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高考前的母爱范文

高考前的母爱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考前的母爱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高考前的母爱

第1篇:高考前的母爱范文

这是两个多么伟大的母亲啊!这两个故事让我想起了我的母亲,她为了我更是心甘情愿地奉献出了她的一切,她把所有的精力都花费在我的身上。每一次我做错了事,她都不打我、骂我,而是语重心长地和我讲道理。

三年级我开始学二胡,学到一半的时候我有些力不从心了,很想就这样放弃了。妈妈说:“以前你学什么都半途而废,难道你是一个什么都不能学的人吗?你就不能战胜自己吗?试试吧,你会成功的。”就这样,妈妈不停地鼓励我,帮我重新找回了信心,让我一直坚持了下来。

记得去年我们要迎接三科竞赛,妈妈把从老师那里拿来复习资料全部打印了出来。看着那么一大叠的复习资料,我几乎晕了过去。是妈妈帮我把所有的资料整理了一遍,告诉我哪个是重点,哪个是次要的;每天晚上睡觉前,帮我巩固当天学过的内容。她怕我天天复习,会产生逆反心理,又变着方的为我补习。比如在放学回家的路上,和我一起玩成语接龙的游戏。就这样一直坚持到了考试那天。

第2篇:高考前的母爱范文

14岁读清华,这个少年是怎么做到的呢?

外婆伴读

1997年秋天,出生才一周的王志超就被医生诊断为先天性小眼球坏死,且无法治愈;永久性失明的左眼将来只能植入义眼,让外貌有所改善。

孩子的残疾让父母苦不堪言,为了将来能有钱让孩子装义眼,并生活得好些,王君训和丈夫决定去广东打工,把不到1岁的孩子留给外婆赵昌珍养育。

赵昌珍很爱外孙。平时下田劳动,她就做一个布袄把王志超兜在背上,空旷的稻田和藕塘里,到处都留下了祖孙俩“纠缠”的身影。

2003年初,王君训夫妇从广东来到北京打工时,两人的感情出了问题,经常吵架。在一次争吵后,丈夫负气出走,从此杳无音讯。赵昌珍一急,立即带着5岁的小志超前往北京看望女儿。这也是小志超和母亲第一次重逢。

母子情深,小志超一见到妈妈,就粘着她,一直让妈妈抱着。王君训将儿子搂在怀里,心痛难言。她何尝不想和儿子在一起?但以她现在的条件,把孩子接到北京来读书,太不现实。那天,王君训带着儿子在清华大学的“紫荆大道”漫步,她指着“水木清华”几个字对儿子说:“小超,这里是全中国最好的大学,你将来要是考进清华,就能天天与妈妈在一起了。”

王志超小小年纪记住了妈妈的激励。这年8月底,赵昌珍牵着5岁的王志超去当阳市坝陵小学报名。老师见他太小又残疾,不想接收。外婆苦苦恳求,老师勉强同意他来参加考试看看。外婆赶紧借来了书,回家给他补课。一周后,学校举行入学考试,小志超的数学竟考了100分。老师大吃一惊:“我看,他连一年级都不用读了!”学校研究后同意王志超直接进入坝陵小学二年级读书。

小志超上学后,有些同学嘲笑他是“独眼龙”,让他很伤心。赵昌珍总是千方百计省钱,在家里备下糖果,看到小孩就抓一把糖给他们,她悄悄地对这些孩子说:“你们多跟志超玩,不要嘲笑他,要吃糖,随时来。”

小志超的字写得歪歪扭扭,赵昌珍就用一支长竹杆制成一枝特殊的“巨笔”,蘸上水,以大地作纸,让小志超任意地写写画画。这奇特的“书法课”,一下子调动了小志超的写字兴趣,他的字越写越好。

二年级结束时,成绩优异的王志超被直接推荐跳级读四年级。那时,王志超有点骄傲了,上课时,他总躲在桌子下面和同学讲话。赵昌珍知道后,决定到课堂上亲自监督,改掉他这个坏毛病。

每天早上,赵昌珍和王志超一起去学校。老师在教室后面给老人安排了座位,让她陪读。有外婆“现场监督”,王志超老实了很多,改掉了上课开小差的坏习惯。

母爱相随

王君训尽管在外打工,心里时刻牵挂着儿子。为了让王志超随时感受到母爱并未远离,她给儿子配了一部最便宜的手机,每天都与王志超通一次电话。在与儿子交流时,她不像严肃教育儿子的母亲,更像与儿子煲电话粥的友人,日常的琐事甚至是工作方面的事她都跟王志超娓娓道来,有时还故意请王志超帮助拿主意。

王君训的这种聊天式教育,让王志超学会了自己动脑筋解决难题,同时也体会到了千里之外情深意切的母爱。

王志超读小学四年级那年,王君训从北京回来了,她已与多年不顾家的丈夫离婚。赵昌珍怕父母离婚的消息会影响王志超,建议女儿先隐瞒,但王君训说:“瞒得了一时,瞒不了一世,现在让他知道,让他体会到人世的艰辛,可以让他尽快成长起来。”

那天晚上,王志超听了父母离婚的事情后,哭得很伤心。王君训轻轻地拍着他的肩头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命运为我们关上一扇门,总会给我们打开一扇窗,孩子,你要好好学习,争口气,残疾不可怕,父母离婚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希望!”

王志超听懂了母亲的话,他似乎一夜长大,在日记中写道:“妈妈告诉我,人要活在希望中,我希望早日考上清华大学,回报妈妈和外婆……”

2006年9月,9岁的王志超已经成为坝陵初级中学的初一学生。开学后不久,数学老师因车祸受伤住院,找不到临时代课的人。这时,他想到了那个年仅9岁却常拿满分的王志超。直接就问来看望他的志超,敢不敢代两个星期的课?

王志超有些犹豫,向远在北京的妈妈电话求援,妈妈鼓励他:“志超,什么事都要敢于尝试,不尝试,你怎么知道自己行不行呢?”妈妈的一席话如醍醐灌顶,点醒了王志超。放下电话后,他走到数学老师的病床前说:“我试试。”

王志超像个小大人一样,给全班四十多个比他大好几岁的同学讲课。他站在讲台上并不怯场,有不服气的同学故意为难他,向他提刁钻古怪的问题,却根本难不倒他。9岁的孩子就上讲台当老师讲课,这件事轰动了坝陵初级中学,有的老师还来听课,听后无不叹服。

2009年6月中考前,小志超因淋了一场雨,导致失明的左眼发炎,高烧住院挂了一个多星期的吊针。虽然顺利考上了当阳市一中,可中考成绩排在了年级400多名。这次,一向自信的他,开始着急了。

王君训知道儿子心情不好,特意从北京赶回老家,她拿出积蓄给儿子到医院装了一个义眼,并配了一副眼镜。

体贴的母爱,镜中帅气的形象,渐渐化去了王志超心中的坚冰,学习成绩很快赶了上来,并被选拔进当阳一中“慈善阳光班”的理科班,班里都是品学兼优但家境贫寒的同学,每人每年有2000元的奖学金。

振翅高飞

2011年10月,王志超去北京参加清华大学的自主招生考试,可惜以3分之差落选。那次,王志超见到了3年没回家的妈妈。

“儿子,记住你对妈妈的承诺,妈妈在清华等你!”王君训给儿子打气。“妈妈,我上网查了,紫荆树也叫亲情树,亲人在一起团聚的时候,它就会枝繁叶茂。外婆最大的希望就是我能与你相聚,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实现外婆的心愿!你就在清华的那株紫荆树下等我,我一定会考进清华来找你!”懂事的王志超连连点头。

2012年高考前一个月,为了给儿子鼓劲,照料他的备考生活,王君训专门请了一个月假回到当阳。妈妈特地回家陪考,小志超的内心十分温暖,斗志更是昂扬。

第3篇:高考前的母爱范文

不过,回想我们高三走过的日日夜夜,一个“撞”字也许还恰当地道出了我们父母和女儿在高考路上全力以赴、破釜沉舟的努力。人一生关键的几步必须走好,高考尤为重要,像本杰明·富兰克林自学成才的例子毕竟很少,像比尔盖茨反过来炒哈佛大学鱿鱼的人才更是凤毛麟角。陪着孩子经历高三和高考的情景已定格在我的记忆深处,现把我认为受益的做法写出来,供家长们参考。

让孩子的心灵有一座父爱和母爱的靠山

高三的孩子不亚于临战的士兵,他们的神经高度紧张,周围老师、家长和同学的一言一行都会触动他们脆弱、敏感而焦虑的心灵。家长的情绪也坐立不安,有一种插不上手又如履薄冰的凝重感。我们家长先要调整自己的工作,至少让孩子回到家第一眼能看到爸爸或妈妈。

记得女儿每天放学后,我们问她的第一句话就是:“今天有什么不高兴的事吗?”及时了解孩子的心理动态,让孩子把不愉快的情绪发泄出来,把干扰她宁静的琐事卸下来。这样她始终会感到:高考不是她一个人在奋斗!背后有父母无形的力量在支持着她。记得在北京大学自主选拔录取考试前夕,我们再一次把常用的口头禅送给孩子:“把会做的题做出来就算考好了。”在高考的两天里,她还像往日一样按点睡午觉,在平和的状态下跃过了独木桥。倒是在报考志愿阶段,她表现出前所未有的自卑,先后让我们报一连串香港和内地的高校“保底”。为了让她心平气和、按部就班地迎考,我一趟趟地往返于学校和邮局之间,把跟学校联系过的存根目录给她过目,让她有底气让她放心。这时候任何情绪的波动都会影响孩子成绩的发挥,家长在孩子最无助、脆弱、孤独、恐惧的时候能送她一座心灵的靠山,将是孩子莫大的欣慰。

给孩子的身体上一个保险

高三的时间比黄金还珍贵,在高强度的学习压力下,孩子很容易出现注意力难以集中、睡眠时间不够、记忆力不给力的亚健康状态。为了让女儿保持充沛的精力,我们一方面鼓励孩子每天骑自行车或步行上学,一方面保证她每周末至少有一个小时运动。此外,在高考前半年,她爸爸充分发挥自己中医大夫的优势,给她像喝茶一样服一些益智健脑、强身健体、增强记忆的中药汤剂来保驾护航。我女儿的很多同学服了以后也觉得很好,现把此方写出来供焦虑导致睡眠差的考生参考,方子如下:

党参10克、当归10克、熟地10克、生白芍10克、川芎12克、三七粉6克(冲服)、灵芝30克、菟丝子10克、枳实6克、石菖蒲15克、丹参10克、炒枣仁30克、甘草3克。睡眠好则去炒枣仁。

另高考期间的饮食相当重要,很多家长为了孩子吃好,给孩子轻易改善伙食,结果导致肠胃炎等身体不适症状,极大地影响了高考成绩,前车之鉴,我们在高考两天恰恰吃她平时的饭菜,喝白开水,尽量感到高考和平常没什么两样。我女儿在整个高三期间没有生病是她成绩始终遥遥领先的重要原因。

帮孩子的未来规划一个看得到的方向

从成才的角度考虑,一个人只有做他感兴趣和擅长的专业才有可能做出一番成就;从人性的角度来说,也才对得起宝贵的生命。

我们从女儿初中毕业后就开始着手帮助她发现自己的优势和规划未来发展的专业方向。我们多次陪着她到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校园里感受一流大学的文化底蕴,了解各个院系专业设置的情况和毕业去向,寻找适合自己的专业规划方向。女儿在高一结束时便说服我们选择了文科,确定文理兼收的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作为自己的高考目标。她未入大学便时常浏览北京大学的网站,并把加入只有省级状元和奥林匹克竞赛金牌得主才能进入的“民德营”社团写入自己的最高目标。她的座右铭是:民德营,我不会刻意追求,但我会尽力所为。每当她在遇到困难想退缩和身心疲惫松懈时就会看看自己的座右铭,以此鼓励自己再重新拿出奋斗的决心。

她早早就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了,带着目标学习就能让人的潜能得到最大程度地发挥。我们买了《选专业》等书籍指导她一定要选自己具备优势的专业和职业。强烈的愿望和坚定的志向转化为孩子学习源源不断的动力。

拓宽孩子的阅读面功夫在诗外

高考似乎只是围绕高中课本出题,事实上,大凡考入一流大学的考生,他们有一个共同的优点,就是博览群书,知识面相当宽广。无论是自主选拔录取考试还是高考试卷,内容的深度、广度和觅度都在逐年增加。如果想培养出优秀的孩子,家长必须注重对孩子阅读能力的培养,“一目十行”和“十目一行”的阅读速度是孩子学习差距拉开的根本原因。

女儿虽然比同学小三岁参加高考,但她基于超强的阅读能力,高三很少开夜车。高一时,她迷上了曼昆的《经济学原理》和亚当·斯密的《国富论》等经济学书籍;高二时,她对《中国人史纲》《耶稣泥板圣经之谜》《达·芬奇密码》《别闹了,费曼先生》以及张爱玲和沈从文的书籍等都百看不厌;高三时,她对英文版的《人类的故事》和《全球通史》爱不释手。就是高考前夕,她每晚睡前都要看二十分左右的《传记》。看这些课外书似乎和高考脱节,但女儿在参加北京大学自主选拔录取考试和高考中都拿到了全省第一名的成绩。阅读的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过分,无论是婴幼儿时期还是青少年阶段。单拿写作文来说,家长总给孩子买一些如何写好作文的书籍,事实上,技巧性的道理十分钟便可知道,引人入胜、语言优美、情节跌宕起伏、结构完整、富有哲理等,关键问题在于“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只有“读书破万卷,下笔才如有神”。这看上去是笨办法,其实是最好的途径。

杜绝“错误”培养应试能力

高考是孩子综合能力全方位的展示,应试能力也是个人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总不能让高校通过面试来录取一个个学生,如若取消高考将会导致更可十白的不公平。因此,我们在女儿高二以前,很少对孩子的成绩耿耿于怀,反而告诉孩子:考试就是为了发现自己的不足。如果考试打了满分,我们倒认为是“白考”了,因为花了时间没有发现问题。我们所做的事情是认真分析孩子的卷面,透过试卷剖析,知道女儿在哪些知识点上还存在空白、还不熟练,我们不关注她做得对的题。我们从不认为孩子在考试中会犯粗心的错误,而是把会做却做锗的题归为“不熟练”,并把她做错的题贴在门上,让她进进出出感受自己的“错误”,避免她让一块石头绊倒两次。

在高考前一天,我们早早陪着孩子熟悉了考场,把考试需要带的准考证、身份证、文具等准备在一个袋子里,告诉孩子在没有考完最后一门之前,切不要和同学“对答案”。女儿一直用钢笔写字,关于墨水的颜色我们也考虑在内,黑色和卷面的颜色一致,不鲜明;蓝色又太扎眼;蓝黑墨水醒目而温和。当然,一手漂亮的字也是高考的敲门砖,女儿在高三前半年坚持每天都写一页字帖。考生估分和得分的些许差距,多半和字的整齐漂亮程度有关。

第4篇:高考前的母爱范文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

很荣幸今天有机会站在这里,与大家分享我平实的快乐和幸福,谢谢!

作为一名普通教师,从教二十多年来,我没有骄人的辉煌业绩,也没有耀眼的荣誉光环,更没有丰厚的物质收入;有的只是安贫乐道,享受着每天三点一线朝五晚十的充实工作,享受着与同仁们互帮互助共同挥洒汗水的深情厚谊,更享受着一批批高三学生从我手中振翅高飞的喜悦情怀。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静静地收获着属于自己的平凡与快乐。现在我从三个方面与大家共同分享。

一、以母爱之心关爱每一位学生,圆他们美梦成真

有人说:“爱自己的孩子是人,把别人的孩子当做自己的孩子来爱,是神。”我虽然不能成为神,但作为一名老师,我一直尽己所能,以母爱的情怀关爱每一位学生,恪守着“众生平等”的原则,力求帮助他们梦想成真,求学不留遗憾。

XX年毕业的xx同学,从小失去母亲,家境贫寒。作为特困生,每天帮学校打扫餐厅和厕所勤工助学,所以自卑感很重,性格内向,脸上很少有笑容。于是在他的作业本里,我夹了一个纸条,上面写道:“今天的艰辛与努力,会成为将来你超越别人的资本和财富,要笑对生活,坚信小草也会有自己的春天。老师希望看到你开心的笑容,有困难请找老师。”之后我上课的时候,发现他的眼里多了一份光彩,表情不再过于僵硬,学习也更加认真努力了。第二学期,正规的模拟考试密度加大,他不能很好的把握时间,有时答不完题,情绪焦虑。我便到购物中心花十元钱给他买了一块电子表,虽然廉价,但我知道,这一定会是他备考飞跃的“助推器”。当年他以应届文科第一名的成绩考上了北京信息工程学院。

XX年,因为非典,全体高三师生被封闭在学校内,老师成了学生心灵的依靠。我的母爱也因此严重“泛滥”,谁想家了、成绩波动了、焦虑了,我都倾心疏导;生病了,我尽心关照。把学校每天早晨给老师补给的鸡蛋都留给了家境困难的于四喜同学。高考前,我给所有的导生以及于四喜和没有父母的王小兵,每人买了一盒儿葡萄糖和一块巧克力,尽了一份母亲的心意,送他们走上考场,迎接人生的挑战。后来在杨店子孟小幼儿园当老师的高艳君,在短信中写道:“老师,当年我生病的时候,您的额头与我的额头相接触的一刹那,我感到了母爱的温暖。今天重复着您的故事,才感到您的伟大。”

XX年的xx同学,一个女孩子却留着紧贴头皮的小平头,穿戴破旧,也不爱整洁,性格怯懦、说话语无伦次,而且时间观念差,几乎每节课都迟到,怎么看都有点儿另类。然而她却成了我的导生,我感受到了巨大的挑战。但在以后的教学中,我惊奇的发现她比较聪明、思想天真单纯、而且有自己的远大目标,要学法律当法官,这是高三学生最难得的品质。我坚信她是一块璞玉,只是需要悉心雕琢。经过一年全程地尽心帮助,她最终以全校文科第一的成绩,考上了中国zd大学。XX年春节,他抱着一束漂亮的康乃馨出现在我面前,说:“老师我一直想送您一束象征母爱的花,今天总算如愿了。”看着满脸阳光、文静清秀的她,我特别激动,深知京城、名校已使她脱胎换骨了。

今年的任慧玲同学,性格孤僻,是一个很以自我为中心的孩子,似乎与所有同学关系都不好,而且历史学科严重瘸腿儿,情绪化严重,上课一旦跟不上,就耍气摔东西。但她比较要强,对很多比她成绩好的同学不服气,而且比较善问。抓住她的优点我反复表扬鼓励并尽心的帮助她,逐渐地她的成绩有了很大提高,最终高考上了本二线,被xx师院录取。教师节她给我发来短信说:“老师感谢您母亲一样的宽容与厚爱,将来我一定要做一名像您一样的老师。”

二、以“大姐”的情怀呵护每一位年轻教师,结成亲如一家的历史组

有目共睹,在二中,历史组一直是一个团结和谐、共同奋进的学科组。从张校长和张彩霞

老师等几位元老开始至今,“互帮互助、我们是一个整体”是历史组每一个成员共守的信条。对于学生,在我们这里没有班级界限,只要有问题任何一位老师都会耐心解答;作业阅不完,其他老师肯定会伸出援助之手;哪位老师因特殊情况临时不能上课,我们肯定会想尽办法代课,绝对不空课;生活中谁家有事需要帮助,我们肯定会在第一时间伸出援助之手,同舟共济。

作为历史组年龄最大的我,一直竭尽所能,有求必应,有困难必帮,而且乐此不疲。我觉得别人叫我一声“大姐”,是对我的敬重,我就应担当好真正大姐的角色,呵护每一位弟弟妹妹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因此每一次的听课、示范课或优质课比赛,不管谁找到我,我都会认认真真的研究推敲,并且在试讲过程中跟踪听课,反复探讨,不断修正,直到大家达成共识满意为止。

XX年xx老师参加xx市优质课评比,为设计教学案和课件,在微机室我们从下午4点一直坐到晚上9:30微机室锁门,之后又多次修正完善;XX年秦树林老师要参加市优质课评比,在年级选拔赛中,我们从下午上班开始坐在电脑前,对学案和课件各个环节进行了全面改造,一直到晚上7点多才算告捷。去年,茹凤老师上示范课,为求最佳效果,贾艳丽老师和我,我们三个共同奋斗了一周。

近几年上级举办的优质课比赛,多以说课形式进行。我根据说课要求并结合自己多次当评委的感悟,确定了“高考定位、学生主导、教学环节+设计意图”的说课模式。先后帮助秦树林、梁爱茹、茹凤等几位老师设计说课教案,参加市级说课比赛。比赛中他们都让所有在座的老师惊叹佩服,均取得了优异成绩。

三、以恒久的激情投身教学研究,构建“自主评判、自我提高模式”,搭建学生自我提升的舞台

高考备考是一个系统工程,但最终是要让学生在考场上能正常甚至超常发挥,考上理想大学,这实际上取决于学生的答题能力。但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着一个怪圈儿,尽管学生做了很多题,却效果不佳,往往是老师一讲就明白,自己一做就错,解题能力没有重大突破。如何解决这一瓶颈,我一直在不断探索。

第5篇:高考前的母爱范文

事例一:韩国一名18岁的高中三年级男学生涉嫌杀害母亲

并隐藏尸体,原因是母亲严厉逼迫他当高考状元。据悉,今年3

月,这名高中学生参加了韩国全国高考模拟考试。在近70万名考生中,他排在4000名左右,于是私自将成绩改成第62名。

事例二:2000年1月17日中午,浙江省金华市第四中学高二学生17岁的徐力,从学校回家吃完中饭后,想看会儿电视。母亲吴凤仙提醒儿子期末考试要考前10名。徐力回答说:“很难考的,不可能考得到。”重压之下的徐力感到母亲对自己管得太严,而且母亲提出的目标无法实现,深感委屈和压抑。母子之间再次为学习发生顶撞……

这两个高中生的极度凶残的行为令人震惊,谁是凶手?儿子?母亲?成绩?还是教育制度的悲哀?如果不是母亲把孩子逼成那个样子,如果现在的孩子压力不是那么大,如果孩子在疏导和处理情绪方面得到正确的引导,孩子还会做出那样的事情吗?

中国和韩国的教育都存在过于偏重分数的“重智轻德”现象,这对孩子的成长是非常不利的。要知道:瘸腿的孩子最容易摔倒!正如徐力等。提醒中国的“狼爸”和“狼妈”,不成才没关系,千万别弄得不成人!这是一个将理念、方法、心理、生活方式和亲子关系融为一体的系统方法,反映了对家庭教育客观规律的系统认识和有效的方法,有了它,云遮雾罩的家教难题就有了清晰可见的路径。首要元素是现代的教育理念。这是父母教育素质的核心,对家庭教育的目标、方向以及父母的教育行为起着制约和指导作用,也是影响家庭教育质量的决定因素。教育理念至少包含儿童观、亲子观、人才观、教子观。儿童观,即父母对儿童本身及其发展的认识,如孩子是人,是走向成熟的人,是终将独立的人等;亲子观,即父母对子女与自己关系的基本看法,如两代人相互学习共同成长等;人才观,即父母对人才价值的理解,如社会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只要作出自己的贡献就是人才等;教子观,即父母对自身、对子女发展的影响力和本身能力的认识,如把人格的培养视为家庭教育的核心等。

第二个元素是科学的教育方法,这是教育理念和教育行为的综合体现,并直接关系到孩子在家庭所受教育的效果。最重要的方法至少有四点:(1)教育孩子的前提就是了解孩子,了解孩子的前提是尊重孩子;(2)教子成功从培养良好习惯做起;(3)父母身教重于言教;(4)让孩子在体验中、群体中长大等等。经常会听到父母们烦恼地说,孩子如何贪恋看电视和玩电子游戏,就是不愿意做作业,大人说了几百遍也不管用,这就需要科学的教育方法。

第三个元素是健康的心理,指父母心理健康才会给孩子以积极的影响。不论在什么情况下,父母在以身示范前提之下,引导孩子力求做到认识自己、悦纳自己、控制自己,而这正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准,这就要求父母有自知之明,由自知而自信而自强,不因成功得意忘形,也不因失败惊慌失措,始终保持乐观向上的稳定情绪,这将使孩子终身受益。

第四个元素是良好的生活方式,这是保证孩子健康成长的基石。人是环境的产物,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一切都是从童年开始的,这就要涉及家长自身的素养。家长的素养,指的是家长平时的修养,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社会和人生的态度以及日常生活中的行为准则,即世界观和思想品德。二是理论、知识方面的水平,即文化素养。家庭教育的核心是育人,家长在家庭教育中起着主导作用,家长的素养直接制约着家庭教育的成败、家庭教育的水平和家庭教育的方向。家长的一言一行也会直接影响着子女的心理发展。如:父母读书多,孩子也读书多;父母爱运动,孩子也比较喜欢运动;父母整天沉迷于上网、打麻将,对子女的学习、生活漠不关心,其子女在学校往往会有不遵守纪律、厌学情绪严重等表现;父母开口闭口都说脏话粗话,其子女在学校往往不可能是一位文明而又有礼貌的学生。可见,家长自身的素养也无形中影响着青少年的心理发展,良好的生活方式是孩子形成健全人格的摇篮。

第五个元素是平等和谐的亲子关系,这是家庭教育成功的必备条件。没有平等,培养不出现代孩子;没有和谐,建设不成民主家庭。因此,父母不仅应尊重孩子的权利,还要善于发现孩子的独特个性,真诚地学习孩子身上的优点,使教育过程充满理智之爱。

第6篇:高考前的母爱范文

心理健康主题活动以心理辅导课、团体心理训练为主要形式。作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渠道,主题活动承担着塑造学生健康人格,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责任。那么,缓解考试焦虑的心理健康主题活动该如何设计呢?

一、从压力应对的角度设计心理健康主题活动

考试焦虑是由考试压力引发的。其实,压力事件对我们的影响并非是直接的,而是通过一些中介变量起作用的,认知、人格和社会支持等都是影响压力反应的中介因素。因此,心理健康主题活动的设计首先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改变不合理认知

焦虑作为一种情感变量,不会直接影响学习效率,它产生的或促进或阻碍的影响,主要取决于认知变量。合理认知产生积极情绪,非理性认知就会产生消极情绪。ABC理论透彻地阐释了“事件”(A)、“观念”(B)与“情绪”(C)之间的关系。可以说,考试焦虑程度主要取决于对考试的性质及意义的认识和评价。对此,心理健康主题活动设计要注重从改变不合理认知入手。通过改变非理性认知,引导学生理性思考,从而缓解焦虑情绪。

如“面对高考,快乐减压”的主题活动,可依托真实情境来引导学生:“高三某生,在一次模拟考中,从年级200多名(一本线)落到500名左右(二本边缘),感到很紧张。于是每天坚持学习到凌晨,非常疲劳,疲惫的她越来越害怕考试,常常想:模拟考试都这么糟,要是高考也考成这样,怎么办?……”

针对这一情境,教师可启发学生:这种想法合理吗?这样想,内心会产生怎样的情绪呢?学生在交流中,会发现这种想法只会导致更多忧虑和不自信。这时,教师可以继续启发学生:高考除了这种最坏的可能,还有没有其它的可能呢?比如,最好的可能是什么?最大的可能是什么?从而引导学生理性看待考试。

2.塑造健全人格

人格作为个性心理的稳定性因素,对情绪调节有着重要影响。有学者提出了压力应对人格概念。所谓压力应对人格(stress coping personality),就是有助于个体应对压力,维护或促进身心健康的人格素质,由自我效能、控制感、乐观倾向、自我控制、自我弹性、挑战、承诺等成分构成。自我效能感、控制感和乐观倾向三种成分能发挥压力抵抗功能;自我控制和自我弹性两种特质能发挥自我调节的功能;承诺、控制(等同于控制感)和挑战三种特质则能为个体在压力状态下的成长发挥关键的作用。

心理健康主题活动课可以通过设计团体心理训练,实现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如“自信加油站”主题活动,教师可以设计象征人生之路的“星光大道”,请每位同学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走过红地毯。这一活动给予了每位学生自我展示的机会。又如“拍卖生涯”主题活动,教师可以拍卖的“生涯”有“一个小岛”“自由”“美丽的容貌”“和你的情人浪迹天涯”“一张免费旅游世界的机票”“一张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信用卡”“三五个知心朋友”“坚强的自信心”“父母的健康”“一座宏大的图书馆”“美丽贤惠的妻子或英俊博学的丈夫”“名垂青史”“直言不讳的真诚和百折不挠的勇敢”等,竞拍锤炼了学生敢于接受挑战和应对压力的个性。

3.完善社会支持

社会支持是个体社会性发展所依托的社会关系系统,是个体应对外部行为和采用应对策略的重要外部资源。社会支持系统分为两大类:一类为客观的、实际的、可见的支持,包括物质上的直接援助和社会网络,如家庭、班级、朋友、团体交往等。另一类为主观的体验,指个体受到社会的尊重、被支持、被理解的情绪体验和满意程度。

如“一路有你”活动中的信任后仰,让学生获得被支持、被信任的感受;“我的父亲母亲”主题讨论中,通过完成“亲子天平”活动,比较父母之爱与自己对父母的关心,更能体会到父母爱的艰辛,让学生学会感恩,学会宽容。

二、从情绪调节的角度设计心理健康主题活动

针对考试焦虑,除了从压力的角度,还可以从情绪调节的角度来设计心理健康主题活动。情绪调节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可理解为个体管理、调整、改变自己或他人情绪的过程。情绪调节的原则,一是自己快乐而不损害他人,二是合理宣泄。调节方法包括认知法、发泄法、暗示法、转移法、幽默法、放松法、安慰法、升华法等。下面以三种情绪调节方法为例加以说明。

1.肌肉放松训练

每年的四五月,高三学生都会因面临高考而焦虑情绪渐增,此时,通过放松训练舒缓焦虑情绪的效果十分显著。如“大脑给氧操”主题活动,可以教学生学会简单的肌肉放松方法,从面部、颈部、肩部、双手、上肢、下肢逐渐放松,静坐冥想,从而实现学生全身心的放松,以缓解考前压力。

2.自我表露

自我表露可以是自我反省、澄清、提笔发泄,也可以是向至亲好友倾诉、宣泄。“风雨同行”主题活动中,可让学生相互诉说最近的一件烦心事或高三以来感受到的学习压力,要求双方都要以真诚、理解、同理心进行回应。一位同学说到:“上次月考我考得糟透了,名次掉了100多名。我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难过了好几天,直到现在还缓不过神来——”;同伴回应:“噢,听进来真是糟透了!如果我是你,也会像你一样沮丧的。”在这样的交流分享中,学生的消极情绪得到了合理宣泄,同时学会了倾听和换位思考,不仅加深了友谊,而且考试压力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缓解。

3.想象暗示

想象暗示是通过想象与考试有关的情景,并结合积极的语言,以一种含蓄的方式,对自己的认知、情感、意志以及行为产生影响的心理活动过程。如“心向成功,自我激励——积极想象”主题活动中,教师边放音乐,边用语言引导学生想象:

第7篇:高考前的母爱范文

李婧妍是一个远近闻名的“小棋王”。15岁的她正在沈阳市第二十中学上高一,和别的孩子一样,李婧妍也拥有一个快乐的童年。她的童年是在下国际象棋中度过的。李婧妍的姥爷是国际象棋教练,妈妈也是国际象棋爱好者。在他们的共同影响下,李婧妍在三岁时就开始接触国际象棋了。那时,李婧妍并不怎么懂国际象棋的规则和乐趣,耳濡目染中,加之妈妈的耐心引导,李婧妍逐渐喜欢上了国际象棋,她发现,小小一个棋盘,却蕴藏着许多深刻的道理。

“我第一次参加比赛是在无锡,上千人的场地,家长都不得入场,我只好跟在其他选手的后面,自己熟悉场地,找座位,全身心投入比赛。”参加这次比赛的李婧妍只有四岁半,虽然没有获得名次,但在她幼小的心里已经埋下了希望的种子:只有努力付出,敢于挑战,就有收获成功的可能。

五岁的小孩子本该无忧无虑,尽情玩耍,李婧妍却忙完功课后又要去练习下棋。有一天,妈妈问她:“每天下棋觉得枯燥吗?”“不枯燥,下棋要开动脑筋,下赢了就有成就感!”

2003年7月25日,李婧妍参加辽宁省国际象棋锦标赛,获得女子(六岁组)第二名;2005年7月22日,在辽宁省少年儿童国际象棋锦标赛中,获得女子(八岁组)第五名:2006年1月18,在第五届全国青少年棋类比赛中,获得女子(十岁组)第五名……证书、奖章、奖牌向李婧妍飞来。

母爱如天。在比赛中夺冠

李婧妍说:“为了培养我,妈妈付出了无法想象的艰辛。她陪我下棋,带我参加比赛,从来没有抱怨过。

从小学到中学,李婧妍获得了大大小小的荣誉无数个,成绩也一直名列前茅。这跟妈妈的陪伴和教导是分不开的。

2010年3月,第十届“西岗”杯全国青少年棋院棋类比赛在大连拉开帷幕,李婧妍参加了此次比赛,

“初赛时,我发挥得比较正常,顺利地进入决赛,并取得争夺冠亚军的资格。可是,我一点也高兴不起来,反而忐忑不安,也许是怕输给对手吧。”决赛的前一天晚上,李婧妍躺在床上怎么也睡不着,妈妈知道女儿是怕拿不到“第一”。妈妈开导她:“我们经历了这么多的比赛,也得过不少奖,这次比赛如果没有拿到名次也没关系,胜、败都很正常。”听了妈妈的话后,李婧妍心里的压力没那么大了,在紧张的赛场上,李婧妍小心设防,等待时机,在不占优势的情况下反败为胜,摘得了这块来之不易的金牌。在这次比赛中,李婧妍感触颇深:“是妈妈的开导和陪伴给了我力量。”

李婧妍同样忘不了那一个个挑灯苦读的夜晚。有一次,深夜12点,李婧妍仍然为一道数学题而冥思苦想,虽然一直找不到解题方法却不想放弃。“我在心里给自己鼓劲儿:‘把这道题做出来我就去睡觉!’这时,房门轻轻地被推开,妈妈关切地问:‘女儿,你还不睡觉啊!都几点了?’‘妈,这题还没做出来呢,等做出来再睡……’‘好,那妈妈陪你!’说着,妈妈坐在了床头,耐心地等待。”三年来,妈妈几乎每天都陪她学习,陪她练习下棋,李婧妍说:“妈妈的陪伴让我更加坚定地面对学习中的困难。有了她的陪伴,我便有了灵感,难题也就迎刃而解。”时间过得很快,转眼李婧妍就进入高中了。中考前,李婧妍在桌子上写下一行字:“只要不放弃,就会有奇迹!”这行字不是简单的自勉,而是在数次国际象棋比赛中总结出的人生经验。

人生如梦。在追求中实现

妈妈是一名社区工作者,在孩子的成长道路上倾注了全部心血。她不仅关注孩子的学习,更注重培养孩子如何做人,她觉得下棋不仅培养了孩子的思考能力,更对孩子良好品行的塑造大有裨益。她还鼓励李婧妍多参加各种社会实践,用她的话说就是:“孩子的生活不能太单调,除了学习和下棋,还应该有更丰富的人生体验。”

第8篇:高考前的母爱范文

空荡荡的教室,不再有我,不再有你们。

顺着记忆的脉络,触碰你们嬉戏的痕迹,我还记得,那天,毕业了。所有人都是一脸幸福的,兴奋的可以和老师合影,不用再计算数学公式背诵英语单词,不用再每天讨论马克思不用再和历史对话,我们可以离开这里,我们可以不用再和那些喜欢的老师讨论生涩的课题表示亲近表示上进。我们可以疯狂的欢笑,不管经历高考或胜或败。

我们靠在墙上摆弄着姿势,微笑的任对面的人记录着你和他曾一起经历的青春。终于,我们被烙印进彼此的生命。

我们站在窗边撕裂着纸张,放飞我们的回忆。那些在过去的生涯中把我们折磨的体无完肤的试卷,那些被我们填满的密密麻麻的过去终于可以说再见了。

我们奔跑在学校的操场上,看着四周的泥土,终于,连那个操场也建好了,可我们又能在这个完备的操场上奔跑几次呢

我们活跃在这个学校的各个角落,用自己的眼和自己的心,把所有见到的一切,把曾经经历的所有,希望牢牢刻在自己的青春里。

在这里,我们哭过,笑过,痛过。

在这里,我们路过,经过,错过。

而现在的我们,一年后的我们,早已在时间逝去的过程里,在独自前进的道路上,在这个世界的每一个角落生活着,每当夜深的时候,也许我们的泪会悄悄掉下来,没有什么特别的原因,只是突然想起曾经经历的那些事情,只是突然想起那些在我们的记忆里扮演着重要角色的人们。想问自己一声,他们还好吗?没有回答,我们最后散落天涯,断了联系。

身处一个陌生的城市,从抵触到适应。

周围一群新交的朋友,从初见到深交。

每当这个时候,我总是会想起你们,想起那些曾经被我自以为是的爱情伤害过的人,那时候的我,以为只要无休止的纠缠,就会最终形成羁绊。到最后,连句对不起都不会说。

我总会想起你们,那些曾经在我的生命里出现的人们,我们的记忆在时间默默无闻的浇灌中不声不响的长出芽,我不知道什么时候,再经历多少次的离别,再经过多少次的痛哭,我才能看到那些记忆里铭心刻骨的东西终于在我的岁月里长成花。

乔石和张浩,一个月季,一个牡丹

刘雨薇的疯人院,一个尊本人为鼻祖却不把我当正式成员的组织。

秀丰,海志,二狗小向,雷杰,楚辉,陈珣,围脖,这些名字一个个在脑海里形成鲜明清晰的画面,在球场上卖弄,在乒乓球台,在羽毛球场,在网吧,在教室熟睡。我都忍不住掉下泪来,那些曾经我们以为永远不会腐朽的事情,那些曾经我们欢笑放纵过的笑容,那些年陪在身边的人,那些一抬头就能看到的面孔。终于在最后,我只能说我醒来而你们都不在。

李昕云,陈莹,张雪瑾,黄思远,程萌,李梦琴,姜俊杰,陈君。我还清晰记得那天你们拿着相机拍遍了整个学校,在所有的地方摆了无数的P0SS。

有点小淘气的兜兜,现在同在一个城市,每天看到她都只能看到她的背影还有她日益成熟的精明干练。

最爱李煜的夏弦,名字都像一首诗的才女,现在在重庆享受着高温的洗礼和万恶的学校在炎热的火炉最炎热的夏天安排的军训。

喜欢动漫的浮云君,现在每天为社团的事情奔波到处催稿要稿,连看动漫看美男的时间都没有了。

那个10班最男人的男生乔云杉,在河南理工读书,在抱怨河理的同时安静的走进图书馆复习,复习之后后堕落的醉酒打麻将。在思考人生的时候怀旧高中思考高中聚会的事情,前段时间和以前的高中同学一起进行洛阳之行。

而最最平凡的我,在闲暇时想念高中,买了来回返程的票回到黄石,去看看那些曾经我们共同度过的日子。

站在教学楼上,看着那个素不相识的孩子据说为爱情牺牲的遗迹。我不得不承认,那个孩子,比我勇敢。我已经失败N次,同时学习当年没有那家伙年级前几的成绩,可是那家伙仍然毅然决然的跳了下去,成了那段时间三中最轰动的人物以及三中最家喻户晓的话题。

操场附近还是有绳子的残屑。我想,这大概是那次和11班拔河,绳子断掉的证明吧。

学校超市的生意仍然火爆,虽然不再有我们的身影。

站在操场上努力捕捉我们存在的证据,可是我们的呼吸在这片土地已经感受不到了。

还有语文老师苏畅搞的演讲比赛,学校的歌会,我们自行组织的聚会晚会,这些东西在我来到三中的那一刻突然钻进我的记忆里,使我再一次记住了这些和一起经历这些的我们。对了,还有当时分组排练的表演,不过我只记住新版八戒了。

太多太多的记忆,太多太多的欢乐,太多太多的痕迹关于你们也关于我。

我还记得高考前在二楼朗朗的书声,在教室全民热烈投入的复习。

我还记得每个老师的名字,记得苏畅,记得涛哥,记得载玉,记得水洲,记得陶陵霞,记得乐精文。

我还记得高三动员大会我的演讲稿我的高三不是梦,还有夏弦的演讲稿母爱无疆。

我还记得我离开的时候,拖着沉重的行李,最后一眼回望三中的校门,那就是再见么?

很多时候我都在想,再见究竟是再也不见还是以后再见面的意思。

这些年,谁是谁的路人,谁又是谁的过客。不断的前进,好似停下就会失去一切,却不知我们在前进的路上已经失去过往的一切了。相遇相知相离,一切就像命运的循环一样运行,在人生这盘棋上我们都是棋子,被命运,时间,记忆这些东西摆布束缚。我们终究是游子,流浪在天涯。

那些我曾天真以为不会流逝的青春,终于在不经意间如风一般的溜走了,我甚至连挽留的机会都没有。

无论是怎样华丽的开始,还是狼狈的开局,我们的青春已经卷入成长的漩涡无法逃脱更无法捕捉其中的轨迹。我们沿着时间的长流身不由己不由自主的向前再向前,后退只会让我们陷入万丈深渊,徘徊只会让我们不知所措任光阴从指缝溜走。无论这些变化是我们的主动或被动,我们已然启程,所有惟能做的事情只是为这段以我们的青春为故事蓝图的剧本画一个完美的句号而已,不留遗憾,问心无愧。在人生这部影片,在这个时代,在这个夏天,我们是主角,抓住身边的彼此,回忆我们的青春,畅想我们的未来,这是我们唯一能做的对青春的挽留。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停奔波的理由,却不知道给自己找一个借口,回头,看看青春年华时候。怀旧,哪怕稍后的动作和节奏是泪流。

站在黄石的土地上,铺天盖地的想念汹涌来袭,记忆的碎片清晰的组合排列。我好想你,我好想你们。

如果可以,我们能不能一起留在黄石,留在彼此身边,再给彼此一个笑脸,手牵着手走完这岁月?

第9篇:高考前的母爱范文

关键词:记叙文;特殊化;方法

高考作文议论文占了绝大多数,记叙文比例很低,学生为什么不敢写记叙文呢?因为议论文结构模式较少,容易按模式套写,不容易偏题;而记叙文比较复杂,人物、情节难以写好,且容易偏题。自然,写记叙文的学生就少了。的确,学生记叙文中存在人物形象苍白、故事情节俗套等毛病,所写的记叙文没有鲜明的特点,难以得高分。难道就没有途径提高记叙文水平吗?

记叙文,即记人或叙事的文章,记叙文就是要用生动的故事情节“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我认为要写好记叙文,可以采用特殊化手法。所谓特殊化,是指对记叙文的要素(人物、情节、环境)进行特殊化处理,从而达到人物形象生动鲜活、情节巧妙新颖、环境逼真如实的效果。

一、人物的特殊化

文学创作要突出所描写对象的“个性”,写出特色,写出感情、写出灵魂,让人一看,就知道写的是“这一个”而非“那一个”。特殊的人物比普通的人物更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影响,他们的人生经历更能吸引读者,给人以启迪。一个残疾人奋斗成功的故事比一个正常人的成功故事更能激励人,一个历经磨炼的人比一个生活平顺的人阅历更丰富,一个行为怪异的人比一个行为正常的人更容易引起人的好奇心……司马迁、贝多芬、海伦·凯勒、保尔·柯察金、史铁生,这些人物之所以震撼我们的心灵,就在于他们的特殊身份。

教育故事《一个差生的经历》写了一个差生韩峰因为奶奶去世前的叮嘱而发奋读书,取得了好成绩,但遭到了老师、同学、父亲的怀疑,最终又变成差生的教育悲剧。正是因为“差生”的身份,老师、同学、父亲才会戴着有色眼镜看待韩峰,才会让韩峰绝望,彻底变坏。可以说,一个想要变好的差生这样特殊的身份,让作品的主题沉重、深刻。

聂华苓的小说《人,又少了一个》塑造了一个特殊的乞丐形象:一个大学毕业的女子因为家庭的穷困而外出乞食,刚开始她是羞涩、有自尊的,后来变得毫无羞耻感、人格泯灭,仅隔三年,前后就判若两人。正是因为她由一个大学生变成了乞丐,这个故事更发人深省,让人深刻感受到人丧失了尊严无异于行尸走肉,恶劣的社会环境吞噬人的灵魂的主题。

特殊化要求写出人物性格的特殊性,“一个人物只要有了这样‘特殊的东西’,他(她)就‘活’了,具有艺术的生命力”。特殊化的人物具有典型性、代表性,是社会生活的缩影,富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能更好地体现文章的主旨。

二、情节的特殊化

记叙文的情节要避免俗套、雷同,要力求新颖。优秀的记叙文,往往构思精致巧妙,情节引人入胜。比如写母爱,很多学生一写就是下雨天母亲冒雨给自己送雨伞、生病了母亲送我去医院,人人都这样写,怎么能把你的母亲和别人的母亲区别开来呢?你和你的母亲总有区别于别人的故事,把这样的故事挖掘出来,才能塑造出一个鲜活的母亲形象。

叶倾城的《母亲的心》一文,描写了在母亲招待客人的家宴上外婆把饭装进口袋的怪异行为,这让客人们很惊讶,让母亲很丢脸,原来是得了老年痴呆的外婆只认得女儿,她要把饭带回去给女儿吃。这篇文章成功之处就在于通过外婆把饭装进口袋的这一特殊情节,赞颂了母爱的伟大。

欧·亨利的《警察与赞美诗》写流浪汉苏比为了御寒一心想要警察把自己抓进监狱,为此,他吃霸王餐、砸橱窗玻璃、调戏女人、偷人雨伞,但警察就是不抓他,当他经过教堂听到赞美诗内心受到触动想要好好做人时,警察跑来把他抓走了。苏比的一系列怪异行为滑稽可笑,但又让人心酸难过,这种“带泪的笑”深刻揭示了小说的主题。

三、环境的特殊化

特殊的时间、地点、环境有助于情节的展开,更好地展示人物性格。老舍《我的母亲》中写了“我”除夕回家看母亲的情境,非常感人。家中无人,母亲一个人过除夕,非常凄凉,但“我”还须返校,不能陪母亲。母亲由惊喜到失望,情感上的落差很大,最终她选择理解儿子。在别人家团聚的时刻,母亲却不得不独自忍受孤独,可以说除夕这一特殊的情境,让母亲的形象更加真实、鲜明,既表现了母亲对儿子深沉的爱,也写出了“我”对母亲的愧疚、怀念之情。

2007年江苏一考生的《怀想天空》写了高考前两天“我”和父亲在烈日下收割麦子的情境,这让“我”深切地感受到乡下的家长们供儿女上学的不容易,体现了“我”对父辈们的理解,情境真实,很有感染力。烈日这一特殊的场景,让“我”的内心触动很大,让“我”真正理解了父辈们的坚韧与伟大。

那么,怎样产生特殊化的效果呢?我认为可以采取以下的方法。

1.整合重组。鲁迅先生采取“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的方法,创作出了众多形象鲜明,个性突出的人物。例如,阿Q这一人物,可以说是中国人“国民劣根性”的集大成者,他质朴、狭隘、愚昧、保守、麻木、健忘、圆滑无赖、自欺欺人、欺软怕硬、自轻自贱等性格集中代表了中国人的形象,具有高度的概括性,给人以深刻难忘的印象。

2.对比衬托。我们可以用次要人物衬托主要人物,用反面人物与正面人物形成对比,用梦中情景反衬现实生活,拿过去、未来和现实形成反差,通过对比衬托,能更好地展现人物性格,表现文章主题。卢画庐《高明的药方》采用这种方法塑造了一位独特的患者家属:

他一生医过病人上万,什么样的病人家属都见过,很糊涂的家属需要提醒,很慌乱的需要安慰,很蛮横的需要解释……独独一位,不仅不糊涂不慌乱不蛮横,还曾授意他开过药方。

告诉他怎样开药方的,是病人的女儿。

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通过梦境营造出“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的神仙世界,用梦境的美好反衬出现实的污浊、丑陋,表现了他对现实世界的憎恶,不愿跟权臣贵戚同流合污的高洁。

3.夸张变形。运用夸张变形的手法,可以产生幽默、滑稽、荒诞的效果,更好地刻画人物形象,达到常规手法无法实现的艺术效果。契诃夫的《一个小公务员之死》写小人物切尔维亚科夫,在剧院里不小心将唾沫溅到了坐在前排的将军身上,小文官唯恐将军会怪罪自己而一而再再而三地道歉,最终因为恐惧被吓死了。一个喷嚏竟然吓死了一个人,这样的故事可谓夸张。小说通过对幽默可笑的人和事的描写,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极端恐怖所造成的人们的精神异化、性格扭曲及心理变态,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卡夫卡的《变形记》故事情节更加荒诞,把格里高尔变成了甲虫,直接把人异化为物。在日常生活中,一家人温情脉脉,矛盾、人性都显示不出来。家庭的支柱格里高尔突然变成甲虫,失业了,还成了累赘。这个情节把矛盾激化了,冲突起来,推动了情节发展,充分展现了人物的性格。母亲的无奈,父亲的狂怒,妹妹的厌弃,撕破了资本主义社会家庭表面温情脉脉的面纱,显示了人的自私、冷漠和残酷,让人深刻感受的人性扭曲、异化的可怕。荒诞的情节,放大了人性的缺陷、可怕,产生了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

记叙文能够更好地体现学生的文学素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必须引起语文教师的重视。学生对记叙文的畏惧、忽视,和语文教师缺乏指导是有关系的。语文教师只要能积极有效地指导,培养学生的兴趣,学生是愿意写、并能写好记叙文的。

参考文献: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