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城乡建设科技创新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工程图学;教学改革;知识结构;实践平台;师资队伍
一、引言
高等院校的“机械制图”课程是理工类学生的一门必修基础课,该课程在工程素质人才培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传统的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普遍存在“重知识,轻能力”、“重书本,轻应用”、“重传承、轻创新”的现象,强调的是表达技能的培养,教学的重点是学习绘图和读图能力,与工程实践结合较少,教学内容缺乏与先进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最新设计理论的结合。基于这种现状培养出来的学生虽然具有很好的理论基础,但对物体图样与现代机械设计的联系没有感性的认识,工程意识不强,学习后继课程时普遍感到困难,特别是对一些综合性、创新性较强的内容更难以把握,从而影响了学生学习的质量。
新的教育理念重点强调具有较强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旧的课程教学体系不能满足面向高新技术人才培养的要求。为此,如何将传统的机械制图课程向“工程图学”课程的转变,以满足当前人才培养的需要,是目前各高校探索和实践的一个势在必行的教学改革目标。
二、课程建设目标与方案
针对上述教改目标,按照新的教学理念,对工程图学课程进行改革建设,构建工程图学课程新的教学体系。其中包括课程知识结构的构建、教学方法的改变、考核体系的改革及师资队伍的建设。课程建设的目标即使过去面向“表达技能”培养的机械制图课程转变为面向“设计和创新技能”培养的工程图学课程。课程的建设方案为:
(1)针对“工程图学”教学内涵及人才培养目标重新构建教学重点及知识结构,改变过去教学内容缺乏与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新设计理论的结合、与工程实践的结合,教学内容充分体现时代的特色。
(2)提出与课程新培养目标相适应的教学手段与方式,改革过去只针对表达技能培养的传统教学措施。
(3)改革过去单一闭卷考试评定学生成绩的考核方法。建立多层次,多环节的考核体系,科学、合理地按培养目标的标准进行考核评价。
(4)采取措施改变基础课教师工程实践经历少,科研能力弱的状况,建设一支较高水平的工程图学师资队伍,为课程的教学提供有力的师资保障。
三、课程建设内容
(1) 课程知识结构的构建。修正单纯针对绘图技能的传统教学目标,针对“工程图学”教学内涵及人才培养目标重新构建教学重点及知识结构,将产品的创新设计与研发流程有机贯穿于工程图学的课堂和实践教学的若干环节,保障图学的核心内容且充分体现时代的特色。纵向求深,图学核心知识够精、够扎实;横向求广,知识面够宽,够先进,以达到触类旁通,为人才培养提供一个优化的知识架构。
(2)教学方法的改变。在教学观念与教学方法方面,注重放手让学生去实践,鼓励创新,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出面向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手段与方法,以感性认识为切入点,多方位实践相结合,与企业需求相结合,大力加强工程实践环节,以培养学生工程设计的表达能力、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团队精神,达到工程图学为后继课程、工程项目等服务的目的。
(3)考核体系的改革。改变传统单一的期末闭卷的考核方法,建立多层次、多环节的考核体系,通过合理评价知识的运用、实践能力与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4)师资队伍的建设。着力解决原制图课教师队伍一般存在工程实践经历少,科研能力相对薄弱问题。建设一支有扎实理论基础、丰富工程实践经验、教学质量高、可持续发展的工程图学师资队伍,为课程由技能教学向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教学转变提供有力的师资保障,可以引领课程向实践性、前瞻性和创新性发展。
四、课程建设实施方法
1.构建经典图学理论与高新技术相融合的工程图学教学内容
将课程的内容进行优化组合,充分体现抽象的图形学理论与工程实践的结合,将过去的一种图样表达技能教学转变为注重设计意识、创新意识及实践能力的培养。这些主要体现在理论的理解、工程应用与创新思维的培养和高新技术融合等方面,教学内容分为以下三个层次。
基础性。以图学理论为核心,将投影知识、视图、轴测图、三维造型等典型的产品设计构思及表达手段有机结合,将徒手绘图、仪器绘图与计算机绘图有机结合,贯彻机械制图有关的国家标准,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素质。
前沿性。以在工程设计中图形应用能力的培养为目标,基于案例学习,将典型机构的功能、设计、仿真等过程融入零件图和装配图等的教学过程,使学生初步了解现代产品设计、制造的过程及所涉及的前沿技术,引导学生的工程意识。
创造性。开拓思维,理论训练中涉及图形与实物的多元对应,由一个视图构想多种形状的物体;多种方案表达一个物体等。通过图例讲解、课堂讨论、开放式专题训练等多种实践环节进行逻辑思维和发散思维的训练,鼓励和激发学生的工程表达能力。
2. 构建培养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工程图学课程新的实践教学体系
(1)测绘实验
由必修、选修和观摩实验组成。
① 传统测量工具测绘(必修),该实验通过对轴、泵等常见零件的认知和测绘,训练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图学基础理论应用能力,培养基本工程交流和动手能力。
② 工具显微镜测绘(选修),通过对发动机凸轮轴等零件的工具显微镜测绘实验,加深了解课程内容与其他行业专业技术的联系和应用。
③ 三维扫描仪测绘(观摩),通过对三维不规则零件曲面的数字化测量仪测绘观摩,使学生了解课程内容与本学科发展前沿的密切关系,为后续专业课程的深入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关键词:工程能力;创新能力;培养模式;基础课程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7-0035-02
化工专业基础课程主要包括《化工原理》、《化工热力学》、《化学反应工程》以及相关的认识实习和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等课程。根据石化行业以及国家能源战略的发展需求,原有的培养模式已无法满足这一要求,必须通过加强专业基础课程的建设,建立以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导向的新型培养模式,才能够培养出高水平的工程技术人才。本文在对日常教学、学生尤其是已毕业学生反馈、用人单位反馈进行大量分析与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工程和创新能力为导向的新的培养模式,并进行了多方面的建设工作。
一、面向石油化工行业特色,强化教师队伍与课程建设
1.建立具有较强工程能力的教师队伍。在以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导向的新型培养模式中,教师不但要具有较高的科研水平,还应该具有极为深厚的工程背景。课程教师队伍共由20名教师组成。为了提高教师的工程能力,聘请资深炼油化工设计人员定期进行讲座。在科研成果的工业化转化过程中,鼓励年轻老师共同参与,提高其工程能力。通过几年的建设,形成了一只高水平的教师队伍:1名教授被评为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2名教授被评为校教学名师、1名副教授被评为校品牌课教师、《化工原理》教学团队被评为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建设了《化工原理》与《化工热力学》2门北京市精品课程。
2.形成了具有鲜明行业特色的教材体系。原有教学模式中采用的都是化工通用的教材,根据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反馈,教材内容不能满足石化行业的发展需求,一些内容和方法在工厂也不再使用。为此,任课教师主编了《化工热力学》、《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实验》和《流态化工程》讲义(双语)、参编了《石油化学工程原理》、翻译出版了《化学反应工程》共4门课程的教材,针对石油加工过程进行了大量的补充和删减。如在《石油化学工程原理》教材中补充了石化行业常用的高温油泵的特殊输送要求,在分馏过程中补充了油品分馏塔的操作和核算;结合石油工程中流体相态对油田开发的重要性,对热力学教材中过时的图表法计算流体热力学性质等内容作相应的删减。主讲教师还主编了《催化裂化流态化技术》、《水合物科学及技术》、《二氧化碳捕集、封存与利用技术》,参编了《原油蒸馏工艺与工程》共4本著作,这些著作是化工专业其他课程的重要补充内容,并极大地开拓了学生的视野。
3.积极进行教学方法改革,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强调通过教学改革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在《化工原理》教学中首先以多相传质设备的相控制基本理论作为基本路线;其次,建立了多相传质工艺和设备过渡教学体系;再次,建立了多相传质及其附属设备的全塔负荷性能图分析理论,规范了塔设备操作限的概念。多年来学生普遍对《化工热力学》有畏难情绪,认为理论性过强、难以应用。任课教师分析发现过去课程中大量使用的图表在生产实际中很少使用,基本都已通过计算模型实现。因此在授课时只对少数必要的图表进行讲解,以帮助说明问题或者现象。而对于实际工作中经常用到的状态方程和活度系数模型等,文献报道的状态方程有几百个,现场使用时往往无从取舍,因此在课堂上进行了仔细的讲解,对于过去大量存在的过程推导适当简化,要求学生学会使用商业化模拟软件进行计算,以满足未来工作中的需要,这样既突出了本科生学习过程的重点,又保证了教学的效果。
二、建立多样化的提高工程实践和工程设计能力的培养体系
化工专业基础课与实际化工生产联系非常密切,但学生在学习中却往往感到抽象、缺乏兴趣,其原因在于在以课堂教学为主的方式中很少涉及体验、实践的学习环节。如图1所示,在多样化的提高工程实践和工程设计能力的培养体系中,学生在学习专业基础课之前应先经历认识实习、参观化工设备模型、拆装实验等环节,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在专业基础课学习过程中,应通过设备仿真和拆装实验等体验实践环节,通过亲身感受进一步固化所学知识,最后通过课程设计等环节,促使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进行复习、应用,并进一步升华。在此过程中,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渴望是自发形成的,而不是传统的教师督促学习,因而学习效果很好,学生的动手能力、工程能力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为配合这一培养模式,授课教师建立了拆装实验室,包括各种形式的泵、压缩机、阀门、换热器、塔构件,向所有学生全天开放,部分涉及设备的课程甚至可以到实验室内讲授。另外,还建立了设备仿真系统,学生可模拟工厂内设备的启动与关闭。在课程设计教学中,强调一人一题、分组协作,既提倡相互协作,又保持设计过程的独立性,结课时引入答辩程序,要求同学对设计过程和设计思路进行讲解。此外,聘请校外资深设计人员给学生讲课,传授设计和工程经验。课题组教师还将多年科研成果:单指标全塔性能负荷图用于《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引导学生通过Aspen软件编程计算,并与手工计算结果相对比、找不足。这些措施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使学生的工程能力通过多种方式得到锻炼。
三、创建创新能力培养的新模式
课程教师在《流态化工程》课程中,广泛搜集了国内外流态化领域的新理论、新知识,并将其简化为通俗易懂的知识,补充到教学内容里。内容涵盖了新的测量方法(如气泡直径的测量方法、颗粒混合的测量方法等)、经典理论的新发展(如经典两相理论的不足及其补充,以及基于其建立的新模型)、计算机CFD数值模拟等。在补充新的研究结果时,进行的大量的取舍,考虑到授课对象为本科生,理解能力和学习基础无法和研究生或专职研究人员相比,授课时只着重于新模型、新理论的描述,具体的推导过程和计算过程并不涉及。这样,既方便了学生的理解和学习,又能够为今后从事流态化研究的同学打下一定的基础。此外,将已工业化的优势科研成果转化为多功能教学实验装置,指导学生对感兴趣的知识点自主设计、完成实验,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极大提高。例如,气固流化床反应器是石化行业广泛采用的反应器,由于知识比较抽象,学生无法获得深刻的理解。课程教师根据科研成果开发了《流化床自动控制综合实验系统》,可以直接观察实验现象,完成各种形式的流态化实验。学生还可以自己设计实验条件进行研究,该装置已经投入使用5年,受到了学生的好评,也得到了教育部有关专家的肯定,目前,该项技术已经推向市场。化工原理团队教师根据多年科研成果建立了多套大型冷模催化裂化实验教学装置,高达20m,一次可接纳学生10人/套,不但可以观察流化现象,而且可以展开密度、压力等多个物理参数的测量,进行压力平衡等装置运行状况的衡算。小型《催化裂化热态实验装置》不但可以测量产品收率、烧焦效果等工艺参数,而且可用于热量衡算、质量衡算、能耗分布等装置运行的评估计算,石油大学在旋风分离器领域的研究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课程教师自行设计、加工了一套《旋风分离器冷态实验装置》,可进行气相流场、分离效率的测量等。石油大学化工热力学教学团队多年来形成了具有特色的研究方向,并曾获得国家和教育部的自然科学奖。化工热力学教学团队开发了《流体相平衡实验装置》,可以直接观察到流体的相态变化并完成气体在液体中溶解度的测定。根据多年从事油气藏流体相态研究,对化工热力学实验进行了大量的补充和改进,并编入了《化学工程与工艺实验》教材中,提高了实验设备和技术水平,提高了教学质量。
四、应用效果
关键词: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人才退队建设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6-0-01
作为全国建筑之乡最多的泉州市,截止2012年底全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全行业从业人员多达12.182万人。近年来,泉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大力推进全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人才战略,紧紧围绕泉州城市建设与管理,建筑业和房地产业稳定、快速、健康发展的中心任务,加大力度推进高层次建筑专业人才队伍的培养和建设,着力于提升建设系统人才队伍素质,为顺利完成我市的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任务作出了一定的贡献。但从发展的角度来看,我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的人才梯队建设方面还存在的前瞻性不够、高级人才储备不充分等现象,有待于今后在工作实践中进一步加以完善。
一、我市住房和城乡建设行业人才建设现状
我市住房和城乡建设行业人才队伍建设基本状况:我市全行业现有干部职工121820人,其中:行政管理人员4350人,占3.57%;专业技术人员31285人,占25.68%;经营管理人员6825人,占6.65%。行政管理人员中,大学本科1406人,专科1820人,中专796人,分别占32.32%、41.84%、18.3%;专业技术人员中,高级职称人员1215人,中级职称7286人,初级职称22784人,分别占3.88%、23.29%、72.82%;经营管理人员中,大学本科2866人,专科3275人,中专492人,分别占41.99%、47.99%、7.21%,高级职称216人,中级职称1863人,初级职称1689人,分别占3.16%、27.29%、24.74%。全行业干部队伍中,以大学文化程度为主流,占78%。职工队伍中,以初级职称为主,占72.82%。
二、全市住房和城乡建设人才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技术力量不够雄厚,技术素质有待提高。全行业专业技术人员31285人,占全部干部职工121820人数的25.68%,技术人员占全部干部职工人数比例偏低,技术力量不足,且初级职称人员占了较大的比例,为72.82%。企业技术力量、整体技术人员素质目前跟不上我市住房和城乡城乡建设事业的高速发展。
二是人才的使用和管理体制、机制不够完善。因城建项目建设没有成熟的专业代建机构,目前各建设指挥部的专业人才都是从系统下属各企事业单位调拨使用,使各事业单位本身的行业管理工作出现人手不足现象。而人才资源的引进、培养、使用由于人事、组织管理体制等因素限制,难以做到因事择人、人尽其才;难以做到全行业统筹规划、实现人才资源优势共享。同时由于激励机制不够科学、不切实际,激励的物质手段、精神手段力度不足,影响了高级人才和拔尖人才的脱颖而出、为我所用。
三是岗位设置不够科学,外部环境不够配套。市直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下属事业单位的定编定岗工作,大多是90年代前后确定的。而目前实行的岗位设置、聘任情况与近年来我市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的高速发展相比有明显的滞后现象,存在较为普遍的定编人数较少、高级专业人才设置少、高层次专业人才的引进无法实现等弊端。而随着市场竞争机制的引入,在分配体制及工作、生活等外部环境的影响下,我市住房和城乡建设专业技术人才辞职、外流现象比较严重。
四是经营管理人员队伍的综合实力不够强。从总体上看,我市企业家队伍建设还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理论功底扎实、管理能力高超、国际视野开阔、实践经验丰富、经营业绩卓著的企业家数量不多。只有少数企业推行了职业经理人和现代企业制度等一些现代经营治理的理念,而更多的企业则仍然实行传统的治理模式;部分的中小企业仍以家族式经营为主,没有考虑到企业的长远发展规划,很少考虑通过引进一些经营治理人才来治理和发展企业。大部分企业引进人才时仅考虑专业技术人才,而轻视了管理人才的引进培养。
五是各类职业技术人才短缺,培养模式有待改进。受传统择业观念的影响,仍然有不少人轻视职业技术教育,不愿当一线技术工人;职业技术教育办学机制不够灵活,与企业生产实际的结合度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学校、企业和培训机构之间在专业设置、课程安排、教学方式、实习培训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合作。
三、今后住房和城乡建设各类人才发展方向
1.形成良好的专业人才梯次结构。高级职称人才力争在5年内总数达到2100人,年递增7.95%;中级职称人员力争在5年内总数达15000人,年递增10.39%。
2.进一步调整、优化和完善人才队伍的知识结构、智能结构、专业结构和年龄结构。形成适合我市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发展需要的年龄梯队、学历梯队、资格梯队、阅历梯队、能力梯队、党派梯队、性格梯队和性别梯队等等。
四、今后建立适应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发展要求人才队伍梯次的对策与措施
1.要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充分发挥市场经济在资源配置方面的基础性作用。采取适当的行政手段、经济手段引进市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急需的城市规划、建筑结构、市政工程、工程测量等方面的高级人才。在国家宏观调控的大环境下,住房和城乡建设行业面临着难得的机遇的同时也承受着较大的挑战,应积极引进一些高校研究生或在职高级专业技术、管理职称人才,打造“老、中、青”高级人才队伍,保证我市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的良性发展。一是必须加大人事制度改革力度。要更新观念,完善用人机制。要充分认识到高素质人才资源的独特作用,高素质人才是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高素质人才的劳动是一种探索式的智力劳动,具有前沿实进性和开拓作用,为此,要结合我市行业特点,加大人事制度改革力度,加强高素质人才资源的开发性工作。二是切实加强行业岗位技能培训教育工作。要树立行业意识和全局观念,发挥市建设系统培训中心的培训基地作用,切实加强岗位技能培训教育工作,不断提高行业岗位技能素质,全面提升我市住房和城乡建设行业从业人员技能水平。
2.要着眼于激励机制的创新,调动人才创业的积极性。当前,要着力于四种机制的创新。一是柔性管理机制。加快企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推行聘用制和岗位管理制度,改变目前仍存在的因编制管理等原因造成的人才难进难出,聘任待遇能高不能低的状况,鼓励专业人才在岗位上的合理流动。二是竞争性创业机制。从应对全球化需要出发,为专业人才创造公平竞争秩序,寻找科技创新机遇。三是绩效挂钩的分配机制。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逐步形成重实绩、重贡献,向优秀专业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的分配激励机制。四是社会化的评价机制。把专业技术资格与岗位管理结合起来,继续深化职称评聘制度改革,推行职称评聘工作的社会化。
做好今年工作,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和省市党代会精神,按照省委干好“一三五”、实现“四翻番”的战略部署,围绕“稳中求进、转中求好”总基调,把握好发展速度与质量效益、扩大内需与巩固外需、改革创新与和谐稳定、经济建设与民生改善的关系,统筹兼顾、突出重点、攻坚克难,深入开展“专项行动”,切实把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落到实处,为实现“四个翻一番”,打造实力湖州、活力湖州、美丽湖州、幸福湖州,建设现代化生态型滨湖大城市奠定坚实基础。
重抓投入、力促消费
坚持把扩大内需作为“稳中求进”的战略基点,坚定不移扩大有效投入,多措并举促进消费。一要狠抓项目推进。深入实施“456”有效投入行动,突出产业转型升级、城乡建设提升、公共服务完善、基础设施优化等四大领域,完善推进机制,强化要素保障,全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力争固定资产投资总量达到1200亿元。认真研究国家和省里的产业政策导向、资金投向,加强与国家有关部委和省厅局的衔接,努力在重大项目争取上取得更大实效。全面落实促进民间投资实施细则,引导民间资金更多投向实体经济、新兴产业,不断扩大民间投资在总投资中的比重。二要狠抓项目招引。大力支持浙商湖商创业创新,进一步营造尊商、爱商、护商、兴商的环境氛围;深入实施“浙商感召、湖商回归”工程,把引资与引技、引智结合起来,加大对世界500强、央企大集团、科技创新型企业的引进力度,着力在优化结构、提高质量上取得实质性突破。三要狠抓平台打造。按照“聚合优势、提升档次、完善功能”的要求,加快南太湖产业集聚区、省际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南太湖高新技术产业园等新兴平台的开发建设,继续抓好各级开发区和功能区的扩容、整合、提升工作。四要狠抓消费促动。从提高消费能力、稳定消费预期、增强消费意愿、培育消费热点、改善消费环境等方面入手,加快建立促进消费的长效机制。认真落实扩大消费各项政策,继续推动家电、汽车等耐用消费品下乡。加快城乡流通体系建设,降低物流成本和居民出行费用。合理引导住房消费与房地产开发,积极培育教育、健身、文化等新的消费热点。
创强工业、提升产业
坚持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按照工业做大创强、现代农业做优做特、服务业扩量提质的要求,优化结构、提升层次,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一要大力推进工业创强。全面实施工业强市规划,落实好“工业18条”政策,加快推进工业强县区、强乡镇、强园区建设,力争今年规上工业产值超千亿县区实现“零突破”。加大工业技术改造投入,积极推进“机器换人”,利用自动化生产设备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集聚资源要素大力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大力推动块状经济向产业集群转变,抓好南太湖生物医药、南浔电梯等特色产业园建设,提升产业集聚集约发展水平。坚持培大育强、扶小促优“两手抓”,大力支持优势企业通过兼并重组、股改上市等途径进一步做大做强;重视培育发展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因势利导推动“个转企”、“小微企业上规模”和“规下转规上”。注重发挥信息化在工业经济中的支撑和牵引作用,实施“两化融合”推进工程,积极推动“两化融合”示范企业和示范区建设,加强信息技术在制造过程和经营管理中的应用,大力推行智能制造模式。二要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切实抓好省级服务业集聚区建设,持续推进“双百计划”和百强企业培育,加大服务业品牌建设力度,促进休闲旅游、文化创意、现代物流、现代商贸等重点行业加快发展,促进服务业发展扩量提质。加快发展生产业,促进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融合发展。推进智慧城市建设试点,大力发展信息技术产业,拓展信息技术应用示范市场,带动现代网络服务、软件及服务业、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发展。三要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围绕打造“品质农业”目标,以工业化理念抓农业,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加大科技兴农力度,深入推进农业“两区一中心”建设(粮食生产功能区、现代农业园区和基层农业公共服务中心),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装备改造,推进专业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合作组织体系建设,进一步提升农业产业层次。
改革创新、扩大开放
要进一步强化创新驱动,不断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提高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激发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活力,着力打造活力湖州。一要更大力度推进改革。改革是最大红利,要切实以改革增活力、以改革促发展。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继续精简审批事项,着力提高建设项目审批效率。推进金融改革创新,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结构调整特别是“三农”、小微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的支持,同时要高度重视防范金融风险。大力推进土地、环境容量等资源要素市场化改革,加快形成反映资源稀缺程度、市场供求状况的配置机制。坚持“三优先三集中三提高”理念,深化农村综合配套改革。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完善土地管理制度,研究制定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政策措施。二要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坚持以企业为主体、以绩效为中心、以产业化为导向、以科技成果转化为重点,加大科技投入,抓好科技创新各类试点,扎实推进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积极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公共平台建设,整合资源、强化管理,充分发挥创新平台的作用。鼓励企业加大研发和技术投入、建立科研平台,加快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坚持“政产学研金介用”融合互动,积极引进大院名校、科研院所共建创新载体,加快科技成果转化运用。三要加强高层次人才引进培养。人才是衡量一座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核心要素。要以更大力度做好育才、引才、聚才、用才工作,继续实施“南太湖精英计划”,大力引进一批掌握前沿技术,在特色优势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具备一流水平的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及团队。加强重点人才培养开发,深入实施“三个一批”优秀企业家建设工程,着力打造一支具有国际战略眼光、团队统领能力和熟悉市场运行规则的高素质企业家队伍。四要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坚持“四外并举(外资、外贸、外经、外包)、内外联动”,促进开放型经济优结构、提质量、增效益、可持续发展。深入实施以质取胜和市场多元化战略,积极调整外贸主体结构、市场结构、产品结构,依托电子商务打造新兴贸易平台,着力培育以技术、品牌、质量等为核心的竞争优势,确保出口稳定增长。坚持稳定出口与扩大进口、利用外资与对外投资相结合,鼓励企业增加先进技术设备、关键零部件和重要原材料等进口,支持优势企业“走出去”开拓新兴市场。深入“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主动参与环杭州湾经济圈建设,深化合作、借力发展。
摘要:以高职院校三产科技服务的内涵与意义为基点,论述了在这一过程中应该需要遵循的原则,以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的具体实践案例进行佐证,系统阐述了学校在三产科技服务过程中所采取的的一些具体措施。
关键词 :高职院校;三产;科技服务;实践
作者简介:朱仁良,男,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副校长,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与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747(2015)20-0013-03
近年来,以现代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获得了迅猛发展,科技服务作为其重要组成要素,从不同程度在各层次的高校中占据了重要位置。就高职院校来说,也同样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多种功能,但因其具有较强的地域性或者行业性,使得“依托地方经济、行业产业经济发展”来提供相应的技术、人力服务支持,成为高职办学的重要出发点和立足点。
一、高职院校三产科技服务的意义
做好学校的三产科技服务,对促进高职院校这一特殊高校群体的发展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有利于促进产学研的深度融合
高职院校的三产科技服务与产学研的融合之间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一方面,它可以最大限度地集聚学校的优秀师资、硬件设备等资源投入到相应的科技服务中去,是保证每一项科技服务顺利开展的基础;另一方面,它可凭借其与相关行业企业联系紧密的天然优势,既可充分利用行业企业中先进的人力、物力、技术、设备等资源,又可及时关注与把控行业企业发展的前沿动态,不断更新与调整,是顺利实现科技成果转化、投入市场检验并以一定优势占据市场份额最为便捷、有效的途径。
(二)有利于彰显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
通过三产科技服务既可以充分利用其本身所具有的科技资源,集中力量形成相关优势专业领域、研究场所和人才队伍,发挥高职院校中这部分力量对增强区域经济发展以及行业发展的支撑力度,提升学校在区域内或相关行业内的影响力,形成竞争优势;又可以有效地融入学校的专业建设、课程开发并在教学中实施,这可提升学校特色专业、精品课程的实用性、可操作性,更好地服务社会的需要,同时也增强了师资队伍的力量,这又可提升学校在社会上的知名度。
(三)有利于拓宽高职院校的社会资本
一般来说,“社会资本”与“社会资源”、“关系网络”等存在相互交叉的地方。[1]高职院校本身就是一个集聚广泛社会关系的网络,而三产又作为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由于其自身业务的特殊性,必须又得有自己的交际圈。因此,充分发挥三产科技服务的桥梁作用,借助其便捷的市场通道、信息交流优势,不断增强学校与企业、同行之间的联系,进一步拓宽学校的社会资本。
二、高职院校三产科技服务的基本原则
高职院校提升科技服务能力,不仅成为区域发展、行业发展,甚至是整个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科技服务行业、高职院校自身的必然选择。
(一)适应性原则
高职院校的三产集多种角色于一身,既可能是产品的生产者与消费者,又可能成为学校品牌特色的设计者与代言者。要承担好这些角色,必须要遵循适应性原则。[2]
1.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高职院校最主要的是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适合的技术技能人才,开办的三产自然也是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即其所开展的服务、生产的产品等都必须与地方经济发展结构相适应。如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一直以自身的城乡规划为特色,以建设专业为发展重点,致力于本地的城乡建设事业发展,为企业输送了众多城镇规划、建筑设计、设备专业等各类人才。
2.适应行业发展需求。依托行业发展,开设相关的三产,也是有效发挥其科技服务必须遵守的基本原则。[3]三产中涉及到的人员、设备、信息等都应与相应的行业发展需求相适应。学院在开展科技服务的过程中,紧密依托建设行业,每年为本市甚至是本省在这些方面起到了重要的咨询与服务作用。
3.适应学校人才培养的需要。高职院校三产的运行既是依托学校又是服务学校的载体。因此,在开展三产科技服务过程中,要与学校的人才培养相适应,尽可能地将学校的专业建设、课程开发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为社会培养“用得着、上手快、留得住”的人才。
(二)可操作性原则
可操作性原则,亦即可行、实用、便于执行。于高职院校的三产而言,不管是承担的高科技产品的研发、创造,还是提供有针对性的、特色化的服务工作,最终都要流向市场进行检验,学院三产积极秉承这一原则,充分利用现有的城镇规划优势,积极参与全省各地区的村镇建设,编制的各项规划在城乡、村镇的建设过程中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三)适度超前原则
随着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产品更新换代速度的加快,根据产业行业转型升级的需要,高职院校的三产科技服务要树立适度超前的意识,包括产品的开发、设计、运用等。[4]例如,建设行业中一系列新兴技术的出现,使得直接面向消费群体的三产必须要及时、合理地加以运用,以较快的速度、较好的成效尽早占据市场的一席之地。学院率先引入绿色理念,全面运用于到新校区的建设,目前学院已成为江苏省首家绿色建筑节能示范基地;同时,学校设计院与江苏河海新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也达成了合作意向,在设计院联合成立了绿色新能源工程所,双方人才、资源共享,在山东、安徽等地联合设计项目,就供热、通风设计采用新技术、新设备达到了节能新高度,收到了广泛的好评。
三、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三产科技服务的实践探索
一般而言,科技服务的核心是科技创新,但是从创新到生产力的转变,其间既有意识层面(服务意识),又有技术层面(成果转化、技术培训等),针对多种层面,高职院校可结合自身的特点,选择适合自己可以发挥的作用。[5]学院结合自身的行业特色以及发展实力,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在三产科技服务这一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一)三产的发展概况
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目前的三产包括以下三类:江苏省城建校建筑规划设计院、常州诚建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常州市城建校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其中设计院为学校下属国有全资设计单位,目前已升级成为国家建筑行业(建筑工程)甲级资质设计院,主要经营城乡规划编制、工业建筑、民用建筑等工程建设项目的规划、设计以及相应的项目管理和技术与管理服务等业务。
规划院主要经营城市及村镇规划、景观设计等业务;咨询公司主要经营工程咨询、工程造价、招投标等业务。
(二)具体的服务路径
1.专业产业紧密对接,产教学融合。通过专业教师的技术指导、设计人员参与教学以及轮岗挂职锻炼等渠道,广泛开展学习交流,保证所设专业水平位于行业领先。在镇村建设方面,学院抓住城乡统筹和新农村建设的机遇,在学院教师、学生和设计院的共同参与下,完成了多个省市级优秀项目。在开展与企业联合办学之际也惠及了下属三产,三产企业先后与江苏金梓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江苏河海新能源有限公司在生产、科研、教学方面展开全面深度合作,实现合作共赢的目标。由技术专业的教师和学生全面参与合作企业的科研、生产和调研项目中,合作企业就研发的技术与产品以实物、模型展示等多种方式,在校园内展出,充分发挥其教育、引领作用。同时,合作企业的技术专家定期到学校、三产进行专题讲座,对学生和三产设计人员进行专业引领。详情见表1所示。
三产名称具备资质对接专业
江苏省城建校建筑规划设计院建筑工程甲级资质、工程造价咨询甲级资质、工程招标乙级资质、城市规划乙级资质、工程咨询丙级资质建筑工程技术、工程造价、城镇规划、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工程监理、建筑装饰工程技术、园林工程技术等
常州诚建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城乡规划编制乙级资质城镇规划、园林工程技术、城市交通运输等
常州市城建校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工程造价咨询甲级资质、工程招标乙级资质和工程咨询丙级工程造价、建筑电气工程技术、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等
2.以“项目”为载体,开展城乡建设服务。学校以“面向小城镇建设领域、健全完善设计门类、服务江苏省广大农村”为发展方向,以“项目”为纽带,积极开展科技开发和技术服务。在建筑设计、城镇规划、工程造价咨询等实践性教学环节中,发挥专业技术与人才的优势,为城市、村镇建设提供设计服务,并由此形成学院“真题真做”的规划实践教学模式,对产教结合做了有益的探索与尝试。如“阜宁县东益经济区城乡统筹发展规划”规划设计中,规划院邀请了学校建筑艺术系主任亲自参与规划设计,把握城乡统筹的技术要点,结合当地实地情况,对项目进行全程指导,很好的服务了当地城乡统筹发展。该项目获得2011年度常州市城乡建设系统优秀勘察设计三等奖。
3.以“校企”为平台,攻关专业难题。学校通过规划院与专业类企业进行深度合作,全方位、深层次、多领域开展交流与学习,为一些专业难题进行重点解决。针对太湖蓝藻事件,学校环境系、设计院和金梓环境科技在污水生态处理方便展开深度合作,成立农村污水处理课题组,对各种情形进行现状调研、理论研究和科学试验,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景观水体治理和畜禽养殖废水处理等方面取得相当大的成就,研究产品广泛应用于广大农村地区,部分项目作为国家及地区环保示范项目进行推广。另外,在新技术、新能源方面,通过学校设计院与江苏河海新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也达成了合作意向,成立了绿色新能源工程所,双方人才、资源共享。在山东、安徽等地联合设计项目,就供热、通风设计采用新技术、新设备达到了节能新高度,得到了甲方的一致好评。
4.依托学科优势,助推镇村规划建设。自省建校创建城镇规划专业以来,在村镇领域不断研究前行,参与全省各地区的村镇建设,目前已涉及城乡统筹发展规划、乡镇总体规划、镇村布局规划、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镇绿地系统规划、村庄建设规划和村庄整治规划等镇村类各方面规划,全面指导城市、乡镇各方面建设。目前,学院与两省八市形成长期良好的合作关系,尤其是规划项目曾多次荣获省、市镇村类奖项,仅规划院设计项目的产值就高达1000多万元。
在经济全球化和中国的国际化步伐加快的时代背景下,正确定位高职院校三产科技服务的角色,提高三产的科技服务水平,增添科技服务特色既是高职院校发展面临的一大机遇,同时,也是要应对的一大挑战。
参考文献:
[1]霍刚.地方高校科技服务能力的评价研究[D].太原:太原科技大学,2010(7):30-33.
[2]方美君.高职院校科技服务平台构建策略与实践反思[J].中国高教研究,2010(6):11-13.
[3]齐正学,云娜.着“研”服务,提升高职院校科技服务能力[J].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3):59-61.
[4]祝木伟.高职院校科技园对中小企业开展科技服务的策略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29):40-42.
推动郑东新区金融集聚核心功能区建设、打造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推动郑汴一体化……
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愿景,终于获得了国务院的力挺!2016年12月26日下午,国家发改委正式《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十三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其中明确提出,支持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洛阳则作为区域中心城市,将成为带动区域发展的增长节点。
【喜讯】
国务院支持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
2016年12月26日下午,国家发改委正式《规划》。到2020年,中部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其中明确,支持武汉、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强化长沙、合肥、南昌、太原等省会城市地位,增强要素集聚、科技创新和服务功能,提升现代化和国际化水平。
继续做大做强洛阳、宜昌、芜湖、赣州、岳阳等区域性中心城市,加快a业转型升级,延伸产业和服务链,形成带动区域发展的增长节点。
国务院支持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与郑州市委书记马懿在郑州市第十一次党代会上提出的“小目标”不谋而合――要加快向国家中心城市迈进。
【解读】
促进中部地区崛起 我省受益在哪儿
《规划》中提到关于我省“十三五”期间的发展不止这一句,包括郑州、洛阳、焦作在内的多个城市今后的发展,《规划》都定了“调调”。
郑州
1.支持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打造多式联运国际物流中心和以航空经济为引领的现代产业基地。
2.推动郑东新区金融集聚核心功能区建设。
3.加快建设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
4.推动郑州开封等重点区域一体化发展。
5.加大新能源汽车研发和推广力度,形成从关键零部件到整车的完整创新体系,打造郑州等城市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
洛阳
依托郑州、洛阳等地产业基础,研发新一代绿色智能、高速重载轨道交通装备系统,建立世界领先的现代轨道交通产业体系。
焦作
有序发展焦作等百万千瓦级煤层气发电基地。
新乡
积极推动生物医药产业技术创新,建设武汉、长沙、郑州、南昌、新乡、长治等生物医药基地。
面向保障粮食安全的总体需求,大力发展现代种业,研究推广生物育种技术,研制和推广一批农业动植物新品种,建设长沙、郑州、新乡等现代种业基地。
南阳
有序发展南阳百万千瓦级光伏发电基地。
平顶山
推动大型能源储备基地项目建设,包括中原油田文23储气库、平顶山盐穴储气调峰中心站。
延伸
什么是国家中心城市
国家中心城市,是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编制的《全国城镇体系规划》中提出的处于城镇体系最高位置的城镇层级。国家中心城市是在全国具备引领、辐射、集散功能的城市,这种功能表现在政治、经济、文化、对外交流等多方面。
国家中心城市是现代化的发展范畴,是居于国家战略要津、体现国家意志、肩负国家使命、引领区域发展、跻身国际竞争领域、代表国家形象的特大型都市。
我国目前有多少个
国家中心城市
目前,我国已经有6座城市定位为国家中心城市,分别是北京、天津、上海、广州、重庆、成都。
按照2010年2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全国城镇体系规划纲要(2010~2020年)》,北京、天津、上海、广州、重庆给予了国家中心城市的规划和定位。
2016年5月,经国务院同意,发改委和住建部联合印发《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指导文件。其中《规划》提出成都要以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为目标。
6个国家中心城市
各有哪些特色
北京
着眼建设世界型大都市,强化首都功能,发展首都经济,建成国家创新型城市,提升国际化程度和国际影响力,联袂天津引领环渤海地区发展。
天津
提升国际港口城市、生态城市和北方经济中心功能,重点开发天津滨海新区,建设成为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先进制造业和技术研发转化基地、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协同北京辐射带动环渤海地区发展。
上海
更注重优化提升经济功能,形成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和国际大都市,联袂南京、杭州辐射带动长三角地区发展。
广州
打造国际航运中心、物流中心、贸易中心和金融服务体系融合发展的新格局。联袂深圳、香港、澳门推进珠三角地区现代化。
重庆
承载西部开发开放战略支撑和长江经济带西部中心枢纽载体功能。
很高兴参加这次论坛。我代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对论坛的举办表示衷心的祝贺!下面,我就建立和完善中国住房政策体系问题,作一简要介绍。
大家知道,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我们对城镇住房制度进行了根本性改革,即取消实物分配,推进住房商品化。最近几年,在总结改革经验的基础上,借鉴其他国家好的做法,我们对城镇低收入家庭实行了住房保障政策。应当说,经过多年探索,中国已经初步建立了比较适合中国国情的城镇住房政策框架。
但从总体上看,我国住房政策体系和住房保障体系还不健全,中低收入家庭住房支付能力相对不足的问题比较突出;房地产市场机制还不完善,商品住房价格上涨过快,住房供应结构不合理;住宅建设还不适应人口资源环境状况,科技贡献率低,资源消耗高。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建立和完善符合中国国情的住房政策体系。对此,我们有以下三点思考:
第一,坚持从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出发,建立科学合理的住房建设和消费模式。目前,中国正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面临世界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城乡人口迁移,城镇住房需求大,但资源承载力相对不足。因此,制定住房政策必须坚决贯彻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原则,减少住宅发展的资源环境代价。一要合理规划,主要建设中小套型住房。按照节约用地的要求,确定适当的住房建设套型面积、建筑形态和建筑容积率。优化空间布局,充分利用每一寸土地、每一寸空间。在精细设计、保证功能基础上,尽可能增加中小套型住房供应。二要科学建设,提高住房的节能环保水平和住房品质。加快住房科技创新,推广应用节能、节水、节材与环境保护技术。三要引导居民适度消费。既要支持和保护居民住房消费的积极性,改善居住条件。同时也要加强国情教育和政策引导,反对超前消费,树立经济适用、理性适度的住房观念,形成节约资源、健康文明的消费理念。
第二,坚持正确发挥政府和市场的作用,建立和完善市场调节和政府保障相结合的住房政策体系。随着住房市场化改革的深入,目前中国城镇80%左右的住房交易,已经通过市场进行配置。国内外经验表明,市场机制可以较好地适应不同家庭的多样化住房需求,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在解决居民住房问题中处于基础性地位,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市场化改革的基本方向。同时,要继续强化政府对困难群众的住房保障职责,建立住房保障体系,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一要合理确定廉租住房保障范围和保障水平。中国在相当长一段时期仍然是发展中国家,财政能力总体有限,要坚持适度保障的原则。随着经济发展,逐步扩大覆盖范围,提高保障水平。二要从中国未来一段时期的实际情况出发,增加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住房供应,帮助那些既不属于廉租住房保障对象又没有能力进入市场的家庭。考虑到地区之间发展程度有较大差异,要更多地发挥地方政府的积极性。中央政府确定大的原则、大的政策,具体做法允许各地区因地制宜。例如发展政策性租赁住房,发展限价商品住房等。三要多种途径改善困难群体的住房条件。建立多渠道的投融资机制。进一步完善住房公积金制度,逐步向中低收入家庭倾斜。加快棚户区改造步伐。积极推进旧住宅区环境整治。
第三,坚持城乡统筹原则,加强对农民住房的政策研究和引导。要根据农村人口向城镇迁移的情况和严格保护耕地的要求,按照统筹城乡建设的原则,深入研究进城定居农民享受城市住房政策和农村宅基地政策的衔接。积极探索改善农民工居住条件的措施。要强化规划管理,治理农村人居环境,按照集约和节约使用农村建设用地的要求,加强对旧村改造的规划指导。要加强对农村住房建设的设计、施工、材料等技术服务,提高建筑质量。重视解决农村困难群众的住房安全问题。
女士们、先生们:
20xx年最新沪九条消息
一、建立联席会议
市政府建立进一步加强本市房地产市场监管工作的联席会议(以下简称联席会议),由市住房城乡建设管理委牵头,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规划国土资源局、市地税局、市工商局、市统计局、市金融办、市政府法制办、市政府新闻办等部门和人民银行上海总部、上海银监局参加,负责指导、协调、推进全市的房地产市场监管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设在市住房城乡建设管理委。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的跟踪、分析和研判,及时提出相关监管完善措施。同时,本市建立统一、规范的房地产市场信息机制。
各区县政府要结合辖区实际,组织、协调各相关管理部门承担和落实本区域房地产市场的监管职责。
二、加大住房用地供应力度
加快住房用地出让前期工作,增加商品住房用地供应,提高商品住房用地的中小套型比例,中心城区不低于70%,郊区不低于60%(供需矛盾突出的郊区,供应比例提高到70%)。
三、从严执行住房限购政策
提高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购房缴纳个人所得税或社会保险的年限,将自购房之日起计算的前3年内在本市累计缴纳2年以上,调整为自购房之日前连续缴纳满5年及以上。
企业购买的商品住房再次上市交易,需满3年及以上,若其交易对象为个人,按照本市限购政策执行。
四、实行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
对拥有1套住房的居民家庭,为改善居住条件再次申请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购买普通自住房的,首付款比例不低于50%;对拥有1套住房的居民家庭,为改善居住条件再次申请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购买非普通自住房的,首付款比例不低于70%。
商业银行应加强对购房人首付款的核查,购房人在申请贷款时,应承诺首付款为自有资金,如违反承诺,则作为失信行为信息纳入本市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平台。
五、强化市场监管和开展执法检查
进一步加强商品房预销售管理,防止捂盘惜售。进一步加强交易管理,将住房限购审核从房产登记环节前置至交易备案环节。规范房产中介行为,强化房产中介机构和从业人员的网上签约管理。建立二手房交易资金第三方监管制度。加强房屋抵押管理、房屋租赁管理和房屋产权管理。
加强对房地产开发企业和房产中介机构的监管,重点查处捂盘惜售、炒作房价、虚假广告、诱骗消费者交易等违法违规行为。对涉案房地产开发企业,可依法暂停其网上销售,降低直至取消其开发资质,并将相关信息纳入本市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平台。对涉案房产中介机构,可依法取消相关门店网上签约资格;情节严重的,取消区域网上签约资格,予以公开曝光,并将相关信息纳入本市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平台。
严禁房地产开发企业、房产中介机构从事首付贷、过桥贷及自我融资、自我担保、设立资金池等场外配资金融业务。对各类非正规金融机构为房产交易提供各种形式金融业务行为,开展专项整治。
六、推进廉租住房和公共租赁住房并轨运行
统筹做好廉租住房和公共租赁住房房源筹措和运营管理工作,健全分配供应、租后管理、到期退出等各项机制。为扩大符合政策的住房困难群体受益面,支持公共租赁住房运营机构通过经租方式,筹集公共租赁住房房源;支持区县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组织市场机构经租社会闲置存量住房向符合公共租赁住房准入条件的对象供应。
七、多渠道筹措人才公寓住房
聚焦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支持科技企业引进人才,加快建设人才公寓。严格执行商品住房项目配建不少于5%保障性住房政策。其中,外环以内配建房源一律作为公共租赁住房使用,不得上市转让,只租不售;产业类工业用地配套建设租赁房等生活服务设施的,其建筑面积占项目总建筑面积的比例从7%提高到不超过15%;利用轨道交通场站上盖,配建人才公寓(公共租赁住房);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单位自建人才公寓(单位租赁房),向职工出租。
八、搞好共有产权保障住房建设、供应和供后管理
确保对共有产权保障住房建设的土地供应量,20xx年继续开展新一批次共有产权保障住房申请受理工作。按照国家和本市共有产权保障住房管理相关规定,进一步加强共有产权保障住房供后管理工作。为方便保障性住房小区居民生活,加快大型居住社区配套设施建设、移交接管和开办运营。
一、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意义和总体要求
公共交通是与市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重要基础设施。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城市公共交通得到长足发展,但在便利性、快捷性、舒适性和公交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上还存在较大差距。随着城市化和机动化进程的加快,我市交通拥堵、交通安全以及交通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突出。优先发展公共交通,不仅能够满足绝大多数人民群众的出行需求,而且可以有效解决城市交通拥堵、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等矛盾,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城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我市实施“北跃、南拓、中兴、强县”新发展战略中,要将加快公共交通优先发展作为解决城市交通问题、提升市民生活质量、促进城市和谐健康发展的根本举措给予高度重视和切实推动。
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总体要求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交通出行问题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突出公共交通的公益属性,确立公共交通在城市交通中的优先地位,确定公共交通在设施用地、投资安排、路权分配、财税扶持等方面的优先政策,坚持“以人为本、优质服务,统筹规划、协调发展,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科技创新、节能减排”的原则,优化公交资源配置,改善公交基础设施,完善公交服务体系,提高公交服务质量,切实提高城市公共交通的吸引力,促进城市交通与城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二、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目标任务和重点工作
(一)目标任务
我市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总体目标是,基本形成以轨道交通为骨干,常规公共汽电车为主体,干支协调、结构合理、高效快捷,与城市规模、人口和经济发展相适应,规模上可承担中心城区居民基本出行需求,范围上覆盖市郊、辐射周边县(市),品质上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具有安全、快速、舒适、便捷、生态、信息等特征的现代城市公交系统。
到2012年,开辟、调整公交线路30条,增设公交站点200处,公交站点覆盖率按300米半径计算,建成区大于47%,中心城区大于72%。新增、更新公交车辆1000台,公交车辆保有量达到5200台,万人拥有公交车辆达到14标台以上。建成公交首末站10个,换乘枢纽站2个。公交专用道达到63公里。中心城区(因道路改造施工改线路段除外)公共汽电车平均运送速度达到20公里/小时以上,公交车辆准点率达到85%以上。建成地铁1号线一期、二期工程。城市公交在城市交通总出行中的比重达到32%以上。
到2017年,建成地铁3号线工程,公交车辆保有量达到6000台,万人拥有公交车辆达到15.2标台。公交专用道达到116公里。中心城区公共汽电车平均运送速度达到25公里/小时以上,公交车辆准点率达到90%以上。建成公交首末站115个,换乘枢纽站49个,形成城市公共交通与公路、水路、铁路、航空等交通方式相衔接的现代综合交通体系。城市公交在城市交通总出行中的比重达到45%以上。
(二)重点工作
1.编制完善城市公共交通发展规划
按照“北跃、南拓、中兴、强县”发展战略布局和实施安排,修订《城市公共交通发展规划》,编制《公交线网规划》、《公交首末站规划》、《公交换乘枢纽站规划》、《公交专用道规划》等专项规划及《市“十二五”城市公共交通发展规划》,各项规划要与城市整体布局、人口产业分布、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综合考虑各种交通方式的衔接,重点确定公共交通结构、线网分布、场站布局、用地规模、建设计划等。(市交通运输局牵头,市城乡规划局、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配合)
2.优化公交运营结构和公交线网布局
———完善多层次、多形式城市公共交通体系。统筹规划建设包括常规公共汽电车、快速公交、轮渡船只、轨道交通等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充分发展常规公共汽电车交通,加快发展轨道交通等快速公交系统,适度发展江上轮渡。形成多种交通形式相互协调、相互衔接的城市公共交通体系。(市交通运输局牵头,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城乡规划局、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配合)
———优化地面公交线网,建立市区、郊区紧密联系的城乡公交一体化公交线网格局。适应城市发展和市民出行的新变化,有序推进公交线网的调整优化,逐步完善由骨干线、区域线、接驳线组成的功能清晰、布局合理的新型公交网络。稳步增加地面公交线路,延长营运里程,扩大站点覆盖面;优化线网结构,围绕二环、三环和中心城区道路,形成放射型线网,适当增加三环、四环的线网配置。发展新城区和郊区公交,推进新城区与中心城区的公交连接,加快城乡公交一体化进程。(市交通运输局牵头,市城乡规划局、公安局、城市管理局配合)
———发展大容量快速公交线路。结合路网改造和新区开发,在市区主干道上发展大容量公交车,开辟以大站快车为主要形式的快速公交线路,缩短市民出行时间。(市交通运输局牵头,市城乡建设委员会、财政局、公安局,平房、松北、呼兰、阿城区政府配合)
———加快轨道交通建设。2012年建成地铁1号线一期、二期工程;地铁3号线开工并适时启动地铁2号线建设。2017年建成地铁3号线。(市城乡建设委员会牵头,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城乡规划局、国土资源局、公安局、交通运输局配合)
3.加快公交基础设施建设
———规划建设换乘枢纽。在大型公交客流集散地和重要交通节点,规划建设综合换乘枢纽站。在城市组团之间,建设中转换乘枢纽站。通过换乘枢纽规划建设,实现常规公共汽电车、轨道交通之间的方便快捷换乘,以及城市交通与公路、铁路、水路、民航等对外交通之间的有效衔接。在城市边缘地区,大力发展停车换乘的交通枢纽,配套建设相应服务设施,吸引运用其他各种交通工具出行的人们在换乘枢纽改乘城市公共交通。(市交通运输局牵头,市城乡规划局、城乡建设委员会、国土资源局配合)
———加快公交场站及配套设施建设。加快新老城区公交首末站、保养场的建设,弥补公交场站建设历史欠账,解决马路停车、马路发车、马路修车、公交车辆露天停放和在居民区集中停放带来安全隐患等问题。(市交通运输局牵头,市城乡规划局、城乡建设委员会、财政局、城市管理局、公安局、国土资源局配合)
———加快公交运力发展。优化公交车辆结构,加快公交车辆升级,增加大容量、低地板、电子化、环保节能、造型美观、乘坐舒适的中高档车型,减少普通车型,加速淘汰老旧车型,改善乘车硬件,提高乘坐舒适度。到2012年底前,将经行我市主干街路的公交线路营运车辆全部更换为大容量高档次公交车辆。(市交通运输局牵头,市财政局、城乡建设委员会配合)
———提高道路承载能力。按“两轴、四环、十射”的城市路网总体规划,以推进完善道路布局、优化道路功能、加强南北两岸联络为重点,加快构建以快速路、主干道为主,次干道为辅,支路网均衡,交通衔接顺畅的城市交通组织网络。2015年前,完成三环路江南段和三环路东江桥工程建设;改造建设道路154公里,提高道路标准和通行能力;打通老城区46条城市次干道。同时,推进实施松北、群力、利民等新区规划道路建设,对三环以内540条建成时间较长、承载结构薄弱、翻浆破损严重的街路,逐步实施结构性升级改造。在新建、改建、扩建的六车道以上(含六车道)市区主次干道设置公交专用道或专用线。在市区主次干道上,建设凹进式港湾公交途经站。(市城乡建设委员会牵头,市城乡规划局、公安局、交通运输局配合)
4.完善公交市场运行机制
———深化国有公交企业改革。按照“总体规划、渐进推进、分步实施”的思路,深入推进以车队集体承包为主导的新一轮国有公交企业改革,强化管理,提高效益,精干主业,剥离辅业。深化企业人事、用工、薪酬“三项制度”改革,建立起“干部能上能下,职工能进能出,工资能升能降”的新机制。组建以资产为纽带的国有主导公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行投资主体多元化、经营管理市场化和发展建设集约化,逐步使国有公交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我发展、自我约束、自我完善的市场主体。(市交通运输局牵头,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财政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配合)
———加快民营公交企业整合。以资本为纽带,采取国有公交集团收购和民营公交企业兼并重组的方式,加大民营公交企业整合力度,引导企业规模发展,提高集约化经营水平和抗风险能力。减少企业数量,提高市场集中度。(市交通运输局牵头、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财政局配合)
———加强公交特许经营管理。严格落实公交特许经营制度,完善公交市场准入退出机制。加强对公交企业在特许经营期限内履行合同情况的考核,对考核不达标和因经营管理不善影响社会公共利益和发生重大安全事故的,收回线路经营权。通过加强公交特许经营管理,深化国有公交企业改革,推动民营公交企业整合,形成国有主导、多方参与、规模经营、有序竞争的公交市场格局。(市交通运输局负责)
5.推进公交科技发展和节能减排
———加快公交科技创新应用步伐。应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公共交通系统,形成信息化、智能化、社会化的新型城市公交运营和管理系统,促进乘客、车辆、场站设施以及交通环境等要素之间的良性互动。建立公交地理信息系统(GIS),完善车载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功能。建设公交信息系统、乘客出行信息查询系统。采取GPS联网、信息传导等手段,推进城市公交管理与公安交通管理信息系统的连接,实现公交车辆运行与道路交通信号系统的科学配置,保障公交车辆在道路交叉口的优先通行。(市交通运输局牵头,市公安局、城市管理局、科学技术局、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配合)
———积极推进公交节能减排工作。大力发展大容量、低能耗、环保型城市公共交通车辆。积极推进清洁能源公交车辆的使用,适度发展以电能为动力的公交车辆,逐步实现公交车辆能源结构合理化。加快淘汰技术条件差、污染环境严重的公交车辆。从起,新购公交车辆要达到国Ⅳ排放标准。(市交通运输局牵头,市城乡建设委员会、财政局、环境保护局配合)
6.提高公交运营质量和服务水平
———树立以人为本的公交服务理念。坚持“以人为本、服务社会”的方向,努力实现公交服务的人性化、规范化和标准化。加强从业人员思想道德教育和业务技能培训,全面推行公交服务行为规范。加强公共交通运营管理和车辆、场站、设施、装备等的维护保养,为群众创造良好的乘车、候车环境。按照公交线网不同功能,确定公交线路编码和公交车体颜色,方便群众乘车和换乘。加强公交文化建设,弘扬“特别能承重、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交通精神,树立公交战线的“先、优、模”。将“关注民生、让百姓满意出行”安全优质服务竞赛长效化,把服务竞赛与特许经营考核结合起来,奖优罚劣,激励先进,淘汰落后。完善城市公共交通市场监管制度和社会评价体系,建立群众监督、媒体评价、行业管理部门考核的监督考评机制。(市交通运输局负责)
———加强安全运营管理。定期对从业人员开展安全教育,提高从业人员特别是公交驾驶员的安全意识。加强公交安全运营管理,严格执行公交车辆安全“三检制度”(即在出车前、行车中、收车后进行安全检查的制度)。严格新购营运车辆落户管理和在籍营运车辆审验管理,严禁未经审批对营运车辆进行改装,防止因车辆不规范改装形成运营安全隐患。强化排查治理,利用一至两年的时间解决公交基础设施中尚存的安全隐患。(市交通运输局牵头,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公安局、质量技术监督局、财政局、城乡建设委员会配合)
———规范公交运营秩序。加强对公交企业经营资格、技术、质量和服务的监管和审查,促进企业规范服务。健全完善公交运营时间、车辆配置、服务设施、安全行车等服务规范,加强对公交企业行车计划、车辆配备、首末班车时间、服务质量、行车秩序、安全营运等日常监管与考核。健全完善公交站亭、站牌及车辆广告等设置标准,全面进行公交站牌标识和车辆广告清理整治。(市交通运输局负责)
三、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支持扶持措施
(一)发挥规划调控作用。通过编制实施《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城市公共交通发展规划》、《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科学配置和利用交通资源,建立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城市发展和土地配置模式(TOD)。建立交通影响评价制度,把交通影响评估作为交通敏感区域项目建设的基本程序和规划控制的基本措施。加大对城市公共交通规划实施的监管力度,切实防止和纠正违反规划、侵占公交基础设施及其建设用地的行为。(市交通运输局牵头,市城乡规划局、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城乡建设委员会、国土资源局配合)
(二)加大政府对公交发展的资金投入。城市公共交通发展建设要以政府投入为主。将城市公交发展纳入公共财政体系,由市财政统筹确定年度公交发展项目专项资金。2011至2013年,市财政每年安排5000万元,用于国有公交企业运营车辆更新补助。将已落实用地规划的公交场站建设、智能公交发展和既有公交基础设施安全隐患治理统一纳入城建计划,在每年安排城建资金时统筹考虑,逐步解决公交基础设施历史欠账和智能公交发展滞后问题。(市财政局牵头,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城乡建设委员会、交通运输局配合)
(三)落实《市城市公共交通基础设施规划建设管理规定》。根据城市公共交通规划,将公交场站及配套设施建设纳入城市旧城改造和新城建设计划。新建、改建、扩建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以上的住宅和5万平方米以上的商业区、风景名胜区、开发区、市级大型公共建筑、商业建筑、火车站、客运码头、机场、轨道交通首末端、轨道交通换乘枢纽、大型工业企业和文化教育、体育会展等建设项目以及人民群众出行不便区域,在规划中要优先考虑公交首末站或公交枢纽站的设置。公交基础设施建设要与项目主体工程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交付使用。分期开发建设的项目,必须在一期开发项目中完成公交基础设施建设任务。公交基础设施用地以无偿划拨方式供地。公交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列入项目建设成本。建设项目的规划选址、循环审批和工程竣工,须征求市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的意见。公共交通基础设施产权纳入国有资产管理,由公交企业无偿使用,使用单位负责日常维护和管理,市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监督管理。(市交通运输局牵头,市城乡规划局、城乡建设委员会、国土资源局、住房保障与房产管理局配合)
(四)完善公共交通经济补贴、补偿政策和机制。在推进国有公交企业改革和民营公交企业整合进程中,探索建立规范的公交企业成本费用评价制度和政策性亏损评估制度,合理界定公交企业成本标准,有效保障公交企业利润空间和投资回报率。该项制度建立之前,在现有机制框架内执行政府补贴补偿政策,并根据公交企业由于不可控因素和政策性支出增加带来的成本上涨,结合国有公交企业改革和民营公交企业整合逐步提高补贴额度。(市财政局牵头,市交通运输局、审计局配合)
(五)建立规范的城市公交票价定价和调整机制。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考虑公交企业运营成本和群众承受能力以及政府财力等综合因素的基础上,科学合理确定公交票价,并根据社会平均成本,适时予以调整。采取以政府补贴为主,调整票价为辅的办法,化解公交企业由于不可控因素和政策性支出增加带来的成本上涨。(市物价监督管理局牵头,市交通运输局配合)
(六)实行扶持公交发展的税费政策。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落实城市公共交通车辆车船税减免政策。对公交企业缴纳房产税、土地使用税确有困难的,经由纳税人申请,按税收管理权限办理。对公交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中由市政府征收的相关配套费用给予适度减免。(市地方税务局负责,市交通运输局配合)
(七)建立70周岁以上老年人乘车意外伤害保险制度。由市财政每年补贴300万元,与公交企业共同设立70周岁以上老年人乘车意外伤害保险基金,建立70周岁以上老年人乘车意外伤害保险制度。(市交通运输局、财政局牵头,市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配合)
(八)保障公交车辆的道路优先使用权。在车辆通行和公交出行量较大的道路或路段,有选择地设置全天候公交专用道、高峰时段公交专用道、十字交叉路口公交专用道、逆向行车公交专用道(实行单向通行管制措施的道路)。加强公交专用道使用的宣传教育和管理,设置监控设备,加大占用公交专用道和影响公交车辆正常运行行为的查处力度。对公交车辆实行通行信号优先,在部分单行路、禁止车辆左转弯的路段、路口采取允许公交车辆通行的措施。对具备公交车辆通行条件的部分拥堵道路,可设为除公交车辆外其他车辆禁驶区域。在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的施工期,要以公交优先为原则,通过限制其他车辆的通行权,最大限度地保障公交车辆的正常运营。(市公安局牵头,市交通运输局配合)
(九)增强公交优先发展的科技支撑。对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方面的技术需求优先给予支持。对公交优先的道路网利用和信号系统、综合交通信息平台、车辆智能化和安全性有关标准等组织立项,加大科研力度。制定和实施适合北方寒带气候特点的公交车辆标准体系。对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方面的技术需求,给予优先支持。(市交通运输局牵头,市科学技术局、城乡规划局、公安局、工业与信息化委员会配合)
(十)健全法制保障体系。深入贯彻落实《市城市公共汽车电车轮渡船客运管理条例》。借鉴国内外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成功经验,从规划、建设、管理等方面,加快建立确保公交优先发展的法规体系。开展《市城市公共交通基础设施规划建设管理规定》、《市城市公共交通IC卡管理办法》立法调研,待条件成熟时纳入政府立法计划。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要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加强对公交市场的宏观调控和统一监管,依法查处各种违法营运活动,维护公交客运市场秩序。(市交通运输局牵头,市政府法制办配合)
(十一)切实保障公交职工的合法权益。根据城市公交行业主要提供公共服务的特点,建立职工工资增长主要与其产生的社会效益相联系的机制。确定每年9月22日(城市无车日)为公交工人节。(市交通运输局负责,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配合)
(十二)强化公交优先宣传。加大公交优先、绿色出行理念的宣传力度,形成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浓厚氛围。以开展城市公共交通周、“城市无车日”及“公交工人节”等活动为载体,通过充分的社会动员,让全社会理解公交优先与城市环境和自身利益的关系,引导交通参与者转变出行方式和消费观念,提高全社会优先使用公交出行的意识。(市交通运输局牵头,市公安局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