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矛盾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论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工程材料学是一门技术科学,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更偏重于具体实践,是基础科学和工程技术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工程材料科学当中蕴涵着丰富的唯物辨证主义思想。
1.1内因和外因
唯物辩证法认为:在事物的发展中,内因和外因同时存在,缺一不可,事物的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液态金属材料凝固时,在液相中会产生具有固相结构的小核心,这就是凝固的内因,足够大的过冷度是凝固的外因,当外因条件具备时,这些小核心就能长大,直至完全凝固。
1.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是普遍存在的,同时又有其特殊性,掌握矛盾的普遍性,可以做到举一反三;注意矛盾的特殊性,就不会生搬硬套同义词。例如,热处理的根本原理在于通过对材料进行加热、保温、冷却的过程,来改变材料的内部组织,获得所需的性能。一般教材中,热处理的基本原理和工艺都是以碳钢为例来讲的,但是这种普适性的原理不仅适用于碳钢,合金钢、铸铁、有色金属,甚至某些非金属材料也是适用的,这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对于淬火这种热处理工艺而言,用在碳钢上可以使组织转变为马氏体,提高了硬度;而用在奥氏体不锈钢上则使组织转变为单相的奥氏体,提高了耐蚀性。这就反映了矛盾的特殊性。
1.3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唯物辩证法认为:复杂事物发展过程包含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首先应该抓住主要矛盾;另外,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不是绝对不变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在实际应用中,能够为零部件正确的选择不同的工程材料非常重要。对于需要受力的机械零件而言,保证所选材料的力学性能满足使用性要求就是主要矛盾,首先必须满足;但对于在腐蚀环境下使用的机械零件而言,对材料耐蚀性的要求就上升为了主要矛盾,应选用耐蚀性较好的材料。
1.4矛盾对立统一规律
唯物辩证法认为:一切存在的事物都由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一对矛盾组合而成,看似水火不相容的一对矛盾,也可以统一。例如,碳钢的力学性能中,强度、硬度与塑性、韧性是一对矛盾,存在着此消彼长的趋势,强度、硬度越好,那么塑性、韧性往往较差,要提高强度、硬度就会降低塑性、韧性,这正是对立统一规律的具体体现。
1.5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事物,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避免教条主义和主观主义。例如,在常用的工程材料中,不锈钢是耐蚀性较好的材料,但是,在富含Cl-的环境中它很快就会被腐蚀。因此,对工程材料的耐蚀性评价必须针对不同的具体环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不能一概而论。
1.6事物的两面性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都有两面性,缺点用在另一个地方可能变成优点。例如,在碳钢中,硫元素和磷元素一般被认为是有害的,因为硫会引起钢的“热脆”,而磷则会引起钢的“冷脆”,并且这两种元素均降低钢的焊接性能。但是换个角度思考,所谓废品只不过是放错了地方的宝贝,是否有能够用到这些“缺点”的地方呢。利用这种易脆的特性,用来制造炮弹的弹壳,不是正好可以增加弹片的碎化程度,提高炮弹的杀伤力。
2.结语
关键词:高中政治;哲学知识;高效课堂
高中政治哲学知识包含极为复杂的理论知识和基于实践的经验的总结,因此,在高中政治哲学课堂中,要提高学生的整体的哲学素养,就必须深度地剖析政治哲学知识中的重难点,科学地运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加强学生对抽象的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够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在生活中分析和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
一、深度剖析哲学中的重难点
高中政治哲学知识中包含有很多的重难点知识,这些知识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中进行反复的讲解,进行深度的解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吸收。在引导学生进行重难点知识的掌握时,首先,应该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完整的哲学知识理论体系,即哲学包含有三大部分,分别是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并对三者的关系有准确的认识,其中唯物论和认识论相对于辩证法的知识来说是比较好理解的,因此,高中政治哲学知识的重难点就集中在辩证法这一大块知识点上,这一知识点包含有联系的原理、发展的原理、矛盾的原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原理以及量变和质变的关系原理以及内因与外因这几大知识点。在这一阶段,重难点主要集中在矛盾分析法这一哲学知识点上,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要对矛盾这一知识点进行深度的剖析。首先,要引导学生掌握矛盾的原理、矛盾的特殊性原理、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原理、主次矛盾原理、矛盾的主次方面原理、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的原理。在了解这些原理的基础上,教师要着重对引导学生辨析矛盾的主次方面和主次矛盾原理。首先,引导学生从内涵上进行区分,主次矛盾是存在于复杂事务中的,而矛盾的主次方面是同一矛盾中的两面;其次,从作用来看,在事物发展进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主要矛盾,决定事物性质的是矛盾的主要方面;第三,要认清办事情要抓住主要矛盾,想问题要抓住事物的本质即抓矛盾的主要方面。
二、哲学理论紧密联系实际生活
哲学知识是来源于实践的,因此,学习哲学知识的最为主要的目的就是用所学的哲学知识指导实践,在课堂中,教师就要积极地将哲学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教师可以选用生活中的小故事进行讲解,也可以选用一些寓言故事进行相关理论的分析,或者是联系形势与政策中相关的知识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哲学理论知识点。如教师可以就最新一期的地质学报刊载封面文章(英文版)介绍到的我国科研人员首先在自然界中发现金属铀,这一发现对核能原料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长期以来,人们认为在自然界没有金属铀,最新一项研究打破了这一惯常认识,教师可以结合这一时政信息,来引导学生掌握相关的认识论知识。此外,还可以结合我国提出的要打造中国制造2025,实现制造业由大到强的转变,创新是关键,质量是根基。这一时政新闻让学生掌握要用发展的观点来看问题。同时,还可以用讲故事的方法来帮助学生理解哲学知识,如,古时候有一位父亲,买了一只猫来解决鼠患,但是鼠患缓解的同时,猫也偷吃了鸡,他的儿子很生气,父亲告诉他,没有鸡我们不会挨饿受冻但是没有猫却会,他的儿子就不再抱怨了。通过这个故事,让学生理解矛盾的相关知识。
三、引导学生用哲学的观点解决问题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说,学生是否掌握了一定的哲学知识不是学习哲学最为重要的目的,学习哲学的最终目的就是可以用所学到的哲学知识紧密地联系生产生活实际,能够分析和解决生产生活中出现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在政治哲学课堂中进行多角度的引导,让学生树立起用哲学的观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同时要不断地训练学生的思维品质,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能够学以致用。首先,教师可以在课堂中进行相关问题的提问,尤其是要以分析论述题的形式进行,让学生对材料或者问题用哲学的观点进行科学地分析,同时运用正确的方法论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其次,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实际的训练,如鼓励学生观察学校的布局,班级规章制度的设置,学校整体的管理制度等这些生活中的事物,对这些事物进行分析,找出合理的与不合理的地方,说出理由,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通过这样的训练,可以培养学生用哲学的观点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结语:总之,高中政治哲学课堂的高效构建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的努力,在教学中,教师要针对学生难以理解的知识进行深度的讲解,同时要注意讲解的方式,让学生真正地理解,并能够在需要的时候进行灵活地运用。要明白,哲学是来源于生活又能够指导生活的,只有能够在生活中进行合理地运用,才是真正高效课堂的体现。
参考文献:
[1]张满顿.政治哲学思想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运用[J].学周刊,2011,18:46-47.
[2]郭强.以哲学思想引领高中政治体验式课堂[J].教育实践与研究(B),2014,12:5-8.
[3]陈维.浅谈高中政治复习中如何突破哲学重难点[J].群文天地,2012,09:196.
一、板块:感知哲学的宏观架构
教学中,发现不少学生对哲学的基本范畴总是弄不清楚,答题时常常是“张冠李戴”“破绽百出”如:题目明明要求回答辩证唯物论知识,他们却答了唯物辩证法的知识,得分之低可想而知,真可谓“下笔千言,离题万里”。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对哲学理论体系没有一个明晰的宏观把握,对哲学范畴混淆不清。所以,在教学中,帮助学生理清哲学理论体系的框架结构非常关键。
从理论体系上讲,哲学主要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两大板块,而辩证唯物主义又可细分为辩证唯物论、唯物辩证法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三个板块,历史唯物主义可细分为唯物史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三个板块。如果学生将这些哲学板块牢牢地印刻在脑海里,形成一个个“电脑文件夹”,并将相应知识点分门别类地储存在每一个文件夹中,如:将“联系”“发展”“矛盾”“创新”存放在“辩证法”板块这个文件夹中,让每个知识点都有自己很清晰的归位,答题时就能从中快速而准确地提取出来,从而大大地降低错误率。
同时,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记住这些板块,我们将哲学理论体系简要概括为“一二三”:“一”即哲学(母亲);“二”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母亲的两个儿子);“三”即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和唯物史观、人生观、价值观(两个儿子各有三个儿子)。这不就是老子的“一生二、二生三”吗?看来,要巧记哲学理论体系的方法还是很多的,只要我们多思考、勤总结,方法一定比困难多。
二、对子:清楚哲学的突出特点
哲学研究的是整个世界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运用了很多概念、判断和推理来构建起它的理论大厦,具有高度的概括性、抽象性、本质性、一般性。而高中学生由于逻辑思维能力尚未发展到一定高度,因此对哲学课本里的诸多概念感觉难于理解和记忆,做起题来更是头晕脑胀,如:一元论、一点论、二元论、两点论、辩证法、形而上学……简直就是云里雾里。所以,在教学中,要帮助学生理解好这些基本的哲学概念或术语,为学生学好哲学这门课程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万物莫不有对”,对子是哲学的突出特点。分析哲学教材,我们不难发现这样一个现象:绝大部分概念或术语都是成对出现的,如: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辩证法与形而上学,一元论与二元论,运动与静止,物质与意识,思维与存在,主观与客观、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实践与认识(理论),真理与谬误,联系与孤立,整体与部分,静止与发展,量变与质变,前进性与曲折性,内因与外因,矛盾同一性与矛盾斗争性,矛盾普遍性与矛盾特殊性,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矛盾主要方面与矛盾次要方面,全面与片面,两点论与一点论,重点论与均衡论,辩证否定观与形而上学否定观,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等等。发现并运用好哲学的这一特点,通过对比来分析和研究这一个个概念对子,对学好哲学很有帮助。
三、××性:明确哲学的叙述方式
每个学科都有自己独特的思维特点和叙述方式,哲学由于其高度的抽象性和概括性,在表达某概念或原理时常用“××性”来叙述其属性和特征,以全面阐述相关理论。如:哲学的实践性、科学性、革命性、阶级性;世界的物质性;人的主观能动性;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物质的根本属性(或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是运动,物质还具有可知性、永恒性等属性;运动的永恒性、无条件性、绝对性;静止的暂时性、条件性、相对性;规律的普遍性、客观性、条件性;意识活动的目的性、计划性、主动创造性、自觉选择性;实践的直接现实性、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历史性;真理的客观性、具体性、条件性、绝对性、相对性;认识活动的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具体性、条件性;发展的永恒性、普遍性,发展趋势的前进性,发展道路的曲折性;矛盾的同一性、斗争性、普遍性、特殊性、不平衡性;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主体差异性、阶级性。诸如这样的“××性”表述,在哲学教材里有很多,初学哲学的中学生常常被弄得一头雾水,稀里糊涂,老是混淆不清。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告知学生哲学的这种叙述方式,并进一步引导学生对这些“××性”表述做一个专门性归纳,以很好地解决学习难题。学习中,不仅要对各“性”准确理解,还要对它们之间的关系做进一步探讨,甚至还要在比较中去分析各“性”的不同与相通。
下面,就以“辩证唯物论”的“物质”和“意识”两个概念为例,简要介绍“××性”表述归纳的一些基本方法,希望能为破解哲学教与学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提供一条行之有效的思路。
辩证唯物论“××性”归纳
概念 解释“×性”理解 高考典型例题
物质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客观实在性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对宇宙间一切客观存在着的物质形态和物质现象的共同本质和共同特性的高度抽象与概括,强调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看不见、摸不着,不可创造、不可改变、不可消灭。
(2008年上海政治第14题)近代思想家龚自珍说:“自古及今,法无不改,势无不积,事例无不变迁,风气无不移易。”这说明(B)
A 世界上存在无物质的运动
B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C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D 物质是运动的内在动力
运动性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可知性 物质能够为人的意识所反映
永恒性 物质是永恒不灭的
意识 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主观映像。
意识活动的目的性 人们反映客观世界时,总是抱有一定的目的和动机(2009年江苏政治第28题)“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郑板桥的这句话蕴含的道理是(A)
A 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B 意识活动具有客观实在性
C 意识活动具有生动形象性 D 意识活动具有主观随意性
意识活动的计划性 人们在实施行动之前要预先制定蓝图、目标、行动方案和行动步骤等。
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 意识对客观世界的主动反映,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不仅能够“复制”现在,而且能够追溯过去、推测未来,能够创造出一个理想的或幻想的世界。
意识活动的自觉选择性 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有选择的,并不是客观世界有什么就反映什么,而是根据实践的需要来选择反映什么、不反映什么。
四、观点:把握哲学的基本内容
哲学涉及的基本概念很多,原理观点也不少,学生学习常常是顾此失彼,真是“熊瞎子劈包米”。其实,只要掌握了基本的方法,哲学观点的理解和记忆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为了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我们在把哲学理论体系“板块化”的基础上,借助哲学基本“概念”,再来将之细化成“十一观”,从而实现知识的由点到面。如:辩证唯物论包括物质观和意识观,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包括实践观和真理观,唯物辩证法包括联系观、发展观、矛盾观和创新观(或辨证否定观),历史唯物主义包括唯物史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样,哲学理论体系的框架结构就更加清晰明朗了。根据各“观”,我们通过其核心概念进行“观”的进一步延伸和拓展,形成一个个原理和观点。这样,有了一棵棵葱郁的原理树木,哲学这座森林自然能够茂盛起来。
以“物质观”为例来说明辩证唯物论知识的延伸和拓展过程。根据“对子”这一哲学的突出特点,由物质观的核心概念“物质”可引出其对子概念“意识”,进而得出辩证唯物论的第一个基本原理“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即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又由“物质是运动的”引出“运动”概念及“物质与运动的关系”,由“运动”可引出“静止”概念及“运动与静止的关系”,再由“运动是有规律的”,引出“规律”概念及“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及“人具有主观能动性”,进而得到辩证唯物论的第二个基本原理“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原理”。这样,哲学的知识库就不断地充实和丰富起来了。
在平时的教学中,如果我们有意识地重视用这种演绎的过程和方法去引导学生推演出每个板块中的相关哲学原理,不仅对他们全面系统深入地学好哲学这门课程大有裨益,而且对培养他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也很有帮助。
五、图表:学好哲学的重要方法
图表,相对于整段整段冗长的文字表述,具有简洁明了、直观形象的效果,对学生而言,无论是知识的积累、理解和运用,还是思维方法、学习能力的培养,甚至是学习兴趣的激发和提高,都非常有帮助。
六、反思:体悟哲学的人性养育
学习《生活与哲学》这门课程,绝不只是通过记住几个基本概念、几条基本原理,来解答几道试题,为高考赚取一点分数。哲学的价值更在于它对人生的指导意义,它对问题的思考方式、它对真理的探索使命……正如教材上所说,“哲学就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功能,具有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功能,具有指导人们确立人生观、价值观和理想信念的功能”。“哲学是人生的根本指南”“学好哲学,终生受益”“让哲学思维融入我们的学习和生活”。
关键词:现代材料测试方法;研究生教学;教学方式;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2-0138-03
随着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的急剧扩大,研究生培养数量与培养质量之间的矛盾已成为当前研究生教育中面临的主要矛盾。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是我国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也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研究生教育的三大目的是知识结构、科学研究与创新精神,其中科研和创新是重点,知识结构是基础。只有具备完备的知识结构,掌握更多的新技术、新思想,才能在知识结构、学术思想、科学思维上形成交叉复合效应,才能在科学研究过程中做出创造性的成果。使学生具备完备的知识结构、宽厚的知识基础、开阔的学术视野正是研究生课程教学的主要任务。由此可见,系统的课程教学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提高研究生课程教学质量至关重要。
为提高研究生课程教学质量,湖北大学研究生院立项对现代材料测试方法这门课程进行精品课程建设。现代材料测试方法是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研究生的一门主干课程,主要介绍材料组成、结构和形貌研究中具有代表性的常用分析测试方法的基本原理、试验方法、仪器设备及应用。课程内容涉及X射线衍射分析、电子衍射分析、电子显微分析、光谱分析、核磁共振分析、热分析以及其他分析测试方法等多种材料分析测试方法与技术,是材料学、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工程、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等多个学科研究生必须掌握的现代分析技术,对研究生后续科研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对课程教学目标、教学方式、教学内容、实践教学以及考核方式等多方面的改革与调整,经过近三年的教学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1.以知识结构为主的课程教学目标。课程教学目标要求学生须掌握各类现代材料测试方法的基本原理,熟悉各类仪器设备的操作过程,了解各类分析技术在材料领域科研中的应用。课程教学目标强调了学生对各类分析技术的基本理论的掌握与理解,对知识的传授与学习过程要求比较高,需要很多的教学时间。
2.以讲授为主、实验为辅的教学方式。按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进行硕士招生,学生在本科阶段所学专业差异性较大,包括材料科学与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材料物理、材料化学、物理学、化学等相关专业。有些材料分析测试技术在本科阶段已经学习过,但各专业所学习的内容又不太相同。因此,课程教学内容对每一类材料分析测试技术都从其测试原理、仪器设备到实际应用来介绍,需要的教学时数较多,只能以讲授为主、实验为辅的教学方式进行课程教学。
3.以深厚理论基础为主的教学内容。由于教学内容包括了绝大多数的材料分析测试技术,非常繁杂,大部分的课时用于介绍各类测试技术的原理及仪器设备,与本科层次的教学内容只有一些横向扩充,纵向延伸不足,各类分析技术的最新进展及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介绍较少,科学方法论及分享科研经历、科研思想等内容则更少。较少的实验教学课时内也只能让学生观摩实验测试过程,学生动手操作设备的机会少。
4.以面向课堂教学为主的考核方式。上述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决定了考核方式是以考试成绩与实验报告为主,强调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但研究生教育的目的包括知识结构、科研能力和创新精神三个方面,以考试为主的考核方式对研究生的科研思想、创新能力方面的考核评价比较少。
二、教学改革措施
1.强调知识运用与科研能力的教学目标。随着国家对创新型人才培B的重视,对研究生课程教学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反思,其中主要包括教学内容未能结合最新研究成果、教学方法本科化严重、缺乏培养研究能力的实践环节、缺乏创新思想的启迪等。现代材料测试方法课程以学生本科阶段所学的相关知识为基础,结合研究生培养的目标,将课程目标定为:理解现代材料分析技术的基本原理,掌握各类分析测试技术的特点和相关仪器设备的操作,能够在实际工作中熟练运用各类分析测试技术,了解相关分析技术的最新进展。调整后的教学目标强调了各类分析技术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对后续的教学方式、教学内容、实践教学及考核方式的调整起着指导作用。
2.实践为主、讲授为辅的教学方式。研究生课程学习阶段是为科研工作奠定理论基础、培养创新思维模式的重要阶段,但大多数课程仍然以知识传授为主,对实践环节重视不足,研究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发挥不充分,不利于创新思维的培养和实践的提高。为此,现代材料测试方法课程教学将“讲授为主、实验为辅”的教学方式调整为以“实践为主、讲授为辅”,其中讲授学时占总学时的三分之一,实践教学占三分之二,强化学生实验操作与实际应用能力。在讲授过程中,弱化分析技术的基本原理等理论性内容,重点介绍各类分析方法的特点及数据分析,同时介绍该类技术的最新进展,结合教师科研工作,分享科研思想及科学方法。实践教学分为三部分,一部分是学习操作大型分析测试仪器并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掌握分析方法的特点;第二部分是根据不同的样品,让学生设计实验方案,运用不同的分析测试方法对材料的组成、结构及形貌进行表征;最后,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验方案与测试结果,进行针对性的讲解与评价。这种教学方式,可使研究生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同时更有带入感,提高学生的求知欲,帮助学生逐步养成自主学习、科学思考的习惯,提高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分享科研思想与科学方法的教学内容。常见现代材料测试方法的教材中大多包括X射线衍射分析、电子衍射分析、电子显微分析、光谱分析、核磁共振分析、热分析以及其他分析测试方法等内容,其中相当一部分内容在材料类本科阶段都有涉及。因此,结合学院的科学研究情况,将光谱分析、核磁共振分析等已在本科阶段学习过的内容,在课程学习网站中将其基本原理、仪器结构及相关应用等资源列出,以学生自学为主,而课程教学内容以X射线衍射分析、电子显微分析、热分析及电化学分析为主。X射线衍射分析主要包括广角、小角X射线衍射及光电子能谱分析;电子显微分析包括透射、扫描电子显微技术、电子衍射技术以及EDS能谱分析;热分析包括热重、差示扫描量热法以及动态力学热分析技术;电化学分析包括电化学工作站、电化学腐蚀、极化以及交流阻抗分析等。教学内容的精简有利于教师突出教学重点,有利于学生针对性地学习,为研究生下一步的科学研究任务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内容虽然有了精简,但相对于很少的讲授学时而言,依然难以全部在课堂上进行讲解,因此,建立课程学习网站,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就成为了必然。在课程学习网站中建立了包括课程简介、教学目标与要求、课件、习题、课外资源以及问题讨论区,特别对各类分析方法基础性的理论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便于学生自学。既有效地减少了课堂讲授任务,又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课堂讲授时,要求教师结合自身科研情况,重点介绍分析方法的特点及应用,同时分享教师的科研经验和科学方法论。既有利于学生对各类分析方法的特点与应用有更深入的理解,又有利于研究生科研思想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4.案例教学为主导的实践教学方式。案例教学法作为一种启发探究式的教学方法被广泛用于课堂教学,通过对实际案例进行小组讨论、教师指导、总结与评价,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现代材料测试方法课程的实践教学所采取的案例教学则更进一步,不是提供已有案例供学生分析、讨论,而是提出目标,让研究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行设计实验方案、自行研究分析、撰写研究报告并做交流汇报,教师在此基础上对实验方案、实验过程、实验结果分析等进行总结与评价。通过对学生亲身实践的案例进行分析、总结和评价,能够充分发挥研究生的主观能动性,深化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理解掌握,实现教学互动与教学相长,更好地实现课程教学目标。
现代材料测试方法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应用性学科,课程教学目标要求研究生能够熟练掌握并运用常见的、重要的分析方法,为以后的科研工作打下坚实基础。课程实践教学除现场介绍仪器结构及功能、讲解操作过程及注意事项、分析实验数据与结果、指导学生操作过程外,还将学生分组,指定不同的材料,要求学生根据所学分析方法对材料的组成、结构及形貌进行表征。各小组通过查阅文献资料,拟定实验方案,教师审核通过后,研究生自行预约并完成实验,通过对各实验数据的分析,提交检测分析报告并在课堂上进行汇报、讲解。最后,教师对各小组的实验方案、实验过程、数据分析等进行点评。通过这样的实践教学过程,可加深研究生对各类分析方法原理及特点的理解,提高了研究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语言表达的能力,逐步培养研究生的科研思想和创新精神。
为完成课程教学目标,适应课程教学方式的变化,尤其是实践教学方式的变化,课程教学的工作量大、压力也非常大。针对这一问题,学院对现代材料测试方法课程的教学团队进行了扩充,由活跃在教学科研一线的8位教师组成。各位教师可以根据自身科研情况,精心备课,对相关领域的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也有深入的把握,丰富了教学内容,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与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对于实践教学的分组指导也能有的放矢,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都能准确解答,提高了实践教学的效率,具有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5.学习能力与科研能力并重的教学评价。教学评价是改善和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和必要环节,对整个教学过程具有监督、激励和导向作用,对推动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根据研究生教育的目的与课程教学目标,现代材料测试方法课程的考核内容以学习能力和研究能力并重、考核方式以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互补的原则进行,具体考核包括基本理论、实验操作、课程论文以及交流汇报四个部分,分别占20%、20%、40%、20%。基本理论的考核内容包括现代材料分析方法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掌握程度,侧重于知识结构和学习能力的考核,考核方式可以多样化,如闭卷、开卷考试或学习笔记等形式。实验操作的考核内容包括仪器设备的结构与功能、操作流程与注意事项、实验数据的处理等,侧重于知识的理解与动手能力的考核,考核方式主要以上C操作的形式进行。课程论文的考核内容包括文献检索与归纳、实验方案设计的合理性、实验结果的分析方法以及论文撰写格式与条理性等,侧重于知识的运用和科研能力的考核,考核形式以提交课程论文的形式进行。交流汇报的考核内容包括汇报材料的制作、汇报过程的逻辑性、语言表达以及答辩过程,侧重于知识和科研思想的论证与表达能力的考核,考核方式以汇报答辩的形式进行。
制定符合教学目标的考核内容并通过多样化的考核形式,不仅检查了研究生对基本理论和知识结构的掌握程度,以及应用所学知识、方法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通过考核促进了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精神的进一步提升,同时,研究生考核成绩反过来对教师教学的完善与提高具有很强的针对性,能够进一步改善教学效果。
三、教学实践反思
通过近三年的教学改革与实践,现代材料测试方法的课程教学各个环节都逐步得到了落实与完善,绝大多数研究生都能达到课程教学目标,顺利地进入下一阶段的科学研究工作,在有关材料分析技术方面的知识运用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得到了硕士研究生导师们的肯定,具有良好的教学效果。但是,也反映出存在的一些问题,一是重点教学内容相对于多种多样的现代材料测试方法而言还稍显单薄。材料的种类与功能极其繁多,现代材料分析技术的进展也日新月异,其分析测试理论涉及多个学科,要完成熟练掌握并运用现代材料分析技术与方法的课程教学目标,目前选取的教学内容还是有一定的不足。学院在以后将组织师资或邀请相关专家以专题报告的形式对一些现代材料分析技术进行介绍,让研究生能够了解更多的现代材料测试方法及其应用。二是实践教学指导的工作量大,教学团队的力量还需增强。课程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对实践教学的要求很高,但随着研究生人数的不断增加,课程教学任务越来越重,尤其是指导分组实践教学的工作量非常大。课程教学团队在今后还将吸纳三、四名教师,使分组实践教学环节能够保质保量地得到落实,完成课程教学目标,保证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王艳,阳华,钟世安.课程教学在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中重要性之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4,(49):36-39.
[2]姚莉,刘伟.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0,(33):36-39.
关键词:基本原理概论; 因“才”施教; 大一新生
中图分类号: 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2)05-0054-04
“因材施教”以承认差异、重视差异为前提,要求在教育教学中从学生实际出发,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途径和方式,以取得最佳的教育、教学效果。[1]它要求面向学生大多数,使教学的深度、进度是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能够实现的;要求正确对待个别差异,善于发现和培养具有特殊才能的学生;要求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差异性教学,使其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从这个角度来说,因材施教的本质是因“才”施教,是针对学生的现实问题,有的放矢实施教学。面对大学一年级学生(以下简称大一新生)在从高中到大学的心理过渡期中所呈现的各种问题,“基本原理概论”(以下简称“原理”)课程作为启蒙开智、指引大学生人生发展方向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更应该有效地贯彻这一教学原则,将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相结合,在理论讲授过程中,完成教学目的,解决自身受众的实际问题,提高教学实效,实现理论教育、思想教育、心理引导的统一。
一、“原理”课教学对象需要因“才”施教
大一新生是“原理”课程的主要受众。新生的称谓不仅因为他们刚进校,是新人、新面孔,它还意味着一个新的开始,一种全新的状态。全新的生活环境,全新的社会关系,全新的学习方式,无人庇护的独立生活,困惑伴随着种种新奇与自由,开始充斥他们的内心。大一新生是大学生,但就其心理和生活状态而言,却只能算是走进象牙塔的高中生,特别是在刚进大学的第一学期。调查发现,78.7%的大学生认为自己存在一个从高中到大学的心理过渡期,89.3%的学生认为一年级是大学生活中最迷茫的一年。但大学一年级却又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关键时期,是事关大学生在大学期间能否健康、顺利成长的特殊阶段。正视大一新生实际存在的从高中到大学的心理过渡问题,采取相应措施,加强引导,是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重视的问题。调查显示,大一新生的心理过渡问题主要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第一,个性化倾向与趋同性意识共存的心理矛盾冲突。以自我为中心,把自我作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大一新生“有个性”的典型表现。而集体生活是存在地域差异、习惯差异、个性差异、爱好差异的多个体的共同生活,个性的刚性化极易使同学之间产生摩擦。调查显示,55.8%的大一新生因为性格不和而不能与同学和谐相处。这成为他们产生孤独、困惑、缺乏归属感的一大诱因。可喜的是,大一新生并不极力保持和维护自身我行我素于群体之外的秉性,反而呈现出趋同的意识。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2]社会本性使他们产生与他人保持一致的从众心理和对他人的依赖心理,这实际上是他们寻求心理归属的一种意识反映。外露的个性化和潜在的趋同的社会织在大一新生内心,必然使他们在面对不同问题时,呈现出不同的矛盾心理和困惑。
第二,自我认识不清晰与自我期望值过高共存的心理矛盾冲突。自我认识不清晰与自我期望值过高,是大一新生在自我认识上的两大特点。两特点的产生是现实的也是可以理解的,但两者一旦融合交织,共同作用,极易使大一新生陷入矛盾心理,产生精神压力。正处于认识自我过程中的大一新生,对自我尚缺乏准确定位。高中阶段的“佼佼者”身份、现有的“大学生”身份,再加上年少轻狂、心高气傲的个性使其既无法正确估量自己的能力,又对自我期望过高。现实基点和心理目标的差距在这两者的共同作用下,被扩展放大,必然重创大一新生的内心,形成心理压力。
生活中有三个“我”,现实的我,别人眼中的我和理想中的我。人人都想三者统一于理想中的我,但现实往往不是如此。现实中的我和理想中的我的差距,使大一新生感到失望、难受、郁闷;周围同学的优秀、出众与现实中自身状况的差距,使嫉妒、自卑、压迫等心理感受尾随而至。如何引导他们理性、正确、及时地认识自我,合理定位,宽广心胸,客观看待内外这两重压力,就显得尤为必要。
第三,对未来前途的隐忧。对大一新生而言,谈规划前途似乎为时过早,但他们的确对此存在不同程度的忧虑。他们在迷茫中担忧自己如何寻找到在大学生活中的位置,如何规划大学一年级生活,继而扩展到如何规划大学四年的生活。大一新生的这一忧虑是他们对现实生活状况的一种自卫性的心理担忧。一言概之,无为而恐慌。初进大学校园的大一新生,面对与高中繁忙紧凑的生活截然不同的缺乏成就感的学习生活,面对不知如何表现自己、如何寻找到自己位置的迷茫状况,面对其他优秀同学的出类拔萃,他们在迷茫中产生困惑,在困惑中滋生忧虑。目前如此,大学一年级如此,那么大学四年又将怎样?如何规划自己的前途,也就成为大一学生开始思考的问题。
总之,心理困惑是直接影响大一新生正确认识和看待现实生活的重要干扰因素,是导致他们普遍存在心理过渡期的重要原因。仅靠学生自身去逐步调节、适应和完善,是一个不经济、不高效且未必能取得良好效果的解决方式。大一新生们需要得到教育、指导和帮助。
二、“原理”课应该而且能够因“才”施教
以学生的问题为中心,结合教学内容,在理论讲授过程中,化解学生困惑,解决学生疑难,实现知识教育与思想教育的有机结合。这样的因“才”施教,是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体现学生主体性,实现大一新生自由全面发展的前提条件,是“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的具体化。无疑,这给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这却正是“原理”课教学应该而且能够完成的责任和义务,是“原理”课教学的基本原则。
第一,因“才”施教,是提高“原理”课程教学实效的需要。提高教学实效,是“原理”课程的一个攻坚性难题。“原理”课概念抽象、理论复杂、体系广博,具有较强的逻辑性、抽象性、系统性,是一份难得的知识“盛宴”。但无形中,其自身的这些特点在给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提出较高要求的同时,也使学生产生“原理”课深奥复杂的心理定势。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整体低下,理论水平不高的状态下,学生更认为“原理”课不仅抽象难懂,而且离生活太远,没有实际的意义和作用。长此发展,导致很多学生出现“谈头痛,谈社会主义无趣”的状态。提高“原理”课教学实效,是我们无法绕开的现实问题,“把人文关怀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切入点,”[3]在课程教学中,以学生的问题为中心因“才”施教,或许是一个改变“原理”课教学现状,提高教学实效的大胆尝试。
第二,因“才”施教的现实目的是与“原理”课的教学目标内在统一的。讲授理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原理”课教学的三重目的。对大一新生进行理论传授、思想开导、心理引导、能力培养、排忧解惑是“原理”课因“才”施教的现实目的。两者内在统一,教学目标的实现过程就是因“才”施教得以落实的过程。掌握知识是基础。它是大一新生解决自身实际问题的理论前提和条件;培养能力是关键。理论的价值不在于它的科学性,而在于它的实践性。培养学生能力就是要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这为大一新生解决自身问题,缩短过渡期时间,尽早投入大学生活创造了条件;思想政治教育是归宿,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也就是因“才”施教得到切实落实的体现。“知识——能力——觉悟”是教育的全过程,只有将理论内化为大一新生的自觉意识,外化为其行为能力,在因“才”施教地解决实际问题的具体实践中,体会到理论的真实性、科学性和有效性,才能有效地完成对理论的“认知——认同——践行”的接受过程,完成对大一新生排忧解惑的因“才”施教的教育过程。总之,“原理”课教学是理论教育和思想教育的统一,是知识教育和能力教育的统一,这就使“原理”课的教学目标与因“才”施教的救助目的实现内在统一,因“才”施教的实现成为“原理”课教学目标的现实价值和意义的体现。
第三,“原理”课教学内容能够有效地服务于教学目标。如果说教学目标决定教学内容,那么“原理”课教学内容能否服务于“原理”课教学目标,能否与大一新生的实际问题相结合,对其进行引导性教育?这是能否实施因“才”施教教学思路的关键。恰好,“原理”课教学内容具备承担这一任务的能力。“原理”课是以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为主线,以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三大组成部分为基础,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为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针对实践、来源于实践、面向实践的科学理论。哲学有助于大一新生开启智慧,打通心结,明确思维方式。政治经济学是教导他们运用哲学思想分析问题的示例典范,是使他们全面认识和把握市场经济的重要理论来源。科学社会主义有助于他们合理的认识世界、认识社会、认识自身,科学定位,开阔视野,宽广胸怀。总之,较之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其他课程,“原理”课基础性、理论性的优势,科学性、辩证性、实践性的特点,使其具有为大一新生解惑的内容和能力,能够有效地保障教学目标的实现。
第四,因“才”施教,是“原理”课教学活动有效开展的需要。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现实问题为案例,因“才”施教,是改变“原理”课教学现状的需要,是实现“原理”课教学目标的需要,也是“原理”课教学活动有效开展的需要。这是由“原理”课教学内容的特点所决定的。理论是科学的、辩证的、实践的,但也是系统抽象、逻辑思辨的,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使抽象、刻板、僵硬的理论以具体、生动、鲜活的形式表现出来,是学生理解理论、掌握理论的基本要求和条件。当代的大学生思想自由、意志独立、个性鲜明,对理论的学习具有很强的主体性、探索性、怀疑性和自我选择性,对从外面灌输的思想理论有天然的逆反心理。若以其自身现实问题为案例开展教学,将有力地攻破其心理的抵触防线,激发其探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使其在解决自身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理论的认知,实现对理论的认同,提高教学的实效。
三、抓住根源,确保“原理”课切实贯彻因“才”施教
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引导作用,因“才”施教,解决大一新生特有的心理过渡期问题,是“原理”课教学必须重视的重要任务。而完成这一任务的关键,是抓住大一新生产生上述困惑、心理难以过渡的根源。惟此,才能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进行教育、引导,才能确保“原理”课切实贯彻因“才”施教的教学原则。从整体上看,大一新生心理问题的产生源于他们对从高中到大学生活变动的不适应性。
第一,学习方式由监督性学习变为自主性学习。高中生活学业繁重、繁忙紧凑、自由时间少,学生处于“被”学业安排的被动状态。这与大学学业负担小、自由时间多,学生自己翻身作了自己的主人的状况截然相反。这原本是高中阶段同学们所向往的美好状态,但对于已经习惯于约束监督,规划性弱、自律性差、发展方向模糊的大一新生而言,毫无过渡地陷入这种环境,反倒使他们处于迷茫、缺乏成就感、“在碌碌无为中悔恨,在悔恨中继续碌碌无为”的心理状况。学习生活在学生心目中的首要地位,又使他们进一步产生了对自身这种状态的焦虑和担忧。
第二,在师生关系上,由被重视变为被忽视,即由中心走向边缘。相对于高中阶段作为老师关心的中心和焦点,大学阶段被边缘化的现实状况,严重刺激了绝大部分大一新生的内心。大学辅导员有别于高中班主任,他们除了教学任务之外,还有繁重的科研任务;他们管理的不是一个班,而是一个年级;他们执行坐班制而非值班制,各种情况决定了他们无法把关心细化到每一个学生。任课教师更是如此,大学课程周时少,教师流动性大,各个教师通常只对应某学期的某一门课程,师生之间除了课堂教学时间外,鲜有接触,这就更难使学生有被老师重视的感觉。从中心到边缘的转变,从被关注到被忽视的转向,成为大一新生心理失落感产生的重要原因。
第三,同学关系由单纯走向戒备,由和谐走向竞争。来自五湖四海的大学同学的地域差异使他们彼此之间有着一种不可言喻的差异和心理上微妙的陌生感,潜意识地滋生出自我保护性的心理戒备。相对于在同一地区甚至自小熟识的高中同学,显然没有那么容易相处。另一方面,随着年龄增长,大一新生的自我意识、竞争意识和防备意识逐渐增强。这又成为导致同学之间产生心理隔膜和戒备的重要原因。同学关系的这种变化,堵塞了同学间相互排解情绪的沟通渠道,成为增添大一新生孤寂心理的又一因素。
第四,大一新生心理上的自我定位发生变化。他们开始以成人的标准来要求自身。这使其对自身的要求从高中阶段的只注重学习成绩的提高,发展到希望自己全能优秀,出类拔萃、成熟稳重、善于交际、独立自主、处理所有事务都能够游刃有余。简单地说,他们是用自认最完美的成人处事规范作为评价自己行为的标准。这是一个美好的期望,也可以说是一个奋斗的目标,但如果大一新生在现阶段,将这些规范当做一个衡量标准,如果他们对自身现实和标准之间的差距没有足够的心理认识,那么沮丧、困惑、自卑、迷茫的心理情绪的产生就显得非常正常。
总之,深挖问题根源,是“原理”课落实因“才”施教教学原则的基本前提。这里只是抓住了大一新生过渡期问题的共因,在实际的引导性教育中,我们必须注重个案的研究和分析,结合教学内容,采取适合的方式引导、教育。
四、“原理”课实施因“才”施教的关键环节
如果说抓住病症,是实施救治的第一步,那么对症下药,则是能否解决大一新生问题的关键。只有两者相互结合,才能顺利实现因“才”施教的教育目的。
首先,必须坚持教学的两个基本原则。第一,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即将理论与教学实践相联系、与学生实际相联系、与学生问题相联系。“原理”课理论只有与大一新生的实际问题相联系,才能发挥理论的作用,凸显理论的魅力,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第二,坚持理论教育与方法教育相结合,即在理论教育的同时,注重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讲授,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能力,这是“原理”课教学目标的基本要求,是理论教育现实作用发挥的桥梁。比如在“原理”教材的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中讲授人的双重本性时,不仅可结合大一新生的个性化和趋同性心理矛盾冲突进行分析,使其认识人的自然本性和社会本性在人成长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而且可以马克思和恩格斯的革命友谊为例,引导大家理性地看待同学之间的关系,还可以同学间不能融洽相处的示例为反面案例,开导并使他们学会如何处理类似问题。
其次,必须活化教学内容。活化教学内容就是让教学内容“活”起来。一方面,它要求教学内容以生动活泼的方式,以学生乐于接受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这就要求教学形式与之密切配合。作为教学过程中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教学内容总是以一定的形式来表现,教学形式总是承载着一定的教学内容。多样的教学形式是有效地活化教学内容的重要因素。另一方面,它主张教学内容不再以空洞、乏味、脱离学生生活实际的方式融入学生生活,而是成为活跃于学生生活之中并发挥实际作用的存在。这就要让理论的精神意蕴体现在学生生活之中,让理论的实践价值体现在为学生解决实际困难的实践活动中,让理论的理论魅力体现在排解学生的实际困惑之中。只有这样,才能使“原理”课教学在理论教导的同时,完成对学生进行心理指导、排忧解难、因“才”施教的教学责任。
最后,要结合教学内容,注重多种教学方法和形式的综合运用。这是活化教学内容,实施因“才”施教的必备环节。“原理”课教学要提高教学实效,就必须结合学生实际、以解决学生实际问题为目的。而这,就是案例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形式。但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我们必须打破教师“讲授案例——分析案例”的老套路,吸取各种教学形式之长,创新性地综合运用和发展。比如,它可以与实践教学的方式相结合,增强教学中学生的主导性和积极性;可以吸取开放式教学的优点,坚持师生平等,以多样化的方式实现相互交流;可以采取情景模拟的教学方式,让同学们在情景模拟中感同身受地体会相互的心理感受;可以采取讨论、辩论的互动性教学形式,碰撞思想火花,激发学习热情。此外,在教学渠道上,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数字化社会的各种便利条件,开通网络活动渠道,使网上教育与网下教育相结合;另一方面,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服务性实践活动形式,扩展教育渠道,使课上教育与课下教育相结合。[4]
总之,正视并重视大一新生的现实问题,结合“原理”课教学内容,化思想开导、心理引导、排忧解难于教学实践活动中,是“原理”课因“才”施教的应有之意,是解“原理”课受众对象之需,履行“原理”课教学责任的应有之举。
参考文献
[1] 车文博.心理咨询大百科全书[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681.
[2]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05.
2012年4月28日,由江西财经大学经济学院主办、中国政治经济学年会秘书处和中国人民大学《教学与研究》编辑部协办的“《资本论》与当代经济问题学术研讨会”在井冈山召开。来自全国高校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的3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与会学者围绕“《资本论》与当代经济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一、进一步推动对《资本论》中一些基本理论问题的探讨
经济学自创立以来,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发展,形成了若干重大理论争议问题。对这些问题的梳理和再研究是进一步发展经济学的前提和基础。上海财经大学马艳教授从经济学的视角出发,就“斯蒂德曼诘难”、“世纪之谜”问题、价值转形问题和“置言定理”等基本理论问题,展开了理论脉络梳理和创新性研究。马艳教授认为,“斯蒂德曼诘难”的破解并非是要在其理论逻辑上突破,而是可以运用联合生产思想,从污染产品的“负价值”出发,解释“负价值”的存在性及其现代价值。“世纪之谜”只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在不同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之间将出现多种不同的关系状态。转形问题的最终解决需要从动态的角度出发,分析由资本流动开始到最终均衡的转形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多种不同结论。而“置言定理”的问题在于忽视了现时代资本有机构成的内涵变化,在其内涵变化的新假定条件下,平均利润率将出现上升、下降和不变三种不同的变动趋势。
清华大学韩立新教授探讨了《资本论》劳动过程理论的生态学问题。马克思关于劳动概念的最经典定义出自《资本论》第5章“劳动过程”一节。在该节中,马克思关于劳动过程的定义包含“目的实现”和“物质代谢”的双重逻辑,并由此产生两种对马克思的不同评价:马克思是一个主张“对自然的支配”的人类中心主义者;马克思是一个强调“自然的根源性”的自然中心主义者。如何看待这两种评价,韩立新教授认为,从表面上看,马克思劳动概念的双重逻辑和两个评价是矛盾的,但是如果从唯物辩证法出发,这一矛盾就不再是矛盾,而是更高层次的统一,即以“根源性自然”为基础的“目的实现”和“物质代谢”的辩证统一。因此,在环境问题上的方法论既不可能是“自然中心主义”或“生命中心主义”,也不可能是“技术乐观主义”或极端的“人类中心主义”,它应该是内在地扬弃了二者的对立,实现了两者辩证统一的理论,如果借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话,就是“人本主义”与“自然主义”的统一。
关于价值转形问题,江西财经大学罗雄飞教授认为,人们长期忽视了马克思转化理论中的一个重要逻辑环节,从而认识不到马克思强调的“误差”的意义。事实上,投入转化为生产价格后的总生产价格、总利润与最初的总价值、总剩余价值能否同时相等并不是马克思转化理论的实质,生产价格决定能否在不同条件下始终以价值规律为基础,这才是问题的实质所在,而这一点是完全能够得到证明的。所谓“转形问题”的百年争论,反映了不同经济理论的方法论思想的冲突。新古典经济学家在验证马克思转化理论的过程中出现种种逻辑问题,这恰恰暴露了它自身的根本缺陷。由于不能正视自身的“资本计量问题”,它不可能认识到马克思所说的“误差”及均衡利润率与货币利润率的差异;由于数学形式化,它难以理解所谓“一般条件”的现实含义,因而不自觉地陷入一种逻辑悖论而又无力自省。
上海财经大学冯金华教授认为,所谓马克思的《资本论》第一卷和第三卷的矛盾,即根据第一卷的劳动价值论计算的单位商品中包含的全部劳动与根据第三卷的平均利润率计算的商品的价格不成比例,其实并不存在,因为在利润平均化之前的劳动和利润平均化之后的价格之间没有可比性。一旦使用正确的比较方法,即总是比较同一条件下的劳动与价格,并在比较中始终坚持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包括第一种含义和第二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的基本原理,则立刻就会发现,同一商品的价格总是与其内含的全部社会必要劳动成比例,不同商品的价格比率总是与它们内含的全部社会必要劳动的比率相等。这个结果,无论是在利润平均化之前还是在利润平均化之后,都毫无例外地成立。
一、财务学与经济学
1.经济学的基本概念
经济学(Economics)是研究如何用有限的资源去获取无限的人类社会需要的最大满足的社会科学。它涉及任何人类社会必须决定的三个基本经济问题:一是决定生产什么和生产多少;二是决定如何生产,即用什么技术将投入资源组合起来生产出人类需要的产出品;三是决定产出品为谁生产和如何分配。经济活动中的三个基本要素是人类需要、资源和生产技术。
经济活动的直接目的是满足人类需要(Humanwants),包括物质需要和文化需要。人类需要有两个特征:一是需要的多种多样性;二是需要从长期看的不可满足性。人类需要的满足水平与其所处的历史时期有关,与其所处地理位置有关。从效率观点看,满足人类需要的水平,一方面受资源和技术允许条件下可用于消费的或用于进一步生产的各种有用产品或劳务水平的影响;另一方面受这些产品或劳务在不同组织之间分配合理性的影响。前者反映生产产出(Output)水平;后者反映分配和消费的效用(Utility)水平。
资源(Resouree)是指可用于生产满足需要的产品的各种手段或财富(Means)。资源可分为劳动力资源、资本资源和自然资源三类。现代经济学中还把企业家作为第四种资源。如果将劳动力资源与企业家资源合并,将资本资源与自然资源合并,那么资源也可分为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两大类。资源主要有三个特征:一是绝大多数资源在数量上是有限的;二是资源具有多种用途;三是为生产一定产品,可用不同的资源配置方式。经济学中的投入(Input)主要是指这些资源的投入。
效率是指投入与产出之间的比率。经济效率(Economic efficiency)是指用货币计量的投入与产出之间的比率。准确地说,西方经济学中的效率是指帕累托效率或帕累托最优,即任何生产与消费的重新组织,如果不能使某一个人或某些人的处境变坏,就不可能使另一些人的处境变好。在微观生产理论中的效率是指资源投人与有用产出之间的比率。在福利经济学中的效率是指产出与效用之间的比率。因此,在资源投入一定的情况下,提高生产领域的效率,会增加有用总产出;在产出一定情况下,提高消费领域的效率,会增加总效用。总之,在资源一定的情况下,经济效率的提高会使人类的需求得到更大满足,这正是效率在经济学中占有核心地位的原因所在。
可见,经济学的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科学地解析了资源投入与配置的效率与效果,为财务管理学科奠定了雄厚的理论基础。
2.经济学与财务(金融)经济学
经济学为财务学提供了理论基础,而财务(金融)经济学(Financial economics)是从经济学领域中逐渐分离出来的一门学科。财务(金融)经济学是从个人效用最大化出发,试图通过对个人和企业的最优化投资、融资行为以及资本市场的结构和运行方式的分析,去考察跨期资源配置的一般制度安排的方法和相应的效率问题。财务(金融)经济学由金融市场学、投资学与公司理财学三个部分组成。金融市场学研究的是金融机构与金融市场以及国内外经济中金融系统的运作;投资学研究的是风险与收益的确认和度量、风险与收益之间的权衡、估价技术与金融工具的设计等内容;公司理财学研究的是以公司为主体的理财理论与实践问题。
3.财务学的经济学基础
在整个金融经济学中,公司理财学处在一个非常关键的位置上,财务学不仅科学地融会了经济学中的一些重要理论,而且其发展是以一些重要的经济学学说或理论为依托和基础的。
第一,经济学中的理性主义与效用理论。经济学中“理性”的涵义有两种:其一是指个体追求某种工具价值的“最大化”;其二是指个体决策过程在逻辑上的无矛盾。经济学效用理论是经济学最基本和最主要的范畴之一,也是微观经济学的核心理论,是最富有现代意义的经济学理论工具。
在财务决策理论中,假定投资者都是理性的,在进行决策时,选择能够产生最大期望效用的行为;另外,也假定理性的投资者是规避风险的。在理性投资者假设和效用理论的基础上,财务学家利用经济学中的无差异分析方法分析投资者的最优投资组合策略。
第二,经济学中的供求均衡分析。供给和需求及其相应的均衡概念一直都是经济学的主要分析工具,也是一种根本分析方法。经济学供求均衡分析方法的结果就是推导了一个数量――价格机制,价格必须在均衡点上,否则市场供求力量就会发生作用以使价格达到新的均衡。所有的经济学模型最终几乎都是以获得使供需匹配和市场出清的价格结束。
供求分析在经济学中具有如此重要的地位,在财务学中也如此。在财务学理论中,典型的CAPM模型就是利用了均衡分析方法,从市场投资主体的效用最大化出发,在一定约束条件下获得了均衡状态的资产价格。
二、财务学与统计学
1.统计学的基本概念
统计学研究如何用科学的方法去搜集、整理、分析实际数据,并通过统计所特有的指标,表明所研究的对象的规模、水平、速度、比例和效益等,以反映其发展规律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作用,描述数量之间的关联关系和变动规律。
统计学是处理数据的科学。一般的记述统计侧重数据的收集加工整理,而数理统计侧重数据处理的“科学性”。一般而言“科学”要求有客观性、再现性、普遍性。为表现这种科学性,研究者常喜欢用数学模型,因为数学比较简明、严谨,比较抽象。数理统计就是运用数学工具,记述数据产生的过程,描述概率分布,进行推定,作假定检验,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
按照统计学科体系的基本原理与应用的不同,统计学可分为理论统计学与应用统计学两大类。理论统计学指的是统计学的数学性原理,也就是数理统计学,具有通用方法论的理学性质。应用统计学指的是基于理论统计学的基本原理,应用于各个领域的数据处理方法。统计解析方法及统计推测方法。
2.财务学的统计学基础
财务学研究是建立在可观察的基础之上的,因而不可避免地需要利用统计学的基本原理和技术。财务学尤其在如下两个方面需要借助于统计学,它们是投资分析和风险管理。这两个领域直接涉及到统计数据描述及推测统计学。另外,日益崛起的金融工程学领域的发展更是离不开统计学,它主要涉及与数学有关的应用概率过程,应用概率微分方程式的研究领域,有时被称为
数理金融。
投资分析的目的在于尽可能地提高投资收益,为此从可选择的投资资产(股票、债券、包括外汇在内的外国证券)中,进行资产选择操作,在控制风险的同时追求收益的最大化。因此要用到运筹学中的最优化理论。
风险分析与管理领域正是基于统计学质量管理的思想建立起来的。风险与收益的衡量需要借助于统计学中的均值――方差分析。企业或银行的财务结构受汇率、利息、股价的变动,其资产价值也在不断变化,这就构成了市场风险。为了根据市场风险考察企业资产的价值变化,将企业的价值变化看作风险要素股价、汇率等变化的函数,描述其概率样本分布,推定其下限5%可能损失的金额。其中,既可用有关股价、汇率变化的模型,也可考虑因素相关的变化。有关银行的不良债权问题经常涉及到的BIS(国际结算银行)规定中,也要求按照上述方法计算企业资产价值变化下限5%的金额,规定企业要保留一定程度的自有资本。从这种意义而言,BIS的规定非常依赖于模型。由于企业资产价值的评估也必须以现价评估,所以不带价格的资产也要依靠模型评估。模型的应用越来越具有现实性,财务管理也要求助于统计学的知识。
期货交易的领域是理论水平较高并富于挑战性的领域,它包括金融资产组合理论与资产组合的实践(financial engineering)。许多问题常被从数学角度程序化。其领域的数学结构包括连续时间的概率过程、概率微分方程式、概率测度的变换公式等。
三、财务学与管理学
1.管理学的基本概念
管理学的内涵就是要说明什么是管理,以及管理的内容与方法。“管理可被看成是这样一种活动,即它发挥某个职能,以便有效地获取、分配和利用人的努力和物质资源,来实现某个目标”。管理的这一定义概括地将管理的特征、职能、目标统一起来;管理的特征、职能与目标又将其与管理控制联系起来。
管理是一种活动,是为有效地实现某个目标的一种活动。管理活动是发挥管理职能的活动,管理的职能包括计划、组织、指挥、协调与控制,在管理活动中,各种管理职能都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管理的目标是有效地获取、分配和利用资源,来实现组织目标。
2.财务学的管理学基础
管理的内容由管理活动的内容所决定,现代管理之父法约尔将一个企业的活动分为六大类,分别是“技术活动,即生产和制造;供销活动,即购买、销售和交换;财务活动,即寻找资本及最适当地利用资本;安全活动,即保护财产和人员;会计活动,即盘存、资产负债表、成本和统计;管理活动,即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在上述六类活动中,管理活动即是管理或管理职能,管理的内容应该是管理活动赖以存在和发挥作用的其他五种活动。
财务管理要解决的是公司价值的创造,在企业管理中居于核心地位,它本质上是一种综合的价值管理活动,即实施价值管理。财务管理以价值目标为尺度,将公司管理活动与公司理财的具体决策统一起来。
管理的方法可解释为研究管理的方法和管理中应用的方法。研究管理科学和管理理论的方法共有十一种:经验法或案例法、人际行为法、集体行为法、协作社会系统法、社会技术系统法、决策理论法、系统方法、数学法、因地制宜法、管理任务法、经营论法。这十一种研究管理理论的方法对研究财务管理理论与方法同样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或借鉴作用。特别是行为科学方法、系统科学方法、案例方法等,对研究财务管理是十分重要的方法。
管理中应用的方法主要体现在发挥管理职能所采用的方法,包括计划方法、组织方法、指挥方法、协调方法和控制方法,这些方法对财务管理起着重要作用。
四、财务学与会计学
1.会计学的基本概念
会计学是随着商品经济的产生、发展,以及近代会计的程序与方法日益完善而建立起来的一门独立学科。会计学以会计的目标、职能、对象和程序、方法为研究对象,采用一定的研究方法,构建会计理论体系,揭示会计所反映和监督经济活动的过程,促进会计工作更好地为经济生活服务。会计是以货币为计量尺度,运用一系列程序和方法,连续记录经济业务,反映和监督经济活动中价值运动过程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会计的基本程序与方法是指会计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图1(吴水澎主编:《中国会计理论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年版,72页可反映这四个环节在会计中的地位。
会计程序与方法中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这四个方面是会计学的核心内容,其中,提供会计报告是会计的主要职能。会计报告是整个会计系统的最终产品,是以浓缩的、综合的、系统的、分类的形式反映企业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的书面文件。会计报告主要包括对外报出的会计报表、会计报表附注等。
会计报表是由资产负债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组成。企业的各项财务活动都直接或间接地通过会计报表来体现。
2.财务与会计的关系
财务与会计是两个并列的经济范畴,在性质、地位等方面是有区别的。会计是信息系统,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都是会计信息系统的组成部分,也是会计学科体系的组成部分。同时,会计又是一个“决策支持系统”,它为管理提供有用的信息,为管理服务。财务管理则是企业管理的重要范畴之一。财务管理学则作为财务管理学科体系中的一个分支而存在,如果说财务管理的对象也是现金流量的话,那么,财务管理侧重于现金流量本身(通俗地说,财务管理是一种现金流量的安排),而不是现金流量信息。这就是会计与财务的区别之所在。
财务的本质是本金投入收益活动,会计的本质是信息系统。在经济组织内部,财务处于主导性管理的地位,生产、技术、营销、劳动等项管理都要围绕价值最大化和本金扩张的财务目标去进行;会计处于基础性地位,通过提供财务信息为财务管理和其他各项管理服务。由于财务与会计是两个并列的范畴,所以在理论研究上自成体系,形成两门不同的经济学科。
会计学与财务学紧密相关。财务管理的职能包括预测与计划、决策与控制、分析与评价等内容,这些财务管理职能作用的发挥依赖于会计学所提供的信息,会计学为财务学提供了数据基础。
关键词:职高政治;生本理念;过程教学
职高政治课对学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德与智两方面,尤其以德为主。从这种意义上说,思想政治课有没有以学生为主体,不仅关系到课讲得好不好,而且关系到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和心理等诸方面的素质提高,关系到学生有没有真正在心灵上受到启发和“洗礼”,关系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能不能顺利开展下去。为此,政治教学过程中必须确立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意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只有这样,政治课才能上得有滋有味,学生学习和锻炼才有了明确的奋斗目标和精神支柱,才能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挑战。思想政治课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实施以生为本教学,应该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即备课、讲课、练习、测试等环节中。因为这些环节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教学反馈过程,丢掉任何一个环节对教学而言都是不完整的。所以,探讨主体教学也应从这个方面入手,分别揣摩每个阶段的特殊性,找到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最佳时机,彰显过程教学,提高教学实效。
一、备课:心中拥有主体
“备”就是准备,备课是上课的前提,也是教学过程的起始阶段,只有在这个时候把学生的主体地位摆对了,才能在讲课中更好地得以体现。教师备课中除了钻研课标、教材、教参等外,还要认真分析学情,了解学生的情况,真正做到有的放矢。比如,哪些学生对哪些问题回答出来的概率高?哪些学生更适合稍难或更简单的问题?根据学生目前的认识水平,讲哪些例子更容易引起他们的共鸣,更易于理解课本上的原理?再比如,带不同的两个或几个班,每个班的情况有无差别、差别多大,同样的问题在不同的班是太难还是太容易?同样一个讨论题在几个班中设问应分别从哪些不同的角度来组织才更符合班情等。教师只有真正摸透摸准了学生的实际情况,并据此精心编排和设计自己的教案,才能达到教学的目的,这本身也才是实事求是。例如财会教材中有许多的概念与定义,“借方”和“贷方、“销售方”与“购买方”、“流动资产”与“非流动资产”、“应收账款”与“应付账款”、“预收账款”与“预付账款”等。我们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向学生提问:这些财会专有名词中有什么共同特点?在师生的共同分析中引出哲学矛盾观点的分析和讲解。让学生明白矛盾就是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矛盾双方存在着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关系,又存在着相互依存的关系。因此,教师应该结合学生原有知识经验,对教材进行创造性处理,实施有“保”有“压”, 有“扩”有“缩”,在不降低要求的前提下,努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讲课:高效激发主体
1.优化结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从职高政治课的特点来看,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众多,内容抽象,理论性强。运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一支粉笔,一张嘴,从头讲到尾,结果是教师满头大汗,学生一头雾水,收效甚微。而采用多媒体技术,把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等抽象难懂的内容变成具体的形象的东西,使学生容易理解,便于记忆,重点内容,难点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比如在探究“商品的价值量”时,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之间的关系既是重点也是难点,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用动画的形式做了几个柱状图:当社会劳动生产率发生变化,与其相关的代表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单位商品价值量、单位时间生产出来的使用价值量的柱状图也会发生变化。而当个别劳动生产率变化时,与其相关的代表个别劳动时间、单位时间生产出来的使用价值量、单位时间的价值总量的柱状图也会发生变化。抽象的内容用直观的形式表达出来因此很快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好的课堂气氛和效果,也使得原来费尽周折,甚至累的口干舌燥也讲不懂的问题很快就解决了。
2.创新教法,活动体验,吸引学生
讲课是教学的关键所在,也是主体性教学最为集中的一种表现。这个环节,最容易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也最容易变为“要学生为听众”。教师只有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积极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才能真正做到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从理论上说,激发主体,关键是“激”,思想政治教师应尽可能去激发学生,保持思想政治课对学生的“吸引力”。在课堂上,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不同专业背景设计各种不同场景,让学生参与其中。如“模拟人才招聘考试”、“模拟法庭”、“模拟市场”、“模拟企业”、“模拟银行”等。这样,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们就能在课堂上体会不同的社会角色,学到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同时也能让学生体会到参与课堂活动的乐趣,大大激发他们的主体意识。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抽象枯燥的政治课理论,如果能由学生亲身去体验,必然会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兴趣,也将有助于其潜能的释放。教师可以实施活动导课活动。所谓活动导课,就是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一些师生共同参与的教学活动,在活动中使学生体会教学内容,形成相应的能力,激发起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增强其主体意识。例如在教了“公民的生活离不开法律”后,笔者结合《道路交通安全法》、新《劳动法》的颁布,组织学生在全校开展了一次《法律法规伴我行》的调查活动;教了“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后,我联合所教班级班主任在班内开展“不要给别人起绰号、不要出口成‘脏’” 的行为监督活动等。这样的教学活动寓教于乐,让学生既学习了课本知识,又增强了社会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对学生优秀品质的形成和社会责任感的增强也大有帮助,提高了政治课教书育人的实效性。
3.优化“导、议”, 凸显主体,张扬个性
应当指出,实施激发主体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但最重要的是教师在精讲基础上抓好“导、议”两个环节。“导”即引导,引导学生掌握政治理论知识。先是教师讲一典型事例,接着是引导学生对该事例分析,再次是在分析基础上指导学生抽象概括出概念原理,最后是在教师指导下结合教材修正补充,得出完整准确的概念原理,并加以记忆。这四步充分发挥了学生主体作用.让学生自己从事例分析中得出理论知识,效果很好。“议”即课堂讨论、议论。在教师讲完原理后,让学生自己找事例进行分析议论或让学生提出问题,教师概括出典型问题,再让学生讨论解决。这样可以充分发挥学生参与教学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学会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由于学生间的差异,面对同一活动会有不同的体验,因此教师应当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不同体验,不能把自己的体验强加给学生。例如学习《多彩的消费》时,要求学生树立合理消费的观念。针对大部分学生大手大脚、花钱如水,不讲节约,讲阔气、比“大方”的情况,我在课前有针对性地要求学生去做两件事:一件事让学生作一次家庭调查,了解家庭收入、开支情况,人均生活水平在当地处于什么位置;二是自己算算一笔账,包括每年穿衣、吃饭、游玩、书杂费等其他开支需要多少钱,这些开支哪些是必要的,哪些是可有可无的,哪些是毫无必要的。然后在上课时再结合理论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和评价。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受到很大触动,既领悟了生活的真知灼见,又提高了他们的综合思维能力、辨证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社会活动能力,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三、练习:有效训练主体
学是为了用,应用知识是指用已学过的抽象知识来分析、解决一定的问题(或习题),从而完成某次知识的学习过程。以学生为主体,除了要求教学、备课应以其为主体外,自然也包括练习要以学生为主体。也就是说,我们在作业的设计上,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水平、知识,包括容易出现问题的知识点等情况,有针对性地设计。配合相应的教学内容,我们可以设计各种类型的拓展训练:⑴创作类:例如,在学习了“交往礼仪营造和谐人际关系”这一内容后,我设计了“问候短信创作”这一作业,要求学生根据交往礼仪的内容,以父母长辈、老师同学、 亲戚朋友等为问候对象,进行优秀问候短信创作。每条问候短信不超过50个汉字,语言生动、文字精练、富有创意,体现传统美德和礼仪知识,朗朗上口,并由本人原创。学生的创作积极性很高。⑵合作类:在学习了“讲文明,习礼仪”、“避免违法犯罪”后,布置学生合编小报,扩充书本知识。在分工合作的过程中,同学们的爱好和特长得到了很好的发挥,小报评比后,把优秀的报纸放在班上展示。小小的一份报纸不仅培养了学 生的合作精神,使他们学会倾听、学会询问、学会赞扬、学会支持、学会说服和学会采纳等。⑶调查类:调查类作业要求学生通过社会调查,用事实来说明问题,从而进一步认识我们的世界,在学习了“诚实守信”这一部分内容后,我布置学生课后给自己设计一个诚信档案,分阶段记录自己在人生中重大事件中的诚信表现,以鞭策督促自己做一个诚信的人;另外还可以调查本地一些知名企业在其成长壮大过程中的有关诚信经营的案例,并写出有个人想法评论的小论文。
在难度上,则应区别不同的班级,以及同班级的不同层次的同学分别设计相应的题目。比如政治课经常需要做材料分析题,根据材料可设计三问:第一步,要求学生能够写出原理和方法论即可;第二步,要求学生能够把原理、方法论和材料相结合,逻辑严谨;第三步,请学生根据背景材料跳出原有设问,自己设计问题,然后按照设问,自己组织、拟定参考答案,极大限度地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调动不同层次学生的积极性,体验成功的快乐。
以往我们曾用过的选做题、附加题等题型都较好地体现了分层原则,而分层本身就是学生对自己能力的一种自我考核和认知,既有利于充分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又在另一个角度给学生提出了新问题:不会做的或没有选做的,你会不会,应如何处理等,这些均不失为较好地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范例。即使是对一道题,不同学生回答会不同,特别是我们思想政治课的主观题,学生答题的层次性、条理性甚至知识运用的原理依据都不可能相同。时下讲素质教育,讲课改考改,讲答案多元化,笔者认为应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拟定相对合理的参考答案,也就是多元化答案,让学生“跳一跳能摘到桃子”,而不是“反正摘不着,不如干脆不摘”。这样,就会在很大程度上激励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使优生前进有动力,而较差的学生的答案也从参考答案中的一个角度,得到肯定的鞭策,让他更努力挖掘更多的角度,弥补自身在这些方面的不足。这种“双赢”的结果恐怕也是我们所期望得到的圆满结果。
另外,传统的学业评价侧重于认知领域即学科知识的考查,一般采用闭卷考试为主,学生常常是“考前背重点,考后全忘光”。无论是考试内容还是考核方法,都与思想政治知情行统一的教学目标相去甚远。这就要求我们打破传统教学考核的程式化,积极探索,尽快建立起一套能促进学生知情行转化的适合中职思想政治课特点的多元化过程性学业评价体系。不仅是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而且也要评价学习过程;不仅评价学生的理论掌握能力,而且也评价学生的实际表现能力,有利于促进学生知情行转化,树立学生对政治学习的信心,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总之,职高思想政治课教学全过程都能够落实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必定能够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激活学生封存的记忆,开启学生幽闭的心智,放飞学生囚禁的情感。只有在这样的课堂上,师生才是全身心投入,不只是在教和学,还在感受课堂中生命的涌动和成长;也只有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才能获得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教师的劳动才会闪现出创造的光辉和人性的魅力。以生为本的政治课堂自然就能成为师生共同发展的崭新的殿堂,不断焕发出生机和活力。
参考文献:
[1]冯建军.当代主体教育论[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
一、科学管理的概述
1.科学管理的基本假设
科学管理作为一种管理理论,它以以下几个假设为前提:
(1)当时,劳资矛盾日益尖锐的主要原因是社会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而如果能通过科学管理将社会资源进行充分利用,则劳资双方都会得到利益,这些矛盾就可以解决。
(2)对工人,其基本假定,即人是“经济人”。人最为关心的是如何提高自己的货币收入,或者说只要能使人得到经济利益,他愿意配合管理者挖掘出他自身最大的潜能。
(3)单个人是可以取得最大效益的,集体的行为反而导致效率下降。科学管理是使单个人提高效率的有效办法。[1]
泰勒科学管理试验及其理论是建立在这三个前提假设基础之上的,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形成了科学管理理论,但这三个前提假设并不全面和科学,存在一定的缺陷,需要补充和完善。
2.科学管理的主要内容
根据上述科学管理的基本假设及作业研究和时间研究两个基本原理,以及科学管理的基本出发点和主要任务,科学管理理论的内容可分为三个主要方面:管理哲学、作业管理和组织管理。
(1)管理哲学。科学管理作为一种管理思想和管理理念,它是以管理哲学为指导的,管理哲学是管理中的世界观、认识论和方法论,是从思维和存在的角度对管理的本质和发展规律所作的哲学概括。而科学管理正是在管理的世界观、认识论和方法论上对管理进行了归纳和变革。泰勒指出:“从实质上讲,‘科学管理’是人和公司或产业中工人方面的一种切实的精神革命——是这些工人在对待他们的工作职责、对待他们的同事、对待他们的雇主方面的一种彻底的思想革命。他同样也是管理当局(工长、监工、企业主)方面的人的一种精神革命——是他们对待职责、对待同事、对待工人、对待所有日常问题方面的一种彻底的精神革命。如果没有这两种彻底的精神革命,‘科学管理’就不会存在。”[3]
(2)作业管理。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这也是科学管理的基本出发点之一。首先,泰勒通过试验和研究,对工人的工时和动作进行研究,从而制定出有科学依据的工人的“合理的日工作量”。其次,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必须挑选“第一流的工人”。泰勒认为,人具有不同的天赋和才能,只有工作对他合适,才能成为第一流的工人。企业管理者的责任就在于为雇员找到最合适的工作,同时,运用培训工人的科学方法,最大程度地挖掘他们的最大潜力。在制定了恰当的工作定额,并挑选了“第一流的工人”后,还应当实行标准化原理,即工人掌握标准化的操作方法,使用标准化的工具、机器和材料,并使作业环境标准化。
(3)组织管理。泰勒把计划职能与管理职能分开,改变了凭经验工作的方法,代之以科学的工作方法,以确保管理任务的完成。计划职能归管理当局,并设立专门的计划部门来承担,计划部门从事全部的计划工作并对工人指令和命令;工人和工头从事执行职能,按照计划部门制定的操作方法,使用规定的标准工具,从事实际操作。
在组织机构的管理控制上实行例外原则。所谓例外原则就是,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把一般的日常事务授权给下级管理人员去处理,而自己只保留对例外事务(即重要事项)的决策和监督权,如有关企业重大政策的决定和重要人事的任免等。[1]
二、高等教育管理的特点
高等学校相对于其他组织有其自身的特殊性。这主要是由高等教育的目标、要素、活动、结构与功能的特殊性所决定的,即高等教育自身的内在规律决定了高等教育管理的特点。高等教育管理的特殊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高等教育管理目标的特殊性
高等教育系统的目标是根据高等教育规律和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来制定的,因此,高等教育的管理也应该以高等教育的规律为指导,而不能采用企业管理中的各种原则或原理。高等教育管理是以更好地培养人才并且着眼于提高人才质量为根本目标的管理活动,它不能、也无法只追求经济效益,更不能以追求利润为目的。在高等教育管理中应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统一起来。
2.高等教育管理要素的特殊性
高等教育管理包括管理主体和客体两个方面,即组成高等教育系统的主导性成员——教师和高等教育的主体性成员——学生。高等教育管理要符合他们的劳动特点和身心发展的阶段性特点。正是由于高等教育系统组成人员的特殊性,管理中存在着一种特殊的管理现象——自我
管理。自我管理是管理中存在的一种普遍想象,但在高等教育管理中,自我管理具有特殊的意义:一是高等教育系统中的人都是具有高层次文化水平的人,因此具有很强的自我管理、自我组织和自我发展的能力;二是他们的心理特征也表明,在管理过程中有必要让其发挥自己的自我组织管理的能力。 3.高等教育管理活动的特殊性
高等教育管理要协调学术目标与其他目标之间的矛盾。学术目标体现了高等教育系统的整体性质和本质功能,这就要求高等教育管理活动一定要以学术目标为主导目标,与高校的学术目标一致。
鉴于高校师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在管理师生的过程中,民主性比其他任何系统的管理显得更加重要,教学民主、学术自由是高等教育管理必须优先考虑的问题。在高等教育管理活动中,健全民主管理制度,首先要求管理思想民主化,尊重教职工的智慧与才干,在管理中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其次,建立健全民主管理的各项制度,充分发挥各个学校成员的作用;第三,积极创造多种形式的、生动活泼的、简便易行的、有利于广大师生员工参与管理的民主运行模式。
4.高等教育管理功能的特殊性
与一般管理一样,高等教育管理具有两个基本的目标功能:管理的“维系”功能和管理的“结合”功能或“放大”功能。高等教育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与其他社会系统有所不同,高等教育为社会提供的主要是精神产品。因此,在高等教育管理中,上述两个功能都有特殊的表现:首先高等学校的管理对“凝聚力工程”提出了更高也更难的要求。更高体现在高校的师生对于人际关系交往比较看重,在人的需求层次中,教师对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尤其强烈,这就要求注重人本管理,提高师生员工的向心力;其次,高等教育系统是最具有创造力的社会系统,通过各成员、各要素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可以最大限度地实现“系统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效果”。[2]
三、科学管理在高等教育管理中的应用的评价
1.科学管理在高等教育管理中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理论意义。教育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需要高效率的教育管理的配合,否则无法实现预期的教育目标,而高效率的教育管理实践又需要管理理论的指导。科学管理是一次管理思想上的大综合,是管理思想发展史上的一个转折点,同时又是一个较为完整的管理思想体系。因此,科学管理作为一个重要的管理理论,是高等教育管理的重要理论支撑,为高等教育管理实践活动提供理论指导,从而提高管理效率,更好地为人才培养服务,最终保证人才培养质量。
(2)科学理念。科学管理通过对时间、动作、工作的研究,第一次使管理由经验上升到科学,第一次把科学研究和科学方法应用于管理,使管理从此成为一门科学,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科学管理尊重科学、运用科学的理念亦是高等教育管理非常重要的管理理念,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高等教育管理顺利进行,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使高等教育培养出高质量的高级专门人才。其次,大学是一个研究高深学问的场所,是以追求学术目标为重的组织,因此高等教育的各项活动都应该尊重科学、运用科学,各项决策都应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因此,高等教育管理作为一个重要的高等教育活动也应运用科学方法,通过科学研究,进行科学决策,科学地解决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教师激励。根据“经济人”假设的原理,科学管理为最大限度挖掘工人的潜能和提高工人的工作积极性,主张对工人实行激励性的报酬制度。对员工进行激励在管理学上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管理理念,包括经济激励和精神激励,其能够有效调动工人的工作积极性,从而提高劳动效率。在高等教育管理活动中,教师激励是教师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不仅关系到教师的精神面貌和工作积极性,更关系到教学质量的好坏与否。没有良好的教学质量也就无从谈起高质量的人才培养,因为教师是教育的主导者。但根据教师劳动的特点和其作为具有高层次文化水平的群体,精神激励比经济激励更为重要,教师对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尤其强烈。教师激励应符合教师需要的特点,遵循教师激励的公平性原则、社会性原则、闭合性原则及支持性原则等一些基本原则,可采取目标激励、竞争激励、情感激励、榜样激励和考评激励等多种激励方式,促进教师的良好发展。
(4)组织理论。科学管理主张把计划职能与管理职能分开,实行职能工长制和例外原则。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组织管理理论,大学作为一个复杂的组织同样需要这些组织理论的指导,因此,科学管理中的组织理论对高等教育管理活动具有很强的理论指导意义。大学组织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复杂性,大学组织的成员复杂、结构复杂,大学组织的权力结构也较为复杂,同时,大学的职能又具有多样性。因此高等教育管理需要把计划职能与管理职能分开,各部门分工合作,如现行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就有其存在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2.科学管理在高等教育管理中存在的缺陷
(1)“经济人假设”。科学管理的一个重要的基本假设前提就是“经济人”。认为人最为关心的是如何提高自己的经济收入,即如何实现个人物质利益最大化。与后来的行为管理学派和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思想相比,科学管理中对人及人性的理解还是表现出了很强的时代局限性和阶级局限性。过多侧重于从理性的、科学的角度来认识人、管理人,忽略对人的非理性层面、人的自由发展的全面认识,使得泰勒本人尽管在其着作中和生活中对科学管理做过许多辩解,但总给人们一种冷酷无情、缺乏人性的印象。[4]人性是复杂的,同时也会根据时间、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高等教育管理的对象——教师和学生,比起一般的普通工人他们更为关心的是精神层面的尊重和自我实现,比较看重人际关系的交往。因此,科学管理的“经济人”假设不符合高校师生的特殊需要,高等教育管理也就不能照搬科学管理的一些相关原则和原理,而应根据高校师生的特殊需要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和措施,才能完成预期的管理任务。
(2)效率至上观。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即谋求最高的工作效率。科学管理诞生于经济管理领域,企业讲求的是经济效益最大化,但高等教育管理是以更好地培养人才并且着眼于调高人才的质量为根本目的管理活动,它不能、也无法只追求经济效益,更不能以追求利润为目的。同时,教育又具有周期性长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