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如何宣传传统文化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传统文化就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世代相传的文化,它具有传承性、连续性的特点。优秀的传统文化,经过了时间的考验,经受了历史的洗礼,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中有着优秀的、健康的、为今天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必需的精神财富!
然而,中国社会在向现代化转型过程中,中国传统文化遭受西方文化的强烈冲击,许多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正在消失,传统的道德规范正在流失,传统的中华文化正在断层,我国的年轻一代正越来越远离自己的传统文本文由收集整理化,对祖国的传统文化产生了冷漠感。当然要在年青一代中宣传中华民族文化,是全社会的责任,是每个公民的义务,然而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更应义不容辞地担当起这一重任。我们必须反思这样的现实:我们的学生从小学到高中经受了十二年语文教学,可是又有多少人真正懂得“温良恭俭让”“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我们不断向学生灌输语文知识,可是进了大学的学子却闹出称人家的父亲为“家父”,称自己的母亲为“令媛”,把圣诞节、万圣节当成中国传统节日的笑话。至于不知道二十四节气和天干地支,搞不清元宵、清明、腊八、重阳等传统节日的中学生大有人在。当然,我们这样说,并不是要求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向学生灌输文化常识,也不要求学生死记这些文化常识。但是,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必须给学生深厚的人文底蕴,培养学生的民族情结,为中华民族的发展造就有用的人才。语文教学中又该如何传承传统文化呢?
一.充分利用语文教材,关注文本中的文化内涵,承传传统文化
语文新课标指出,“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语文是最重要的文化载体,语文教学是一种文化行为,语文教学只有充分渗透文化的内容,才能更充分地承载传播文化和育人的功能。语文作为一门学科,固然有知识学科的属性,但是,如果只是把它当作知识学科来教学,单方面注重它的工具性,那就只能固守知识教学的小天地,抛弃语文的文化内涵,丧失语文的育人功能。
我们的语文教材为传统文化教育提供了广阔的天地。语文教材中有不少承载传统文化的篇章。比如古体诗词、古代散文、小说等等。这些篇目既体现了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上辉煌的文化成就,也传递着优秀的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是我们对青少年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第一手资料。语文教师要充分挖掘课文中所包含的传统文化的内涵,用民族优秀文化的精髓来启发学生、影响学生,使他们懂得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和对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热爱,以及对杰出历史人物的爱戴和崇敬,使他们受到传统文化的陶冶。例如:学习《陈涉世家》、《为学》等课文,让学生懂得“自强不息”“立志勤学”等传统美德。此外,孔子“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谦虚勤学;周敦颐“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的高洁品格;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先人后已、天下为公的旷达胸襟;刘禹锡”斯是陋室,唯吾德馨“安贫乐道的节操……这些名言警语无不折射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和深刻的哲理。指导学生学习这些古诗文,不仅陶冶了性情,感悟出生活的哲理,而且受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教育,接受民族精神的洗礼。
二.充分利用名著经典,关注名著中的思想精髓,承传传统文化
课堂教学时间毕竟是有限的,现代语文教学承担的任务也是十分繁重的。对传统文化的教育不可能都放在课堂上来完成。因此,必须利用阅读课及课外活动时间来读经典。唯有阅读本民族的经典,我们才有可能记住自己的血脉,守住自己的精神家园,经典是我们灵魂的依托。例如《诗经》、《论语》、《庄子》、《孟子》、《离骚》、《左传》、《史记》、唐诗宋词、四大名著等等,都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可以说,每一个炎黄子孙血管里流淌的精神血液都可以在这些经典里找到注释,阅读经典就是在滋养我们的精神:读《论语》,孔子深厚的济世情怀洞开着我们偏狭的心灵视窗;读《庄子》,庄子独立不羁的人格跃然纸上;读《孟子》,我们在那咄咄逼人的言辞里,体味“民本”思想的精髓。中国古代文化典籍中蕴藏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和人们行为处事的道德标准,我们应该用传统文化中的精髓来熏陶现在的青年一代。
在经典离我们越来越远的今天,在我们感到浮躁的今天,回归经典阅读尤其迫切与重要。无论我们走到哪里,只要有机会,都不要忘了对经典尽可能的亲近;唯有如此,我们的民族才可能不失去自己的文化根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才能根植于下一代的心中。
三.充分利用语文活动,关注活动中的探究实践,承传传统文化
传承传统文化要突破课堂教学空间,走向课外,走向生活。举办各类以传播传统优秀文化为目的的讲座、古典诗词朗诵会,举办有关传统文化知识竞赛,如默写古诗文等,观看表现优秀历史人物事迹的影视作品并开展讨论,组织学生参观历史人物纪念馆或者重要历史文化遗迹等都是传承传统文化的很好办法。形式多样的活动不仅可以扩大学生的视野,而且增长了历史文化知识,加深对传统文化的了解,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爱好。
此外,利用语文研究性学习或综合性学习的形式,以某个传统节日为契机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实践也能生动地传承民族文化。众所周知,中国传统节日,凝聚着中华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它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深深融入人民的日常生活和精神世界。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都有着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教师可利用语文研究性学习或综合性学习的形式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一个传统节日,从查询资料到实践体验,可以安排一个较长的周期,让学生在实践中学语文,在营造节日氛围的过程中有计划地去探究、去实践体验,感受特有的民族风情和文化内涵,这样的文化传承是意义深远的。如端午节是我国三大传统节日之一,为增进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的了解,让学生感受乡土文化的独特魅力,可以组织“传统节日——端午节”综合性学习活动,对端午节的起源传说、端午节的地方习俗和主要活动、各地方端午节的民俗特色、有关端午节的诗词等进行收集、整理,增进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的了解,让学生感受乡土文化的独特魅力。
三.充分利用校本课程,关注教材中的乡土气息,承传传统文化
摘要:本文从两个方面对传播策略进行了研究,一是传播的内容不但要有传承性,还要有一定的时代性;二是传播形式要多种多样,网站、公益广告、栏目制作、各种层面的合作,以及手机客户端的大力推广等,一切有利于传播传统文化的形式都应积极提倡。
关键词 :网络;传统文化;传播策略;传播内容;传播形式
党的十报告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并强调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信息时代,足不出户也能通过网络强大的传播力得知天下事。如何将几千年来汇聚的浩如烟海的传统文化从古老的历史长河中一勺一勺地舀出来,进行具有现实意义的再传播,怎样在现代网络背景下做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传播,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一、网络背景下传统文化传播的内容
黑格尔说曾经说过:“传统并不仅仅是一个管家婆,只是把它所接收过来的忠实地保存着,然后不改变地保持着并传给后代。它不像自然的过程那样,在它的形态和形式的无限变化与活动里,永远保持其原始的规律,没有进步。”所以,无论在何种情况下,采用何种手段对传统文化进行传播都要在保持其内容传承性的基础上,重视其内容与时代的结合。
1.传承性
我国的文化源远流长,自成体系,经过千百年的传承直至今日,期间虽然受到过这样或那样的冲击,但是一直流存于整个中华大地,并未断代。但是,近半个世纪以来,却有一些人主张中国文化的出路在于抛弃过去,在“断裂”中重新滋生。这种与过去“一刀两断”的决绝态度是要不得的,我们应该看到传统文化中大多数是具有积极作用的精神文明。我们认为“天人合一”“以人为本”“刚健有为”“贵和尚中”就是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主题内容,当今社会也很需要传统文化留给我们的这些精神。
所谓“天人合一”指的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从先秦到现代,这个思想一直传承至今。“天人合一”体现了中华民族文化中天道和人道的关系。“以人为本”体现了“人”的重要地位,在万物之间的关系中,人是其中最为主要的。中国文化的最大特色是,将道德置于很高的位置上,这在建立中华民族人格、道德制度方面功不可没。“刚健有为”主张坚持独立人格,注重人生气节,是对国人积极人生态度的概括和总结。“贵和尚中”思想符合唯物辨正法的内涵。它既承认事物的多样性和统一性,也肯定了不同文化的价值,从而才能取其之长而达到“兼容并包”。
传统文化中优秀的部分,我们应吸收并毫无余力地传承下去。在传播传统文化时,其内容必须是前人留给我们的优秀精神,只有这样才能称之为传统文化的传播。
2.时代性
传统文化的传播内容必须是传统的,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留下来的优秀文化,但并不要求我们一成不变地继承。梁漱溟先生曾说:“从中国以往历史征之,其文化上同化他人之力最为伟大。对于外来文化,亦能包容吸收,而初不为其动摇变更。”说明我们国家的传统文化具有兼容并包的能力,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显示出一定的时代性。主席多次指出,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不但要与现代文化相适应,更要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我们要加大正面宣传力度,梳理传统文化资源,综合运用大众传媒等多种方式展示中华文化魅力。
我国的传统文化自从诞生之日起就一直不断地丰富自己、发展自己。历史证明,闭关锁国的固步自封是没有任何前途的。我们应该将自己的传统文化与时代潮流相结合,在新的社会风尚中建立进行传统文化的“寻根”发展。在现代社会传播传统文化必须在内容上讲究传承性和时代性的结合,正像鲁迅先生说的那样:“外之既不后于世界之潮流,内之仍弗失固有之血脉。”
二、网络背景下传统文化传播的形式
立足网络这个大的平台对传统文化进行传播是时代的需要。网络可以加快传统文化传播速度,扩大传统文化的受众群体,使得传统文化在新形势下呈现出新的景象。
1.相关网站的建立
网站是网络沟通中最重要的一种服务工具,我们在网络中传播传统文化必须利用这一重要的工具。建立一些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网站很有必要。传统文化网、中国传统文化网等系列网站以其博大精深的内容,为我们展示了大量的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公益论坛很多,“传统文化迷”们提供了交流研究的平台。很多网站在传统节日,比如清明、中秋,还会举办一些线下活动,都让我们有更多的机会了解传统文化。
2.公益广告的拍摄
随着人们对传统文化的推崇,越来越多宣传传统文化的公益广告走入人们的视野。不但一些网站论坛、节目视频中植入含有传统文化因素的公益广告,一些公益广告网站的建立,更为传统文化传播提供了平台。例如,由中央文明办指导下的中国网络电视台、全国网络公益广告制作中心建立起来的网络公益广告库,其中不乏优秀作品,以生动的形象向我们传播展示传统文化。
3.网络栏目的制作
随着网络受众群的扩大,很多人抛弃传统媒体转向网络。现在很多影视剧作已将网络作为第一推广平台。类似电视节目的一些栏目也采取了网络推广形式。比如,中央电视台很多节目在通过电视播放的同时,也通过网络进行传播。
4.网络游戏的合作
网络游戏在网络中占有一席之地。现在很多的网游都有一定的传统文化背景。例如,光宇公司的网游《问道》就以《封神榜》人物为背景故事,其中五大角色的设置符合我国古代“五行”相生相克的思想。再如,网游《天龙八部》中的“科举题库”在一定程度上普及了传统文化的基本知识。将网游这些娱乐产品很好地利用起来,传统文化的传播方式更能花样百出。
5.手机平台的推广
据2014年1月份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2013年底整个互联网普及程度达到45.8%,其中手机客户端用户超越计算机客户端用户,一跃成为网络平台的第一大用户。我们应当注重手机平台的推广。比如,在手机游戏中增添一些传统文化因素,让更多年轻的“手机党”潜移默化地接受传统文化。
除了上述几种形式外,传统文化的传播形式还有很多。比如,QQ等通讯工具的使用,都可以用来作为平台传播传统文化。
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在思想上有大智,在科学上有大真,在伦理上有大善,在艺术上有大美。信息社会利用网络平台对其进行传播刻不容缓。我们相信,只要在内容上把握其传承性和时代性的结合,在形式上采用多种方法进行传播,就一定能最大程度地将中国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德]黑格尔.贺麟,王太庆等译.哲学史讲演录(第一卷)[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
[2]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3]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4]王枫.传统节日文化与网络传播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
[5]何炜,韩忠林.传统节日网络传播的必要性、作用及方式研究[J].安康学院学报,2013(4).
关键词:传统文化;著作权;法律保护
中图分类号:D92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4)01-0029-02
从秦皇称帝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千年来的文明汇聚成了各朝代、各民族无数的中华文化。这些传统文化是我们的祖先在漫长的社会实践中,经过世世代代的努力、发挥了他们的聪明才智,从而创造的宝贵财富。今天,我们借助着木偶、皮影、戏曲、杂技等民间技艺认识了我们的民族历史和文化,从而更好地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将中华的悠久历史文化发扬光大。
而现今,由于人们对于相关文化保护的认识不足,相应职能部门的缺失,相关法律机制的不完备,以及现代文化和外来文化的不断冲击,我国的传统文化正面临着十分严峻的生存和发展危机。因而,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我国传统文化的保护,已刻不容缓。
一、传统文化著作权保护的现状、意义
中华民族是拥有着56个民族的大家庭,每个民族皆拥有着属于自己的文化背景和民族特点;作为一个大国,中国拥有着约 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每个地区亦存在着自己的特色文化传统。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不仅形象生动、具体、全面地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活和思潮,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意义。
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今对于传统文化的改编现象日益加剧,孙悟空成了混血儿,唐三藏与观音谈起了恋爱……从美国的《the monkey king》到日本的西游漫画,人们对于以包括《西游记》在内的中国古典名著的篡改也似乎已经成了稀松平常的事情。虽然有关部门近年来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也在逐渐加强。但不可否认的是,还有许多企业、组织对于知识产权的了解还很有限。同时,由于当前文化遗产保护的机构建设、队伍建设、资金投入、政策法规等基础工作显得薄弱,认识模糊、观念滞后、体制障碍等问题仍然十分突出,并制约着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发展。如今,如何保护、传承、开发、利用这些资源,是我们当今社会讨论的热点问题之一。
重视和保护传统文化能促进人的世界观发生转变和提高思想意识。它们将成为中华民族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浑茫厚重的精神动力,保护传统文化势在必行。
二、传统文化著作权保护与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一)法律视角下的传统文化保护模式
《著作权法》第六条“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著作权保护办法由国务院另行规定”。迄今为止,关于“如何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著作权保护”的“另行规定”至今未出,人们无法依法行事,而相关部门亦无法依法行政。例如,在一些动漫中:孙悟空成了混血儿,唐三藏与观音谈起了恋爱,这明显是与《西游记》原著所要表达的本意完全不同,这是对名著的一种破坏。我国《著作权法》第二十条明文规定“作者的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的保护期不受限制”,很明显,作者的保护作品完整权的保护期是不受限制的,故对于随意改编国内的名著、破坏作品完整性的行为是绝对应该受到处罚的,但是,相关的职能部门及相应处罚程度,我国法律尚未明确,导致了如今市场上“唐尸三百”、“The Adventures of Super Monkey”的现象比比皆是,十分令人担忧。
由此可见,我国的传统文化理应受到《著作权法》的保护,但由于我们法律指定的不明,导致了传统文化受到破坏的现象出现,从而不可避免地歪曲了中国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形象。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相关职能部门应及时采取措施,予以管理。
(二)现实视角下的传统文化保护问题
1.进行传统文化宣传的场所少,设备短缺,经费严重不足。以承德市为例,其中,丰宁、围场、宽城3个民族自治县以及滦平、隆化和平泉3个民族县都已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扶持贫困县,每年每县收到的国家财政转移支付都达4000多万元。但各县财政对文化方面的投资依旧寥寥无几。据统计,6个自治县、民族县的127个乡镇,30%的乡镇没有文化站,没有工作人员,没有业务经费。如丰宁满族自治县26个乡镇,有南关蒙古族乡等8个乡没有文化站,没有工作人员,没有业务经费。乡镇文化业务经费每年只有500至1000元。有文化站的乡镇大多没有电脑、电视,乐器道具短缺、陈旧,科普图书少。
2.缺乏传统文化管理或专业人才。国家要发展,人才是关键。继承和发展民族传统文化,人才同样是关键。可是,“目前只有少数老年人通仡佬族语言。”贵州民族学院文化学院院长龙耀宏坦言,“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两个自治县的仡佬族已基本没有会讲仡佬族语言的人。”由此可见,现今拥有传统文化人才极度缺乏。著名的乌苏里船歌案,也是同样是政府没能较好的管理和发展传统文化的体现。
无论是民族民间文艺人才,还是对这些资料整理人才和管理人才,我国都是极为不足的,这也严重制约着对传统文化著作权的继承和创新。
3.忽视传统文化著作权商业化的可塑性。不可否认,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提出至今,为我国的经济建设作出了相当大的贡献。那么,现如今的传统文化的传承保护是否也能有这样一条商业化的道路呢?《蓝色生死恋》赚够泪水;《大长今》又把观众的目光吸引到韩国历史第一女御医身上。为什么荧屏“韩风”越刮越猛?稍加留心,我们不难发现,这些韩剧都充分的表达了传统文化对儒家思想、家庭观念、协作意识的肯定,对自律自立、坚韧上进、务实诚信等民族精神的推崇,对仁、义、礼、廉等品性的张扬,在韩剧里得到了充分的表达,而这些恰恰是一些国产剧所欠缺的。因而,虽然我国蕴含着丰富传统文化,但是我们并没有较好的将它们塑造成为我国的“品牌”,例如:将富含传统文化的历史故事等利用《著作权法》予以保护,对于改编或使用我国传统文化,并将其运用于商业经营性活动应收取相应的费用。
笔者认为,在新时代快节奏的生活中,传统文化的传播是需要依靠商业的力量的,而现如今,人们很少将目光投放于传统文化的整合、传播,并将其投放于市场。由于没有市场的推动,从而,也不可避免的导致了传统文化传播速度慢、效率低的现象。
三、完善我国传统文化著作权保护的对策
当前,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的机构建设、队伍建设、资金投入、政策法规等基础工作仍然显得薄弱,在文化遗产相对丰富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由于人们生活、生产方式的改变,生活环境和条件的变迁,民族传统文化和区域特色文化在迅速消失。科学建构传统文化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确认和保护传统文化的知识产权,可以更好地实现传统文化的经济价值,培养传统文化自身的造血功能,对促进我国各民族社会文化的发展,促进我国及世界文化多样性、文化可持续发展和文化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一)赋予传统文化特殊权利
笔者认为,可以利用我国的著作权法开展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主要有以下几种权利:在我国传统文化中,不乏一定的传统文化形象被侵害的实例,例如:六小龄童网游侵害孙悟空肖像权案,利用《著作权法》保护作品完整性的相关法条来保护这类具有标志性的角色一定的权利,这样在我国传统文化形象受到侵害时,即能够运用相应法律法规予以处罚,保护传统文化的权益。另外,对于我国传统文化的保护,同样应该包含其他的权利,例如:改编权、摄制权、翻译权等,所以,在立法完善对传统文化著作权保护后,也能够起到对于传统文化一定的保护作用。
(二)设立相关传统文化保护的职能部门
对于传统文化的保护工作,我国现今是由多部门协作管理的,但是,从更好、更有效地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开展工作的方面来看,设立一个专职的国家传统文化保护主管部门仍然是必要的。“音著协”,是专门维护作曲者、作词者和其他音乐著作权人合法权益的非营利性机构。同样,为了应对传统文化的著作权保护问题,开展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保护也是需要一定的职能部门的,建立一个长期、全面、行之有效的保护机制,用系统的观点提出一整套现实有效的措施,用于维护我国传统文化的合法权益,防止其被不法侵害。
(三)建设完备的法律保障体系
保护我国传统文化需要的不仅仅是一个专业的部门,更需要的是尽快建立较为完善的法律体系,用以保护我国传统文化的权益。一个体系的建立离不开法律作为保障。通过制定中国传统文化保护法律法规,可以用国家的意志强制赋予中国传统文化以相应的法律地位、确认中国传统文化保护体系内各项制度的普遍法律效力、信息的权威性和指导作用。在我国现行的法律体系中,体现传统文化的著作权的保护,无论在总体上的还是在知识产权专门领域都偏少,有待于进一步的完善。
(四)加大传统文化的宣传力度
“知识产权”、“著作权”是近年来,出现在我们生活中的新名词。因而,为提高全民法律意识,加强相关法律的宣传力度与引导,宣传传统文化具有著作权,引导以民族艺术家为代表的相关人员加强知识产权的运用、保护和管理,营造传统文化流传的良好氛围。主要有以下几种建议:第一,针对人们对于知识产权了解薄弱的情况,在学校、社区、公司开设普及班,加大人们对于传统文化了解。第二,派遣专家、学者前往偏远地区、民族民风丰富之地,开设省、村学习班,普及知识产权,并收集传统文化,汇编成册,同时,鼓励相关的权利机构或组织,运用一定的法律知识保护自身权益。
四、结 语
综上,由于人们对于相关文化保护的认识不足,相应职能部门的缺失,相关法律机制的不完备,以及现代文化和外来文化的不断冲击,我国的传统文化正面临着十分严峻的生存和发展危机。因而,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我国传统文化的著作权保护,已刻不容缓,我国需尽快立法,并及时采取行动对此进行弥补和完善。
参考文献:
[1] 张梅颖.弘扬传统美德 铸造民族精神[J].中国统一战线,2003(5).
【关键词】武术;武术文化;高校;继承;发展
中国文化上下五千年,其中作为在博大的传统文化中孕育出的,沉淀下来的武术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武术是中国民族传统体育的精华,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蕴含着极其丰富的中国古代思想,被视为中国的“国粹”。关于武术的如何传承和发展一直是社会和学术界关注的地方,特别是最近几年的国学热,武术作为国学里面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也开始兴起,各地都出现研习武术的浪潮。作为武术阵地的高等院校,最近也把武术作为必修课或者选修课向学生老师开放,但是学校武术发展的现状却不容乐观。
一、武术在高校发展的现状
(一)高校忽视武术的开展
中华传统武术是我国人民5000多年奋斗的智慧结晶,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武术一方面可以向学生传播传统文化,另一方面也可以强身健体。高校理应把武术作为自己的一个重大的教学活动来展开。虽然近几年很多高校开设了选修课和必修课供学生学习,但是明显看出有敷衍之嫌,很多高校都是跟风开设。高校本身可能就不具备开始武术课程的条件,师资不足,而且由于专业的不对口导致他们还忽略了向学生讲授武术文化的渊源及其历史演绎过程,从而导致了学生对传统武术文化认识不全面、理解不深,乃至对武术的理解走入误区。
(二)教师教学积极性不高
第一,课程准备不足。说到底武术是一门传统艺术,不只是做做动作这么简单,它是有一套模式的,但是教师却忽视课程的准备,仅仅凭借自己对武术的一点点理解就去教授。第二,教学中马虎应付。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采取的是一种不作为的态度,一些老师授课时间不足,胡乱的比划就草草收场,学生在武术教学中根本学不到东西。第三,一些老师在武术教学的课时安排上就不够,也没有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原则,从而造成武术教学的不良影响。
(三)学生对武术缺乏认识,兴趣低
武术文化博大精深,他吸取了传统文化的精髓是值得学生去细细品味的,但是目前高校学生却对武术远之怯之。笔者认为,首先是学生对武术缺乏认识,没有去深入了解武术文化,由于学生了解传统武术的途径相对狭隘造成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不高。其次是学生本身也没有去了解传统武术文化的意识,更多忙于学业和各种考试。再次是外来文化的干预,最近几年跆拳道等等外来的武术文化侵蚀,很多学生都比较热衷它们。社会也趁着一股热潮开设大量的跆拳道培训班,大肆宣扬。造成了中国武术文化在高校传播受阻。
二、积极推进武术在高校的发展
作为四大国粹之一的武术,它在社会发扬光大,要使传统武术文化能够不断延续发展下去,那就离不开学校的高度重视。把传统武术吸取进入高校发展的规划中是一项很有挑战性的工作和事业,但是这是必须经过的一环,这也是社会给与高校发展的不断重视,一是加强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在武术教师的引进方面给予以一定的倾斜。让更优秀的武术教师更够进入高校参与教学。二是把武术教学内容列入体育课教学计划。
(二)提高武术教学中教师的认识
武术课程的教学并是一般意义上的“豆芽课”。它的课程的难度也是很大的。应该提升教师对参与武术教学的积极性。从备课到参与教学再到课后练习都必须倾注教师的心血。首先在备要求教师积极备课,参阅大量资料,充实自我的修养。其次,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除了认真的准备武术的实际操作之外,还应该向学生传授武术文化的传统知识,提升学生对武术的认识。第三,在课后还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推动学生课后练习,加强、巩固学生对于武术知识、武术技能的掌握。
(三)营造良好的武术文化氛围
学生对武术,武术文化兴趣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是否营造良好的氛围。学校应该充分利用资源提升校园武术文化氛围。一是加强学生对于传统武术文化的学习。兴趣要靠培养的,武术社团是一个有共同兴趣爱好的学生在一起互相学习的场所,高校应该充分发挥武术社团的作用,通过他们大力宣传传统武术文化,以调动其他学生学习武术的热情。二是高校应该聘请文化底蕴深、专业素养高、技术过硬、武德出众的老师来做传统武术文化的讲座。通过自身的经历的分享以及对于武术文化的独到见解来影响学生、激发学生学习武术的热情。三是加强武术文化的科研。用现代科学理论和传统文化的结合来阐释武术理论中的丰富内涵,达到对于传统武术文化的发展和继承。
三、结语
社会在进步,人类在发展。一切的一切都离不开对于传统文化的继承。有专家就说,对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最重要还是要看靠学校的教育。武术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就需要一大批具有高素质的专业教师和一大批感兴趣的学生。高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也就应该肩负起这样的责任。再则十七届六中全会,中央就明确指出我们国家要建设文化大国和文化强国。所以这不仅仅是社会的呼吁,也是国家对于文化强盛国家的期待。让我们共同期待高校武术文化的兴盛。
参考文献:
[1]颜世亮,王兴臣,徐万彬.关于传统武术在学校体育中开展的思考[J].武术科学2005,2(1)
[2]许可.中国传统武术文化教育传承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4).
《走向世界》:您在什么时候开始接触对联的?
徐超:始于刚记事的童年,印象最深的是春联。对联按用途分,有春联、婚联、寿联、挽联等;按使用处所分,有门联、楹联、堂联等。它由对仗修辞格演变而成,赖于春联的流行而流行。贴对联的习俗始于唐五代,宋代日渐流行。明代以后,写对联、贴对联成了每年春节最有意义的文化大餐。所以我和千千万万中国孩子一样,在很小的时候就接触到了对联。
《走向世界》:您认为对联文化的精髓在哪儿?
徐超:从内容上说,对联往往体现了人们的理想、信念、情趣,包含着“浓缩”了的民族精神。从形式上说,它音律和谐,有音乐美;辞藻考究,有绘画美;整齐对仗,有建筑美。同时,它又和汉字书写、书法相结合,体现了独特的汉语文化、汉字文化和书法文化。它是极品的诗,又是极品的文;是精致的袖珍品,却浓缩了博大的精神。对联文化的精髓,在于它是用上述特殊形式包装了民族精神,体现了民族智慧和语言之美,从而使它成为中华文化中堪称极品的特色文化。凭着这些,使它足有资格以特殊的身份代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吸引世界。
对联同书法的联姻,更使它独领:自用可以明志,酬赠可以联谊,吟咏可以抒怀,观赏可以广闻;可以美化庙堂大宇、庭院楼阁、山水园林,可以用于婚丧嫁娶、迁居贺寿、开张结业,庆功祝捷、欢度佳节;它能屈能伸,能雅能俗,文人墨客醉心,平民百姓喜欢;它是家家户户的艺术,各行各业的艺术。这种艺术外国有吗?没有。它的“专利”属于中国,因为它是独具特质的汉语言文字的产物,是睿智文化的产物。
《走向世界》:您平时创作了很多对联,请问您创作对联作品,是想对社会起到一种什么样的作用?
徐超:一是想写出自己的理想、情趣和各种心得,并希望有益于社会,有益于弘扬传统文化;二是想表现汉语的独特之美。如1994年我为佛教文化书画大展创作的对联是:“佛祖拈花,迦叶会意;达摩面壁,神光传经。”佛祖释迦牟尼和他的大弟子迦叶,以及达摩、慧可(又名神光),是佛教文化中四位重要传人。我创作此联,是想阐述禅宗中诚心传学的方式和精神。2008年我为汶川抗震救灾英雄题联:“九悬生死山河恸,百入火汤日月知。”是赞扬救灾英雄置生死于度外、赴汤蹈火的精神。2008年我应邀为布置北京奥运场馆提供书法作品,写的自撰联是:“饮河逐日,御气行天。”上联借用《山海经》夸父逐日的故事,赞美竞技精神;下联用《庄子・逍遥游》列子乘风飞行达到妙境的典故,赞美竞技水平和境界。此外我还应时写了一些挽联,如2006年启功先生去世,我写挽联以寄哀悼。其一:“哲星遽落,老师已去矣,耳提难忘胡人语;薪火犹传,小子其勉之,手教永存坚净居。”启先生为人谦虚幽默,常说:我是胡人,说话当然也就是“胡说”。“坚净居”是先生斋号。其二:“主业典型,副业典型,须知主业昭副业;先生师范,后生师范,幸有先生导后生。先生说他“主业是教师”,故有上联;下联因先生为师大题写的校训“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而发:“先生师范”是说先生的学和行都堪称“师”称“范”。“学生师范”,一是说我其时在北京师大上学,二是说要“师”先生之“范”。此外,我写文章也常常用对联做题目,如我写蒋维崧教授的三篇文章《学垂典范,艺壮国光》、《人琴已渺,风范长存》、《挥毫留大雅,论艺有真经》,题目都是对联。我的目的是想提醒读者:看,汉语多美!
《走向世界》:儒家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您能不能谈谈对联文化和儒家文化的联系?
徐超: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文化是最为恒远的一部分,在对联文化中也是这样。一方面,张贴对联就有礼教的意义,而对联的内容中,儒家文化更是最为普遍。典型的,要数集儒家经典的对联,如集《论语》句“言必信,行必果;视思明,听思聪”对联,四句都是孔子的话,说一个人说话要实在,行动要坚决;看什么都要看明白,听什么都要听清楚。又如“礼之用,和为贵;德不孤,必有邻”,也都是孔子的话,是说礼教的作用,贵在协和;有道德的人不会孤立,总有人团结在他身边。还有如“好学近乎智,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修身如执玉,种德胜遗金”等等。其他如对景抒怀、咏史凭吊等对联中,也有许多内容与儒家文化息息相关。当然,对联的内容也是包罗万象,三教九流、诸子百家等都有。
《走向世界》:对联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之一,在市场经济的发展中无疑也受到了各种各样的影响。请问中国对联文化将以什么方式生存与发展?如何更好地传承与发展这一文化?
徐超:我觉得,我们的对联文化资源还远远没有挖掘和利用,在这方面大有可为。比如,各地固然有像泰山这样包括对联文化在内的文化积淀极其厚重的名胜古迹,但许多地方仍是在用浅薄的文化做支撑。要知道,浅薄文化和厚重文化,两者有天壤之别。浅薄,故乏味、单调和不耐咀嚼;而厚重,则会给人以高雅文化的熏陶,博大精神的享受。对外的文化传播,更应当展示厚重。现在需要做的,一方面,是要为新景点设计高质量的对联,创造全新的对联文化环境――这里我特别想建议,新联创作要注意克服典故过多、艰涩难懂的倾向,使之更容易为一般人喜闻乐见;另一方面,是要学会用浅显、科学的方式传播高深文化。所以我建议要尽快把各地名联加以解释、赏析,揭示其中的内涵、知识和艺术技巧,借以唤起受众的观赏和学习积极性。还有,应该把这件事当成当今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的一项重要内容来做,要同旅游业结合起来做。另外,因为对联涉及许多不易掌握的知识,所以建议要有相关知识修养的专家参与指导。
《走向世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整个山东的对联文化和对联队伍将如何发展?
徐超:对山东的建议与前面大致相同。这里特别想说的是:虽然对联随处可见,但目前民间实用对联有两大突出问题:一是自作联多数不成联,二是张贴位置大多上下联颠倒。所以说,即使在中国,还有些对联知识的普及工作要做。我们希望要“建设文化强省”的山东,能进一步重视本土珍稀文化在传承中的保护,向世界传播一个原汁原味的国粹文化。可喜的是,近二三十年来,民间的对联创作可以说达到历史上最为鼎盛的时期,对联知识书籍大量出版,对联的创作和书写更堪称史无前例,对联队伍也在不断扩大和提高。山东是孔孟之乡、礼仪之邦,在宣传传统文化、锻炼队伍方面,理应走在全国前面。我期盼着这方面的更大进步。
(本文图片由徐超提供)
Enable the World to Understand of the Chinese Culture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along with opening to the outside world and foreign exchange deepening, the people pursue the fashion and the tidal current unceasingly, appeared in the Chinese West holiday hot phenomenon. At the same time, China traditional festival relative temperature decrease. This kind of phenomenon has had the very tremendous influence to China. Regarding this, the Chinese government first should make the law, takes the measure to protect and to revive our traditional festival and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is advantageous in avoids the Chinese Cainozoic Era westernizing; The common people do not have constantly worship foreign countries the psychology, should understand the Western culture fully, treats the Western culture correctly, deeply loves the motherland the culture, and causes it to carry forward.
关键词:西方节日 中国传统节日 文化
Key words:Western holiday China traditional festival culture
作者简介:王晓敏,女 山东省淄博市 汉族 1984.10 学生 在读硕士研究生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中图分类号】G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069(2009)-06-0134-02
一、引言
玫瑰和巧克力营造了情人节的浪漫气氛;每个圣诞节,神秘的圣诞老人都会给人们带来惊喜和欢乐,尤其是小孩们;《英语沙龙》第134期组织了一场题为“西方节日会取代中国传统节日吗?(Will the western festival replace Chinese traditional festival)”的辩论赛。很显然,在中国人们对于流行的西方节日的关注远远大于中国传统节日。与此同时,每逢西方节日,商家会扩大消费市场,这就造成了中国传统节日失去了气氛。这一现象已经引起了国内不同领域专家和学者的关注。为何在中国存在这样的现象?此现象能对中国传统文化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呢?
二、人们对待不同节日的方式
2.1中国传统节日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生活水平明显改善,生活品味日益提高。国人过中国传统节日,国际性的节日和西方节日的方式多种多样。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中秋节、重阳节和冬至是中国自古以来的重要节日。中国人每逢节日都会是家人团聚或朋友聚会的场面,以表达相互间的祝愿和美好祝福。【2】比如,中秋节家人团聚,分享美味月饼,观赏圆月,吟诵着古代文人的词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元宵节又称花灯节,节日前后人们总能看到树上、广场上、公园里等的花灯,还有有趣的灯谜供游人猜;焰火、舞龙舞狮和高跷等民间扮玩的节目在全国各地举行。中国的传统节日各有代表性的食物:饺子、粽子、汤圆、元宵和月饼等。国人似乎习以为常,反倒是外国人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格外有兴趣,打听节日的典故。
2.2国际性节日
元旦、妇女节、3.15消费者权益日、世界地球日、劳动节、儿童节和世界艾滋病日,每个节日都有各自的主题活动,相关协会和组织会举办晚会总结一年来的进展和不尽人意。近年来,中国的公益事业和慈善事业比往年有大幅度提高。企业家和名人纷纷现身,带动了社会效应。
2.3西方节日
西方节日的过法更是花样百出。2月14日的情人节对于恋人们来说是甜蜜的一天。他们互赠礼物,享受烛光晚餐表达爱慕之意。情人节的标志是比卡丘射箭穿心。它是为了纪念一个名为Valentine 的基督徒, 他由于触犯罗马法律而被判处死刑。【3】万圣节也叫“鬼节”,是孩子们纵情玩乐的好时候,有趣的节目是“trick or treat”(不请吃就捣乱)。孩子们制作面具和南瓜灯。他们尽可能的装扮可怕或扮鬼扮幽灵提着灯去吓唬成年人,直到被满意的糖果打发走。源于公元1世纪,罗马人庆祝丰收的节日与凯尔特人仪式结合,戴着可怕的面具,打扮成动物或鬼怪,则是为了赶走在他们四周游荡的妖魔。时间流逝,万圣节的意义逐渐起了变化,变得积极快乐起来,喜庆的意味成了主流。【3】圣诞节是国外一个最重要的节日。此节日是为了纪念耶稣的诞生。它同时也是一个家人团聚的节日,类似于春节。在美国这是最大最受欢迎的日子,到处洋溢着欢乐。人们用两周的时间通过不同的方式庆祝:交换礼物;收到圣诞老人的礼物;烟囱边挂上袜子;装扮圣诞树;唱圣诞歌赞美诗;互赠圣诞卡片。【4】在中国那些没有信仰耶稣的人也在圣诞前夕去教堂坐在教徒旁边一起祈祷。他们可能不会这么积极的准备自己的传统节日。
三、国人过西方节日产生的影响
中西方确实存在着很大的文化差异。这导致人们对过这些节日的快乐有着不同的理解。【1】从社会现状来看,过西方节日对中国产生了明显的影响。
3.1积极影响
过西方节日不仅可以促进中西方文化交流,人们在参加节日聚会时还可以增进之间的友谊,人们还会有新鲜的体验。此外,商家不会放过赚钱的机会,他们追赶这种趋势,必然给自己带来更大的利润。甚至有时候商家会先入为主编造一些与节日相关的故事来促销他们的商品。据调查,情人节时玫瑰花的价格要比平常贵两倍或者更多。多么美妙的一天啊!我只能建议大家不要因为过西方节日而成为盲从的奴隶。
3.2负面影响
过西方节日给中国带来的不利方面远远大于益处。首先它严重影响到了中国传统节日。人们过度的崇洋,西方节日成为潮流和时尚,人们更加淡忘自己的节日。更严重的是很多孩子只知道圣诞节而非中秋节。一个国家的节日代表着它的文化底蕴和内涵。在很大程度上这一现象将影响到中国在世界上的力量。【2】其次,中国追逐国外节日会减少外国友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有些外国友人对中国悠久的历史和浓郁的传统文化所吸引,千里迢迢来到中国。如果中国人过西方节日的热情远远超过传统节日,外国友人将没有机会很好的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亲身体验节日给他们带来的快乐。他们会很失望,更为严重的是当他们看到中国人自己否定自己的文化,他们也就不再留恋。这就阻碍了中国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家好像如果到处都是麦当劳和肯德基,外国友人对中国的食物也会有不好的印象,他们怎么还会学如何用筷子。因此,国人必须首先做到自己尊重本国文化,发扬本国文化,才能让外国友人尊重中国文化,传播中国文化。
四、如何正确对待中西方文化
中国传统节日正面临着挑战。那么,我们作为中国人必须要深刻思考怎样保护自己的文化并加以发扬光大。如果一些负面的文化产品出现将会扭曲人们的思想观念,怎么来净化人们的头脑使其继续保持积极的思想呢?【5】首当其冲的要数中国政府制定一些法律法规对传统的文化和节日进行法制化保护。2007年,韩国向联合国提议将端午节申请为本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每一个中国人肯定会愤愤不平。政府不能坐视不管。比如,政府大力资助那些传播传统文化的民间团体和协会;政府向海外投资积极宣传传统文化。经过多方努力,政府对法定节假日重新做了安排,2008年起已开始实施。除了劳动节、国庆节、元旦和春节,新增清明节、端午节和中秋节。第二,每一位国人要充分了解自己的文化,引以为豪并努力成为一个负责任的宣传者。对于西方文化,不能一概吸收,要从批判的角度,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据报道,2006年国内十所高校的十位博士曾提议抵制在中国过圣诞节。他们的行为很明显反映出过西方节日已经对中国产生了威胁。值得高兴的是国人已经意识到传统文化应该受到重视。但这仅仅是一个好的开端。第三,孩子们和年轻人最容易接受新鲜事物。与其他层次的人们相比,他们最缺乏古老的历史和文化。因此,为了防止新生代西化,父母和学校要正确引导孩子和年轻人,教育部门要开设必要课程,让他们深入了解中国的传统历史文化背景,中西方文化的差别,等等。他们自己应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尊重本国文化,正确对待西方文化。
五、结论
经过反思,我们全面理解到为什么国人追求过西方节日。同时也是一个好机会让我们更多的认识传统文化和节日。总之,中国人必须更多的关注和庆祝自己的传统节日,保护我们的文化,发扬我们的文化。让中国在世界上变得更强大!
参考文献:
[1] 管维良,《中国历史与文化》,[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4
[2] 王锦贵,《中国文化史简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3] 张奎武,Survey of Britain & America(I), 第三版,[M],吉林,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关键词:茶文化;现代环境;艺术设计;构思
近年来,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提高,人们对精神生活也日益关注,那些兼具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的环境艺术设计构思越来越受到重视。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思路就是,现代环境艺术设计要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这样才能让现代环境艺术设计更加经久不衰、高雅脱俗,受到更多人的欢迎。笔者注意到,近年来,茶文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很多年轻人也喜欢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泡上一杯茶,亲朋好友聚会选择去茶馆也显得很有人文气息,充满魅力,所以,笔者希望能从传统茶文化中获得一些思路,找到更加符合中国人审美观的现代环境艺术设计构思。
1基本情况概述
环境设计是指人们对于现代自然环境中的各种因素和人工环境中的各种因素加以改造和组织,对于外部物质环境进行空间设计,使之符合自己的想法和满足自己行为需要、审美需求。现代环境艺术设计是以现代化为标准,属于实用艺术的范畴,与其它艺术种类具有相似的审美特征,要满足实用性和审美性的有机统一、表现因素与形式因素的有机统一、民族性与时代性的有机统一。现代环境艺术构思活动是基于艺术体验之上,通过艺术思维对生活素材进行选择加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然后再通过一系列的想象、加工、提炼,形成艺术想象、情感以及完整审美意象,是从“眼中之竹”转化成“胸中之竹”的过程。中国是茶文化的故乡,据说神农氏尝百草之时就发现了茶,中国人饮茶也有四千多年的历史了。茶文化包含:茶艺、茶道、茶联、茶书、茶德、茶具、茶画、茶学、茶精神、茶故事等等,渗透了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特征,博大精深。茶也作为中国传统的“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之一,是人们生活必不可少的东西。中国人喜欢品尝各种茶叶,喜欢在家中摆放茶具、茶画等,这都符合中国人的审美特征和生活习惯,因此,如果我们能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更多的嵌入茶元素,将让现代环境艺术设计更加符合中国人的审美标准。
2传统茶文化在现代环境设计的构思
茶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受到人们的喜爱,如何更加完美和精准地将茶文化嵌入到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显得非常重要。后文将从城市设计出发,由大及小,由宏观到微观,逐步探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传统茶文化构思。
2.1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城市茶文化构思
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一环就是弘扬茶文化。我国幅员辽阔、自然生态,气候条件又各不相同,种茶地区主要分布在长江之南广大山区丘陵地带。设计构思主要集中于种茶省份。对于产茶较多的省市、地区来说,可以大力开展茶文化旅游产业,我们所熟知的中国四大名茶:西湖龙井、安溪铁观音、黄山毛峰、洞庭碧螺春,这些茶的闻名程度要远远大于其所在地市,因此,各地应当充分的利用当地的茶文化资源,在产茶地区设立茶园生态园区,供游客旅游;设置茶叶加工厂,供人们参观考察,领略产茶到成茶的全过程;成立当地的茶乡特色文化景物和景区,展现民俗风情;建立茶商品流通和出口基地,加大茶叶流通量,强化茶的影响力;宣传传统茶文化节庆,大力宣传茶文化节,开展品茶论道、茶之品德、茶中精神,拜学沏茶技艺、饮茶故事。而对广大茶城市来说,设置茶馆、建立茶商品购买流通门面也是不错的选择。
2.2茶文化构思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庭院设计
我国庭院一般建立在交通便利人们聚居之地,所以设计就要满足人们各方面需要,想要媲美专业园林设计师,我们可以从茶文化上渗透点滴。茶具讲究整体统一,庭园设计也是一样。茶画看中视觉平衡,庭园设计也不忽视。饮茶讲究动静结合,庭园设计也可,既有坐座椅区,也有高阁狭长区,静谧深处不乏动感。另外茶树色泽为绿色,时有红叶,庭园之中也可以采用绿色绿化植物为主基调,红花为辅映衬之上。另外,可以在庭园中设置休息区,供人饮茶赏景。庭园设计可追求一和二静三青四寂,与茶精神所倡导的“和、敬、清、寂”又有相似,现代环境之中渗透着传统茶文化。
2.3茶文化构思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室内设计
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茶文化构思从宏观走到微观,从粗线条到细节处,最终的落脚点就是室内设计的茶文化构思。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室内设计是最具前景的实用设计,因为其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所以在室内各个方面都要慎重构思,考虑全面。对于室内设计,主要从室内形象设计、室内装修设计以及室内陈设设计这三个方面渗透传统茶文化。首先是室内形象设计,是一种整体风格设计,室内形象设计可以参照茶文化中的茶艺,因为茶艺讲究协调和优雅,而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室内设计也讲究协调和优雅,只不过一个是空间的协调一个是动作的协调,但是都是为了塑造出令人赏心悦目的平面或空间形象。居住房间的内部形象首先要达到所有物品相互之间的协调,我们在进行室内设计时,可以先从空间形象设计构思入手,对空间结构的主体进行设计,然后再进一步解决空间的尺度、比例、协调和采光问题,这样就能轻松的让室内设计优雅协调,符合人们的审美习惯。室内形象设计是为室内设计选择一种风格,当室内的风格选定之后就需要对室内进行装修。虽然在装修设计中只能按照室内空间结构的整体设计来处理,但是我们可以运用茶文化中茶学进行墙面、地面、天花板、间隔等之间的处理。茶学中茶树学和茶树栽培学都可以运用于间隔设计。另外地板和墙面交接处可以采用茶树壁纸,养眼怡情,又时刻渗透茶精神。诚然,那些爱“茶”之人可以将生长在自然中的茶树也移植到室内,不过房间的主人就需要充分做好“迎接茶”的准备。因此,我们首先就需要研究茶、茶树的习性,让室内设计和茶相协调、让室内适合茶树的生存和成长。因此,我们要处理好室内温度和湿度控制,不可或高或低,要做好室内的通风。茶树的摆放要密而不集,必须要将茶树至于通风、阳光充沛的地方,才能保障茶树的茁壮成长。当房间装修完了之后,主人就会按照自己的喜好为屋内摆放很多自己喜欢的物品,这就涉及到室内的陈设设计。除了在室内中摆放茶树,室内的陈设品选择也可以体现诸多的茶文化。陈设品主要包括艺术品陈设、灯具使用、织物剪裁、家具摆放、绿化植物摆放等问题。除了家具用茶贴画简单装饰外,其他陈设都可以用茶文化渗透至精。根据茶道文化,室内在摆设物件之后应还具有一定的空间,用于平时休息,可以在这个空余之地摆设茶书、茶联、茶具、茶画、茶坐等,以便学习茶学知识、了解茶学典故、懂得茶学品德。艺术品选用可以挑选具有茶故事的古茶具或创新茶具,在室内多处都可以安放茶树这种盆栽,既可绿化,又具文化。从上述三个方面来看,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室内设计要由环境状况联想到设施情况,由空间开发想到后期装饰,由造型现状考虑构造计划,由材料种类考虑色彩计划,由居住地采光情况考虑布光、补光等一系列的问题,又由实用考虑到审美现象,其中的每一步都可以联系到饮茶中的文化特征。
3结束语
环境艺术设计就是对人们日常生活所接触环境进行美化的过程,在艺术化处理过程中可以为人类社会创造出一种舒适和优美的生存环境。传统茶文化可以融合我们生活周边大小景物:自然风景、名胜古迹;城镇街区,建筑组群;陈设绿化日常小品环境。在这之中,我们可以体会到的不仅是现代元素带来的舒适,更是传统文化带来的洗礼,我们沐浴在基于传统茶文化的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阳光下,身体和心情都将美好。
参考文献
[1]叶青.中国传统装饰要素的文化分析及其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运用[D].武汉理工大学,2004.
[2]徐硕.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传统文化构思[D].东北师范大学,2007.
[3]汪乔.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回归[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9,07:59-60.
[4]张堃.论传统民间艺术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运用[D].河北大学,2007.
[5]陈伟珍.体验经济视角下的茶文化旅游开发模式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4.
[6]余沙沙.茶文化旅游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4.
[7]余悦.中国茶文化研究的当代历程和未来走向[J].江西社会科学,2005,07:7-18.
[8]黄晓琴.茶文化的兴盛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D].浙江大学,2003.
关键词:传统孝文化;新农村;建设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35-0115-02
传统孝文化在我国历史发展过程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现阶段,在中国农村社会结构发生极大改变,孝道观念淡漠,农村养老问题日益突出。在当今农村“孝文化危机”的情况下,传统孝文化在当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仍然有着积极的功效。
一、传统孝文化的历史嬗变
对于“孝”这一观念产生于何时,学术界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观点,大体上存在着三种看法:一种认为孝是父系氏族时代的产物。二种认为,孝起源于殷代。三种认为孝正式形成于周初,这一观点被大多数的学者肯定。三种观点虽不统一,但孝大兴于西周,并且与政治联系在一起却是毋庸置疑的。孝在西周的社会作用,主要是以维系宗法制。为适应历史形势,西周实行地域分封制,各诸侯国在经济、政治、军事上都具有相对独立性,统治集团内部权力趋于分散。为维护统治,西周实行以嫡长子继承制为基础宗法制,在血缘的基础上,协调彼此之间的关系以加强团结,使周天子以及奴隶主贵族的家庭财产不致分散,地位不致下降。孝的内容也由善事父母扩展到敬奉祖先,祭祀先祖便意味着“小宗”孝于“大宗”,诸侯孝于宗室。这样,“孝”便走出了家庭伦理的范围,使子女对父母的义务扩大成为“小宗”对“大宗”的义务,父子关系便扩大为政治上的君臣关系,以“孝”为中介形成了家族与国家、伦理与政治的统一,即“家国同构”。
到春秋时期,井田制开始瓦解,西周分封制受到破坏,以嫡长子继承为基础的宗法制受到严重的冲击,“孝道”也被动摇,即孔子所说的礼崩乐坏。以儒家为主要代表,思想家们开始对传统孝文化进行新的改造。孔子在西周孝亲的基础上将孝和仁、悌相结合,提出:孝亲不仅是养亲,更为重要的是敬亲与爱亲。如何敬亲爱亲,孟子说:“惰其四肢,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弈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财货,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孝文化经儒家改后,随着儒家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主流地位的确立,孝文化逐渐成为中国文化的核心。至汉朝,统治者提倡“孝治天下”,以孝作为制国安邦的主要手段,孝被纲常化、神秘化,使孝不仅具有人伦特色,也具有政治特色。经过宋明理学家的进一步宣传与改造,孝道向极端化、绝对化发展,最后成为封建统治者统治、欺骗、愚弄民众的工具,从而使孝道成为精华与糟粕杂糅的复合体。
纵观孝文化历史流转发展,不难看出,中华民族具有十分浓烈的孝亲情怀,这种发自血缘本能的孝亲意识经过历代思想家的理论升华和统治阶级的大力提倡宣扬,使“孝”从家庭伦理范围推演出来,逐渐转变为社会伦理和政治伦理,传统孝文化在“家国同构”的古代社会中成为文化的根基。
二、传统孝文化的内涵
传统孝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深入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其内涵深厚丰富,但归结起来,大致有三个主要内涵,即《孝经・开宗明义》所述:“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
“事亲”基本要求为养亲、敬亲。所谓养亲即是赡养父母,这是孝的最基本要求,“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父母的养育之恩比天还高,因此赡养父母乃是子女义不容辞的义务、责任。如何养亲,传统孝文化中多有论述,如《吕氏春秋》中的五养:“养有五道:修宫室,安床第,节饮食,养体之道也。树五色,施五采,列文章,养目之道也。正六律,和五声,杂八音,养耳之道也。熟五谷,烹六畜,和煎调,养口之道也。和颜色,说言语,敬进退,养志之道也。”除养亲之外,“事亲”还要求敬亲。所谓敬亲,即子女发自内心尊敬父母。赡养父母是孝的首要内容,但不是全部内容,比养更为重要的是敬,“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如何敬亲,关键为“无违”。所谓“无违”即顺,要求子女对父母顺从,有三层含义:首先是顺礼,即子女严格奉行礼节侍奉父母;其次要顺志,即子女要把父母的志愿作为自己的志愿,帮父母完成心中所想;三是谏亲,当父母犯错时,子女应向父母谏言,父母如不采纳,子女仍然要顺从父母。
“事君”即为忠君。由于我国传统社会有着特殊的“家国同构”的政治格局,“国”是“家”的推衍,因此,对于每一个社会成员来说,孝亲与忠君是相通的,忠君是孝亲的泛化,故“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事君具体要求:其一,臣对君应绝对忠诚,做到“事君不贰”,对君不欺、不叛,没有二心;其二,臣事君要尽心竭力,奉献自己的一切,必要时可以牺牲生命,“为人臣者,杀其身有益于君则为之”;其三,事君不应出于私心,应持利君、利国、利社稷的公心。
所谓“立身”即是承志立身,光宗耀祖。如何承志立身,光宗耀祖?首先要承志,《中庸》指出:“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尽孝不仅在父母生前侍奉顺从,若父母去世,子女应当继承他们的遗志,去完成他们没有完成的功业。“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继承父母遗志,替父亲达成未竟的心愿,是另外一种意义上的不容忽视之“孝”。其次要光耀门楣,曾子把“孝”分为三个层次:“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不辱,其下能养。”曾子所说的“不辱”即是要“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也就是“荣亲”。子女如果能在社会上扬名并且成就一番事业,从而备受尊敬,这样可以使父母乃至整个家族都感到荣耀,继而使父母和家族的名声得到彰显,这不仅是子女自身价值的实现,也是对孝的最高要求,即“立身行道,扬名传后世,孝之终也。”因此,在中国传统社会,注重对子孙后代德行的培养,从而使他们报效祖国,建功立业,这是父辈对子女最高期许,也是子女所努力达到的孝的最高目标。
三、传统孝文化对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性
中国自古以来即为农业大国,农业在中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可以说,把中国农业文明史与中国的文明史相提并论并不为过。因此,农村社会成为中国传统农业文明与传统文化的主要传承与发展载体。而传统农村社会结构,是以“血缘、亲缘、地缘、业缘”为基础构筑的社会关系,因此,亲情、乡情、友情是中国人不可缺乏的心理依托。因此农村社会关系网络中,传统的孝文化起着特殊的纽带作用。现阶段中国社会处于转型阶段,农村社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孝文化作为农村文化的根基,其发展遇到前所未有挑战。
(一)现阶段农村孝文化的现状
1.孝观念淡化。由于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已从过去的小农经济社会发展为工业化的现代社会,现代农业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广泛应用,使得家庭结构由传统家庭向核心家庭转变,家庭成员的独立意识日趋增强,过去农村家庭以父子关系为中心逐渐向夫妻关系偏移,因此,农村社会成员的思想观念与传统社会相比,发生巨大的变化。一些传统的观念已不适合当今农村社会的发展,例如传宗接代,父母在不远游、养儿防老等观念与现代农村人产生分歧。同时,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所涌出的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使得一部分农村青年的伦理道德意识不强,传统孝道推崇的尊老养老观念在当代农村青年中日渐淡化。因此,在婚后小家庭经济独立发展情况下,使年青一代在情感上与父母日渐疏远,而更多关注他们自己和下一代。
2.孝文化教育缺失。由于很长一段时间内对孝的历史价值缺乏公正客观的认识,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和主流文化将孝文化排除在外,甚至很长时间将孝作为批判、抨击的对象,因此,在现代教育的范围内,忽视了对孝文化的教育培养。同时,现代农村家庭也忽视孝的教育。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当今社会父母对子女最大的希望,农村父母概莫能外,因此,现代农村父母也非常重视对子女知识技能的培养,而忽视对子女的道德教育。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以及父辈所经历的动荡与不安,让今天的农村父母对子女无比地关爱,无私地奉献一切。久而久之,养成子女自私的性格,对父母要求变为:父母能给予我们一切,也必须给予我们想要的一切。子辈人只懂索取,不懂付出,更没有感恩之情。
3.孝文化实践弱化。随着城镇经济发展,大量青壮年农民进城务工,他们几个月、半年甚至一两年才回家探望父母,农村空巢家庭大量出现,父母自己单独生活,得不到或很少得到子女的照顾。相反,不少老年父母还要替外出务工的子女照料孙辈。同时,农村孝亲也缺乏精神上的孝敬慰藉。随着社会变迁速度的加快老年人和年轻人之间思想观念上的差距拉大,父辈与子辈的情感交流变得更加困难。部分子女除提供物质供养外,对父母缺乏基本的体贴关爱。甚至,少部分子女拒绝赡养老人,认为年老的父母是自己致富路上的绊脚石,使已失去劳动能力的老人生活无着落。
综上所述,当今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状况和农村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使建设农村新型孝文化刻不容缓。
(二)传统孝文化的重要性
现阶段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但是新农村的建设离不开传统文化的历史背景,必须在中国传统文化积淀深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从对中国传统孝文化的考察可知,孝文化在对农村社会和家庭关系的维系与稳定中有着独特的功能和作用,维系着农村社会亲情和乡情的伦理秩序,从而也维系着农村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孝的这种功能与作用,在新农村建设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首先,农村家庭和谐离不开传统孝文化。虽然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是经济发展不平衡,现阶段,我国不可能在短时间内为广大的农村提供高标准的物质生产与生活保障,因此,农村养老仍然依靠家庭。家庭和谐,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追求目标,发挥传统孝文化中“善事父母”合理内核,有利于调整农村代际伦理,促进农村社会的稳定与发展。从实践途径来论,可以社区文基础单位,以丰富的形式宣传传统孝文化的内涵,彰显传统孝文化的伦理价值与意义,积极倡导养老敬老的传统美德,在农村形成浓厚的尊老敬老氛围,解决农村养老问题。
其次,传统孝文化有助于培养新型农民。新型农民不仅能掌握一定劳动经验、生产技能和科学文化知识,并且具备一定的市场意识、市场竞争能力,具有接收信息以及反馈信息的能力,同时还具有与现阶段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和精神风貌。这种新型农民是建设新农村必须依靠的高素质人才。传统孝文化通过“孝”社会伦理及政治伦理功能,将子女对父母的孝敬与赡养推广出去,形成“老吾老及人之老,幼吾幼及人之幼”的意识,从而在与他人交往过程中表现出对他人的尊重与关爱,即传统孝文化所说的“仁爱之心”。这种仁爱之心,有利于树立“以人为本”的现念,对培养新型农民、塑造高素质人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当然,若想发挥传统孝文化的积极社会功能,还需要通过现念对传统孝文化加以新诠释与改造,赋予传统孝文化以现代意义,从而避免传统孝文化中的一些消极因素的不良影响,为构建和谐、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发挥观念引导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学勤.孝经注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2]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
[3]徐元浩.国语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2002.
[4]王云五.礼记今注今译[M].台北:商务印书馆,1978.
[5]焦循.孟子正义[M].北京:中华书局,1987.
[6]刘毓庆,李蹊.诗经[M].北京:中华书局,2011.
[7]肖群忠.孝与中国文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收稿日期:2014-10-26
一、民族伦理文化研究
(一)民族伦理的基本理论与研究方法
在现代社会条件下,应该如何定位民族伦理,是研究民族伦理文化的前提和出发点。樊和平探讨了现代伦理形态下的民族伦理,认为面对全球化的冲击,“民族伦理”不仅面临繁重的文明任务,而且面临被分裂和自我分裂的危险。在现实中,尤其当“民族伦理”与“应用伦理”结合时,必须特别警惕由文明霸权演绎为伦理霸权,进而演绎为伦理帝国主义。伦理觉悟是人类的终极觉悟!“21世纪伦理觉悟”的根本乃是告别韦伯,在民族伦理、应用伦理的研究中开创一个伦理觉悟的新时代,开创一个人类伦理的新时代!
在整个民族文化中,伦理文化具有特殊地位。冯庆旭对民族作为伦理实体作了探讨,认为作为伦理共同体的民族与作为普遍物或普遍定在的精神的结合就是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伦理精神的具体化,伦理精神内在于民族精神之中。伦理精神和民族精神实质上是一个精神,即民族伦理精神,亦即民族作为伦理实体的精神。伦理关系与伦理秩序共同构成民族伦理实体。
孙春晨提出以人类学的立场和方法研究民族伦理学,认为民族伦理学应主动采用人类学的研究方法,以推进民族伦理学研究由抽象演绎向实证分析和文化解释的转变。深化民族伦理学研究,需要研究者面向普通人的生活世界,深入民间进行田野工作;需要研究者以历史主义的学术立场,探究民族伦理文化的历史变迁和现实状况。民族伦理学应关注不同民族用自身的道德话语和道德行为“书写”出来的道德生活史,在对人们日常交往生活的微观叙事中展现民族丰富多样的伦理文化。
(二)民族伦理文化的形成规律
一个民族自我意识的形成既是民族成熟的标志,也是认识和反思民族伦理的前提。徐嘉对“中华民族”的观念形成与传统伦理之转型进行了探讨,认为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共同体,近代以来,随着民族意识的觉醒,“中华民族”观念逐步确立,这一民族意识促进了传统伦理的转型,成为中国近现代民族伦理的重要基础。
郑维铭、郑丹凌对民族大融合与中华传统道德文化进行了分析,认为中华民族在其形成发展中,经历过不断的民族融合、民族同化的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互吸收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中华传统道德文化对于促进民族和谐共处、巩固民族融合成果、协调民族矛盾、奠定民族融合基础、加强民族凝聚力都起到了不可抹杀的作用。
赵庆杰对民族伦理的路径选择作了探讨,认为中华民族之所以走上了一条“人本”的、以家庭为核心的伦理型文化发展道路,是与民族童年时的经历密不可分的。从文化的源头上看,商周时期的“人学”转向决定了中国文化的“人本”而非“神本”的伦理型走向;西周时期周公的“维新”确立了家庭在伦理中的始点地位。
在民族融合过程中道德有何交互影响和意义?关健英以魏晋隋唐时期的道德生活为例说明,民族共同体不仅表现为共同地域、共同语言、共同的经济生活,也是文化的共同体和道德的共同体。在魏晋隋唐时期,民族冲突、对抗、融合的过程,也是各民族道德交互影响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各民族的道德既保留着本民族特性的一面,又表现出相互吸收、彼此接纳和认同的一面,造就了中华民族共同的道德心理和道德观念。民族融合不仅是血统融合,更是道德与文化融合。
(三)民族伦理与多元文化
全球化背景下,如何认识世界民族伦理文化之问的复杂关系?李伟对全球化背景下世界民族伦理文化的碰撞和对话作了深入分析,认为全球化自身的矛盾对世界民族伦理文化产生了两个重要的影响:一是现代性中的核心价值与世界各民族的伦理文化价值之间的碰撞以及世界各民族和多民族国家内部的伦理文化冲突加剧,从而使得世界各民族伦理文化间的对话显得更加迫切;二是总结人类历史上民族与宗教文化间的对话实践,和而不同、理解尊重、互爱合作、正义团结应成为世界各民族伦理文化间对话的基本原则。
田海平、张轶瑶对“伦理”的异域与世界主义的民族伦理观作了阐释,认为为了避免世界主义伦理和民族伦理两种伦理的“暴力”,世界主义伦理问题的讨论,只有置于多元民族伦理文化的“异域”,才可能具备一种使“他者成为他者”的文化理解。这是世界主义者的民族伦理观应当具备的民族性内涵。同样,民族伦理的价值承诺与文化守望,必须兼具一种合理的世界主义的伦理观——一种将“伦理”不仅带回到“民族家园”,而且带回到“人类家园”的价值关切,应成为世界主义者的民族伦理观的人类性内涵。
晏辉对现代性与伦理多样性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在一个以家庭、家族、村社为基本交往空间的社会结构中,伦理生态或伦理多样性便不会成为问题,也不存在相互间的承认和尊重问题。当将不同地域和不同文化之下的人们置于同一个社会结构之下时,伦理多样性就成了一个必须正视也必须重视的问题。在现代性语境下,如何承认和尊重相异的伦理体系就成了应用伦理学和民族伦理学不得不重视的课题。过一种整体上的好生活是这种研究所追求的最高目标;承认和尊重各种伦理文化体系的正当性是这种研究应该坚持的原则。
(四)少数民族伦理文化传统的现代转型与重构
潘忠宇对社会转型期民族伦理文化发展的方向、路径和任务作了分析,认为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中国社会正处在转型期,现代化趋向使民族伦理文化面临向主流伦理文化趋同、被边缘化、被湮没的三重困境。由传统向现代的转换是民族伦理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对现代性的积极适应、对自身传统的主动扬弃、在新条件下的创新是民族伦理文化消解冲突并获得发展创新活力的基本途径。创建能够促进相互理解、宽容和共存的伦理文化将是未来民族伦理文化领域的客观需要和艰巨任务。
习俗文化是以风俗习性为主要内容的文化形态。闫平对少数民族习俗文化的道德功能及当代传承作了探讨,认为习俗文化是民族伦理文化的集中体现,我国少数民族的习俗文化与汉民族的习俗文化相比,有其自身的特色,少数民族的礼仪、信仰、饮食、服饰、居住等习俗文化蕴含着重要的道德功能。面对少数民族习俗文化传承和发展的困境,必须通过综合创新寻找有利于少数民族习俗文化传承和发展的出路。
在少数民族地区,如何促进少数民族道德生活健康发展?郭春霞、于兰提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少数民族道德生活,认为在当今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其体现时代和实践发展要求的本质规定性,为中国少数民族道德生活提供了精神导向和动力支持,而中国各少数民族道德生活的和谐发展又会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向具体实践行为的转化。
西部地区如何建设和谐社会?王永和对中华“和合”文化与西部地区和谐社会建设的关系进行了分析,认为“和合”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精髓;“和合”文化在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历史进程具有“黏合剂”的作用;“和合”文化与“和谐文化”一脉相承;“和合”文化是西部地区和谐社会建设的思想基础和精神支撑。
二、应用伦理研究
(一)政治伦理
当前,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正在全面启动。如何实现中国梦?道德何为?陈少峰认为,诚信与爱是中国梦的基础。他认为没有诚信就不会有信任和五个文明发展质量的提高,没有爱就不会扭转诚信危机的现状。我们第一个中国梦是建立诚信,但是建立诚信不是靠提倡诚信,也不光靠制度,还需要有更多的人去做慈善和公益。
公正是应用伦理中的基本原则。马永庆对应用伦理中的公正原则作了深入探讨,认为在应用伦理的视阈中,公正是其内在属性,是调节各种利益关系的必然要求,也是社会成员对社会整体的夙愿。公正是道德义务与道德权利的统一,道德与幸福的一致。实现社会公正,既需要完善社会机制,让社会成为“公正的社会”,也需要加强公正意识的培养与教育,使个人成为“公正的个人”。在公正社会和公正个人的相互作用中,普遍提高社会的公正水平。社会公正是社会和谐有序的基本诉求。
詹世友对政治领域中促进美德的方式及其限度作了探讨,认为传统社会把政治促进人们的美德看作是天经地义的事,是因为那时个人处于政治的垂直统治之下,所以政治以培养民德、化民成俗为务。但是,近代以来,权利进入了道德哲学和政治哲学的核心,故政治领域中,权利的平等保护与对人们的高阶美德要求拉开了距离,政治要求人们具有基于权利的基准政治美德,同时也为人们自主追求更高阶的美德提供物质条件和精神文化环境,并容留足够的自由选择空间。
(二)行政伦理
行政道德文化是指直接影响行政道德活动与行政道德关系的各种心理、行为和精神活动状态的总和。鄯爱红对当代我国行政道德文化现状作了深入分析,从组织文化与社会文化两个维度,围绕行政道德原则、道德评价标准和道德行为习惯三个方面,对当代行政道德文化的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与分析,提出了建设当代中国行政道德文化的思路与对策。
王莹、景枫对社会管理创新的伦理路径作了探讨,认为伦理是人的内在软约束力量,它在管理层面、社会层面和个人层面都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从社会管理的领域来看,伦理发挥作用主要是在职业生活、公共生活和家庭生活三个领域。伦理要在社会管理中充分发挥作用,还必须有制度的支持与保障,形成伦理与制度的整合与互动。
节约行政是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必然趋势。廖小平、孙欢对节约行政进行道德考量,认为节约行政的核心价值观是节约为民,它与效率、公平、服务、责任等价值观具有内容上的交集。节约行政的道德规范是一定社会对行政机关与公务员履行节约之德的基本要求,包括肯定与否定的道德规范两个维度。
(三)生态伦理
曾建平、黄以胜对“生态人”何以可能作了探讨,认为“生态人”是基于人性的自我反思和应对当前人类面临的生存困境而产生的,融生态意识、生态智慧、生态行为于一体,以人与自然的和谐生存为准则,以人的生态性存在为目标的一种新的人的范式。她是一种对接生态时代的更高境界的人性假设,具有其存在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功利主义的渗透和消费主义的盛行给“生态人”的培育提出了巨大的挑战,为此要变革思维方式,确立生态思维;要变革消费方式,践行低碳消费。
路日亮、提出了生态伦理与理性生态人培育的内在关联性问题,认为生态伦理必须通过具有生态理性的人才能发挥作用。他们从“当代伦理精神的生态诉求、理性的偏失是生态危机的深层根源、培育理性生态人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重要途径”三个方面,阐述了当代伦理学的生态转向,剖析了工具理性和经济理性在指导人们生产、生活时所导致的理性偏失和道德缺失,阐述了生态理性人培育的具体内容,论述了生态伦理与理性生态人培育的关系。
(四)道德治理
道德治理是当前的热门话题和难点问题。龙静云提出,道德治理是核心价值观价值实现的重要路径。她以为,道德治理是我国各级政府和各类社会组织以及公民个人携手合作对道德领域突出问题进行克服和消除的活动和过程;道德治理同时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内化和转换为人们的行为实践的活动和过程;道德治理从价值实践的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价值引领的层面,共同推进我国社会秩序的完善,社会资本的创造和文化软实力的提升。
周中之、王亚娟对道德治理与法律治理的思路进行了反思,认为当前中国要解决道德领域突出问题,必须将道德治理与法律治理结合起来。从现实生活看,道德治理与法律治理相结合是治理根本之道,为此,必须建立事实的记录和跟踪档案。规范伦理可以通过相应程序,直接转化为法律规范,而德性伦理难以直接转化为法律规范,可以制定一些法律规范来支持德性伦理。法律治理必须体现道德的原则和精神,在立法、执法和司法中支持行善的行为和当事人,
(五)社会伦理
在社会交往活动中,人们应该如何处理交往关系?柴艳萍对社会交往的利益原则进行了分析,认为人生活在社会中有着多种身份和角色,经常处理不同的人际关系、利益关系,与之相对就应该坚持不同的利益原则。经济生活中要进行等价交换,集体生活中要坚持集体主义,私人生活中要遵循礼尚往来,公共生活中要热心公益慈善。总之,不同的领域就要运用不同的利益原则,才能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各种利益关系,促进社会和谐。
发展现代慈善事业,必须实现我国公民由传统慈善意识向现代慈善意识的转型。单玉华对中国公民慈善意识转型的利弊因素进行了分析,认为在这一转型过程中,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传统文化的沉积、现代慈善意识的提升、西方慈善意识的影响、经济的发展、有关立法的出台,构成推动我国慈善意识转型的积极因素。与此同时,我国现代慈善事业基础薄弱、传统文化某些特质的制约、慈善事业负面事件的影响、慈善立法不健全,成为我国慈善事业转型的制约因素。
韩国徐圭善教授对体育运动商业化的正面和负面影响进行了论述,提出了体育运动商业化的伦理困境。
(六)道德教育
何为道德?如何教育?王露璐、李明建对涂尔干道德教育理论及其资源意义进行了反思,指出在法国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时期,涂尔干提出了重建社会道德体系的思想,他以社会为基点,阐述了道德三要素,分析了学校对儿童开展道德教育的内容与方法。他们认为涂尔干道德教育理论对转型期我国学校道德教育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陈桂蓉对传统美德教育制度化作了探讨,对传统美德教育制度化提出了三点建议:在国民教育体系中适度增设传统美德教育的理论与实践课程,加大社会公共体系宣传传统美德的力度,纠正传统美德教育中的各种偏见;在道德典范的选择和树立上,积极挖掘传统美德内涵,实现公民道德与传统美德的有机契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