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学农业专业就业前景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为高等教育的发展带来机遇,高等院校纷纷增设新专业扩大招生规模,与此同时一些老牌专业迫于就业压力而出现萎缩。曾经作为农业院校与财经院校核心专业的农林经济管理(以下称农经)专业倍受冲击。为应对市场化的冲击,农业院校的农经系多数更名为“经济管理学院”或“经济贸易学院”等,实行“财经化”策略;财经院校农经系多数合并到“经济学院”或“国际贸易学院”等,实行“非农化”策略。这使得财经院校的农经专业又受到农业院校农经专业的挑战,加之本身在财经院校中的不利地位,其本科生培养规模越来越小,专业发展状况堪忧。身处地方财经院校的农经专业大学生,陷于专业目标定位与市场需求脱节、专业学历教育与个人发展定位冲突的多重矛盾当中,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专业认同感不强、淡化专业学习,以至于出现学习目标与个人发展定位“去农化”,严重背离了农经专业学科的初衷。在此背景下,本文以河南财经学院农经专业在校大学生为例,通过分析其专业认知及就业意向,来揭示地方财经院校农经专业办学困境在学生层面上的影响与现实反应,以期对该学科的发展提出一些认识与启示。
二 专业认知
本科教育中有两种专业指导模式,一为“宽”模式,即“厚基础、宽口径、淡化专业”;二为“专”模式,即“明确专业方向、注重专业技能”。调查显示,农经专业在校大学生对专业模式的认同与所在年级有一定的关系。大一、大二学生赞同“宽”模式的居多,分别为58.00%、51.72%,到大三时情况发生变化,认同“专”模式的学生占了主体,达到78.57%,而到大四后,虽大多学生仍认同“专”模式,但与大三时相比认同感有所下降。
不论选择哪种专业模式,大学都有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与专业选修课等,但因学生所学专业不同对各课程的重视程度会有所差异。调查显示:农经在校大学生对课程重要的认识由高到低总体依次为专业课、专业基础课、公共课、专业选修课。从不同年级来看,大二学生对专业课重视程度最高,高达51.72%,大一与大三学生对专业课的重视程度虽不及大二学生,但也均高于其他课程,对于大四学生则相反,其仅有28.57%的认为专业课最重要,大多数学生转而对专业基础课与公共课更加重视。这一现象与上述对专业模式的认知如出一辙。可能原因有:其一,农经学生对专业知识学习与能力提高的预期较高,而财经院校农经专业“去农化”的课程设置使其专业趋同于一般性的经济管理专业,既失去了农业院校偏重技术型的经济管理人才培养结构,同时也未形成财经类院校偏重财经型的经济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因而虽在大学期间对专业认知模式由“宽”逐步转变为“专”,但对专业课的重视度却在下降;其二,高年级学生准备参加考研与考公务员等的需求促使其对公共课与专业基础课的学习再度重视。学生对不同课程的认知存在主观差异性。在此背景下,农经学生认为影响其课程学习的重要因素依次为课程内容、教师水平与专业设置。从不同年级来看,大二、大三学生认为课程内容是激发其学习兴趣的最重要因素,而大一、大四学生则认为是教师水平。
从不同年级来看,农经专业学生对专业不满意随年级的升高呈现“n”型趋势,大一最低,不满意者为50.00%,大三时达到顶峰,不满意者高达86.67%,到大四时虽有所降低但仍有66.67%的学生不满意。总体看农经学生对其专业的满意偏低。
三 专业认知下的就业意向
1 就业观念、标准及其专业倾向性
当前,大学生就业有两种观念,即先就业后择业与先择业后就业。调查显示,农经专业76.84%的学生趋向于先就业后择业,尤其表现在对专业很满意的学生上,其该意向选择高达80.00%。可见,农经专业学生寄希望于先找一份工作适应社会,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后再选择心仪的职业。那么,农经专业学生的择业标准又是怎样的呢?调查表明,67.19%的学生把发展平台作为首选,而后依次为薪金工资、单位性质与专业对口。其中对专业很满意的学生中,40%的学生把专业对口作为自己重要的择业标准,远高于对专业次满意与不满意学生对此项标准的认可度,其分别仅为1.59%、4.84%。如果把考研作为本科生就业来看,考研学生是否报考本专业也可理解为其就业的专业倾向性。调查表明,预期考研的学生中45.00%的表示会尽量保持原专业。其中对专业满意的学生报考原专业的占到64.10%,即使对专业不满意的学生也占到35.00%。可见,虽然绝大多数农经学生不看好自己的专业前景,但仍有一部分对专业非常满意的学生坚持学农务农,对农经专业充满期待。这说明学生的专业认知对其确立就业观念、标准及理念有深远的影响。
2 就业的职业定位与选择意向
在校大学生的职业定位是基于其就业理念与择业标准而做出的预期选择。农经学生将其职业定位为管理型、自主创业型的较多,分别为40.20%、31.16%,而定位于技术应用型与教学科研型的较少,分别仅为20.60%、8.04%。从不同专业认知角度看,对专业非常满意的学生66.67%的倾向于将职业定位为管理型,而仅有16.67%的学生倾向于自主创业;对专业次满意或不满意者虽然也将管理型作为其首选,但较对专业非常满意者所占份额减少,分别减少了25.18%、28.50%,而对自主创业型的职业定位则有较高倾向,比专业非常满意者分别提高了17.20%、13.86%。另外,专业不满意者对技术应用性的职业定位选择倾向高于专业满意者,这可能缘于其将专业知识的学习时间转嫁到一些自身较感兴趣的技能型非专业的学习上,这一点在与农经专业学生的访谈中得到证实。
职业定位决定职业领域的选择。调查表明,农经学生对职业领域的选择与其专业满意度的关联性较小,总体表现为选择进企事业单位的占主体,达到74.00%(其中事业单位占到40.00%),而后才是选做一名创业者和自由职业者。由此表明,农经学生职业选择的预期目标还是比较高的,且追求工作稳定的思想仍较重。如在考公务员涉农专业较少的情况下还有24.00%的农经学生选择通过这一途径进入事业单位就是一个例证。
上述的分析表明,大多数农经学生能够根据愿景目标与现实状况进行合理对接,做出自己较为可行的预期职业定位与选择。但在当前就业形势趋紧的状况下,农经学生想通过攻读硕士研究生来更好实现自己理想的不占少数,达到50.26%。其中,考研率与专业满意度呈现反向相关,专业非常满意与次满意者的考研率分别比平均水平低10.26%、5.10%,而专业不满意者则高出平均水平2.97%。这表明对专业不满意的学生更期望获得学历优势,增加自己的就业筹码,最终觅得如愿以偿的工作。
3 就业意向的影响因素
在校大学生的就业意向是其在权衡各方面影响因素的条件下所做出的预期选择。调查显示,学生认为影响就业的最重要因素依次为:个人能力、个人素养、学校品牌、专业名称、专
业知识、城乡前景差异。其中主观因素的影响程度达到77.21%,远高于客观因素。从不同专业满意度来看,对专业很满意的学生中除20.00%的认为农经专业名称对其就业具有客观性影响外,最主要决定自己就业前景的还是个人综合素质等主观因素;而对专业次满意和不满意者虽然也认为影响其就业最重要的是主观因素,但对客观因素的认知较专业满意者有偏差,即认为学校品牌的重要性超过专业名称,甚至认为就业地区位差异对其就业也有一定的影响。
对比专业满意与不满意两类学生,前者不仅在在校学习表现上有较高的专业认同感,而且在就业定位上也有较强的专业“归宿”意识,其认为专业知识对其就业影响程度高于后者14.44%。但总体看,农经专业学生普遍认为涉农专业不利于其找到较好的就业门路,对专业前景不太乐观。
四 结论性评述
农经学生普遍认同突出专业特色办学模式,且高年级学生认可的比例高于低年级。在对专业模式认可存在差异的情况下,农经学生对课程重要性的认识由高到低依次为专业课、专业基础课、公共课、专业选修课,其中将专业课作为最重要的课程者居多,尤其表现在大二学生上。在课程学习中,大二、大三学生认为课程内容是激发其学习兴趣的最重要因素,而大一、大四学生则认为是教师水平。可见,在所学专业既定的条件下,专业对学生学习的影响并非最为关键,而专业课程结构与内容的统筹安排、精心设计与教师水平越来越成为农经学生专业学习、专业塑造的核心与关键。
农经学生总体上对专业认同感偏低的现实导致其在就业观念上多数倾向于先就业再择业,尤其表现在对专业非常满意者上。同时多数学生将发展平台作为择业标准的首选,最后才考虑专业对口,但对专业非常满意的学生中将专业对口作为自己重要择业标准的比例远高于对专业次满意与不满意者。在择业标准的引导下,农经学生预期的职业定位集中在管理型与自主创业型上,且多数倾向于进入企事业单位工作,并期望通过考研来更好实现自己的目标,尤其表现在对专业不满意的学生上。为此,应结合专业特色建设、专业思想教育、专业实践训练、专业能力提高等多方面多环节的工作,强化专业认知与专业塑造,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农经学生的就业预期,最终缓解财经院校农经专业办学困境。
参考文献
[1]马晓旭,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J],农业教育研究,2009(1):40
[2]柯水发,王战男,李红勋,北京林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2004级本科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调查分析中国林业教育,2009(5):42
[3]李翠霞,朱请,卢达,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56
关键词:改革;职业高中;涉农专业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中指出,要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要加强涉农专业建设,加大培养适应农业和农村发展需要的专业人才力度。职业高中作为我国农村职业教育的主阵地和主力军,理应承担起这一历史重任,为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培养大量的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可目前我国多数农村职业高中的涉农专业却因招不到学生而面临萎缩,甚至停办,难以发挥其应有的职能。那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尴尬的局面呢?下面笔者就来作一个简单剖析:
原因之一,受当今择业观的影响,农村青年跳出“农门”的思想普遍,不愿学农。
当前我国农业发展还相对滞后,产业化和现代化程度不高,经济效益低,加之农村人口众多,农民平均收入水平偏低,农村各项事业落后于城市,农村青年向往好的生活,都想跳出“农门”,不愿去务农、学农,从而导致了职高涉农专业生源匮乏。
原因之二,职高涉农专业办学质量不高,培养不出适合农业和农村需要的实用人才。
目前,职业高中涉农专业大多还沿袭着学科型教学模式,在专业教学中以理论传授为主,技能培训很少,整天是“黑板上种地”,“教室里养猪”。纸上谈兵,学生难以学到从事生产的“真本领”,毕业后是种地不如爹,养猪不如娘,就业无能,升学无望,没有什么特长和优势,社会认可度低,反过来也影响到涉农专业的招生。那么,在当前形势下,职高涉农专业如何才能摆脱这种尴尬局面,迎来生机呢?笔者认为,可采取如下几项措施:
一、政府在政策与舆论上对“农”多加倾斜与宣传,营造“爱农”的社会氛围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而且在各地区的发展也很不平衡,这就需要各级政府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出台治本的、可行的强农、惠农政策,出实招、下苦功,切切实实推进各地农业产业化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引导农民致富,提高其经济收入和社会地位。在舆论方面,要多宣传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战略地位和重要作用以及农村发展的新气象和致富先进典型,逐步在全社会树立起热爱农村、关心农业、崇尚农民的良好氛围,进而吸引广大青年爱农、学农、务农,投身到发展现代农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队伍中来。
二、职业高中要更新观念,改革创新,提升涉农专业的办学质量
1.牢记宗旨,端正方向,围绕当地农村产业办好涉农专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已经为我们农村职业教育指明方向:以服务地方经济为宗旨,以培养新型农民为主要目标,以反映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的新科学、新技术、新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有效推动“三农”发展。农村职业高中的决策者必须吃透这些精神,牢记办学宗旨,端正办学方向,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远大的战略眼光,主动参与到地方经济的建设中去,与相关部门配合,做好当地农业产业、农村经济发展所需人才的预测,围绕主要产业开设相应的专业,发挥学校应有的职能,为当地农业产业化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
2.内强素质,提高自身办学水平。当前制约职高涉农专业发展的瓶颈是师资和实训基地。为此我们就需要在这两个方面努力,攻坚克难,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①提高学历职称水平。从事农业职业教育的教师应具备高学历、高职称,因而要鼓励专业教师加强学习,提高学历,同时通过努力提高职称水平。②提高教学业务水平。要求教师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继续教育,并通过走出去考察、引进来交流等措施,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掌握先进的教学技艺。在校内开展丰富多彩的教研活动,相互切磋,共同发展,以快速提高专业教师的教学业务水平。③提高职业技能。学校应规定专业教师每年(利用课余时间)到农业生产第一线去进行为期两到三个月的实践锻炼和调研;鼓励教师经营教学基地或利用业余时间到乡村搞技术承包,通过产学研结合提高教师的实践经验和职业技能,并以行业技能证书的要求作为技术标准努力取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而且任课教师要达技师以上等级,使全体专业教师均成为“双师型”教师。
3.建设高标准的实训教学基地,为技能教育提供保证。实训基地是职业学校教学质量的保证,尤其是对涉农专业来说,显得更加突出,因为要学以致用,技能教学必须与生产接轨,所以就需要学校加大投入,采取独办或联办等形式建设高标准的示范实训基地,为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和掌握最新的实践本领提供服务,同时也要为当地农业主导产业发展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4.改革办学体制,创优育人环境。①改革招生制度,为更多的农村青年创造就学机会。目前,我们职高涉农专业招生基本上是面对应届初中毕业生,在今天普高热和普高扩招的形势下,我们的招生范围实在是太窄了。我认为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改革招生办法:扩大招生范围,涉农专业既可招收应届初中毕业生,也可招收往届初中毕业生,还可招收相当于初中文化水平的在职农民,年龄应适当放宽;实行定向招生,可以根据农村经济区域的划分,将招生名额分配到乡村,也可以根据农民家庭经营项目和当地承包户、专业户以及经济联合体的需要,将招生名额分配到农民家户;加强涉农专业招生宣传工作,将涉农专业的培养目标、就业前景以及国家对涉农专业的相关优惠政策,如免收学费,经济困难学生在校生活补助等信息传播到每一个角落,让其家喻户晓,以吸引更多的青年前来就读。②改革学制,适应农村实际需要。随着农业政策的改善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当前农村“两高一优”农业发展很快,农民们渴望学到实用技术,并学以致用,见到效益。可职高传统学制无法满足,为此,涉农专业要从实际需要出发,建立灵活的学制体系,把教学内容分成不同模块,使每一段的学习都有相对完整性,既可以分段结业也可连续完整地学习,实行学分制,如遇到农忙,可以中断学习回家务农,待农闲时再返校学习,学满规定的学分,仍可获得学历证书。③改革教学模式,突出实用。涉农专业要改传统的学科型教学模式为职业能力型教学模式。在专业教学上,适当减少理论课,增加实践课,大致比例为2:3。在教学方法上,改革传统的按科目一门接一门按部就班的教学方式为根据动植物生长过程中不同时期所需要的饲养管理和田间管理技术,采用“理实合一”的教学方式实施教学,直接讲授当前动植物生产所需要的管理操作技术,播种季节就讲播种,修剪季节就讲修剪,让学生知道当前需要做什么、怎么做,并结合必需的专业理论知识讲解,让学生逐渐明白为什么这样做。如此循环,经过一个周期的教学,学生们不仅听得懂、学得会,而且还系统地掌握了本专业所需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④改革办学模式,送教下乡。长期以来,我们职高涉农专业办学模式单一,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其发展。2009年开始河北邢台农校大胆改革,首创了中职涉农专业“送教下乡”的办学模式,深受群众欢迎,也得到了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充分肯定。我们职高涉农专业完全可以借鉴,根据当地农业产业的布局,与当地行政或经济组织合作,在乡村开办相应的农技专业班,把职高农类的优质教育资源送到农民的家门口,让想学习的农民有学上。力求通过2~3年的系统学历教育,提高农民的技术水平和思想道德素质,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培养“用得上,留得住”的新型农民。⑤学历教育与短期培训并举,以短促长。在当前形势下,我们职高涉农专业在积极开办学历教育的同时,还应根据当地农业产业发展的需要,主动承担起相关的农业科技培训任务,充分发挥我们在设备、信息、技术、人才等方面的优势,与相关部门合作,组织涉农专业骨干教师利用适当的时机深入田间地头,手把手地把技术教给农民朋友,以满足其对新知识、新技术的急需,帮助其致富。这样既可以促进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充分发挥我们职高的社会职能,同时也会在广大农村中树立起我们职高涉农专业的形象,逐步打造出自己的品牌。长此以往,我们职高涉农专业学历班的招生就会迎来新的曙光,就会进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综上所述,办好职高涉农专业,领导重视是关键,提高质量是根本,产教结合是出路。
作者简介:韩福旺(1969.5-),男,大学本科学历,现任教于山西省灵石县第一职业高中,中学一级教师,果树园艺高级技工;研究方向为农村、农业职业教育
参考文献:
关键词:高等农业院校;涉农会计人才;人才培养模式
作者简介:胡翠萍(1985-),女,安徽池州人,安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助教。(安徽 合肥 230036)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29-0018-02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农业经济蓬勃发展,各地农业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农业上市公司已近100家,对具备农业相关知识的会计人才需求很大。作为高等农业院校,在培养涉农会计人才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和不可推卸的责任。
近年来,高等农业院校会计专业改革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存在诸多问题。高等农业院校会计专业学生数量仍存在“既多又少”的矛盾:一方面,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以及各类高校会计专业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会计专业学生的就业机会较之以往少了很多,加上很多企业在招聘时认为,农业院校培养的会计人才质量得不到保证,导致农业院校会计专业的毕业生在找工作时面临不具优势的尴尬境地,严重制约着高等农业院校会计专业的发展;[1]另一方面,随着我国农业经济的蓬勃发展,对具备农业相关知识的会计人才需求量很大,而多数高等农业院校在制定会计专业培养目标时恰恰忽略了这个重点,导致培养出的会计人才不了解农业经济和农业会计核算的特点,不能胜任涉农企业相关岗位的工作,人才培养与人才需求脱钩。[2]因此,对高等农业院校涉农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
一、高等农业院校培养涉农会计人才的必要性
1.农业企业蓬勃发展对涉农会计人才的需求
农业企业上联市场,下联生产基地和农户,处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核心地位。近年来,我国龙头企业发展迅速,规模不断壮大,经济类型趋向多元,辐射领域拓宽。农业企业经营往往涉及农、林、牧、渔等多种行业,实施多种经营与双层经营的复杂管理体制,核算方法具有灵活性,生产成本核算方法复杂,因而普遍缺乏能够熟练掌握农业生产业务核算的会计人员。[3]培养涉农会计人才迫在眉睫,高等农业院校在培养涉农会计人才方面有着不可推卸的使命。
2.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迅速发展对涉农会计人才的需求
截止到2013年5月底,安徽省登记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达29282户,出资总额413.7亿元,成员总数22.97万人。农民专业合作社规模的扩大和出资总额的增加,无疑对其会计核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目前农民专业合作社核算现状堪忧,很多农民专业合作社没有配备专门的会计人才,而是由不具备会计从业资格的合作社成员兼任。随着农民专业合作社规模的不断扩大,必须设置专门的财务岗位,招聘专业的涉农会计人才。
3.村级委托机构对涉农会计人才的需求
课题组在实地走访六安、池州、安庆等地区村账机构及其主管部门的过程中了解到:会计服务机构亟需既熟悉会计知识又了解农业基本知识的大学生,但是一方面由于会计服务机构很难吸引大学生,另一方面即使是高等农业院校开设的会计专业,也没有体现“农字”特色,培养出的会计专业学生无法适应农村会计岗位的要求。因此,高等农业院校应开设涉农会计方向,为农村会计工作输送专门人才。
二、高等农业院校涉农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现状分析
1.培养目标同质化,没有体现农字特色
会计人才的培养目标是确定培养何种人才,培养的人才应具有何种素质,将来要从事哪方面的工作等。然而目前我国高等农业院校在会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方面还存在着定位不合理、特色不突出、目标不清晰等问题。由于目前没有直接设置与农业会计相关的专业,农业高等院校基本上放弃了培养涉农会计人才,而是直接参与到与其他综合性高校、财经类高校会计专业的激励竞争中,但农业高等院校在这场竞争中不具优势。笔者将安徽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江西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河南农业大学和山东农业大学六所农林院校会计专业的培养方案与综合性高校和财经类高校进行对比,发现它们在会计专业的培养方案、目标定位和课程设置上基本相同,农业院校并没有体现农字特色。该现象表明高等农业院校没有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和办学理念,导致涉农会计人才培养缺失,培养的通才会计人才不能实现充分就业。[4]
2.课程设置套路化,涉农会计课程缺乏
与工业产品相比,农产品的生产和加工过程有着明显不同。近年来,农业高等院校基本上放弃了涉农会计课程的建设,会计专业的课程设置与其他综合性大学、财经类大学几乎没有差异。基本包括基础会计、成本会计、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管理会计、财务管理等,课程设置没有将会计与农业有机结合起来,缺乏农业会计、农业成本会计、农业财务管理等体现涉农会计的相关课程。虽然有的高等农业院校开设了诸如“农业会计学”类的课程,但是教师在授课时并没有将农业与会计紧密结合起来,实际上讲授的还是“基础会计”的内容。涉农会计课程建设被忽视,必然导致涉农会计教材的缺乏。
3.实训基地缺乏,实践教学不足
目前,涉农会计学生对我国现代农业经济特征和农产品成本核算方法了解不足。学生没有深入了解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不懂农产品的生产程序、加工特点以及销售渠道,无法了解农产品的成本构成要素,不能掌握农产品成本核算的正确方法。[5]究其原因是因为高等农业院校缺乏实训基地,亟待与涉农企业联合建立实训基地,在提高学生专业能力的同时,为涉农企业提供会计人才。
要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和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起着重要作用。但是从当前部分高等农业院校会计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来看,实践教学占的比重较低,实践教学学分占总学分的比例在20%左右,而且形式单一,难以起到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作用。
4.涉农会计师资短缺,农业背景缺乏
师资水平是决定教学质量的关键要素,但是高等农业院校的涉农会计师资普遍存在短缺现象。由于会计专业学生数量不断增加,师资力量明显不足,教师上课量太大,导致教学质量无法得到保障。[6]并且教师大多是从财会专业毕业之后直接进入高校,缺乏农业背景和实践经验,即使开设了涉农会计的相关课程,也只能照搬书本上的知识,教学质量得不到保证。
三、高等农业院校涉农会计人才培养模式改进思路
1.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高等农业院校应根据院校类型、特色、市场需求等制定涉农人才培养目标,要以农为本,突出农字特色,为农业经济发展提供会计人才。为农业经济系统培养兼具农业经济管理和会计学知识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在人才培养目标和方向上,要充分考虑到农业经济和涉农企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以此来适时调整涉农会计人才的培养目标,更好地服务于农业经济,同时拓宽高等农业院校会计专业学生的就业渠道。
2.根据学生意向组建涉农会计班
仅开设几门涉农会计课程不能满足学生对涉农会计知识的全部需求,有必要根据学生的意向组建涉农会计班。具体措施为:在第四学期开展关于涉农会计需求情况及就业前景方面的讲座,学期结束前统计具有该意向的同学组建“涉农会计”班,从第五学期到第六学期针对“涉农会计”班的同学增设“农业企业会计”、“农民专业合作社会计”、“农业企业财务软件应用操作”等专门讲解涉农会计的课程,以满足涉农岗位对会计人才的需求。
3.加强涉农会计课程建设
教学内容、课程建设是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主要落脚点,也是重点和难点。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学生专业能力、展现专业特色等一系列教学目标的最终落脚点是科学构建合理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我国农业经济系统对会计人才有巨大的潜在市场,与此相悖的是涉农会计专业人才与农业高等院校涉农会计课程的缺乏。因此,应加强涉农会计课程的开发,根据农业经济系统的市场需求制定合理的专业培养计划和课程目标,开发诸如“农业企业会计”、“农业财务审计”等涉农会计课程。
4.建立农业基地与会计教育结合模式
目前高等农业院校会计专业学生不适应涉农岗位的关键原因之一是对我国现代农业生产过程、加工方法、农产品特点了解不足。因此,农业高等院校可以建立农业基地与会计教育相结合的模式,让学生参加农业基地的生产、加工和销售经营管理活动。在参加这些活动的过程中,了解农产品生产方法、农产品成本构成要素,使学生真正了解涉农会计核算的知识体系。
5.加大实验室建立力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会计学是技术性、应用型很强的一门学科,不仅要教会学生理论知识和基本方法,更要注重培养学生应用会计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因此在会计教学中,应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目前,传统的会计模拟实验已不能满足涉农会计实践教学的要求,因此高等农业院校应拿出专项资金或者与涉农企业联合建立ERP实验室。通过ERP沙盘模拟系统可以让学生掌握农业企业各个环节的业务流程。通过沙盘模拟,学生不仅掌握了涉农会计处理的基本技能,还能在毕业后迅速适应涉农会计岗位的需要。
6.加强涉农会计师资队伍建设
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应当鼓励专业教师到涉农企业调研,了解涉农企业会计岗位的真实需求,了解涉农企业会计核算的特点,只有将教学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培养出具有竞争力的人才。积极采取措施改变传统教育形势下教师的作用和地位,为教师提供继续学习的机会和条件。同时,加强教师的国内外交流与合作,在交流中汲取更多的涉农会计知识,继而培养出大批高素质的涉农会计人才,还可以从涉农企业招聘经验丰富的会计人员作为实训指导教师,以便更好地指导学生理论与实践操作相结合。
参考文献:
[1]王立新.服务区域社会经济是地方高校发展的必然选择[J].中国高等教育,2007,(17):12-15.
[2]吴子恺,徐华亮,潘柳燕.地方综合大学农林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思考[J].高教论坛,2004,(3):22-26.
[3]周燕,刘万才,邓春景.高等农业院校法学创新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研究[J].改革与发展,2009,(8):160-161.
[4]钟丽萍.社会主义新农村视野下高等农业院校人才培养之管见[J].高等农业教育,2011,(11):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