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当前的货币政策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宏观经济政策 中小企业 影响
2012年,随着央行两次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等宏观政策的出台,在中小企业实体经济经营困难超出预期的情况下,货币政策如果有所放松,就极有可能会出现具有趋势性的连续动作。因此,深入探讨我国当前宏观经济政策对中小企业的影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我国当前宏观货币政策现状
(1)宏观货币政策调控基本理论
当前,我国的宏观经济调控政策主要涵盖了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两个方面。一旦市场处在通货膨胀的时期,实施紧缩货币政策所取得的效果较为明显。然而,紧缩的货币政策往往也会受到市场中其他各类因素的影响。就我国目前货币市场的均衡情况来看,如果要增加或者减少货币的供给以影响利率,就一定要以货币流通速度的不变为基础。在市场出现了通货膨胀之时,央行为了抑制通货膨胀,就会紧缩货币的供给,或是降低货币供给增长率,而民众一般来说却往往会加大支出,同时,在物价上升较快时,公众却不愿意持有货币,而是希望能够尽快地花出去,这样一来,货币流通的速度也会有所加快。此时,不仅没有办法让通货膨胀率有所下降,而且紧缩的货币政策在其执行中也会碰到资金流动之影响。企业的对外投资往往会受到政府出台的宏观经济政策的影响,而货币政策作用于外部时也会影响到政策的成效。央行通过变动货币的供给量,就能影响到利率,从而影响到投资,随后再影响到民众的就业以及国民收入。所以,货币政策的作用需要经过相当长时间才会得到全面发挥,特别是在市场利率出现变动之后,投资的规模并不会立即就发生变动。因此,货币政策即使已经开始采用,也不需要耗费比较长的时间,然而,从执行起到产生最后的效果,却往往需要一个比较长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之中,经济状况往往可能会发生和原来所预计的相反变化。所以,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可以通过影响市场的投资预期,对企业产生导向性的作用。
(2)近期宏观货币政策调控的基本特点
当前,我国通胀的压力相当大,运用相对较为紧缩的货币政策会相作用到企业的投资之中。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货币政策所具有的效果还会由于资金在全球各国进行流动而受到一定的影响。比如,一个国家在实施紧缩货币政策之时,其利率有所上升,国外的资金就会不断流入,如果汇率浮动,本国货币就会升值,从而使出口受到一定的抑制,其进口就会受到一定的刺激,进而导致本国的总需求比在一个封闭的经济状况下出现更大的下降。如果实施固定汇率,央行为了让本国际货币不致于升值,肯定会抛出本国货币,依据固定汇率以收购外币,于是货币市场中本国货币的供给会有所增加。因此,货币政策对于本国资本市场以及对外投资等均有相当大的影响。
我国当前的宏观调控政策主要集中于存款准备金率和货币市场调控上。2012年2月和2012年5月,央行两次宣布下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是对当前经济明显下行的及时反应。下调存准率有助于通过进一步增加流动性来改善企业融资环境、降低融资成本,推动企业扩大投资;有利于未来股市债市等金融市场趋向活跃;有助于下半年流动性保持合理水平。对于下一步的货币政策,市场预期,央行还会继续优化流动性管理,综合考虑外汇流入、市场资金需求变动、短期特殊因素等情况,运用逆回购、正回购、央行票据、存款准备金率等各种流动性管理工具组合,灵活调节银行体系流动性,引导市场利率平稳运行。同时,外汇占款增长不足、新增存款准备金缴款等各类因素,也将对货币市场所具有的流动性形成一定的负面影响。从整体上来看,我国的货币市场资金面将出现适度宽松的局面。
二、我国当前宏观货币政策对中小企业的主要影响
(1)当前宏观货币政策对中小企业投资造成的影响
一是宏观货币政策调控改变了当前的市场运作环境。所有的宏观调控均会控制一部分产业的持续发展,但是,同时也会带来新的发展趋势,而且还能形成全新的增长方向。这可以表现在中国目前所处的转方向和调结构上。例如,国家正在注重于提升中小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运用宏观调控政策以健全完善新兴行业与节能行业中的中小企业金融支持系统。从而发挥出央行对于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作用。央行应当依据企业自身所具有的特点,适当放宽贷款利率的相应浮动范围,从而发挥出利率所具有的杠杆作用.并且更好地调动起金融机构往这一类企业贷款的主动性。要积极鼓励商业银行开发出适合于中小企业发展的优质金融产品。商业金融机构应当准备把握中小企业的发展前景以及风险情况,积极探索运用财政贴息以及奖励等多种形式鼓励商业金融机构强化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实现金融产品的创新。要更加积极地开展股权质押与票据质押等多种形式的贷款,持续改进对各中小企业所提供的金融服务,积极促使金融机构更加积极地为中小企业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与此同时,要更加充分地发挥出民间金融在中小企业融资上的主动性。中小企业也应当因地制宜,及时地调整自身产品的结构,更好地发挥出当地的资源优势、市场优势、技术优势,从而逐步建立起具备竞争性优势的地区主导性产品,引入、消化与吸收高效、节能、降耗与清洁生产技术,从而加快高新技术的产业化过程,进而提升本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二是宏观货币政策调控促进了中小企业的海外投资。目前,我国的宏观调控正在驱动着市场与资源快速集中于配置较为高效的企业,从而加大了企业优胜劣汰的进程。大量中小企业在宏观调控政策的驱使之下,不断转变市场竞争的方式,持续提升资源利用的效率,体现出中小企业所具有的机制与决策较为灵活之优势,跨国之间的并购行为十分活跃。目前,我国在境外的投资正在从原来十分单一的大型国有企业对外投资转变为包括许多中小企业在内的多种所有制经济主体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并且从在国外设置流通领域的贸易企业为主向,成立加工贸易类企业或者专业市场。宏观经济调控所具有的资源导向性能够促进企业持续不断地学习国内外先进的企业经营管理经验以及运行模式,让我国中小企业产品在全球竞争中能够处在更加有利的位置上。
(2)当前宏观货币政策对中小企业融资造成的影响
一是明确中小企业发展的宏观经济政策目标。要想方设法,持续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不断变化着的宏观经济和国际经济形势对于中国经济的深入发展必然会产生相当大的影响。中小企业为我国经济建设以及社会稳定作出了非常大的贡献。为了保持中国经济的稳定与持续发展,应当致力于积极发展中小企业。应当尽快地制定出帮助与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相配套的财政、税收以及金融等方面的利好政策。我国尽管已经制定出台了《中小企业促进法》,但是和日本政府曾经颁布过的《中小企业基本法》与《中小企业技术开发促进临时措施法》等数十多部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法律体系比较起来,我国这一部仅有的法规显然力度好不够。有鉴于此,国家应当快速建立起和《中小企业促进法》相适合的一整套较为健全完善的中小企业融资法律法规体系。各地方政府也应当制定出适合于本地的,专门用于发展本地中小企业的地方性法律法规,从而为中小企业的继续发展作出贡献。
二是立足资本市场形成多层次融资途径。依据一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我国部分中小企业的融资问卷调查,在固定资产投资上,有66%的中小企业没有能够从商业金融机构得到贷款,有62%中小企业的自有资金超过投资比重的80%之上;在流动资金贷款上,有44%的中小企业没有能够从商业金融机构得到贷款, 有52%企业的自有资金在流动资金中的比重达到了80%以上,即便是得到了贷款,贷款的期限比较短,贷款的规模小。鉴于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逐步调整,商业金融机构的信贷也进行了相应的调整,然而,对于众多中小企业而言,依然处于一种杯水车薪的状况,而资本市场的滞后又进一步提高了中小企业的融资难度。所以,政府应当进一步地发展与完善本国的资本市场,形成多个层次的融资新推进。除了依靠于目前的商业银行信贷支持之外,还应当涵盖融资担保、风险投资以及发行中小企业联合债券等措施,并鼓励那些条件成熟的中小企业筹备上市。
三是健全完善中小企业融资信用担保机制,2008年,我国国务院就出台了关于鼓励与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意见,其中明确要求各级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建设融资信用担保机制。当前,我国担保机构主要有政策性信用担保、互助担保以及商业性担保机构等三种不同的类型。但是,我国担保体系尚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主要表现在政策性信用担保的比例太高,担保机构没有相应的风险补偿与风险分散等方面的机制。所以,建立健全中小企业融资信用担保机制显得十分迫切。政府应当将实施信用担保体系建设作为扶持中小企业融资的重要措施来抓。要通过设置担保基金、建设担保机构互助担保基金,从而形成更加多元化的担保方式,保障信用担保机构的资金来源能够更加稳定。要积极强化担保风险控制与管理,使担保机构和商业金融机构能够共同建立健全担保资金补偿体系,从而切实降低商业金融机构贷款的风险。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政府宏观货币政策的调整对于广大中小企业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就整体而言,随着我国经济重新回到保增长的轨道以后,货币与信贷政策都一定会有相应的放松,而财政政策也将变得更为积极,因此,今后一个时期的宏观经济大走势也将变得更为温和,这就能为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创设出更为宽松的环境,促进其取得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梁文潮. 中小企业经营管理[M].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2]殷梦波. 解读中小企业贷款难理论迷团的新框架[J]. 金融研究,2008(5).
[3]耿建芳. 地方政府区域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创新作用[J]. 浙江金融,2008(7).
[4]苗俊杰. 政策频出助力中小企业[J]. 嘹望,2008(8).
[5]高 超. 浅谈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经济的影响[J]. 理论界,2010(2).
关键词:货币政策 宏观调控 有效性
货币政策理论概述
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经济目标,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给和利率,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方针和措施的总和。主要的货币政策理论有以下四种:
古典学派:以李嘉图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认为名义货币数量对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失业率、实际工资、实际利率、储蓄和投资等实物变量完全没有影响,货币数量的变化只能引起物价的同比例变化,因此货币政策对调节经济景气无能为力,即“货币中性论”。凯恩斯学派:现代货币政策理论的真正起点,应该是凯恩斯在1933年所发表的《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以下称《通论》)一书。在该书中,凯恩斯认为,名义收入的变化可以通过利率影响实际国民收入,因此货币在实体经济中并不是“中性”的,同时由于价格粘性因素的存在,市场机制无法及时有效地调整以修复所出现的失衡,需要采用宏观经济政策(包括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在内)对市场失衡进行修正,以减小经济的波动。其政策操作的基本思路是,在经济相对低迷时采用相对宽松的宏观政策,而在经济相对过热时,则用相对从紧的政策来应对。随后,宏观经济政策(特别是货币政策)成为各国政府所倚重的经济调控工具。货币学派: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当通货膨胀成为困扰各国政府的首要难题时,面对无法解释通货膨胀的凯恩斯学派,古典的货币数量论又以现代货币学派的形式卷土重来,经济学家弗里德曼的“通货膨胀无论何时何地都是一种货币现象”的论断,更是将货币政策的影响力推到了一个高峰。合理预期学派:20世纪70年代,以卢卡斯为首的合理预期学派给了凯恩斯学派最后一击,提出没有预期的货币供应量的变化是经济波动的原因,有预期的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完全没有影响。
综观以上各学派的观点,基本结论大致可以分为“货币政策有效”和“货币政策无效”两种对立的观点。凯恩斯主义认为能通过宏观政策逆向地调节有效需求以平抑经济波动;现代批判凯恩斯主义的各流派如货币学派、理性预期理论和实际经济周期理论从不同的角度反对相机抉择的政策,主张“按规则行事”,并相信只有依靠市场机制才能走出困境。而在实践中,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后,西方国家在凯恩斯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加强了宏观调控的力度,但到上世纪70年代,由于凯恩斯主义和新古典综合派无法解释“滞胀”现象,“按规则行事”的观点在政府的宏观政策制定中逐步占据上风。
在我国,随着市场化改革的逐渐深入,货币政策受关注的程度也在不断提高。目前,货币政策已成为最受社会关注的宏观政策,其每一次变化及未来可能的走势,都会牵动市场的神经,产生广泛的影响。不过,在货币政策越来越受到关注的同时,在理论研究的层面上,关于货币政策有效性的争论却一直没有停息过。对于货币政策调控而言,其是否具有有效性是至关重要的问题,它在一定意义上决定了货币政策的调控边界,以及货币政策操作的基调。
货币政策有效性相关理论研究
(一)衡量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在假设货币供给为外生的基础上,研究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对经济中的宏观经济变量的影响,如果货币供应量变化导致真实宏观经济变量(如实际产出)发生变化,则认为货币(政策)是有效的;如果货币供应量变化仅仅导致名义宏观经济变量的变化(如名义产出、价格水平等),则认为货币(政策)是无效的。
(二)研究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否顺畅
货币政策操作是通过各种途径(如利率、汇率、信贷、资产价格等)对总需求的各个组成部分产生影响,最终反映在价格水平的变动上。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否顺畅,在很大程度上要取决于金融体系是否对货币政策调控产生及时和准确的反应。按照通常的逻辑,金融体系发展越是完善,就能更迅速和准确地对货币政策作出反应,因此,货币政策也就会更有效。不过,从现实的观察看,金融市场的发展固然会提高其对各种政策的反应速度,但也会改变货币政策传导的基本外部环境(比如金融创新的发展增强了货币的内生性),这会极大地影响传统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此外,金融市场发展与实体经济的日渐疏远,更是让货币政策的传导落入了失灵的境地。当然,在确保货币政策传导有效的各种条件中,除了金融体系对货币政策的准确反应外,还需要各种微观主体(企业和居民)对金融变量(利率、汇率或信贷规模等)的变动有足够的敏感性,进而对投资、消费决策作出相应的调整,最终导致总需求的变动。
(三)评价中央银行选择和实施的货币政策是否适当
货币政策主要包括货币政策目标、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手段等,评价货币政策是否适当要看其是否与财政政策、产业政策等互相协调、互相配套,是否能实现宏观经济目标。在这个层面上的货币政策有效性讨论,涉及的是基本经济理念之争,即:市场是否有充分的弹性吸收可能出现的各种冲击,并迅速恢复到均衡状态。如果市场是无效的,那么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将产生实质的影响,并有助于经济失衡的修复;如果市场是有效的,有能力修复各种冲击,那么过于频繁的货币政策操作不但不会对经济产生积极作用,反倒可能给经济带来负面影响。从世界范围来看,随着市场机制的日益完善以及信息技术的提高,市场经济的弹性在不断增强,应对风险的修正能力也大幅提高,从而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积极货币政策操作后,保守的“中性货币政策”重新成为世界范围内的主流。其具体体现为两个方面,一是货币政策的职能重心的转变,从熨平经济短期波动转向在长期内为市场运行以及市场功能发挥提供一个稳定的外部环境;二是货币政策目标的转变,从多目标逐渐转变为长期物价稳定的单一目标。
上述三方面都对一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产生影响,货币政策的效果决定于国家或地区的金融深度、金融制度安排与变迁乃至经济制度安排与变迁。因此,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货币政策工具、中间目标和最终目标的选择都有其特殊性,这势必对政策的传导机制和政策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对处于金融深化过程中的发展中国家更是如此,因而需要从多方面对一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进行客观的分析和评价,才能得出一国货币政策是否有效以及如何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我国货币政策的演变
【关键词】 货币政策 传导 有效性
我国当前货币政策调控需要探讨的是,中央银行调控的政策意图如何有效的传导并实现货币、信贷的预期调控目标。近年来我国的货币传导机制有了很大的改善但仍然很不理想。我国当前货币政策调控的现实困惑是:中央银行调控的政策意图如何有效的传导并实现货币、信贷的预期调控目标,而不是进一步的宏观经济目标。
古典货币数量论和现代货币数量论在解释货币数量与物价水平之间的关系时,实际上都假设货币政策的传导过程是通畅无阻的。也就是说,中央银行供给的基础货币,经过金融机构与市场的乘数扩张而形成的货币供给量,都没有偏离货币政策目标,而是完全作用于实体经济之中。在这种情况下,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的货币供给直接对实体经济产生作用,即在实际产出比较稳定时,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的货币供给增加将会导致物价水平的上涨;反之,则会导致物价水平的下降。货币供给量的变化,虽然不一定引起物价水平同比例的变化,但货币供给量的变化与物价水平的变化应该是同方向的。但是在金融市场不完全有效和市场参与者对价格信号不敏感的现实生活中,货币政策传导过程并不是畅通无阻的。
一、我国传导机制非有效性的表现
1、央行从1996-2002年7年间,连续8次降息
除了个别年份外,其目的很清楚,就是通过降息适度放松货币、信贷的供应。但从执行结果看,除第8次降息外,其他一些年份的货币、信贷不仅没有增长反而出现了下降,另一些年份的表现则很不规则。
2、三个时期分析
1998-1999年为货币适度扩张时期。亚洲金融危机后,央行为了克服商业银行“惜贷”行为,采取了有力措施放松银根。1998年3月、7月、12月及1999年6月,央行在较短的一年多时间内四次降息;1998年5月恢复公开市场操作后,央行在1998年与1999年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共投放了基础货币2621亿元;而且在1998与1999年两年内两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1998年由13%下调至8%,1999年由8%下调至6%。但执行结果如何呢?与实体经济发展直接相关的贷款二年内平均同比增长了11.9%,M2平均同比增长14.8%,消费物价指数平均下降1.1%。放松银根的政策意图不甚理想。
2000-2002年8月货币政策为稳中偏松时期。此时期通货紧缩现象进一步为社会各方所关注和议论。进入2000年,尽管M2的同比增长率为12.3%,比1999年的14.7%下降2.4个百分点,下降幅度不大,但信贷的同比增长率却在1999年8.33%的低水平增长基础上,进一步下降到6.01%的水平,达到了亚洲金融危机后近六年的历史最低水平。在信贷下降到历史最低水平之前央行未做出前瞻性的预调,而当2001年信贷出现逐步爬升时,央行于2002年年初又宣布第八次降息。尽管如此,从2000-2002年8月约三年内,平均贷款同比增长率仍为11.2%,比1998-1999年二年间的平均贷款同比增长率仍低了0.7个百分点。此期间,消费物价指数为0.6%,通货紧缩的现象并未完全消失。
2002年9月至2003年末16个月间为通货适度紧缩时期。2002年8月开始,货币、信贷增速加快,到2003年年中尽管遭受“非典”袭击,货币信贷增长速度仍进一步加快。为此,央行频繁进行公开市场操作,意图予以收缩信贷,但货币、信贷的增长势头仍不减。迫不得已,央行在2003年8月间宣布将存款准备金率提高一个百分点。配上窗口指导及其他有力的行政性措施,2003年第四季度货币、信贷增长势头得到控制。但从全年看,2003年仍为亚洲金融危机后货币、信贷的同比增长率最高的年份,而且也出现了多年未见的贷款增长速度高于货币增长的现象。
二、传导机制非有效性的原因
1、外汇占款不断增多的压力
在目前的汇率制度下,随着我国外汇储备的不断增多,央行公开市场对冲操作的压力不断增大。当出现货币回笼的速度抵不上外汇占款增加的速度时,自然会使货币政策违背政策决策者意图,呈扩张效应。此压力在近两年中表现尤为突出。
2、国有商业银行现有盈利模式的制约
众所周知,四大国有银行是我国银行体系的主体。但四家国有银行2002年的营业收入中,利差收入占83%(1566亿元),中间收入仅为6.6%(124亿元)。因此,特别是在过去几年中,当央行根据经济形势发展需要利用利率手段进行调控时,如果同时不同幅度的调整存贷款利率、缩小利差,将直接影响银行的经营甚至是银行的安全。但如果存款利率不动,不缩减基础货币投放或缩减力度不够,仅提高贷款利率,则据统计分析,存款利率不变,贷款利率向均衡水平提高一个百分点(即提高贷款利率),贷款规模将增长三个百分点,即利差扩大,将刺激银行放大贷款,政策效应又反而减弱。
3、处理历史坏账和体制转轨的压力
(1)亚洲金融危机后,尽管我国商业银行坏账形成的原因不一,国家也着手加紧处理金融机构坏账,或直接关闭一批金融机构。但在缺乏存款保险机制条件下,为维持社会稳定,在合并、关闭一批信托投资公司、城乡信用社和个别城市商业银行过程中,在农信社试点改革需支付成本的过程中,无论当时金融调控松与紧的需要,还是当时基础货币处于吞或吐的特殊阶段,中央银行都不得不通过增加再贷款予以解决。中央银行再贷款中的这部分贷款比重2000年为40%之多,到2002年更达到50%。这些贷款几乎难以收回,客观上造成了维护金融安全与货币调控间的矛盾,造成了央行只能加大一定时期内金融调控的压力,扭曲了央行的调控政策意图。
(2)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压力。根据统计模型显示:中国不良贷款率下降1个百分点,将导致信贷增长1.4个百分点。当2002年前通货出现紧缩倾向时,恰遇我国不良贷款率、不良贷款额处于最高的时期;而近一年多通货出现扩张,物价出现上升压力时,又恰遇不良贷款率、不良贷款额出现“双降”的时期。由于不良贷款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商业银行实际信贷规模的增长,因此央行货币信贷调控目标的制定不能不考虑巨额不良贷款的水平。
4、邮政储蓄利率改革的影响
从2003年8月1日起,邮政储蓄新增存款转存央行部分,按利率1.89%计息,此前的转存款仍按4.131%计息。2003年7月31日,邮政储蓄存款8464亿元,转存央行8290亿元。2004年1月,邮政储蓄存款高达9315亿元,转存央行8489亿元,释放基础货币652亿元。而此时正遇央行竭力抑制通货扩张的时期,因此邮储利率改革又形成一股抵消、影响央行宏观调控目标实现的因素。
5、总体流动性偏多
我国金融市场上的总体流动性偏多。M2/GDP接近2倍,这在世界上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不发达国家中都是不多见的。总体流动性偏多的现象,在通货紧缩时矛盾并不明显。但遇通货扩张时,多年积累的过多的流动性会随时对央行宏观调控造成很大的压力。当前总体流动性偏多的现象不能归之于今年内央行宏观调控的失败,而是多年来货币运动的结果:第一,是中国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中,货币不断深化的结果。是体制的、历史的因素,有合理的部分。我国从自给自足的农村生产转化为大规模粮食出口,到目前成千上万亩土地买卖需要货币媒介,体制转轨中历史性地发生了货币需求的成倍扩张和累积。第二,尽管我国经济结构不断处于调整中,但由于改革是逐步推进的,经济结构的不合理,仍是经济发展中经常遇到的困惑。当央行调控意图放松货币时,“松”的货币未必能流到央行调控意图中的行业和企业;央行调控意图紧缩货币时,也未必能从央行调控意图中的行业和企业收回货币。这时总量与结构的矛盾以及多少年来简单的数量调控导致市场上积累了大量的多余流动性。如1998-2001年四年中,商业银行处于“惜贷”时期,央行实行了较为扩张的货币政策,M2累计增长了74%,但信贷累计增长仅48.6%,就是典型例子。
6、商业银行超额储备的不平衡因素
我国不同类银行的超额储备水平存在相当大的差异,这在国外银行体系中是不多见的。股份制商业银行是我国银行类机构中公认的经营水平较高的一类银行,但恰恰在超额储备水平方面,此类银行又是最高的。究其原因,是清算支付系统效率问题?还是流动性管理水平问题?还是流动性的可获得性问题?需作进一步的实证研究。一个简单的现象是,国有银行网点多,负债方长期储蓄是主体,而股份制银行网点少,负债方居民长期储蓄是非主体。不同的负债结构决定了不同的银行尽管在流动性管理上可趋同,但在资产结构实际运用上,却不得不残留下不同负债结构的痕迹。但不管什么原因,商业银行之间超额储备严重的不平衡,对于既肩负宏观调控又肩负整个金融体系安全的央行来说,不能说不是一个制约因素。
7、金融市场欠发达
(1)一级市场的基本核准制,意味着并不是好企业就能够如意上市融资,以提高整个社会资金要素市场配置的效率。二级市场价格不能灵敏反映企业的经营业绩,因此,市场上货币无论是多还是少,其政策效应均难以正确地传递到实体经济。
(2)短期债券利率与长期债券利率信号传递欠灵敏,甚至在二级市场上出现长期债券利率不高,短期债券利率不低的现象,扭曲了市场资金收益率曲线,直接扰乱了央行调控措施的实现。
(3)社会保障体制的不健全及居民可选择金融资产较少,使大量社会资金集聚于商业银行,既增大了央行近期的调控难度,又增大了央行远期的调控压力。
三、进一步努力的方向
第一,必须加快金融改革,尽快解决部分机构多年积累的坏账,培育央行能够调控自如的敏感对象;加快银行业务创新改革,减少业务收入中的利差收入比例,提高利率调控的敏感度;改善清算支付体系,提高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水平;加快发展可交易金融工具品种,加大商业银行债券持有比重,尽快推行资产证券化,从总体上增强债券市场对信贷市场的传递性;发展银行货币市场基金账户,减轻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压力,进而进一步推进存贷款利率的市场化进程。第二,加快社会保障体制改革,解决居民收入预期减少的担忧,以增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的财富效应。第三,稳步、持续推进利率市场化(重点是存款利率市场化),但同时必须发展利率套期业务,以减轻利率市场化后的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第四,巧妙、逐步地抽回市场多年积累的多余流动性,以提高货币政策的敏感度。应该看到,这方面还是有余力可挖的。2003年我国全部银行准备金、应收现金、同业往来三项占资产总额的12.49%。第五,要增加货币政策的透明度和清晰度,特别是增强中国人民银行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同时建立以中国人民银行为主、各金融监管部门配合的金融调控体系,协调银行、证券和保险市场的发展与改革,以完善的机制确保货币政策传导过程的通畅与效率。
【参考文献】
[1] 江其务:论新经济条件下的货币政策传导效率[J].金融研究,2001(2).
[2] 卜永祥:调控流动性应成为当前货币政策的重中之重[J].中国金融,2007(17).
关键词:货币政策工具;宏观调控;商业银行;影响分析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07年5月19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同时决定,从2007年6月5日起提高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这是央行年内第五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第二次上调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近几个月来,央行明显加大了运用货币政策工具进行宏观调控的力度,其背景是什么,对商业银行会产生那些方面的影响?商业银行应如何响应央行的货币政策措施?这是本文所要阐述的问题。
一、关于央行货币政策工具的相关理论
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管理一国货币供给的条件下,为了指导、影响经济活动,保证国家宏观经济目标得以实现,而由国家制定、通过中央银行付诸实施的有关控制货币发行和信贷规模的方针、政策与措施的总称。中央银行为实现货币政策目标,必须通过一系列与中央银行业务相联系的措施和手段来完成,这些措施或手段称为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工具分为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和其他货币政策工具。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是最主要的政策工具,包括存款准备金政策、再贴现政策和公开市场业务。
存款准备金制度作为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对货币的调控和影响是非常大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提高或降低,将带来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资产业务规模的变化,从而对货币供给有重大影响。也就是说,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可以影响金融机构的信贷扩张能力,从而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一般来说,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中央银行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则金融机构缴存中央银行的法定准备金增加,可供自主运用的资金减少,其放款和投资能力削弱,全社会货币供给随之减少;相反,中央银行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金融机构向中央银行缴存的法定准备金存款减少,可用资金增加,其放款和投资能力增强,货币供给随之扩张。
存贷款基准利率的调整,也是货币政策考虑的范畴。通过加息,可调控资产价格,令过热的股市和房屋市场降温。自2006年7月5日以来,央行出台了包括加息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等在内的多种调控措施。特别是2007年5月18日,央行同时推出三项政策措施,即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升息、扩大汇率波幅。政策组合的推出,有利于增强政策的综合效应,加大调控的力度,综合治理经济偏快。上调准备金率旨在降低货币乘数与银行可贷资金规模,抑制货币信贷增速;贷款利率上调以及降低银行存贷利差意在抑制信贷需求和银行的放贷冲动,同时从供给和需求两端为信贷减速;存款利率上调有助于修正过低的实际利率,长期存款利率上调幅度超过短期以及活期存款利率不变有助于减缓存款活期化和储蓄分流的趋势;扩大汇率波幅有助于提高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市场化程度,增强汇率弹性,为扭转人民币单边升值预期、平衡人民币有效汇率创造条件。
二、当前货币政策工具运用的背景及其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2007年在经济出现局部地区和部分行业过热、通胀上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央行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治理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问题。近期,促使中央银行多次上调法定存款准备率的主要原因是货币信贷增长偏快。中央银行所担心的是,贷款的过快增长会助长经济的低水平扩张,影响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高准备金率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加强银行体系流动性管理,引导货币信贷合理增长,防止经济过热,并由此导致通货膨胀。在当前房地产投资偏快、证券市场持续升温、国际资本大量流入的情况下,既凸现了央行加大运用货币政策工具进行宏观调控的必要性,同时也增加了其政策工具运用的难度。
当前央行对存款准备金率、利率等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对资金市场、证券市场及商业银行经营都将产生一定的影响。从对商业银行的影响看:
一是抑制商业银行货币信贷过快增长。根据货币乘数理论,货币供应量为基础货币与货币乘数之积,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决定乘数大小从而决定派生存款倍增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对商业银行而言,存款准备金率的上调意味着信贷扩张能力的削弱。
2007年1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1.42万亿元,同比多增1678亿元。央行通过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收回流动性,每次调整50个基点,每次收回货币1500亿元,虽然相对于银行十几万亿元的流动性,不能造成实质性的影响。但是如果运用存款准备金率、利率工具进行流动性和资产价格管理,连续调整累积到一定的时候,对经济的调整作用就将逐渐显现出来。成熟的市场经济一般都会出现利率调整的周期性。近5个月来央行对存款准备金率、利率等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就显示出我国已经进入了一个调整的周期。5个月内的第5次准备金率调整,以及两次存贷款利率的调整,除了在银行信贷发放与市场利率基准上将产生实质影响外,更表达了央行在流动性治理上从紧把握的强烈决心,也彻底打消了部分商业银行对央行货币政策严肃性所抱有的侥幸心理。
二是商业银行的资产结构将作出一定程度的调整,并对盈利能力产生一定的影响。从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方式以及获利能力来看,存贷款利差收入仍然是经营利润的主要来源。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则意味着增加存放在央行的准备金金额,这将直接导致其可以用于发放贷款的资金减少。由于商业银行具有创造信用的功能,因此,商业银行实际减少的可以用来创造利润的资金将比增加的准备金数额成倍放大。
目前,商业银行法定存款准备金利率1.89%,存款的综合筹资成本大约在2.55%左右,贷款一年期利率6.39%,存贷款与准备金利率的利差分别为0.66%和3.84%。那么在现有存贷款规模上,经过测算:假设调高存款准备金0.5个百分点,冻结商业银行可用资金1500亿元,按此连续调整四次则减少由于发放贷款而获得的利差收入为3.84%*1500*4=230.4亿元。同时,由于商业银行存款的综合筹资成本大于存款准备金利率,商业银行缴存存款准备金还需要倒贴部分利息支出,补贴息差支出达0.66%*1500*4=39.6亿元。因此,据此估算,法定存款准备金利率的调整,将影响商业银行利润达270亿元。
三、商业银行响应央行货币政策应采取的措施
当前中国货币政策出现了三个变化:第一,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再靠数量控制进行货币讨论非常困难,货币政策需要由数量调控为主转向以价格为主;第二,过去十多年中国靠资本流入,增加外汇,但现在随着国内外环境的变化,资本流入变得没有那么稳定,我们需要新的发放货币渠道;第三,当前宏观经济形势非常严峻,如果经济增速低于潜在增速,我们要不要放松货币,这也就回到了流动率要不要放松的问题上。在我看来,目前市场之所以如此纠结,就在于大家把这三个事情混为一谈。
2012年以前,中国保持了十多年的顺差,央行有很大的动力去防止本币对美元的升值,这样一来外汇占款大幅增加。为了防范通货膨胀失控和资产价格泡沫,央行一般都是通过进行数量调控最后使得我们既保持一个比较稳定的通胀情况,同时又保持经济增长。但2012年欧债危机深化之后,中国的资本账户顺差开始取代经常账户顺差,并且这种顺差格局变得不如以前稳定。这样一来,我们的外汇储备也就不会像之前那样稳定,相应导致外汇占款增速也发生了一些变化,2013年到2014年间,我们的外汇占款增量出现了一个台阶性的下降,这就使得我们的基础货币投放渠道出了问题,我们需要寻找一个新的发放渠道。
什么是一个合理的比较好的流动性工具,一个新的发放渠道?现在这个问题还有争议。我认为,我们应该向发达国家学习,把央行买卖国债作为定期释放流动性的工具。但央行现在没有太多的国债,如何在增加国债规模的同时又保障银行的盈利水平,这就需要一个综合的策略。
不过,对于央行采取的定向宽松政策,我并不认同。这两年,央行频繁使用定向宽松工具,在我看来会出现一系列问题:首先,货币政策调结构是错误;第二,定向宽松赋予了央行新的权利,谁来监管央行的这个新的权利?这个新的权利能否带来效果,谁来评估,这些我们都不知道;第三,如果央行一旦开始执行某个产业政策,那就意味着央行开始介入其他部门专业领域,这样最终会不会损害央行的独立性,也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第四,我们未来货币政策转型方向是从数量调控转型价格调控,而定向的工具是央行既定数量又定价格,这有可能妨碍我们未来货币政策的转型。
当然,当前我们的央行是非常为难的:第一,宏观经济增速较快下行;第二需要避免重蹈2009年至2010年开闸放水的覆辙。如何走出现在的困境,在我看来,功夫在货币政策之外。我们财政政策还有很多发挥空间,例如现在中小企业投资非常困难,这点货币政策很难做到,但财政政策却可以有所为,譬如给中小企业定向贴息就容易做到。另外,央行还需要和银监会积极配合,银监会天然就具有引导央行释放资金流向的优势,所以央行应该管住总量,把调结构的任务转嫁给银监会,这样也是一个更好的搭配。
至于目前大家讨论最多的货币政策需不需要进一步放松,我的回答是肯定的,第一,当前经济增速下行较快;第二,当前的价格也比较令人担忧。如今全球大宗商品都处于低位,预计未来一段时间依然如此,受此影响,虽然我们没有通胀的担忧,但通缩的担忧开始加剧。
宏观经济状况改善
首先,从6月份公布的数据来看,已经显示出中国经济状况全面大幅改善。比如,用电量和发电量都比年初的增长都有明显加速;高盛的当前活动指标(CAI)环比按年增速从5月份的6.27%升至6月份的6.80%;市场的流动性供应十分充足。6月份,社会融资规模达1.9万亿元,地方政府债券发行额接近7000亿元。5、6月份M2按年环比增速保持在20%以上;出口增长有所改善,进口增长6月份反弹明显;货币市场利率开始回稳等。这些数据都意味着当前中国经济状况大幅改善,再不需要过度强力的货币政策来推动经济增长。
当前更为重要的是,尽管6月份的CPI仍然处于1.4的低水平,PPI仍然处于负增长,但是从今年3月份开始,猪肉的价格由下跌开始出现周期性上涨逆转,而且这次猪肉价格上涨及周期性的出现比2011年来得更凶猛。由于猪肉价格出现周期性的上涨,从而使得2011年的CPI冲到5.6%的水平。
可以看到,今年以来,国内猪肉价格一反过去三年的跌势,大幅反弹。据国家统计局秦皇岛调查队7月5号市场调查,近期秦皇岛市市区猪肉价格快速上涨。猪后臀肉、五花肉价格每公斤分别为28.69元、28.39元,与6月均价相比分别上涨16%、13%,与去年同期价格相比分别上涨35%、28%。
银河证券指出,自3月18日全国生猪市场的拐点出现,中国已进入新一轮猪周期的周期性上涨期后,猪价已连续上涨了近4个月,全国瘦肉型猪出栏均价已经从拐点位置的每公斤11.6元左右涨至当前的每公斤17.3元左右,已累计每公斤上涨了5.7 元,涨幅达49.1%,已近50%,也就是说,今年猪肉价格疯涨比2011年更凶猛。
多因素决定CPI走势
那么,猪肉的价格疯狂上涨对国内经济的影响会有多大?投资者如何来面对?这就从中国CPI数据后面的因素来理解。由于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体系表面上与国际惯例接轨,但是实际上差异很大。中国CPI分类同样是类,但每一类的权重与国际惯例有天壤之别。正因为这种每一类的权重差别,对CPI结果的影响会相当的大。
比如,中国是以食品为主导的CPI,即食品类占CPI的比重33%以上,猪肉又在食品类中占三分之一以上的比重,所以中国CPI是与猪周期最为关联。也就是说,中国的CPI很大程度与猪周期成正比,猪肉的价格上涨,CPI也会上行;猪肉价格下跌,CPI也会下行。所以猪肉的价格对中国CPI涨跌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美国是以居住类为主导的CPI,居住类占43%以上比重,核心CPI变化主要受居住类影响。
以此,我们先来看2011年的情况。国内CPI上涨为5.4%,最高一个月为6.5%;食品上涨了9.1%,影响CPI总体水平2.79%;其中猪肉价格上涨21.3%,影响CPI总体水平0.64%。而2011年CPI是年初开始逐渐上涨,到年中为高峰,年底开始回落。这些变化很大程度上与猪周期有关。
从今年猪肉价格上涨情况来看,它是从3月份开始,这就意味着今年的这个上涨周期至少要延续到明年3月。同时,今年猪肉价格上涨幅度远高于2011年,从下半年开始猪肉价格上涨对CPI总水平影响可能会大于2011年。尽管今年石油价格下跌对这种影响有些许缓冲作用,但预期从下年半开始国内CPI会随着猪肉价格上涨会逐渐上升。CPI重新回到“3”的水平可能是大概率事件。事实上,猪肉价格上涨在股市已经反映,与猪肉相关的上市公司的股票已经开始全面上涨。而且猪肉价格上涨对CPI的影响在下半年逐渐显现出来。从今年上半年的CPI变化情况来看,已经现出上涨之端倪,即环比幅度由负转变为正。
如果下半年CPI开始逐渐上涨,甚至于如果央行预期下半年的CPI会快速上涨,那么当前宽松过度最大的货币政策是否能够持续是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因为,当前市场多数预测,今年央行仍然具有降息降准可能,但是这些预测前提是保持CPI在“1”水平。如果这个前提不成立,或猪周期逆转导致CPI过快上涨,央行宽松的货币政策调整或至少保持当前这种状态就成为大概率事件。
如果央行货币政策在当前的情况下左右徘徊,那么对正在下行的中国经济会影响较大。因为就目前经济增长的情况来看,尽管上半年保持了7%的增长水平,但是这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上半年股市快速扩张。而下半年这个条件可能不存在,经济增长只能以其他方式来达到。
有分析认为,当前出台的房地产数据比预期的要好,它将对维持下半年的经济增长稳定可能会起到不小的作用。但是从所的房地产数据来看,尽管6月份出现趋稳回升的苗头,但无论是住房市场价格、住房销售额,还是房地产市场投资,真正已见回升只是一线城市及少数二线城市,而这样的回升或房地产市场开始好转,及这些好转很大程度上完成取决于央行宽松的货币政策,取决于央行贷款降低到近年最低水平。但是其他尤其是三四城市与房地产去库存化还差距甚远,严重的“死城”现象到处都是。国内房地产市场不借助于央行货币政策宽松,要想走出当前之困境根本就不可能。如果CPI上升,央行宽松的货币政策停止,这将是国内房地产市场再向好的最大障碍。
央行政策是否转变
还有,如果CPI上升导致央行货币政策的转变,对国内股市会造成不小的影响。因为,就国内股市来说,目前基本上处维稳康复阶段,估计这个阶段一直会持续到今年下半年。而要让稳定后的国内股市上行走好,就得通过央行宽松的货币政策来支持。这是决定股市未来走势最为重要的因素。如果猪肉价格上涨导致CPI上行让央行货币政策转向,那么国内股市上行的动力就会完全减弱。
还有,今年美国加息将成为大概率的事件。如果美国加息,不仅会导致美国进一步强势,更重要的会影响环球资金的流向发生较大的变化。比如说,不少资金从新兴市场流出。这种资金流向的逆转,有可能引发整个环球市场的巨大震荡。当然,更为重要的是,如果美国加息,也意味着美国的经济开始出现全面复苏,美国消费需求增加。这将有利于中国企业向美国出口而推动全球经济增长,拉动中国经济增长。
同时,美国加息不仅显示出美国国内经济开始复苏,也可能显示整个国际经济开始全面好转。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不仅英国经济复苏速度远高于预期,因此,英国央行也正在准备进入加息周期,而且欧洲经济也开始走出困境。在这种情况下,全球过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及中国宽松力度最大的货币政策也会顺势调整。
积极的财政政策不能改变
厉以宁认为,目前,我国经济回升主要是靠投资带动,而投资属于中间需要,不是最终需求。终端消费不扩大,经济基础难以稳固。二季度的经济指标总体看还不错,但如果以用电量、集装箱吞吐量、公路上货柜车的通行量及厂房闲置率这几项关键指标做分析,情况并不理想。这说明我国经济企稳向好,但基础还不稳固。
厉以宁特别指出,积极的财政政策在这次经济回暖当中起到了积极作用,作用不可低估,现在远远不是改变的时候。
他建议,应通过政府的投资带动民间的投资,通过政府的投资拉动消费,保证经济增长后劲以带动经济的增长和复苏。
要调整的是信贷结构,不是货币政策
针对社会上一些人出于对通货膨胀的恐惧,认为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应该立即调整的言论,厉以宁指出,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近期也不能改变,关键是在适度上把握好分寸。
他表示,当前,我国信贷方面的问题是出在信贷结构而不是信贷总量上。我国99%的企业都是中小企业。很多中等偏下的企业特别是小企业,难以得到贷款,这是信贷结构的问题,需要调整。
“无论财政政策,还是货币政策,变动不能频繁。因为政策变动频繁会影响人们的预期,预期一旦紊乱了,对经济的消极影响就大了。”厉以宁提醒说。
三季度的情况会更好
外贸在这一次金融危机中损失严重。厉以宁认为,防止外需的下降,在当前也非常重要。目前,出口退税基本上没空间了,成本进一步降低也很难。我们要改变外贸思路,充分利用现在的外汇储备,鼓励企业走出去,用商业信贷推动产品的外销,借助海外工程项目带动商品销售。
“财政政策的滞后期是短的,货币政策的滞后期是长的。因此,当前只要把财政政策的重点放在启动民间投资、启动消费上,把信贷重点放在调整信贷结构上,相信第三季度的情况会更好。”
破解就业难题
“当前的就业情况并没有好转”,厉以宁指出。他建议,要解决回乡农民的就业问题,可通过两个途径:一是给予回乡农民小额贷款,鼓励创业;二是借林权制度改革正在进行的时机,鼓励回乡农民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
至于大学生就业,通过大量发展软件外包业或许是破解这个难题的好途径。
要寻找机遇,也要注重企业家素质
在危机中寻找机遇,这句话已经成了当前的流行语。厉以宁指出,城镇化建设就是当前民营企业的良机。目前,我国的县城有2000多个,重点镇有3万多个,城镇化率只有45%。每年有2000多万人从农村转入城镇,城镇要建设,县城要重新规划,这是多大的机遇!
电子货币在流通的速度上比较快,电子货币的出现对货币供给以及需求产生了很大改变,并且给传统货币政策也带来了很大发展挑战,主要是电子货币从一定形式上和央行的控制有了脱离,从而就使得货币的供应对经济体系内部因素支配等也愈来愈强。
一、电子货币的内涵以及类型分析
(一)电子货币的主要内涵分析
电子货币是近几年出现的网络货币,也就是通过电子计算机系统储存以及处理的电子存款以及信用支付工具。根据电子货币自身所具有的一些特征来看,其是特定的电子数据,并且还代表着一定法定货币以法定货币作为计算单位。电子货币的存在主要是依赖于电脑的软硬件载体,流通过程中则是通过计算机通讯网络等进行支持。当前各国对单子货币的定义还没有统一化,但在基本内容上都基本一致,可以将电子货币分为几个重要的类型,其中的传统零售业务的支付主要是通过信用卡以及借记卡等形式存在,而在金融电子数据交换方面则是进行大额的交易清算数据的传输交换,通过全国电子联行系统等然后就是电子货币支付的形式,也是为电子商务所服务。
(二)电子货币的类型分析
从电子货币的性质来看,电子货币在发行机制方面还有着不同,并且在防伪技术上也和现金有着很大的不同,是通过互联网实施的金额转账支付,也就是需要进行数据加密以及认证系统实施防伪。对电子货币按照不同的要素能够分为不同类型,如果按照电子货币的载体实施分类就能够分成互联网基础以及卡片为基础的电子货币,互联网类型的电子货币则能够实施远距离通过互联网小额交易提供便利,而卡片基础的电子货币就是多功能预付卡以及电子钱包等。如果是按照支付的方式对其进行分类,就能够分成信用卡类型电子货币以及储值卡型的电子货币和存款型以及现金模拟型电子货币几种类型。例如信通卡类型的电子货币,能够实现信用卡的电子化应用,信用卡类型的电子货币和实用化的距离也是最近的,并且在使用的积极性也是最高的。
二、电子货币在我国的发展现状与货币政策的关系分析
(一)电子货币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分析
我国的电子货币在发展方面还处在一个初级阶段,从当前的发展情况来看,我国在电子货币方面主要是以银行卡作为主体,但是银行卡多不能进行透支使用,而在有着消费功能的贷记卡上则只是少数。我国的银行卡在发展中主要分为几个重要过程,其中在九六年到零零年银行卡的发卡量增长超过百分之六十,而在信通卡的发卡量则增长到将近百分之五,借记卡则达到了百分之九十的增长速度。从实际发展情况来看,我国的银行卡在结构上还没有达到平衡,真正实现消费信贷功能的信用卡还只是小部分。我国的银行卡持卡人的消费比例还相对较低,我国银行卡的业务虽然在近些年有着增长的趋势,但总体水平并不是很高,在实际业务的发展方面还存有诸多问题。
电子货币在我国的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着严峻挑战,其中在银行卡的发展环境以及条件方面需要进一步的改善完善,尤其是在发展的政策上需要进行完善。再者就是我国的社会诚信体系还没有进行完善建立,并在业务的发展过程中还存有诸多的风险隐患,这些方面都需要进一步的重视和解决[3]。银行卡业务自身的经营管理还处在比价初级的水平,所以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就要能够充分的重视对电子货币的应用和创新发展。
(二)电子货币与我国货币政策的关系分析
从当前的电子货币和我国货币政策间的关系来看,央行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是公开市场操作以及法定准备金、再贴现几个重要策略。电子货币和再贴现的政策之间,再贴现是传统金融业务当中央行对商业银行借贷能力调节的重要手段,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主要是通过提高以及降低再贴现率来增加和减少商业银行向央行的借贷成本,这样就能够在贷款的规模以及能力上进行控制。但是在再贴现政策方面也存在着一些缺陷,主要体现在灵活性不是很大,央行在这一过程中是处在被动地位。
再者,电子货币和我国货币政策中公开市场的业务政策方面的关系也比较紧密,以往央行在参与公开市场业务时主要是采取增或减流通中货币量,从而使得货币总供给和需求都趋向平衡。在电子货币下发行上就比较分散化,电子货币交易平台以及电子金融市场的开放性和全天候等也使得网络经济的发展比较迅速,这样货币政策就会受到其它国家的经济政策影响。在当前的经济发展过程中银行公开市场的业务政策也会存在着一些不足,公开市场业务作用时间也会由此而缩短,在货币的供给调节方面也会比较迅速。
另外,电子货币和我国货币政策中的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的关系上,法定准备金是商业银行存款机构依照着法定准备率缴存央行的存款准备。电子货币出现后就使得作用力度有了很大程度的下降,在商业银行可发行电子货币时存款准备金的制度也会显示不足,这是由于法定存款准备金自身的原因使得灵活性没有得到有效呈现,还有是电子货币不需缴纳准备金,网络银行的费用比较低,从而就造成传统银行的客户流失等。这就需要构建现有的银行以及货币体系基础上的准备金制度。
三、电子货币对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影响分析
电子货币的出现对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影响也比较深远,首先对货币层次以及货币量的影响方面比较显著,货币量的层次蛀牙是从货币流动性强弱从外延对各层次货币的内容范围加以确定的,并且在货币量的层次划分方面主要是为能够将流通中各货币特定性质得以有效把握,对商品流通以及货币流通在结构层面饿到依存关系和适应程度等加以探索,从而方便央行对宏观经济的监测以及货币政策的操作。另,在电子货币的发展过程中,对于货币的划分层次以及货币计量也有着很大的影响,网络货币部分替代流通当中的通货,然后又是以虚拟化的形式来呈现的,这就对狭义的货币有着很大影响,其中的货币数字化和虚拟化对流通中通货数量减少影响了狭义的货币。
再者,对于电子货币对于总准备的影响层面,在电子货币的使用下就会使得总准备金在比率上不断上升,这是由于发行的机制有着很大的不同,电子货币的发行者不会也不需要保持同行其发行余额等值百分百的准备。还有是加入由于某一电子货币系统出现了问题,例如加密技术的泄密以及客户交易信息存在着被拦截的问题时,这样就比较容易出现系统整体的信心危机。除此之外电子货币对定期存款比率的影响以及对货币乘数影响也都比较显著。
另外,电子货币对货币的供给层面也有着很大的影响,电子货币的产品是被设计用以代替流通货币的,央行所发行的货币则是流通货币中的一部分,这样在流通中的通货对货币的供给就会产生很大的影响。银行体制下存款主要是在基础货币再创造的过程当中所产生的,而货币供给则和基础货币量以及货币乘数之积是相等的。从电子货币对于通货的比率影响的分析来看,信息化发展使得电子货币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愈来愈广泛化,而高速的流通电子货币就必然会使得现金的使用率减少。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财富和收入增长以及边际储蓄的倾向不断上升,在边际消费的倾向上是下降的。
我们预测2011年1季度的消费增速在1.6%,大幅度低于2010年第4季度,这意味着短期内美国经济增速将放缓。欧洲央行加息对美联储货币政策的影响有限,美联储核心官员的表态说明美联储对美国经济复苏还不那么放心。财政政策紧缩已经有了时间表,即从2012年开始财政赤字将大幅度减少,2011年的财政赤字将高达13990亿美元,2012年下降到10810亿美元,2014则要下降到5130亿美元,三年内累计降幅在60%以上。在财政刺激快速退出的背景下,货币政策可能会承担更多维稳的角色,2011年加息的概率较小。
欧央行加息对美国货币政策的影响有限
欧央行加息拉开了发达经济体超宽松货币政策退出的大幕,对美国货币政策构成了一定的压力,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美联储货币政策转向的决定时刻还没有到来,因为美联储决策的依据将主要取决于国内而非国际,同时特里谢的声明温和,意味着欧洲央行的加息周期将不会如疾风骤雨一般。
美联储副主席JanetYellen4月9日在耶鲁大学发表演讲,表示美国经济复苏的现状尚不能支持美联储宽松货币政策的退出。纽约联储主席Dudley警告不能对当前的经济复苏过于乐观。美联储的这两位核心成员的观点更能反映当前美联储的主要态度。美联储最关心的就业市场和房地产市场,都是结构性矛盾重重,这两个领域的复苏将是异常漫长的。当前就业复苏令美联储谨慎乐观,而美联储最新的研究表明,QE1和QE2能够为美国增加300万就业岗位,这大约相当于2010和2011年新增非农就业之和。
必须承认,美联储和财政部一系列刺激政策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尤其是在消费和就业市场,但是其代价是巨大的,其中之一就是通胀。自2010年11月美联储开始执行QE2以来,国债收益率和长期通胀预期均处于上升通道,10年期国债收益率已升至3.58%,长期通胀已升至2.57%,说明通胀预期已起。面对通胀形势,美联储可能更会像英格兰银行一样期待更多的经济复苏,而对通胀则保持容忍但密切监视的态度。
财政紧缩2012年开启
4月8日民主和共和两党最终就政府预算案达成协议,避免了美国联邦政府关门大吉的尴尬。对此事件,我们关心的有两点,一是美国政府对就业的重视,二是美国的财政紧缩将于2012年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