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跨文化商务交际理论范文

跨文化商务交际理论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跨文化商务交际理论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跨文化商务交际理论

第1篇:跨文化商务交际理论范文

关键词:跨文化非语言交际能力,跨文化商务沟通,跨文化培训

一、引言

随着加入WTO,2002年我国成为世界上吸引外资最多的国家,世界500强中的80%以上已进驻我国。中国也融入世界,各种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成员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但由于东西方在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等方面存在的巨大差异,目前的情况对国内跨文化商务人才不仅仅是新的机遇,也是新的挑战。当前,跨文化交际能力,尤其是其中的语言交际能力,已经得到极大的重视,成为跨文化商务人才除了专业技术能力,管理能力以外,还应该具备的第三种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庄恩平,2004)。然而,非语言交际能力作为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却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就此,笔者进行了以下调查,如表一(数据来源:中国知网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全部期刊,(1999-2007))。

以上数据表明,非语言交际的研究包括其在不同文化之间的行为差异,功能,内涵,重要性方面的研究已经占有相当的比例(39.7%),但对跨文化非语言交际能力(1.0%)的研究,尤其在商务领域(跨文化非语言商务沟通占0.2%)的研究,还是少之又少。因此,本文作者试图从非语言交际被忽视这一现状出发,着重分析其内在和外在原因;构建在跨文化培训中提高非语言交际能力的模式,并进行了分析,由此提出如何真正提高跨文化商务人才非语言交际能力的方法和建议。

二、非语言行为的本质及其在商务沟通和实践中被忽视的原因

不管是在日常交流中,还是在跨文化商务沟通中,非语言行为常常被人们所忽视。究其原因,笔者认为,应从内部和外部两方面来看。

首先,从内部原因来看,由于非语言行为的潜意识性和它与文化之间的紧密联系,使其在同一文化氛围下的日常沟通中常常被忽视;而在不同文化碰撞的跨文化商务沟通中,对非语言行为的忽视或知之不深往往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先看非语言行为的文化性,它指非语言行为的意义同语言行为一样,受文化影响,由文化决定。本文所指的狭义上的非语言行为指在一个群体内部、共享的、因袭性和规范性都很强的非语言行为。形式上约定俗成,因此在不同的文化中也就具有不同的意义。也就是说,非语言行为与语言行为一样,大多数情况下,在表达思想时是与文化相连的(贾玉新,1997:448)。在跨文化语境下,由于编码和解码的方式不同,常会引起误解或文化冲突。这也使得研究非语言交际与文化关系在跨文化商务沟通和谈判中的作用突显出来。表二列举了一些在中美不同文化背景下表达不同意义的肢体语言和其含义。

其次,我们来了解造成非语言行为长期以来被忽视的外部原因,即人们在脑中长期以来形成的偏见或误解。

1、语言交际与非语言交际

在日常的交际过程中,人们通常认为语言交流才是真正的交际,远胜于非语言交际。其实不然,宾夕法尼亚大学的伯德惠斯特尔曾对同一文化的人在对话中的语言行为和非语言行为做了一个量的估计,语言交际最多只占整个交际行为的30 %左右。

一位美国公司负责亚洲市场拓展的经理刚刚完成了一天与日本客户的谈判,他松了口气,认为日本人在谈判时很好商量。即便遇到最棘手的价格问题时,他们仍然满面笑容并满口称是。照这个进度,第二天就可以签合同了。出乎意料的是,第二天,日本客户依旧笑容可掬,却怎么也不肯签合同。造成这位美国经理困扰的原因,在笔者看来,均来自跨文化非语言交际。根据Richard D. Lewis对世界各国文化管理类型的分类(Richard D. Lewis: 2000),美国文化属于单线时间型,谈判模式属于的“生意型”文化,即在集中一段时间内只专注于一件事情,在谈生意时直奔主题,不在乎“面子”和“关系”;而日本文化属于多线时间型,谈判模式属于“关系型”文化,即在一段时间能安排几件事情交叉进行,谈生意前要先建立关系,所以他们不急于达成一个合同,更重视今后的发展,很在乎 “面子”。因此,美国经理在谈判时力求在最短时间解决问题。这使日本客户认为美国经理没有诚意。日本客户的“面子”也没有得到“喋喋不休”的美国经理的维护。另外,美国经理没有充分体会“是”的含义,在日本,它可以表示肯定、疑惑、停顿或仅仅表示“我在听,你可以继续”。美国经理把“是”片面地理解成为赞同,显然是有失偏颇的。

2、非语言交际所包括的范围

非语言交际的范围非常广,可人们目前对它的理解还局限在接触,目光,手势,面部表情等。毕继万在《跨文化非语言交际》中,将非语言交际分为体态语、副语言、客体语言和环境语言(毕继万: 1999)。体态语和副语言是与身体有关的非语言,通常能够为人们所注意,但由于文化差异,易被误解;客体语言和环境语言与周围环境相关,则易被忽略。比如近体距离,Hall在《无声的语言》中对美国中产阶级调查情况进行了研究,并把这种距离分为8种。对中国人来说,体距均比英美人要近。所以中国人与英美国家的人交谈时,英语国家的人常常感到中国人站得过近,使人觉得不舒服。中国人则会觉得英语国家的人站得过远,使人感到不那么友善。了解到这一点在跨文化商务接待和沟通时显得尤为重要。

三、跨文化非语言交际能力模式

传统的跨文化培训把重点放在语言能力培训和对不同文化习俗知识性的了解上,但这样的培训往往事倍功半。只有把文化因素有意识地、系统地导入商务沟通和管理的方方面面,增强商务人才对文化差异的敏感度,不但重视语言能力的提高,更重视非语言能力的提高,才能真正达到跨文化培训的效果。具体采取培养跨文化非语言交际意识和拓宽跨文化非语言相关知识并进的方法,在案例分析或商务实践中,实现跨文化非语言交际能力的飞跃。下面坐标轴示意了上述模式。

学习有关非语言行为和手段在不同文化的相关知识。Samovar提出:“任何人都无法列举和描绘出每种文化的所有非语言行为,但是,如果我们在跨文化交际环境中正确理解一些常见的非语言行为的信息,就可以对所需要的信息有一个概括的了解”。据此,在对跨文化培训中,在对该国民族风情、宗教哲学等了解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对某一些国家或民族的非语言交际行为和手段进行综合概括,归纳出一些有代表性的非语言交际模式,作为谈判人员知识储备。实际上,对于商务人士来说,在跨文化交际中无需刻意去模仿外国人的非语言行为,最需要的是了解相同行为的不同文化涵义,特别是易引起误解和冲突的那些行为的文化涵义,这才应当成为跨文化商务培训的重点。比如肢体语言、目光接触、体触行为、沉默的含义、衣着、体味、对空间的态度、对时间的态度等。这亦是提高跨文化非语言能力的基础,具备了这些知识,才能得到非语言交际能力质的提高。

提高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非语言交际的敏感度。我们在跨文化培训中要求商务人才在实践中能通过理性的分析对异国文化中重要但细微的特点了解,即可以感知,可以接受其它文化非语言行为和手段的不同。由于个人行为由个人观念决定,个人观念又由其民族文化决定,要彻底了解商务沟通中不同的非语言行为和手段(最外层),首先要了解东西方截然不同民族文化下所隐含的价值观(最里层),因为不同的价值观往往赋予语言和非语言行为不同的文化内涵。这样的跨文化培训才能使商务人才自然、准确地理解和传递最外层的非语言行为和手段背后具体的企业文化和个人观念(第二层)。也只有从核心的层面真正提高了非语言交际意识和敏感度,才能推动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最终提高。

增强商务实践。判断一个人是否真正具备了跨文化非语言交际能力,就是要看他能否应付与处理跨文化非语言交际中出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即能在跨文化交际中学以致用。也可以说培养跨文化非语言交际能力是为了培养学习者在跨文化交际的实践中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应付各种各样的场合、各类人际关系的技能,因此需要在实践中增强。在跨文化商务培训中,我们基于培训人员已掌握的跨文化非语言知识和初步具备的对非语言行为的敏感度,采取案例分析,集体讨论,个人发言的方法,逐步提高培训人员的跨文化非语言交际能力。

作者单位:上海大学外语学院

参考文献:

[1]毕继万.跨文化非语言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71-73.

[2]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267-269.

第2篇:跨文化商务交际理论范文

[关键词]商务英语 跨文化交际 培养手段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12-0234-01

一、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目标

根据2009年我国制定的《高等学校商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要求》,高等学校商务英语专业旨在培养“复合应用型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其所要必备的各项能力当中包括“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与较高的人文素养”。《教学要求》还进一步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细分为跨文化思维能力、跨文化适应能力及跨文化沟通能力。跨文化思维能力是跨文化适应能力和跨文化沟通能力的基础和先决条件,强调对文化的理解和认识;跨文化适应能力是跨文化思维能力在跨文化环境下的进一步发展和交际活动前的心理准备,强调主动性和灵活应对能力;跨文化沟通能力是思维能力及适应能力的综合运用,强调的是主体对交际策略的把握和有效实践。

严明在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研究基础上,结合有关心理学、语言学等学科的理论进一步对其构成加以细化,提出了跨文化交际能力,特别是商务交际能力主要由认知能力、情感能力和行为能力构成的主张。认知能力包括对文化、商务和交际的认知;情感能力包括跨文化移情和商务关系能力;行为能力则可细分为言语行为能力和非言语行为能力。

以上两种思路虽然各有侧重,但其所强调的培养方向和培养内容基本可以按照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加涅对习得性能的论述加以总结和归纳,即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及态度五种素质。在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框架中,言语信息主要指英语语言基本技能;智慧技能主要强调沟通实践能力;认知策略则着重强调跨文化背景和商务背景引入及交际策略;动作技能则具体强调商务交际实践环节的行为领域;态度主要强调心理调试能力和情感能力,特别是文化移情能力。以上五种素质中除英语语言基本技能外,其他四项都应被看做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主要目标。

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手段

针对以上培养目标,除了学校要对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方案中重视课程设置等整体培养体系的构建,任课教师也要在跨文化交际相关课程的授课过程中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注意对外国文化的介绍和导入,特别是外国文化中的社会价值观、习俗、准则和活动规则以及文化差异等方面的具体表现,帮助学生对中外文化现象保持开放的心态和宽容度,使其能够独立进行系统分析、综合、比较和归纳。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和网络平台等教学手段对学生进行视觉和听觉等全方位的刺激和影响,帮助学生对跨文化背景知识和商务背景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加快其良好正确的认知策略形成,培养学生健康积极的跨文化思维能力。

其次,强化实践环节,努力为学生营造情境,引导学生利用所学交际策略及文化理论进行交际行为模拟演练。教师在课堂上可以灵活使用交际法、任务型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等收集大量案例,设计丰富的课堂活动,如小组讨论、情景剧表演、辩论、电影赏析等,帮助学生熟悉跨文化交际情境和商务交际情境。充分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其自觉自动地将所学知识运用于课堂实践,并在实践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高弹性的跨文化适应能力及较强的跨文化沟通能力。

最后,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在课下充分利用我校的社团资源和外籍留学生资源,发动学生邀请各国留学生在校园进行实际的跨文化交流活动。教师可以在这些活动中积极帮助学生设计社团活动主题,并对其进行相关的理论知识辅导。社团活动既可以作为课堂理论学习和实践活动的有效补充,又可以帮助学生丰富课外生活,结交来自不同文化的朋友,使学生亲临交际第一现场,从实际生活中体验跨文化交际的魅力,解决跨文化交际中的现实问题,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沟通能力和情感能力。

三、结论

跨文化交际的出现和日益频繁是全球化进程的必然产物,是时展的必然结果,随之应运而生的跨文化交际研究则是这一社会经济现象在上层建筑层面的反映。跨文化交际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中国高教界乃至世界范围内的研究和发展虽不是“方兴”,至少也绝不是“未艾”。如何适应历史潮流,在这样的社会大背景下不断建设适用于我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重实践、重多元的跨文化交际课程体系,并进一步深入研究我校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将一直作为我院跨文化交际科研团队的工作重点,持续开展。

【参考文献】

[1]严明.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及其培养体系的构建——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理论与实践.第七届全国国际商务英语研讨会论文集,2006.

第3篇:跨文化商务交际理论范文

[关键词]商务英语本科专业;国家标准;跨文化交际能力

[DOI]10.13939/ki.zgsc.2016.51.143

1 商务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

在国际商务活动中,流利的语言能力和熟练的商务知识是促成商务交易的必备条件,但实际上,商务活动不仅体现在国际企业间的业务往来,更是不同文化间的碰撞与交流。很多语言和商务能力都比较卓越的学生在毕业后从事国际贸易,会发现达成交易并不是那么简单,常常会因为文化差异闹出不少笑话。比如,和美国人进行商务谈判,中国人会比较谦忍,讲究“面子”,常常会寒暄一下再迂回进入谈判主题;而美国人会比较直接,不喜欢试探,迅速进入谈判主题。因此,若欠缺文化背景知识,谈判双方很可能会产生意识观念冲突,导致交易的失败。

商务英语专业的开设,是为了培养国际型、复合型、应用型的高素质商务英语人才。所以,商务英语教学不但要培养学生必备的语言和商务知识,还要重视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但在当前的认知以及环境中很多教师及学生对此认识不足,因此无论在商务英语教学还是在英语商务知识方面,不足之处尤为明显。正确的商务文化理念与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特别是培养学生对跨文化交际差异性的理解,这也是商务英语教学的重要部分。

2 商务英语本科专业国家标准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要求

2015年年底,教育部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了《高等学校商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下文简称《商英国标》)。在《商英国标》的指引下,各大高校都在纷纷调整本校的商英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与师资队伍,努力实现国际型、复合型、应用型的高素质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的目标。《商英国标》对商务英语专业人才提出了五大能力要求:英语应用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商务实践能力、思辨与创新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其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需要各高校注重跨文化交际模块课程的设置,要占总学时的5%~10%,可开设跨文化商务交际、商务谈判、英美文化、英美文学等课程。因受培养规格、专业特色和行业需求的限制,各高校在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时可能会着重英语知识技能和商务知识与技能模块课程,对于跨文化交际模块的课程则能少就少,甚至忽略不计。这样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就不能得到系统的培养,达不到国家标准的要求。

3 商务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3.1 转变教学观念,提升教师素质

在传统商务英语教学中,教师主要是花费精力培养学生的纯语言能力和商务知识,并没有深入讲解文化背景差异。因此,作为商务英语教师,应当进一步加强对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意识,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

首先,教师应该夯实自身能力,补充文化背景知识。不断充电、与时俱进是教师岗位的基本要求,只有先会,才能从教。因此,除了母语文化,教师应当了解英语国家文化,熟悉异国的文化背景和行为模式,学习跨文化交H理论和实践,多做双语对比研究,尽可能在教学中加大文化差异的介绍与讲解。

其次,学校应当为教师提供跨文化培训机会,鼓励教师到英语国家学习,或参加跨文化交流活动。“纸上得来终觉浅”,只有亲身经历,才能对异国文化理解得更加透彻,并在课堂上作为案例让学生学习。

3.2 转变教学模式,加强文化知识教学

传统的商务英语教学一直都是采用灌输模式,学生参与度不高,学习兴趣也会逐步下降。在课堂上多传授一些文化差异知识,组织一些跨文化商务活动,学生会比较感兴趣,学习积极性也会上升。

商务英语是一门实践可操作性较强的学科,所以课堂上可以采用交际教学法、任务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情景教学法等,根据课程内容,给学生布置项目任务,自己独立或分组收集资料、案例分析、解决问题。这样学生就有了更多课堂参与机会,能把所学的知识使用在商务活动中,提高理论知识理解能力与实际操作能力。

3.3 丰富教学手段,引领学生自学

首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多媒体导入跨文化意识,丰富自己的文化教学素材。如今网络的四通八达使得国际信息的接入更加便利快捷,教师可以有效运用在线视频、新闻、脱口秀等节目让学生了解西方文化,感受异国文化差异,提升他们对文化差异的敏锐感。

此外,教师应当引导学生认识到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除了在课堂上传达跨文化信息之外,还要带领学生养成自学的能力。多提供一些学习英语的网站,让学生课下多接触相关视频,阅读相关报纸书籍,拓宽他们的国际视野。

3.4 利用学校或地区平台,增加学生实践经验

商务英语既然是为国际交流服务,那在平时的实践或实训课上就可以加强学生与外国人交流的实战经验。比如,跨境电子商务平台,教师就可以在实训时要求学生与外国客户进行实际交流,规定要完成的任务量。学生暑期实践,就可以鼓励他们去参加广交会或一些商展活动,使他们真正认识到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的重要性。

3.5 设置跨文化交际课程群,用学分激励学生

若想深入了解跨文化交际,就需要学校系统地为学生传授跨文化交际理论知识,做好实践训练。对于课程的设置,可以将跨文化商务交际作为专业必修课,也可适当增加一些专业选修课如英美文学,鼓励学生选修相关课程,增加学生的兴趣。

4 结 论

总之,跨文化交际能力已远远超越语言本身,已成为影响交易顺利进行的一个重大因素。若要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掌握,避免与异国文化产生冲突,就要在教学当中加强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商务文化理念,才能实现国际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李再侠.加强商务英语教学过程中学生商务文化意识的培养[J].安徽文学,2011(2).

第4篇:跨文化商务交际理论范文

论文摘要: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很大程度上冲击着中国的进出口业,由此导致的就业竞争对商务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从跨文化交际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视角探讨了商务英语教学的改进方案。

美国的次贷危机演变成金融危机,不仅威胁了美国经济,也殃及世界上其他国家,其负面效应对中国经济形成了较大的冲击,尤其是对外依存度较高的外贸行业受到的影响则更大。严峻的经济形势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就业。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如何在日趋白热化的就业竞争中胜出?这对商务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商务英语课程特点与教学现状

Hutchinson和Waters认为商务英语是专门用途英语中的一个分支,是一门以语言学为主导、吸收了一切与商业相关的领域的学科研究方法的综合陛学科,基本上属于应用语言学。从语言的角度看,商务英语是商务环境中应用的英语,但从内容而言,商务英语叉不能脱离商务。其特点是:(1)以目的为导向;(2)以自我学习为中心;(3)真实语料2]。例如,BEC商务英语口试主要考查考生商务交往过程中运用英文的能力。商务交往主要包括建立和保持商务联络、谈论工作、制定计划与安排工作等,目的性和实用性较强。2005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体验商务英语》还设置了真实的案例分析。

改革开放后,中国众多高校纷纷开设“经贸英语”、“商贸英语”、“商务英语”以及“外贸英语”等课程,培养既通晓外语又精通国际商务的复合型人才。有的院校如上海对外贸易大学还开设了相关的研究生课程。另外,出版了一系列商务英语教材,例如英国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级商务英语教材,与其相关的商务英语考试和培训已获得了广泛的关注和肯定。但是,我国多数讲授商务英语的英语教师由于受专业知识的限制,往往用讲授基础英语的方法进行商务英语教学,以词汇和语法教学为主;而多数讲授商务英语的商务专业课教师由于缺乏语言教学的经验,教学中以翻译为主。这两种教学模式只是在形式上把英语与专业结合起来,其基本模式是:分析商务英语中某些句子的语法现象;逐句翻译成汉语以解句义。这种“语法~翻译”教学法虽然解决了学习者初涉商务英语时所遇到的“既看不懂也记不住”的难题,然而课堂中缺少师生双向交流的机会,学生接受的是死记硬背的“填鸭式”教育,教师难以帮助学生获得以英语为媒介进行商务交流的能力,未能体现“以目的为导向、以学生为自我学习中心”这一商务英语特点。因此,“语法一翻译”教学法不断受到商务英语教学界的排斥。近年来,随着认知理论研究的深入,以跨文化交际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视角改进商务英语的教学成为可能。

二、跨文化交际视角下的商务英语教学

跨文化交际指的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人之间的交际。“英语+商务知识”的单一模式往往使学生误认为会说英语,懂得商务知识就能够进行跨国商务活动了,而实际上商务活动是一种跨文化交流,每个国家都有自己不同的文化背景,如果不理解对方的文化背景,而按照本国文化所表达的含义去行事,就会引起文化冲突,从而导致商业活动的失败。正如胡文仲先生在《跨文化交际学概论》一书中所说的“跨文化交际已经成为我们时代的一个突出的特点”,当今世界范围内的交际是以跨文化为特征的。因此,用外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也就被视为现代社会人才必备的重要素质。

(一)商务英语与跨文化语言交际

商务英语所面临的文化高度敏感的社交场景,对从事商务英语教学的教师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它要求教师不单是语言的传播者与研究者,还应兼具商业运作方面的知识,能观商海风云,能洞察世事人情。在商务英语教学中,文化的研究、传授与语言的学习同等重要。在真实的商务交际环境中,在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下,对汉英双方文化的学习、了解与运用,并非靠一点指南,报刊杂志的报道,以及一点外贸必备技术手册就能实现。在正规的商贸洽谈和日常商务活动中,其情景与任务等背景,决定了它所使用的风格和内容与其他环境中,如学术交流中所使用的语言特征不同。在商务交际环境中,商贸谈判与日常商务活动所涉及的言语内容和风格也截然不同。因此要研究商务英语交际环境中的语言特征,以及它所承载的文化符号与含义,并从语言和它所承载的符号与意义等层面进行研究,剥离出语言上附加的世界观、价值观,以及文化习俗等。

(二)商务英语与跨文化非语言交际

语言行为,只是跨文化商务交际行为的一部分;其外的所有交际行为,即非语言交际行为,同样忠诚不二地传递着丰富的文化信息j。只有将语言体系与体语体系相结合,才能构成完整的交际体系。跨文化的研究,不能遗漏这一文化特质。跨文化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对比,找出英语与汉语文化的异同,增加对文化的了解,提高跨文化交际意识,交际前就应了解两种文化的差异,预见并避免可能出现的文化误解和文化冲突,在交际中创造双方共同接受的交际氛围,使商务英语交往和跨文化交际得以进行,提高商务交往的有效性。

(三)跨文化理论对商务英语教学的指导意义

商务交际的语言与非语言特质,决定了商务英语在教学大纲的编制、教材编撰、课堂教学和语言测试等各环节中,必须遵循三个原则。首先,要重视语言教学的规范,尤其是在商务背景下的规范表达。其次,要重视文化信息、社会环境的解释,增强学生的交际能力。再次,展开对非语言手段的信息,即体语系统的学习与探讨。

文化是商务活动的杠杆和剂,商务英语教学首先必须按商务英语专业特点设置跨文化教学相关课程,如“英美概况”、“商务礼仪”、“企业管理”、“营销策略”、“英美法律和谈判”等课程,在文化渗透的同时进行知识渗透。其次,教学法上,单纯的翻译教学法显然无法适应现代商务交际的需求,教师应当多渠道讲授商务文化,如商务英语报刊、电视广播、商务网站、有声磁带、光盘、软件模拟等,都可以带给学生直观的感受,使他们了解最新的商务信息和商务动态;通过观摩、探讨、表演模拟、案例分析、英语角和晚会等,为学生创造多种形式的文化与语言环境;邀请经验丰富的从业人员举办讲座,把商战实例与文化差异结合起来分析、探讨;在外贸公司建立实习基地,使学生获得第一手的资料。再次,要使用国内外优秀教材。目前我国书市上的商务英语教材种类繁多,但是质量参差不齐,有的语言老化,练习单调,内容严重滞后,远远不能满足教学的要求。所以,建议引进国内外优秀教材,这样学生既学习了英语,又获取了专业信息。授课可以采取全英语授课或中英文结合(双语)的方式。总之,商务英语的教学,必须将商务知识与跨文化交际知识相结合,运用合理科学的教学方法、最新的优秀教材,经过多渠道商务英语的视听接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高素质商务英语人才。

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视角下的商务英语教学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概述

建构主义又叫结构主义,是学习理论中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以后的结果,是目前西方日渐流行的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强调的是从自身经验背景出发对客观事物的主观理解和意义建构,注重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和情境性,反对现成知识的简单传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经济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一一建构的方式获得的。获得知识的多少取决于学习者根据自身经验去建构有关知识意义的能力,而不取决于学习者记忆和背诵教师讲授内容的能力。这种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学习者不再是外界刺激的简单接受者,而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不再是知识的灌输者,而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教材不仅是教师传授的内容,而且是学习者意义建构的对象;教学媒体不仅是教师的教学手段,而且是学习者的认知工具。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商务英语教学的指导意义

从语言载体的角度看,商务英语是商务环境中应用的英语,如同其他的专门用途英语(ESP),商务英语作为一种特别的语体,强调的是在特定环境下的特种交际,是与某个特别工作或行业相关的特定内容。商务英语和普通英语(EGP)的不同之处在于教学目的和教材内容不同。EGP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使学习者熟练掌握英语这门语言,而商务英语教学虽然也重视结构和功能等语言基本方面的训练,但其教学重点却在商务环境。建构主义理论特别强调“情境”这个主要因素在意义建构中的重要作用,它所强调的教学原则在实际的商务英语教学中都可以被一体现,它所倡导的对学习有着重要影响的四个主要因素——“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都对商务英语教学有着重大的指导意义,用它来指导与构建商务英语课堂教学,有助于引领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有助于教师圆满完成商务英语的教学任务,有助于实现商务英语的人才培养目标。

综观目前的商务英语教材,多是各种信用证、承兑交单等术语,询盘、回盘的句型等语言交际的基本范式,较少系统地研究英语国家商务文化整体范式。在学校课程设置上,一般涉及普通的英语和基础商务知识。教学内容局限于几本外贸英语本科教材,“教为主、学为辅”的教学模式仍占主要地位,教师仍然是课堂的核心和控制者,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未得到真正的贯彻。因缺乏真实或仿真的语言材料,很难激发学生的兴趣。而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意义建构才是整个教学活动的最终目标。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和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灌输者。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有意减少外部控制,增加学生的自我控制。

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并不是说教师可以放弃职责,而是教师要全方位监控整个过程,及时给予纠正与引导。在商务模拟仿真情景活动开始前,教师要对学生的任务精心设计,并让学生明确本堂课的训练任务,讲明练习的要领。在模拟情境中,教师要提示学生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并确保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并有足够的训练机会。在交流过程中,教师要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主动去搜集和分析有关的信息资料,对问题提出各种假设并努力加以验证;教师要善于抓住要点,找准切人点,引导学生由浅人深地对商务英语进行探究式学习。作为学生主动意义建构的促进者,教师应该把握时机,提出适当的问题,把学生的思考和讨论引向纵深,加深他们对问题的理解,逐步培养他们对新知识的自我建构能力,切忌把答案直接告诉学生。在教学中要采用小组协作式的高效率学习模式,引入“同学评价”的形式,使学生在交流过程中成为一个细致耐心的“听众”——老师的“听众”和同学的“听众”,促进知识的合理建构。总之,教师熟练的外语表达,对商务案例的体悟,无疑会为学生提供一种对比,让学生能更为深刻地从另外的角度去巩固已学的商务知识,从而进一步培养在模拟商务环境中的工作能力。

第5篇:跨文化商务交际理论范文

论文摘要:商务英语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在商务环境下既得懂专业知识又精通英语,还要通晓商务知识及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复合型外语人才。本文从商务英语教学面临的挑战和存在的问题探讨如何在商务英语教学中导入商务文化,培养学生熟练掌握语言技能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成为具备全球视野的高素质公民。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力度的不断加大并成功加入wto,英语学习已从单纯的语言交流走向多元化,对既熟悉国际商务又熟练掌握英语的高级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商务英语是目前高校英语专业中较为热门的专业方向,其最突出的特点是英语语言与商务专业知识的密切结合。

商务英语作为专门用途英语,蕴含着丰富的商务文化,包括不同国家的商务传统习俗,商务礼仪习惯等,使学生在掌握商务知识的同时,也全面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和社会风俗习惯,这一特殊性决定了商务英语教学应定位在对学生语言能力及专业技能的培养上,以提高学生在商务环境下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能熟练运用外语,熟悉国际事务、懂得并遵守国际惯例和国际礼仪,具备直接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能力,有利于学生在多元化社会中发展。

1、跨越文化界沟

1.1 文化是人的生存环境。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性,各国各民族文化都是经过了一代又一代人的传承、积淀,它们的形成都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文化是人的生存环境并带有各自民族的特点,是一种人们共享的社会模式。但是,每一种文化都不可避免地面临着完善与发展的问题,只有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才能以平和的心态去审视、吸收另一个民族文化的精华。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语言阐述文化,并对文化起着重要作用。有些社会学家认为,语言是文化的基石--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化;从另一个方面看,语言又受文化的影响,反映文化。可以说,语言可以折射出人们的生活环境及反映一个民族的特征,它不仅包含着该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而且蕴藏着该民族对人生的看法、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顾嘉祖认为:语言与文化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理解语言必须了解文化,理解文化必须了解语言,语言反映着文化的内涵、价值和精华。[1]

语言是人类交际的核心因素,商务活动是离不开语言交流的,语言中丰富的文化内涵,使商务活动中的交际不单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跨文化现象。中西方的文化差异给中西方文化交际活动带来巨大的影响,呈现出不同的文化形态,这种差异反映到语言层面上,就表现为语言差异。由于文化与语言的差异,任何跨文化交际都不能只从本国文化的接受心理去理解语言差异,而应兼及文化差异。随着商业经济的全球化,文化的多样性在商务活动中与日俱增,国际市场体现了文化的功能,在一定意义上对要开拓国际市场者来说,必须重视合作管理工作中异文化语言的学习和理解与这种语言密切相关的文化。

1.2 跨文化交际。“跨文化交际”这个概念是从英文的“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翻译过来的,它指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之间的交际,也指任何在语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的人们之间的交际。[2] 这个看似简单的定义却蕴含着丰富的内涵,首先是文化和交际两个基本概念本身内容丰富;其次是文化几乎渗透到人们生存环境的各个层面,交际作为一个语言和非语言使用过程涉及个人的生理和心理,认识和感知以及社会文化环境,跨文化交际作为两者的结合所研究的内容也就更为丰富。

“跨文化交际已经成为21世纪的时代特征,任何希望参加国际事务、国际合作和国际竞争的国家、民族和机构都无法回避这一时代所提出的挑战。”[3]跨文化交际可以是国家之间、民族之间、个人之间的交际活动,其内容也可以涉及政策、政治观点、价值观、风俗习惯、礼貌、称谓等方面。

1.3 跨文化交际能力。“所谓跨文化交际能力,是指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合适交际的能力。”[4]由于交际能力包括语法能力、社会语言能力、语篇能力和策略能力,而跨文化交际能力则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超越本族语与非本族语之间相应的具体文化的约束,了解不同文化环境中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在进行跨文化学习与对比时能更准确、深刻地认识到本国文化与异国文化的异同,跨越文化界沟,开拓视野,建立多元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2、商务英语教学中导入商务文化

2.1 商务英语教学的目标。英语是国际商务的通用语言,商务英语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合格的商务人才,教师在教学中既要重视教学方法,又要注重学生文化能力的培养,商务英语教学不仅应包括语言教学,而且还应该包括文化教学,培养学生在商务环境下既得懂专业知识又精通英语,还要通晓商务文化及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复合型外语人才。

2.2 商务英语教学与商务文化的导入。英语作为一门语言,涵盖了所有学科,孤立地为语言而学语言的方法已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了,而商务英语最突出的特点是英语语言与商务专业知识的密切结合,这一特殊性决定了商务英语教学与商务文化的导入是密切相关的,是在了解非语言行为的文化差异、培养跨文化意思和增强跨文化交际能力有着独特的优势。

商务文化是蕴涵于整个社会的文化中,商务文化中的任何变化都会在社会文化中体现出来,但商务文化并不涉及社会文化的每一个方面,它只包含对商务交易有用的部分。[5] 商务文化因素渗透在国际商务活动之中,并对其起到很重要的作用。能否跨越文化障碍,避免文化冲突,这是国际商务活动能否顺利开展的关键。

在商务英语教学中导入商务文化的日常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除了教授基本语言知识外,还应适时、适度地导入相关的文化知识,例如:向学生讲解西方国家中称呼语、介绍、访问、宴请、告别等社会交往的文化因素,潜移默化中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运用形式的正确性,重视语言应用的得体性,从而逐步获得跨文化的敏感性。这样既做到不放弃知识文化的积累又要加强交际文化的导入,使学生在掌握商务知识的同时,也全面了解外国国家的文化背景和社会风俗习惯,即可使文化的教学直接影响着语言的应用及不断加深理解和认同的过程,也可直接影响着语言学习的目的--跨文化交际,从而使英语教学与实际应用不致于脱节,这是商务英语教学成败的关键。

3、商务英语教学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3.1 商务英语教学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关系。商务英语是用于商务交际的一种文体,商务英语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商务环境下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使学生毕业后走向社会成为从事国际商务领域的相关工作,与外商打交道,开展商务活动的现代企业人,这就使得商务英语教学具有"跨文化"性质。因此,在商务英语教学中,“要指导学生用英语思维的习惯。按照英语语言文化的要求进行商务交际交往,也就是学会英语换位思考。经验表明,我们应结合语境,恰当地谴词造句,尽量避免因受汉语干扰而误用与当时情景不符的表达方式。同时,我们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策略,促进跨文化交流。”[6]这种教学活动不仅是传授语言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现代企业人应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鉴于此,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在商务英语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3.2 商务英语学习过程转变成跨文化的交际过程。在全球化背景下,商务英语教学面临着适应全球化形势新变化的挑战,借鉴“美国21世纪的外语教育目标归纳一下即为5个以c开头的单词,即communication(交际)、cultures(文化)、connections(贯连)、comparisons(比较)和communities(社区);如果把这些目标说得再具体一些,那就是:运用外语交际、体认多元文化、贯连其他学科、比较语言文化特性、应用于国内外多元社区,这5c的目标都体现了文化理解的重要性。”[7]所以,教师在做文化导入之前,必须要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真应对学生存在的独立思考能力、创造想象力、判断批判能力、实践动手能力等有所欠缺;文明礼仪修养尤其是与国际接轨的文明修养有所缺失等问题,使得学生在商务英语学习过程中除了系统的学习语言外,还必须有机会的接触该语言丰富的文化内涵,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克服"本民族文化至上"的观念,培养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宽容性及处理文化差异能力的灵活性,在此基础上,教师再帮助学生学会客观评价自己或他人的跨文化意识及跨文化交际。

3.3 商务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商务英语教学不是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唯一途径,但商务英语教学完全可以将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有机结合,既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又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因此,笔者认为在商务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应注重以下几点:

3.3.1 加强中西文化差异的比较。这是在教学中进行随文解说,注意寓教于乐的文化导入,将中西文化在称呼、招呼语、感谢、谦虚、赞扬、表示关心、谈话题材和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差异自觉自然地渗透到商务英语教学中,也直接影响着英语教学活动。因此,教师必须在教学中注意社会文化背景知识的传授,加强教师自身文化修养,注重中西文化差异比较,向学生讲述英汉常用语在语言形式和风俗礼仪方面的差异。

3.3.2 夯实英语基础知识和日常英语交际能力。这是因为我们的教育既要培养出会用外语表达外国的事物文化的学生,也应会用外语来表达我国的事物、文化,向外国介绍中国的优秀文化,以达到在对外交流中的平衡发展的学生。所以,通过以内容为基础的商务英语学习,交际文化的传授从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入手,才能使语言和文化学习真正情景化、语境化,提高学生鉴别与鉴赏异国文化的交际能力,同时加深其对本国文化的理解和认识。

3.3.3 了解多种不同文化的特点和风格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这是由于我国传统的英语教学在理论和认识上的局限,在语言课上对文化因素的导人缺少自觉性、计划性和系统性,把精力过多地倾注在语言形式上,而对文化问题重视不足,使得学生对中西文化在传统习惯、价值观念、宗教信仰、思维方式及行为等方面的差异缺乏了解,跨文化交际能力普遍低下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在英语教学中导入跨文化的内容,经过多渠道商务英语的视听接触,可以接收大量的商务英语题材的材料,有利于学生打开眼界、开拓思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其得到一定的艺术修养和中外文化精髓的熏陶,具备一种新的商务英语语言文化意识,加深对于商务文化的敏感性,培养积极的商务文化意识及跨文化交际能力。

3.3.4 文化教学与语言交际实践紧密结合跨越文化障碍。这是由于在与英语国家的商务交际过程中,却因缺乏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认识和了解,经常下意识地以本民族的思维方式和文化习惯来进行交际活动,频频出现语用错误,或是误解和冲突常常发生,使得人们对跨文化交际时常感到不安,在商务交际中语无伦次,局促不安,束手无策,或尽可能回避,因此失去体验跨文化交际实践过程的机会。所以,教师在授课时,通过对反映商务文化冲突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解释,并组织学生开展讨论,各抒己见,让他们扮演不同的角色,让学员身临其境,有时甚至有意让小组之间展开激烈的谈判。这样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复述者,学生则从听讲者转变为参与者,从理论的接受者转变为实践的创造者,能够使学生跨越文化障碍,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减少语用错误,并增加对跨文化差异的感性认识和兴趣,培养商务交际中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力度的不断加大并成功加入wto,面临着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一个全球经济趋于一体化的时代,对既熟悉国际商务又熟练掌握英语,并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意识、能直接参与国际竞争和合作的国际通用型的高级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跨文化交际能力已经成为现代人才不可缺少的素质。因此,在商务英语教学中必须重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按商务英语专业特点设置跨文化教学课程及科目,使教学能更好的渗透文化知识,符合与时俱进的时展要求,最终实现商务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 顾嘉祖,《语言与文化》,[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0

[2] 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3] 张红玲,《跨文化外语教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p66

[4] 胡文仲, 《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9

[5] 顾曰国, 《跨文化交际》[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0

第6篇:跨文化商务交际理论范文

【关键词】高职 商务英语 跨文化商务交际

在经济全球化、国际商务活动日益频繁的大背景下,我国对外贸易保持较快增长速度。外贸企业需要大量具备较强的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的外贸从业人员。2007年中国国家教育部正式批准部分高校增设商务英语本科专业。2009年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拟定的《高等学校商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要求》指出,高等学校商务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基本功、宽阔的国际视野、专门的国际商务知识与技能,掌握经济学、管理学和法学等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和理论,具备较强的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与较高的人文素养,能在国际环境中熟练使用英语从事商务、贸易、管理、金融等工作的复合应用型商务英语专业人才。” 通过专家学者们的研读得出:商务英语教学的最终目标就是培养学生在商务环境下的跨文化交际能力。高职院校开设的商务英语专业大都在2000年前后,那这些年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具体情况如何?

一、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的现状

为了具体了解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的现状,特对我院11级外语系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从中管窥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的现状。本次调查共实发问卷77份,收回问卷77份,有效问卷75份。调查内容主要涉及:他们对自己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的看法如何;在校学习期间,商务英语专业是否强调了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的培养;并要求他们对目前商务英语专业有关商务跨文化交际课程的开设提出建议。

下面对问卷调查中的部分题目进行数据分析说明。

1.作为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你认为自己的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如何?

70%的同学认为自身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一般,而只有6%的同学认为自身的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很好。

2.你认为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对从业发展有多大帮助?

64%的学生认为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对自身的从业发展还是很有帮助的,而只有4%的学生认为,培养他们的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对从业不是有很大帮助。所以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意识到提高自身的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已是当务之急。

3.你认为在校期间开设跨文化商务交际课程是否有好处?

68%的学生认为在校期间多开设一些与跨文化商务交际相关的课程是很有益处的,多增加跨文化环节的导入尤为必要。因此,商务英语专业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其能力,巩固学生的跨文化商务交际知识并提升运用能力。

4.在跨文化商务交际遇到障碍时,自己能冷静进行分析、比较和概括?

当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在进行跨文化商务交际遇到障碍时,只有9%的学生能够冷静的进行分析、比较和归纳,而64%的学生还不能从容应对。

接受问卷的11级学生当时已是大三,即将走上工作岗位。通过本次问卷调查,可以看出现在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较弱,还不能在涉外文化商务交际活动中进行良好的沟通。

二、提高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的具体对策

1.运用“文化移情”策略,克服母语负迁移的影响。在校园里营造真实的跨文化商务语言的文化氛围,既可以转变由本民族的思维方式和固有的认知模式而带来的思维定式的影响,又可以在多元文化沟通和交流中形成文化移情的意识。通过交际情景的仿真模拟,让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亲身经历跨文化商务交际。再者通过多媒体设备,以图、文、声、像等方式向学生展示涉外文化的商务知识,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2.改变教学模式,优化课程内容。高职院校要对商务英语专业的教学模式做出调整,需要对“语言、商务、文化”之间的关系能有正确的认识,并在教学大纲、课程设置、教材的选择、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全面地体现出来。切实认识到培养学生的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的重要性,感悟到英语教学不仅是传授语言知识、商务知识,要能够形成“语言、商务、文化”三者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从而使学生将三者所学的知识联系在一起,构成一种知识体系。在教学中教师应把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的培养有机地贯穿到整个教学过程中,积极推行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以素质为根本,在“教中学,在学中练”的教学模式,同时,教师还要发挥更大的引导作用,这就要求教师自身要加强学习跨文化商务交际方面的知识,以便提高自身的综合文化素质,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对跨文化商务交际的敏感度及洞察能力,教师可以通过建立多样跨文化商务交际形式,以任务为导向,来加强学生的参与度。

3.学生的自我学习与实践能力。作为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必须要明确意识到跨文化商务交际对自身未来的从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要具备跨文化商务交际意识,指对外来文化有强烈的好奇心,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因为跨文化商务交际的学习本身就是有目的、基于比较的过程,因此自己在平时的实践中要对它有一种认知能力,要做到尊重和互动的姿态,能更大限度地结合专业知识并利用学校提供的一切可以利用的学习条件,提高自身对跨文化的敏感度,使自己从中获得跨文化商务交际的技巧,另外,学生还可以通过探究式学习方法和体验式学习方法,熟悉文化行为规则、了解文化信息、从而形成文化理解意识和文化移情,让自身的跨文化商务交际素养逐渐提高。

三、结语

随着我国的外向型经济的迅速发展,国与国之间贸易活动增多,目前许多高职院校对商务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及课程内容都在改善与优化中,教师改变教学观念,优化上课内容,甚至花大量资金及可利用资源投入对学生的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的培养中,目前已形成了基本的雏形。商务英语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的培养是社会的要求,也是外贸从业人员优胜的机会,把握好这个方向,商务英语专业着眼于对学生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的全方位培养,以服务地方企业为宗旨,提升个人商务跨文化交际能力为导向,顺应当今社会发展的需求,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必将迎来下一个就业。

参考文献:

第7篇:跨文化商务交际理论范文

二、选题的意义和价值

涉外商贸谈判中跨文化沟通,是国内企业谈判者难以把握的内容。如何处理好涉外谈判中的文化沟通,如何避免谈判中的误解……,是国内许多涉外谈判者十分关心的问题。论文从谈判中常见的中外商务谈判的文化冲突分析出发,结合东西方思维方式、商业习惯、社交禁忌与法律等方面的差异,提出了涉外谈判中的跨文化沟通的策略

商务活动开展必须依跨文化沟通来实现。跨文化沟通往往会受到不同的文化差异因素的阻碍。这些文化差异包括语言文字、思维方式、价值观念、法律规范、风俗习惯等因素。要进行有效的跨文化的沟通,应采取适当的沟通途径,克服文化差异的不利因素,加强理解和融合。

三、选题的学术前史

跨文化沟通是跨国公司管理中的重要方面。文化、文化层次及文化差异在跨国经营中对跨文化管理和谈判的语言沟通与非语言沟通的基础有着重要影响。肩负跨文化沟通任务的跨国管理者们应该认识文化差异、尊重其他文化及努力协同文化差异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跨文化沟通指出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个体的交际行为、审美观念、时间观念和个人成就观会有所不同

四、选题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

1、商务谈判中的跨文化沟通问题的重要意义。

2、商务谈判中的文化语言文化差异。

3、商务谈判人员的跨文化交通能力。

难点:商务谈判人员应该具备的跨文化沟通能力。

五、计划采用的方法

6月到9月查找资料,10月整理资料,11月完成初稿,12月修改,定稿。

将用夹叙夹议的方法进行论述。既对跨文化交流学进行论述,又结合涉外秘书的具体工作进行分析。把跨文化交流学的理论有效的运用到商务谈判的具体工作中去。

六、论文纲要

目录

第一章商务谈判中跨文化沟通的重要意义

第二章关于跨文化交流学

第一节内容

第二节文化交流学研究的目的

第三节跨文化交流学的基础研究提高跨文化意识

第四节跨文化交际的障碍

第三章商务谈判人员应该具有的跨文化语言修养

第一节中国与世界各国间的文化差异

第四章商务谈判人员应具备的素质

七、参考文献

⑴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11第1版

⑵胡文仲,跨文化交际面面观,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⑶王兴孙,陈洁,报道国际贸易方面的理论研究成果和最新信息,介绍国际商务知识。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北京)

⑷王健宜、滑本忠编著:潘雪辉、滑本忠、刘肖云、张季芸,书中所讨论的问题是由三方面的专家共同认为在国际商务沟通方面至关重要的。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10第2版

姓名:

学号:

专业:

第8篇:跨文化商务交际理论范文

关键词: 宾馆英语教学 跨文化交际能力 跨文化教学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及各国间贸易往来的频繁,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合作日益增多。然而,各民族由于所处的地域不同,有着不一样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在日常交往中往往会出现某种冲突和误解,从而导致不同民族间跨文化交际的障碍。这种障碍不仅影响了各国间商务活动的正常进行,甚至会导致商务活动的中断和失败。作为现代商务活动重要场所的宾馆酒店,其服务和设施不仅体现了其自身的企业文化,还展示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形象,宾馆酒店员工是否拥有一定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对其企业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因此,拥有良好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宾馆酒店对高素质员工的新诉求。

一、宾馆英语与跨文化交际的关系

教育部高教司在2007年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规定“大学英语是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跨文化交际和学习策略为主要内容,并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体系”[1]。由此可以看出:跨文化交际成为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在外语教学中教师仅仅传授学生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对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进行适度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满足社会需要的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外籍人士来华旅游和进行贸易洽谈,作为旅游者栖身和商务活动承办场所的宾馆酒店,如果其员工不熟悉各国间的文化差异,没有一定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很容易在日常交际中引起不必要的交际障碍。因此,刘润清教授认为“外语教学中要给学生以文化教育”[2]。

贾玉新认为语言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应是文化教育,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才是外语教育的最终目的[3]。严爱静则认为敏锐的跨文化意识和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不同国籍、不同种族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交流成功的决定性因素[4]。另外,学者Hinkel认为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的学习不仅仅是如何讲语法正确的句子,而是学习讲符合文化方式的语言[5]。由此可知,在宾馆英语的日常教学中,教师不能只专注学生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传授和培养,还要使学生具备处理各国间文化差异的能力,因为宾馆英语在实际使用中与人文活动密切相关,宾馆员工只有具备一定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才能与外宾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

然而,在我国高职宾馆英语教学中,目前关于中外文化差异的教学仍然十分薄弱,能全面系统地指导高职宾馆英语跨文化教学的专著和教材很少,学生的跨文化交际知识主要来源于影视网络等媒介,这些片面的文化知识势必会导致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发展的欠缺,从而影响其今后在职场的提升。

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内涵

跨文化交际能力(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是跨文化交际学科的重要范畴,Brian Spitzberg认为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在特定场合中得体和有效的行为[6];Lustig和 Koester则认为跨文化交际能力是由语境、得体性、有效性和动机、知识及行为构成的[7];Wiseman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得出了结论,认为“跨文化交际能力特指能恰当而有效地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交流所需的知识、动机和技巧”[8]。我国有学者视跨文化交际能力为一个系统,贾玉新认为跨文化交际能力包括语用能力、情节能力和策略能力[3]。文秋芳提出跨文化能力是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组成部分,交际能力和跨文化能力共同构成了跨文化交际能力,其中交际能力包括语言能力、语用能力和策略能力;跨文化能力包括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宽容性及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9]。交际中引发的跨文化冲突主要来自于交际者不同的世界观、价值观、行为规范、思维方式、和风俗习惯等,只有在交流过程中尊重彼此间的各种差异,熟悉并遵从国际的社交礼仪,采取有效的交际策略,才能使彼此间的交流更顺畅。

三、高职宾馆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途径

(一)加强师资建设,提高教师自身的跨文化意识。

任何语言教学都是一项跨文化互动及交流的双向动态教育活动[10] 。外语教师大多有着深厚的文学和语言学功底,但未必系统地学过跨文化教学理论。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教师要首先从思想上认识到语言与文化是密不可分的,在提高自身语言素质的同时,通过研读跨文化交际理论的著作增长自身的跨文化交际知识,了解目的语国家的地理概况、历史典故、风土人情及交际礼仪等。同时,学校在组织教师培训时,可适当增加跨文化教学内容,帮助教师认识到跨文化教学的重要性,增强跨文化意识,并将意识转变到宾馆英语日常教学中,用春风化雨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第9篇:跨文化商务交际理论范文

关键词 商务日语教学 语言交际 非语言交际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5.05.058

Guidance to Verbal and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in Business Japanese Teaching

FANG Lan

(City College,Wuh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Technology, Wuhan, Hubei 430000)

Abstract There is a common point of view on teaching of business Japanese in Japan and China. That is, business Japanese teaching should place importance on the training of basic language communicative proficiency,such as listening, speaking, reading, writing and translation, but also timely give guidance to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Key words Business Japanese class teaching; language communication;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1 商务日语教学的语言和非语言交际指导的理论分析

商务日语课程所教的典型用语大多是不同商务交际活动中的特殊语言。人们为了传递信息,表达语意,在商务交际活动中不仅需要正常的语言行为,还需要通过不同的方法和手段,用内容极其丰富的非语言行为对正常的语言行为起到补充,强调,重复,否定,代替等作用。非语言交际指的是语言交际以外的所有交际行为,它包括如体态语,副语言,客体语,环境语等,是人类交际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另外,从英文的“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翻译过来的“跨文化交际”,指不同国家以及文化背景的个人之间的交际,也就是不同国家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所发生的相互作用。提到这个概念以前,非语言交际和跨文化交际都主要是文化人类学、民族学所关心、研究的问题,近年来由于它在实际的外语交际中的重要作用,使得更多学者对其产生了研究兴趣,也引起众多教授语言的教师从跨文化教育的角度对外语教学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

2 商务日语教学过程中将语言和非语言交际指导相互结合的必要性

传统的商务日语教学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语言读写能力,往往容易忽略学生在跨文化交流过程中的口头交际和非语言交际能力。长久以来人们大都认为跨文化交流主要依靠语言,跨文化交际的工具主要是外语,错误地认为语言是唯一的传递信息的途径,而忽视了信息传递中起着很大作用的非语言行为。因而传统的外语教学十分注重训练学生外语语言的正确性、准确性,完全没有注意到要培养学生其他的交际能力。但是随着当今社会的发展,我们生存的世界越来越小,不同国家、种族和民族的人们的交往也越来越频繁。随着信息化技术的进步,现代高科技的不断发展,以及经济的高度全球化,比起从前人们在进行人际交往时的时间和空间都大大缩短,缩小。此种环境下,我们应该努力培养自己的国际化意识,放眼全球,意识到国际间人们相互依存、合作的意识、更加看重人们之间的相互理解和相互尊重。为了让自身更好地融入到这种跨文化交流的现代社会中,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意识观念,培养自己的跨文化意识,并通过实际的交流不断地掌握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因为当今社会中我们外语教学的目的发生了变化,所以如果我们的教学观念和方式不改变,就无法培养出适应时代的优秀外语人才。

从2014年起,我们通过对毕业生进行就职信息反馈、问卷调查、网上查询等多种形式,对100多家招聘日语专业毕业生的用人单位的招聘条件进行了总结分析。从中我们得出如下的结论:要求学生的日语专业能力达到日语国际能力测试二级水平的岗位大约占90%,要求学生的日语达到一级水平的岗位约占50%。另外,50%以上的企业都要求应聘学生能够具备所需行业的相关商务知识,使用与该行业相关的商务日语,即几乎所有企业除了对应聘毕业生的口语应用能力作了要求,还都要求应聘学生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及强烈的责任感和高度的敬业精神。由此可见,拥有专业知识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当前的社会对日语人才的需求,企业招聘人才的时候更看重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与人沟通交流的能力,团队合作的能力,职业上认真负责的态度和理解、适应跨文化交际的习惯等综合能力。

3 商务日语课程教学的过程中语言和非语言交际指导的创新尝试

传统的商务日语教学中教师们经常采用语法翻译法和结构分析法去引导学生,把重点放在了日语语言知识的传授上,特别强调语音、词汇、句型、语法等内容的掌握,过于注重语言形式的讲解。这种教学的模式存在着很多问题,导致教师们的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在了文章的分析、应试技巧的训练等方面。这种不重视学生的非语言行为能力、文化能力及交往能力的教学模式,使得很多学生在毕以业后虽然语言的听、说、读、写等能力很强,但是到了工作岗位上却无法和日本人真正地进行交流。

非语言交际这个概念它的范围远远超过了单纯的体态语,以往多被认为是包含在体态语的含义之中的。其实非语言交际包括体态语(头部、面部、眼部、手部、腿部等的动作行为)、副语言(沉默、话轮转接、非语言声音等)、客体语(皮肤颜色、体毛、气味、衣着、化妆等)、环境语、校园非言语交际(教师的仪表、课堂内外师生的非言语交际等)等。例如:欧美人的拥抱、接吻,拉美人的脱帽致意以及日本人的鞠躬等都表现出各自的文化特征,并且传递着不同的交流信息。在非语言交际行为方面,日本则是个重视非语言交际的典型,他们不十分推崇语言交际,常常用一系列无言的举动进行交流。

商务日语教学严格意义上应该属于应用型语言的教学,教师需要利用与商务有关的功能日语和语言环境日语教材去开展商务日语教学,是多角度、多方面、多层次的应用型教学,其内容包括书信、报告、文书、访问、交涉、会谈、讨论、发言、礼仪等与交际有关的知识和实践能力。因为以上这些知识和能力除了语言交际指导外,还涉及到非语言交际的指导,所以商务日语教学将语言和非语言交际指导相结合成为必然。在商务日语教学中首先应提升教师的跨文化非语言交际的意识和实际的日语交际能力,为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学生对跨文化非语言交际行为差异的敏感程度和适应能力,教师们应重视利用多媒体、影视和网络等现代教学手段。

经过两届学生的商务日语实际教学,在语言和非语言交际指导上做了如下尝试:(1)将市面的商务日语教材重新整理,与商务语言功能有关的内容进行相关归纳总结,如公司内外的日常寒暄、自我介绍、他人介绍、表达感谢、赞美、批评等相关内容整合起来做成相关资料复印给学生作为手头参考,反复练习。(2)将市面上一些模拟实际的商务日语素材进行整合,如公司拜访、谈判、讨论、产品介绍、会议发言等。让学生听、看、模仿,并加以创新。(3)融入市面上一些与商务活动有关的相关知识和内容,如包含有IT、银行、保险、会计、运输、贸易、税务等。

4 商务日语教学的语言和非语言交际指导待解决的问题

4.1 应用型语言教学的教材相对匮乏

目前国内外商务日语教育没有比较好的成形教材,国内外商务日语教学和研究的人力和知识经验还相对薄弱、根据地域的不同,有的地方教学资源也十分有限。在此现状下,希望广大高校和教授商务日语的教师们能不断创新,多归纳总结有效经验,出版更多实用,可操作的优秀商务日语相关教材。

4.2 应用型语言教学在模拟场景教学时对教师的要求较高

教师担任应用型语言教学除要求掌握教学内容以外,还要求担任本课程的教师自身具有交际能力和经验,控制课堂开展交际实践能力的训练,开展灵活而有效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练习。在模拟现实跨文化交际场景的教学时,要求组织教学的教师具备商务日语口语会话的能力、良好的听力、提出问题的能力、沟通能力、交涉能力、思考问题力、领导组织力、评价力、协调能力等。为了让教师具备更高的相关能力和素质,学校应多派遣教师参加相关主题的学习与进修,并鼓励教师多和社会的相关企业建立产学研的合作点,教师常去相关企业指导其员工的日语,同时也及时把握该企业需要的相关知识。如果能和相关日企直接建立联系,定向培养可就业人员则更佳。

4.3 应用性语言教学在涉及特殊行业和领域时受教学条件影响较大

实证法是指交际教学注重场景模拟的实践,给学生创造更多的练习机会,教师要以身示范,做出样板,使用模拟训练、扮演角色、语言实验室、工作模拟、模拟公司等当代商务日语的实际应用角色。在涉及机械制造和平时不太为人熟知的行业领域时,对其相关专业术语的解释说明对于教师和学生而言都是挑战。这类问题的解决应该更为关注学校或地方政府促进校企合作的力度,加大彼此的练习,增多校企的相互了解,派相关专业的学生定期走入企业,从而满足企业自身对相关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胡文仲.跨文化交际面面观.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11.

[2] 池田伸子.ビジネス日本Z教育の研究.|京堂,2001.

[3] 近藤彩.日本Z教育のためのビジネス:コミュニケ`ション研究,言Z文化日本Z教育,2004 .11(刊特集号).

[4] 石若一,仇云波,董晓红.企业经营管理日语教育初探[J].日语学习与研究,2005.9 (122):43-46.

[5] 石若一,张晨曦.JETRO商务日语能力考试[J].日语知识,2006.1(总第262期):29.

[6] 陈俊森.跨文化交际与外语教育.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2.

[7] 田村雅昭.日本人および外国人学生にするビジネス英Z教授法研究[J].大正大学研究o要,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