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生物和化学环境的关系范文

生物和化学环境的关系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生物和化学环境的关系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生物和化学环境的关系

第1篇:生物和化学环境的关系范文

作者:郦桂芬 雷虎兰 徐淑荣

原始地球的物质组成和受到人类活动干予后的地球各要素的组成,是环境科学首先要研究的内容,也是认识地球环境质量的演化和人类活动对地球环境质量影响程度与范围的基础。而人类生产生活活动排放的各类污染物质的物理化学特性,进入环境(包括大气、水体、土壤、动植物、人体等)后的行为则是环境科学研究的核心。污染物的毒作用剂量标准、环境质量标准、排放标准以及污染控制技术和措施、人类活动对环境影响的预测等等,都要依据这一研究的结论。地球化学作为地球科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地球的化学组成、化学作用、化学演化及其控制因素。从它研究的内容可以看出,它和环境科学有很近的亲缘关系。至于它的分支学科如生物地球化学、区域地球化学、环境地球化学等,已经是环境科学的分支学科。随着环境科学研究范围的扩展和研究工作的深入,元素地球化学、同位素地球化学、有机地球化学、实验地球化学等也将加入环境科学的行列。

一个学科的形式和发展,一方面要在自身研究的领域内开拓,包括各项数据、资料的积累,理论体系的建立,研究手段和方法的充实与完善等,另一方面,要广泛吸取相邻学科的营养,有选择地继承和移植。只有使本学科深扎在由其他学科组成的肥沃土壤中,本学科才有可能得到丰富的供给而茁壮成长。地球化学与环境科学在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方面的某些共性决定了环境科学可以从地球化学中得到借鉴。从十七世纪中后期化学分析的出现开始,特别是十八世纪中期重量分析法的出现,许多化学家、矿物学家就曾对地壳某些部分的化学组成和有关问题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探索,并取得了部分矿物、岩石、水和陨石化学组成的定量资料。本世纪二十年代,以美国地球化学家克拉克为代表,广泛搜集了大量分析数据,得到了地壳中化学元素的平均百分含量,叫“克拉克”值。所有这些有关地球各层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及组成要素(岩石、土壤、空气、水等)的元素分布频率和相对丰度的结论,对闸明原始地球的化学组成,揭示环境背景值方面是有参考价值的。挪威地球化学家V、M戈尔德施密特从晶体化学入手,对化学元素在自然界分布的控制因素进行了长期深入的研究,并根据离子结构和与氧、硫元素的亲和性,对元素进行了地球化学分类,把元素分成亲铁、亲石、亲硫、穿气、亲生物等五类。苏联地球化学家费尔斯曼将元素分为惰性气体、贵金属元素、循环元素、分散元素、强放射性元素和稀土元素等6类。他们的工作和主要结论无疑对阐明污染物的环境行为和归宿具有指导意义。生物地球化学研究的各种生物对于地壳、生物圈中化学元素的迁移、富集和分散作用,对于我们研究污染物质的生物迁移和累积是有借鉴意义的。苏联地球化学家费尔斯曼和维尔纳茨基从物理化学原理研究了化学元素迁移的控制因素,并指出,元素迁移的因素可分为两类:与原子结构有关的内部因素和由环境条件决定的外部因素,提出了能量系数、价能量系数、共生序数等概念。他们的工作和有关结论,对于我们研究污染物质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规律和控制因素是有一定指导意义的。环境地球化学研究人类环境中各种地质因素及其组合与人体健康的关系,人类活动对地表、水圈、大气圈中化学组成、化学作用、化学演化的影响及其与生命活动和人体健康的关系,这本身也就是环境科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地球化学研究的是有45亿年生命史的地球的化学组成、化学作用和化学演化,为了“浓缩”所要研究的作用的时间过程和空间范围,指示迁移转化的途径和机理,模拟实验和示踪试验是地球化学采用的主要试验研究方法。

模拟试验就是设计出模仿自然过程或作用的研究实验体系,以便在人为的调节控制下进行观察研究。它可分为现场模拟和室内模拟。示踪试验是选择适宜的示踪物让它参与研究体系的作用过程,包括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的过程等等,通过示踪,研究者就可以感知过程的路径和机制,为揭示过程的规律提供依据。示踪试验可分为放射性示踪和特殊示踪物的示踪。在绝大多数情况下,示踪私模拟往往是同时进行的,在设计模拟试验的同时也就考虑示踪,以便通过示踪清晰显示模拟实验的过程和机制。现在,这些试验研究方法已广泛用于各个学科和各种过程,如生物学、医学、水文学、气象学等等,用来研究生物直至人体的生理生化过程,水动力学及水化学过程,大气物理和大气化学过程等等。环境科学作为一门横断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学科体系,显然,地球化学的上述研究方法在环境科学研究中是有广泛的应用和发展前景的。到目前为止,环境科学研究中已有许多模拟和示踪试验的实例,如模拟水体输送和净化过程的示踪试验,模拟大气输送扩散过程的示踪试验;研究疏浚过程底泥的二次污染而采用的放射性示踪试验;研究地下水的动力学和化学过程的示踪模拟试验等等。此外,污染物质在环境不同介质中的迁移转化和分配,污染物在生物体及通过食物链的迁移累积效应等,均可通过示踪模拟试验来研究。环境科学在断承和开拓中形成与发展,广泛吸取各学科的基础理论和研究试验方法,特别是它的近亲—地球化学的理论和试验研究方法,无疑会大大加速环境科学的发展。

第2篇:生物和化学环境的关系范文

导致它们畸变的罪魁祸首到底是谁?

人们最终发现,环境污染是导致这一结果的根本原因。

化学物质带来的环境污染

当今社会,化学物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然而,种类繁多、理化性质各异的化学物质,在生产、运输、使用和废弃过程中,会通过多种途径进入环境,进而对人类和其他生物产生危害。环境和生态效应之间的关系正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特别是一些化学物质,尽管在环境中的浓度非常低,但由于可以沿着食物链的营养层级逐步累积,从而造成在高等生物体内的高富集。

其实,关于污染物剂量与毒性的关系,科学家早有定论。早在15世纪,“毒理学之父”帕拉塞尔苏斯就曾说过:“任何物质都是有毒的,只不过产生毒性效应时的剂量不同而已。”通俗地讲,就是剂量决定毒性。

当位于食物链高层的生物体内,化学物质富集到一定程度之后,就会影响到这些生物的健康。更为可怕的是,化学物质还会通过母体影响到处于生命最脆弱阶段的胚胎。

三苯基镊是什么

了解化学物质对环境和生物健康的影响后,我们回过头来再说中华鲟的畸变。

要想了解中华鲟畸变的来龙去脉,还要从三苯基锡(TPT)和三丁基锡(TBT)说起。

在船舶工业中,有机锡能有效防止海洋生物附着在船体上,被广泛用作船舶防污漆中的杀虫剂,其主要成分有三丁基锡,并含有少量的三苯基锡。

其中,三丁基锡是一种已经得到公认的、具有确凿证据能够干扰生物体内分泌系统的化学物质。实验室模拟和野外观测证实,三丁基锡能够导致贝类的雄化,影响它们的繁殖,并最终使得一些地方贝类的种群数量急剧减少,虽然三苯基锡也同样用于船舶涂料领域,但由于使用量远低于三丁基锡,因此,在以往的研究中,科学界对于它的关注程度相对较低。

然而,我们在对渤海湾水体、沉积物和整个食物链中不同营养层级生物(浮游植物/动物、底栖生物贝类、虾、蟹和各种鱼类)的监测中发现,尽管水体和沉积物中三丁基锡的浓度远高于三苯基锡浓度(水体中的三苯基锡浓度低于检测下限),甚至在浮游动植物,底栖生物如贝类、虾、蟹中,三丁基锡浓度也依然高于三苯基锡,但在位于水生生态系统顶端的鱼类体内,三苯基锡的浓度远远高于三丁基锡。这是由于三苯基锡在生物体内的浓度是随着营养层级的升高而逐步加大的,三丁基锡则不会出现这样的累积现象,从而使得位于食物链顶端的鱼类体内三苯基锡的浓度远高于三丁基锡。

三苯基锡是如何富集的

由于富集于生物体内的化学物质会经由血液循环被分配至不同的内脏器官,作为雌性生物体组成部分的鱼卵等,自然同样会富集化学物质。

在水生生态系统中,中华鲟处于上层,进行繁殖时通常年龄已经较大,化学污染物在生物体内的富集通常都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强。以雌性中华鲟为例,它们要在14岁左右才开始产卵,因此其体内难免富集了更多的化学物质,对子代的影响相应也更大。

为了解三苯基锡等物质在中华鲟体内的分布情况,我们采集了中华鲟的肝脏、脂肪、肾脏、心脏、肠胃、鱼卵等器官,来检测其中的三丁基锡、三苯基锡及其代谢产物,结果三丁基锡在中华鲟肝脏中检出而鱼卵中未检出,与此相反三苯基锡不仅在其他器官中检出,而且在鱼卵中也有较高浓度的检出。

这些都说明,富集在中华鲟体内的三苯基锡可以通过母亲传递给鱼卵,使得胚胎在发育过程中就受到三苯基锡的影响。

为了验证中华鲟体内三苯基锡对胚胎可能产生的影响,我们将实验鱼种――青鲥亲鱼放在添加有三苯基锡的水中,发现其子代中有一定比率的双眼或者单眼缺损和躯体畸变现象,并且子代的繁殖能力也显著降低了,而且这种毒性效应呈现剂量一效应关系。

中华鲟的畸形

发生在实验动物中的传代毒性会不会同样发生在野生中华鲟中呢?

答案是肯定的。

为了研究中华鲟幼鱼的畸变与三苯基锡暴露之间是否有直接关系,我们将与野生鱼卵中相似浓度的三苯基锡注射到西伯利亚鲟受精卵中,以观察在特定浓度下的畸形发生概率有多大,结果发现了同野外观察发生程度相近的畸变现象。

考虑到中华鲟体内除了三苯基锡以外,还存在着三丁基锡的代谢产物和其他高富集性物质,如多氯联苯。为证实这些物质是否也会导致相似的畸变,我们同样用显微注射方法进行胚胎发育毒性实验。结果表明,中华鲟体内残留的较高浓度三丁基锡代谢产物并未导致胚胎畸变,多氯联苯虽然能导致一定比率的躯体弯曲,但发生率很低。

最终我们得出结论:通过母亲传递到鱼卵中的三苯基锡是导致野生中华鲟畸变的主要物质。在鱼卵中富集的三苯基锡化合物,最终在胚胎发育过程中产生致畸毒性使得幼鱼眼睛畸形及躯体弯曲。

实验还表明,当鱼体中的三苯基锡浓度富集到和野生中华鲟鱼卵相似水平时,青鱼的繁殖力会急剧下降,当青鱼幼鱼眼畸变发生率为2%时,成鱼的繁殖能力(从产卵到存活幼鱼)会降低40%左右。虽然我们尚无法进一步验证,但我们推测三苯基锡不仅影响了青锵鱼的繁殖,也会影响到中华鲟的繁殖力。

由于畸变特别是眼睛畸变是一种相对容易观测的现象,所以可以被用作衡量三苯基锡污染导致鱼群繁殖能力降低程度的一个指示。

持续的三苯基镊污染

第3篇:生物和化学环境的关系范文

关键词:园林植物;病虫害;生态控制

【分类号】:S763

1城市园林植物病虫害现状

1.1 入侵有害生物增多,危害增加:随着一些国外引种、引苗的增加,苗木的外调内运,跨地区的流通,使得入侵生物危害严重,一些检疫性病虫害传播扩散加速,范围不断扩大。入侵的有害生物对城市园林植物造成了巨大损失,害虫主要种类有美国白蛾、松材线虫、松突圆蚧、悬铃木方翅网蝽等。

1.2 园林植物生存环境恶化,易受病虫为害:城市中的园林植物生存环境恶劣,地上部分受光照不良、空气污染、极限温度、人为破坏等因素的影响,地下部分受土壤透气不良、地下水位下降、水分胁迫、土壤养分缺乏、盐碱胁迫等因素影响,植物长势不良,易受病虫为害。同时,许多地方园林植物存在着过密种植现象,加剧了植物对光照、养分、水分等资源的竞争,间接导致了植物长势的衰弱,对病虫害的抗性减弱。如杨柳树烂皮病和龙柏叶枯病等病害与寄主植物的长势密切相关,通风透光好,植物长势好的就很少感病。

1.3 园林生态系统脆弱,天敌控制作用有限:在园林绿化建设中,很多地方缺乏生态学理论指导,植物配置不合理,园林生态系统普遍存在植被规模小、结构简单、稳定性差等问题。园林生态系统受光照、温度、风、水分、养分等影响较大,受人为活动干扰频繁,导致了生态系统的不稳定,影响了园林植物、病虫及天敌三者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不利于天敌对病虫的控制。

1.4 防治观念落后,化学防治占主导地位:由于农药具有高效、速效、使用方便、经济效益高等优点,很多地方在进行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时,没有从生态系统平衡和病虫害可持续控制角度考虑,只重视其高效、速效等优点,造成了对天敌和有益生物的杀伤,忽视了造成的次要害虫再猖獗等问题。目前,在园林中危害严重的蚜虫类、介壳虫类、螨类、木虱和粉虱类、网蝽类等"五小害虫"的发生与化学农药的不合理应用有直接关系。

2生态控制原则

2.1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从园林生态系统整体出发,根据园林植物病虫天敌的相互关系,充分发挥自然控制因素的作用,采用生物防治、物理机械防治等手段,创造不利于害虫发生而有利于园林植物和天敌生长繁殖的条件,将病虫害控制在经济危害允许阀值之内。

2.2 提高植物本身抗性:采用园林植物栽培管理技术,如选育抗虫品种、采用健壮种苗、加强田间管理、合理施肥灌溉、秋冬季修剪、树干涂白等,改善园林植物生长发育的环境,提高其抗性。

2.3 增强园林生态系统的稳定:受外界环境因子和人为活动的干扰,园林生态系统比较脆弱,不稳定。从生态学观点出发,综合运用生物防治、栽培管理等措施,创造不利于病虫害发生的条件,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加强天敌的保护和利用,提高自然的控制能力,保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2.4 科学使用药物:药剂的选择要以选择性强、对人畜安全、对生态环境影响小的生物农药为主,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在应用时要注重病虫、植物、天敌、环境之间的关系,科学使用,提倡在天敌的安全期、害虫的薄弱环节用药,注重对本地天敌的保护。

3防治对策

3.1严格植物检疫:有害生物的侵入主要有人为有意引进,自然扩散的传入,物流、调运活动侵入,检疫技术管理等几个方面的原因。目前我国多地发生的美国白蛾、悬铃木方翅网蝽、白蜡蚧、龙柏叶枯病、双条杉天牛等病虫多是随苗木的流通而传入的。严格植物检疫,严禁危险性病虫的输入、传出和传播,强化苗木区域流通的检疫,减少疫区苗木病虫扩散风险。

3.2 合理栽植设计:规划设计时要尊重生态系统自我调节,以乔木为主,进行乔、灌、藤。花、草多种植物合理配置,复层种植,创建相对平衡的园林植物群落,形成一个多品种、多层次、互促共存、遮阴效果好的复层种植结构。要坚持适地适树,使立地条件与树种特性相适应,保证园林植物健康成长,提高对病虫害的抗性。

充分考虑植物喜阳、耐阴、耐旱、怕涝、抗寒、耐盐碱等特性,将植物种植在其最适宜生长的环境中。树种的选择要以乡土树种为主,因为乡土树种适应性强,取材方便,抗逆性强,种植后能迅速适应当地环境,并健康成长。严禁近距离栽植害虫转主寄主植物或者混植有共同害虫的植物,以免造成某些病虫害的发生流行。如海棠、苹果、梨等阔叶树与桧属、柏属树种混栽易造成锈病的发生。

园林植物在进行配置时,要注重科学性,充分利用植物之间的化感作用和相生相克的原理,对园林植物合理配置。如金盏菊与月季混种,能有效地控制土壤线虫;水曲柳与落叶松混交能相互促进生长,提高植物抗性。

3.3 加强栽培管理:要保持和改善植物生长的水、肥、光、热等条件,采用加强肥水管理,改善环境条件,清除病虫残体,加强防护设施,合理修剪,以及采用树干涂白,合理轮作,中耕除草,翻土培土等技术措施促进园林植物生长发育,抑制害虫生长繁衍。

3.4 生物防治:加强对本地天敌昆虫的保护和利用,引进外地天敌昆虫,人工繁殖与释放天敌昆虫,改善天敌群落生存的环境条件,为天敌补充食料和寄主,种植对天敌有利的寄主植物,为其提供繁衍栖息的环境。

要充分利用生物农药的选择性强、对人畜危害小、对环境污染小、对昆虫天敌安全等特性,加大生物农药的选择与使用,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保护天敌,消灭病虫。

第4篇:生物和化学环境的关系范文

【关键词】森林病虫害;综合治理;原则;策略

森林在漫长的生长发育过程中,随时都可能遭到林业有害生物的侵袭,轻者造成林木生长缓慢,质量变劣,重者整株枯死,甚至大面积死亡,造成森林面积的减少。因而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对于森林的生长成材十分重要。

1.森林病虫害综合治理的原则

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必须从维护生态平衡的观点出发采取综合防治和生态控制措施,强化预防工作实行综合拍理。在指导思想上要实现由重除治向重预防转变。在防抬策略上采取综合性营林措施,搞好重点林业工程项目,将病虫害预防措施纳入规划设计中实现由―船防治向工程治理转变。

1.1综合治理

森林病虫害的防治方法很多,各种方法各有其优点和局限性,单靠其中某―种措施往往不能达到防治的目的,有时还会引起其它的―些不良反应。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有害生物综合治理专家小组对综合治理下了如下定义害虫综合治理是―种防治方案庀能控制害虫的发生避免相互矛盾,尽量发挥有机地调和作用,保持经济允许水平之下的防治体系。

1.2综合治理的原则

森林病虫害综合治理是―个病虫控制的系统工程,即从生态学观点出发,在整个森林生产、栽植及养护管理等过程中,都要有计划地应用改善栽植养护技术调节生态环境预防病虫害的发生降低病虫害发生程度,不使其形成超出危害标准要求的策略及措施。要使自然防治和人为防治手段有机地结合起来,有意识地加强自然防治能力。

在实行综合治理的过程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

1.2.1从生态学角度出发

森林、病虫、天敌三者之间有的枢互依存,有的相互制约。当它们共同生活在―个环境中时,它们的发生、消长、生存又与这个环境的状态关系极为密切。这些生物与环境共同构成―个生态系统。综合治理就是在育苗、移栽和养护管理过程电通过有针对性地调节和操纵生态系统里某些组成部分,以创造―个有利于植物及病虫天敌的生存,而不利于病虫孽生和发展的环境条件,从而预防或减少病虫的发生与危害。

1.2.2从安全角度出发

根据森林生态系统里各组成成分的运动规律和彼此之间的相互关系厩针对不同对氛又考虑整个生态系统当时和以后的影响灵活、协调地选用―种或几种适合园林实际条件的有效技术和方法。如园林管理技术、病虫天敌的保护和利用、物理机械防治、化学防治等措施。对不同的病虫害,采用不同对策。几项措施取长补短,相互辅佐,并注意实施的时间和方法,达到最好的防治效果。同时将对生态系统内外产生的副作用降到最低限度,既控制了病虫危害,又保护了人、天敌和植物的安全。

1.2.3从保护环境,恢复和促进生态平衡,有利于自然控制角度出发

森林病虫害综合治理并不排除化学农药的使用而是要求从病虫、植物、天敌、环境之间的自然关系出发,科学地选择及合理地使用农药在城市园林中营特别注意选择高效、无毒或低毒、污染轻、有选择性的农药(如苏云金杆菌乳剂灭幼脲等),防止对人畜造成毒害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充分保护和利用天敌,逐步加强自然控制的各个因素,不断增强自然控制力。

1.2.4从经济效益角度出发

防治病虫的目的是为了控制病虫的危害,使其危害程度低到不足以造成经济损失。因而经济允许水平(经济阀值)是综合治理的一个重要概念。人们必须研究病虫的数量发展到何种程度,才能采取防治措施,以阻止病虫达到造成经济损失的程度这就是防治指标。病虫危害程度低于防治指标,可不防治;否则,必须掌握有利时机及肘防治。顺便需要指出的是在以城镇街道、公园绿地、厂矿及企事业单位的园林绿化为主体时,则不完全适合土述经济观点。因该园林模式是以生态及绿化观赏效益为目的,而非经济效益,且不可单纯为了追求经济效益而忽略病虫的防治。

2.森林病虫害综合治理策略

2.1搞好城市森林的种植规划

在考虑城市美化的基础上合理配置植物品种,要注意长远解决病虫害问题。针刘本地区发生严重的害虫种类减少其喜食植物的种植多规划和栽植抗病虫的或耐性强的植物,减少。有害生物的适生寄主。

2.2加强养护管理提高植物的抗逆能力

病虫的发生和危害在相当程度上与植物的生长势相关。对生长势差的应及时施肥、浇水、松士锄草提高植物自身的抗病虫能力并结合秋冬季修剪,除去染病虫枝条。这样不但可以调节植物养分还可以减少病虫来源,通风透光增强树势,营造不利于病虫害越冬、繁衍、为害的环境条件。

2.3推广应用无公害防治技术

2.3.1保护利用天敌开展生物防治

物防治对病虫害的控制作用是持久的,效果是显着的。一旦天敌庄田间建立了自己的种群,它就可以长期持续地对害虫发挥控制作用,这是化学农药所无法达到的。城市具备开展生物防治的条件,―是城市林业种类丰富,适合天敌的生存和繁衍,我们应该加强对天敌的利用和保护,尽量减少使用化学农药,创造利于天敌群落发展的条件。二是城市建筑对园林植被的分割形成的“海岛生态”有利于释放天敌。目前,一些发达国家加强了对植保工作的立法和管理,建立了植物保护工作新的管理标准,特别是作为可持续植物保护中重要措施的生物防治技术,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得到应用和推广,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有很多生产和销售害虫天敌产品的公司,生物防治正逐步朝着产业化的方向发展。

2.3.2选择使用生物农药

生物农药在病虫害防治过程中能有效地保护天敌,消灭害虫,对人畜危害小,对环境污染小,相对于化学农药来讲刘病虫害的控制作用具有持久性。如刺用Bt乳剂防治国槐尺,每年喷两遍药即可控制其危害,而用化学农药每代都必须防治两遍以上。

2.4合理使用化学农药

化学防治只在必需应急时进行,实施靶标防治尽可能地选用具有选择性、低毒、对环境污染小的药剂少用或不用广谱性的化学农药,经常变化用药品种和混用配方,以免害虫产生抗药性。施药方式也应采取涂茎、裉施和注射等方法,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2.5改进农药施用技术

目前,城市病虫害防治中大多使用常规喷雾方法。据计算,常规喷雾从施药器械喷洒出去的农药只有25%至50%能沉积在植物叶片上,不足1%的农药能沉积在靶标害虫上,而仅有0.03%的药剂能起到杀虫作用。这种施药方法不仅效率低,造成农药浪费,还使大量农药流失到非靶标环境中,造成人畜中毒污染环境。因此必须改进化学农药的施用(特别是喷雾)技术,提高农药的利用率,降低农药在非靶标环境中的投放量,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

第5篇:生物和化学环境的关系范文

近几年,由于国内外媒体对生物体的各种怪病及怪异现象的报道增多,环境激素已从专业学术报告和研究领域走到了人们面前。各种因为环境激素污染而造成的生物变异现象,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

国际水协会主席Laszlo Somlyody曾在第五届世界水大会开幕式致辞中指出:“国际水协,探讨了六个亟待采取措施解决的问题,第一个就是:环境激素(内分泌干扰物质)的分区和影响是何种情况。影响人类等哺乳动物的干扰物质正在增加,它们通常在水中引发严重的污染问题。尽管内分泌干扰物质的影响在20世纪30年代就初见端倪,但在最近才给予定义,这类物质种类的增加速度如此之快,以至于我们没有时间来研究相应的解决措施。”

环境激素也被称为“环境荷尔蒙”、“内分泌干扰物”。1997年美国白宫科学委员会在一次工作会议上对环境激素下了如下定义:“由于介入生物体内的荷尔蒙的合成、分泌、体内运输、结合作用或分解,从而影响生物体正常性的维持,影响生殖、发育或行动的外来物质。”环境激素这一名词是美国记者戴安・达马诺斯于1996年首先提出来的。她认为环境激素并不直接作为有毒物质给生物带来任何异常影响,而是以激素的面貌对生物体起作用,即使数量极少也会使生物体内分泌失衡,出现生殖器畸形、量减少、乳腺癌等癌症发病率上升等现象。最近日本厚生省已正式将环境激素命名为“导致分泌障碍的化学物质”――这是一个扰乱生物体内分泌系统的化学物质总称。

从人们认识环境激素对人类造成危害的过程来看,首先引起人们关注的并非是人类自身,而是先从自然界动物的变异现象开始的。1962年美国学者蕾切尔・卡森在她的著作《寂静的春天》中,就详细描述了在美国佛罗里达州发生的DDT(双对氯苯基三氯乙烷)污染,造成鳄鱼数量锐减,雄性鳄鱼的生殖器官发生变异,雌性鳄鱼产出的卵大多是未受精卵;英国石斑鱼变性,雌雄一体;日本多摩川中的鳄鱼生殖器异常;荷兰,波罗的海海豹大量死亡。环境激素对动物世界已显露杀机,而人类也难逃厄运。有数据表明,即使极微量的环境激素也会导致生物体内分泌失调,其后果是非常可怕的。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人类生育能力的下降很可能是由于环境激素(内分泌干扰物质)所造成的。当“环境荷尔蒙”进入人体后与细胞中的荷尔蒙收容器官结合,与荷尔蒙一样产生副作用,造成荷尔蒙过剩,或许是收容器官无法接受人体本来自然分泌的荷尔蒙,其结果是扰乱了人体的荷尔蒙,尤其是性荷尔蒙的正常工作,使得人体出现各种各样的机能障碍。这种扰乱内分泌系统作用的可怕之处在于它关系到人类的繁殖,关系到今后人类的质与量。

环境激素的污染问题,不同于其他环境污染问题,它直接关系到人类能否延续生存的问题,这并非危言耸听。所以该问题披露不久就受到了世界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1998年日本政府加强了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并从当年度预算中破例拨出170亿日元的专项资金,用于该问题的研究,环境厅召开了风险对策研究会,并发表了“外因性内分泌干扰化学物质问题的应对方针――环境荷尔蒙战略”“关于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战略计划98(SPEED 98)”。美国环保署于1996年3月开始着手开发食品、饮用水中的内分泌干扰物质的筛选方法。同年8月,欧洲经济协力开发机构(OECD)也开始了内分泌干扰物质的试验方法研究。而被怀疑具有内分泌干扰作用的化学物质,在日本检查出67种,美国72种,韩国66种。被查出的这些化学物质中,最多的是杀虫剂、除草剂、杀菌剂等农药类物质,有45种;其次是工业用原料。按其结构特性可分为:有机氧化物、特拉津类农药、有机锡化合物、烷基酚类、邻苯酸酯类等。目前对于其中的一部分物质已经进行了不同程度的限制。而像二恶英那样的非意图性物质,则需要一些特殊的对策。

日本环境厅从1974年就开始以水质、底泥、大气、鱼类等为主要对象,对残留在一般环境中的化学物质的污染状况进行全面调查,并以“化学物质与环境”为题进行了公布。而作这样全面调查的国家在世界上也只有日本。所涉及的化学物质多达760种,其中环境激素67种,而在水体中被检测出有12种。在被查出的化学物质中,以壬基酚对环境污染比较严重,它主要以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烷基酚环氧乙烷醚的形式使用,目前全世界生产量有50多万吨,而我国的生产量则高达10多万吨。

第6篇:生物和化学环境的关系范文

关键词: 生物圈 大气圈 生存条件 寄生关系

初中生物教学中,关于生物圈的一些概念,常使学生感到困惑,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对这些疑难概念逐一进行解剖。

1.混淆不同非生物对生物的影响

影响生物生活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有水分、空气、温度、光照、土壤等。如影响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是光照、温度和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造成仙人掌叶变为刺的主要是水分;在东北地区的林区,出现山脚下是落叶阔叶林、山腰处是红松林、山顶处是冷杉林的现象,影响这种分布的环境因素主要是温度。

例1:(江苏南通)“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此诗句中影响生物的环境因素主要是( )

A.光 B.温度 C.水 D.空气

正确答案:B。

错误答案:A,误认为桃花开放是由于光照的影响。

走出误区:春天,天气变暖,竹林外桃花开放,江水变暖,有利于鸭子在水中游泳和觅食。此诗句说明,温度对动物、植物的生活均有影响。

2.生物因素中寄生关系、共生关系、捕食关系、竞争关系易混淆

生物因素是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自然界中的每一种生物,都受到周围其他生物的影响,包括寄生、竞争、捕食、共生等关系。

捕食指的是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作为食物的现象。竞争指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相互争夺资源和空间等。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彼此有利,这种生活关系称为共生关系。寄生指的是一种生物生活在另一种生物的体内或体表,并从这种生物的体内或体表摄取营养维持生存的现象。

例2:(湖南株洲)生态系统中猫头鹰和蛇的关系是( )

A.捕食关系 B.共生关系

C.竞争关系 D.捕食和竞争关系

正确答案:D。

错误答案:A,误认为猫头鹰与蛇之间只有吃与被吃的关系。

走出误区:此题考查对生物因素几种关系的区分。捕食关系: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寄生关系:一种生物生活在另一种生物的体内或体表,并且从中摄取营养物质,可能对寄主造成伤害;共生关系:生物之间相互帮助,“互惠互利”;竞争关系:生物之间相互争夺资源和空间。猫头鹰以蛇为食,是捕食关系。同时,猫头鹰和蛇都以田鼠为食,属于竞争关系。

3.保护色、警戒色和拟态的辨析

要区分保护色、警戒色和拟态,必须弄清它们的概念。保护色的概念有三个要点:(1)是为了适应栖息环境;(2)体色与环境色彩相似;(3)有助于逃避敌害和捕食。警戒色的概念有三个要点:(1)动物本身具有恶臭或毒刺,能对敌害构成威胁;(2)具有鲜艳的色彩或斑纹,易于被敌害识别;(3)是一种保护性适应。拟态的概念有两个要点:(1)是在进化中形成的;(2)外表形状或色泽斑与其他生物或非生物异常相似。在遇到具体问题时,要对照概念的要点进行印证、区别。

例3:生活在海藻丛中的一种鱼,当它遇到敌害时,身体立即倒立不动,像一株植物,从而有效地躲避敌害。这种生物学现象是( )

A.保护色 B.警戒色 C.拟态 D.适应

正确答案:C。

错误答案:D,误认为鱼的这一变化躲避了敌害,是对环境的一种适应能力。

走出误区:考查保护色、警戒色和拟态的区别。保护色强调的是动物的体色与环境一致;警戒色是具有恶臭或毒刺的动物具有的鲜艳的色彩或斑纹;拟态是生物的外表形状或色泽斑与其他生物或非生物异常相似。该种鱼遇到敌害立即倒立不动,且与周围的一种植物异常相似,这种用以保护自己的现象就是拟态。

4.生态系统与生物圈、生物群落、种群的区别与联系

生态系统的范围大小各异,大到生物圈,小到一块朽木甚至更小。一个池塘、一片草地、一块农田、一座山林、一条河流等,都可以称为一个生态系统。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及其无机环境构成最大的生态系统,称为生物圈。生物群落与生态系统的概念不同,后者不仅包括生物群落,还包括群落所处的非生物环境,因此生物群落只相当于生态系统中的生物部分。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多种生物种群有规律地组合在一起形成生物群落。

例4:在一个阴湿山洼中,有一堆长满苔藓的腐木,其中聚集着蚂蚁、蜘蛛、老鼠等动物。它们共同构成一个( )

A.生态系统 B.生物群落 C.种群 D.食物网

正确答案:A。

错误答案:D,审题时只注意了题干中各种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

走出误区:阴湿山洼中堆放着长满苔藓的腐木,并生活着多种生物,它们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

5.对生态系统的能量来源和三种组成成分的作用认识不清

在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起主导作用的是生产者。一般来说,太阳辐射的能量只能靠具有叶绿素的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转变成化学能储藏在有机物中进入生态系统,同时环境中的水和二氧化碳等无机物合成有机物。这样,生产者在连接非生物的无机物和光能进入生物群落的过程中起到了“桥梁”作用。生产者利用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一部分用于满足自身的生长和代谢需要,另一部分维持着生态系统内除生产者以外的全部生物的生命活动。如果没有生产者,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就会停止,生态系统的各种生物成分就会消失,生态系统就会崩溃。

分解者的作用与生产者恰好相反,它能将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释放到无机环境中,同时也释放能量。这样,分解者在生物群落中的有机物及化学能释放到无机环境的过程中同样起到了“桥梁”作用。如果没有分解者,动植物的遗体就会堆积如山,生态系统就会崩溃,生产者也不会长久地生存下去。

例5:从生态学角度分析,生态系统中流动的能量最终来源于( )

A.光合作用 B.细菌 C.绿色植物 D.太阳光能

正确答案:D。

错误答案:C,误认为只有绿色植物(生产者)制造的有机物中有能量,忽略了这些能量最终来自于太阳光能。

走出误区: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是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就能量流动而言,其能量最初都是来自生产者固定的太阳光能。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光能转变成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6.误认为所有的物质沿食物链流动时都在逐级减少

物质和能量在生态系统中是沿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在食物链中,流向下一营养级的能量只有大约20%,而某些有毒物质在沿食物链流动时,不但未减少,反而在逐渐增多,这一现象叫生物富集。

例6:一个湖泊被DDT污染,在湖泊中有一条食物链:藻类水蚤鱼鱼鹰。由此,可推出体内DDT含量最多和最少的生物分别是( )

A.水蚤、鱼 B.鱼、水蚤 C.藻类、鱼鹰 D.鱼鹰、藻类

正确答案:D。

错误答案:C,误认为DDT随食物链营养级的升高而逐渐减少。

走出误区:在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有毒的物质也是沿着此方向流动的,而且有毒的物质稳定,不易分解,生物体无法排除。有毒物质沿着食物链不断积累,所以在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的生物,体内的有毒物质越多;反之就越少。

参考文献:

第7篇:生物和化学环境的关系范文

关键词:园林树木;养护管理

1 灌水与排水

树木的生长发育离不开水,充足的水分供给能保证树木的快速生长发育。特别是4~6月份,既是干旱季节,又是树木发育的旺盛时期,需水量较大,需要灌水。灌水时间主要在干旱季节,但是要注意花蕾己经形成和开花期间不能灌水。除非遇到特殊干旱危及树木的生命时就不必考虑开花期了。在正常情况下,水分过多容易引起落花、落蕾和徒长,灌水的量1次不必过大。要求经常保持土壤湿润就够了。大部分的树木在没有雨的季节里1个月浇1~2次水就可以了,抗旱的树种,如杨,柳,榆,油松,侧柏,榆叶梅,丁香,连翘等,在春季浇过透水后,可以挺过6月份,进入7月份再浇水就没问题了。对于喜湿的云杉,桧柏,锦带等,春季灌水后,5、6月份各灌1~2次水,进入雨季后就不用灌水了,若不降雨,花灌木还得灌1~2次;秋季土壤墒情较好,一般就不再灌水了。若秋旱要灌水,以满足秋季生长需要。但过了秋分就应全面停止灌水,否则易引起深秋徒长影响越冬。新栽乔木需要连续灌水3~5年(灌木最少5年)。

排水是防涝保树的主要措施,有的树种浸水时间稍长,而引起黄叶,落叶新梢萎蔫,甚至死亡。因此处理好水的供给,对树木生长非常重要。

2 中耕除草

园林树木要生长好,达到观赏的目的,中耕锄草是必不可少的。中耕和锄草常结合进行,目的是为了增强土壤的透气条件,提高土壤的肥力和保持土壤的水分。

树木锄草多为人工锄草,尤其是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多用此法。也有用除草剂的,但除草剂对树木的生长或多或少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对环境也会造成一定的污染,因此最好选用人工锄草。

3 施肥

园林树木要生长好,必须施肥。肥料分有机肥和无机肥两种。为生长而施长效的有机肥,即动植物肥料,它肥效长,利于土壤改良;但为见效快,常施无机肥(化肥),施肥量不宜过大,否则“烧苗”。另外长期施用化学肥料,久而久之使土壤肥力下降,造成土壤板结、污染。因而提倡施有机肥,减少化学污染,并结合修剪,中耕锄草,将清理后的枯枝树叶腐熟以后再施于树地当中,既增加了土壤的有机结构,又减轻了污染的危害。

4 修剪

修剪是园林树木最重要的一项管理措施,也是限制或延缓树木生长的一项重要手段。通过修剪进行植物造景,提高园林艺术效果,也可以控制树木,使其按照人的意愿进行生长,达到观赏的景观效果。

修剪下来的残枝枯叶和果实等垃圾,是修剪过程中难以处理的问题,剪下的枝条多为残枝,病枝,如处理不当,会造成病虫害的蔓延发生。一般采取堆放或烧毁的方法,如果能采取粉碎的方法,制成绿化覆盖材料,用回到绿地当中,使养分得到还原,即可以提高绿地质量,有增强环境保护功能。

5 病害防治

病害的发生一方面与树木所处的环境条件有关,另一方面与树木本身的生长状况及树种间的搭配有很大关系。园林树木的病虫害防治要以预防为主。树木栽种之前要做好检疫工作,搭配中不能存在互为寄主关系。同时做好养护工作,创造树木生长的良好环境,增强抗病害的能力。当树木出现病害病状时再进行喷洒化学药剂,对己感病的植株并无多大效果,只能防止病害的进一步蔓延。因此,相对比较而言,春季及高温高湿的雨季来临之前喷洒一定量的化学药剂,对于防止园林树木病害的发生有着积极的意义,而且用量比病害发生后的喷洒剂量要少的多,对环境污染也轻的多,我们建议尽量使用生物农药,这样既不能产生抗药性,又不能造成环境污染。

6 虫害的防治

园林树木害虫的防治方法很多。传统方法认为,发生虫害就得喷洒药物,其实这只是其中的化学防治方法,优点是功效快,便于机械化和大面积作业,受影响的因素比较小,在控制虫害中起了很大作用,但也存在着杀伤天敌、产生抗性、污染环境等明显的副作用,防治效果不持久,要尽量少施化学农药或施低毒农药,尽量减少化学农药的副作用。

第8篇:生物和化学环境的关系范文

关键词:稻田;病虫害;绿色防控;策略;措施

引言

绿色防控技术是近年来我国农业为了适应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而提出的新的农业防控措施与策略。病虫害的绿色防控主要以保护农作物、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为基础,同时采用了生物防治和化学调控等一系列环境友好型化学技术和生物防控技术来治理害虫。水稻这种农作物在我国的种植面积广大,由于农民使用过多的化学药剂对水稻进行病虫害的治理,致使越来越多的水稻害虫具有了极强的抗药性。这样的现象在我国的农田间屡见不鲜,使用化学药剂驱虫不仅不能得到好的效果还让农民的经济利益受到了损伤。为此,我国的各个稻田都应该大力推广稻田绿色防控的措施,以保证水稻从本质上不受病虫害的侵袭。

1 绿色防控概念的形成和发展

绿色防控概念的雏形是在1954年提出的,那时候人类生物学家分析人类生态系统和种群之间的关系提出了生物“综合防治”这一概念,随后联合国的粮食组织又在1972年正式提出了病虫害生物综合治理,其核心思想就是研究病虫害的生活习惯以及其与环境的关系,并利用较为环保的措施控制病虫害对农作物的威胁。我国在2011年底则提出了“绿色防控”的立体化概念,我国的绿色防控主要是采用生物防治、环境友好型化学农药防治措施,从而控制病虫害发展的势头,同时建立预防为主、生物防治的主要方针,并树立绿色防治的理念,坚持优化现有的防控措施和相关技术。

2 我国稻田绿色防控技术及应用状况

2.1 生态调控技术 目前,我国实施的生态控制技术主要分为人工调控环节和生物自治的方法,这种防控技术主要是通过研究病虫害和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来消灭稻田间的害虫以达到保护并作物的目的。例如:在水稻的种植区域采用作物高低不同的方法制造天然屏障,阻断病虫害的传播,这样就能从根本上控制病虫害的蔓延。

2.2 理化诱控技术 我国的理化诱控技术主要利用了害虫趋光性,并通过设置伪装的色板和害虫信息素、气味剂等来消灭稻田间害虫,例如:在稻田间设立太阳能式杀虫灯能够有效减少稻田间的飞虱和卷叶螟等害虫的数量;还可以采用较为先进的昆虫信息素诱控技术,利用昆虫的性信息激素、空间分布激素、产卵信息激素等诱惑害虫远离水稻。

2.3 生物防治技术 生物防治技术主要是利用害虫的天敌来治理害虫,在我国常用赤眼蜂、瓢虫等生物天敌为主,例如:赤眼蜂幼虫可以寄生在水稻病虫的卵中,吞噬水稻害虫的卵,这样就把病虫害扼杀在摇篮里,还减少了使用化学药剂带来的副作用。

2.4 科学用药技术 科学用药技术即是科学合理地评估病虫害对稻田的危害,然后再用科学的方法对农药的用量进行配比再进行使用,或者使用杀毒性强、副作用低、残留量低的化学农药,例如:毒死蜱、井冈蜡芽等,同时还要不断变化农药的品种,做到混合使用、交替使用的防控方法,同时加强病虫害的监控,不断分析病虫害的生活习惯对症下药,根治稻田间的害虫。

2.5 无公害栽培技术 这种技术即是在水稻的选种过程中对水稻种子进行严格的筛选,在某些特定环境下,利用新技术培养抗病能力强、容易生长的水稻种子;同时在栽培过程中要利用科学合理的种植方法,例如:种植水稻时要采用合理的种植密度,协调好水稻、病虫害、生态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从而达到生物防治的目的。

3 稻田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遇到的问题及对策反思

我国的绿色防控措施的推广已经走过了5个年头,也有了一定的防治效果,但是我国的农民的人口基数大并且缺乏相关的科学知识,这种理念和技术的推广进程还是相当缓慢的。目前我国的绿色防控技术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我国绿色防控技术发展过于缓慢,防控技术过于单一;二是使用绿色防控技术的示范园区并不多,我国的很多稻田还是使用传统的除虫形式;三是推广防控技术的方法不够合理,致使很多农民不乐意采用这种新的科学技术;四是技术的水平不达标,我国的防控技术还是处在初级阶段,防控的水平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上述分析了我国绿色防控技术推广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下面将结合主要问题提出相对应的改建意见。首先国家要加大绿色防控技术的研究力度,不断创建新的防控体系,采用先进的环境友好型防控措施和生态治理;二是要加大宣传力度,增强我国农民对这种新理念的认识和了解,便于这种新技术的推广实施;三是要从经济上支持新技术的推广,可以对使用新技术治理病虫害的农户进行补贴,以加快推广的进程。

结语

总而言之,绿色防控之一生物防治措施是近几年在我国提出的,这一理念在我国有着很大的发展潜力。为了保证农作物不受到病虫害的危害,为了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农民的经济收入,在稻田间使用生物防治和环境友好型防治技术是实现上述理想的保障。但是由于我国农民人口数量大,农民的绿色生产意识不强,这种新的防控措施在我国推广起来还是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我国农村的领导和生物研究员一定要加大力度向农民推广这种新的理念,争取尽快让农民掌握这一先进的科学防治技术,从而保证农民的生活水平不受危害。

第9篇:生物和化学环境的关系范文

[关键词]生态利益 生态功能 自然资源

一、生态利益的形成机理

1.生态利益的形成

生态利益是生物生存和繁衍所必需的物质和生态需要,它产生于生态系统,地球生态系统通过养分循环和能量流动为生物提供所需物质和生态需要。养分循环是指由于生物的生活、生长、死亡和分解,化学元素从周围环境中进入生物体和从生物体又回到环境中去的过程。能量流动是指能量通过食物关系从一个营养级转移到下一个营养级。通过不间断的养分循环和能量流动,生态系统才能维持平衡,从而为各种生物体提供所需的物质和生态需要。一旦这种平衡被破坏,就会造成整个生态系统的崩溃。

在探寻生态利益的具体形成之前,首先要分析生态系统的组成形式。生态系统包括生物和非生物。根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可将其分为三种类型:生产者,主要是指绿色植物,包括一切能进行光合作用的高等植物、藻类和地衣。除绿色植物外,还有利用太阳能或化学能把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的光能自养微生物和化能自养微生物。生产者在生态系统中不仅可以产生有机物,而且也能在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的同时,把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贮存在生成的有机物中。这些有机物及贮存的化学能,一方面供给生产者自身生长发育的需要,另一方面,也用来维持其他生物全部生命活动的需要,是其他生物类群以及人类的食物和能源的供应者。第二中类型是消费者,主要是指动物。它们以其他生物或有机质为食。消费者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之一,是实现物质与能量的传递。消费者的另一个作用是实现物质的再生产,所以消费者又可称为次级生产者。第三种类型是分解者,主要是指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分解者的作用就在于把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残体分解为简单的物质,再供给生产者。生态系统中的非生物成分是指各种环境要素,包括湿度、光照、大气、水、土壤、气候、各种矿物质和非生物成分的有机质等。非生物成分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一方面是为各种生物提供必要的生存环境,另一方面是为各种生物提供必要的营养元素。生态系统中的各种成分相互依存,在一定条件下保持相对平衡,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周而复始。

没有生态系统,就无法产生生态利益,通过对生态系统的分析,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组成成分都是制造生态利益不可缺少的条件,而其中的生物成分则是生态利益的制造者,也就是说,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都是生态利益的制造者,它们在制造过程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但是,任何一个成分都不能缺失,否则,生态平衡就会被打破,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就会中断,则生态利益也就无法产生。所以,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在生态利益的制造过程中都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2.生态利益与制造者之间的关系

生态利益的制造者是生态利益产生的前提条件,这些制造者为人类和其它生物提供生存条件的生态需求,而人类在利用这些条件发展自身的同时,不断地保护和改善生态系统,为这些生态利益制造者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使它们能制造更多的生态利益;其它生物则通过对生态利益的利用,维持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保持生态平衡,从而促进生态利益制造者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此外,人类和其它生物作为生态系统中的次级生产者,既是生态利益的制造者,又是生态利益的受益者。可见,生态利益为生态利益的制造者提供生存条件和生态需求,而生态利益的制造者又利用这些生存条件和生态需求创造更多的生态利益。这两者之间互相依存,不可分割。

二、生态利益的功能

生态利益有两种主要功能:一是有形产品,以森林为例,主要是指林、木、竹以及林副产品等,有形产品有成本,也有价值,可以进入市场交易,经营者可以实现经济利益回报,这就是生态利益的功能;二是无形产品,仍然以森林为例,主要是指森林具有的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净化空气、美化环境、提供休息、娱乐场所等功能,这就是森林的生态功能,生态功能没有价值载体,不能进入市场进行交易。

从环境角度来看,生态环境中的各种要素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彼此依存的关系,改变其中一个部分,必然会对其他部分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因此,生态利益为一种主体提供的生存条件和生态需求较多时,另一种主体所得到的必然会减少,由此就会使生态系统中的各种要素的生成、发展、消长处于不断地变化之中,从而形成不同的生态系统和环境状况。具体来讲,一个地区河流流量丰富,雨量充沛,这个地区的植被覆盖率就比较高,物种就比较丰富,生态环境就会发展良好;而那些干旱地区,由于水资源缺乏,植被成活率较低,无法涵养足够的水源,就会出现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等不良后果,这个地区的生态环境就会不断恶化。生态利益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为生态环境中的各种生物提供生存和发展条件,并维持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从经济角度来看,生态利益的主要功能是为经济发展提供充足的资源和发展条件。生态利益是经济发展的基础,保护生态利益就是保护生产力,这符合经济发展本身的需要,反之,破坏生态利益就是破坏生产力。当然,片面强调经济发展,会削弱甚至严重损害人类和其他生物赖以生存的生态基础,而片面强调保护生态利益,会影响当前的,近期的经济增长速度。因此,必须协调好生态利益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使生态利益发挥最大的功能,以促进经济发展,也使经济发展推动生态利益的增长。

鉴于生态利益功能的重要性,我们首先必须保护好生态系统,这是保障经济发展的基础,在生态经济系统中,生态利益在生产力中的作用非常重要,所以,重视生态利益,保护生态系统,实际上就是保护了生产力,这也是生态利益的一项基本含义。

在发展经济时,要节约利用自然资源,提倡利用可再生资源,积极开发可替代资源。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要保护生态环境,尽量避免对生态系统的破坏,从而实现生态与经济的协调发展。要坚持可持续发展模式,发展生态经济、生态农业、生态林业,提倡可持续消费方式,全方位推进生态建设,把生态理念贯彻到经济发展的每一个环节中去,从而使生态利益的功能发挥最佳作用。

生态问题已经成为全球性问题,为了当代人和后代人的利益,保护环境,防治污染,保障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保护人类的生态利益已经成为全人类的共同利益追求。因此,各国都通过制定生态法律来保护生态利益,使生态利益的功能得到最大的发挥。

参考文献:

[1]汪劲.中国环境法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