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科技创新的核心要素范文

科技创新的核心要素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科技创新的核心要素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科技创新的核心要素

第1篇:科技创新的核心要素范文

党的十报告强调指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现代的科技竞争是立足全方位的竞争,包括市场、资源、人才、信息、政策等诸多因素,是以自主创新为核心的综合实力的较量。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是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核心内容。

创新概念最早由奥地利裔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提出的,他认为创新是新工具或新方法的应用从而创造出新的价值的过程。创新最初并不是科学或技术概念,而是一个经济的概念。因此科技创新不是仅仅以科学上的新发现或技术上的发明创造作为标准,而需要以实现市场价值为其判断标准,如果发明的成果没有转化为新产品、新服务,没能创造出新的价值,它就不能属于科技创新,而只能称之为科技进步。

当今社会新科技革命迅猛发展,科研成果转化的周期大幅缩短,产业升级不断加快,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日益明显。科技创新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是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举措,世界各国纷纷把提高创新能力作为提升国际竞争力、保障国家安全的核心要素

在中国经济总量高速增长的同时,缺乏核心技术已成为中国的“软肋”,在信息、材料、生物等高新技术产业领域中国基本上受制于人;在航空设备、医疗设备、精密仪器等重大装备制造业中国主要都是依赖进口;甚至在某些国家安全领域,一批重大武器装备和关键元器件也依赖他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中,缺乏关键技术、核心知识产权不仅会影响国家竞争力的提升,还使我国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发展受到威胁,所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是提升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是我国发展的重大战略选择。

目前我国的科技创新质量和效率均不高,导致这种结果最重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研发资金不足是抑制我国科技发展的主要原因。例如2011年我国研发经费支出占 GDP 的比重仅为1.84%,这与美国的 2.90%、韩国的 3.74%、日本的 3.26%有较大差距。与创新型的国家相比,我国金融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也较低,科技型企业普遍出现的融资难问题就是很好的证明。

由于受到计划思维的影响,我国科研管理体制的转变明显滞后,已经成为制约创新体系建设的关键因素。目前在科研项目评审方面仍然存在条块分割、效率低下等现象,“立项评价组织程度高,结题评价组织程度低”,“争取项目有组织,实施项目无组织”等问题较为常见。

我们科技创新中还存在创新动力不足的问题。科技企业创新最根本的动力在于对利润的追逐。国企容易得到国家政策资金上的优惠从而获取较大利润,这种非市场因素导致的超额利润使得企业不再积极关注市场需求,虽有创新的实力但是缺乏创新的原始动力。民营企业虽然存在创新的压力,但行业准人、融资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的困难,心有余而力不足。所以我们必须从战略高度认识科技创新的意义,尽快实现从资源依赖型向创新驱动型发展战略的转变,从依靠国外技术向自主创新的转变。

一、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优化创新环境

要进一步深化体制改革,解决创新体系中存在的结构性问题,努力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科技管理机制;制定和完善促进科技创新的政策法规,加强科技政策与经济政策相互协调;充分发挥市场资源配置的作用,促进科技要素与其他生产要素有机结合。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是政府的应尽的职责。

二、建立长效的投入机制,搭建科技创新的投融资平台

政府应该把科技投入作为重要的战略投资,通过政策引导等多种手段建立多元化的科技投融资长效机制。科技管理部门要调整财政性科技投入的结构,重点支持关键技术研究和重大战略产品研发。同时也要鼓励企业对科技的投入,培育创新型企业,突出创新活动中企业的主体地位。政府要采取有力的措施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使企业真正成为研发投入、技术创新和成果应用的主体。应该鼓励大型国企加快研发机构的建设,针对重大关键性技术难题攻关和创新,引领科技创新活动;重视和发挥民营科技企业在自主创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中的作用,支持其成长壮大;要完善科技型中小企业综合服务体系,激发创新活力,培育一批创新型企业。

政府需要大力发展现有的金融机构的机制以及产品创新,引导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不断扩宽中小型科技创新企业融资的渠道以实现金融社会化。应该加大对中小企业的资金支持,提高中小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三、把知识产权战略纳入国家创新体系建设

保护知识产权不仅是树立国际信用的需要,更是激发科技创新的需要,因此要健全知识产权法律保护体系,加大对自主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知识产权法律法规的制定要以鼓励自主创新、优化创新环境和公平竞争环境为宗旨,形成符合我国国情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完善知识产权侵权判断标准,强化知识产权的执法力度,提高知识产权的保护水平,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坚决打击知识产权侵权等违法行为。

参考文献:

[1]张来武,科技创新驱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国软科学,2011年第12期

[2]许飞,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北方经济,2008

第2篇:科技创新的核心要素范文

关键词:科技投入系统;科技型人才;人才聚集效应

中图分类号:F2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374(2009)21-0076-03

20世纪60年代初期,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舒尔茨就明确指出,高技能的人力资源对知识的开发和传播是不可或缺的,它是技术发展与经济增长、社会发展、环境保护之间的重要环节。科技人力资源是优秀的人力资源群体,它作为科技知识生产、扩散和应用的载体,体现在创新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已经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科技创新能力的关键。科技型人才作为科技人力资源的核心已经成为科技竞争的关键因素。目前,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把科技投入作为一项战略性投资,大幅度增加科技投入,大量培养与吸引科技型人才,提高本国科技竞争能力。可见,科技型人才的竞争已经成为国际竞争的焦点。

科技型人才在流动基础上会出现局部集中的现象,并在一定的作用下产生人才聚集效应。人才聚集效应的产生与提升和科技投入息息相关。区域科技投入是科技创新的物质基础,对科技型人才的流动,科技型人才聚集现象到人才聚集效应的转变具有重要的影响。

科技投入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是由多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的子系统构成,各子系统的良好运行是产生科技型人才聚集经济性效应的基础。因此,优化科技投入系统,合理配置科技资源对于人才聚集效应产生与提升尤为重要。

关于科技投入的研究,国外学者主要从科技投入与自主创新、经济增长关系的角度对科技投入进行了研究。国内学者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政府、地区的相关科技投入以及中外科技投入的对比等方面。就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从科技投入系统的角度对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的影响研究的不多,因此,本文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一、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分析

在区域要素边际利益差异和自我价值实现等因素的引领和驱动下,科技型人才会从区域边际收益较低的地区流向区域边际收益较高的地区,呈现局部集中的特征,形成人才密度大于其他地区的聚集现象,即科技型人才聚集现象。所谓科技型人才聚集现象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内,随着科技型人才的流动,大量同类型或相关人才按照一定的联系,在某一地区(物理空间)或者某一行业(虚拟空间)所形成的聚类现象。

与其他经济现象一样,科技型人才聚集现象会产生两种效应:一是科技型人才聚集的不经济性效应;二是科技型人才聚集的经济性效应。

科技型人才聚集的不经济效应是指具有一定内在联系的科技型人才,在一定区域的聚集过程中所产生的人才聚集作用低于各自独立作用的效应。人才聚集没有形成人才之间的内在联系,人才聚集环境的不理想,人才流动性不够,人才聚集中冲突的产生等都是产生科技型人才聚集不经济效应的主要原因。

科技型人才聚集的经济性效应是指具有一定联系的科技型人才,在一定的区域内以类聚集,在和谐的内外环境作用下,发挥超过各自独立作用的加总效应。科技型人才聚集的经济性效应的特征主要有:信息共享效应、知识溢出效应、创新效应、集体学习效应、激励效应、时间效应、规模效应、区域效应。

二、区域科技投入系统组成要素分析

由于研究角度不同,学者们对科技投入系统的界定不一。董丽娅等认为科技投入是由众多投入主体,众多科技活动执行主体以及相应的规范构成的复杂的巨大系统。陈俐敏、姜萍从政府、银行、企业、社会筹资等四个方面,论述了我国多元化的科技投入系统。目前,科技投入系统还没有统一的定义,本文从人才聚集效应的角度,将科技投入系统划分为科技人力、科技资金、科技基础设施、科技投入政策、科技信息五个子系统,前三者为系统中的硬环境,后两者为系统中的软环境。如图1所示:

科技人力是实际从事或有潜力从事系统性科学和技术知识的产生、发展、传播、应用活动的人力资源。科技人力尤其是科技型人才作为技术创新的源泉,是系统的核心要素。

科技资金是与科技活动相关的一切费用,是系统的关键要素。

科技基础设施是专属于开展科技活动的基础设施,是进行科学研究、科技管理等活动物质与信息保障,涉及科研活动所需设施的提供和运行、信息数据的获取、处理、使用等方面的内容。它是科技型人才聚集的物质承担者,是进行科技活动的基础条件。

科技投入政策是各级政府在一定时期内对科技活动进行的科技人力、物力、资金等投入的一系列条例、法规的总称。它对科技型人才的流动、聚集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

科技信息是存储科技成果与科技知识的主要载体,是有关科技的生产、建设、科研等活动的描述与反映,为科技型人才的聚集及效应的产生提供信息支撑。

三、区域科技投入系统对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的影响分析

(一)科技人力投入对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的影响分析

科技人力是科技活动执行的主体,是科技投入系统中的核心要素。科技型人才作为科技人力资源的核心力量是科技创新的主体,并在流动的基础上形成人才聚集现象,在内外作用下产生一定的人才聚集效应,即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因此,科技型人才投入的数量、质量、层次结构对于人才聚集效应的产生与提升至关重要。而人才的投入又取决于科技型人才的开发,它是生产科技型人才的基本工程,是科技型人才脱颖而出最关键的环节。同时它为科技型人才的聚集提供了人力基础与人才储备,丰富了人才的结构,巩固了人才聚集的基础。

(二)科技资金投入对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的影响分析

科技资金的作用贯穿于科技投入系统的整个过程,科技人才的吸引、科技基础设施的建设、各种科研活动的实施等都离不开资金的支持,没有资金的支持,科技型人才聚集现象及效应便无从谈起。

科技资金投入影响着人才聚集效应的各个方面,其中投入强度是较为重要的一环。而且强度的大小对人才聚集效应的影响也不同。若投入的强度太小,一方面,难以留住与吸引科技人才,削弱科技型人才群体的攻坚能力;另一方面,资金的短缺导致一些科研项目无法实施,阻碍科技型人才聚集现象的形成,制约着人才聚集效应的产生。若投入的强度太大,容易造成资金浪费,难以产生高效率的人才聚集效应。

(三)科技基础设施投入对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影响分析

第3篇:科技创新的核心要素范文

一要把政府引导支持和企业主体作用有效结合。财政资金积极支持基础前沿、战略高技术、社会公益和重大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建立财政投入与社会资金搭配机制,发挥“四两拨千斤”的撬动作用。对市场导向类项目突出以企业为主体,自主决定研发方向、要素配置等。鼓励企业联合高校和科研院所,既搞基础科研,又搞应用研究,促进科学与技术、科技与产业融合,推动成果产业化、市场化。

二要简政放权,简化审批流程。建立公开透明的申报、立项、评审和批准制度,健全绩效评估、动态调整和终止机制。强化资金监管,建立科研信用“黑名单”制度,杜绝一题多报、重复资助等现象,消除行政化定项目、分资金的弊端,把资金用到刀刃上。

三要着力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完善科研人员收入分配政策,健全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贡献紧密联系的分配激励机制。推进科技评价和奖励制度改革,鼓励科研院所、高校和企业创新人才双向交流。完善和落实促进科研人员成果转化的收益分配政策,落实激励科技创新的税收政策,让创造性智力活动得到应有的回报,让科技创新的核心要素真正活起来。

会议指出,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具有高知识性、高增值性和低消耗、低污染等特征。依靠创新,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等新型、高端服务业发展,促进与相关产业深度融合,是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内容,有利于改善产品和服务品质、满足群众多样化需求,也可以催生新业态、带动就业、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会议确定了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政策措施。

一是加强创意、设计知识产权保护,健全激励机制,推进产学研用结合,活跃知识产权交易,为保护和鼓励创新、更好实现创意和设计成果价值营造良好环境。

二是实施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人才扶持计划,支持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创意设计与经营管理结合的人才培养新模式,让更多人才脱颖而出。

三是以市场为主导,鼓励创意、设计类中小微企业成长,引导民间资本投资文化创意、设计服务领域,设立创意中心、设计中心,放开建筑设计领域外资准入限制。

四是突出绿色和节能环保导向,通过完善标准、加大政府采购力度等方式加强引导,推动更多绿色、节能环保的创意设计转化为产品。

第4篇:科技创新的核心要素范文

资本天生是嫌贫爱富的,正是因为中国互联网产业的蓬勃发展,资本才纷纷涌入,这没有任何问题。然而资本也是一只千年的狐狸,搞不好也会让你云山雾罩而不知所踪。所以,厘清资本与发展间的关系,警惕资本泡沫,擅用资本的正能量就变得非常重要了。

资本就是Money,这是最精准且简单的理解。

Money是什么?是社会各种资源等值量化的交换工具。

资本=Money=资源。

资本进入,等于你有了钱,有了钱,你就可以扩充人手,也可以引进技术设备,当然也可以像新浪一样买块地皮盖大楼。资本就是个工具,它本身不产生任何价值,观察资本力量必须要观察资本的使用,这样才能掀开面纱、看个清楚。

避免踏入“加法并购”的陷阱

在商业江湖中,“加法并购”是最常见的资本运作方式。所谓“加法并购”,简单地说就是“用钱买几个企业进来”。买进来以后,基本上不插手被购买企业的任何经营管理活动,被购买企业仍然按照自己的轨道前行。这种资本策略应用的最大价值在于可以迅速获得相应市场占有率的提高。

举个例子,同行业中A企业市场占有率为40%,B企业占有率为20%,C企业为15%,D企业为10%。在这样的行业排名中,B企业超越A企业的最简单办法就是收购C企业和D企业,即B+C+D(45%)>A(40%)。

“加法并购”的假设前提是“如果B企业获得了行业话语权,则B企业的发展将会越来越好”。一般如此使用资本的企业都属于资源导向型的行业,目前的中国互联网产业中,电商行业最为明显。

从艾瑞所公布的“2013年Q1自营B2C市场排名”来看,位居第二的苏宁易购市场占有率为11.2%,比老大京东差30多个点(京东:43.4%)。如果张近东把易迅、当当、卓越等都买了,那么超过京东跃居行业第一就指日可待了。超越了京东,就掌控了话语权、控制了供货商,就可以玩苏宁一贯的“类金融”业务了。

当然,理论上可行的,实际中一般都不靠谱。“加法并购”应该发生在老二与老大差距不大的情况下,如果差距很大,是没法玩这种游戏的。因为你总不能有钱到可以把整个行业的企业都买了吧,即使都买了也不一定能够达到既有的目的。

比如在整个B2C市场中(包括自营和非自营),天猫已经占据了51%的市场份额,就是刘强东再能忽悠钱,也不可能富裕到把其它的都买了。再比如搜索市场,百度已经占了近8成的市场,即使周鸿祎把搜狗、SOSO甚至人民搜索等杂七杂八的都买了,也才不到百分之二十。

总之,加法并购是差距不大的老大与老二间的游戏。

“内生增长”最重要

无论是什么方式的资本运作,都需要尊重基本的商业规律。互联网产业的核心驱动要素并不是资本,而是科技。“贸工技”的路数只适合传统产业,在互联网产业中“技工贸”是永远的王道,如果将资本投入到了科技创新方面,这是花对了钱的。

互联网是科技导向型的产业,每一个新技术的诞生就可能诞生一大批优秀的企业,当然也可能会死掉一大批企业。因为互联网的科技创新是有时间概念的,而且随着全球信息鸿沟的彻底消失,这个时间会变得越来越短,基本上是“三年河东,三年河西”。

三年前开心网风生水起,三年后微博一统江湖,而现在则进入了微信时代,你今天所收购的某个企业可能明天就会被淘汰!

抛开资本不说,企业发展基本有两个路数:外延式和内生式。

外延式增长的途径主要依靠增加资源(人财物)投入,在扩大企业规模、建构强大市场影响力的基础之上实现盈利的一种方式,其中阿里系是典型。外延式增长可以通过资本的力量盘活除创新外的其它社会与自然资源,并以此为核心要素带动市场发展。这类企业往往都是资本市场、并购市场的常客。

内生式增长则主要依靠科技创新、人才发展等要素实现企业发展。此类企业在科研上的投入往往占非常大的比例,资本的利用主要会集中在科技创新与人才引进方面,谷歌、苹果包括国内的百度、腾讯都是内生增长的代表。

外延增长和内生增长,各有利弊,在资源导向型的产业当中,外延发展是主要模式,而在互联网行业中,内生增长应该成为主流。

目前在国内互联网产业几百亿美金的资本交易中,用在科技创新上的少,砸在“扩充地盘”上的多,谋求外延增长远大于内生发展,这是不正常的。更不正常的是,如果任由这种风暴延续下去,强大的资本力量会吞噬原本基础就非常薄弱的科技创新力量。

第5篇:科技创新的核心要素范文

关键词:自主创新 创新型国家 内涵 必要性 措施

一、自主创新战略和创新型国家的基本内容

(一)自主创新的内涵

所谓自主创新,是指依靠自身的技术力量进行研究开发,并实现科技成果的商品化,最终获得市场的承认。我国’在21世纪的新形势下提出的自主创新赋予了更丰富的内涵。2006年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给自主创新规定了特定内涵,指出自主创新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加强原始性创新。原始性创新是指拥有完全知识产权的最初的重大科学发现、技术发明和创造,它被认为是决定国际产业分工地位的基础条件。二是加强集成创新。把各种已有的相关技术融会贯通、有机融合,形成一种新产品或经营管理方式,创造出新的经济增长点。三是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积极促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

(二)创新型国家的基本内涵

1 创新型国家

目前,世界上寻求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国家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依靠自身丰富的自然资源增加国民财富,如中东产油国家;第二类主要依附于发达国家的资本、市场和技术,如一些拉美国家;第三类是把科技创新作为基本战略,大幅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形成日益强大的竞争优势。国际学术界把第三类国家称之为创新型国家。

2 衡量创新型国家的标准

具体来说,创新型国家至少应具备以下四个基本特征:一是创新投入高,国家的研发投入占GDP的比例一般在2%以上。目前我国研发投入占GDP的1.3%左右,而发达国家大都占到了3%左右。二是科技进步贡献率高达70%以上。三是自主创新能力强,国家对外技术依存度通常在30%以下。四是创新产出高。目前世界上公认的20个左右的创新型国家所拥有的发明专利(指美国、欧洲和日本三方授权的专利)数量占全世界总数的97%以上。

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要性

当今世界,科学创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企业,如果不掌握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就把握不了未来发展的主动权。2007年10月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

(一)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

2002年,党的十六大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提出到2020年使我国的GDP比2000年翻两番。2007年10月,十七大报告又首次提出实现人均GDP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按照这个目标,到2020年我国的人均GDP将超过3000美元,相当于那时中等收入国家的水平。而传统技术体系下的工业革命在为人类带来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使人类付出越来越难以承受的代价。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GDP年均增长率高达9.7%,但为之也付出了很大代价。目前,我国水资源、能源短缺以及环境恶化等问题日趋严重。人均能源资源占有量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一半。不包括香港、台湾和澳门,仅大陆每年能源消耗就占世界消耗总量的11%以上,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2。我们的目标是要翻两番,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时,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如果不依靠创新推动技术进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还按照这种传统的工业化模式,就意味着资源消耗要翻两番,环境损耗要翻两番,这是我国的生态环境无法承受的。因此,特定的国情决定着要想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不可能选择资源型或依附型的发展模式,而必须走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发展道路。依靠体制创新、发展模式创新和科技创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

“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报告又指出:要“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坚持把推进自主创新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实现科学发展,必须转变发展观念。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创新发展模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创新发展模式,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的途径和保障。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进行了不懈的探索。特别是“九五”以来明确提出要转变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并且取得了不少成效。但是,2003年以来,能源消耗与GDP增速又明显加快,都达到10%以上,尤其是2003-2005年,能源消耗增长速度还超过了GDP的增速。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为特征的粗放型发展方式并未得到根本性的转变,环境压力日益增大。与此同时,我国资源利用效率低下。因此,要继续保持经济的高速增长,如果不转变发展方式,资源将难以支撑,环境将难以承受。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努力推动经济增长由资源驱动、资本驱动向创新驱动的战略性转变,实现科学发展。

(三)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举措

当今世界,国际竞争本质上表现为科技的竞争,特别是自主创新能力的竞争。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纷纷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提升国际竞争力、保障国家安全和未来发展的核心要素和战略基点。大幅度提高科技投入,加快科技事业发展。2006年2月,美国“美国竞争力计划”,大幅增加对研发、教育与创新的投入,促进知识增长,提供开发新技术所需的工具,以保障美国在各科技领域继续保持世界领先地位,保障美国的强大与安全。加入WTO以后,我国的经济安全面临着更加严重的威胁。许多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薄弱、在国际产业分工体系中处于产业垂直分工的低端,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使我们在发展中难以掌握战略主动权。缺乏自主创新核心技术已是中国的“软肋”,高技术产业发展的现状更令人担忧。比如:在信息、生物、医药等产业领域的核心专利上,中国基本上受制于人;在一些关键技术,尤其是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装备制造业,如航空设备、精密仪器、医疗设备、工程机械等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产品,中国主要都是依赖进口;在国家安全领域,一些重大武器装备和急需的关键元器件只能依赖进口,处处存在被别人“卡脖子”的危险。在今天的国际环境下,技术依赖远比资金依赖、市场依赖更加深刻

和难以摆脱。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缺乏核心技术、自主知识产权和创新能力,不仅会使我国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发展受到严重威胁,还会影响国家竞争力的提升,使我国在国际产业分工中处于不利地位。所以说,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是我国面向未来发展的重大战略选择。

三、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措施

本世纪头20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的目标是:到2020年,使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立足我们当前所处的国际形势和我国的实际国情,要想实现这÷伟大目标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建设创新型国家关键在人才,尤其是创新型科技人才。没有一支宏大的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作支撑,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是不可能的。当前,人才竞争已成为国际竞争的一个焦点。发达国家普遍加大了在全世界搜寻、吸引、利用人才的力度。虽然我国人才总体规模已近6000万,但高层次人才十分短缺,能跻身国际前沿、参与国际竞争的战略科学家更是凤毛麟角。全球范围的人才争夺,我国高层次创新人才的缺乏,要求我们必须以国际化的眼光来培养人才、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使用人才,营造良好的体制、机制和社会环境,使创新型人才能够脱颖而出,充分发挥作用。

创新是多层次的,既包括科研院所进行的原始性创新、企业进行的技术创新而且还包括广大工人农民开展的群众性创新。因而,创新型人才也是应是多方面的,蕴藏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各个层次。为此,我们必须着重加强科技创新文化建设,营造鼓励创新的社会环境,加强各个层次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一是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加快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特别是以中青年为主体的创新型领军人才;二是加强党政人才和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三是加强高技能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相信有了这样一支规模可观、结构合理的创新型人才队伍,我们实现科学发展、建设创新型国家就有了强有力的支撑。

(二)加快科技体制改革,特别是要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

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要深化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要把中国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就必须根据我国国情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创新体系。在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要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要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使企业真正成为研究开发投入的主体、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和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加快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二是要建设科学研究与高等教育有机结合的知识创新体系,以建立开放、流动、竞争、协作的运行机制为中心,高效利用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的科技资源,稳定支持从事基础研究、前沿高技术研究和社会公益研究的科研机构,在产学研结合的基础上集中力量形成若干优势学科领域、研究基地和人才队伍。三是要建设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国防科技创新体系,加强军民科技资源的集成,形成军民高技术的共享和相互转移的良好格局。四是要建设各具特色和优势的区域创新体系,促进中央与地方的科技力量有机结合,发挥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重要作用,增强科技创新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力度。五是要建设社会化、网络化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大力培育和发展各类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引导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向专业化、规模化和规范化方向发展。

(三)确立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

胡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自主创新不仅在于能产生科研成果,更重要的是成果的转化、产业化应用和市场的开拓。在市场经济下,企业具有把科技成果转化为产品的先天优势,有直接面向市场并了解市场需求的灵敏机制,有实现持续的技术创新的条件。因此,企业必然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

所以,我们要进一步创造条件、优化环境、深化改革,切实增强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和活力,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一要发挥经济科技政策的导向作用,使企业成为研究开发投入的主体。投入是企业创新的物质基础,必需的资金投入和智力条件相结合,才能推进科技创新,取得创新成果。越是开发科技含量高的技术,投入就越大。美国的产品技术含量高,竞争力强,拥有最具优势的专利技术,得益于美国企业和政府长期、持续地投入。二要改革科技计划支持方式,支持企业承担国家研究开发任务。国家科技计划要更多地反映企业重大科技需求,更多地吸纳企业参与。三要完善技术转移机制,促进企业的技术集成与应用。大力发展为企业服务的各类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促进企业之间、企业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之间的知识流动和技术转移。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要向企业扩大开放。四要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增强企业技术创新的内在动力。把技术创新能力作为国有企业考核的重要指标,把技术要素参与分配作为高新技术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五要营造良好创新环境,扶持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中小企业特别是科技型中小企业是富有创新活力,但属于承受创新风险能力较弱的企业群体。因此要为中小企业创造更为有利的政策环境;积极支持中小企业的科技融资;加快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建设,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提供服务。

(四)创造有利于自主创新的政策环境

科技与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结合最主要的是要通过政策的协调,创造一种平等的竞争环境,在税收、投资、贸易等方面,全面促进科技发展。首先,要加大对自主创新的财政投入,实施激励自主创新的税收政策和支持自主创新的金融政策。我国目前的科技投入总量明显不足,据有关资料统计,2002--2007年5年我国中央财政用于科技的投入总共是3406亿元。而美国政府仅2007年1月的研发支出就达1410亿美元,按当时汇率折合人民币约11300亿元。其次,还应通过政策和资源配置来培育我国的科技产业,进行自主创新。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投入方式、科技计划、宏观管理的具体制度等,都应按照有利于科技创新的原则进行调整。再次,应进一步完善科技评价体系。近年来,我国学术界开展了各类创新能力的评价和研究工作,取得了较大进展,但存在的问题依然不少。主要表现在:一是科技创新效率指标的选取忽视了科技投入和产出的独特性。科技投入特别是基础研究方面的投资具有回收期长、见效慢等特点,需要实行超前投资,且年际间投入又往往存在高低不一的波动现象,因而以当前某一年度的投入额来度量是不科学的。二是评价指标的选取侧重于科技创新的数量指标而相对淡化其质量指标。一般而言,自主创新可分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二次创新三个层次,它们之间存在层级差异,不同层级

的创新在科技创新中的作用不同,因而在确定评价指标及其权重时,必须反映出创新的质量差异。三是评价指标的选择偏重直接效应指标而忽视间接效应指标,偏重经济效益指标而忽视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指标的现象较为突出,特别是技术创新的负面效应往往被漠视。

政策措施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保证。应尽快制定一批完善、系统、相互衔接、互相配套激励创新的政策,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加快自主创新的步伐。

(五)增强知识产权意识,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

第6篇:科技创新的核心要素范文

关键词:经济发展方式;科技观;转型升级

中图分类号:F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4-0025-03

中国经济运行的稳定与发展方式的有效转型密切相关。我国的发展条件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中国经济已经到了通过转型升级消解长期积累的矛盾和问题,保持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阶段。在中国过去30多年的发展中,主要依靠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和资源环境成本成为世界工厂,产品缺乏科技含量、没有核心竞争力。随着人力、资源、环境等成本上涨,我国制造业依靠资源要素低成本的传统优势逐渐消失,越来越受到资源环境的挑战和增长效率的制约,以往发展模式被忽视和掩盖的深层次问题产生了种种危机对发展方式的转变形成“倒逼机制”。科技发展的目的就是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以较少的资源环境代价积累更多的财富,加快从要素驱动发展为主向创新驱动发展转变,形成与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增长模式,使当前的发展为后续的发展奠定更好的基础。

一、产业结构不合理,缺乏科技含量

以科技为驱动的产业结构的调整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础。但我国产业结构发展的不平衡性,不协调、不可持续等问题突出。经济发展主要依靠投资拉动,过度重视经济规模扩大和量的增长,没能充分发挥科技在转型升级的中的作用。产业竞争主要依靠生产要素的低成本,发展的多是产能分散和层次低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行业严重依赖国际市场,面对风险时规避空间狭小。大多数制造企业缺乏核心技术,产品附加值和科技含量低,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处于弱势。随着中国经济步入转型升级新阶段须更加注重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而非一味追求速度和数量,以科技创新为驱动发展创新型经济,推动社会各方面协调发展,促进经济升级版的打造。

当今经济的竞争就是科技的竞争,科技的发展促进新型产业的调整,抢占经济增长的制高点。中国许多企业缺乏科技创新意识和技术创新能力,对外技术依赖严重,创新能力不足以支撑庞大的经济规模,已成为制约我国产业发展的瓶颈。实际上,作为”世界工厂”的中国完全是一个依靠廉价资源环境要素的纯生产大国,企业发展只是从事了产业链中附加值最低的一个环节,大都停留在来料加工的阶段,创新产业不足,即使有部分高新产业其产品也往往处于产业链低端,尚未改变要素驱动型和投资驱动型的产业结构。产品的制造也有一整条产业链,包括研发、原料供应、销售、运输仓储等多个环节,其中,“在一个产品从研发到零售的过程中,制造环节所创造的价值不到5%”[1]。我国虽是制造业大国,苹果iPhone4的屏幕、处理器、存储器、电池等主要零件却都是由韩国厂商提供的,而我们只是拿铝板过来切削刨光为其加工手机壳。再说电池,“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电池生产基地,但是,iPhone根本不用中国的电池,因为韩国三星的电池和基层陶瓷电容器可以让iPhone的续航时间大幅提升”[2]。

科学技术飞速发展愈益成为现代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和产业结构调整最主要的推动力量。事实上,我国将科技发展融入经济建设,大力发展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充分发挥科技在经济增长中的驱动作用的意识远远低于通过大量的投资来推动经济增长的理念。在经济发展中习惯于将科技的发展和经济的发展区别开来,没能很好地运动科技在产业结构调整的中作用,经济的增长缺乏科技要素的支撑,企业发展缺乏自主技术来源和技术判断能力的保障。经济的高速增长主要是靠固定资产投资,追求产业的规模扩大化,而大规模投资计划带来了一个严重后果就是出现了几乎全国性的产业结构趋同化,有相当多的省份都提出要实现重工业化,投资效益下降,产生了越来越多的高消耗、低效率的投资。一些企业固守产业链低端,盲目性地追求以规模的扩大化来推动产业的增长,忽视将资金运用到生产技术的创新和研发活动,错过了在科技自主创新和升级产业结构的机会,被低成本竞争和巨大的存量资产所套牢,导致产能过剩,能源资源消耗过大,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最终强化了粗放型经济增长,阻碍了科技型经济的发展。这种“滥用化肥”的经济增长并不是健康的成长,是不能够解决经济增长的结构性问题。指出,“单纯依靠刺激政策和政府对经济大规模直接干预的增长,只治标、不治本,而建立在大量资源消耗、环境污染基础上的增长则更难以持久。要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避免单纯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论英雄”[3]。我国依靠大规模投资驱动经济增长的模式已经没有多大的前途,经济发展面临化解长期粗放增长积累矛盾的严峻考验,必须以科技创新驱动经济,为经济转型谋求长远发展。

可见,在新阶段,受全球经济持续低迷和我国最为依赖的成本优势不断减弱的影响,经济增长依赖低要素成本,靠拼资源和劳力,无视环境的方式正日益受到挑战,形成了倒逼中国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型升级的环境。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息息相关,是调整产业结构的核心力量,生产方式优化转型必须以科技创新发展为驱动,突破资源和环境瓶颈,坚持自主创新,依靠科技的力量谋求全球产业竞争的新格局,以自主创新力支撑中国产业长期发展的新平台,寻求经济增长的新动力,提升经济发展质量。

二、科技创新能力不足,缺乏核心竞争力和民族品牌

“创新不仅是企业生存发展、长盛不衰的生命线,也是内需扩大、产业升级、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引擎”[4],科技创新还是经济发展的最大活力,依靠创新驱动能够带来更有质量、更有竞争力的发展。中国要从一个经济大国变为经济强国,仅靠技术跟踪是难实现的,必须将科技创新摆在经济发展的核心位置,大幅度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掌握核心技术,创建民族品牌。事实上,我国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物质资源和低成本比较优势,而工业增加值和社会财富却远没有增加得那么多,对资源的需求远远超过对技术创新的需求,“珠三角生产出口的科技生产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不足10%”[5]78。企业缺乏核心技术和能在国际市场上参与竞争的顶级民族品牌,缺乏创新能力,高新技术发展较慢,倾向于加工的简单工作,严重制约创新驱动型经济的发展,无论是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还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都需要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挖掘企业创新发展的潜力。

企业发展模式实质就是经济增长方式的缩影,企业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科技创新应用的主体,科技是企业是发展的灵魂。我国企业在生产和需求方面却热衷于技术跟进,将引进外来技术看成缩短技术创新时间,提升竞争力的捷径,企图依靠外来技术创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用于技术开发的经费,基本用于引进技术,甚至干脆放弃自己的技术和品牌积累,与外商合资,认为可以从对方持续获得技术。世界上关键技术是核心竞争力的精髓是买不来的,中国企业要挤入世界强者之林,必须立足于自主技术能力的基石之上。但我国企业大都不重视自主开发,而重点放在产业集中度和单个企业的规模上,对技术的获得寄希望于通过所谓的市场换技术及合资的方式,结果却是市场给人家了,但技术没换来。如我国的汽车产业,尽管产业规模上去了,但缺乏自己的创新能力,合资30年连一台真正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车都造不出来。我国合资汽车企业处在有制造无创造,有产权无知识的状态,成为替外国汽车企业打工,“这些企业还不如富士康,不仅渠道、售后服务的利润让外资企业拿走一半,就连加工生产部分的利润也让人家拿走一半”[2]77。而我国那些没有采取这种合资政策的企业,而是在聚集研发人才基础上,坚持自主创新,反而连发动机都制造出来了,掌握了核心技术,有了自己的自主品牌。

“没有技术能力和品牌影响力支持的庞大生产能力,是建立在沙滩上的高楼大厦,规模越大,风险越大。在新一轮技术升级时,如果跟不上步伐,甚至面临全军覆没的危险”[5]180。科技与经济发展紧密结合就集中体现在将科研成果迅速转化为企业创新的成果,提升自身发展水平,掌握核心技术,打造自主品牌。事实上,我国企业技术水平相对还是较低的,自主创新技术难以满足产业规模扩大生产的需要,缺乏技术储备的战略眼光,忽视开发新技术和新产品,“产品的增加值率只有日本的4.37%、美国的4.38%、德国的5.56%。出口商品中90%是贴牌生产,每部手机售价的20%、计算机售价的30%、数控机床售价的20%到40%,都要支付给国外专利持有者”[6]。这种发展方式严重抑制企业技术能力的发挥,难以实现技术能力的跨越,将永远无法摆脱技术落后的局面,“世界上几乎没有哪一个国家和地区向我们这样,消耗如此之多的资金、引进如此之多的技术,而主要技术仍受制于人、技术对外依存度高达50%左右”[5]99,特别技术当出现重大变革时,由于企业没有核心技术,就会因受制于人难以建立自主品牌,而处于竞争的劣势,甚至会遭遇灭顶之灾。也就是说,我国迫切需要加快产业链和价值链的高端攀升,以科技创新为驱动推动高科技产业的整体提升,把科技自主创新作为提高国家竞争力的核心,创建民族品牌。

三、科技人才不足,经济发展缺乏创新动力

科技为经济建设服务,其发展与社会经济紧密结合关键在人才,唯有拥有大量的科技人才能获得核心技术,在科技发展中占领制高点。随着我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培养了大量的高新人才,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也有了很大提高,但仍然存在着一些障碍,如创新人才和其他专门人才的培养以及新技术产业化的制约因素。事实上,学校教育将学生固定在学校进行培养,而企业过度重视科技的利用,较少地参与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科技人才和社会结合紧密度不够,学校所教与社会所需严重脱节,导致科研人员自主性较差,眼界具有局限性,难以适应经济发展需求,产业发展缺乏科研人员,企业创新动力不足。科技快速转换化为经济增长力就是产学研相结合的过程。但科研人才大量集中在科研院所和高校,科技成果在立项及实验室研究过程中没有盯住市场需要及经济效益,仅是追求技术上的先进性及水平的高低,没有和企业发展密切结合,难以被企业应用迅速抢占产业发展的制高点,使其技术创新成果市场适应性差,成果转化率较低,造成了许多国家投入巨资的研究项目不能产生效益,科研成果被束之高阁。“以高校为例,1985―2005年的20年发明专利申请量居前列的高校――清华大学、上海交大、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天津大学等院校中,数量最多的达到1000多件,最少也有200件,但科技成果实际转化率只有10%左右,从而导致我国极为有限的科技资源的巨大浪费”[7]。亟待以科技观为指导,进行发展方式的转变。

科技发展的核心是人才的发展,也是我国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关键,将科技转化到生产过程中需要科研人员。科技思想强调,科技人员是推进以科技创新为主的生产方式发展的核心要素,重视人的发展和高新人才的培养是掌握核心生产力的关键,必须重视和尊重科技人才,为科技人员创造良好的科研环境,充分发挥科技人才的积极性。但由于我国粗放型的增长方式,经济发展本身并不需求大量的先进生产技术和高水平人力资本,科技人才的创造性贡献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相对较低,经济社会对专业化人才的需求与经济的高速增长并不对等,进而科技人员的价值在收入中也没能体现,没能解决好科技人才的地位问题,使其创造性的工作不能得到承认,造成科技人才的积极性并未完全发挥以及人才的外流,产业升级的困难。

四、未能把握科技发展的规律性,资源环境因素对经济发展模式的挑战

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是相一致的。人利用科技改造自然满足自身发展需要的时候也应把握科技发展的规律性,尊敬自然。但我国粗放型增长方式没有能够切实转变,仍是以制造业和重工业为主,产业结构具有高能耗、高污染的特征,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对我国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挑战,急需转变发展模式。

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都离不开自然环境,运用科技改造自然是人的本质,但改造必须以尊重为前提,不能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在新阶段,我们不断强调把握科技发展规律,建设生态文明。可我国产业发展却忽视自然成本,忽视经济社会的整体发展来片面追求经济生产总量的增长和规模的扩大,使我国生态问题仍旧十分突出。企业对资源环境的需求远远超过对技术创新提高质量、降低污染,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需求,经济增长中浪费了大量的资源,忽视技术对环境构成的影响,即使部分企业在污染治理过程中,也仅只重视末端治理,对我国的空气环境造成巨大的破坏。“2013年1月,我国中东部地区已出现4次阶段性的严重污染天气,PM2.5数值一直较高。据国家气候中心资料显示,1月1日至29日,全国雾霾平均日数为4.0天,较常年同期偏多1.2天,为1961年以来最高。华北中部和南部、黄淮、江汉中东部、江淮、江南北部、华南中部以及四川东部、云南东南部、黑龙江西北部和中部等地雾霾天气有5天至10天,河北中部、河南中部和西部、江苏、安徽、浙江、湖北中部、江西中部、广东中部有10天至20天,江苏部分地区在20天以上”[8]。毫无疑问,造成空气质量下降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根源所在就是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不够,仍然存在着一些化工等高污染的行业,产业层次低且布局分散,而且一些企业在发展中技术水平落后,完全忽视技术升级,污染物排放规模巨大。由此可知,我们在经济发展中做的许多事是得不尝失的,弱化了科技发展的生态支撑力,导致了生产与资源、发展与环境矛盾日益突出,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为后续发展设置障碍。资源环境约束问题不解决,发展就会“断粮”,民生就会“打折扣”,这也是转型升级必须破解的难题。我国经济发展亟待把握科技发展规律,优化结构和自主创新,把自然生态环境的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到社会发展中大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形成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经济升级版。

经济问题从来都不是孤立的,经济领域的所有问题,最终会向社会的每一个角落传染,对我国的改革形成倒逼。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增长方式调节转型的关键期,以科技驱动转变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领域的深刻变革,关系到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的大局,关系到我们党的执政能力的提升。正是这一缘故,新一代党的领导集体顺应时展的要求,立足于国家发展的全局,明确提出了实施创新战略,以科技创新发展优化经济增长方式的,在保持经济发展增长的同时,更加注重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推动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

参考文献:

[1]郎咸平.让人头痛的热点问题[M].北京:东方出版社,2013:201.

[2]郎咸平,孙晋.中国经济到了最危险的边缘[M].北京:东方出版社,2012:56,77.

[3].共同维护和发展开放型世界经济[EB/OL].新华网.[2013-09-05].

[4].加快经济战略性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EB/OL].人民网.[2012-02-19].

[5]陈清泰.自主创新和产业升级[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1,78,180,99.

[6]吴邦国.充分认识中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J].求是.2010,(19).

第7篇:科技创新的核心要素范文

关键词:创新能力 核心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D01:10.3969/j.issn.1672-8181.2015.03.031

核心竞争力的概念,学术界普遍认为是由美国经济学家普拉哈拉德((G.K.Prahalad)和哈梅尔(GaryHamel)提出的。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是其综合索质的集中体现,随着社会发展变化和人才需求,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需求也越来越明确,大学生核心竞争力应包括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扎实的科学文化素质,较强的学习和创新能力,较强的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良好的人际沟通和交往能力,一定的工作经历和实践能力,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就业心态,环境竞争力包括学校、家庭和社会条件等。

1 创新能力是当代大学生竞争力的核心要素

在当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与人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要在竞争中取胜靠的是人的内在素质和发展潜质,这种内在素质和发展潜质又必然外化为一种创新的能力,一个大学生如果没有自己独特的不可替代的创新能力和潜力,没有“你无我有”的优势,就很容易在工作和生活中成为可替代的人。大学生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一显身手,就必须注重自身的独特性,这种独特性与创新意识和能力是相辅相成的。但同时,创新不是空想,是建立在一定知识基础之上的,是各种能力综合的体现,是学习能力,专业能力,个人品质和思维能力的外化,正是从这个角度,创新能力是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要素,是主线和动力,而学习能力是中心和源泉,专业能力是基础和根本,创业能力是归宿和目标。大学生构建以创新能力为主线的核心竞争力,是大学生发展性学习的必然要求,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根本目标。

2 创新能力培养的内涵和价值

1912年,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熊彼特首次提出“创新”概念,对创新的定义做了阐述,他说“创新实际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将新的思想、方法引入到经济活动中,以实行生产要素新的组合”。现代创新理论认为:“创新是指人的思维活动具有创造性、实践活动也具有创造性、表现出不同于别人或超越自我的独特方法和途径;创新既是一个发明与发现的过程,更是一种改进和再创造的过程。”

大学生是一个具有较强学习能力和专业基础的群体,从创新能力的内涵分析,大学生创新能力有以下几个维度:

第一,从构成要素来看,大学生的创新能力由敏锐的思维能力、全面的智力发展、良好的人格品质、丰富广博的基础知识和强烈的研究动机构成。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重在激发大学生德才兼备,学以致用的本领,成为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主线。 第二,从表现形式看,大学生创新能力是一种探索精神、强烈愿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表现在当代大学生活跃的思维能力,这就要求在培养过程中,注重发挥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和优势,引导其在专业的基础上思考和创造,实践和探索。

第三,从基本特征看,大学生创新能力是大学生受外在环境和自我因素的影响,表现出主动性、协作性、发展性、实践性的特点。在人才培养中必须通过构建外界环境,完善培养机制,从而激发学生的自我认知,发挥其主动性完善其独创性和可持续竞争力。

3 构建以创新为主线的大学生核心竞争力培养机制

创新的本质是实践。创新的哲学基础强调,创新与实践有着密切的、本质的联系,创新的规定性与实践的规定性相互包含。创新是实践活动,是实践的创新;实践是创新活动.是创新的实践。

在人才培养中,运用灵活的方式方法,将创新能力为主线的学生核心能力培养融人到大学生人才培养中,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渗入自主学习的方法和理念,以问题解决的模式给学生提供多样的思维创新的空间,有利于达到大学生人才培养目标。

第一,核心能力管理:指导学生给自己的大学规划和职业发展设置预期目标,将目标细化,结合专业和兴趣,建构个人核心能力素质表,并将其付诸实践,将专业学习,品格塑造,实践锻炼相结合,实现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根本目的。

第二,自主学习培养:从核心能力构建出发,通过课程设计,让学生自主规划,明确学习目标,发挥学习的自觉性,能动性,创造性,自觉寻找学习的方法和路径,不仅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而且也拓展创新思维。

第三,创新思维锤炼: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培养是时代对教育的要求,是核心竞争力的主线,也是能力发展的关键。创新能力的培养首先是创新思维的锻炼,需要大学生主动探求知识和问题解决的能力,通过各种形式的团队活动和小组讨论,不仅激发学生的思维碰撞,锻炼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反向思维和发散性思维能力。

第四,创业设计实践:创业是新时期市场发展的需求,创业者需具有更高的能力和素质:强烈的成功欲,自信积极,抗压能力和较好的心理素质。在核心能力构建中,组织学生以创新创业项目为基石,从项目的探讨、调研、思考、实践中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培养自主创业需要具备的素质和能力。

随着社会发展的变化和需求,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还有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2010-2020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提升创新能力,为提升我国综合国力贡献力量。”为人才培养明确了方向,构建以创新能力为主线的大学生核心竞争力培养体系是高校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熊彼特,何畏等译.经济发展理论:对利润、资本、信贷、利息和经济周期的考察【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86.

【2】王章豹,徐橄嵌.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综合评价:原则、指标、模型、方法【J】中国科技论坛,2005,(2):55-59.

第8篇:科技创新的核心要素范文

关键词:高校;协同创新;影响因素;解决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2-0276-02

多年来,我国的原始创新能力一直处于较为薄弱的状态,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也相对匮乏,这些因素都严重制约了自主创新能力的进一步发展。目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需要通过创新来提供发展的内生动力,增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和技术的转型升级能力,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已变得越来越紧迫。

科技发展、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原动力来自创新。协同创新是一种新的创新组织模式,是围绕着创新目标,在多主体和多种创新资源的相互补充、协作配合下共同完成既定创新目标的一种协作方式。这种组织模式是以高等院校、企业、科研院所为核心要素,以政府、金融、科技平台和中介机构等为辅助要素的多元主体协同互动一体的动态网络创新模式。通过知识创造主体、技术创新主体和辅助要素间的资源整合和深入合作,形成系统的效用叠加。

一、高校协同创新的内容及意义

1.高校协同创新的内容。长期以来,由于机制体制障碍,我国的教育、科技、经济、文化等方面各成体系,创新力量和创新资源分散,难以形成合力,导致创新效率极低,为推进社会各类创新力量的整合,提高国家整体创新能力和竞争实力,教育部、财政部于2012年联合了“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简称“2011计划”),旨在推动我国教育与科技、经济、文化的紧密结合,探索促进协同创新的人事管理制度,建立协同创新机制与体制。“2011计划”为高校协同创新、改革创新吹响了新号角。高校拥有科学、技术和丰富的多学科人才资源优势,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在国家创新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独特作用[1]。高校作为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知识创新执行的主体,在技术创新系统、制度创新系统中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创新能力的提升是提高教育质量的灵魂,也是高校科研成果转变成生产力的重要途径。因此,高校如何抢抓机遇,顺势而为,紧密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在体制机制、师资队伍、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国际交流等方面进行改革创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成为国家创新体系的一部分,与国家和区域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进行“对接”,完成国家赋予的新使命,这是摆在高等学校面前的一项新课题。

2.协同创新对高校发展的意义。从高等教育发展的角度来看,协同创新是新时期非常重要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战略,有利于高校发挥多学科的优势,整合国内外、校内外一切创新资源,构建协同创新的新模式与新机制,全面提升和融合大学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等职能,解决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瓶颈和难题,极大地提高了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了新时期高等教育的内涵建设和发展水平,推动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区域创新的战略融合,成为国家创新体系有效的一部分,支撑国家创新体系建设。

二、高校协同创新存在的主要问题

1.高校未能充分显现在创新体系中的核心作用。高校是社会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主阵地,是创新的源头,是国家协同创新体系中的主力军,但就目前高校的现状来看,只有个别大学能承担如此重任,大多数高校在实现科技成果产业化过程中的表现并不理想。高校在科研、技术和人才的“生产”上与社会需求之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脱节,科研和人才“产品”不适应企业和社会的发展需求,或成了“废品”,或成了过时“产品”,即实用性和时效性都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这也是多年来高校只重视理论而轻应用;只关注学术论文和科研成果的级别与数量,不重视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的结果。如毕业生毕业即失业现象,毕业生再“回炉”现象;科研成果成“摆设”或仅成个人升迁、升职的工具现象。诸如此类,皆与多年来高校“闭门造车”或深锁在“象牙塔”内是分不开的。

2.高校参与区域创新体系的动力不足。现代大学的职能除了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之外,也承担着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功能。但是,目前我国很多高校参与区域创新体系的动力不足,常常处于被动地位,不利于“产―学”合作的顺利开展。影响大学生行为实施的因素很多,包括价值观念的冲突、知识产权保护困难、技术供给与技术需求不平衡等方面[2]。尤其缺乏基于利益驱动的自愿协同创新机制,合作各方怎样进行分享取得成果和利益,目前缺少相应的政策制度和法规。参与协同创新各方的人员,利益诉求不同,并且又缺乏平衡各方利益的有效机制,在利益分割的标准制定时比较随意而且经常更改,如何界定“主角”和“配角”以及两者的贡献度,或者只重主角而忽略配角的贡献度等因素,从而使协同创新群体内部发生分歧甚至因矛盾激烈而解散。

3.高校缺乏有助于推动协同创新的体制机制。各协同创新的单位、各位参与者都有自己的特长和想法,各自在自身的领域都有一技之长,但需要通过创新体制和机制,将这些创新要素进行整合,需要顶层的设计和引领,通过有实力、有分量、有影响力的领军人物将他们组织起来。以往在这方面的操作上,有过很多的经验和教训,比如在协同创新的项目机构中或项目中,由于没有绝对权威的领导者,导致在许多重要决策上议而不为,决而不行,效率低下,错失发展机遇甚至半途而废[3]。

三、提高高校协同创新水平的途径

1.以协同创新为引领促进观念更新。高校要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必须改变传统的个体研究和单兵作战的旧模式,转变观念,瞄准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重大需求和科学前沿,以协同创新为引领,大力倡导联合攻关和兵团作战的新观念,主动走出校门,与相关的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和政府部门积极沟通,组建强强联合、优势互补的协同创新战略联盟。通过协同创新、推进资源共享和整合,促进创新要素有机融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学科创造能力和科研成果创新水平,进一步推进我国高等教育向内涵式发展方式的转变。以深化改革,促进开放,服务于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的能力的全面提升,进而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将创新精神贯彻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实践之中。

2.明确高校协同创新的目标。以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的创新能力提升为核心,关注国家重大需求和重大问题,发挥自身的优势和特点,找准协同创新中的结合点和合作伙伴,探索建立适应不同需求、形式多样的协同创新模式[1]。高校作为创新主体,必须明确协同创新的目标,瞄准目标,确立内容。目标既有宏观的也有具体的,主要面向以下四个方面:面向人才培养的协同创新;面向重大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为导向的协同创新;面向科技产业和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协同创新;面向优秀文化不断传承与创新。

3.打造协同创新的领军人才。目前,高校大多数教师满足于小项目、小团队、小成果,愿意在自己熟悉的研究领域和封闭的人际环境里开展科研。但是,现代科学研究的发展,迫切需要能够开创协同创新工作的领军人才。这些领军人才既要懂得社会发展规律,具有战略眼光,能够总揽全局和协调各方的管理能力,又要富有强烈的事业心和社会责任感;既要懂得科学研究的规律,又要熟悉市场经济规律并善于抓住市机机遇;既要在本研究领域取得卓越成就而德高望众,又要能够跨领域或跨地域,乃至跨国界整合资源,推动高校科技的进步和全面发展,为经济发展需求服务。

4.构建提升高校协同创新的体制和机制。坚持政府主导与市场机制相结合,打破高校与其他创新主体之间的体制壁垒构建提升高校协同创新能力的机制,做好顶层设计,认清特点,遵循规律,把人才作为协同创新的核心要素,通过系统的改革和创新环境氛围的营造,优化组合创新链上的各要素,有效链接创新链条上的各环节,紧密协同创新体系中的多元主体,充分调动各方面的活力和积极性。高校应该大力变革学校内部的治理结构,积极开展组织结构创新,创建新制度,使得资源按照协同创新的内在规律要求,在协同创新群体内部无障碍地流动,探索协同创新的路径和支持环境。高等学校要根据自身的优势和特色,加大对学科交叉研究项目的立项支持力度,搭建不同类型的协同创新平台[3]。一是与行业企业科研机构、科研院所建立重大研发与应用平台,面向行业和产业经济发展的核心共性问题,为产业结构调整与行业技术进步提供技术支撑。二是与其他高校、科研院所等进行实质性合作,面向科学技术前沿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通过集聚优秀创新团队、共同攻关,产出重大原始创新成果。三是与所在区域内的重点企业、科研院所共建联合研究院、产业技术研究院等,面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推动高校服务方式转变。四是与科研院所、政府机构等,构建多学科交叉研究平台,面向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迫切需要,探索建立文化传承的创新模式,发挥文化引领功能。

参考文献:

[1]刘智勇,孙宁,吴南云,达潭辉.协同创新下的高职院校产学研合作路径选择与实践探索[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9):10-13.

第9篇:科技创新的核心要素范文

编者按:

美国是世界上创新水平最高、成果最多、转化应用能力最强的国家。目前,美国正在加速全数字化转型,加快培育平台经济和数字经济,持续更新创新发展新模式,培植独特创新生态系统,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商业创新、融资创新、人才激励等方面,都有可资借鉴的做法。

日前,国务院研究室工交贸易研究司副司长张泰先生参加了国家发改委组织的第八期政府工作人员创新领导力研讨班,在美国创新要素最为密集的圣何塞、波士顿等地参加培训,深入思科等著名高技术公司调研,集中了解美国的创新生态系统,形成了报告。从本期起,该报告将分上、下两篇,连续在《中国经济周刊》刊发。

近年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孕育兴起,以数据为生产要素的新经济模式正在重塑全球经济格局和竞争优势,全数字化成为颠覆性创新的重要支撑;以平台经济为代表的信息经济快速兴起,形成经济新增长点和发展新模式。在这一过程中,美国引领着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分享经济等新技术、新模式发展,始终处于创新的前沿。其主要原因是,美国把人才、教育、资本、技术、理念、管理等方面的优势,与联邦政府以及州等地方政府的扶持与引导,有效融合形成了独特的良性运转的创新生态系统,为创新活动以至技术和产业变革持续提供强大动力。

美国创新生态系统的主要特点是:

第一,高度关注创新商业价值实现。创新本质上是以企业为主体、以技术为基础、以盈利为目的的活动,创新特别是重大关键创新能够在什么方向突破、创新成果能否顺利转化为新产品、创新产品能否取得商业成功等,都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也是政府难以有效控制和引导的。美国特别是以硅谷为代表的高技术活跃区域,企业始终是创新活动实施的主体,主导着从科技创新到商业创新和产业化的全过程。美国的高技术企业与高校联系紧密,高校的原始基础创新,经过企业进一步的商业创新(包括颠覆式创新和改良式创新等),研发出新产品新服务,培育出新产业新业态,有效促进科研成果的商业化,实现了科技与经济、创新与商业的紧密结合,确保创新活动在每一个环节都创造新价值,形成良性循环,可以持续开展。

第二,拥有完善的创新资本体系。健全的创新资本体系,是确保美国创新生态系统活力和效率的核心要素。

一是构成多元。美国创新资本体系构成多样,各具功能和优势。例如,硅谷信息产业的腾飞以及世界级IT企业的不断涌现,主要得益于以市场为主导的风险投资体系;波士顿的生物医疗等新产业的蓬勃发展,则主要依赖政府和社会资本共同组成的创新资本体系。

二是民间资本“唱主角”。美国民间资本实力雄厚,在科技研发资助、初创企业培育等方面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提供丰富多样的投资品种,可以有效满足投资者和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资金需求,实现资本与创新的有机融合。

三是形成完整链条。在美国创新生态系统中,公共和私营研究机构、企业、风投资本、专业配套服务,以经济利益为基础紧密合作,形成一条独特的价值链。高校、研究机构和创新型企业是创新活动的“发球手”,风投资本则是“接球手”。美国2015年风险投资的金额达到600亿美元,其中47%投向硅谷。特斯拉、脸谱、谷歌等著名企业,在发展初期都得到了风险投资家的青睐,经过多轮融资发展成为国际大公司。风险基金、投资基金的介入,大大推动了创新技术转移和技术成果转化。

四是投资方深度介入。投资方积极参与从科技创新到商业化和产业化的全过程,这既可以促使创新活动尽快出成果,创业企业能够快速成长,也能够显著缩短创业投资回收周期。思科、特斯拉等大型企业不断收购发展前景良好的初创企业,或通过投资新的企业开展专项技术或者产品研发和攻关,一方面增加了尖端技术来源,另一方面扩大了管理和技术人才来源。

第三,实施灵活高效的激励措施。目前,高端人才已经成为国际创新竞争和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力量。硅谷创新发展领先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吸引和集中了全球顶尖创新人才,这主要得益于其有效的人才激励政策,包括收入高、发展空间广、成长机会多、创新氛围好等。我们在硅谷看到,支撑科研人员和工程师夜以继日工作的基本推动力,仍然是获取更高经济收入,优秀人才除高工资外,还可以通过技术入股、股权奖励等获得持续收入。

此外,硅谷还建立了鼓励创新人才合理流动机制,既支持创新人才在不同企业间流动,也鼓励员工离开企业自主创业。创新人才合理流动,既提升了人才自身价值,也实现了人尽其才,有效配置人才资源。硅谷拥有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硅谷的公司对新员工、新理念、新机遇都持开放态度,企业普遍认为,大多数企业家第一次创业往往会遭遇到失败,并将失败经验作为风险投资评估的积极影响因素。硅谷形成了开放人才理念,面向全球广聚英才,据思科公司估计,硅谷创新人才近80%来自其他国家,其中印度占40%以上,占比最高,并正在带动印度本土IT产业发展。

完善的法律法规直接为美国创新活动保驾护航。例如,美国注重平台经济的法律保障,赋予了其法定优先豁免权,如《美国法典》明确规定“网站对第三方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第47编第230条),这为美国平台经济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法律环境,成为其平台经济领先全球的关键因素。目前美国平台经济迅速扩张,已经涌现出若干如搜索领域的谷歌、社交领域的脸谱和推特、电子商务的亚马逊等世界级的平台企业,几乎控制了全球绝大部分相关领域的市场,拥有难以撼动的经济和技术地位,成为美国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第四,不断更新创新发展模式。近年来,美国的创新发展模式呈现多元化、多样性趋势,涌现出大企业孵化、创新中心培育等多种新模式,进一步促进了创新成果的转化。

思科公司根据企业发展特点以及技术发展趋势,及时制定了全数字化转型战略,推出了大企业孵化的创新模式,建立企业内部创业机制,支持员工成立类似附属公司的小型自主创业团队,思科公司以投资者的身份帮助附属公司发展,如果创业团队失败,思科公司只损失有限的投资资金和资源;如果创业成功,思科公司有收购附属公司及其技术的优先权,使它成为内部的研发团队。这一机制激励了思科员工的创造力和积极性,进一步提升了技术研发能力。近几年来,思科公司员工外出创业的成功率达到70%以上,远远高于社会平均水平。

剑桥创新中心位于麻省理工学院校园附近的一个创业园,是校友租赁学院房产建立的创业基地。剑桥创新中心汇集了800多家公司,每年吸引风险投资20亿美元,相当于整个英国的风险投资。剑桥创新中心内部创业者包括个人、初创公司、大型企业和跨国企业,也有创业工坊,还包括创司和国外领事馆等。剑桥创新中心的做法,一是形成了大科学大技术时代个体创新创业者协同创新的机制,有效促进了个体创新、协同创新。二是深化了大学引领产业发展的新途径,加深了科研成果和产业应用的结合。三是建立了高投入创新与低成本社会应用的新模式,有效促进了创新成果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