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科技发展的本质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会计职业发展;会计课程群;课程群设计原则
本项目为广东省东莞理工学院教研教改项目(项目编号:莞工教[2014]1号)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基于职业发展需求的本科会计课程群建设研究――以东莞理工学院会计学专业为例
收录日期:2014年8月20日
截至2013年底,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的人数超过16万,庞大的会计从业资格证人员中具有初级会计师职称有11,000多人,占6.87%,中级会计师职称还不到3,000人,占1.87%,高级会计师职称近100人,占0.08%。从统计数据来看,尽管东莞会计从业人员人数众多,但是高级会计人员却很少,所占比重也很低。东莞高级会计人才短缺,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地方院校在制定人才培养计划时过多考虑会计的基础理论知识的传授以及学生毕业时的就业率,并没有充分考虑学生职业生涯向高级会计师的进一步发展,即没有充分考虑学生向高级会计人才进一步提升所需要的素质、知识和技能。本文立足东莞理工学院,试图通过建立基于职业发展需求的模块化会计课程群,把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会计能力放在突出的地位,探索高级会计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和新途径。
一、当前我院会计专业课程设计存在的问题
从理论上来说,地方院校会计教育理念和课程设计应该围绕如何适应地方的社会经济发展,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来展开,但在实际上,整个课程体系的设置还是以传授会计基础理论知识为主,兼顾会计实务操作。例如,我校会计专业的课程体系设计为:公共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实践技能、专业拓展,但是这种会计课程体系的设计存在三个问题。
1、课程设计忽略了会计岗位级别对会计知识结构和工作能力的要求。一般来说,规模比较大的企业单位的会计人员,可以分成高低不同的四个级别层次:会计员、会计主管、财务经理以及财务总监。不同的行政级别层次对应不同的会计岗位,会计岗位的级别层次构成等级分明的会计职位。按照《会计法》等会计法规的规定和要求,不同级别层次的会计岗位有不同的任职资格基本要求。会计员需要会计中专毕业证、会计从业资格证;会计主管需要会计大专毕业证、初级会计师证;财务经理需要会计本科毕业证、中级会计师证;财务总监需要会计本科毕业证、高级会计师证。现行我院会计课程设计忽略了不同的会计岗位级别对会计知识结构和工作能力的要求,只讲一些会计通识的理论和实务,缺乏系统对基层会计工作岗位专业技术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更没有对学生的会计人生可持续发展给予指导和帮助。我院有些老师在会计专业《就业岗位指导》课程的讲授中,更是混淆会计岗位与会计职位的本质区别,忽视了会计岗位的级别层次性对任职资格、知识结构和工作能力的不同要求,殊不知,大学生必须从基层的会计员做起,要经过相当一段时间的磨炼,必须积累足够的工作经验,有了相当的工作能力以后,经过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部门的考核,才有可能提升为会计主管。大学生只有在会计实践中,不断学习,不断努力,才能逐级发展,而逐级发展的过程,就构成一个会计人的职业生涯。
2、课程体系和组织教学忽视了会计职业生涯发展的阶梯性、渐进性。从课程体系设置到教学组织,没有一个地方告诉学生,会计职业发展阶段是什么样的,要经过哪些阶段?在走进社会,从事会计工作以后,每个职业发展阶段应该如何做,需要有哪些必备的条件、知识和能力?每往前走一步,应该注意什么问题?要在哪些方面注意培养自己的能力,才能有机会获得职务上的升迁和收入的提高?
一般来讲,会计职业生涯发展是按部就班,逐步逐级上升的,绝大多数会计从业人员都要遵循这个规律和路径,除非是给自己家里办的企业做会计。大多数会计从业人员必须首先从基层会计工作做起,实实在在地做好会计记账,做好每一笔会计分录,做好每一张会计报表,在此基础上,才能透过会计报表的数字分析背后的本质现象,把握会计的规律。会计人员要善于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既要善于把握老板的意图,又要能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还要了解和熟悉本企业的采购、生产、销售的业务和情况。会计人员要不断积累经验和汲取教训,不断更新知识和提升能力,才能一步一个脚印做到主管会计、会计主管、财务经理、财务总监。如果你有战略决策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工作协调能力、企业管理能力以及好的机遇,再往总经理的职位发展。会计职业生涯发展的形状大致呈金字塔形,底部的人数最多,越往上走,人数越少。当上企业总经理差不多就到了金字塔的塔尖。
3、现行的课程开设没有充分关注到学生终生的会计职业发展。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活着,在满足生存需求后,更重要的是追求发展,追求在事业、财富、职务、社会地位的不断提升。目前,我院的课程开设和会计教学教育过分强调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虽然有一定的合理性和现实性,但大学4年的会计学习,仅仅是帮助学生找到一份会计工作,能养活自己,这样定位的目标也太短视了,就是中专会计毕业生也能找到会计工作,那就不需要读4年大学本科,只要读中专就可以。与读中专相比,读大学本科岂不是既浪费时间与浪费金钱?过分强调培养就业能力,实际上只关注到了学生一生事业发展的一个点,即毕业就业这一时间点,而忽视了学生终生的事业发展与人生追求。大学会计本科教育应该是成就学生终生会计事业的基地,不但要让学生凭借所学的会计专业找到会计工作,而且必须要让学生凭借在大学所学的知识体系、会计训练以及会计能力的培养,成就自己一生的事业和幸福生活。会计课程的开设以及会计教学必须跳出毕业时的就业能力培养的小圈子,树立以关注学生终生职业发展为宗旨的新的教育理念,要为学生终生会计事业的成就以及生活的幸福打下坚实的基础和道路指引。
二、会计职业生涯、工作能力以及任职资格要求
根据会计人员的职业生涯,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岗位,不同的岗位所需要的工作能力和任职要求也有所不同,如表1所示。(表1)
三、会计模块课程群设计的原则
1、坚持夯实学生基层就业能力的原则。课程设计应将培养基层会计人员和会计主管的作为重中之重,为学生构建全面的基层会计人员和会计主管所需要的会计专业技术知识结构以及掌握基本的会计实务能力,夯实学生作为会计员、会计主管所需要的工作能力,全面提升学生毕业时的就业竞争力,使会计专业毕业生能迅速融入会计从业领域。这是大学会计本科教育的重点和核心,也是会计模块课程群设计的基本要求。如果学生连会计从业领域都不能进去,毕业时连会计工作都找不到,就根本无法谈会计职业向更高层次发展。
2、坚持按职业发展级别层次设计会计课程群和组织会计教学的原则。根据会计职业生涯发展阶梯性和渐进性的特点,相应设计模块会计课程群。具体来讲,以基层会计工作岗位课程模块为基础,以中层会计管理岗位课程模块为核心,高层会计管理岗位课程模块为尖顶。在组织会计教学时,要依据不同的模块由低向高的级别层次展开教学。
3、坚持密切联系学生终生会计职业发展的原则。在以基层会计人员和中层会计人员的职业素养培养为核心为基础的同时,兼顾高级会计人员职业生涯发展教育,让学生了解作为会计从业人员的终生事业前景如何,让学生了解会计从业人员各职业生涯发展阶段对知识结构、工作能力和任职资格的要求,明确应该如何努力才能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向更高级别的会计管理岗位,成为会计高级管理人员。
四、会计专业课程群的具体设置以及组织教学
1、会计专业课程群的具体设置。根据会计职业生涯各阶段对知识能力和任职资格的要求,确定相应的课程群,如表2所示。(表2)
专业课程群是培养学生的专业技术知识和工作能力的重要载体。它是分级别层次的,从基层的会计工作岗位所要求的课程群逐级发展到高层的会计工作岗位所要求的课程群。以上课程可以根据需要以必修的形式开出,也可以以选修的形式开出。这种会计模块课程群的设计,改变了传统的会计课程体系结构。传统的会计课程群体系是将所有课程放在同一平台,是一种平面化的设计。这种以会计职业生涯发展为主线进行的会计模块课程群的设计,使整个会计课程群成为一个金字塔形的结构,它像上台阶一样逐步上升,呈现阶梯型,较好地体现了会计职业生涯发展的阶梯性和渐进性。
2、会计专业模块课程群的组织教学。在教学组织中,教师必须从会计模块课程群金字塔的底部开始,完成一个级别层次的课程教学和能力培养后,才能上升到新的更高级别层次,具体要求如下:
基层会计工作岗位的模块课程是金字塔的底部,是学生终生从事会计职业生涯的基础,一定要夯扎实,并注重会计专业基本技术能力的培养。在整个基层会计工作岗位模块课程学习结束后,必须对学生进行整个专业知识模块进行认真的考核,要求学生一要通过基层会计工作岗位课程模块综合测试,真正具备会计员的专业技术能力;二要考取会计从业资格证,取得会计从业资格。
金字塔形会计课程群的第二级别层次是基层会计管理岗位模块课程。在这个模块课程中,不但要使学生具备进入会计领域的专业技术知识和工作能力,而且必须培养学生最起码能发展到会计主管所应掌握的专业技术知识和工作能力,并要能通过该课程模块的综合测试以及通过初级会计师职称的考试。
金字塔形会计课程群的第三级别层次是中层会计管理岗位的模块课程,这是会计专业的拓展模块课程,为那些学习能力比较强的学生准备的课程。学生通过前两个课程模块的学习和考试后,可以申请选修该课程模块。该课程模块学习结束后,要求学生能通过模拟的中级会计师考试,并对学生进行注册会计师课程辅导,希望部分优秀学生具备通过注册会计师考试的能力,毕业之后两年左右就可以通过中级会计师职称的考试。
金字塔形课程群的第四级别层次是高层会计管理岗位的模块课程,是为从业多年的中层会计管理人员开设的职业培训提高课程,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可以选修,为进入会计职业金字塔的塔尖打下基础。
各级别层级会计模块课程群都要开设相配套的实践课程和相应的拓展课程,目的是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政治素质、心理素质,高度的责任感、强烈的事业心、与人交往的能力、自我学习能力。
主要参考文献:
[1]雷炜.高校课程建设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1.
关键词:本科生;班主任制;生存困境;发展出路
一、本科生班主任制的存在基础
虽然在具体工作中本科生班主任制面临着许多的困难,但根据国务院、教育部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规定以及我国高等教育的实际情况,本科生班主任制具有其存在的独特条件与基础[1]。
二、当前本科生班主任制的生存困境
三、本科生班主任制的发展出路
关键词:台湾技职教育;应用型本科;借鉴
作者简介:熊颖,女,同济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在读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应用型本科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9.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7518(2008)15-0055-03
我国台湾土地面积狭小且又四面环海,自然资源缺乏,但仍创造了经济奇迹,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其中重要原因之一是丰沛的人力资源。技职教育特别是高等技职教育在台湾经济的发展史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其经济的腾飞培育了大批的技术人才,是创造台湾经济奇迹的功臣。
一、台湾的高等技职教育及其发展
台湾的高等技职教育涵盖了科技大学、技术学院及专科学校。学制包括专科、大学部即本科与研究所。具体来讲,台湾的高等技职教育(higher technological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包括科技大学、技术学院、大学附设技术院系及专科学校等技职教育领域。随着时代环境和教育发展的变迁,台湾的高等技职教育关切的主轴重点亦有所不同。在1990年以前,高等技职教育的探讨以专科学校教育为主;但在1990年以后,技术学院、科技大学的数量及在校生人数都远远超过专科学校,从而成为高等技职教育的重点。因此,台湾的高等技职教育目前所探讨的范畴,除专科学校外,主要以技术学院、科技大学为重点。从学制上看,主要以大学部的本科为主。
台湾高等技职教育的发展同样受到经济的制约和促进。1950-1970年代是台湾经济发展的新时期,其经济结构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型产业调整。为了配合经济发展的需要,台湾教育的重心由普通教育向技职教育倾斜。1968年台湾实施九年“国民教育”,停办初职,鼓励增设职高,同时优先扩充专科教育,以提升基层技术人才的水平并培育中级实用专业人才。此时,台湾的专科教育获得了较大发展,专科学校逐渐从普通高等教育体系中分离出来,并成立了“专科职业教育司”,进一步为台湾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培养技术人才。1974年,台湾成立了第一所技术学院――台湾工业技术学院,招收专科学校及职业学校毕业生入学,以培养高级技术人才。从此,台湾的技职教育开始进入高等教育层次,并形成了职业学校、专科学校和技术学院三阶段实施的技职教育一贯体系。1980年代起,为缓解升学压力,台湾积极筹建大学附设技术院系和专科学校。并在1996年推动绩优的专科学校改制技术学院并附设专科部;鼓励绩优的技术学院改名科技大学。这些措施使得台湾的高等技职学校及学生数都得以快速扩增。1997年,台湾成立了台北科技大学以培养研究生和博士生。至此,台湾的高等技职教育形成了以专科学校、技术学院、科技大学为主体的完整而独立的教育体系。
二、台湾高等技职教育的特点
(一)定位明确
台湾对技职教育的定位力求与普通教育差别明显。目标主要在于配合经济建设的需要,提供优质、适量的技术人才。台湾的高等技职教育尤其强调技职教育“适应产业与社会发展需要”的立命准则。“其系科(专业)设置以职场工作为核心,而不是以学术研究为核心。课程设计基于职场的工作需要及技职教育系统学生的特质,培养职场所需能力,使学生得以衔接所学,成为各级各类技术人才或专业人才。”在这一系列的原则指导下,各类高等技职学校确定了自己的职责和培养目标。专科学校主要是提供应用科学和实用技术技能等方面的课程,以培养中级实用专业人才为宗旨;技术学院则是以培养技术、工程和管理领域的高级专业人才为目标。
(二)体系完备,纵横交错
台湾的高等技职教育不仅自成体系,而且体系内部也是纵横交叉。专科学校有两种学制:一是招收初中毕业生修学5年(简称五专);二是招收职业高中学校毕业生修学2年(简称二专)。技术学院和科技大学属于本科层次的高等技职教育,学制上分为大学部和研究所两部分,大学部又分为2年制(简称二技)和4年制(简称四技)。五专和二技的毕业生都可以在技术学院再读两年以达到本科学士水平,相当于大陆的“专升本”教育模式。四技的毕业生可直接达到本科学士水平,并且技术学院和科技大学都可以培养硕士、博士。由此可见,台湾的高等技职教育已经构建出有专科(二专、五专)、本科(二技、四技)、硕士和博士的多层次、多规格的完整而合理的立交桥式教育体系,打破了直达车式的传统教育模式,允许与普通高等教育之间的生源交叉,建立了一种交互的多轨式可分段选择的升学渠道。从而,既保证了经济发展对人才技术能力提升的需要,又满足了学生与家长对升学深造的渴望。
(三)本科层次的高等技职教育规模逐年扩大
台湾的高等技职教育在上世纪90年代以前是以专科为主,本科阶段的技职教育比率较小。然而,近年来社会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发生了变化,专科层次的技职教育已经不能满足台湾民众及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台湾当局出台了一些措施,逐步扩大本科及以上层次的技职教育规模,为技职学校的学生提供更多的深造机会。其发展的重点是放在大学以上层次的技术学院和科技大学,培养较高层次且实务能力强的技术人才,以适应经济建设的需求。如台湾的教育主管部门在1996年制定了《大学及分部设立标准》,规定独立学院具有12个以上系科,三个学院的规模,办学优良者即可申请改名为大学。在普通高等教育体系方面,台湾于1996年出台一项政策,让普通大学附设二技,以衔接专科学校的课程。通过改革,台湾高等技职教育层次已经逐渐高移,本科层次的高等技职教育规模也逐年扩大。
(四)课程建设的特色化
台湾高等技职教育本科开设课程的最突出特点是制作“实务专题”。本科阶段的技职教育没有毕业设计,而将实务课程作为本科阶段高等技职教育的重要教学环节,在实务中学习掌握技术是其关注的重点。在第三、第四学年安排专门“实务专题”制作课程,一个实务专题一般需要1年到1年半的时间才能完成,题目来自各行各业,可由教师确定也可由学生自己获取。“实务专题”是台湾技职教育本科课程与普通大学本科课程相区别的重要标志之一。其目的与作用非常明确:是为了满足科技与产业发展的用人需求,通过实际专题的制作来培养学生自行获取信息和应用所学专业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实务专题”课程的实施,在培养学生分工、协调工作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的精神;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人生观以及在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人格品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与职业素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三、台湾高等技职教育的两个问题
台湾的高等技职教育特点和优势明显,特别是本科层次的技职教育比大陆应用型本科的发展更为成熟。但是,台湾的高等技职教育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定位问题
通过下表可以概览台湾技职教育发展过程中技职院校数的变化。不难发现,以2005年与1998年相比较,科技大学差不多翻了两番;技术学院增加2.6倍多;大学附设二技院增加了1.5倍多;而专科学校、职业学校却分别减少了三分之二和四分之一。呈现出专科学生人数比例大幅下降,大学部及研究生人数大幅上升的情形。
由于高等技职教育的大幅扩充,技职体系的学生升学道路拓宽。专科改制为技术学院的风潮,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学生对学历的追求,但也导致了高等技职教育的教学转变为以升学为导向,未必符合社会对人力资源的要求。
台湾早期高等技职教育的工具色彩较浓,其目的是为适应台湾经济发展需求培养产业技术人才,各级技职教育均以培养劳动力及安置就业为目标,具有终结性教育的性质,与普通教育的差别十分明显。但随着教育对象普及化、课程多元化、学制弹性化的发展,高等技职教育的目标已逐渐失去以往终结性职业养成教育的特色,而转变为以学生个人生涯发展准备为主,其与普通高等教育的区别会日渐模糊;未来高等技职教育,特别是如何理清硕士和博士的培养定位问题,实在是非常重要。
(二)师资问题
目前台湾的高等技职教育教师主要是由师范院校培养,虽能保证一定的学历和学识水准,但缺乏产业的实务经验。对于如何将师范院校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职学校所需的实际相结合这一问题,长期以来一直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与此同时,技职学校为了快速升格和改制,大量招收具有高学历的师资。这些教师虽有完整的基础理论知识,但缺乏实践经验和技能知识,上课仍以理论导向授课,难以适应和满足学校教学的需要,以致教师的专长与现实环境相脱节。此外,台湾高等技职教育的教师晋升的审查制度与一般大学并无不同,虽然也考虑年资及服务成效,但关键的依据是博士学位,或是学术研究成果。技职教育原本就是以培养技术实务导向的学生为目标的,鼓励技职教师钻研实务技术,发挥技职教育的实务特色才是重点。而且技职教师的进修对提升教师的教学业务和待遇并没有太大的帮助,故大部分教师进修意愿不高。长此以往,技职学校的教育质量也就很难提高了。
四、对大陆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借鉴和启发
当前,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应用型技术人才的培养已提高到大学本科层次,有的国家和地区还通过大学本科和研究生层次共同来培养技术型人才。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的加快,不仅要求人才数量的增加,而且对人才的结构有新要求。从人才市场发出的信息可以看出,目前较缺的是两类人才:一是高层次的尖子人才,二是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我国高等学校虽然每年有近百万的毕业生走向工作岗位,但这两类人才远远满足不了社会需求。培养高层次的技术人才迫在眉睫。
(一)高等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定位
大陆的高等应用型教育应明确定位于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即应用型本科教育。应用型本科层次人才可定义为主要在生产第一线或工作现场从事为社会谋取直接利益,运用成熟的技术和智能将工程型人才的设计、规划和决策转化为物质形态的产品,并能参与工作现场和生产第一线管理的人才。
目前,大陆本科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处于起步阶段,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已认识到发展应用型本科教育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也认识到必须在理论和实践层面,从重学术教育转向发展多样化的高等教育。我国台湾地区的本科及以上层次高等技职教育比大陆的应用型本科教育先行一步,我们应学习台湾在发展高等技职教育方面的经验,为大陆发展应用型技术本科、培养高层次的技术人才提供借鉴。
(二)给予应用型本科教育应有的地位
在台湾,高等技职教育与普通教育是平行的两条通道。两者的差别是在教育类型上,而不是层次上。作为第二条通道的高等技职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一样有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这不只是为了教育层次的平等而平等,而是从经济发展、社会需求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我国台湾地区高等技职教育的发展切合由劳动密集型到技术密集型再到高科技知识密集型的发展趋势,相对应的由中等技职教育到专科教育再到技术学院和科技大学等一系列推进发展。大陆目前的产业结构比较复杂,处于劳动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和高科技知识密集型共存的状况。但是不同地区,所占比重各不相同。因此,发展应用型本科教育必须因地制宜,走多样化道路。在大力发展专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的同时,在经济发展比较发达、文化基础较好的地区,可以允许优先开展本科层次的高职教育。
(三)若干问题思考
1.理念问题。台湾的高等技职教育已经形成了发展高等技职教育的理念、价值观和学术氛围,使高等技职教育的定位、教育目标、课程设计、评价等在人们的头脑中形成了符合高等技术人才培养规律的共识与做法。在大陆发展应用型本科教育也需要创造良好的内、外部环境,形成符合客观实际的办学理念。
2.实训问题。台湾的高等技职教育十分重视所谓的“建教合作”,就是大陆所说的产学结合和校企合作办学。台湾学者对建教合作下的定义是:建教合作是一种在政府鼓励、监督与制订的办法下,为发挥教育与训练的功能,学校与事业机构合作办理与教育目标相关的教学方案。政府对致力于校企合作的企业给予政策上的鼓励和奖励,特别是对在建教合作中接受学生的企业。由于政府有明确的政策引导,这样就能调动企业的积极性,这点和德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做法颇为相似。我们要依靠企业、行业办职业教育,就必须首先明确政策导向,解决企业关心的问题,而这恰恰是大陆的企业对校企合作积极性不高的原因之一。
3.职业资格证书与学位问题。台湾的高等技职教育非常重视“证照”,即大陆所说的职业资格证书。目前台湾主要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分为两大系统:一是考试院办理的专门职业及技术员考试,共分高级、普通和特种考试三类;二是“行政院劳委会职训局”办理的技术士技能鉴定,共规范162个职类,实施办理124个职类,每个职类分甲、乙、丙三级。学生考取“证照”的数量列入教育主管部门对升格学校的审查范围。目前,大陆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证出多门,标准混乱,多头管理,无序竞争。如何在大陆的应用型本科教育中鉴定职业技能、建立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制度、完备职业资格标准体系、整合职业资格培训资源是发展应用型本科必须面临的难题。
学位是受教育者接受教育的程度和取得成就地位的象征,台湾的高等技职教育和普通教育是不同类型但等值的关系。在大陆发展应用型本科教育也应建立相应的、得到社会认可的学位,这样才能从根本上确立应用型本科的法律地位。
参考文献:
[1]刘振天.关于大学理念的再思考[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7(5).
[2]康乃真.发展迅速、形式多样的台湾技职教育[J].南京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12).
[3]张晓峰.台湾职业技术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及其对我们的启示[J].职业技术教育,2001(25).
[4]杨金土等.对技术、技术型人才和技术教育的再认识[J].职业技术教育,2002(22).
[5]黄鸿鸿.台湾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特点[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4(11).
[6]黄志坚.台湾职业技术教育的成功经验及启示[J].教育与职业,2005(22).
面对现代科技发展的伦理问题,哲学需面对与回应现实问题并作出诠释。而理论上如何构建中国特色的科技伦理学理论体系,实践上如何强化在全社会弘扬科学文化和科学精神,推动科学技术的可持续发展,这是科技伦理学的当代使命。杨怀中教授的新著《现代科学技术的伦理反思》丰富并完善了现代科技伦理学的理论体系,为现代科技发展伦理难题的深入研究拓展了思路。
该著作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从分析现代科学技术引发的伦理问题入手,着重研究科技伦理思想的历史嬗变、科技伦理思想的精要、科学技术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等重大问题。通过对科学技术与伦理道德辩证关系的分析,强调科学技术既是一种物质性实践,也是开拓性的社会伦理实验,并从科学技术可持续发展的伦理向度、科技文化尤其是科学精神的伦理意蕴等视角,深刻揭示了现代科学技术的伦理本质及其表现。在此基础上,研究科技进步与道德建设互动系统及其运行机制,进而提出了当代中国科技伦理建设的若干对策和建议。窃以为,《现代科学技术的伦理反思》一书至少表现出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其一,凸显问题。哲学研究呈现出的问题意识是哲学在当今时代体现出的最突出的特点。面对现代科技发展呈现的各种现象,作者能准确地发现问题。作者认为,在现代科技与社会的相互作用中,凸现出的问题既有科技本身的,也有科技发展产生的负效应,这些问题无不与人有关,并突显出文化的特质。在发现问题的基础上,作者勇于面对问题,强调要走出西方学者提出的 “二难推理”,要面向科学技术的发展带来的难题与传统道德面临的严峻挑战。最后,善于解决问题。在书中,作者提出了科技伦理建设的多维视野及当代中国科技伦理建设的运作策略,这为合理解决当代科技伦理问题提供了参考,对当前的社会发展与社会建设具有一定的意义。
其二,强调实践。本研究内容紧扣时展的脉搏,强调多学科的应用,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全新的理论与方法来指导科技发展的实践。同时,立足于我国科技发展的历史与现实,分析了科技伦理思想演进的历史,科学技术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通过对发展历史的考量,为现实的科技伦理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有益的借鉴。本研究还形成当代中国科技伦理建设的思路,这些思路包括:社会层面的科技可持续发展;伦理视野的科技文化建设;个体层面的科技发展与道德观念等。实践探索上,强调可操作性,以科技发展为视域来探讨伦理环境建设的内容和意义,对当代科技发展与科技文化建设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其三,注重创新。对科技与道德的关系,作者认为,科学技术和伦理道德都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产物,科技进步与道德建设是一个双向互动的系统。科技进步促进道德建设,并为道德建设提供物质基础;道德建设又推动科技进步,为科技发展把握前进方向。但是,科技进步与道德建设互动是有条件的,其运行重在建设;对科技在文化中的作用,作者提出科学技术进步是先进文化建设的第一推动力。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必须高度重视建设先进文化、发展先进文化,而要建设先进文化、发展先进文化,就必须高度重视科学技术文化建设,重视科学技术进步和创新,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在全社会弘扬科学文化;对科技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作者认为,科学技术是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关键,但是科学技术促进可持续发展必须建立在科学技术本身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把可持续发展引入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思想中,就是要强调科学技术发展不是为了追求单一的经济增长逻辑,而是把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同人类社会、环境相协调,即通过满足发展系统中的各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依存、协调发展来促进整体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其四,把握规律。作者认为,科技伦理学的兴起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回应现代社会发展面临问题的客观需要,当然也成为科学技术之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及其学科建设的历史必然。在此理念下,作者进行了一些理论的创新。研究从现代科技伦理问题入手,对科技伦理学的理论进行全面梳理,构建形成了全面系统的科技伦理学理论体系。作者认为科技伦理学作为一门交叉学科,它需要研究科学技术与伦理道德的关系;作为一种职业伦理学,它需要研究科学技术道德现象;作为应用伦理学,它还需要研究具体科学技术领域中的道德问题。对科技与伦理的内在关系的探讨方面,着重从科学技术的伦理本质、科学技术与伦理道德相互作用的内在机理、科技进步与道德建设互动系统及其构建、伦理道德影响科技发展的方式和途径以及科技发展的伦理环境建设等层面展开研究,为科技伦理学的理论研究奠定了基础;在科技职业活动领域,作者认为,加强科技道德建设就要有科学家与广大科技工作者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要充分发挥科学家和广大科技工作的自律作用;在高科技应用伦理层面,作者探讨了具体科技领域的伦理问题,包括网络伦理、宇航伦理、生命伦理及核伦理等。作者还对高科技引发的伦理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认为高科技发展受到社会伦理道德的规范和约束,需要对高科技发展进行反思与调控。
关键词:应用技术类高等院校 科研战略 对比研究 现状 意义
2014年2月2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做出了“引导部分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的战略部署。应用技术类型高校的核心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应用技术型人才,科研是具有创新能力的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支撑。科学研究,是推动教师跟踪应用技术的世界发展前沿,提升自身工程技术素质,从而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应用技术型人才的最经济和最有效的手段。
一、目前国内外应用技术型高校发展的现状对比
(一)国内应用技术型高校发展的现状
我国正处于发展应用技术型高校的初始阶段,学校还处于转型期。目前的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大部分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仍采取与研究型大学评价标准区别不明显的普通高校评估标准;二是其现行的招生制度、教师聘任、专业设置、科学研究等受到制度的制约。这些问题严重阻滞和影响了应用技术类高校的发展。针对目前现状,我国很多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已经意识到,只有转变办学理念,彻底向应用技术类型高校转型才是学校的根本出路,国外应用技术高校发展的良好经验可以为我国提供较好的借鉴。以沈阳工程学院为例,其“十二五科技与产业发展规划”就高瞻远瞩地提出要建设国际合作联合研发基地,对国际先进科技资源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二)国外应用技术型高校发展的现状
国外发达国家的应用技术大学历经几十年,发展比较成熟,在办学定位、体系构建、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进行探索与创新,取得了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经验。我国应用技术类高校的发展刚刚起步,具有一些自己的特色和战略部署,只有综合分析,有选择地吸收借鉴,才能提出适合我国应用技术类高校的发展之路。
二、中外应用技术类高等院校科研战略对比的重要意义
(一)通过中外应用技术型高等院校历史沿革、地域经济和社会环境的对比研究,找出中外应用型高等院校制定科技发展战略规划的指导思想的差别
指导思想是科技规划制定的灵魂和基础,取决于制定主体对科技发展规律、现状、趋势的认知,对高等院校主客观环境的全面分析和对高等院校自身发展的愿景。可以说,指导思想是科技活动的基础,贯穿于规划的整个过程中,起着确保选择和决策的方向性和科学性的重要作用。同时,指导思想对高等院校的科技发展起到引领的作用,它结合了高等院校自身的发展方向、教育思想和办学理念,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指导思想,指导高等院校职能的发挥、管理制度和创新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并及以此为指引,科学、审慎地确定科技发展的目标、战略和主要任务,最终促进高等院校职能的发挥。
(二)通过中外应用技术类高等院校科技发展规划具体指标的对比研究,发现国内外应用型高等学校科技发展目标的差别
高等院校科技发展目标是对高校科技实力的一种综合评判和未来科技发展前景的一串描述性、预示性数据,它不是单一的,而是多样性的;不是凭主观判断的,而是由一套指标体系和合理的定量评价方法评价出来的。各种指标的比例,都影响到最终的高校科技发展实力、发展速度、发展方向、创新能力乃至竞争力。发展目标则是制定发展战略的关键,取决于高等院校在明确位置、办学特色和优势的基础上,对自身的准确而有特色的发展定位,体现学校的使命和发展愿景,这个定位决定了科技规划的目标,进而决定了科技规划的发展战略。科技规划的发展目标是制定和实施科技规划的核心,决定了高等院校的科技发展战略,从本质上来说,发展目标的确定是高等院校在包括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研管理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等目标的达成过程中发挥科技规划作为科技政策的导向功能、协调功能和控制功能的充分体现。因此,构建一套合理的可持续发展的高校科技发展目标,具有很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三)通过中外应用技术类高等院校科技发展规划具体指标的对比研究,从各项具体指标上分析其发展途径的不同
发展途径是高等院校在规划期间对自身科学技术发展的具体部署,是对科技发展目标和战略的具体阐释,包括立足于国情、区域经济、科技状况和自身的发展需求,确定若干重点学科领域,掌握若干关键技术,实施若干重大科技项目,并对基础研究和相关前沿技术做出超前部署,提高创新能力,引领区域科技和经济社会的发展等。发展途径是在符合科技发展目标和战略的基础上,围绕高等院校自身发展和地方产业的需求来部署,发展途径的确定涉及到很多学科领域和利益相关者,在具体应用时发挥了高等院校的各种优势。发展途径能够确保高校科技规划各项任务的落实,解决体制和机制问题,针对发展指导思想和目标制定和完善相应的政策和措施,有利于规划目标和任务的完成,并根据规划的实施进展情况不断地加以丰富和完善。
三、结语
因此,通过对中外应用技术类高等院校科研战略的对比,找出可以借鉴的经验,大力提高我国应用技术型高校的科技创新能力,整合其科技资源,发挥其科技与产业优势,促进其学科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高,早日实现国内应用技术类型高校的发展建设目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参考文献:
[1]Federal Ministry for Education.The Arts and Culture in cooperation with Federal Ministry for Science and Research,2013.
【关键词】马克思 科技价值思想 现代化 【中图分类号】A8 【文献标识码】A
在马克思的理论视野中,科学技术是与社会经济结构、政治结构、文化结构等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它不仅仅是一种物质手段和物质工具,具有物质方面的价值,而且同时具有自然价值、人文价值、社会价值等多方面的r值。随着时代向前发展,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越来越突出,在物质生产力和精神生产力中发挥着越来越关键的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以马克思科技价值思想的相关理论和观点为指导,有力推动经济文化、社会文明的发展,促进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
科技所担当的终结现代性困境、指向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价值,必定会得以最终展现
马克思通过对社会发展进行系统、全面的研究,阐明了科学技术既是物质发展的表现形式,也是人类精神文化发展的体现。科学技术在社会中具有多重价值,它对于发展物质生产、提升精神文化、促进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价值。
科技进步是物质生产发展的根本力量。马克思关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思想是其科技价值思想的核心部分。在资本主义社会,科学技术在生产中的重要作用日益明显,马克思提出了科技向生产力进行转化的观点,科技的力量在推动社会劳动生产力的进步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第一,科技进步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集中体现。科学技术及其应用的产物本身就是物质文化的一部分,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第二,科学技术直接推动着物质生产力的发展。第三,科技进步成为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内在驱动力。
科技进步是提升精神文化的强大动力。马克思认为,科学技术的产生和发展不仅满足人类基本的生存需要,而且对人类高层次需要的满足也起着重要作用。资本主义社会科技的发展影响着社会精神文化领域,丰富和改变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首先,科学技术是精神文化的核心构成部分;其次,科技进步提高了劳动者的知识和文化水平;再次,科技发展推动思想文化的更新;最后,科技革命创造了先进的通讯、传播手段,使人与人之间的日常交往变得更加便捷,伴随科技发展而出现的新技术设备、物质手段等,为休闲娱乐、业余文化生活提供更广泛的自由选择。
科技进步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有力支撑。马克思在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过程中,肯定了科学技术在处理人与自然和谐关系中的特殊意义,认为科学技术能通过其特有的功能解决人与自然相冲突的问题,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马克思针对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的问题,揭示了资本追求利润最大化趋向所带来的困扰人类的种种矛盾,看到了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负面效应。马克思将科技发展与维护自然生态平衡看作是同一个历史过程,基于资本主义社会中科技发展与保护生态环境,以及物质生产发展之间的冲突,告诫人们要确立社会生态思想,通过科技对人和自然的关系进行协调,推动人和自然和谐发展。
科技进步是人全面而自由发展的重要保障。马克思充分肯定科学技术在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中的作用,认为它是人确证自身本质的正面活动,是终将导致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所需要的物质基础。首先,科技不单单是人的本质力量的直接展示结果,更是人的本质力量的直接确证。可以说,科技的发展体现了人的主体能力的提高,以及自我价值的实现。其次,科技进步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物质条件和时间保障。最后,马克思对因科技异化而造成的人的异化、不利于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状态进行了全面揭示。
马克思论述了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同时,通过对劳动异化、科技异化的批判揭示出资本主义社会的现代性困境,确认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科学技术的内在本性使命与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存在着不可克服的矛盾,导致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分离,科学技术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相割裂,科学技术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马克思坚信,科技所担当的终结现代性困境、指向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价值,必定会得以最终展现。
马克思科技价值思想的当代意义
由于固有的局限性,资本主义社会不断发展的科学技术不能展现其对社会的真正价值。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从根本上能够更好地克服劳动异化、科技异化现象,消除科技在资本主义社会运用的弊端,发挥科技对经济社会的全面作用,从而使科学技术向着有利于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方向发展。坚持马克思科技价值思想,就要遵循以人为本理念,重视科技的人文价值、精神意义、社会效果和生态效应,摆脱和超越关于科技的单纯功利性的思维定势。
推进科技创新,大力发展生产力。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转型时期,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国际竞争日趋激烈,要进一步认识科学技术对经济深刻变革和人类社会进步的作用,客观估量科学技术在推动现代生产力发展中的重要战略地位,促进科学技术与社会物质生产过程的结合,使科技成为生产力发展中的关键要素。党的十报告指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要创新发展科学技术,推动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就要以科技体制创新来更好地优化配置各种市场生产要素,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在知识经济时代,走创新型发展道路,依靠知识创造和知识的创造性应用,取得新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同时,要处理好资本逻辑与科技价值实现的关系,在利用资本逻辑追求利润最大化趋向来发展社会生产的同时,对其加以正确地引导和限制。
运用高新科技,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当代日益发达的科学技术以及不断发展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使大众文化成为建构人们日常精神世界的重要方面,形成精神文化生活的现代性状况,显现了人们的精神领域趋于平面化和同一性。人民群众期待更多更高层次的精神文化产品和服务,享受更优越的精神文化生活,所以要运用高新科技为精神文化建设、提高思想文化水平服务,要积极引导人民群众建构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形成学科学、用科学、爱科学、讲科学的社会风气和民族精神。
正确看待科技价值,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当前,在工业文明进程中还存在着科技创新以经济利益最大化为目的的弊端;因片面强调经济发展而损害生态环境的不良现状;科技的过度使用在给人类带来富足与便利的同时,也造成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在人类加强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同时带来资源危机;科技进步在增强人类环境改造能力的同时造成比较严重的环境污染等问题。因此,要着力倡导科学技术的生态化,在科学理论指导下使科学技术成为协调人与自然的重要动力。第一,使科学技术成为实现生态文明的关键。要加快科学技术整体进步的步伐,将信息技术、电子技术、生物技术等新兴科技运用于生产、生活以及环境保护等方面。第二,凭借科技力量、依靠科技手段建立有效的生态环境保护体系。
推进科技进步,促进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科技进步与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资本主义社会的劳动异化和科技异化造成科技与人的疏离,科技在带来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变成一种操纵和统治的力量,人类进而丧失全面而自由发展的条件。而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的根本利益具有一致性,科技的发展空间越来越大,从而服务于人的发展以及社会发展。我们要在以科技推进社会和人的发展进程中避免科技异化,积极探索合理的科技发展战略,实现科技的生态化、绿色化、人性化,最大限度地体现科技的积极意义,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向前发展,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
【参考文献】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
【关键词】舞蹈;电脑;科技;发展
现阶段,随着电脑科技的发展、进步与普及,可供艺术家挥洒的空间将更加宽广。然而,舞蹈艺术的处境则比之前任何一个阶段都显得严峻,舞蹈不只是与舞蹈竞争,其对手包括所有可快速吸引注目的资讯内容。这一趋势,从当今世界大型舞团的经营困境便可得到验证。因此,应引起舞蹈人士的高度警觉。面对人类身体在资讯时代的处境,与人类文明发展能否继续重视舞蹈艺术有着很深的关系。当前,从各种舞蹈电脑辅助工具的开发历史不难了解,不论是舞蹈记录、舞蹈史料保存、电脑编舞,还是其它与舞蹈相关的电脑辅助工具,都累积了无数的专业投入。所以,舞蹈科技的发展势在必行。其具有以下特性:
(一)舞蹈科技的先驱者多半具有电脑科技背景或是电脑设计师,基于对舞蹈的嗜好,尝试把工作与兴趣相结合,从事舞蹈电脑辅助工具的研发。
(二)专门开发多发生于实验室、多媒体研究室、大学舞蹈系里研究软硬件的开发机构。
(三)舞蹈科技的研发不同于其它研究领域,其多数是由多人组成的研发小组开展工作的。
(四)电脑普及化后,个人研发逐步崛起,许多舞蹈专业人士在掌握电脑专业知识后便可借助其辅助工具设计创作。
(五)舞蹈科技与电脑软硬件技术发展息息相关。每当电脑业界展现关键技术,相对应的舞蹈应用工具和因互动控制技术而产生的新表演便应运而生。
从上述舞蹈科技发展的特性可以看出,近年因网络技术的发达,舞蹈领域出现了新面貌。舞蹈研究和讯息交流只要通过网络就可完成。舞蹈群体讨论区、舞团网站、虚拟剧院、票务系统等传播媒介更加多元化,新的电脑辅助工具酝酿着新舞蹈的诞生,电脑科技定会在舞蹈未来的发展中扮演极为重要的角色。因此,可以从以下五条途径初步探究舞蹈科技发展新趋向。
1.舞蹈科技发展中的实用性问题有待于改善
舞蹈科技在国外历经三十年的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就电脑辅助研究工具、舞蹈数位资料库、即时互动系统、高级动画编舞软件和虚拟舞蹈编导等项目而言,总体尚未脱离起步阶段。舞蹈科技的发展,其实用性的考量是一个重要课题。当前编舞者创作舞蹈动作,在转移至舞者身上的过程几乎没有具代表性的方法,它是一个人身体动感经验的分享,转移成另一个人的身体动感经验,这是电脑科技很难模拟与替代的。许多针对舞者与编舞者及教学所设计的软件也很少被当成实际辅助工具来使用。电脑科技的渗透也并非给舞蹈工作者的生活带来明显的便利,这或许与舞蹈艺术的特性有关。但是,随着电脑科技的持续进步,其实用性问题的改善指日可待。
2.电脑科技的参与对舞蹈艺术的发展掀起了对舞蹈本质的探讨
回顾现代舞的发展,其追求原创的精神与舞蹈科技的探索不尽相同。研究者认为,虚拟舞蹈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要盖棺定论为时尚早。电脑科技在舞蹈创作上的应用,不只在于取代人体,它的积极意义在于延伸和拓宽人类感知的极限。
3.发展舞蹈科技是提高舞蹈艺术生产力与竞争力的必然趋势
舞蹈科技的发展对舞蹈艺术的发展具有正面意义。我们处在一个历史的转折点,实体接触将被虚拟接触所取代。舞蹈艺术是以人类身体与原始动作欲望为媒介而发展的艺术。在社会逐渐迷恋虚拟事物价值的时代,研究者认为,舞蹈应被赋予寻回物质实体世界与人体自身价值的任务,需要大力推广与发展。在舞蹈艺术领域中不论研究、创作、教学和推广等工作,电脑最起码应分担其类似重复的劳力工作和长时间运算的工作,只有这样才能提升舞蹈艺术的生产力和竞争力,使之得以持续发展和壮大。
4.舞蹈科技发展必须面对资讯科技应用的盲点
电脑科技媒体对舞蹈的辅助运用往往在舞蹈美学的构建上。我们必须谨慎考量,创造舞蹈科技逻辑不能以牺牲舞蹈艺术逻辑为前提。事实表明,结合电脑科技的舞蹈作品演出,其表演容易局限于科技装置的炫示,而舞蹈的艺术性却所存无几。多媒体其实只有一种,即“电脑显示器”,而舞蹈艺术是身体的艺术、动作的艺术、人性的艺术,在舞蹈中使用数位科技、数位资讯不再是以物质世界的原始形式去体现。所以,把全部工具集中在电脑桌面上,虽然对部分工作便利,但同时也冒着失去原有体系中的知识与支持的危险。因此,编舞软件创作的成功,并非只是电脑软件开发而成功,其最重要的支撑还在于舞蹈专业知识。
5.围绕电脑科技产业的优势提出后续研究的合理化建议
舞蹈科技的发展基于同时具备电脑与舞蹈两方面专业知识的人才或电脑科技与舞蹈专业人员的工作群组。研究者认为应以大学院校为基地,着眼于专业艺术教育,做好新形态艺术与技术专业人才的培育,鼓励艺术系所与科技系所的跨界交流,合作开发辅助工具,尝试新形态艺术创作,唤起政府与科技产业界、普通大众与文化艺术专业人士的重视,并投入更多的财力和资源。为此,特提出几项合理化建议:
5.1 舞蹈创作辅助工具的再开发。目前舞蹈创作使用的电脑辅助工具,距离普及实用还有很大的空间,特别是编舞软件与排练软件的研发与改进,亟待后续研究者的精心设计与投入。
5.2 虚拟实境技术在舞蹈重建上的运用。在虚拟的平台上将舞蹈研究考证的成果作视觉化呈现。这种研究方式目前虽然不多见,但其研究价值尚存,望能引起后续研究者的兴趣与投入。
结合现代林业科技发展的特点,从不同角度分析现代林业科技发展为园林建设带来的启示。
关键词
现代林业科技;园林建设
随着近年来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林业研究开始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林业科技也随着城市发展得到了不断提高。在园林建设过程中应该积极借鉴科技发展的新成果,为城市园林建设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园林建设可以为人类创建优雅的生活环境和休憩场所,其中包括多方面的内容,例如庭院与公园的设计和建造、住宅区以及公共场所环境的绿化等。园林建设不仅要达到改善环境的目的,还要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相关要求。从以上几方面来看,现代林业科技发展为园林建设带来了很多启示。
1现代林业科技发展的特点
1.1以可持续发展为前提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在不损害后代人利益的前提下满足当代人各方面的需求,是当前提出的保证经济、社会及环境各方面和谐稳定发展的重要战略部署。林业建设过程中应始终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将可持续发展作为主要前提,在林业科学技术方面进行不断的改进和创新。
1.2经济发展模式现代化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方面就是科技发展,主要依靠科技来发展林业,不仅要保证资源和环境的发展力,同时还要保证经济可以得到又好又快的发展,所以传统的以自然资源及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发展模式,在当前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了,必须对其进行改革,不断提升我国林业建设的科技含量,建立起以科技为核心、以市场为向导、以效益为目的的科技创新体系。林业经营和管理应该朝着精确化和科学化的方向发展,进一步加快林业现代化建设的步伐。
1.3林业经济结构持续优化林业建设将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发展前提,其林业结构得到了不断的优化,这种优化为林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对林业工业产品结构进行调整,发展优势林业产品非常关键,同时还要对当前的生产力布局进行调整,及时淘汰掉落后的产业,并积极培育新型产业,对企业布局与资产结构进行调整[1],促进企业产品技术含量的提升。
2现代林业科技发展为园林建设带来的启示
2.1生态林业学说兴起近自然理论兴起以后森林学基础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近自然林业不仅兼顾了环境、自然保护以及其他社会效益,同时对促进发展与森林生态相关的森林保健也做出了贡献。当前生态林业学说正在兴起,各国林学家对生态林业的观点存在一定差异,但是其内涵基本一致,生态林业的本质在于保证自然和人工林生态系统之间的生态平衡。生态林业是指以生态学、系统学以及生态经济学为基础建立起来的,成为现代林业的新型经营模式和森林经营制度。在当前的园林建设中,以前的草坪风已经过时,现在追求近自然的复合式绿化模式[2],这种模式受到了生态林业学说和近自然林业理论的启发。
2.2森林生态与环境的研究森林在维持和改善生态环境上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其设计范围非常广,研究程度也不断加深。因为森林资源被严重破坏,水土流失问题非常严重,荒漠化问题突出,温室效应加快,这些生态环境问题逐渐突出出来,有必要加大对森林作用的研究和应用。在园林设计和建设过程中,目前开始将生态安全和环境保护放在第一位,美学价值的实现不再以首要位置存在。在园林建设过程中因地制宜的选择适合当地环境的树种,在城市人工化环境中,多开发臭椿、香樟等抗污染性比较强的树种。
2.3森林培育学的快速发展随着近年来混交林营造学以及森林生态系统的快速发展,森林培育学也开始兴起,森林生态系统理论是现代森林培育学的重要理论基础,为园林学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上的借鉴。人工混交林营造理论的完善使得现代森林培育学变得更加充实。大量工程实践证明,营造混交林具有改良土壤、增加产量等作用,在美化环境、防灾减灾等方面具有非常高的效益,当前受到了各国林学家的青睐[3]。当前混交林的营造已经成为各国林业共同的发展趋势,该理念已经逐渐被园林学借鉴,将自然界混交林作为模板展开园林植物培植,追求大量美和群体美,以该理念来营造风景林,这种风景林的营造不仅景色优美,同时生态效益也非常好。
2.4林业生物技术方面的重大突破当前林业生物工程技术是林业高新技术的一个主要课题,随着近年来生物技术的发展,林业生物工程研究生机勃勃,树木遗传改良技术开始成为培育优质森林资源的重要手段,无性系选择、种子园以及种源选择等常规育种方法得到了不断的完善和发展。组织培养、基因转移等新生物技术的引入,使得林木育种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园林植物新品种的开发对园林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对园林规划设计行业的发展起到了非常大的影响。很多设计师在园林设计中标新立异,过于追求植物的珍稀,例如上海和广州的一些楼盘,只用了槟郎竹等国外的苗木,以彰显这些开发商的实力以及楼盘的品位。在很多北方城市小区建设中,一些业主过于追求热带景观,用了大王椰子等热带植物,冬季还要为其裹上厚厚的外衣,严重违背了植物生长习性。这种情况下将现代林业生物技术引入到园林植物改良上来,可以培育出抗寒性极强的新品种,可以有效解决园林树种引进的问题。
2.5荒漠化问题的防治当前全球一半以上的国家和地区都受到了荒漠化问题的危害,荒漠化每年都在以5万~7万km²的速度扩展[4],造成了非常严重的经济损失,同时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也造成了严重的威胁。中国是受到荒漠化危害最为严重的一个国家,因此荒漠化防治研究是全世界共同的任务。当前荒漠化防治工作已经从简单的防治转移到了综合治理及开发利用上,未来荒漠化防治的研究重点将会放在荒漠化的发生及发展关系、荒漠化和气候变化之间的相互作用等方面研究上。随着近年来我国城市的快速发展,园林建设面积不断加大,其范围不再局限在城区,开始向农村发展,可以预见,在很短时间内园林建设就会发展到农村。因此,园林建设应该充分借鉴城市生态学、土壤学等方面理论成果,紧跟社会及时代的发展步伐,将面临的环境问题解决掉,促进美化环境目标的实现。从这个方面上来说,现代园林发展内涵和传统园林建设存在本质上的区别。
2.6森林病虫害综合防治大气污染改变了森林系统中食植物性生物及食虫性生物的群落结构,昆虫和寄主之间的关系得到了改变。因为受到环境污染的影响,森林病虫害可能会不断发生,因此加强对森林病虫害防治的研究将会成为各国林业工作者的共同工作。森林病虫害综合防治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应该从生态系统总体出发,对生物、化学及物理等方面措施进行协调应用,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目标。在园林建设过程中,应该避免单一化,这样在病虫害发生时就不会造成毁灭性的的破坏[5]。同时一些病害相互侵染的园林,其中的植物也不能在一起配置,例如松柏科植物和海棠树就不能配置在一起,避免海棠锈病转主寄生,当前生物多样性问题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3结语
综上所述,中国林业和园林建设应该严格遵循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林业科技创新应该站在企业、政府及百姓的角度考虑,将企业作为林业发展的主体,加强对科技创新等方面的研究,建立起有利于经济、社会及环境相协调的体系。此外,园林建设应该与林业科技发展相结合,借鉴林业建设方面的经验和技术,为生态城市建设贡献力量,不断推进我国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赵荣,陈绍志,宁攸凉,等.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我国林业发展的机遇及制约因素[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17-23.
[2]田赟,王海燕,孙向阳,等.农林废弃物环保型基质再利用研究进展与展望[J].土壤通报,2011(2):497-502.
[3]陆明华,芦建国,徐新洲,等.城市道路路侧绿地植物配置模式探索——以杭州环城西路绿化景观为例[J].林业科技开发,2010(2):126-129.
[4]张云路,董丽.日本传统园林中的“纯”在日本现代园林中的运用[J].中国园林,2010(10):71-74.
[关键词] 科技 持续发展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已经并正在给人类展示一个互相矛盾的事实:一方面是人类社会的巨大进步,社会生活的极大提高。另一方面是人类生存危机前所未有的加深。严酷的现实使得我们别无选择,我们必须走一条新路――科技持续发展之路,也就是把科学技术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和人的发展结合起来,把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人类的内在尺度与客观世界的外在尺度,以及人的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结合起来,一方面继续推进科学技术,增进人类的福利,另一方面合理利用科技成果,减少、避免其可能造成的负面效应。
一、现代科技发展面临的现实困境
要实现科技持续发展,面临困难重重,主要受政治、经济、军事等的重大影响,还受社会文化、价值观念等的深层制约。第一,科技“政治化”的影响。早在20世纪初,列宁在对近代国际政治格局发展历史的分析中就指出:科学技术的奇迹,已经成为帝国主义瓜分世界、左右政局的重要手段。二战以来,特别是高科技出现以来的历史表明,科学技术已经成为世界政治格局形成、改造和转化的坚实基础。当今,世界各国无一不把科技强国作为自己的发展战略。科技政治化的结果加速了科技发展的失控,科学技术这匹烈马愈益难于驾驭。第二,科技“商业化”的制约。在我们这个极度商品化的社会中,科技正在被市场所左右,为利益所驱动,被商业化这个“幕后角色”所操纵,一些企业或政府为了少数人、个别集团或个别国家的经济利益,无视科技成果运用的后果,公然置他人利益和社会利益而不顾,不仅直接地伤害了本国或他国的消费者,还导致了环境的污染、生态的破坏。第三,科技“私有化”的阻碍。科技愈来愈深地卷入经济和军事政治,科学家们不得不屈从于商业秘密和军事秘密及国家信息安全的要求,而破坏自由探索和自由发表的公有原则。一些科研项目不被公开,许多科学实验秘密进行。第四,人类认识局限的限制。科学技术具有科学性和真理性,但同时具有不完善性、开放性、发展性和不可穷尽性。正由于人类认识发展的阶段性和局限性,从而制约着人类对科技运用的后果的正确判断。农药DDT问世时,人们只知道它对虫害的抑制作用,却不知晓它对人的危害,特别是对这种危害的长远后果难以预料。今天,转基因作物已经风靡世界。然而,转基因的潜在危害和威胁,如对人、畜健康的作用,对环境、生态的影响,还不得而知。第五,破缺的文化观念的束缚。近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科学主义盛行,文化出现破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分裂、失衡。科学主义认为科学是真理,是正确的乃至唯一正确的知识;片面主张知识就是力量,并试图以科学的知识模式延伸到一切人类文化之中。结果是,人文科学被技术科学所挤兑,科学精神张扬而人文精神失落。
二、传统科技发展模式反思的结果
可持续发展是目前人类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全新的选择。科技持续发展是基于这样的认识:科技的发展在满足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同时必须满足人自身与社会、自然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它是一种新的发展模式,是对传统科技发展模式反思的结果。综合已有的研究,传统的科技发展模式有以下几种:
1.科学发展的理论模式
(1)着眼于科学内部发展规律性的研究
比较有代表性的先后出现了以下几种:波普尔的证伪主义模式以试错法为尺度,给出科学进步四段式:P1―TT―EE―P2;一再强调,“认识论的中心问题一直是也仍然是知识的增长问题”。库恩的科学革命提出“常规科学――― 科学危机――― 科学革命――― 新的常规科学”进步的动态模式。拉卡托斯的科学研究纲领模式以硬核保护带构成。劳丹的科学进步观认为科学恰恰在于后继理论比前驱理论解决更多的问题。新历史主义者夏皮尔的域理论模式认为:科学发展首先形成科学域,再前进的步骤。这几种模式分别以不同的方式刻画了科学发展的规律性。总的说来,这些模式没能全面地揭示科学发展机制,基本上局限于科学内部矛盾冲突和科学理论更替、发展的分析;而且他们研究的多是自然科学理论发展,对科学的范围进行了狭窄的理解。除库恩对科学的发展考察了社会背景之外,其余的都没有分析科学的影响因子,而忽视社会科学的发展;忽视对技术应用于经济、社会、自然的效应研究,因而其研究难免带有片面性,所形成的科学发展观不够全面。
(2)着眼于科学外部发展规律性的研究
对科学外部环境进行有益研究的是科学社会学派的研究范式。科学发展的研究在从单一走向综合过程中,出现了依托计量学、系统学、经济发展学等学科,有了新的发展方向和评价指标。日本学者汤浅光朝受贝尔纳启发,以指标统计作为标准,在1962年系统提出科学中心转移理论(我国学者赵红洲于1968年也独立提出此理论),揭示科学发展的特征。从这些研究科学发展的范式中,可以看出科学发展的标准是科学对社会的贡献和数据指标,与内部研究的不同之处在于关注了科学与社会在一些方面的关联,却又忽视了科学内部的发展问题。
2.技术创新的模式
第一个正式研究技术创新的是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普遍认为,熊彼特是技术创新的鼻祖。熊彼特在他的创新理论中,把技术创新理解为一个过程,把企业家看成是创新活动的主体,是企业实行对生产要素的新组合,并列举了技术创新的五个具体表现:(1)引入一种新的产品或提供一种产品的新质量:(2)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3)开辟一个新的市场;(4)获得一种原材料或半成品的新的供给来源;(5)实行一种新的组织形式。
技术创新的模式主要有技术创新的动力模式、技术创新的扩散模式。
(1)技术创新的动力模式
技术创新的动力模式主要有技术推动模式、市场吸引模式、综合作用模式等三种。第一,技术推动模式就是通过技术发展的方式推动技术发展的完成。直到20世纪60年代,大多数人都相信技术创新的推动学说,熊彼特是该学说的典型代表,这类模式的典型实例如激光的发明、尼龙、半导体的出现。第二,市场吸引模式就是技术创新活动主要是由市场需求引致的。提出市场拉动学说的是美国经济学家施莫克乐(J.Schmooklet),他根据对专利活动的研究得出结论:技术创新活动与其他经济活动一样,基本上是追求利润的活动,它受市场需求的引导、制约。典型的例子如晶体管的应用。在中国如洗衣机生产线的引进及为满足工业需要的工艺仪表的研制生产。第三,综合作用模式是在技术的可能性和市场机会两者平衡的基础上产生的。罗森堡(N.Rosenberg)认为:“创新活动由需求和技术共同决定,需求决定了创新的报酬,技术决定了成功的相对性及成本。”
(2)技术创新的扩散模式
技术创新的扩散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接触性扩散或空间上连续的扩散,这种扩散以扩散源与扩散终端的短距离联系为特征,譬如传染性疾病的空间扩散:二是等级扩散即沿着一定等级规模的地理区域进行的扩散,扩散源和扩散终端之间在空间上是非连续的。例如新技术发明从大城市经过中等城市向小城市渐次扩散的过程。在现实社会中,这两种扩散过程经常是同时发生的。
从以上科学与技术发展模式的演化历程可以看出:传统科技发展割裂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的关系,同时又割裂了科技与社会、自然愈来愈紧密的互动关系,其结果必然导致传统科技发展观的狭隘性,要么相对孤立地只是从科学系统内部“为科学而科学”,要么只注重科技对经济发展的动力作用而“为经济而科技”,从而都有意或无意地纵容了科技负效应的日益膨胀。
三、科技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科技是把“双刃剑”,在给人类带来普遍福利源泉的同时,也扮演着罪与恶的角色。罗素曾经感慨地说:“我们这个时代的苦恼之一,是我们的思考常无法和技术的改变一样的快;结果当我们的技能增加时,智慧却衰退了。”人们在问究竟为什么要发展科技?科技的价值何在?什么是人类的幸福?科技为什么会与人类的幸福相背离?科技的悲观论思潮弥漫在空中,仿佛我们只有回归到古代“田园般生活”才能脱离科技给人的约束。英国学者霍根在《科学的终结》一文中,自信地认为 “今天的科学家只能期望为科学的交响曲增添几个优美的音符,谁相信科学,谁就必须接受科学发现的伟大时代结束的可能性。”在这个关键时刻,“可持续发展理论”有力回答了人们对科学技术的种种困惑:产生全球性问题的根源不是科学自身,而是人类对自然不负责任的占有与支配;科学技术的发展一定会继续下去。解决人类种种困境,不仅不能脱离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且必须依赖于科学技术的持续发展。
自B・卡逊的《寂静的春天》唤醒人们对可持续发展问题的认识后,这一新的发展观的研究日趋广泛、深化,并逐渐渗透到社会各领域。1987 年《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的发表,正式将其定义为 “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几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1992年里约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的召开使可持续发展这一观点在全球社会达成共识。从本质上讲,可持续发展内涵是科技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这是因为只有实现了科技的可持续发展,才可能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类的全面进步。因而,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演变、发展与成熟是科技持续发展的理论先导。
科技持续发展是一种新的科技发展观,它从普遍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理论移植而来,与其相比较既有共性,又有符合自身的个性特征。从科技持续发展的原生定义 “科技的发展在满足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同时必须满足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出发对科技的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引申为三个命题。三个命题是:其一、科技的发展是一个系统,它同时是人类社会这一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这是对科技外在规律进行研究的“为经济而科技”重要内容。其二、科技的发展应满足系统“自组织”演化的需要。当代科技的发展不能削弱科技未来发展的可能性。这是对科技内部规律进行研究的“为科技而科技”的主要内容 。其三、科技这一子系统的发展应与人类社会这一大系统的发展相适应。这部分内容我们姑且称“为持续发展而科技”。马克思精辟地指出科学实质就是人学,科学这一子系统的发展是为了实现人类的终极关怀,实现人类最大的幸福。
参考文献:
[1]彭列汉潘建红:“科学技术可持续发展的困境与出路”《科学学》2004(5)
[2]赵红洲:《科学史数理分析》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10月
[3]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商务印书馆,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