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生物质燃料保障方案范文

生物质燃料保障方案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生物质燃料保障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生物质燃料保障方案

第1篇:生物质燃料保障方案范文

关键词:生物质;电厂燃料;储备

国内生物质电厂历经6年的发展,从最初的谋求稳定运营,到燃料收购体系的完善,再到当前关注燃料的最佳储备,已由当初的粗放经营,逐步深入到持续探索成本控制。

生物质电厂燃料收购和机组运行的平衡已逐步显现规律,如何达到最佳平衡,或者说衡量一个生物质发电项目运营水平的高低,燃料储备是重要的考量因素。换句话说,生物质电厂燃料储备合理,就可以在机组运行降本、燃料收购降本之外,建立第三条重要的降本途径。如何做到合理储备,对于生物质电厂来说,远非统一简单,我们来作一些粗放分析。

一、相比火电,生物质电厂燃料储备的主要考虑因素

两类电厂,燃料储备的根本任务相同,不因缺料而发生非计划停机或限负荷。根本目的也相同,做好储备是最大化降低成本。但有一个最大的不同,那就是品种结构,火电的燃料是煤,虽然每批品质有异,但单一。而生物质发电燃料品质繁多,且品质复杂。

正是由于火电燃料的品质单一化,加之一代代火电人的理论和实践探索,煤的整个管理体系,包括供应、耗用、储存等环节,均建立了相应的标准体系。比如最佳的进煤量、进煤时间,合理的储存周期、储存数量,以及配套的绩效模式,均已有了一套业内公认的公式化、数学模型化的具体量化指标。

再看生物质电厂燃料储备,由于品种、品质繁杂,建立一套标准体系相对要复杂许多,这也正是我们需要积累和完善的地方。加快建立完善生物质电厂燃料储备体系,必须要重点考虑三方面因素:

1.生物质燃料的季节性储备

生物质电厂燃料来自农林生物质资源,通俗讲,地里长的,必然受制于四季变化规律。比如5、6月份,是麦草的收购旺季,元旦前后,是稻草的收购旺季。另外,生物质燃料和传统节日,如春节,关系重大,收购处于淡季。再比如,在夏前的梅雨季节,稻谷加工周期性,等等因素造成生物质燃料的收购不均衡性,相比煤矿而言,工业化和供应链处于极不稳定状态。

2.生物质燃料品质结构

光考虑数量,则远远不够。拿江苏的生物质电厂来说,大部分是软质和硬质并收,既有稻麦草等软质秸秆类燃料,也耗用木屑、树枝、模板等硬质林类品种,还有,进炉前,均需要破碎成型。而这些品种,以及各个品种的整、碎状态,均需要达到一个合理的配比。简单讲,即使某个品种在一定时段,能够做到煤炭一样的储备模型,也不宜单一储备。

3.生物质燃料的热值损耗

煤炭在一定时段内热值下降,后趋稳定,极大地方便了后续的调度和成本核算。而生物质燃料则不然,首先是热值持续下降,且因水分难以标准而易自燃,再者,各个品种的热值下降幅度参差不齐,给整个储备调度带来较大的非控因素。

二、生物质电厂提升燃料储备的主要目的

与火电类似,但实质内容有较大的区别,主要有如下三点:

1.驾驭市场

合理的储备数量,对平抑市场价格,显得尤为重要。火电的年度采购计划性很强,货源地亦具有稳定性,更重要的是合同履约相对到位。再看生物质电厂,供货商俗称“经纪人”,一般多为个体,虽也有主要品种和大客户合同,但实际履约不到位和违约的现象普遍,诚信度相对较差,不按期、按价交付的现象屡屡发生。

基于上述,生物质电厂燃料储备,不能完全依赖于合约计划,只能借鉴火电经验,适度控制库存,而不能照搬火电公式,否则难以驾驭市场,控制价格。

2.储备成本

同样包括资金占用所产生的财务费用以及价格波动的权衡。在火电,由于合约起到至关重要作用,即使价格浮动,也面向整个行业。但在生物质发电行业,个体项目要针对对待,一是库存数量要具体分析,难以统一界定。二是价格波动频繁,幅度较大。需要敏锐的洞察和预测,太保守,失去了下一步调整的机会;太冒进,又难免受制于数量众多的个体供应商。

3.最佳掺配

类似于火电的配煤燃烧,生物质电厂燃料掺配由于品种、品质繁杂,几乎每天要观察、调整。举几个典型的例子,当稻草旺季来临时,要尽可能降低稻草库存,多储备林类品种;在梅雨季节之前,要尽量考虑库内和库外均适合堆放的品种以及比例关系;在春节到来前,要尽量储备碎料,防止因破碎人力短缺,而望整草、整树枝、整模板而兴叹。

总而言之,在考虑总体数量和成本结构的框架下,要细化具体的运行需要,包括发电的离线和在线破碎,方能做到最佳的合理掺配,为运行降本提供保障,这对储备又提出了更高要求。

毋庸置疑,业外人士肯定会发问,生物质燃料变数较多,距离火电的储备理想模式到底有没有接近的可能。回答是肯定的。第一,生物质发电属新兴行业,探讨和摸索是一个必然的过程;第二,我们当下需要不断实践,提供具有说服力的一些典型操作方法,逐步形成一套理论化的标准。

三、提升燃料储备水平的主要落脚点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当务之急,需要生物质发电行业的诸多精英去积累具体的基础数据,概括为三个方向:

1.重视季节性储备实践,尤其是冬季的春节燃料储备

包括稻草、棉秆、稻壳、树枝、模板、树皮、木屑等等品种,要分析因为超出正常的储备数量,对效益产生了哪些影响。拿如东项目而言,曾分别实践了春节前超常储备和常规储备等多种储备模式,从目前初步财务分析看,利大于弊。

但这远远不够,我们要结合火电的常年常态储备,汇总具体的机组运行和燃料采购数据体系,为下一步逐步规范的储备数据提供理论化的参考。比如:价格浮动比例;财务费用;库存天数增加,对运行料耗的影响;储备期后,市场的价格变化和供求数量关系;储备期对全年效益的影响等。尤其是衍生影响。

2.品种的合理储备周期

目前,我们对热值下降、场损有一些支撑数据,但经验占较大比重。对于储多少天,最划算,尚没有成熟的体系数据。

对于季节差价,要充分考虑场损、财务费用,计算性价比;另外,假设价格恒定,也要建立各品种10天、20天、30天等类似的损耗数据,逐步划定哪些属正常损耗,即基于必须适量储备而应承担的场损,哪些属因不合理储备而造成的损耗。如此,不断优化采购的最佳时间和储备量。

3.建立项目公司燃料储备数据库

结合项目情况,拿出一定的人力和物力,重视软实力建设和积累。比如在环比和同比方面,由于价格和数量的变化,对当期的效益影响程度;由于储备政策的调整,对下月乃至全年的影响程度。如此,逐步建立各月份理想储备方案,包括价格、品种、数量,以及整合配套的掺烧要求。理论上是一个考虑保障、考虑市场、考虑场损的最佳成本结合体。

第2篇:生物质燃料保障方案范文

武汉凯迪电力股份有限公司(000939.SZ,下称凯迪电力)正在进行的“华丽转身”,在资本市场上越来越惹人注目。

2月9日,凯迪电力出售武汉东湖高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600133.SH,下称东湖高新)14%股权的议案在股东大会通过,这是为了剥离非核心业务,“集中精力做好生物质发电主业”。此前,旨在为即将上马的7个生物质发电厂筹措资金的18亿元非公开发行议案亦获股东大会通过。

“凯迪电力近期的举措,都在于进军生物质发电领域,成为这一领域的龙头企业。”一位电力行业资深分析师告诉《财经国家周刊》。

凯迪的四次“变身”

生物质发电是指用秸秆、林木废弃物、城市生活垃圾等作为原料的发电方式。

如果近期出台的增发方案顺利进行,凯迪电力将成为迄今唯一以生物质发电为核心业务的上市公司。不过,转向生物质发电领域并非凯迪电力第一次置换主业。

凯迪电力成立于1993年,核心业务为生产火力发电厂的配套设施。1999年,凯迪电力上市,其主业变更为火电厂环保脱硫工程总包,此外,水处理业务亦在公司业务中占一定比例。这可以说是凯迪电力的第一次“变身”。

从2004年起,凯迪电力开始向电力工程承包以及发电行业转型,并于2005年3月受让武汉蓝光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所持有的河南蓝光环保发电有限公司55%股权。这被认为是凯迪电力的第二次“变身”。

由于发电行业垄断性很强,凯迪电力在电力工程承包及发电行业的盈利始终十分有限。2007年3月,凯迪电力公布非公开发行预案,拟受让股东凯迪控股旗下郑州煤炭工业(集团)杨河煤业有限公司39.23%的股权,凯迪电力由此进入煤炭采选业,该交易最终于2008年4月完成。凯迪电力实现第三次“变身”。

时隔不过一年有余,凯迪电力再次谋求“变身”。2009年10月,凯迪电力从控股股东凯迪控股手中收购了9家生物质发电厂,其中包括18亿元增发预案募集资金将投向的7个电厂。

原料难题未解

原料的成本过高,是该行业最大的瓶颈。

宝应协鑫生物质环保热电有限公司(下称宝应协鑫)总经理姜建华说,“原料紧张时,进厂价都超过300元一吨”,同样的发电量,生物质原料的成本“通常比烧煤高出一倍还多”,“而且还有淡旺季,供应量不稳定”。

如何解决原料成本居高不下的难题,成为欲在该领域大展鸿图的凯迪电力必须回答的问题。对此,凯迪电力给出的解决方案“看上去很美”。

根据凯迪电力的增发方案,公司将采取“三级燃料保障体系”。一级是培育碳薪林,二、三级是“直接与农林厂等签订长协+产业工人”。

根据这个体系,碳薪林将为公司提供林木废弃物等原料。电厂则选址在具有充足生物质发电原料的林、农、牧厂附近,电厂将与这些林、农、牧厂签订长期收购协议,以获得稳定的原料来源。

此外,电厂将招聘原料工人(即产业工人),把农民转为合同工,由他们在乡村里帮助收集农业和林业的废弃物,每人每年收购200吨,待遇为约3万元年薪与三险一金的福利保障。

根据长城证券的报告,凯迪电力与全国266个县签署了方圆80公里半径内原料收购的排他性协议,不允许同业入内收购原料。而如果产业工人外运,则运费高昂,对他们来说不经济,这样,凯迪电力的收购成本则能够保证到厂价格低于200 元/吨。

图景虽然美妙,现实却显得更为严峻。

“合同工的招募和管理恐怕就是个大问题。”一位著名券商电力行业资深分析师认为,“仅靠合同,很难限制工人,他们还是有可能违约,或者把原料给其它电厂,或者干脆进城务工。”

一位电厂负责人对此方案算了一笔账:“一个厂一天要将近1000吨原料,一个人一年运200吨,那要招多少人?而且,一个人一年给3万,不就是每吨原料要付150元劳务费吗?进厂价要低于每吨200元的话,和周围的牧场林场签的收购价就要低于50元一吨,可能吗?”

上述分析师对长期收购协议的作用也不看好,他认为,“即使刚开始对方愿意接受那么低的价格,第二、第三年对方也有可能要求涨价,原料对电厂来说至关重要,对供应方来说不过就是不太多的额外收入,谈判起来弱势的肯定是电厂”。

排他性收购协议的作用亦受到一些质疑。专门从事生物质能源研究的丹麦创新中心研究员朱斌认为,发电只是生物质能源综合利用的一种形式,除此之外,生物质还有造纸、做饲料、生产燃料乙醇等多种用途,而焚烧发电,可能是其中成本最高、利用效率最低的方式。对此,河北建投生物的总经理陈国刚也表示认同,“其他综合利用的方式成熟了,同样会与电厂争夺原料,抬高原料价格。”

寄望政策扶持

生物质发电行业目前的盈利状况普遍堪忧。宝应协鑫总经理姜建华说,“目前江苏投产的生物质电厂普遍是亏损的,最好的也不过是微利。”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可再生能源委员会CDM主管王卫权向《财经国家周刊》表示,生物质发电目前技术比较成熟的只有秸秆焚烧发电,盈利情况尚且不佳,其他的诸如垃圾焚烧发电、废弃物气化发电都还在实验阶段,技术上都还未成熟,更不要说盈利了。

“政策扶持是决定因素。”国信证券电力行业资深分析师徐颖真评论说。

生物质发电能够有效解决如何处理废弃物及垃圾的问题,对解决三农问题亦颇有助益。根据宝应协鑫总经理姜建华的估算,一个中等规模发电厂能为当地创造废弃物收集经纪人、加工工人、运输司机、电厂工人等将近2000个就业岗位。

根据已颁布的国家政策法规,生物质发电企业所获优惠包括发电量全额上网、0.35元/度的电价补贴以及增值税即征即退等。地方政府则有“废弃作物禁烧令”、“以秸秆换液化气”等举措鼓励农民将秸秆等生物质原料运送至电厂。

对于能够稳定发电的电厂,联合国清洁能源发展机制(CDM)的碳减排量(CER)补贴也是一笔不菲的收入。

根据CDM,利用清洁能源发电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少于传统的火力发电,这部分减少的碳排放量可获得补贴。目前山东单县、河北晋州与江苏宿迁三个生物质发电企业已获得这种补贴,数额在18-120万欧元不等。

“这么多的补贴和扶持政策,技术成熟、管理水平较好的企业已经开始盈利。”徐颖真认为。

无论是凯迪电力的增发预案,还是长城证券的研究报告,都将国家政策扶持与预期CDM补贴,作为看好生物质发电未来盈利能力的最重要理由。

第3篇:生物质燃料保障方案范文

1、农村能源的地位

农村能源是我国农业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也是国家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2、我国农村居民生活用能现状

2010年,我国农村居民生活用能继续呈稳步增长趋势,农村可再生能源发展迅速。其中,沼气、太阳能热利用和节能炉灶等产品的生产规模和技术水平均已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农村居民生活用能正朝着商品化、优质化的方向发展。

二、政府支持和节能减排促进行业迅速发展

能源问题与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随着减排、低碳发展概念越来越被世界各国所认同。近年来,我国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地区的能源开发及利用,加大了经费的投入,出台了一系列的相关政策和法规,促进了农村能源消费的优化及可持续发展。随着国家《可再生能源法》的修订和实施,我国目前已初步形成了支持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比较完整的法律和政策体系,为推动解决农村能源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保障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

三、沼气产业步入健康稳步快速发展阶段

“十一五”期间,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农村沼气进入了健康稳步快速发展阶段。其中2008、2009和2010年分别投入的资金为60亿、50亿和52亿元,“十一五”期间,中央累计投入农业沼气建设资金共212亿。

随着投资力度逐年增大,沼气建设宏观环境良好,技术创新逐步加强,服务体系进一步扩大,秸秆沼气技术已经成熟并逐步推广,沼气行业已形成完善的工作体系。

四、太阳能热利用产业持续快速增长

太阳能热水器作为农村能源行业市场化程度最高的产业,也是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的主力军。太阳能热水器作为国家家电下乡补贴产品,对推动行业发展,拉动市场,扩大内需,改善民生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2009年太阳能热水器总产量达到4200万m2,比2008年增长30%以上,保有量达到1.4亿m2,已成为国际上太阳能热水器产品制造和应用第一大国。太阳房(含户用太阳房和太阳能校舍)、太阳灶的产量与保有量也逐年稳步增加。

五、秸秆能源化利用技术逐步推广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收入的增加,加快秸秆的能源化转换利用势在必行。近年来,国家先后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法规,加大了对秸秆资源综合利用的扶持力度。

在各项政策推动下,秸秆能源化利用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在秸秆气化集中供气、秸秆炭化、秸秆压块转化应用技术及产业建设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促进我国生物质能生产企业进入良性循环发展状态。

六、生物质固化成型燃料技术逐步完善

近年来,生物质秸秆成型机的生产企业发展比较迅速,据不完全统计约有200家。生产成型机的企业以河北、河南、山东、江苏等省居多,企业数量和产量逐年增加。为了适应市场的需求,很多企业都加大研发和资金投入的力度,相关技术日趋成熟。

七、生物质炉具的推广呈上升态势

生物质炉具行业作为生物质能利用领域的一个分支,是产业化规模最大、商品化程度最高、发展最迅速、技术最成熟、在国际上受到普遍关注的行业。生物质固化成型燃料用于炊事和供暖,是当前替代燃煤的最佳选择,对促进循环经济、建设生态社会、实现低碳经济意义重大。开发高效低排放生物质炉具,可促进农村创新产业的发展,拉动农村经济,增加就业岗位,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八、离网型小型电源建设不断发展一小风电、小光电、微水电

在政府的支持和农村经济发展需求的推动下,小型光伏发电、风力发电和微水电行业从生产企业、营销市场、技术服务网络到产品设备的质量标准和监督体系等,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已逐步发展并初具规模,在新农村电力建设中日益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小型光伏发电发展迅速、产业规模和技术水平都有相应提高。小型风力发电稳步发展,产量不断上升,产品更新换代速度加快。微型水电随着农村电网的逐渐普及,出现了萎缩现象。

九、新型液体燃料的研发和推广继续提高改进

轻烃、二甲醚、醇基燃料及生物柴油等新型液体燃料近年来技术逐步完善,并在工业、交通及中小城镇民用等方面通过试点、示范得到较快发展,取得了明显的节能减排效果。目前轻烃混空燃气应用普及:在全国已有近8~9万户使用。醇醚燃料技术趋于成熟:在民用及工业窑炉上替代柴油或液化石油气,特别是以甲醇燃料替代柴油用于饭店餐饮业,在农用机械及公交车上采用轻烃燃料及醇醚燃料,技术趋于成熟。新型液体燃料的发展对发展低碳能源、推广应用先进的低碳技术,使低碳经济真正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

十、农村能源发展中的问题与障碍

我国农村能源行业取得了跨越式发展,更加受到全社会的关注和支持,在建设中国特色的现代能源产业,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稳定、经济、清洁、安全的能源保障体系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农村能源行业虽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障碍。

1、政策扶持及激励措施的力度不够,缺乏实施细则

世界各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的经验证明,凡是取得可再生能源成功发展的国家或项目,都无一例外地和政府的优惠扶持政策有关。我国农村能源技术仍在成长发展阶段,更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修订后的《可再生能源法》从总体上为可再生能源的产业发展和市场应用奠定了政策基础和发展环境,但体系还不完善,经济激励力度较弱,缺乏相关配套的实施细则和财政扶持、补贴优惠等完善的配套政策和技术规范体系。

2、科技投入和创新能力严重不足

农村能源行业是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的重要部分,是新兴的产业和技术。要获得持续健康发展,赶上世界先进水平,真正融入市场经济,需要大幅度增加科技投入,提高技术创新能力,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和装置的经济性、可靠性和稳定性,提高系统运行和管理的自动化水平。但目前多数农村能源行业的技术开发和科技创新主要依靠企业自身进行,研究和开发的资金投入少,使用分散,缺乏高端科研人才和核心技术,基本得不到国家科研基金项目的支撑,难以在更大范围和更深层次上得到快速突破和发展。

3、标准体系不健全,产业体系薄弱

农村能源制造企业大多基础薄弱,生产工艺落后,质量管理工作混乱,标准、规范和技术要求体系不健全,产品检验手段匮乏,质量难以保证。在现有技术水平和政策环境下,除太阳能热水器有能力参与市场竞争,沼气建设有政府财政投入以外,其它大多数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成本高,再加上资源分散,规模小,生产不 连续等特点,在现行市场条件下缺乏竞争力,产业化、商业化步履艰难。

4、管理服务滞后,市场保障机制和技术服务体系不够完善

农村是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重要战场和应用领域,但可再生能源在农村能源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没有得到足够的认识和重视。长期以来,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缺乏明确和切实可行的发展目标,管理手段仍沿用旧的方式,缺少和市场结合的创新机制。同时,可再生能源资源评价、技术标准、产品检测和认证等体系不完善,人才培养不能满足市场快速发展的需要,没有形成支撑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完善的市场保障机制和技术服务体系。

十一、行业发展对策和建议

1、尽快出台促进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和实施细则

在现有法律、政策的基础上,要以农民生活质量提高、能源结构调整、温室气体减排为宗旨,制定切实可行的扶植政策。抓紧制定和完善各项配套实施细则,形成包括资源调查和开发利用规划、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价格管理和费用补偿、财政扶持和金融优惠等完善的配套政策和技术规范体系,大力支持和指导农村能源健康、快速发展。另一方面要坚持“政府主导、农民主体、项目引导、社会支持、市场推动”的原则,采取各种途径,逐步建立多层次、多方位、多渠道的投入机制。同时,要强化对资金使用的监督管理,努力提高财政性资金的投资效益。

2、制定科学、合理的农村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

科学规划是加快发展农村能源的基础性工作。农村能源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综合性强,要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从综合系统角度来研究未来农村能源的解决方案。加快农村能源适用技术和模式的推广应用,加快建设适合不同区域特点的新农村绿色能源县重点工程建设,为农村能源发展起到应有的示范和带动作用。

3、加强科技创新,为行业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要进一步明确农村能源科技创新重点,努力提高整体科技创新能力,加快先进适用技术研究与推广应用,加强前沿科学技术研发和能力建设。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农村能源产品和工程的质量标准及检测评价体系。通过关键技术突破、多技术集成优化和工程试点示范,实现农村用能清洁化、生产生活废弃物的无害化、资源化,形成“经济、可靠、持续、环保、高效”的农村能源供给环境和质量提高的整体技术能力。

4、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民节能减排意识

农村能源建设是一项涉及农村千家万户的大事,是一件让农民得实惠的实事。农业、农村节能减排工作大有作为,意义重大。各级政府对此应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各种媒体,向社会广泛宣传,提高农村人口对农村能源建设的认识,形成全社会重视农村能源建设、关心农村能源建设、支持农村能源建设的良好氛围。同时,通过激励机制,增强农民发展农村能源建设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营造农村能源建设的良好氛围。促进我国农村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5、强化后续管理,确保农村能源建设效益的发挥

农村能源建设集农业生产、工程建筑、管理服务为一体,建设是基础,管理服务是关键。搞好管理服务既是农村能源建设发挥效益的需要,更是促进农村能源健康发展的前提。目前,农村能源建设问题是沼气和秸秆气化后续服务管理工作,要注重沼气、沼液、沼渣的综合利用,把农村沼气建设与种植业和养殖业发展结合起来,探索产业化运营与物业化服务的新模式,加强农村能源建设和管理等措施的落实,为居民生活提供现代化的绿色能源、清洁能源,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增加农民收入做出积极贡献。

第4篇:生物质燃料保障方案范文

一、问题整改基本情况

我局迅速成立了由局长为组长、班子成员为副组长,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详细的整改方案,把工作任务细化到队室和责任人,全面落实责任制,切实把抓好反馈问题整改作为中心工作,逐条落实、全面整改,确保高标准、高质量、严要求完成整改任务。制定了《县质量技术监督局贯彻落实县2017年度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实施方案》,根据《市质监局关于印发2017年煤炭质量监督性抽查实施方案的通知》(质监发[2017]49号),制定了《县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开展2017年-2018年煤质抽检“冬防”工作的通知》,切实履行质量技术监督环境保护和大气污染职责。

二、中央环境保护督察组反馈意见整改进展情况

一是加强对燃煤锅炉的监管。严把新装燃煤锅炉准入关。认真贯彻执行《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实施意见》及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规章,禁止新建每小时10蒸吨及以下的燃煤锅炉,严把锅炉使用准入关,严格落实“三个不得”监管措施,对不符合要求的燃煤锅炉,不予受理安装告知,不予实施安装监督检验,不予办理使用登记”,

二是全面排查,摸清底数。组织相关股室和业务人员对全县辖区在用生活燃煤小锅炉10蒸吨/小时及以下的承压燃煤锅炉(特种设备)开展深入排查,全面掌握城镇建成区范围内属于特种设备目录的燃煤锅炉企业数量、锅炉型号、锅炉蒸吨数及锅炉设施情况,建立燃煤锅炉台账,做到底子清、情况明。

三是严把新装燃煤锅炉准入关。认真贯彻执行《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实施意见》及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规章,禁止新建每小时10蒸吨及以下的燃煤锅炉,对不符合上述要求的燃煤锅炉,不予受理安装告知,不予实施安装监督检验,不予办理使用登记,2017年3月20日以后,再未受理办理每小时10蒸吨及以下的燃煤锅炉登记使用手续。并不断强化全县锅炉监督管理,确保锅炉安全规范使用。

四是加强部门联动。加强与工信、发改、建设、环保等有关部门的协调和沟通,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做好燃煤锅炉整治、淘汰落后燃煤锅炉工作,对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依法进行查处,确保燃煤锅炉整治到位。大力推广发展清洁能源,结合辖区内供气管网覆盖情况,推广使用天然气、电、生物质成型燃料或其他清洁能源替代原有燃料。

五是加大煤炭产品质量监管。积极协调环保、工信、商务、工商部门对县内所有用煤单位和煤炭经营网点进行摸排,核实煤炭销售企业和常年用煤单位的数量和基本信息,建立台账,分类管理,共排查出煤炭使用单位36家,煤炭经营单位82家,煤炭加工单位1户,尚未投产,建立了相关台账,摸清了全县煤炭企业底数。同时,进一步加大煤炭生产加工企业、流通领域、使用单位入场煤、炉前煤监督检验频次,督促煤炭经营单位认真履行煤炭检测制度,要求每批购进煤炭向供货商索要检验报告,每月组织执法人员采取“双随机”工作方式,对全县重点用煤单位、煤炭经销点进行抽样送检,共开展煤质抽检130批次,合格113批次,合格率87%,将17家抽检不合格的煤炭经营单位移送县工商局进行处理。推进煤炭质量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完善行业禁入和退出机制,提升煤炭质量安全监管,对检测结果进行公开,保障燃煤质量。

三、整改取得的成效

根据《县贯彻落实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反馈意见的整改方案》要求,我局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排查整改,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一是加大了全县用每单位、煤炭经营单位抽检送检力度,保障燃煤质量,煤质检测台账进一步完善,对抽检不合格单位依法进行了处理,有力的杜绝了不符合标准煤炭的使用、销售。二是锅炉使用登记严格落实“三个不得”监督措施,对不符合要求的燃煤锅炉,不予受理安装告知,不予实施安装监督检验,不予办理使用登记手续。不断强化了全县锅炉监督管理,确保了锅炉安全规范使用。

四、向社会公开情况

在政府信息公开网站、单位公示栏及时公开煤炭质量抽样检验结果以及存在问题的整改情况,自觉接受社会各界和群众的监督。

五、下一步工作措施

下一步,县质监局将采取四项措施,进一步强化整改工作。

一是严把新装燃煤锅炉准入关。认真贯彻执行《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实施意见》及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规章,禁止新建每小时10蒸吨及以下的燃煤锅炉,对不符合上述要求的燃煤锅炉,不予受理安装告知,不予实施安装监督检验,不予办理使用登记。

二是加强部门联动。积极加强与工信、发改、建设、商务、环保等有关部门的协调和沟通,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做好燃煤锅炉整治、淘汰落后燃煤锅炉工作,对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依法进行查处,确保燃煤锅炉整治到位。大力推广发展清洁能源,结合辖区内供气管网覆盖情况,推广使用天然气、电、生物质成型燃料或其他清洁能源替代原有燃料。

第5篇:生物质燃料保障方案范文

【关键词】 核能;核废料;新技术;安全处置

自从2011年3月日本福岛核电站发生泄漏事故后,核电的安全问题再次被摆到了全世界面前。不仅是核电站自身的安全保障,在核燃料生产、加工和核反应堆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放射性核废料,也成为各国手中烫手的山芋。

随着世界一次性能源的日益匮乏,多数国家已经把发展核电作为一种替补能源。然而发展核电的重要前提是必须安全处置核动力反应堆产生的大量具有放射性的核废料,尤其是高水平放射性废料的最终安全处置,由于涉及时间跨度大,技术难度高,耗资巨大,而成为核动力工业中尚待解决的科技问题之一。

一、核废料的分类

核废料(nuclear waste material)泛指在核燃料生产、加工和核反应堆用过的不再需要的并具有放射性的废料。也专指核反应堆用过的乏燃料,经过处理回收钚239等可利用的核材料后,余下的不再需要的并具有放射性的废料。

核废料普遍分为三种:一年以内的低放射性核废料;百年以内的中放射性核废料;长期高放射性核废料。前两者主要指核电站在发电过程中产生的具有放射性的废液、废物,占所有核废料的99%,后者则是指从核电站反应堆芯中出来的燃烧后的核燃料,因为其具有高度放射性,俗称为高放废料。

低放射性废物可以在燃料循环的各个阶段产生,例如开采时产生的尾矿以及反应堆运行期的维修工作所产生的废物。在核电站产生的低放射性废物包括核电站维修过程中受辐射污染的工具、废纸以及防护性衣物。低放射性废物的放射性也有差异,某些低放射性废物的放射性并不高于花岗岩等天然物质。

中放射性废物包括后处理及反应堆日常运行过程中所产生的废物。它具有一定的放射性,因此需要在储存和搬运过程中进行屏蔽和隔离。核电站的中放射性废物主要是净化和冷却水过程中所产生的浆液和树脂。其实,中放射性废物中大部份是用于封存放射性废物的混凝土屏蔽物料。

高放射性废物是将乏燃料进行后处理所产生的废物。它含有U-235在裂变后所产生的裂变产物,以及少量在衰变过程中形成的长期高放射性产物。在衰变过程中,铀238、钚239及其衰变产物吸收了反应堆中核裂变所产生的中子,而变成其他放射性元素。这些废物具有高度放射性。从乏燃料中提取之后,它通常需要冷却20至50年。这些废物的产量不多,现暂存在专用设施之内。现行的技术能够将这些物料与玻璃混和后固化,并封存在玻璃之内。封存后的固化废物可以储存在稳定的地质层之内,接受数千年的隔离。这些废物的放射性会随着时间降低,并在数千年后降至天然的水平。

二、核废料的处理

目前,对核废料的处理,国际上通常采用海洋和陆地两种方法。一般是先经过冷却、干式储存,然后再将装有核废料的金属罐投入选定海域4000米以下的海底,或深埋于建在地下厚厚岩石层里的核废料处理库中。为了保证核废料得到安全处理,各国在投放时都要接受国际监督。

中低放射性核废料危害较低,国际上通行的做法是在地面挖深约10—20米的壕沟,然后建好各种防辐射工程屏障,将密封好的核废料罐放入其中并掩埋,相对于地下水的运动,放射性废物的迁移速度慢得多,以至于有些放射性核素在到达生物圈以前,已经衰变到可接受的限值以下,变成对人体无害的物质。这种方法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技术已经十分成熟,安全性也有保障。

高放废料对人体危害极大,其中一种被称为钚的元素,只需10毫克就能致人毙命。这些高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长达数万年到十万年不等,如果不能妥善处置将会给当地环境带来毁灭性影响。生态学家康芒纳指出,一般认为,钚239是核时代众多核材料中最危险的放射性物质,它放射一种特殊的射线—由氦核组成的阿尔法粒子,它非常结实,穿透活组织内相当短的距离即为其所阻停,因其能量释放距离短,作用高度集中,故对细胞组织损害严重。我们知道,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任何办法被证明可以安全地处置这种核废料。

三、核废料处理新技术

经过专家研究和论证,有下面几种方法可进行核废料的处理,但多数有利有弊,仍处于计划和构想阶段。

1、深度钻孔

将核废料埋入地下成为最受推崇的处理方法之一,深度钻孔这一解决方案仍处于计划阶段。深度钻孔的优点在于,可以在距离核反应堆很近的地区进行钻孔,在处理之前缩短了高放射性核废料的运输距离。然而,与将核废料送入太空面临的困难一样,钚回收也是一项挑战。

2、送入太空

如果用火箭把核废料送入太空,穿越太阳系,核废料很难对地球上的生物带来很大威胁。可是这种方法费用极高,而且火箭发射还有失败的风险,所以这种方法只能停留在设想阶段。即使太空发射的安全性达到标准,将来我们也许需要重新找回这些物质。因为钚、铯、锶等本身就是有限资源,如果裂变反应堆技术先进到一定程度,它们会成为燃料。

3、冰冻处理

核废料温度很高。将核废料球放入较为稳定的冰区,如南极和北极的冰盖,它们会随着周围的冰的融化向下移动,上面的融冰则又再次凝固。此方法也有其缺点,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冰区会发生移动,导致放射性物质会像冰山一样在海洋中漂浮。

4、海床下储存

在海洋的大部分区域,海床都由厚重的粘土构成,最适合吸收放射性衰变产物。但违背国际公约。

第6篇:生物质燃料保障方案范文

据了解,沃尔沃集团目前正广泛推行应用于公交车、卡车和建筑设备的第四代混合动力解决方案。沃尔沃卡车也将在第一时间应用该项技术,这将进一步强化其节能、环保方面的优势 。

“我们为重型车辆提供的混合动力解决方案与目前市场已有的解决方案迥然不同。”沃尔沃集团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雷夫・约翰森先生(Mr. Leif Johansson)说, “得益于沃尔沃的规模和资源,我们成功开发了更标准化的平台解决方案,这是使混合动力技术有能力对重型车辆市场造成广泛商业影响的先决条件。”

事实上,自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沃尔沃一直在尝试开发和改良各种混合动力解决方案。早在2006 年 3 月,沃尔沃集团就首次在市场上推出重型车辆混合动力解决方案。沃尔沃的解决方案基于 I-SAM 即“一体式起动发电机”的理念上。这个解决方案基本原理是合理的配置电动机和柴油机并行工作,根据两种动力方式在不同环境下的效率高低在电动机与柴油机之间自动切换,以达到车辆工作效率最大化的目的。与串联式混合动力相比,这种解决方案有效的提高了车辆性能,同时减少了燃料消耗、改善了驾驶特征。

第四代混合动力技术

“这是我们的第四代混合动力技术。”约翰森说,“我们相信,几年之后,使用混合动力技术将不再是某些车辆的专利,而是在大部分的城市公交车和物资配送卡车上得到普及和应用。沃尔沃第四代混合动力技术可以使这种理想成为现实。”

目前市场已有的解决方案所依赖的组件大部分都是专属的,这样不利于车辆的批量生产和生产成本的降低,由此应用了传统混合动力技术的的车辆通常比同样类型车辆在价格上高出很多。相比之下,沃尔沃集团的第四代混合动力技术以适应性平台解决方案为基础,其中包含大量标准组件。适应性平台解决方案的好处在于它可以用于各种不同产品,适应各种用途,这样就进一步提高了产量、降低了生产成本, 为技术的推广创造了可能性。

“沃尔沃认为,为所有种类的重型车辆-公交车、建筑设备、物资配送卡车和长途运输车-开发混合动力技术的前景是光明的。”沃尔沃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对于混合动力技术充满信心。

首辆重型混合动力卡车面市

在本次国际车展上,沃尔沃卡车公司展出世界上首辆重型混合动力垃圾卡车-Volvo FE Hybrid。该卡车于今年 4 月首次亮相,是 Renova 和RagnSells 两家垃圾收集公司在瑞典测试的两辆混合动力垃圾卡车之一。与其他同类卡车相比,沃尔沃卡车应用了最新的沃尔沃第四代混合动力技术,节省燃料20%,并相应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此外,混合动力垃圾卡车使用电动机提供动力过程中完全不会产生尾气,而且噪音极低。垃圾卡车通常是一大早就在密集的城市中心穿梭,因此这些特征对垃圾卡车而言至关重要。

另外,在产品革新方面不得不提的是沃尔沃全球首创的驾驶员警示系统。该系统能够在驾驶员过渡疲劳或者精力分散时发出警示,从而有效地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概率。沃尔沃卡车首席执行官Staffan Jufors先生在国际汽车博览会上强调“20%的交通事故是由驾驶员精力分散造成的,因此沃尔沃驾驶员警示体统在保障驾驶员安全方面将发挥巨大的作用。”

第四代混合动力解决方案的推出对于沃尔沃卡车乃至整个重型卡车行业的发展都具有重大的意义。同时,相信混合动力解决方案将为沃尔沃卡车注入全新的活力,并成为其产品革新和安全驾驶领域的新支点。

据了解,沃尔沃客车公司很快将着手在欧洲推出新型混合动力公交车――Volvo 7700 Hybrid。这种汽车使用沃尔沃集团的混合动力技术,预定 2009 年投产,燃油节省高达 30%。沃尔沃客车公司还将在伦敦对 6 辆混合动力双层公共汽车进行道路测试,这对伦敦混合动力公交车市场未来的发展意义重大。

沃尔沃建筑设备也走在开发混合动力技术的前列。在今年三月美国拉斯维加斯 Conexpo 展会上,沃尔沃建筑设备公司展出了世界上首台混合动力轮式装载机,引起了不小的轰动。这种混合动力系统节省燃料最高可达 10%,这是其在建筑设备市场的优势之一。沃尔沃建筑设备公司也希望能开发出混合动力解决方案,从而进一步减少燃料消耗。 L220F 型混合动力轮式装载机预计 2010年开始上市,2009年将生产若干。

沃尔沃卡车一直在产品革新方面不懈努力,并且取得了显著的成果。沃尔沃集团的最新混合动力车今年秋天将在各种展会与公众见面。

卡车运输面临环境保护和安全意识提高的双重任务,同时还要做到高效运输,沃尔沃卡车如何实现。

安全环保“先峰”

10月9日,在人潮拥挤的广州北京路步行街上,以“环保节油领风尚,安全高效赢未来”为主题的沃尔沃卡车中国安全环保行在此拉开帷幕,停放在步行街上沃尔沃FM和FH两款车的雄姿更让来购物的市民感到非常惊奇。“此次活动并不是以销售卡车为目的,而是在这里与广州的年轻人共享沃尔沃对环保和安全的愿景。” 沃尔沃集团全品牌卡车中国区总裁陆博天(Eric Labat)先生向在现场的观众表明活动的本意。

事实上,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和人们安全意识的不断提高,卡车厂商开始关注环境保护和交通安全。“品质、安全、环保”一直是沃尔沃卡车几十年来的核心价值。在中国,沃尔沃卡车中国安全环保行将持继半年的时间在20多个城市路演,展示沃尔沃卡车在安全和环保方面的杰出成就和行业的风范。广州路演是继沃尔沃卡车中国体验之旅上海站成功举行之后的又一次。现场精心安排的环保打击乐表演、卡车模拟驾驶以及与环保安全相关的有奖问答等环节也让人们更真切地感受到了卡车安全与环保科技的魅力。

我们也知道,安全目标的成功实现有赖于许多相互作用的因素,比如道路、车辆和人为因素等。车辆技术的开发很重要,但只是实现安全目标的一部分,而且沃尔沃的车辆技术是有目共睹的。广州展示的沃尔沃FH卡车是沃尔沃最畅销的卡车型号,该款配置达到国际顶尖水平,它集成了沃尔沃卡车最先进的安全装备和舒适性设备。巡航定速、电动倾翻驾驶室、车道偏离监视系统、倒车监视器等安全设施最大限度的支持了驾驶员的注意力集中与行驶安全。

沃尔沃FH卡车具有的突出长途运输性能屡受同行赞誉,该系列卡车功能强大、节油并具有出色的驾驶性能,通过它们可以快速、有效地帮助客户完成作业并获得利润,也正是因此,FH成为客户提高物流服务水平和竞争层次的物流装备首选。而另一款展示车辆――沃尔沃FM则是一款为胜任多重任务设计的重载卡车,可满足各种运输需要,具有极佳的行驶和道路适应特性,同时还能有效降低油耗,是有史以来最可靠耐用的卡车之一。陆博天说:“现在我们就在沃尔沃FH里面开会。”

沃尔沃一直为提高道路安全而努力,并且努力帮助道路使用者提高交通风险防范意识。疲劳而注意力不集中的驾驶员对人对己都相当危险,疲劳驾驶是造成卡车单车事故最常见的原因之一。瑞典公路管理局交通安全局长Claes Tingvall教授也表示:疲劳驾驶的问题非常严重,所有道路使用者乃至整个社会都必须积极行动起来解决这一问题。而在2007年,瑞典政府批准了一项特别许可――允许感觉疲劳的卡车司机在高速路上驾驶。这是因为沃尔沃卡车研发的司机疲劳提醒安全系统现已经进入最后阶段。沃尔沃的此项安全功能是基于一个安全系统,这一系统能够监测驾驶员的驾驶方式,如果驾驶员变得精神不集中,车辆的运行模式将产生变化,这时系统就会察觉并提醒司机提高警觉。

而另一项解决方案Lane Keeping Support(车道保持支持)系统则能够记录路标、监控卡车的道路位置,并在车辆无意间偏向时提醒驾驶员。为使驾驶员能够全神贯注于卡车周围的交通状况,尽可能减少盲角和盲点。沃尔沃卡车正在研发多种解决方案利用摄像机和后视镜来提供全方位视野。针对酒后驾车,沃尔沃与ETSC(欧洲交通安全委员会)联合展开了一项名为“安全与清醒”的宣传活动,目的是改变人们对酒后驾驶的纵容态度。自2006年以来,沃尔沃卡车一直为来往于瑞典的渡轮上的运输卡车免费安装车载酒精测试装置。

保护环境已是共识,卡车运输不仅要走 “绿色”道路,还要追逐绿色利润。如何在满足不断增长的交通运输需求的情况下,为客户创造利润的同时,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这也是当今环保的一项主题,沃尔沃卡车公司致力于改善环境,从影响气候的气体排放到工厂废弃物的处理,沃尔沃都积极关注。

沃尔沃卡车开始环保工作由来已久,据沃尔沃研究分析,一辆卡车造成的环境影响中,80%-90%是在使用阶段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燃料消耗和二氧化碳及气体排放物的排放。沃尔沃也尽力避免使用有害物质。多年来,无石棉制动片一直都是沃尔沃卡车的标准配置。 “沃尔沃卡车一直追求品质和环保的保证” ,陆博天表示沃尔沃卡车大约90%的材料都可以重复使用或回收利用,30%的材料都是有回收材料制造而成的。

面对石油的巨大消耗和产量的降低,以及油价的上涨,沃尔沃卡车也在寻找新的替代能源,天然气和沼气就是比较合适的选择。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来,沃尔沃集团已经开始制造燃气发动机了。沃尔沃集团认为燃气将成为未来替代燃料的主要部分。传统的柴油发动机依靠柴油燃料作为动力,尽管石油资源不断萎缩,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它仍将是重载商用车的主要动力来源。沃尔沃正在通过技术改进,研发新型柴油发动机,并且在几年内,氮氧化物和颗粒物的排放量很快将达到可以接受的水平。

第7篇:生物质燃料保障方案范文

1 空气和水的问题

人类要想在月球上生存,首先要解决空气和水的问题。短期的月球任务,如阿波罗登月任务,在月面仅停留3天时间,航天员消耗的空气和水资源比较少,可以用登月飞行器从地面携带的空气和水资源来保障航天员的生活和工作。但是对于中长期的月球任务,由于航天员在月面停留和作业的时间长,消耗的空气和水资源量大,依赖登月飞行器携带的资源或者依靠地面补给的方式就不现实了,需要采用闭环再生和原位资源利用的方式来解决。

2010年印度发射了月球航行1卫星,其搭载的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迷你合成孔径雷达(MiniSAR)装置绘制了从地球看永远处于阴影中的极地月球坑的地图。绘图结果显示,极地月球坑沉积物的雷达特性与冰类似。在分析数据后,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科学团队确定,月球上水冰存在的迹象很明显,目前已发现超过40个小型月球坑存在水冰。这些月球坑的直径为2~5km。尽管冰的总量取决于每个月球坑中冰的厚度,据估计最少也有6亿吨的水冰。这对于希望充分开发和利用月球资源的人们来说是个异常振奋的好消息,因为水冰可以用做航天员未来月球基地任务的自然资源,它在月球上被发现非常诱人。水冰可以净化为饮用水,也可以被分解为氧气和氢气来充当呼吸气体或为飞行器提供推进燃料。

关于空气的再生问题,当前主要的尝试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建立可实现空气、水和食物的循环生产和再利用的完全封闭生态系统;二是设想从月球开采的矿物质中提炼出产生氧气所需的元素,并以此建立稳定的供氧系统。

2 食物和废物处理问题

人类要想在月面上长期生活,就必须要解决自给自足的食物供应和废物处理问题。当前国际空间站上的食物主要依靠从地面进行补给,液体废物,如空气中的水,主要通过抽湿机净化后再转化为可饮用的水,航天员的尿液和汗液也可循环使用。对于固体废物,通常收集后利用货运飞船带回地面进行处理。

对于月球基地,当前广泛关注的是如何在密闭的空间中创造出生物式再生受控生态系统。生物式再生受控生态系统是指利用生物光合作用、升腾作用、微生物的降解作用,生产食物,实现空气和水的净化、处理废物,达到高度闭合的物质循环。在生物生长过程中,需要控制气压、气体成分,温湿度等大气环境,并且实现食品加工和废物处理等。俄罗斯、美国、日本、欧洲空间局及我国均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开展相关研究,并且先后建立了大型综合实验系统。

3 低重力问题

人类要在月面上长期健康地生活,必须要适应月面的1/6g重力环境。与空间站的微重力环境类似,如果航天员长期处在1/6g重力环境下,对其机体的免疫系统影响很大,胸腺及脾脏会产生萎缩性变化,各种免疫细胞的功能都会有所降低;长期处在微重力环境下,还会导致航天员肌肉萎缩、骨质流失、视力下降、生殖系统紊乱,甚至基因发生变化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航天员训练中心的专家们正携手努力,研究可在月球基地上供航天员使用的健康训练系统。航天员只有在月球基地里坚持不懈地锻炼,才能预防空间失调综合症,更好地保持人体心血管、骨骼肌、骨骼的健康,确保能开展月面探测、科学试验及资源开发利用等工作。

4 月尘问题

与空间环境不同,在月球表面覆盖着一层厚10cm左右的细沙,这些沙粒的直径不到0.03cm,这就是月尘。月尘是月球形成过程中由陨石体反复撞击产生的颗粒,主要由晶质颗粒和较大的火成岩碎片、玻璃质碎片及微量金属颗粒组成。月尘颗粒的表面非常锋利、坚硬,且带有静电,带电的月尘由于静电作用可以悬浮于月表上空,形成带电的“喷泉”现象。由于月球的低重力,由着陆器撞击月面、航天员驾驶月球车、发动机羽流喷流激起的月尘可以长期飘浮在空中。

月尘对人体的健康影响较大。月尘中的可吸入颗粒可以导致航天员出现肺矽病,在人体肺部沉积率最高的是粒径为1μm左右的颗粒物,这个尺段的颗粒物是最难清除的。可吸入颗粒的表面经常聚集着各种有毒的物质和重金属元素,不少物质都是致癌的。阿波罗任务航天员在从月面返回登月舱时,虽然用清扫航天服和真空吸尘器等方法尽力清除月尘,但仍然有很多月尘进入了登月舱。执行阿波罗15任务的航天员回来后抱怨说:“登月舱非常脏,舱内漂浮着颗粒物,脱去头盔后闻到有火药味,刺激着眼睛、鼻子和喉咙,只能尽可能躲在航天服中。”由此可见,对于需要执行长期月面任务,进行反复出舱活动的月球基地任务而言,月尘是危害航天员健康的首要问题。

由于月尘表面坚硬且锋利,能磨损舱外航天服、月球车及其他没有密闭的轴承、齿轮和其他机械装置,造成各种机械故障。由于月尘的静电吸附性,可以造成仪器表面被尘埃覆盖,影响仪器的性能,导致灾难事故的发生。因此,月尘是月球基地任务中必须重点关注和解决的问题。

5 热控问题

影响月球的热环境因素主要有太阳直接辐照、月球反照、月面红外辐射及地球反照。由于月球上没有大气的热传递,月球表面昼夜温差极大,在赤道地区白昼温度约400K,夜晚可以降到120K;在太阳无法照射到的阴影区和夜晚期间的月球表面温度为90K。对于月球两极地区,温度始终较低,所以热控难题主要集中在赤道和低纬度等地区。月球一昼夜相当于地球28天,执行长期月球基地任务难免要过月夜,如果月球基地建造在月球的赤道和低纬度地区就需经历较大的温差变化。因此为保证任务的成功,必须对登月舱及月球基地进行热管理设计,提供适宜恒定的温度环境,保证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阿波罗登月舱采用的是一次性消耗的水升华器,它通过控制容器内的压力喷水到热表面,水蒸气排放到空间,从而保持内部冷却回路的工质出口温度。一次性水升华器常用于无人月球车、短期载人登月任务时不失为一项有效的热控措施,但是月球基地任务的月面驻留时间长,采用一次性的水升华器必将大大增加排热系统的质量,难以满足任务的要求。因此有科学家提出采用双级压缩的热泵蓄热技术方案来解决热控的问题,更有学者提出月表1m以下有个恒温层,温度约260K,可用于建造地下式月球基地采用热泵蓄热方案的蓄热层。

6 能源问题

能源问题是月球基地工程面临的另一个重要问题。月球基地在月面上必须有能源动力的支持,才能为月球基地本体、航天员、月球车、各类科学仪器设备和作业工具、通信导航设施等提供基本保障。在空间站工程中,通过采用大型太阳能电池阵技术来提供航天器所需的能源和动力。在短期的载人登月任务如阿波罗计划中,登月飞船采用氢氧燃料电池进行供电。对于长期月球基地任务而言,由于有人的参与,需要生命保障和乘员健康支持系统,月球基地的设备和仪器增多,所需的功率自然加大,因此能源问题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目前学者们考虑有两种选择,一种是采用太阳能供电方案,还有一种就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极力推荐的核能供电方案。

若月球基地采用太阳能电池阵供电,需将月球基地建设在两极,如火山坑边缘的高地地区,保证持续受到阳光的照射,且需考虑如何消除月尘的影响;若建设在赤道及其他纬度地区必须要解决过月夜时的供电问题。因此,核能供电问题受到学者的广泛关注。近年来,又有学者提出采用空间太阳能电站向月球表面供电、月球地热供电等新思路、新方案来解决月球基地的能源问题。

7 辐射问题

空间辐射环境包括空间天然和人工产生的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天然非电离辐射源主要来自于太阳的光辐射和射频辐射,而能对生物机体造成严重损伤的主要来自于空间的电离辐射。月球基地任务中,空间天然的电离辐射源主要包括银河宇宙辐射和太阳粒子事件,人工辐射源是基地中使用的辐射源,包括核反应堆、γ射线高度计和各种空间实验仪器,以及放射性同位素等。空间电离辐射是影响航天员安全的最大威胁之一,主要包括X射线、γ射线、宇宙射线和高速太阳粒子。

在短期载人登月任务中,由于任务周期短,受到空间辐射环境的影响较小;但是在长期的月球基地任务中,受到空间辐射的影响较大,因此,为保证航天员的生命安全,必须进一步增强对空间天气及太阳风暴的预测能力,同时需在月球基地本体外加装电磁防护盾等被动防护设备,也有学者提出采用主动超导磁体在深空太空舱周围形成磁场等主动防护方法,以消除空间辐射环境对航天员和仪器设备的影响。

8 法律问题

第8篇:生物质燃料保障方案范文

关键词: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模式;能源化;经济效益;环境效益

中图分类号:S21 F32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0919001

1 吉林省农作物秸秆资源分布及产量

1.1 吉林省农作物秸秆资源分布

吉林省共有49个县(市),但受到地理、气候等因素的影响,农作物产量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性,中部地区的扶余、榆树、农安、德惠、公主岭、梨树、前郭、长岭等八个县(市)的粮食产量均超过100×104t,其产量占全省粮食总产量接近60%。而粮食产量在50×104t以下的县有14个,其产量仅占全省4.65%。因此,受到粮食产地分布的影响,吉林省秸秆产量分布也具有明显的地域性,中部地区是秸秆主产区,东部与西部地区秸秆产量较小。

1.2 吉林省农作物秸秆资源产量

吉林省主要农作物产量数据来自于《吉林省统计年鉴》(2005-2014),其中豆作物中大豆产量较高,在豆类作物中所占比重较大,将其单独列出,其他豆类作物归入其他豆类,芝麻、向日葵、棉籽、蓖麻等油料作物产量较低归入其他油料作物。2004―2013年吉林省主要农作物产量如表1所示。

由表1可以看到,吉林省主要农作物是玉米、水稻和大豆,尤其是玉米占有主要地位,而其他农作物产量较小。

东北三省农作物耕作条件类似,因此吉林省可比照黑龙江省、辽宁省确定不同农作物的谷草比系数,具体如下表2示。

根据谷草比系数可以估算出吉林省2004―2013年各年秸秆资源潜力,具体如表3所示。很明显,吉林省农作物秸秆资源潜力一直是增加的,为吉林省农作物秸秆开发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储备。

2 吉林省农作物秸秆资源利用状况及潜力

2.1 吉林省农作物秸秆资源利用状况

根据统计资料,吉林省2008―2014年秸秆综合利用率如表4所示。

由表4可以看到,吉林省生物质秸秆资源利用率逐年提高,但仍处于较低水平,即使是2014年也没有达到50%。2011年,吉林省玉米、水稻、大豆等作物秸秆用作农户家庭炊饮燃料和直接废弃燃烧等接近秸秆产量的2/3,用于还田与畜牧饲料的秸秆量占秸秆产量不到1/6,用于工业原料秸秆不足 l%。2013年,吉林省秸秆综合利用率为35%,其中秸秆饲料仅为15.5%,约2/3的秸秆资源被用作农村生活燃料或废弃焚烧;2014年吉林省可利用的秸秆资源直接用于农村生活燃料的占40%。很明显,近几年来吉林省秸秆资源直接用于农户家庭燃料和废弃燃烧一直占有较大比例。

2.2 吉林省农作物秸秆资源利用潜力

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意见》所设定的“到2015年秸秆综合利用率超过80%”目标,结合吉林省政府公布的《吉林省发展生物质经济实施方案的通知》,吉林省农作物秸秆资源利用目标为(综合利用率达到80%以上):转化秸秆2600×104t,生物质资源替代石油1200×104t、煤炭1000×104t、玉米1300×104t,实现CO2、SO2替代减排为7000×104t、23×104t。2014年吉林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仅不足43.5%,与目标80%以上相比,吉林省农作物秸秆资源综合利用具有较大的利用潜力。

3 吉林省农作物秸秆资源能源化综合利用模式及效果

农作物秸秆资源综合利用方向很多,但是较为成熟的是秸秆能源化。因此,根据农作物秸秆资源利用技术的成熟性、技术推广的便利性、吉林省农作物秸秆分布特点,我省资源能源化综合利用方向主要有以下3个方面。

3.1 农作物秸秆发电

秸秆发电是较为成熟的秸秆资源化利用技术。根据吉林省秸秆资源分布特点,可以在吉林省中部地区县(市)布置规模化秸秆发电。按照秸秆资源收集半径,吉林省中部县(市)可以布置总装机规模约1000MW左右的秸秆发电厂,利用秸秆近700×104t。通过秸秆规模化发电,可以获得发电量近55×108kwh,供热量约为2000×104GJ,同时可以获得有机肥原料(主要是秸秆灰)超过19×104t。

3.2 秸秆煤制造

秸秆固化为秸秆煤是秸秆非规模化利用最为有效的利用方向之一,只要秸秆资源密度处于平均水平左右即可进行秸秆固化加工布局。吉林省可以在西部地区县(市)大量布局以自然村为单位的秸秆煤加工厂。在这些地区可以布局秸秆资源利用总规模超过100×104t的各类小型秸秆煤加工企业,可以生产各类秸秆煤(压块、颗粒等)约100×104t。

3.3 村级秸秆气化制造

对于吉林省中东部,由于秸秆资源密度相对较低,布置村级秸秆气化站具有较好发展前景。在吉林省中东部县(市)可以自然村为单位布局秸秆气化站,利用秸秆资源总规模约为50×104t,生产生物质气约为8×108m3。

3.4 吉林省秸秆资源利用综合效果

3.4.1 经济效果

通过上述给出的秸秆资源能源化利用模式的实施,可直接给农民带来收入超过25×108元,间接给农民带来收入超过6.5×108元;替代化石能源超过250×104tce,可以有效缓解吉林省能源供求矛盾。同时,秸秆发电余热既可以为乡镇居民进行冬季供热,也可以为农业冬季大棚供热,实现农业冬季生产,为农民增加收入提供一定的保障。

3.4.2 社会与环境效果

秸秆能源化利用可以有效促进社会就业率的提升。按秸秆发电总装机规模1000MW估算,可以使整个产业链就业岗位增加近38000个;按秸秆固化总规模100×104t估算,在冬季可以临时就地安排农民就业近300万人次,在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有效解决了东北冬季农民劳动力闲置问题,并且对社会治安也起到稳定作用。

从环境角度看,农作物秸秆发电替代化石能源发电,可以替代减排CO2超过700×104t,颗粒物减少233×104t,秸秆固化减少颗粒物排放超过39×104t,秸秆气化减少颗粒物排放接近18×104t;秸秆能源化副产品“草木灰”是优良的绿色钾肥,可以替代我国钾肥进口,降低农作物施肥成本、提升农作物品质、改善因施用化肥所导致的土壤结构;通过农户直燃秸秆量的减少,可以大幅度改善农村空气质量,降低村民呼吸道感染几率,进而减少村民医疗费用支出。

4 结束语

第9篇:生物质燃料保障方案范文

财经界:新能源产业在中国的发展态势如何?

史立山:新能源产业在我国的发展十分迅速。“十一五”期间,我国可再生能源呈跳跃式发展,我国可再生能源年利用量总计3亿吨标准煤,占当年能源消费总量的9.6%。各种可再生资源开发利用规模明显增长,体现了我国可再生能源加速发展的趋势。

“十二五”时期,我国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还将显著上升,可再生能源将发挥调整能源结构、减排温室气体、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将在做好生态保护和移民安置的前提下积极发展水电,充分发挥水电在增加非化石能源供应的作用,按照集中与分散并重的原则,高度重视电网接入和电力市场消纳,继续推进网电规模化发展,提高网电在能源供应中的比重。按照集中开发与分布式利用相结合的原则,积极推动太阳能的多元化利用,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建设大型光伏电站,重点支持与推广与建筑结合的分布式并网光伏发电系统的应用。提高太阳能发电的经济性和统筹各类生物能资源,合理选择利用方式,因地制宜发展生物质能源。

按照2015年非化石能源达到能源消费11.4%的目标以及培育和发展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部署,我国在“十二五”期间将加快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可再生能源产业。

如果说“十一五”是新能源发展的起步阶段,那么,新能源将在“十二五”走向大规模应用,并将更加重视分布式能源的发展。

财经界:新能源的特点是什么,目前开展新能源示范城市评选有何现实的作用?

史立山:新能源具有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大、环境影响小、可永续利用开发的优势。新能源的特点是资源分散,最好是分布式利用发电,过去各地很重视设备制造,也重视大型电站建设,对终端用户主场开拓不够,如果在开发各类发电大市场的同时,能对一些资源丰富的地区,或者对一些有积极性的城市,或者有基础的一些城市,通过制定规划,选择几项优势技术,能够成规模的去推广应用,这样来探讨对新能源进行利用的模式,或者管理特点,对其他的地区起到示范作用。这就是我们开展新能源示范城市建设的初衷。前两年的绿色能源示范县是从解决农村用能的角度进行的,现在是针对城市来做一些示范,提出这样的概念。这里没有非常严格的意义,任何一项技术,只要能形成规模,相对集中,能够起到示范效益的,大家都可以做,所以就提出至少有一两项技术形成规模。如形成上百万平米的热水器的利用、几万千瓦的光伏发电、大规模沼气利用和电动汽车等,如果实现这样的目标,每个城市都可以作为新能源示范城市来申请。但是现在有个难度就是没有政策,只是提出一个概念。首先鼓励各地进行规划,对自己城市的特点分析,到底哪些资源是有优势的,是太阳能好还是风能好,还是生物质的条件好,然后说具备这个条件。第二要有规模目标,不论是太阳能生物质能利用,还是电动汽车、沼气公交车等,都要有一定的规模。比如说燃料生物质颗粒燃料替代城市锅炉,一定要有规模,绝大部分锅炉都要燃烧生物能颗粒,而不是建了一台就可以了。第三,地方要有配套政策保障这些目标的实现,有些需要资金支持,有些需要政策等保障,如城市锅炉要禁燃烧炭等,这需要地方提出方案,大家来讨论,在哪些地方具有示范的条件,所以希望各个地方能结合规划去考量,去实施。实际就是提出了这么一个概念,需要各地创造性的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进行运用。

财经界:财政部和国家能源局目前对新能源示范城市有没有相应的政策支持?

史立山:现在各地都想要政策,希望国家有财政支持,但现在还没有。虽然没有政策,但是国家在倡导,有些地方就会重视,比如你们刚才介绍的云南楚雄市,他们非常重视新能源城市的创建,市长亲自抓,我看就很好。这样能源局和地方就互动起来了。虽然前期没有政策支持,也许随着发展,慢慢就会有政策,比如税收、企业投资等,逐步形成这个气候,这需要一个过程去积累能量。绿色能源示范县也是在公布了名单后跟财政部商量,得到了一定的资金支持。

财经界:新能源示范城市对新能源产业会有怎样的影响?

史立山:新能源城市从长期来看是个发展方向。比如说这个城市将来就不烧煤了,用风电、用太阳能发电、太阳能供暖,公交车用沼气来代替天然气。就当前来讲,核心是需要应用。如果所有的建筑,都用新能源发电。可再生能源的发电量就增加了,部分新能源产业就能带动起来,新能源市场就兴旺了,新能源设备才会真正形成市场,如果没有大规模的应用,你的设备将来去卖给谁呢?当下中国光伏产业遭遇困难,就是这个产业的市场基本都在国外,现在欧美经济危机,产品出不去,问题就暴露出来了。如果中国城市的新能源市场真正建立起来了,新能源企业的发展才会健康长久。

财经界:目前新能源产业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哪些?

史立山:目前我国新能源的发展总体是健康的,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现在50%以上的城市都在做新能源产业,包括多晶硅的生产,太阳能电池的生产等等,但是推广应用做的不够。很多地方都去投资搞设备,进行零部件生产,单纯卖产品。但新能源应用却重视不够。如果这种趋势这样发展下去,新能源产业就无法真正形成和发展。

财经界:现在新能源的发展不均衡,如何有效合理的来推广分布式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