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经济管理专业就业方向范文

经济管理专业就业方向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经济管理专业就业方向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经济管理专业就业方向

第1篇:经济管理专业就业方向范文

物流学科是一门交叉学科,具有系统性强、技术含量高、涉及面广、理论与实践联系紧密等特点。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物流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培养具备职业化特征的创新型应用人才已成为大多数高等院校物流专业的教学目标。

创新型应用人才就是培养学生能够综合运用已有知识、信息、技能和方法提出新问题、新观点,并且能够运用创新的思维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需要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采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引导的方式,强化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训练。但笔者认为创新型应用人才的培养,最重要的就是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育部对物流管理专业的基本培养目标定义为:具有较好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熟悉物流管理相关法规,掌握系统的供应链及物流管理理论知识,能够从事物流系统优化、物流业务运作及物流管理的复合型物流管理人才。根据教育部高校物流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公布的统计数据,到2010年,我国大专以上物流人才需求量为30万至40万人,在职人员培训需求达到100多万人。在学科开设方面,自2001年北京物资学院正式开设物流管理专业以来,到2008年,全国254所大学开设了物流管理本科专业,54所大学开设了物流工程本科专业。从现行各高校的物流管理专业本科培养方案上看,在物流课程的开设上一般有《物流管理概论》、《仓储管理学》、《运输学》、《配送中心规划与设计》、《物流系统设计技术》、《国际物流学》、《供应链管理》、《第三方物流管理》、《物流成本管理》、《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物流英语》等理论课程或类似课程,但在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如下问题:

(1)重课堂理论教育而轻实践操作能力培训。由于场地、资金、师资力量等方面的制约,一些高等院校缺乏物流专业实验室或实训基地,学生只能从课堂上教师的讲述和通过观看实务视频、到企业参观等形式获取理论知识以外的物流实务知识。从效果上来看,学生对实务技能的掌握程度较差,不能够达到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要求。

(2)灌输式教育多于启发式教育。教授的知识多而杂,但都是抽象的理论,即使是案例教学也是就案例讲案例,没有尽享扩展性讨论。所以学生只知道是什么,不知道为什么,遇到实际问题时不能举一反三,茫然不知所措,不知道怎么去解决。

(3)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不符。人才培养目标没有能够结合社会实际人才需求出发,导致培养目标广泛而没有针对性。学生完成四年学业后感到什么都学了,但什么都不精,更不用说从事管理工作。而企业需要的是能快速上手的专业技能人才,尤其是从事物流系统规划设计、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运作管理、国际物流事务的人才。所以现在的毕业生虽然工作容易找到,但大多数都是从搬运岗位干起。

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要落到实处,对于高校来讲,要利用好已有的实验室资源,并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采用校企合作的方式,有针对性的培养人才,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一来可为当地企业输送合适的人才,服务当地经济,二来提高学生就业率与就业质量,使学生拥有专业技能,在就业方面增强优势。

2 创新型人才培养教学体系设计

柳州是广西及西南重要的工业基地和交通枢纽,是广西最大的工业城市。全市工业涵盖30多个行业,已形成以汽车、机械、冶金为支柱产业,制药、化工、造纸、制糖、建材、纺织等传统产业并存的现代工业体系。拥有一批在国内外市场上具有较强竞争力和较高市场占有率的优势企业,如柳州钢铁(集团)公司、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柳工集团、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柳州五菱汽车有限责任公司等。柳州又是大西南重要的铁路枢纽,湘桂、焦柳、黔桂等铁路干线从柳州通过,向南可通过越南直达东盟各国,也可在防城港实现海陆多式联运,并且拥有国家一级口岸,水路可通过柳江深入广西中、北部广大腹地甚至湖南、贵州等地。随着柳州经济的快速发展,也促进了物流业的发展,对物流的需求与日俱增,柳州大型的物流企业现有五菱物流、桂中海迅、瑞泽物

流、中铁物流园等。柳州对物流人才的需求量很大,柳州高校在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培养上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对柳州高校来说,针对柳州产业结构进行教学体系设计,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是培养创新型应用人才的一条好的途径。柳州以汽车、机械产业为龙头,这些行业的物流运作涉及到采购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回收及废弃物物流。所以柳州高校的物流管理教学体系设计应紧扣这一流程,使学生熟悉整个产业链的运作模式和其中具体的物流操作和细节,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物流管理学科要求以扎实的经济、管理、信息、系统科学及相关学科理论为基础,所以公共课程的设计要包括外语、数学、计算机基础、管理学原理、会计学、法律等。专业课程的设计要体现服务于地方经济的特点,要有一些工科基础课,使学生了解车间现场的车、磨、刨、铣、钻等工艺,使学生能看懂零部件三视图,在学生进入汽车、机械企业就业时,就能很好地理解生产物流,容易上手,并且在做采购业务时,能看懂零部件设计图,理解规格、精度要求,不会出现纰漏。另外在专业课的设计上,要体现汽车、机械产业链的特点,要有从采购到废弃物处理一系列的课程。实践课程的设计要具有综合性,以企业真实业务为依据,最大程度模拟现实企业经营管理环境(如表1所示)。

3 实践课程解读

3.1 金工实习

通过车、磨、刨、铣、钻、焊接等工位的机床操作,以及参观企业的装配线,熟悉制造业企业的生产现场,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生产物流的含义,做好生产工位的JIT配送。

3.2 物流信息技术认知

包括条码操作能力训练、射频读写器操作、电子标签拣货系统训练、POS机操作、EDI操作、GPS和GIS操作能力训练、WMS仓库管理软件操作、海关报关报检软件操作。

条码操作能力训练:根据EAN编码原则编制条码,通过条码打印机打印条码,将条码贴在相应货架上,利用条码扫描仪扫描条码。

射频读写器操作:粘贴电子标签,利用手持式RFID读写器或固定式RFID读写器采集信息。

电子标签拣货系统训练:学生先在控制计算机加载本批次订单,按下启始按键之确认键,前往其启始通道区进行拣货,拣货完成时,蜂鸣器响起,则再查看下一通道指示器上所显示的信息,直到电子标签LED屏显示拣货完成,方可离开。

EDI操作:熟练进行EDI报文的收发。

GPS和GIS操作能力训练:熟练进行车辆监控(地图定位、绘图、距离测量、地名查询、面积测量)、车辆调度、载货管理、统计查询、网上查询。

WMS仓库管理软件操作:包括入库管理、出库管理、在库管理、预警管理、实时仓库监控、结算管理等。

海关报关报检软件操作:进行出口业务报关、转关、清关、报检、财务、查询等。

3.3 供应链综合实验

构建一条汽车供应链,学生分角色扮演零部件供应商、汽车制造商、销售商、物流公司,完成销售商下订单、汽车制造商查询整车成品数量、计算需要生产的整车数量,计算各个汽车零部件的需求量、查询库存零部件数量、制定出汽车零部件需求计划、向零部件供应商发送订单、供应商备货、第三方物流接货和入库、按生产计划排序拣货、配送至生产工位、汽车装配、产品检验、第三方物流向销售商发货、销售商客户管理一整套供应链操作业务。

3.4 第三方物流运作综合实验

包括入库流程、在库保管流程和出库流程、整车运输流程。通过硬件和软件的操作,尽可能真实地模拟汽车产业链中第三方物流的日常运作(如表2所示)。

3.5 物流建模与仿真

适合于高年级的本科生,可作为课程设计或毕业设计的内容。学生对某一当地企业的物流系统进行调研,利用相应的仿真软件(Vensim、Flexsim)建立模型并进行计算,最后得出结论。整个过程学生设计实验内容及步骤,教师提出指导性意见,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以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2篇:经济管理专业就业方向范文

关键词 本科教学 教学改革 农林经济管理 复合型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6.02.091

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课程和教学是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高等农林教育综合改革提出要突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建立多层次、多类型、多样化的培养体系,将拔尖创新型、复合应用型和应用技能型人才培养作为改革的试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过去偏重于经济理论分析型人才培养,面向农业宏观管理。社会经济体制转轨使该专业面临生源萎缩,就业困难等现实问题。以高等农林教育改革方针为指导,主动适应当前经济体制转轨和社会需求的变化,改革人才培养体系是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唯一的出路。

对大多数本科农林院校的农经专业来说,复合应用型人才是社会和市场需求的主体。关注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对专业发展、提高培养质量、满足社会需求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四所高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方法对学生视角的课程和教学情况开展调查与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希望能够促进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课程体系的建设与教学改革,提高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质量。

调查采用问卷方式,以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大二(含大二)以上本科生为调查对象,就复合型人才培养和专业课程教学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时间为2015年5月,之所以选择这个时间节点,是因为大二学生进入春季学期后半段,面临选择专业方向和导师等问题,个人发展定位已经迫在眉睫;所有被调查学生均已了解培养计划和专业课程。调查的高校包括沈阳农业大学、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山西农业大学、山东农业大学。调查的内容包括:调查对象基本情况;对专业课程与教学现状的认知、态度;对自身能力、复合型人才及相关能力的认知等问题。调查采用网络问卷方式,即方便快捷又能避免外部干扰,保证客观的反映自己的态度。调查共有177名本科生参与,收回有效问卷175份。

1 农林经济管理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下专业课设置现状

我国农林高校普遍开设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个别综合性大学亦有该专业。但其基本课程体系相似,属典型的“三层楼”构架,即底层为公共课,中间层是专业基础课,最上层是专业课。以某校为例,课程平台包括公共课、学科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实践教学五部分。其中后三个课程平台是以专业知识为核心,与复合型人才需要的动手和实践能力密切相关的课程。

调查发现,为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和学生个人发展趋向,大部分农林高校对专业课进行了划分,大方向是将科研能力与素养导向的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与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划分开来。在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中按市场需求和就业去向划分为:工商管理或农业企业管理、现代农业、农村公共管理、信息管理、农产品营销与物流管理等。本科生三年级后按培养方向进行课程教学。

针对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课程分为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实践教学三类,专业基础课包括必修和限修课,专业课有必修、限修和选修三个层次,实践教学属于必修课。对调查结果总结分析,认为当前课程设置特点是:(1)必修课设计宽泛,包括农林经济管理学科的核心课程,也包括工商管理学科中会计、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等专业的核心课程。(2)方向课设计集中,几乎都是某领域的专业课。(3)实践教学受到重视,以就业需求为导向设计,均为必修。因此,农林经济管理复合型人才培养课程框架已基本合理,未来提高复合型人才培养质量,重点要优化课程门类、合理设计学时、改革教学手段和教学法。

2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教学现状

(1)课堂阐述仍占主导地位,学生分组完成一项综合任务的方法应用最少。教学方法对引导学生更好的掌握专业知识具有重要作用。调查显示,教师单方面灌输教学内容,进行课堂阐述仍是最常用的教学方法,其平均综合得分为5.68;其后依次是案例教学或留课后阅读等口头学习作业、课上汇报或讨论;平均综合得分最低的是学生分组完成一项综合的学习任务。然而,有72.57%的学生对老师常用的教学方法的态度为一般满意,仅8.57%的同学对老师的教学方法不满意,这说明传统阐述式课堂教学依然得到大部分师生的认同,但只有18.86%的学生表示非常满意,因此继续改革教学法非常必要。

(2)学生对专业课学时安排分歧较大,复合型人才培养特色不突出。学时安排体现了课程对本科生的难易程度和重要程度。对学时安排是否合理的调查中,认为必修课、限修课和选修课合理的学生分别占51.43%、38.29%和34.29%;认为必修课学时多或少的人数大体相当,认为学时多的略占优势;但是对限修和选修课,更多人认为学时偏多。这说明课业负担与学生主观的收获和个人成长是不匹配的,可能是教学效果和质量让学生感到学时浪费,也可能是学生个人发展认知较差、学习积极性不高带来的结果。

在全部样本中,38.86%的被调查者认为当前的学时安排有助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在被调查者中所占比例最大。有81.14%的被调查者对这样的学时安排是否有助于复合型人才培养持否定态度或者不清楚。因此,对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学时安排、培养方向的凝练和突出程度还有待提高。

(3)课程考核方式满意度高,实践考察是学生最期望的考核方式。课程考核是检验学生对课程知识掌握程度的一种重要方法,同时也是衡量教师教学质量与效果的主要形式。调查中有77.71%的被调查者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的考核方式表示一般满意,14.29%的被调查者表示非常满意,同时有6.86%的被调查者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考核方式比较不满意。这说明目前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考核方式被大部分学生认同,但仍存在一定的不足。

针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的考核方式,调查设计了“您认为哪种考试方式有利于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问题,结果显示:70.86%的被调查者认为实践考查(例如通过完成作业、答辩或完成调查等方式)更有助于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其后依次是理论考查(如写论文、调查报告等)和开卷考试,分别占14.29%和10.29%;只有4.57%的被调查者选择了闭卷考试。可见,在闭卷考试居主导情况下,学生认为更公平合理,也比较满意,但却更加渴望实践。

3 本科生对课程设置认知及态度

(1)专业课设置不能满足复合型农林经济管理人才培养的需要。专业课程是针对本专业才培养目标设置的,是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调查问卷统计结果显示,50.86%的被调查者认为专业课的设置不是很满足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5.14%的被调查者认为满足不了;同时44%的被调查者认为可以满足。这说明本科生对农林经济管理的专业课看法明确,超过半数的人认为当前课程设置没有达到农经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2)复合型人才能力培养效果按知识、能力、技能的顺序渐弱。对“您认为目前开设的农业经济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能培养哪些方面的能力?”问题的回答显示,获取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知识和对农林、农村知识的广泛了解两项得分最高,分别为5.77和4.57;其次是学习能力、对统计学经济学等必修课的综合运用能力、写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分别得分4.21、3.51和3.17;得分最低的是分析和认识“三农”问题的能力、口才和表达能力,得分只有2.85和2.38。

(3)实践教学环节对学生能力培养不均衡,满意度不高。对“您认为目前开设的实践课程最能培养哪些方面的能力?”问题的回答显示,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能力、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得分最高;其后依次是人际关系和交往能力、一技之长(如计算机、英语、写作等)、团队合作能力;得分最低的是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有16%的被调查者认为目前所开设的实践课程能够满足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需要,60.57%的学生认为无法满足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可见实践教学环节是专业课设置中非常薄弱的环节,虽然注意到了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培养,但各种能力培养程度不平衡,距离学生的期望还有很大差距。

(4)专业课程设置与就业之间的关系需要进一步加强。有41.71%的被调查者认为专业课程设置与本专业的就业方向紧密程度一般,占比最大;认为不紧密和非常紧密的被调查者均为16%;25.71%的被调查者认为紧密。这说明复合型人才培养中课程设置的就业导向没有受到重视,本科生在专业课程与就业之间感到脱节。优化专业课程设置除继续关注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培养以外,应以就业为导向提高复合型人才能力培养的针对性。

4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课程与教学优化建议

综上所述,虽然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受到了重视,但仍存在突出的问题。首先,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特色不鲜明,复合型人才培养方案定位不准确,导向不具体。对实践和动手能力培养没有受到实质性重视,课程设置形式高于内容。作为一个元老级别的专业学科,过去更重视理论和宏观管理人才的培养,教学方法陈旧;无法及时与迅速发展的信息社会衔接;课程考核方式无法灵活的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也无法较为明确的考核学生在知识运用、解决问题能力、专业技能等方面的水平和效果。其次,专业课程设置忽略了复合型人才双面性的特点,缺乏与就业相衔接的契机。专业课、专业基础课的设置只是考虑到了对专业知识的掌握,无法通过这些课程来培养学生的其他能力。

提高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水平,首先要明确培养导向。应将该专业的社会服务导置于重要地位,将服务学生就业作为必要条件,并在教育教学中强化复合型人才培养。一是要深刻分析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复合型人才市场需求与就业导向,明确社会和就业市场对人才理论宽度、知识广度和能力的要求,进而形成培养的总体目标。将总体目标分解为细化具体目标作为制定相适应的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体系的指导。制定复合型人才培养方案,要依据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所具有的特点与优势,前瞻社会发展潮流和人才市场形势,提高人才培养与人才需求的耦合程度。

二是专业课程体系要以“坚持为三农服务”作为出发点,将“为生态文明、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支撑、科技贡献和智力支持”作为改革的导向。注重理论专业知识的同时,加强农林、农村知识的通识教育,为学生在农业农村领域创新创业提供帮助、创造条件。提高专业课中综合运用等相关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增加与就业的紧密性。

三是要改善教学方法手段,有效的提高复合型农林经济管理人才的教育教学质量。应该改变传统方式的教师一言堂阐述的授课方式,与学生讨论、互动频繁使课堂氛围活跃,案例教学与理论教学并重,或分组完成一项综合任务的方式来提高学习兴趣。考核方式中,增加实践考查环节的占比,例如通过作业、答辩、调研等方式,结合理论内容考试、课程论文等方式相结合来全方位的综合考查学生对知识的了解掌握情况和能力水平提高情况。

最后,强化实践课程、增加实践机会。实践教学不仅要进行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实验室建设,更要重视实践课程内容建设,紧密结合“三农”实际和人才市场需求,有针对性的设计实践课程能力培养目标和考核标准。

沈阳农业大学教育教学研究项目2014-49;辽宁省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UPRP20140098;2014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立项课题 JG14DB354

参考文献

[1] 柯水发,李红勋,王庭秦.基于学生视觉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课程调查与分析――以北京林业大学为例[J].中国林业教育,2011(3):1-7.

[2] 丁胜.基于学分制教育的农经专业学生培养模式研究[J].江苏科技信息,2014(12):67-68.

第3篇:经济管理专业就业方向范文

对于高职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来说,最主要的是能让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符合企业需求,因此,对高职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设计非常重要。参照企业用人单位的需求,从课程内容、教育方式等方面设计,以期能提升学生就业能力及灵活应对市场的挑战能力。

[关键词]

高职 经济管理 人才培养

1当前高职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当前高职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存在以下几个问题:①教育过于理论化,学生实践不足,导致学生能力与企业需求不符,高职院校就业率不高;②教学知识结构更新不够,不能顺应市场发展需求,不能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脱颖而出;③学生基础知识不够扎实,在实际工作中不能深入加强职业素养,接受新事物学习困难;④职业素养不够,学校没有针对性地进行职业道德素质培养,学生不能适应各行业的职业素质要求。

2高职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设计

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培养学生的目的就是为了让他们能走入社会,快速融入社会环境,适应工作岗位。因此,经济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一定要强化学生的技能。针对这样的教育目标,可做出如下改革与设计。

2.1扎实基础教育

在高职人才培养的时候要加强基础知识和专业基础理论知识,比如基础的应用写作、计算机、政治理论、英语等方面的知识,比如专业的管理学、经济学、金融学等理论知识。而要扎实这些基础知识,一方面要改革教学理念,要一切以学生为教学中心、以学生为主体,充分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最终达到学生主动学习的目的,实现教学效果;另一方面要保证这些基础课的教学时长,不能拔苗助长,让学生打下良好的基础知识再深入进行教学。当今社会知识更新非常快,学校教育的知识和技能只是当时的知识点,只有扎实基础,培养学生不断学习的能力,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兴趣和习惯,才能在日益更新的社会中不断自我更新、自我成长,主动适应社会。

2.2提高实践环节

经济管理专业在今后工作中所要运用到全方位的能力,这些都是来自于不断的实践和累积的,如果在今后工作中再进行这方面的接触就会慢别人一步,因此,在学校中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实践课程设立非常重要。一般来说设计实践课与理论知识课的比例为1:1,同时经济管理专业的授课教师要双师型素质的教师,要能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目标。经济管理专业涉及的专业很多,因此在进行实践教育时也要根据专业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方法。比如酒店管理专业的实践课,就要让学生在学校学习理论基础知识后,安排去星级酒店实习,让他们将学校学习的理论知识转化到实际应用中,强化他们的职业道德素养。而市场营销管理专业则要采用“实物代销为主、创业教育贯穿始终”的做法,让学生在学习中不断模拟实物代销的方法,并培养一定的创业知识,强化学生这方面的职业能力。会计专业则可采用模拟的方式来进行实践教育,通过学校的电算化实验室进行会计模拟,让会计管理专业的学生能完成财务方面的能力训练,并不断强化这方面的能力。比如,在进行国际经贸管理岗位训练的时候,可在大二下学期开始就让学生在外贸企业学习,增强学生对国际贸易的认识,在大三的时候完成岗前实训,让学生在校内外贸实验课进行仿真业务训练,规范掌握操作要点。

2.3实施个性化教育

对于学生来说每一个都是个体,新课改提出教育以学生为主体,因此在高职经济管理中也要以学生为主体,实施个性化教育。高职经济管理课程有基础理论课程、职业应用技能课程、职业岗位专门化、选修课程这四部分,而学生的个性、兴趣爱好、职业发展方向也都不一样,因此在进行教育时要根据学生的个性区别对待,满足不同学生不同个性的需求,让每个学生都能实现自我价值。

2.4岗位专门化训练,提升就业率

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学习的最终目的就是能顺利就业,因此在进行经济管理专业教育的时候也要以就业为导向,进行岗位专门化训练,提升学生的就业率。针对学生所选就业岗位,有效地进行教育,根据相关企业要求,进行就业演习,学校还可设立一定的职业道德辅导课,加强就业方向的职业能力,实现零距离就业。

2.5动态培养,确保教育实用性

教育并不是一时的,而是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调整,要确保教育出来的人才能符合社会的发展和企业要求。根据企业的不同需求,学校能自主调整,不断适应新职业的出现,适应当前快速发展的市场。在学校学习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是要靠学生自主学习,不断自我更新,因此,学校要以就业为导向,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为其今后的职业生涯打下基础。

3结语

教育是不断改革和创新的过程,对于高职经济管理专业教育培养来说,更是要适应社会的不断发展与企业不同的用人需求,立志培养学生能独立生存、适应发展、不断创新、不断接受新事物挑战的能力,给社会输送高质量的人才。

作者:董伟 单位: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系

主要参考文献

第4篇:经济管理专业就业方向范文

(一)涉农实践教学环节薄弱高等农业院校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在教学中普遍存在着重视理论教学,忽视实践教学的问题。虽然各学校也安排了如教学实习、生产实习、生产劳动等教学实践环节,实践教学内容设置脱离农业经济。实践教学环节难以得到有效落实,高校的毕业实多安排在最后一个学期,此时的学生忙于求职择业,实习最终流于形式。农林经济管理的学生很难全面掌握农林经济管理的基本方法和各种专业实用技能,实际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解决问题能力呈弱化趋势。

(二)农业院校培养方案与市场需求不匹配农业院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缺乏对涉农就业市场的了解和预期,也缺乏涉农科研院所、企事业用人单位的参与,这使农业经济管理人才培养方案不能很好的满足社会对人才的实际要求,我们培养的农业经济管理的学生难以适应就业市场,就业问题恶化又会影响正常的招生,如此恶性循环最终影响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农业院校就业率较低农业院校就是为农业经济的发展培养优秀人才的,其竞争力主要体现在“农”字上。但由于学生自身及家长对其就业意愿的影响,以及学校缺乏对学生正确从业观的引导,很多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毕业生根本不愿意进入涉农企业。而这些农林经济管理毕业的学生在就业中就必然同其他财经类大学的经济管理专业学生共同竞争,甚至是跨专业应聘热门的银行、保险、会计、证券等工作。农林经济管理的学生在金融、会计、市场营销等专业基础和实践经验等方面没有任何优势。因此,农业高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率在各专业排名中靠后,就业水平和质量偏低反过来又会影响下一年招生的质量。

(四)农业经济管理的师资队伍建设落后目前农业高校为了充实农业经济管理方面的师资队伍,引进了很多年轻的教师。特别是在各农业高校评估时期新进的具有一批博士、硕士学位的青年教师面临着教学和科研的压力。由于年轻教师的教学任务是刚性的,导致他们无暇顾及科研。另外,多数新引进的年轻教师缺乏农学背景,对农林经济管理缺乏感性认识,对三农问题了解不深,难以把握研究方向和研究视角。这都最终导致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的师资队伍建设与其他经管专业相比更加落后。

二、加强农林院校经济管理人才培养的对策

(一)改革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方案对专业人才培养起着指导作用,因此,要想更好的培养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农业院校首先应该改革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以本校的教学为例,笔者认为多数农林产业经济管理专业学生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但是却无法快速进入工作角色,其根本原因在于学校的人才培养定位存在问题。因此,学校应该跟涉农科研院所、涉农企业一起对培养方案进行理论论证,在之后的教学实践环节中不断的修订培养方案。学校应该针对不同层次对人才培养进行定位,在明确培养目标的基础上,构建与农业经济相适应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实践环节、理论环节。做到农业院校的培养方案真正与农业经济发展相匹配。例如,我们在培养学生的实践环节可以采取通识基础教育、专业基础教育和专业教育三维一体的教育模式,强调基础教育与专业基础教育相结合,专业教育方面则注重在学习农业科技的基础上,学习经济学和管理学知识并把三者融会贯通、理论联系实际。

(二)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学校要加大对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例如,学校可以把教学活动与农业生产实践、农业社会服务等活动结合起来,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我们在实施实践教学环节的过程中,一方面会遇到实习经费紧张的情况,另一方面可能由于某些商业机密的考虑,农业企业或者是农户不能让学生真正参与管理、经营、运作等重要环节。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实施模拟农产品涉外商务谈判、农产品期货交易的方式摆脱实习的困难,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各个农林院校可以相互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加强交流和沟通,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兄弟院校之间可以建立联合培养通道,为学生进行学习和交流创造更多的机会,也有利于各学校取长补短,增加交流与合作,提高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三)重视师资队伍建设鼓励现有教师采用多种方式进修,充实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例如,学校可以加强对农业经济管理的教师在科研、立项等方面的支持力度,提高教师队伍的科研能力。

第5篇:经济管理专业就业方向范文

 

一、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医疗保险方向) 课程设置的现状

 

内蒙古医科大学从 2013 年开始招收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医疗保险方向) ,目前课程设置分为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三个板块,总学时2508 学时。其中: 公共基础课(12 门) 868 学时,占34. 61% ; 专业基础课(13 门) 880 学时,占 35. 08% ;专业课(19 门) 760 学时,占 30. 31%.开设的课程主要包括管理学原理、医疗保险学、基础医学概论、临床医学概论、医院管理、公共卫生事业管理、组织行为学、保险学原理、西方经济学、社会保障概论、经济法学、统计学、会计学原理、卫生经济学、病案与疾病分类学、保险精算、人身保险、财产保险、再保险、社会医疗保障基金管理等。其中: 医学类课程包括基础医学概论、临床医学概论、病案与疾病分类学等; 经济管理类课程包括数学类、经济类和管理类等; 保险学类主干专业课程包括医疗保险学、人身保险、保险精算等。所开设课程中理论课 2420 学时,占总学时约 96%; 实践课 88 学时,占总学时约 4%.

 

二、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医疗保险方向) 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一) 课程设置中专业课的结构与内容不合理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医疗保险方向) 是一个交叉专业,某校设置该专业是为了依托医学优势学科,满足社会对医疗和保险方面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和水平。但是从课程设置结构和内容来看,保险学专业课程的设置显得不够合理。

 

突出表现在: 1. 所开设课程大多与商业保险相关,而与社会保险相关课程设置太少,只有社会保障概论和社会医疗保障基金管理两门课程,未能很好地体现出专业特色; 2. 课程设置中保险学专业选修课程内容较少,不利于提升学生就业能力; 3. 在所开设的专业课程中,保险学原理、人身保险、财产保险、保险精算、再保险、保险营销等课程重复交叉内容较多,造成教学资源浪费和效率的低下。

 

(二) 课程设置中的实践教学内容与课时不足

 

有效的实践教学环节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各方面的综合能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内蒙古医科大学专业课程设置和实际实施效果来看,大部分课程都是理论授课,仅有少数课程安排实验见习讨论环节,而这类课程一般都是通过实验软件进行模拟实验操作,课时占总课时的比例也很少,而真正能够让学生现场锻炼实际操作能力的见习安排几乎没有。另外,实习内容缺少规范性,实践能力培养主要体现在假期社会实践劳动以及毕业实习的安排上,未能实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整合。

 

(三) 课程设置中的教学安排缺乏融合性

 

从学科角度来看,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医疗保险方向) 涉及到医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多个学科,要将医学类课程与其他学科的课程进行融合,则课程安排的合理性就显得非常重要。内蒙古医科大学将该专业所开设的医学类课程,分散在从大一到大三的五个学期中,这些课程之间穿插大量公共基础课程和经济管理课程。这种课程安排方式,使得医学类课程学习支离破碎,难以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另外,由于医学类课程一般由医学专业教师承担,而经济管理类课程一般由经管专业教师承担,这两类教师隶属于不同的教学院(部) ,导致课程之间的衔接和管理难度加大,课程之间的融合性较差,难以保证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

 

三、完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医疗保险方向)课程设置的对策建议

 

(一) 调整课程结构与内容,优化课程体系

 

由于学科属性的要求,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医疗保险方向) 课程设置体现的是医学、经济管理与保险学三位一体的知识体系。其中医学知识作为该专业的基础知识,其作用不容忽视。但是,保险市场的发展对保险专业人才的需求不仅需要其他学科的知识结构,更多地需要保险业务相关的知识结构。在这种情况下,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拓宽学生就业面,首先应适当增加保险类的核心课程,尤其是社会保险类课程; 其次在学生的选修课中增加经济管理类的应用型课程。此外,为解决相关课程内容交叉重复问题,可以通过教师集体备课讨论、遴选教材等方法调整授课内容。

 

(二) 完善实践教学内容,提高实践教学地位

 

为了能够培养出满足社会需求的应用型和复合型保险专业人才,需要改变目前重理论轻实践的现状,提高实践教学的地位。首先要合理调整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比重,增加实践教学的课时。应在医学课程理论部分学习完成后,尽量安排 1 -2 个月的临床见习,保证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为学生打下扎实的医学基础知识。其次要完善实践教学内容,改变目前单一上机模拟操作现状。一是可以利用医科大学现有教学医院资源,要求其医保办公室、病案室,每年接受1 -2 名学生进行专业实习。二是选择规模大、效益好、管理规范的保险公司作为实习基地,签订实习协议、正式授牌、正式聘任带教教师、给予经费支持,形成订单式的人才培养制度。三是与省、市社保经办机构以及省内知名大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建立实习基地关系,搭建实习平台。

 

(三) 优化课程教学安排,实现课程有机融合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医疗保险方向) 涉及多个学科,要将各相关学科尤其是医学和金融保险学进行充分融合,必须优化课程教学安排。由于医学学科专业性、系统性和逻辑性较强,因此在课程安排时一定要避免过于分散,不能出现大一学习基础医学知识,而到大三学习临床医学知识的情况,这样不仅加大了学生的学习难度,而且很难形成完整、系统的医学知识体系。另外,要改变目前专业师资队伍知识结构单一的现状,对现有专业教师进行再培训,使其在授课过程中将保险知识与医学知识融会贯通,实现课程的有机融合。

 

总之,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优化课程设置,充实、完善课程教学内容,对于提高医疗保险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来说,意义重大,值得不断探索和努力。

 

参考文献:

 

[1] 张丽。 就业能力导向下的医疗保险专业课程设置研究[J]. 中医教育,2013,33(11) : 19.

 

[2] 郑先平,刘雅,袁杰。 医疗保险专业医学类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27(6) : 93 -94.

第6篇:经济管理专业就业方向范文

1、口腔医学:本专业培养医学理论知识和实际工作能力达到硕士水平的高级口腔临床医学专门人才,要求学生具有较坚实的医学基础理论,能深入掌握口腔医学专业的理论,并初步具有二级学科的知识和能力,主干课程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数学、口腔预防医学等;

2、土木工程:培养能从事各类建筑结构设计、施工、工程管理和建设项目研究、开发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主干课程有建筑制图、工程测量、建筑材料、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等课程,就业于各类设计研究院、建筑公司、房地产公司、监理公司、工程咨询公司和科研单位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

3、经济学本专业:培养具有比较扎实的经济学基本理论素养、专业基础知识、专业技能、强烈创新意识和较高综合素质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毕业生能在综合经济管理部门、规划和经济管理实际工作,就业方向为政府经济管理部门, 政策研究部门,体改部门及大众媒体宣传、等单位。

(来源:文章屋网 )

第7篇:经济管理专业就业方向范文

1、工商管理专业就业方向主要在综合经济管理部门、政策研究部门、金融(银行、证券、保险)机构和中外工商企业、各类中介服务组织中从事经济管理分析、预测、规划和管理工作。

2、市场经济中最常见的一种管理专业,一般指工商企业管理。(英文名称直译为Industry & Business Administration,通常称译为Business Administration)。工商管理是研究工商企业经济管理基本理论和一般方法的学科,主要包括企业的经营战略制定和内部行为管理两个方面。工商管理专业的应用性很强,它的目标是依据管理学、经济学、会计学等基本理论,通过运用现代管理的方法和手段来进行有效的企业管理和经营决策,保证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来源:文章屋网 )

第8篇:经济管理专业就业方向范文

隐形的防护墙:科技防卫专业

这个专业的同学毕业后,有两条大的出路:部分综合素质较高、通过选拔考核的同学可以进入国家机关,从事国家安全保卫的相关工作;而大部分同学将会到大中型企业事业单位从事相关工作。

非一般的霓裳魅影:非织造材料与工程专业

该专业对口的行业还处于发展之中,因此就业环境还是比较乐观的。不少非织造材料的公司,每年都需要大量的高学历人才从事材料研发、检验及营销等工作。另外,政府部门、商检与海关或相关科研院所等也需要该专业人才。

百姓自己的力量:人民武装专业

这个专业的就业方向还是比较明确的,毕业生一般都是到乡镇、企事业和街道办事处从事专职武装工作,同时也能够投身地方经济建设,从事基层管理工作。整体来说,还是以国家的公职人员为主要就业方向的。

拯救折翼的天使:人群康复专业

这个专业显得非常“博爱”,它的服务范围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在各大院校、公司、居民社区、体育俱乐部等,关注的内容则是运动损伤的处理及伤后康复;另一部分就是从事残疾人康复教育事业,在各类残疾人康复中心、特殊教育学校作专业康复工作。

宏观经济掌控者:国民经济管理专业

毕业生能在各级政府部门、大中型企业、社会中介机构、研究机构从事经济分析、预测、决策、规划、咨询和经济管理等工作。

转基因的安全屏障:生物安全专业

在实际工作中,不少部门和人员在从事生物安全相关专业,比如我国各级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他们承担着动植物和卫生检疫的职责,严防危险性生物进入我国。世界各国都有相关机构,国内的各级检疫站、食品化验机构等等。

除了以上几个专业外,还有其他一些小众专业等待各位去探秘,它们也有自己独特的魅力所在。

光源与照明专业(本科):

光源与照明专业是一门为人类带来光明的边缘交叉学科,通常设立在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一般设有“半导体照明材料与器件”和“半导体照明工程应用”两个专业方向。

轻化工程专业(本科):

学习的内容主要是针对以多种天然资源及产品为原材料,通过化学、物理和机械方法加工纺织品、皮革、纸张和卷烟等的理论及工艺原理等内容。

科技成果中介服务专业(专科):

科技成果中介服务专业主要是培养熟悉科技政策法规,能从事市场调研、营销策划、专利转化、技术经纪人培训、科技成果认定、企业孵化咨询服务的专业人才,也就是将科技成果转换为应用的一个“桥梁”性的服务类专业。这个专业属于高职高专专业,毕业后可在专利事务所、科技成果推广中心等机构就业。

第9篇:经济管理专业就业方向范文

现代教育学理论认为“作为一所大学,培养的人才是否受到社会的欢迎,取决于其专业设置、培养人才的规格和质量”[1]这一原理既说明了专业建设的重要性,又说明了专业建设的导向是培养受社会欢迎的人才亦即社会需求。在新时期和新形势下,高职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建设的导向是什么?笔者的回答是:以市场为导向。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建设经济管理类专业,是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形势变化的必然要求。

(一)以市场为导向建设专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不断加快、市场经济体的建立和完善、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高新技术产业迅猛发展、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加入WTO后我国进一步对外开放、新兴产业的应运而生和新职业、新岗位的不断涌现,迫切需要设置并建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各类专业以培养各种专门人才。高院校必须牢牢把握形势变化的脉搏,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合理设置并建好经济管理类专业,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

(二)以市场为导向建设专业,是形成学习型社会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要“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2]实现形成学习型社会这一目标,高职院校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要根据形成学习型社会的要求,建设好适应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各类专业,尤其要建设好经济管理类专业,以满足培养高素质劳动者的需要。

(三)以市场为导向建设专业,是促进劳动者就业和再就业的迫切需要。陈至立指出:“我国城镇每年有1000万左右新增劳动力和大量下岗失业人员需要接受职业教育和培训;同时,农村还有1.5亿富余劳动力需要接受职业教育和培训,向二、三产业转移。”[3]面对如此繁重的任务,高职院校必须审时度势,大力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增设经济管理类新专业,以满足城乡劳动力培训与教育的需要,促进城镇新增劳动力就业、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推动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

(四)以市场为导向建设专业,是学校和专业自身发展的客观需要。专业设置是高职院校教学活动的起点,建好专业是推动学校和专业自身发展的前提。历史和现实都有已证明,只有合理设置专业,才能培养出适销对路的高素质人才;只有建好专业,才能赢得吸引力和社会支持。专业办学水平高,培养的人才受社会欢迎,生源就会增多,办学规模就会扩大,从而便会推动学校和专业的发展。反之,就会制约其发展。因此,高职院校必须以市场为导向,按照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设置和建好经济管理类专业,为快速推动学校和专业的全面发展夯实基础。

二、加固四大支撑

思想观念、师资队伍、课程体系、设施设备是高职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建设的四大支撑。只有加固这四大支撑,才能提高专业建设水平,也才能有效地实施面向市场培养人才的工作。

(一)树立科学观念,加固思想支撑。要牢固树立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观念,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建设好专业;牢固树立面向市场设置专业的观念,将市场需求作为专业建设的标准,市场需要什么专业就设置并建好什么专业;牢固树立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观念,根据时代的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对不同专业的要求,及时调整和优化专业结构,使专业紧贴实际、紧贴市场;牢固树立质量是生命、就业是根本的观念,从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学生就业率的高度出发,建设好经济管理类专业。要把科学的观念铭刻在教育者的脑海中,贯穿于专业建设的始终,落实到专业建设的每个环节上。

(二)强化师资培养,加固人才支撑。教师是育人的骨干力量,是专业建设的重要人才支撑。因此,要积极开展以骨干教师为重点的全员培训,采各种方式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学历层次,培养一批高水平的专业带头人、学术带头人、教学带头人;有计划的安排教师到对口企业和事业单位进行专业实习和考察,支持教师参加其他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的社会化考试或职业技能鉴定,培养一大批高技能的“双师型”教师;鼓励教师开展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活动,努力提高科研水平和实践操作能力;广泛吸引企事业单位的工程技术人员和外籍教师到高职院校任教。要花大力气、下苦功夫采取上述措施建好教师队伍,努力加固专业建设的人才支撑。

(三)强化课程建设,加固课程支撑。“课程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所培养人的质量。”[4]“课程建设不仅是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一项重要措施,也是教学工作中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基本建设。”[5]因此,高职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要针对目前各类课程比例不合理的现状,确定课程建设的内容和目标,大力推进课程建设,调整、优化课程体系,使之趋于合理,为增强专业实力、提高育人质量加固课程支撑。同时,要强化教材建设,大力开发编写反映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并具有特色的教材,不断更新和充实普通课程、专业课程、职业课程、跨学科课程等各类课程的内容,筑牢课程建设的基础。

(四)增加设施设备,加固物质支撑。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一原理告诉我们,充足而优良的设施设备,是建好专业和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物质基础。因此,高职院校要把增加设施设备,作为专业建设的重要基础工作来抓,多方筹资用于设施设备建设,尤其要建好现代化的教学楼、图书馆、实验楼和学生食堂、学生公寓及运动场馆等基础设备,大力添置现代化的教学、实验和体育运动设施,切实加固专业建设的物质支撑,为全面提升专业办学水平创造良好的条件。

三、强化六项措施

要真正确立以市场为导向,切实加固上述四大支撑,把经济管理类专业办活、办大、办强,还必须有行之有效的措施作保障。笔者认为,当前应强化以下六项措施。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高职院校要从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度出发,充分认识经济管理类专业建设的极端重要性,要把“如何建设专业”、“怎样建设好专业”这一重大课题摆在重要位置,切实加强领导。建立以分管院(校)领导为组长、教学系(部)分管主任与经验丰富的教师为成员的专业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学院(校)专业建设的具体领导和统筹协调。聘请院(校)内外专家组成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负责指导专业建设。教学系(部)各专业要落实专人,专门负责专业建设的具体工作。同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落实专人负责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宏观领导和具体指导。

(二)多方筹资,增加投入。只有投入充足的资金进行基本建设,才能有效地改善专业办学条件,增强专业办学实力。一方面,高职院校要采取银行贷款、招商引资、创办产业、扩大招生、入股建校等多种渠道筹集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购置教学仪器设备。另一方面,中央政府的职业教育经费,要重点投入高职院校的基本建设;地方政府应增加高职教育专项经费,用于增添高职院校的教学仪器设备。通过多渠道、多途径筹措资金投入高职院校的基本建设,尽快改善专业建设的物质条件,以满足人才培养的要求。

(三)建立机制,增强活力。高职院校要不断创新,建立起适应专业建设的一系列长效机制,以增强专业建设的活力,推进专业办学水平的提高。一是建立层层负责的责任制。从院领导、系(部)领导到专任教师,都要明确各自在专业建设中的责任和应承担的义务,做到层层负责、人人负责。二是建全有效的管理机制。包括健全有效的专业建设领导体制和各种管理制度,使专业建设时时有人领导和管理,处处有制度约束。三是建立奖励机制。对在专业建设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尤其要重奖贡献大的个人,把专业建设的实绩同个人津贴发放、评先表模、职称评聘等挂起钩来。要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评选部分专业进行重点投入、重点建设。四是建立淘汰机制。通过对各类专业的全面考核和评价,对那些不适应市场需要又难以招生的专业予以淘汰。五是建立专业带头人的选拔培养机制。要按照政治强、业务精的要求选拔一批优秀教师,重点培养为专业带头人。六是建立保障机制。把专业建设列入高职院校建设与发展的长远规划,分年度下达人、财、物投入计划,确保落实到位。同时,要解决好参加专业建设人员的有关待遇。

(四)瞄准就业,苦练内功。专业建设要瞄准就业市场,以提高学生的就业率为目标。第一,要根据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拓宽专业面,变专才教育为通才教育,增强学生的工作应变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第二,要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大力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努力提高职业技能和创业能力,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用造就出来的高素质人才来提高专业的知名度和增强其影响力。第三,改变专业培养方式,可以采取一年级不分专业、从二年起按社会需要选择专业方向进行专业培养的方式,同时要积极采取灵活的学制与灵活的学习形式和推行弹性学分制。第四,广泛开展“订单”培养,使培养的学生能充分就业,用学生的高就业率来推动专业的发展。

(五)广泛调查,深入研究。为使所设专业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必须广泛调查,深入研究。一方面,要深入用人单位进行调查,了解职业(岗位)变化趋势和人才需求状况,对人才需求的专业类型和人才需求趋势进行分析研究,做出科学的预测,根据预测结果确定开设的专业类型。另一方面,要到兄弟院校进行调查研究,学习借鉴先进的专业建设经验。同时,要积极应用文献调查法,从文献中查找国外现代化专业建设的成功经验,以人之长,补己之短,不断推进专业建设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