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大学生就业会议范文

大学生就业会议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大学生就业会议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大学生就业会议

第1篇:大学生就业会议范文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就业,社会实践

 

大学生就业是一件关系千家万户的大事,大学生就业难也成为社会的热点问题之一。引起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很多,但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缺乏和缺失,在很大程度上导致其在求职时缺乏竞争力而陷入困境。本文所说的社会实践,指大学生在学校课堂之外的一切实践活动。包括假期实习、专业实习、社会调查和考察、社团活动、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志愿者活动,勤工助学、兼职工作、创业活动,自助旅游等。正如徐小平老师所说,成功就业是教育和经验的均衡。大学生在追求知识和学历的同时,增加个人的社会实践是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核心解决方案。

一、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遭遇的一些难题

笔者在日常就业指导教学和就业心理咨询中发现毕业生在求职中经常会遇到一些困难,现将部分问题分类整理如下:

1、信息缺乏

很多学生对招聘单位、具体岗位、所在城市和行业的了解不多,搜集信息的渠道少,获取信息的能力差,掌握的信息表层化社会实践论文,过于依赖学校和老师等。调查显示,50.2%的毕业生认为学校应该提供准确的就业信息。“就业岗位信息不足”是毕业生求职中面临的最主要问题。比如一些同学经常会问:这个岗位好吗?会有发展吗?工资能养否活自己?您能给我说说各大银行的岗位情况和相应的待遇吗?一些北方的同学很少关注南方企业,究其原因是不了解外面的世界甚至其没有出省的经历。

2、简历内容不充实

简历是用人单位筛选应聘者的第一道关口,是大学生在校期间生活和学习经历的浓缩,直接关系到能否参加面试。有些同学的简历比较丰富,参加了校内外的诸多活动、担任了一定的职务、获得了一些荣誉和奖励、取得了若干资格证书、具有突出的爱好和特长。但这部分学生在大学生整体中所占的比例很小,多数同学都属于简历内容比较匮乏:无社团活动经历、无兼职经验、无获奖和证书,专业成绩平平,爱好特长就是上网、看书、听音乐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有些同学除了基本信息就无话可说。

3、综合素质与就业能力不强

“工作经验和就业能力缺乏”是毕业生求职面临的主要问题中位列第三位。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欠缺的问题也比较常见。有些单位会在面试中问求职大学生一些专业与社会热点相结合的问题,学生的回答难以令考官满意。某银行、某药业公司和某财务集团在招聘现场考察学生使用EXCEL,POWERPOINT等软件的能力,学生的表现均达不到用人单位的要求而使之失望。但社会实践经历丰富的同学普遍反映在实践过程中学会了坚持、忍耐,学会了重新审视自我,学到了在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提高了具体操作能力、应用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更能坦然面对求职中的困难。

4、职业决策困难

在上海一家公司招聘电话营销岗位的面试中,笔者遇到两位同学,一位同学兴高采烈说:老师,我这次面试成功真是太高兴了。在职业生涯规划课中听您讲在大学期间最好做份兼职,我就在商场做了段销售,我特别喜欢那种顾客接受你的感觉,能接受你推荐的产品,而且我一直想去上海工作。这时另外一个女同学则紧锁眉头、愁容满面,“我也被录取了,但是我不知道自己适不适合这份工作,能不能干好社会实践论文,我也没做过营销类的工作,到底去不去呢?”。还有些同学面临升学或就业,考公务员还是去企业,接到几家用人单位的录用通知时,不知道该如何选择。

二、社会实践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有效途径

社会实践是高等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重要途径。要彻底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需要政府、社会、学校、家庭和毕业生本人的努力与配合。但正确认识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价值,创造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机会和营造积极参与丰富的社会实践的氛围,对提高的学生的求职能力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社会实践是实现大学生社会化的必由之路。人的社会化,是指作为个体的自然人转化为一个能够适应一定的社会文化、参与社会生活、履行一定社会角色、有着健康人格的社会人的过程。很多学生在初入大学时出现了适应不良的情况,这是“儿童我”向“社会我”转变过程中发生的反应。通过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大学生可以广泛了解和深入社会,全面地、恰当地评价自我,找到理想中的我与实际中的我差距。调整角色期望值,不断完善自我,积极锻炼社会适应能力和人际关系处理能力,促进大学生健康社会化。

2、社会实践是提高学生职业化的有效途径。大学期间完成了“儿童我”向“社会我”转变以后,大学生求职时面临着从“社会我”向“职业我”的转变。高考的评价标准和职场的评价标准截然相反:我国的教育体系大量依靠记忆,分数几乎成为高考选拔人才的唯一标准,但职场需要的是具有创造性的说写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领导能力的毕业生,个体的综合能力和素质成为用人单位选拔人才的标准。通过参与社会实践和积累工作经验,大学生能认识并深刻体验到评价标准的变化,改变重知识轻能力的观念,积极主动地调整自己的生活以获得平衡的职业生涯。

3、社会实践有利于形成教学、科研、实践相结合的科学教育体系。高等教育的教学内容具有一定的滞后性,而社会需求往往是具体的、不断创新的,二者不能做到完全对接社会实践论文,需通过社会实践锻炼学生实际工作能力,从而达到学以致用,学用结合,以用促学的目标。社会实践能让学生了解本专业领域发展的前沿和方向,架起学校与社会的桥梁,学校也可根据社会的需要适当调整专业结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

三、构建完善的大学生社会实践体系来促进大学生就业

构建“政府重视、社会参与、学校组织、家庭支持、个人践行”的社会实践网络体系来促进大学生就业,能提高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改变我国大学生就业的严峻形势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1、政府政策引导和支持,完善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保障体系。政府政策引导和支持在构建大学生社会实践体系中具有重要作用,政府通过制定法律、法规的形式予以引导,保障大学生社会实践必要的人力和经费投入;通过新闻媒体的宣传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呼吁用人单位提供更多的实践岗位和多层次的职位;政府出面整合社会、高校各方面的力量,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相关问题研究,提高社会各界对开展大学生实践的责任意识,推动大学生社会实践体系的建设。

2、高校重视和参与,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课程体系。高等学校要把社会实践纳入学校教育教学总体规划和教学大纲,规定学时和学分,提供必要经费,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积极探索和建立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相结合、与校园文化活动相结合、与服务社会相结合、与勤工助学相结合、与择业就业相结合、与创新创业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应针对不同专业、年级、层次的学生特点,提出不同的目标和要求,提供师资指导和后续辅导,丰富社会实践的内容和形式。

3、家庭支持和学生投入,完善大学生自我发展体系。传统观念认为学生应把精力放在学习上,家长一般不太鼓励学生在大学期间获得兼职、志愿者等经验。“一个好工作靠的是关系”之类的想法,也影响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但到求职时社会实践论文,“实习经历”被专科生认为是就业中最具竞争力的个人因素。有超过2/3的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把“提升个人素质,促进自身成长”作为出发点和主要目的。大学生要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专业和职业发展方向,有选择参加适合自己的实践,在各种实践中提高自己的能力、增加社会经验和完善自己性格。

大学生就业影响着我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的转变,影响着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大学生成功就业是文化基础知识和社会实践经验的平衡,个体职业生涯的持续发展是多种角色平衡的结果,因此社会实践在大学生成长中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

[1] 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2009中国大学生就业首选调查报告[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0(18).

[2 ] 宋江照,王俊京,赵海娟,王晶晶.对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思考[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09(10).

[3] 尹德树.论新时期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长效机制的建立[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9(7).

[4] 李霞.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状况的调查分析.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1).

[5] 刘同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现状与发展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

注:本文为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十一五”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大学生专业学习动力与高中生报考目标群前置的关系研究》(课题编号:06AIL0210196.)的子课题《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后续指导必要性与实现路径探究》(项目编号:D203022)的研究成果。

第2篇:大学生就业会议范文

摘 要 本文的研究主要是探讨大学生就业的群体差异性,分别从显性差异性和隐形差异性两个方面来研究。分析表明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越大,就业越好越容易;反之越困难。

关键词 大学生就业 人力资本 社会资本 差异性

一、导言

大学生是我国重要的人力资本资源,但目前大学生的就业不仅取决于人力资本,其社会资本也起到越来越突出的作用。现有研究多集中于对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剖解及政策建议方面。如杨世文(2007)从文科与理科比例失调、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比例失调、传统学科与新兴学科比例失调三个方面分析就业难的问题。对于大学生就业的差异性问题,赖德胜(2007)认为我国大学生就业的地区性、行业性差别非常大;荣丽杉(2007)基于性别歧视视角研究了社会性别歧视造成了女性职业发展的困境。随着我国就业市场化程度的加深,社会资本成为影响大学生就业的一个重要因素,杨婷婷(2007)从家庭背景决定子女就业这一角度分析指出社会资本对就业市场上就业率差异所起的重要作用。李黎明、张顺国(2008)分析了家庭背景和自身学业成就对大学毕业生职业选择的影响。

二、大学生就业群体差异性的显性差异:人力资本视角

(一)大学生就业的显性差异性具体表现

用人单位都十分留意大学生所毕业的学校,毕业于名校的学生占有绝对优势,就业数量及就业质量均明显高于一般学校毕业生。各专业学生就业不平衡,少数专业就业很困难。从各校就业情况看,热门专业的就业率并不高,而工科类和应用类专业就业前景最为社会看好。由国内大学生就业第三方独立调查机构―麦可思研究院的一项针对女性毕业生的专项调查结果表明,截至2010年2月底,2010届女性大学毕业生签约率为21%,明显低于男性毕业生的29.5%。

(二)基于人力资本视角的解释

本文将人力资本分为先赋因素和后致因素,先赋因素指健康状况,后致因素包括教育水平与质量、知识技能与结构等。大学生人力资本的获得主要是通过对教育的投资和自身努力来实现的,教育状况在社会地位分化中的意义并不仅局限于它可能成为传递潜在生产能力的信号,还包括一些见识、品味、社会关系网络等影响社会地位评价的信息。学校知名度是一种综合效应的体现,它反映了学校的社会认可度、学校的师资力量、学校的研究实力等方面。在专业选择上,随着扩招力度的不断加大,很多学校追求专业齐整,盲目开设专业,热门专业供过于求,导致近年来热门专业就业率出现较大幅度下降。女大学生职业发展的困难与阻隔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职业进入困境,工作组织对女大学生的性别排挤;职业的性别隔离,指将男性与女性分配于不同的职业。

三、大学生就业群体差异性的隐性差异:社会资本视角

(一)隐性差异性的具体表现

大多数情况下,当一个家庭成员的社会地位、经济地位或文化地位较高时,这名大学生就会获得比其他大学生更多的社会资本,有利于自己的就业。地处发达地区人才市场当事人享有比较充分的信息,而不发达地区享有的信息是不充分的。

(二)基于社会资本视角的解释

除了毕业生先赋因素和后致因素所决定的自身能力、素养等人力资本之外,所有其他因素导致的就业群体差异性的因素归结为社会资本。对于大学生而言,在城市家庭中,由于父母职业地位,文化水平、家庭贫富程度以及社交范围都明显优于来自农村家庭的毕业生,对子女就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扩展信息渠道,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提供可靠的社会资源,降低失业风险;减少工作搜寻成本,实现人力资本的价值。另外,企事业内的“内部人”排斥“外部人”机制也造成了这种差异性。而处于不发达地区的高校较发达地区在就业工作上存在以下突出问题:就业指导方法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创新意识不强,就业政策落实不到位;就业指导服务体系不完善。

四、关于消除大学生就业群体差异性的几点建议

(一)完善政府的政策支持和制度设计

政府要努力发展经济,调整产业结构,来增加对大学毕业生的吸纳能力。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开发新的就业形式和途径。鼓励支持大学生到广大农村、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单位就业。

(二)立足创业拓宽学校的培养方向

加大学科调整的力度,实行招生计划与就业率挂钩机制,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专业设置。加大产学研合作项目的设立和引导,拓宽学生实习渠道。完善就业指导工作体系,不发达地区高校可以联合共建毕业生就业市场,达到资源共享,节约成本的目的。

(三)改变用人单位的录聘观

用人单位应该改变用人观,单位领导应积极吸纳各层次的大学毕业生,促进单位人才升级和知识升级。逐步消除社会关系的不良影响,消除“内部人”及“内部人”子女的就业优先权。

(四)确立毕业生的新择业观

毕业生要转变就业观念,树立自信。勇敢面向市场,通过多种渠道获得就业信息,赢得用人单位的信任。女大学生要跨越“卡夫丁峡谷”,同时要认清自己的不足与特长。

五、结束语

本文分别从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角度探讨了大学生就业的群体差异性,得出以下结论:人力资本越丰富,就业越好越容易;社会资本越丰富,就业越好越容易。这使得大学生的就业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对我国大学生的就业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我们应当采取适当的政策与措施,逐渐消除这些差异性。

参考文献:

[1]林荣日.教育经济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2]宋小川.入世后信息经济学在我国的应用.经济学动态.2001(11).

[3]杨世文.调整学科和人才培养结构刻不容缓.中国高等教育.2007(4).

第3篇:大学生就业会议范文

论文摘要 运用定量研究的方法,通过问卷调查、词汇测试的方式,调查了非英语专业大学新生在词汇学习时所采用的学习策略,对三大词汇学习策略以及三大策略下的学习策略的频率分别进行了统计,并对词汇学习策略与词汇测试成绩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英语词汇学习毋庸置疑非常地重要,但因学习的难度较大,一直困扰着很多外语学习者。国内外很多学者对词汇学习策略进行了深入的研究。Ellis(1994)认为,学习者使用学习策略是为了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善学者能灵活地使用学习策略。国内的一些研究探索了中国学生使用词汇策略的情况,如文秋芳(1996)等等。这些研究因研究目的、对象、方法的不同,得出的结论也不尽相同。另外,这些研究对非英语专业大学一年级新生的词汇学习策略所做的研究很少。本文将探索他们词汇学习策略使用情况,并为英语词汇教学提供一些反馈意见。

1 词汇学习策略的理论基础

认知和记忆的信息加工理论认为知识、技能的习得是遵循一定过程的。词汇习得也遵循这一过程。词汇学习策略的作用是让学习者去关注没有意识到的信息,也就是尚未习得的词汇,并帮助更有效地处理词汇信息词汇学习策略可能包括关注新信息的某一方面,分析或控制习得过程中的信息,或者在任务完成后进行评估。它影响到学习者从接触一个单词到习得的整个过程,影响到学习者选择、组织、整合、习得的方式,有助于学习者加深词汇信息的处理,对词汇学习起到促进作用。

同词汇习得一样,词汇学习策略的习得也可以看作技能的习得。在早期掌握词汇学习策略的时候需要有意识地注意,随着熟练程度的提高逐渐变成无意识的行为,转变为过程性知识。从了解到能够熟练使用要经历一系列的过程。所以,词汇学习策略的选择与使用同样受到学习者自身对学习策略的熟悉程度的限制。

基于上述,笔者进行了一次关于非英语专业大一学生词汇学习策略使用的调查。

2 研究方法和数据收集

(1)调查对象。本项研究的受试者者是109名大学一年级的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其中女生40名,男生65名。

(2)调查工具。工具有两个:一是英语词汇学习策略调查问卷;二是词汇测试卷。

词汇学习策略问卷借由O’Malley & Chamot (1990)的策略分类,并根据问卷试测进行了调整。其原始分类表中分为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以及社会/情感策略三大类,这些策略又细分为19种策略。本研究将从这三大类策略和19种细分策略进行研究。调查问卷的选项根据利克特量表的设置;词汇测试采用的是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中的词汇测试,共100道题,每题1分,总分为100分。

问卷和词汇测试共收回各109份,其中105份有效。然后采用SPSS 13进行分析,主要进行了描述性统计,计算平均数和标准差,用来调查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词汇学习策略,并对词汇测试成绩和策略使用进行了相关性分析。

3 结果和讨论 (2)词汇学习策略各个小项使用频率的平均数和标准差。本研究中显示,运用语音规则(M = 3.9295,S.D = 0.7692),重复(M = 3.8584, S.D = 0.8952),单词表(M = 3.5492, S.D = 0.9053)是非英语专业大学新生最常用的三项学习策略,而母语为英语的外国人交流(M = 1.3098, S.D = 0.5426),关键词法(M = 1.5774, S.D = 0.6735),合作(M = 2.3239, S.D = 0.7124)是最不常用的词汇学习策略。总的来说,本研究所调查学生群体策略运用的基本特点是认知策略的使用明显高于元认知策略和社会/情感策略的使用,与第一项的调查结果刚好吻合。

(3)词汇学习策略与学习成绩之间的相关性。把19种学习策略作为自变量,词汇测试成绩作为因变量,运用皮尔森相关分析法计算词汇学习策略与成绩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显示,元认知策略都与词汇测试成绩高度相关,认知策略与词汇测试成绩相关性按从强至弱排列依次是:上下文、推测、构词法、分类、复习、使用字典、运用语音规则、联想、重复、关键词法、单词表,而在社会/情感策略中,除与母语为英语的外国人交流这一分类外,其余分类都与词汇测试成绩显著或非常显著相关。

4 结语

综上所述,元认知策略与学习英语词汇成绩密切相关,而学生对于元认知策略中的自我监督、自我评估使用频率偏低,所以教师首先有必要提高学生对元认知策略的应用水平。教师与学生制定计划,包括自我评估、设定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以及采用何种方式达到自己的目标,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规划、答理和监控。

第4篇:大学生就业会议范文

关键词:微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载体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2-0005-02

“微信”等新媒介作为“微时代”的代表,正逐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甚至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日常实用工具。腾讯2015年微信用户数据报告指出,截止2015年第一季度末,微信每月活跃用户已达到5.49亿,45.40%的用户在18~25岁之间;在微信公众号用途方面,用户关注公众号主要目的是获取资讯的占41.1%,其次是方便生活和学习知识。学生,作为四大微信用户群体之一,肩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其价值取向决定着民族未来的价值取向,因此探索青年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微时代背景下的突围和发展,任重道远。

一、微信公众平台建设的必要性分析

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在面对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微信公众平台时,若未能及时甄别微信公众平台的信息,就会引发价值观危机,因此,占领微信公众平台的阵地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十分必要。

1.多元的价值观消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微信公众平台利用自身的功能实现消息推送、品牌传播、分享,同时,乐于接受新鲜事物的大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需要关注微信公众平台,获取信息、交流、消费、学习等。

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微信公众平台的信息出现信息数量庞杂、内容参差不齐、价值多元等问题,消解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元化领导的作用,其强大的交互,强调使用者与使用者之间、使用者与运营者之前的平等地位,更弱化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导性地位,导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边缘化,增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宣传的难度。

2.监管制度不完善增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复杂性。2012年8月,微信公众平台正式上线。2015年上半年以来,腾讯公司对其基础功能、文章添加音乐功能、自定义菜单功能等进行了优化升级,同时开展了赞赏功能内测、手机版公测等功能升级测试。与此同时,腾讯公司还针对微信公众平台的运营规范了《微信公众平台关于抄袭行为处罚规则的公示》、《微信公众平台关于抢红包等违规行为处罚规则的公示》等9个公告,规范运营商的行为。由此可见,公众微信平台虽然上线3年,但当前对信息的监管仍属事后监管,在信息发送后通过网络监测或用户举报才对运营商做出相关的举措。事后监管的流程使得平台的信息未能得到有效的监控,因此青年大学生在使用微信公众平台时就有可能读取违规的、虚假的信息,甚至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违背的信息,而青年大学生难以判断信息的真伪,加剧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复杂性。

二、微信公众平台建设的可行性分析

“微信”作为“微时代”的代表新媒介之一,也具有数字化凸显、交互性强、个性化、专业化、即时化等新媒介的特点。正因微信公众平台的这些特点与当前青年大学生的认识特点相吻合,因而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平台的优势,可以巩固第一课堂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效果。

1.突破时空、数量的限制。通过微信公众平台推送信息,不受时间、空间、用户数量的限制,只要关注平台,就能够接收到平台的信息,使微信公众平台区别于传统的媒体,实现信息传播时效性强,受众范围广的效果。

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能够针对社会热点事件、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难题等进行及时的分析、处理、指导、教育,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生活化。同时,受众范围极广,只要关注平台就能够及时接收到信息,而且受众通过微信随时能够进行身份的转换,由信息的接受者转化为信息的传播者,使得信息的传播范围更加广泛,有效地给第一课堂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进行补充、巩固、深化、延伸。

2.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通过微信公众平台推送信息,信息的内容丰富多彩,包括文字、音频、视频,信息的立体多维的呈现方式深受青年大学生的欢迎。同时,微信公众平台接受信息的媒介是当前青年大学生随身携带的智能手机,接受信息媒介便携性强,而且学生能够进行碎片化学习,更好地利用日常零碎的时间。

三、微信公众平台建设的策略研究

利用微信公众平台的功能,充分发挥其优势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始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与传统教育方法、网络教育形式相结合,强化教育的主导性并体现教育对象的主体性,以学生的时间作为考核评价的方向,创新教育语言并形成特有的话语体系,把微信公众平台的教育功能发挥到最大。

1.始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具有意识形态性和阶级性,是当前统治阶级传播和灌输的主流意识形态,能够赋予及巩固统治阶级合法的统治地位,让被统治阶级甘愿接受其统治。因此,在平台建设中必须突出其意识形态性和阶级性。

微信公众平台建设的目的是通过对青年大学生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使其认知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此,我们在进行平台建设的时候必须紧密地围绕我们的建设目的,紧扣教育内容,结合青年大学生的实际,无论是外观设计、信息内容、测评等行为都要始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不能偏离主题,把平台建设目标边缘化。

2.与传统教育方法、网络教育形式相结合。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其鲜明的特点区别于传统教育方法,但是并不能替代传统教育方法。传统教育方法有其不可替代的优点,虽然受时间、空间和人数的限制,但是可以对理论进行系统的讲授、详细的分析。因此,把微信公众平台作为教育的载体并不是要替代传统教育方法,而是需要与传统教育方法相结合,提高传统教育方法的实效,同时弥补平台教育的不足,使教育的效果最大化。

微信公众平台与网络既有共性,也有个性,我们需要重点考虑两者的个性,才能充分发挥两者的教育功能。相对于网络教育,微信公众平台的教育具有相对的便捷性,但是鉴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功能还在不断地优化升级,其功能非常有限,远远未能涵盖网络教育的所有功能,若是需要人为地在微信公众平台中增加个性化的功能则需要很高的技术作为支撑,需要高昂的开发费用。因此,微信公众平台与网络共同结合,既能够发挥平台的优势,也能够体现网络的强大功能,相得益彰。

3.强化教育的主导性,体现教育对象的主体性。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教育者具有主导性,处于支配地位,具有引导作用,能够帮助受教育者辨明先进的思想、认识落后的思想,并引导受教育者进行扬弃。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必须保持其主导地位,确保对社会主流思想进行引导,更利于社会思想的进步。同时,在教育环节的设计中,教育者可以通过不同的形式引起教育对象的兴趣,提高教育对象的积极性与参与度,体现受教育对象的主体性。

尽管,微信公众平台交互性强、运营商与用户地位平等的特点得到青年大学生的肯定,但是我们在进行平台建设时需要利用平台的功能,确保教育者的主导性地位,加强对平台的监控,包括信息内容、信息形式、回复用户信息、回复用户评价等,增强平台的可控性,强化平台的舆论管理。

4.以学生的实践作为考核评价的方向。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是希望通过教育让青年大学生能够认知、认同,并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自觉践行,所以单一的总结性评价并不能够有效地衡量教育的效果,需要采用形成性评价才能够得出科学的评价,关键点在于青年大学生内在态度的变化和外在行为的变化。

通过后台数据统计的信息浏览的人次数、人数、收藏数和转发数可以掌握用户的整体学习情况,通过发起投票、活动的参与情况可以掌握用户的整体态度,通过用户的留言信息、评价、参与测评可以掌握个体用户的态度与行为。通过对青年大学生内在态度的监测和外在行为的观察评价教育的效果是十分困难的,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不是技能型的教育,并不需要青年大学生具体掌握某种技能,因此,需要避免采用总结性评价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做出评价,只有形成性才能做出比较客观的评价。

5.创新教育语言,形成特有的话语体系。以微信公众平台作为载体在虚拟的网络世界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教育的语言也需要有所改变,要求我们说短话、针对性强、趣味性强。同时,我们还需要注意与青年大学生构建平等的网络关系,尊重其网络话语权,在确保教育主导性地位的前提下,我们尝试构建对话式的沟通方式,突出微信公众平台的特色,积极创造我们的微话语。

第5篇:大学生就业会议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 预警机制 援助系统

[作者简介]艾军(1968- ),男,湖北武汉人,广西财经学院党委、校长办公室副主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教育心理学。(广西 南宁 530003)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32-0089-02

一、引言

高校毕业生就业是大学生走向社会的重要环节,也是体现高等教育价值和大学生人才价值的主要形式。近几年来,我国大学毕业生的数量每年以28.23%的速度递增,大学生就业困难问题引起了政府、社会各界高度的关注。在政府的政策、社会和高校自身的指导和帮扶层面,均结合其职责出台和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同时,分析和探讨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影响因素,针对性的对策研究与探索也成为学者们涉及较为广泛的研究领域之一。

针对缓解就业困难的对策研究和探索而言,国外学者比较注重整合利用社会的力量和资源。如有学者认为美国政府就业机构应该:去中央化;弹性化,各州甚至同州各地的实施和运作方式都各不相同;强调公私资源整合;经济导向。同时,有学者认为美国就业指导体现了以下特征:高度重视性,美国高校虽不承担责任,但因为学生招生行情、公司捐款和知名度等的影响,美国高校对就业指导也责无旁贷;就业指导体系完备;内容多样性;就业指导的内容全面、形式多样、方法先进;自由灵活性,随着就业市场的需要,美国高校可以自由地增加新的学习科目和淘汰过时的科目。国内研究者在探讨解决大学生就业困难的途径和措施方面提出了很多有益的见解及其尝试。如有学者认为现行的高等教育模式和机制对大学生就业产生了负面影响;大学生就业困难应该从法律角度进行帮扶,如认为应该关注大学生就业歧视问题的法律规制和新劳动合同法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加强就业指导是解决大学生就业困难的主要途径,如加强大学生就业心理指导,提高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功能和水平,加强校企合作等;大学生就业工作应该走信息网络化的道路。综上所述,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研究和实践均对大学生就业困难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和干预,对缓解和探讨大学生就业困难的现状起到了积极的意义。

然而,就目前我国高校就业指导的现状而言,我国高校擅长群体服务,工作特点是先面后点,点面结合,主要精力侧重于指导课和招聘会。不大注重个体化和专业化,导致一些学生不能在应在的岗位上施展自己的才能。特别是对大学生就业指导的个体化服务比较滞后,又没有形成系统性,因此对大学生就业指导难形成实质性的帮助。本文针对目前大学生就业指导研究和实践的局限性,通过实践将涉及大学生就业指导和帮扶的各条途径进行了整合并使之系统化,提出了符合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特点和实际的就业预警机制与援助系统。基本思路是提前针对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影响因素和就业市场实际情况进行预警,同时有针对性地进行援助,形成个性化指导。

二、大学生就业预警机制

大学生就业预警机制主要针对毕业班的学生,对造成就业困难的自身因素和就业市场因素提前预警。大学生就业预警机制分为筛选、评估、个人档案、跟踪四个部分。

1.筛选。这一部分分三次进行。第一次筛选为第7学期,针对全体毕业班学生在学业困难、就业意向等方面进行排查、筛选,同时结合筛选情况进行共性援助。第二次筛选为第8学期初,在第一次筛选基础上,对仍存在就业困难的学生进行筛选。筛选的形式主要分两种:一是毕业生自评,主要涉及就业心理、就业信息、就业技能和学业等个人因素。二是教师和同学的他评。主要涉及身体、家庭、经济等环境因素,对筛选后的学生进行小范围、针对性的援助。第三次筛选为第8学期中期,在前两次筛选的基础上,筛选出就业极其困难的学生,并进行个性化的就业援助。

2.评估。建立就业困难学生预警机制的相关制度,根据实际制定就业困难筛选标准,针对就业困难学生的筛选和援助结果进行评估。

3.个人档案。根据筛选结果,综合各方面情况建立就业困难学生档案。主要内容涉及学生实际困难情况,当前求职进展和亟须援助、指导性意见等内容,并指导学生填写就业情况登记表。

4.跟踪。成立以毕业论文指导教师、辅导员和学生组成的工作团队,以时间为维度,根据筛选阶段的特征进行跟踪。主要涉及核实学生存在问题的改进情况及进度,及时反馈存在的问题和新的问题,并填写就业情况追踪表。具体操作是:筛选第一阶段,每四个星期跟踪反馈一次;筛选第二阶段,每两个星期跟踪反馈一次;筛选的第三个阶段,每一个星期跟踪反馈一次。

三、大学生就业援助系统

根据多年的研究和探索,在实践中我们逐步建立和完善了适合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援助系统。大学生就业援助系统的对象为在校全体学生,以年级和专业等特征纬度,结合大学生就业预警机制使大学生就业指导不仅实现就业指导的系统化全方位指导,而且能实现个性化指导。援助系统主要分为自主创业、就业指导、校企联合、就业市场开拓、校内教师资源等部分,各部分之间具有独立性,又具有互动性。

1.自主创业。该部分由大学生创业俱乐部和创业专家咨询团组成,同时制定《大学生创业俱乐部章程》,规范相关责任与活动。大学生创业俱乐部由已毕业正在从事创业和校内对自主创业感兴趣的学生组成,构建自主创业信息共享和经验交流的平台。创业专家咨询团由学校相关职能部门聘用,主要由校内和校外在大学生创业领域具有理论与实践研究和经验的专家学者和企业家组成,对大学生创业俱乐部进行指导。

2.就业指导。就业指导分就业安全指导、就业信息指导、就业咨询指导等内容。就业安全指导包括就业信息安全(真实性和合法性等)和就业个人安全防范意识教育两个方面。就业信息指导包括就业信息多渠道的收集、提炼、和追踪等内容,该项工作贯穿于毕业生就业全过程,缺一不可。就业咨询指导主要依托学校的就业指导课程对大学生进行分层指导:对大一、大二学生进行职业测评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让学生了解自身的心理特征,逐步形成科学的职业指向。同时对困难的学生进行一对一咨询,并建立跟踪和指导机制;对大三、大四学生开展就业形势、专业需求、求职技巧和法律方面等辅导和咨询。

3.校企联合。学校或学院(系)与相关企业或用人单位合作,在毕业班与非毕业班中召集对该企业或用人单位有就职意向的学生,采取自愿原则,成立实验班,对学生进行准订单式培养。不仅可以让用人单位及时找到合适人选、减少招聘成本、宣传企业文化,而且可以让学生提前了解企业的文化、管理模式和社会对人才需求内容等。

4.就业市场开拓。在学校负责就业工作的职能部门的统一安排和协调下,依据学校毕业生历年就业的主要区域,按照专业特点或用人单位需求进行科学划分,学校各学院(系)据此依据自身特色专攻特定区域就业市场。一方面需要与用人单位形成长期稳定的合作;另一方面搜集就业信息、掌握就业动态,并与其他学院(系)保持相互联系和及时沟通。

5.校内教师资源。积极拓展就业资源,挖掘和整合校内教师资源对毕业生就业进行援助。一般来讲,学校教师群体由于专业的原因,与社会上类似专业的用人单位保持着良好的关系。学校要积极整合这些资源,制定适宜的制度,调动教师群体关注毕业生就业的积极性;另外也可以依托其他主题让教师帮助就业困难学生并形成机制。如组织教师党支部将就业困难学生进行分配采取“一帮一”或“一帮多”的模式等。

四、存在的问题和相关工作的展望

1.存在的问题。通过长期的实践和探索,针对高校的大学生就业预警机制与援助系统取得了显著的实际效果,但同时也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1)由于涉及的学校相关部门较多,其权利和义务的划分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建立和完善相关制度,充分调动各部门参与的积极性,保证在同一目标下各部门协调一致是发挥大学生就业预警机制与援助系统功能需要面对的问题。(2)就业预警机制的主要功能是通过筛选,将学生就业面临的困难进行分层和分类,同时提供科学和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因此制定科学有效的评估标准,真实地评估就业预警机制的效果显得尤为重要。(3)由于缺乏专业的指导和学习,就业指导教师的整体水平较低,特别是在就业理论和技能方面的能力有待提高。同时各高校也存在从事大学生就业指导的专业教师人数不足的现实问题。(4)就高校整体工作部署而言,将大学生就业指导相关工作融入学校的教学、科研和日常管理体系是一个长期和艰巨的过程。(5)大学生就业援助系统涉及在校的全体学生,也涵盖了只涉及毕业班的就业预警机制。实践证明,就业援助系统与预警机制之间的融合和衔接尤为关键。由于各个高校实际情况不同,因此二者之间需要一个长期的磨合过程。

2.相关工作的展望。虽然基于高校的大学生就业预警机制和援助系统的研究还比较少,但是其所具备的新颖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不仅扩展了大学生就业指导形式和内容的空间,而且为大学生就业指导更好地深入大学生群体提供了新的平台,在实践中深受大学生的欢迎。大学生就业预警机制和援助系统的设计和实施从两个部分展开:在学校和学院(系)层面,首先是优化专业结构,其次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最后是加强就业服务体系;在大学生自身层面,首先是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其次是调整就业观、择业观,最后是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就高校内部而言,其今后相关工作主要是解决上述涉及的问题。

针对高校以外的层面而言,大学生就业预警机制与援助系统必须与政府举措和社会援助等进行有效地衔接。国家对大学生就业工作尤为重视,2009年初,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专题研究部署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明确要求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放在当前就业工作的首位,专门下发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2009]3号)。2009年4月2日国务院召开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进行了再动员和再部署。按照中央总体部署和要求,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科技部、总参谋部等13个部门密切协作以空前的力度制定了与国办文件配套的一系列新的政策和措施。因此,大学生就业预警机制与援助系统的实践必然是贯彻国家政府文件精神的有效举措,是深化文件要求的科学尝试。在今后的相关工作中,要充分发挥政府政策、制度的优越性,充分挖掘社会社会资源,其研究和发展方向必然向社会化、结构化、时代化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何嗣洪.中美大学生就业指导比较研究[J].新课程:教研版,2009(11).

[2]袁新国.透析国外大学生就业保障体系[J].教育与职业,2010(1).

[3]胡拥军.论大学生就业歧视问题的法律规制[J].职教与经济研究,2008(1).

[4]陈楠.劳动合同法视域的大学生就业问题探究[J].文教资料,2009(35).

[5]张翼.大学生就业难反映高等教育的尴尬[J].财经政法资讯,2007(6).

[6]余蓝.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信息化路径分析[J].现代教育技术,2010(1).

第6篇:大学生就业会议范文

关键词:艺术专业;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引导

艺术类专业面临着高投入、低回报的现状,为了改善这一现状,必须要从教育引导方面入手,通过完善教育引导的内容,更新就业创业的理念,才能帮助学生分析出目前的就业形势,帮助学生在实际的工作岗位中体现出个人的价值。

一、现阶段艺术类大学生就业创业出现的问题

(一)艺术类大学生就业创业理念不够先进

艺术类大学生经过了多年的专业学习,将学习的重点一直放在专业内容上,因此,艺术类大学生在面临毕业时,就业方向过窄,只能选择与所学专业相关的职业,又由于我国艺术院校强调个性化发展,使得艺术类学生的思想意识过于开放,过于追求个性化,使得在就业的过程中,未能与当前社会形势紧密联系,常常出现艺术类大学生就业困难的现状,不仅会极大程度的打击了艺术类大学生的就业信心,同时,也会造成艺术类专业高投入、低回报的现象出现,不利于我国艺术类专业的良好发展[1]。另外,艺术类大学生就业创业理念不够先进,认为艺术类的就业创业环境必须要在发展良好的行业和地区,学生不愿意到基层部门和乡镇地区工作,在艺术思想和就业理念上还有所欠缺,导致我国艺术类学生就业发展不均衡,抑制了艺术类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学校对于艺术类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内容不够完善

总体来看,我国艺术类大学生的人数在不断扩大,而艺术类大学生的就业率却在不断的降低,学校对于学生的就业现象不够重视,在指导艺术类大学生就业创业方面的内容不够完善,导致学生在毕业之后,踏入社会没有良好的就业意识,缺乏一定的就业空间,影响了艺术类大学生的就业发展。如今,创业已经成为了一个热点词汇,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法规用以鼓励大学生积极创业,但是,落实到具体部门时,却未能将大学生创业内容纳入到就业指导体系中,导致学生在接受就业指导服务时,内容过于陈旧,不仅无法分析当前社会的形势,同时也未能贯彻我国的就业指导方针,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艺术类大学生就业创业的积极性,使得我国艺术类大学生的就业率逐年下降,影响了我国艺术专业的良好发展[2]。

(三)艺术类大学生就业创业信心不足

艺术类大学生在选择就业的过程中,常常是被迫选择,随着人才竞争压力的逐渐增大,许多艺术类大学生为了能够获得生存发展的机会,而盲目的投入到就业浪潮中,使得自身的真才实学不能得到发挥,造成艺术类大学生在实际的就业岗位中,心理压力过大,难以体现出个人的价值。另外,尽管我国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但是艺术类大学生的专业性过强,通常在多年的学习中,只是针对于某一方面进行深造,而创业不仅需要专业的技术,同时还要求了学生必须具有较强的沟通能力、营销能力以及应变能力等,然而,目前艺术类大学生过于重视专业技术的学习,在能力培养上面有所欠缺,导致学生在就业创业的过程中,信息不足,抑制了个人的良好发展。

二、加强艺术类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引导的有效措施

(一)更新艺术类大学生就业创业理念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于人才的要求逐渐提高,尤其是在艺术类人才方面,竞争压力巨大,因此,为了提高艺术类大学生的就业率,帮助艺术类大学生在工作岗位上实现个人的价值,就必须要更新艺术类大学生就业创业理念,通过就业创业理念的更新,提高个人的行为素质,强化个人能力。可以通过多参加社会实践等方式,学校提供多渠道的实践平台,保障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与社会的融合力度有所加强,在艺术思想上不断提高学生,使得学生愿意在基层岗位上寻求艺术能力上的突破,而不被虚荣所迷惑,了解艺术的本质,促进自身的能力发展[3]。

(二)完善艺术类大学生教育服务体系的内容

只有完善了艺术类大学生教育服务体系,才能帮助艺术类大学生了解当前社会的就业形势,提升艺术类学生的能力,引导学生积极自主创业。因此,学校必须加强自身建设,加强对艺术类大学生就业情况的重视力度,通过配备专业的就业指导教师,开设内容全面的就业指导课程,帮助学生树立就业创业信心。在实际的教育服务体系的建立过程中,必须要重视学生自主创业,同时,注重锻炼学生的沟通能力、营销能力以及应变能力,促进学生能力的全面提升。

(三)加大对艺术类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支持力度

我国重视并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尤其针对于艺术类专业的特殊性,在鼓励学生就业创业时,应加大对艺术类大学生的支持,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是资金上的支持,政府及学校应当开设创业基金,鼓励学生自主创业;另一方面,技术上的支持,学生在实际的就业创业过程中,难免会遇到诸多问题,学校及相关教育机构应通过开设社会就业创业指导会议,帮助学生总结经验,开创美好的未来。

三、结语

综上所述,必须要更新艺术类大学生就业创业理念、完善教育服务体系的内容,同时加大对艺术类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支持力度,才能有效提高教育引导的作用,才能促进学生能力的全面提升。

作者:张书恒 单位:天津美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汪东升.艺术类大学生调查分析与对策研究———以成都地区艺术类大学生为例[J].思想教育研究,2010,05(01):75-79.

第7篇:大学生就业会议范文

自 2003 年大学扩招后的第一批本科学生毕业以来,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就业难的问题日益凸显。在这样的背景下,高校毕业生中出现了一个特殊的群体———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教育部在每年各类高校就业工作会议和文件中,都着重强调要高度重视就业困难群体的帮扶和援助工作。就高校而言,解决好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问题,对于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维护社会和谐稳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

为了解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现状及其成因,我们面向浙江工业大学等浙江省内 10 所高校的 1000 名大学生进行了“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问卷”。在受访的大学生中,存在就业困难的人数比例占 42. 7%。可见,就业困难群体在高校大学生群体中占有一定的比例。本文重点从就业认知和就业现状两个角度,对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现状特征进行深入调研和分析。

就业认知包括大学生对就业形势的判断及所持的就业态度,还包括大学生对理想工作地和行业的选择期待。通过问卷调查,我们看到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普遍持悲观态度,有 75. 8% 的就业困难学生认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就业困难。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非就业困难群体中超过五成的大学生认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正常。在理想工作地的选择方面,无论是就业困难群体还是非就业困难群体,都倾向于杭州和浙江省内其他县市,这与高校生源来源有一定的关系,同时也与浙江省经济活跃的态势相关。可以看出,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和非就业困难群体在理想工作地的选择方面无显著差异。在行业选择方面,无论就业困难群体还是非就业困难群体,首选的三个行业方向依次是事业单位、政府部门和国有企业。但是,就业困难群体愿意去私营企业工作的比例仅为非就业困难群体愿意去私营企业工作比例的二分之一。就业困难群体在就业观念和基层就业心态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偏差,这为改善和提高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工作提供了可能的解决思路。

就业现状真实地反映了大学生在求职准备和求职实践中的实际状况,通过比较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和非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现状差异,从中可以找出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在实际求职过程中的优势和弱势。在职业规划目标方面,高校就业困难学生普遍表现出对自己的职业规划目标不太了解,甚至完全不了解,仅有三成的就业困难学生表示了解自己的职业规划目标。非就业困难学生中有一半以上了解,甚至非常了解自己的职业规划目标。可见,对职业规划目标的了解程度影响到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现实状况,对职业规划目标的定位和了解越清晰越符合自身的状况,在求职过程中就会少走很多弯路。在求职过程中,毕业生要赢得自己的一席之地,不但要做到知己,还要做到知彼。即除了对自我职业目标的明确定位外,还要了解专业、职场状况,抓住有利时机为自己进入职场做好准备。在问卷调查中,将近一半的就业困难学生对自己的专业不太了解甚至完全不了解,就业困难群体中对职场了解甚至非常了解的人数比例是非就业困难群体中人数比例的二分之一。对专业了解和职场了解的欠缺,制约了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求职空间。

从对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现状特征分析中,我们不难发现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形成并非单因素作用的结果,也非一朝一夕,而是多种因素相互交织并长期作用的结果。我们将这诸种因素归为四类主要矛盾,以此来分析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形成的原因。就业形势的开放性与就业观念的封闭性之间的矛盾。

当前,随着经济转型的基本完成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不断深入,大学生就业形势整体保持开放性特征。劳动力市场上人才供给和人才需求基本保持平衡,影响人才流动的各种因素公开透明。即便如此,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自身对就业形势的盲目悲观、对就业地域的盲目热衷、对基层就业的盲目排斥,造成了就业观念的盲目封闭。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由于生理、心理、学业、家庭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对大学生就业形势持过分消极态度。他们不从自身找原因,而是将就业困难归因于外在就业形势等不可抗力因素,导致在就业市场上屡屡受挫。同时,狭隘的就业地域选择和行业选择观念,更加剧了就业困难群体的弱势地位,造成大学生就业市场上优势群体越强、弱势群体越弱的“马太效应”。

人才需求的时效性与人才供给的滞后性之间的矛盾。

高等教育作为根植现实、面向未来的事业,必须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和未来社会的需求培养相应的人才。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大背景下,大学生就业市场是全球经济生命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市场的需求成为人才流动的航标。

大学生就业市场是复杂的、瞬息万变的,全球经济发展中某一元素的微弱变化也将有可能造成大学生就业市场上的急剧变迁,这就是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大学生就业市场变迁的“蝴蝶效应”。在这样的时代大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办学思想和办学体制的相对滞后性,自然暴露出人才培养的诸多弊端。高校在专业及课程设置上没有能够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无法抓住人才需求的时效性特征,“因师资设专业”、“发展容易上马专业”等现象比比皆是。这种闭门造车的后果,直接导致了人才供给的相对滞后性,也是造成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形成的客观因素。

就业能力培养的弱习得性与就业能力运用的强实践性之间的矛盾。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升级和产业机构的升级,对实用型、服务型、技能型人才需求量日益增大,而大学生在知识结构、技能水平、职业素质方面与就业市场需求仍存在一定的差距,这就导致大学生在求职时普遍存在有知识、缺能力的现象,这在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中尤其突出。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普遍存在对自身职业生涯规划目标不了解,对所学专业不了解,对目标职业环境不了解的“三不了解”状况。因而,在大学阶段片面关注知识的学习而忽视自我管理能力和可迁移能力的培养。相关调查显示,用人单位最看重、而学生最缺少的是责任心、敬业精神和就业能力。用人单位最看重的实践性的就业能力,正是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所最欠缺的能力,这是导致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形成的关键因素。

求职竞争的高风险性与就业心理的低承受性之间的矛盾。通过调查,我们看到一些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缺乏对自身情况的客观分析,而难以给自己制定合理的职业目标,在求职过程中简单地以他人的择业标准来定位自己,由此产生了盲目攀比心理和依赖心理,造成有业不就的现象。还有部分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因主观上求职态度消极、求职竞争能力较弱和客观上求职时机不利等现实因素,造成求职竞争中的屡屡受挫,进而导致心理失衡和出现自卑心理。攀比心理、依赖心理、心理失衡和自卑心理,是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在求职竞争中低承受性的具体表现,显然不适应人才竞争的高风险特征,这是造成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形成的内生因素。

二。

我们通过对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现状特征和成因分析,初步掌握了该群体的系统结构。为了帮助和改善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系统状态,挖掘该群体的就业优势,创造可能的就业机遇,克服就业弱势,规避可能的就业威胁,我们提出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帮扶策略。

尽管在就业市场上,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并不占有普遍优势,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始终处于弱势地位,但我们可以通过充分挖掘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优势,为该群体的顺利就业创造一切可能的机会。从群体属性来看,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本质上仍然属于大学生群体,尽管在就业观念、就业能力方面存在一定的不适应状况,但他们普遍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容易接受新事物和新观念。与此同时,他们又具有相对独立的人格,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相对非大学生群体而言,他们总体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和知识水平。

这几个方面的优点,使得他们在劳动力市场上仍然占有一定的竞争优势。当前,国家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建立了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确立了较为完善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其最终目标是为了实现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在如此良好的就业体制和就业环境下,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只要善于把握政策的大好时机,充分发挥自身的学习能力、适应能力和文化素养等优势,将迎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就业前景。

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的严峻性主要体现为就业困难群体就业的严峻性和复杂性。作为享有人力资本优势资源的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虽然在劳动力市场竞争中拥有学历优势和政策保护优势,但是在外界赋予的优势外衣保护之下,大学生若一味地把自己禁锢在象牙塔中,只偏重知识的学习而忽视能力的习得,只注重个性的过分张扬而忽视核心竞争力的培养,只注重自我感觉的过分良好而忽视社会的现实需求,便很难为自己赢得竞争优势。高等教育大众化使得高校毕业生总量持续增加,大学生群体内部就业竞争力加大; 地域经济和城乡经济发展的失衡,导致传统产业对高校毕业生的吸收能力明显下降。在外部竞争环境的威胁面前,大学生若不注重发挥自身的优势,将直接沦为劳动力市场上的就业困难一族。这说明,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要想在就业市场上赢得自己的一席之地,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群体优势,敢于、勇于面对就业市场上的各种威胁。

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劣势,主要表现为就业观念的封闭性、就业能力的弱实践性、就业心理的低承受性。这些劣势遇到外部环境的不理想,直接导致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陷入最不利的就业境地。对此,一方面需要政府加强宏观调控和政策引导,尤其是加大对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关注和帮扶工作; 另一方面需要高校帮助毕业生认清就业形势,加大对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工作的投入力度,引导就业困难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价值观,注重就业能力的培养与社会需求的结合,适时调适大学生的不良就业心理。

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是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其在大学生就业市场上的劣势是显而易见的。对该群体的关注和帮扶,直接关系到大学生个体的健康成长,也关系到高等教育的质量和声誉,更关系到国家的稳定和发展。为此,我们除了要充分挖掘该群体的优势以外,还要善于辩证分析该群体就业过程中的劣势,规避劣势带来的求职威胁,帮助把握一切可能的就业机遇。

就业机遇的创造需要高校、政府和毕业生自身的通力合作。首先,从高校的角度来看,针对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对就业形势的盲目悲观态度,高校在对就业困难群体进行职业规划教育时,注意引导其尽早树立职业规划意识并做好相应的求职准备,以在时间上赢得就业优势。针对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对理想工作地和理想行业选择的狭隘倾向,高校进行职业规划教育的重点在于引导其职业价值观趋向现实性,帮助就业困难群体摆正自己的就业定位和心态,以在价值导向上为其赢得就业优势。针对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对所学专业和目标职场不了解的薄弱之处,高校除了加强对大学生的专业通识教育外,还要加强校内外的沟通和合作。在专业教育中融入实习实践环节,利用校企合作、暑期社会实践、模拟实训等多种形式,让大学生充分参与到职场体验中去。其次,从政府的角度来看,当前我国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开放,为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西部大开发战略、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大学生“两项计划”、大学生村官计划、大学生入伍政策、大学生创业优惠政策等的实施,为转变大学生眼高手低的就业观念,培养赴基层就业的职业价值观,起到了积极的政策导向功能,为拓宽大学生的职业目标视域创造了更强大的政策支持空间。除此之外,各地纷纷结合自身的地域特点,实施了不同类型的就业帮扶援助工程、寒门学子就业推荐和专场招聘会、就业困难群体“一卡通”措施等等,这些都为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顺利就业创造了条件。再次,从毕业生自身的角度来看,对自身的理性定位、对专业和职场的准确把握、对就业形势的正确判断、对就业心理的适时调适,以及脚踏实地的努力实践,对缓解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自身的劣势,规避就业威胁,均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主要参考文献

1. 徐礼堂: 《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帮扶策略研究》,《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2 年第 2 期。

第8篇:大学生就业会议范文

关键词:高职院校图书馆;就业指导;信息服务;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6-0-01

一、高职院校图书馆与学生就业指导的定义

就业指导就是为了帮助劳动者根据自身特点和社会职业需要,选择最能发挥自己才能的职业,全面、迅速、有效地和工作岗位结合, 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狭义的就业指导是为要求就业的劳动者传递就业信息,帮助劳动者求职与择业。广义的就业指导就是为劳动者选择职业、准备就业以及在职业中求发展、求进步提供知识、经验和技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是一项长期任务,是图书馆义不容辞的责任高职院校图书馆应充分利用自身的人才和资源优势,在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率,进而提高高职院校的竞争力,促进高职院校长期的良性发展。

二、高职院校图书馆的优势及对学生就业的影响

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是一项长期任务,是高职院校图书馆义不容辞的责任。高职院校图书馆应充分利用自身的人才和资源优势, 在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率,进而提高学校的竞争力,促进学校长期的良性发展。

毕业生所面临的结构性失业是指由于经济结构、技术水平的发展变化及劳动供求区域结构之间的不对称等原因而导致的失业。它的特点是失业与工作空位同时并存, 即一方面劳动需求无法得到充分满足, 有工作无人做, 另一方面求职者自己的技术水平、技术结构等原因而无法满足生产要求, 找不到工作。从学历层次看, 就业困难者主要集中在大专和高职毕业生、热线专业供不应求。多数新增毕业生的就业岗位层次趋于下降,薪酬、福利减少。另一方面是大学生自身的原因,如缺少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缺乏求职技能、求职心态不成熟,对职业收入不切实际的期望等等。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为毕业生提供信息服务。

三、高职院校图书馆就业导向服务的有效措施

就业信息是指通过各种媒介传递或的有关就业方面的消息和情况,包括就业政策、就业形势和人才需求的信息。就业导向的核心内容一方面指的是为大学生提供就业信息,指示获取信息的途径,使大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取所需要的就业信息;另一方面是教给大学生获取就业信息的方法和手段,使大学生具备获取就业信息的技能。

(一)开辟就业信息专题阅览室

建立就业信息专题阅览室,是高职院校图书馆就业导向服务的重要途径。专题阅览室集中图书馆所有的就业信息文献,如求职礼仪、求职心理调节、怎样写求职信、公务员考试、各行业介绍、中国企业简介等方面的图书、报刊、音像资料,分类设置专架,实行开架阅览;集中相应的先进多媒体设备,便于学生检索和上网查阅信息。专题阅览室要有专人负责,平时要注重收集非正式出版的一些择业、就业资料,如各级政府部门的有关政策文件,就业工作会议纪要、讲话及总结材料,各用人单位的用人制度及选拔毕业生的条件信息。

(二)开展就业心理导向服务

临近毕业的大学生,情绪很不稳定,充满着矛盾与冲突,从众、攀比、自负、自卑等心理障碍非常明显。如不及时纠正大学生的就业心理问题,将会对他们的生造成影响。为了帮助大学生正确面对择业、就业的现实,及时做好心理调适,排除心理障碍,可在图书馆网页上开设就业心理咨询窗口,专门由心理咨询老师在网上提供个性化的心理咨询服务。图书馆经常利用场所的优势,通过专家问询会、各种互动交流会、求职训练与模拟就业、图片书刊展览等系列活动,引导帮助大学生客观分析自己,清醒地认识自己,在择业过程中扬长避短,克服就业心理障碍,增强择业竞争意识,形成健康的积极向上的就业心态。

(三)加大参考咨询力度,开展就业指导咨询工作

高职院校图书馆应加大参考咨询工作力度, 对咨询馆员开展就业服务培训工作,使他们能尽快适应形势变化,转变角色,承担起毕业生就业信息导航员的任务。一般来说, 高职院校图书馆的参考咨询馆员具有系统的图书馆学理论知识、深厚的科学文化知识修养、丰富的工作经验和熟练的业务技能,更重要的是他们具有较强的信息分析能力, 能敏锐搜集、捕捉、接收就业信息,并作出准确的分析和评价。这种能力为毕业生的就业指导服务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在当今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另外,高职院校图书馆要利用多种服务手段, 充分发挥参考咨询部的参考咨询、中介纽带作用,为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服务。

(四)举办就业讲座,提升求职效率

图书馆要联合就业指导中心,请高校分管毕业分配的专家学者、人才交流中心的领导和著名的企业家,到图书馆举办大学生就业讲座和专题报告,如“网络环境下如何搜集和利用信息”、“大学生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技巧”等,这无疑是为大学生就业服务的主要目标。图书馆员要引导大学生主动参与就业讲座,把静态文献信息与社会动态信息相结合,更直观地了解就业现状和人才需求,为大学生就业提供多样化的信息服务,以提升大学生的求职效率。

总而言之,图书馆为大学生就业服务的过程,是培养大学生树立就业信息意识、确立择业竟争意识,端正择业就业思想的过程,也是网络环境下,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特色服务。只有图书馆领导重视,全体 图书馆员协作,就业服务团队拼搏,才能开创大学生就业服务工作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卢国盛,杨晓玲.高校图书馆就业指导服务的现状与建议[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0,22(11).

第9篇:大学生就业会议范文

一、新媒体的概念与特征

编者认为,不同于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新媒体是指通过网络技术与数字技术,借助互联网与卫星等渠道,为用户提供快捷方便的信息服务。伴随信息化、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新媒体与人们的工作生活日益紧密,越来越多的人通过电脑与手机等终端进行网络的沟通与交流,这为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也使高校教学育人工作面临极大的挑战,更是当前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课题。

从早期的寻呼机、无线广播、有声电视,到现在的互联网、数字电视、手机电视、微信等,仅仅二三十年间,我国新媒体的形式种类繁多,不断朝多样化方向发展。新媒体的影响力也日益增强。由于日常办公与休闲娱乐的需要,人们在新媒体上花的时间逐渐变多,对新媒体的依赖性也越来越大。该书指出,新媒体符合信息化时代的发展趋势,并已经与人们的生活、工作、休闲等联系日益紧密。而且,新媒体的信息容量非常大,信息传递速度十分迅速,人们获取、传递、分享信息的途径十分便捷。

二、我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存在的问题

事实上,我国大学生就业指导方面的工作起步较晚,一直致力于汲取英美等国的优秀经验,并结合我国大学生就业的实际现状,研究和探索符合我国大学生就业指导的相关理论、方法与模式,一定程度上完善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体系。不过在实际的操作中,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还存在如下问题:首先,缺乏专业的就业指导团队。如今,大学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但是高校就业指导队伍的建设却十分滞后,并不符合当前就业形势需求,尤其是缺乏专业化、高素质的专职人员队伍。一般来说,就业指导工作主要是由院系就业辅导员和就业管理部门共同协助完成,并没有专职的就业指导人员。举例来说,辅导员和学校管理部门事务性工作较多,对就业指导工作的认识并不深刻,难以提供最新、最全的就业资讯,更难以为学生提高就业能力提供有效的咨询意见。其次,“季节性课程”影响学生发展。在书中,作者介绍我国的就业指导工作大部分属于教学某个学期或某个学年的最终环节,即所谓的“季节性课程”。尽管这种季节性课程符合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大环境,发挥了一定的就业指导作用,但是并不能深刻全面地帮助大学生认识自我,反而是这种滞后性的就业课程影响了大学生的不断进步,无法提前认识和了解个人就业规划的发展前景。再次,就业指导渠道十分单一。该书指出,我国缺乏系统化的高校就业指导工作,许多就业内容多为单纯的信息与政策宣传,或者是提供集中的招聘会、就业协议办理等工作,并没有结合不同层次、不同年级的学生提供指导性的就业帮助。尽管部分高校开设了就业指导课程,不过只是照本宣科地解释就业内容,并未将其当作一门学科进行深刻地分析。事实上,英美日等国就业指导渠道十分完善,不仅会针对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就业指导内容,而且还有系统化的就业后期服务,能帮助学生找到一份好工作,而不是一份普通的工作。此外,对于就业有困难的学生,高校还会提供定制化的就业服务,及时提供就业机会。最后,绝大部分高校的就业指导观念非常陈旧,认为只要能找到一份工作即可,没有意识到学生成才的重要性,也无法为学生的就业出谋划策,只是停留在表面上的应付而已。

三、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

目前,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并不只是依靠课本,越来越多地通过手机、互联网等新媒体来拓宽自身的知识视野。并且,这些新媒体工具的传播速度很快,逐渐变成高校就业工作的主要技术支持,创新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模式,从而更便捷地帮助大学生就业。

该书指出,新媒体实现了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摆脱了一对多的传统传播模式,能够迅速快捷地传递信息,提高信息的交互性。并且,在新媒体环境下,信息渠道增多,信息来源较广,信息更加便捷,不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传播速度非常迅速。不过,对于不够成熟的大学生来说,当看到大学生的负面就业信息时,很容易滋生消极情绪,从而影响高校就业工作推进的质量。所以,就业信息多元化一定程度上也会造成大学生迷失拼搏的动力。

四、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辩证分析

(1)新媒体环境对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积极影响。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为大学生就业提供了更加方便的工作平台。所以,越来越多的高校认识到了新媒体的重要性,将其融入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通过QQ群、微博、微信、贴吧等社交媒体,及时更新与高校就业信息与就业指导知识,希望能获得大学生的关注。同时,新媒体丰富了大学生就业工作平台。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能通过网络会议、图片、网络讲坛等方式,拉近和大学生之间的距离,摆脱严肃的教条环境,为大学生的就业提供丰富多样的传播渠道与传播内容。

(2)新媒体环境对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消极影响。虽然新媒体创新了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但是增加了就业推进的困y。孙丽园认为,新媒体的“海量信息”消解了传统社会秩序和价值观,容易造成大学生缺少判断能力,受到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不良思想等冲击,直接影响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使公共空间、公共秩序、公共精神、公共关系的维护被人遗忘。

五、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创新对策

由于全球经济接连面临“寒流”,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由来已久,大学生就业难的趋势愈加明显。如何帮助大学生找到称心如意的工作,这是当前学生、家长、高校、教育部门等关注的焦点。所以,为了应对就业危机,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应该采取如下创新对策:

(1)借助手机媒体技术,打造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新平台。在文字交流方面,短信息变成人们沟通交流的主要工具之一。高校可以打造短信咨询平台,通过短信来提供丰富多样的就业咨询服务,尤其是就业手续、招聘信息、用人单位信息等方面的内容。同时,毕业生还能把关注的问题以短信的方式发送到平台上,相关人员应该立即进行解答,并设置为“常见问题解答”提供基础性的热门咨询服务。此外,还可以构建手机就业指导网站,学生只要在手机上登录账号,就能直接浏览最新的就业指导菜单,选择性地获取所需的就业信息。

(2)打造优质的就业指导师资队伍,完善新媒体课程修订工作。高校必须结合新媒体的优势,打造专业资深的就业指导工作师资队伍,并及时地根据就业形势的变化制订科学合理的新媒体就业指导实施方案。同时,还应该结合学生对新媒体利用的现状,倾听学生的就业困惑,以便有针对性地制定新媒体就业指导手册,帮助学生提高就业资本。

(3)利用校园网,将校园招聘会和网络招聘会有效结合。就业工作的开展,需要从校园就业氛围入手,多角度全方位地进行校园招聘会与网络招聘会的结合,提高招聘会的质量与数量,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专业大学生的就业需求。还可以通过校园网,采取图片、文字、音乐等多种元素的呈现方式,及时更新用人单位的信息,吸引学生及时关注,有的放矢地投入到校园招聘会中。

(4)打造与完善高校就业部门的信息平台建设。高校应该借助新媒体的优势,打造与完善高校就业部门的信息平台建设,将学校就业官方用户植入到微信、微博、论坛等平台,定期定时做好宣传服务。同时,还可以在微博平台与招聘企业进行互动,鼓励和支持学生共同参与,把招聘内容、招聘信息与招聘活动有效地联系起来,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此外,还可打造和完善微信平台,通过形象生动的文字与图片,积极宣传和推广国家的最新就业政策、就业新闻、就业技巧,帮助大学生了解最新就业形势,增强就业能力。

(5)构建职业资源数据库,打造新媒体办公系统。对于就业指导工作来说,传统就业指导模式并不符合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就业需求,所以高校需要根据大学生的特征,研究与开发符合高校实际需求的就业办公系统,并且,构建职业资源数据库,方便大学生从中查询自身专业的典型职业企业与职业类型,从而提高他们在职业教育方面的能力,进而增强他们的就业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