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财务预警功能范文

财务预警功能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财务预警功能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财务预警功能

第1篇:财务预警功能范文

关键词:证券公司;失败预警;财务指标

中图分类号:F830.91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674-2265(2011)01-0076-05

一、引言

自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以来,贝尔斯登、雷曼兄弟、美林等著名投资银行的倒下,使得美国次贷危机迅速演变为传染遍及主要发达国家的金融危机,进而导致全球经济危机,重创了全球经济。而证券公司的财务危机并非瞬间所致,都经历了一个渐进累积转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各种导致危机的因素都将直接或间接地通过一些敏感性财务指标反映出来。所以找出对证券公司失败有预警能力的指标尤为重要。目前,专门研究证券公司财务指标的文献极少。数量本来就很少的证券公司失败预警研究文献虽然不可避免地要涉及证券公司的财务指标,但是基本都没有全面分析、考察各个财务指标的失败预警能力。本文将在对主要的一般企业失败预警模型和证券公司失败预警模型所涉及的财务指标进行全面梳理的基础上,结合证券公司的特点设计出一批新的财务指标。然后对这些财务指标的失败预警能力进行实证研究,从而明确证券公司的哪些财务指标具有较好的失败预警能力。

二、公司失败预警模型中选取的财务指标

在公司财务失败预警文献中,无论运用何种方法建立模型,财务指标作为分析的基本要素是必不可少的。Beaver在1966年选择了总负债/总资产、净收入/总资产、现金流/总负债等变量,最早采用了单变量分析法进行企业财务失败预警研究,开创了运用财务指标进行企业财务困境预测研究的先河。后来,公司失败预警研究在全世界范围蓬勃展开并产生了大量的企业失败预警研究的文献,但其中对一般公司的研究较多,对于金融类公司尤其是证券公司的研究较少。

国外证券公司失败预警的代表性研究是1976年Altman和Loris发表的论文。文章所选取的指标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传统财务指标,如盈利性指标、流动性指标、杠杆类指标等。二是能够代表证券行业特征的指标,如次级债占股东权益的比率等。三是寿命、组织形式等非财务性指标。文章根据数据完整性和可靠性并运用系统选择技术对变量的判别能力进行评估后,最终选择了6个指标:(1)反映盈利能力的净利润/总资产;(2)反映财务杠杆水平的(总负债+次级债)/权益;(3)反映公司总资产结构流动性的总资产/调整净资本;(4)(期末资本一资本附加)/期初资本;(5)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风险的加权寿命;(6)涵盖十个元素的综合指标,这十个元素包括反映盈利能力的指标、对资本短缺和破产较敏感的指标,反映寿命以及报告及时性的指标。

国内对证券公司失败预警最早的研究是合肥工业大学――国元证券课题组(2005)发表的《证券公司失败研究》,课题组运用Logit回归分析模型建立证券公司财务困境预警系统,但未得到理想结果。李涛(2008)选取了流动资产/流动负债、总负债/总资产、净收入/股东权益、净资本/总负债、(手续费收入、自营证券差价收入、受托资产管理收入和证券发行收入四项占营业收入的比例的平方和)、上述四项收入之和占营业收入的比例、(自营证券+受托资产)/总资产等指标进行了研究。王晓燕(2009)利用非参数检验、相关性检验、逐步判别分析等方法对36个财务指标进行了筛选,最终选择5个变量即流动负债/总资产、营业收入/总资产、自营股票/自营债券、(代买卖证券款+受托资金)/净资产、净资本/总负债进行了建模研究。

Dimitras(1996)对1932―1994年的47篇公司失败预警研究文献进行了归纳总结,他指出公司失败预警模型的建立是以公司的财务状况为依据的,而公司的财务状况又是以公司的财务指标体现出来的,统计出了47篇文献所建立的56个模型中18个最常使用的财务指标。

但是Dimitras的研究只是针对一般公司,排除了针对金融类公司失败预警研究的文献,我们对Dimi―tras所做的研究进行了补充,统计了包括证券公司在内的金融类公司失败预警研究文献和1995-2009年一般公司失败预警研究文献,考察了14篇文献建立的17个模型。最终统计出包括Dimitras所做研究在内的6l篇文献所建立的73个模型中最常使用的财务指标(见表1)。

可以看出,在众多文献所使用的财务指标中最重要的是反映公司清偿能力的指标,如营运资本/总资产、总负债/总资产等。其次是盈利能力指标,因为盈利能力是一个公司赖以生存的资本。除上表中所列的指标外,金融类公司中常用的指标还有资本充足率,营业收入/营业支出等反映金融类公司特有风险的指标,由于专门针对金融类公司的研究比较少,所以未能在表中体现出来。

三、证券公司财务指标的设计与选取

在选取反映证券公司财务状况差异的指标时,一方面,我们借鉴了文献中被广泛应用的财务指标。另一方面,通过深入剖析证券公司失败的原因,有针对性地设计了一些能够反映证券公司业务特点和风险状况的指标。比如,与工商业企业不同,证券公司财务报表含净资本计算表。净资本是根据证券公司的业务范围和资产流动性特点,在净资产的基础上对资产等项目进行风险调整后得到的综合性风险控制指标。基于这一点,本文设计了净资本/总资产、净资本/总负债等指标以反映证券公司的资本充足性和资产流动性状况。此外,我们还参考了中国证监会颁布的《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指标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中的监管指标。最后我们选取并设计了反映偿债能力、财务杠杆比率、盈利能力、管理效率和发展能力等方面的22个财务指标,和2个非财务指标比例年限AGE、综合指标Composite(见表2)。两个非财务指标均取自Altman在1976年发表的文章,AGE是与该公司经营年限相同的失败公司占与该公司经营年限相同的所有公司的比率。反映公司在证券市场上的经营经验。综合指标的选取则在借鉴Altman综合指标构成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情况选取了如下六个定量指标:“成立年限《5=1”,“自营差价收入

四、证券公司财务指标预警能力的实证分析

针对选取和设计的24个变量,我们结合证券公司实际情况对其预警能力进行了横截面和纵向时间序列分析。首先在横向上,2001到2005年间,我国证券市场一直处于熊市中,证券公司所面临的外部环境并没有发生大的改变,所以2004年到2006间被处置的证券公司所面临的宏观经济条件以及证券市场背景是相近的,年度之间的经营成果具有一定的可比性。我们选取了24家在2004年至2006年期间失败的证券公司和依据按报表时间和资产规模原则配对的24家健康证券公司,根据2003年至2005年的财务数据进行配对研究24个财务指标变量的区分能力。

样本配对坚持按报表时间和资产规模的原则,原因有两个:一是不同的时间证券公司所面临的证券市场背景是不同的,所以配对样本采用同一年度的财务报表使数据更有可比性:二是证券公司的规模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公司的经营绩效,按资产规模配对可以减少规模差异的影响。

在进行组间差异性检验之前,我们先做了各指标的分布检验,SAS软件的统计结果显示,大多数指标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原假设(服从正态分布)未能通过检验。鉴于此,我们运用SAS9.0 NPARIWAY过程对24个变量指标的组间差异进行了非参数检验。因为相对于t检验,非参数检验方法对总体分布不作严格规定,统计量计算不依赖于总体的分布类型,易于对各种设计类型资料进行假设检验。SAS软件中提供的NPAR1WAY过程是单因素的非参数方差分析过程,将两组数据统一按数据大小排队后编秩,用各组秩和进行检验,推断两样本所代表的总体有无差别,即组间是否存在差异。检验结果如表3。

可以看出,24个指标中有13个指标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差异性显著,而其中10个是在1%的水平下显著,说明变量在两组间存在显著差异。经过以上分析,按1%的显著性水平以及数据的可得性,我们得到了10个对证券公司所承受财务风险有针对性且区分能力较好的指标。下面我们再对这10个财务指标的平均值进行统计意义上的描述,进一步研究这些变量在失败组与健康组之间的差别。

从表4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初步的结论:(1)平均而言,健康证券公司流动性和资本充足率均远远优于失败证券公司,相关同类指标给出了一致的结论。(2)平均而言,健康证券公司有较低的财务杠杆。(3)平均而言,健康证券公司盈利性好于失败公司,但两类证券公司净资产收益率均值都为负值,反映了2003―2005年整个证券行业盈利性不强的现实。同样,两类公司的成长性也呈现类似的特征。可以看出,以上分析结果均符合我们的预期,也与经济理论相吻合。

纵向上,我国证券市场继2001年至2005年熊市之后,2006年、2007年迅速高涨,2008年又大幅下跌。证券市场的这些变化对证券公司产生的影响将会通过敏感的财务指标体现出来。鉴于此,我们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国内6家上市的证券公司,长江证券、东北证券、中信证券、海通证券、国元证券和海通证券,从纵向上考察所筛选出的三个方面10个指标2003年至2008年的变化趋势,各指标变化情况如表5所示。

将10个变量分成三类来考察分析:(1)偿债能力,从上表可以看出六家公司各偿债能力指标在近几年的变化趋势大体相近,2003―2005年证券市场低迷期,偿债能力下降处于较低水平,2006-2008随着证券市场的复苏,各公司偿债能力上升且2008年的熊市对各偿债能力指标的影响不大。单就某一公司而言,证券公司反映偿债能力的各财务指标走势基本一致。(2)盈利能力,各家证券公司的盈利能力指标走势基本一致。2003至2005年,证券市场不景气,证券公司盈利能力较差。随着2006、2007年证券市场牛市到来,证券公司的盈利能力大幅上升,而接踵而来2008年的熊市,证券公司的盈利能力又大幅下降。就某一公司而言,证券公司反映盈利能力的两个财务指标走势基本一致。(3)抗风险能力,从总体上看各公司的抗风险能力大体一致,就某些单一指标而言各公司的抗风险能力相差不大并且某些公司的抗风险指标走势相近,均是随着证券市场的萧条而下降,随着证券市场的繁荣而上升。

第2篇:财务预警功能范文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汽车生产和销售量常居世界第一,成为了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随着环保意识不断的增加,公众对新能源汽车增强了信心。因此,从财务视角分析比亚迪公司经营现状,并进一步对其进行SWOT分析,提出了战略选择。

关键词:比亚迪公司;新能源汽车;财务能力分析;SWOT分析

中图分类号:F426.471 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2-2272.2017.18.009

收稿日期:2017-07-06

由于人口基数大,我国人均汽车保有量和西方国家有相当大的差距,所以我国汽车消费市场还存在着较大开拓的空间。2014年出台的《关于印发政府机关及公共机构购买新能源汽车实施方案的通知》规定了政府采购的新能源汽车占当年配备更新总量的比例,从政府开始推广和应用新能源汽车。2015年的《关于2016-2020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支持政策的通知》将财政补助对象、产品和标准进行了细化。因此,新能源汽车是未来汽车行业发展的方向。

1比亚迪公司财务能力分析

比亚迪公司从2003年正式进军汽车行业后,由于成本控制的很好,售价定的较低,比亚迪通过高性价比的方式迅速抢占了市场。从创立之初的年销量几千辆,到去年接近50万辆,2016年其新能源汽车销量更是突破10万辆。

1.1偿债能力分析

近5年来,比亚迪的短期偿债能力逐年回暖,但还存在差距。汽车行业流动比率的均值为1.1,速动比率为1.26,比亚迪公司历年均低于行业均值,可见公司的短期偿债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不过,短期偿债指标近5年来上升,有好转的趋势。2012-2015年长期偿债指标逐渐升高,说明公司在前4年采用较高的财务杠杆,快速扩张。2016年有所减慢,但总体上还是远高于行业平均值(见表1)。

1.2营运能力分析

在2012—2016年,比亚迪的营运能力的4项周转率指标与行业平均值比较,其中存货周转率与应

收账款周转率落后于行业平均水平。而总资产周转率

逐年升高,2016年总资产周转率基本和汽车产业整体水平一致(见表2)。

1.3盈利能力分析

2012-2016年,我国2016年新能源乘用车总计328 864台,其中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销售100 178台,所占比例高达30.46%。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盈利能力逐渐显露(见表3)。

1.4发展能力分析

近5年来,比亚迪的发展能力有所波动。在2012-2014年比亚迪投入大量的资金在研发和购进固定资产,导致净资产增长率和总资产增长率逐年提高。而2015年与2016年总资产增长率也达到22.846%与25.618%,这是由于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有了显著提高,进而影响到总资产增长率。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高成长性已经显现,因此比亚迪公司拥有很强的发展能力(见表4)。

1.5杜邦财务分析

比亚迪近年来净资产收益率在逐年上升。从影响净资产收益率的3个指标来看,权益乘数变化不大,而销售净利率和总资产周转率的变动引起了净资产收益率的变化。公司财务指标好转是得益于经营活动收益好转,而非过度使用财务杠杆(见表5)。

2比亚迪公司发展SWOT分析

2.1优势

(1)有雄厚的研发能力和技术储备。身为中国乃至世界的新能源汽车领军人,比亚迪公司具有强大的科研开发能力与创新精神,已经相继开发出一系列领先全世界的前瞻性技术,建立起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全球领先优势。

(2)比亚迪已经树立了新能源汽车的品牌形象,而且在行业中有很强的地位。2016年比亚迪销售新能源汽车突破10万辆,在中国市场上超过30%的份额。

(3)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比亚迪横跨汽车、新能源和IT,依靠着各个领域的技术壁垒,展现出强有力的协同优势。

2.2劣势

(1)汽车制造工艺有待提高。相对于其他汽车厂商,比亚迪公司的汽车制造工艺与经验不能与通用、丰田等老牌汽车厂商相比,有待进一步提高。

(2)公司新能源汽车的成本高居不下,而售价接近成本,利润率低。此外,电动汽车充电难问题未得到实质性解决,大量的公共充电桩急需建造,这需要政府和汽车厂商的一致努力。

(3)电池技术有待进一步改进。

2.3机遇

(1)政府出台了多条优惠政策扶持新能源汽车。节能减排和低碳环保是发展的新方向,不断提高的环保意识和优良的宏观政策环境。

(2)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展现出很大的热情。

(3)随着全球能源危机加重,石油价格将会上下波动,将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与普及。

2.4威胁

(1)新能源汽车产业前期需要大量资金支持,投资时间长,风险较高。目前,新能源汽车市场还处于消费者培养期,规模与燃油汽车相比还存在数量级差距。

(2)比亚迪专攻电动汽车,市场上还存在其他强有力的竞争汽车,尽管被政府列为重点发展方向,但如果其它新能源汽车研发有了重大突破,势必会影响到电动汽车的发展。

(3)即便是电动汽车领域,比亚迪面对的竞争逐渐增强,越来越多汽车公司开始涉足该领域。因此,要想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上大有所为,比亚迪公司要大幅度提高工业制造、设计美感和工艺质量的能力。

3比亚迪公司发展战略选择

通过对比亚迪进行SWOT分析,发现公司的优势大过劣势,机遇大过威胁。因此,建议比亚迪选择SO发展战略——扩张性战略。

首先,坚持新能源发展方向不动摇。现阶段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最佳时刻,不仅因为环保意识的提高,还是国家对汽车行业方向的调整,这都给其发展开创了良好的宏观环境,假如此时比亚迪公司徘徊,不把公司全部资源投入到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中去,必定将会把机会拱手相让给其他公司;其次,比亚迪公司已经进行了大量的前期投入,积累了不少的技术优势,如果此时不能继续乘胜追击,进一步扩大与其他厂商的差距,巩固新能源市场的地位,那将会把前期积累的市场份额付之东流;第三,现阶段的财务困境也是由于处于生命周期的产生期,随新着消费者的习惯培养,整个新能源汽车市场份额扩大,其投入资金产生的无形资产将会转化在更多的新能源汽车上,进而增加主营业务收入,降低资产负债率,减少财务杠杆。

参考文献

1陈柳钦.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持[J].南通大学学报,2010(7).

第3篇:财务预警功能范文

[关键词]中小企业;财务风险;预警

1中小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理论涵义

大量案例表明,陷入经营危机的企业很多是以出现财务危机为前兆的,对防范财务风险来说,一个较新的概念就是财务风险预警系统。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是一个风险控制系统,它利用及时的数据化管理方式,以企业的财务报表、经营计划及其他相关会计资料为依据,对企业的资产、负债情况等进行分析预测,以发现中小企业在经营管理活动中的财务风险,并在危机发生之前以财务指标数据的形式向企业经营者发出警告,督促企业管理当局寻找导致财务风险的原因,采取有效应对措施,防患于未然。

简单地说,中小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就是充分应用企业现有的信息化系统,设置并观察一些敏感性财务指标的变化,对企业或集团可能或将面临的财务危机实现预测预报,同时通过信息系统的运作、分析、预报信息,做出及时有效处理的一种预警系统。

2中小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功能

中小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功能主要有以下4个方面:监测功能、诊断功能、矫正功能和免疫功能。其中前两项功能是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基本功能,后两项功能则属于其衍生功能。

2.1监测功能

对风险预先做出警报和防范是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基本功能。监测就是通过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全过程的跟踪,将企业生产经营的实际情况同企业预定的目标、标准、计划进行对比,对企业经营状况做出预测、找出偏差,进行核算和考核,从而找出产生偏差的原因或存在的问题。当出现可能危害企业财务状况的关键因素时,财务预警系统能预先发出警告提醒经营者早作准备并采取对策。当危害企业财务状况的关键因素出现之时,能够提出警告,提醒企业经营者早日寻求对策,避免风险的发生或减少损失的程度。

2.2诊断功能

诊断功能也是预警体系的重要功能之一。根据跟踪、监测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运用现代企业管理技术、企业诊断技术找出导致企业财务运行恶化的原因,以及企业运行中的弊端及其病根所在。

2.3矫正功能

通过监测和诊断,判断中小企业财务上存在的问题,找出病根后,就可以对症下药,及时更正企业财务管理过程中的偏差或过失,使企业经营恢复到正常的轨道。一旦出现财务危机,经营者就能够阻止财务危机继续恶化下去。

2.4免疫功能

也就是预防功能,通过预警分析,中小企业能系统而详细地记录财务风险发生的原因、处理经过、化解危机的各项措施,以及反馈得到的改进建议,作为未来类似情况的参考借鉴。这样,中小企业就能将纠正偏差与过失的一些经验、教训转化成企业管理活动的规范,避免同样或类似的错误再次发生,不断增强中小企业自身的免疫能力。

3中小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的构建

3.1中小企业建立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可行性分析

企业要采取任何一项措施,都要进行可行性分析。建立财务预警系统,是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更不能缺少可行性分析。

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建立和健康运行,离不开企业完善的组织管理体系和诚信的企业文化的强力扶持。完善的组织管理体系是风险预警系统建立后能够有效运行的前提。诚信的企业文化是风险预警系统得以预报真实财务风险预警信息的保证。

(1)相对完善的组织管理体系已初步建立。我国的中小企业在经过多年市场竞争的洗礼后,其管理者已意识到加强内部组织管理对企业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性。管理者们有的通过加强自身学习来提高企业的现代化管理水平;有的引入职业经理人,对企业进行规范化管理,建立完善的企业内部管理体系;有的企业更是通过导入国际质量管理体系来提升企业的内部管理水平。由此可见,一个相对完善的组织管理体系已初步建立。这一切都将对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有效运行提供保障。

(2)企业内部信息化已比较广泛应用。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已经广泛通过信息化来改善和加强企业的内部管理。中小企业实施的信息化内部管理,为其建立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提供了及时传递预警信息的平台。

(3)诚信企业文化已确立。我国中小企业打造“以诚信立业,以诚信经商”的企业文化有助于提高预警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进而确保预警决策处理的科学性。

3.2中小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建立

建立有效的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是中小企业规避财务风险的有力措施。中小企业建立财务风险预警系统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3.2.1明确财务风险的成因和类型,确定预警范围

中小企业建立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前提是要明确财务风险的成因和类型,以确定预警范围。从我国中小企业所处环境和企业自身的情况来看,其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筹资风险,也就是企业在收不抵支的情况下出现的不能及时偿还债务本息的风险;二是现金流量风险,也就是在特定时日,现金流出量超过现金流入量产生的到期不能偿付债务本息的风险。因此,对于我国中小企业而言,所需防范的主要财务风险是筹资风险和现金流量风险。当然也不能忽视对投资风险、资金回收风险、担保风险、价格风险和汇率风险等的控制和防范。

3.2.2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实现筹资风险预警

中小企业要通过建立一套指标体系进行筹资风险预警。筹资风险预警要结合我国中小企业独特的发展特点和财务风险的现状,通过分析有关财务指标来进行。一般说来,可以从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资产运营能力、企业发展潜力和财务结构5个方面来建立预警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指标虽然可以预测筹资风险,但是企业发生筹资风险主要是由于举债导致的。对于我国中小企业来说,股权性融资方式往往受到限制,因而大多使用债权性融资方式,其债务资本所占比重较高,所以在运用上述指标分析预警的同时,还应将负债经营资产收益率与债务资本成本率进行比对,只有后者小于前者,才能保证到期归还本息,实现财务杠杆收益,避免大规模举债所引发的风险。同时还应考虑债务资本在各项目之间配置的合理程度,考核指标主要有资产留存收益率、长期负债与营运资金比率以及债务股权比率。中小企业只有确定合理的负债比例,形成合理的资本结构,才能提高承受财务风险的能力,促进自身平衡稳健发展。

3.2.3通过编制现金流量预算,加强现金管理,实现现金流量风险预警

现金是企业最重要的流动资产,即使是盈利企业,如果没有足够的现金支付,也可能陷入财务危机。受经济环境影响较大的中小企业,自身的筹资能力往往较弱,资金使用受缺乏现金预算和有效管理等因素的影响,很容易形成现金流量风险。为防范该风险,中小企业应通过编制现金流量预算,合理调度资金,加快资金周转,加强现金管理等途径来实现短期财务风险预警。

为实现现金的动态管理,中小企业应将现金流量、预期未来收益、财务状况及投资计划等,以量化形式加以表达,建立全面预算,预测未来现金收支状况,以周、月、季、半年及一年为期,建立滚动式现金流量预算。由于实际生产经营过程中会因为企业经营活动的不确定性而发生各种各样的情况,所以,现金流量预算与实际情况之间会产生一定的差异。为了保证预算制度的有效实施,中小企业应对预算的执行情况进行全程跟踪监督,不断调整执行偏差,以确保预算目标的实现。另外,现金管理只是一种行为,最终还要体现在企业的财务报表中。中小企业应特别注意诸如现金持有比率、现金短缺率、经营现金比率等现金状况预警的敏感指标,以便及时了解和掌握企业现金流量风险的状况和程度。

3.2.4结合企业的实际状况设立预警指标的临界值

财务预警系统的临界值,是指企业正常运作情况下,有关指标不能突破的数值或临界区域。临界值是判断财务风险的数量标准,临界值的确定是预警系统中最为关键的部分。由于中小企业所处的行业不同,即便在同一行业其经营规模也不同,其财务风险预警的临界值自然也会不同。所以,财务风险预警临界值的确定,不能简单以某行业“平均值”来代替。在确定预警临界值的过程中,企业应综合考虑以下几个因素:企业的历史水平、同行业的平均利润水平、行业内优秀企业的现有利润水平、企业自身的长期规划目标等,据此确定出适合于本企业自身特点的临界值。另外,在确定临界值时,还要体现政策性和科学性,要关注整体性和协调性,要保证可调性和稳定性。

3.2.5预警信号报警与处理机制

在日常财务风险管理中,企业应定期或动态地将预警指标与临界值进行比较,如果预警指标临近或突破临界值,就要根据具体情况发出警报,通过改变财务系统的控制参数和变量,及时调控企业的财务资源分配,使企业财务状况的异常变动状况得到控制,从而使企业财务状况的变动可以始终运行在合理的置信区间内。

中小企业可以通过设置财务风险报警系统来实现对警情的预报。在预警指标超过临界值的情况下发出警报,通知到有关部门和个人。报警方式可以多样化,如用指示灯:红——巨警;黄——中警;蓝——轻警;绿——无警等,也可以用不同的声音来表示危险的程度。财务风险警报发出后,企业就应立即发出财务风险控制指令,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少风险带来的损失。如果企业的财务风险始终很大,就会威胁一个企业的生命。企业要想摆脱财务风险给企业带来的不利影响,就必须预先制订预处理方案,从而削弱风险带来的消极影响,甚至可以杜绝或避免类似财务风险再度发生。

3.3中小企业建立健全财务风险预警机制的配套措施

财务风险预警机制为企业危机的预防提供了保障,但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建立起来以后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采取以下配套措施来完善和确保中小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机制的实施。

(1)树立风险防范观念,强化风险预警意识。树立风险防范的观念和意识是企业财务预警机制得以成功建立并有效运行的前提。所以,中小企业高层管理者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强化风险预警意识,加强风险管理,要使财务管理人员明白,财务风险存在于财务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任何环节的工作失误都可能会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财务管理人员必须将风险防范观念贯穿于财务管理工作的始终,在思想上对潜在的危机保持清醒的认识和高度的警惕。

(2)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确保财务风险预警机制的实施。财务风险预警是以准确真实的内外部信息资料为基础的,有效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一方面能保证企业管理的有序化、财务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另一方面又能为预警提供准确的第一手资料,让企业高层管理者及时掌握真实可靠的财务活动信息,并对收到的预警信号做出相应的对策,将财务预警真正落到实处。目前,我国很大一部分中小企业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如成本核算、财务清查、财务收支等基本制度不健全,或者基本制度虽然健全但未认真执行。因此,为保证风险预警系统的真正实施,中小企业必须建立和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构造全方位的内部控制体系,堵塞漏洞、消除隐患、防范风险、审慎经营。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企业的财务风险预警机制有效运行。

第4篇:财务预警功能范文

【关键词】电网企业;财务风险;在线监控

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电网企业生存环境将发生巨大的变化,企业的管理理念、方式等都会受到巨大影响与冲击。这种内外动力的共同作用要求电力企业必须不断加强企业内部管理控制,尤其是财务风险监控,以增强企业竞争力,不负国家所托。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一、财务风险的形成

(一)内部环境因素所引起的财务风险

对于电力企业,引起其财务风险内部环境因素主要包括:融资活动、电力营销以及各种投资活动。

首先,在融资活动方面,由于电力企业是资金密集型企业,但是在当前体制下,电力企业一般只能向银行融资或是发行公司债券。资金来源较为单一。在电力企业盈利能力较低的情况下,电力企业只能通过举债维持电力投资,企业效益受国家利率政策的影响很大。由此电力企业融资活动显著影响着其财务风险。

其次,在电力营销环节,由于电力产品面向全社会,产、供、销同时完成,且销售产品不能储存。用户是采取先用电后交钱的赊销方式购买电量,因而电力营销风险比一般企业更大、更复杂。加之旧欠电费清收越来越困难。甚至可能有部分电费完全收不回来。因此。该环节给电力企业带来了很大的财务风险。

(二)外部环境因素所引起的财务风险

影响电力企业财务风险的外部因素主要包括:电价政策变动、资本市场的不发达以及其他外部因素。

电价政策变动对电力企业财务风险的影响也十分显著,由于电力企业提供的产品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公共产品。因此,长期以来,电力企业受国家政策的影响较大。其盈利水平与国家政策直接相关,具有较大的不可控性。所以,电价政策风险是电力企业面临财务风险的最重要风险之一。

资本市场不发达,致使电网经营企业不得不靠向银行大量贷款来实现企业的扩大再生产,筹资渠道单一,是造成电网经营企业资产负债率高的重要原因,也使企业在发展的同时风险也相应地增加。

二、电网企业财务风险控制机制

这套机制可由施控与受控体系。信息收集、传输与反馈机制,风险分析系统,对策制定系统四个部分构成。

(一)施控与受控体系

为使财务风险防范体系分析的功能得到正常、充分发挥,电网企业应建立健全财务风险防范的实控体系即组织机构。鉴于现有研究成果和揭阳供电局的实际调研情况,本文认为可以在众多的组织形式中选择采用“适时启动式财务风险防范小组”的方式。也就是说。在电网企业内部成立财务风险防范小组,该小组成员是由局里的高级管理层,各主要职能部门的负责人或业务骨干组成。因为这些人对企业的经营状况和产生财务危机的原因及过程非常了解。小组成立后,小组成员可定期(如每年或每个季度)对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全面的评价和分析,得出监测结论,制定防范策略。从而能起到部分日常监控的风险防范的功能,防范的可靠性也较高。

(二)信息收集、传输与反馈机制

要能够有效预知企业可能发生的财务危机,就必须建立在对大量受控体系表现的信息的分析基础上。抓住每一个相关的经营波动或财务危机征兆。因此。财务风险防范机制的重要前提是建立灵活高效的信息系统。在这个信息体系中最重要的是要形成信息收集、传输、反馈的完整、快捷的渠道。这个系统应是开放性的,不仅有财务人员提供的财务信息,更有其他渠道的信息,如市场销售部门提供的市场变动信息、生产技术部门提供的成本变动信息、战略管理部门提供的战略调整信息等。这个信息系统还应能提供及时完整的经营资料和数据,使经营者及各部门负责人能以实际经营状况的数据体系。来与财务指标数据相比较。公司要配备专门的人员实施信息收集、处理、贮存及反馈的职能,并为向风险防范系统输送全面、准确、及时的信息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

(三)风险分析机制

对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的定量监测值基本上都可以从对公司现有资料的分析中获得,包括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利润分配表、现金流量表、年度预算、财务状况说明书、各种电力销售收入、购电成本和供电成本明细表等。

财务风险防范体系分析机制包括总体分析和分部门分析。电网企业在设计财务风险分析机制时,要注意将总体分析和分部门分析有机的结合到一起,既发挥总体分析的全局优势,又利用分部门分析细致全面的特点,从而保证企业在分析财务风险时能做到准确周全。

(四)对策制定系统

一套完整的财务风险防范机制。应当能在公司的财务状况出现异常时,找出细节问题,对症下药,采取相应的对策,纠正受控体系出现的偏差,以防止财务状况进一步恶化,保持企业系统运行的预定状态。实现预期的控制目的和目标。风险防范对策的制定是设计企业财务风险防范体系的最终目的。

一般可采取的策略有:

一是建立财务危机预案。作为一家成熟的企业,应当建立比较完善的财务危机对策预案,预案的来源包括公司以前对失误的控制与矫正而制定的对策方案、同行业或相关企业财务危机处理的案例、企业长期使用行之有效的政策及相关经验等。建立明确的、易于操作的财务危机应急预案,可以避免事前无计划、事后手忙脚乱的现象。应急预案的内容与公司的经营特点相关,但一般应当包括:处置危机的目标与原则、与债权人的谈判策略、可供咨询的富有经验的专家和组织、应急资金的来源或渠道、削减现金支出和变卖资产的次序以及授权、操作和决策的程序等。

二是成立财务危机对策制定小组。在财务风险防范系统预报的财务危机情况达到一定程度时,公司应在尽短时间内成立危机对策制定小组,小组应由公司的管理高层直接领导,以日常参与风险防范分析工作的人员和各相关部门的负责人为骨干,必要时应邀请公司以外有经验的专门咨询机构和专家,共同寻找和制定消除危机或使损失减到最小的办法。

三、财务风险预警系统

为了更好地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强化内部风险管理控制,提升企业的应变能力,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财务预警系统已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当务之急。

(一)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建立

财务预警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这种复杂性体现在预警指标的多样性和预警模型的复杂

性,因此必须借助信息技术才能使财务预警工作得以落实。

(二)财务预警信息系统的功能

将财务预警信息系统定义为:以财务信息为基础。以财务指标体系为中心。利用各种财务预警模型,对企业财务状况进行综合分析、预测,以及时反映企业的经营情况和财务状况的变化,并对企业各环节发生或将可能发生的经营风险发出预警信号,为管理者提供决策依据的信息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财务预警信息系统应具备监测功能、识别功能、报警功能和排警功能。

1 监测功能

监测即通过跟踪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收集生产经营信息,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将企业生产经营的实际情况同企业预定的目标、计划、标准进行对比。从而对企业营运状况做出预测,以从中发现产生偏差的原因或存在的问题。在ERP平台上,可以利用ERP系统中销售管理、会计核算、财务管理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等子系统的数据,实现财务预警信息系统的监测功能。

2 识别功能

通过对企业内外部信息的分析和财务指标的计算反映财务风险的先期征兆。对导致财务潜在风险的因素进行分析,并做出提示。财务预警警兆识别功能的实现,需要在信息系统中建设相应的财务预警指标库、预警模型库、警兆定义库、警度定义库等。

3 报警功能

财务预警系统的报警功能是指当危害企业财务状况的关键因素出现时,系统应及时提出警告,提醒企业经营者早日寻求对策,避免潜在的风险演变成现实的损失,起到未雨绸缪的作用。在ERP平台上,企业经营的各项业务数据及财务数据都实时地记录在信息系统的数据库中,财务预警信息系统在获得实时数据的基础上,根据财务预警模型,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做出预警,当达到事先设定的报警值时,就自动进行报警。

4 排警功能

排警即排除警情,财务预警信息系统中针对不同程度的财务危机,预置一些相应的应急对策或思路。一旦系统发出警报。则根据预警信息的类型、性质和警报程度调用相应的对策。鉴于造成财务危机原因的复杂性。财务预警信息系统给出的对策只能是提示性的,如加强对企业资产的管理,特别是对现金、应收账款和存货的管理,避免出现不良管理行为;要求所有者增加资本金投入企业或变现部分资产和转让部分投资,以此调整现有资产存量来增加营运资金;或通过债务重组改变债务结构和减轻债务负担。排警对策应根据财务危机是潜伏期的、发作期的还是恶化期的,分别设定,这样财务预警信息系统才能对出现的财务风险及时提出有效的应对措施。

(三)财务预警信息系统的预警机制

根据现有财务风险预警理论研究的成果。目前的预警模型分为单变量模型和多变量模型。考虑到电网企业作为基础能源行业的特有地位和国家对电网企业的政策及资金支持力度,本文尝试构建一种适用干电网企业的综合预警机制,即在利用z计分模型对县级供电企业财务风险做出宏观预警的基础上。配合预算管理和财务检查,对县级供电企业的核算风险、资金支付风险和预算管理风险进行微观监控,确保县级供电企业的健康发展。

预算执行预警指标:该指标为核心指标,以各县级供电企业的年度预算指标为依据,并将其平均分配至该季度所属各月。该指标确保预算的准确执行,并就异常情况提供报警标准。合理性预警指标:该指标为辅助指标,包括历史同期数据和根据时间序列模型预测的当月估计数。该指标重在分析当月实际发生数是否存在异常波动,并要求各县级供电企业对异常情况在预算执行报告中加以分析。

1 预警指标确定

第一,预算执行预警指标

各县级供电企业的年度预算指标下达后,直接成为预算执行预警指标的年度指标;并将其平均分解至各月,形成预算执行预警指标的月度指标。

第二,合理性预警指标

历史同期数据:指的是同一预算项目在上年同期的实际发生数。当月估计数:分析预算执行月度前36个月的历史数据。利用时间序列模型,计算执行月度的最佳估计数。时间序列模型确定后一般不需变更。但随着预算的执行,需要不断填录预算项目的实际发生数,当月估计数利用更新数据不断滚动预计。

2 预警准则

预警准则是指一套判别标准或原则。用来决定在不同的情况下,是否应当发生警报以及发生何种程度的警报。按照上述规定,预警指标分为预算执行预警指标和合理性预警指标。把预算执行预警指标值的[-3%,3%]设为安全区域,(-20%,3%)u(3%。20%)设为初等危险区域,其余设为高等危险区域。当各县级供电企业的实际发生数落入不同的区域时,该预警指标分别显示为绿色、橙色和红色。

根据警报性质,警报信息于报警当天及时传递给相应的管理层级。绿色警报信息传递给各县级供电企业的预算专责;橙色警报信息传递给各县级供电企业的财务负责人、分管财务局领导和市局预算专责;红色警报信息传递给各县级供电业的财务负责人、分管财务局领导和市局预算专责、财务部主任。

对于黄色和橙色警报信息,各县级供电企业必须在5日内查找警报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

当实际发生数落入合理性预警指标值的[-5%,5%]时,系统无需提示;如果实际发生数超出该区间的,则需将该信息及时传递给各县级供电企业的财务负责人、分管财务局领导和市局预算专责,并在预算分析报告中进行分析。

四、财务风险的在线监控

在线财务控制的特性表现为:快速反应、实时性和适当性、集成性和信息实时共享性。

(一)在线监控机制的快速反应

适时财务监控机制是一个网络信息系统和现代财务管理制度相融合的监控系统,他必须对企业环境的不断变化做出快速的反应,才能不断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在企业管理各层级的决策中需要财务监控系统能及时和实时地提供决策支持信息。企业实时财务监控体系的快速反应强调对企业环境的变化做出敏捷的信息反馈和及时采取纠错措施,它是现代企业生存的基础。

(二)监控和控制的实时性和恰当性

在网络环境下。不同管理层级监控所需的信息可以实现实时和及时的提供。将计算机网络和企业的财务预警系统融合到一起,使计算机能够自动提供实时的监控预警。预警报告可以包括监控内容的图像、声音、数据、控制标准和差异,这种自动预警报告课帮助财务经理和有关管理人员顺利实施适时财务监控,并针对预警报告的内容作出恰当的处理。

(三)适时财务监控的集成性

从快速反应的根本要求和提高监控系统效率的角度来看,适时财务监控系统不是独立于企业业务系统和其他管理系统的运作系统。而应是与企业其他管理系统和业务运作系统有机融合在一起的集成系统。

(四)信息实时共享性

为适应市场激烈的竞争。及时做出反应决策,财务监控体系较为理想的状态是其监控机制能够使每一个监控层级和部门都能够及时而恰当地共享系统的数据和信息,从而为实现监控目标作出卓越贡献。

第5篇:财务预警功能范文

关键词:企业;财务风险;财务预警机制

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推动企业发展能够激发我国经济发展活力,使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财务风险往往存在于企业运营的不同业务环节中,对企业业务活动开展产生深远影响。受外部市场体制和内部管理机制等因素的影响,财务风险发生概率逐渐增加。若企业对财务风险认知不足,未能采用风险管控措施,将会限制企业的发展。企业为实现高效发展,必须重视财务风险问题、积极采取应对措施,以规避风险。财务预警机制是企业管控财务风险的重要机制,该机制主要将企业财务指标体系作为重点,深入分析企业内部各项财务数据信息,挖掘信息背后蕴含的价值,有效识别风险,并进行风险预警,便于企业及时采取措施应对财务风险。企业应重视财务预警机制的构建,使其成为提高管理水平与核心竞争力、占据市场份额的助力。

1企业财务预警机制的概述

1.1财务预警机制的概念

财务预警机制也称企业破产预警机制,主要是利用企业内部各项财务指标,对企业财务状况进行衡量与分析,继而发出财务预警信号,便于企业掌握当前财务工作中的不足,并及时采取措施,优化财务工作。财务预警机制具有良好的检测、诊断等功能。财务预警机制在企业中应用较为广泛,最为常见的使用方法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定性预警,另一种是定量预警。在运营与发展过程中,构建完善的财务预警机制,对企业发展具有推动作用。首先,财务预警机制具有良好的诊断与预测功能,能够及时发现企业财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其次,财务预警机制具有一定的预防功能,能够预防财务风险。最后,财务预警机制具有良好的完善功能,在运行中,企业应结合实际运行情况,不断完善财务预警机制,以更好地适应企业的发展。财务预警机制通常是由多个小部分组成,如财务预警组织机制、财务信息收集与传递机制、财务风险分析系统和财务风险处理系统等。

1.2财务风险预警机制的功能特征

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环节,企业在开展财务管理工作时,构建完善的财务预警机制,不仅能够保证企业生产和运营活动的正常开展,还能够保证企业稳定运行。财务风险预警机制主要具备以下五个方面的功能。1.2.1有效收集不同类型的信息企业在运营过程中,易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政策法律制定、外部市场形势变化等。企业在开展财务管理工作时,积极构建财务预警机制,能够收集较为全面的信息,并对收集到的信息展开分析,从而结合企业内部具体的财务信息,开展风险预测和预警工作。信息收集是财务预警机制的基础功能,也是保证企业正常运转的功能之一。1.2.2全面监管企业的各项财务活动财务预警机制的运行能够使企业结合当前运营情况和战略目标落实情况,调整策略,实现风险规避,保证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财务预警机制的运行,能够实现对企业内部各项财务活动的实时、动态监督,并将目标制定与企业实际运营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出现偏差的原因。1.2.3预测财务风险财务风险预测是财务预警机制中的核心功能。财务预警机制在运行时,能够收集企业内部和外部的多重信息,通过信息深入探析并掌握企业的实际运行情况,发现企业潜在的风险问题,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对企业财务指标的分析,引导企业管理者了解财务风险问题,采取风险管控措施。1.2.4规避风险财务预警机制能通过多重信息分析,及时发现企业运行中的潜在风险,明确风险来源,并将相关信息提供给企业管理者。管理者能够根据相关信息,制订风险管控措施,强化风险处理,提高财务管理水平,最终规避风险,确保企业的正常运营和发展。1.2.5行为规范财务预警机制还具有良好的行为规范功能。它能深入分析企业运营中的财务问题,通过风险识别、预警,消除风险,通过日常工作总结,在企业管理中,将日常工作经验逐步转化为行为规范和标准,继而提升企业风险管控能力,避免企业在运营中再次发生类似问题,保障企业的高效发展。

2企业财务预警机制构成内容以及应注意的问题

2.1企业财务预警机制构成内容

2.1.1财务风险预警分析机制在财务风险预警机制构建过程中,为充分发挥该机制的作用和优势,应当在企业内部设置专门的财务风险预警分析部门,主要负责预警功能管理。同时,还应辅助其他部门,共同推进风险预警工作。企业可引导财务部门与内部审计部门建立协作关系,共同推进预警组织分析工作。预警人员是财务风险预警机制的主体,在机制构建环节,预警人员应充分结合企业发展情况与需求,确保预警机制的构建符合企业的需求。2.1.2信息收集与传递机制信息收集与传递机制是财务预警机制的重要内容。在财务预警机制的构建环节,强化对信息收集与传递机制的构建,能够及时获取企业内部和外部市场的数据信息,通过对海量数据进行分析与处理,能够获取准确的预警信息,为企业财务工作的调整夯实基础。2.1.3高效财务风险评价机制首先,在财务预警机制的构建中,重视对财务风险评价机制的构建与完善,有利于企业及时分析并评价内部财务风险问题,判断财务风险的大小,将更多精力放在对企业影响较大的风险中,以实现对风险的管控与规避;其次,在运营过程中,企业应当充分使用财务风险分析机制,掌握财务风险发生原因及对企业产生的影响;最后,企业可针对不同的风险,采取针对性的管控方案,降低财务风险对企业运营的影响。2.1.4财务风险责任机制企业管理者应重视财务风险管控工作。为提高风险管控质量,促进企业高效发展,管理者可将风险管控责任落实到具体的员工和部门。在此基础上,企业管理者还可将风险管控与员工绩效相结合,制定奖惩制度,充分调动员工参与风险管控的积极性,强化风险管控,从而为企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2.2建立财务预警机制应注意的问题

2.2.1完善企业内控制度企业在构建财务预警机制时,应调整并完善内控制度,发挥内控制度的约束与规范作用,以提高财务预警机制的运行质量。在企业内部,内控制度通常会涉及多个部门,在财务预警机制高效运行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企业可以通过完善内控制度,明确不同部门的职责,有效分工,引导员工相互监督,确保工作质量。2.2.2充分协调不同组织之间的关系在企业内部,为保证财务预警机制的高效运行、提高企业财务管理质量,应摒弃传统的各部门间相互独立发展的模式,引导各部门间建立协作关系,并强化信息交流,增强企业凝聚力,完善财务工作流程,提高财务预警机制的工作质量,从而为企业提供翔实的财务预警信息,便于企业制订风险管控方案。此外,协调不同组织之间的关系,有利于企业使用有限资源,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3企业建立财务预警机制的具体步骤

3.1准确识别企业的财务风险

在构建财务预警机制时,首先企业需要准确识别内部财务风险。在日常运营过程中,企业应加强观察与分析,掌握企业潜在的财务风险。在明确财务风险后,企业需结合多重指标与数据,掌握财务风险诱因,在风险发生前采取措施,以规避风险的发生;其次,企业可对内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等会计资料展开解读与研究,掌握企业可能存在的财务风险,并分析风险发生原因。最后,企业还可通过多重指标间的对比分析,掌握财务风险对企业正常运营产生的影响,从而制订科学有效的风险应对措施。

3.2正确选择财务风险预警指标

正确选择财务风险预警指标是财务预警机制构建的重要内容。首先,企业在构建财务风险预警指标前,应结合企业实际运营情况,分析内部各项数据信息,同时还需要掌握行业发展现状,将分析结果作为基础,以推动财务风险预警指标的科学构建。其次,企业在财务风险预警指标构建中,需要将企业实际情况作为基础,避免出现指标的构建与企业发展不相符的情况,以充分发挥风险预警指标的优势和作用;最后,企业可结合现有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完善指标体系,合理预测潜在风险,以进一步发挥财务预警机制对企业的推动作用。3.3明确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成员为确保预警机制的科学性和完善性,企业在构建财务预警机制时应明确内部主要成员,以推动财务风险预警工作的有效开展。由于财务风险预警工作是一项较为复杂的工作,涉及内容较多,因而对其成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财务风险预警成员应具备良好的专业性,才能开展预警工作。其内部成员主要从企业内部选择,不仅包含企业管理者和财务人员,同时还需要邀请企业各部门管理人员加入。科学合理地选择成员,是实现高效沟通的重要前提。在日常工作中,预警成员可结合预警机制当前存在的问题展开讨论,分析企业存在的财务风险,制订应对方案,以降低财务风险发生的概率。

3.4制订财务风险预警方案

在财务预警机制的构建中,最后一个环节是制订财务风险预警方案。针对可能存在的风险问题,提前制订应对方案,可有效避免出现风险发生后因无法及时应对而导致企业受损的情况。因此,企业应在内部建立财务预警部门,结合企业实际财务状况、现金流量等数据,通过数据分析企业内部经营现状和外部环境。在分析完成后,对比分析结果与财务指标,及时掌握企业内部财务风险,深究风险发生原因,并结合企业情况及发展战略,制订风险管控方案。此外,企业应充分协调不同部门之间的财务关系,为各部门建立沟通渠道,以便信息共享,发挥部门间的协作优势,解决财务风险问题。

4企业财务预警机制的建立路径

4.1树立良好的财务风险管理意识

在企业运营中,财务风险客观存在,无法全面消除。为降低财务风险对企业的影响,企业应构建财务预警机制,及时发现风险并解决。在财务预警机制的构建中,企业应从思想意识层面出发,摒弃传统且落后的管理理念,树立良好的财务风险管理意识。首先,企业需要掌握财务风险的具体成因。财务风险客观存在于企业不同的工作环节中,管理者只有制定科学的财务风险管控措施,才能降低财务风险发生概率,减轻财务风险对企业的影响。企业财务风险诱因存在多样性,若内部环境不完善,财务工作操作不规范,企业整体风险意识不足,就会引发财务风险。新时期,企业应跟随时展变化,积极转变思想观念,同时内部管理者、财务人员均需要对财务风险形成正确认知,增强财务风险识别及防范能力。在日常工作中,企业可深入探究财务风险成因,强化内部管理,降低财务风险发生的概率,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其次,企业需要树立风险意识。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通过开展财务管理工作,能够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促进企业的高效运转。但企业在开展财务管理工作时,受多重因素影响,易滋生财务风险,影响了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对此,企业通过树立风险意识,在日常工作中规范财务操作,强化内控,能够有效规避风险。为引导全体员工形成风险意识,企业管理者应积极转变观念,树立正确风险意识,明确财务风险对企业运营产生的危害,正确认知财务风险,以发挥管理者的引导和示范作用,推动员工观念的转变。此外,企业还应定期组织培训、召开座谈会,鼓励员工积极参加,促使员工更新思想观念,积极参与财务风险管控。由此可见,从思想层面出发,掌握财务风险诱因,树立财务风险理念,是财务预警机制构建的基础。

4.2构建财务预警机制指标体系

财务风险指标是财务预警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在构建财务预警机制时,应重视指标体系的构建。财务预警机制的构建涉及诸多内容,如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构建、财务风险预警指标模糊处理和不同指标的权重确认等。企业在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构建中,首先,需要确保各项指标的科学性与全面性,确保指标符合企业的实际需求,避免指标出现重复、繁杂等问题进而影响财务预警机制的运行质量。其次,在指标体系构建中,应始终遵循构建原则,完善基本指标体系,如企业盈利能力分析、企业偿债能力分析等。若财务指标体系不完善,将会降低财务预警机制的运行效率,难以全面管控企业的财务风险。最后,在指标体系构建中,企业应当突显出现金流量指标体系的作用。现金流量将对企业生存产生直接影响,将现金流量指标作为财务预警体系的重要指标,可及时明确问题本质,助力企业解决问题。

4.3建立健全风险防范预警机制

通过建立健全风险防范预警机制,能够推动企业财务预警机制的构建。首先,企业应逐步完善内控制度。在现代型企业中,内控制度是企业的重要管理制度,发挥内控制度的规范性和约束性优势,能够促进企业治理、内部管理、责任考核和风险防范等工作的融合,推动不同工作间的相互协调与补充,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工作质量。在内部控制体系构建中,企业应重点突出内控作用,对企业内部管理者进行合理分工。在此基础上,完善机构,如审计部门、预算部门等,为内控体系运行夯实基础。例如,企业应积极完善预算决算结构,在董事会下设置预算管理委员会,还可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制定预算管理制度,规范预算的执行。其次,企业应积极完善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将高速发展的信息技术与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相融合,打造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不仅能够提高财务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还能推动财务预警机制的构建。财务风险主要是企业在开展财务活动中因受多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而引发的风险问题。当前,市场竞争十分激烈,企业面临发展困境。为此,企业需将信息网络与风险防范预警机制相结合,以信息技术为依托,发挥大数据技术的优势,构建高效的管理系统,实施数字化管理,及时识别并分辨风险,制订应对方案,打造良好的办公环境。企业可通过大量数据信息分析,明确内部经营波动情况与财务危机前兆,及时预警,以发挥财务预警机制的作用。企业在数据信息分析中,不仅需要从内部出发,还应对外部市场与行业展开分析,并以此为基础,完善财务预警系统,以提高风险防范质量。最后,企业需要做好经营决策工作,管理层在制定战略目标时,针对财务风险,可提前制订应对预案,强化风险管控,将风险预警意识渗透到企业各项管理工作中。

5结束语

新形势下,为从根本上规避财务风险,企业应结合自身发展特点,构建符合企业需求的财务预警机制,通过数据分析,及时发现潜在的风险,并采取应对措施。财务预警机制的建立能够降低财务风险发生的概率,为企业可持续发展助力。

参考文献:

[1]邵蕾.企业财务预警机制构建研究[J].大众投资指南,2021(4):49-50.

[2]高杨.企业财务预警机制研究[J].商讯,2019(28):34-35.

[3]拓步娇.中小企业财务预警机制研究[J].西部皮革,2018,40(24):51.

第6篇:财务预警功能范文

2000年以来,经济与科技迅速发展,世界范围内的竞争日趋激烈。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不但为企业提供了广阔的经营舞台,同时也暗藏了更多的凶险,稍有不慎就可能被卷入失败的漩涡。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各种各样的财务风险随时都有可能发生,有时甚至叫你措手不及。国内外大量的实例表明,陷入经营危机的企业几乎毫无例外地都是以出现财务危机为征兆。企业发生财务危机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既有可能是外部原因,如战争、经济衰退、通货膨胀等,也有可能是内部原因,如企业经营者决策失误、管理失控等,或者是其他的一些特殊原因。但大多数企业的财务危机都有一个逐步显现不断恶化的过程,因此,应对企业的财务运营过程进行跟踪、监控,及早发现财务危机信号,预测企业的财务危机,使企业能够及时应变,避免或减少对企业的破坏。无论对经营者、投资者、债权人、政府或其他相关利益主体来说,建立财务预警系统,对企业财务状况进行预测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另外从宏观经济运行的角度而言,1997年的东南亚引发的金融危机,2000年南美各国的经济危机,还有2007年上半年以来美国次级债风波给全球金融市场造成深远的影响,其影响还将继续存在,甚至有学者认为很可能成为引发一次全球性经济危机的源头,人们开始进一步反思探讨造成这些危机的根源。各项研究表明,除了经济、金融体制和腐败等深层次原因外,引发危机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相关的经济信息不全,缺乏必要的监测和预警机制。因此就宏观经济运行的角度而言,建立一个功能强大的、可操作性强的危机监测预警系统十分必要。

二、上市公司建立财务预警系统与预警模型的综述

1.财务预警系统的含义。预警是度量某种状态偏离预警线的强弱程度、发出预警信号的过程。企业财务预警就是以财务会计信息为基础,通过设置并观察一些敏感性预警指标的变化,对企业可能或将要面临的财务危机实施的实时监控和预测警报。它贯穿于企业的整个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财务预警系统就是以企业财务信息数据为基础,以财务指标体系为中心,通过对财务指标的综合分析、预测、及时反映企业经营情况和财务状况的变化,并对企业各环节发生或将可能发生的经营风险,发出预警信号,为管理当局提供决策依据的监控系统。简单的说,所谓企业财务预警系统是企业预警系统的一部分,是指为了防止企业财务系统运行偏离预期目标而建立的报警系统。从上述的两个对财务系统下的定义中可以看出,财务系统是一个实时监控系统,它不仅仅只是针对财务危机的预警,而是只要企业财务系统运行偏离预期的目标就要报警。

财务预警系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大系统,它主要包括财务风险信息系统、财务风险预测系统、财务风险预警判别系统、财务风险报警系统等多个子系统。

2.财务预警系统的功能。(1)企业财务预警。即财务失败预警,是指通过对企业日常财务运行情况进行连续有效的监测,来防范企业财务恶化给债权人和投资者造成的损失。财务失败预警灵敏度越高,就能越早地发现问题并告知企业经营者,就越能有效地防范与解决问题,避免财务危机的发生。所以,一个有效地财务失败预警系统应具有以下功能:一是预知财务危机的征兆。当可能危害企业财务状况的关键因素出现时,财务失败预警系统能预先发出警告,提醒企业经营者早做准备或采取对策以减少财务损失。二是预防财务危机发生或控制其进一步扩大。当财务危机征兆出现时,有效的财务失败预警系统不仅能预知并预告,还能及时寻找导致企业财务状况进一步恶化的原因,使经营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制定有效措施,阻止财务状况进一步恶化,避免严重的财务危机真正发生。三是避免类似的财务危机再次发生。有效的财务失败预警系统不仅能及时回避现存的财务危机,而且能通过系统详细地记录其发生缘由、解决措施、处理结果,并及时提出建议,弥补企业现有财务管理及经营中的缺陷,完善财务失败预警系统,从而既提供未来类似情况的前车之鉴,更能从根本上消除隐患。

(2)财务预警系统功能。是为了避免财务风险而建立的风险预测系统,它主要应具有以下的功能:一是信息的收集与整理分析功能。系统通过收集与企业相关的各类信息,如产业信息、市场状况、同行业其他企业的信息等以及企业自身的各类财务和生产经营状况的信息,加以汇总整理,进行分析比较。二是危机的预测功能。通过对所收集的各类信息的分析,当发现可能发生的经营风险时,财务预警系统能及时向管理当局发出预警,提醒经营者早作准备或采取有效的策略,避免潜在的风险变为真实的损失。当然企业的财务预警系统只有以上两项功能是远远不够的,当财务状况发生潜在的危机时,一个好的预警系统还应能够及时寻找出导致财务状况恶化的根源,使管理当局能够对症下药,做到有的放矢。

3.财务预警模型的理论研究。财务与会计理论认为:企业的财务报表等所提供的会计信息综合反映了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根据企业会计信息的结构、比率和比较分析可以研究企业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发展能力和资金运营状况等,从而分析企业的安全状况,进而对企业的综合财务状况做出判断。因此,关于财务失败预警研究的主要出发点是会计信息的财务分析。对以上各个方面的相关财务比率的单项和综合研究,也就是企业财务失败预警模型研究的主要理论基础。

财务预警模型由获利能力、偿债能力、经济效率和发展潜力四个模块构建。获利能力和偿债能力是公司财务评价的两大基本部分,而经济效益高低又直接体现了公司的经营管理水平。此外,公司的发展潜力尤其值得重视。在具体预警指标的选取方面,考虑到各指标间既能相互补充又不重复,尽可能全面综合地反映公司运营状况。

4.建立上市公司财务预警系统的意义。我国已经正式加入WTO,全球经济一体化在世界范围内日益形成,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市场运行的风险也在加大。而财务预警系统是以企业信息化为基础,对企业在经营管理活动中的潜在风险进行实时监控的系统。它贯穿于企业经营活动的全过程,并向经营者预先示警。因此,根据企业的经营计划、财务报表以及其它相关财务资料为依据,利用财会、金融、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等理论,采用比例分析、数学模型等方法,发现企业存在的风险,并向经营者示警。它与财务评价系统相互信赖,互为补充。建立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科学的财务监测预警系统,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同时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我国证券市场正逐步走向正轨,证券监管法规的陆续出台也为证券市场的成熟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保证。虽然我国的资本市场在十多年中获得了巨大的发展,但是他存在的问题也是令人担忧的,目前一项科研成果揭示出令人担忧的现状——用国际通用会计准则衡量,我国80%以上的上市公司存在财务隐患;根据中国国情大幅度降低评价标准后,仍有将近20%的上司公司存在较为严重的财务问题。近段时间国内股市的暴涨,市场整体市盈率过高,而上市公司下半年业绩增幅明显放缓,存在相当数量的上市公司,堪忧的财务现状,迫切需要企业建立财务预警系统,作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

5.财务预警模型。(1)Beaver的单变量判定模型。Beaver把财务失败不仅仅界定为破产,还包括拖欠优先股股利、拖欠债务等。他首先以单变量分析发展出财务危机预测模型,使用债务保障率、资产收益率、资产负债率、资金安全率等财务比率分别作为变量对1954至1964年期间的79家经营未失败的公司和79家经营失败的公司进行一元判定预测,发现债务保障率也就是现金流量与总负债的比率财务预测的效果最好。资产负债率次之,并且离经营失败日越近,误判率越低,预见性越强。但是债务保障率用总负债作为基数,虽然考虑了长期负债与流动负债的转化关系,但是总负债只考虑了负债规模,没有考虑负债的流动性,即企业的债务结构,对一些因短期偿债能力不足的而出现危机的企业存在很大的误判性。另外总资产这一指标没有结合资产的构成要素,因为不同的资产项目在企业盈利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是不同的。这不利于预测企业的获利能力是否具有良好的增长态势。后来经过许多学者、专家的研究,认为资金安全率也是一个非常实用的单变量指标。单变量模型的特点是比较简单、易于使用。

债务保障率=现金流量/债务总额

资产收益率=净收益/资产总额

资产负债率=负债平均总额/资产平均总额

资金安全率=资产变现率-资产负债率

(2)Altman的Z值判定模型。美国学者Altman(1968)最早运用多变量分析方法探讨财务预警问题。最初,Altman提出Z值判定模型主要用于计量企业破产的可能性。后来该模型也被大量用作一种方便的对企业综合经营业绩进行评价的工具。Altman曾两次对其模型进行过修订。在1968年间,Altman以1946年至1965年期间提出破产申请的33家公司和相对应的33家非破产公司作为样本,用其多种财务比率拟合出一个多元线性函数方程,求出Z值,对企业的经营状况进行预测或判断。其模型如下:

Z=0.012X1+0.014X2+0.033X3+0.006X4+0.999X5

其中X1=营运资本/资产总额×100,X2=留存收益/资产总额×100,X3=息税前收益/资产总额×100,X4=权益市价/债务总额的账面价值×100,X5=销售收入/资产总额。根据这一模型,Z值越低,企业就越有可能破产。其判定方法如下:一是Z(财务比率均用绝对百分率表示)2.675,企业财务状况良好;三是1.81

三、建立上市公司财务预警系统的必要性

1.市场竞争机制的客观要求。企业作为一个以盈利为目的的组织,其存在的目的和价值就是以其所掌握的经济资源去创造最大的财富,实现资产的不断增值。我国加入WTO后,作为企业改革先锋的上市公司在迎接改革和发展机遇的同时,也迫使其面对更加激烈的竞争,面临新的更大的风险。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始终处在生存与倒闭、发展与萎缩的矛盾中,上市公司必须生存下去才有可能获利,只有不断发展才能求得生存,对上市公司来说,生存是其核心目标。而影响上市公司生存的主要威胁来自上市公司面临的风险和财务危机,因此,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财务预警系统,可以为上市公司的生存提供重要的信息,并对上市公司可能的财务危机加以防范,减少或避免财务危机的出现。

2.上市公司管理层决策的需要。借助财务预警系统,公司管理层能够及时发现公司财务状况的恶化,以及造成公司财务状况恶化的原因,从而能够及时地、有针对性地调整公司的经营策略,扭转公司经营状况恶化的势头,以避免沦为“ST”、“*ST”的行列。另外,公司越早获得失败信号,越可以减少其在会计、审计、律师等方面所支付的费用。

3.保护投资者及债权者利益的需要。对于投资者和债权人来说,可以根据对财务预警指标的动态分析进行正确的投资选择。财务预警系统有助于他们树立正确的投资理念,这将为他们做出正确的决策提供有益的帮助。

4.加强财务监督的需要。建立一套有效的上市公司财务预警系统,将有利于证券监管部门对证券市场实行有效的管理,同时也有助于监管部门制定切实可行的监管政策,从而促进我国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

5.避免财务信息失真的迫切要求。我国尚未建立完备的财务预警系统,公司财务报告中虽然对企业的经营状况及财务信息进行了披露,但财务预测信息可能只是对上市公司历史和现在的财务趋势的简单延伸,一旦公司经营处于非常状况,财务预测披露的信息就可能无法准确反映未来趋势。事实上,上市公司在披露财务预测信息时,往往倾向于好消息,隐瞒坏消息,使得预测失真。因此,财务预测的局限性也迫切要求财务预警系统的建立实施。

四、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预警实证研究

第7篇:财务预警功能范文

【关键词】企业;现金流量;财务预警

财务预警系统,主要是根据较敏感的财务指标所发生的变化,对企业财务方面和经济方面即将面临的困境与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构建财务预警系统,要以企业的信息化创建为基础,和企业相关的财务报表和资料作为依据。由此可见,构建财务预警系统在多数企业管理工作中占据着重要位置,贯穿了企业生产与经营的全过程,有效提高了财务管理效率、加强企业经济效益的推动作用。

一、现金流量对财务风险的影响分析

企业现金流量能反映出真实现金的收入、支出,其中还包括经营、投资等方面。首先从经营角度分析,企业现金收入来源于主要经营的业务,这说明现金收入的质量很高,因为低质量的现金流会造成高质量财务出现风险。其次投资活动的现金流量主要根据企业的发展情况来进行战略决策,不同的现金流量组合表示不同的预警状态,如:公司使用现金流量购买资产,是很正常的经营活动,显示无预警状态。

二、企业现金流量财务预警系统的建立

1.信息子系统

少量数据资料无法对财务预警系统有准确的判断,因此要筹集充足的资料,还将对外部环境等方面数据进行收集,及要包含大量资料的基础上形成一个现金理论数据资料系统,才能对其进行深入分析。整个系统的信息子系统中具有三个子系统:第一,基本检测系统。着重对国家经济快速发展、利率变化趋势等全面进行预测。第二,适时检测系统。是对企业的获利能力、现金流量及其成本费用等各个方面进行实时监督。第三,对系统进行跟踪检测,对财务状况的恶化情况随时有所掌握。

2.财务预警模型系统

财务预警系统中预警功能是最主要的,也是创建系统的最终目的。主要功能包括添加、查询、修改以及删除等,其中使用多模型与多方法进行预警的功能包括:多模型互相比较和选优功能;模型选取与调用、以及预警结果输出等,指标范围的警情界定。在建立财务预警模式时,使产出的现金流量财务预警价值大于成本,这不仅要合适的模型基础,还要鼓励成本和效益原则,才能让企业财务预警的经济性和有效性得到保证。同时,在科学确定指标预警范围内,及时做到维护与更新,保证企业快速发展。

3.财务预警对策子系统

企业现金流量财务预警对策子系统就是预防随时会出现财务危机,则事先做好防御措施。选择所使用的对策,要充分考虑到预警信息的类型、程度与性质,将信息提取输入系统,让系统能自动实行相应对策。现金流量预警信息子系统如出现风险预报,系统自然根据早已输入的信息给予相关对策,当系统都无法进行解决时,专业工作人员便要根据实际情况与系统提示,寻求更加实用的处理方法。

三、现金流量财务预警系统的完善

1.树立正确管理意识

企业财务管理与价值创造具有不可分的关系,它们共同的目标就是企业价值最大化。所以,培养以价值建立为导向的企业现金流量管理意识显得很重要。在多数价值评价指标中,将决定企业的生存与价值创造,也就是对现金流量的评价。现金流量评价的权威性是荣获国际认可的,更是保证企业现金流量财务预警系统的价值。另外,想要不断提高现金流量管理意识和水平,最重要从以下两方面:第一,现金流量的战略性管理,其中包括战略确定、评价、控制及反馈。第二,现金流量的战术性管理,其中包含预算、日常管理与风险预警。企业管理层要建立稳固的现金流量管理意识,让现金管理更加方便,只有保持不败才能获得保证。

2.建立健全管理信息系统

信息在现金流量财务预警中属于最基础的,为了获得更多的信息,对财务预警系统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企业便要创建信息管理部门,配备专业人员。经过收集信息资料等各个操作流程,及时反馈到各个相关部门。在财务预警系统得知信息后,再对信息进行加工,对内部的经营管理和财务信息进行全面考虑,再使用互联网技术获去国际和全球性信息。在这样的工作流程中,才能真正起到财务预警作用,有效提高了预测与分析的准确性。

3.实现财务的动态管理

企业生产过程中不同发展阶段都具有不同的现金流量特征。因为现金流量财务预警系统要采取不同发展的阶段特点实行动态管理,加强财务预警的灵活性、动态性等。在刚开始时候,主要进行筹资活动,企业规模很小与现金流出很多,这就要对流出的资金结构和比重深入分析。成长过程中,企业渐渐开始注重经营活动,虽无大量涉及到投资活动,但处于成长阶段就应该注重分析其成长能力与适应能力。也许会涉及到部分债务问题,因此还要保证偿债能力。在成熟期间,企业基本上不需要进行筹资,增强了投资与经营的比重。这时的收益质量才获得保证。

四、结语

总而言之,当前企业财务管理中,财务预警系统的构建占据着重要的位置。身处于当前激励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只有在不断提高财务预警系统的完善,以及财务管理水平,才能预防企业出现不可收拾的局面,有效增进企业持续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第8篇:财务预警功能范文

本文将财务危机预警系统作为企业公司治理的一个重要部分,从财务危机的定义入手,.剖析了我国企业公司财务预警系统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建议。

【关键词】

财务危机 财务危机预警系统

一、财务危机及财务危机预警系统概述

(一)财务危机

“财务危机”(Financial crisis)又称“财务困境”(Financial distress)或“财务失败”(Financial failure)。国外学者对之有不同的定义。比弗(Beaver)将破产、拖欠股利、拖欠债务界定为财务危机。奥特曼(Altman)将财务危机定义为“企业进入法定破产”。罗斯(Ross)等则认为可以从四个方面来定义企业的财务危机:第一,企业财务失败,即企业清算后任无法支付债权人的债务;第二,法定破产,即企业或债权人向法院申请破产;第三,技术破产,即企业无法履行债务合约付息还本;第四,会计破产,即企业的账面资产出现负数,资不抵债。从定义上来看,他们没有本质上的区别,都集中关注企业的资不抵债,都是从现金流,而不是会计流的角度来下定义的,差别只在于是否将违约视为陷入财务困境的标志,在实际研究中经常混用。

(二)财务危机预警系统

目前,我国理论界对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定义尚属探讨阶段,主要有三种代表性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财务危机预警系统是以企业财务信息数据为基础,以财务指标体系为中心,通过对财务指标综合分析,及时反映企业经营情况和财务状况的变化,并对企业各环节发生或将可能发生的经营风险发出预警信号,为管理当局提供决策依据的监控系统。

另一种观点认为:财务危机预警系统是以企业信息化为基础,对企业在经营管理活动中的潜在风险进行实时监控的系统。 此外,还有一种观点认为:财务危机预警系统就是通过对企业财务报表及相关经营资料的分析,利用及时的财务数据和相应的数据化管理方式,将企业所面临的危机情况预先告知企业经营者或其他利益相关者或是其他利益关系人,并分析企业发生财务危机的原因和企业财务运营体系隐藏的问题,以提早做好防范措施的财务分析系统。这一观点比较全面的涵盖了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工作过程和功能。笔者赞同第三种观点,也是以此为基础进行论述的。

二、我国企业公司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现状

我国财务预警系统的建立和应用还不是很完善,目前财务预警系统只注重对企业财务数据的统计、财务指标的筛选、检查和财务模型的计算分析等一些量化的方法进行财务管理,在财务预警系统的应用上还存在很多问题。

1.企业财务预警系统与管理信息系统不能有效整合

目前,虽然许多企业建立了自己的管理信息系统,但大多企业的财务预警系统往往自成体系,或仅作为会计信息系统的一个子系统,仅仅利用会计信息而很少利用其他的业务信息,这种缺乏业务信息支持的财务预警信号的准确性不高,时效性也较差。

2.忽视了定性方法在财务风险评估中的作用

财务风险评估是测量、判断财务风险大小的活动过程。当前,比较常用的财务风险评估模型主要有单一指标模型、Z 分数模型和F 分数模型等。这些模型在选择自变量时均采用可量化的财务指标,在评价方法上均采用经典数学评价方法。经典数学评价方法的特点是精确性,而财务风险高低实际上是一个模糊概念,单一的定量分析可能与现实相矛盾。现代企业管理更加注重一些非量化因素,如企业管理者的风险意识、财务人员素质、人员流动状况、顾客满意度等,这些非量化因素对企业财务风险评价的影响越来越大,忽视定性方法和非财务指标,可能导致财务风险评价结果的不全面、不准确。

3.忽视现金流量指标的运用

完整的财务状况一般包括:企业资产质量及规模状况、资本结构状况、盈利状况以及现金流量状况。目前财务预警模型在变量选择上,应用最多的是资产负债率、营运资金负债总额、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净资产收益率、销售净利率等。这些变量均来自于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用来评价企业的资产质量、资本结构和盈利状况,而现金流量指标的运用较少,忽视了对企业现金流动状况的评价,从而削弱财务风险评价模型的预测效果。

4.警示功能单一

完善的财务预警系统应具备信息收集、预知风险和控制风险三种功能。当前企业财务预警系统主要通过对会计信息系统中的数据进行监测分析,找出与企业财务状况有关的指标,与事先设定的临界标准比较,以发现财务危机的征兆,即财务预警系统主要是发现问题、预示风险,却不能控制风险。

三、对我国企业公司建立现代财务预警系统建议

1.增强利益相关者的风险防范意识。

无论是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还是个别上市公司的财务危机,其发生和蔓延都与利益相关者的风险防范意识的薄弱有关。因此,树立较强的风险防范意识,是完善上市公司财务预警系统,最大限度防止财务危机的发生,以及保证预警系统有效运行的前提。

2.力求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和及时。

财务预警系统是建立在对会计信息进行加工和处理基础上的,会计信息是否真实、完整和及时,直接关系到公司财务预警的质量,并影响财务预警系统职能的发挥。这不仅要求会计从业人员严格遵守“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坚持准则、不作假账”的职业道德,还要求公司有完善的内控制度。内控失效将导致信息失真,从而使财务预警分析变得毫无意义。

3.协调财务预警系统与其他子系统的关系。

企业公司是一个有机整体,管理者应考虑不同子系统的数据传递和各子系统对各种数据的不同要求,实现公司数据共享,使各子系统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和谐,从而建立以财务为中心的信息集中、反馈系统,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财务预警的作用。

4.完善社会评估机制。

目前,我国社会评估机构还不健全,权威性的民间评估机构甚少,且水平参差不齐。因此,应加强对社会评估机构的管理,提高评估人员的技术、责任和素质,使企业公司能借助社会评估机构所作的权威性结论,对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做出客观评价,从而进一步完善本公司的财务预警系统。

参考文献

[1] COSO制定.方红星等译,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

[2]周春生,企业风险与危机管理[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3]田高良,上市公司财务危机实时预警管理机制探讨[J],会计之友,2004(1)

[4]贾明琪,上市公司财务困境预警系统模型及实证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08(5)

[5]胡文萍等,企业财务分析技术[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2

第9篇:财务预警功能范文

【关键词】石油企业 财务风险 预警系统

石油企业的财务管理受国家大的经济形势、国际油价、世界油气储量和企业本身经营特点的影响,其投资巨大,在经营过程中面临着各种风险的威胁。特别是过去石油行业一直受到国家扶持,财务人员管理意识较淡薄,风险管理系统操作落后,自石油行业重组改制、石油企业市场化运作以来,石油企业固有的财务风险充分暴露,来自市场的不确定性也使石油企业的财务管理面临着更加严峻的考验。同时石油企业的财务分析现有指标也过于简单笼统,不足以全面系统地揭示企业运营管理当中已经潜伏或即将触发的财务风险。

如何有效地防范可能面临的各种财务风险成为当下石油企业实现有效管理和持续发展的瓶颈。从企业财务管理层面而言,建立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是防范和控制财务风险最直接、有效的手段。

一、石油企业存在的财务风险

现金流已经成为制约石油企业发展的瓶颈。资金控制指标完成情况不够理想,应收账款逐年增加,财务费用居高不下,营运资金常年为负,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出现负增长。虽然应收账款的资金回笼风险不大,但管理受控难度大,高额的应收账款挂账已经严重影响了西南局的经营发展,致使石油企业不得不通过筹措带息负债来满足经营及新建投资资金的需要,资金运作成本明显增加,影响石油企业整体效益。

存货、长期待摊费用管理相对薄弱。受国际燃油、钢材及其他部分材料价格下调影响,企业存货可能形成跌价风险,高额的存货及长期待摊费用将可能影响企业未来的经营成本。因此,如何对存货进行合理储备、应急储备,如何通过整体调控规避存货储备发散风险,是当前石油企业应当引进高度重视的一个问题。

主要业务板块的盈利能力提升不明显。毛利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石油企业最终的盈利水平。以西南某石油公司为例,2009年,该公司的工程施工板块在西南市场的毛利率仅为5%,同比下降7个百分点(其中主要是川西工区毛利率大幅下降);在南方市场的毛利率由上年同期的5%降为-22%,从盈利变为亏损(其中主要是川东北工区毛利率大幅下降)。

预算的指导性和约束力依然偏弱。一些下属单位对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视程度依然不够,预算编制不实、执行偏差较大、控制力不强。预算未落实到具体项目上,未能实现以预算为基础,全程监控项目运作情况,以达到过程控制的目的。

二、石油企业应对财务风险的对策

目前石油企业仅仅通过简单的财务数据和财务比率的分析,来揭示生产经营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在准确界定企业各财务指标的临界值,以及合理测算企业风险参数方面其表现出极大的局限性。因此建立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是石油企业应对财务的有效对策。

财务风险预警系统主要是通过确定各财务指标的临界值,合理测算企业的风险参数,并用不同信号,分别表示企业财务风险状态处于各种风险状态,从而为财务预警决策提供直观依据,具有监测功能、诊断功能、预知功能、矫正功能和免疫功能。并可根据功能设置信息系统、预测系统、警报系统和对策系统四个子系统。

与企业有关的内外信息通过信息网进入预警信息系统,经储存、处理、甄别和推断后,再进入预测系统;在预测系统,计算各种预警指标,运用预测模型,经过运算估计出未来财务风险状况;将输出的结果进入警报系统,与预警线进行比较,决定是否发出警报以及发出何种程度的警报;然后根据判别结果调用对策系统中提供的排警与防警对策,最后发出警报信号以及显示排警与防警对策信息。

当决策者接收到预警信号后,要根据预警信号在短期内做出大致推断,以揭示预警信号意味着什么,寻找引起风险的原因及根源,运用排警与防警对策提示(但不能受限于这种对策提示)研究具体化的对策方案与措施,并尽快加以实施。

三、石油企业建立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意义

可及时警示风险,提高风险应对意识与风险应对效率。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包罗的指标细致全面,可涵盖七大类32个指标,为基础财会指标的核算以及稳健财务平台的创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此外,通过四个不同警示等级的直观显示,可以及时有效地提示可能隐含的潜在风险,有助于相关人员对症下药,及早排除疾患,从而降低财务风险。

能有效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效果,规避资金断链风险。针对石油企业资金流趋紧的现状,本系统的施用可以及时警示资金使用状况,提醒应收账款的清收,信贷规模的控制,成本费用的缩减、以及资金沉淀的减少,为西南局资金安全管理、效益管理以及优化决策提供保障。

能进一步强化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地位。本系统可以充分发挥年度预算事前控制、月度预算事中预警和及时调整的作用,以更加灵活细致的预算来应对多变的形势和经营压力,使预算真正起到“防洪堤”、“挡险枪”的作用,提高对复杂局势下出现的各类问题的应对能力和处理能力。

将进一步完善激励制度,强化管理自觉性。本系统可以为激励制度提供直白明了的测评依据,提升管理人员提高企业业绩的自主性与自觉性,有利于全面梳理企业内控管理网络的“权、责、级”以及“点、线、面”的关系,并通过考核兑现的激励手段予以辅助,从而实现制度运行效率和质量的提升,以及队伍工作效率和质量的提高,查弊堵漏,防范风险,最终达到管理增效的目的。

四、结语

建立具有石油企业特色的财务风险预警系统,不仅可以对可能存在的各种财务风险进行预测和防范、控制财务危机,提高企业的抗风险能力,还能与财务评价系统相互依赖、互为补充,使财务管理与内部控制做到对生产经营的全程控制,从而实现由“核算型”向“经营管理型”的华丽转身,全面提升石油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