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农村文化传承范文

农村文化传承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农村文化传承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农村文化传承

第1篇:农村文化传承范文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农村区域 传承与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我国来说是一笔十分珍贵的财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宝贵工作其对于我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流传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大量的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孕育了深厚的中华文化,对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与保护进行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宣传,提高农民保护意识

就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工作现状来看,其在农村的宣传工作远远不够。很大部分的农民仍然不知道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什么。只有在农村大力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何物,才能够让农民朋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亲切感,从而产生对属于自己文化的自豪感,从而真正的主动积极的投入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农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工作决不能简单的由文件替代,而是应该选择合适的项目在农村举行简单隆重的仪式,扩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响力,带给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更大的自豪感与自信心,增强农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吸引更多的农民朋友共同参与到保护工作中。另外,还可以通过电视媒体、网络平台等现代化的宣传途径来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与保护工作,让农村基层干部与农民群众深入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义与重要性。同时,深入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工作,整合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与数据,开展研究编撰工作,为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与保护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继承,进入农民日常生活

非物质文化遗产要真正的传承下去就应该实现其活态,即为让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常态的形式存在于人们日常生活中,只有这样才能够赋予非物质文化遗产源源不断的生命力。因此,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活态保护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针对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情况来看,农村规模较小、单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要真正做到合理开发、活态传承,同时有力的借助政府、社会团体等多元化平台,扩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响力。例如,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戏曲等艺术形式都与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在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与保护工作中可以通过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戏曲等途径,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深入到农民群众的生活当中,进而逐渐实现良性循环的发展。

3.融合非物质文化遗产于教育,深入农村学校教学

青少年是传承我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同时也是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础理论。从长远的发展角度来看,假如青少年对传统文化丧失了兴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也将无济于事。因此,在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工作中,农村中小学要承担着传承我国传统文化的伟大使命。课堂教学是农村教育最为基础的形式,因此在课堂教学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方面,学校与教师应该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与保护的需求,对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进行适当的调整。例如,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素材,对学生开展传统文化教学,或者结合民族与当地区域特点对教材中的相关内容进行拓展延伸,从而全面增强农村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增强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在拓展教学形式多元化方面,学校可以组织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让学生能够在参与活动中接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例如,学校可以邀请当地有影响力的民间艺人和专家进入校园,走进课堂;可以带领学生们走出校门,参观博物馆、文化古迹等来了解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与保护的状况。

第2篇:农村文化传承范文

作为承载人类社会文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丰富的形式和风格,对世界文明的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历史价值和社会意义。随着现在“申遗热”的兴起,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方面的研究已经成为了国内外众多学者的重要研究内容,也成为了很多政府部门重点建设规划的对象。我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农业国家,在广大农村地区积淀有大量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因此,适应我国农村地区历史文化特点和发展建设现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创新特别值得我们重视,尤其是在十六届五中全会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战略部署之后,如何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与新农村建设发展结合,让分布广大、数量众多的农村居民不仅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持有者,还能够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重要保护力量,成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有效保护和持续传承的关键所在。

新农村建设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开发的重要作用

长期以来,中国一直都是一个以农业社会为主要社会形体的国家,在广大的农村地区积淀保存着数量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各种民间美术、民间戏剧、民间舞蹈、民间杂技、民间手工艺等各种传统技艺。在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不但包含着中华民族丰富的传统文化形式、审美趣味、艺术风格,还可以看到千百年来根植于民族文化基因中的中华民族特有的生产生活方式、文化传统、心理情感和精神信仰,并由此衍生出浓厚的民族归属感和认同感。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最具有精神凝聚力的民族文化资源可以承担建设和谐农村文化的重要资源。

一方面,非物质文化遗产根植、生长于农村地区,以其悠久的历史文化传承和丰富的审美情趣特色与其所在地的民众生活紧密联系并代代传承,这也形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文化个性。新农村建设的发展过程中,保护和发展这种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文化个性,可以有效地避免在建设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千村一面”式的地域之间差异性的建设模糊。

另一方面,文化和经济是不可分割,但可以互相转换的。在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过程中,文化已经成为了重要的生产资料和生产资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物质属性使其能够被商品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形态属性使其成为具有多元性的文化资源,通过整合多方市场资源,把这两个属性结合在保持其核心要素的基础上进行合理且适度的商业开发,对促进人们的消费,增加经济价值收入,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实现农村建设产业结构的调整可以起到积极的作用,也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空间得到拓展,使其价值得到更大程度的发挥。

新农村建设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开发的有效方式

首先,政府要有意识地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纳入到新农村建设的规划进程中,对广大农村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和保护现状进行真实地调查分析并对其制定有针对性的、科学可行的保护方案,并在实施的过程中把握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新农村建设发展之间的协调关系。还要面向广大农民做好广泛的宣传工作,充分调动他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和主动进行保护的积极性。农民作为农村的主体,是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最直接的享用者,在千百年地享用过程中,他们对他们所身处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充满感情。但是,面对五光十色的现代生活中物质利益的驱使,他们又希望能够既改变自己的现实生活,又使传统文化能够传承发展。因此,在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的工程中,加强教育宣传工作,使广大农民认识、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自身的利益可以存在相互助益的关系,通过政府、民间组织的积极推动引导,让村民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真正的受益者,以此提升他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主动保护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其次,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做合理的开发利用,将其推向市场成为文化品牌,以生产性保护的形式使其焕发生命活力、拓展生存空间,并以此形成有文化创造力的良性循环。随着消费社会的对精神体验设计的需求,文化创意产业在全球的蓬勃兴起。如今,世界经济处于一个以知识经济作为核心的全新时代,文化创意产业所产生的价值不仅仅只是一个具有鼓动性的理念,而是真实地推动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直接推动了经济发展。因此,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文化资源投入到文化创意产业中,进行适度地市场化运作和产业化开发,产生实际的经济价值,使得文化保护和经济建设产生良性的互助互赢,不但能够拓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和发展空间,还能够直接促进、活跃农村的经济发展和文化建设,甚至还起到了加强农村社区民众生活的向心力,强化其彼此之间文化传统、伦理道德的认同感等作用。

第3篇:农村文化传承范文

农村文化,主要是村落文化,民间文化。新农村文化建设重点应该放在村落文化建设上。村落在民间文化创造和传承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中国至今还是一个农业国家,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农村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直接关系到国家现代化的前景。很难设想在农村文化十分落后的国家,会实现全社会的现代化。

村落文化是一种综合性的文化,它和农民的生活息息相关。自村落产生的时候起,这种文化就开始形成、延续和发展。没有文化的村落是不存在的。村落无论大小,都有自己传承的历史,如村落的选址和民居建造、农事耕作和生产习俗、家庭结构和家族习俗、岁时节令和节日习俗、人生仪礼和婚丧嫁娶、祖先崇拜和信仰习俗、传统礼仪和道德观念等,一年四季,年复一年,民间文化事象都在村落社会一一展现。特别是一些古镇、古村落,更是集中表现了村落文化的精华,体现出农民的智慧和创造。

在农村文化建设中,对村落民众所创造的历史文化,民间传承,要充分地加以尊重,要牢固确立民间文化在新农村文化中的核心地位,不能抛弃传统另起炉灶。具体到未来新农村建设,要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文化建设也是如此。

第4篇:农村文化传承范文

关键词: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对策;机制建设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传统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是紧密相连的,正因为如此,目前我国保留非物质文化遗产较多的地方,多为农村或是偏远地区,体现了广大劳动人民的不断创作、积累与延伸发展,是人类社会极为珍贵的资产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重要的文化遗产形态。它以传承人为核心和载体,通过口传心授的方式,与时俱进的传承变异,实现延续民族文化基因,丰富民族文化内容的功能。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现状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农民进城务工引发的人口大流动、公共文化服务的缺失、承载着丰富的民间口头文字和掌握民间艺术技艺的艺人日益减少乃至死亡,使民众特别是青少年接受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机会越来越少,使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大面积地面临着被遗忘、遭损坏以及消失的严重威胁,特别是千百年来流传在民间的口头传说故事、典故等,如果不加一挖掘保护,将会随着时代的变迁逐渐消失。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对策

(一)提高村民保护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

虽然农村是大多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根源和来源地,可我国在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中,宣传力度不够大,对文化遗产的认识不高。当地村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相当薄弱,很多口头传说和表述、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礼仪、节庆、传统的手工艺技能正逐渐被遗忘。因此,要以政府为主导,加大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工作,让广大民众和村民意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将民众与当地文化紧密联系起来。因为广大农民是农村文化遗产的创造者和传承者,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所有者。新农村建设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最大的和最终的力量来自广大的农民,只有动员广大农民积极参与,才能真正取得成效,只有农民的觉醒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最有力保障。因此,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既要坚持以政府为主导,明确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重要职责,更要提高村民保护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使村民真正成为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主要力量。在政府方面,要明确地方各部门和人员的责任,制定相应的保护方案,并进行相应的绩效考核。

(二)加大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力度,营造保护氛围

当前要以政府为主导,加大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工作,让广大民众意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将民众与当地文化紧密联系起来。政府要明确地方各部门和人员的责任,并进行相应的绩效考核。各级政府可以利用举办各类民俗、民族节日庆典及民间艺术表演团体活动带动宣传。依托节日活动,采取多形式、多渠道、广泛性的开展活动,来继承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如进行舞龙舞狮比赛、元宵节会展、书法比赛、歌唱比赛、民间舞蹈比赛等;举办各种类型的文化研讨会、推广会及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展示活动。通过一系列的展演活动,弘扬优秀的民间艺术,鼓励民间艺术家的创作热情。此外,为了普及民间艺术,我们可以利用电视、报纸、网络等平台传播多彩的民族文化。以发掘、收集、整理、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为重点推出一批富有地方特色、民族特色的专题节目、音像资料带、音乐、广播戏、电视文艺晚会以及电影故事片、传说故事汇编书籍、音像文艺带等。做到关注大文化热点的同时,兼顾社会大事,把传统文化不断地弘扬。

(三)加强机制建设,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体系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体系建立前,要首先建立经费管理机制及相关的激励机制。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管理经费有限,应根据历史、文化价值,认定其中具有重要历史、文化价值的或濒临消亡的“非遗”作为重点传承对象,根据具体开发项目进行投资。通过财政拨款、海外华侨及个人多方筹款、鼓励社会捐赠等形式,扶持以“非遗”为创作对象的艺术团体,鼓励它们进行以本地区民俗特色、地方历史故事等为内容的创作、演出;给予民间艺人以适当的资助,鼓励其带徒弟传承技艺;鼓励民间艺术爱好者们成立自己的协会、研究机构、网络等;鼓励对“非遗”给予相应的税收优惠;对于国家认为需要保密的民间绝技的传承方式、范围均予以限制。

在保护工作中,对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生态保护较完整的区域,除有计划地进行动态的整体性保护外,对确属濒危的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生态区,应尽快建立保护名录,出台保护政策,落实保护措施,抓紧进行抢救。要进一步完善名录体系评审标准,严格评审工作,逐步建立各级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对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在制定科学保护计划的同时,要明确有关保护的责任主体;对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代表人,要有计划地提供资助,鼓励支持其开展传习活动,确保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发展。

在认真摸清家底和分类制定保护规划的基础上,不断健全保护管理制度。凡涉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建设项目,在项目建设前报文化行政部门审批,依法保护后再行实施。在保护工作中,切实做好调查研究,改进完善保护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要大力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管理所需的各类专门人才,努力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水平。同时,新农村建设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要不断开拓新的思路与方法,将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对象进行深入研究,提炼其精华,传承其有价值的文化因子,使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充满生机和活力。

(四)开拓市场,将文化发展与经济发展相结合以加快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

民族文化作为一种活的资源,我们应充分地继承和发展并加以有效利用。为使文化与经济能相互带动发展,可以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网站;组织民俗及民间艺术表演队到国内外演出及大型民间工艺及民俗展览;制作出版民俗光碟片在海内外发行;建立各种层次的民俗博物馆和以村寨为单位的民俗及民间工艺传习点;出版推出有关“非遗”保护和利用等丛书,作为“非遗”研究的成果积累。在与经济的共同发展中,要注意以追求精神文化的内涵为主,让民俗专家参与策划指导,提高文化品位,来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

三、结语

在农村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要大力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宣传活动,提高农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重要性的认识,唤醒农民的文化自觉和自豪感;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纳入新农村文化建设,通过新农村文化建设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传播和发展;加强经费管理机制和激励机制,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体系,不断健全保护管理制度。开拓市场,将文化发展与经济发展相结合以加快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

第5篇:农村文化传承范文

传统的农村乡土文化在我国历史悠久,但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飞速发展,农村乡土文化逐渐被外来的文化所取代,那些源远流长的优良传统也渐渐被摒弃。当前,我国提出了要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伴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而兴起的农村乡土文化发掘工作则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乡土文化主要是指存在于一定地域和环境中的,在一定时间和一定族群内以维系乡村、宗教、社区生产生活秩序和国家基层稳定为目的的,以传统道德为主要内容,将物质遗产与精神文化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一种综合性文化。比较典型的农村乡土文化有民俗风情、村落建筑风貌、民俗饮食文化、竞技游艺等,这些都与当下的城市文化明显不同,充分表现出我国几千年农业文明的成果,并呈现出独具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艺术魅力。农村乡土文化发展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具体表现为:第一、农村乡土文化可以丰富新农村建设的文化内涵。乡土文化有着较为深厚的历史传统和群众基础,如果对乡土文化进行有效的开发和保护,并将现代社会中的一些元素融入其中,就可以使更多的人尤其是年轻人接受乡土文化。这样,既可以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还可以使农村形成和谐的生活氛围。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由于传统乡土文化的缺失以及外来多元文化的影响,很多农民在农闲之余只能靠赌博等方式来打发时间,没有形成一种良好的生活方式。而农村乡土文化建设可以向农村传递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并通过多样化的艺术形式满足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第二、农村乡土文化可以推动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发展。农村乡土文化除了具有文化价值以外,还有着极为重要的经济价值,可以成为推动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动力。因此,在新农村建设中应充分发挥农村乡土文化的经济功能。农村乡土文化来源于原生态的农村生活实践,体现着我国独具特色的农村生活面貌。如果可以将代表农村乡土文化的特色产品、古镇建筑风貌、特色生活体验等加以产业化开发,会推动整个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这样,农村既可以通过为农村乡土文化的开发开展各项工作,进而为家庭带来更多的经济收益,又有利于我国农村乡土文化的开发和传承。

二、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乡土文化发展对策

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乡土文化发展既要继承和保留乡土文化中的传统和精华,又要结合现代社会实践进行创新。具体对策如下:

(一)对农民进行引导,使其成为农村乡土文化传承的主要力量

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就是农民,他们既是农村乡土文化的创造者也是传承者,因此农村乡土文化的发展必须依靠农民才能有深厚的群众根基。农村乡土文化体现在农村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对农民也需要从生活的点滴入手,逐步培养农民的文化内涵,从内到外接受农村乡土文化的核心精神。但是,从目前农村文化的发展现状来看,只有少数农民对农村乡土文化感兴趣,愿意接受和学习这些文化,大部分农民仍然是一种观望心态。这就需要政府在推动农村乡土文化发展和传承过程中对广大农民积极引导,建立农村乡土文化传承专项基金,构建农村乡土文化宣传平台,加强对农民的文化素质和艺术修养的培养和熏陶。同时,充分发挥农民自身的创作能力,鼓励农民将新农村建设中涌现出的新事物与民间传统文化相结合,创作出更加贴近农民和农村生活的艺术作品。

(二)推动农村乡土文化的产业化发展

第6篇:农村文化传承范文

1.1河北民间艺术的审美特征

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工艺美术与戏曲巧妙融合,是宝贵的民间艺术奇葩;吴桥杂技,以其道具乡土化、演员专业化著称,不但在乡野地方广受欢迎,而且在世界艺苑中也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磁州窑瓷器:器型和纹饰为民间所喜闻乐见,且集诗、书、画于一体,体现了民间工艺强大的生命力和创造力,由于其历史悠久,且不断出新,成了我国古代北方民窑最高水平的典范。可以说,以上这些河北民间艺术不仅独具艺术魅力,而且也有着深沉的文化内涵。

1.2河北民间艺术的文化内涵

首先,是对悠久乡土文化生活的巧妙记录。无论是武强年画、蔚县剪纸还是唐山皮影等等,其题材大多以当地古老的文化民间、人们的农耕生活为主,并注重反映重大时代变革,曾经的无论是婚丧嫁娶还是民间节日的庆祝都历历在目。其次是对执着真善美精神的诗意追求。造型精美技艺精湛的磁州窑瓷器,美轮美奂的民间剪纸,生动传神的唐山皮影等等都以其丰富的内蕴歌颂着真善美,鞭挞着假恶丑,它们既是燕赵文化鲜活的物态存在,也是燕赵儿女执意真善美精神的诗意追求。再次也是浓郁地域气质的深沉散发。不管是以粗犷、豪放、潇洒风格著称的磁州窑,还是以旺盛、磅礴、鲜活取胜的唐山皮影,燕赵艺术更多是一种家国大义与慷慨悲歌的气度,将燕赵人自信达观的地域性格尽收眼底。

2民间艺术传承在河北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重要性

首先,民间艺术是历史文明传承的诗意手段。民间艺术涉及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的各个方面,是文化的载体、文明的结果。她以它自身传统而独特的方式集聚在农村,民间艺术不仅表现了一种当代风俗,一种生活信仰,更是传承中国历史文明的一种诗意手段。其次,民间艺术是和谐社会构建的文化底蕴。民间艺术是人们乡土情感、亲和力的一种统一形式,凝聚着乡土人的精神,可以说地方民间艺术就是中国政治文化稳定的剂,是凝聚社会的黏合剂。再次,民间艺术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财富。民间艺术是河北省旅游资源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民间艺术以她淳朴的乡间民风吸引了更多的各地客商前来投资兴业,这也推动了新农村建设的步伐。但是,现在不少的民间艺术日渐式微,甚至有的已经消亡。所以做好民间艺术等优秀文化传统的传承与发展已是刻不容缓。以下就河北民间艺术的传承提出一些拙见:

3河北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民间艺术的传承与保护

依据得以传承的和日渐式微的民间艺术,笔者认为应该从艺术主体到艺术客体再到艺术受体三方面,也即从艺术生产到艺术消费各阶段进行思索,具体如下:

3.1传承人的传承和创新

传承人的传承和创新,即是对艺术主体的队伍进行建设。首先要让真正的民间艺人载入史册。那些叫得响,打得出的民间艺人,应该被历史和后人铭记。其次要让民间艺人家族扩大化。打破曾经的只授家人不授外人、只许男人演出不许女性上台等等传统习俗,另外可设立民间课堂,吸引多方人士,尤其可以将青少年引入民间文艺的殿堂,以便后继有人。再次要让优秀传承人有所奖励,还要扶持和帮助民间艺术团队。建立民间艺术传承、保护、研究的骨干队伍,从而促进各种民间艺术的传承与研究。

3.2技艺的传承与创新

技艺的传承与创新,即是对艺术客体的技艺建设。首先要加大还原河北民艺的力度。我们要原汁原味地将艺术形态、工艺、材料等保留起来,还原出来,供学者、后人观摩、研究,对濒临失传、又具有重要价值的民间艺术,要采取重点扶持政策,同时组织人员进行记录、整理,尽快用录像、录音、文字、照片等方式,把民间艺术的资料留存下来。其次要打造河北民艺经典品牌。这样才可以拥有很强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带来更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再次,要创新民间艺术新面孔。保持民间艺术旺盛的生命力,必须创新形式,使古老的民间艺术以崭新的丰姿出现在人民群众面前,绽放河北民艺之风。

3.3传播中的传承和创新

传播中的传承和创新,即是对艺术受体的观念建设。首先要创新民间艺术传承保护机制。政府应加强加大财政投入,设立民间传统文化保护专项资金;积极开拓多种筹资渠道,为民间艺术资源建设提供组织保障;并进一步提高广大民众对抢救和保护民间艺术的认识,树立全民保护民间艺术的意识,增强全民保护民间文化的自觉性。其次要创新民间艺术传承的传播理念。走出传统言传身教式的行业传播圈子,借助媒介的力量进行传播。例如,广告传播、报纸、杂志,还可以扩大传播的方向,搭建展示平台。如旅游活动、比赛活动等以礼品藏品等形式进行传播交流。

4结语

第7篇:农村文化传承范文

关键词:农村中学;开发;校本课程;文化选择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21-0015-02

教育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特别是学校教育可以将知识、信仰、态度、价值观及风俗习惯等传统文化传承下去,以实现文化的创新和发展;同时学校教育的核心是课程, 课程体现教育对文化的选择,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当前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行的三级课程管理模式,即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以适应不同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和文化发展的需要。各个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可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特点的课程。可见,校本课程已经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课程类型,需要中小学学校的重视与投入。校本课程又称“以学校为本位的课程”,是由实施课程的学校自己决策、自己设计的课程。因此,学校的校本课程需要对主流文化及当地特色文化等各类文化进行取舍,选择适合本校课程发展的文化,进而形成学校独特的课程文化。

一、农村中学教育现状与校本课程的开发必要性

我国城乡教育差距显著,一方面表现在国家对教育的投入主要用于城市地区,教育部门在办学条件、教育经费、师资配备等资源配置上,实行城乡不同标准;另一方面学校教育一直秉持服务于主文化的宗旨,学校教育的课程取向是以城市现代化为中心的价值取向,表现为教材和上课所使用的语言来自主流文化的城市话语,很少包含反映农村文化的内容,导致农村文化被边缘化,使农村教育在服务现代化教育目的导向下,沿着城市教育发展的方向,脱离农村现实生活。正是这种城乡教育的不均衡发展,使得在同一地域农村学校的学生平均发展水平落后于该地区城市学生。在这一现实面前,农村的中学应该如何发展才能缩小农村学生与城市学生之间的距离?发展农村中学的校本课程,选择传承农村地方文化,形成农村学校的独特的校本课程文化,是发展农村教育的有力举措,能够有效缩小城乡教育的差距。

二、农村中学的校本课程的文化选择

课程是传承文化的工具,是文化的载体;课程的开发通常是从人类已有的文化选取部分知识来作为课程的内容。开发并发展校本课程的文化强调课程本身的文化特性,理想的校本课程不但要传承已有的文化成果,而且要经历校本化的改造,体现学校自己的校园文化、承载学校的文化传统、彰显学校的特色风格。因此农村中学的校本课程的独特文化形成要对已有的文化进行选择,经历“校本化”过程,体现农村中学的校本课程的特色风格,充分发挥校本课程实践对学校文化的积极作用,最终达到满足学生的兴趣需要、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目标。

1.选择体现当地农村特色的文化。在同一地域的学校教育中,农村学生与城市学生接受相同的国家、地方课程教育,而这些国家、地方课程的文化采取城市的主文化为取向,由于城市文化与农村文化存在较大差异,而农村学生在入学前接受的农村文化为主的家庭社会教育,因此在进入学校学习后,往往比城市学生较难适应学校教育开设的国家、地方课程。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本位、以本校学生为主体的课程开发形式,为了照顾学校及学生的差异、满足学生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彰显学校的办学特色而开发的一种课程类型,是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有效补充。

2.回归生活文化。生活世界最先由德国现象学家胡塞尔提出,其初衷是对抗以事实与意义截然分开为特征的实证主义科学世界观,理性构成了科学主义的根本特征。由于生活世界对于人的生长、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生活世界是课程发生的场所,也是课程意义生成的场所。新课程改革提倡课程即经验,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建议教师进行体验生成式教学。农村中学的校本课程选择生活文化,即课程生活化、生活课程化也就是生活即课程、社会即课程。生活即课程,意味着学生结合已有的生活经验,体验、感受及关注生活,培养学生关爱生活中的人和事,并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社会和家庭充满责任感;社会即课程,意味着课程直接面向社会,与生活融为一体,既使课程与学生生活和现实社会实际之间保持密切的联系,又使实践和生活促进学生的个人发展。

3.多元共生的文化选择。现代文化的发展呈现出开放性、民主化、多样性的特征。当前,我国社会呈现出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本土文化与外域文化并存的文化多元现象。尤其是农村社会,农村当地文化受到来自城市主流文化的冲击,使得其对当地文化的发展与继承不力,农村社会包括学生面临前所未有的困惑。在此背景下,作为学校文化建设重要方面的课程文化,也必须积极面对多元文化给学校教育带来的严峻挑战。

发展农村中学的校本课程,通过选择传承当地农村的特色文化、回归农村生活文化、多元共生的文化,经历“校本化”的改造,体现学校独特的校园文化、承载学校的历史传统、彰显学校的特色风格,形成农村学校的独特的校本课程文化。好的积极的学校文化作为校本课程发展的目标,充分发挥校本课程实践对学校文化的积极作用,最终达到满足学生的兴趣需要、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推动学校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储朝晖.全球化视野中的中国乡村教育边缘化问题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2,(5).

[2]郭连峰.地方文化与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及策略探讨[J].教学与管理,2011,(5).

[3]何善平,郝文武.去农化与向农化:现代化进程中的农村教育价值困境[J].集美大学学报,2005,(4).

[4]靳玉乐.校本课程的实施:经验、问题与对策[J].教学研究,2001,(9).

[5]靳玉乐.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与创新[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6]李宝庆.校本课程开发的文化使命[J].天中学刊,2008,(4).

[7]陆学艺.走出“城乡分治,一国两策”的困境[J].读书,2000,(5).

[8]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9]孙曙,范蔚.论校本课程发展的文化取向[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0,(4).

第8篇:农村文化传承范文

1.提升产业融合的责任意识以实现农村文化产业的大发展

发展经济是各地政府的职责之所在系,也是本区域之中所有人应负的责任,因此,政府和本区域之中所有人均应树立高度的责任感,全力积极维护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进而推动文化上的传承。这样一来,发展农村文化产业,实现本地文化的保护以及传承,这是各级政府所应承担的重要责任之一。对于诸多农村地区来说,其区域之内特色文化产业往往积淀相当深厚,文化产业传承的任务极为艰巨。要相积极传承特色化文化,不仅要注重于保护,而且还应当对特色文化产业资源实施更为合理的开发与利用。依赖于市场化的运作与文化产业经营管理,积极做大与做强我国的农村文化产业。如此才能为文化产业之发展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有鉴于此,各地方政府均应在保护与传承文化产业经济责任意识的带动下,全力支持与引导我国农村文化产业经济取得新的发展。

2.出台农村文化产业发展规划以提升文化产业经济发展的积极性

农村文化产业所具备的独特竞争优势就在于特色化。在文化产业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应当致力于发挥特色,展现出优势,这就无法离开政府的积极指导与规划。政府所提供的政策性支持能创设出一流的农村文化产业经济发展情境,从而营造出肥沃土壤,落实文化产业经济今后发展的趋向,提升文化产业所具有的凝聚力。各级地方政府在当地农村文化产业经济发展中应当着力体现出规划、引导以及管理等各项职能。要在实施充分调查与科学研判的基础上,全面掌握我国农村特色文化和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条件,依据我国目前的产业政策,依据本区域的特点以及优势,健全完善符合当地农村实际的农村文化产发展规划,积极推动特色化文化产业的发展。在规划中要做到以绿色文化产业观为主导,积极推动农村文化产业经济实现进一步发展。

3.推动产品和经营模式创新以提升农村文化产业的活力

持续创新是我国文化产业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就当然的情况来看,我国农村文化产业经济所提供的各类农业产品具备了质量不高、服务层次较低等问题,由此而导致农村文化产业经营模式的发展欠缺活力。文化产业经济能够为现代人直接提供的主要是精神上的消费品,所以,要求文化产品以及服务应当扎扎实实地立足于内容和形式上进行的创新性开掘,以目前已有的农村文化资源为前提,积极开展文化再造,满足持续变化的精神层面上的需求。要按照消费需求所出现的新变化,运用产品创新以实现产品与服务具有适应性、超前性以及高质性。适应性主要是指应当观察市场的变化,让产品能符合广大客户的切身需求。超前性主要是指具备战略的眼光,所生产的产品不仅要具有区域文化的特色,而且还能引领当前的时代潮流。高质化主要是指要合理地融入现代新元素以及新技术手段,持续提升产品与服务的质量,做到以质取胜。在农业文化产业经济的发展模式之中,还应当适时从政府主导往市场运作进行转换,从而真正落实文化产业经济所具有的市场主体地位。同时,还应进一步强化农业文化产业投资主体的多元化、融资方式的多样化,全面鼓励各种不同的经济成分共同来经营我国的农村文化产业经济,并且积极鼓励广大农民群众进入到文化产业经济市场之中。

二、结语

第9篇:农村文化传承范文

由文化部主办、中国艺术研究院承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论坛”6月10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发表书面致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北京办事处代表青岛泰之、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王文章出席论坛开幕式并致辞。文化部、国家民委有关部门和单位负责人张旭、屈盛瑞、周小璞、兰智奇、张庆善、王能宪、高显莉等和来自全国各地的近百名专家学者出席论坛。

周和平在书面致辞中介绍了我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整理和保护方面采取的措施、取得的成果和面临的问题。他说,“文化遗产日”的确立,是党和政府保护和发展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举措,也是对广大文化保护工作者提出的殷切希望。文化部将按照国务院的部署,适时采纳有关专家学者的合理化建议,制定出明确的工作目标和可行的工作方法,全面实施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王文章在致辞中指出,以国家“文化遗产日”的确立为标志,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已进入全面的、整体性的发展阶段。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已经上升为国家文化发展战略,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将走进广泛而深入的发展时期。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来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与发展,深入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内涵和独特价值,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方法和原则,是为了尽可能从原理上阐明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传承规律,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寻求深层次的理论支持;同时尽可能科学地总结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各种具体实践问题,从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给予理性的指导。

青岛泰之在讲话中指出,保护和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作在全球化不断深入的今天,显得尤其重要。此次论坛提供一个深入讨论与交流的契机,加深我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解和认识,进一步增强我们保护与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决心。

与会专家学者主要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理论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价值评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中的经验和问题”、“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当代社会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法制建设”五个议题展开热烈交流和深入探讨,积极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建言献策。文学评论家、民俗学家刘锡诚说,大部分领域,如口头文学、表演艺术、手工技艺、民间知识等,一般是由传承人的口传心授而得以代代传递、延续和发展的。在这些领域里,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承载者和传递者,传承人的传承作用是非常明显的。因此,寻找杰出传承人的工作,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一个重点。他还谈到了传承人的调查和认定、权益和管理问题,认为应对杰出的传承人给予较高的待遇。中国艺术研究院学者资华筠则提出,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承载与传衍地区在广大的农村,因此,在新农村建设中,应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新农村文化建设有机结合,旨在引导创造、拥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体――广大农民,在新的社会环境中享有其传统文化成果――成为农村文化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使民众自然而快乐地参与非物质文化的保护,在此过程中逐渐形成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良性循环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