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中外文化交流的认识范文

中外文化交流的认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中外文化交流的认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外文化交流的认识

第1篇:中外文化交流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文化差异 旅游外语 创新 教学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7C-0114-02

随着现代化旅游业的发展,对高素质旅游外语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在旅游外语教学中,渗透中外文化差异的内容,对培养高素质的旅游外语人才有着重要意义。如何推进中外文化差异的内容进旅游外语教学课堂,是旅游外语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和方法。本文从旅游外语教师的文化意识、旅游外语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方法、教材改革等方面作初步探讨。

一、切实增强旅游外语教师的文化意识和文化理论知识

涉外旅游业,不仅是经济领域中的朝阳产业,也是对外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载体,这对旅游外语教学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也为旅游外语教师综合素质的提升明确了方向和内容。旅游外语教学传递给学生的不再是单一的语言知识,更是语言中蕴涵的文化要素,所以旅游外语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注意语言的形式,更要注意语言使用的文化环境。形式的变化,客观上要求教师在旅游外语教学过程中渗透中外文化差异的内容。

在旅游外语教学中渗透中外文化差异的内容,也是提高旅游外语教学质量的要求。旅游外语教学不是纯粹的语言教学,不是为学语言而教语言,其目的是为了促进涉外旅游业的发展,所以,旅游外语教学不能只关注语言本身,更重要的是了解与语言密切相关的文化因素。教师不应将语言教学当做是旅游外语教学的全部内容,还应当重视学生文化意识和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在教会学生语言的同时,更需要让学生了解中外文化之间的差异。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旅游外语教师切实增强文化意识,充分认识到文化对语言教学的影响,文化对语言应用的影响,并提高应对语言文化冲突的敏感性。旅游外语教师只有增强了文化意识,才能够自觉引导学生养成对中外文化差异的认识和处理文化冲突的能力。

旅游外语教师增强了文化意识后,还应了解和掌握丰富的中外文化方面的理论知识,如基于中国传统文化和外国传统文化中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文化差异理论知识;基于生存环境和生活环境不同而带来的中外文化习俗差异的理论知识;基于不同而形成的宗教文化差异的理论知识;基于不同民族性格而形成的非语言方面的文化差异的理论知识等。当然,这些理论知识中,有的是与教材上的内容有直接的联系,也有些看似无关实际相关,但教学实践证明,教师掌握的中外文化理论知识越丰富,在教学过程中才能得心应手、信手拈来,及时向学生传授中外文化差异的知识,使文化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

二、创新旅游外语教学的内容

语言与文化不可分离,这是毫无疑问的,语言结构、语言使用在一定程度上受制于文化,语言与文化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理解语言必须了解文化,理解文化必须了解语言。语言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产物,是人类交往交流的一种工具,但同时,每一种语言都代表着一种文化,包含丰富的文化内涵。因此,旅游外语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用综合的“语言文化观”取代纯粹的“语言工具观”,创新旅游外语教学的内容。

综合的“语言文化观”进入旅游外语教学课堂,旅游外语教学的内容发生了变化,讲授的内容从单一的语言知识转变为综合的语言、文化知识,实现了教学内容的创新。中外文化差异的内容进入课堂后,旅游外语教学内容的构成主要包括:语言要素(含词汇、语音、语调、语法、语段等)、非语言要素(含体态、表情、眼神等)、礼仪与习俗要素(含称谓、称赞、打招呼、做客与送礼等)、要素和价值观念要素,极大地丰富了旅游外语教学的内容。

旅游外语教学内容的创新,一个重要特点在于传授语言的同时把语言中的文化知识和交际内容传授给学生,体现了坚持以人为本,着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教学理念。这需要旅游外语教师在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的同时,还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交往能力,使学生语言知识与文化能力同步提升。通过教学,培养学生不仅学会使用正确的语言,更重要的是能够用恰当的语言在适当情境中进行涉外交际,准确地获得信息,最大限度减少交际中的误会,提高交往的质量。

推进旅游外语教学内容的创新,还需要求教师以社会语言学的观点指导旅游外语教学工作。社会语言学的研究重心从语言结构转向语言功能,从孤立的语言形式转向在社会环境中使用的语言形式,重视语言的社会环境、社会制约。社会语言学的任务之一就是要研究语言形式和社会制约(社会环境)的关系,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旅游外语教学与各学科的关系,增设社会语言学、文学、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人类学等课程,帮助学生认识和了解不同语言文化的背景、社会关系、风俗习惯、等方面的知识和信息,积极开展中外语言、文化比较研究,并将研究成果融会贯通于教学过程,提高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三、创新旅游外语教学的模式和方法

第2篇:中外文化交流的认识范文

一、对外汉语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与上述“高热度”不相适应的是:外派的部分汉语教师的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而在国内就业市场,对外汉语专业本科毕业生从事本专业工作的人较少,不少毕业生找不到对口的出路。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现有的培养模式使毕业生的能力和水平很难达到海外对汉语教师的要求。主要表现为专业目标不明确、课程设置不合理,不能适应汉语国际教育国际化的需要。例如:对外语教学和跨文化交际能力重视不够,毕业生的外语水平和对外文化交流能力有待提高;实践基地建设滞后,实践环节薄弱,培养的人才缺少汉语国际传播必须的实践经验。

2、相关研究没有与时俱进。国内最早设立本专业的学校如北京语言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等校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材教法及专业实习等方面的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国内研究普遍存在微观研究众多、宏观研究匮乏的现象:有关对外汉语语音、词汇、语法、修辞等知识点的教学研究很多,有关对外汉语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的文章却很少。特别是随着汉语国际教育的快速发展,汉语学习者在群体、目标、环境等方面呈现出多元化趋势的情况下,怎样才能培养出适应国际化需要的高质量教师,亟待相关部门和教育工作者进行探讨。

3、就业渠道不畅通,造成了国外“汉语教师荒”与国内对外汉语专业学生就业难的矛盾。

可见,要打造一支能够适应海外汉语教学需要的师资队伍,必须改变现有人才培养模式,疏通就业渠道,尽快走上国际化的人才培养之路。

二、对外汉语国际化人才培养对策与建议

汉语国际推广是具有国家文化战略意义的工作,而国际化人才的缺乏成为制约这一事业发展的重要因素。针对当前对外汉语专业教育国际化中存在的问题,必须要在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师第二语言教学能力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为培养能胜任汉语国际教育与研究及中外文化交流工作的国际型、复合型、应用型专门人才提出切实有效的对策。

1、明确培养目标,更新教学理念。即围绕对外汉语专业国际化人才的培养目标,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提出解决问题的切实有效的对策。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中对对外汉语专业培养目标的界定是:对外汉语专业注重汉英(或另一种外语或少数民族语言)双语教学,培养具有较扎实的汉语和英语基础,对中国文学、中国文化及中外文化交往有较全面的了解,有进一步培养潜能的高层次对外汉语专门人才;以及能在国内外有关部门、各类学校、新闻出版、文化管理和企事业单位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及中外文化交流相关工作的实践型语言学高级人才。同时,国家已出台了三大“汉语国际教学标准”,即《国际汉语能力标准》、《国际汉语教师标准》与《国际汉语教学通用课程大纲》。因此,面对新形势、新目标、新要求,必须创新理念,改革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

(1)实践型理念。从汉语国际推广的角度来说,对外汉语专业学生所必备的知识与能力倾向于实践与应用。在汉语学习方面,应强化学生语言传播与交流能力;在第一外语学习方面,把学生的听、说、读、写放在第一位;在文化学习方面,学生重点掌握跨文化交际以及体现中国文化元素的技能——太极拳、京剧、书法、国画、茶艺等方面的知识与技能。为了更好地推广汉语,学生还要掌握不同文化背景下汉语学习者的不同心理及接受特点,掌握多种教学方法,熟悉教学环节设计流程,具备掌控不同地域、不同层次课堂的能力等。

(2)多元化理念。在“汉语热”的大背景下,对外汉语专业人才在国外不仅要能够教授汉语,而且还要从事文化传播,并进行与之相关的经济活动,既要熟悉国外市场,又要掌握涉外企业经营管理知识。因此,本专业的学生应具有民族文化传承与传播的使命感;对文化的多元性特征有客观正确的认识,对语言、文学、文化差异具有较高的敏感程度,乐于对不同的语言、文学、文化现象进行探究,视野开阔,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所以,应尽可能对对外汉语专业的学生进行语言类、教育类、文化类、经济类等多方面知识与能力的培养。

(3)国际化理念。对外汉语专业毕业生或从事对外汉语教学,或从事中外文化交流,这些都需要学生具有国际化的视野和背景知识。因此,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对外汉语专业必须要把国际化作为非常重要的一个内容,积极开展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目前,可从培养目标的国际化和服务面向的国际化两方面进行探索。“汉语热”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对外汉语已经发展成汉语国际推广,国际化、涉外性已经成为本专业的一个基本特征。越来越多的高校与国外的大学建立了交流与合作关系,孔子学院、孔子课堂数量剧增,使学生出国学习、实习、就业成为可能。因此,高校应以国际化理念来谋划人才培养问题。

2、明确专业目标,优化课程设置。课程设置应遵循三个原则:一是根据培养目标与方向设置课程体系;二是根据汉语国际教育对本人才的实际需求设置职业技能课;三是根据地域文化与学校特色设置文化课与特色类(如经贸类)课程。

(1)根据专业需要,强化外语学习。在大学英语基础课程的基础上,增设高级英语听力、高级英语口语、高级英语阅读、英美文学阅读、汉英语言比较等课程。另外,还可开设为期一年的第二外语,为学生外语水平的提高提供保障。

(2)依托实践教学体系,加强教学能力培养。建设实践教学体系,应坚持课内实践与课外实践相结合、专业实践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实践训练与大学生科研创新项目研究相结合。可以积极利用校内外各种涉外教学实践平台,将理论学习与实践教学结合起来;通过对外汉语教学大赛、中外学生联谊、涉外企事业单位实习等项目提高学生的教学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3)突出“比较”概念,培育学生中外文化素养。中国文学与外国文学,国学概论与西方哲学,汉英语言比较,中西文化比较,这些课程的设置都将学生放到一个“比较”的环境中,促使他们在比较中发现差异、探究差异背后的原因,塑造他们开放包容的气质,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3、加强外联,寻找“出口”。通过与海外孔子学院及其他汉语教学机构合作,可以把毕业生(或取得对外汉语资格证书的在校生)以志愿者的身份派往国外从事汉语教学;另外,也可与国外的大学和教育机构联系,以互派培养的方式把学生派到国外去学习,获得所在国家教育机构颁发的证书,从事与本专业相关的各种工作。这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就业,而且对于扩大学校的国际知名度,推进学校整体的国际化进程。

4、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对外汉语专业是培养对外汉语师资和中外文化交流专门人才的专业,在强调语言学及语言教学本体地位的基础上,不同学校可根据各自的特色与优势,突出各自对外汉语专业的特色。例如,北京高校可开设北京文化概论、北京的节庆仪式等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课程;财经类大学可利用经贸特色和经济学、管理学的优势,突出汉语教学和商务技能的结合,培养国际型、复合型、应用型专门人才。

第3篇:中外文化交流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汉语国际教育 跨文化交际 传播能力

2012年,在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中,原有的“对外汉语教学”专业正式更名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这里的“汉语国际教育”既着眼于国内,也放眼于海外,指称对来华留学生进行的汉语教学和在海外进行的汉语和文化教学。专业名称的调整意味着对专业内涵的重新定位,突出了新形势下对汉语教育人才的新标准和新需求。“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承担着培养具有扎实的汉语理论基础与较高的外语水平,具有丰富的中国文化知识与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充分了解中国国情,能从事教育、文化传播与文化交流等多方面工作的本科复合型人才的重任。在这里,文化传播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被放在了更加显著的位置。

早在专业名称变更之前,很多学者就对汉语国际推广的定位以及国际汉语教师的文化意识和文化传播能力做了深入思考和全面论述。亓华提出“汉语国际推广绝不是推广和传播语言的问题,更重要的应当是以汉语为载体,以教学为媒介,以中华文化为主要内容,把汉语与中华文化一起推向世界”。李凌艳认为,在汉语国际推广的背景下,国际汉语教师“对中国文化的热爱、理解和知识拥有,与汉语知识的功底同等重要”。国家汉办2007年研制的《国际汉语教师标准》,对从事国际汉语教学工作的教师所应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进行了全面的描述,五大模块中第二模块即为“文化与交际”,其中包括“中国文化”和“中外文化比较与跨文化交际”两部分内容,明确提出如下要求:“教师能了解和掌握中国文化和中国国情方面的基本知识,并将相关知识应用于教学实践,激发学习者对中国文化的兴趣,使其在学习汉语的同时,了解中国文化的丰富内涵和中国的基本国情”“教师应了解中外文化的主要异同,理解汉学与跨文化交际的主要概念,以及文化、跨文化交际对语言教与学的影响,并能够将上述理论、知识应用于教学实践”。

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情况来看,该专业毕业生基本流向主要有三个方面:在国内或国外从事汉语国际推广工作;在政府部门、新闻媒体等从事对外交流工作或在企业、公司、银行等从事翻译、文秘工作;继续攻读与专业相关的硕士、博士学位。不论哪个方向,都要求毕业生具有较强的文化交流与传播能力。另外,根据有关海外汉语教师志愿者工作能力的调查,很多志愿者教师存在心理调适与跨文化适应能力薄弱、跨文化施教能力不足、文化传播能力欠缺的问题。这些情况的反馈为我们敲响了警钟: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中,文化交流与传播能力不可或缺。

文化交流与传播能力的培养有两个关键词,一是“传承”,二是“传播”。“传承”需要的是知识的积累和学养的积淀,是对中华文化精髓和发展动态的理解与把握;“传播”需要的是理论的指引和技巧的运用,是对传播规律的尊重和对传播效果的追求。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人才文化交流与传播能力的培养应从文化知识学习、文化技能掌握、文化素养提升、传播能力构建四个方面着手。

一、文化知识的学习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必须系统掌握中华文化常识、世界文化常识、汉外文化对比等基本知识。

中国文化知识的学习,要在掌握基本脉络的前提下,突出中华文化特色,包括民俗文化、人文地理、饮食文化、哲学智慧、宗教文化等方面的知识。文化知识的学习包含着文化认知、文化理解、文化认同三个层次。很多人觉得我们对自身民族文化的理解和认同是潜移默化地自然习得的。其实,如果没有有意识的学习,身处本民族文化中的人依然会存在不同程度的缺失,具体表现为知识面狭窄,对于母语文化的认知停留在器物、民俗事象等层面;理解不到位,对民族文化的精神与内涵不能准确把握;文化主体意识薄弱,或盲目坚守文化自大,或在强势文化面前不自信,缺乏文化情感立场的坚定性。所以,对于一名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学习中华文化知识,除了要在知识层面得到提升外,还要实现对中华文化的恰切理解和理性认同。

世界文化知识的学习,目的在于获得与中华文化进行参照比较的相关知识。在全球化背景下,每个人都应该具备一定的世界文化常识,作为汉语国际教育工作者,更要了解教学对象的文化背景,特别是要把握中外文化之间的差异,“知己知彼”,以顺利实现中华文化的对外交流与传播。文化知识这部分课程的学习,着眼点应放在中外文化的对比与对话上,教学内容要做到脉络清晰、重点突出。

文化知识类课程在设置上要坚持整体性、渐进性的原则。整体性是指各门文化课程(包括必修课和选修课)在内容上既要相互关联,又要避免重复。教学单位应对本科阶段文化类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教材使用进行整体观照,把握课与课之间的内在联系,促进任课教师之间的协同合作。比如“中国简史”与“世界简史”两门选修课可以考虑同期开设,让学生以时间为线索,将中外历史大事同时纳入视野,共同观照。甚至还可以将两门课程合二为一,把中国历史纳入世界史的大框架内,便于学生对不同国家不同时期历史与文化进行比较分析。渐进性是指各门文化课程开设的先后顺序要遵循从一般到特殊、从古到今、从内到外最后再对比的顺序来设置。比如“中外文化比较”课,必须在学生先学习“中国文化通论”与“外国文化通论”两门课后才能开设,只有先熟悉了进行比较的内容,“比较”才会有效进行。

文化知识的学习还要注意古今平衡。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固然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但越来越多的汉语学习者是因为对中国现实的文化状况和发展态势感兴趣才选择学习汉语的。了解当代中国文化形态有助于他们了解真正的中国,有助于他们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也有助于他们规划未来事业的发展方向。在2013年举办的“文化走出去:中国文化的价值应用与传播路径”论坛上,专家们提出:我们现在需要建构与传播的是能够体现我们这个时代特征的文化形象。因而,作为未来文化交流与传播的使者,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必须加强对中国当代文化内容的了解与把握,包括流行文化、网络文化、影视文化以及民俗文化等在新时代的表现形式。

二、文化技能的掌握

知识是技能的基础,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人才在学习中外文化知识的基础上,还要掌握过硬的中华文化技能。文化技能的训练有利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也有助于提高其跨文化交流与文化传播能力。

在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的课程设置中,“中华才艺”作为一门必修课承担着文化技能训练的重任。中华才艺是区别于世界其他地区的、具有中华民族独特风貌的才能、技巧与艺术。它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和具象表现,它以直观的形式承载了中国文化的丰富内涵。中华才艺形式多样,传统的中华才艺有书画、舞蹈、太极拳、武术、戏剧、相声、中国民间工艺(剪纸、中国结、泥塑)、中国传统乐器等;现代的中华才艺由传统才艺发展而来,包括中国歌曲演唱、中国菜烹饪、诗歌朗诵、小品表演等。在海外汉语教学中,中华才艺深受汉语学习者的欢迎和喜爱,几乎所有的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都把中华才艺作为激发学生汉语学习兴趣、展示和传播中华文化的手段。在汉语国际推广的新形势下,精通汉语、熟悉中华文化、拥有中华才艺的国际汉语师资十分紧缺,因而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中华才艺课的设置和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中华才艺”不是简单的一门课程,而是贯穿本科四年教学的一个课程体系。在这个体系中,既有核心课程,又有辅助课程。一般来说,适用于海内外汉语课堂教学的才艺形式,往往具有展示性强、入门快、效率高的特点,在汉语课堂中,书法、剪纸、中国结、太极拳四种才艺形式应用最多,因而可将这四种内容作为才艺教学的核心课程。其他如传统乐器、舞蹈、戏剧、茶艺、烹饪等内容可根据教学单位的具体情况选择性开设。“中华才艺”也不是孤立的一门课,它应时刻与其他教学实践紧密结合、积极互动。比如,中华才艺课与外语教学相结合,让学生练习如何用外语教剪纸,如何用外语教别人包饺子。中华才艺课与教法类课程也有交集,我们的学生不仅要学会才艺本身,还要学会如何教授这些才艺。

中华才艺课的教学具有连续性和实践性的特点。作为一个贯穿本科四年的课程体系,中华才艺课的教学不能只集中在一两个学期,也不能只局限于课时之内。一门才艺的学习,需要不间断的训练,在有限的课时内能够学到的只是那些最基本的理论和技巧,只有在课外进行大量的实践,才能避免“学得快、忘得快”情况的发生。在课程设置上,我们必须考虑到才艺课自身的特点,有意识地拉大教学间距,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艺课与其他课程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原则,合理安排课时和师资,保证课程格局的科学性和实效性。在考核方式上,要杜绝简单随意、上交一份作业即可过关的传统方式,采取“平时作业+‘滞后’考核”的新模式,以达到提高教学效果、延长学生自主学习时间、锻炼学生实践能力的目的。才艺课程的作业或作品是学生平时学习成果的反馈,有了这些反馈,一门才艺学习结束之后就没有必要马上进行考试,而是应给予学生更多练习和实践的时间,到中华才艺课程全部结束后,再依开课顺序集中考查以前掌握的才艺,这样才能确保课程的连续性,有效督促学生常学常练。在实践模式上,要充分发掘校内的实践机会,同时努力搭建面向社会的实践平台。例如发挥学生社团组织的作用,成立才艺兴趣小组,老生带新生,专业带业余,提高学生的兴趣和水平;鼓励学生开展才艺展示活动,将活动的策划与实施纳入该项课程的考核之中;利用留学生教育资源,积极为中外学生搭建互学互助桥梁;建立中国文化体验室,为中华才艺类课程提供专门的场地,等等。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扎扎实实掌握几项基本的文化技能,为将来从事汉语教学、进行文化交流与传播奠定牢固基础。

三、文化素养的提升

文化素养不同于文化知识,它是体现在个体身上的气质和精神。文化素养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自我学习、自我陶冶、自我领悟的过程,是以文化知识的积累为基础,经过吸收、内化和融通,最后转化形成的个人素质和修养。文化素养的提升不是一朝一夕之功,需要长期的濡染和熏陶。

培养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的文化素养,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和探索。首先,鼓励学生发现中华文化之美,激发他们对中华文化的由衷热爱。在专业课的学习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其中蕴含的文化因素,体会汉语的音韵之美、文字之美、篇章之美。只有让学生成为中国文化的爱好者和研究者,让他们热爱、熟悉中国文化,系统地掌握中国文化的发展历程, 他们才能在今后的汉语国际推广过程中自觉地传播中国文化。一位国际汉语教师,对汉语丰富的文化内涵充满挚爱,介绍起来如数家珍,这首先就会赢得外国学生的尊重和敬意。同时,教师还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取向,增强文化判断力,积极应对不同文化的碰撞,成为中华优秀文化的坚定传播者。

其次,以文学为突破口,通过经典阅读,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加深其对社会的认知和理解。文学是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是具有文化深度和国别特色的艺术手段,也是一种寓教于乐的教育方式。文学作品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社会、历史、政治、经济等信息的载体,文学教学具有强大的社会认知功能。针对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的文学教育目的有:1.激发学生的文化兴趣,启迪审美感悟,提高文化品位;2.帮助学生全方位、多角度地了解中国社会。文学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包括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其中以中国文学为主,以外国文学为参照。中国从古至今优秀的文学作品浩如烟海,即使只取一瓢饮,也要付出很大的时间和精力。这就需要教师首先对中国文学发展历史做一个概括性梳理,让学生有整体的把握,然后再根据学生兴趣和教学需要对某些文学作品进行赏析。必修课课时有限,可以考虑增设选修课,如“文学名篇选讲”“中国典籍选讲”等,以鉴赏为主,课上多讨论,鼓励学生发表不同文化观点,同时加强课外辅导,为有兴趣的学生进行专项研究提供指导。南京大学海外教育学院开设了“文化的差异――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的跨文化解读”课程,通过对文学作品的跨文化解读,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传播能力,也不失为一个很好的尝试。

第三,积极拓展课内外文化体验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走进文化,感悟文化,提升素养。文化知识的学习以记忆为主,文化素养的提升以体验为主,经典阅读让学生感受到了文学之美,然而跳出书本则需要学生在广阔的现实世界中获得切实的文化体验。无论在课内还是在课外,我们都要努力为学生提供多种途径和多种方式的文化体验活动,使他们在耳濡目染、身体力行中不断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经过精心设计和组织,课堂也能变成身边的文化展示和体验基地。例如定期组织文化讲座,把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请过来,与同学们进行精神层面的交流;根据学生不同的乡土文化背景,让学生准备小型的文化讲座,介绍自己家乡的民俗文化;布置文化选题,让学生分组进行调查、分析和研究,最后在课上将研究成果展示给大家,等等。文化体验还要走出课堂,结合各培养单位所在地的情况,充分利用当地文化资源,进行多元化的探索。地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具有中国文化的普遍特点,也具有独特的个性。地域文化是进行中华文化传播的切入点,在汉语国际推广的新形势下,它越来越受到世界的关注。地域文化在汉语国际教育中起着重要的文化浸润作用,以往我们更多地着眼于大中华文化的教学,对地方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重视不足。文化考察不一定局限于名山大川,文化体验也不一定只是参观名胜古迹,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文化特质,有代表性的工厂和企业,有自己的博物馆、纪念馆、老街区,带领学生去这些地方参观考察、学习体验,了解当地人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独特的饮食、民居、服饰、民间艺术、生活习惯等,使学生在体验性文化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文化信息,形成文化理解,进行文化思考,最终转化为个人的文化素养。

四、传播能力的构建

这里所说的“传播能力”涵盖了跨文化交际和传播两方面的能力。“传播”和“交际”来源于同一个英语单词“communication”,二者含义大致相同,但在使用时各有侧重。“传播”是信息的传递,是人们通过符号和媒介进行信息交流的一种活动,社会传播主要包括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三种类型。“交际”是人与人之间通过语言、行为等表达方式进行意见、情感、信息交流的过程,它与“人际传播”的含义比较接近,因而,人们往往倾向于用“交际”指人际传播,用“传播”指面向群体的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国际汉语教师在海外传播汉语及中国文化,不仅要实现有效的人际传播,还要借鉴组织传播及大众传播的模式和方法,积极开拓多种传播渠道,实现传播效果的最大化。

在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的课程设置中,“文化传播与交际”是一门十分重要的专业必修课。但是,传播能力的培养仅仅依靠一两门课程的学习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整合各类课程的中外文化要素,发挥课内课外的共同作用,才能让学生在具体的跨文化交际与传播的情境中获得相应能力。传播能力的构建首先要解决观念问题,要培养学生跨文化传播的自觉意识。“跨文化意识”是西方学者提出的理论,简单地说,就是理解、接受和处理文化差异的能力。跨文化意识要求人们不仅要认识到自己具有的文化属性,也要认识到他人的文化属性,并去认真探究彼此之间的文化差异,只有这样,才能在跨文化交际中有效地理解交际对象的行为。培养跨文化意识,重点在态度和情感层面,必须提高个人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这种敏感性除了熟知跨文化交际与传播理论之外,更多地来自跨文化交际活动中的体验和感悟。

第二,要加强理论学习,掌握跨文化交际与传播的相关理论知识。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不同于新闻传播专业,学生不可能全面系统地学习传播学原理,但是有关交际与传播的基本知识和具体策略必须掌握。要引导学生意识到作为国际汉语教师,自己即是传播主体,应该根据当地的环境和受众心理与需求,选择适宜的传播媒介,尊重传播规律,排除“噪音”干扰,提高传播效果。只有传播主体素质高、能力强,传播媒介使用恰当,受众才能全面了解传播信息,获得良好的传播效果。这部分内容具有跨学科的性质,对大多数学生来说比较陌生,需要专业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第三,借助案例分析法,帮助学生实现理论与实际的对接。案例分析可以使抽象的理论形象化、具体化,促使学生学以致用。教师依据教学目的和要求,以真实案例为素材,将学生引入特定的情境中,通过师生、生生之间双向和多向的互动,提高文化差异敏感性和对待异文化的调适能力,从而达到培养跨文化交际与传播能力的目的。案例分析不能浅尝辄止,应该有量的积累和质的保障。教师通过认真筛选,不仅要选出适合学生水平、与所涉及理论相关的典型案例,还要与时俱进,时刻关注社会热点,不失时机地将发生在身边的真实事例经过整理引用到课堂中。案例分析法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跨文化交际冲突发生的原因,获得文化传播的宝贵经验;案例分析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反思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第四,创造实习实训机会,增加学生跨文化传播的实战经验。学生在了解既有交际规约和掌握一定传播策略后,还需要亲历跨文化情境,才能对文化现象做出自己的解释和判断,建构自己的跨文化交际与传播能力。一般来说,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实习单位的确定有两个途径,一是学校统一安排,二是学生自主解决。各教学单位要积极开发多种实习形式,如建立与国外高校联合办学模式或与其他高校国际交流学院、海外教育学院合作协议,与对外汉语教学培训机构或与外资企业建立合作伙伴关系等,尽量让学生走出去,接触异文化,并适时给予实习指导,完善实习评价体系,避免实习流于形式。由学生自主解决的话,应注意实习内容与所学专业是否对口的问题。另外,文化传播项目的策划与实施也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实战训练。作为一名国际汉语教师,参与或负责策划多种文化传播活动,是日常工作的重要内容。我们要引导学生根据不同国别、不同教学对象设计相应的语言文化传播方案,注重传播的个性化、针对性和实效性,积极探索面向不同文化背景的教学对象的传播模式及策略。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学生只有具备了扎实的文化知识、过硬的文化技能、深厚的文化素养,自觉的文化传播意识和出色的文化传播能力,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国际汉语教师,为中华文化传播和汉语国际推广做出应有的贡献。

(本文为辽宁省教育厅创新团队项目“东北亚地区比较文化创新团队”[批准号:WT2013009]、大连外国语大学2014年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项目“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人才文化交流与传播能力培养模式构建”[项目编号:2014-RCY-1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亓华.汉语国际推广与文化观念的转型[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

[2]李凌艳.汉语国际推广背景下海外汉语教学师资问题的分析与思考[J].语言文字应用,2006,(6).

[3]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国际汉语教师标准[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

[4]丁芳芳.文化差异的解读――国际汉语教师跨文化传播能力培养的案例分析[A].第十一届国际汉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选[C].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5]毕继万.跨文化交际与第二语言教学[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9.

第4篇:中外文化交流的认识范文

在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安全已成为国家总体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学英语教师在教学中遇到的文化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其主要表现为教师缺少辨别中外文化差别的意识、缺失甄别外国文化优劣的能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重视讲授外国文化、轻视中国文化、偏爱打包介绍外国文化。相应的对策是:中学英语教师应加强中华传统文化、主流意识形态与价值观的修养与培训,在教学中坚持多元文化理念,甄别教材中中外文化差别,课堂教学中兼顾中外文化介绍,转变“僵硬灌输教学方式”为“生动启发教学方式”。

关键词

英语教学;文化安全;对策

人类已进入全球化时代,各类文化信息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快速传播。国家间软实力竞争不断加剧,文化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之间文化的渗透与反渗透、扩张与反扩张日趋激烈。相应地,国家文化利益和文化安全问题显得越来越突出,越来越重要。近年来,已有许多研究讨论大学外语教学中的文化安全问题[1][2]。中学英语教学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涉及许多文化安全问题。这些问题与中学英语教学的主体———中学英语教师有密切关系。但是有关这方面的研究还不多见,本文讨论中学英语教师在教学中面临的文化安全问题,并提出建设性意见。

一、中学英语教学中文化安全的内涵

许多人对文化安全下过定义。“文化安全主要指一个国家的意识形态、价值观、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等各个组成部分健康发展,文化不受外来因素的威胁,文化自觉不被压抑,文化特性不被其他文化取代或同化,保持自身的独特性、独立性、完整性并不断传承和发展的状态。文化安全以文化为主体,以安全为本体,关乎国家的存在性、安好性、稳定性、完整性和发展性。”[3]实际上,文化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国家稳定及发展。文化安全是国家政治安全的核心内容,也是民族团结、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安居乐业的重要基础。文化安全与外语教育密不可分。“外语教育是国家教育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外语教育政策的恰当与否不仅关系到国家政治、经济、科技发展,而且关系到国家的安全、文化传统的传承以及下一代整体素质的提高。”[4]中学英语教育是国家外语教育的基础,所以,中学英语教育对维护、提高国家文化安全具有奠基作用。文化安全存在于各种文化现象的激烈碰撞中,并通过各种文化现象表现出来。而中学英语教育能否有助于文化安全,很大程度取决于中学英语教学的主体———中学英语教师。在中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发挥很大作用,引导学生准确把握外国文化,传承传统文化,向主流文化靠拢,有意识抵制外国文化对传统文化和主流文化的冲击,对外国文化进行扬弃吸收,促进中学生形成自觉维护民族文化、提升国家利益的价值观。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价值思维和价值选择方式尚未定型,不同类别的文化附带的价值观几乎同时对他们产生影响,使他们在建构价值观时产生矛盾、对立与冲突,同时,也自然会对我国政府倡导的核心价值观的践行、主流文化和传统文化的传承产生弱化影响,甚至产生完全负面的影响。在这个时期,如果不用正确的、主流的价值观去引导他们,错误的、非主流的价值观就会占主导;如果中学英语教师在教学中都不关注文化安全问题,那么可能会使相当多的中学生文化价值观发生错乱或缺失。

二、中学英语教学中文化安全问题的表现形态

1.教师缺少辨别中外文化差别的意识

中学英语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从备课到讲授,再到批改作业、讲评作业,较少有意识主动地去分析和教授中外文化存在的差别。许多教师认为讲授中外文化差异与自己的工作相去太远,他们认为中外文化差异的问题或是研究性的问题,或是比较抽象的问题,或是与英语语言知识点不相关的问题,或是与考试不相关的问题,即使在教学中遇到与中外文化密切相关的语言问题,也只是生硬地告知学生,这是英语固有的习惯表达,不需要理解为什么,只需死记硬背,在考试中原封不动照搬照套就行。这等于是对外来文化不设防,任其进驻中学生大脑,这自然造成中学英语教学可能产生文化安全问题的漏洞。

2.教师缺失甄别外国文化优劣的能力

中学英语教学以升学为目的,具有很强的功利性,很多老师把精力放在给学生教授如何应对考试题,以便在各种考试中取得高分,不太注重科研工作。因此,他们的科研能力不强,甚至缺失,他们不会判别教材和教学中遇到的中外文化的优劣问题,更谈不上把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向学生讲授中外文化的优劣,帮助学生提高辨别中外文化优劣的能力。

3.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重视讲授外国文化,轻视中国文化

目前我国供中学生使用最多的英语教材是由人教社出版、中外学者合作编写的教材。一方面,这些教材展现了地道的英语语言和文化,有助于中国学生学习纯正的英语语言和文化,但是,另一方面,这些教材也带有明显的强化宣传西方文化而淡化中国文化的特征。教材的篇章主要由外方人员负责,他们在选材时难免会偏重选用能突出表现外国文化价值的篇章。而中国人员更多地负责知识点注释及编写练习题,他们对介绍外国文化的专有名词注释详细、清晰,而在介绍中国的专有名词时,则想当然地认为学生对这些专有名词已了解,则不注释或注释很简洁。教师在讲授时,也是详细地讲授英语文化,对中国文化轻描淡写,甚至忽略不讲。这导致学生了解、吸纳中西文化的不平衡现象。思维也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一些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向学生强调要用英语思维,摈弃汉语思维。实际上,语言不但具备社会服务功能,而且具备文化建构功能,不同语言通过人的不同思维活动构建不同的文化。一些英语教师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学生们也就偏重于用英语思维,结果是学生潜意识高度重视英语,认可英语及英语文化,从而轻视汉语语言及汉语文化。更为糟糕的是,整个学生群体的集体意识互相影响,互相促进,会形成盲目的、群体性的崇洋。另外,教师引导学生把更多的精力用在了解、认知英语文化,而对了解、认知汉语文化给予较少时间。很多中学英语教师都有教学秘籍,可以用独特的方法快速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和书面表达能力,但是不注重指导学生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在口语表达方面,很多学生可以用比较流畅的英语谈及英语文化,甚至对一些英语文化信息讲得口若悬河,如数家珍,但是在说到中国事物时,则不能清晰地介绍,甚至对许多表达中国事物的信息断章取义,望文生义,或胡乱解释。同时,在表达中国文化时,学生们也不能用规范的英语句法表达,而是经常生搬硬套汉语句法和词汇,自己“创造”出汉语式的英语表达[2]。在书面表达方面,学生可以写出正确英语单词、英语句型、符合英语语篇思维模式的短文,但是有关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却错误很多。在一定程度上,这也影响中学生的汉语写作能力,一些中学生的汉语写作能力每况愈下,提笔忘字、错字连篇、句法错误、语篇逻辑混乱、主旨不清、内容空洞等现象屡见不鲜。

4.教师偏爱打包介绍外国文化

一些英语教师在讲授西方文化时,不对其进行客观分析,而是直接将其“打包”强行灌输给学生。具体而言,他们向学生介绍西方文化时,直接把自己从网络上或其他渠道搜集到的所有相关信息原封不动地传递给学生,在讲授时,不区分外国文化的良莠,不对外国文化作客观分析和评价。而在这些打包式文化信息中,总会包括有一些可能与中国传统文化、当今主流文化相背离的信息,学生可能会对这些打包式信息全盘接纳,并认为所有信息都是先进的、有用的,这就有可能引起文化安全问题。

三、中学英语教学中文化安全问题的应对策略

1.提高教师文化安全方面的素养和教学能力

育人者先育己,中学英语老师应该认识到中学外语教学中文化安全的重要性,并且清醒地认识到自身在这方面存在的问题,自觉地修身立德,通过自修或培训,努力提高与文化安全有关的素养,提高与文化安全有关的教学能力。具体而言,就是教师要树立强化传统文化、主流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意识。中学英语教师是外语教育的主体,他们必须提高文化安全方面的教学能力。自古以来,中国传统教育思想一直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中学英语教师要担负起重要职责,他们不但需要有丰富的讲授英语语言、文化的能力,也要具备一定的传统文化、主流文化和价值观素养,并有用英语简明清晰讲授中国语言、中国文化的过硬本领。同时,在教学中,教师要自觉地、方法独特地引领学生理解、掌握传统文化、主流文化和价值观。在外语教育过程中,他们须决定教材中相关文化内容的取舍、讲授的详略程度,研究这些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对学生人格的塑造、健康成长发挥的作用。另一方面,提高教师文化安全方面的素养和教学能力也是为了更好地实现中国英语教学的目的。中学英语教育本质上就是一种跨文化教育活动。跨文化教育不仅要让中学生理解交际对象的文化,也要让中学生理解母语文化,并尊重和共享两种文化。在此基础上,中学生们才能辨别外国文化的优点与缺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用英语将本土文化表达出来,积极地向外传播。要实现跨文化教育目标,教师不能只讲授外国文化,而对中国文化知之甚少,所以教师要强化传统文化、主流文化和价值观的素要和教学能力。

2.用“生动启发教学方式”取代“僵硬灌输教学方式”

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维护文化安全本质上是面向中学生从事精神和心灵的工作,是具有一定难度的。许多老师采用的是僵硬的填鸭式教学方式,要求学生认真记录各种相关文化信息,并死记硬背,这显然不利于学生接受。教师须适应时展的要求,不断创新教学方法,结合与课堂教学相关的主流文化和传统文化信息,精选符合当代青少年易于接受的中外文化信息,生动形象、方式多样地启发学生认知、对比学习中外文化。

3.认真研究教材,科学设计教学内容

(1)教师须认真面对教材中原汁原味的西方文化内容。认真地研究这些内容,对其充分分析,适当取舍,合理归类。同时,教师还要加强中华文化的讲授,在备课时搜索相对应的中国文化内容,用生动浅显的英语将其转换,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对比的方式向学生讲授中外文化,也要引导学生坚决抵制外国文化的侵蚀。(2)教师须科学设计课堂教学内容。教学内容要生动有趣,主次分明,以便增强学生对主流文化、传统文化价值的认同感、归属感,培育他们的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自觉抵制西方文化以各种形式的渗透,从根本上保障我国的文化安全。

(3)教师须有效掌控课堂上的中外文化碰撞现象。学生能够接触到许多教材以外的其他众多的辅导材料,这些材料会选用外国报刊上的篇章,他们也会从网络等媒介上接触众多的英语原版电影和英语歌曲等,这些英语篇章、电影、歌曲也会向学生宣传西方意识形态与价值观。在教学互动环节,一些学生们会炫耀自己对这些外国文化十分了解,并表现出对这些电影和歌曲的狂热,影响其他同学的情绪。这无疑为宣传西方价值观提供了有力的舞台。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讲解这些英语篇章、电影和歌曲,分析其优点和不妥之处,引导学生对其有正确的了解。

(4)教师须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对比中外文化。学生们积极主动地对比分析中外文化,有助于他们识别中外文化纷繁复杂的现象,有助于他们提高在多元文化环境中传播主流文化、传统文化的能力,使他们能够以积极的态度主动面对多样的、繁杂的、外来的挑战,提高与多元意识形态的能力,积极维护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维护主流文化和传统文化传播的安全。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文化安全问题变得越来越重要,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安全问题也成为我国面临的最具挑战性问题之一。中学英语教师站在文化安全问题的最前沿,责任重大。中学外语教师应该加强自身修养,不断提高文化安全意识,在教学方式、教学内容创新方面多下功夫,既重视向学生传授英语语言基本技能,讲解外国文化,还要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流文化、传统文化,维护和捍卫我国的文化安全。

作者:成瑛 戴玉霞 单位:西安外国语大学英语教育学院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

参考文献

[4]王克非.外语教育政策与社会经济发展[J].外语界,2011(1).

[1]王烈琴.全球化背景下的语言观及其对国家语言教育政策的影响[J].外语教学,2013(5).

第5篇:中外文化交流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结合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234(2012)01-0028-02

“走出去”发展战略是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拓展发展空间,不断提升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必由之路。这一战略最早在经济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效。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加深,当今世界围绕综合国力的全方位竞争日趋激烈,各个国家、地区间的文化交流越来越密切,各种文化之间的影响和融合不断加速。要赢得国际竞争的胜利,不仅需要强大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和国防实力,还需要强大的文化实力。文化全球化势不可当,文化领域实施“走出去”战略势在必行。文化“走出去”作为我国文化发展的重要战略。是我国经济“走出去”在文化产业发展领域里的必然延伸,是我国文化市场对外开放的必然结果,同时也是中国经济高速发展所承载的国际期待和所肩负的国际责任,对中华文化传播和谐理念、完善中国表达、树立中国形象的要求。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是与他国文化友好交流、相互借鉴、不断交融的过程。推动中华文化更好更快地“走出去”。既是中华民族复兴道路上的基本要求,也是国际社会的现实需要。

文化“走出去”是通过对外文化宣传、对外文化交流。特别是对外文化贸易等途径,不断发展外向型文化产业,扩大我国文化产品和服务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华文化和中国的认识。通过广泛参与世界文明对话。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和国际话语权,从而进一步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更好地为人类文明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在建构国际政治新秩序和经济社会发展新模式的进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华文化“走出去”,从跨入国际舞台、呈现亮点。到形成规模、有所影响,现在逐步进入打造品牌、讲求效益、进行长远规划的新阶段。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对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作出了深刻阐述和全面部署,将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作为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构建有利于文化繁荣发展的体制机制的重要举措之一,这为推动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文化“走出去”任重而道远,它是一个长期发展、逐步积累的过程,不能硬走,不能草率,作为一个国家战略,必须遵循市场规律和文化传播规律,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走出去,这其中要做好几个结合。

一、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相结合

中华文化“走出去”要推动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一起走出去。世界需要中国文化,历史的中国和当代的中国是一脉相承的,所以对外文化交流应该既有传统文化,又有当代文化。以往传播出去的更多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留在外国人的记忆中的更多的是中国的四大发明、中国武术、中国气功、中国的戏剧、书法等等,而对于中国文化创新成果的宣传和弘扬极度匮乏。甚至许多外国人心目中的中国还停留在物质匮乏、社会保守动荡的年代。一些国家对改革开放的中国了解片面,甚至存有偏见。中国拥有人类历史上不可替代的光辉灿烂的民族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对外文化交流的本源和基本立足点,弘扬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让世界领略到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恒久魅力是完全必要的,但这只是中华文化“走出去”的一个方面。“走出去”不能仅仅推介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更需要展示中国各族人民当代精神风貌,介绍中国文化的繁荣与创新。为了使世界人民更充分地了解中国和中国文化,使世界人民更加全面了解中华文化的历史和现实,进而了解当代中国的真实面貌。我们要全方位向世界展示我国优秀的历史文化与当代文化成果,介绍和传播我国人民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更多地推出题材广泛、主题深刻、风格新颖、技法多样、内涵丰富的当代优秀文艺作品,既要让人领略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永恒魅力。更要让人体会到当代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通过全面介绍中国的文化创新来反映当代中国的繁荣与进步,进而塑造改革开放、和平发展的当代中国新形象。

二、文化交流与文化贸易相结合

文化交流具有经济、政治交往所不具备的特点和柔性作用。日益成为各民族和谐相处的重要基石。开展对外文化交流,可以用艺术的形态容纳更多的经济、政治、社会信息,以文化力量塑造国家形象。只有建立并保持正常的文化交流关系,才能巩固各领域良好合作关系;只有让外国了解中华文化,更好地了解中国,才能更有效地与中国合作;只有不断扩大文化交流与合作领域,才能更好地表达我们与国际社会共同建设美好和谐世界的愿望与主张。

随着改革开放和世界形势变化,我们发现只有文化交流是不够的。中华文化“走出去”必须坚持文化交流和文化贸易两个渠道并重的方针。通过深化文化交流与合作、加强文化传播、扩大文化贸易。发展文化贸易关键是创新思路办法、拓宽途径渠道,充分利用高新科技改造传统文化产业,大力发展新的文化业态,努力形成对外文化贸易新的增长点,促使中华文化产品特别是内容产品进入国际市场,向世界传播中华文化,在获取文化产品出口和投资收益的同时,提高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和影响力。

三、政府主导和民间参与相结合

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是全方位的、长期性、系统性的工程。只靠政府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坚持以政府为主导,民间为主体,政府推动与民间实施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发挥国家层面掌握的开展对外文化交流的优势渠道和广阔平台,与地方丰富的文化资源形成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避开意识形态壁垒。增强中华文化走出去的亲和力、吸引力和竞争力:在更大范围、更多层次、更广空间上加强我国与世界各国的交流与合作。必须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形成对外文化交流政府、企业、民间并举的新格局。从政策上为中华文化走出去创造一切便利条件。减少审批步骤,放宽审批条件,在工商税务方面都给予想走出去的文化企业与个人以最大的优惠。积极鼓励、引导、整合、支持民间文化资源在对外文化交流中发挥更大的效力。

四、国内传播和国际传播相结合

文化“走出去”要善于利用国内通道和平台。在自己的土地上做宣传,环境条件都很成熟,可谓天时地利人和。在市场条件下发育起来的企业化运作的文化贸易中心,就是一个促进文化交易发展的综合平台,在文化“走出

去”方面成为一条有效的便捷通道。各省市举办的文化节、艺术节等。也是传播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具有特色的中国现代文化和民间文化的重要途径。中国文化走出去,需要很好地重视和利用国际化文化人才资源。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大批归国留学人员,他们可以说是中国与世界接轨的桥梁,是新生文化的传接者,他们中间有许多是带领中国文化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的国际化文化人才。这些国际化文化人才在国际间不停地交流与传播最新的资讯,他们受过中外文化的教育与熏陶,具有国际化的观念,洞悉中外市场经济,在国内国外都有很好的基础,可以成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桥梁和纽带。

文化传播还要借助于国际渠道。通过文化市场和渠道建设,加强和国外的合作。尤其是让外国人来传播中国文化,这样宣传的效果会更好,更容易被外人所接受。目前,中国的国力和经济实力都在增强,具有很好的条件吸引优秀的国外人士来加盟中国文化对外宣传的大潮,他们是中国文化传播的使者,同时他们还能带来国外文化在发展中的特色与成果,以供我们学习、借鉴,从而使中国文化更好地走向全世界。

五、文化产品和文化价值相结合

文化“走出去”战略,不仅是一个文化战略,更是一个政治战略,是中国在全球化时代参与话语权争夺的重要举措。文化“走出去”既包括有形的文化产品走出去,也包括无形的文化价值走出去。文化产品作为人类精神智力创造的物化形态,不仅能为人们带来巨大经济效益。还通过其文化内容和精神因素对人与社会的生存发展起到巨大的影响,甚至是影响到民族文化的积累创造、民族精神的凝聚、历史文化的传承等等。文化产品的生产取决于市场需求,但不能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只追求文化产品的经济价值,而忽视了文化产品深层次的本质性的社会价值。要努力推动优化文化资源,开发文化价值高又具有较好经济效益的文化产品,适应当代国际文化竞争和文化传播的要求。通过文化产品把我们的文化价值、文化精神带到国际上去。文化产品走出去要与文化价值走出去相辅相成。要推动文化价值与文化产品出口的同步化,借助于大众文化和文化产业,充分体现中国当代各个领域发展成就的文化内涵和精神价值。我们需要在现代文明的基础上传承中华文化。生产富有竞争力和市场魅力的产品,与国际社会进行广泛而深入的对话。完成从文化产品走出去到文化价值走出去、达到既要输出文化产品、又要实现当代中国文化价值走出去的跨越。

六、“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

文化的“走出去”和“请进来”是相辅相成同等重要的,中华文化与世界其他国家或民族的文化是相通的。“走出去”,是向世界全面展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最好途径;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不断创新的基础上,把中华文化全面推向世界,促进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共同推动世界文化多样化发展的实际行动。文化“走出去”是不同意识形态的交流,是增进互信、进行公共外交的一种手段。独立的、繁荣的中华文化。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是我国综合国力的具体体现。文化“走出去”直接关系到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下。在全球文化格局中确立中华文化的重要地位。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中华文化“走出去”,通过自觉的文化批判和文化选择。必将加快中外文化之间的碰撞和融合,加深我国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血脉认同,必将促进中华文化根深叶茂。永葆青春。

“走出去”是为了让国外更多地了解中国,也让中国了解世界,也是为了“请进来”,然后再更好地“走出去”。文化“请进来”。以开放的姿态、开放的眼光,将本国的文化融入世界。对西方文化中优秀的部分加以吸收,从而为自身文化带来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提升自身文化的生命活力。文化“走出去”与“请进来”的双向互动既提升了自身文化的自省性。又创造了中华文化的新品格;既提升了自身的文化竞争力。又提升了自身文化的世界感染力,从而为文化外交的顺利实施创造良好的条件,为中华文化的蓬勃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参考文献]

[1]张凤琦,文化复兴与民族文化产业走出去战略思考[J],中华文化论坛,2006,(04)

[2]吴金光,文化产品“走出去”的思考[N],中国民族报,2008-04-02

第6篇:中外文化交流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 跨文化交际能力 对外汉语专业 培养新模式

1.引言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日益加强,对外汉语专业已成为高校近年来迅速发展的专业。对外汉语作为跨文化语言学习,承担着语言传播和文化传播的双重使命,对外汉语专业的学生将来所从事的工作与跨文化交际关系密切,肩负着对外文化交流,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的使命。因此,如何培养对外汉语专业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当前我国高校教育值得重视的一个问题。本文参考以往对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方面的资料,探索并尝试在大学英语课堂上构建对外汉语专业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实验模式,以促进对外汉语专业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2.对外汉语专业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模式研究

2.1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层次性

Hanvey把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分为四个层次(胡文仲,1990);李映(2002)认为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分为四个层面:熟悉了解外国文化知识,理解文化中的价值观部分,正确评价中外文化的差异,以及灵活运用语言与文化知识进行跨文化交际等四个不同步骤。文秋芳等人(1999)提出了包括前人提出的交际能力以外的间距交际能力和跨文化能力的跨文化交际模式。许力生(2000)认为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分为特定文化的交际能力和跨文化的能力培养两个层面。高一虹(2002)在《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跨越与超越》一文中探讨了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几种重要模式,并对文化的跨越与超越进行了比较。综合借鉴各学者对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过程和层次的分析。付天军(2010)在借鉴Patrick(2004)文化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提出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模式:了解,参与,比较与对比,以及调整四个相互关联的过程。

2.2对外汉语专业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目标

对外汉语专业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是文化素质的培养,通过培养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宽容性和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行为能力和社会性发展能力,即通过了解、理解、评价和运用四个层次培养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宽容性,以及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从而培养出合格的跨文化人才。

3.对外汉语专业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新模式:认知、对比、合作、实践

笔者从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实践教学、教学条件和教学管理五个方面进行调查,研究并设计了培养模式。

3.1语言文化认知。包括了解掌握本族语言文化和外国语言文化的同时,还要认知两种语言的深层文化,即社会结构,思想意识,政治体制,社会价值取向等,尽量丰富社会文化知识,挖掘文化内涵,以便更好地认识不同文化。

3.2跨文化对比。跨语言跨文化交际要获得成功,就必须注意汉英两种语言在语用方面的文化差异,在学习使用过程中自觉地将两种语言进行语言语用文化对比,积累语用对比方面的知识,熟悉两种语言的文化差异,才能更好地使用两种语言进行跨文化交际。

3.3合作学习。在理论的学习和实际生活及课堂模拟的跨文化交际中运用语言和非语言的知识进行跨文化交流活动,以积极的心态参与,调整认识、情感和行为,以合作的心态达到有效的跨文化交际。

3.4实践运用。创造跨文化交际环境,运用所掌握的语言文化知识,解决跨文化交际中出现的问题,实现有效交际。除了课堂模拟环境,还可以利用网络、外教、留学生等为学生创造“半自然”交际环境,通过与不同文化背景参与者的互动,观察交流与沟通,亲自感受文化差异,得到跨文化交往的熏陶,在反复实践中掌握更多的跨文化交际知识,感受文化的异同,具备一定的文化敏感性。

4.结语

在对外汉语专业的英语教学中进行西方文化的传播和渗透,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是时代的要求。跨文化教学应当贯穿在整个语言教学过程中,并逐渐增强和逐步深入。在英语教学中导入跨文化的内容,有利于学生打开眼界,开拓思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其得到一定的艺术修养和中外文化精髓的熏陶,具备一种新的文化意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利用新模式进行跨文化学习,有利于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理解掌握语言文化,学到纯正、地道的英语,并在获得流畅的运用英语进行语言交际的能力的同时,实现由西方文化的学习者到传播者这样一个角色的转变。

参考文献:

[1]付天军,陈凤然.单一文化背景下跨文化交际能力模式的构建[J].东岳论丛,2010,8.

[2]高永晨.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现状调查和对策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11.

[3]李建萍.合作学习对二语学习者跨文化交际能力提升的研究[J].外语学刊,2012,3.

[4]李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层次性[J].东岳论丛,2006,3.

第7篇:中外文化交流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数字虚拟艺术形象;文化价值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7-0199-01

一、从文化与数字虚拟艺术形象的关系中体会数字虚拟艺术形象的文化价值

一方面,设计与创作数字虚拟艺术形象本身就是一种典型的文化创造现象,设计者通过数字技术创造出符合时代文化需求的艺术形象是文化的再创造和创新。它是继绘画、诗歌文学创作等传统文化创作之后的又一种崭新的文化创造性活动,体现了当今文化创造的新特点和内涵。另一方面,这种文化创造的成果(数字虚拟艺术形象)是各种文化元素的高度凝聚和体现,是文化的缩影。大多数数字虚拟艺术形象的创作者和设计者按照一定的文化规律通过归纳总结、调查访问、及自身的文化体验找到特定文化类型的稳定特征和构成方式,提炼出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元素,在创造性的把这些元素通过数字技术有机的融合而创造出来的独特的视觉形象。所以不管是何种数字虚拟艺术形象都能找到文化的影子。

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中体会数字虚拟艺术形象的文化价值。相传达尔文航行到非洲时,曾经把一块红布送给一个翡及安土著居民。那人不是把布作衣料,而是和同伴一起,把布撕成细条,作为装饰缠在身上。这使达尔文感到大惑不解。布匹可以制作衣服以驱寒遮羞,这是理所当然的事。而在当时非洲的土著居民那里,人们注重装饰却没有着装的习惯。这反映了当时不同文化之间的隔阂和文化交流的重要性。文化传承和交流是世界文化进步的一个重要条件,也是推动文化全球化和多样性的内在要求。而中国从春秋战国开始,已经开始了文化交流的进程,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交流日益加深,最终成为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一部分。而在现代,这个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日益加深的时代,文化的软实力作用越加突出,在国际竞争力上的作用日益突出,所以继承中国五千年优秀的文化,加强中外文化交流也就成为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而当今数字虚拟艺术形象在文化继承和交流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我们大多数都市人的生活中,只要大家一看到带着眼镜打着领结的慈祥的老头――肯德基和一个长着红嘴巴红头发,穿着黄色灯笼裤的麦当劳大叔大家都会想起从欧美带来的快餐文化,正是这些数字虚拟艺术形象引领了我们认识西方文化。世界最大的体育盛会奥运会吉祥物更是促进文化交流的典范。吉祥物采取了主办国最突出的文化元素创造而成,它的一举一动都体现了本国文化的深刻内涵,它就像一个文化交流传播大使,完全把本国的文化精髓展现在世界面前。在文化传承和交流的洪流中,数字虚拟艺术形象是一股重要的力量,随着现代传播手段和数字信息化发展的不断加快,它的文化传承与交流作用将更加凸显出来。

二、从文化的进化和发展中窥视数字虚拟艺术形象的文化价值

文化的进化是指一个特定人类群体中文化特征的发展演变,而数字虚拟艺术形象正是文化发展演变的催化剂,甚至更是新文化的缔造者。我国古代皮影戏、戏曲中的传统虚拟艺术形象到现代电影、电视镜头中艺术形象再到当今网络、电影、电视以及各种传播媒介中的数字虚拟艺术形象,他们不但是优秀文化的传播和发扬者,更是各种新文化的引领者和创造者。他们的一举一动甚至衣装、法式、装扮等等都会被人们所模仿形成一种稳定的文化行为习惯;而这些虚拟艺术形象通过各种方式所表现出来的文化内涵深深的同化着他们的受众。1952年,66岁的三德士上校在盐湖城创建了被授权的肯德基餐厅,与此同时,根据三德士上校本人的形象设计的虚拟艺术形象成为全球性的企业形象,在当今肯德基全球推广中,这一虚拟艺术形象被做成数字虚拟艺术形象,以各种视觉表现方式,通过现代传媒在全球挂起了一场红色快餐文化。如今我看到这位勤劳、慈祥、可亲的老人形象,就会想起一家人带着儿子吃汉堡、薯条的情景。

三、结语

在人类的社会生活中,各种现象无不与文化相联系,从衣食住行的日常生活,从风土民俗到社会制度,从科学技术到文学艺术,一切由人所创造的事物都可以看着一种文化现象。而由于文化现象包罗范围的广泛性和构成成分的复杂性,加之对他的研究视角、观点和方法的不同。使得对文化的概念界定极不相同。据有关统计,从1871年到现在出现了有关文化的定义多达300多个。而真正被大多数人普遍接受的定义是:文化是指一个国家、地区和一个民族、固定的组织群体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等

参考文献:

第8篇:中外文化交流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中外合作办学;西方文化渗透;特点形式;湖南省;防范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12-000-02

所谓文化渗透,其目的性大多是不单纯的,以西方文化的渗透为例,其中就大肆的宣扬西方的政治观念、鼓吹西方腐朽的生活方式等,以此毒害国人。如“情感教育”,一方面,西方国家向发展中国家传播“自由”的言论,影响了不少人的爱情观、价值观。一方面,在其国内宣扬的却是责任、忠诚等思想,以维护个体家庭的稳定和团结,以促进社会发展。因此,对于西方文化的渗透一定要理智而客观,要用其精华弃其糟粕。

一、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对西方文化渗透的思考

中外合作办学作为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规模、数量、结构、层次上有了很大的发展和突破,它为引进优质教育资源作出了突出贡献,而且在培养国际型人才和促进我国高等教育改革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然而,中外合作办学中更加直接的中外文化交流,被一些别有用心者所利用,以此推销西方的社会政治理念、民主价值观念、意识形态和生活方式,即以拜金主义和自由主义为核心的西方腐朽文化,将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变成了对我国进行文化渗透的重要场所。

1.西方文化渗透的特点

西方文化的渗透曾被我们称之为“糖衣炮弹”,足可见其隐蔽性,这是西方文化渗透的最可怕特点,让我国公民在不知不觉中“沦陷”,特别是学生人群,“沦陷”的速度和数量都非常惊人。例如,西方文化渗透的形式,或以非政府组织成立的基金、交流协会等为载体,或以合作办学为载体,很少有人能看清其目的性,更多的人会认为人家是在“帮”咱们,因而“沦陷”其中。其次,西方文化的渗透具有明确的目的性,例如西方国家对我国政治制度的抨击,利用“小事件扩大化”、利用两国的文化差异,大肆鼓吹自己国家的“民主、文明”等,让人对其羡慕,从而对自己的国家政权产生不满,其目的性就是颠覆社会主义制度,让更多的国家成为其附属国,好为自己的国家谋求更大的国际利益。如,一些西方国家打着自由、民主的幌子招摇过市,却不断的干预其他国家的内政,在一些区域“兴风作浪”,带有一定强迫性的与某些国家结为同盟,意图分裂和瓦解一些国家的政权、遏制其经济发展,以确保自己在国际上的“至高”地位。再次,西方文化的渗透涉及的范围极广,大到政治制度、社会形态等,小到生活琐事、情感问题等,他们以不同的方式向其他各国人民传播着希望他们接受的文化内容,以达到他们某一些利益目的。

2.西方文化渗透的形式

西方文化间接渗透的形式非常多,这里着重介绍几种常见的文化渗透形式,第一,网络渗透方式,这是一个包罗万象的世界,通过网络浏览文章、观看视频节目、游戏等,西方文化的渗透往往隐含在人们的这些活动之中,如不能客观、理性的认知文化的内涵,就会深受其害。第二,影视、报刊、杂志等形式的文化渗透,当学生贪婪的观看、阅读一些作品的时候,其不知一些腐朽的、糟粕的思想就暗藏其中,若不加以分辨就会深受其害。第三,教师宣扬,在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崇尚西方文化的教师不在少数,他们在教学中就会有意无意的宣扬西方政治思想、价值观等,会对学生造成较大影响。

二、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西方文化渗透的现状思考

通过中外合作办学实施的西方文化间接渗透,与通过其它以“直接灌输式”为主体的文化渗透途径相比,具有更大的隐蔽性和更为明显的渗透效果,已对我国国家文化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应予高度警惕。

1.湖南省中外合作办学的发展

中外合作办学是伴随着教育对外开放的深入而兴起的。湖南省中外合作办学始于1998 年湖南大学美雅国际教育学院的成立。之后的十几年里,湖南省高校中外合作办学进入了一个高峰期,湖南涉外经济学院、湖南农业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等相继与国外院校合作,开办合作项目。特别是我国加入WTO 后,中外合作势头迅猛发展,国际化脚步更加迅速,合作办学的项目与日俱增。据不完全统计,省内已有十几所高校开设合作办学项目,招生规模达上千人,合作的国家也已达30余个。目前湖南省开展中外合作办学的高校主要集中在教育发达的长沙、湘潭等城市,合作的对象也主要是经济和教育发达的国家,诸如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法国等。

2.西方文化渗透对湖南中外合作办学师生的影响

湖南中外合作办学模式将国外的一些优质教育资源、先进教学理念带入湖南高校建设当中,为促进湖南高等教育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但随着中外合作办学的发展及改革开放的深入,我们逐渐发现西方思想对我国文化的冲击不可小视,特别是大学阶段,学生的思想、人格还不定性,部分学生还处于迷茫之中,这时西方文化的影响会给其社会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带来极大的矛盾与冲击,很有可能使学生形成拜金主义、利己主义等不良的思想。

西方文化间接渗透对大学生的影响具体表现在几个方面:第一,西方文化渗透会影响学生正确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使其忘记中华忠义、孝廉等优秀文化传承,变得急功近利、自私狭隘,这种价值观会影响到整个国家、社会的健康发展,使社会秩序更加混乱。第二,西方文化的渗透对我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造成了很大影响,特别是西方文化倾销占据了我国文化发展的有利资源,使部分人形成不科学、不健康的文化发展理念,影响了我国对优秀文化的传播。第三,西方文化的渗透破坏了我国高校的教学计划安排及人才培养方向,降低了我国高校培养人才的综合素质,不利于我国高校对行业高端人才的培养和高端人才的输送。此外,受西方文化影响,一些学生的生活方式、价值观等发生了较大变化,产生了一定的愤世、消沉的思想,甚至对我国的基本方针和发展路线产生强烈的质疑和不满,这种盲目的思想理念使其不顾国情、崇洋,以不恰当的方式将西方文化全盘移植到自己的交际圈、社会圈,造成了不良的影响和后果。

三、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西方文化渗透的防范机制

鉴于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西方文化渗透对我国高等教育的不良影响,我们应建立积极的防范机制,第一,应进一步完善中外合作办学模式,探索一条更有利于我国文化发展和防范西方文化渗透的办学之路,同时加强高校管理,使西方“糖衣炮弹”的计划落空。第二,适度控制中外合作办学学校规模的发展,对其文化活动等进行政策支持和政策引导,使学生在校园内更多的接触到中、西方的优秀文化,将文化分为优质文化和糟粕文化,打破东、西方文化的对立局面,使师生能够理性的、客观的对待中、西文化的差异,并科学的分析文化的内涵,从而理智的选择文化的接受和传播,使整个校园文化环境更加健康。第三,进一步提高中外合作办学的生源质量,提高中外合作办学的进修档次,使在校学习人员的道德修养、文化素养等有很高的基础,自身能够对不良文化加以正确的辨别和抵制。第四,引导学生认清西方文化渗透的特点和目的性,一方面,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宣扬我国的优秀文化,使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及社会观,他们对于“糟粕”的文化就不会好奇和接受。另一方面,结合国内外重大事件,向学生宣传世界人民的爱国、爱和平情感,让其早日认清一些国家的不良企图,使其能够客观的、理智的看待西方文化,学其精华、弃其糟粕。第五,加强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各个高校的学生党建工作,使更多的学生拥有一颗积极向上的心,树立爱国、爱民的高尚思想,那么利己主义、拜金主义等文化就难以侵入,西方文化的渗透就能得到有效的防范和抵制。在湖南地区,西方文化的渗透对高校建设的影响得到了充分的重视,例如湖南工业大学等学校积极的开展爱国教育,促进学生形成坚定的立场和正确的社会认识观。又如湖南农业大学重视我国传统文化的发觉和发扬,以此防范西方文化的渗透,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三观”及处事理念等。由此可见湖南地区对于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西方文化的渗透是比较关注的,其防范工作开展的也小有成效,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依旧不能放松警惕,放松对“糖衣炮弹”的辨别、防范和抵制。

四、结语

不论是西方文化还是我国传统的文化,都有其精华、有其糟粕,我们必须坚持用辩证的眼光看世界,不能全盘接受、亦不能全盘否定。对于西方文化的渗透我们也应坚持这种防范心态,加强中、西文化交流的科学性,建立共赢的文化交流模式,以促进中外合作办学的发展,保持中、西方的良好交往局面,以国外的优质资源促进我国高校建设发展,同样以西方的优秀文化资源促进我国传统文化的挖掘和发展,使国与国之间形成良好的文化交流模式。

参考文献:

[1]董瑞红.西方文化渗透下国际合作学院学生意识文化培养[J].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03):86-88.

[2]张伟.影响与规避:西方文化渗透于大学生价值观培育[J].南昌工程学院学报,2015(02):17-21.

[3]陈璐,路阳.中西方节日文化冲击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基于中外合作办学院校学生类群分析[J].统计与管理,2015(05):155-156.

[4]赵红玲,杜根远.中外合作办学大学生党建工作“4+4”模式探讨――以许昌学院国际教育学院为例[J].许昌学院学报,2014(01):151-153.

[5]赵允玉.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中大学生文化素质现状分析[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4):107-111.

作者简介:简 丽(1971-),女,湖南张家界人,工作单位: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大学英语教学、翻译理论与实践。

第9篇:中外文化交流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习语转换文化交流

【中图分类号】H0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2)08-0010-02

一 引言

我们知道汉语语言博大精深,同样,英语语言也丰富多彩。两种都是高度发达的语言,因而都拥有大量的习语。习语是经过长时间的使用而提炼出来的固定短语或短句,大多具有鲜明的形象,带有浓厚的民族色彩。习语的使用使语言言简意赅,生动形象,富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表现力。但由于中英两国人民的文化背景、风土人情、生活习惯不同,加上英汉两种语言在语义、语法结构、修辞特点及表达方式上有很大差异,有些习语的运用给人的联想和感受不尽相同,甚至大相径庭。因此,习语翻译的好坏对整个译文的含义和质量有直接的影响。如何处理习语是翻译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二 直译

所谓直译,就是指在英汉转换中保留原来的形象和喻体。在英汉两种语言中意义和色彩完全对等的习语是不多见的,很多带有强烈的政治意义,明显的西方民主、地方、历史色彩的习语也采用了直译法。用这种方法处理习语,把西方习语移植到汉语中来,可以充分传播原语的文化,扩大读者的知识,而且可以更好地促进和丰富文化交流。例如,英语中的black horse(黑马)的典故出自英国作家本杰明·狄斯雷利的小说《年轻的公爵》。小说描写了一场赛马。比赛时,训练有素的良种马一直遥遥领先,不料快到终点时,一匹从未引人注意过的黑马却如离弦之箭冲过看台夺得冠军。从此“黑马”一词不胫而走,用来形容异军突起,爆出冷门的实力难测的竞争者。类似的习语还有walls have ears(隔墙有耳),be in the same boat(同舟共济),armed to the teeth(武装到牙齿)等。

三 替换喻体

替换喻体的处理方法类似于直译但不同于直译。替换喻体是指在译语中找到一个与原语中大体作用相同的形象比喻来替换习语。一般来说,当原语中喻体不为外国读者所熟悉或难以理解时,可以考虑用此种方法。例如,英语中有一个习语“drink like a fish”。英国是一个岛国,当地居民最早以航海打渔为生,所以对鱼非常熟悉,认为鱼的数量是无可比拟的,如果一个人善饮的话,英国人会形容他“drink like a fish”。对之相应的汉语恐怕只能是“牛饮”。因为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传统中国人在耕作时多使用牛,理解牛善饮的中国人有了与英语习语具有不同文化背景却寓意相同的“牛饮”。与之相反,中国人喜欢用雨后春笋来形容事物的迅速发展和大量产生。如果对一个英国人说“Big cities are increasing like bamboos in China”,他一定会大惑不解,因为英国没有竹子,甚至连“bamboo”都是外来词,自然不能理解雨后春笋是什么样子了。相应地,英语中的“mushroom”表达了相同的含义,因此,此句应改为:Big cities are mushrooming in China。类似对应的习语还很多。例如:teach a fish to swim(班门弄斧);kill two birds with one stone(一箭双雕);a black sheep one boy is a boy;two boys are half a boy;three boys are no boy at all(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

四 意译

有一些原语中的习语无法直译,否则会使得读者一头雾水,无法理解。在原语中找不到与其对应的形象时,可以采用意译的方法。例如,习语“born with silver spoon in one’s mouth”若译成“口含银匙出生”就不好理解,因为中国人不太懂西方风俗,而译成“出身豪门”就一目了然了。又如,习语“take French leave”,若译成“像法国人那样离开”会让读者感到莫名其妙。原来这则习语源于法国人的习俗,16、17世纪时,法国人出席宴会不向主人辞别就擅自离开,显得不懂礼貌。从此,“take French leave”流传开来,意指不辞而别,类似需要意译的一些习语还有as poor as a church mouse(一贫如洗),You can not eat your cake and have it.(世事两难全),bury one’s head in the sand(无视事实)等。

五 直译加注释

英汉比喻中有些民族文化特色很浓,用直译、替换或意译都不是很恰当,但又有必要保留原喻体的民族文化特色,特别是那些涉及地名、人名、历史故事、典故的翻译,往往需要说明它的历史背景和出处以后,才能充分表达它的意义。遇到这种情况时,最好用直译加注释的方法。例如,中国人对“东施效颦”这一典故非常熟悉,若把此成语译成“Tung shih imitating His shih”,会让外国人摸不着头脑,意译成“imitating others”也不妥当,这样原文中的民族形象和文化色彩荡然无存,无益于促进民族间的文化传播与交流,因此,比较妥当的方法是采用直译加注释的方法:“Tung shih imitating His shih (His shih was a famous beauty in the ancient kingdom of Yueh. Tung shih was an ugly girl who tried to imitate little frown that made His shih captivating but produced the opposite result.)”

这样就使读者一目了然。直译加注释可以充当文化传播的桥梁。而且,随着被译成外文的文学作品逐渐增多,读者对于异域文化的认识日益加深,他们愈加渴望了解异域文化,经典文学作品和各类作品中的习语翻译就是文化交流的途径之一。因此,译者可以在习语翻译中尽量反映文化背景,经过若干年的文化交流,读者通过阅读熟悉了习语典故,便可不加注释。如Aladdin’s lamp(阿拉丁的神灯),表示能满足人的一切愿望的东西;Pandora’s box(潘多拉的盒子),表示后患无穷。这些习语已经成为丰富汉语语言的多彩部分,不用注释,人们也知其来历并且用之恰当。

六 结束语

在具体的翻译中能否处理好文化差异和保留原文的形象特点是翻译成功的关键。当然,翻译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读者接受异域文化的过程是动态的,译者的翻译过程也应该是变化发展的。随着中外文化交流的不断加深,习语的直译或直译加注释可能会成为主要手段,因为这样有助于传播原文化,有助于不同民族间的文化交流,扩大读者的视野。

参考文献

[1]王俊梅.浅析英语翻译中的误区——习语[J].内蒙古电大学刊,2007(3)

[2]郑春华.从文化差异看英汉习语的翻译[J].考试周刊,2010(38)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