大师级教授的指点,掌握一些更加实用的专业技能。如导演、表演、编剧、舞台美术、舞台设计等专业。

理工类专业

众所周知的原因,俄罗斯作为冷战时期世界上唯一的两个超级大国之一,她的重工业水平一直非常发达,仅从她的城市基础建设就可见非同一般。因此,理工科专业一直都是中国学生选择俄罗斯院校的一个重点方向。但是很多学生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虽然俄罗斯工业基础发达,但实际上作为强势专业来说,在基础研究领域他更具有竞争优势。如物理、化学、生物工程、建筑设计、工业自动化控制、航空航天工业等专业一直是其强项。所以,作为中国学生来说,如果想将来投身科学搞基础理论研究,那么选择俄罗斯学习应该说是非常对口的。当然这也不是说其他方面俄罗斯理工科院校就没有优势,比如圣彼得堡国立光学与精密技术大学就是在计算机方面非常突出的院校,该校毕业生不仅有诺贝尔奖获得者,其大学的计算机软件工程系更是代表俄罗斯连续多年获得“世界计算机软件编程”大奖。尤其是近几年来随着俄罗斯科技水平的整体提升,其理工类技术大学在专业设置上更加合理,更加人性化,也更突出实用性效果。

另外,在全球能源供应紧张的大背景下,俄罗斯作为世界第三大产油国,正越来越受到她的近邻――中国的青睐。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离不开俄罗斯的石油供应,更多的中国有识之士和学生家长也注意到这一点,纷纷送他们的孩子来俄罗斯学习石油和勘探技术,这方面的院校不仅有俄罗斯最著名的俄罗斯国立石油天然气大学,也有像圣彼得堡矿院,莫斯科矿院这样的学校。而且近年来自费到这些大学留学的学生人数已经大举超过公派生的人数。

医学类专业

到俄罗斯学医去!在俄罗斯可以学习临床医学类专业,这在全世界是绝无仅有的。欧美国家对临床医学类专业设置了对外国学生的限制条件,使得很多有志于学医的中国学生无缘进入。而中国的医学类大学门槛又太高,一般的医学院师资力量和实习环境又差强人意。因此,中国学生都把目光投向了俄罗斯的医学类院校,这里不仅有全欧排名第六的“巴甫洛夫”医学院,也有以基础医学见长的“诺东诺夫”医学院。在俄罗斯学医完全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学生在大三之后就要到各校的附属医院去参加实习,不仅如此,俄罗斯的基础医疗水平,包括她的医院病床数都是欧洲第一的。可以说学医去俄罗斯是中国学生的唯一选择也是必然选择。

现在不仅在俄罗斯学医热,其相关专业,如药物医学、药物化学、生物医学等方面的院校也成为大热门,这些学校不仅费用更低,且毕业难度和就业前景更容易、更广阔。

文科类专业

你可以到任何一个新华书店的世界名著柜台看一看,随便选哪一本世界名著选集里都会有俄罗斯或者前苏联作家的名字。不仅是普希金,托尔斯泰、契柯夫等这些俄罗斯大作家的名字中国读者都是耳熟能详,更有像高尔基、奥斯特洛夫斯基这些前苏联作家,他们的作品基本上是伴随着一代人成长起来的。俄罗斯在文化氛围方面绝对可以堪称世界顶级水平,因此,她的大学里在文科方面也是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国的文科生不仅在这里的大学可以学到纯正的俄语,更有非常丰富的专业可供选择,比如文科生比较热衷的:人文、语言、教育、心理、国际关系、哲学、历史等,更有一些偏重就业和实际应用的如经济、管理等方面专业。而且许多俄罗斯综合性大学世界排名非常靠前,无形当中提高了学生毕业后文凭的含金量。这对于学生毕业后申请其他国家工作和就业都有很大帮助。

中俄两国一直以来就是友好邻邦,中俄两国之间的贸易互补性又非常大,所以,语言翻译,国际贸易从来都是“万金油”的专业,人才缺口非常大,而且一直长期都处于供不应求的状况。另外,前苏联时期的加盟共和国,现在的独联体各国也都在加强与中国的贸易往来,如东亚的哈萨克斯坦等国家。他们都长期受俄罗斯的影响,其主要沟通和交流用语就是俄语,因此,中国的学生在俄罗斯毕业后就存在有两大块的就业市场,他们不仅可以回国就业找工作,更可以在独联体各国寻找自己满意的工作。这无形当中增加了学生的竞争优势。

俄罗斯教育发展趋势

综上所述,俄罗斯作为一个传统的教育强国,其高等教育已经被世界各国的教育机构所重视。不仅是中国学生,越来越多的国际学生选择赴俄罗斯留学。现在俄罗斯各高校国际学生比例都在大幅度提高,其中增长最快的就是中国学生,再有,俄罗斯经济自总统普京上台后发展异常迅速,国际原油价格的上涨也对俄罗斯经济起到了重大的推动作用,在这种情况下,俄罗斯高等教育改革已经全面开始了,首先是与欧洲其他国家教育体制的接轨,很多大学改变了旧有的教育体制,把一些专业的专家学历变成本、硕学位课程,增加一些新的专业方向。提高了国际师资力量,加强英文授课数量。添置了很多双语或者英文授课的专业。为了更好的方便本国和留学生在欧洲的就业,俄罗斯教育部已经对欧洲许多国家文凭作了对等认证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