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竞价托管的效果范文

竞价托管的效果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竞价托管的效果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竞价托管的效果

第1篇:竞价托管的效果范文

讯: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网络营销的概念也随之出现,短短几年时间却已深入人心,越来越受到企业重视。很多企业开始加大对网络营销的投入,纷纷试水竞价排名、网络广告、电子邮件营销等,对于中小企业来说,花费巨大,其效果却不尽如人意。随着网络营销的升级,新闻营销跃入人们的视线,新闻营销一可节省成本,二可与企业其他营销武器互为补充,三可以为企业积累公众知名度与品牌资产,得到公众认可。新闻营销以其时效性、高传播性、高认可度等特性在企业中得到广泛应用。

据悉,最近IDC服务商企商在线迎合这一新闻营销的趋势推出一种新产品-一站式广泛新闻营销服务器。这款服务器结合企商在线一向高标准硬件配置的服务器与其新闻传播优势产品“企商品牌通”。这次资源整合的重拳出击,目的是想让一些中小企业在建设网络营销平台和新闻营销推广上享受一站式服务,并从这种整合中得到实惠。企商品牌通新闻营销平台整合新浪、搜狐、网易、腾讯、TOM、品牌通等国内综合门户以及知名专业网站、区域性网站,以新闻广泛传播结合关键词搜索的新闻营销方式,帮助企业塑造品牌,提高品牌知名度。

这种资源整合,优势互补,不仅使产品更有卖点,对很多中小企业来说也得到不少实惠,可谓是双赢。企商在线的这款服务器,承诺把利润最低化,为的是在经济复苏的关键时刻,为企业注入一剂强心针,现在我们可以为企业算一笔帐,企商品牌通后台每天可28个关键字描述,一年共10220个关键字的描述。按其它推广方式,1个关键字100元算,1年就节省了100多万。对企业形象宣传来说,真是超值了。

另外,同等配置的服务器价格大概在5000元左右,企商在线整合企商品牌通的商智W2009服务器打包价21000元,现推广价为13800元,这样一来,又节省了近万元。而且该款服务器还包含新联通百兆托管一年,1年即送产权。这款产品可以说是整合企商在线优质资源,为业界超性价比方案。

现在的市场营销不断在发展,网络市场是广大的,要使企业站稳脚步,扩大知名度,特别是危机中的中小企业,首先必须存活下来,才能考虑长久发展,单单依靠传统的推广模式,如报纸、电视、竞价等,短期效果较佳,但要把知名度打响,必须打持久战,这对企业来说,经济上难以承担。新闻营销可以以每年非常低的成本达到一个广泛的宣传,使各行各业的广大受众基本覆盖。低投入高收效,这样一站式的网络营销模式可谓异军突起,必将助力企业市场拓展,得到企业追捧,企业都想做大,但是想要赢在未来,就得未雨绸缪,迎接时机蓄势待发。(选编: 陈奇)

第2篇:竞价托管的效果范文

2000年6月底,四家国有资产管理公司接收的1.4万亿元不良资产中有近三分之一即4 596亿元是以债转股形式进行处理的,债转股是目前我国资产管理公司处理银行不良资产问题的主要措施之一。然而由于债转股资产规模巨大,行业分布广泛,所在地区比较分散,公司治理结构仍然存在软约束,因此很难找到一种简单而有效的统一股权管理模式,股权资产管理方面的问题迫切需要资产管理公司进行研究和探索。

资产证券化就是指发起人(金融机构或其它企业)将缺乏流动性,但能够产生可预见的、较稳定的现金流的基础资产,通过一定的结构性安排,对其风险和收益进行重组,创立资产支持证券,并在资本市场上出售和流通该证券的融通资金过程。资产证券化在美国、韩国、日本等国家都先后用来大规模处置不良资产,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股权资产证券化方案设计及交易结构设想

对股权资产进行证券化时,由于原始资产是非流通的股权,证券化的目的又是实现对企业控制权的转移,因而以债券作为证券化的投资工具就不能满足这一基本要求,只能采用股票作为证券化的投资工具。资产管理公司可将债转股后拥有的各企业的股权按一定标准组成多个资产池,然后将这些资产池分别转让给多个专门的特设机构――企业重组基金,特设机构再以这些股权为支撑,向社会公众公开发行基金证券,并在交易所挂牌交易。特设机构成为企业重组基金的运作载体,同时委托专门的股权管理公司对持股和控股企业进行股权管理。

资产管理公司通过发起设立企业重组基金,将持有的企业股权交给专门的股权管理公司来进行管理,股权管理公司应该是懂管理、经营、具有行业知识背景的专家构成,其运作类似于风险投资公司的运作,而资产管理公司在不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的前提下就可享有一定的收益。

企业重组基金的交易结构为:将部分资产管理公司持有的股权,按照一定的分类标准,将其汇集起来成为一个组合,然后发行基金证券,吸收社会资金,成立“企业重组基金”。基金不采用契约形式,而是公司形式,委托专门的股权管理公司对持有的股权进行管理,由托管人保管资产。企业重组基金交易结构中涉及的参与方主要包括发起人、股权管理公司(服务机构)、企业重组基金(相当于特设机构SPV)、托管银行、投资银行、投资者等。

1、发起人:发起人是指基金的发起设立机构。目前从我国银行不良资产的处理方案来看,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已经将其不良资产剥离给四大国有资产管理公司,由资产管理公司进行债转股的实际运作。因此,企业重组基金的发起人主要是资产管理公司。

2、股权管理公司(服务机构):股权管理公司是一个接受委托、专门对债转股的股权进行投资的信托实体。股权管理公司的经营受信托契约的约束,其业务主要限定于所管理的股权业务,可以考虑由国内及国外少数具有资金实力、经验丰富和良好资信的金融和专业服务机构,共同设立从事股权管理业务的机构,管理公司应该由懂经营、管理、具有行业知识背景的专家构成。

股权管理机构是一个专营股权管理的公司,但它并不以对企业进行控股为目的,而是通过引入各种资本、管理、人才等资源帮助企业发展壮大,待企业发展成熟后,将其所持有的股权出售进行套现,这种运作机制类似于风险投资机构。

3、投资银行:投资银行的主要功能是参与基金证券的设计、承销和发行。投资银行主要是根据股权组合的规模,来确定发行基金证券募集资金的额度。基金证券的票面金额可以参照现行的投资基金证券,定为l元。为了让投资者能够规避一定的风险,增强投资者信心,可由发起人来认购基金总额的20%。

4、托管银行:基金的资产委托给专门的托管银行来进行管理,基金管理公司只是发出投资指示,具体的结算以及投资者的收入支付等将由专门的托管银行来进行。

5、投资者:投资者通过承担一定的风险获得相应的收益。通过企业重组基金的方式解决的主要是不良债权的债转股,因此资产的信用风险很大,但是投资者可以通过资产的折价而收益。

二、股权资产证券化的具体运作

1、构建证券化基础资产

由资产管理公司以其对多家企业的股权作为基础,进行股权组合,组成多个不同的资产池。由于资产管理公司的股权分布在不同的行业和地区,各个行业的资产质量不同,发展前景有很大的差异,所以组合资产池应遵循的原则应当首先保证资产证券化的顺利进行,也就是要保证资产池的质量至少应满足证券化的要求,在此基础上使尽可能多的股权证券化。在股权组合中大企业间应该具有生产、经营上的关联,从而能够通过集团内部的协调运作,实现规模效益。

由于证券化的工具是股票,因而资产池的组合要有利于股票的发行,有利于特殊目的实体对企业实施有效的管理、进行业务重组和资产重组。就此而言,多样化组合并不见得是一种有效的方式。这是因为,尽管多样化可以减少特定行业风险和特定企业风险,但不利于控股公司对企业的管理,而有效的管理和成功的企业重组是提高资产池价值的关键。因此,主要应按行业关联性进行组合,尽量使资产池的特征明确而单一,既便于对其进行股权管理,也便于投资者进行判断。对少数发展前景暗淡的行业,可以与发展前景看好的企业适当组合成一个资产池,吸引投资者购买。资产池规模要以达到最优的管理规模为宜。

2、特设机构(SPV)的设立

证券化的特设机构(SPV)采取特殊的企业重组基金形式,由现有的资产管理公司作为发起机构,可以考虑公募方式向社会公开发行基金证券。与国际上通行的证券化运作载体不同,本方案中的SPV不仅是证券化的工具,更主要的是一个实体性质的基金管理者。特设基金不采用契约形式,而是采用公司形式,投资者是基金的股东,基金按公司法的要求建立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等整套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加强投资者对基金管理者的约束。

3、资产池的出售

资产管理公司与企业重组基金签定股权转让协议,原来由资产管理公司持有的企业股权转为企业重组基金持有,转让价格为资产证券化价格减去证券化过程中的所有费用。

4、基金证券的发行

企业重组基金和证券商签订委托协议,聘用证券公司作为基金份额的承销商。基金份额发行定价采用市场化方式,承销商与企业重组基金协商确定基金单位的最低价,实际价格由投资者通过上网竞价机制确定。为了吸引投资者,法人和居民购买该证券所得收入可免征所得税。基金份额发行后到交易所上市流通。

5、组建公司的管理队伍

发行之后企业重组基金开第一届股东大会,通过公司章程,选举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建立法人治理结构,由董事会聘用管理层,组建公司的管理队伍。发行基金份额的收入在扣除承销费用和其它各种中介机构费用后,支付给资产管理公司。

6、股权管理公司的运作

股权管理公司由专业人士管理,他们收取一定的管理费。这些专业人士以战略投资者的身份存在,他们对于所管理的股权组合,不仅投入资金,更主要的是要投入有助于企业发展的其它资源,如帮助企业建立合理的治理结构,给企业带去人才资源、管理资源等。值得注意的是,股权管理公司的持股不是以控制企业为目的,当重组企业进入良性运转后,可以考虑将其持有的股权出售或转让进行套现。这种运作方式类似于风险投资公司,即将“种子”培育成熟后,再将其卖出,然后获益。事实上对不良贷款的投资就是一种风险投资,其中一些投资很可能会本息均无法收回,但是利用组合的优势,就可以降低组合整体的风险,并提高组合整体的收益。

7、托管银行负责资产保管

股权管理公司要与原始权益人一起确定一家托管银行并签订托管合同。托管人负责收取、记录由股权组合产生的现金收入,并将这些收入全部存入托管行的收款专户。托管行按约定建立积累金,进行资产管理,以便到期对投资者支付证券收益。

8、基金证券投资者的收益实现

基金证券投资者的收益实现,主要是通过股权管理公司的运作,通过股权的上市、转让、出售、资本运作等,实现资产的增值。基金应定期(一年)向投资者分红。

为了使债转股的股权能顺利进行证券化,提高投资者对证券化股票的兴趣,国家应出台一定的优惠政策予以支持,其中最关键的是允许债转股后的企业发行股票上市后能够实行全流通,发起人股份在上市一定期限后能够进入交易所流通转让。这种全流通的制度能够极大地激发特种产业投资基金对控股企业进行重组的积极性,有利于吸引其它企业参与债转股企业的重组,提高企业经营业绩,提高证券化股票的发行价格,从而极大地提高资产池的价值。

第3篇:竞价托管的效果范文

关键词:中小企业;网络推广;网络经济

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主要依赖对市场的拥有程度。在传统营销中,大型企业以自己独特的优势,往往具备更多的拥有机会,而中小企业因为多种因素,在机会面前处于劣势地位。中小企业要盈利并保持竞争优势,必须探索新的推广方式。网络推广作为一种独特的推广方式正在逐步受到关注,网络推广是利用互联网进行宣传推广活动。

一、国内中小企业现状

1.国内中小企业现状

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信息产业部日前联合的《中国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报告》和《全国中小企业信息化调查报告》显示,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数量已超过4200万户,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8%,中小企业在国内生产总值、税收和进出口方面的比重分别占到全国的60%、53%和68%左右,中小企业已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国内中小企业互联网应用现状

目前,有高达80%的中小企业具有接入互联网的能力,但用于业务应用的只占44.2%,只有9%的中小企业建立了网站,4.8%的企业建立了电子商务系统。

3.我国互联网的发展状况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08年7月公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的数据显示:我国的域名注册总量为1485万个,中国CN域名数量为1190万个,中国网站数量为191.9万个,中国网站的人均拥有水平为76个/万网民,这些体现了我国企业进行互联网应用的基本状况。

三、中小企业网络推广中的误区

时下,国内中小企业在进行网络推广中,存在着一定的误区,影响了网络推广的效果。

1.宣传意思淡化,导致企业网站萧条

多数企业建立了自己的网站,由于企业缺乏宣传意识导致企业网站成了乏善可陈的摆设。

2.搜索引擎的盲目投资,导致成本大收益低

许多企业利用搜狐、雅虎、新浪等门户网站做广告,存在有效客户不确定的缺点。部分企业通过竞价排名提高在

谷歌、百度等搜索引擎的排名,加重了中小企业的运营成本。

3.网络服务商的无序竞争,加大了投资风险

由于网络营销的成与败涉及到互联网的方方面面,这使得一些缺乏相关知识的中小企业在应对网络推广时变得无所适从。一些互联网服务提供商将简单的网络推广神秘化,给中小企业的网络推广制造着阻力与障碍。

四、中小企业网络推广方式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进行网络推广可以采用搜索引擎营销、许可E-mail营销、交换链接、病毒性营销、博客营销、RSS营销等六种方式。

1.搜索引擎营销

搜索引擎营销(SearchEngineMarketing)简称为SEM,是基于搜索引擎平台的网络营销,利用人们对搜索引擎的依赖和使用习惯,在人们检索信息的时候尽可能将营销信息传递给目标客户。搜索营销的最主要工作是扩大搜索引擎在营销业务中的比重,通过对网站进行搜索优化,更多的挖掘企业的潜在客户,帮助企业实现更高的转化率。搜索引擎营销的方式主要有搜索引擎登录、搜索引擎优化、关键词广告、付费搜索引擎广告、竞价排名等。目前,最常用的就是搜索引擎优化和竞价排名。

2.许可E-mail营销

许可E-mail营销是用户在事先许可的前提下,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向目标用户传递有价值信息。根据客户的业务情况,进行目标受众数据的筛选,设计策划有针对性的E-mail方案,达到推广品牌、产品或服务目的。E-mail的撰写包括两方面:文本和签名。

(1)文本的写作

E-mail文本应该简练,没有拼写错误,其他人使用的E-mail程序与你的可能不一样,如果你使用的E-mail程序是基于浏览器的,千万不要以HTML格式发E-mail,这种格式在其他的E-mail程序里看起来很难看,不能以正确的方式显示,要以纯文本格式发送。

(2)设置签名

签名要简单,整齐,不要放特别的字符,内容保持在6行以内,一般包括:联系人、部门、公司名称、联系方式、一句话广告语等,如果内容太多、太长,容易影响邮件正文的表达。不要放过多的公司广告信息,会适得其反。不同的邮件发送对象可以使用不同的签名,可以依据你的具体客户和产品、服务制定不同版本的签名,灵活使用。让签名邮件居左而不是居中或者居右。其原因在于字符大小在不同机器上的显示不一样,如果居中或者居右,整齐的排版就会变的凌乱。签名文件与邮件正文之间的距离不要太长。只需将二者的信息区分开来就行了,一般情况下为三行。签名和正文直接要有一条的分界线,这样的一条分界线是必不可少的。没有它,人家会误以为你的签名是邮件正文的一部分。

3.交换链接

交换链接又称互惠链接、互换链接、友情链接等,是具有一定互补优势的网站之间的简单合作形式,合作网站分别在自己的网站上放置对方网站的LOGO或网站名称,设置对方网站的超级链接,使得用户可以从合作网站中发现自己的网站,进而达到互相推广的目的。

(1)交换连接的作用

交换链接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是获得搜索引擎排名优势,第二是带来访问者。此外交换链接还可以增加网站的可信度、获得合作伙伴的认可、为用户提供延伸服务等方面。

(2)交换链接的方法

在网站拥有一定访问量的前提下,相关性或者互补性越强的网站链接越容易引起访问者的注意,交换链接产生的效果也就越明显。交换链接的整个过程可以分为分析寻找合作对象、合作联系与协商、交换链接的实施和管理3个阶段。

4.病毒性营销

病毒性营销利用的是用户口碑传播的原理,是一种高效的信息传播方式,而且,由于这种传播是用户之间自发进行的,因此几乎是不需要费用的网络推广手段。

(1)病毒性营销的内容

病毒性营销方法是通过用户之间的主动传播,让信息像病毒那样扩散,从而达到推广的目的。病毒性营销方法实质上是在为用户提供有价值的免费服务的同时,附加上一定的推广信息,常用的工具包括免费软件、电子书、免费电子贺卡、免费邮箱、免费即时聊天工具等可以为用户获取信息、使用网络服务、娱乐等带来方便的工具和内容。如果应用得当,这种病毒性营销手段往往可以以极低的代价取得非常显著的效果。

(2)病毒性营销常见形式

常见的病毒性营销形式主要包括下面四类:

①通讯服务类:提供免费通讯工具,形成用户圈,这个圈子自动扩大形成规模,如阿里旺旺、飞信、QQ、免费E-mail等;②优惠服务类:转发在线优惠卷、转发商品信息短信等;③实用功能型:免费软件、免费在线查询(域名查询、列车时刻查询、邮政编码查询、手机号码属地查询、IP属地查询等)、在线评价等。

5.博客营销

随着博客应用的普及,博客的作用已经不仅仅是个人网络日志。博客营销,是指利用博客的方式,通过向用户传递有价值的信息而最终实现营销信息的传播。博客营销是一种基于个人知识资源的网络信息传递形式,与博客营销相关的概念还有企业博客、营销博客等,这些都是从博客具体应用的角度来描述。博客营销策略如下:(1)选择博客托管网站、注册博客账号

即选择功能完善、稳定,适合企业自身发展的博客系统博客营销平台,并获得博客文章的资格。

(2)选择优秀的博客

在营销的初始阶段,用博客来传播企业信息首要条件是拥有具有良好写作能力的博客,博客在自己的生活经历、工作经历和某些热门话题的评论等信息的同时,附带宣传企业,如企业文化、产品品牌等。

(3)创造良好的博客环境

企业应坚持长期利用博客,不断的更换其内容。因此,进行博客营销的企业有必要创造良好的博客环境,采用合理的激励机制,激发博客的写作热情。

(4)协调个人观点与企业营销策略之间的分歧

从事博客写作的是个人,但网络营销活动是属于企业营销活动。企业应该培养一些有良好写作能力的员工进行写作,他们所写的东西即要反映企业,又要保持自己的观点性和信息传播性。这样才会获得潜在用户的关注。

6.RSS营销

RSS(ReallySimpleSyndication)是一种描述和同步网站内容的格式,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XML应用。RSS搭建了信息迅速传播的一个技术平台,使得每个企业都成为潜在的信息提供者。一个RSS文件后,这个RSSFeed中包含的信息就能直接被其他站点调用。RSS营销的过程如下:

(1)制定RSS营销战略。包括为每一个营销职能定义RSS的用途,然后整合其他行销组合,接着为营销智能设置目标;

(2)使用RSS收集商业情报咨询。用RSS管理商业情报。选择适合的RSSReader,确定所需的情报,甄选相关的信息源;

(3)计划RSS全文输出内容。RSS互动输出可以讲是RSS营销最复杂的一部分,需要定义互动群体、RSSFeed出版模式、RSSFeed内容以及RSSFeed内容源;

(4)确定RSS营销要求,选择RSS营销。界定RSS营销技术要求并选择合适的供应商,必须支持战略的所有特征;

(5)修饰RSS输出内容。仔细策划RSS内容条目,放置符合目标群的内容;

(6)站内优化RSSFeeds。确定如何进行RSS,布置FEED的最佳位置,开发利用其他能提升订阅者的小工具;

(7)优化RSSFeeds推广。在正确设置后,向网络推广RSSFeeds;

(8)分析优化RSSFeeds。分析和优化对RSS战略成功有深刻的影响。这包括定义合适的标准,建立分析和优化内容的技术团队,由技术团队分析优化订阅继承策略;

(9)用RSS供稿传播内容。使用RSS到相近的媒体。RSS联合供稿需要确定目标媒体、RSS内容、供稿工具以及优化自身供稿能力;

(10)使用RSS推广网站和品牌。增加用户的内容体验,提升品牌。

五、结论

网络推广是目前投资最少、见效最快、效果最好的扩大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形式,国内中小企业可以通过搜索引擎营销、博客营销、许可E-mail营销、交换链接、RSS营销等多种方式进行网络推广,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有力位置,不断地发展壮大。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网站

[2]艾瑞咨询网站

[3]易观国际网站

[4]网上营销新观察网站/

[5]哈尔滨双木业有限公司网站

[6]沈凤池.阿里巴巴电子商务初级认证教程——国内贸易方向[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7]中国电子商务协会.国际电子商务项目管理[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

第4篇:竞价托管的效果范文

相对于搜索引擎竞价排名来说,SEO是一个成本低,且有效能够提高企业在各大搜索引擎中的排名的,稳定性较好的工具,因此是目前企业网络营销渠道主要组成部分。A公司SEO的优化,主要目的是使访问者能够利用搜索引擎的关键字搜索直接查找到企业网站,通过网站了解产品,加深客户对企业产品的认可度、忠诚度,拓展外贸销售渠道。以下为A公司SEO现状分析。第三方平台是外贸企业网络营销最普遍选择的渠道之一。A公司目前主要通过阿里巴巴国际站()拓展国际市场。应用现状分析如下:通过关键词搜索、类目搜索、Buy频道搜索、中国供应商专区频道等搜索公司信息,并与公司取得联系。通过阿里巴巴国际站店铺产品信息,同时阿里巴巴还为中国供应商企业会员提供多语种的企业网站。与企业自己的官网相比,阿里巴巴赠送的企业网站最大的优势容易被搜索引擎收录。使用在线即时沟通工具TradeManager企业与买家沟通方便。公司利用强大的数据分析功能检测推广效果与操作情况,查询和掌控与同行的对比情况;实时统计买家重点关注产品,以掌握海外最新采购需求。

2主要问题

2.1企业网站问题

2.1.1网速慢主要原因是企业网站托管于中国境内的服务器,营销海外买家的浏览速度;首页主题广告以FLASH格式展示,图片大而影响网站的启动速度。打开页面或等待的时间过长是访客流失的主要因素。2.1.2无线上交易功能创建网站的主要目的就是帮助企业有效赢得订单,提高利润,A公司现有系统有产品展示区、在线留言功能,但没有在线下单及支付功能,这使得有购买意向的潜在客户无法在线进行交易。2.1.3线上沟通不及时目前该网站没有即时沟通工具,不能及时有效进行沟通,虽有在线留言功能,但回复较慢,最快的回复速度平均也在一天之后,这种沟通的延迟很不利于客户的有效开发和时间成本的控制。2.1.4无产品搜索功能A公司产品较多,虽然网站中设有明确的产品目录,但没有站内产品搜索功能,客户不能有针对性的方便搜索自己所需的产品,进而导致访客的流失率较大。2.1.5语种少A公司外贸客户主要分布在欧美、俄罗斯、墨西哥、印度尼西亚、中东地区等国家,虽然英语是主要语言,但也有相当部分客户使用其他语言,如俄语。开发多语种的企业网站,一方面能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赢得更多的商业机会,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2.1.6产品信息更新不及时从网页的新闻栏可以看出,自网页建设完成,网站新闻栏内容一直未有更新。搜索引擎每天在互联网上找新的内容,但如果网站内容长期没有更新,势必导致网站被访问的频率降低。

2.2SEO优化问题

2.2.1关键词设置不合理该公司第一个关键词为公司的名称,第二个关键词是主营产品之一。陌生客户很少通过公司名称来访问网站,绝大多数是通过产品词或产品的主要属性词来搜索供应商信息。同时网站的标题和网站的描述也没有设计公司的主要产品词,完全不符合访问者搜索习惯。从SEO各参数设置来看,该公司只是为了建网站而建,完全没有考虑网站的SEO优化,这样的网站不可能给公司带来营销效果。2.2.2首页结构设置不合理该网站的主要内容是四件套、珊瑚绒毯等家纺产品,为了让搜索引擎能收录更多的页面,就应该让客户更容易的根据网站的各个链接来进行索引,一级一级地检索网站链接。蜘蛛索引网站的顺序是从左到右,从上到下,所以建议把商品分类栏目放在最上面。2.2.3没有外部链接根据后台数据得知,目前网站的PR值很低,在没有外部链接的情况下,很难获得网站的整体排名。

2.3阿里巴巴运营问题

2.3.1产品点击率较低产品点击率是指定时间内的产品点击量与曝光量的比值。根据阿里巴巴后台资料显示,A公司点击率为6%,行业TOP10平均点击率为50%,整个行业平均为10%,可见,A公司的产品点击率明显低于行业平均水平。主要原因是:产品标题不够吸引人,信息传递不够详细;产品图片不够清晰、美观,不能激发买家购买欲望;产品简要描述不够专业和具有特色;产品价格和最小起订量是买家最关注的信息;TradeManager是否持续在线,以保证随时进行业务洽谈。2.3.2产品反馈率较低产品反馈率是指定时间内获得的反馈量与点击量的比值。大数据显示A公司最近一个季度的产品反馈率为0.8%,行业TOP10平均为10.5%,行业整体平均为4.67%。可见,A公司的产品反馈率低于行业平均水平。主要原因如下:阿里巴巴国际站店铺装修没有体现形象设计,凸显企业特色;公司介绍不够完整和专业;店铺导航少,不能较好地引导买家浏览企业信息和产品;产品详细描述不够吸引人;产品分组不够清晰;TradeManager是否在线以保证买家可以随时联络到卖家。

3各渠道优化方案

3.1企业网站优化

3.1.1完善企业网站的功能首先,企业网站应有站内搜索功能。与国内企业网站不同的是,国外企业网站几乎都具有站内搜索功能。站内搜索功能强,能帮助买家在网站中迅速找到其关注的产品。建议站内搜索功能使用模糊搜索,可以使用推荐产品的窗口使海外买家在找到合适他的产品。其次,企业网站应有购物车功能。根据人的消费心理,在浏览产品时,及时显示购物车信息,是一个给客户作出购买决定的心理暗示,提升成交转化率。最后,完善询盘功能。海外消费者购买产品时,喜欢选好统一询盘,统一购买,因此询盘功能可以针对多个产品询盘,也可支持单一产品询盘。3.1.2网站管理优化首先,提升网站浏览速度。目前导致A网站浏览速度的慢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网站托管在国内的服务器上,二是首页有flash效果。因此,建议将服务器托管在主要海外市场的国家。首页以静态主题图片展示,取消flash效果,以提高网站的浏览速度。其次,优化企业网站的结构,增加网站内链设置,以服务于搜索引擎友好的识别。网站一级页面可以分为企业概况、产品中心、服务中心、信息反馈、新闻中心、联系我们六大板块,每个板块之间以及板块内的二级页面均设置好内链。再次,网站建设和维护体现人性化,以适应不同客户的需要。建议开发多语种页面,适应不同客户的需求。增加企业外链,独立网站和第三方B2B平台相互链接,以提高站点的流量。最后,重视网站的维护,确保网站的活跃度。建议及时上传及更新产品信息;定期更新企业新闻、行业动态等;及时反馈客户的留言;关注网络技术的发展,根据企业需求及时升级。

3.2SEO优化

3.2.1关键词优化不同国家搜索产品的习惯不同,所用的关键词也不同。A公司主营产品为四件套、毯子等产品。应该根据A公司主要销售国家客户搜索产品的习惯,分析关键词,同时买家在不同阶段的搜索关键词也不同,一般情况下购买初期主要以热搜词为主,比如毯子的关键词blanket、flannelblanket、blanketchinese、duvetcover、bedding等。主要通过这类关键词找到供应商信息,成交转化率比较低。有直接购买意向的买家多数以产品的性能、材质、尺寸等属性搜索产品,比如关键词coralfleece、USflagblankets、abyblanket、150*200blankets等。综上所述,建议A公司在不同的阶段使用不同的关键词。热门关键词:blanket、flannelblanket、blanketchinese、duvetcover、bedding、throws、cobertorcasal。直接需求词:coralfleece、USflagblankets、abyblanket、150*200blankets、4pcsbeddingset、100%cottonbeddingset。3.2.2站内SEO优化网站标题要与公司主营产品相结合,突出重点,避免过长。同时每个页面的标题应和网页本身的主题相关。网页内部链接结构要考虑其关联性,利用导航模式来引导客户的操作。网页中的图片要结合网站整体布局进行设计。

3.3B2B店铺优化

阿里巴巴国际站中国供应商店铺是A公司外贸网络营销的主要渠道,该平台店铺的每一个细节都决定着该渠道的效果,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优化。3.3.1优化产品类目类目是产品在平台品类中的归类,类目放错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产品信息的相关性,从而影响搜索结果。在自己明确产品类目的情况下,自己通过类目列别自行选择类目,如不明确产品类目,可以使用系统推荐的类目,以避免类目放错。同时,填写时不要放在Others下,这样买家在类目浏览时有可能无法找到访产品。3.3.2优化产品标题在B2B平台上,买家一般都是通过搜索框来搜索产品,因此产品标题与买家搜索关键词是否相关,直接决定着产品是否被搜索出来。产品标题一般按照核心词+属性词+高流量词来组合设置。同时注意产品名称不能罗列和堆砌,否则会降低公司的产品与买家搜索词匹配的精度,从而影响搜索结果,还要慎用特殊符号,特别是“&“”/”等符号,可以适当使用英文语法中的介词,如with、of等连接各种特征。3.3.3优化关键词关键词是对产品名称校正,目的是便于系统快速识别准确获取匹配产品。在阿里巴巴国际站上,每条产品可以最多有三个产品关键词,主关键词必填,使用产品名称的中心词,但不能罗列,这样对搜索结果不利。另两个关键词是在产品有多种名称的时候使用,如果没有则不用一定设置。3.3.4优化产品主图产品主图是直观展示产品的主要窗口,产品时产品图片可以设置6张,不同角度的整体图2~3张,不同细节的图3~4张。图片要做到背景简单、图片清晰、主体突出,让买家第一眼就有正确的判断。为保护知识产品,建议可以设置水印,但水印的位置要选择合适,不能影响图片的整体形象。3.3.5优化产品属性属性是对产品特征及参数的标准化提炼,便于买家按属性筛选时快速找到需要的产品。属性设置的原则是完整、真实。属性不全,会影响产品信息的完整度,从而影响搜索结果,填写不真实会影响后续的点击转化率。同时要注意自定义属性的设置,自定义属性是在系统属性不能满足需求的情况下,供企业自行设定产品特征而用的,在自定义属性中可以设置产品个性化的属性,以满足买家搜索的相关性。3.3.6优化产品详情页面产品详情页面是对产品进行多维度介绍,是全面展示产品专业度的重要途径。要从不同的维度体现产品的行业特征,吸引买家的关注。在产品描述页面中,不要用图片代替文字描述,因为系统是无法阅读图片的。建议合理使用表格,将重要的参数简单明了地罗列在表格中。3.3.7优化橱窗产品橱窗位置是提升产品曝光量的主要窗口,根据阿里巴巴数据分析,橱窗产品的曝光量是非橱窗产品曝光量的8倍。所以充分利用好橱窗产品,能让产品获得更多的曝光机会,从而更好地开展网络推广。设置橱窗产品时尽量使产品分布均匀,避免过于集中,将每类主打产品至少设置一款橱窗产品,以争取更多的产品能得到曝光。除此之外,要定期更新橱窗产品。

4结语

第5篇:竞价托管的效果范文

我国自1981年恢复国债发行以来,20多年来经历了行政摊派、承购包销到招标发行几个阶段,国债市场发展初见成效。随着国债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国债发行规模呈快速增长之势(见表1)。1981年发行第1期国库券时,还没有市场经济概念,发行时采取了行政摊派、财务扣款等一些非市场化举措,遭到群众抵制,虽然发行规模不大,但发行一年比一年难。当时国库券条例还规定,国库券“不得自由买卖”,投资人购券后只能持有到期满。持券人的变现需要与没有公开流通市场的现状产生了矛盾,便滋生了黑市交易。1988年国家在7个城市开展国债转让试点,初步建立了国债二级市场,但由于市场发育不完善、覆盖面小、地区之间有较大差价、管理跟不上等原因,黑市交易并未完全消失。直至1991年国债二级市场初具规模,并逐步趋于规范时,黑市交易才自行消退。

国债流通性的提高,可以1990年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并开设国债交易系统为界线,自此开辟了新的、市场化的国债发行和流通渠道。国债由一级自营商承购,并通过交易所的交易网络向广大投资者分销;而后又从承购包销转向招标发行。国债发行的市场化程度逐步提高,形成了以可上市国债的公募招标为主,以向特定发行对象私募和在银行柜台销售不可上市的凭证式国债为辅的发行体制。国债流通也日趋活跃,国债现货交易和国债回购交易规模迅速扩大,国债发行规模也大幅度增长(见表1):1981-1988年,年发行额由48.66亿元增至188.36亿元,年均发行额75亿元;1989-1993年,年发行额由226.12亿元增至381.32亿元,年均发行额310亿元;1994-1997年,年发行额由1028.27亿元增至2411.79亿元,年均发行额达1700亿元;1998年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以来,年发行额由3808.77亿元猛增至2001年的5004亿元,年均发行额突破4370亿元。形成了不流通的凭证式国债与可流通的记账式国债并存,国债流通市场由银行间市场和上海、深圳交易所市场共同组成的市场新格局。

20年来,我国国债市场建设的主要成就之一,是提高了国债的流通性。市场为已发行的债券提供出让转售的机会,国债持有者在需要资金时能卖出变现,资产富裕者在选择不同金融资产组合时把国债也作为选择对象,短期的和不确定的闲置资金也能投资于国债,社会资金融通增加了渠道和灵活性。这表明,不断提高国债流通市场的活跃程度,是扩大国债发行量空间的方向。

二、国债流通性与国债市场化

国债可持续发放规模的“度”,是一个可变的量,和国民对国债的认知程度、国债发行方式、国债市场发育程度等都有关联。发达国家的国债市场发育程度高、流通性强、变现容易,因此国债的发放空间大;而我国的国债市场尚处于从创建到发育的过程之中,国债市场的封闭性、参与国债交易的局限性、可交易的国债量的稀缺性,使国债增发空间相对狭小。因而,迫切需要研究如何改进改善国债市场,使之从封闭的市场逐渐发育成长,建立一个适合我国国情的、活跃的、规范的、稳定的、具有高度流动性的国债市场,充分实现国债筹资、融资功能,为财政、货币政策协调配合服务。

促进与提高国债市场的发育度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国债作为一种金融资产,它的发行规模和其它金融资产一样取决于三个方面,一是增值性。国债利率一般略高于储蓄利率,其增值性对投资者是有吸引力的;二是安全性,国债以政府信用为基础,风险性小,被称作金边债券;三是流通性和变现性。流通性强的金融资产容易为投资者接受,那些对灵活具有偏好的投资者会选择变现性强的金融资产。国债前两个方面都不弱于其它金融资产,拓展增发空间的关键是提高流通性。

资产流动性的提高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促使市场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不论哪一类经济实体,所拥有资产的流动性越大,其效率就会越高,机会就越多,收益也越有保障。金融工具流动性可以从到期日、便通性和金融力三个方面考察它的内涵。这三个概念均与金融资产有关,如果将货币作为“零到期日”资产,依各类资产变现为货币的程度,可以形成一条以“零到期日”为时间(横轴)起点、以货币为各类资产起点(纵轴)的资产流动性曲线,这与金融市场上债权资产越临近到期日,其流动性也越大的道理相一致。而不同的货币资产、准货币资产、其它各类资产之间互换的难易有着区别,从而形成不同的便通性;至于金融力,是就某个实体以市值表明的净债权资产(包括对政府部门和私人部门的)来说的。不能说单个经济实体持有的净债权资产越多,就表明其金融力越大,进而其资产流动性越高,因为这要取决于其所持资产本身的流动性大小;但完全可以说,整个经济体系内的债权资产(当然是良性的)越多,亦即金融资产越多,规模越大,那么,整个经济的综合金融力就越大,经济的流动性也越大。国债资产除了到期偿还时存在资产与货币的互换外,其余的变现完全是在流通市场中实现的。流通市场中的国债越多,交易方式越丰富,功能作用越广泛,吸引的参与者也就越多,能够利用国债交易的频率也就越大。惟其如此,国债与货币互换也才越容易,国债本身的流动性也就越大。如果国债由此成为一种仅次于货币的准货币资产,它将成为重要的储蓄资产,并因其高度流动性而在某种程度上替代货币,可能会因为资金的极易变现而“挤掉”一部分货币发行;此外,由于国债发行总额受公共财政决策、监督机制以及公债规模限额的限制,可以减少因货币发行的较大“随意性”而导致的政府对经济运行干预的“不当性”,进而使“货币的内生性”更加突出。

国债发行市场是以自愿、平等、互利的债权债务契约关系为依托的。国家作为筹资者与作为投资认购国债的投资者的法律地位是平等的,双方不是行政上的附属关系,而是一种以债务债权关系为基础的契约关系。因而国债发行必须建立在投资者自愿认购的基础上。没有这种自愿平等互利契约关系的基础,国债的循环运行就会受阻,发行计划很难完成。在自愿、平等、互利的自由买卖基础上,市场化的国债买卖可以有不同的方式或者是财政部将国债直接卖给投资者,也可以通过金融中介机构出售,即直接发行与间接发行。国债的间接发行包括代销、承购包销、招标发行和拍卖发行。在各种国债发行方式中,竞价拍卖最能体现市场竞争规则,最有利于降低发行成本。我国由于市场参与者数量有限,竞价不充分,当拍卖标的为利率时,往往会抬高利率;当拍卖标的为价格时,则压价过低,从而增加国债发行成本。我国在1995年至1997年间曾加大交易所市场发行国债的比重,但因为发行成本高,效果不理想。从财政分配范畴分析,国债利息最终是由纳税人承担的,但税收负担人与债务利息享有人非完全对称,因而国债发行利率的高低就不仅仅是一个金融市场价格问题了,还牵涉税负及财富分配的公平性。在目前尚无法很快做到国债发行利率低于银行储蓄利率的情况下,其中的国债利息好处应由居民个人享用,而非财富直接创造领域外的金融中介机构。所以,在国债发行利率高于银行储蓄利率的状况未得到根本改变之前,国债发行对象主要定位于居民个人的状况也难改变。从这个意义上讲,近几年以凭证式国债为主体,面向居民个人销售,不仅充分满足了个人投资需求,于财富的公平分配也是必要的。在条件尚不充分情况下的招标发行,不仅极易助长利率的高昂,而且中标承销商的惜售行为,也使个人难以买到债券,较高利率的好处基本被金融中介机构获得,这就可能发生普通纳税人的财富转移到金融中介机构的现象。

国债流通市场的职能是为已发国债提供再行转让的机会,由此形成一种流动性,使国债持有者在急需资金时能卖出变现,并使新的投资者和资金富余者有投资选择的机会,从而使短期和不确定的闲置资金也能投资于国债,使社会资金融通有更多渠道和更加灵活,客观上扩大了债券市场的容量,促进了国债一级市场的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国债二级市场是国债信用工具功能和融资功能得以充分发挥的场所。在发达国家,随着国债发行规模的不断扩大,人们金融投资意识的增强,买卖方式的多样化,国债流通市场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参与者越来越多,不仅有本国的个人与机构投资者,也有国外的个人与机构投资者,交易市场网络不断扩大与完善,交易规模不断增加。如目前美国国债二级市场有50-60个国债品种在交易,不仅存在现货交易,还有远期交易、期货交易、期权交易和回购交易,每天的交易额高达3000一3500亿美元,国债的流动性仅次于货币。

国债一级市场与二级市场是互为依存的。只有一级市场发行了国债,二级市场才有可流通的筹码。而如果没有流通市场,中长期国债不能流通转让,其发行就会受阻。如果建立了公开流通市场,允许其流通转让,尽管债券期限较长但因具有一定的灵活性,投资者急需资金时可以变现,人们也会比较乐意持有,也能够促进中长期国债的顺利发行,有利于满足国家财政资金的周转需要,从而使那些拥有短期富余资金的机构和个人可以购买中长期国债,扩大一级市场的参与者范围,有利于充分调动社会不同层次和不同闲置时间的资金,有利于扩大发行市场规模和丰富债券的品种结构。而且,流通市场扩展了国债的投资面与投资机会。那些无力参与发行市场或错过投资机会的机构和个人,可以通过二级市场购买二手券来满足自己的投资需要;在国债流通市场上,通过证券交易所以及众多的场外市场和柜台交易,使更多的人接触了解国债投资,进而了解国债发行情况和国债投资的特点,起到一种提供信息和宣传的作用,可以直接影响国债投资行为和发行市场的运转。

三、国债市场化与国债金融工具功能的发挥

我国历来只把国债作为财政工具看待,认为国债的功能只是弥补财政赤字。财政赤字是不得已的,因而运用国债功能也是被动的,在认识上仍旧把缩小财政赤字、缩小债务规模作为努力的目标。而许多发达国家已把国债功能从财政领域拓展到金融领域,国债市场是货币市场的市场,中央银行通过买人和卖出国债进行公开市场操作,调控货币供应,国债市场的利率升降已成为利率市场化的主要风向标。国债已成为金融调控的重要工具。

发达国家把国债作为金融调控工具,是在国债发行已达到了相当大的规模,国债的流通性也有了很大提高的情况下实现的。货币流通调控是宏观金融政策的主要内容,但其实施是以货币市场为传导场的,而货币市场又与国债市场交织。因此,有效地发挥国债市场的功能,基点在于深刻认识货币市场在传导和扩散货币流通调控政策效应中的功能与作用。从整体上看,拓展和完善国债市场,在某种程度上也就是拓展和完善货币市场。货币市场整体功能的高效发挥,部分依赖于国债市场的充分有效,并进而影响货币流通调控的效果。三者之间的传导机制是:国债市场,特别是其中的现货短期国库券市场、国债回购市场的发展完善情况,影响着货币市场的发展及其功能的发挥;货币市场的发展及其功能的发挥,又影响着中央银行利用货币政策进行货币流通调控的效果。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表明,货币市场是货币流通调控操作的基础市场。货币流通调控的效应传递需要货币市场作为信息载体,并且依赖货币市场与实体经济的联系,进一步使货币政策效应扩散到整个宏观经济中去。各国的实践表明,货币市场越发达,货币流通调控的预期效应和实际效果越吻合。各国在调控货币流通的操作中,都十分注重利用公开市场业务,在市场上买卖有价证券,利用市场吞吐基础货币调控货币供应量。但货币流通调控要达到预期效应,货币市场上必须有足够种类和规模的信用工具。美国之所以选择公开市场业务作为主要的货币流通调控工具,是因为美国有相当广度和深度的有弹性的国债市场。发达国家国债余额占GDP的比重一般在50%以上,有的国家如日本、意大利、比利时等达到100%以上。其所以能容纳那么多的国债,就是因为发达的国债市场已成为最重要的货币市场子市场。

我国随着经济发展和改革深化,也需要对国债功能作进一步的拓展。目前我国国债流通性不高,国债市场发育度低,与国债功能拓展的要求有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

1.国债市场的规模还相当小。发达国家国债余额占GDP比重在50%以上甚至超过100%,我国国债余额占GDP比重原来在10%以下,近年才提高到15%左右。发达国家的证券市场中,国债市场远大于股票市场,美国每天国债市场交易规模是股票交易规模的7倍左右,日本达到几十倍。我国股票市场和国债市场的发育度都不高,尤其国债市场的发展滞后于股票市场。规模小、发育度低的国债市场难以承担起货币政策工具的功能。2.国债期限品种结构比较单一,主要是3-5年的中期国债,长期品种少(1),短期国债只在1994、1995、1996年少量发行过。而流动性最强的短期国债的是发达国家公开市场业务的操作主体。它的缺位,使国债市场患上流动性低的先天不足症。

3.国债市场参与者定位偏低,降低了国债的流动性。国债市场参与者定位影响国债发行的品种和方式选择,若以机构投资者为主,机构投资者对投资工具的流动性要求较高,发行可流通国债的比例会较高;若以个人投资者为主,则对国债流动性要求相对较低。在国债市场比较发达的国家,国债的持有者通常以专业机构、政府部门为主,即参与者主体实现了机构化,国债市场的发展吸引着更多符合要求的金融机构及非金融机构进入国债市场,而个人持有的国债比例较低。例如美国个人持有的国债比例为10%左右,日本也不超过30%,我国1997年、1998年和1999年面向个人投资者发行不流通的凭证式国债占当年国债发行总量的比例分别为68.12%、82.21%(不包括增发1000亿元和2700亿元特别国债)和38.60%.

4.国债作为货币政策工具的功能,需要有包括现货与期货的发达国债市场,然后才能通过现货交易与期货交易的互补,提高流动性,形成短中长期的市场利率序列。我国自1995年停止国债期货交易后,迄今未恢复。

5.可流通的国债分割为银行间市场和上海、深圳两个交易所市场。在不同市场之间债券不能自由转移,资金不能自由流动、投资者不能自由跨市场交易,降低了国债市场流动性。目前银行间债券市场以商业银行为主体,他们的资金较充裕,买入债券后倾向于长期持有,资金趋同性使得银行间债券市场国债换手率相当低。到2000年,银行间债券市场流动性有所好转,托管的每一元国债换手1.8次,而交易所国债市场该年的换手率为19.3次。

国债市场作为货币市场的分支,参与者包括供方和需方,资金需求者以一定的成本(包括利息和交易成本)获取一定时间资金的使用权;资金供给者通过让渡一定资金的使用权获取收益。目前,银行间债券市场的主体是商业银行,供给方资金充裕,而交易需求方主要是弥补金融机构头寸不足,需求弱于供给;交易所国债市场的主体是非银行金融机构和企业,商业银行不允许进入交易所债券市场,资金供方实力有限,而交易需求中相当一部分是弥补短期资金不足,资金需求大于资金供给。这样,资金的供给方和需求方分处于两个市场,形成分割,降低了流动性。

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主导作用,经济运行中也越来越强调用市场化手段对宏观经济运行进行调控。各国国债市场的演进表明,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国债是一国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结合点,随着经济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拓展国债的货币政策工具功能,从实际出发克服存在的问题,提高国债流动性,无论对提高金融市场效率还是实施货币政策操作,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四、提高国债流通性

本文致力于探讨如何提高国债流通性,发挥国债作为金融工具的新功能,为增发国债创造市场条件。针对当前国债流通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国债流通性的主要措施有:

1.调整提高可流通国债的发行比例。近年发行的国债中,面向个人不进入二级流通市场的凭证式国债占了相当大的比重。这是因为国债市场化程度低,可流通的记账式国债的发行成本降不下来,反而使不流通的凭证式国债有了低发行成本的优势,财政部门愿意多发。而且有一部分个人投资者乐意在投资组合中有不同流动性的搭配,愿意持有一些利息回报高于银行储蓄而流动性较低的凭证式国债,每次发售都一抢而空。这样,凭证式国债的发行停不下来,但随着国债发行规模的扩大,其比重可以适当降低,可流通的记账式国债的比重可以适当提高。同时,银行间市场的记账式国债,可以考虑通过指定银行的柜台交易转让,使之成为面向个人的可流通国债。

2.国债发行对象逐步转向机构投资者。不同投资者对国债流通性的要求是不一样的,活跃的国债二级市场主要是机构交易商之间的市场,这是由国债市场的性质决定的,即它是货币市场的分支,国债流通是资金供给者和资金需求者之间的交易。在西方,由于国债与商业银行信用有密切联系,而且个人收入大多以非现金性的金融资产为存在形态,尤其是以金融中介机构中的存款、基金等形式存在。所在,国债也大多被机构持有。个人直接持有国债的份额一般不超过10%.1994年日本长期国债的这一份额为2.4%.美国个人的持有份额1981年为16%,1993年下降到10%,其余全为不同类型的机构所持有。以机构持有为主的市场结构,无疑是这些国家国债能够顺利实行拍卖发行的保障条件。同时,这也决定了二级市场的活跃程度。我国国债发行对象应逐步向机构投资者转移,这是提高国债流通性和拓展国债金融工具功能过程中的必然变化。

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和交易所债券市场不能互补并形成统一市场,因此需要扩大市场交易主体。近年来,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的交易主体在种类上丰富了许多,包括国内各类商业银行、农村信用联社、保险公司、证券投资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外资金融机构等,交易主体趋同的不合理状况已经得到较大程度的改善。银行间债券市场的成员不断增多,从1997年的27家,到1998年的118家,再到2000年底的600多家。相当一部分非银行金融机构,特别是证券公司和基金管理公司进入了银行间债券市场,不仅扩大了市场规模,而且通过市场交易主体多元化,缓解了市场资金供求不协调的矛盾,推动了市场发展和交易活跃,也意味着两个市场割裂的局面将被改变。但应该指出,近年来推进的交易主体扩大是单向的,主要是银行间债券市场扩大交易主体,至于对交易所的国债市场来说,主要是硬性规定商业银行不得进入交易所市场,交易主体的扩大受到限制,两个市场分割的局面难以得到根本改变,市场流动性受到限制。

3.完善国债期限结构。我国现在的国债以中期债券为主,期限结构单一,缺乏短期债券和10年以上的长期债券。今后在国债期限设计上要有长远规划。要合理安排国债的发行与偿还期,除充分发挥国债的筹资功能外,有意识地发挥国债的金融功能,如为市场提供利率基准和流通工具。应加快发行结构调整,满足不同操作需要,在增发国债的过程中逐步形成长、中、短期限分布的合理国债结构。要增加短期国债的发行,为市场提供流通工具。短期国债偿还期在一年以内,滚动发行,具有流通性强、交易量大、安全性好的特点,是央行公开市场业务的主要操作对象。目前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不活跃,与债券构成中缺乏短期国债品种有直接关系。与此同时,也要增加一些长期债券,特别是在当前市场利率较低的状况下,多发一些长期债券有利于降低长期筹资成本。

4.采取渐进步骤把分割的债券市场连通起来。可流通的国债分割为银行间和上海、深圳两个交易所市场,债券不能自由转移,资金不能自由流动,投资者不能自由跨市场交易,降低了国债市场的流动性。两个市场分割不仅使市场交易的活跃程度不同,而且债券的收益也不同,有时相差还比较大。发达国家通常把国债市场收益率作为市场利率的基准,我国两个市场的国债收益率差距大,不利于形成以国债收益率为基准的市场利率体系。

世界各国国债市场的演进表明,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国债是一国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结合点,随着经济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拓展国债的货币政策工具的功能,提高国债流动性,无论对于提高金融市场效率还是实施货币政策操作,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正是基于这种考虑,有必要改变债券市场间的分割状态。

改变彼此间的分割,并不等于变分设的市场为统一的市场。两个市场的功能有差异。自从1997年商业银行退出交易所国债市场,另组银行间国债市场之后,两个市场服务于不同的对象,具有不同的功能,两个国债市场的区别见表2.

大多数国家进行大笔国债交易是在场外市场(即银行间债券市场)。因为债券买卖除资金筹措调度之外,还要考虑资产结构调整,内容复杂,数额巨大,不适宜在交易所的交易系统集中撮合竞价成交,而适合用场外询价方式。在两个市场功能有差异的状况下,保持两个市场分开的格局,更有利于适应不同需求和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两个市场有分工,但是可以创造条件把两个市场连通起来,提高国债市场流动性。发行市场的连通是容易的,只要发债主体采取类似1999年记帐式五期国债同时在两个市场发行的做法,两个市场就有了相同的国债品种。而流通市场的连通则相当难,难在两个市场的交易主体不一样。如今银行间债券市场已经允许非金融机构进入了,可是交易所债券市场仍不许商业银行进入,其出发点是防止信贷资金流入股市,以此构筑一道防火墙,其实限制信贷资金进入股市的关键在于执行严格的监管,不宜简单地用割裂市场的方式来达到监管目的。但现实情况是不准进入的规定必须执行,连通便显得十分困难。连通的最根本的阻力在于限制商业银行进入交易所债券市场的规定。变通的办法可以设想让信用社联社、城市商业银行、地方股份制银行等进入交易所债券市场,因为它们的身份不同于国有商业银行。通过渐进方式证明连通的有效性,有步骤地让国有商业银行重新进入交易所债券市场。这样,投资者同时参与两个市场的交易,就把国债流通市场连通起来了。流通市场的连通还有一些技术问题,如需要建立统一的国债托管、清算系统,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的建立,《国债托管管理暂行办法》等规章的颁布实施以及实券国债的停发等措施的推出,表明国债的统一托管已经实现。证券交易所和银行间市场可以通过各自与对方进行系统联网来延伸其交易系统与功能,或各自对交易系统和清算系统进行改进,以实现两个市场之间的连通。比如,交易所应在交易系统中添加大宗交易的功能,以满足大机构进行大宗交易的需求以及避免对市场造成大的冲击;银行间市场应对其报价系统和报价方式进行必要的改造,以降低询价难度,提高交易的效率。

国债存量在各种金融资产中所占比重较低时,国债市场的金融功能是有限的,流通性必然受到限制。提高国债流通性,拓宽增发国债空间之后,国债发多了,有了一定规模的国债存量,国债流通的活跃才有基础,债券市场才能在货币市场中占有一定地位。2000年,我国发行国债连同以前年度的国债余额为12300亿元,占当年GDP的13.76%.2001年国债余额增加到15608亿元,占当年GDP的比重提高到16.3%.这样,国债存量规模的扩大,将有利于国债作为金融调控工具功能的发挥。而国债市场化的发展,国债流通性的提高,又能够使国债因容易变现而逐渐地成为仅次于现金的准货币,投资者更乐意持有国债,进一步拓宽了国债的可增发空间。这时候,宏观当局对于积极财政政策是继续实施还是适时淡出,便有了更大的主动权。

内容提要:本文回顾了我国国债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促进了国债金融工具功能的发挥,并逐渐成为金融调控的重要工具的发展历程。论述了由于我国国债市场的发展,国债流通性不断提高,拓展了国债发行空间。分析了目前我国国债市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具有高度流通性的国债市场的对策。

关键词:国债流通性市场化金融工具

参考文献

贾康、赵全厚,2000:《国债适度规模与我国国债的现实规模》,《经济研究》第10期。

刘迎秋2001:《论中国现阶段的赤字率和债务率及其警戒线》,《经济研究》第8期。

第6篇:竞价托管的效果范文

近年来国家出台支持中小微企业政策和措施,高新技术中小微企业股权融资和债务融资规模不断扩大,金融服务有效支持中小微企业的生存及发展。各地政府部门构建以企业信用为基础的多层次、多渠道的融资路径与运行机制,并辅之以有力的财政支持措施,形成较为有效的、市场化程度较高的信用激励与约束机制。在良好的市场信用环境中,金融资源能够迅速集聚,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得以缓解,一批中小微企业获得健康、快速的发展动力,为创新驱动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但是,中小微企业在融资方面还存在不足和问题。一方面,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有其必然性,中小微企业往往自身业务类型单一,市场议价能力不强,经营稳定性弱,管理透明度不高,成长态势不稳定,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中小微企业融资目标的实现;另一方面,出于对风险的规避,政府金融政策与监管取向总体上以谨慎为原则,一定程度上抑制金融机构对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动力;同时金融机构提供面向中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产品,在设计和操作上存在门槛偏高、环节偏多、效率不高等问题,当前市场上许多金融产品表面看上去很好,而不少中小微企业却无法享受,融资状况仍不乐观。在目前的政策法律框架下中小微企业尤其是民营中小微企业,其拥有的资源及支持环境无法与国企媲美,其生存与发展的资源相对稀缺,尤其是在市场交易环境未能完全公平的情况下,中小微企业经营不稳定性持续存在,其融资难、融资贵便是必然存在的普遍现象。因此,在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方面,金融监管部门需要更宽松的指导思想,表现出更大宽容度,金融机构依据中小微企业的内在特征,设计专门的金融产品,以便更有针对性地服务实体经济,推动企业发展。

二、高新技术中小微企业融资新思路

(一)建立健全高新技术中小微企业创新基金体系

扩大高新技术中小微企业技术创新基金规模,完善其结构、规范其制度、优化其程序、提高其绩效,建立高新技术中小微企业创新基金运作体系,支持中小微企业技术创新,为高新技术中小微企业发展提供强大的资金后盾。大力推进科技金融创新,探讨科技型企业贷款担保、知识产权质押、科技保险和上市融资等形式,解决中小微企业科技创新融资难题,为中小微企业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为引导和带动社会资本参与科技创新、支持自主创新成果转化与产业化、引导中小微企业加大研究开发投入,可以设立产业技术创新与科技金融结合专项资金,以科技金融方式解决中小微企业资金缺乏、融资难的问题。在引导风险投资和创业投资的基础上,鼓励社会资本投入初创期、成长期的中小微企业,设立科技小额贷款、科技担保、科技融资租赁公司,建立创业投资资金,带动社会资本扶持高新技术中小微企业,让市场无形之手和政府有形之手有机结合、相得益彰。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建立无偿与有偿并行、事前与事后相结合的财政科技投入机制,采用多元化、立体化的组合投入方式,进一步创新投入机制。

(二)设立高新技术中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机制

利用专项财政扶持资金设立高新技术中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资金,用于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中小微企业信贷支持力度,有效分散、化解科技信贷风险,加快产业发展。该资金将优先用于支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中小微企业,特别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创新性较强、科技水平较高、市场前景较好、具有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中小微企业。政府部门与银行建立合作关系,利用财政资金杠杆作用,促使合作银行研发专用于高新技术中小微企业融资产品。政府与银行的合作越紧密,企业融资将更便捷,获得贷款的企业数量将会更多,融资难现象将得到缓解。

(三)积极发展小贷公司

经过多年快速发展,在业态越来越丰富的形势下小贷行业存在着监管尺度把握不一致、业务发展偏离“支小”初衷等问题。为推动普惠金融可持续发展,2015年初中国银监会专门设立普惠金融工作部,加强对小微企业、“三农”等薄弱环节和小贷公司等非持牌机构方面的监管,目前中国小额贷款协会已成立。与持牌金融机构相比,小贷公司虽然管理手段不够先进、制度体系不尽严密,缺少精细审批流程和优质客户资源,但这些小贷公司信息触角发达,经营手段灵活,有强劲发展动力和高效的办事效率,更难能可贵的是,有顽强创业精神。小额贷款协会可发挥行业共同发展优势,借鉴国际先进小微贷款技术,结合本行业和地方特点,培育出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小额贷款技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小额贷款协会要推动小贷公司发挥地处基层、了解行业、熟悉客户的优势,在风险可控和政策允许的前提下,发展信用贷款,改变小贷公司采用重抵押、重担保的当铺式经营模式,优化贷款流程,减少贷款中间环节,缩短企业融资链条,同时降低融资时间和资金成本,提升效率。

(四)运用大数据挖掘技术解决信用问题

运用数据资产,使用数据挖掘技术,破解信用信息问题。通过海量数据收集和云计算技术,对中小微企业信用状况及所处产业链进行动态跟踪、深度计算,建立银企信息沟通的新渠道。这种基于大数据挖掘分析的信用评价,为中小微企业信用状况提供可靠的量化依据,也让银行在贷后风险控制方面有数据支撑。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核心,传统方式难以解决信用问题。在发达国家可以依据征信体系轻松完成信用贷款,目前国内不容易做到。随着大数据技术运用,这种状况将有所改观。在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瓶颈方面,大数据可以解决中小微企业“缺信用、缺信息”的难题。在长期经营过程中,中小微企业有经营类和结果类两种数据:经营类数据包括存储、订单、配送等数据;结果类数据包括能耗、房租、工资等财富创造数据。以往银行主要以财务信息为核心对企业进行信用评价,银企双方都可能面临道德风险问题。通过对海量信息的挖掘计算,大数据技术可以有效避免人为干扰,实现企业和银行信息对称。在防范融资风险方面,大数据技术能够快速、客观地提供预警。中小微企业微联保和互保圈风险以及群体性中小微企业经营风险都可能对实体经济产生负面效应,可运用大数据技术加以防范。而大数据技术能分析历史数据、实时监控当前数据、预测未来数据,对企业的订单、库存、回款等各个环节全方位跟踪分析。依托大数据挖掘技术,在获得授权的前提下,对企业留存在电子交易系统和政务平台的生产、经营、能耗、人才等各项明细数据,进行全方位的动态分析。这种动态的、客观的风险跟踪,能有效破解金融机构贷后风险管控力不足的问题,加快业务发展。

(五)建立中小微企业信用数据库

中小微企业普遍存在信用意识不强、信息披露意识淡漠、财务数据缺失、数据无法体现企业真实经营情况。金融机构通过普通渠道很难获得其真实的企业信息,从而无从判断企业经营状况和财务风险,这也是中小企业融资难原因之一。在互联网金融发达的今天,借力互联网可使得中小微企业信息变得相对透明,使得中小微企业融资时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政府与互联网企业的协同努力,共同构筑专用的、完备的中小微企业信用数据库系统,在“互联网+”时代更好服务于中小企业。中小企业信用数据库系统集成征信服务平台、信用风险评级平台、金融信息服务平台、信用信息云服务平台,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信用数据库重点扶持和培育一批信用好、高成长性的优质中小微企业。借力互联网企业在信用信息服务上的优势,可以有效完善中小微企业信用信息征集机制和评价体系,同时提升中小微企业融资信用等级,增强信用意识,取信于人。

(六)建立票据理财服务平台

票据业务是中小微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与银行发生的一种银行承兑业务。对企业而言票据业务是一种投融资需求,对银行而言则是一种类贷款的方式,属于间接的银行贷款。企业进行短期融资,需要贴现,并且愿意支付一定利息。票据理财服务平台可以把理财客户与中小微企业真正对接起来。作为一种新业态,票据理财业务可以分为四类:票据质押模式、票据贴现模式、内保外贷模式和委托贸易付款模式。票据理财服务平台分为两端:企业融资端和理财客户端。企业只要通过平台认证,如各种资质及证照认证,并在平台指定银行办理承兑汇票托管手续后,平台可在银行方面获得承兑汇票托管信息,然后在平台上为企业进行融资发标,期限不等,供理财客户选择。企业融资后开展经营生产,汇票到期以后将本金和利息归还给理财客户。而平台作为信息中介仅仅进行资金流和信息流交换,并不接触资金,从而形成正常的企业融资还款程序。如果企业因为某种原因无法还款,那么银行托管承兑汇票,到期后银行进行资金兑现,将本金和利息归还给理财客户。因为平台与银行进行信息对接,票据到期以后银行会自动办理贴现,因此企业、理财客户、平台三方风险可控。票据理财服务平台实际上打通一条各方便利的通道,使企业融资降低成本,盘活中小微企业,也给投资者提供一定的收益,出现共赢局面。

(七)开展股权众筹业务

目前,国内市场上的众筹平台大部分为产品众筹。在产品众筹平台上,中小微企业预售自己开发的产品,然后把预售募集到的资金用于产品生产。换句话说,产品众筹本质上依然是产品销售,不涉及企业资本结构、股东变化等问题。而股权众筹的本质是企业面向一般投资者进行融资,投资者通过出资入股企业成为股东,以期获得未来收益。从中小微企业角度来看,股权众筹募集到的资金可以用于任何业务和运营,而不仅仅是产品生产。从投资者角度来看,股权众筹是一种真正的投资行为,最终获得的收益不是局限于某个产品收益,而很可能是本金的几十倍甚至几百倍。中小微企业具有行业分布广泛、盈利模式丰富两大鲜明特点,而银行、投资机构准入门槛高,中小微企业经济能力有限,大多无法顺利获得贷款。中小微企业的经营风险相对较高,而股权众筹通过互联网大众平台模式,让大量投资者来共同评估风险、共同承担风险,这种方式能更为理性地淘汰高风险、低收益的项目或企业,而相对高收益、低风险的项目或企业得以顺利获得充足的资金,有力推动中小微企业发展。但政府不需要介入平台搭建,只是帮助降低资本和项目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为投资者分担部分风险。股权众筹风险在于中小微企业发展存在不确定性,在信息有限情况下,投资者往往因对行业陌生、容易被误导而误判。科技项目对接活动、技术市场都可以成为股权众筹中介,解决这类信息不对称。投资者通过这些途径可以充分了解项目创意、商业模式等信息,判断企业项目优劣,对投资风险进行正确评估。同时政府可以通过支付补偿金的方式,为投资者承担部分风险。目前国家信用体系不健全实际上阻碍股权众筹发展,但随着信用体系不断完善,股权众筹模式将得到广泛普及,发挥积极作用。

(八)探索投贷联动模式

第7篇:竞价托管的效果范文

哈尔滨银行在面对经济下行压力沉重、转型复杂曲折、经营难度巨大的艰巨考验考验下,继续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基础,以规模、质量、效益协调发展为目标,以客户全生命周期服务和大中小微客户全供应链综合金融服务为抓手,以综合化、精细化、特色化、创新化、智慧化转型为方向,以金融产品供给侧改革为突破,亮剑前行,突破发展,打好“十三五”的开局之年。

行业与客户选择

行业选择

巩固和拓展银行在战略性、基础产业行业的传统份额,压缩退出周期向下、低位徘徊和衰退的行业产业,抢占拓展具备爆发潜质的战略新兴产业、高成长行业的增量市场份额,针对行业产业特质配置产品服务是发展业务的必然选择。未来五到十年行业选择与经济发展大体同步。在国民经济中占比较大,与银行服务关联度较大的基础行业产业有商贸物流、房地产建筑、机械、化工、汽车、农业食品等。这几大行业的特点:一是产值、GDP占比高,是银行服务的重点领域;二是产业关联度高,便于链式营销;三是未来投资规模依旧较大,信贷和投行、资管等金融服务需求较大;四是转型升级的步伐较快,电子商务、新业态、工业4.0升级换代、新能源汽车、绿色有机食品、现代农业等行业亮点较多,便于中小银行创新跟进;五是银行服务依赖度较高,是各行争夺的传统领域。

未来五到十年行业景气度一般,行业周期处于下行、衰退或低位徘徊的行业产业主要有钢铁、水泥、建材、煤炭、有色、石油石化、纺织、电力、电信等。其中,石油石化、电力、电信、特种钢等央企具备营销价值,但应以投行和结算等服务为主。

从未来五到十年的发展周期看,具备爆发性成长潜质,增长将明显快于GDP增长的行业和产业主要有:(1)养老产业,其中养老服务业、养老地产业、养老金融(保险、养老金、理财)发展空间巨大。(2)文化产业,相关投行服务、知识产权融资服务、消费金融前景广阔。(3)旅游业,信贷、投行、信托理财、资管、消费金融等综合金融服务的发展空间较大。(4)高端装备制造业,其中轨道交通、航空航天、智能制造、海工装备是发展重点,在信贷、银团、融资租赁、信托、保理和应收账款融资、PPP项目服务、供应链服务、保函、内保外贷等领域空间较大。(5)海洋产业,应以环海洋经济区基础设施建设和海洋经济产业链上企业为重点提供综合授信、贸易融资、融资租赁、涉海金融综合服务等一揽子金融服务解决方案。(6)电子信息装备、通讯设备和新一代信息技术,是重要的战略新兴产业,应围绕该行业核心企业积极开展进出口贸易融资及供应链融资等服务,围绕物联网、云计算、4G、光通信、政企网等需求热点开展综合金融服务,围绕智慧城市、物联网用户、4G用户、消费端客户开展精准金融服务。(7)节能(含新能源)、环保行业,该行业金融服务发展空间较大,主要有以下几方面:财政配套资金项目的金融服务和配套信贷支持,国有重点企业环保、节能、循环利用、废弃物处理、水利等项目的配套综合金融服务,PPP项目的管理和配套金融服务、信贷支持,环保、节能、循环利用类设备制造核心企业及供应链相关企业的供应链金融服务等。(8)医药及生物制药产业,针对医疗信息化的银医合作,高端医疗设备的租赁、保理、信贷,生物制药企业和医药企业建设、并购重组融资服务,医药供应链金融服务,针对健康、养老、保健领域的消费金融服务(银医卡、在线挂号、线上支付)等空间巨大。(9)教育产业,在全面二孩政策下,该行业将平稳成长,该产业相关银校合作、学生卡、助学信贷、针对教学培训机构的信贷服务、教育经费和投资领域的金融服务市场机会较多。

客户选择

对公客户。大中型公司客户,搭建各板块齐抓共管,绩效责任共担的对公核心客户综合营销平台,定制差异化的综合服务方案,加大客户拓展力度;可实施分行级主办银行制度,促进公司机构有效客户增长,建立客户流失预警机制、模型和挽留流程,降低客户流失率。机构客户,牢牢抓住以系统管理和网络化为主要特征的政府机构客户群体,巩固财政账户,积极拓展因财政资金统筹而产生的非税收入收缴等各类新账户;强化对财政支出对象机构和中标客户的营销,加强公检法司系统客户拓展,拓展各层级社保客户;加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政务服务中心和基层政府拓展。小微企业客户,围绕“ 圈、链、平台”客户群推进标准化、批量化、集约化发展,依托大数据筛选交易活跃、结算稳定的优质存量客户,优选创业创新类客户,激活低效户和不动户,尽力避免客户销户。

个人客户发展措施。坚持新客户拓展与存量客户保有并重,做大客户规模与做优客户结构并重,城区与乡镇客户协同发展并重。确保有资产客户增速高于全量客户增速,通过对服务区域客户按年龄、职业、性别、消费、投资需求偏好的精准分析,实现客户分层,产品精准配置。打造私人银行客户、中产富裕客户、青年白领客户、青年创业客户、青年工薪族客户、青年网购客户、留学客户、购车购房客户、中年投资理财客户、老年理财养老客户、县乡客户、专业市场业主客户、农村大户客户、农户客户等几十类乃至百类细分核心客户群,建立相应的营销模型,加快打造全能型客户经营能力,尽快在房贷、汽车分期、消费信贷、理财、手机银行等领域取得大的突破 。关注并解决存量客户流失问题,强化客户关系和客户信息的挖掘应用, 推出相应服务方案,大力激活持有短信、手机银行和金融IC卡的零资产客户。

产品创新和业务转型

信贷资产转型

公司板块贷款。鉴于哈尔滨银行发展规模,需进一步加大对国家重大项目、基础设施项目的支持力度,紧跟“一带一路”、京津冀、长江经济带、战略新兴产业等国家战略实施,抢抓区域内国家重大项目、优质商圈供应链的机遇,特别是现金回流好,抵质押物升值潜力好的传统商贸物流、先进机械化工、医药生物制药,发展空间巨大的高端装备制造、现代服务业、旅游、大交通、水利、清洁能源、城市基础设施、健康养老、教育培训,以及电信、电力电网、油气等重大网络工程等领域重点项目应选准切入点,以适合的信贷产品和合理的规模加大支持力度,大力推进节能环保、生态治理等绿色信贷服务项目;提升贴现类票据业务交易能力,增加获取价差的能力;严格行业限额管理,有效控制各大过剩产能等行业贷款增长。

零售版块贷款。哈尔滨银行主要有小微企业贷款、个人住房贷款、消费金融、农村信贷以及外币贷款。

(1)小微企业贷款。一是坚持“以小为主,以微为重”,按照企业生产经营特点合理匹配贷款额度,以综合金融服务增强客户粘性,争做客户的唯一银行。二是充分应用“大数据”挖掘技术,筛选交易活跃、结算稳定、金融资产沉淀较多、合作时间较长的优质客户,促进非基本户向基本户转化。三是积极拓展管控能力强、合作意愿好的担保、助保贷平台,继续争取各级财政资金和风险补偿基金,提升市场竞争力和风险控制力。

(2)个人住房贷款。巩固并提升市场份额,围绕国家十三五规划,加大对重点区域、客户和产品的差别化支持力度,审慎发展个人商业用房贷款,稳步推进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业务。

(3)消费金融。大力发展信用卡消费信贷业务,提升循环透支贷款消费、取现规模,促进循环贷款增长;继续发展分期贷款业务,深化经营现有分期产品,积极发展分期新产品;大力推广汽车、装修、旅游、教育、家电等消费领域的金融创新产品;个人助业贷款以房产综合授信、结算类贷款、龙头企业供应链模式等产品为发展重点。

(4)农村信贷。保持在农业大省、特色农业地区的合作社、家庭农场、大户、农业供应链企业、农村消费、有稳定现金回流和抵质押的农村基础设施等涉农贷款的快速发展。盘活存量,优化增量,努力通过线上移动端覆盖涉农全供应链,通过优化客户体验提升议价能力,争夺和稳定涉农产业链上的优质客户群。

(5)外币贷款。以对俄金融为重点,以内保外贷、外保内贷、信用证项下融资为重点,支持服务区内企业海外投资建设、并购重组等重大项目,加大支持企业“走出去”的力度。

债券投资

保持国债组合占比稳定,政策性金融债加大波段操作力度,在不新增资本占用的前提下,信用债券优先选择同业存单、商业银行金融债券、“自发自还”地方政府债等品种,企业类债券视利率及信用利差走势调整投资比例。在市场利率处于低位的背景下实施短久期策略,待经济企稳回升、收益率上升后适度加快投资进度,提升交易债券组合收益率。

同业业务

支持同业业务发展,优先支持同业投资业务,存放同业与买入返售票据业务,具体结构根据资金充裕度、市场供求和价格水平相机决定;在确保流动性安全基础上,适当增加6个月以上的长期业务比重。

同业资产。一是优先支持同业投资业务,按照“复杂程度由易到难、风险程度由低到高”的原则;二是存放同业与买入返售票据具有低风险特点,要积极发掘新的交易对手,拓展优秀的城商行、农商行、央企和重点战略客户的财务公司等,带动其他同业业务共同发展。

同业负债。一是不断深化与各类非银行金融机构客户的合作,拓展低成本资金。二是开展移动端类余额宝等同业、证券保证金类理财产品,努力增加签约的覆盖面和渗透率。三是做好金融租赁、资产管理等新设立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客户账户及存款营销。四是切实做好同业业务,特别是政策性银行的营销拓展工作。

同业专营。待同业专营模式确定后,可根据做大同业业务的要求,试点采用竞价的方式寻找同期限资金来源进行对接,实现用低价格资金匹配高收益资产,但价差要覆盖运营成本和资本成本。

存款

以做大做强客户金融资产为抓手,以提升资金体内循环能力为目标,以追求负债量价平衡为原则,变单纯存款经营为综合负债管理。

以支付快捷,网通天下,功能齐全,价格优惠,体验优良为稳存增存的方法。重点解决如下问题,制约存款发展的结算网络能效提升问题,移动支付功能完善、体验优化,跨行跨界资金承接渠道平台畅通问题,、代收、代付、受托支付、第三方监管等业务覆盖面和应用增加,客户全供应链服务和客户全周期综合金融服务能力建设,县域、乡镇节点打通等问题。

企业存款。巩固客户源头,密切银政、银企合作;重点加大新设企业及项目注资、发债及IPO募集资金等专项资金的吸收力度。适应财政体制改革以及资金变化形势,守牢存量账户,拓展增量账户,梳理省市县各层级重点客户,拓展存续稳定、规模较大的专项资金,积极争取地方国库现金管理存款,维持拓展政府采购、行政支出、项目支出对象单位的存款;继续加大对各类学校、医疗机构、公路公交、水暖电气等各类收费渠道的网络延伸力度,加大与供应链、互联网、商圈、旅游、健康养老、消费服务领域的核心节点客户的服务合作,重点拓展存款来源稳定、影响力和辐射力较大的优质客户。持续加大各类住房资金的归集力度;推广房改金融业服务,提升住房金融产品附加值。

储蓄存款。积极开展旺季营销及专项营销活动。通过理财产品的收益、规模和期限设计搭配有效吸引它行资金和沉淀存款。坚持“抓源头客户、源头资金”的发展方向,精准定位目标客户群体,重点做好、、受托市场,结算市场,资本市场,县域市场各大领域资金的“深挖、广拓、精耕、细作”。加强支付生态圈建设,沉淀客户碎片化资金,丰富金融IC借记卡应用场景,加快推进社保、公交、各类缴费、快捷支付等各个衣食住行领域的行业应用,针对异地和跨行结算客户开发结算量和手续费结合的套餐式的“结算通卡”,弥补我行银行卡跨行和异地结算收费造成的客户流失。加大POS、EPOS的发行布设力度,积极探索与供销社等第三方合作,加强营销模式和渠道覆盖创新。

理财

尽快实现服务区域的市场份额、市场位次的显著提升。一是积极拓展优质非标资产,参与国家地方重大战略领域投资,挖掘混合所有制改革融资服务机会,择优参与政府类的债务置换和PPP业务,积极推进我行信贷资产证券化,拓展银行承兑汇票、信用证应银收账款项下的优质资产为理财标的。二是积极寻求银行间和证券市场的优质标准资产为理财标的,提升对债券类标准资产的主动配置及交易能力,优化资产配置结构。三是加强母子公司联动,搭建“大资管”平台,向上进入控股我行的相关公司的基金、信托、保险等资管领域,向下与我行控股的租赁、商行、村行等互动延伸资管触角。四是优化产品创新组合,可根据市场需求研发半开放式产品、结构化产品和净值型产品,满足各类客户理财需求。

中间业务

遵守监管收费要求,保持市场地位稳定,大力发展轻资产业务,持续推动产品和服务创新,优选重点产品快速发展,实现产品结构和收入结构持续优化。

(1)做大做优基础结算、支付、汇兑业务,努力增加结算、汇兑收入。重在夯实客户基础,扩大交易量,提升产品覆盖度,增强客户粘性,实现稳步增长。努力开发优化针对企业和个人的票据池、单位个人结算卡或结算信贷一卡通、账单自助服务、结构性存款等新型结算产品。大力发展全球现金管理、外汇宝或汇兑通等汇兑产品。通过银行卡、手机银行、移动支付等业务大力发展消费金融领域中娱乐、教育、医疗、养老、旅游、餐饮、购物、缴费等方面的支付、快捷支付、近场支付、异形支付等产品,改进客户体验,进而带动相关收入保持高增长态势。

(2)努力增加理财收入,追求理财规模结构与中间业务收入、存款派生、资产支持的综合平衡。

(3)表外业务。按照收益与风险匹配的原则,强化表外业务配合表内做实客户服务的功能,提升表外业务资本集约化水平,业务发展有保有压,鼓励资本占用较低、收益水平较高的表外产品发展。结合“一带一路”业务需求,为配合中国企业走出去,可加大保函、备用信用证、承诺等内保外贷类产品配置,鼓励信用证、票据保付等资本占用较低、收益水平较高的贸易融资类业务发展,大力营销保证金比例较高的保函业务,以优质的产品服务努力增加信用卡相关收入。

(4)、托管等。保险要紧跟保险市场快速发展的节奏,筛选优质的代销产品,积极推进电子渠道销售,加强母子公司协同联动,加快推进对公财险及团险业务发展,保持收入高速增长。继续积极争取基金、贵金属、外汇领域、等领域的、托管、经营等资格,积极开展代客外汇、受托P2P、非银理财、受托支付、信用中介托管、与基金进行托管之外的产品合作,努力增加中收。

(5)积极参与客户咨询、顾问、银团贷款等业务,在代客投资咨询、项目评估、工程造价、财务顾问、并购管理、法律财务咨询等领域提供优质服务。

(6)信用卡。一是做大循环透支消费、取现规模,提升中高回佣交易占比。二是继续深化购车分期、装修分期、账单分期、现金分期、网购分期,做到消费信贷市场全渗透,提升创收能力和效益贡献度。三是积极优化商户结构,重点发展大型百货、大型超市、三星级以上酒店和知名餐饮及医院、学校等大型高收益商户,大力推进收单交易额提升。四是提升商户活动率、户均收单交易额,提高收单商户在公司客户中的渗透率,加快分期商户拓展。

渠道转型建设

物理营业机构。网点分类建设,按功能形成综合或旗舰、智慧全能、社区轻型三类网点,形成产品展示、客户体验、交流互动三个平台。打造一批旗舰型网点,抓好综合性网点智慧转型,促进柜面业务向智能、自助设备、电子银行及后台中心迁移,做好网点社区化及轻型店建设,作为维系特定区域客户的延伸,突出“轻资产投入、重服务体验。

电子渠道。加快实施“移动优先”策略。以互联网思维和技术为指引,将手机银行、微信银行、移动支付、E类信贷理财等作为重点,加强网络金融渠道建设,进一步加大移动金融业务拓展,促进客户活跃度和市场占比快速提升。加强线上线下多维度协同联动,深化场景应用。统一渠道资源,研究推进O2O渠道协同,深挖网络金融场景应用,实现线上线下信息共享、互联互通、体验一致。提升智慧营销能力和客户体验。采集客户在互联网、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电子商务等渠道的动态行为数据,建设完善网络金融数据实验室和营销自动化平台,实现“千人千面”的个性化实时营销推送、推荐。以开放的姿态与第三方合作,充分利用内外部有效资源提升营销效果。

自助渠道。加大自助渠道投放和多功能、智能化转型。现金类自助设备投放规模保持上年水平;加快离行自助银行建设,提高县域地区自助银行进驻量;持续开展附行自助银行的补建和扩容,力争对外服务的网点均配置附行自助银行或自助服务区。因地制宜地进行结算型自助银行、多功能自助银行、智能型自助银行的分类建设。看展创新设备(包括VTM、大额存款机、便利金融服务站等)的试用,优化交易功能,增强客户粘性。在营业网点投放智慧柜员机、服务机器人,推进全行应用。持续丰富功能,优化流程,整合更多业务种类,实现客户自助、智能、便捷操作,提升客户体验。

大数据支持

建设大数据应用生态环境。一是整合优化内部数据接入标准流程,实现柜面和电子渠道全部客户信息,支付结算和产品应用信息,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信息、风险评价信息、信贷管理信息等各渠道内部信息的汇集整合。二是努力扩大外部信息的接入渠道,形成共享平台。包括人行征信、政府注册、税收、电子政务等官方渠道信息;水电气各类缴费,电子商务和各类交易渠道信息;行业分析评价、商圈、供应链、协会、服务平台等第三方信息;企业ERP、进销存、物联网等银企互通互联信息;舆情信息等。三是完善数据仓库的容量和功能,打造分析工具,建立灵活多样的分析维度,建立各类分析模型,对数据进行聚类分类、清洗筛选、排序对比、分析反馈。

第8篇:竞价托管的效果范文

目前企业并购已经不仅局限于大企业、跨国企业、集团企业等,而是向中小企业蔓延,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企业希望通过并购这种资本运营方式,实现自身净现值的最大化。通过并购可以让一些具有潜力的中小企业迅速发展壮大,减少行业内的恶性竞争,使得行业整合更加彻底。但是,并购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企业如何选择并购策略及如何消解由并购产生的风险,都需要企业进行战略抉择和思考,文章就从这一现实领域出发,逐一分析。

企业并购策略是实现企业具体并购的实施方案。对于中小企业而言,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差,为了对抗可能出现的风险,在并购策略的选择之初,就应充分考虑可能产生的问题。

一、收购与兼并策略

并购实际上包括收购和兼并,是实行全面的兼并策略,还是仅通过部分收购实现控股,是企业首先考虑的问题。对企业来说,并购方式的选择既要取决于企业融资能力,也要考虑尽可能降低并购成本,节约并购时间。

一般说来,部分收购这种方式能较好的解决成本和融资问题,毕竟通过相对较少的资本投入就能控制比较大的资产规模,对企业无疑是一个划算的生意。但这一收购必须建立在对目标企业的股权结构和相关法律支持的基础上。

企业存在的风险包括股权结构和法律上的风险。从法律角度看,如果企业对并购战略的保密性存在问题,其并购的意图一旦被暴露,就有可能被目标企业或相关方面采取防御手段,而出现被迫进行全面收购的局面,这也是我国《证券法》所明确规定的。显然这一做法对原来希望通过少量资本实现控股的企业来说,不仅计划可能落空,且因此需要承受全面收购的代价,而落入两难的境地。从股权结构角度说,如果目标公司股权分散,则只需要较少的成本,甚至5%都有可能实现相对控股,但如目标企业股权集中,则需要较大的投入才能取得控股,这就大大抬高了并购成本。

企业在采取收购策略时,可以通过收购目标企业流通股,也可以收购目标企业增发的股份、配股权或可转换债券的方式。两者策略的资金流向不同,在前一方式下,资金是流向企业股东,后一种方式下,资金是流向企业。这样在后一种方式下,如能因此取得企业的控股权,则企业所支出的资金仍能掌握在手中。当然,在实际并购中,要取得控股地位,仅购买股份或债券是远远不够的,实际上是通过两者并举的方式以取得足够的股份形成控股。

二、购买资产与收购股权策略

对企业并购来说,股权买卖是通常采用的方式,但是对于中小企业来说,许多时候并购仅仅是为了获取目标企业的资产,从而实现其经营目的,从这个角度考量,购买资产也就达到了控制企业的目的。比如一家企业可能经营的就是一个商场,那么购买该商场的产权,实际也就实现了对企业的并购。

中小企业采取购买资产的策略,其考量在于,如果采用收购股权的方式,则目标是定位在将企业做整体收购,虽然企业的资产也因此可以获得,但是企业所承受的债务、契约等也要一并接受,这就是整体收购的弊端。这也就是所称的“或有债务”的风险。或有债务是指目标企业因各种原因承担的将来可能要以资产或劳务偿还的债务。由于信息不对称、财务制度不规范等原因,在并购时未予披露或发现;或虽予以披露、有所察觉,但未引起并购企业足够重视。或有债务将直接影响到并购企业对目标企业的价值评估,并且可能对并购整合及整合后的正常运营产生严重影响,使并购公司由此背上沉重的债务包袱。而购买资产的并购方式,由于其仅对该资产的权属及法律风险负责,其它的风险由此可以避免,也没有“或有债务”的风险。

但从会计角度来看,购买资产策略也存在着一定的财务风险,首先,收购股权可以用累计亏损冲抵利润,这样在并购企业时,可以减少即期所得税支出,这是采用购买资产的方式所无法获得的,其次,收购股权按联营法处理,则不会导致折旧基数发生变动,而收购资产则将导致折旧基数变动,进而影响应纳税所得额,最后,购买资产往往现金支付形式为多,当企业在现金流存在问题时,不宜采用购买资产的并购方式。

三、直接并购与间接并购策略

所谓直接并购或者间接并购方式,是根据并购企业与目标企业是否接触来区分的。直接并购是并购企业直接向目标企业提出所有权要求,并经双方磋商达成协议,完成所有权的转移;间接并购是指通过收购目标企业的大股东或通过设立的子公司收购目标企业,从而取得对目标企业的控制权。目前许多中小企业采用直接并购的策略,往往是考虑间接并购的程序繁琐,且通过投资银行或其他中介机构完成并购交易也会导致并购成本增加。

但直接并购与间接并购相比,存在着较大的风险,一般来说企业因并购产生的风险,都将直接作用于并购方企业。采取间接并购,就可以由并购方企业通过设立子公司或控股公司的方式出面。这样目标企业的或有债务由子公司承担,而不必直接纳入实际并购方的承担范围,且即便并购失败或出现问题,其损失和结果可以限制在子公司范围内,而企业本身不会有大的问题。从程序上考虑,由于直接并购属于重大事项,需要主并购企业股东会批准,召开股东大会,流程必然烦琐,且由于时间拉长,可能造成并购泄密而抬高交易成本,而间接并购作为子公司或控股企业的收购行为,只需要本企业董事会批准即可,从流程来看,反而相对简单。

对中小企业来说,为了并购而采取设立公司的方式,看似麻烦,其实对规避风险则存在着较多益处。

四、清算后并购策略

对经营不善而导致濒临倒闭的企业,一方面应看到企业急于出售而导致价值往往被明显低估,是一个可以大大降低并购成本的有利的时机,另一方面也应看到其中蕴涵的风险。由于并购企业与目标企业信息不对称,往往导致企业对目标企业资产价值和盈利能力难以准确判断,目标企业可以通过虚增资产价值、减少资产减值等方法,增大其资产负债表上的资产数值,致使并购方收购成本增大。对于一些经营存在重大问题甚至濒临倒闭的企业,通过粉饰报表,也完全可以包装得比较完美。且这些企业大多都存在着不良债权较多,违约风险较大。并不能以简单的账面价值来考量企业的真实价值。如果并购方未能对目标企业的真实盈利状况予以掌握,实际上面临较大的并购风险。

对目标企业先清算后并购的策略,能较好的解决该风险问题。通过进入法院监管下的重组程序,能够对目标企业的资产、负债情况以及表外事项有完整的评价,从而测算出扣除清算费用和必要的支出后,能够得到的清偿比例和金额,对目标企业的收购价值做出判断及了解目前企业在重整后,能否通过重整成为一个有利于实现并购价值的企业。这样能够大幅减少并购之后的不确定性因素,使并购企业在系统了解目标企业的价值上做出判断,也能使目标企业能尽快摆脱困境,经营活动正常运转。此外,由于企业可以在拍卖市场竟价收购目标企业,依法可以获得一定的债务豁免,从而避免收购企业负担太重。

但清算后并购策略也存在一定的风险,主要问题就是公开拍卖信息透明,由于竞价者多,也可能因此抬高并购成本。且由于清算程序过长,对企业的资源,比如人才、客户、渠道、声誉等资源都可能因此而受到较大影响,可能因为在并购后需要较长恢复期而丧失价值。

五、剥离后并购策略

对中小企业来说,并购企业的目标可能主要在于其对专业的补充和未来盈利能力。如果目标企业业务较为综合,又不原单独出售其对主并企业来说能实现价值的关键资产,那么对目标企业的完全并购就难以实现企业目标。势必加大并购成本,并影响并购后的重组和整合效果。

从这一角度出发,并购企业对目标企业的关键资产进行剥离,如通过设立新的企业接受该关键资产,再由并购企业与新企业签订并购协议,不失为一种可行的方法。但该方法一般目标企业不容易接受,而往往需要并购企业做出一定的让步,由此通过剥离资产的方式进行并购。

六、过渡式并购策略

企业的估价取决于并购企业对其未来自有现金流量和时间的预测,而目前估价体系的不完善不健全,以净资产价值作为资产或股权转让的价值一直是企业协议收购的惯例,但这种作法没有考虑资产的时间价值,也没有考虑方案整个寿命期间所产生的全部现金净流量。对于中小企业来说,预测不当会产生估价风险。

因此,为了提高并购成功的概率,降低并购风险,往往采取先过渡、后并购的策略。过渡的形式有多种,如先承包、后并购,先租赁、后并购,先托管、后并购,先参股、后控股,先建立战略联盟、后全面合并等。过渡期间,企业可以利用通过彼此合作充分了解目标企业的发展潜力和可能存在的财务陷阱,从而为下一步决定是否并购以及定价提供依据。

第9篇:竞价托管的效果范文

【关键词】问题金融机构;政策演变;救助方式;美日比较

20世纪90年代的金融危机使日本金融业遭受了沉重打击,金融机构背负着巨额的不良债权,大量金融机构破产兼并。日本政府一改以往渐进式改革方式,实施了金融“大爆炸”改革,在处理问题金融机构上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金融机构出现危机的数量增加,美国监管当局在如何处理问题金融机构上也形成一套相对有效的处理方式。在2008年以来的次贷危机中,美国也探索出有效控制风险和处理危机的新手段。

一、美国政府救助危机金融机构的具体方式

1.最后贷款人职能

美联储作为中央银行履行最后贷款人职能,联储可以向会员银行提供临时性抵押贷款,无需国会批准。根据《联邦储备法》规定,在紧急情况下,只要联邦储备委员会七名成员中有五位以上投赞成票,就能授权任何一家联储银行,为任何个人、合伙企业或公司提供任何形式的资金。贷款的利率根据第14(d)条之规定,而只要抵押担保物是任何美联储满意的资产即可。

在2007年的次贷危机中,美联储根据《联邦储备法》的10(b)紧急预防条款条款,通过摩根大通向贝尔斯登提供了一笔为期28天,利率为3.5%的紧急贷款援助。

2.公私合营投资计划(Public-Private Investment Program,PPIP)

在雷曼兄弟破产后,美国通过《2008年紧急经济稳定法案》,授权财政部长建立7000亿美元的问题资产救助计划(TARP)。TARP的核心内容是财政部以发行债券等方式筹集资金,从任何一家受美国法律管辖并在美国拥有相当数量业务的金融机构购买不良资产。其中由财政部、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和美联储公布的“公私合营投资计划”是针对金融机构的不良债权的处理而设计的。

PPIP将有毒资产进一步划分为问题贷款和问题证券,分别加以处理。对于问题贷款,财政部计划将TARP计划中拿出的全部资金的一半归入该项目,并由FDIC直接管辖。财政部与私人投资者按1:1比例出资,共建基金来收购银行业的问题贷款。FDIC为私人投资的融资提供担保,融资杠杆比率最高可达6:1。对于问题证券,财政部计划将TARP计划中拿出的全部资金的另一半归入该项目。财政部与私人投资者按1:1比例出资,并为私人投资者提供与政府出资相同比例的贷款。私人投资者还可以利用抵押证券化资产收购融资工具(TALF)计划来为问题证券计划提供融资支持。

3.公共资金注入

2007年次贷危机中,美国政府根据《2008年经济稳定紧急法案》对若干问题金融机构进行注资。该法案要求财政部公平地使用救助资金,公正进行投资,有义务购买无表决权股权。在救助发生的两天内,财政部必须公布对行动的描述、介入资产数量、资产购买价格以及电子文件,同时财政部的每次行动都必须接受司法审查。2008年10月13日,美国时任财政部长保尔森宣布根据《2008年经济稳定紧急法案》,拿出2500亿美元注资到9家主要银行。

二、日本政府救助问题机构的具体方式

1.最后贷款人——“日银特融”

日本银行在金融危机中发挥最后贷款人职能集中体现在“日银特融”中。日银特融是指日本银行发挥最后贷款人功能,为维持金融体系稳定,根据政府要求对陷入流动性不足的金融机构提供的一种无抵押、无期限的紧急特别融资。

关于日本银行行使最后贷款人职责的法律规定在《日本银行法》、《存款保险法》、《金融再生法》和《早期健全化法》等法律中。

1995年以来,日本银行频繁运用“日银特融”。“日银特融”多用于破产金融机构的特别融资,主要包括两种形式:一是在政府对破产金融机构注入公共资金时,由日本银行为其提供临时性借款,维持破产机构经营活动,如对兵库银行(6120亿日元)等地方中小银行和北海道拓殖银行(26771亿日元)、山一证券(12000亿日元)、日本长期信用银行、日本债券信用银行等大型金融机构破产时均采用这种处理方式;二是提供次级贷款,如为绿银行提供1100亿日元次级贷款的援助。

2.设立债权回收公司(RCC)

根据1998年和1999年的《金融再生法》和《金融早期健全法》,1999年日本仿照美国重组信托公司(RTC)模式设立了不良债权回收公司(RCC)。该机构资本金2120亿日元,由存款保险机构全额出资。

至2010年3月,RCC累计从“住专”承接账面价值4.66万亿日元贷款债权,累计回收3.34万亿日元,回收率为71.8%;从破产金融机构累计收购4.71万亿日元债权,累计回收5.52万亿日元,回收率高达117.1%。根据“金融再生计划”的申请,2001年9月至2005年6月,RCC共从527家金融机构以0.31万亿日元收购本金2.9万亿日元不良债权。

3.公共资金注入

1997年日本金融危机全面爆发,为了解决如何使用公共资金稳定金融市场的问题,日本出台了一系列法律规范公共资金使用。日本使用公共资金解决金融机构不良债权及资本充足率不足的问题,主要是通过存款保险机构购买金融机构发行的股票等方式,对金融机构注入公共资金。

日本公共资金注入制度主要由五部法律构成。作为临时性措施的包括1998年的“金融机能安定化法”,“早期健全化法”,2002年的《关于促进金融机构合并重组的特别措施法》,2004年出台的《为强化金融功能实施的特别措施相关法律》。作为永久性措施的包括2000年出台的《存款保险法》第102条第1款,即金融危机应对第一号措施,即为了金融危机应对,维持信用秩序,存款保险机构可以为接盘金融机构进行增资。

2008年12月,日本修订了“金融机能强化法”实施截止至2012年3月的临时性措施,为金融机构提供资金,并且降低了注资的条件,仅对资本充足率不足4%的国内银行属于“经营不善”原因要求公共资金时追究经营者责任,其余情况一律不予追究。根据本次修订,截止2010年6月,存款保险机构共为13家地方性金融机构注入公共资金3495亿日元。

三、美、日政府救助问题金融机构方式的比较及启示

1.中央银行介入程度比较

日本的日银特融所为流动性不足的金融机构提供的是一种无抵押、无期限的紧急特别融资,而且,日本银行例外的为一些金融机构提供了资本金,与以高安全性资产为担保的常规信用供给相比,这种对问题金融机构实施的无担保贷款增加了回收风险的不确定性,使中央银行存在信用受损的可能性。出资或提供资本金等方式的资金回收优先度低,无法回收资金的风险远远大于贷款。

日本银行在日本存款机构向金融机构提供资金支援或者资本金注入时,经常会出现从日本银行借款的现象,对于日本银行,虽然这部分借款原则上由政府保证,并无坏账风险。但是存款保险机构运用这笔资金进行贷款而无法收回时,最终的损失还是由国民负担。

而美联储为危机金融提供贷款时,均要求严格的担保,而且有高额的惩罚性利率。例如在给美国国际集团贷款时,美国国际集团被要求以其所有资产为担保。这些措施防止了道德风险,增加了被贷款机构的还款压力,也保障了资金的安全性。

2.清理不良债权的方式比较

在对于不良债的清理上,对于是否应动用公共资金的问题,一直存有很大争议。日本在九十年代,成立了债权回收公司,但处理不良债权的进程非常缓慢,1998年日本政府开始通过注入公共资金的方式处理不良债权,处理不良债权的速度才得以加快。本次危机中,即使是一向主张市场化的美国,也投入了大量财政资金处理金融机构不良债。由此可见,在处理不良债的问题上,需要政府主导,才能加速不良债的清理速度,避免金融机构自己处理缓慢而导致危机延续。其次,不良债处理需要政府提供主要的资金,并承担一定风险。再者,不良债的处理也要通过市场的行为,例如美国成立的公私合营基金,资产重组托管公司,日本成立的债权回收公司。

经验表明,银行业不良资产处置问题越主动、进行得越早,不良资产的处置的难度越小、成本越低;反之,对国民经济和银行业的拖累就越大,政府的各种措施就显得极为被动。同时,处理不良资产要有法可依。日本处理银行不良资产之初,在没有制定解决问题的基本原则和框架的前提下,就对问题严重的金融机构施以无条件的注资。直到《金融再生法》出台后,日本才促使不良资产处置从一个由政府主导的、封闭的、限制的模式转向以市场主导的、开放的、自由竞争的模式,从而使清理回收公司可以顺利运作。而本次危机中美国在国会通过《2008经济稳定紧急法案》后才依据法律购买金融机构的有毒资产,并在法律中规定了严格的限制性条件,设置了监督机制,以防范道德风险,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的透明度。

在问题资产的定价上,起初日本的RCC收购价格仅为账薄价格的3%,收购进程缓慢,直到2002年《金融再生法》修订后,才采取了更加灵活的收购价格政策,不良资产的收购才得以迅速进行。在美国上个世纪储贷危机时期,不良资产剥离是在FDIC监管下由RTC决定的,而本次美国的PPIP计划,不良资产的剥离是由银行自主决定的,并由私人投资者竞价购买和负责运营管理,并最终通过市场销售,整个过程运营高度市场化,剥离和处理的价格都是由市场决定的。

3.公共资金注入方式比较

在注资决定上,美国授权财政部长决定或财政部长决定经国会审批,是对金融机构主动进行救助,而根据日本的“金融机能安定化法”,“早期健全化法”等几部临时救助法案规定,资金援助均是在限期内由银行提交申请进行审批后实施的。

在注资的方式上,美国是由政府直接购买金融机构的优先股等,而日本则是政府通过存款保险机构购买金融机构股票,这与长期起来日本存款保险机构的性质有关。

在道德风险的防范上,日本最初并不注重道德风险和资金的安全,导致在救助日本债券信用银行和日本长期信用银行时资金无法收回。在“金融机能强化法”中,规定了严格责任追究制度,但因此导致了申请公共注资的金融机构数量减少。于是,在2008年的危机中,日本不得不修订该法,降低公共注资的条件。而美国一向主张市场化,也更注重道德风险的防范,不但在注资的选择对象上采取不确定的政策,对于接受援助机构也苛以严厉的惩罚措施。

由此可见,在注资模式上,美国的注资制度优于日本,更有利于道德风险的防范,敦促银行谨慎行动,增强公共资金的使用效率和透明度。

参考文献

[1]刘瑞.金融危机下的日本金融政策[M].世界知识出版社,2010.

[2]裴桂芬.银行监管的理论与模式——兼论日本的银行监管[M].2005.

[3]李扬,胡滨.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全球金融监管改革[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相关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