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小学教学常规管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教学常规”是指符合教学规律的各个教学环节必须遵守的基本规则,主要包括备课、上课、反思、改作、辅导、评价、教研等方面,在贯彻落实的过程中,很多教师将“教学常规”视为“僵死的教条”,出现了诸多不良现象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备课,或是“复制”优秀教师、合作伙伴和自己的旧教案,或是太简单流于形式、太复杂不实用,或是拖到定期检查之前补甚至是没有备课;二是上课,或是“教教案”,或是完全被学生牵着鼻子走,或是随心所欲地与教学设计严重脱节、“脚踏西瓜皮上到哪里是哪里”;三是反思,或是没有进行,或是流于形式,或是不痛不痒的不够完整、不够彻底;四是作业,或是没有精心布置,或是不亲自、不及时、不认真批改,或是没有进行错误题目订正后的再批改;五是辅导,或是没有认真进行,或是没有计划、随意进行;六是评价,或是没有重视过程性和结果性的有机结合,或是评价内容不科学、评价方法不合理;七是教研,或是没有参与,或是没有认真参与,或是没有真正实现改进自己的教学。
出现上述问题主要是由于:一是教师的职业素养不高。(1)职业道德缺乏。有的教师把教学科研当作“副业”,贻误学生学业、摧残学生心灵、亵渎教育事业;有的教师把利益关系当作“首要目标”,片面看重学术成果、盲目轻视教学质量。(2)敬业精神缺失。有的教师把自己的职业视为普通的职业、按部就班,有的教师把自己的工作视为谋生的手段、得过且过,有的教师把自己的岗位视为享福的岗位、安心养老,有的教师把教学的常规视为僵死的教条、偷工减料,有的教师把常规的检查视为领导的刁难、敷衍了事。(3)教学业务不精。没有正确的教育理念、没有丰厚的知识积累、没有娴熟的教学技能、没有勤奋的探索精神,不能有效地教给学生应掌握的知识,不能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养、各种适应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二是学校的管理水平不高。(1)领导认识不对。一方面可能是“假人性化管理”片面照顾教师工作“太忙”,另一方面可能是“分数至上理念”片面追求用成绩评价“质量”。(2)检查方法不好。一般都是定期、提前打招呼的检查,检查只关注结果不关注过程、只关注数量不关注质量,只重视考核不重视反馈、只重视领导评价不重视教师参与。(3)奖罚力度不大。有的检查结果跟教师考核、评优与晋升完全脱钩,有的检查结果的奖罚力度太小、隔靴挠痒,以致无法促动教师心弦。
改进问题策略
1.明确要求。在新学期第一次教师会上,业务校长对教学常规管理提出明确要求。(1)备课。做好二次备课,一次备课就是找到优秀教案,二次备课就是每位教师以新课标为依据、认真解读学生和教材、结合自身风格和教学经验对一次备课进行修改。(2)上课。用教案教,善于把握学生在课堂上暴露的学习起点,在起点推进的动态过程中找到一个新知教学的切入点,把教学起点放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教学重点落在学生的可能发展区,教学终点指向学生的未来发展区。(3)反思。就是教师在教学活动结束后,根据教学中的实际情况重新审视和观照自己的教学预案并作进一步修改与完善,既要习惯做感性反思,又要注重理性反思。(4)批改。一方面要关注错误较多的题目,往往是由于教的问题,教师要及时补课直至学生完全掌握为止;另一方面要关注错误较多的学生,往往是由于学的问题,教师要认真辅导直至全部掌握为止。(5)辅导。制定辅导计划、明确辅导对象和任务、确定辅导重点和策略,坚持“下要保底、上不封顶”的原则,重视“拔尖”、努力“补差”、带动“中间”,保证合格率、提高优秀率。(6)评价。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既要重视课堂上的过程性评价,也要重视学期中的阶段性评价,还要重视学期末的结果性评价。(7)教研。最有效的教研就是教师结合教学实践对自己的理念与行为进行系统反思,开展自己的研究、解决自己的问题、改进自己的教学、发表自己的见解,从而对问题的理解更加全面与深刻、分析更加深入与理性、视野更加开阔与广博。
2.开展随检。学校将双周定为“教学随检周”,每位行政领导由一位老师陪同检查一位老师的教学常规,具体检查的对象和陪同检查的老师在校委会上进行统筹安排,原则上每位老师每学期接受检查和陪同检查各轮到两次,每次检查在当天早上通知老师。(1)首检。每次检查主要进行七项评议:①课堂教学水平,主要看教学设计的有效性、教学策略的灵活性和教学效果的高效性;②三次备课质量,主要看教学预案的利用率、“二次备课”和“三次备课”的针对性与实效性;③作业批改质量,主要看作业设计的科学性、首次批改的及时性和订正批改的完整性;④辅导学生效果,主要看辅导记录、询问辅导学生以核实辅导工作的真实性;⑤评价学生能力,主要看课堂上过程性评价学生的水平、期中时阶段性评价与期末时结果性评价的情况;⑥教学研究水平,主要看课堂教学有否体现小课题研究进程和阶段性成果、参加校本培训的各种记录;⑦总体教学工作,依据上述六方面的检查情况作综合性评价,每次检查结果立即以面对面的形式向老师反馈,肯定优点、商议不足、指明方向。(2)回检。在首检中发现的问题,负责检查的行政领导在半个月之内要安排时间通过回头看进行回检,回检主要看:对于能够整改的在规定时间内有没有整改完毕,对于较难整改的在首检后有没有按照规定要求做。以这种方式督促每位教师不断地、及时地改善存在的问题,久而久之,让每位教师把刚性的“教学常规”变为常态的“教学习惯”。
阳泉师专附属学校教育教学常规管理自查情况
一年来,我校继往开来,戮力同心,共谋学校发展。我校以县教育局教研室的工作安排和建议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继续高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提升学校办学品位的大旗,继续以规范教师常规教学行为和推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为抓手,稳步实施规范化建设和特色化发展工程,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使我校的办学特色、“附校”品牌得到充分彰显。
工作目标
1.围绕一个核心——确保稳步提升两率,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2.做好两项工作——加强课堂教学改革,提升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
3.抓好四支队伍——依托党员、中层、班主任、优师队伍,琢磨事,管理人
4.强化常规教学——加强备、讲、辅、批、考五连环常规教学,向过程要质量
5.抓好毕业年级——制定具体措施方法,提高毕业年级的教育教学质量
具体工作措施
一、学校常规工作
1.切实发挥好省市县教学能手、骨干、带头人、名师在课堂教学中的示范、引领作用。近三个学期,我校都分别组织了优师示范课展示和说课、评课活动,促进了优师思想、文化、业务素质的提高,调动了全校教师教研教改的积极性,树立新的教学理念,交流先进的教学经验,均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本学期,要修订完善好《优师使用、考核办法》,加强对各级各类优师在承担承担示范课、开展课题研究、撰写教学论文案例及反思等方面的培养和管理,继续组织好优师(不分年龄大小)课堂教学示范展示及说课、评课活动。另外,要搭建平台,开辟优师讲堂,组织优师承担学科培训校本教研活动,全方位促进优师队伍建设和示范引领作用的提升。
2.继续组织好45周岁及以下教师的同课异构公开教学活动。校级公开教学活动,也是我校检阅课堂教学行为、总结课堂教学经验、问诊课堂教学病灶的一项非常有效的常规工作。本学期,要有主题地开展好“讲、听、说、议”四连环校本研修活动,语文组要以“聚焦语用,让学习真实发生”为主题、数学组要以“基于数学核心素养,培养学生‘观、听、说、写’能力”为主题、英语组要以“培养英语语感改进小学英语教学行为与教学方式”、艺体组要以“落实课堂教学常规,提升学生艺体素养”为主题、科学教学要以“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为主题。要扎实说课研究,要完善好“主评+”的议课方式,要形成一定的课堂教学模式,要善于总结自己的教学思想和风格,使公开教学真正成为减负、降耗、增效的试验田。
3.持续强化备、讲、辅、批、考、思等教师教学常规工作。备课方面,首先坚决杜绝无案上课、照抄教案、网络下载现成教案的行为,做到认真备课,备课标、备教材,备学情、备教法,备流程、备训练,备安全。编写好《教师专业发展成长工作手册》,课时备课必须体现教学时间、学生出勤、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具准备、教学过程(主要体现教师、学生的双边活动)、课堂练习、作业布置、板书设计等。作业的布置和批改是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启迪思维、参加实践、培养兴趣不可或缺的环节,是教师反馈教学效果、改进教学的重要手段。作业数量上,严格执行“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其他年级学生每天书面家庭作业总计控制在一小时以内”的标准,重点整顿个别年级、个别班级学科作业量偏大的问题,切实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批阅次数上,语文、美术一课一次;数学每周三次,代双班每周每班两次;作文间周一次,共七次;英语、品德、科学、软笔书法一周一次;音乐、体育、信息技术等学科要结合实际完成书面作业并及时批改。批改质量上,批阅认真,无错批、漏批现象;改后必批;作文有眉批和总批,且有针对性,能对作文中明显病句、语段进行批改,圈出错别字;批改符号规范统一,不潦草,一空一批,无大对号;批改及时;采用等级加日期的方法。学生完成情况方面,作业本封面干净、整洁,封面科目、班级、姓名填写详细、规范,作业本保存完好;严禁给家长布置作业或让家长代为批改作业,严禁让小组长全面代替教师批改家庭作业。要做到有布置,就要有批改、有讲评、有辅导。严禁给家长布置作业或让家长代为批改作业,严禁让小组长全面代替教师批改家庭作业。
4.认真实施好单元检测与质量分析工作。经过近几年我校对单元检测及质量分析工作的强化,它在教学中所起的作用得到了极大地显现。本学期继续抓好单元检测与质量分析。单元检测要与教学进度相致,语文、数学每两单元检测一次;期中、期末各检测一次,一学期进行共6次。每次检测,教师阅卷要认真、要及时,要做好计分及登分工作,要有记录。严禁只测不阅、只有总分没有阅卷痕迹;严禁阅卷不认真,潦草或有错批、漏批现象;严禁没有统计单元检测成绩的或成绩统计与卷面分数不符。单元检测之后要进行认真的量和质的分析。量的分析包括及格率、优良率、后进生的转化情况等主要指标;质的分析包括试题、主要成绩、存在问题、改进措施等主要内容,分析应真实、客观,有具体的答题案例,有实际价值。单元检测,要进行试卷讲评。学生的试卷上要有改错痕迹。教导处及教研室要结合县教育局分年级检测要求,即一年级双姿、二年级硬笔书法、三年级阅读能力、四年级软笔书法、五年级数学计算能力、六年级全面检测等内容,加强教学质量的检测和监控,适时组织对教学质量调研,认真做好质量分析,以此加强教学质量监控和管理。
5. 落实好周自查、月组查、期中教导处诊断查、期末学校定量加定性查的常规工作检查机制,及时总结,定时通报,限时纠正;强化过程性跟踪检查和反馈,对教师的备、讲、辅、批、考、分析等主要环节,进行督促、评价与研判。期中和期末的检查,要根据我校出台的《教学常规监控实施办法》进行量化考核,及时通报反馈,奖勤罚懒,同时建立反馈、整改和跟踪制度,有效促进教学常规的常态化。另外,中层环节干部的教学常规工作期中、期末两次检查由校长完成。
6.落实好校级领导包年级、中层环节干部包班、党员教师包点的“三包”制度。一年级由潘卫、苏少华负责,二年级由郑华文、三年级由任长明、王德英负责,四年级由任长明、岳华杰负责,五年级由崔素成、李忠梅、潘涛负责,六年级由崔素成、韩琪瑞、李卫卫负责。进行每周教学视导,促进学生学习质量、教师教学能力的进一步提高。教学副校长、教务、教研及各级组长要加强日常巡课,领导听课每周入班不少于2节,校级领导每学期听课不少于40节,中层环节干部不少于30节。听课后要检查教师教案,对课堂教学情况及时进行评课,并对授课教师进行有效指导。通过巡课,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尽量杜绝教学事故的发生;并及时了解教师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风格和学生的学习状况,同时捕捉教师教学过程中的亮点,组织大家结合新课标进行讨论学习,从细微处关注教师的成长与进步。
7.突出六年级学生学习质量的跟踪和检测工作。六年级任课教师要根据学科及学生特点,采取扎实有效的措施,努力提高所教学科的及格率、优良率,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要通过开展家长会、主题班会、主题活动等形式,加强毕业班学生的行为习惯和学习态度管理,学校要加强六年级课堂教学质量管理,通过课例研究、专项测试、练兵考试、质量分析等方式来提高窗口年级的教学质量。
近年来,我县各初中认真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及规范义务教育办学行为的有关政策和规定,切实加强学校常规管理,不断完善学科教学评估及评价机制,有力地促进了全县初中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学校办学行为进一步规范。但是,个别学校也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教师体罚学生、课程课时安排没有严格按照规定执行等违规行为,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为进一步规范初中教育教学行为,根据《义务教育法》及省教育厅教基[*]21号、[*]5号和市教育局教基[*]20号等文件精神,现提出以下意见,希各校认真贯彻落实:
一、切实加强招生管理,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免试就近入学
各校要认真学习、大力宣传、深入贯彻《义务教育法》,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实行免试就近入学制度,依法保障学区内已完成初等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得以全部入学。学校不得采取考试、考查、测试等形式选拔学生,不得附加任何条件作为招生的依据。严禁学校依据学生成绩编排重点班、快慢班等。民办初中招生办法和招生广告必须报经县教育局审核同意后,方可、实施,学校不得作虚假宣传,也不得对家长和学生作无原则的承诺,更不得有偿招揽生源。
严格控制班额。每班学生56人,政策照顾确需安排的,班额均不得超过60人。已超过规定班额标准的,不得招收和接收转学、借读(插班)学生。
各校要进一步加强学籍管理(包括电子学籍),严格执行《*初中学籍管理意见(试行)》(泗教中[*]2号),完善档案资料建设,履行学生流动手续,做好控流保学工作。初中学生学籍是学生是否接受和完成初级中等义务教育的有效证明,各校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如实申报学籍,不得多报、少报学生学籍或办理重复学籍。
二、严格执行课程计划
各校要按照《安徽省义务教育实验课程安排表》(附后)规定的课程课时标准,安排教学活动,开齐课程,开足课时,落实国家课程标准,合理安排地方与学校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规定的必修课,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还包括班团队活动、校传统活动(科技节、艺术节、体育运动会)、心理健康活动等,由学校根据情况具体安排。七至九年级信息技术教育总量不得少于68课时。
三、统一规范教学时间和作息时间
初中每学年教学时间为39周,其中每学年上课时间为35周,学校机动时间2周(如学校传统活动、文化节、运动会、远足等),复习考试时间2周,九年级第一学期毕业复习考试增加2周(包括在九年级上课时间35周之内)。每周安排34课时。学校不得提前结束新课,不得提前安排期末考试和放假时间。学生寒暑假教师应推迟3-5天放假,做好学期结束工作。新学期开学前,学校要提前组织教师集体备课一周。
初中走读生到校时间每天早晨不得早于7:30,下午到校时间按季节调整,分别不得早于14:00和14:30,放学时间不得迟于17:30和18:00。住校生可以上早读和晚自习,早读时间不超过45分钟,晚自习不超过2小时。学校要让学生每天有1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睡眠时间不少于9小时。
四、落实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严禁学校乱收费
实行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后,初中公用经费和事业发展的建设经费已全面纳入财政予以保障,各校要按照规定要求认真做好预算工作,合理安排经费支出,保证学校日常工作有序高效运转,校舍得到及时维修和改造。
学校要严格按照教育局的安排做好教学用书征订工作,规范教学用书管理,确保教材足额征订和使用到位,避免浪费现象的发生。印制作业(基础训练、寒暑假作业)要做好宣传推荐工作,并本着学生自愿的原则征订。严禁学校使用盗版教学用书。各初中要严格执行收费政策,规范学校收费行为,严禁学校乱收费。
五、加强教育和管理,规范教师职业行为
学校要加强对教师的教育和管理,关心教师的学习和工作,努力为教师的工作及专业成长创造良好的条件,努力建设一支具有团队精神和奉献精神的高素质教师队伍。特别是要加强对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对教师本职工作提出明确的职业要求,坚决杜绝教师歧视差生、辱骂体罚学生现象的发生,坚决纠正教师从事有偿家教和在校外收费补课的错误做法。教师在校内为学生补缺补差,不得收费,可计入工作量,作为年度量化考核内容之一。
六、建立健全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
学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县教育局将对学校主要负责人、直接责任人依法依纪给予处分,并取消其在各类评优评先中的资格:
1、分重点班和非重点班的;每班班额超过60人的。
2、在申报学籍中弄虚作假的。
3、选用未经审定的教科书、强行统一征订教辅资料和选用盗版教科书、教辅资料的。
4、要求和统一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学科辅导班或课外补习班和学科竞赛的。
5、不执行本意见规定的学生在校和作息时间的。
民办学校虚假招生广告,严重干扰和影响全县初中正常教育管理和教学秩序的,将责令限期改正,直至停止招生,取消办学许可证。
教师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学校、教育局给予行政处分:
1、从事有偿家教,收费补课的。
2、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
教学常规管理;人本管理;校本管理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作为维持学校正常教学秩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促进师生共同、全面发展的教学常规管理越来越受到重视。然而,许多学校在教学常规管理中暴露了不少问题:如,强调规范化而忽视了管理过程中的人文因素,注重所谓的 “创新”而忽视了常规管理的落实,管理思想落后,过分量化,唯分是命,形式主义,管理过程僵化等等。这些问题阻碍了教育教学的发展,也影响了师生的共同成长。
笔者认为,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常规管理更要人性化、校本化,就此提出以下几点对策:
一、确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管理理念
学校常规教学管理中的“以人为本”,既包括“以教师为本”,也包括“以学生为本”。教师的发展是学生发展的前提,学生的发展促进教师的发展,在课堂中师生形成共同体,共同成长、发展、进步。
1. “以教师为本”。“以教师为本”是指对教师的人本管理,体现在对教师及其劳动的尊重与信任,对教师生命的尊重与关爱,对教师生活质量的关心等。随着新课程的逐步推进,虽然教学管理者对“以人为本”的理念已广为接受,但在实际教学常规管理过程中还是“穿新鞋走老路”,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当查阅教学常规管理细则时,大量量化数字、条条框框、惩罚性措施等跃入眼帘。例会上通报批评的是教案、作业、听课记录不规范的教师,所带班级考试成绩排名最后的教师,升旗、开会迟到的教师。对教师的人本管理,即尊重教师人格,信任教师人品,关注教师的需求,关心教师的生活,倾听教师的意见与建议,鼓励教师的创造性劳动,肯定教师的个性化发展,在具体教学活动中就是把管理对象当作“人”,把人和事的管理和谐统一,避免规章制度中一些死的条条框框把“活”的人限制“死”;给教师足够的创造空间,鼓励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创造,倡导个性化教案;信任教师,鼓励教师参与教学常规管理,参与本校政策、规章制度、规范的制定与修改;教师工作中出现错误,要主动耐心地倾听教师解释,不能以简单粗暴的方式处理了之;为教师构建发挥潜力和特长的平台,实现教师的自我发现、自我发展,带动学生、学校的大发展。
2. “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本”是指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管理。简言之,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在教学常规管理中,既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又要关注到每一个学生。首先,教育教学对象是全体学生,不能为了片面追求升学率而放弃部分学生,要承认、容许并尊重个体的差异性,要特别关注以下几类学生:(1)智力发展迟缓的学生;(2)学困生;(3)犯过错误的学生;(4)性格孤僻被孤立的学生;(5)有身体缺陷的学生;(6)尊重和自己意见不一致的学生。因此,教学常规管理中要注意教师教学目标、作业层次性,同时更要关注全体,尊重个体,以实现个体生命的最大发展、最大价值为己任。其次,除学习成绩外,还要关注学生心理状况、情感体验、身体成长、品德习性、兴趣培养等。教学管理要促进教师创新教学方法,让学生不仅收获丰富的学科知识,而且使学生得到积极的情感体验,同时管理过程关注学生主体性地位,变被动的、静态的学习为主动的、动态的、生成的学习。
二、确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管理理念
校本管理,即以校为本的管理,指“以学校为本体,以发展为主旨,以人为主体的管理”。校本管理在管理形态上表现为内控管理,在方式上是民主管理,在目标上是个性化多元化管理,在本质上是自主管理。
1. 校本管理是自主化的管理。即学校拥有一定的自,其本质是管理权力的下放,管理重心下移。在校本管理理念下,学校有权利决定课程(下转131页)(上接132页)安排、教材的选择、师生的管理等等,这样才有利于学校实现功能管理到效能管理的转变。
2. 校本管理是人本化的管理。学校管理的要素包括人、财、物、时、空、信息等,但在这诸多要素里“人”才是管理的核心,因而校本管理是以人为中心的管理。以人为中心,首先要满足人的需求。改革浪潮中的新星——南宁三十七中施校长曾说过:千方百计的为教职工谋福利是学校领导的重要工作。此外,还要注重提高主体人的素质。人的才能、智力、思想等素质是各项工作的基础,也是管理的主要内容。学校的发展依赖于教师和学生的整体素质提高,而人的成长是一个历练的过程,要注重人的可持续性发展。不仅满足当前的需要,更要考虑未来的发展。所以,无论是对学生的培养还是对教师的培养,学校管理者都要关注可持续性发展,以满足他人与社会和谐发展为需求,今天的发展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3. 校本管理是个性化的管理。学校在拥有自主管理权的同时,要努力探索适合本校实际情况的特色道路。自己是什么样的学校?走什么样的道路?以校情为基础,完成个性化的校本培训,开展独具特色的校本教研,形成特色的校本课程。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管理一个学校,首先是教育思想上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上的管理。由此可见,管理者的管理思想、管理理念对教学乃至一个学校的成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学管理的核心内容是教学思想管理,学校教学管理者,尤其是校长。要加强对全体师生的思想引领、理念塑造、文化构建,在管理过程中要尊重人,尊重学校实际情况,把人本管理与校本管理相结合,走特色管理之路。
参考文献:
[1]胡东芳.教育新思维——东西方教育对话录[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李巍.构建全新的以人为本的教师管理新理念[J].科教文汇,2008(8).
就教学常规工作来看,从教学计划的制订到每一课时的备课——上课——作业的布置和批改——辅导——检测等是一个环式的结构。我们都经常把这一流程称为“教学五环节”,这五个环节之间并不存在独立性,而是紧密地相互依存,相互连接,相互作用,互为基础。它们在保证教学质量中发挥着同等重要的作用。但就实际的教学常规管理工作来看,并没有被同等的重视。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对教师教学的管理与检查往往着重于备课本、作业本、测验卷等的台账式检查,而忽略了备课、上课及作业的实效性,对师生的共同成长缺乏关注。因此,我们提出的“五精”教学常规管理认为,应该借助过程观察实现教学常规管理的最终目标。
一、 以课堂观察为方法,常规管理关注教师的“教”
课堂是学生学习知识、提高能力的主阵地,是教学质量赖以提高的关键所在,常规管理必须紧紧抓住课堂不放,否则,失之毫厘,会差之千里。以往,我们常采用随堂听课的方式了解教师的课堂教学情况。但最后的评价往往停留于课堂上教师的教态自然、语言流畅、目标明确等套式中,对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等方面的评价更少。为此,我们借鉴课堂观察的成功经验,将常规管理的关注点落实在教师的“教”上。强调“观课”的目的性,有别于传统的随堂听课的随意性。
如《小学语文教学建议》中强调课堂上至少要留出8分钟左右的时间作为学生的书面作业时间。针对这一条,我们设计了课堂观察量表如下:
通过课堂观察记录和课后的分析评价,不仅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教师在设计教案时是否将练习设计作为其中的一个部分,而且还能科学地了解到教师练习设计是否符合教学目标的要求,是否符合学生学情。同时从学生完成时间、正确率等方面体现教师课堂上“教”的质量。这样的观察方式,较之于以往的作业本检查,更能全面地分析研究教师的教学情况,促进教师及时调整教学思路、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同时能够唤醒隐藏在教师心中的教学智慧,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教学效率。
二、 以现场调研为手段,常规管理关注学生的“学”
“教学”两字包括教师的“教”,也应内含学生的“学”。因此,在教学常规管理工作中,也应将教师有没有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以及是如何落实的,作为关注的目标。而学习习惯的培养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检查也应该贯穿于过程中。我们认为,现场调研是一种过程化的常规管理手段。
例如,学生握笔、写字姿势是否正确,课堂回答是否积极完整,都涉及学生学习习惯的问题,也是老师、家长最关注的问题。我校就先后分别进行了两次现场调研。
如对写字姿势的调研,我们的调研方式是:(1) 现场记录:采用各班级语文老师蜻蜓咬尾巴的检查方式,在上课时间进入各班,当场要求学生书写一首古诗。在学生书写过程中,记录学生存在的握笔姿势、写字姿势不正确的具体现象。(2)现场拍摄:由学校教研室安排一位教师,逐一进入各个班级,将写字姿势最标准和最不端正的五个孩子分别用照相机进行现场拍摄。将照片洗印后,最标准的五个学生的照片贴示在教室宣传角中。最不标准的五个孩子的照片交给这个班级的班主任,便于老师分析原因,及时提醒。(3)及时反馈,提出后续意见。印制宣传画分发给家长及班级。
对课堂上能否自信回答、完整地回答,我们也设计了专门的课堂观察量表,如组织部分教师对二、三年级的课堂回答情况进行现场观察、记录、调研。并根据调研报告从举手姿势、站立姿势、回答是否完整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也对教师应该如何在日常课堂中进行引导,提出了一些合理化的建议。经过一段时间的课堂引导、实践,学生的课堂回答变得更加响亮、自信。在5月份的全省小学语文青年教师优质课评比中,借班上课的13个班级,他们的课堂回答时的礼仪、音量、语句的完整性等,都得到了来自省内兄弟学校老师的一致好评。
三、 以学期目标为引领,让教学常规更落实
管理无巨细,入微方能活。在教学管理上,“宜细不宜粗”,管理要细致入微,细致入微了,才能显示出管理的活力。教学常规的过程管理,也必须抓到点子上,必须“无微不至”。因为稍微的疏忽,就可能会使教学管理流于形式,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在日常管理中,大家对语文、数学、英语等主要学科的常规管理十分重视。而对于音乐、体育、美术等学科往往会略有疏忽,对这些学科的常规管理是否落实,更能体现这些学科的教学质量到底如何。
因此,我们在开学初组织综合学科组全体教师,学习教学纲要及教材,结合该学科的教材内容、学期教学目标及学生实际,讨论后分别制定出音乐、美术、体育、科学等学科具体的质量检测项目和检测标准。学校的考评小组将根据学期初制定的内容和标准进行随机的检查和评价,以此来评价综合学科组教师的教学质量。以一年级第一学期体育课为例,我们分别制定了10米直线走、七彩阳光广播体操、跳绳、立定跳远、坐位体前屈、单双圈跳六个内容的考核目标,并且规定了10月份的跳绳比赛、1月份的立定跳远、2月份的抽学号广播体操检测时间。这样,评价目标源自于该学科老师自己的讨论,而不是学校领导单方面的一相情愿,而且检测时间都是阶段性地进行了规定。体育老师就能依据自己制定的标准,具体进行每一节课的教学工作,认真落实好教学常规。
一、教学常规管理工作
1、集体本课
今年年初以联校为单位成立了教研组,分年级分科目启动了集体备课,加强课堂教学改革的力度,构建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具体规定了备课要求,做到备教材、备内容、备学情、备目标、备重、难点、备方法、备资源、备教具、备程序、补反思。确立了四环节教学模式,即:呈现问题;自主、合作、探究;应用提高;激励评价。教师在集体备课活动中,认真钻研教材,灵活处理教材,关注学生的能力培养,注重对学生各方面的评价,鼓励学生创新意识。课堂上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的学生的需求,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积极互动,处理好学习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合作探究,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普遍得到了提高,教学成绩有所上升。
2、教学会诊
县教研室在本年度开展了教学会诊活动,我联校积极组织教师参加,选派工作能力强的优秀教师参加县上的一级会诊,把好的教法、好的经验、好的教案、好的课件带回来,二级会诊,增大了教科研力度。这项活动我联校高英、李俊平同志受到了县局领导的好评。
3、教学能手评选
联校、中心校高度重视评选活动,分别成立评选领导组,评委组,制定了评选方案,认真严密组织,坚持“全员参与,层层赛讲,好中选优,重在过程,推动课改”的原则。本次活动充分发挥评选的积极导向作用,把评选、观摩、研讨等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教研、教改热潮,有效地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真正选拔出了本单位教学工作中师生公认的骨干教师,从而推动了教育工作的良性发展。我联校李俊平、李文红老师本推向县级,参加县级评选。
3、课平活动
继续坚持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先导,以改革课堂教学为中心,开展中小学课堂评价活动,以促进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高为目标根据我县中小学课堂评价活动总体设计思路,第二周期是第一周期的深入和延续。在具体操作上做到六个坚持,调动校长参与指导的积极性,今年我联校获创新课指导校长一名,创新课教师两名,优质课教师五名。
4、常规工作
学校常规管理工作量大,头绪多,弹性大。我主动与联校其它领导积极配合,协调各校的工作,圆满完成了学校常规管理任务。两次期中、期末考试的组织、实施、评卷、分析,工作井然有序,四次的登分、评估表、统计表,自己亲自完成。每年两次的常规检查都做了详细的记载。制定了常规管理工作评估方案,把各项工作计划的制定、布置、总结的收集,都记入了考核内容,加大了常规管理工作的力度。
二、基教工作
1、合理安排各校各村教师准确统计当年出生人口数,高质量的填写好一年一度的报表,规范了学籍管理。
2、各校严格执行教育方针,开全课程、开足课时,坚持两操一课活动,学会了新一套广播操,促进中小学生全面发展。
3、六月五日召开了常规管理现场会,受到县局领导的好评。
三、文体工作
1、组织体测、准时上报
根据国家要求和县教育局的安排,联校成立了体测工作领导机构,抽调对工作负责,责任心强,有体育专长的教师成立了测试组,逐校逐年级严格准确测试,高标准圆满完成了体测工作,并按要求准时上报,受到局领导的好评。
2、活动丰富、成效显著
各校按要求积极的开展了各种文体活动,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1)、高年级开展了阳光伙伴体育锻炼活动,联校进行了流动验收并摄了像,在联校校长会上进行了放影评比总结。
(2)、开展了低年级跳皮筋活动,联校也进行了流动验收评比。
(3)、五、六年级开展了乒乓球比赛活动,评比产生了各年级的冠亚军,全面评估了各校这项活动开展情况。
(4)、开展了校歌、课本歌曲、自选歌曲三数歌曲比赛,目的是让各校巩固校歌,上好音乐课,丰富校园生活。
(5)、中小学严格严肃开展了冬季长跑活动,于4月份各校选出优秀学生,在中学操场进行了团体冬季长跑活动总结比赛。
(6)、各校成立了合唱队,并积极创办特色学校。
关键词:小学生 素质教育
一、构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素质教育常规管理模式的必要性和出发点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明确指出:“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主动活泼的发展,办出各自的特色。”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现代化的实现,最终取决于国民素质的提高和人才的培养。基础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步骤。在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改革实践中,积极探索建立素质教育的运行机制:从转变教育思想,确立素质教育目标入手,突破传统的应试教育管理模式,构建以素质发展为中心的学校管理新模式,从扩充教育本身创造,最大限度地促进人的健康成长和发展,全面提高人的素质出发,建立科学的评估、评价体系,在全省中学实行规范化学校建设,对学校、教师、学生进行科学评价。
当前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的影响下,从学校与社会发展的适应性、学校与学生身心发展的适应性、学校与社会环境的适应性出发,不断地探索新形势对学校管理提出的新的要求,使学校素质教育常规管理系统发挥其应有的功能,提高素质教育常规管理的效率,增强素质教育运行机制的活力,这是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带有根本性的必须解决的大问题。
在小学实施素质教育,它的运行机制,其系统内部应不断地进行协调,使之从无序向有序转化。其转化的直接成果表现为:学生整体优良素质的养成,教师素质的提高。对小学素质教育的常规管理,只是学校管理的一部分,是一种基础管理,要提高素质教育的水平、质量和效益,还应使素质教育的运行机制不断完善,真正建立起素质教育正常的工作秩序和正常的教学秩序,这是学校常规管理的基本使命。
通过实验研究,总结出小学素质教育常规管理规范化的典型,以推动基础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创造出较高水平的有代表性的中小学素质教育常规管理规范化的新模式。
二、素质教育实验研究的设想和基本原则
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是教育领域内一场深刻的革命,也是一项复杂而艰难的系统工程。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实践中探索、补充、完善素质教育内涵、任务、目标、运行机制等理论与实践问题。同时要把素质教育的理论转化为学校的办学和改革的机制,这就要以常规管理的改革为突破口,构建以学生素质发展为中心的新型的管理模式,从管理方式、方法、内容、机制等诸多方面进行综合改革。具体说从以下五方面实行突破:一要转变教育观念,充分认识应试教育的片面性弊端,坚持基础教育的基础性和全面性;重视基础教育的育人功能,通过每个人的个性发展的培育实现基础教育的社会功能;重视基础教育对提高整个民族素质的作用。二要从素质教育常规管理和各种制度建设入手,完善保证素质教育的落实。三要改革和完善基础教育的评估标准、方式和运行机制。四要改变教学方式和教师的行为模式,提高教师的素质。五要重视基础教育教学内容的基础性,真正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常规管理规范化实验研究要遵循下列原则:
(一)社会主义方向性原则
学校管理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根据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从学校的实际出发,实施素质教育,改革同社会主义现代化不相适应的教育思想、内容、方法,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
(二)整体性原则
把学校视为整体,坚持统一规划、统一指挥,合理组合,争取最佳效果。做到把总目标分解落实到各部门、层次和个人;机构设置要合理,做到统一指挥,分工明确,协调运作;做到以学生素质发展为中心全面安排,领导统筹全局,做好协调工作。
(三)全面性原则
面向所有学校,面向所有的学校领导和教师,面向所有学生,面向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以学生素质发展为中心来研究常规管理工作。
(四)基础性原则
即从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具体基本能力,培养基本修养出发,来构建常规管理的评估体系和标准。
(五)发展性原则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全体学生诸方面素质与个性的充分发展,只有坚持发展性原则,才能真正实现素质教育。
三、实验研究的内容
传统的“应试教育”学校管理模式,没有把学生的思想素质、道德素质、智能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劳动素质、审美素质等进行全面管理,没有把主要精力放在学生全面发展上,这严重阻碍着素质教育的实施。为此,要构建一个以素质发展为中心的学校管理新模式,在实施管理过程中,把主要精力放在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分析、研究和评价上,对学生素质全面发展进行系统管理,建立一个综合的、全面的、开放的、多元的管理系统,从而对学生的素质情况进行学校的、家庭的、思想的、道德的、生理的、心理的、智力的、体力的全面管理。
一是以学生素质发展为中心建立对学生的科学评价标准,并以此标准为基准,建立和完善各层次的管理职能。对学生的评价主要包括科学文化素质评价(包括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学习情况等),身体心理素质评价(包括体质发展情况和心理状况等),思想道德素质评价(包括思想观念、道德认识、行为习惯、生活能力),劳动素质评价(包括劳动观念、态度、习惯和劳动技能等)。
二是为进行素质教育而设立相应的管理机构。要配备相应的管理人员,制订相关的管理目标和管理制度,以及奖惩办法方面的管理。
据了解,近年来,象州县的教育事业成绩喜人:2007年6月,该县“两基”通过国家级验收,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和全区“两基”工作先进县;2009年12月,该县国家三类城市语言文字工作通过自治区级评估验收;2010年5月,该县义务教育学校常规管理工作通过自治区级评估验收,被评为“广西义务教育学校常规管理优秀县”……
旧貌换新颜
象州县马坪中学(以下简称马坪中学)是一所农村中学。该校校园环境优美,功能设施齐备,师生精神面貌良好。“过去,学校教学楼烂,校园环境差,教学质量也跟不上,很多学生和家长对学校有怨言。后来,县里加大了对教育的投入。如今,我校无论是在硬件设施方面,还是在软件配置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改观。”校长郑学颖这样告诉记者。
马坪中学的变化,是象州县教育发展的缩影。近年来,该县抓住机遇,千方百计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先后实施了校安工程等多个项目,并在实施各项目过程中,坚持领导负责制,确保每一个项目都能扎扎实实地往前推进,取得成效。
2009年,该县成立实施校安工程工作领导小组,由县长担任组长,在县教育局设立校安办,具体负责校安工程的项目建设。此外,该县还为此下发了《象州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成立象州县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领导小组的通知》《象州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象州县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象州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象州县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排查鉴定实施方案的通知》等文件,为校安工程的顺利实施提供政策的支持。
为确保建设资金能及时、足额投放,象州县多方筹集资金。迄今为止,该县共投入资金3 173万元,完成校安工程建设项目27个,建筑面积达28 007平方米;拆除D级危房76处,共计32 738平方米。
象州县妙皇中学(以下简称妙皇中学)原来的教学楼是80年代的预制板式建筑,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该县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及时发放了建设资金,于2010年11月启动了该校的新教学楼建设工程,2011年6月便竣工交付使用了。该工程共投入资金298万元,其中中央资金149万元、自治区资金149万元,建筑面积为2 480平方米,五层全框架结构。建成后的教学楼整洁美观,基本满足了该校的教学需要。校长韦水生说:“新教学楼建成后,我们放心了,学生在里面上课也舒心了。这要感谢县里对我们学校建设的关心和支持。”
除了校安工程项目,近年来,象州县还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教育厅《关于开展广西壮族自治区义务教育学校常规管理达标县(市、区)评估工作的通知》的文件精神,积极开展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常规管理工作。该县领导经常到各学校检查指导常规管理工作,并实行领导分片包干制度,建立健全各层级目标管理体系,落实学校领导管理质量责任制和教学质量奖励制,落实学校的常态化、规范化管理。
为使学校常规管理工作有序进行,2010年以来,象州县先后制定印发了《象州县义务教育学校常规管理达标县评估工作方案》《象州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常规管理检查工作实施方案》《象州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常规管理督查工作方案》《象州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复核评估实施方案》等文件,多次开展创建义务教育学校常规管理达标县、达标校活动。该县明确要求各校严格制度管理,遵循“制定—实施—监控—反馈—完善—再实施”的过程,形成长效机制,使学校的“四化”(净化、亮化、美化、文化)、教育教学、安全卫生、财务管理等工作实现规范化、常态化。该县还大力整治校园及周边环境,加强安全卫生教育,不定期开展安全演练,要求各学校按规定配备安全协管员,确保学校的安全防范和应急能力逐步提高。
近几年,象州县的学校常规管理工作已投入经费400多万元(含社会捐赠35万元),用于增加和更新学校文化墙730面、板报808期、班级文化园地919个,增加学校绿化面积25 994平方米,种植树木5 390棵,修建围墙2 350米,硬化校园15 000平方米。2011年,经自治区评估组检查评验,该县被评为“创建义务教育学校常规管理达标优秀县”。
黄桂路局长说:“学校是教育攻坚战的一线,我们必须不断优化学校的各项办学设施,才能打一场漂亮的教育发展仗。通过多年的努力,现在我县学校的面貌有了很大的变化,真可以说是旧貌换新颜了。”
走优质化的发展道路
“我们都知道,教师队伍是教育发展前进道路上的先锋队,所以,培养一支优质的教师队伍,是保证教育稳步前进的前提。”黄桂路局长说。
近年来,象州县从教师管理、师资培训、骨干教师培养等方面着手,努力打造一支综合素质较高的教师队伍。
象州县从完善规章制度入手,不断强化教师队伍建设。2010年以来,该县先后制定了《象州县小学教学常规管理》《象州县中学教学常规管理》《象州县教育科研管理制度》《关于进一步规范教育系统教职工调配管理工作的通知》《关于对全县借调人员进行清理整顿的通知》等规章,明确规定了教职工调配等人事管理的程序及做法,使全县教师队伍的人事管理等工作走上了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的轨道,促进了教育系统师资的均衡配备,同时规范了中小学教师的教学行为,优化了教师队伍。
象州县运江中心小学所属的那敖小学共有学生73人、教师5人,教师平均年龄54.4岁,年龄最大的59岁,最小的53岁,师资紧缺和老龄化问题突出。2012年,该县经自治区教育厅批准,招聘了68名特设岗位教师,根据各校的实际情况均衡分配,那敖小学分到了3名。3名特岗教师的到位,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那敖小学师资紧缺和老龄化的问题。
为了提升现有教师队伍的专业素质,象州县加大经费投入,对教师进行多种形式的专业技能培训。2011年,该县累计组织679名中小学骨干教师参加“国培计划”远程培训,组织100名初中班主任参加“知行中国”初中班主任教师远程培训,组织150多名教师参加“象州县基础教育学校教学改革试点项目MS—EEPO基本功(Ⅱ)”培训,组织13名学校领导、骨干教师参加来宾市“名师名校长工程”培训,组织68名英语教师参加来宾市义务教育阶段英语教师“全员培训”项目培训,组织7名幼儿园园长及骨干教师参加广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院“来宾市名校名师工程”第三期培训,组织3所乡镇中心幼儿园、11所村级幼儿园园长参加全市农村幼儿园骨干教师培训班培训,全年累计完成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集中培训2 322人次。2012年,该县投入培训经费111.306万元,选送教育管理干部、骨干教师外出参加短期集中培训,其中国家级培训63人、区级培训83人、市级培训82人;参加远程培训,其中国家级培训675人、区级培训65人。另外,该县还组织专任教师5 472人次,参加了继续教育全员培训。近年来,该县还组织教师进行网络学习和实地观摩,学习先进地区的教改经验,提高自己的教改意识和能力,共组织教育管理人员和教学骨干教师到洋思中学、永威中学、杜郎口中学学习教改经验达60多人次。
象州县初级中学政治教师黎燕玲,在参加了2012年“国培计划”后深有感触地说:“在一个多月的学习中,我聆听了专家所做的主题报告,和其他学员进行了广泛交流,受益匪浅。特别是班主任工作方面的专题讲座,对我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有很大的指导作用,我以后一定要结合实际,将学到的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
寺村镇中学语文教师陈柳红,参加了2012年广西骨干教师远程培训后说:“我在‘教师的语言艺术’‘班主任学’等课程中,学到了很多东西,受到了很大的启发,在以后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中,我将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增加研究问题的实效性等方面努力工作,真正提高管理和研究能力,促使自己的业务水平不断提高。”
象州县重视骨干教师的培养。2011年3月,该县制定了《象州县教坛新秀、学科带头人管理暂行规定》,通过专家引领、课题带动等方式,让学科带头人在专家指导下,承担一定的教改实践任务,主动提升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创新能力。经过反复磨炼,该县骨干教师的专业技能得到了迅速提高。
象州镇初级中学教师韦晓玲,作为全区优秀教师、教育工作者、名师培养工程学员,曾多次被选派到南宁、柳州、来宾等地参加理论学习、现场观摩、评课互动等活动,还多次代表该县到来宾市所属的六个县、区中学送教,得到了市领导的肯定和受援学校老师、学生的好评。一位受援学校的校长这样称赞韦晓玲:“韦老师上的课真好,她的教学方法和理念都很先进,我们的老师能从中学到很多知识。”
经过多年的努力,象州县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该县小学专任教师专科以上学历、初中专任教师本科以上学历的比例分别达到了59%和66%,高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达96%,并涌现出自治区级优秀教育工作者2人、优秀班主任3人、八桂优秀乡村教师8人,市级优秀教师16人、优秀教育工作者5人、优秀班主任6人、十佳教师1人……在各级各类教学比赛中,该县教师表现优秀,如在2013年1月9日至11日,象州中心校教师覃燕玲参加自治区基础教育学校教学改革试点项目办举行的“学生情景剧表演”和“老师情景剧表演”及观摩两项活动,以小学五年级课题《青山处处埋忠骨》,荣获全区比赛小学组第四名;象州镇初级中学教师韦文娟参加来宾市教师岗位大练兵展示活动,获得一等奖;象州县第二中学莫丽江老师参加来宾市教学基本功大赛,荣获高中组比赛一等奖。如今,该县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已经形成,为全县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优化环境,优化师资,使象州县的教育事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好成绩。特别是近两年,该县教学成绩突出:2011年,该县高考一本上线67人、二本上线410人、三本上线400人,本科上线率达52.2%,比2010年增长3.2%。2012年,该县高考一本上线63人、二本上线555人、三本上线1058人,本科上线率达62.5%,比2011年增长10.3%。中考成绩也表现优异,2012年,该县有254人获A+、362人获A、780人获B+。
【关键词】校长;学校管理;以人为本;强化督促
一、管理与目标共画同心圆
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人才的活动。它不仅要有明确的教育目标,还要有正确的管理目标和科学地实施目标管理,才能有效地、快速地、最优化地实现目标。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要根据学校情况,依照教育方针、法规、教学计划制定学校目标,运用管理原则、原理、法规对学校中的人、财、物、事、时间、空间等进行管理。管理与目标的宗旨是一致的。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共同推进学校教育的发展。学校目标和管理目标要组织全体师生认真学习,这是学校管理提出的出发点和归宿,是调动学校师生积极性的手段,也是提高学校人员自觉性的推动力。另外,目标管理是一个不间断、反复出现的循环过程,我们在制定管理目标时,要注意其特性、周而复始的程序性、螺旋上升的递进性、重点交叉的渗透性、大环小环的同步性。总之,管理与目标弹的是一首曲,画的是一个圆。
二、学校管理是不断更新的一门学问
学校常规管理不仅是简单地凭制度办事。从常规之“常”到常规之“新”,学校常规管理应不断回到教育常识,遵从教育常理,坚持专业反思,进而不断完善创新,不断焕发活力。对常规要常翻新。学校的常规管理因为其“常”,很容易在平常的工作中熟悉而习惯,甚至发展到“无常”的地步。甚至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出现与现实教育教学改革不相一致的现象,甚至与新的教育改革要求相悖和冲突。所以,要使学校常规管理不断焕发活力,就要不断依据新的形势和要求,进行制度反思与清理,及时“翻新”一些规章、制度和规则,对常规管理制度要经常正本清源,避免出现管理制度“拖后腿”的现象,真正建立制度性的新陈代谢管理机制。这就要求学校管理者要有基本的责任意识和时代意识,一切从教师发展和学生成长的最高利益出发,“死”制度自然会有活力。对常规要“常更新”。在学校常规管理中,有些制度、规则虽然反映教育教学的规律,具有长期性和稳定性,但并不意味着这些制度就可以一成不变,而是要不断更新,在发展变化中进一步完善。尤其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思想、教育政策环境、教育法律体系以及教育自身的动态变化,更需要用发展的眼光去看问题,对常规管理制度进行及时更新,对制度中“病体”部分予以及时地改善、整合或剔除,赋予其时代的、本质的内涵与特征。对常规要常创新。常规管理是保持和保证学校正常健康运行的最基本、最基础的管理,而学校的发展需要不断寻求新的增长点和生长点。这就要求学校在常规管理过程中要将“常”与“新”结合起来,既要不断完善常规管理,又要对常规管理予以创新,使制度更加适应学校发展的新要求。尤其对关涉教师、学生学习与发展的管理制度,需要更多地借助于相关的研究寻求创新点,使之更加科学有效。
三、以人为本,尊重教师、信任教师,发挥教师的积极性
学校管理的起点和归宿是人,学校管理的动力和核心是人,学校管理的成功和失败也取决于人。因此,我们要以人为本,充分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和内在潜能。在与众多教师日积月累的相处中,发现目前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工作的激情不够高。为什么会出现这一现象?这种现象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在细致的分析中,我了解到,原因是复杂的。但我觉得,人是感情动物,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都十分注重感情因素。在很多矛盾我们本身无法解决的基础上,管理者如果能做到以人为本、以情感人,注重人际关系的建立,相信也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教师管理工作的开展,激励其努力工作,发挥部分功能之和难以达到的效果。
教师是形成良好校园文化的核心要素。塑造和谐的校园文化,应该重视教师的主体作用,做到最大限度地尊重教师、关心教师、理解教师和依靠教师,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努力提高全体教师的工作责任心和社会使命感,使学校和教师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命运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具体到管理工作中,就是要使全体教师树立以育人为中心的观念,大力培养和树立良好的校风、教风和领导作风,并通过校风、教风和领导作风建设,把学校的中心任务落实到每一个学校成员身上,把学校的精神文化同化为每一个成员的行为准则。
四、强化督促是后盾
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如果没有全体成员一丝不苟地严格要求和经常督促检查是不行的。不管人还是事,都有个性差异,一项制度在开始执行比较好,但是时间一长,这种意识就淡化了。那就要经过多种手段定期和不定期去检查和督促,达到良好风气的形成,如果只制定不执行,只布置工作不检查,那只能带来消极的负面影响,原本积极的人也不积极了。我们还要将检查的结果及时反馈,提醒改进,配上必要的激励措施,唤起全体师生奋发向上的激情,各项工作才能围绕学校的总目标运行。
总之,学校管理是一门精深的课题,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学校管理将更加规范合理,管理手段也将更加丰富丰富多样化和科学管理化,作为学校管理者,还将在未来的工作中不断实践、积极积累和创新,把学校办得更好。
【参考文献】
[1]戴瑜.中小学校长胜任力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