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工程经济盈亏平衡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1 传统采矿方法选择的弊端
在煤矿开采中,对于传统采矿方法选择之中,多应用3步选择法,第1步,就是可以依据矿床的地质特征,从而结合实际的生产、技术、安全以及国家的需求,进行对于采矿方案的技术性选择。第2步可以依据技术经济参考指标以及国家地区经济因素,实施技术经济分析,第3步可以依据技术方案设计与矿山具体情况,综合分析采矿方案,并确定最终施工方案[1]。然而,3步选择法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一些弊端:一方面对于很多煤矿在采矿方法选择中,针对某些矿山特别是老矿山,若是没有按科学手段选择合理科学的采矿方法,仍是一味按照传统习惯采用一种方法采矿,那么该采矿方式不仅落后,还将会降低采矿效率;另一方面在矿山开采中,其矿山设计人员在评价项目案设计中,只是拘泥于老模式,照搬书本去评价项目,将会导致采矿方式落后,影响工程整体质量需求。
2 工程经济原理介绍
在工程经济原理中主要包括盈亏平衡点法和价值工程法两种,以下就对其做具体介绍:
2.1 分析盈亏平衡点法
在实际的工程经济原理中,盈亏平衡点法通常就是对2种方案进行选择,其中的一个方案可能在一组条件下更为经济,而另一个方案同样在另一组条件下更为经济。然后就可以通过变换该组条件中的变量值,使两个方案之间的不同点保持不变,从而寻找一个变量可以使其满足两个方案在经济上有相同的值,而这个值也就是盈亏平衡点[2]。针对于采矿方法选择中,如果一种采矿方法的矿石损失与贫化率低,但是该种矿石的成本又高,然而对于另一种的采矿方法中,其矿石成本低,矿石损失与贫化率大,此时就可以根据每吨工业矿量收益,使其作为本次分析的经济效果指标,从而可以确定出使用采矿方法界限;对大于临界的矿段,就使用高成本、低损失贫化率的采矿方法,对于小于临界矿段之中,就可以用具有低成本、高损失贫化率的采矿方法。
2.2 分析价值工程法
在采矿方法选择中,其价值工程法实质就是,可以把参加比较各种采矿方法,找到其技术经济指标,并能够通过价值工程法,从而可以评定出各种指标在工程中功能的重要程度,从而可以求出无量纲功能数值[3],可以得出对于各采矿方法的功能分值,之后就可以针对各采矿方法价值系数,按照高低顺序排列出不同采矿方法的优劣顺序,从而可以从中选出最优的采矿方案。
3 工程经济原理在采矿方法中的应用
为了克服以上传统3步选择采矿方法选择中的弊端,应融合现代综合分析法,把工程经济原理引入到采矿方法选择中,应用工程经济原理的盈亏平衡点法与价值工程法,有效提升煤矿工程开采质量,提高煤矿工程采矿施工效率。
3.1 盈亏平衡点法在实际采矿方法选择中的应用
针对某煤矿开采中,可以应用充填采矿法与崩落采矿法,然而对于矿石品位高时,实际中使用充填法更加有利,若是矿石品位较低时,实际中应用崩落法开采就较为合理[4]。针对该工程中采矿方法选择上,应用盈亏平衡点法,可以首先分别列出2种采矿方法的单位收益,并可以将不同矿石品位代入其中,就可以得到两条曲线,如图1中所示。
从图中可以得出,曲线(A和B),其交点(C)中所对应的品位为(AK),也就是对于2种采矿法的使用界限,因此在实际煤矿开采中,如果矿石品位高于AK时,就可以采用方案B进行煤矿开采;低于AK时,采用方案A进行煤矿开采。
3.2 分析价值工程法在采矿方法选择中的应用
针对某煤矿开采中,其采矿方法选择上应用价值工程法,首先分析煤矿的矿床地质条件与开采技术条件,可知该矿床为大缓倾斜矿床,且矿体的埋藏较深,其地表也不许陷落;之后就可以采矿方法初选,选取安全程度以及矿房生产能力、采场工人劳动生产率等作为指标,从而可以确定参与比较的项目。再之后,可以实施对工程安全程度定性指标、施工难易程度定性指标及通风条件定性指标的定性量化从而可以通过计算确定技术经济指标,再确定比较项目的重要程度并根据评分表计算参与工程开采的采矿方法功能分值,任选一种采矿方法来作为对比基准,对应用的采矿方法进行功能评价,从而最后确定出最优的采矿方法,进行煤矿工程开采。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煤矿工程中,应该合理应用工程经济原理,选择经济、科学、合理的采矿方法,不仅可以提高煤矿工程中的采矿作业效率,也可以提高煤矿工程的经济效益。将工程经济原理应用到选择采矿方法中,优化煤矿工程的采矿技术,提升煤矿工程的采矿实例,具有实际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张志礼.价值工程方案评价法在采矿方法技术经济分析中的应用[J].有色金属(矿山部分),2011,06(34):45-46.
[2]邓红卫,胡普仑,杨念哥,高峰,翟建波.基于组合赋权TOPSIS的采矿方法优选[J].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4(32):54-57.
【关键词】采矿企业;工程经济原理
采矿方法与一般的工程相比,矿山开采工程量较大,且技术要求也较高。稍有不慎,轻者会造成矿山开采工作效率的低下,重者会对开采人员的生命安全构成威胁。为此,必须对矿山开采工作引起高度的重视,通过对采矿方法的不断优化,来达到其安全系数、工作效率的提升。就目前实际情况来讲,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我国矿山开采方法选择存在一定的弊端,为此在采矿方法选择中引入了工程经济原理。希望借助工程经济原理,从科学的角度完善采矿方法的科学选择。
一、目前采矿方法选择中存在的弊端
目前,采矿方法选择主要是采用“三大步”的步骤,其主要内容如下:第一,通过各种仪器对矿场周围的环境进行测量,然后对测量结果进行深入地分析,然后从技术上和经济利益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选择最合理的采矿方法,进而能够更好地促进采矿产业的发展;第二,在采矿方法确定之后,还需要对采矿的步骤进行分析,然后制定严格的采矿计划,最后根据采矿计划来合理分配相应的资源,从而能够为采矿计划的实施提供条件;第三,在实际采矿过程中,按照事先定制的采矿方法进行采矿,并对关键的计划点进行记录,确保采矿过程稳定有序地开展。但是,目前“三步走”的采矿方式有着明显的缺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三步走”的方式是根据以往的采矿经验总结而成的,其适用范围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一方面,“三步走”的采矿方法是在以前的采矿工作中总结而出的,其主要对象是老矿山,但是对于一些新矿山或者是周围环境特殊的矿山而言,“三步走”的方式并不适合;另一方面,“三步走”的采矿方式,没有融入目前新的技术和变化因素,可能与目前的采矿工程有所区别,因此并不能完全适应当前的采矿行业;第二,由于很多采矿人员对“三步走”的采矿选择方法比较熟悉,因此在开展采矿方法的选择过程中,一般都会选择“三步走”的方式,这就使得采矿选择方法无法得到及时创新。
二、工程经济原理的介绍
(一)盈亏平衡点法。对于目前我国的采矿工程来讲,由于工程规模及周围环境的不同,因此需要选择不同的采矿方法。盈亏平衡点法作为工程经济原理的重要内容,其概念如下:在采矿方法的选择过程中,其中某一种方法在特定的条件下可以发挥其优势,帮助企业在较低的开采成本下,获取较高的采矿收益;但是,另一种方法可能在另外一种特定的条件下更加适用,同样可以提高采矿行业的投入和产出比例。这就是盈亏平衡点法的主要内容,根据这一内容可知,采用这种工程经济原理内容进行采矿方法选择时,需要对采矿中的投入产生比进行计算,并以此为参考依据,从而更好地选择合理的采矿方法,能够更好地提高采矿企业的利润。(二)分析价值工程法。分析价值工程法也是工程经济原理中的重要内容之一,这种方法的概念主要是:对于目前普遍使用的采矿方法,找出其中最主要的分析因素,从而对采矿方法进行严格的分析;同时,需要对当前的采矿对象及其周围的环境进行分析,从而选择出最适合当前矿产的采矿方法,更好地促进采矿企业提高自身的利益。其主要的步骤如下:第一,对目前的矿产及其周围的环境进行对比,包括:周围的地质环境、天气环境、矿产本身的掩藏深度、最小厚度和最大厚度等等,从而能够对矿产有着较为深入的了解;第二,对采矿方法进行选择,从采矿方法中进行初步的选择,选择出可以应用到当前矿产的采矿方法,对于具有明显原因不适合本次矿产的采矿方法直接进行过滤;第三,对采矿方法中的重要分析指标进行分类,从而对其进行对比。在对比的过程中,可以参考以往的采矿案例,同时也可以选择小范围试验的方式,对各种采矿方法进行实验,从而选择出最合适的采矿方案;第四,选择好合适的采矿方法之后,需要对采矿方法的关键性的指标进行量化,可以从定量的角度对采矿方法进行度量,从而能够更好地对采矿方法进行分析和验证;第五,确定相关的经济测量指标,该指标是采矿企业最为看重的指标,通过经济测量指标能够真正从经济学的角度,反映当前采矿方法对企业来讲是否最为合适。
三、工程经济原理在采矿方法选择中的应用
以上的内容主要论述了目前传统采矿方法选择过程中存在的弊端,进而对工程经济原理的两个主要内容:盈亏平衡点法和分析价值工程法的相关内容进行了论述,可以看出在将工程经济原理应用到采矿方法的选择中之后,不仅能够进一步扩大采矿方法的选择范围,而且选择的采矿方法更加具有创新性,同时能够为采矿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因此,为了更好地将工程经济原理应用到采矿方法的选择中,可以参考以下几个方面。(一)盈亏平衡点法在采矿方法选择中的应用。盈亏平衡点法与分析价值工程法不同,其主要帮助采矿企业参考采矿方法选择中的盈利能力,因此会将盈利作为重要的参考指标。所以,在采矿方法选择中进行应用时,主要有以下两个应用方式:第一,对于能够容易分辨的盈亏平衡点可以直接进行应用。例如:在某个矿产的开采过程中,通过对矿产周围的环境进行分析,认为其中某个采矿方法具备较大的优势,同时在最近的采矿案例中,大多数都会选择该采矿方法,那么可以直接运用盈亏平衡点法选择合适的采矿方法;第二,对于不容易分辨出的盈亏平衡点法,需要进行部分领域的实验,从而能够找到帮助企业获得最大盈利的临界点,然后选择更加合适的采矿方法,帮助采矿企业在有限的投资内获取最大的收益。(二)分析价值工程法在采矿方法选择中的应用。该方法的应用场景主要是,在对矿产及其周围的环境进行分析之后,发现有很多采矿方法都使用于该矿产,并且这些采矿方法无法通过理论分析得出最佳的采矿方案。这时,就需要利用分析价值工程法,从而帮助采矿企业选择最佳的采矿方法。其应用过程主要如下:第一,通过显著的指标,对常用的采矿方法进行选择,经过筛选后依然会存在较多适用的采矿方法,因此需要对这些采矿方法进行深入地分析和研究。从而将其关键指标记录下来,用于后续的分析价值工程法。因此,在采用这种方法的过程中,需要专业的采矿方法分析人员,从而能够对各种采矿方法进行专业的分析和研究;第二,在选择好合适的采矿方法之后,采矿企业可以制定合理的采矿计划,并且安排相应的人员对矿产进行开采。开采过后,可以对收入与产出比例进行分析,从而能够验证选择的采矿方法是否适用于该矿产的开采,并且对相应的分析结果进行整理,为以后矿产的采矿方法选择提供参考。总之,矿业经济作为我国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经济的稳定、持续发展产生着重要的影响。为此,是否能够保障采矿工作的合理化、科学化就成为制约采矿工作的关键点。所以说必须结合各方力量,加大对工程经济原理在采矿方法选择中应用的研发力度,实现新时期采矿工程效益的全面提升,以此来带动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怀智.浅议如何应用工程经济原理选择采矿方法[J].才智,2011,19
[2]袁世伦,成华雄.工程经济原理在采矿方法选择中的应用[J].黄金,2005,11
【关键词】市政供水工程;经济评价;评价指标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处中国西北边陲,属于典型内陆干旱区,许多地区发展滞后,依然存在饮水困难,供水范围不足,水质不达标等各种问题,虽然国家一直很重视这些地区社会基础设施的建设,给予资金人力等各方面的支持,但是改变基础薄弱的现状并非一朝一夕。在国家和地方大力支持新疆各地方基础设施建设的背景下,在设计院工作十余年来,也参与编制了不少新疆各地州的市政供水项目的投资估算及经济评价工作,有些浅薄认识,以此共同探讨。
建设项目经济评价的目的在于最大限度的以较省的投资、较短的时间、较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效益。为适应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发展的需要,根据2006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建设部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结合市政项目的特点,有关部门制定了《市政公用设施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这就为我们更好的工作提供了参照依据。
1.市政项目及经济评价的特点
1.1市政项目的主要特征表现为公用性、公益性、自然垄断性、服务网络性以及政府主导性。
1.2市政项目的产品和服务均为城市居民生活必需,价格弹性较小,需求相对稳定,并长期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增长。项目现金流稳定,投资回报长期稳定,但投资巨大、资本沉淀性强、收益率较低、投资回收期长。
1.3市政项目经济评价不应追求项目的盈利性,重在考察项目的生存能力、成本和社会目标。
1.4市政项目既要满足当前市政公用设施的近期需要,又要考虑中长期发展的经济合理性;既要考虑当前市政公用设施服务的实际情况,也要考虑长期市场经济改革与改革趋势。
1.5政府是市政公用事业的责任主体,负责行业和价格监管、对市政建设进行引导和调控,现阶段,政府投资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起主导作用。
2.供水项目的经济评价内容和方法
2.1项目特点
供水项目是由一系列的构筑物和输配水管网组成,工程内容一般包括取水构筑物、水处理构筑物、泵站、输水管渠和管网。
供水项目是收费的市政项目,有收费机制,具有潜在的盈利能力,在收费水平不能满足投资回收和补偿运行成本时,可以通过政府适当补贴维持运营。
2.2评价内容与侧重点
供水工程是收费的市政项目,经济评价主要包括财务分析、经济费用效益分析、不确定性分析与风险分析。
供水项目经济评价应以财务生存能力分析为重点,在国家现行财税制度和价格体系条件下,计算项目的财务效益和费用,分析项目的生存能力、偿债能力和潜在的盈利能力,评价项目在财务上的可行性。
2.2.1计算期
项目计算期包括建设期和运营期。建设期应参照项目建设的合理工期或项目的建设进度计划合理确定;供水工程运营期一般可采用20年。
2.2.2评价参数
在现阶段,供水行业财务基准收益率(融资前税前)的参考值为6%,其他参数可由评价人员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测定,如水厂项目综合折旧年限可为20-22年,管网综合折旧可为30年,固定资产净残值可为3%-5%,无形资产与其他资产的摊销按无形资产不超过10年、其他资产不短于5年分期平均摊销,年修理费为固定资产原值的2%-2.5%。
2.2.3费用估算
①投资估算
建设投资
建设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及流动资金之和。工程费用是依据国家有关部委和项目所在地造价管理部门所颁布的供水项目投资估算指标和概预算定额、项目所在地当时的主要材料信息价格等相关文件编制。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依据《市政工程投资估算编制办法》的相关规定计取。
流动资金
流动资金是指运营期内长期占用并周转使用的营运资金,可以按照扩大指标估算法或分项详细估算法。
建设期利息
建设期利息包括银行借款和其他债务资金的利息,以及其他融资费用。
②成本费用估算
供水项目的总成本费用采用生产要素估算法进行估算,具体内容包括水资源费、原水费、原材料费、动力费、职工薪酬、固定资产折旧费、摊销费、修理费、其他费用和财务费用。经营成本包括其中的水资源费、动力费、原材料费、职工薪酬、修理费和其他费用。
③税金估算
供水项目应依法缴纳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企业所得税和地方性税费。供水项目适用增值税低税率6%;城市维护建设税采用差别税率,分别是7%、5%、1%;教育费附加一般为3%,所得税按照国家规定为25%,存在有减免规定的,按相关规定执行。
2.2.4财务分析
财务分析是从城市供水新设法人或承担项目融资、财务上自负盈亏、自主经营的既有法人角度出发,在现行国家财务税收制度、市场价格体系、建设项目的设计服务能力和预计的运营模式下等条件下,评价建设项目的生存能力、偿债能力和盈利能力。
供水项目的各项财务指标是通过财务分析报表得出,主要报表有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项目资本金现金流量表、投资各方现金流量表、利润与利润分配表、财务计划现金流量表、资产负债表、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通过以上财务分析报表,可以得到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净现值、投资回收期、资本金财务内部收益率、各方财务收益率、总投资收益率、项目资本金净利润率资产负债率偿债备付率和借款偿还期。
2.2.5不确定性分析与风险分析
项目经济评价所采用的数据,大部分来自预测和估算,有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为了分析不确定因素对经济评价指标的影响,需要进行不确定性分析,以预测项目可能承担的风险,确定项目在财务、经济上的可靠性。
不确定性分析包括盈亏平衡分析和敏感性分析。盈亏平衡分析只适用于财务分析,敏感性分析可同时用于财务分析和经济费用效益分析。
①盈亏平衡分析
盈亏平衡分析是通过计算盈亏平衡点,分析拟建项目对市场需求变化的适应能力。盈亏平衡点BEP即项目的盈利与亏损的转折点,在该点处,营业收入等于生产成本,项目刚好盈亏平衡。盈亏平衡点计算公式为:
BEP=×100%
在坐标系中,横坐标表示产量或生产能力利用率(%),纵坐标表示营业收入和总成本费用(包括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画出收益与成本曲线,求出交点,此交点即为盈亏平衡点,然后得出盈亏平衡图。
②敏感性分析
敏感性分析是通过分析,预测项目主要投入产出因素发生变化时对经济评价指标的影响,通过计算敏感度系数和临界点,找出敏感因素,并确定其影响程度。在供水项目经济评价中,常采用单因素敏感性分析,变动因素通常为售水价格、经营成本和建设投资,一般各指标的浮动幅度为±5%,±10%,±15%,, ±20%,据此得出敏感性分析表和敏感性分析图。
③风险分析
供水项目的风险是指在项目建设和运营的过程中由于存在一些不确定性因素导致项目偏离预期功能和效果的各种可能性。风险分析是一项综合性分析,应在风险因素识别、风险估计、风险防范措施上的基础上,对各个风险因素导致的经济后果做出经济风险评价,得出结论和规避经济风险的对策。
在完成以上工作后,就可以得到供水工程税前及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投资回收期等各项经济评价指标,当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高于行业基准收益率,税后投资回收期低于行业基准投资回收期,投资利润率和投资利税率均高于行业基准利率,说明该项目在经济上是可行的。在不确定分析中,在不确定因素的作用下各经济评价指标基本满足要求,盈亏平衡点低于70%,说明项目的抗风险能力较强,确实经济可行。
参考文献:
[1] 《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中国计划出版社2006.
关键词:杭州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投资分析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9-0487-02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城市化水平越来越高,城市人口规模逐渐扩大,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也日益提高。与此同时,城市生活垃圾问题也变得越来越严重。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在我国,目前垃圾处理主要有卫生填埋、堆肥、焚烧三种方式。随着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和部分中心城市的经济发展,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城市建设了垃圾焚烧电厂,其中在经济发达、人口密度大、土地资源紧缺的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大城市,焚烧已经逐步取代填埋成为处理生活垃圾的主要手段,在不少二线城市甚至县级市也将建设生活垃圾焚烧厂提到了议事或办事日程。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属于建设投资额度较大、环保要求高、建设周期较长且又是较为敏感的公共服务项目.在当前杭州市生活垃圾处理形势日益严峻的前提下,将生活垃圾焚烧处理作为主要的处理方式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旨在对杭州生活垃圾焚烧工程二期项目(下简称焚烧厂二期项目)从项目建设投资可行性分析的角度进行探讨,具体方法如下:
1.项目财务评价是项目经济性分析的重要组成内容
项目财务评价的好坏将直接决定项目的命运,虽然项目财务评价的数据均来自于对未来的预测,但这些预测都具有充分的根据。本项目的财务评价从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进行,静态评价对静态投资回收期指标进行分析,动态评价则从项目的动态投资回收期、财务内部收益率、财务净现值等三方面进行,以更全面地对项目进行评价。
1.1 静态投资回收期
静态投资回收期是指以项目每年的净收益回收项目全部投资所需要的时间,是考察项目财务上投资回收能力的重要指标,静态回收期越短说明项目收益情况越好。
本项目属于长期投资项目,投资金额较大,投资年限较长,但项目的收益来源于垃圾补贴与售电收入两个方面,而正常情况下项目年垃圾处理量及售电量都不会有太大的波动,因而项目每年的收入都差不多,比较稳定。由于项目的还贷年限(约12年)短于项目总周期(21年),因而项目运营的净收益将随着项目的不断推进而不断增加,这点从项目现金流量表中可以清楚地看出,这对项目的投资回收期将带来一定的影响。
根据静态投资回收期的计算公式:
pt=累计净现金流量开始出现正值的年份-1+(上一年度累计现金流量的绝对值),(当年净现金流量)
由于生活垃圾焚烧发电行业的基准投资回收期一般为10~11年,因此从项目的静态投资回收期来看,项目的经济效益是合适的。
1.2 动态投资回收期
动态投资回收期是把投资项目各年的净现金流量按基准收益率折成现值之后,再来推算投资回收期,这就是它与静态投资回收期的根本区别。
根据动态投资回收期的计算公式:
P’t=(累计净现金流量现值出现正值的年数-1)+上一年累计净现金流量现值的绝对值,出现正值年份净现金流量的现值
虽然动态投资回收期计算中考虑了资金的时间价值,但无论总投资还是自有资金投资,项目的动态投资回收期均未超过14年,从项目的特性来看,项目的经济效益尚可。
1.3 财务内部收益率
财务内部收益率是指项目在整个计算期内各年财务净现金流量的现值之和等于零时的折现率,也就是使项目的财务净现值等于零时的折现率。通常将计算出的内部收益率与基准收益率进行比较,若高于基准利率,则说明此项目经济效益可行。
财务内部收益率是最常用的动态财务分析指标,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也不例外,本项目是以一期项目为依托进行的,因而内部收益率比新建项目肯定将更具有优势,具体计算如下:
根据公式∑(CI-Co)tx(I+IRR)-t=0(t=1-n)
从总投资的现金流量表中可以计算出,项目的内部收益率为11.6%>8%(基准收益率为8%)。
从自有资金的现金流量表中可以计算出,项目的内部收益率为16.0>11%(基准收益率为11%)。
因此,无论从项目的总投资还是自有资金投资看,该项目的内部收益率都远高于基准收益率,说明项目具有很强的收益能力,项目是可行的。
1.4 财务净现值
财务净现值是指把项目计算期内各年的财务净现金流量,按照一个给定的标准折现率(基准收益率)折算到建设期初(项目计算期第一年年初)的现值之和。若净现值>0,则项目经济效益可行。
根据计算公式:Npv=∑(ci-co)f(1+ic)-t
从总投资的现金流量表中可以计算出,项目的财务净现值为5881万元>O(基本准利率为8%)。
从自有资金的现金流量表中可以计算出,项目的财务净现值为3431万元>0(基准利率为11%)。
从上述的计算结果看,无论从项目的总投资还是自有资金投资角度,净现值均远大于0,因而该项目是可行的。
2、不确定性分析
项目不确定性分析的结果将很大程度上反映出项目的投资风险,虽然本项目为收益较稳定、风险相对较小的项目,但仍然有必要从各个角度对项目进行科学、客观的不确定性分析,找出风险因素。本文重点从项目的盈亏平衡和敏感性两方面进行分析。
2.1 赢亏平衡分析
盈亏平衡分析的目的是寻找项目的盈亏平衡点,据此判断项目风险大小及对风险的承受能力,为投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盈亏平衡点就是盈利与亏损的分界点,在这一点“项目总收益=项目总成本”。
为了更为客观、科学地反映了投资效益的真实情况,本项目的盈亏平衡分析采用动态盈亏平衡分析的方法进行。在折现率设为基准利率8%的情况下,计算出总固定成本、总销售额和总变动成本。根据公式:
TC=F+YQ
TC――表示项目总成本;
F――表示固定成本;
V――表示单位产品可变成本;
Q――表示产量或销售量。
从项目总投资的现金流量表中可计算出项目的动态盈亏平衡点为78.3%。由此可知项目在8%的折现率情况下的盈亏平衡点依然在78.3%,说明项目的抗风险能力很强。
2.2 敏感性分析
敏感性分析是通过分析、预测项目主要影响因素发生变化时对项目经济评价指标(如NpV、IRR等)的影响,从中找出敏感因素,并确定其影响程度的一种分析方法。其计算公式为:
敏感系数=效益指标变动百分比/风险因素变动百分比
敏感系数越大,说明其敏感程度越高。由于项目的收益及支出都相对较简单,根据本项目过程能力因素的分析可知,影响项目收益主要的敏感因素应包括:售电量、垃圾补贴、投资额和营业成本。
为了更清楚地反映出不同敏感因素对某一经济指标的影响能力,找出最敏感因素,特编制了敏感性因素售电价格、垃圾补贴、投资额、营业成本对项目内部收益率影响情况的敏感性分析图,见下图
从敏感陛分析表可知,相对于垃圾补贴及营业成本两因素,项目的投资额及售电量是项目较为敏感的因素。本项目抗风险能力较强,在各风险因素单独变化幅度达20%的情况下,项目总投资的内部收益率仍然高于基准收益率。
3.项目经济效益分析小结
通过上述的经济评价数据可知,本项目的经济可行。
按总投资计算,项目的内部收益率为11.6%,按自有资金计算,项目内部收益率达16.O%。经济效益比较可观。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项目投资额与新建项目相比有较大幅度的下降。二期项目的建设运营都是建在一期项目的基础上进行的,无需任何征地费用及“三通一平”费用,且不少设备设施也都与一期项目共用(如办公楼、控制室、泵房等),使得项目的投资额有较大幅度的下降。从项目敏感性分析中可知,项目投资额是项目最为敏感的因素,因而投资额的下降使项目的收益有较大幅度的增加。
(2)项目营业成本与新建项目相比有所降低
由于一、二期项目投产后将统一进行管理,在一期项目人员配置完备的前提下,二期项目的新增人员仅为50人,大大节省了人员的工资成本,同时一、二期项目在备品备件方面亦可以进行共享,也将降低生产成本。从项目敏感性分析中可知,营业成本也是项目较为敏感的因素,因而营业成本的下降使项目的收益有一定幅度的增加。
3、结论
本文立足于我国垃圾焚烧发电行业的发展现状,结合具体项目进行项目投资可行性分析研究,可得出如下结论:
1)本项目是适合投资的。从目前杭州市垃圾处理的实际情况和杭州市发展焚烧为主的政策看,杭州市建设新的垃圾焚烧电厂势在必行。在项目的经济效益分析中可以看到,在依托一期项目基础的前提下,二期项目的投资回报有了较大的提升空间,总投资和自有资金的财务内部收益率分别达到了11.6%和16%;投资回收期在10年左右;动态的盈亏平衡点也仅为78.3%。表明项目在实现环保效益、能源效益、社会效益的同时,完全可以实现一定的经济效益,给股东带来一定的收益。
合理、科学的评估方法是确保风险评估准确性的基础。目前,依据风险事件的定性分类,其评估方法主要分为两种:1、确定型风险评估法所谓的确定型风险,就是指依据相关数据资料的分析可确定风险事件的发生概率为1且可预测其产生的后果。确定型风险评估法分为两种:一是盈亏平衡分析法。就大型建设项目施工预算风险管理而言,盈亏平衡分析法的重点在于分析建设项目盈亏平衡点的所在,即就项目预算的成本、产量与利润三者之间的平衡关系进行研究分析,并确定其盈亏的界线点,以此判定项目实施的可行性。当盈亏平衡数值点越低时,则证明该项目实施的可能性越低,企业所承担的风险程度越高。二是敏感性分析法。敏感性分析法是指在对预算主要影响因素发生变化时引起项目评价指标变化的幅度,进而确定建筑企业项目风险的承受能力。由于大型建设项目的实施环境并非是一成不变的,所以进行敏感性分析是非常有必要的。在该项目的整个运行周期中,存在各种各样的不定性因素,如施工预算中合同成本的不定性因素等,其对项目的影响程度也有所不同。有的因素极小的变化就会引起项目较大的风险,甚至超越了盈亏平衡点,这些因素可归结为敏感性因素;有的因素即使在较大的数值范围内变化,也不会引起项目指标的震动,这些因素则归结为非敏感性因素。敏感性分析法的最终目标是分划出敏感性因素,继而开展有效的风险管理活动。2、不确定型风险评估法所谓的不确定型风险是指未知概率的风险,且所表现的状态不明显。经过人们长时间的归纳、总结,通用的不确定型风险评估法有以下两种:一是悲观法。其应用是指,就各施工预算方案进行计算,并显示其在各状态下的可能最小收益,从而择取最优方案。这种方法从较为悲观的角度应对建设项目所存在的风险,具有一定的保守性。将建设项目的收益最小化,在假设不良状态下择取最优的方案,从而保证了从最差可能结果中收取最好的结果,具有一定的稳妥性。二是乐观法。其与悲观法的应对态度相反,乐观法的应用是指,就各施工预算方案进行计算,显示其在各状态下的可能最大收益,从而择取最优方案。它总是对客观情况持以乐观的态度,将建设项目的实施设定在最佳的状态。这种方法以最优的情况为基础点,良好的环境条件择取最优的方案,以期从最好的可能结果中获取最好的结果。
二、大型建设项目的施工预算风险因素分析
笔者结合自身对风险管理的认识,将大型建设项目的施工预算风险因素分为了四种:(一)建设项目本身存在风险任何规模的建设工程项目都存在一定的风险性,介于大型项目所涉及的范围广、程序繁杂,其表现尤甚。大型建设项目本身存在的风险有施工流程的繁杂程度、合同成本、索赔情况等等。(二)环境因素引发的风险大型建设项目的实施必以一定的环境为依托,这其中包括自然环境、政治环境、经济环境以及技术环境等。其引发的施工预算风险有人工需求变量,材料、机械设备等方面的消耗变量,技术供应变量,合同成本中所涉及的变量等。这些不定性变量因素的影响,或多或少的对建设项目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继而演变为一种风险发生的形式。这就需要相关人员注重敏感性分析法的应用,明确其非敏感性因素,并尽量杜绝该类风险的出现。(三)合同成本变化引发的风险合同成本变化是造成大型建设项目施工预算风险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合同成本是指建造某项合同而产生的相关费用,分为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两种。直接费用包括完成该工程项目所支付的设备购置款、材料款、服务款项以及人工成本;间接费用包括项目执行人员因项目所需而产生的交通费、食宿费以及其它相关费用。其对施工预算风险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直接费用上,不能准确的评估合同成本需求,则可能会造成后期材料、设备等方面的供应不足,从而影响工程进度,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四)业主信誉方面的风险业主是建设项目的所有者,其信誉状况对建筑企业的工程施工和经济效益有着决定性的影响。业主信誉不佳,则会直接或间接导致施工预算指标的不合格,具有一定的风险性。业主信誉方面的风险有:受某些因素的影响,业主方的经济状况发生变化,继而导致建设项目资金链条断裂,工程被迫中止;业主诚信意识差,故意拖欠工程款;业主繁琐性的改变设计结构、实施方案等,扰乱了正常施工秩序,但又不给予相应的补偿。
三、大型建设项目的施工预算风险资金预留
一、项目简介
××大学××科技公司属××大学高科技开发型企业,独立法人,是专门从事汽车智能化安全装备的研制、开发和经营的经济实体。本公司依托××大学,具有学科齐备、实验设备先进、人才知识密集、信息灵通等综合优势。本公司经过多年的研发,现高速公路汽车防撞预警装置、汽车防盗预警器、光电探测器件、前放组件、光接收机,均达到了商品化的阶段,急需批量上市,提高市场占有率,形成规模,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修补道路路面快速修复机,多功能家用防盗预警系统等高新技术产品正在开发中试阶段,预计明年及可达到商品化阶段。
经过公司反复在××市对各区县投资环境反复考察,综合各方面因素,选定万盛市级工业园区为建设智能交通安全产品生产基地的最佳位置。决定分二期工程,准备在该地建设智能交通安全产品生产基地。
二、建设规模及内容
第一期工程:(20__年~20__年)
1、建成4920只/年产光电探测器件、前放组件、光接收机生产线。(根据定单还可扩产。)
2、建成10000台/年高速公路汽车防撞报警装置生产线。
第二期工程:(20__年~20__年)
1、扩建成30000台/年高速公路汽车防撞报警装置生产线。
2、建成1000台/年修补道路路面快速修复机生产线。
3、建成30000/年多功能汽车和家用防盗预警系统。
第三期工程:(20__年~2013年)
1、扩建500000台/年高速公路汽车防撞报警装置生产线。
三、投资估算
第一期工程项目总投资为6811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6628万元,其中:土建工程4241万元;设备购置1341万元;安装工程166万元;其它费用319万元;基本预备费485万元,建设期贷款利息76万元;铺底流动资金183万元。其中自筹资金4317万元(含已投入部分),商请银行贷款2494万元。
第二期工程项目总投资为7957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7393万元,其中:土建工程5564万元;设备购置808万元;安装工程88万元;其它费用319万元;基本预备费542万元,建设期贷款利息73万元;铺底流动资金564万元。其中自筹资金5564万元,商请银行贷款2374万元。
第三期工程项目总投资为10277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3229万元,其中:土建工程1382万元;设备购置1250万元;安装工程150万元;其它费用93万元;基本预备费230万元,建设期贷款利息123万元;铺底流动资金7048万元。其中自筹资金6382万元,商请银行贷款3895万元。
四、目前项目进展情况:
1、光电探测器件、前放组件、光接收机产品已按订单批量生产,现有生产能力无法满足定单需求,急需扩大规模。
2、高速公路汽车防撞报警装置和多功能汽车防盗预警器已完成商品化研制,现正在公安部质量检验中心办理3C认证。估计年底完成。
3、修补道路路面快速修复机已完成工业样机,正在进行商品化机中试阶段。
4、工程第一期所需建设资金自筹部分已落实4000万元。后续资金正在筹集之中。
四、项目经济效益初步分析
据项目分析,第一期工程(计算期10年)正常生产年份项目销售收入为7242万元,增值税632万元,利润总额1920万元。正常经营情况下,正常生产年份财务内部收益率22(税后),大于行业基准内部收益率14。财务净现值5908万元(税后)(IC=14)。年投资利润率27。投资回收期5.56年(税后)(含建设期1年)贷款偿还期2.97年。盈亏平衡点20.98。财务计算表明,本项目具有较好的盈利能力,具有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第二期工程(计算期10年)正常生产年份项目销售收入为23842万元,增值税2135万元,利润总额7984万元。正常经营情况下,正常生产年份财务内部收益率64(税后),大于行业基准内部收益率14。财务净现值35022万元(税后)(IC=14)。年投资利润率95。投资回收期2.77年(税后)(含建设期1年)贷款偿还期1.59年。盈亏平衡点8.56。财务计算表明,本项目具有较好的盈利能力,具有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第三期工程(计算期10年)正常生产年份项目销售收入为274742万元,增值税22759万元,利润总额85938万元。正常经营情况下,正常生产年份财务内部收益率988(税后),大于行业基准内部收益率14。财务净现值416624万元(税后)(IC=14)。年投资利润率795。投资回收期1.11年(税后)(含建设期1年)贷款偿还期1.10年。盈亏平衡点7.17。财务计算表明,本项目具有较好的盈利能力,具有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五、希望政府协助解决的问题
在建设智能交通安全产品生产基地过程中,我们面临很多困难和许多我们难以解决的问题。为此,希望从政府以下几个方面予以支持和帮助:
(一)以最优惠的价格转让
招商局指定的原机焦厂153亩土地给我们。并尽快签定土地用地协议书,协助办理征地手续。(二)积极配合业主重新对项目进行策划包装,突出优势,降低该项目的总投入,分期建设,从而降低融资门槛。
(三)提供生产基地资金的融资支持。希望万盛区担保公司为该项目提供担保,并纳人首批市开发行贷款支持的总盘子。
(四)促进项目业主重组,增大该项目的融资能力。
(五)按照招商局所印发的招商资料上编写的政策咨询服务内容,做好项目建设的全程跟踪服务。
(此页无正文)
关键词:工程项目 财务评价
[中图分类号]F8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4―7069(2011)―02―0063―01
投资项目财务评价是投资项目技术经济可行性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重要内容,也是进行项目决策的一个关键依据,项目财务评价的指标体系是否完善,选取的方法是否适当会对项目技术经济可行性评价的结果和项目的决策产生重大影响。当前,我国投资项目财务评价指标体系存在不足之处,致使项目财务评价方法没有在国民经济项目的经济分析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我国的投资项目财务评价指标体系起步较晚,在实际工程项目中的应用也不广,大多流于形式。我们国家现行的财务评价指标体系中所使用的贴现现金流量指标主要有内部收益率、净现值等;非贴现现金流量指标主要有投资回收期、总投资收益率、资本金利润率等。在我国的工程评价实践中,由于我国投资项目财务评价指标体系中评价方法有时相互矛盾、对投资项目进行整体分析以及风险调整方面存在缺陷和不足、评价指标不全面等原因,使得投资者在进行决策时具有很大的主观随意性,从而削弱了投资项目财务评价应有的作用,导致项目的财务评价这一重要的经济手段在我国没有得到很好的应用。因此,有必要对投资项目财务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分析和完善,并在实践中检验其应用效果。目前,我们国家工程项目财务评价指标体系的主要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我国目前采用的投资项目财务评价指标体系是以贴现现金流量指标为主,非贴现现金流量指标为辅的多种指标并存的指标体系。在综合应用该套财务评价指标对互斥的投资方案进行分析时,评价指标之间得出的结论会不一致,有时甚至会得出相反的结论,这表明部分指标内部存在一定的矛盾,主要是指净现值(NPV)指标和内部收益率(IRR)指标之问的矛盾。在多数情况下,使用净现值指标和内部收益率指标对投资项目进行决策时得出的结果都是一致的,但是在对互斥方案进行评价时,这两个指标的评价结果有可能会出现不~致的现象。另外,在利用净现值指标和现值指数指标对互斥方案进行评价时也有可能出现矛盾的结果。
第二,我国目前的财务评价指标体系中,在对投资项目进行不确定性分析时,所采用的是静态盈亏平衡分析方法,静态盈亏平衡分析方法只能计算出项目各个年度的盈亏平衡点,是一种短期的盈亏平衡分析。在对长期投资项目进行财务评价时采用的主要是几种贴现现金流量的方法,如净现值法和内部收益率法,这些方法虽然能够判断投资方案的可行性及优劣情况,却不能反映投资项目的销售量或销售额达到多少时投资主体才能保本或者盈利。由此可见,我国的投资项目财务评价指标体系在对长期投资项目保本及盈利分析方面尚存在空白。而在实际中,项目投资者不仅关心投资的收益及净现值情况,同样也十分关注投资项目的保本及盈利情况。因此可以考虑将短期决策指标(盈亏平衡分析指标)应用到长期投资决策分析中,建立长期投资项目动态保本及盈利分析模型。将长期评价指标和短期评价指标相结合,可以为投资者提供更为全面和完善的投资项目财务评价信息。
任何项目方案的提出和实施,投资者、债权人等相关利益方都会十分关注投资后能取得多大的经济效益及其风险状况。投资项目财务评价指标体系正是对项目能够取得的经济效益进行评估的方法体系。投资项目财务评价无论对项目投资主体,还是对为项目提供资金的其他机构或个人,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通过对投资项目进行科学的财务评价,可以考察项目的财务盈利能力,这关系到项目投资主体能否取得预期的投资效益以及债权人的权益是否有保障等,是项目投资主体、债权人、以及国家、地方各级决策部门、财政部门共同关心的问题。
第二,通过对投资项目进行财务评价,可以制定适宜的资金规划,以安排恰当的用款计划及选择适宜的筹资方案,项目资金的提供者们据此安排各自的出资计划,以保证项目所需资金能及时到位。
第三,投资项目财务评价分析报告不仅是投资者决策的重要依据,也是向银行取得贷款、向有关部门申请执照以及与其它有关方面签订协议或合同的重要依据,对项目的顺利进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电源;投资风险
引言
电源投资具有资金、技术密集型特点,而且电力产业具有自然垄断性和公用事业的性质。电源投资的沉没成本高,电源投资与电力市场、资金、技术等因素联系紧密。按照电力生产的特点,电源投资风险一是具有随机性。风险事件的发生及其后果都具有偶然性。风险事件是否发生、何时发生、发生之后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二是具相对性风险总是相对不同的投资主体而言的,同样的风险对于不同的主体有不同的影响。投资者对于风险事故都有一定的承受能力,但是这种能力因活动、人和时间而异。
1 电源投资风险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电源投资具备投资数额大、投资期长、影响因素复杂等特征,对其具体的投资风险进行全面分析和评价是投资者经常要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电源投资风险涉及到政治、经济、金融、法律、文化等诸方面的因素。这些因素大多是定性指标,很难单纯应用定量指标来评价。要对电源投资风险做出全面、客观、综合的评价,首先要建立一套能从总体上反映投资风险本质特征的指标评价体系,并确定各个指标在评价体系中的权重;其次是采用科学的方法对指标体系进行数学处理。主要流程如图 1 所示
根据上面对电源投资风险的分类,从如下四个风险出发来评价某一地区的电源投资风险。
(1)安全运营风险:安全运营风险是影响投资决策的最直接的因素。根据上文的分析它主要包括安全生产、设备可靠性、以及燃料安全供给、电源的投资地理位置是否靠近负荷中心和燃料中心等其它要素。
(2)市场经济风险:根据上文的分析电源投资的市场经济风险主要考虑价格和财务两方面要素,其中融资问题也归纳到财务要素中;
(3)经营管理风险:经营风险涉及到经营者的素质和对经营环境的有效控制,投资过程中经营效益的高低取决于经营者的个体素质、责任感、事业心和其带领行业职工创业的能力,取决于经营环境的公共氛围,如产品是否适销对路、销售渠道是否畅通、公共关系是否融洽等,最终体现到企业竞争力、以及经营管理的理念等要素;
(4)社会与政策风险:是指电源投资的国家政策、投资地域的社会秩序、社会信誉和社会服务条件和相关联行业的完善程度。
鉴于上述特征,电源投资风险的评价指标体系、由 4 类风险及对应的风险主因素构成,如图 2 所示。
2 电源投资效益评价指标体系
(1)经济效益。以分布式电源运营涉及的相关市场主体选取相关经济效益指标。其中,用户侧指标包括用户参与分布式发电的本益比和节省的电费支出;供电侧指标包括分布式发电给电网带来的峰荷容量降低量、输电网损减少量、可避免输电投资;分布式发电侧中工程造价、年运行费用、设备寿命三个指标将直接影响分布式电源的投资收益。
(2)社会效益。是分布式电源投资运行所反映的间接效益,同样对分布式电源投资效益的综合评价产生重要影响。选取增加就业、促进可持续发展两个指标体现分布式电源建设的社会效益。其量化标准依次为较差、一般、较好,并分别对应专家主观经验打分标准5、7、9分。
(3)环境效益。分布式发电的清洁、高效是其重要优势,通过投资分布式发电可减少相常规发电量所产生的污染物排放。选取可避免的碳排量、硫化物排放量、氮氧化物排放量三个指标反映分布式发电的环境效益。基于上述分析,构建的分布式电源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见图3。
3 电源投资风险量化分析方法
(1)盈亏平衡分析法。通过盈亏平衡分析可以确定投资项目的盈亏平衡点, 即盈亏平衡产量, 进而了解使项目能够盈利的产量变化范围何时项目遭受亏损的产量变化范围, 由此可以分析项目经济风险的大小。
(2)敏感性分析法。敏感性是指参数( 指标) 的变化对投资项目经济效果的影响程度, 如果参数的小幅度变化能导致经济效果的较大变化, 这时认为这类参数为敏感性因素, 否则称之为
非敏感性因素。敏感性分析的目的就是通过判定参数变化对投资效果影响程度的大小, 找出敏感性因素, 为采取必要的风险防范措施提供依。
管理会计基础的作业化就是管理会计的技术方法从传统的以产品为基础转化为以作业为基础。从20世纪80年代末期开始,管理会计基础的作业化成为西方管理会计发展的一个趋势。
一、管理会计基础作业化形成的背景
(一)传统管理会计基础的缺陷
传统管理会计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传统管理会计方法包括成本习性分析、传统成本计算(全部成本法)、变动成本法、CVP分析、预算(含弹性预算)以及短期经营决策采用的贡献毛益分析法、责任会计和标准成本制度对于责任中心的成本控制与考核等基本上建立在产品品种和产品数量(产量或销售量)是惟一的成本动因这个假定及按这个假定将成本区分为变动成本与固定成本的基础之上,因此,我们可以将传统管理会计称为产品基础管理会计。其特点是:
1、以产品为核心。直接以产品品种为对象核算、预测、规划、控制成本。
2、以产量(直接人工小时、机器小时是与产量高度相关的指标,因而它们也是反映产量的指标)或销售量是惟一的成本动因假定为前提。成本习性分析、间接成本的分配、CVP分析、弹性成本预算等均直接建立在这个前提之下。
由于传统管理会计的上述特点,使传统管理会计方法具有明显的缺陷。主要表现在:
1、未能揭示成本产生的直接动因,因而不利于从成本动因入手有效地实施成本管理。传统管理会计假定产品数量是影响成本的惟一动因,是非常不切实际的。实际上,成本动因是多种多样的,产品数量仅仅影响部分成本而已。
2、不能提供准确的财务成本信息。由于产品数量不能完全决定实际成本发生多少,因而传统管理会计按产品产量指标(直接人工小时或机器小时)分配间接生产成本进入各产品成本之中以及仅根据产品数量的变化预测财务成本,必然造成财务成本信息的虚假,从而可能误导企业经营决策。
(二)作业基础管理的兴起
作业(activity,又译为“活动”)即指相关的一系列任务的总称,或指组织内为了某种目的而进行的消耗资源的活动。作业有三个基本特征:
1、作业是投入产出因果连动的实体。即作业是一个有资源投入和效果产出的实实在在的过程;
2、作业贯穿于公司经营的全过程,构成包容企业内部和连接企业外部的作业链;
3、作业是可量化的基准。
由于作业具有这些特征,就使得作业在成本计算和企业管理中具有“基础性”的作用。针对传统管理会计不能提供准确的产品成本信息的缺陷,美国在20世纪80年代末产生了作业基础成本计算(activitybasedcosting,ABC)。它是对传统成本计算的一种发展,传统成本计算是将直接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直接计入产品成本,而将间接成本(制造费用)按照直接人工小时(或机器小时、直接人工成本)分配到产品成本中去。其内涵的假定是:产品消耗的间接制造费用资源与生产产品发生的直接人工小时数成正比。这个假定是不现实的。因为制造费用既包含着单位水平作业成本,也包含着批水平作业成本、产品水平作业成本和设备水平作业成本,而后三者并不随直接人工小时等与产量高度相关的指标成比例变化的。作业基础成本计算对传统成本计算进行了创新。其理论依据是:产品消耗作业,作业消耗资源并导致成本的发生。因此,作业基础成本计算在进行产品成本计算时,对于间接制造费用,首先是按照资源动因归集到各项作业或作业成本地;然后,再按照作业动因将作业成本或作业成本地的成本分配到产品,因而作业基础成本计算不仅可提供作业成本信息,而且较传统成本计算可以提供更加准确的产品及顾客成本信息。在作业基础成本计算的基础上,人们更深入地认识到,作业不仅是更准确的产品成本计算的基础和桥梁,而且是企业管理的基础,企业通过提高作业的效率及消除非增值作业,通过对作业链(价值链)的重构,对于降低企业成本,提高顾客货值和企业经济效益有着重大意义。因此,作业基础管理(activitybasedmanagement,ABM)便继作业基础成本计算之后应运而生。作业基础管理从内容上看,除了作业成本计算和作业成本管理之外,还包括对一些非成本因素的量度,如生产周期、适应性和顾客服务。
管理离不开管理信息,实际上管理在很大程度上是管理信息的收集、加工、汇总、报告的过程。作业基础管理也是如此。作业基础管理需要管理会计系统提供有关作业情况(如哪些是增值作业,哪些是非增值作业)及作业的成本、成本动因、时间、质量等信息,并帮助企业规划、控制和评价考核作业的成本、时间和质量。
二、管理会计基础作业化的表现
从美国近年来出版的管理会计文献可以看到,管理会计基础的作业化已成为管理会计发展的一大趋势,具体表现除了前面提到的作业基础成本计算外,管理会计学家还提出了如下一系列作业基础管理会计方法:
(一)作业基础成本习性分析
传统管理会计的成本习性分析是按照成本总额与销售量之间的数量关系(假定产销平衡),将企业成本总额划分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凡随销售量成正比变化的部分作为变动成本,而在一定时间和销售量范围内不随销售量变化,保持稳定的部分作为固定成本。在这种划分的基础上,传统管理会计得出如下总成本公式:
总成本=固定成本+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量
作业基础成本习性分析则是按作业成本与作业动因(指影响作业成本多少的作业量指标,如“生产准备次数”就是“生产准备”作业成本的作业动因)之间的数量关系,将作业成本分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由于作业可分为单位水平作业、批水平作业、产品水平作业和设备水平作业,因而整个企业的变动成本可分为单位水平作业变动成本、批水平作业变动成本、产品水平变动成本,至于设备水平作业成本及其他不随单位水平、批水平、产品水平作业成本动因变化的成本均为固定成本。因此,我们可以得出作业基础成本习性分析的总成本公式如下:
总成本=固定成本+单位水平作业变动成本+批水平作业变动成本+产品水平作业变动成本
假设某公司成本可用三个变量来解释:单位水平作业动因:销售量;批水平作业动因:生产准备次数;产品水平作业动因:工程小时。则上述总成本公式可表示如下:
总成本=固定成本+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量+每批生产准备成本×生产准备次数+每小时工程成本×工程小时这里应指出,传统总成本公式中的变动成本相当于作业基础总成本公式中的单位水平作业变动成本,而传统总成本公式中的固定成本则相当于作业基础总成本公式中的除单位水平作业变动成本以外的所有其他成本。由此可见,传统的成本习性分析将随产量变动的成本以外的成本全部作为7固定成本处理,从而掩盖了随其他作业产出量变动而变动的成本的存在。
(二)作业基础CVP分析
传统的CVP分析是以传统的成本习性分析为基础的。类似的,作业基础CVP分析则是以上述的作业基础成本习性分析为基础的。其分析公式可表示为:
营业收益=单价×销售量-[固定成本+(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量)+(每批生产准备成本×生产准备次数)+(每小时工程成本×工程小时)]
根据上式,令营业收益为零,可得盈亏平衡点得销售量计算公式如下:
盈亏平衡点的销售量=[固定成本+(每批生产准备成本×生产准备次数)+(每小时工程成本×工程小时)]/(单价-单位变动成本)
作业基础下的盈亏平衡点与传统的盈亏平衡点比较,有两个重要差别:第一,固定成本不同。一些原来被确定为固定成本的,实际上它们也是变动成本,如生产准备成本和工程成本,只不过它们随着非产品数量指标变动而已。第二,作业基础下的盈亏平衡公式的分子中有两种非单位水平作业变动成本:批相关作业成本和产品维持作业成本。
(三)作业基础预算
作业基础预算是根据作业成本信息按作业编制预算。如企业采购部门用作业成本信息可编制如下作业基础预算:
────────────────────
采购部门
────────────────────
业务
认定10个供应商¥65,450
发出450个订购单184,640
发出275个发货单64,910
¥315,000
────────────────────
作业基础预算将财务数据与消耗相关资源的作业相联系。在这种预算指导下,部门可以哪些削减后并不影响整体效果的特殊作业为对象,来降低成本,使部门达到或超过其预算目标。例如,假定认定供应商的成本随供应商数量变动,则采购部门可以通过减少供应商的数量来削减成本。为了更好的发挥预算的控制作用,作业基础预算也可以编制为弹性作业基础预算。
(四)作业基础责任会计
传统的责任会计由四个要素构成:第一,确定责任中心。典型的责任中心,为部门或产品,甚至为团体或个人。每一中心均被赋予一定的责任,而责任以财务指标(如成本)表达。第二,制定绩效衡量标准,并编制预算及实施标准成本会计制度。第三,编制绩效报告,并将实际成果与标准成果相比较。第四,对责任中心的责任人员进行奖惩。作业基础责任会计是以作业和过程(process,又称流程)为重点控制对象的责任会计。与传统责任会计相比,作业基础责任会计的构成要素是相同的,但内在的机理有显著区别,表现在:在责任界定上,传统责任会计按组织结构界定责任,并最终将责任落实到个人,且责任仅是指财务责任,而作业基础责任会计则按由作业连成的过程界定责任,责任主体通常是过程小组(流程小组),责任的内容不仅包含财务指标(作业成本),而且包含非财务指标(作业效率、质量和时间);传统责任会计着重责任中心成本、收入及利润的绩效衡量,而作业基础责任会计则强调对作业的控制;在成本报告中要区分增值与非增值成本,此外还要报告作业的效率、质量和时间,以便实施作业管理,进行过程改善(processimprovement)和过程革新(processinnovation)。
以上是从理论上考察。从实践上看,上述作业基础管理会计方法在实务界的应用也是稳步前进的。以ABC为例,根据克诺韦德(krumwide)对1996年美国管理会计学会成本管理组资料研究和有关资料整理出的ABC在美国公司应用统计资料显示,从20世纪90年代初到1996年,采纳或评定ABC的公司由30O上升到74%.
三、管理会计基础作业化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