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矿业行业分析报告范文

矿业行业分析报告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矿业行业分析报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矿业行业分析报告

第1篇:矿业行业分析报告范文

工发集团于2009年8月重组设立,是集产业投资、筹融资、股权管理、资本运营等功能于一体的产业类国有资产投资经营有限公司。现拥有10家全资企业、2家控股企业、8家参股企业。业务涉及投资板块、机械板块、旅游板块、矿业板块、能源板块等。

一、集团公司财务分析的特点

集团公司由集团总部和下属企业构成,集团总部是实施决策的单位,它的一项重要职能就是资金投资和资产分配;下属企业为经济实体,负责经营管理工作。财务分析报告的制定应与企业的发展战略相吻合,财务分析报告应体现集团公司价值创造情况、风险规避情况和资源配备情况;而财务分析报告也应如实反映集团公司在价值创造、资金流通和战略实现等工作中的策略。

二、集团公司财务分析方面存在的问题:

集团公司部份所属企业财务人员的素质不够高,不适应企业财务分析工作的要求。财务人员不仅要掌握财务分析的知识和方法,对企业各项业务活动有全面了解,具备财务分析的基本能力外,还要具有较宽的知识面。有些财务人员素质不高,缺少搞好财务分析的能力;有的不深入实际,只是坐在办公室里搞财务分析;还有些财务人员缺乏财务分析报告写作功底,不能熟练的运用专门技术对复杂的财务活动及其成果进行分类解剖分析,出具的分析报告不严谨,或前后矛盾,或不能自圆其说。这必然影响财务分析工作的开展和分析质量的提高。

集团公司部份所属企业对财务分析的作用认识不够,分析的目的不明确。集团公司一些所属企业的领导和财务负责人对财务分析不够重视,没有认识到财务分析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方法,从而不善于通过财务分析来全面加强企业经营管理,影响了财务分析的开展及其作用的发挥。在财务分析的目的上,往往也不是为了加强企业管理,提高管理水平,而是认为满足集团公司的需要。致使这些企业财务分析或多或少带有应付成份,即使用指标计算出,也没有作深入的分析。如: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低,该指标低说明应收账款周转快,利用效果好,但该指标异常偏低,是否年末销售大量减少;大量的现金销货等;在进行分析时应掌握内部信息分析出该指标异常的原因。

重盈利不重现金流量。目前盈利能力往往作为财务分析的重点,集团公司领导层也将所属企业的盈利能力的确认程度作为决策和考核的重要依据。这势必影响分析结论及相关财务决策的正确性,因为即使再高的利润率也可能难以使企业维持长久运转。而创现能力应作为企业财务分析的新重点,集团公司领导层通过对现金流量动态过程的分析,可以将生产经营活动的资金、成本、利润等综合起来评价,为企业内部决策提供信息。由于现金流量自身的客观性,在此基础上计算的财务指标,能剔除某些影响利润的人力因素,从而更为全面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目前财务分析的基本依据是财务报表,但财务报表信息存在着局限性。如:财务报表本身不能提供关于企业未来发展状况的信息;财务报表未能反映重要的非财务信息,财务报表提供的主要是财务信息,但某些非财务信息,如企业的管理水准,员工素质,团队精神,劳动生产率,行业竟争优势等,这些信息对企业未来的判断同样至关重要。

三、对集团公司的财务分析的实证研究

工发集团财务分析工作体系由集团总部财务分析体系加集团各所属企业财务分析综合而成,财务分析周期为一个季度一次。各所属企业和集团总部分析框架保持一致。集团财务分析框架主要包括十大部份:第一、国资委考核财务指标完成情况;第二、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包括集团合并营业收入完成情况、集团合并利润总额完成情况、集团合并净利润完成情况等;第三、营业收入分析,先对集团合并营业收入进行总括分析,再分企业对营业收入情况进行分析;第四、成本费用分析,包括营业成本、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工资总额预算执行情况分析等;第五、投资收益分析;第六、利润分析,包括产品销售毛利率情况、主要产品或业务利润贡献情况分析、利润总额分析、净利润分析;第七、现金流量分析;第八、主要财务指标分析,包括营运能力分析、偿债能力分析、获利能力分析等;第九、税收缴纳情况;第十、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目前,工发集团所属企业大部份存在重会计核算,轻财务分析现象。财务分析人员素质不够高,财务分析只注重单独的指标分析,指标体系不完整,缺乏综合分析,不能整体上对企业的经营业绩进行综合评价,不能通过综合分析找出指标间的联系,从而发现指标背后所隐藏的问题。现金流量分析缺乏系统全面的分析,不能从更真实的收付实现的角度反应和评价企业经营业绩。

四、如何做好集团公司财务分析

(一)提高集团所属企业财务分析人员的素质,以适应财务分析工作的要求

集团合并财务分析是根据各所属企业的分析报告,加工、提炼、合并而成。如果所属企业的财务分析写的不好,势必影响到集团合并的财务分析。集团财务中心应会同人力资源部门建立财务分析人员培训体系,提高集团所属企业财务分析人员的业务素质。既要注重培养其基本的财务分析能力,以及对内及对外报表等财务分析数据来源合理修正的能力,也要注重培养其综合分析能力,充分发挥财务分析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作用。

(二)提高对财务分析重要性的认识

首先集团所属企业领导要把财务分析作为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方法和手段来认识,在企业中建立科学的财务分析制度,并通过分析不断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其次,财务管理人员要认识到搞好财务分析是发挥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作用的重要途径,要努力搞好财务分析,不断提高分析质量,为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提供科学可靠的依据。

(三)加强企业现金流量情况的分析

许多企业发生财务危机不是因为缺乏盈利能力,而是因为现金的短缺造成企业信用的丧失。因此进行财务分析时应从以“利润”为中心转向以“现金流量”为中心。分析营运资本投资和利息支付前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检查企业是否能够通过其经营活动产生足够的现金流量;分析营运资本投资后、利息支付前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评价企业的营运资本管理是否有效率;分析营运资本投资和利息支付后的现金流量,评价企业是否能够满足其利息支付义务;分析外部融资活动之后的现金净流量,用于评价企业的筹资政策。利用这些指标的逐年变化的信息,将为我们评价企业现金流量的动态稳定性,提供许多有价值的信息。

(四) 综合考虑非财务信息

应从注重财务信息扩展到财务信息与非财务信息并重。进行财务分析时,必须全面、系统地收集表内、表外各种相关分析资料,同时关注财务因素与非财务信息、有利因素与不利因素、主观因素与客观因素等,而不能仅仅局限于企业财务报表本身。

第2篇:矿业行业分析报告范文

关键词 地勘单位 经济新常态 结构调整

当前世界经济正处于阶段性筑底、蓄势上升的整固阶段。全球经济增长速度恢复过慢、复苏脆弱且不均衡,失业率上升、人口老龄化等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同时,我国经济也由过去高速发展时代转向趋于稳定发展的新常态。新常态之新,意味着我国经济正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经济发展方式正在从规模速度型的粗放增长向质量效率型的集约增长转变,经济结构正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经济发展动力正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上。新常态意味着我国经济环境及发展条件将发生重大转变,地勘单位也将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一、新常态下地勘单位发展现状及格局

近几年,受国内外经济下行压力影响,全球矿产品需求不足,矿产品价格持续走低。这种不利形势已传导至上游产业,使地勘行业发展趋向新的变化。

一是矿产、地质勘查投入总体减少。2014年矿产勘查投入1120.5亿元,其中非油气勘查投入402.7亿元,同比下降12.4%;2014年全国地勘基金投入矿产勘查54.02亿元,同比2013年减少18.5%,部分省级地勘基金出现超过50%的投入下滑。二是全国找矿战略实施效果明显。2014年1月~6月,全国新发现矿产地61处,其中,大型6处,中型15处,小型40处。煤炭、金、稀有金属和磷等矿种取得找矿新进展,新增了一批资源储量。三是服务民生取得新进展。2014年地勘单位开展水文地质调查,支撑抗旱找水。开展城市群地质环境调查,服务城市可持续发展。

伴随着经济体复苏乏力、产品市场需求受限,未来以矿产勘查为主的地质勘查投入下行将是一种新常态。但是,国内经济社会发展出现了新的地质勘查工作需求,一揽子改革政策效应正逐步显现,也给地勘行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新的行业格局正在构筑形成。

一是大宗矿产勘查投入逐步回归理性,油气、新能源等矿产勘查蓄势待发。二是继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环境地质调查评价工作将热度不减。地方财政连续两年增幅超过30%,预计未来一段时间内,财政资金仍将保持相当强的增长势头。三是历经全面深化改革进程,地质勘查投入面临结构性调整。划清市场与政府的边界,财政资金将进一步聚焦公益性地质调查工作,社会资金将在地勘工作竞争性领域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新常态下地勘单位面临的机遇

随着中央十、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重大部署的深入推进,深化改革政策效应的逐步显现,“一带一路”、京津冀一体化、长江经济带、海洋强国战略等战略开始实施,这些为矿产勘查工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给地勘单位带来无限的发展机遇。

一是传统有色金属的需求仍维持高位,非常规能源和新型材料矿产的需求迅速增加。二是“四大板块”、“三大经济带”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开始实施,海洋、农业、城市、旅游、环境等方面对地质服务的需求明显上升。三是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呼唤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并进。四是“互联网+”行动,加强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建设,推动地质工作信息化快速发展。

三、新常态下地勘单位面临的挑战

面临新的经济发展形势,无论是地勘单位的结构调整与转型,都面临的一些重大挑战。

一是矿产地质工作明显收缩。由于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世界经济发展形势复杂多变,发达国家经济回升缓慢,新兴发达国家发展面临压力。而且我国现处于工业化时期的中后期,又正处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这“三期叠加”的状态。二是风险勘查资本市场建设滞后,矿业融资困难。矿业勘查行业一大明显的行业特征就是投入资金大,地矿企业靠自身资金积累难以满足高投入矿业开发,需要具备强大的外部融资能力。但目前在我国,矿业资本市场还很不成熟,矿产风险勘查市场更是尚未起步。我国矿业资本市场层次单一,缺乏多层次体系;功能单一,缺乏全领域覆盖;矿业资本市场服务体系建设滞后,缺乏强有力支撑。三是生态文明建设和环保要求更加严格。经济新常态下,地质工作由资源型转向环境型,即由矿产勘查为主转向环境治理与保护为主。国家要求建设生态文明,对易造成环境污染的资源勘查、开发实行了管控。四是急需调整产业结构。目前多数地勘单位处于多种业务并行发展的混业经营状态,涉足地质勘查业、采矿业、工程勘察业、贸易服务业或建筑业等。这种混业经营的业务模式,有效解决了地勘单位面向市场转型过程中的生存问题,但同时也造就了主业不明,管理粗放,资源浪费等普遍问题,从而也为地勘单位在新的经济环境下形成竞争优势提出了挑战。

四、新常态下地勘单位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面对地勘单位普遍存在的问题与挑战,结合当前经济当然发展趋势,提出以下发展策略:

一是注重结构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经济新常态下,在优化产业结构的基础上把稳增长放在首位,在稳增长中注重调结构,实现稳中求进求好,确保产业健康稳健发展。注重地勘产业引领、矿业及工程施工业支撑、新兴产业联动、大项目大平台带动,把推动转型发展的立足点切实转到提高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上来,全力提升拓展市场的能力。通过结构调整优化与转型升级,构建现代地勘产业新体系,增强发展后劲。同时加大对科技创新和找矿、工程勘察、新业务发展等“高、精、尖”装备购置的投入力度,建立和完善科技与装备投入稳定增长机制,以科研提升带动市场发展。二是整合资源,挖掘产业链价值。经济新常态下,要抢抓千载难逢的政策机遇,立足自身,内引外联,进一步做精做优基础性、公益性地质调查工作,大力拓展地质工作新领域。三是坚持科技创新,推动绿色矿业。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树立生态文明建设的全局观念,统筹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加快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尾矿治理以及矿山地质环境评价与治理将是我局今后工作的新增长点和重点。矿山企业要借助国家大力发展绿色矿山的政策,申请各类补助基金,大力发展绿色矿业,同时提高自身科技水平,增强综合竞争力。四是强化信息服务,拥抱“互联网+”。在“互联网+”战略下,立足地质,多元化发展地质信息化服务业务,推动地质信息化事业发展迈上新台阶。第一,以云服务为依托,加强大地质领域信息化生态体系建设。第二,以大数据为依托,加强大地质领域云服务支撑体系建设。第三,依托云服务体系,打造面向地质业务领域的信息咨询与技术服务机构。

参考文献

[1] 宫瑞峰,孙延宗,宫正.经济新常态下地勘单位如何发展壮大[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15(03).

[2] 郭佳,易继宁,李永胜,等.新常态下找矿突破面临的形势与对策建议[J].中国矿业,2015(09).

第3篇:矿业行业分析报告范文

关键词:铁矿尾渣;混凝土;天然砂;应用

Abstract: in order to solve the natural sand demand, and to meet with sand performance index, under the premise of choose economic and feasible, that is, to meet the construction quality requirements, and to effectively control the production cost of substitute natural sand is imminent. By test think, iron ore slag tail replacing part of the natural sand applied to goods of concrete construction production is feasible.

Keywords: iron ore slag tail; Concrete; Natural sand; application

中图分类号:TU3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项目调研

1.1 产业政策符合性

目前,“低碳经济”日益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主要趋势。在全球“低碳发展”的浪潮中,中国经济无疑会受到影响。 混凝土的商品化是当前混凝土工业发展的方向。商品混凝土集中搅拌,比现场搅拌可节约水泥10%,使现场散堆放、倒放等造成砂石损失减少5%—7%,因而,混凝土的商品化有助于混凝土的绿色化发展。但从目前的形势来看,离这一目标还有相当大的差距,这是因为混凝土的生产对不可再生资源依存度高,对天然资源和能源消耗大,对大气污染严重,是节能减排的重点行业。在新的宏观环境下,作为碳排放大户与环境污染大户的混凝土行业应该超前思考,未雨绸缪,积极采取措施,力争实现商品混凝土的绿色化发展。

1.2 市场需求必要性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砂石作为混凝土结构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优劣对整个工程的质量及耐久性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天然河砂作为配制混凝土最主要的细骨料被大量使用,然而,过度地开采导致许多地方的河床和植被遭到严重破坏。河砂无限制地被应用到混凝土中己不符合混凝土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为了解决天然砂供不应求的问题,在满足用砂性能指标的前提下,选用经济可行,即要满足施工质量要求,又要有效地控制生产成本的天然砂替代品已迫在眉睫。如果这些天然的替代品能大规模应用到商品混凝土中,将能很好地推动商品混凝土的绿色化发展。

经过我们试验研究认为,铁矿尾渣替代部分天然砂应用到商品混凝土的施工生产中是可行的。

1.3 项目优势性

我国铁矿业生产的尾矿渣已堆积如山,并且每年还以上亿吨的数量在源源不断地增加,大量铁矿尾渣正在侵夺土地,严重污染环境。另一方面混凝土行业正面临无砂可用的困局。而试验结果表明,铁矿尾渣其实是一种很好的天然砂替代品,用铁矿尾渣生产混凝土,不但能大大缓解铁矿业的环保压力,解决混凝土行业砂资源匮乏的问题,同时还能降低混凝土原料成本,增加就业机会,真正做到变废为宝。因此建设以铁矿尾渣代替天然砂为主要原料的商品混凝土生产线项目是目前综合开发利用铁矿尾渣的优良方案。

2 试验研究

2.1 铁矿尾渣的性能简介

铁矿尾渣是铁矿石选矿厂将铁矿石粉磨筛选后剩余的固体废弃物。铁矿尾渣的主要成份是三氧化二铁、二氧化硅等,其外观呈细腻的红色胶泥状,细度普遍在1.0mm以下,按砂的筛分析实验方法,测得其细度模数在1.0—1.4之间,符合特细砂的指标要求。

2.2 相关技术试验及分析

(1)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原则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依据是JGJ55—2000《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范》及GB50204—200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设计的基本要求是新拌混凝土必须满足混凝土工作性评价指标要求,硬化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必须满足工程设计要求,确保混凝土工程质量且达到经济合理。

(2)配合比优化试验

依据以上设计原则,我们按铁矿尾渣取代砂子含量分别为25%、35%、45%进行对比试验,试配要求C30混凝土,坍落度要求180—220mm,试验结果如下表1和2。

表1 不同型号的配比数据

表2 不同型号的试验结果

从以上试验结果分析,当铁矿尾渣取代砂子比例适当时(一般在20—30%之间),能显著改善新拌混凝土的工作性,尤其是混凝土粘聚性变好,泌水、离析等现象减少,保水性增强,而且掺加铁矿尾渣对混凝土的强度并无显著影响。试验编号 A-2配制的混凝土工作性良好且强度满足设计要求,施工配合比见表3。需要注意的是,掺加铁矿尾渣后的混凝土需水量稍有增加,实际生产过程中应适当降低砂率。

表3 施工配合比

3 项目实施

3.1 混凝土生产施工质量控制

为保证现场施工的混凝土质量,我们在生产施工混凝土过程中采取了如下措施:

(1)加强原材料质量管理。所有原材料都实行择优定点采购的原则,进厂后必须经检验后使用,对于大宗砂、石、尾渣物料,专门划分了不同区域,新进物料首先进入待检区域,检验合格后方可进入已检区域投入使用。

(2)试验员每天两次测定砂、石及尾渣含水率,以便及时调整配合比用水量。

(3)生产科定期对搅拌机计量系统进行校准,确保了配合比数据的准确性。

(4)试验室对每车混凝土进行出厂检验,凡是工作性不能满足设计要求的必须经调整后方可出厂,确保了混凝土出厂时质量均匀稳定。

(5)配备专职人员用于工地现场车辆的协调指挥,确保工地不空车,不压车,车辆到达工地1.5小时内浇筑完毕。

3.2 施工与养护

(1)施工单位精心组织,认真作业,凡混凝土运输到施工现场后,施工单位会同生产单位、监理单位三方对混凝土进行检验,符合要求方可(入泵)浇注。

(2)施工单位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对浇注后的混凝土进行了盖膜养护,一般浇水养护14天以上。

(3)混凝土构件表面质量

由于浇注过程中混凝土工作性能好,流动性与粘聚性均满足施工要求,浇注完毕后混凝土表面无泌水现象,脱模构件表面光滑明亮,无明显气泡,无孔洞、裂缝存在,且色泽一致。

4 社会及经济效益分析报告

4.1 社会效益分析

每年全国产生的尾矿渣数以亿吨计,堆放这些尾渣需要建设大型的尾矿库,不但占用大量的土地,还严重污染周围环境。加强混凝土的综合开发利用,已成为当今社会迫切解决的问题之一。因此说,铁矿尾渣在商品混凝土中的应用其社会效益是显著的。

4.2 经济效益分析

目前市场上天然砂价格在60元/立方左右,而铁矿尾渣只有30元/立方,是天然砂价格的一半,因此生产一方混凝土可节约成本(按C30配方砂子用量为735千克/立方,铁矿尾渣取代率为30%计算):

(0.735×60/1.5)-(0.515×60/1.5+0.22×30/1.5)=4.4元/方,全年按生产20万方混凝土计算,可节约20万×4.4元/方=88万元,经济效益明显。

5 结论

使用铁矿尾渣代替部分河沙生产商品混凝土无论是投资还是产品的市场需求性上,都具有很高的优越性。并且该混凝土具备优良的抗渗性能,混凝土构件内部孔隙少,结构密实,耐久性能好,达到商品混凝土的性能要求。

参考文献

[1] 周红. 水泥工业对工业废渣的综合利用[J]. 山西科技 , 2011,(01) :96-97.

[2] 郑长龙. 铁矿尾渣在工艺陶瓷上的应用[J]. 山东陶瓷 , 2011,(04) :22-24.

第4篇:矿业行业分析报告范文

关键词:英国;经济;对外贸易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21-0126-01

1 英国国内经济分析

1.1 自然资源及行业概况

英国是欧盟中能源资源最丰富的国家,能源产业在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主要工业有:采矿、冶金、化工、机械、电子、电子仪器、汽车、航空等;生物制药、航空是最具创新力和竞争力的行业,服务业是英国经济的支柱产业。

英国的农业以乳畜业为主,较为集中,高度机械化。英国的主要能源生产大约占总GDP的10%。服务业,特别是银行业、保险业以及商业服务业占GDP的比重最大,而工业的重要性则不断下降,尽管英国仍是欧洲最大的军火、石油产品、电脑、电视和手机的制造地。

1.2 英国经济发展进程

英国是最早开始工业化进程的资本主义国家。两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的经济实力遭到严重打击。1973年,英国加入欧洲经济共同体,转而加强与欧洲国家的贸易关系。1979年,以撒切尔夫人为首的保守党政府开始治理“英国病”使英国经济有了明显的恢复。

英国经济在经历了1990年开始的衰退后,从1992年起开始复苏。根据英国统计局数据,在2000-2009年期间:英国于2007年GDP首次突破14000亿英镑,创历史新高。同时,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2000年人均GDP只有25,082美元,2007年达到45,962美元。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英国与其他西方经济体一起遭受重创。英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表明,英国2009年第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自2008年第二季度开始连续6个季度大幅下挫,这一数字显示去年英国正经历50年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金融危机后,英国政府迅速采取了一系列刺激经济的措施。英格兰银行2009年底公布的金融稳定报告指出,在采取了扩大货币发行量即定量宽松措施及维持低利率之后,英国金融系统在过去6个月已“稳定得多”。虽然英国经济面临较多的不利因素,且整体复苏尚需时日,但从2009年下半年以来有所回升。2009年10月,英国工业生产以两年来最快速度增长。

1.3 英国经济现状概况

英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在2009年居世界第七,落后于美国、中国、日本、德国、法国和意大利。

英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09年英国经济比上年萎缩5.0%,比第一次的下降4.8%下调0.2个百分点。初步统计,2009年英国现价国内生产总值为13964.74亿英镑,同比名义下降3.6%。按照2005年可比价格计算,不变价国内生产总值为12640.77亿英镑,同比实际下降5.0%。

分经济部门来看,农林渔业同比实际下降6.8%;工业同比实际下降10.2%,其中,采矿业和油气业同比实际下降10.3%,制造业同比实际下降10.5%,电力、燃气及水供应业同比实际下降7.8%;建筑业同比实际下降9.3%;服务业同比实际下降3.6%。GVA同比实际下降4.7%,扣除油气产业后同比实际下降4.6%。

2 英国对外贸易现状与特点

英国是世界贸易大国,外贸依存度大,外贸对国内经济有重要影响。大力发展对外贸易是英国提高就业,实现经济的稳定增长的重要战略。

2.1 英国对外贸易总体情况

2009年英国货物贸易规模有明显下降。据英国海关与消费税局(H.M. Customs and Excise)统计,2009年英国货物贸易进出口8648.8亿美元,较上年(下同)下降25.0%。其中,出口3533.4亿美元,下降27.0%;进口5115.4亿美元,下降23.6%。贸易逆差1582.0亿美元,下降15.0%。

2.2 英国对外贸易地区结构

英国与8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贸易关系,主要贸易对象是欧盟、美国等。英国前20个贸易国主要是发达国家,其中欧盟成员国占9个。

2009年英国对美国、德国、法国、荷兰和爱尔兰的出口额分别占其出口总额的14.8%、10.9%、7.9%、7.7%和6.7%,自德国、美国、中国、荷兰和法国的进口额分别占其进口总额的12.1%、9.7%、8.5%、6.5%和6.4%。主要逆差来源地是中国、德国和挪威,2009年逆差额分别为354.6亿美元、232.0美元和188.9亿美元,下降14.2%、25.4%和43.1%。贸易顺差的主要来源国是阿联酋和爱尔兰,顺差额为53.5亿美元和48.0亿美元,阿联酋同比变化数据不详,爱尔兰下降61.3%。

2.3 英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

根据商务部数据显示,机电产品、化工产品、运输设备和矿产品是英国的前四大类出口商品,2009年占英国出口总额的23.2%、18.6%、11.8%和11.4%。其中,机电产品、化工产品的出口的目标市场均以美国和德国为首,而荷兰是矿产品最大的出口目的地。

英国的主要进口商品是机电产品、运输设备、化工产品和矿产品,2009年进口1067.1亿美元、604.8亿美元、531.4亿美元和521.7亿美元,占英国进口总额的20.9%、11.8%、10.4%和10.2%。其中,在机电产品、化工产品和运输设备方面,德国均在英国市场上居首位,在运输设备市场上更是占到了25.9%的绝对优势。

2.4 英国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情况

外国投资对英国经济的稳定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000年,英国引进外国直接投资达到创纪录的1221.6亿美元,以后,随着全球并购活动陷入低潮,加上受欧元诞生的影响,英国外国直接投资流入在2001-2003年连续3年大幅下降。

2004年,受经济增长强劲带动以及金融、制造业中重大并购活动的影响,英国吸引外国直接投资增长278.7%,达到780亿美元。2005年英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达2190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一的外资投资国,超过第二位美国的1060亿美元、第三位中国的600亿美元(UNCTAD)。

根据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最新的报告,在全球外国直接投资受金融危机影响下降39%的背景下,英国2009年共吸收外国直接投资70亿美元,同比大幅下降92.7%,在欧盟国家中排名第十二位。而2008年英国吸引外资达969亿美元,排名世界第三位。2009年在英国进行跨国并购涉及金额为249亿美元,较2008年的1477亿美元大幅下降83.2%。在2009年涉及金额超过30亿美元的27起大型跨国并购中,仅有5起涉及英国公司。

3 加强中英经贸关系

英国是世界上最早的资本主义国家之一,有着悠久的议会民主传统,政治制度成熟稳固。政权更迭、党派竞争不会动摇国家上层建筑。高增长、低通胀、低失业的英国经济目前正处于历史最好发展时期。

英国经济实力雄厚,科技先进,金融服务业居领先地位,而中国劳动力资源丰富,市场空间巨大,中英两国在经济上有很强的互补性,中英双边贸易的合作有着巨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前景。近年来,由于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给中英双边经贸发展带来了许多不确定因素和负面影响,两国间的加强互利合作也更凸显其迫切性和必要性。如何在金融危机背景下进一步拓展双边合作空间,发掘彼此在贸易投资领域的新的增长点,对双方来说是挑战,更是机遇,相信这种经济上的互补性将促使中英双边经贸合作向更高的水平大步迈进。

参考文献

[1]林秀玉.英国对外贸易现代化进程之探析[J].历史教学,2003,(6).

[2]康逸.中英经贸合作注入新动力[J].中华工商时报,2009,(5).

[3]英经贸合作简介[EB/OL].中国驻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大使馆网站.

[4]英国经贸形势及中英贸易关系[EB/OL].商务部网站.

[5]英国投资与经贸分析报告[EB/OL].qdwzb.省略,2010,(6).

第5篇:矿业行业分析报告范文

1统计法规推动企业统计发展的难点

企业统计最突出的两个特点:一是行业众多,难以集中;二是专业性强,难以规范。基于这2个特点,我国企业统计在理论研究、方法规范、统计实践等方面都相对落后,造成了企业统计规章不合理、统计方法不适用、统计工作难开展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阻碍统计法规推动企业统计的发展,分析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1.1统计法规执行的表面化

自从国家把部门统计职能分置于政府统计和企业统计后,我国的企业统计理论研究工作在很大程度上被削弱了。由于统计理论研究更多地倾向了国家宏观层面的研究,企业本身缺乏统计研究的基础并且没有具备更高层次功能的统计体系,大多数企业统计工作仅仅局限于执行国家统计机关的统计上报指令。企业执行统计法规成为了一项表面化的工作,并没有充分发挥企业统计分析和管理的功能。

1.2缺少科学的企业统计方法

目前,我国统计学研究领域过于倾向经济与社会统计问题的研究工作,企业统计虽然需要这些研究工作成果的指导,但是更加需要切合企业微观层面的数理统计方法和应用的研究。企业统计工作需要科学合理地定性分析统计指标,需要通过大量的企业实践评估统计指标的有效性,需要选用恰当的定量分析工具对统计信息进行建模和模拟。企业只有掌握了符合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需要的数理统计工具和使用方法,才能做好企业微观层面的统计工作,才能更好地履行国家和地方统计法规赋予企业的统计义务。

1.3企业统计职能不健全

统计法规阐述了统计机构和统计对象的关系及其需要履行的责任和应尽的义务。统计法规明确规定了对企业(集团)及其成员企业(单位)的统计范围,在《企业国有资产统计报告办法》中规定了国有资产统计报告由企业会计报表和国有资产营运分析报告组成。虽然政府统计在微观层面上关注企业的资产质量和运营情况,但是更多地是进行制造业采购经理调查、非制造业采购经理调查、社会经济增长、劳动力就业、就业人员薪资水平等宏观层面的统计调查,并结构化地分析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区域行业发展趋势,总结国民经济发展的问题并提出建议。相比政府统计的信息、咨询和监督功能,企业统计的信息、分析、管理功能并没有在一系列的统计工作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以至于企业统计成果仅仅服务于政府统计的信息需求,致使企业失去了发展企业统计工作的源动力。因此,要想解决企业统计水平低的问题,统计法规还应从提高企业统计工作的积极性入手,合理调整与企业统计工作相关的各项社会关系。

2调整中观层面的统计职能

通过分析我国企业统计发展缓慢的原因,可以发现统计工作的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脱节,政府统计体系的建设稳步前进,企业统计的发展却停留在起步阶段。这种状态势必导致企业统计工作难以正常开展、企业统计数据失真等不良现象的发生,也将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政府统计工作的发展。统计法规应该促使统计的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的结合,引入统计研究组织和行业统计组织,在中观层面上做好政府统计和企业统计的衔接工作。统计法规可以通过调整国家统计机构、统计研究组织、行业统计组织、企业的统计部门在统计活动中的关系,使他们在统计的宏观层面、中观层面、微观层面担负着不同的职责。政府统计可以把统计制度推行、统计方法设立、统计培训等职能下放给中观层面,赋予统计研究组织和行业统计相应的统计职能,协调统计研究组织、行业统计组织和企业统计部门的关系,推动企业统计的健康发展,使其为行业发展提供统计服务。统计研究组织应该具有组织和管理研究企业统计理论和方法的职能,改进企业统计工具,提升企业统计成果的应用性,提高企业统计效率。行业统计职能应该包括协助国家统计单位制定行业的统计管理办法,推行行业标准的统计方法和工具,培训企业的统计能力。通过中观层面对企业统计工作的推进,企业统计体系可以得到进一步完善。

3统计法规促进企业统计发展的方法

3.1推进企业统计研究工作

统计法规可以规定由统计研究组织召集行业中的典范企业研究行业的统计方法,开发行业的统计指标,并且了解企业统计工作的困难和发展趋势。通过企业统计理论和统计方法的研究为企业统计的发展提供基础性支持。

(1)企业统计理论研究。企业统计理论应该体现现代化企业的特点,对现代化企业统计的定位、运行模式、统计内容及统计方法和工具的定义进行研究。企业统计理论研究还要引入行业统计评价指标体系,对企业统计进行科学的评估,对企业统计理论的创新和发展不断输入有价值的信息。

(2)数理统计方法研究。在企业统计中,统计信息可以按管理需求的不同层次分为战略级、策略级、作业级,企业统计工作要把收集和整理的原始信息按照企业不同管理层面的需求加工处理成企业内部的统计产品。加工处理的过程需要使用大量的数理统计方法,研究这些方法并对这些方法不断地进行改良不但可以促进企业统计工作的发展,还可以充分发挥企业统计对企业战略管理及企业其他领域管理工作的支持作用。

3.2建设行业统计组织

相比国家统计机构,行业统计组织拥有行业固有的特征,使其更容易全面了解企业的现状,设计更加合理的统计规章制度;行业统计也更容易统一协调管理行业内的企业统计,使行业内的企业统计实现标准化;行业统计还可以统一推行行业的统计方法和工具,更好地完成企业统计的培训工作。加强行业统计在中观层面的工作,可以解决以往统计工作无法在企业展开的难题,增强统计工作为企业服务的能力。

(1)企业统计规范化。由于企业统计缺少统计理论的指导,行业中也没有行业统计的标准和方法,企业只能凭借自身的经验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进行信息收集和整理,再按政府统计部门的要求填写统计报告。统计法规可以规定行业统计组织推行行业统计标准化,行业组织可以通过调查问卷、集中研讨、专家咨询等方式明确企业对统计工作的需求,建立既适合政府统计要求又适合企业发展的标准化的行业统计。

第6篇:矿业行业分析报告范文

展腾投资集团是一家集金融投资、境外上市、基金管理、资产运营等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跨国金融服务集团,在境内外拥有丰富的项目、市场及人脉资源,并与国内外多家投资银行、资产管理公司、行业投资机构、律师事务所及会计事务所等专业服务机构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致力于为中国的高增长企业及高净值人士在大中华地区及海外的投资活动提供全方位的投资银行、资产管理及资本运营等服务,帮助企业客户实现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完美结合,帮助高净值群体实现投资银行服务和私人银行服务的有效融合。

展腾投资集团总部位于北京,公司目前在香港、台湾、悉尼等地设有分公司,业务范围主要包括为企业提供海外上市、项目并购、股权投资、产业链整合、基金管理等各类资本增值服务,以及为高净值人群提供专业财富管理服务和全球资产配置解决方案。

展腾投资集团所投资的领域涉及金融行业、房地产行业、矿产资源、文化传媒、消费行业、现代服务业等多个领域,并拥有一支国家化的专业投融资团队。展腾投资集团的高级管理层来自中国大陆、香港、台湾、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地,并在这些国家和地区拥有多年金融行业从业经验。执行团队由行业投资、法律及财务管理、风险控制等专业人才组成,90%以上的团队管理成员拥有硕士以上学历,70%以上的团队成员拥有海外教育及从业经历。

展腾投资集团有广阔的人脉资源及政府合作关系,在海外拥有资本及项目资源优势。展腾将立足国内的资本市场并着眼于国内资本与境外资本市场的对接,国内资本和境外项目资源的对接,帮助企业实现价值提升,并由此为投资者创造较高回报,实现企业和投资者的共赢。

展腾的业务范围

投资银行

海外上市

以澳大利亚资本市场为核心的海外上市业务是展腾投资集团投资银行版块的核心业务之一。展腾拥有大量的上市资源,并与境内外的行业投资机构、承销商、会计事务所、律师事务所、资产评估机构及行业研究机构拥有战略合作关系,致力于帮助境内企业通过首次公开发行,即IPO的方式,或者通过借壳等更为灵活的方式在海外资本市场上市。

展腾投资集团对澳大利亚资本市场及其主要证券交易所的成立背景、发展定位、上市条件、上市流程、审批政策和监管政策等具有深刻认识和理解,可以为拟上市企业提供最专业的全程上市财务顾问服务。在此过程中,展腾投资集团将依托专业、高效、国际化的精英团队,强大的合作关系网络,为企业提供完成IPO可行性分析和规划、IPO一体化咨询、上市前的资产及业务重组、财务及税务整理、公司治理结构设计完善、指派并协调专业机构、出品投资研究报告等全程一站式的财务顾问服务。

并购业务

展腾投资集团投行业务版块的另一个重点业务是并购投资顾问业务,集团发挥自身的国际化和专业化优势,利用自身的国际网络在全球范围内根据客户要求扫描标的物,并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将行业知识和投资经验相结合,为企业进行最大化的和最有效的资源整合。展腾的并购团队为客户提供专业的并购投资、买方与卖方财务顾问服务。

基金管理

股权投资基金

展腾投资集团在房地产、矿业资源、消费、服务、农业、节能环保等领域均有专业的投资团队进行长期研究及跟踪,拥有大量的成长期和成熟期企业储备。展腾投资集团拥有专业的投资及投后管理团队,这些团队拥有强大的政策、技术、经济、金融运作和管理优势。同时集团外聘了包括金融、法律、财务、资产评估等多领域领军专家作为顾问,进一步提升了展腾投资集团的专业水平和行业研究优势。

展腾投资集团的管理团队和专家顾问通过整合集团、外部投资人及各类合作机构的资源和经验,为所服务的企业针对性地提供战略梳理、治理优化、人才引进、管理设计、融资支持、业务拓展等增值服务,帮助已投企业实现价值提升,为投资者创造较高回报,实现企业和投资人的双赢。

房地产基金

展腾投资集团在房地产金融领域经验丰富,可以更深刻地了解房地产开发商的需求,并以最合适的金融服务方案匹配其需求。与此同时,也能为高净值个人群体推荐最合适的房地产投资产品或房地产投资项目,助其获得最大的价值和收益。展腾投资集团在行业内与政府主管部门、行业组织、地产与金融专家、房地产开发商、各类金融机构一直保持着密切的合作关系,力求广泛整合社会资源,为企业和高净值客户实现价值最大化。

展腾投资集团结合自身团队的境外从业经验,长期跟踪研究房地产金融创新型产品,长期关注澳大利亚、新加坡及美国的房地产开发市场、房地产投资基金(REITS)及房地产信托市场,助力房地产企业打通境内外资本市场的通道,拓宽投资地域及领域,利用国际化多元化资金,将房地产长期投资与短期投资、境内与境外投资、股权投资于债券投资相结合,利用国际经验和创新思维最有效的满足房地产企业的金融服务要求。

财富管理

全球资产配置

为高净值客户实现全球资产配置以及进行配置后的跟踪服务是展腾投资集团财富管理业务的强项和重点。2013年《胡润私人财富管理白皮书》明确揭示:中国的高净值人士已超过105万人,已配置离岸资产的比例已经达到33%,并且多是以房地产形式进行配置和储备。

展腾投资集团是综合性跨国金融服务集团,在香港、台湾、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地设有分公司或办事处,在境内外拥有丰富的产品、市场及人脉资源,并与国内外多家投资银行、资产管理公司、行业投资机构、律师事务所及会计事务所等专业服务机构拥有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在帮助高净值群体进行资产的全球配置以及提供海外高端增值服务等领域具有明显优势,致力于为高净值客户群体提供全球一体化资产配置理财规划方案。

展腾能做什么

投资银行团队服务内容

展腾投资集团将在您上市过程中担任上市总顾问角色,协助您进行从上市准备、过程执行以及上市后的一系列工作。内容包括:业务规划、财务管理、法务规范、构架设计、澳大利亚境内的监管与合规、投资者关系、本土团队搭建、承销工作、路演活动及当地媒体关系等多方面。

上市前,展腾团队将帮您进行周密筹划,包括评估您的公司是否具备上市的条件,结合中澳两地监管机构的要求及市场上的案例,关注未来可能影响上市过程的潜在问题,包括拟上市主题的股权构架、资产所有权的明晰及独立性、财务规范性、是否存在重大关联交易问题以及公司的持续盈利能力等问题。评估这些问题对上市过程的重要程度,与公司共同制定上市流程的可行策略,制作上市可行性方案和上市时间表。

在上市过程中,展腾团队会在方提供全程顾问服务:

业务顾问

发现企业对投资人的价值

评估所处行业的成长性

评估公司在现有行业的市场地位

评估企业发展的优势与劣势

结合企业的上市愿景出具企业未来的发展策略建议书

编制切实可行的当地市场的业务发展建议书

财务顾问

合乎准则的良好财务记录

根据对企业财务报表和内控的审计编制一系列特别报告

合理的财务预测

合理的资产价值评估

评估现有的融资结构

经过充分论证的资金投向

指导招股说明书中的最终披露信息

审计顾问

境内账目的审计及合规

通过审计过程发现并解决可能对上市过程产生潜在影响的问题

满足监管部门对历史财务报表的独立审计要求

编制审计的独立详尽调研报告

评估财务预测的充分性和准确性

编制招股说明书中所需的审计报告

法律顾问

历史沿革的合规性

重组及架构的合法性

评估业务重组对上市的影响

评估公司运作的法律环境及保护公司的合法权利

就交易所上市规则问题和公司要求提供建议

参与或负责尽职调查过程和招股说明书的拟定

拟定和审查公司章程、员工股份方案、红利再投资计划、承销协议书等重大合同的拟定和评估等文件

交易所上市申请的管理

股票经纪顾问

筹划发行(IPO)的结构、规模、时间点并结合市场状况进行公司估值

完成IPO尽职调查流程

通过本地的网络关系,从潜在的机构客户和零售客户群众确定投资者

通过已建立的渠道进行IPO营销

协助上市时有积极且稳定的市场环境

协助进行IPO首发的后续发行(再融资)

公司治理及其他专业顾问

评估企业公司治理现状

根据相关的监管要求完善企业公司治理结构根据对上市公司高管及独立董事的配置及资格要求,协助企业建立上市公司的高管团队

根据企业所处行业,协助推荐相关行业专家出任公司的独立董事

协助公司通过谨慎的识别和计量进行风险管理

协助企业完成当地的税务筹划、薪酬筹划

投资者关系顾问

组织投资者路演

潜在机构投资者和散户投资者关系的建立和维护

公司的流通股发行引起投资者的注意和吸引媒体的报道

当地媒体顾问

公司上市挂牌日的媒体新闻会

公司上市后后续市场活动的本地新闻,增加企业在本地市场的活跃性

展腾投资银行团队全程服务

全面统筹

根据公司的特定情况,全程指派及统筹专业第三方服务团队,包括会计师、审计师、律师、资产评估师、股份过户登记处、承销商、印刷商及公关公司等

制定上市流程的可行策略,建议上市工作的方案及时间,包括筹划放行的机构、规模、时间及公司估值建议

具体执行

协助制定上市重组方案

进行IPO尽职调查的流程

撰写《上市商业计划书》

在合适的时间点任命及统筹第三方专业机构进场

公司治理结构建议

证券交易所申请建议及拟定招股说明书

推广和承销

根据资本市场情况,建议及参与制定股份发行价格范围

建立并维护投资者关系

制作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组织发行路演及新闻会等

展腾投资银行团队的核心价值

参与海外上市的决策、上市地点的论证与选择,帮助企业设计上市方案,进行深层次改制与重组,帮助企业建立内控制度,进行财务调整,使企业全面符合上市条件。

按照当地监管政策,全面制作包括上市可行性计划书、财务及审计尽职调查报告、法律尽职调查报告等,并以此为依据制作招股说明或信息披露书。

与上市企业在保持一致利益的原则下,统筹安排最适合企业行业规模的第三方专业机构,并在整个规程中协助企业协调与第三方机构、上市审核机构及证券交易所,以及当地机构与个体投资人的关系。

第7篇:矿业行业分析报告范文

【关键词】风险预控;煤矿;安全管理

1 引言

在长期的安全生产实践中,煤炭行业逐渐形成并完善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办法,但过多地依靠专项整治、集中排查、命令、处罚等行政手段,短期内对安全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长期看很难从源头遏制事故的发生。相对而言,我国煤炭行业的安全管理水平仍然停留在依靠严格监管的经验管理阶段,如何构建安全管理的机制,使得煤矿安全管理从经验管理转向预控管理,成为煤矿企业必须关注和研究的一个问题。本文基于风险预控原理,构建了煤矿风险预控的基本流程,并建立了相应的评价机制。

基于风险预控的煤矿安全管理是一种过程管理,是在事故发生前,通过对导致事故发生的危险源辨识,判别危险源产生风险大小,对危险源进行监测、监控和预警,最后消弱和消除危险源,杜绝煤矿事故发生。煤矿风险预控管理同时也是一种闭环管理模式,是通过循序渐进不断修补煤矿安全管理中的漏洞,最终实现煤矿的安全管理。

2 煤矿风险预控的流程

根据风险预控理论,风险预控的对象为能量和行为失误,如果进一步细分,能量可划分为设备能量和环境能量,行为失误有操作失误和管理失误。能量和行为在正常状态下称为危险源,在失控状态下称为隐患。在煤矿企业中,风险预控的本质对象是危险源,而在实际工作中,煤矿往往不加区分地使用这两个概念,重隐患控制,轻危险源管理,并没有完全遵守风险预控的原理。因此,煤矿安全管理的有效做法除了重视隐患管理之外,更应该加强危险源的日常管理,真正实现风险预控。根据风险管理和控制的技术方法,遵循危险源辨识-监测-控制的基本思路,形成煤矿风险预控的流程,风险预控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工作内容:危险源辨识;危险源监测;危险源控制。危险源辨识是风险监测和风险控制的基础

性工作,其辨识的全面与否,直接关系到风险预控的效果。危险源监测的主要作用是及时发现与正常状态相偏离的危险源,发出预警信息,并根据危险源监测过程中所暴露出的一些安全管理问题,修订制度规范或培训员工。危险源控制是根据预警信息制定相应的处理措施,对危险源实施动态监测,直至警情得到控制和消除。

3 基于风险预控的煤矿安全管理及评价

3.1 基于风险预控的煤矿安全管理内涵

基于风险预控的煤矿安全管理主要内容包括:

(1)煤矿安全风险管理

煤矿安全风险管理是在事故发生前,通过对导致事故发生的危险源辨识,判别危险源产生风险大小,对危险源进行监测、监控和预警,最后消弱和消除危险源,杜绝煤矿事故发生。在煤矿安全风险管理中危险源辨识是关键,危险源辨识可以按照煤矿日常系统来辨识,也可以按照煤矿事故发生机理来辨识,但辨识必须全面,这样才能杜绝事故发生。

(2)煤矿安全管理要素标准和措施制定。

当煤矿安全管理所有危险源辨识出来以后,需要将危险源进行合成提炼,形成管理要素,将来通过管住管理要素就可以管住危险源。如何管住管理要素,把要素管到什么程度就能杜绝事故发生是通过制定管理要素标准和管理措施来完成的。管理标准是指管理要素管到何种程度事故就不发生,管理措施是管理要素达到标准的手段。

(3)加强安全培训,实施安全管理人员准入制度

对煤矿企业来说,首先应建立目标清晰、分解科学、涵盖生产经营全过程的培训目标体系。其次,要分析培训需求,针对不同的人群或工种确定培训的具体内容。再次,要重点实施行为矫正培训,即针对煤矿员工惯常、频发的不安全行为,制定针对性的培训方案。最后,要建立起培训效果评价体系,以促进培训工作的持续改进与完善。同时,加强各级管理人员和岗位操作人员的准入管理,如班前抽考不及格不允许入井,没有取得区队长和班组长资格证不能担任相应职务等。

(4)健全安全考核制度,实行奖惩激励

将安全指标层层分解,制定严密的考核制度,使得人人有指标,人人有压力。考核方法可以采用绩效评估法,该方法针对煤矿企业各级管理人员构建相应的安全管理评价指标体系,不仅能够体现组织调查、全员参与、发展回馈、多元评估系统等多个组织绩效原则,而且能够体现风险预控的思想,找出安全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采取进一步的改进措施提供指导,充分保障煤矿各级管理人员认真履行安全管理职责,提高安全管理能力。为强化安全考核制度,必须建立奖惩激励机制,使得考核结果与职工收益挂钩。在奖惩激励中,要做到公平公正,信息透明,考核结果要及时公布,接受员工的监督,反对奖励平均主义和重罚轻奖的现象。激励要实行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要因人而异,区别对待。(5) 煤矿安全管理辅助环节建设。煤矿安全管理辅助环节建设包括煤矿事故救援体系建设, 职工健康保障体系建设, 煤矿环境管理和煤矿准入等方面。

3.2 基于风险预控的煤矿安全管理评价

基于风险预控的煤矿安全管理评价系统主要是考核评估煤矿安全管理建设是否到位, 是否以风险管理为核心, 主要评价内容包括:

(1)评价煤矿的风险预控管理是否到位, 风险管理中危险源辨识是否全面, 危险源静态和动态度量是否正确, 危险源信息检测是否及时, 危险源预控措施是否全面, 危险源产生风险预警方法是否正确, 预警是否及时, 预控是否得当。

(2)评价煤矿本质安全管理中组织管理体系是否完善, 包括相关机构设置是否完善, 激励奖惩制度是否全面, 管理运行体系是否闭环, 岗位职责是否明确, 监督机制是否完善健全, 煤矿文化是否体现本质安全思想, 煤矿文化管理是否到位, 煤矿本质安全管理监督是否到位。

(3)评价煤矿本质安全管理人的不安全行为管理是否准确到位, 包括人的不安全行为产生机理分析是否合理, 人的不安全行为控制管理手段是否合理有效。

(4)评价煤矿本质安全管理要素是否管理到位, 要素是否全面。

(5)评价煤矿本质安全管理辅助环节是否跟上, 包括煤矿事故救援体系是否完善, 职工健康保障体系是否完善, 煤矿环境是否达到本质安全要求等。

3.3 煤矿安全管风险管理的参考指标

参考指标如下:

(1)煤矿有完善的财政风险管理体系;(2)企业编制计划和任务时考虑存在风险;(3)各工作场所有危险源识别、危险源评价、风险监测与预控;

(4)所有工作程序都进行危险源识别、危险源评价、风险监测与预控;(5)各类危险源识别全面;(6)各类危险源监测方法得当;(7)各类危险源预防、预控方法得当;(8) 各类危险源产生风险预警程序全面;(9)各类危险源都有相应消除措施;(10)有紧急情况风险评估和应急措施;(11)有意外情况风险评估和应急措施;(12)有危险任务风险评估;(13)危险源处理有分类报告,分类科学;(14)危险源有事后分析报告;(15)危险源处理有专门机构和人员负责,处理及时;(16)员工了解危险源预控管理,全员参与危险源预控管理;(17)其它风险防范全面。

4 结语

煤矿安全管理评价不是管理的最终目的, 安全管理评价是根据现场安全检查和定性、定量评价的结果, 对那些违反安全生产的行为、制度、安全管理机构设置和安全管理人员配置, 以及不符合安全生产技术标准的工艺、场所、设施和设备等, 提出安全改进措施及建议; 对那些可能导致重大事故发生或容易导致事故发生的危险、有害因素提出安全技术措施、安全管理措施及建议。

参考文献:

[1]查振高,李新春.基于风险预控的煤矿安全管理评价系统建立研究[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

[2]魏晓平,巩岩,李媛.煤矿企业安全生产风险预控分析[J].煤炭经济研究,2007(2).

第8篇:矿业行业分析报告范文

在众多期待的目光中,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铁股份)的IPO之旅终于在2007年岁末启程。公司上市申请已于11月5日通过中国证监会发审委审核,三日后再获香港联交所批准。11月21日,中铁股份A股申购开始,正式拉开了这场“先A后H”上市之路的序幕。

根据招股说明书,中铁股份此次IPO计划发售最多46.75亿A股及最多38.25亿H股,分别占总股本的26.75%和17.96%。A股发行的价格已确定为4.80元/股,H股定价区间则略高于A股,为5.03港元―5.78港元/股。A股总筹资额已远超当初确定的120亿元规模。

中铁股份是截至目前中国资本市场上筹资规模最大的一只铁路股。而在中铁股份之后,另一重量级的铁路股中铁建设总公司(下称中铁建设)也即将登陆资本市场。

《财经》记者获悉,早在一年前,中铁股份的母公司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下称中铁工程)内部已开始筹备,成立“宏图办”,取上市大展宏图之意,专门负责上市事宜。中银国际等中介机构则于今年1月进场,筹备工作的进度基本按时间表进行,比原先预想的11月上市略有延后。现在,中铁股份路演团已被编为红蓝两队,分别由董事长石大华和总经理李长进带领,赴上海、深圳、香港以及欧洲、美洲路演。据悉,在北京、上海、深圳展开的A股路演共接触了约150家基金、信托公司,既有一对一的单独交流,也有一对多的接触,其中单独见面的大型投资机构有24家。12月3日和7日,这艘航母级的综合型建设集团,将先后登陆A股和H股市场。

最好的时机

中铁股份在资本市场的亮相,可以用恰逢其时来形容。今年是国资委力推央企整体上市的第一年。中铁工程则是目前铁路建设领域的双寡头之一,在铁路建设领域占据了45%的市场份额。中铁工程1997年扭亏为盈后,主营业务收入不断增长,2006年已跻身世界500强。

中铁股份很难找到一个比现在更理想的上市时机。一方面,A股市场今年经历了一个过去几年中前所未有的牛市;另一方面,过去30年来发展严重滞后的中国铁路建设,正迎来一个爆发式增长的黄金时代。

从2005年起,中国铁路投资每年增速均在60%以上。据规划,“十一五”期间,国家对铁路的投资规模将达1.25万亿元,是“十五”期间的4倍。另据《中长期铁路网规划》,未来14年,中国将新建“四纵四横”共八条横贯中国的客运专线,实现繁忙线路客货分离。到2020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0万公里,比现有里程增长33%。

2006年,铁路基建投资只有1553亿元,但随着京沪、京哈等高速铁路的开工,铁路建设终于驶入快车道,预计年平均投资额将达3000亿元。仅京沪高铁一项,目前预计的投资额就达2200亿元之巨。

中铁工程建设了建国以来三分之二的铁路、95%的电气化铁路,与中国铁路建设步伐息息相关。中铁工程的前身是1950年成立的铁道部工程总局和设计总局,后几经变更为铁道部基本建设总局,主要履行全国铁路基本建设的领导、组织、指挥、协调和管理职能。1989年,铁道部撤销基本建设总局,组建中铁。

2003年,中铁工程正式划归国资委,与铁道部50多年的母子关系,宣告终结。但时至今日,铁道部仍然是中铁工程最大的客户,包揽了中铁工程营业收入总额中的42%。

据悉,在1996年之前,铁路工程建设在中铁工程的业务中占绝对优势地位,份额在85%以上。但在上世纪90年代后期,中铁工程经历了生存考验。京九、南昆铁路建完之后,铁道部每年的建设投资仅在300亿到500亿元之间,项目由当时还隶属铁道部的中铁工程和中铁建设瓜分。但仅中铁工程一家,就需每年获得六七百亿元项目才能解决30万人的生存问题。

连年亏损之下,中铁工程只有“出轨”自救,走上多元化发展道路。到2003年,中铁工程内部铁路和非铁路项目的比例已经完全颠倒过来,后者占80%,前者只占20%。2003年任铁道部部长后,力推铁路快速发展,铁路业务在中铁工程所占份额才逐渐回升,目前约42%左右。

对于铁路建设的乐观预期点燃了投资者的信心,众多投资机构的分析报告纷纷以“王者登台”、“建筑航母横空出世”来形容即将登陆的中铁工程。

日前,中国投资公司(CIC)已宣布将斥资1亿美元认购中铁H股。来自路演团的消息称,感兴趣的投资人还有新鸿基地产(香港交易所代码:0016)主席郭氏兄弟,恒基地产(香港交易所代码:0012)主席李兆基、嘉里集团主席郭鹤年、九龙仓(香港交易所代码:0004)主席吴光正、中国人寿集团、新加坡投资公司、全球大型对冲基金Och-Ziff等。

现在,对于中铁股份上市最关心的,除了中铁工程及其承销商,莫过于中铁工程最大的竞争对手――中铁建设。中铁建设目前也在紧锣密鼓地筹备上市。

据一位接近铁路行业的资产评估人士称,中铁建设上市筹备启动比中铁工还要早三个月,但由于中间停滞了一段时间,预计将在明年初上市。据知情人士称,中铁建设IPO主承销商为中金公司,资产评估由中发国际资产评估有限公司承接,法律顾问与中铁工程同为嘉源律师事务所。

“土豆革命”

作为一家集勘察设计、施工安装、房地产开发、工业制造、科研咨询、工程监理、资本经营、金融信托和外经外贸于一体的特大型企业集团,中铁工程与很多中国大中型国企一样,旗下分支众多,盘根错节。仅成员企业便有31家,主要包括中国海外工程公司、中铁一局至十局、大桥局、电气化局及隧道、建工集团等14家特大型施工企业;铁道第二勘察设计院和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等四家大型勘察设计企业;中铁西北、西南、工程机械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等三家大型科研企业;中铁山桥、宝桥、宝工、武工等四家大型工业制造企业,以及衡平信托。此外,还有4家直属单位和17家分公司、项目公司。

面对如此庞大的结构,投资人的担心并不亚于对其规模的惊叹。中投证券在分析报告中将此作为风险因素之一,指出“公司目前下属企业数量众多,管理层级较为复杂。公司上市后对组织架构的精简重组其进程快慢存有一定的不确定性,从而对公司的经营业绩可能产生一定的影响”。要说服投资者,仅有未来中国铁路跨越式大发展的美好前景并不够。

据业内人士介绍,中铁的庞大体量由来已久。其资产遍布全国,同时施工的就有2万个项目,每个工程局在当地都是大型企业,且业务范围到管理结构类似。各个子局和子公司都有独立法人地位,自负盈亏,保留利润。大桥局、隧道局属于专业局,专业性更强,但与十个综合局(中铁一局到十局)等也有业务重合。

“(这些公司)就像一麻袋土豆,每个土豆长得都差不多。大桥局和隧道局较有特点,算是洋葱。” 联合证券分析师王万金如是形容。

业务重合,却无明确的区域和业务划分,直接后果是中铁工程各子公司之间长期竞争,几家子公司参加同一个竞标的场景屡屡出现。

“1999年秦沈线就是二局、三局和五局一起投标。最近的青藏线第五标段和第十标段也是我们和五局等几个局一起投标。”中铁二局一位多年从事施工管理的人士说,“公路上一起竞标的情况更多,京珠高速差不多从一局到十局都参加投标了,经常是几家投同一个标段。”现在,总公司对此只有一定程度的协调,比如标的在百亿元以上由某个局代表总公司去投标,拿到项目后由总公司分给各子局。哈大线就是中铁二局代表总公司投标。

实际上,中铁工程对下面的子公司只有人事任免权和确定利润指标的权力,以及一部分发展战略的协调权,子公司的自相当大。由于盘子太大,总公司很难实现有效控制,每个子公司都是一个小山头,在当地根深叶茂。

“在2003年以前,归属于铁道部的时候,中铁工程总公司还不是一个实体公司,更像一个事业单位,只管人事任命,不管生产经营。划归国资委后,情况有所改变,但管理还是比较松散宏观。”中铁内部人士告诉《财经》记者。

在这样一个企业,资产清理和重组的艰难可想而知,这个挑战至今仍未完全结束。不过,一位参与资产评估的人士告诉《财经》记者,尽管山头林立,中铁工程相对于其他国企,资产结构还算比较清楚。

最终,在重组中,中铁工程仅把5%与主业无关的资产留在存续体中,由新设的资产管理公司进行管理,其余均装入上市公司。母体中现在还有没拿到采矿权的两个矿――芒来矿业和小白杨矿业,均位于内蒙古苏尼特左旗。据接近中铁股份路演团的分析师称,拿到采矿权后,会通过收购的方式再放入中铁股份。

在本次重组中,中铁注销了100多家子企业,把业务划分为五大板块,原属于总公司的房地产业务单独成立了中铁置业;在制造板块,则拟将下属三家从事工程设备和零部件制造业务的企业整合成为一家企业“中铁重工”;在国际业务方面,也在探索进行统一管理。

公司还在推行一套综合理财系统/资本管理系统,涵盖范围包括预算、资本、投资、资产、收入及成本的管理;税项与利润分配、外汇、财务风险、财务信息技术系统、财务报告申报及分析,财务查阅及监督,实行财务集中化管理。这些集中化措施目的,在于让总公司对每一板块业务和子公司的运作实行监督。“财务上抓得更紧了,每个月、每个季度都要召集下面子公司开视频会议。”中银国际参与本项目的毛德一告诉《财经》记者。

中铁工程的现状是很多国企的缩影,业务庞杂,冗员众多,股权复杂,经营松散。上市只是迈出了公司治理改革的第一步,真正要形成有效的管理机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一位参与重组的资深人士在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认为,现在中铁股份刚刚搭起一个框架,上市之后还会继续梳理。“未来重点可能是减少中间环节,梳理股权。成立事业部可能是一个方向,但难度很大。”

职工持股与回购

在上市前夕,中铁工程内部完成了一项重大行动――回购下属子公司、孙公司的员工持股。对于员工而言,这是一场比上市影响更大的变革。

一位有着多年铁路施工企业背景的分析师指出,回购员工持股是一个艰难的工作,因为“职工们会有怨言”。但对于一个准备上市的企业而言,厘清产权是必须完成的一步。“这是这次上市要解决的一个比较大的问题。”中银国际的毛德一说。

中铁工程下属公司员工持股大约在1998年之后开始实行,当时的出发点是为推进企业改制,增加公司注册资本,主要在施工企业实施。“中铁二局最早,大桥局、隧道局、电气化局等晚一些,一局、四局也有,但没实行多久就收回了。”中铁股份内部人士告诉财经记者,“一般股份制公司才有,集团层面没有。” 到上市重组之前,中铁工程下属企业中存在职工持股的二级企业有13家,三级及三级以下企业136家。

中铁大桥局集团曾公布了一份内部《职工持股会股本设置及职工出资方案》。其购股资金由企业工资账户的结转资金和职工个人出资两部分构成,各占约50%。出资标准从工人4000元到正局职2.5万元,划分了五个级别。职工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时,个人出资所购股份,参照上年度末财务决算的每股净资产值计算,由持股会回购。职工股不得交易、转让。由工资结余部分形成的职工股,其股利不量化给个人,用于集体股扩股或集体福利;由职工个人出资认购的股份为职工个人股,职工享受其收益分红。

职工持股制度实行之初,发行量比较大,中铁隧道集团和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的员工持股会基本上都持有20%的股权,涉及面也比较广,基本上所有职工都有。但后来有些企业逐渐收回,持股人范围有所缩小,集中在领导层。职工股回购标准由各个子局自行制定,例如中铁电气化局西安铁路工程公司退还员工持股时,就是按原出资额的1.22倍计算。

据业内人士介绍,职工持股在建筑施工行业相当普遍。中建、中铁建设和中冶建设等当年为激发员工积极性,都曾推行过员工持股。据参与中铁工程重组的中介机构人士称,这些员工持股目前已基本清理完毕。

中铁二局谜题

中铁股份上市之后,与中铁二局(上海交易所代码:600528)之间的同业竞争,将是业界广泛关注的一个大问题。

中铁二局总部位于成都,是中铁股份下属施工单位中实力最强的一个子局。作为铁道部当时推动辅业上市中的一步,中铁二局2001年在上交所挂牌,成为中国铁路建设系统第一家上市公司。

早在中铁工程整体上市的意图流露之初,市场便对中铁二局的去留多有猜测,直至今年4月,中铁二局公告称,“中铁工程拟独立发起上市,将不借公司实现整体上市”。此后,种种猜测便集中于中铁工程将如何解决与中铁二局的业务重叠和同业竞争。

中铁二局的业务同样以施工为主,近两年开始向房地产开发市场进军,与中铁股份的主营业务基本相似。实际上,中铁工程和二局的同时存在,并无法律法规方面的障碍;但由于中铁二局隶属中铁工程,而国资委又力推整体上市,市场普遍认为,中铁二局并入中铁工程是迟早的事,中铁二局的股价也随之起起伏伏。

可能的做法有两种:一是中铁工程通过换股将中铁二局私有化下市;二是中铁工程与中铁二局两者进行业务分离,中铁二局成为集团房地产业务的平台,而铁路建设业务则剥离给集团。

据一位对中铁工程有着深入了解和接触的分析师告诉《财经》记者,“他们设计了十来种方案”,但基本上并没有脱离这两种可能。

从双寡头垄断到群雄并起

对于投资者而言,铁路建设领域近年来的风云变幻,是对中铁股份业绩影响最大的因素。

与群雄并起、竞争激烈的公路、建筑施工市场相比,铁路建设市场还是一个相对封闭的领域。2003年以前,中铁工程和中铁建设二分天下,垄断了整个铁路建设市场。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正在悄然来临。

2004年12月,铁道部和建设部联合发出通知,放宽对中国铁路建设行业的管制,准许在诸如公路、港口及市政工程建设等其他基建行业拥有专业资格的企业进入铁路建设市场。虽然目前只有少数企业具有特级铁路建设资质,但中铁工程未来面临的挑战不可小觑。

这种激烈的竞争,在今年哈大客运专线的投标中已初露端倪――参加哈大线竞标的有中铁工程、中铁建设、中交和集团等几大企业。在总标额约518亿元人民币的项目中,中铁工程和中交各拿到了218.7亿元和208亿元的大单,而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甚至完全被淘汰出局。即将动工的京沪高铁也有可能是中铁工程、中铁建设和中交三家竞争。

第9篇:矿业行业分析报告范文

一、单位清查的目的

单位清查的目的,是为了摸清我县辖区内全部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第二、三产业个体经营户的数量、规模、经营活动类别、生产经营情况,准确界定普查对象与种类,落实普查登记责任,确保普查表发放种类准确和普查单位的不重不漏,为普查培训、普查登记和有针对性地开展宣传动员等各项经济普查工作奠定基础。

二、单位清查的对象和范围

单位清查的对象是我县辖区内从事经济社会活动的全部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从事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个体经营户。具体范围包括:农、林、牧、渔业,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以及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等国民经济行业。

三、单位清查的原则和方法

单位清查采取“以块为主,条块结合”的组织原则。按照全国统一部署,各级经济普查机构会同同级编制、民政、税务、工商、质检等有关部门组织开展单位清查工作。各级编制、民政、税务、工商、质检以及其他具有单位设立审批、登记职能的部门,要向同级经济普查机构提供其审批或者登记的单位资料并参与清查摸底查漏补缺工作;铁路、银行、保险、证券等部门,要向经济普查机构提供本系统在当地的法人单位、分支机构和营业网点的名录;教育、卫生、邮政、电信等主管部门和大型企业要向同级普查机构提供本系统在当地的法人单位、分支机构或营业网点的名录,并协助当地普查机构做好单位清查工作;建设部门要向同级普查机构提供其审批的具有建筑业资质的法人单位名单,并协助当地普查机构做好单位清查工作;军队、武警要协助地方普查机构对营区内的非隶属经济单位进行清查。

单位清查实行在地登记原则。乡镇经济普查机构在现有行政区划的基础上,以社区(居委会)、村委会为单位划分普查区(或进一步划分普查小区),对所辖区域内的全部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从事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个体经营户,进行“地毯式”逐一清查。所有法人和产业活动单位,均填报《法人和产业活动单位清查表》,同时,多产业法人单位还需填报《多产业法人单位所属的产业活动单位一览表》;个体经营户填报《个体经营户清查表》。

单位清查的组织方法。全县统一制定单位清查方案,采用统一的统计标准,统一进行业务培训、问题解答、数据处理、数据质量抽查和综合分析,分专业审核评估数据和确定年报单位。

四、单位清查的表式

单位清查对法人和产业活动单位、个体经营户分别采用不同的表式。具体包括法人和产业活动单位清查表(611表)、多产业法人单位所属的产业活动单位一览表(612表)、浙江省个体经营

户清查表(613表)。

五、单位清查的时间

单位清查工作从20*年9月下旬开始,各乡至20*年10月25日前结束,各街道、建制镇至20*年10月31日前结束。单位清查登记的时点数据为20*年9月30日数据,时期数据为20*年1—9月份及20*年预计数。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的清查培训工作要在10月10日前完成。普查区(小区)的划分、小区编码和普查区(小区)示意图绘制工作要在9月30日前完成上报,

小区图留乡镇街道备查。

六、单位清查的标准

单位清查采用国家规定的统计分类标准和目录。包括:《全国组织机构代码编制规则(GB/T11714-*)》、《统计上使用的行政区划代码结构及编制规则》、《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经营户划分规定》及单位划分有关问题的处理办法、《统计上单位划分的规定》、《建筑业企业资质等级编码》、《房地产开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物业服务企业资质管理办法》等。

七、单位清查的方式和实施步骤

我县单位清查采用以部门资料为线索,“先清查后比对”方式进行,即县级经济普查机构先把部门收集上来的资料,尽量分发到乡镇、街道,甚至村、居,以此为线索,组织进行“地毯式”清查,然后再将“地毯式”清查结果分别与有关部门行政登记资料进行比对,根据比对情况,进行查遗补漏。

(一)清查资料的准备

清查前要准备好开展经济普查的文件、有关法律文书、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本、行政区划代码本、普查员工作表、单位清查表、普查区地图、普查员工作证件、普查员手册、致经济普查对象的一封信、普查员用品等有关资料,并发放到基层。

(二)“地毯式”清查

清查前,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要做到:第一,对相邻的普查区按照普查区示意图沿交界处实地勘查,确定区域范围,并明确每个普查员负责的普查区地域范围和界线。第二,熟悉环境,明确各普查员负责区域内的街道名称、门牌起止号码,掌握普查区域内的建筑物的数量和分布情况,重点了解写字楼、商住两用楼和各类市场的情况。第三,按地形和道路情况,制定调查路线。

普查指导员、普查员入户清查时,须持有县级普查机构统一印制的《普查指导员证》、《普查员证》,并主动出示证件,自我介绍,说明来意。对不配合普查工作的调查对象,普查员依据《统计法》和《全国经济普查条例》发放法律文书进行督促,情节严重的移交统计执法人员处理。

普查员在清查登记时,应当根据普查区示意图,沿调查路线,逐户进行清查,甄别调查对象,通过询问并按照单位界定条件及其他有关规定,判断其是否属于本次普查的对象,如确认属于普查对象,普查员首先必须向调查对象发放《致经济普查对象的一封信》和《承诺书》,然后认真查验调查对象的登记注册证件(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财务帐等材料,并协助调查对象据实逐项填写清查表。

(三)清查表审核、整理与装订

单位清查登记后,普查指导员负责对本普查区的清查表进行人工审核,对漏报的单位、漏报项目及不符合审核条件的项目进行及时核实、更正和补报。人工审核通过后,将普查区清查表按《法人和产业活动单位清查表》和《浙江省个体经营户清查表》分别编号、编页码装订(《多产业法人单位所属的产业活动单位一览表》要随其归属的法人单位一同装订),并上报乡(镇、街道)普查办公室。如普查区单位较多,可按表种每百页装订一本。清查表装订封面见附件。《浙江省单位清查普查员工作表》待单位清查工作全部结束后,按普查小区装订后报乡级经普办。

清查工作基本结束后,乡(镇、街道)经普办应及时组织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对清查工作的质量进行全面复查。复查工作的重点是核查普查区(普查小区)内单位和个体经营户有无遗漏,清查工作表中的单位性质界定是否准确,清查表的填写是否准确,营业收入是否瞒报、虚报。复查可以通过自查、互查、议查三种方式进行。

复查后,乡(镇、街道)经普办要会同本普查区的普查指导员、普查员一起对该普查区清查表进行人工审核,并及时组织各普查区进行交叉审核,对发现的调查单位漏报重报、瞒报虚报、调查指标漏填错填等问题尽快核实、更正、补报。全部清查表确认无误后签字上报县级普查办公室。

(四)单位查遗补漏

乡级普查机构要根据部门提供变动资料,如根据部门提供的新增单位、统计调查发现的新增单位,以及清查数据与部门数据比对后产生的核查单位清单等,进行查遗补漏,做好本辖区内单位变动动态维护,重点掌握好9月至12月单位新增、注销、迁移、合并、停业、破产等情况,并做好书面记录,及时上报县级经普办。

(五)数据质量抽查验收

数据质量控制要贯穿单位清查工作的始终,县、乡两级普查机构在清查数据上报后,必须尽快组织清查数据质量抽查验收工作。

单位清查数据质量抽查验收工作是对抽查地单位清查工作的全面验收,内容包括:听取汇报、审查普查员选聘资料、普查区划分资料、清查登记资料和分部门比对资料等各种清查工作原始资料。抽查验收的重点是深入其普查区域范围内的繁华城镇、城乡结合部、相邻县区交界处等调查对象复杂、稠密的地区,逐户核实单位清查数据质量。

县级普查机构负责对所属乡(镇、街道)的数据质量抽查验收。每个乡(镇、街道)至少要抽取1个普查区进行检查验收,被抽普查区的单位数量应不低于该乡(镇、街道)单位总数的5%。

单位清查数据质量抽查验收时,要对被抽中的普查区内的所有单位重新逐户调查核对。抽查完成后每个普查区要填写一份单位数据质量抽查报告单,以计算抽查地区的数据质量。对数据质量抽查结果不达标的地区要重新返工,限期整改,直到数据质量达到规定要求。

数据质量抽查验收的标准为:⑴漏报率。法人、产业活动单位漏报率低于1%,个体经营户漏报率低于2%。⑵单位界定错误率低于1%。

(六)上报单位清查数据

单位清查的基层表、汇总表、综合表和清查数据上报说明要经当地普查办主要负责人审核、签字,逐级上报。

单位清查数据和部门行政登记资料之间的差异分析报告,须由普查办公室相关成员单位共同签字认可,随清查结果一并上报上级普查机构。

八、建立质量控制小组和工作报告制度

县级普查机构要建立普查质量控制小组,负责检查清查摸底中的质量控制工作,指导乡(镇、街道)经普办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各种质量控制办法,规范、考核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行为与绩效。

在清查摸底期间,全县逐级建立清查摸底工作报告制度。县级普查机构要定期收集各乡(镇、街道)清查摸底的进展情况以及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并对有关问题作出解答,同时不定期地对各乡(镇、街道)进行巡查,确保清查工作的进度和质量。各乡(镇、街道)要在10月15日、10月20日上报一次本地清查摸底的进展情况和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及建议。

九、单位清查工作总体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20*年9月30日前完成)

做好清查摸底物资准备工作;完成区域划分、地图绘制和地址编码工作;部署全县清查摸底工作;

第二阶段(20*年10月31日前完成)

10月10日前完成完成普查指导员、普查员的培训;各街道、建制镇在10月31日前完成普查员入户清查,完成清查表审核、纠错和查漏补缺工作,并上报数据。各乡在10月25日前完成普查员入户清查,完成清查表审核、纠错和查漏补缺工作,并上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