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大学生创业计划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实施创业教育是当前世界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必然趋势,高校要成为创造性人才成长的摇篮和“创业者的熔炉”,就要教会学生创业。我国是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每年有数以百万计的毕业生流入社会,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因此,加强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能力,对缓解我国的就业压力,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具有积极的作用[1]。为了探讨动物医学专业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模式,我院在吉林省教育厅立了“动物医学专业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与实践”重点教研课题,开展了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1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开设创业教育课
人才培养方案是学校培养专门人才的总体设计蓝图,是学校组织一切教学活动和从事教学管理的主要依据,是一所学校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的集中体现。首先要使人才培养方案具有创业教育的导向、内容、特色和措施。在动物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上进行了大胆的改革,课程体系与行业领域的知识、技能需求结构相适应,整合课程内容,强化实践教学,使实践技能项目与行业发展需要接轨,使学生具备行业创业的专业技能;增设创业教育专题讲座,聘请本行业创业成功人士为学生做专题报告。报告人现身说法,讲授自己的创业经历,创业失败的教训和成功的经验,与同学们共同分享创业成功的喜悦。学生创业的兴趣大增,许多学生跃跃欲试,开始制定自己的创业计划[2]。
2实施“一导、一模、三保障”的创业教育模式
2.1一导
2.1.1实施创业导师制依据学生创业小组的不同方向,为学生安排创业指导教师,这些创业指导教师均为创业成功人士,有专业教师也有企业的管理人员。他们丰富的创业经历和经验是指导学生创业最宝贵的财富。
2.1.2制定创业计划书在创业指导教师的组织下,创业小组全体成员在一起认真讨论研究制定本小组的创业计划书,并在全院组织开展学生创业计划大赛,评出一、二、三等奖。并将获奖的创业计划书推荐到学校及省里参加更高级的创业计划大赛。通过创业计划大赛,进一步完善创业计划书的书写格式及书写内容,提高创业计划书的撰写水平,使创业计划书的可行性和操作性更强,更贴近实战。我院学生的创业计划书在学校组织的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上获一、二等奖,在吉林省组织的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中分获银奖和铜奖。
2.2一模
在创业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深入生产第一线进行模拟创业。组织各个创业小组的学生带着创业导师制定的创业任务书,深入到本行业的相关企业生产现场,进行参观学习、顶岗实习及模拟创业,亲身体验和学习生产流程的技术环节、承担生产岗位的具体生产任务、参与生产项目的组织管理,由企业为学生营造一个真实的创业环境,学生在模拟创业过程中进一步学习本行业创业必须的相关知识和能力,积淀创业实力、增强创业信心。模拟创业结束后,组织各个创业小组进行汇报答辩,评选优秀创业小组给予表彰奖励。
2.3三保障
2.3.1建立创业培训基地,为学生顶岗实习及模拟创业提供物质保障实习及创业培训基地,是学生进行顶岗实习和模拟创业不可缺少的物质条件。没有基地,创业教育只能是纸上谈兵。建立创业教育培训基地,是开展创业教育的前提和基础[3]。为了使学生能身临畜牧兽医行业生产第一线进行学习,我们积极与本省畜牧兽医行业的相关企业进行校企合作,签订校企共同培养学生的合作协议,建立实习及创业基地50余家。包括“动物医院”、“饲料企业”、“养猪场”、“养鸡场”、“养牛场”、“兽药店”等领域。为学生进行不同创业方向实习及模拟创业提供了保障。
2.3.2建立创业基金,为学生模拟创业提供资金保障实习及创业培训基地的老板,从生产经营项目中单独划拨出一小部分,提供给学生进行模拟创业,资金由企业生产经营资金中专项支出,作为创业基金。学生亲自参与生产经营管理,从中学习创业所需的知识和能力,为以后创业积累阅历和经验。
2.3.3组建学生创业小组,为实施学生模拟创业提供组织保障根据学生意愿,组建了“动物医院小组”、“饲料生产与营销小组”、“养猪小组”、“养鸡小组”、“兽药营销小组”5个学生模拟创业小组,在创业导师的指导下,深入创业培训基地进行模拟创业。
3结论
3.1创业教育必须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没有实践的创业教育就好比纸上谈兵。
3.2创业基地在创业教育中是不可缺少的。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问题;政策
一、当代大学生的创业现状即特点
近年来,“大学生自主创业”一词已经屡见不鲜,在就业如此困难的情况下,有些人开始学着自己创业。我国大学生创业最早起源于1997年清华大学研究生发起的首届“清华大学创业计划大赛”。1999年,第二届清华大学创业计划大赛更加火爆。之后,全国陆续有一些高校也组织了自己的创业大赛。目前国内知名的创业计划大赛有以清华大学为代表的校园创业大赛,团中央举办的“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中关村”等省市级创业计划大赛以及网易等网络公司主办的创业计划大赛。作为高校学生社团的创业协会也应运而生。特别是全国范围的“挑战杯”创业大赛,目前已成功地举办了九届,参加院校达100多所。在不断进行的创业实践中,我国大学生创业形成了自己的特点:
(一)积极性高,但实际创业比例低
自从大学生接触并了解大学生创业以来,我国大学生的创业激情逐渐增长,创业的速度、人数增加迅速。我国大学生创业欲望强烈,但实际参与创业的比例还是很低的。
(二)科技转化率低
在国内创业学生中,有很大一部分学生是从事家教、零售、服务业等技术含量低的行业,即使涉及网络的创业者也都集中于一些不必进行产品设计、开发、生产的网站维护。
(三)创业的社会文化基础薄弱
大学生创业没有赢得社会、家庭、学校的完全认可和支持,明确鼓励大学生创业的高校、家长并不多。无论是向社会宣传创业的大学生还是向高校宣传创业的企业家都比较少,使得创业的舆论氛围不浓厚。
客观上讲,大学生创业的道路有开创性、现实性、多样性、艰巨性和风险性等特点。在我国,大学生创业时间比欧美国家晚了数十年,属于开创性工作创业是人生学问中最无法传授、也根本无需别人指教的一件事。别人的路对你来说,只是起一个借鉴、参考的作用,因此具有开创性;创业者只拥有创业的热情是远远不够的,要想开辟新的天地,必须冷静、理性、客观地分析一切可能的现实因素,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开拓,因此具有现实性;创业道路是属于自己的,最适合自己的创业道路只有一条。只要我们不拘泥于传统观念、不守旧,而又恪守自己稳定发展的认识系统,并善于根据事物变化的规律采用正确思想、假设、办法和方案,那么我们就会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路来,因此具有多样性;创业不同于就业,选择了创业,就等于选择了挑战。创业这条道路,绝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条笔直的、宽阔的、畅通无阻的大道,因此具有艰巨性;创业没有有效的方法可套用。因此,创业道路不可能每次都成功,不可能每个人都成功,有时可能会毫无成效,有时会造成重大损失,因此具有很大的风险性。
二、大学生选择创业的原因分析
(一)实现个人理想价值是大学生创业主因
一项调查显示在创业意向上,有12%的大学生明确表示“一定会创业”,56%表示“条件具备时会创业”。在创业时机的选择上,有60%选择在“大学读书期间创业”,有27%选择在“大学毕业后即创业”,另有13%选择在“硕士和博士读书期间”创业。从这一数据可以看出,在校大学生有较高的创业激情,富有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
64%的创业大学生是为了实现个人理想及价值,22%是为了不愿给别人“打工”,11%是因为就业形势严峻,仅有3%是因为家庭环境或朋友的影响。
(二)现经济形势下,大学生就业难
大学生人数的急剧增加,金融危机爆发,经济萧条,大学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经济性因素也有社会性因素。中国的高等教育事业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处于一个不高的水平,大学的招生数量还要继续增加。而现阶段我国对大学生就业工作的指导政策是,以市场为导向,政府宏观调空,学校提供教育与服务,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大学生就业涉及到千家万户,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安定团结。高等学校扩招,由以往的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化,大学毕业生每年都大量涌入市场,导致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大大加强,而对每一个毕业生而言,都面对着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他们一方面要面对人生的一次重要抉择,一方面又对求职没有信心,因为他们在校学习期间获得的更多是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但缺少社会工作经验和就业必要的准备。所以,大学生就业难将是一个长期存在的社会现象。
(三)家庭、学校、社会对其影响
1.家庭:在大学生是否选择自主创业这个问题上,学生的家庭情况会有相当大的影响。调查显示,参加过创业活动的学生中,82.16%认为家庭对他们创业产生过影响。这一影响又可分成物质和非物质两类。物质影响包括初期资本积累和信息、人脉资源等;非物质影响包括家庭教育和榜样效应。
2.学校:学校作为学生接受教育的地方,它对学生影响也是最大的。大学生是否会选择进行自主创业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校园中的创业氛围、校方给予创业者的制度和资金支持。
为促进大学生创业,许多高校采取了开设创业培训课程、成立创业指导中心和高科技创业园区等做法,取得了积极效果。
3.社会:社会影响主要是指社会舆论对于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态度。现在,社会渐渐开始形成有利于大学生创业的公众舆论环境,形成利于创业的良好氛围,为大学生创业奠定了良好的环境基础。
三、大学生创业梦所面临的问题
(一)主观方面存在的问题
1.创业行动少
虽然在各项调查中显示,大学生有创业愿望的比例较高,但在实际参与创业活动中,比例却非常低。大学生在考虑“出路”时首要的是选择就业,其次为考研和出国,选择独立创业的人寥寥无几。
2.创新意识薄弱
大学生创业不同于社会人员创业的其中一个特点就是创新性,大学生创业无论在资金、场地、经验等各方面都无法和社会人员相比,所以大学生创业要能走向社会、立足社会,就要在“新”字上下功夫,要走技术创新的道路。但是实践表明,我国大学生的创新意识还是比较薄弱的。
3.创业能力低
创业能力包括专业技术能力、经营管理能力、社交沟通能力、风险承受能力、创新求变能力等,具有很强的综合性。虽然学校有很多的实践机会,但真正主动参与的少。如大学生假期的社会实践,大多数学生是以走过场的形式来应付,只要在鉴定书上盖了章就万事大吉。
(二)客观方面存在的问题
1.创业的基础设施不完善
目前,我国与创业相关的政策、法律、金融等设施不完备,特别是缺乏风险资金投入。由于大学生创业在我国的历史比较短暂,各方面认识不够,鉴于特定的国情,不能如美英等发达国家那样能够吸引一些风险投资家的青睐。
2.系统化创业教育缺失
虽然社会对大学生创业的意义有所认识,学校对创业教育的重要性也有所了解,但学校的教育还是没有相应跟上,多数高校没有开设创业教育的课程,绝大部分缺少系统化的创业教育体系。
四、大学生创业的政策
首先,资金是大学生创业的第一难题,大学毕业生有的刚工作不久,有的甚至连工作都还没有,而大多数家庭又没有足够的实力来支持家中的孩子来创业。不仅仅是大学生创业,这对于大多数想要创业的人来说都是很难跨过的一个坎!甚至于许多想要创业的人在创业资金这第一道槛上就被挡住了。国家为此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扶持大学生创业,其中大学生贷款的优惠政策更是受到了大学生的关注。
另外,国家对大学生创业实施全方位扶持政策,而且有充分的组织保证。2008年8月,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发文,要求各地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为到基层创业的高校毕业生提供创业培训、开业指导、咨询服务等“一条龙”服务,并配合有关部门对从事个体经营的高校毕业生实施免征登记类、管理类和证照类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的政策,同时积极促成小额贷款担保或贴息补贴政策的落实。大学生创业还有“中国大学生西部创业基金”的启动。凡是有志于到西部创业的大学本科以上的应届毕业生,凭创业计划书,或到西部边远地区从事科、教、文、卫工作,都可向中国大学生西部创业基金会申请资助。此外,还有大学生创业教育试点项目的启动。据悉,该项目是团中央国际联络部、国际劳工组织等为培养大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而专门开发的,以在校大学生为主要对象、以选修课形式在大学开展,学生可获得相应学分。
总之,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优惠政策,无疑为大学生创业铺就了一条“绿色通道”。从减免部分费用,到提供创业培训、开业指导、咨询服务后续扶持等“一条龙”服务,使大学生获得了全方位的帮助和支持。加上各地方也有各不相同的优惠政策供大学生创业,可以说,创业虽比就业下得决心要大很多,但这条道路却比就业明朗许多。
一系列优惠的政策,让大学生的创业梦,不再只是梦,也让更多的额大学生怀揣着大学梦,走上了自主创业之路!
参考文献
[1]罗美萍.我国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现状及对策[J].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06(2).
[2]戴育滨,张光辉,张日新.浅论知识经济时代大学生创业教育[J].科技创业,2006(6).
[3]佚名.中外大学生创业现状比较调研报告[Z].莲山课件网,2010,4.8.
[4]小方.大学生创业现状及其对策研究[Z].大学生励志网站,2010,6.11.
作者简介:
【关键词】大学生 创业 困难 建议
引言:漫步于校园中,随处可见正在促销商品的学生,宣传栏上也贴满了各种招聘校园的广告,上学工作两者兼具早已不是空谈,“兼职”、“创业实践”一时间成为时尚,凭着“初生牛犊不畏虎”的勇气与信心,不少大学生已经奋斗在创业之路上披荆斩棘开拓出全新的生活。但是追逐梦想的路上注定满路荆棘,理性分析然后制定对策是创业成功的前提。
一 大学生创业的现状
当前,随着大学生自主创业潮流在全国兴起,为支持大学生创业,国家、各级政府先后出台了许多优惠政策,涉及融资、开业、税收、创业培训、创业指导等诸多方面。各地政府部门也都推出了针对大学生的创业孵化园区、创业教育培训中心等,以此鼓励和扶持大学生自主创业。但是,大学生创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需要一个人的知识、阅历、经验以及信息处理、商机把握、判断决策等能力的培养、创业环境的营造等。创业既可能有成功的喜悦,也蕴含着巨大的风险。
大学生在学校参加的自主创业计划大赛中,大多数项目都是关于高新技术的,在实际中应用的比较少。一旦学生毕业后,离开了学校,凭个人的力量要创办企业,却往往会显得势单力薄。所以,大多数毕业生在创业时选择了启动资金少,容易开业,且风险相对较小较容易操作的传统行业,如餐厅、零售等小而又适合自己的行业。这样一方面可以节约成本;另一方面也可以先积累经验。人们对于大学生创业是寄予厚望的,而且国家出台了优惠政策,引导大学生自主创业。但是目前选择自主创业的大学生并不多,自主创业的成功率也不高,很大一部分人都尝到了失败的滋味,而成功的人更是凤毛麟角。
由于很多大学生缺少对市场的真正了解,缺乏对市场的准确分析,项目实施前制定的方案又脱离市场实际情况,所以方案就变得不可行。仅凭借创业的激情盲目实施创业计划,市场环境发生的突然变化往往会使创业者措手不及,这些情况就可能迫使创业者放弃继续经营而使创业计划中途流产。同时有些大学生创业失败后使自己及家庭背上沉重的经济负担;还有,创业失败后可能使创业者产生一定的心理负担,并且可能会影响到创业者以后的生活与工作。由于大学生还没有在社会上经历过很多的挫折与磨难,相对于其他人的创业失败,在心理上大学生的负担会更重一些,心态的调整也就需要更长的时间。
二 大学生创业的存在的困难
1、创业起步资金缺乏
创业并不是仅凭热情就能完成的社会实践活动,需要雄厚的物质基础作为支撑,资金不足是当前大学生创业者遇到的最头痛的问题。大学生在大学读书的几年,几乎都是家里资助学费,很多大学生都表示毕业后创业,不愿再找家里要钱,要靠白手起家,很多有创业念头的大学生因缺乏启动资金停止了创业脚步。
2 自主创业缺乏人脉关系
自主创业不是一个人能够完成的事情,仔细分析国内外自主创业成功的例子可以发现,人脉关系是自主创业中一个必不可少的因素。但由于受时间和条件的限制,大部分大学生的社交关系都被限制在校园范围内,大学生作为一个尚处在学习阶段内的群体,没有足够的人脉关系来支持自主创业的顺利进行。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有些大学生在自己的专业范围内或别的领域里能够寻觅到商机,却由于受人脉关系的限制,无法整合各种资源以支持自己的自主创业。
3 能力不足创业受到限制
创业是一种全面的素质挑战,大学生的活动范围有限,与社会接触少,在处理社会事务时,由于经验不足,眼光有限,难免欠考虑。
4 专业知识难以发挥
据了解,选择自主创业的大学生对与本专业联系密切的相关行业选择较少,愿意从事非专业对口创业的占绝大部分。目前来看,由于大学(尤其是本科)课程设置和教师素质等原因,毕业生的书本知识与社会实践需求往往对接不上,大学毕业后创业的行业不对口非常普遍。
5 对国家相关政策了解不足
由于对大学生创业的宣传不到位,大学生对扶助创业的具体内容不甚了解,大部分同学不知道如何向银行申请贷款,对于国家出台的大学生创业贷款,很多同学也没有了解。
三 促进大学生创业的建议
1 培养大学生的自主创业意识
高校需对学生进行创业培训,让他们在社会实践、创业实践等活动过程中所学的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在正确认识社会的基础上了解社会的需要,积累创业经验,逐渐形成自主创业意识。
2 提高自身综合能力。
创业能力的基础是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作为大学生,首先,要珍惜专业课程体系中的每一门课和每一个环节的学习,在此基础上,选修跨专业、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充分利用业余时间通过各种渠道了解专业前沿、经济社会热点现象,以拓宽知识面;积极参与各项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和各种创新计划以积累实践经验。其次,要塑造良好的创业心理素质。另外,还必须培养一些独特的创业素质,包括自立、自强、进取、创新等,在思想上独立思考,在行动上独立展示自我、主宰自己的前途命运。
3 制定适合自己的创业计划。
要以积极的态度树立正确的创业观,既要正确地评价自我,又要对社会有长远的认识和判断。选择风险低、投资少、专业对口、经营灵活、自己擅长或者感兴趣的创业项目,确立合理的创业目标,并将目标转化为长期、中期、短期计划,然后脚踏实地实施计划。
4 做好承受和处置风险的准备。
充分认识到风险与创业过程相随相伴,要以冷静、理智、平和的心态代替狂热的冲动,对可预见的风险要提前准备防范措施,对不可预见的风险要预先确定处理原则。每一次风险未必都能成功化解,在选择创业之前,大学生还必须做好承受挫折和失败、挑战自我的心理准备,拥有一个良好的创业心态,才能提高创业成功的机会。
5 国家政府政策的支持
对于大学生创业,政府的帮扶作用不可小视。一些地方政府政策的出台,对于大学生创业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政府帮扶的持续性需要关注。此外,大学生创业需要良好的社会环境特别是政府的帮扶作用,社会应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去逐步锻炼其市场适应能力和抗风险能力。针对大学生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国家,政府应针对大学生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鼓励大学生创业。应当将大学生创业纳入社会创业的系统中,让大学生在创业方面享受更优惠的待遇。特别是在创业资金方面,政府可联合高校和企业出资设立创业担保基金,为大学生创业贷款提供担保,解决创业资金问题。也可设立风险投资基金,对科技含量高、新能源、新材料、环保节能等中小企业直接投资,与大学生创业共担风险,共享收益,待中小企业发展壮大后可按所持股份的比例将所享有的权益予以抽回或转让。
参考文献
董泓宏,男,温州医科大学医学检验专业2010级学生
张树辉,男,温州医科大学教师,系本文指导老师
[1] 方鹏,韩思. 大学生创业现状分析[J]. 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06(03)
[2] 薛丹. 大学生创业现状分析[J]. 商场现代化. 2006(23)
[3] 肖晗. 大学生创业现状与发展路径初探[J]. 怀化学院学报. 2007(04)
[4] 潘锋,韩畅. 大学生创业现状分析及对策[J]. 发展. 2007(08)
[5] 张莉. 大学生创业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 技术与市场. 2008(02)
[6] 高杨. 大学生创业的“三道坎”[J]. 科技创业. 2005(08)
[7] 黄志刚,张汉龙,孟鹰. 大学生创业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J]. 科技广场. 2005(09)
[8] 林桔. “大学生创业”的五大瓶颈[J]. 中国青年研究. 2002(03)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文化建设;调查分析;基本思路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2)11—0045—02
一、问题的提出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学生适应社会和就业创业能力不强”,提出“今后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进创业教育”。从中可看出,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加强大学生创业教育工作是推进我国高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迫切需要。然而,“开展创业教育,不仅需要构建适合不同类型高校的创业模式,更重要的是在大学文化层面上形成创业理念、创业的氛围,从而使创业的思想与大学使命、大学的办学理念、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等融合在一起”。1 因此,加强大学生创业文化建设,是高校促进创业教育持续发展的关键。但是,目前大学生创业遇到什么困境,大学生创业文化建设存在哪些不足,应当如何寻求突破口?为切实了解大学生创业文化建设的现状,找准存在问题,科学分析原因,为制定大学生创业文化建设的对策提供可靠依据。本文以广西财经学院为例,探析大学生创业文化建设不足及对策,旨在对大学生创业文化建设提出可行性建议。
二、我校大学生创业文化建设现状调查分析
(一)我校大学生创业文化建设现状
1、大学生自主创业意识比较缺乏。问卷的第2、第4题是为大学生创业的主观认识而设计,统计数据反映:从未打算或思考过自主创业的学生超过75%;有明确创业动机或兴趣的学生不足25%。即反映出当前我校大学生仍处于以书本或学校安排为主的学习状态中,多数学生没有充分发自身主观能动性,对未来生涯缺乏规划,自主创业不强。
2、大学生自主创业形势日益严峻。问卷的第5、第12题是针对大学生创业现状进行初步调查,通过统计发现:通过开网店、租门面等形式进行过创业实践的学生不足13%,其中不足30%的学生表示创业效果较好,超过70%的学生对创业实践不是很满意。在面临各种现实困难中,匮乏经验占47.5%,资金不足占55.3%,没有很好项目占35.8%,难以承担风险占40.8%,缺少合作团队占39.2%。
3、学生对创业教育评价较低。问卷的第16、第18题的统计结果反映学生对学校创业教育的整体评价。当前我校大学生自主创业教育主要以讲座、创业设计大赛、开设创业指导课等形式进行。从数据看,我校学生平均可受两种形式的创业教育,其中对创业教育给予好评的仅占9.3%,过半数的学生表示效果一般,22%的学生认为没有实际用处。学生反映自主创业教育的弱势在于教学形式过于单一,缺少实战经验和可操作性,缺乏长期系统性。
4、创业文化仍未融入到教学过程之中。问卷的第23、第24、第25题是针对大学生创业文化建设方面课程和设置情况进行调查。通过统计发现,虽开设创业课程,但仍没有专门教材。随着近几年就业形势的严峻,虽开设创业教育课程,但没有自觉把创业文化内容融入到相关课程中,其效果与实用性不够强。
5、学生对大学生创业文化建设的相关扶持与管理制度不够了解。问卷的第26、第29的统计结果反映:大学生对国家相关大学生自主创业扶持政策了解仅占10%;对我校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相关扶持与管理制度了解仅占20%。从数据统计看,我校大学生仍未真正了解大学生创业文化建设相关扶持与管理政策、制度。
(二)我校大学生创业文化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创业意识相对滞后,创业教育缺少积极态度
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和束缚,我校对大学生开展创业教育必要性认识还不够,缺少积极态度:创业教育只停留在举办零星创业讲座阶段;片面理解创业教育理念,重技巧培训和能力提高,轻创业精神与意识培养,在深层次上制约大学生创业文化建设全面开展。
2、对创业文化的作用认识不够,大学生创业文化建设氛围不足
大学生作为未来科技创业的潜在主体,创业文化的存在与否,创业文化是否起到支撑、引导、激励的作用显得至关重要。但从问卷调查与走访中,可看出目前我校对创业文化作用的认识还很不够、不统一,致使大学生创业文化建设在校园里面缺乏良好氛围。
3、创业形势严峻,大学生创业文化建设机制尚需完善
调查中显示我校大学生选择创业的比较少,形势较严峻,原因在于:家庭与社会对大学生创业缺乏足够理解与认同;大学生本身经验匮乏,资金不足,风险难以承担;学校未能营造支持鼓励大学生创业的校园氛围,未把大学生创业放到重要位置,大学生创业文化建设缺少长效机制。
4、创业教育专业人士匮乏,大学生创业文化建设后劲不足
在调查中发现,我校目前从事创业教育的教师,只有少数部分人有过创业经历或在企业兼职的经历或拥有企业顾问的经验,大多缺乏实践经验。创业教育的师资队伍缺乏实战经验,专业性不强,致使推进大学生创业文化建设的劲力不足。
5、学生整体创业素质不高,大学生创业文化建设任重道远
在走访中,“正在创业”学生表示一手抓学习一手抓创业,创业精力有限;缺乏商业文化熏陶和商业实践机会,意识不到创业资金的困难和创业风险的压力,未能准确把握市场、商业规则或规律,创业计划盲目性大,可操作性不高,导致创业失败或创业计划流产。
三、加强我校大学生创业文化建设的基本思路
(一)我校大学生创业文化建设的优势
1、师资队伍优势。我校工商管理学院、经济与贸易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均有相当部分教师曾经有过创业经历或在企业兼职的经历或拥有企业顾问的经验,使得他们对创业领域的实践、发展趋势及创业教育、社会需求变化有良好洞察力,便于转化为创业教育师资,为加强大学生创业文化建设提供强大人才支撑。
2、学科专业优势。我校是以开展经济管理教学研究和培养经济管理人才为主的财经类院校,主要开设工商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营销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企业战略管理、创业学、创业计划实训等课程,具有较为完善的财经管理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能够赋予大学生自主创业所必备的知识和技能。
3、实践教学优势。我校注重从单一的课堂教学活动拓展到大学生创业、科学研究和到企业实习,注重组织大学生接触社会、了解市场、深入实践,有效引导他们增强实际操作能力并学会寻找和把握商机。
(二)我校大学生创业文化建设的基本思路
1、坚持以培育创新精神为核心的创业精神文化建设思路,从我校大学生的创业精神、创业哲学和创业价值观念等方面加强教育和实训,提高我校大学生的创业精神。即将“培育创新精神,培养创业型人才”办学特色或人才培养特色项目以及创新精神、创业观念融入到校风校训学风中,让创业精神、培养创业人才思想深入人心;开展校风学风教风建设,举办“百名成功创业者走进校园”系列报告,强化对创业理念的认知,发展创业精神文化;通过课堂、广播、网络、报刊、各种科技文化活动等渠道,在校园、教室、实验室、寝室等场所,营造有利于创业的校园环境,为创新创业人才成长提供强大精神力量。
2、坚持产学研相结合、学校与地方政府共建的思路来建设我校大学生的创业物质文化,大力建设大学生创业园、创业指导与服务中心、创业实训基地、开放性实验室,积极鼓励和推进大学生创业。即以大学生创业园为载体,举办“大学生创业文化节”、“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完善大学生自主创业项目孵化基地;依托东盟国际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投资理财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与大学生创新实验室,培育大学生创业项目;以互联共建等方式,强化学校与政府共建,校企合作,设立大学生创业基金,成立创业扶持基金和大学生创业指导中心,为大学生创业文化发展提供支持保障。
3、坚持以自主创业为主、提倡和服务创业的创业行为文化建设思路来加强我校创业宣传、创业教育以及创业实践等创业文化建设。即坚持统筹兼顾,结合财经类学科专业建设,将创业教育纳入人才培养体系,依托财经专业课程,设置开设创业教育必修和选修课程,以年级划分为基础规划创业教育,实施师资人才培养工程,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相对稳定、素质较高的创业教育教学团队,成立专门创业教育服务管理机构,开设创新创业信息服务平台、创新创业大讲坛或开通创新创业微薄,构建具有财经类特色的创业教育模式。
4、坚持构建先进的创业制度文化建设思路来加强我校大学生创业文化建设,大力调节和规范与大学生创业活动相关的规章制度,即创新教师人事制度,给予教师创业实践以更大空间,制定《广西财经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管理办法》,实行《广西财经学院关于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实施方案》,改革学生学籍管理制度,实行创业学分制,执行大学生科研导师制等多项措施支持大学生创业。
参考文献:
[1]朱先奇.对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文化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9).
一、大学生创业过程中学生工作室的作用分析
(一)创业能力培养
创业并不是一项简单的事情,其会涉及到诸多方面的事务。对大学生而言,其在创业方面的知识并不丰富,甚至可以说存在诸多缺陷。这就需要学生工作室对大学生进行创业能力培养,使大学生具备基本的创业能力。所谓创业能力,主要是指创业者发现商机、实现创业方案,通过综合利用各种资源实现价值创造的一种能力。学生工作室就应该对大学生展开此种能力的培养,使大学生具备发现商机的眼光,以及将商机转化为实业的能力。
(二)创业团队构建
创业是一个艰苦的过程,单凭一个人很难长期坚持,这就需要一个完整的专业团队作为支撑,以便能够实现创业梦想。因此,对学生工作室而言,构建创业团队,使其一个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实际工作中,学生工作室会收到各种各样的创业项目申请。基于此,学生工作室可以对其进行分门别类,将项目相同的申请糅合到一起,同时将申请人联系到一起,使其组成一个创业团队。在组建创业团队之后,不仅可以使大学生找到志气相投的创业伙伴,更能通过团队提升创业成功的几率。不仅如此,通过构建创业团队,还可以吸引有创业梦想的其他学生加入其中,使创业队伍不断扩大,最终形成一个强大的创业团队。
(三)选择创业项目
选择创业项目是大学生创业不得不面临的一个关键性问题,正所谓“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只有选择适当的创业项目,才能提升创业成功的几率,否则就可能导致创业失败。在选择创业项目的过程中,学生工作室可以给予极大的支持,体现出巨大作用。学生工作室是依托学院或学校成立的,和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具有十分紧密的联系。学生工作室可以通过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对市场进行全面调研,寻找合适的创业项目供大学生选择。不仅如此,学生工作室还可以凭借学院或学校的相关资源,通过与其他企业合作的模式成立全新的创业项目,为大学生实现创业梦想助一臂之力。
(四)资金支持
大学生创业除了项目、团队等难题外,还面临着一个更大的难题――资金。资金是创业活动的必备条件,缺少资金支持,就会导致空有项目而无法付诸施行的尴尬出现。因此,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工作室就可以起到一个资金支持的作用。就当前实际情况而言,不少高校都成立了大学生创业基金,用以帮助大学生完成创业梦想。当然,申请创业基金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就需要学生工作室参与其中,帮助想要创业的大学生准备申请材料、规划创业方案和组建创业团队。只有在学生工作室的帮助下完成这些准备工作,大学生进行创业基金的申请才会更加容易。因此,在资金支持的过程中,学生工作室起到了不可代替的作用。
二、学生工作室在大学生创业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完善选拔制度
完善选拔制度是学生工作室在开展大学生创业工作时的基本原则。由于每年申请大学生创业的学生人数众多,学生工作室必须从中选择最好最可行的申请,因此必须完善相应的选拔制度,确保能够选拔到优秀的项目和人才。
(二)配置专门的指导教师
大学生涉世未深,其认知水平和眼界都较低。因此,需要配置专门的教师指导大学生进行创业,以减少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容易出现的常见问题,提高创业效率和质量。不仅如此,从另一个层面而言,不同专业的学生所学知识具有很强的局限性,无法做到一通百通。即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不可能了解水机专业,英语专业的学生也不可能了解微电子技术。当学生进行跨专业创业时,如果没有专门的教师指导,就可能出现技术性的重大问题。
(三)创造良好的创业环境
社会复杂程度远远超过大学生的想象,为大学生创造良好的创业环境,避免其在创业过程中走弯路,是学生工作室的重要责任。一方面,学生工作室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团队构建,以团队的形式递交创业计划,展开创业活动。另一方面,学生工作室应当积极和高校的合作企业进行联系沟通,就学生递交的创业计划进行协商研讨,成立全新的创业项目,以便加快大学生创业进度。
(四)严格创业指导
创业指导是大学生创业过程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但是不少高校的学生工作室在创业指导中表现儿戏,没有发挥出实际效用。因此,需要制定详细的工作制度严格规范创业指导工作,确保学生工作室可以在大学生创业过程中切实发挥指导作用。
关键词:高职院校;创业教育;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2)04-00149-02
“创业教育”是由英语“enterprise education”翻译而来的。1989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北京召开了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并在会上首次提出了“创业教育”的概念。世界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的专家柯林·博尔认为,“创业教育是指通过提高学生的创业基本素质,使学生具备从事创业实践活动所必须的知识、能力及心理品质的教育,是未来的人应掌握的第三本教育护照”。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应结合专业教育传授创业知识,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和创业品质,使学生毕业后能够走向社会,实现自主创业和自我发展。创业教育的本质是提高学生的创业素质,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创业、如何创业和怎样创业。如果以1997年“清华大学创业计划大赛”作为我国高校实施创业教育的开端,那么我国高校开展创业教育已有近15年的历史。面对当前我国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政府把“引导和扶持大学生自主创业,实现以创业带动就业”作为大学生就业的指导思想,并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鼓励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通过创业来实现就业,并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因此,在高职院校开展以“就业为导向”的创业教育,既有利于转变高职学生的就业观念,也有利于提高高职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一、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当下,许多高职院校对创业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致使创业教育还不能完全达到全面培养大学生创业意识、创业素质和创业技能等各种创业综合素质的要求,因而创业教育的现实状况不容乐观。
1.创业教育观念相对滞后
长期以来,我国高职院一直按照“就业教育”模式来培养人才,还没有将创业教育融入学校整体育人体系中去。在认识层面上,把创业看作是少数人的专利,没有引导学生树立“处处是创业之地、人人是创业之人”的创业意识;在操作层面上,更没有将创业教育渗透于专业教育之中,使其仍停留在开设部分与创业相关的课程以及举办一些创业计划活动上;在教学方式上,往往局限于知识的传授,重视对实际创业技巧的培训,忽视了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的培养。这种舍本逐末的做法使创业教育失去了学科专业这一最有力的依靠,致使创业学子们激情有余而内功不足。
2.创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尚不完善
高职院校尚没有建立完整的创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实习基地建设仍停留在表面层次,致使学生缺乏了解社会需求、行业发展和接触生产实践的机会,参与实践设计的机会更少,缺乏相关的市场开拓经验,缺乏从职业角度整合资源并对其进行管理的能力,实践经验严重不足。另外,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与企业界的联系不够,缺乏社会实业界的支持,导致创业教育缺乏真实性和有效性。以艺术设计类专业为例,艺术设计专业虽重视对学生个性创造能力和艺术表现能力的培养,却忽视了对学生社会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很多教学内容仍停留在课程实验、校内外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层面上,与社会生活实际严重脱节。
3.创业教育教师的专业素质不高
高职院校创业教育教师的专业素质普遍不高,缺乏实践能力,创业服务的效果难以得到保证。高校创业教育教师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素质,既要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也要具备丰富的创业实践经验。以艺术设计类专业为例,当下从事创业教育的教师绝大部分没有经历过创业实践,也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培训,导致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培养出来的学生普遍存在着动手能力不强、创新创业意识淡薄等问题。
4.创业教育保障体系不健全
大学生自主创业存在很多的困难和潜在风险,而资金缺乏一直是困扰大学生创业的难题。因缺乏资金,导致创业教育设施不完备,缺少实际体验创业的基地和场所。另外,由于尚未建立创业投资机制,使大学生创业资金的来源缺少渠道。虽然政府方面已初步建立了一些关于大学生创业的保障机制,但是很多相关的创业优惠政策还没有真正落到实处,目前尚未建立创业培训和创业服务等社会体系,普遍存在大学生创业成本高、创业效率低的现象。
二、高职院校开展创业教育的对策
1.培养创业意识,激发创业欲望
针对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我们将艺术设计类专业作为创业教育试点单位(以下简称试点班)进行了大胆尝试。在创业教育试点班的日常教学中,我们倡导学生真题实做,参与实战;在课余时间里,有计划地组织学生积极参加校企合作项目、社团活动、“创业竞赛”等,如与校企合作的设计公司共同开发项目,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优秀项目团队的负责人和作品的设计者可以获得相应的奖金或有机会签约进入该设计公司进行实习。经过这些实践教学环节的磨炼,大大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们懂得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应怎样与客户打交道,应怎样使自己设计的作品得到客户的认可。以此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创业意识,培养他们敢于创业、敢于创新、敢于挑战的精神与能力。
试点班还邀请本专业成功人士或行业协会的负责人,为学生讲授该专业的社会需求、行业状况以及目前的就业形势等,使学生能够按照社会及行业的需求提升自己。尤其是学校还邀请了本校本专业的优秀毕业生来校进行创业专题指导讲座,致使不少学生在了解了往届毕业生自主创业成功的故事后,萌生了创业的想法,并着手实施,如试点班学生组团入驻校创业园进行自主创业,并创立了CAES艺术工作室,主要经营CAES广告、CAES慢递和CAES笔墨三大业务。
2.传授创业知识与技能,提高创业能力
试点班的学生在创业导师的指导下,分阶段进行创业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在具体的实施环节中,将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学之中。
第一阶段,围绕创业问题分小组进行研究性学习,在导师的辅导下,通过调查、实验、文献检索等建立创业问题意识并从中发现创业问题。通过解决某创业问题,培养创业探究兴趣,丰富创业学习体验,增强独立思考能力,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养成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以及合作与共享的个性品质。
第二阶段,采用项目引导的方法,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应根据每位学生自身的特点,为他们量身打造一个适合他们自己的可行性项目,为他们确定目标,帮助他们制订计划并将其付诸实施。在这个过程中,导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业思维,帮助学生进行项目选择。例如,有的学生热爱动漫,则可以帮助他选择设计制作或销售DIY动漫周边产品,包括手绘团扇、手绘纸袋、手绘衣物、马克杯、杯垫、书签、抱枕、人偶等,通过项目引导使学生迅速融入创业氛围中。
第三阶段,在项目确定后,需要制订一份行之有效的任务驱动方案,即可行创业计划书。由选择相同项目的同学组成小组,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到与项目相关的企事业部门进行社会调查,调查结束后写出调查报告,根据调查结论进行讨论,分析哪种方案可行,哪种方案需要调整。这样的社会调查能够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行动能力和应用能力,从而提升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四阶段,针对典型项目进行创业案例分析。在进行案例分析前我们要做好两个方面的准备工作。一方面,由创业导师来收集案例素材,精心挑选,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系统整理并进行理性评析;另一方面,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加强与企业的联系与沟通,针对典型创业案例,积极争取得到企业的支持与配合,还应为其提供典型性的创业案例素材,由行业成功人士参与创业案例分析教学(教学形式为座谈或讲座)。由于学生与行业成功人士“零距离”进行接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他们分析创业问题的能力。
3.培育创业精神,进行全真创业
经历了分阶段的创业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后,我们引导学生在学校的创业园里进行全真或模拟创业项目的训练。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将试点班的学生分成两个团队。
第一团队(创业实战班):由10名学生分别组成了两个创业团队进驻校创业园,进行全真创业训练。对于参与全真创业的学生,创业导师除了帮助他们开展创业活动外,还要为他们提供创业知识和技能的系统学习与训练,从“市场调查”、“创业计划制订”、“创建企业指导”、“财务管理及法规指导”到“工商、税务知识培训”、“创业知识、能力、心理素质训练”等,凡是学生在创业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难题,都被编进了创业实战班的课表,真正做到“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提高,在提高中收获,在收获中成长”。
第二团队(创业模拟班):由8名学生参加“创业计划大赛”活动,分别组成两个优势互补的竞赛小组(模拟公司),针对创业大赛要求提出具有市场前景的开发产品或者服务项目,以获得“风险投资家的投资”为目的,围绕产品或服务,两个竞赛小组分别完成一份完整、具体的商业计划,具体内容包括公司的介绍、产品与服务调查、市场分析、竞争营销策略、公司组织结构、人力资源管理以及财务分析等。
“以研究性学习为基础、以项目为引导、以任务为驱动、以案例分析为重点、以全真创业或模拟训练为补充”的创业教育实施方案,解决了创业理论脱离实际的难题。试点班的学生在进行了全真或模拟创业项目的训练后,饱尝了创业的酸甜苦辣,不论成功与失败都有助于他们尽快找准自己的定位,找到最适合自己才能发挥的创业目标和方向。
三、结语
高职院校应该转变观念,通过创业教育试点班的带动,挖掘学生的创业潜能,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思维和创业技能等,使学生全面了解创办企业将面临的具体问题和困难,最终帮助学生找准自己的创业定位,为日后的真实创业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徐娟.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学位论文,2005.
[2]张帆,张帏.美国大学创业教育发展及对中国的启示[J].中国人才,2003(8).
关键词:高技能创新;人才培养;创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9-0448-01
一、高技能创新人才培养现状
项目组通过调研32家高校的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1251名大学生、18家市人保局、322家企业,发现对于高技能创新人才培养起着很重要作用的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建设主要呈现如下特点:
1.创业教育实践基地主要承担教育教学功能。
在32家创业教育实践基地中,28家主要承担教育教学兼具培训功能,占87.5%;4家主要承担创业孵化功能,占12.5%。教育教学形式主要是一体化教学,不仅仅包括创业技术课程,而且包括创业教育文化课、活动课、拓展课在内的所有类型的分立课程。这14家创业教育实践基地也都设有创业孵化场地,但是只有牌子,没有实际运营。主要承担创业孵化功能的4家创业教育实践基地里面就是若干家公司在实际运营,孵化程度比较好的公司已经开始雇佣在校大学生。
2.大学生创业所必需的基本条件包括资金、个人能力、技术、兴趣等。
通过调研,认为大学生创业所必需的基本条件资金是第一位的占调研总人数的46.2%;认为大学生创业所必需的基本条件个人能力是第一位的占调研总人数的32.3%;认为大学生创业所必需的基本条件技术是第一位的占调研总人数的9.7%;认为大学生创业所必需的基本条件兴趣是第一位的占调研总人数的2.3%;认为大学生创业所必需的基本条件其他是第一位的占调研总人数的9.5%。
3.大学生创业应具备的素质包括创业精神、风险承担倾向、吃苦耐劳、诚信等。
通过调研,认为大学生创业应具备的素质创业精神是第一位的占调研总人数的45.7%;认为大学生创业应具备的素质风险承担倾向是第一位的占调研总人数的18.8%;认为大学生创业应具备的素质吃苦耐劳是第一位的占调研总人数的12.2%;认为大学生创业所必需的基本条件诚信是第一位的占调研总人数的9.8%;认为大学生创业所必需的基本条件其他是第一位的占调研总人数的13.5%。
4.政府在创业教育实践中作用十分重大,但是也存在支持大学生生创业的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有效规避创业风险的机制不健全、服务不到位等问题。
通过调研,认为支持大学生创业的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是第一位问题的占调研总人数的34.2%;认为有效规避创业风险的机制不健全是第一位问题的占调研总人数的22.9%;认为服务不到位是第一位问题的占调研总人数的39.7%;其他的占调研总人数的3.2%。
5.高校响应政府倡导积极参与创业教育实践,但是也存在创业实践经验不足、经费不足、创业课程体系不完善、创业实践环节形式单一等问题。
通过调研,认为高校创业实践经验不足是第一位问题的占调研总人数的35.8%;认为高校创业实践经费不足是第一位问题的占调研总人数的13.2%;认为高校创业课程体系不完善是第一位问题的占调研总人数的31.8%;认为高校创业实践环节形式单一的占;其他的占调研总人数的19.2%。
6.企业对于给大学生创业项目投资热情不高,但是愿意在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实习基地和实习岗位、积极参与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的组织和评审、在学生模拟创业和企业管理实务等环节提供指导等方面提供帮助。
通过调研,认为企业最愿意为大学生创业提供的帮助是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实习基地和实习岗位的占调研总人数的58.9%;认为企业最愿意为大学生创业提供的帮助是积极参与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的组织和评审的占调研总人数的15.3%;认为企业最愿意为大学生创业提供的帮助是在学生模拟创业和企业管理实务等环节提供指导占调研总人数的14.4%;其他的占调研总人数的11.4%。
二、对策
1.整合高校创新创业实训资源,培养高技能创新人才。
(1)为创新创业实训提供训练场所
高校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实训中心所辖的各种校内实训基地,整合资源,直接为创新创业实训提供训练场所。
(2)为创新创业实战提供实战场所
高校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模拟公司实训室、沙盘模拟经营实训室、网上创业实训室等校内实训基地,整合资源,通过创造创业活动的仿真环境,学生在其中可经历从企业创办到经营的全部业务操作过程,增加学生的实战机会,使学生在实战中提升创业能力。
(3)为创新创业实践提供实践场所
在创业教师指导下,充分利用高校现有资源,为有创业实践意愿的大学生提供锻炼机会。定期举办校园创业大集,校园小推车创业活动,为高职大学生提供校园的实践机会。
2.新建多功能型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培养高技能创新人才
(1)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咨询和指导
结合创业导师制度,开展创业咨询服务,聘请行业专家和成功创业者,包括创业成功的校友,对在校的创业团队进行针对性指导,并贯穿创业过程暨企业发展的始终;使创业团队的创业能力和技能得到提高、创业项目不断完善、创业方案付诸实践,创办的企业或实施的项目健康发展。
(2)提供创业教育培训
主要针对创业团队开展创业政策、工商、税务、企业经营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的专业化培训和实践。培训专家由“企业家创业导师团”成员担任。
(3)帮助大学生创业项目的开发与对接
举办、承办、参加各类全国性、全省性、全院性大学生创业比赛,征集大学生创业项目,特别是通过向在校学生征集创业项目以激发学生的创业意识与兴趣,建立大学生创业项目库。
关键词:地方高校;创业能力;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4-0024-01
如今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尤其受欧债危机及全球经济形式影响,可谓雪上加霜。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大力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以创业带动就业,是提高大学生就业率和创业率的根本。
一、地方高校大学生创业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在我国,大学生创业比重低的原因主要来自于客观和主观两方面。
(一)客观原因
1、传统教育对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起到了阻碍作用。传统教育实际上是以知识和技术传授为主体,过分强调教育教学而忽视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和主体地位。传统教育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2、教学过程中忽视的“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
3、应试教育体制使学习是为了应付考试而不是出于兴趣。
4、没有形成权威的教材体系,严重缺乏理论联系实践的机会。从目前高等教育课程学习中理论学习与实践环节的时间分配比例来看,实践环节比重太少。
(二)主观原因
1、缺乏刻苦精神,不愿泡实验室。目前,对于理工科学生,除了课堂学习相关知识外,还要到实验室去做相关的科学实验,来验证相关的结论。通过实验,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求知识的兴趣,从而促使创业品质的锻炼。但相关调查表明,75%的理工科学生不愿进实验室,即使去了实验室也是仅仅为了任务。
2、功利的现实主义。
3、缺乏创业意识和竞争力。
4、定位不准,眼高手低,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
二、地方高校大学生创业能力提升策略
创业能力的培养不能一蹴而就,它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如何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笔者在一定的案例分析基础上,并结合所在高校实际情况总结了以下培养大学生的创业能力的途径。
(一)开展素质课堂教育,培养学生创业能力
实施“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实践教学法来开展创业教育,鼓励学生创造性地投身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和社会公益活动中。通过开展创业教育讲座,以及各种创业知识竞赛、创业模拟活动及创业方案设计比赛等方式,形成以专业为依托,以项目和社团活动为组织形式来实践创业活动。
襄樊学院成立了“大学生创业俱乐部”。该俱乐部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作用,组织开展创业沙龙、创业技能技巧大赛等活动。发挥学生自我服务、自我教育功能的形式,仅是该校近年来培养学生创业能力的模式之一。该校物理系以“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科技作品竞赛为龙头,层层推动课外科技学术活动和学生创业活动的广泛开展。通过经济管理系组织开展的大学生暑假“建设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边社会实践、边研究课题、边勤工助学。通过第二课堂的教育,促进了大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培养。
(二)依靠科技活动培养大学生的创业能力
科技活动与课程建设有机结合,通过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素质。大学生有创业不能局限在自雇型创业上,要在专业型创业和产品创造型创业方面有所作为,必须有较强的专业技能。科技文化活动中的电子设计与制作竞赛等活动都应具有明显的专业特色,也具有较强的参与性,使竞赛活动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弥补了理论与实际的脱节。组织大学生科技文化使学生在实践中得到科研方法的训练,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大学生的兴趣、动机、情感、意志和性格等非智力因素的发展,立足现实,关注社会,为学生创业能够创造性独立解决理论与实践中的问题奠定基础。如“环境与化学”系列活动,“模拟法庭”等活动,体现当代大学生朝气蓬勃的精神风貌。学生科研课题根据科学性原则(课题的内容、研究开发的计划及采用的手段和方法都应是科学的),实用性原则(课题的内容和可以预见的成果应具有现实针对性和实际应用价值),可行性原则(课题要与学生现在的知识水平、学校环境条件以及学生业余时间精力相适应)三个原则来确立。教师创造性的工作,不仅较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也将培养他们各种创造性的非智力因素,培养他们创造性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树立他们敢于批判,敢于探索,敢于冒险的精神。
(三)整合多方资源,营造创业实践氛围,锻炼创业能力
培养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可以通过大量的实践活动来实现。校园特有的文化氛围,尤其是社团活动能锻炼各种综合能力,这是创业者积累经验必不可少的实践过程。实施“以校以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营造创业实践氛围,锻炼创业能力”的战略是推进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保障。襄樊学院每年举办科技文化节(主要内容:科技文化节节徽设计大赛、才艺展示大赛、2010年创业计划设计大赛、感动校园摄影作品大赛、首届“襄樊学院民族风情文化艺术节”活动、网页设计大赛、电子设计与制作大赛、家电义务维修等)、“小发明、小制作、小创作”活动,组织学生参加“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创业计划设计大赛、数学建模比赛、机械创新设计、电子设计制作比赛等竞赛活动。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成立大学生创业俱乐部,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研究与指导教研室,大力发展学术科技类社团,开展多种形式的创新创业教育和实践活动。
参考文献:
\[1\]李儒寿,赵天武.大学生择业与创业\[M\].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教育;现状分析;改进方案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2)01-0259-02
20世纪80年代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针对21世纪国际教育发展趋势提出了“创业教育”这一全新的教育理念。目前世界上有600多所大学(大多数在美国和欧洲)至少开设了一门创业教育方面的课程。美国的创业教育已发展成为一个完备的体系,涵盖了从初中、高中、大学直到研究生的正规教育,美国也依靠创业教育的普及助推了其强劲的创业势头[1]。相对而言,我国的创业教育几乎还处于起步阶段,而我国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日趋严峻,以创业带动就业成了促进大学生就业的不二选择。近年来,大学生创业的热情日渐升温,但从创业成果来看,大学生创业的情况并不乐观。高校作为我国主流教育平台,对大学生进行适当的创业指导、创业培训等相关创业教育成为了十分必要的课题,探讨我国高校的创业教育问题也已十分迫切。
一、创业教育的内涵
从广义上讲,大学里的创业教育是培养具有开创性的个人,其通过相关的课程体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业能力,使学生具有冒险精神、创业能力、独立工作能力以及专业技能。从本质上说,创业教育是培养学生创业意识、拓展创业素质、加强创业技能的教育活动,即培养学生如何面对社会生存压力,提高自身能力,进行自主创业的方法和途径。在大学生中开展创业教育是大学生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适应社会发展、拓宽就业渠道、构建创新体系的长远计划,也是高等教育途径的扩展与延伸。
创业教育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经济社会的发展趋势,利用各种教育手段,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创业教育注重学生自我意识、参与意识和实干精神的培养,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创业技能,以便在社会实践中灵活地进行创业活动[2]。
二、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现状
我国高校的创业教育起步较晚。1998年,清华首届创业计划大赛对我国的创业教育来说是一次具有开创性意义的启蒙,高校大学生创业开始成为校园内外关注的亮点。1999年创业教育持续升温,中国大学生创业步入第一个高峰;2000年大学生休学创业的兴起将学生创业热潮推向了顶峰;2002年,随着高校扩招后引发的就业难现象的日益突出,大学生自主创业再次升温;2003年至2004年,教育部举办的创业教育骨干教师培训使大学生创业教育步入了新的阶段。近年来,由于社会环境的影响,大学生的创业热情进一步提高,部分投资公司加大了对大学生创业的投资,教育主管部门还设立了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鼓励大学生创业者走出来,将创业进行到底[3]。
就目前来讲,高校的创业教育在方式和内容上还比较单一,大多数都是通过以下两种方式进行:建立大学生创业孵化器,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基本的创业基地和相关硬件设施;举办创新创业大赛,通过相关的奖励政策为大学生将来创业降低“门槛”提供支持。这种教育方式从一定程度上为大学生创业在硬性条件上开设了“绿色通道”,支持鼓励了大学生创业,但因其不能对学生进行系统、全面、有效的创业指导,学生仍不能获得诸如商业机会的识别、资源的组织和投入、企业组织的创建等科学创业知识技能方面的软实力,具有很显著的不足之处。
三、目前大学生创业主要问题和困境
从一定程度上讲我国现阶段已经进入了全民创业时代,大学校园里也普遍刮起了创业风。但是,从创业成功的效果来看,我国大学生创业成功的概率并不理想。据官方统计,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仅在2%―3%之间。据调查显示,大学生创业主要存在以下误区和问题。
(一)多集中于低技术领域,缺少具有科技含量的项目
大学生创业多是集中于经营服装店、饭馆、精品店等相对传统的创业领域。当然,随着网络的普及,不少学生开始网赚,但也仅仅局限于在淘宝网、当当网等网购平台上开设门面,进行普通产品的销售。这些低技术领域由于创业门槛较低,需要面对大量的竞争者,如若在管理、经营或是销售方面没有一定的、别人难以模仿的优势,就很难创造较好的商业利润,甚至很难生存下去。创业教育专家认为,创业的核心应该是科学技术,工科学生的创业更应该从实验研究出发。在美国,进行学生创业的大多是理工院校。所以说,进行大学生创业要依据学校的类型和科技优势而定。
(二)缺乏市场意识,没有盈利能力
经济规律是每一个企业经营者必须遵循的,大学生创业中一个较为明显的误区是市场观念较为淡薄,有些大学生拥有较为领先与独特的技术,但却不会有效分析市场空间。当要推出他们的创业成果时,他们只局限于花钱做广告而已,而缺乏对目标市场、定位营销手段等的认识。其实,投资人真正感兴趣的是能够适应市场需求的产品或服务以及明确的市场营销计划和保证利润的可能性。然而,部分大学生创业者的市场意识十分淡薄,他们没有考虑市场问题,只是利用投资人的财务支持,做自己想做的事。复旦大学曾做过一项有关大学生创业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近50%的同学认为从事创业活动最主要的目的是锻炼能力,其次是获得利润。这就是大学生创业者难以得到资金支持的重要原因。
(三)缺乏商业实践经验
部分大学生创业者持有技术,但是他们无法完成从技术人员向管理者、经营者的转换。有些大学生创业团队也有经济专业的学生,但他们缺乏商业创新、市场拓展的实践经验,只能一贯地参考国外的管理模式,不具备企业管理和资本运作的能力,很容易造成内部管理制度如同空文、计划措施不能贯彻执行的状况。
四、大学生创业教育改进的方案
目前,高校创业教育主要面临场地和硬件设施的短缺、社会支援力量不足、创业教育师资不足、创业教育体系发展不完善等问题[4]。解决以上问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以基地建设为保障,帮助大学生搭建创业实践平台
学生创业素质的培养,需要在实践中得到巩固和发展。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多样的科技创新活动和公共活动的设计与组织等相关方面的创业实践。此外,学校还应主动与企业合作,只有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实体才具有彻底解决高校创业团队在激烈的竞争中得以存活的可能,在他们的帮助下可以使资金运作、硬件分配、软件处理在视窗环境中合法化、合理化,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创立大学生创业教育实践基地,使学生的创新创业活动与企业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同时,有资源优势的高校可以牵头建立创新创业基金会、创新创业协会等组织机构,创办各种形式的创业园,以项目化的运作手段,指导学生自主设计、创办、经营商业企业或科技公司等,为大学生提供创新创业成果的孵化平台[5]。
(二)构建与创业教育相适应的课程体系
我国创业教育发展很不均衡,目前还没有本科层次的创业科学体系。在创业教育课程的推广、普及的过程中,学校要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结合学生的需求,开设系统化的、专业化、特色化的创业课程体系,并不断建立健全课程质量的测评考核体系。在实施过程中可以对低年级学生进行简单的理论知识教育,而对高年级学生则可以进行创业实践锻炼,并从各个阶段中抽取优秀学生进行进一步的创业培训,筛选出优秀创业计划组成创业团队进行创业项目研发,最终实现创业教育的目标。
(三)加大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
有关调查显示,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师资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大学在职教师,另一类是外聘教授、企业家、专家等。大学在职教师一般是相关学科老师兼职,他们没有创业实践经历和企业管理经验,缺乏专业、系统的创业知识。而外聘教授、成功企业家、创业辅导专家实践经验丰富,但其教学经验、教学技能不足,很难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6]。
结语:目前,我国的大学生创业教育还处于起步阶段,没有完善的教育体系,这与当今大学生严峻的就业形势和膨胀的创业热情形成巨大反差。发展高校创业教育需要从多方面着手,不断探索创业教育途径,完善创业教育体系,为大学生实现创业梦想,缓解社会就业压力,推动我国创业势头,活跃市场经济做出积极有效的尝试。
作者单位:信阳师范学院团委
作者简介:武治国(1978-),男,汉族,河南安阳人,信阳师范学团委,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参考文献:
[1]李晋东.大学生创业培训刻不容缓[J].安庆科技,2004,04:23-24.
[2]赵燕.浅析创业教育与大学生就业[J].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2011,08:92-93.
[3]邱仙艺,凌云.对当前大学生创业问题的探讨[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01:176-178.
[4]张博瀚.浅谈我国部属高校创业教育的不足及其改进―以武汉市部属高校为例[J].湘潮(下半月),2011,01:15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