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贫困学生心理健康辅导范文

贫困学生心理健康辅导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贫困学生心理健康辅导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贫困学生心理健康辅导

第1篇:贫困学生心理健康辅导范文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对民族地区贫困学生的教育,“西部开发助学工程”就是一项重要的举措。、中央文明办、国家教育部联合实施“西部开发助学工程”,在中西部21个省市开办宏志班,从中央文化事业建设费中,为宏志班每位学生统一支出三年的学习生活费用,共21300元,以保证贫困学子不因家庭经济原因失学。贫困生在物质得到保障的同时,因特殊的地域环境、贫困的成长环境,承担着比一般高中生更大的心理压力,表现出更为突出的心理问题。加强高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消除其心理障碍,实施积极有效的心理干预,是当前贫困学生教育过程中关键而紧要的任务。湘西州民族中学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建立了心理帮扶制度,为贫困生心理发展全程护航,促进了民族地区高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深入开展。

一、加强湘西州民族地区贫困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背景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以下简称“湘西州”)经济文化不发达,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严重滞后,民族贫困地区心理健康教育仍处于初级阶段,民族贫困学生心理现状尤其令人担忧。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位于湖南省西北部,地处湘鄂渝黔四省市交界处,总人口290万,其中以土家族、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占78%,是典型的“老、少、边、山、苦、穷”地区。湘西州民族中学是湘西州唯一一所州直省级示范性高级中学,学生来自全州七县一市。目前,学校少数民族学生占学生总数的88%,寄宿生占学生总数的54.1%,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占学生总数的30%。调查发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贫困生)在入学、分科、学考和高考时表现出来的焦虑、厌学、社会适应不良等心理及行为问题比一般学生严重,个别学生心理问题严重,以致于不能顺利完成学业。

为使湘西州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迎头赶上,有效解决贫困学生的心理问题,湘西州民族中学从建立心理帮扶制度入手,为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全程护航。

二、构建心理帮扶教育机制,对贫困生心理健康予以全程指导

学生心理问题绝非一朝一夕形成的,其原因包括学生自身的因素和外部环境因素。

湘西州民中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提出了“心理帮扶” 的概念。构建心理帮扶教育机制,由学校带动家庭、社会全员参与心理健康教育,创设学校心理帮扶制度、家庭心理帮扶制度、社会力量帮扶制度,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有别于思想政治工作又不等同于心理治疗,营造出以学校教育为主导、以家庭教育为基础、以社会教育为依托的心理健康教育大环境,对贫困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予以全程关注和指导。

(一)家庭心理帮扶制度

家庭是一个人成长的第一环境,贫困学生来源于贫困家庭,家庭的物质贫乏使家长无暇顾及必要的家庭教育,任由孩子发展。大量农村留守儿童家庭中,父母根本无从了解孩子的情感活动,无法保证对子女进行正常的教育,还有些贫困家庭,家长不具备教育指导子女成长的能力。物质和精神生活的双重贫乏,让贫困生产生偏激、自卑、孤僻等心理问题。家庭教育对青少年的心理影响很大,在人的身心发展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所不能替代的。家庭教养方式是否得当,直接影响到贫困生对学习、生活的积极态度,影响到他们是否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否能形成正确的人生观。所以只有做好家庭心理帮扶,才能从源头上解决问题,切实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心理问题产生的首要因素是家庭教育,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教师。因此建立家庭心理帮扶制度、改善家庭教育应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第一步。首先,为有预约的家长开放湘西州民中心理辅导中心。利用湘西州民中心理辅导中心温馨的环境感染来访家长,与家长共享心理学知识,为家长提供具有实践性和可操作性的教育建议,以提高家长教育和监护孩子的水平。其次,为家长提供心理帮扶平台。建立家长QQ群,开通热线电话,利用家校通信息平台,每周给学生家长一条消息,帮助家长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念,与家长共享心理保健知识,探讨学生心理问题的疏导与心理行为的矫正,通过对家长进行心理教育帮扶,提高家长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同时,加强对家长或监护人的教育、培训。定期召开家长会,举行座谈会,举办专题讲座,开辟校园网“家教指导”“子女心理” 专栏,通过网络平台帮助家长了解孩子心理状况,向孩子不在身边的家长传授心理教育方法,指导家庭以正确的内容、良好的行为、恰当的方法影响和教育孩子。

(二)社会力量帮扶制度

社会环境因素是贫困生心理问题形成中一个不容回避的现实因素。全州各县市优秀学子由民族聚集地转到州府非民族聚居地学习与生活,现实生活环境与原有生活环境的强烈反差,使他们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冲击。家庭经济的贫困使贫困学生少与他人往来,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每遇矛盾冲突,便可能出现交往障碍,导致性格越来越封闭、孤僻、偏激,无法适应集体生活。

“5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文化发达地区已经开始倡导“全民健心”,《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规定:各级人民政府、用人单位、各类各级学校、媒体、社区、家庭都要关注精神卫生问题,共同维护和促进心理健康。

湘西州民中向湖南省文明办、湘西州文明办汇报湘西州民族中学创建湘西州中小学校首个心理访谈室、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情况,取得了政府行政部门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关心、支持和重视,以奖代拨,建设未成年人心理辅导站。学校主动争取关工委、文明办等有关部门以及社会爱心人士、优秀企业家、道德模范等人士的支持,除了在经济上对贫困学生进行帮助,还对贫困学生及其家长施以心理帮扶。不定期邀请关工委、文明办、妇联举行讲座,通过谈心、通信,帮助学生走出心理困惑,引导学生形成健康心理。

借助湖南省教育学会学校心理教育专业委员会、州教育学会心理健康专业委员会、湘西自治州心理健康教育专家团、湘西心理QQ群等平台,专业心理咨询师和热心于心理教育的教育工作者积极开展心理帮扶活动,保证了心理帮扶的专业化、科学化、规范化。

同时,利用校园网、湘西教育E网、全民健心网,团结报、地区电视台,宣讲心理健康知识,推广心理健康研究成果,创建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注重学生身心和谐发展的良好社会环境。

(三)学校心理帮扶制度

如前所述,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更多的是一种社会问题,仅凭教师个人或者学校是无力解决的。但在现实中,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的重任,却天然地落在了学校的肩上。对教育工作而言,家庭、学校、社会三个因素中,唯有学校因素最为可控。我校硬软件配套,高标准打造专业辅导中心,专门安排300平方米的场地,投入资金40余万元,建成“六室一网一线”,由湘西州教育心理学学科带头人主持工作。2013年8月,“湘西州民族中学心理健康辅导中心”成立,研讨、指导、组织实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开展的心理帮扶包括团体辅导、班级辅导、个别辅导三个层次。按教育、预防在先,疏导、矫正在后的原则,进行知识教育、心理疏导,开展心理健康活动,以调整学生认知、情感态度和心理行为为辅导目标。

1.团体心理疏导

团体心理辅导针对性强,辅导面广,效果理想,是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切入点。以专家讲座集中疏导为主要形式,指导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充实自己,培养高中生积极的生命态度,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和人生观,学习规划美好的人生。高一年级举办“扬起自信的风帆”“从民中走向成功”专题讲座,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增强团队凝聚力;高二年级举行“换位思考轻松生活”“让生活更美好”团体辅导,对学生作心理调适、人际关系调整;高三备考,举办“开心快乐好人缘,幸福生活每一天”“展开腾飞的翅膀”等专题,减轻学生学习压力,对学生考试焦虑进行调适,调整高考心态。通过对不同年级学生有针对性的指导,全面增强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及自信心。

善抓契机进行团体辅导,高考百日誓师、学生成人礼、高校自主招生面试,以及每年5月的心理健康月,都是教育的契机。每年对参加清华北大推荐面试的贫困生做面试辅导,帮助学生轻松应试。满足学生的特殊心理需求,如对突发死亡事件恐惧的应急心理干预。高三某班一女生在家因煤气中毒不幸身亡,另有一男生暑假溺水身亡,因遭受死亡事件冲击,部分同班学生表现出情绪受挫、恐惧独行、睡眠障碍等现象。及时运用叙事谈话和“突发事件应急会谈”(CISD)法进行团体疏导,引导学生宣泄,给予学生强大的心理支撑,帮助学生勇敢坚强地走出了事件的阴影,扎实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维护了其身心健康。

2.班集体疏导

州民中宏志班学生均来自少数民族贫困家庭,心理健康问题相对集中,因此学校对宏志生从高一入校至高三毕业予以全程关注,每学期进行两次班级辅导。宏志班学生高一入校,即全体进行心理健康普测,建立心理测量档案。帮助高一新生尽快适应新环境、树立自信心,进行“树立自信迈步成功”的班级辅导;指导高二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最大限度地减少分科造成的心理不平衡,“做个秀外慧中的人”“认识自我幸福生活”是为高二学子专门准备的辅导内容;高考、学业水平考试来临时,“放飞梦想自由翱翔”专题辅导以消除学习焦虑、调整心态为心理帮扶目标。在学科教学中充分利用湘西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既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又传承创新民族文化,同时可以达到良好的心理放松效果。将苗族拳术等民间体育项目与心理学放松术结合起来,将土家族摆手舞、苗族鼓舞与营造快乐心情结合起来,帮助学生学会心理自助,效果显著。利用班集体营造宽松和谐的班级心理环境,举办 “师生一家亲”等心理主题班会、心理健康教育专题板报、诵读竞赛、心理素质拓展训练活动等,使学生学会团体合作、友爱互助,增强学生的良性竞争意识,形成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指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增强自我调控、承受挫折和适应环境的能力。毕业之后,对进行过心理辅导的宏志班学生进行效果评估及去向跟踪。

3.个体心理辅导

针对个体进行差异化研究。在“湘西州民族中学贫困学生焦虑、厌学心理疏导研究”的课题研究中,运用“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系统(SAS)”设定焦虑一测、二测量表,编制高中生厌学情况调查量表,对全校贫困生进行测查;进行湘西州民中学生价值观调查、女生生活调查。心理健康辅导教师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建立个体心理档案,采用“随机有目的性抽样”方法从研究对象中确定最终的研究个体,进行统计与分析。把课题研究目标“消除焦虑情绪、矫正厌学行为”与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工作目标结合在一起,心理健康活动开展以学生为本,个体咨询时间以学生为主,以学生的课余时间为工作时间,一般定在中午或者课外活动时间。同时,运用“生―家―生―校”心理疏导方式,“情景假设―体验顿悟―行为指导―行为改变”(知情意行)策略,充分借助沙盘游戏室、心理访谈室、心理宣泄室、个体咨询测量室、音乐放松阅读室等功能室,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危机干预,引导学生宣泄情绪,缓解学生焦虑情绪,给予学生强大的心理支持。

同时,学生会成立心理健康部,部长一名、副部长两名,制订心理健康部的工作总则和宗旨,规定其中一名副部长必须由宏志生担任,以进一步增强对贫困生心理辅导的实效性,促进朋辈心理咨询的开展。

湘西州民中注重个别疏导,培养个体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强调班级辅导以点带面,利用周末讲座和晚自习时间,以主题讲座的形式面向州民中全体学生推广实施,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实效性。

第2篇:贫困学生心理健康辅导范文

当前,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完善,社会物质文化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面对这样一个充满竞争、机遇和压力的新时代,人们本身就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伴随着学校招生制度改革的深入、招生规模的扩大,以及高额的学费,很多贫困家庭无力承担子女学费、学杂费和生活费,因而日渐扩大的社会贫富差距无可避免地体现在校园里面。加上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形势和中学阶段学习成绩的不理想,使很多家庭和学生在择校时选择以学技术、促就业为主的职业学校。而职业学校设有单独对口招生班,这样学生升入对口高职院校的难度系数比通过统一高考进入大学要低很多。因此职业学校在校学生数量快速增加,贫困生人数也随之不断上升。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我国教育的主导观念就是关注并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职业学校贫困学生虽承受巨大压力但拥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因此职业学校贫困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问题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本文笔者针对职业学校贫困学生普遍存在的自卑心理进行研究,并从提出切实可行的教育对策。

一、 职业学校贫困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从现实状况和国内外研究来看,贫困生是职业学校里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具有“双重弱势”。一是家庭经济困难,使他们成为职业学校中的弱势群体;二是和普通高校学生相比较,职业学校学生由于成绩较差,在中学阶段不被老师重视,因此他们就更加叛逆、自卑、人际关系敏感、抑郁、无端烦恼等等,这就使他们成为高校在校学生中的弱势群体。而在本研究中,笔者通过自制调查问卷对长沙市部分职业学校贫困学生进行调查,发现有近80%的贫困学生有自卑心理,他们不愿意老师和同学知道自己的家庭情况,而这种自卑心理又表现为两个极端:

(一)严重的自卑心理

“自卑心理是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贫困生表现尤为明显。”贫困学生由于家庭经济条件差,进入到职业学校后发现在生活方式、消费方式、思想修养等方面与非贫困生存在很大的差异,根本无法与其他非贫困学生一样过衣食无忧的生活,他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相对贫乏,常常产生己不如人的感觉,怕自己不被别人接纳,由此产生自卑心理,自惭形秽。还有部分贫困学生不参加集体活动,同学、朋友、老师之间不经意的一句玩笑,都会深深地刺伤他们脆弱的心灵,加重其自卑感,导致人际交往的心理障碍出现。

(二)过度的自尊心理

据调查发现,职业学校贫困学生在这个年龄阶段,具有独立的思想意识,他们本身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在这种强烈自尊心的作用下,他们非常敏感,对涉及到与自己相关的任何事情都会产生强烈的情绪和反应,因此在激烈大环境的冲击下这种情绪和反应会逐渐扭曲,他们不允许任何人伤害其自尊,长此以往会产生过度的自尊心理。

二、 职业学校贫困学生出现自卑心理的原因

(一)自身因素

职业学校贫困学生自我定位不准确主要就表现为强烈自卑和过度自尊的矛盾结合,此外个人情感处理不妥当,挫折承受能力差也是原因之一。这个时期的学生处在青春期的末尾,情绪波动比较大,在遇到好事或遭到挫折的时候,情绪上容易产生大起大落,甚至随便一件小事就会引起他们大怒。此外这个年龄的学生又处于性成熟时期,他们渴望与异往,许多贫困学生想谈恋爱或是开始谈恋爱都不会也不敢跟家长和老师讲,同时对性知识知之不多,一旦出现特殊情况,他们就更加容易做一些有违常规的事情,既不利于身体健康,又不利于心理健康,严重时会出现心理问题。

(二)学校因素

长期以来,学校教育偏重知识的灌输,忽视健全人格的培养,因此在教学中把精力完全放在提高学生专业课成绩上,根本无暇顾及学生的心理状况,从而忽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心理健康的发展。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把“不遵章守纪”、“入学分数低”的学生视为“差生”,有时挖苦讽刺或惩罚,使这些学生丧失自尊心和自信心,而这类“差生”大多数是家庭条件较差的贫困学生,这样就会忽视对这一特殊群体的关注,从而是这类贫困学生更加自卑。加上职业学校没有针对贫困学生的特性和需求对其因材施教,也容易使贫困学生出现自卑心理,严重时出现强烈的逆反心理。

(三)家庭因素

家庭是职业学校贫困学生生活环境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社会环境,家庭关系和谐、家庭气氛融洽、父母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父母科学的教养方式都会使职业学校贫困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家庭对于贫困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很大,渗透到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在调查中发现,许多家庭缺乏文化氛围,有的家长有打架斗殴、喝酒、赌博等不良嗜好,或在外地打工,常年不回家,没有对孩子进行教育,导致孩子放任自流、走向堕落;还有的家庭关系不和谐,父母亲人之间吵架冷战,对孩子起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更有一些家庭对独生子女采取娇宠态度,使孩子娇生惯养,受不得半点艰辛,遇到挫折便不知所措或心理失衡,一旦遇到一点小挫折就会自信心尽失,出现严重自卑的心理,从此一蹶不振。

(四)社会因素

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影响,社会上许多人的价值观念发生改变,追求金钱、追求享受现象增多,部分公民社会公德意识的不断失落,对有违道德的行为已经习以为常,这些社会现象慢慢会渗透到学校教育中,会导致学校教育的误导,使职业学校学生对行为正确性的认识模糊,;另外,不良社会信息、庸俗的传媒内容、普及的网络以及社会对职业学校学生存在歧视和偏见等现象,都会给相对单纯的贫困学生心灵造成冲击,及有可能对他们的心理健康起着制约作用。在本次调查中,有80%以上的职业学校贫困学生认为社会环境对他们心理健康影响很大。

三、有效解决职业学校贫困学生自卑心理的教育对策

(一)学校教育是职业学校贫困学生克服自卑心理的基础

1.结合学科特点对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

不同的学科,有其独特的教学内容,教师应带着新的思路认真研读教材、教案,从中挖掘并开发具有心理健康教育价值的内容,开展有学科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以此克服职业学校贫困学生自卑心理。并且结合各个学科独特的授课方式,如果巧妙地辅之以适当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训练,则会使职业学校贫困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心理健康教育。总之,只要教师善于创新、善于发现、善于结合与巧用,就会在自己教学活动的组织中同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从而有效解决学生的自卑心理。

2.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组织领导机构

职业学校可以结合学校自身的具体情况,成立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该中心设立一至两名专业的心理健康专家,二至三名心理健康老师主要负责。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包括不同专业、不同系的所有学生。针对已经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未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家庭贫困的学生…制定出不同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标、计划、具体实施方法等等。针对这种情况,每个专业、每个年级要成立一个“工作小组”,辅导员和班主任是“工作小组”的主要成员;每个班级有一个学生负责“心理情报搜集”。先由“心理情报员”具体反映班级同学的心理情况,汇总到“工作小组”,由这些工作小组具体负责初级阶段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解决不了的严重的心理问题再汇总给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由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专家和老师解决。

3.举办心理健康教育主题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心理承受能力

学校经常性的举办一些针对自卑心理进行的心理专题讲座,开展各种形式的心理拓展训练、能力训练,提高职业学校贫困学生的心理适应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让他们在角色体验与评价中学会面对学习和生活的压力。另外,还可以通过参加志愿者活动、实习等社会实践活动,让职业学校贫困学生接受社会生活实践锻炼,学会与他人了解和沟通,体会生活的困难与艰辛、磨炼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和提高自己的社会适应能力,从而进一步开拓心理教育内容。在贫困学生中开展各种形式多样健康有益的校园文化活动,让他们的时间为学习、生活、娱乐所充实,满足他们的精神需要和心理需要,从心理上克服自卑。

(二)家、校默契配合是职业学校贫困学生解决自卑心理的关键

职业学校针对贫困学生进行的心理健康教育必须依靠学校、家庭两方面共同完成。学校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应积极与家长沟通,反馈学生在校表现,引导家长改变教育方式,多鼓励少批评,实现从“打骂式教育”转变为“赏识性教育”。同时职业学校与家长沟通时,对家长可以进行适当的心理健康教育,使家长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并能够在第一时间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及时与学校沟通。因此,职业学校对贫困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必须把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两者有机结合,构成合力,从而形成家、校默契配合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以解决职业学校贫困学生自卑心理。

总之,心理健康是当代青年学生成长和成才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问题,而自卑心理又是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针对职业学校贫困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如何克服其自卑心理更为重要,它不仅关系到贫困学生个体的学习、生活和身心的全面发展,而且也关系到职业学校的发展。因此,对青年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当代学校教育的重点,也应得到全社会的关注和支持。

参考文献:

[1]王昌松.高校贫困生工作.泰山出版社, 2008,109

[2]刘竹.中职学校贫困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教育对策研究.湖南大学硕士论文.2013,5

[3] 李智.心理调适与心理健康[M].福州:海潮出版社,2008.

[4] 莫紧义,曾繁京,徐建英.心理健康教育与训练[M].南宁: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第3篇:贫困学生心理健康辅导范文

【关键词】贫困大学生

心理贫困

心理扶贫。

一、“心理贫困”的定义。

1.何为“心理贫困”。

湖北大学心理学系副教授谢桂阳给出了以下定义:心理贫困,就是指贫困大学生由于经济贫困,从而产生一系列个性特征和心理健康上的变化。

2.贫困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

谢桂阳教授曾对湖北大学185名贫困生和271名非贫困生进行过心理测试,结果表明,同年龄的贫困生与非贫困生,在个性特征和行为上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他们更为敏感、拘谨;在心理健康状况上,他们心理健康水平过低———人际关系敏感、敌对性、精神病性的得分明显高于非贫困生。

无独有偶,宁夏大学学生工作部和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对在校贫困大学生进行的一次心理调查结果也表明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堪忧:在217名被调查的贫困大学生中,有73.27%的贫困生对生活状况不满意、64.51%的贫困生体会不到生活的幸福,还有52. 53%的贫困生存在抑郁状态或抑郁倾向。

从以上调查结果不难看出,相对于其他学生,贫困学生在人格和心理健康上更容易陷入“心理贫困”中,更容易罹患各种心理疾病。

二、贫困生“心理贫困”的表现。

1.性格问题。

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公布的《中国贫困高考生调查报告》指出,在北京高校中,60%的贫困生对自己的经济状况感到“羞愧难当”; 22. 5%的贫困生感到很自卑,不愿让别人知道自己的处境,并抗拒师生善意的同情。

自卑、敏感、脆弱是一部分贫困生最普遍的心态。在这种心态下,会出现三种行为表现:一是通过优异的学习成绩来补偿因贫困带来的心理自卑;二是在盲目的攀比中产生无助感,自愧不如别人;三是逃避离群,仇视社会和他人,在心理极端脆弱的状态下容易采取极端方式对待生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2.人际交往问题。

贫困生因贫困而自卑,但又有极强的自尊心。他们渴望融入集体,被他人接纳和认可,却又不愿接受别人的同情和帮助。多数贫困生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在人际关系上趋于封闭,有的贫困生因经济困难而故意疏远同学;40%的贫困生参与社会活动的热情因贫困受到打击,他们一般很少参加需要花销的集体活动,更有近20%的贫困生由于贫困而对社会持极端的观点。

3.学习问题。

家庭贫困的学生在求学过程中,往往承载着家庭和个人对未来更多和更高的期望,他们中的一些人给自己制定了很高的目标。但在现实生活中,他们一方面因期望值过高而无形中给自己增加了心理压力;另一方面,许多现实问题很难通过他们自身的努力而得到解决。贫困对学业的影响较大,他们除了与别人一样竞争之外,还必须为生计问题而奔波。这就使他们长期处于心理紧张、焦虑的状态,使学习压力更大。

贫困学生心理问题的出现不是偶然的。当强烈的自卑感、极度敏感脆弱的自尊心、拘谨压抑的性格、尴尬的人际关系、因期望值过高而产生的学业压力等因素共同作用的时候,就会引发问题行为。在贫困生的问题行为当中,比较突出的除了人际交往困难、学习失败以外,还有出走、旷课、偷窃、打架等。据统计,因学业不良而留级、退学、结业的学生中,贫困生的人数明显偏高。

三、心理帮扶的渠道。

1.完善勤工助学,提高贫困生自助能力。

现在许多高等院校对贫困生都采取传统的资助方法,从生活费、学费上资助,减轻经济方面的压力,但上述各种手段容易使许多学生处于被动的位置,产生依赖心理。而勤工助学与其他资助方式最不同的一点就是“参与式”,学生不再消极被动的等待捐助,而是靠自己的劳动来自救。勤工助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经济困难的学生家庭减轻学习和生活负担,还可以克服大学生的依赖心理,培养大学生自主、自强意识。在勤工助学活动中,大学生们不断变换着自己的角色,在与不同的人和事频繁接触的同时,学会了应付多种多样复杂局面,增加了对社会和人的了解。最关键的一点是,通过勤工助学,贫困生从观念上摆脱了等待救助,学会了平等、积极、主动。

2.消除学校对贫困生帮扶的误区。

(1)对贫困生资助的宣传要合理。

学校在对贫困生进行经济援助时,很容易就把贫困生的资助做成对外宣传的工程,比如邀请受助学生公开谈感受、表决心,公开曝光等,殊不知很容易造成对贫困生自尊心的伤害。这种公开的宣传会使他们的生活状况完全暴露,加重敏感和自卑心理。因此,高校在宣传时应征得受助人同意,尽量保护贫困生的隐私和自尊,以合理的不伤害贫困生心理的方式来表彰献爱心的精神,鼓励受助贫困生努力学习、回报社会。

(2)对贫困生心理问题不能“一刀切”

有些心理问题不光是贫困生特有的,普通大学生群体也会存在类似情况。但有的高校政工干部经常把贫困生置于学校的焦点下,将贫困生与其他学生区别对待,放大贫困生身上出现的问题,殊不知这样对他们是一种很大的心理刺激,非但起不到激励的作用,反而会加重他们的心理负担。

3.加强对贫困学生的思想教育。

(1)建立一支过硬的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创新心理辅导模式。

高校应建立一支以专业心理健康教师为主体,政工干部、辅导员为辅助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分清职责,各司其职。同时定期进行专业技能培训,不断增强其心理健康教育的水平和能力。在心理教育模式上一方面要秉承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形式,另一方面要探索创新的更有针对性的教育模式。

(2)大力宣传和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多开设一些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课程和讲座,帮助学生了解其自身的心理健康状况,让他们知道自己需要改变的心理特点以及引起这些不健康心理的原因,学会如何改变自己的不良情绪,完善应对的方式。

(3)加强贫困生回报社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有些贫困生在得到学校或社会的帮助后,对赞助人却很冷漠,也没有回报社会的意识。这给学校对贫困生回报社会的思想教育提出了要求。学校应有意识地将支助活动加以深化,变社会的爱心为自己成才的动力,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丰富回报社会的途径,例如参加志愿活动等,让他们通过公益活动在奉献社会中升华自己。

四、结语。

总之,对于贫困生而言,助困与育人不能相脱节。如何强化育人环境,形成和谐成长氛围,注重贫困生人格培养,这需要社会和高校不断地努力和完善。

参考文献:

[1]宫龙江。贫困大学生双重倾向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A].高教科研2006(下册:专题研究)[C].2006.

第4篇:贫困学生心理健康辅导范文

   【关键词】贫困大学生;团体辅导;心理健康 

 

贫困生作为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得到了广泛关注,不让大学生因贫困而失学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但是,我们在帮助贫困生解决经济困难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家庭贫困对大学生心理成长的影响,贫困生的心理健康理应得到重视。研究表明,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检出率明显高于非贫困大学生,贫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为了探讨贫困学生心理援助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我们以改变认知,提高自信,促进个性发展为目的,尝试运用封闭式短程团体辅导的方法,以18名大一贫困学生为小组,进行一整天的心理和行为训练,并对小组成员作了为期一年的跟踪研究,结果表明,短程团体辅导对促进贫困生个性发展,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有着明显的效果。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2005级大一学生为被试,总人数为18名,其中男生12名,女生6名。

所有被试都是在新生心理普查后被确定为需要关注的对象,即“大学生人格调查(upi)”普查显示总分在25分以上,同时“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试中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偏执、精神病性等因子≥3的学生,通过对这些学生的约请访谈,确定是因家庭贫困而导致极度自卑缺乏自信,并自愿参加团体辅导的学生。

(二) 团体方案设计

本方案的主要目标在于帮助成员了解自己,澄清观念,提升自我,建立自信,摆脱心理贫困。辅导采取全封闭的方式,团体辅导活动的时间为一整天连续八个小时,并精心设计了热身活动,游戏互动,讨论分享,团队合作等环节,要求成员在观察学习和活动体验中,认识和探索自己,改变在长期的生活环境中形成的非理性观念和错误认知,以积极的态度去接纳自我,接受现实,走出自卑,建立信心,在团体活动中体验成功和快乐。

(三)团体辅导的实施

应邀前来的学生都来自不同的班级,彼此互不认识,在最初的热身游戏时,大多数同学都非常拘谨,举手投足间还有几分腼腆,但随着“名字接龙”、“个性胸卡设计”、“快乐家庭”等活动的逐步展开,同学们防御的心慢慢开启,互相之间变得真诚而融洽,轻松和谐的团体氛围开始形成。

当分组游戏“同心圆”和“解开心结”的活动结束后,团队表现出很强的凝聚力,同学们坦诚地分享各自的感悟和体会,在集体中体验了快乐。

“爱心午餐”和“伴你同行”,让每位同学都体验了接纳和信任,体验了助人的快乐和接受帮助的温暖;“目光炯炯”使同学们明白自卑心理的普遍性;“心灵的玻璃罩”引导同学们作进一步的自我探索;在“我为什么自卑”、“怎样才能超越自卑”的分组讨论中,许多同学都在同伴们积极的鼓励和帮助下敞开了心扉,开始接受“贫困也可以是人生财富”的观点,试着去改变原有的不合理认知,认识到只有接受现实,接纳自我,以积极的心态对待目前的困境,才能摆脱自卑,才能确立人生的目标。

        随着“感恩的心”的背景音乐,同学们在一张张粉红色的心型卡片上,留下赞美和祝福,每个人都用心感受了真诚和美好,感受了心灵的成长。

(四)效果评估

运用“团体辅导效果评价问卷”,教师评价,跟踪回访,scl-90前后测数据分析等,评估团体辅导实施的有效性。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 团体辅导前后测试数据比较分析

为了检验和评估辅导的效果,我们为学生建立了心理档案并定期约请访谈,还通过加入团体qq群与学生保持联系。一年后,对这18位同学又进行了一次scl-90测试,并将前后数据输入spss10.0进行成对差异性检验,发现各项因子分都有了明显的变化,尤其是人际敏感、强迫、偏执、敌意等因子更是差异显著(见表),这些数据说明短程团体心理辅导对提高贫困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有着积极的作用。

贫困生团体辅导前后scl-90各因子的差异性检验

(二)教师评价

我们从学生所在班级的老师和辅导员那里了解到,这18位学生参加团体辅导以后都有了很大的变化,主要表现为对工作和学习的热情,在人际交往方面也表现的比较积极。大二时他们中有3位竞选为院系副部长以上的干部,有9位同学担任了班干部和社团干事。

(三)自我评估

在对18位贫困学生近一年的跟踪辅导和交流中,发现几乎所有同学都认为那一天的团体训练,是他们大学生活一个全新的起点。在团体辅导活动结束后,我们利用“团体辅导效果评价”表,要求成员对团体训练效果进行自我评估,统计结果表明,78%的同学对这次团体训练表示非常满意,22%的同学表示比较满意;33%的同学在团体活动中表现为非常积极,50%的同学比较积极;在训练过程中有66%的同学认为可以放下防御开放自己;88%的同学表示团体辅导对自信心的提升会有很大的帮助;94%的同学表示以后有这样的活动一定要争取参加。

在集体分享体会和感想的时候,同学都表示在这次活动中收获了很多,必将对大学生活产生很大的影响:

学生a:“八个小时以前,我们还是陌生人,在校园里我们会擦肩而过,但是现在,我们真的就像一家人,在这个家里每个人都很快乐,我们已经成为朋友了,当我在体验做盲人的时候,有一种非常无助的恐惧,就像生活中的种种无奈,是同学温暖的双手,牵引我完成了信任之旅,我非常感激,我应该感谢生命中所有帮助我的人,相信只要自己不放弃,一定不会有跨越不了的困难!”

    学生b :“我会永远记住今天,因为今天对我来说太奇妙了,我有了从来没有过的体验和感悟,在‘天使留言’时,看到大家那么真诚地为每位刚刚相识的同学留言,在天使的翅膀上留下最真挚的祝福,看着长长的队伍,我的心忽然被感动了,我才知道,原来感动就这么简单,我忍不住哭了,我真的非常感动,很久很久没有这样的感动了。”

学生c :“随着一次又一次的参与,一个又一个的游戏,一遍又一遍的发言,自己一直关着的心慢慢打开了,在游戏中,那种被人尊重不被忽视的感觉是非常真切地体会到的,老师不和我们讲道理,而是让我们每个人自己去思考,去感悟,大家很团结,氛围很好,我觉得在这里很安全,很有归属感。”

学生d: “我一直以为自己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人,一直不愿意承认自己没有父亲,自从失去了父亲后,我的世界就塌了,多少年来,这样的想法让我自卑,让我不能抬头,当老师让大家围成一个圈,把自己自卑的原因说给大家听时,我真的没有勇气,真的很艰难,很挣扎,而在同学的鼓励下,我终于说出来时,忽然觉得心里很轻松,在这里,我获的了一种力量,我一定要自信起来,老师说的好:过去属于命运,未来属于自己!我会记住今天的,因为今天对我非同寻常。”

学生e :“游戏是生活的模拟,‘解开心结’中每一双紧握着的手是环环相扣的,每解开一个,对后面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那么影响我生命的结究竟是什么?我该怎样去解开呢?我一直希望在大学里改变些什么,但是,我不知道怎样去改变,我好像在消极的等待,就象我在游戏里的表现,感谢有机会参加今天的活动,我一定会好好思考的。”

学生f :“来参加活动之前,并没有太多的期待,可是一天的活动让我如此快乐!在游戏中看到了自己的消极和被动,自己的思维模式,生活中我也常常是这样的吗?一直觉得我是生活在最底层的人,是学校里的弱势群体,是被社会遗弃了的,在‘快乐家庭’游戏中,老师要求我们只说自己的优点,我觉得有点难,我真的有很多优点吗?今天的活动让我还记住了两个新的名词:悦纳自我和正确归因。”

学生g :“今天的感动,我永远不会忘记。我是带着矛盾的心情来的,有点担心也有点期待,但当我走进团体训练室的那一刹间,就感觉象回到了自己的家,有了在家才有的安全感。一天的活动,让我开始相信自己其实是一个不错的人,在这之前,我一直认为自己很没用,家里那么不容易供我读书,可我对自己却失去了信心,我是一个被上帝抛弃的人,是一个永远不会成功的人,我很消极的对待生活,对任何事情都不会有兴趣。不过,从今天开始我改变了这种想法,我不能放弃生活,我不能放弃自己,我对自己要有信心。我相信自己是一个会成功的人,我的明天是充满阳光的。”

三、分析与结论

家庭环境和特殊的生活经历,使贫困大学生遇到的困难和心理上所承受的压力要比其他学生大得多,他们中的一部分学生把自己视为校园中的弱势群体,为自己的贫困出身而不能挺直脊梁,但是在内心又不希望被贴上贫困的标签,因为害怕被别人看不起而采取自我封闭的态度,回避与同学交流,很少参加集体活动,甚至不愿承认自己的贫困。还有一些同学视贫困而羞耻,常常自惭形秽,自我鄙视,在心理上采取了逃避、退缩的消极态度,从而导致了一系列的心理问题的产生。如果不能及时地调整和干预,不仅会影响整个大学生活,也会对他们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产生消极影响。

团体心理辅导是在团体的情境下协助个体开发心理潜能或解决心理问题的心理辅导方式。运用团体动力学理论和社会学习理论,通过团体内的人际互动,引导成员讨论共同关心的问题,相互支持鼓励,增进对自己的了解和接纳,提高成员的社会适应性,促进成员的人格成长。本研究通过同质团体小组的方式,探索团体心理辅导对促进贫困生个性发展,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有效性,和一般分阶段团体辅导不同的是本研究采用了短程团体辅导的形式,即辅导活动的组织和实施在一天时间里完成,让学生经历强烈的内心体验,由此激发改变自己的渴望,并把这种内在的力量带到学习和生活中去。通过辅导前后scl-90各因子得分的差异性检验,结合学生自我评估、教师评价和跟踪辅导后发现,短程团体辅导对于帮助贫困大学生认识自我,接纳他人,改变认知,提升自信,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促进个性心理发展,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

需要指出的是,本次团体辅导的短期效果和作用是明显的,但是效果的巩固和持续还必需对团体成员作进一步的辅导和关注。

【参考文献】

第5篇:贫困学生心理健康辅导范文

[关键词]高校 贫困生 人格重塑 团体心理辅导

[作者简介]仲稳山(1965-),男,江苏泰州人,泰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授,研究方向为心理健康教育。(江苏 泰州 225300)

[课题项目]本文系2009年江苏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SGSY2009YB406)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1)08-0081-02

随着国家对贫困生资助力度的不断加大,贫困生的学费和部分生活费已经得到较好的解决,但在各类经济资助都指向贫困生的同时,针对贫困生开展的心理援助也必须及时跟上。只有这样,才能帮助贫困生摆脱因家境贫困而带来的困扰,确保他们保持良好的心态,顺利学习、生活和成长。针对贫困生开展的心理援助包括团体心理辅导和个别心理咨询,已有的研究表明,针对贫困生开展团体心理辅导具有个别心理咨询无法比拟的优势。目前,许多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机构为贫困生举办了形式多样的团体心理辅导活动,但通过CNKI检索发现,从理论上系统地研究贫困生团体心理辅导的文献还不多。本课题组针对贫困生人格的现状和典型问题,从研究贫困生团体心理辅导的内涵、原则出发,设置贫困生心理辅导类型,重塑贫困生的健康人格,为高校开展有效的贫困生团体心理辅导工作提供参考。

一、贫困生的人格现状与典型问题

人格主要是指人所具有的与他人相区别的独特而稳定的思维方式和行为风格,是人的整个心理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包括了能力、气质、性格和自我意识等。由于人格的发展、变化会持续一生,因此,只有客观分析贫困生的人格现状和典型问题,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类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实现贫困生人格的重塑。

目前,针对贫困生人格现状采用的研究工具主要是卡特尔的16种人格因素量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大学生人格问卷(UPI)以及中国大学生人格量表(CCSPS)。谢桂阳和于开文的16PF调查数据发现,一部分贫困生个体与其他非贫困生个体一样,乐群外向、富有才华、坦白直率、沉着自信、独立性强,但也有许多贫困生的紧张性、有恒性高于非贫困生。兴奋性、幻想性低于非贫困生。王挺的调查数据归纳出贫困生的人格特征,待人表现为内向、谦逊、恭顺、消极和自卑,处事表现为理智客观、坚强独立、有恒负责和不依赖人,但面对生活则忧虑烦恼、沮丧悲观。程利娜的EPQ调查数据发现,贫困生和非贫困生在掩饰性方面的得分无差异,但贫困生在内外向上的得分显著低于非贫困生,在情绪性和精神质上的得分却显著高于非贫困生,说明贫困生具有较内向、参加活动的积极性不高、情绪不稳定、波动性大、易激动、倔强固执、孤独等特征。郑林科的UPI调查数据发现,贫困生UPI潜在5项正性人格特质,即积极性、稳定性、信任性、独立性和安静性,揭示了贫困生积极进取、自信顽强的人格品质;同时还发现贫困生具有较少的负性人格特质,在UPI中潜在3项,即忧虑性、自卑性和敏感性,揭示了贫困生自卑忧虑、担忧生活的人格弱点。周正红等运用CCSPS量表测量了贫困生人格的活跃、爽直、坚韧、严谨、处事态度、重情和随和7个维度,发现贫困生与非贫困生在活跃、爽直、处事态度、重情和随和上得分无显著性差异,说明贫困生和非贫困生一样个性直率活泼、比较合群、为人随和、易于与他人相处,但是在严谨维度上贫困生的得分高于非贫困生,说明贫困生比非贫困生更为严谨。

二、贫困生的团体心理辅导内涵

团体心理辅导起源于欧美国家,20世纪90年代由清华大学樊富珉教授引进到我国。针对贫困生开展团体心理辅导的总目标与学校的教育目标是一致的,它要帮助贫困学生了解自己,制订计划,作出抉择,担任起对个人与社会的责任,实现自己的潜能,过健康的、有意义的。自我满意的生活。团体心理辅导集多项心理和社会理论于一身,以团体为单位,以活动为载体,以自我体验为途径,引导团体成员平等沟通交流,认识自我潜力,解构自我认知体系,改变行为动机。它的理论基础包括群体动力学、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柏恩的人际交互作用分析理论、罗杰斯的当事人中心治疗理论和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等。这些理论在以贫困生为辅导对象的团体心理辅导活动中加以应用,可以帮助贫困生学会面对现实问题,正确认识自己内心的冲突,改变对贫困、自我、社会及他人的认知,纠正错误观念,增加心理自由度,建立起新的人际交往模式,改善情绪和情感体验,作出新的有效行为。

研究业已表明,贫困生团体心理辅导不是个别心理咨询的简单拓展,也不仅仅是为了节省时间和人力,而是它确实具有个别心理咨询无法达到的优势:辅导团体可以为每一个贫困生个体提供一面镜子;贫困生个体可以从其他参加者和指导者的反馈中获得益处;贫困生个体接受其他参加者的协助,也给予协助;团体可以为贫困生提供考验实际行为和尝试新行为的机会;团体情境鼓励贫困生个体做出承诺并用实际行动来改善生活;团体中的互动行为,帮助贫困生个体了解他们在学习上、生活上的功能,并显示出如何追求其在学校、系部和班级中的地位;团体的结构方式可以使贫困生个体得到归属的满足。总之,团体心理辅导是通过团体来指导贫困生个体,通过团体活动协助贫困生发展个人潜能、学习解决问题及克服情绪和行为上的困难。

三、贫困生团体心理辅导的原则

针对贫困生开展的团体心理辅导,除了要遵守一般的心理辅导原则外,还必须遵守以下六项原则:

1.同质与异质相结合的原则。在选择贫困生组建团队时,必须注意团队的同质性和异质性。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开展的初期,常以改变贫困生个体的认知为主要任务,其团队成员应是同质的,即所有成员都是经济困难的学生。同质性团队可以引导所有贫困生成员直面自己的贫困现实,对贫困问题进行正确的归因和辩证的理解,不断发掘贫困的积极意义。但在贫困生个体行为习惯的改变上,同质性团体心理辅导的后继效果却很差,原因是团队成员难以将在团体中获得的技巧与情感迁移到现实生活当中,此时应重新组建新的异质性团队。异质性团队是指成员具有不同经济背景的团队,异质性团队的团体心理辅导可以模拟贫困生的实际生活与学习环境,贫困生能够将在团体心理辅导过程中与非贫困生进行交往的体验、技巧顺利地迁移到团体以外的环境当中。

2.匹配性原则。所有针对贫困生开展的团体心理辅导都必须符合贫困生群体和个体的心理特征,遵循贫困生心理发展变

化的客观规律。团体心理辅导的指导者在开展团体心理辅导之前,必须做好如下五项工作,以实现辅导内容与辅导对象的基本匹配:第一,归纳贫困生个体和群体的心理特征和行为特征;第二,研究贫困生所具有的正性和负性的人格特质;第三,分析造成贫困学生各类行为问题、心理问题、人格问题的生理原因、心理原因和社会原因;第四,精心选择贫困生个体组织不同类型的辅导团体;第五,详细制定团体辅导的目标、活动方案和程序。

3.无损伤性原则。无损伤性原则是指在团体心理辅导活动的宣传、组织及实施过程中,不能使贫困生个体产生师源性或医源性的心理问题,也不能加重贫困生个体原有心理问题的严重程度。容易造成贫困生个体心理产生损伤的情境包括两种,一是团体外部情境,二是团体内部情境。团体外部损伤是指在宣传、组织团体期间,由于过度夸大、渲染贫困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而让外界给贫困生群体贴上“异常人群”的标签,导致贫困生的心理损伤。团体内部损伤是指团体心理辅导进行的过程中,由于指导不当,造成指导者个人对贫困生个体或团体成员个体对其他贫困生个体产生的心理损伤。为避免这些损伤,团体辅导的组织者、指导者应注意宣传的方式,提高团体心理辅导的技能,确保团体辅导在隐秘、安静、和谐的环境中健康、科学地开展。

4.积极性原则。积极心理学是美国心理学界兴起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是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心理学思潮。积极心理学的辅导理念对贫困大学生这一群体有独特的适用性,如积极心理学主张用“去问题化”眼光看待个体的观点,就与现实中贫困大学生的“非病人”角色相吻合。根据积极心理学的理论,樊富珉教授提出了针对贫困生进行团体心理辅导的实际目标和干预重点:培养团体成员的积极认知,主要是积极的贫困观、积极的自我观、积极的生活观;培养团体成员积极的人格品质,主要是爱、乐观、感恩、希望四方面;培养团体成员积极的情绪体验,主要包括在活动中创造积极的情绪氛围,以及讲解压力应对方式;解决团体成员现实的发展性问题,主要有时间管理、生涯规划、人际交往等。孟万金教授在2008年创立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吸取了积极心理健康、积极心理治疗、积极心理学和积极教育等各类西方思想和中华文明的传统精髓,已经成为我国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新方向,对开展贫困生的团体心理辅导具有直接的指导作用。

5.提高心理复原力原则。针对贫困生开展的任何一种团体心理辅导,都必须能够提高贫困生个体的心理复原力。心理复原力可以看成是个人与环境互动的动态结构,是在“显著的威胁脉络情境中成功适应而发展的现象。”它包括内在与外在保护因子:内在保护因子就是指个体本身具有保护因子作用的心理能力和人格特质;而外在保护因子则是指个体以外的环境,它促进个体成功调适,并改善会导致不良适应结果的因素的反应,一般包括家庭、学校与社区三种原级系统。团体心理辅导不只是协助贫困生个体消除心理症状,还要帮助其建立健康的个人保护机制即复原力,使贫困生个体在面对重大生活事件时,能够通过保护机制达到自我复原。

6.全程性原则。贫困生的团体心理辅导还必须遵循全程性原则,即这种辅导应伴随贫困学生的整个教育过程。一般的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都有一个或长或短的时限,而针对贫困生进行的团体心理辅导,则要根据贫困生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发生的共性问题或产生的共同的发展需求,组织成不同类型的辅导团体,分期、分批地实施。

四、基于贫困生人格改变的团体辅导类型设置

贫困生团体心理辅导类型设置的依据是贫困生存在的人格问题。针对贫困生开展各种团体心理辅导的最终目标是实现贫困生人格的积极转变。基于贫困生人格改变的目标,本课题组将贫困生团体心理辅导设置为如下四种类型:

1.认知重建型。认知重建型团体辅导的成员必须具有同质性,它的主要任务是解构贫困生的认知模型。贫困生对贫困、自我、他人和社会普遍存在着偏执的认知过程,这些认知结果常常加剧贫困生的消极情绪,促成无效行为。通过认知重建的心理辅导,可以使贫困生正确认识、理解贫困的内涵,全面了解自我,完善自我意识,客观评价自己和他人,接纳自己,善待别人,理智分析自己所处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2.情绪管理型。情绪管理型团体辅导的成员包括贫困生与非贫困生,因而具有异质性,它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团队成员学会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绪。情绪管理型的团队所具有的凝聚力、包容性、互可以让团队内的贫困生获得主观支持和客观支持,找到被人接纳的感觉,体验到踏实与温暖,产生归属感,从而减少焦虑、抑郁、悲观、消沉等消极情绪。

3.性格养成型。性格是人格的核心成分,是一个人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贫困生的性格中经常具有自卑、自责、忧虑、过于敏感、过度严谨、倔强固执等负性人格特质,因此,在性格养成型的团队中必须吸纳一部分外向型性格占主导地位的非贫困生成员。这种性格养成型的团体心理辅导可以为贫困生成员提供良好性格的参照,让贫困生改变消极的自我暗示倾向,体验自身的价值,养成开朗、自信的正性人格特质。

4.人际沟通型。人际沟通型团体辅导的成员必须是异质的,他们必须来自于在校大学生的各个自然群体。人际沟通型团体辅导的过程要真实地模拟贫困生的实际生活状态,减轻贫困生的人际敏感程度,让贫困生顺利迁移在团队中习得的各类交往技巧和情感体验,在现实的学习、生活中与不同经济背景的学生形成积极而有效的沟通。

[参考文献]

[1]谢桂阳,程刚.高校贫困生的个性特征及心理健康状况[J].心理科学,2002(5).

[2]于开文.贫困大学生人格特征调查研究[J].教育科学,2006(2).

[3]王挺,杜文东.大学贫困生个性及心理健康现状调查[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6).

[4]程利娜.贫困大学生个性特征与心理健康的调查研究[J].中州学刊,2005(3).

[5]郑林科.贫困生UPl人格特征预测与核心人格特征探索[J].心理研究,2009(5).

[6]周正红,周生江,张桂青.贫困大学生人格特征与心理适应的相关研究[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0(11).

[7]王卫平.高校开展团体心理辅导的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6).

[8]何瑾,樊富珉.团体辅导提高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效果研究――基于积极心理学的理论[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0(3).

第6篇:贫困学生心理健康辅导范文

关键词:贫困生;就业压力;心理;毕业;高职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7-0224-02

一、引言

据教育部统计,全国高校毕业生2001年115万人,2002年145万人,2003年212万人,2004年为280万人,2005年为338万人,而当年未就业的毕业生分别为11.8万人,29万人,64万人,78万人,100万人。目前在全国普通高校中贫困生约200多万人,占在校生总数的20%~30%,特别困难的学生占5%~10%。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校在校生与毕业生人数的持续增长,在校生特别是高职院校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形式十分严峻。我国高校的扩招和并轨收费制的实施及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由“统招统分”改革为“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后,高校贫困生的数量大幅度增加,高校贫困生就业困难、就业压力突出。

二、高职贫困生就业心理压力分析

2006年,高校在校生达2300多万,毕业生413万,我国高校在校生与毕业生人数持续增长,然而,毕业生的平均就业率却始终只维持在70%左右,特别是高职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仍是毕业生就业问题中的难点和重点。近年来,贫困毕业生就业问题倍受关注。贫困生是高职院校中比较特殊的人群。由于就业形势的严峻、贫困的家庭背景和价值认同等因素,他们在面对就业时呈现出多重矛盾,表现出自卑、焦虑、悲观及自我意识缺乏等心理特征。这些心理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贫困毕业生的顺利就业。这一现状,会给本已对就业问题顾虑重重的高职学生、特别是贫困生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作为一所普通的地方院校,我院为了进一步做好学生的心理工作,尤其是对贫困生的心理疏导,我院设有专门的心理咨询室,发放自制调查问卷,对我院贫困生及我省几个兄弟院校贫困生的心理健康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实证研究。通过心理健康调查发现部分贫困生的心理状态从总体来看是乐观向上的(见下图),但也有一部分贫困生存在着很多的消极心理表现,在政治态度、自我意识、价值观念、人际交往和意志品质等方面的一些偏差。通过对我院贫困生的心理测试发现了以下几种有代表性的心理障碍。

1.贫困焦虑。贫困生都要为自己的生活费和学费而焦虑,他们在对就业问题十分敏感、紧张,对自己的未来极为忧心,担心“毕业即失业”。

2.贫困自卑。贫困生在求职过程中没有勇气去尝试,挑战高要求的职位,对未来工作信心的不足,惧怕与本科生同台竞争。

3.贫困抑郁。贫困生学习动力不足,心境低落,认为自己“百无一用”,没有足够的关系网,缺乏获知更多就业机会的渠道。

4.贫困封闭。贫困生即使与他人交往,也常带着强烈的戒备心理,总是有意无意地与他人保持一定的心理距离。

大多数高职贫困生都渴望毕业后有一份好的工作、缓解家庭的经济困难、回报父母,同时也让自己生活安定、实现人生价值。然而,有很多事情都是事与愿违,就业困难会使他们感到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巨大差距,甚至产生心理障碍。

三、缓解高职贫困生就业压力的对策

大学贫困生就业难的问题已经引起了教育界人士的关注,而高职贫困生又因为学历、心理等诸多方面的因素造成的就业心理问题更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针对这些心理健康问题,我认为要在学生中推行健康的生活价值观,培养他们健康的价值观,健全的人格品质,同时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活氛围,对待贫困生尤其要体现出人文关怀,淡化贫困意识,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内外实践活动,体现贫困生的自身价值,培养他们自强、自立的意志品质,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思考解决的对策。

自2010年12月始,本课题组成员都是负责学生管理工作的,我们紧密围绕“源头”(即就业)问题,针对我院的160名高职贫困生进行了团体心理辅导。

1.目标辅导:辅导贫困生一定要正视贫困,正视自我。通过心理辅导来去掉学生自卑的心理,使学生个人的心理特点与同龄人相符,对生活充满阳光、乐观,人际关系协调,能面对和接受现实,有正确、积极、向上的人生目标。

2.实践辅导:从行为和认知上进行针对性辅导。首先,针对高职贫困生的主要心理问题,我们辅导的首要目标是帮助他们打破心灵壁垒、树立自信心和塑造完全人格。通过组织学生“自剖”、“互剖”,让他们正视贫困,积极、正确地看待自己,积极在活动中锻炼自己的心理素质,致力培养完全人格和各种不良心理得到有效调节。其次,我们密切结合就业问题,针对高职贫困生开展认知治疗,以讲座、交流等形式开展就业综合辅导。引导学生开展自我职业设计,让学生了解就业政策、全面认识当前就业现状,消除自身就业疑惑,减轻“茫然”的就业压力。再次,让学生树立“正视贫困”和“以自己的汗水换来报酬光荣”的意识,开展“模拟就业”,提升就业竞争力。鼓励他们参与周末兼职,让学生知道“要有收获必须付出”等等。通过一系列的实践,学生懂得了能力与知识是就业的最强基石,只要自己能力强、素质过硬,就能在社会上立足并取得成绩。

3.环境辅导:帮助贫困毕业生改善生活环境,缓解就业压力,经济资助必不可少。采取多种措施帮助他们降低就业成本,如积极请用人单位“到学校来参加校园招聘会,为贫困毕业生与用人单位搭建交流平台;免费为贫困毕业生提供使用就业网、包括网上远程面试系统的机会等等。

4.观念辅导:由于对贫困刻骨铭心的体验,不少贫困生感觉“穷怕了”,将择业作为告别贫困的最后机会,所以就不愿意下基层、到边远地区和艰苦环境中工作,这时我们就要引导他们充分认识到目前整个就业形势的严峻性,从而帮助他们积极调整就业心态。树立先就业、再择业、然后创业的思想,尽早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此外,还应鼓励高职贫困生学生到基层工作、宣传国家支持自主创业的优惠政策,鼓励他们自主创业。

通过以上的辅导方式,我们在我院贫困生就业压力方面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果:通过调研我院的160名高职贫困生,90%的贫困生树立了就业信心,75%~85%的贫困生愿意下基层、到边远地区和艰苦行业工作,10%的贫困生准备自主创业。每年11月中旬我院都组织人才供需见面会,贫困生的对口就业率达到了65%以上。我们的工作还在进一步探索中,研究还有待深入,方法还有待提高。在此,热忱欢迎同行们与我们进行交流、探讨。

四、结语

要想真正做好高职贫困生就业工作,国家的政府部门需给予相关的支持。首先,健全机制,完善贫困学生资助体系,缓解他们的就业经济压力。学校要成立贫困学生资助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实行工作责任制,加强对贫困学生资助工作的领导,给贫困学生就业雪中送炭,缓解他们在就业过程中的经济压力。其次,制定奖励政策,建立完善就业指导体系,帮助贫困学生成才立业。鼓励贫困学生到基层、到艰苦行业、到西部就业,根据贫困学生就业困难的实际,制定贫困学生优惠奖励政策,设立贫困学生专项奖励基金,鼓励和支持贫困学生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实现人生价值。

参考文献:

第7篇:贫困学生心理健康辅导范文

关键词:辅导员;困难生资助;心理健康

高校辅导员是从事学生思想教育和行为管理工作的专职人员,是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在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各个环节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辅导员的日常工作中,困难生资助工作是每年的重点之一,要想真正做到“公平、公正”,就必须做好大量细致的前期工作,同时也要做好未受到资助学生的安抚工作。

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各个高校规模在不断扩大,招生的扩大带来了高校困难生人数的增长。当前,我国高校虽然基本上都建立了以奖学金、贷学金、勤工助学、特殊困难补助、学杂费减免为主的困难生资助体系。这些措施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贫困生的实际困难。但在具体的资助工作中,仍存在“假贫困”、分配不公,重视经济资助、忽视思想教育等问题。本文着重来谈谈辅导员在大学生资助工作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规范困难生认定和监管工作

每年第一学期开学的时候,每个学校都要进行贫困生认定,为以后的助学金、奖学金发放做准备,一般班级都是根据学生申报情况列出贫困生名单,先进行小范围公示。由于所带班级众多,所以辅导员对有的学生情况可能不是特别了解,而光凭申请学生所填写的申请表来认定该生家庭是否贫困,恐怕就容易被部分“假贫困”现象所蒙蔽。所以,在这之前,辅导员要做好大量细致的调查工作。

每年新生入学时,有部分贫困学生通过绿色通道入学,对这部分学生我们通过查看相关材料可暂时定为贫困生,对暂时没有通过绿色通道入学的学生,也要深入了解,并组织家庭贫困学生如实填写《家庭困难学生认定登记表》。为了避免贫困生认定材料的失真,建立畅通可信的贫困生家庭经济信息档案和数据库,给认定工作提供一个科学规范的平台非常必要。可以通过两种途径来了解学生家庭情况:一是可以和学生高中的学校或者学生家庭所在地的村、社区等基层组织联系,以便能准确、快捷地掌握新生的家庭经济情况;二是每一学期结束后要在学生中搞一次调研,确定每名同学的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了解学生的贫困、节俭程度,并给他们建立档案。可由辅导员、班级干部、宿舍长组成一个评议小组,积极听取这个小组的评议意见。掌握每位申请补助同学的消费情况,为下一年认定做准备。

二、辅导员需要定期更新班级贫困生库,通过多种渠道了解困难生情况

(1)辅导员每年都要根据教育部《关于认真做好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指导意见》。对困难生进行一次重新评定,让家庭经济好转的学生退出,让因突发性、临时性困难的学生能够及时得到补助。班级的困难生认定评议小组要负责对本班级的困难生进行评定,然后由学院审核,最后由学校审核、确定。必要的时候辅导员要与学生家庭所在地政府联系确认学生家庭经济情况,要确保国家资助款项能够落实到真正需要的学生身上。

(2)校园卡消费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学生的日常消费水平,可以通过跟踪学生校园卡消费情况来了解学生经济情况。如果学生消费水平确实较低,我们应该在下学期继续提供补助,对于特别贫困的学生,学校应该提高补助标准;反之,消费水平较高的学生可能被清出资助范围。现在很多学校对贫困生认定标准有一定要求,比如买高档电子娱乐产品、高档时装或高档化妆品等;抽烟、酗酒经教育不改等情况的学生就不得列为贫困生。可以根据这些认定标准结合实际情况来执行。

(3)此外,转变资助理念和资助方式,拓展勤工助学渠道必不可少。

我们要转变资助观念,拓展资助方式,变“输血”为“造血”。进一步完善勤工助学管理制度,同时拓展校内勤工助学岗位,如果校内岗位有限,校方可以与广大企事业单位联系,与它们联合开展勤工助学招聘会,为学生提供更多上岗机会。

三、关注困难生的心理健康

困难生由于其在学校的特殊身份及他们所面临的艰难处境,使得他们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心理负担。困难学生是我国资助体系的受益者,但有部分学生在接受了国家、社会、学校的资助后,并没有形成应有的感恩意识和回馈社会的意识,感恩教育相对薄弱。另外,有小部分家庭困难的学生对自己家庭困难的经济现状感到羞愧,他们羞于提起自己的家庭、父母,在学习、生活中表现为缺乏自信,而同时自尊心很强,言语敏感,很少参加集体活动,与同学关系疏远等等。如此下去,势必要导致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因此,除了给困难生以必要的经济资助,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更为重要。

(1)贫困生认定方式不易太过张扬,贫困生往往在承受着诸如学费、生活费等经济上压力的同时,还承受着由此引发的精神压力,容易产生自卑与敏感心理。学校选择认定贫困生的方法如果过于张扬,势必对这部分学生造成心理打击。

(2)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首先,学校心理健康部门要开展多种多样的心理辅导活动,如各种心理讲座、以及心理训练等等。其次,辅导员应配合心理咨询中心进行个别心理咨询,疏导心理困扰,优化贫困生的心理素质,提高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同时要注意保密。再次,建立心理健康档案,时刻关注贫困生心理动态,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3)辅导员应积极联系学校为家庭经济特别困难学生提供勤工助学岗位,提高他们的自助能力以及自信心。要引导学生培养“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互助意识,引导他们形成乐观自信的人生观,最终实现自立自强。

四、小结

困难生资助工作既是爱心工程,更是育人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坚持政策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真正做到国家资助与育人相结合,才能充分发挥国家资助政策在激励成才等方面的重大作用,促进我国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周复.高等学校学生资助政策研究[J].中国高等教育, 2003

第8篇:贫困学生心理健康辅导范文

【关键词】高职生 贫困 人际敏感

一、高职贫困生人际敏感问题的表现

1、交往频率低、交际范围小。他们容易因“经济贫困”而导致“心灵贫困”。表现为人际交流自卑,他们会尽可能地缩小自己的交友圈,常常是教室、宿舍、食堂三点一线,回避一切可有可无的交往。

2、缺乏交往动机。表现出较低的交往欲望,一方面由于不自信而害怕在交往中暴露自己的不足。另一方面,是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当低层次的温饱、物质需要都无法满足时,贫困生很难产生较高层次的交往需要。

3、交往目的单一。主要依托于现实的需要,高职贫困学生中的多数只进行一些必要的社交,如因学习而产生的交流、舍友间的对话等,而精神层次的交往需要却常常被忽略,很少主动参与班级、社团以及学生会的活动。

二、贫困高职生人际交往敏感的教育对策

1、塑造互助、和谐的宿舍氛围

宿舍是高职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场所,建立团结、互助的寝室关系,营造温馨和谐的寝室氛围,有利于及时地调节和宣泄高职生的消极情绪,有利于保持心理健康。宿舍人际关系也直接影响着人际关系和学习、生活、身心健康的质量。高校学生工作要转换工作思路,明确工作重点,把单纯注重宿舍卫生转化为宿舍人际环境和卫生环境并重。通过辅导员、学生干部进宿舍。举办丰富的寝室文化活动等方式来增强宿舍成员的凝聚力。与此同时,充分发挥寝室长和宿舍学生干部的作用,切实关注贫困生的心理状况,将有突出心理问题的贫困生及时反馈到校心理健康咨询中心进行专业的心理辅导。

2、构建团结、友爱的班级氛围

贫困生人际交往问题很大程度上是学生个性心理和班级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良好的班级氛围对于贫困生的身心健康有着极大的调节作用。友好互助、活泼向上的班级氛围对有交往困惑的贫困生来说是一种巨大的人际支持。辅导员和班委要在广泛征求同学意见的基础上,制定出积极向上的班级发展目标,开展一系列有利于增进同学感情、增强人际沟通能力的班级活动,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调节的能力。另外辅导员要引导贫困高职生以发展的眼光积极看待自己和周围的世界,帮助他们减轻和消除诸如自卑、自我封闭和抑郁等心理问题,能够以开阔的胸怀参与到班级生活中来。

3、充分发挥团体心理辅导、个别咨询的作用

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要考虑到贫困生独特的心理特点,创造一个尊重、温暖、信任的环境是最重要的,在此基础上提供心理的指导和援助最终达到助人自助的目的。新生心理普查是了解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第一步,对于有阳性心理症状的贫困生要及时予以关注,并进行后续追踪。通过开设心理讲座,培养贫困生的健康人格。通过F体心理辅导如人际交往训练小组,在同质团体的动力作用下,使个体发挥成长的潜能,提升人际交往的意识和能力。同时结合个别心理咨询,更有针对性地对贫困生进行心理援助。

4、完善自身素质,提高交往能力

(1)、改变错误人际认知

贫困生的心理困扰大多源于其自身存在的不合理信念系统,比如认为贫困就低人一等。他们给自己贴上了“贫困”的心理标签,导致在言行上也无形中被染上了“贫困”的色彩,致使周围人很难不用另类的眼光来看待他们,并由此形成恶性循环。辅导员应该引导他们认识到自己与其他同学有着一样的发展平台和均等的人生机遇,逐步转变对贫困的错误认知,把对经济问题的关注转移到提高自身心理素质和综合能力上来,积极悦纳自己,最终达到认知与行为的和谐。

(2)努力完善自身人格

在长期的、强大的外界压力下,贫困生的性格往往显得较为内向、压抑、敏感、自卑。内向和敏感让他们的社会支持系统难以健全,而同时他们又会以自傲、孤僻来掩饰内心的自卑,进而被误解为不好相处的人群。拥有良好的性格是幸福生活的前提,这需要高职中的贫困生提高交往的主动意识、不卑不亢,主动融入集体,参与各项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增加娱乐休闲生活,拓展生活圈,形成乐观、开朗、自信的个性品质。

(3)提升人际交往能力

贫困生由于长期的人际敏感,导致交往能力的不足,而交往能力的提升需要在更多的交往经验中培养,需要拓宽原先的教室、宿舍、食堂三点一线的活动范围。首先,外在着装不需追逐潮流,但要得体整洁,给别人留下好映像,也增加自己人际交往的自信。其次,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才能和不同人群有一定的共同语言。此外,言谈中增加幽默感能进一步增加人际吸引力。

5、增进家校交流,完善家庭教育方式

贫困高职生人际敏感问题与家庭的教育方式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父母不恰当的教育方式极易导致子女在心理和人格发展的障碍,导致难以形成健康的人格,不能够正确合理地处理人际关系。对于高职贫困学生来说表现最明显的就是难以处理好师生、同学和室友间的人际关系。所以应该利用辅导员这一家校联系的纽带。通过辅导员与家长的交流中让父母意识到,无论工作再忙也要加强对子女的关心和教育。家庭成员的一言一行对子女的思想品德和作风有着隐性的关键作用。所以包括父母在内的家庭成员要特别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有意识地培养他们活泼开朗、自强自立、善于交流的心理品质。

参考文献:

[1]甘良梅.高职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2(4).

[2]马少荣,张丽霞,赵西敏.高职新生人际关系调查研究[J].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11,13(4).

第9篇:贫困学生心理健康辅导范文

当前高校贫困学生资助体系

面对日益增加的贫困生数量,国家和高校对贫困生工作越来越重视,投入也越来越多,并为此出台很多政策和措施加强对贫困生的扶持和资助,做好贫困学生的资助工作已经成为各高校教育管理中很重要的一环。现阶段,我国各高校已基本形成了以包括“奖、助、补、减、贷、勤”等多元化的贫困生资助体系。这些措施已经构建成了一个庞大的多元化资助体系,在为贫困生缓解经济困难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所谓“奖”,是指国家、学校或社会企业、社会团体及个人在学校设立各种形式的奖学金;“助”,是指由国家、学校、社会企业、社会团体及个人给予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助学金;“补”,指由中央和地方政府拨出专款对家庭经济有困难学生给予的补助,同时学校也采取各种形式对他们予以资助;“减”,是指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根据情况减收或免收学费;“贷”,主要是指学校或金融机构针对在校学生制订的免息或减息助学贷款方案;“勤”,即学校针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设立一些助学岗位,使学生通过勤工俭学,获得一定的报酬,贴补在校期间的一些学习和生活开支。

这些以“奖、助、补、减、贷、勤”为主要形式的资助体系在帮助贫困生完成大学学业,解决现实的经济困难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从现有的资助体系中,我们不难发现,当前高校贫困学生的资助体系的特点决定了高校的资助工作仍以经济资助为主,重视对贫困学生的物质资助而忽视精神帮助。

当前高校贫困大学生的现状

当前高校中的贫困学生主要来自经济欠发达的老、少、边、穷地区;或父母双亡或单亲家庭无经济来源;或家庭突遇不幸或遭遇自然灾害;或家人重病、伤残,其中又以农村多子女家庭的学生居多。

1.当前贫困大学生的生活状况

由于家庭经济困难,大部分贫困学生生活比较拮据,不得不时刻限制着自己生活上各个方面的花费,有部分学生连必要的学习用品都难以保证。为了自己的学业与生计,还要利用课余时间,积极寻求勤工俭学的机会,靠勤工俭学来补贴花销。为了节约路费和赚取生活费,有很大一部分贫困学生都曾有过寒、暑假不回家的经历。有调查显示:贫困大学生中超过三成的人生活费开支仅为普通同学的一半。但是,重经济资助而忽视精神帮助也导致了小部分贫困学生价值观出现了偏差,图虚荣、好攀比、追求享乐与高消费,平时的消费能力比部分家庭条件一般的学生还强。

2.当前贫困大学生的学习状况

相当多的贫困生能够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发奋读书,通过掌握知识来改变命运,但是由于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他们的成绩比较不稳定,容易大起大落。此外,也有少数贫困大学生抗压能力差,沉迷于网络与小说之中,导致学习成绩下滑。因此,当前贫困大学生的学习成绩出现了一个“两头聚堆”现象。

3.当前贫困大学生的思想状况

贫困大学生普遍具有生活、学习、心理压力大的特点。国家无偿性的资助在暂时缓解部分贫困生的困难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部分贫困生心理上的依赖感以及行动上的惰性,促成了学生不劳而获的思想和“等、靠、要”的心态,这既不利于培养学生自强自立的精神,也不利于减轻贫困生的精神压力,更不利于国家建设人才的培养。此外,社会多元文化和市场经济的负面因素、学校教育体制和道德教育实效不足、加之大学生自身心理不成熟和自律意识薄弱也导致了部分贫困学生感恩意识缺失、个人诚信度不高等一系列道德问题。

4.当前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状况

大部分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其他大学生相比存在比较明显的差距,其心理异常人数比例偏高。由于贫困造成的过重的心理压力使他们容易产生各种心理冲突和困惑。相当一部分贫困生的情绪控制能力比较低,遇到挫折后悲观消极,许多贫困大学生到了强手如云的高校,失去了从小到大的优秀生的优势,感到失落以至产生心理问题,他们不愿和他人交流自己的感受或者从朋友那寻求支持和安慰,也不善于通过娱乐或其他活动来缓解内心的压力,以至于形成了一些不良的心理特点。如自尊又自卑的矛盾心理、逆反和偏激的心理、渴望交往却又自我封闭、冷漠的心理、焦虑抑郁的心理、错位的嫉妒心理、出人头地和急功近利的心理。

加强高校贫困学生教育引导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通过研究当前高校贫困学生的资助体系及贫困大学生生活、学习、思想及心理状况,我们发现,随着资助工作的进一步开展,现有的资助体系已经不能满足当前贫困大学生成长和成材的需要,因此,加强贫困大学生的教育引导,进一步健全和完善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已经刻不容缓。

1.加强高校贫困学生的教育和引导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迫切要求

高校担负着人才培养的重任,是培养和造就具有创新观念和能力的高级人才的基地,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贫困与贫困意识的日益增长,给贫困大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扶贫助学工作的内涵除了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经济困难,更重要的是教育和引导贫困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从某种意义上讲,“精神帮困”显得更为重要。加强贫困生的教育和引导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要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迫切要求。

2.加强高校贫困学生的教育和引导对于进一步完善资助政策和制度,健全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通过研究当前高校贫困学生的现状,我们发现高校贫困学生这一特殊群体普遍存在着学习、生活、思想和心理上的障碍,长期以来形成的资助体系也使得学校和辅导工作者相对重视物质上的资助而忽视了对贫困大学生的精神帮助,随着贫困学生数量的日益增长,一些潜在的问题以及现有的资助体系中存在的问题也日益凸显,以致使很多出发点很好的工作收效甚微,甚至产生了副作用,进而影响贫困生的健康成长和助学工作的大局。因此,大力加强贫困学生的教育和引导工作,已经成为切实解决贫困大学生的入学和成长问题的迫切需要,对于进一步完善资助政策和制度,健全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加强高校贫困学生教育和引导工作是体现教育公平,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校园的迫切要求

高校承担着为国家现代化建设,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历史重任。加强对贫困学生的教育和引导,努力培养勤奋刻苦、学识渊博、品德高尚、心理健康的合格人才是办学的关键要素,是学校各项事业发展和体现教育公平、建设和谐校园的基本条件,也是维护校园稳定、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校园的迫切要求。

对当前高校贫困学生的教育引导的对策与方法

1.转变贫困大学生的资助观念和资助方式

首先,各高校的教育工作者应改变对贫困大学生关怀和帮助的方式和观念,应该变单纯发挥资助的经济功能为经济和教育功能并举,即物质资助与精神资助有机结合的 “双助型”资助方式。应从各高校的实际出发,长期实施并不断深化扶贫励志工程,在做好经济扶贫工作的同时,也要注重在学生中弘扬自立、自强精神,充分发挥高校智力和人才优势,对贫困学生进行精神上的激励和思想上的引导。

其次,开展勤工助学是解决贫困生困难的重要途径和长远之计。通过开展勤工助学,转变贫困学生“等、靠、要”的依赖心理,通过不断拓宽和加深学生勤工助学渠道,引导学生通过一定的社会工作和劳动来获取报酬,使资助和自助结合起来,培养学生自立自强、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即“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再次,改进奖学金评定制度,从支持和保护贫困生的角度,设立贫困生奖学金项目或贫困生资助专项资金,在贫困生范围之内进行考核评定,不仅能解决贫困生的经济困难,还有助于教育引导贫困学生勤奋学习,积极向上,有助于激励贫困生成长成才。

还有,社会支持与回报社会有效结合。根据实际情况,改变以往由社会单向给予的资助方式,有意识地将资助活动加以深化,加强对大学生的感恩教育,引导学生在接受资助的同时尽己所能积极参与志愿活动、公益活动,回馈社会,变社会的爱心为自己成才的动力,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让他们通过公益活动在回报社会中升华自己。

最后,突出国家助学贷款的主导地位。现行的资助方式多数是无偿援助, 容易使贫困学生产生依赖心理和攀比心理,通过及时调整资助措施,突出国家助学贷款在“经济支持”中的主体地位,帮助学生树立自立自强观念,鞭策学生勤奋学习、努力上进,有利于推动高等学校学生素质教育的改革。

2.加强教育、立足引导,有针对性地向学生提供精神资助

一是思想道德教育。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大背景下,资助管理部门担负着双重的“育人”职责,既要发挥自主项目对学生的激励作用,又要开展以勤奋学习、自立自强、团结互助、诚实守信等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活动。在给予经济资助的同时,应更关注对学生的教育引导。首先,要加强贫困学生的感恩教育。通过灵活多样的思想道德教育方式,对学生进行识恩、知恩、感恩的教育,通过教育引导和环境影响,使贫困大学生形成一种感恩的心态、品质和责任,使其知恩于心,报恩于行。贫困大学生感恩教育是一个全方位的、多形式的、多场合的正面教育、事迹感染、氛围影响的一种交融体,可以通过座谈、个别交流等形式增加感恩情怀;通过挖掘生动感人的事迹和鲜活的感恩情景,引发学生的认同共鸣,激发学生的感恩情感;通过借助济困助学、召开捐赠仪式、写感谢信、定期向资助方汇报学习情况等形式点拨唤起大学生的感恩心;通过开展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和爱心公益活动引导和帮助贫困学生提升感恩意识,提高综合素质,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具有奉献意识和精神的大学生。其次,要加强贫困学生的自立自强精神教育。要培养贫困大学生正确认识贫困的观念和改变贫困的意识,让他们明白自己的未来要靠自己争取,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才可以实现梦想,成就自我。通过积极加强与企业的联系,寻求社会支持,依据实际情况,与企业、社会团体建立对贫困生的在校资助、毕业后到捐助单位定向就业的“对口支援”关系,这样既可解决贫困生的经济困难,同时又保证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贫困生的就业难题。通过扩大勤工助学的范围,为大学生提供更多锻炼的机会,增强学生的自立意识和劳动观念。通过树立典型,激励学生。每学期组织一次“自强之星”评选及先进事迹报告会,深入挖掘资助企业中的自立自强典型,现身说法,使贫困学生能从榜样的身上得到启迪,以健康和上进的心态去面对人生的挑战。再次,要加强对贫困学生的诚信教育。诚信教育对于学生的成才和社会发展都是极其重要的。高校应给贫困学生创造一个宽松、自由、真诚、博爱的校园环境,引导学生树立公平公正、诚实守信的道德观念;通过建立贫困生个人信用档案,全面记录其在校期间思想、道德、学习、生活、纪律等方面的情况,强化大学生自律、他律意识,牢固树立守信为荣、失信可耻的道德观念;通过开展入学教育、贷款诚信知识教育和警示教育,将“诚信待人,诚信处事,诚信学习,诚信立身”的培养目标始终贯穿于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全过程,增强贫困大学生的诚信意识、规则意识和责任意识;高校应充分发挥“两课”在提高贫困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方面“主渠道”和“主阵地”的作用,让诚信走进课堂,强化诚信的作用,让学生树立事业心、责任心和平等竞争的意识,独立人格和对规则的虔诚态度。通过谈论、签名的方式,将诚信的理念融入专业的课程中,循序渐进地、有针对性地进行诚信教育。

二是心理健康教育。贫寒的家境是贫困大学生产生自卑心理的重要原因,矛盾心理是贫困大学生最为突出的心理特点,贫困大学生面对经济贫困、生活困难的现实,常常会感到自己无能为力,在心理上采取了逃避、退缩的应对方式,极度的自卑又使贫困生的心理长期处于压抑的状态,得不到疏解和宣泄,可能会形成严重的心理问题。加强贫困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首先要引导贫困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贫困观,学校和辅导员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心理疏导和关怀,引导他们正确地自我定位,鼓励自尊、自信、自强,克服自卑心理,培养积极健康的心态;其次要培养贫困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通过进行心理讲座和座谈,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加强对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第三,要对贫困生的心理进行适度的干预,通过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普查,建立贫困生心理档案,及时了解贫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预防物质贫困导致新的心理贫困,遏止原来有的心理贫困进一步加剧,为解决贫困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第四,应该逐渐拓宽对大学生进行心理服务的渠道,通过心理咨询可以给贫困大学生帮助、启发、引导和教育,解除和缓解他们的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比如开办心理咨询讲座、设立心理问题专栏、开通心理咨询热线、网络信息交流平台,帮助贫困学生及时化解心理障碍,解决心理问题。

参考文献:

[1]杨晓慧.高校贫困生“双线资助”模式研究[J].中国高等教育,2007(19):44-46.

[2] 全洪兵,罗玉华.对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的反思与构建[J].中国教育导刊,2007(17):14-15.

[3]朱志明.贫困大学生自我效能感及其相关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07(4)43-45.

[4]陶志琼.关于感恩教育的几个问题的探讨[J].教育科学,2004(4):9-11.

[5]教育部信息中心.高校贫困生及受助情况调查分析与建议[J].中国高等教育,20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