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儿童思维训练方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儿童创造力;头脑风暴法;强制联想法;训练
一、问题提出
在教育学和心理学中,有关儿童创造力训练的研究多集中在综合训练的实验研究方面。这些研究对培养和提高儿童的创造力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由于在这样的训练中集中了许多因素,缺乏能够详细说明哪种因素或哪几种因素更多地导致了创造力的提高。Baer认为,“对未来的研究而言,一种潜在的较为广阔的领域将会是这样的实验设计,即能分离出哪种发散性思维训练导致了特定任务下创造力成绩的增加”。
我们认为,对于不同创造力水平的儿童来说,若提高他们的创造力,存在着最佳的训练方法。
头脑风暴法和强制联想法是当前创造力训练中两种常用的训练方法。两者都立足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在实践中被证明具有良好的效果。本研究中我们将这两种常用的训练方法分别用于训练不同创造力水平的儿童,并设置控制组、对不同训练方法对儿童创造力发展的影响进行检验。
二、研究方法
1.被试
抽取郑州大学附属小学四五年级的学生476人。采用林幸台修订的威廉斯创造性思维量表,对被试施测。根据被试创造力5个维度的标准分,按高低进行排序,取前20%(95名)的学生作为高分组被试,随机分配到控制组、头脑风暴组和强制联想组;取后20%(95名)的学生作为低分组被试,也随机分配到控制组、头脑风暴组和强制联想组。由于实验中的被试在训练中或后测中缺席,还有少量测验的答卷不合格,实际完成实验的高分组被试84人,低分组被试86人,其中男生79人,女生91人,平均年龄1067岁。
2.测量工具
被试的选取和后测都采用林幸台修订的威廉斯创造力组合测验中的创造性思维量表,该量表共12个未完成的图形,要求被试在规定的时间内,利用图中的线条,尽可能画出与众不同的或有趣的图。研究表明,该量表的重测信度为041~068,分半信度为041~092,内部一致性α系数为040~087;同时效度显示,与托伦斯图形创造思考测验相关系数为038~073,与宾西法尼亚创造倾向量表相关系数为057~082。该量表分别从流畅性、开放性、变通性、独创性、精密性和标题6个维度计分。流畅性主要包括观念数量的扩充、思路的流利、反应数目的多少;开放性主要包括思路的开阔,内外的反应;变通性主要包括提出不同的见解、变换类别、富有变化的思路;独创性包括非同寻常的反应、提出聪明的主意、得出不同凡响的结果;精密性包括能想象与描述出事物或事件的具体细节,并能对创造出的成果进行精细修饰。标题主要考察独特的想象力、语言创造力等。考虑到创造性思维的维度,本研究只选取了流畅性、开放性、变通性、独创性、精密性5个主要维度来作为创造力的指标加以记录。
3.研究程序
(1)实验分组
将筛选的低分组被试随机分为,两个实验组和一个控制组(实验组各为32人,控制组31人),采用被试间设计,两实验组中一个进行头脑风暴法训练,一个进行强制联想法训练。高分95人也随机分为两个实验组和一个控制组,也采用被试间设计,其中的两个实验组一个进行头脑风暴法训练,另一个进行强制联想法训练。这样高分组和低分组中便各有二个实验组分别接受不同的训练方法,高分和低分各有一个控制组可以比较。
(2)实验设计
采用2×3因素的完全随机实验设计,一个因素为被试的创造力水平:分为低水平、高水平,为组间设计;另一因素为训练方法:分为控制组(不进行训练)、头脑风暴训练组、强制联想训练组,也采用组间设计。
(3)训练教学
头脑风暴法又称智力激励法,这种训练方法针对要解决的问题或要讨论的主题进行小组讨论,按照一定的步骤,在轻松融洽的气氛下,小组成员敞开思想,各抒己见,自由联想,充分发挥创造性,在短时间内产生大量的可能有使用价值的设想。训练中鼓励成员充分表达思想,不管这一思想看起来多么奇怪,甚至是疯狂,都严禁批判和嘲笑。强制联想法主要根据是,联想可以活跃思维,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产生新的观念,出现创造的灵感。训练中采用焦点法,给学生一个指定的项目作为焦点,让学生再任选一项目与焦点相互联想。根据训练要求和主要理论,编制“头脑风暴训练法”和“强制联想训练法”教材,尽量控制因教师的差异而带来的影响,科学安排实验和训练的时间,是非常必要的。
(4)后测
仍使用威廉斯创造性思维活动量表进行后测。由于在训练和后测时有少量被试缺席,最后,完成实验的被试人数和开始时人数不同。
(5)实验结果的统计处理
本研究搜集的数据采用SPSS for windows13.0进行统计处理。
三、结果与分析
1.不同创造力水平各组训练前后成绩增加值的方差分析
由于前测和后测都采用了同一个测量量表,因此,三种训练(包括控制组,不采用任何训练方法)我们都取创造力各维度的前后测的差值(即创造力分数的增加值)作为评价指标,由于有控制组的运用,较好地控制了测量中的学习效应。
创造力水平低分组和高分组在不同训练条件下创造力各维度的分数的增加值结果见上表。
方差分析显示,在创造力的开放性的维度上,F(2,164)=2081,P<0.001,在精密性的维度上,F(2,164)=3.76,P<005,训练方法的主效应显著。在流畅性的维度上,F(2,164)=0.70,P>0.05,在变通性的维度上,F(2,164)=1.38,P>0.05,在独创性的维度上,F(2,164)=1.23,P>0.05,训练方法的主效应均不显著。
在创造力水平方面,在开放性的维度上,F(1,164)=1127,P<0.01,在流畅性的维度上,F(1,164)=5.94,P<0.05,在精密性的维度上,F(1,164)=3.91,P<0.05,这三个维度上创造力水平的主效应均显著。但在变通性的维度上,F(1,164)=0.66,P>0.05,在独创性的维度上,F(1,164)=0.67,P>0.05,创造力水平的主效应均不显著。
通过对各维度训练方法与水平交互作用的分析显示,在开放性的维度上,F(2,164)=1592,P<0.001,在精密性的维度上,F(2,164)=6.57,P<0.01,训练方法与创造力水平的交互作用显著。而在流畅性维度上F(2,164)=140,P>005,在变通性的维度上,F(2,164)=0.35,P>0.05,在独创性的维度上,F(2,164)=2.88,P>0.05,训练方法与创造力水平的交互作用不显著。
2.训练方法与创造力水平的简单效应分析
为了明确头脑风暴和强制联想两种训练方法对在不同创造力水平上的儿童创造力的具体影响,在交互作用显著的维度上我们进一步做了交互作用的分析。结果显示,在低创造力水平组,开放性维度上,F(2,164)=24.92,P<0.001,精密性维度上,F(2,164)=11.50,P<0.001,表明了在低创造力水平组在这两个维度上训练效果显著。而在创造力水平的高分组,开放性维度,F(2,164)=0.20,P>0.05,精密性维度,F(2,164)=1.46,P>0.05,表明在两个维度上创造力训练的效应不显著。
就训练方法而言,头脑风暴法训练在两个创造力水平组的测试结果是:开放性维度上,F(1,164)=24.76,P<0.001,精密性维度上,F(1,164)=14.44,P<0.001,简单效应显著,表明这种训练方法是有效的。强制联想法训练在两个创造力水平组的结果显示:开放性维度上,F(1,164)=1.37,P>0.05,精密性维度上,F(1,164)=0.01,P>0.05,这种训练方法的效应不显著。
四、讨论
1.两种训练方法对儿童创造力发展的影响不同本研究发现,头脑风暴训练法在儿童的创造力训练中具有较为明显的效果。在开放性、精密性二个维度上提高的幅度都明显高于控制组和强制联想法训练组。
研究结果启发我们,并非所有的创造力训练在短期内都能提高儿童的创造力成绩,我们所进行的一些创造力的短期培训采用综合的、立体的等多种方法混合,实际上是一种资源的浪费,有的方法根本就难以起到有效的作用。把握创造力训练的高效性应该是今后创造力训练研究和实际操作中的重要内容。
2.短期的教学训练对高创造力水平儿童的创造力影响较小
通过有针对性的思维方法与技能的训练,可以较为明显地提高创造意识和创造技能,从而明显地提高其部分维度的创造力成绩。而对于创造力水平高的儿童而言,短期的常规性的创造性训练课对其创造力发展的作用较差,因为,这一群体已经具有较好的创造性思维的方法和技能,且养成了良好的创造性思维习惯。因此,创造力的训练应该强调个性化,对于不同的儿童采取不同的训练方式。
3.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本研究只选取了创造力水平高低不同的儿童进行了训练,研究没有涉及对年龄和性别变量的探讨;同时在训练中只采用了两种常用的训练方法,而在创造力的训练中存在着许多有效的方式。
参考文献:
[1]Collins M A,Amabile T M.Motivation and creativity.In Sternberg Rj(Ed).Handbook of Creativity.Cambridge,England: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9:297~312.
[2]Eisenberger R,Shanock L.Rewards,intrinsic motivation,and creativity:A case study of conceptual and methodological isolation.Creativity Resarch Journal,2003,15:121~130.
[3]King N,Anderson N.Innovation in working groups.In West MA,Farr J L(eds.)Innovation and Creativity at work.New York:Wiley,1990:81~100.
[4]Kurtzberg T R,Amabile TM.From Guilford to creative synergy:Opening the black box of team level creativity.Creativity Research Joural,2001,13:285~294.
[5]Clapham M M.Ideational skills training:a key element in creativity training programs.Creativity Research Journal,1997,10(1):33~44.
[6]张庆林,曹贵康.创造性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00~113.
[7]沈德立,吕勇,马丽.中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培养的实验研究[J].心理学探新,2000(4):26~27.
[8]张景焕,陈泽河.开发儿童创造力的实验研究[J].心理学报,1996(3):277~283.
[9]段继扬.小学生创造力培养的实验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01(6):24~28.
主动思维训练法是针对传统教学和应试教育造成学生思维惰性提出的,其目的在于通过增强学生自我意识,通过求知实践培养学生的自主人格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具体说来,所谓主动思维训练法的实验操作定义,是指在学校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发扬教学相长,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坚持以培养创造个性(自主人格)为核心,促进创造性思维发展,达到学生会自学,自评和自控,实现在求知实践中增强自我意识,强化学舌功能创造个性和创造思维双优发展的一种教学训练方法。(廖正峰《学生创造力培养研究》)
一、 创设宽松,愉悦心理氛围,激发创造思维;
小学英语是入门教学,组织课堂教学时,要注意结合儿童好动、爱说、爱唱,善于模仿等特点,通过说唱、游戏,使学生主动、大胆、愉快地参与教学活动。教师在言语、表情、态度等方面都应表现出对学生的尊重,关怀,欣赏,肯定和鼓励,营造出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减少学生的学习心理压力,让他们有成就感,帮助他们树立学习信心,建立一种平等、和谐、民主、合作的师生关系。教师还要紧跟时代潮流,不断的及时充电,努力掌握时代所要求的知识。了解孩子的喜好,能够跟孩子拥有共同语言,扫除代沟。所以无论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还是在课外,我总是努力营造着这种友好的氛围,并且根据语言点设计一些孩子们所喜欢的游戏。比如在小学英语人教版第二册中,有一个知识点是: Is this your …?(这是你的…?),一般的教学可能会用卡片来做代替操练游戏。在这里,我遵照主动思维训练法设计了一个做动作猜物体的竞赛游戏。请一部分学生看卡片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做出动作,再请另外一部分学生看动作,分析、判断并抢答。在猜的过程中,一位学生一旦猜对,旁边的同学就会像拥抱冠军一样的拥抱他,这位同学也是兴奋不已。这时教师如果板着脸,要求学生安静,不能大声喧哗,保持课堂安静等等条例,课堂气氛马上会降温,导致胆小的同学就不敢举手发言。而我在这里早已没有了师长们所惯有的威严,宛如他们的伙伴一样,为猜对的人高呼呐喊,为稍为落后的一队大声打气,随着他们的喜悲呼吸,融入这一个群体。看到教师如此的仗义,无形当中,学生便不用担心训斥、指责、挨骂,心理、生理都得到安全和自由,开开心心地进行着语言游戏,大声地用英语说出他们心中所想的,一个个高举着手,惟恐轮不到自己。在这样一个氛围里,学生所感受到的是一个自由安全的空间,在这里能够得到大伙的肯定和鼓励,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观察,分析以及分析判断能力都得到了综合的培养和发挥。
二、 突出学生主体,引导创造思维;
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来到学校里,不仅是为了取得一份知识的行囊,更重要的是为了变得更聪明。”但是在我们的课堂里,我们总是看到我们的孩子规规矩矩的坐着,听着,回答着,老师则在那里激情高昂的唱独角戏,还常常会听到老师的口头禅:“对不对?是不是?”这样的课不仅淹没了教材内容的科学性、趣味性,还抹杀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主动思维训练法,它提倡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承认学生潜伏着极大的由已知转化为未知的原动力,千方百计鼓励和培养学生的积极探索精神,主动探索能力,从而养成大胆探索习惯。(廖正峰《学生创造力培养研究》)教学中,我就注意多角度、多方位设计各种游戏、竞赛、问题,发展学生横向,类比联想等思维,使学生不仅单单停留在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而且还能利用自己所学的各种知识,结合英语去创造,去探索,培养创造思维,增强创新能力。
在教学小学英语人教版第三册第三单元时,刚好悉尼奥运会正如火如荼的举行着,我们学校的电视机、计算机前一下课就挤满了学生。抓住这个热点,根据教材的语言材料( What's his/her/the boy's /the girl's name?他/她/这个男孩/这个女孩叫什么名字?),设置问题,将小小课堂变成了生活大舞台。当学生看到我从网上下载下来的一张张他们心目中的偶像----奥运冠军的图片时,整个课堂都沸腾了,每个同学主动的,热切的使用新语言,以往一个单元需要6节课时,在这里我却只用了1节课时就解决了新语言点,而且没有花一分钟,一份力气,连我自己都很难想象。学生的自学热情洋溢到了极点。原本我设计出的问题只是间简单单的看图片说姓名,可是学生到最后已经不满足于此。他们纷纷向我讨教教练、射击、跳水、金牌、羽毛球等等的英语单词,然后给出谜语请同学们来猜,连平时缩在角落里不肯发言的同学也变得勇往直前。中间遇上同学语言点出错,旁边同学还会急不可待的做出纠正。普普通通的一堂提问人名课,转眼间成了奥运专线竟猜分会场。如果说这堂课还有什么不足之处,那就是我这个教师时常被一些同学的提问问得傻眼,时常被一些同学的突出表现弄得惊喜不已。在这一堂课里,每一个学生都成了金光闪闪的金子,而我觉得自己就是一阵吹去他们身上尘土的风。学生身上蕴藏着丰厚的独立主动的探索精神,而教师需要做的就是运用适合个性和创造思维的教学方法,一旦开了这个阿里巴巴的门,学生便会如饥似渴的积极主动的摄取知识,而不用教师赶小绵羊似的威逼利诱。
三、 积极评价,鼓励创造思维;
学生是有情感的,学生的情感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学习兴趣及学习效果,只有积极、肯定的情感才能使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得到发展,学生的思维才能更加活跃。在教学中,学生往往会产生一些教师没有料到,措手不及的甚至是刁钻古怪的、非常离奇的想法和问题,这时教师如果以爱面子为前提,在恼羞成怒之下,将它们以异端处理,一棍子打死,或者加以严厉的批评,指责甚至是痛骂一顿,那么学生所有的朦胧的,零碎的,不成片段的思想泡沫都将随之破灭。学生只有处于一种积极和谐宽松的关系环境中,才能激发出主动的内部活动。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及学习结果、反应等做出积极性的评价,鼓励学生的创造思维。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评价还要依人而异。对于优秀生,平时教师肯定是宠爱有加,所以给他们的评价教师应该给予更高的要求,让他们觉得我是最好的同时,还要看到天外有天,创造出一种良性的竞争环境。对于差生,教师要给予同样的关注和热忱,甚至是一些夸张的表扬,让他们觉得我每天都是进步的,我能跟得上大伙的步伐,一步步的消除自卑感。对于教师经常忽略的中等生,这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得到的表扬和批评总是中等的,得到的关注也总是最少的,教师的评价则要让他们觉得我也能成为最好的,只是我还没有发挥我的潜力而已。在一次课堂教学中,我就语言点( Where is ….?….在哪里?)设计了一个风景名胜提问的游戏。 其中一个学生提问:Where is the Great Wall ?(长城在哪里?)我习惯性的回答:In Beijing.(在北京)学生立刻指出:You're wrong. It's not only in Beijing.(你错了,并不完全在北京。)这是一个非常机灵爱捣蛋的学生,他在设计这个问题时,就已经想好了人们的惯用回答,并做好了一个圈子。当时一看到他那气焰高昂的气势,我心里有点火,但转而一想,这位学生已经能够用英语给我设置难题了,我又一喜。转身肯定了他的答案,并且表扬了他。这位学生高兴极了,认为把老师都给难倒了一回。高兴之余,拿出自己所珍藏的长城明信片,让我放到实物投影仪下大家共享。经这个学生一带动,班里的学生开始翻书开抽屉找图片看地球仪,都力图在下个问题难道我,我虽站在讲台上,心里感到一阵紧张,但是看到他们的那一副积极探索样,心里便也感到欣慰,有一种老谋深算的感觉不期然的冒了上来,呵呵,其实是你们被我算计了还不知道。那一堂英语课,我们到世界各地免费旅游了一圈,而那位学生的英语名字也被改成了Great Wall(长城)。
怎样发展低年级学生语言,提高说话能力呢?
运用低年级儿童形象、直观的思维方式,用直观教学手段,无疑是一种很好的途径。
一、努力开发非智力因素,优化课堂效果
培养学生说话能力,“非智力因素”起着很大作用。因为我在教学《吹泡泡》一课时,力求运用直观、形象、生动的教学手段提高说话能力。首先激发学习动机,强化学习兴趣。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给他们创造一个充分表现自己、获得成功的机会,由此使学生产生愉快的情绪。在此基础上,教师围绕教学目标,牵动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逐步完成说话训练。
其次运用情感因素,调节师生间的关系。因为“情感具有调节功能”。安排师生用教具、学具一起操作演示,具有加深情感交流的作用。
二、说话训练与思维训练相结合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思维是智力的核心。思维越严密,语言表达就越准确。在语文教学中要想使“说”的能力有所突破,仅凭每周一节的说话课训练是不够的,还要去课外下工夫。实践证明,课堂训练与课外事物的观察、思维相结合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方法。学生的好奇心驱使他们敢于观察周围的人和事,但在许多情况下思维能力不强,教师要抓住学生这个特点引导他们去积极地思考所观察到的事物,引导他们对同一事物用不同的方法去观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用不同的语言去表达,并将所想的说出来。学生们通过对思维的表达,锻炼了自己的表达能力,也大大提高了自己“说”的能力。
三、力求体现说话的三个原则
1、培养学生说话能力,教师的语言要重在启发,而不重在示范。从提向、启发到教师提供的句式等,都是为了启发学生观察思考,从而锻炼学生的说话能力。
2、说话课上,不应该限制学生说话的多样性。教师虽然给学生提供了句式,但只是思路的启发,而不是让学生千遍一律地按照老师提供的词句说,只要学生把看到的、想到的真实感受出来即可。
3、教师的板书要对学生的说话层次和范围有揭示作用。板书设计有层次、有梯度,能牵动学生思维朝正确方向发展,即不使学生思路狭窄,也不至于使学生的思维漫无边际。
四、 说话能力的提高要与各科教学结合起来
语言是一种随时随地都必须使用的工具,如果只通过某一学科的训练是远远不够的,老师要了解学生在各课堂上的表现,可以开辟说话课集中训练他们“说”的能力,同时把“说”渗透到各个学科中去,例如,数学课上让学生说说运算过程,体育课上让学生说说动作要领,音乐课上让学生说说歌词等等。这些都是学生“说”的好机会,只要因势利导,就不怕学生“说”不好。
五、创造机会,在实践中提高学生“说”的能力
“三老”教育理论与中学语文教学关系密切,为了更有效地发挥“三老”教育理论对中学语文教学的指导作用,我全面系统地学习“三老”关于语文教学的论述,并在此基础上对目前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思索和研究。通过学习和研讨,我认识到:语文教改近30年来虽然在各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作文教学仍然处于费力大而收效微的状况,尤其是高中作文教学,一直缺乏科学系统的作文训练体系和相应的广泛适用的写作教材,致使作文教学无序可循、无本可依,处于教师头痛、学生怵学的境地。而“三老”,即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三位语文教育前辈半个多世纪语文教育实践活动与理论研究的丰富经验与精粹思想,既可以在宏观上指导我们当今的作文教学改革,又提出了许多具体做法和建议。高中作文教学要改变被动局面,建立科学的训练体系,就应从“三老”的语文教育思想中汲取营养,以“三老”在作文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所达到的高度为出发点,进一步开拓创新,才能够有所发现和建树。
一、要树立大作文教育观念
大作文教育观是针对传统的封闭型的作文教育观而言的。其本质特征有三点:写作目标由“应试”转为为四个现代化服务;写作内容呈开放型,以社会生活为写作的源泉;写作教学旨在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以“人”为本位。在学习中我们发现,这三个特征“三老”在几十年前就早有论述。叶老曾指出,写作目的应由“应试”为目标转变为以“应需”为首务,写作是人的一种生活能力应生活之需,切生活之用。他说:“尽量运用文字并不是生活上一种奢侈的要求,实在是现代公民所必须具有的一种生活能力。”(《略谈学习国文》)这是极具现代意识的写作教育观。
叶老还指出,作文与“作人”要统一起来。其中的“统一”即作文教学要注重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写作教学是以整个人类历史文化背景为载体的,对学生而言,写作的基本能力是显性的,文化素质是隐性的。但后者是前者的根基,不注重文化素质的培养,作文能力的形成就会架空。以往作文教学受高考指挥棒的影响,只重短期效应,忽略文化素质的培养和写作能力的提高,而大作文教育观指导下的作文教学,以培养四个现代化所需要的人才为终极目标,注重教学内容与形式的开放性和实用性,创设与作文教学相关的社会的、学校的、家庭的文化氛围、人际关系等,真正把作文与“作人”统一起来。
二、要把思维训练与语文训练作为写作教学的核心
以往作文教学较多强调文体知识、写作知识的传授,未能触及写作的根本。通过学习“三老”有关论著,我们体会到,思维和语言应是训练体系中的“两翼”,不可偏废。
语言与思维密不可分,思维是语言的内核,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早在1984年,叶老就在《中国教育报 》上著文说:“语言和思维密切相关,语言说得好在乎思路的正确。因此,锻炼思维至关重要。”同年,他再次著文说:“多年来我一直认为,语文课的主要任务是训练学生的思维,训练语言。(同时也训练思想品德, 这是当然之理,语文课是教育的一部分,怎么能不顾到思想品德?)而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儿童时期打下的基础至关重要。”在《集体习作实践记·序》一文中,叶老则更为明确、具体地指出:思想是不出声的语言,语言是出声的思想,思想和语言是合二而一的,因此,练习作实际上也就是练思想。叶老的论述道出了写作的本质。
三、在操练中培养写作能力
1,众所周知,人脑分为左右半脑,左半脑支撑右侧身体运动,右半脑支撑左侧身体,也就是右手运动开发左半脑,左手运动开发右半脑,我们几乎是右手运动,我们的右半脑是难以开发的,科学家认为我们的右半脑的能量是左半脑的10倍,但世界上90%的人右半脑几乎未开发,开发的最佳时期是在3―12岁。一旦错过,机不可失,失不再来。我们的珠心算是双手拨珠,这不仅仅是一种教学,关键是开发了我们儿童的右半脑。
2,珠心算是通过实际拨珠训练到模拟拨珠训练,从而过渡到映象拨珠,即“在脑中打算盘”的一种计算活动。
① 通过珠心算训练可以提高计算能力和思维能力。
珠算式心算简单地就是在脑子里打算盘,即借助算珠映象在脑中运算,它是在口算、珠算、笔算有机结合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是珠算的最高形式。著名数学家莱布尼茨曾经追求一种理想的“万能算法”,即通过符号拼减实施推理、实施运算,这一点恰在算盘上得到体现。在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同时,也成为一种思维训练方法,通过珠心算的训练,不但提高了学生的智力及逻辑能力,还挖掘了学生潜在的能力。
②珠心算教学适应当前改革的需要,为教改提供了新思路。
珠心算教学给人以一种崭新的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它重视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独立思考,重视学习过程和体验,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动静结合。现代教育技术、计算机辅助教学在课堂中的运用,可以直观地复制珠象图,可以进行合理编排的题组训练和变式训练,大大提高了训练效率和练习质量。在珠算训练过程中,无论是“看数拨珠”,还是“听数拨珠”,还是“空盘拨珠”或“想珠拨珠”,都需要精神高度集中,一点也不能走神,长时间的训练,我班学生不但没有厌倦感,反而积极性很高,不管是本校老师还是外来客人,看了都赞不绝口。过级考试后学生不集中训练,还有些不习惯。在教学中,各种分散的教学活动步步展现参与中,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也提高了他们的求知欲,课堂发言积极,有时候学生的问答,老师都难以解释,对开发他们的脑潜能,与珠心算教学分不开,因此是符合当今课程改革的需要。
二、实验措施及方法
第一,每期开学制定可行的计划,期末写好总结。
第二,人教版与三算教学的结合。
(1)教师要有良好的心态
接受“三算”课题的老师都很纳闷,既要与普通班一样完成普通教材内容,又要把“三算”课题搞得有声有色,培养出拔萃人才。怎样做到两全其美,首先我们接受课题的老师要抱有这样思想,只要努力了就好,不要过多去在乎结果,要勇于面对失败,在缺点中慢慢成长,不能急于求成,在教学中有自己的思想,与师生共同成长。
(2)在教学中训练要合理安排,目标要明确
在学生规范的前提下,一年级至二年级上阶段每节课10分钟的常规训练,但时间也不能超过15分钟,时间少了训练不到位,时间长了学生会厌倦,训练时间确定好了,训练的内容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二年级下至四年级阶段题单练习尽量天天练一次,当场改,做好成长记录,规范训练,尽量不把题单带回家练,减轻学生的负担,在保证学生安全的情况下,有老师的陪伴,可以晚一些回家。
(3)教材是跳板, 不能当圣经练
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材的课堂教学顺序及增减课堂的教学内容。
第三,强化基本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珠心算基本功训练
在珠心算学习过程中,需要练好以下基本功:
数译珠、 珠译数、布数 、看珠(或看数)报数 、定数练习。
(2)珠心算的形成
认识算盘结构:初步建立1――9的静珠形象。珠心算的基础是珠算,而算盘又是珠算的物质基础,因此学习之初必须使学生对算盘的结构,算老的历史,以及学习珠心算的意义,有较深刻的理解,培养学生热爱珠算、珠心算以至热爱祖国的情感。
形成心算:
珠心算教学充分利用算盘,通过学生熟练的算盘操作,模拟拨珠,逐步使他们在大脑中留下清晰、正确的算盘形象和算珠映象(即珠象),形成“熟练珠算技巧,模拟珠算动作,进行脑中运算,逐步摆脱辅助,直接进行心算”的技能。珠心算的关键是如何将“物质算盘”变成“心理算盘”,在教学上可分三步:实拨计算――空拨计算――想拨计算。
第一步实拨计算简称实拨。它是珠心算的基础,实拨又分为看珠拨珠计算和不看珠拨珠计算两种。初学时,可眼看算盘,手拨算珠,熟练时,可以不看算盘,手拨算珠进行计算,为建立珠象奠定基础。
第二步空拨计算,简称空拨。空拨即模拟拨珠,又称纺拨和虚拨,他是珠心算的关键。俗话说,“十指连心”,手是人的第二“大脑”,空拨由于手指的模拟拨珠动作,再加上教师语言启示诱导,(如“2+3=5”诱导语言:拨入2,加3下7,2加3等于5。)促使了儿童在大脑中出现珠象运动,即“空拨珠,脑想珠”,这个过程符合小学低年级儿童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心理特点。借助于手指模拟拨珠动作,促使脑中形成清晰的“虚珠映象”及“珠象运动”。它比实拨少了一种触感,是比实拨更高一层的技能。在珠心算教学过程中要特别强调“空拨”训练。一般情况下,应先训练听数空拨(听到别人报数进行空拨),再训练看数空拨(看数字进行空拨),一旦能熟练进行空拨,珠心算就水到渠成了。
一、理解课文,丰富想象
在分析、理解课文后,课文表达的意境、故事情节会历历在目。因此,在教学中,必须要注意引导学生把词语和句子联系起来,再联系现实生活启发学生进行想象,从中观察学生的想象能力。如教学小语第五册《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时,教师可先让学生反复诵读,理解诗句的意思。接着,精读诗歌,体会意境。提问:“诗中写了哪些景物?请同学们想象自己就是诗人,说一说。”“你最喜欢诗的那一句?”“这一句让你想到了什么?”这时候,学生可能会说:诗的第一句“日暮苍山远”让我们看到了天色渐黑时的一幅风景图,青色的山峦在暮色中显得更远了。第四句“风雪夜归人”写得很有意境,让我们仿佛看到了大雪飘飞之时,夜间回来的人姗姗而至,这样,提高逐步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使学生想象出诗歌表现的意境,从而丰富其想象能力。
二、运用插图,启发想象
学生的想象鲜明生动,随着年级的升高,想象的概括性与逻辑性成分逐渐增强,甚至出现了创造性成分。小学语文教材图文并茂,插图能把抽象的字词以形象的图画表现出来。观看插图能增强感性认识。教学看图课文,可以出示挂图,结合课文,培养学生观察力、想象力和初步的审美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如欣赏《荷花》之前,先让学生看图,提问:1.先看见怎样的景象?(池中荷花茂盛,美丽的景色)2.再看什么?(茶叶)3.再仔细看什么?(白荷花)白荷花有哪几种不同的样子?你觉得它们各象什么?这时学生纷纷举手发言,说出自己想象出的不同事物,激发了情趣,活跃了思维,发展了智力。
二、学生思维能力训练方法及培养
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和培养,是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小学语文数学中必须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有关因素,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巧用插图 小学语文课本,大多图文并茂,在教学中,要注意配合课文,充分利用插图,活跃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例如:《美丽的公鸡》中教学“得意洋洋”一词时,,先引导学生观察插图,说说图上公鸡的神态,昂首挺胸,嘴巴张大,双目圆睁,尾巴高翘。再让学生展开想象,请一位同学表演公鸡的神态,另一位同学表演“得意洋洋”的神态,同时让其他同学细致观察并比较两位同学表演的神态相似与否。学生通过观察、比较、体会,得出“得意洋洋”原来就是骄傲自满的意思,从而从具体形象中记住了这个词,明确了词语的使用范围。
(二)、寻找空白 文章中,常有些“空白”,倘若找准了这些,善于引导学生动脑去填写这些“空白”,则能使学生的思维纵横驰骋,受益匪浅。例如:《粜米》一文末段的省略号,教学时可让学生抓住这个“空白”,循着“如果不粜,会怎样”的思路,展开想象,并与粜了米作比较,会得出什么结果。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发挥想象,形成画面:米价还会跌,地主逼上门,债主来讨债,短工要工钱……通过这些画面的理解分析与判断,认识到即使米再好,价再低,也不得不粜。通过启发思维,想象旧毡帽朋友粜米所得的或多或少的钞票后怎样安排艰难的生活情景,从而让学生体会到旧社会中贫苦农民的悲惨命运,加深对文章中心的理解。
关键词: 小提琴训练 开发潜能 多元潜能
音乐学习在智力和非智力因素方面都对儿童教育具有非凡的意义,小提琴训练更能开发儿童的多元智力潜能。我们在训练琴艺的同时,要注重对儿童多元潜能的开发。
一、开发意志力潜能
所谓意志,就是自觉地克服困难,来达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它是人的意识能动性的表现。一个人若在儿童时期的意志力得到锤炼,那么,其恒久的毅力和坚强不懈的品质对日后的成长就会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
几乎很少有孩子天生肯刻苦练琴,因此,孩子的学琴从一开始就容易处于被动状态。在学习一个阶段后,他们学琴的积极性也伴随着每天必须完成的机械练习而淡化;而且,每天都要曲不离手地花费2―3小时进行练习,兴趣渐渐转移,并产生畏难情绪,有时甚至会提出学习其他乐器的要求。这时,如果老师精心因材施教,家长耐心陪练得法,就能够帮助孩子翻越成长道路上的第一道坎坷,孩子就会在不断遇到困难、克服困难的过程中磨炼出坚韧不拔的顽强意志力,逐步深刻认识到“坚持就是胜利”的真理。
练习一首新曲子,从不会拉到拉熟拉好,需要上百次地重复练习,以不断调整自己的左右手配合,把握节奏,纠正音准,调控演奏力度。这其中每一次的练习就好比经受一次挫折,练习一遍,就战胜一次挫折,意志力也就得到了一次锻炼。而百遍的练习,则需要战胜困难的巨大勇气和顽强斗志。因此,完全可以这样说,小提琴的学习,是磨炼恒心、锤炼意志力的最佳途径之一。
二、开发记忆力潜能
孩子学琴,从一点不懂不会,到熟悉五线谱,看谱拉出二、三行的小曲,直至最后完整地将曲子背拉出来,对于音乐记忆或称旋律记忆,此时已有了初步的感觉,记忆力这扇沉重厚实的大门也就渐渐打开了。尽管儿童的说话在唱歌前,但许多孩子在还不会说很多完整句子或咬不准字音、讲不清话时,便可以无所顾忌地完整地哼唱出从电视、磁带中播放出的流行歌曲或儿歌,这一现象已揭示出音乐记忆的神奇功效。音乐记忆对人类掌握其他文化知识确实能起到促进作用,如儿童数数游戏磁带,就是通过不同旋律的变化,让孩子在听唱曲子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背熟加减乘除口诀,会简单运算。又如能促进儿童想象力、理解力发展的儿童配乐故事磁带,也是在旋律进行中,让不同音乐的乐器代表不同情节中的人或事物,孩子在旋律中倾听故事就张开了想象的翅膀,这样对故事的理解及情节的记忆就变得容易和连贯多了。
学生在学习小提琴的过程中需要背谱,寻找特点、关系或规律等才能将很长的曲谱背下来。这对于课文背诵、内容复述、要点记忆等均能发挥较好的迁移与借鉴作用。
凡此种种,借助音乐这一神秘的“咒语”,有利于打开知识宝库的大门。
三、开发观察力潜能
学生在写观察作文的时候,往往对人、事、物的特点抓不住,对周围的事物观察不仔细,作文就写不好。而学习小提琴的学生在写这类观察作文的时候就表现出比其他学生较强的观察能力。因为孩子在学习小提琴中,看到各种五线谱上的常用音乐符号、记号不下三十种,由此而派生出的各种高低音符、不同节奏、弓法的排列组合千变万化。旋律的创作想象空间是无限的,旋律展示的风格也是多姿多彩、无穷无尽的。孩子在拉琴的过程中,首先通过眼睛这一主要通道将所有的符号标记摄入脑海中,进行判别、整理、归类,然后调整、调动,控制左(按指)、右(运弓)、耳(听音辨音)、脚(打拍,控制节奏)等身体器官参与心理运动配合。在练习过程中,眼睛总是提前向前看清音符的高低(什么音)、节奏的组合(什么节奏,一拍中分配几个音)和弓法走向(一弓完成几拍,是哪些音符)的各个不同的信息内容和要求,然后指挥大脑调控各方面的配合,使之达到一种井然有序的思维运动和信息反射,形成一种有前后关系的内部心理运动的组合,曲子就拉出来了。小提琴的操作学习是大脑调动神经系统来控制肌肉群,再进行手、脚运动配合的过程。孩子在每天的复杂图形、符号、记号的不同排列组合的观察中,培养出观察事物认真、细心、敏锐、准确的能力。毋庸置疑,小提琴学习这种调动身体诸多器官参与的感知、感觉的心理运动配合,是其他观察力训练方法所无法替代、无法超越的。同理,练琴观察力的开发,十分有利于其他领域观察力的科学培养。
四、开发专注力潜能
3岁半至5岁的学前儿童和6岁至7岁的一、二年级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上课思想不易集中,这是目前绝大多数家长和教师都了解的,也是在短期内很难纠正、改变的现实问题。而学习小提琴则有助于解决学习中遇到的注意力不够集中的问题。曲子不是一遍就可以练习好的,需要演奏者不断调整自己的大脑和双手,保持清醒和准备状态,眼睛要随着旋律的展开而移动,思想上稍不注意,便会出现手、脚配合失控,拉错音,错换弓法,或节奏变快变慢等问题。诚然,小提琴的学习具有一定难度,但如果将“组合理论”分步学习,练习到位,学习便变得简单许多,孩子就可以在没有拉过一遍的曲子中,逐步组装成功,达到高度集中的一心多用,有机地将谱子、节奏、音准、左手按指、右手运弓、脚打拍子等各个方面配合起来,努力完成心理运动的高效率组合。试想,每天许多遍5分钟高效率不出差错的练琴,势必对孩子的专注思维习惯产生巨大的影响。经过一个阶段的学习,孩子的注意力肯定会有明显的改善。
学习了小提琴以后,不少学生注意力集中了,克服了上课思想“跑马”的现象,特别是我校面向市、区开课与演出的机会比较多,学生专注力的提高,对教学效果的增强起到了较大的促进作用。
五、开发想象力的潜能
【关键词】 培养;小学生;创新;思维;精神
从人的终身发展来看,6――12岁的儿童创新精神萌芽,是良好习惯养成和儿童智力成长的关键期,也是儿童思维发展的重要时期,通过教育教学施以创新思维习惯的培养,使之成为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人才。因此,在小学阶段研究如何培养儿童的创新思维习惯和创新精神具有重要的理论及实践意义。
6到12岁的儿童的听、说、读、写、运算及其思维发展的关键时期,其思维处于形象思维的形成和逻辑思维的启蒙阶段。思维形式的主体是形象思维,它包含了直觉、表象、联想和想象。直觉思维是无意识的,并且没有传统的逻辑思维过程与之相伴随。
1 激发学习兴趣,打开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大门
兴趣是人的一种带有趋向性的心理特征。当一个人对某事物发生兴趣时,他就会主动地、积极地、执着地去探索,并随之产生各种积极的思维活动,使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才成为可能。所以,在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成为教师的首要问题。
1.1 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一般来说,教师要千方百计把学习内容和任务,将学生的间接需要变为直接需要,从而产生强烈的内驱力,去诱发学习兴趣。如:一些教师再上新课之前,让学生作为一个探究者,先鼓励他们从网上、书店、图书馆里查找新课所涉及的相关内容,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在这样的教学中就不只是老师才有发言权,学生也有了发言权,使课堂呈现出一种积极、生动、思维活跃的局面。其结果学生不仅获得了主动性,而且还拓宽了学生的学习空间,也为新课的预习注入了新的活力。
1.2 教师要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唤起学生心灵深处的强烈的求知欲望。教师要善于抓住教学内容的特点,将抽象的概念、深奥的原理,展现成生动活泼的事实或现象;要善于创设情境,联系生活,把学生带到大自然、社会生活中去,引导他们观察自然的、社会的种现象,发现认识对象与别的事物的差异,找出其特征,及其运动、变化的状态,从中受到启发,产生好奇心。有了这种好奇心,才可能带着愉快的、高涨的情绪,克服一切困难,执着地去分析、比较、实验、研究、掌握认识对象的发展规律,展现自己的智慧和才干。只有通过自己的智力活动,去发现认识对象的奥秘,才是激发兴趣的最根本的源泉。
1.3 教师必须热爱自己所教的学科,并努力从事发现、研究、探索,使之为自己的兴趣中心。教师有了这样的兴趣中心,才能从挖掘教材内容、组织教学形式、选择教学方法上下功夫,使自己的教学艺术,达到引人入胜,欲罢不能的境地,从而更有效地去激发学生的认识和学习兴趣;而教师心灵中的兴趣也将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情绪,促使其认识兴趣的高涨。有了浓厚的认识兴趣,学生精神生活才会丰富,思维才会灵活多变,这就为创新思维习惯的培养敞开了大门。
2 拓宽学习领域丰富的知识表象,是创新思维产生的有效途径
创新思维的产生是以丰富的知识表象为基础的。在学习或认识事物过程中,往往需要相关事物的启迪,触发联想,产生潜移和连接,生成新的观点、新的理论,达到认识上的新飞跃。法国科学家巴斯德说过:“偶然的机会对素来有准备的人有利。”这说明知识的广博与创新思维的“顿悟”之间的必然联系。因此,拓展知识面,是培养创新思维的重要途径。
拓宽学习领域丰富知识,必须建立在牢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上。因为基础知识的学得是建构思维的基本元素,基本技能的习得是建构思维的技能基础,对于小学生来说,不会拼音和不认识掌握3000左右的常用汉字,不会听、说、读、写、算等技能,拓宽学习领域丰富知识就成为空谈。所以,在教学中课内必须狠抓“双基”的学习,废除注入式,倡导启发式。教师努力做到精讲、学透、巧练、用活,减轻学生那些不必要的过重负担,扎扎实实的让学生学好课内基础知识,具备良好的学习技能(操作技能),如,善于阅读、善于笔记、善于推导、善于运算、善于网上搜索等等。这样才能抽出更多的时间到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青少年活动中心、厂矿、企业、社区、农村和更广阔的大自然去参观、考察、调查、访问,获得更多的实践体验和感性认识,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表象,为创新思维的产生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3 整合课内外学习,培养学生善于提问的创新思维习惯
3.1 要打破原有教学上的老框框,鼓励学生多提出问题。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在教学中要经常鼓励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学校通过“观察发现、提出问题――实践探究、获取结论――合作交流、共享成果”的问题探究模式的构建,整合了学校、家庭、社区的教育资源,对满足小学生好奇、好问的天性,激发学生主动的探究兴趣,养成善于从日常生活、课堂学习、课外阅读、各项活动中观察发现,提出问题的良好习惯。我们经常利用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提出各式各样的问题,如:遇到不清楚的事物,便可以提出“是什么?”;遇到不明白某事物会如何发展,便会问“会怎样?”;不知某事物产生的原因,便会问“为什么?”;乃至何事、何地、何人、何时、何如、何去乃至几何的问题。一些教师为了养成学生善于提问的良好习惯,课题入手鼓励学生提出。例如,在学习《机器人》一课时,老师在板书课题之后,便问:你们想知道有关机器人的那些知识吗?学生接着说:我们想知道什么是机器人?机器人有那些?机器人有什么用?发明机器人的是谁?机器人有那几种?等一系列的问题。
3.2 要积极引导学生主动追寻问题开展多种探究活动。当学生提出问题之后,教师就应激励和引导学生主动寻着问题开展猜测假设、拟定计划、实验研究、收集信息、分析信息、寻求结论的多种实践探索活动。如要想解决上面所提到的有关机器人的问题,教师不要给出答案,可以告诉学生获取这些知识的路径与方法,如:少年百科知识丛书、十万个为什么?、英特尔网上等处查询获得。为满足自己的求知欲,他们主动去感知自己未曾知晓的东西,从中获取许多生动而又广泛的知识;在探究中会遇到各种困难,他们会自觉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使其意志得到磨练;通过实践感知,智慧得到发展,观察、思维和动手实践能力得到增强;让学生通过实践探究获成功的快乐,感受知识的情趣,唤起他们热爱探究的美好情感,形成科学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丰富各种知识和技能,发展科学方法和能力,养成创新思维习惯,培育创新精神。
3.3 要为学生探寻的结果搭建展示交流的平台。在学生通过探究获得结论之后,许多学生都表现出一种很想将自己获得成功与人分享的心理状态,此时,应该鼓励学生将自己的探究成果告诉大家,与他人共享,并虚心地接受他人的建议和意见。并积极为学生的交流展搭建平台,让其表现欲获得释放。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整理好信息资料,写出自己的研究报告,展显在大家面前,让大家评头论足。在研究报告中,引导学生不仅仅是把自己的结论告诉大家,应有探究过程的完整展现,从中让同学体会你探索的足迹,同时也表明自己在探究中不断完善和进取过程。
4 着力发展多种创新思维方式,促进创新思维习惯的形成
小学阶段创新思维习惯的形成依赖于求异思维、创造想象和联想能力的发展。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着力发展学生的这些思维形式,培养创新思维习惯。
4.1 培养敢于直觉思维的习惯。直觉思维的主要是以直觉判断或推测、猜测或预感和洞察力(高级形式)为表现。在小学阶段则主要表现为直觉判断、推测、猜测的形式。例如:猜谜就是小学阶段常用的一种直觉判断、猜测的方式,也是锻炼学生直觉思维的一种好方法。又如:在学生做习题时,一些题按一般的逻辑思维去思考解题思路遇到困难,往往需要采用直觉思维的方法,寻找解答对策,然后再去推导、运算。在教学中,我们不仅要让学生学会用非线性的直觉思维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而且还要引导学生利用批判性思维的参与来验证其直觉思维的判断是否正确,使之逐步完善。
4.2 培养富于联想的思维习惯。联想可以激发人们思维的积极性,提高创造力。联想能驱使学生发挥认识的积极性,采取多种研究角度,寻求多方面的解答,从而将创新思维活动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引导学开展丰富的联想,将学生思考延伸,并善于进行由此及彼的联动思考,要让学生不仅习惯于顺向联想、纵向联想,而且要习惯于逆向联想和横向联想等多种联想方式。
4.3 培养善于求异的思维习惯。求异思维即发散思维是创新思维中最重要的一种思维形式,求异思维是对求同思维而言的。求异思维则是指一个问题,从不同的方向,甚至相反的方向,去探求不同答案的思维过程和方法,它是创新思维最重要的思维方法。任何发现和发明,任何科学理论的创立,首先是建立在求异思维的基础上,没有“求异”就无所谓“创新”。在小学教学中,语文的扩词、同音词列举、近义列举、一词多义、一词多用、一事多写等练习;数学的数的多种组成、一题多解;科学的事物形态、方法、用途、造型等方面进行求异……
4.4 培养乐于创造想象的思维习惯。想象与创新思维联系紧密。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严格的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直觉和灵感都离不开想象的参与。因此,只有发展想象,创新能力才能得到较好的发展。作为小学生要想具有真真的创新能力,还为时尚早,但要使学生从小养成创新思维习惯就具有可操作性。
在学生创新思维活动中各种思维形式,常常交叉、重叠,统一于创新思维活动中。教师只有善于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对象,不同的时机,创设不同的条件,全面地、灵活的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并长期坚持,使之养成一种创新思维习惯。激励学生采用多种思维方式参与解决问题思维过程。鼓励学生惊醒创新思维,不只依靠某一单一的思维形式,而是依靠直觉、联想、求异、创造想象等多种思维形式的综合运用,才能发挥最佳的创新成效。并只有这样长期坚持才能形成具有优良的创新思维习惯。
参考文献
[1] 李敏.创造性思维训练方法[M].中国人事出版社.2001
[关键词] 语文名师;教学方法;教学理念;教学模式;评价
“教学方法是为了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师生在共同活动中采用的手段。既包括教师教的方法,也包括学生学得方法。”[1]语文教学方法是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学习语文、全面提升语文素养的方式、步骤、手段和技术等策略的总和。恰当的语文教学方法能够使语文教师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能够促使学生有效地进行语文学习,能够引起学生的注意并激发学习语文的动机和兴趣,能够提升教材及其他语文教育资源的利用价值。
在当代语文教育曲折发展的历程中,语文教师中的佼佼者从未停止过探索的脚步。改革开放以后,长期的探索造就了一批名师,他们的教育理念、教育思想、教学方法在语文教育领域影响深远。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语文教坛探索教学艺术的热情有增无减。我们需要冷静沉思:教学之法,探其根本;一招一式,尽求其妙。
一、李吉林的情境派教学方法
李吉林等创立的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2]。李吉林老师将情境教学促进儿童发展的五要素概括为:“以培养兴趣为前提,诱发主动性;以指导观察为基础,强化感受性;以发展思维为核心,着眼创造性;以激感为动因,渗透教育性;以训练语言为手段,贯穿实践性。”[3]
这一法则依据人的认识是有意识心理活动与无意识心理活动的统一、理智活动与情感活动的统一的观点,强调个性的发展不仅要重视智力活动,而且要通过情感的陶冶,充分调动学生无意识心理活动的潜能,使他们在思想高度集中、精神完全放松的情况下进行学习。
情境教学法的基本步骤是:创设情境——参与各类活动——总结转化。创设情境即根据教学目标通过生活再现、实物演示、图画再现、音乐渲染、表演体会、语言描述等手段创设一个生动形象的场景,激起学习的情绪。参与各类活动指学生通过参与游戏、唱歌、听音乐、表演、谈话、操作等活动,在特定的气氛中,主动积极地从事各项智力活动,在潜移默化中学习。总结转化就是教师启发、总结,使学生领悟所学内容,做到情与理的统一,并使所学到的知识、经验转化为指导行为的准则。
情境教学的主要作用在于对学生进行个性的陶冶和人格的培养,让学生在体验中提高自主精神和合作精神,对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探索精神也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二、于漪的情感派教学法
情感派语文课堂教学“追求的是一种教无定法、学无定式的变化美……常将讲、思、答、议、评有机结合,常取启发式、导学式、自学式等有效模式之长二自成风格,独为一体。这也是一种‘没有模式的模式’。”[4]语文教学情感派的代表是于漪、欧阳代娜,于漪老师的著作《语文教苑耕耘录》于1984年出版,标志着“情感派”的诞生。
于漪老师认为:语文教育要直面于“人”,植根于“爱”,发轫于“美”,着力于“导”,作用于“心”。情感派课堂教学体现出的特点:一是立体化多功能效应,多项新的师生关系,灵活无恒的课堂教学模式。创设情境常采用“巧引”、“美读”、“情讲”、“趣溢”等多种教学手段。语文课积极追求文化精神,“运用古诗词营造文化氛围”,“引用文论、诗评强化文化底气”,“用历史、哲学、音乐、美术、戏剧表演等相关知识来拓展文化领域”。教学语言“追求生动亲切”,“追求词采丰美”,“追求鲜明和谐的语言节奏”,“追求纯净严谨、富有逻辑性”。[5]
情感派主张把引导学生“思”放在重要位置。于漪认为,语文教学应该引导学生“生疑—质疑—解释—再生疑—再质疑—再解释”。于漪老师的以上主张,比较符合学生阅读、理解文学作品的规律。
情感派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敏感地注意到“情感”在语文教育中的重要性,并把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情感派第一次从理论上突破程式化的束缚,对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先教什么知识、后搞哪些活动未作具体的表述,从而给教师留下了发挥自己创造力的空间。在我国语文教改的历史上将永留光辉的一页。但是,中学教育毕竟是基础教育,“情感派”对学生知识学习的关注不够,这是一个突出的弱点。此外,过分强调“语言因素”在语文教育中的意义,对语文教学中很多因素的教育意义关注不够。
三、钱梦龙的导读派教学法
“导读派”是针对语文教学长期沿袭的“讲读”提出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导”指语文教学中教师的指导、引导、辅导、因势利导;“读”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阅读实践,“导”和“读”构成“师生互动”。[6]导读派教学法的创立者是钱梦龙,其代表人物还有蔡澄清。1985年,钱老师的著作《语文导读法探索》出版,标志着一个新的语文教学模式的形成。
钱梦龙老师系统阐述导读法教育理论——“三主四式”。[7]三主即“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四式”即循序展开的四种课式:自读课、教读课、练习课、复读课。提出了教师由“讲”变为“导”,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学生的主张。“自读式”是在教师指导下的阅读实践,操作流程为“初读感知——辨体析题——定向问答——深思质疑——复述整理”。“教读”不是着重于“教课文”,而是“教会学生自读”。教读的基本原则是“能级相应”;教读的基本方法是“指点一下”;教读的策略是铺设台阶:“设标——达成——引发成就感——再设标——再达成——再引发成就感”。“复读”不是简单的“复习”,而是一种综合阅读评价训练,一般是以单元为单位进行整体复读,或把相关的课文组成一个“组合单元”进行对比复读。导读法追求“教学的人性化”,“教学的民主化”,“教学的科学化”,“教学的艺术性”。[8]
钱梦龙老师“在我国语文教育历史上第一次从理论上定位教育活动中师生的地位,而且大胆地把学生定位为教学活动的主体,这是对我国传统师生观的巨大冲击。”[9]它标志着我国教育思想的巨大转变,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复读式”符合现代教学论教学设计原理中“深化教学”的要求,给我国语文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
四、宁鸿彬的思维派教学法
“思维派”主张发扬孔子“愤”“启”思想,反对在教育活动中“惟书”、“惟师”的倾向,“主张在语文教学中以培养学生创造性能力为主旨”。[10]代表人物是宁鸿彬老师,1989年,其著作《面向未来,改革语文教学》正式出版,标志着研究式语文教学模式的诞生。
思维派教育理论主要有:“未来教育观”、“创造性思维教育理论”和“宁式教学三原则”。“未来教育观”主张教育应有预见性,要从未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着眼,要求教师在培养学生时注重以下三个方面:知识结构“实、博、专、新”;能力结构包括语言能力、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实践能力;心里品质包括顽强意志、谦虚勤奋、谨慎细致、独立性。“创造性思维教育”理论主张语文教学应指导学生创造性的学习语文,特别要注意处理好求同思维与求异思维能力培养的关系。“宁氏教学三原则”即“三不迷信”、“三个欢迎”、“三个允许”。“三不迷信”指“不迷信古人,不迷信名家,不迷信教师”;“三个欢迎”指“欢迎质疑,欢迎发表与教材不同的见解,欢迎发表与教师不同的意见”;“ 三个允许”指“允许出错,允许改正,允许保留意见”。[11]
宁鸿彬认为“文章要由学生自己读懂;疑问要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要由学生自己分析解决;知识要由学生自己发现获取;规律要由学生自己去概括掌握”。教师只在“指导”上下功夫。提出“通读——质疑——理解——概括——实践”五步阅读教学程序教学法。
大语文教育的主要贡献在于:着眼未来,建立以培养与发展学生的创造力为核心的教学机制;从知识结构、 能力结构、心理品质三方面思考和界定语文教学的培养目标;关于思维品质培养具有可操作性。运用此法容易出现点多面大的现象,要注意课堂的有效调控。
五、魏书生的管理派教学法
管理派教学法由育人、管理、教书三部分组成,“育人”强调教学民主和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强调培养学生“自强”的意识和良好的习惯。“管理”强调“量化”,强化责任、合作和效率感。“教书”创建“六步课堂教学法”。代表人物是魏书生和张富。
魏书生老师认为调控管理是提高教学效率和学生学习效率的主要手段,在教学中建立“计划执行系统”、“监管检查系统”和“总结反馈系统”。“计划执行系统”要求“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时时有事干,事事有时干”;“监管检查系统”包括学生纠正错误的制度、培养效率感的制度和组建合作小组的制度;“总结反馈系统”包括“个别讨论反馈”、“班干部反馈”“班集体反馈”和“进正反馈”四个子系统。
魏书生提出“六步课堂教学法”,即“定向——自学——讨论——答疑——自测——自结”。张富提出了“让学生都站起来摘果实”的“跳摘”理论和“四分三度”教学模式:分评价级,分组结对,分学课和习课,分读、做、比、改四步;加大密度,提高速度,注意适度。
管理派重视管理在教育活动中的重要性;强调自学,体现“先学后教”;看到学生的意识和习惯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在理论上竭力主张教学民主;注重效率,符合时展的潮流。但在教学活动中,过分注意学生学习的“量”,而对学习的“质”关注不够。
六、洪镇涛的语感派教学法
“语感派”教学法的代表人物是洪镇涛,他提出“变讲堂为学堂”,“变研究语言为学习语言”,认为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是组织和指导学生学习语言,以加强语感训练为切入点,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具有“提示性、释疑性、补充性”,强调教学活动中学生的“思”。针对以往语文教学理性分析多的弊病,洪老师提出:“感受、领悟、积累、运用”是语文教学的惟一途径。
在以上理论主张的指导下,经过不断的改革实验,语感派形成了以语感训练为主旨的教学模式,即“四步语感训练教学模式”:“感受语言,触发语感——品味语言,领悟语感——实践语言,习得语感——积累语言,积淀语感”。[12]
语感派第一次从理论上定位老师的“讲”;深刻地指出“感悟”在语文学习中的重要性;较早地提出了指导学生自学的问题;把学生的“思”放在重要位置。这些贡献表明语感派的远见,其主张符合世界教改的潮流。但其片面强调语言学习的重要性,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语文课的人文精神。
七、张孝纯的大语文教学法
“大语文教育”思想体系:语文教学以课堂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展,全方位地把学生的语文学习同他们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把教语文同教做人结合起来,把传授语文知识、发展语文能力同发展智力素质与非智力素质结合起来,把听说读写四方面的训练结合起来,使学生接受全面的、整体的、能动的、网络式的和强有力的培养训练。
大语文教育思想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内容:“语文教育要广泛联系社会生活;语文教学要着眼于整体教育;坚持完整结构;重视训练效率。” 认为语文教育应包括四个系统:课内语文教育系统、课外语文教育系统、社会语文教育系统、家庭语文教育系统。张孝纯老师是大语文教育观在我国的倡导者,也是最重要的代表人物。 “整体教育”是指语文教育要关注知识教育、能力培养、思想教育、美育熏陶,听、说、读、写、思五方面不可偏废。“完整结构”是指以课堂语文教育为轴心,强化语文学习环境的积极影响。“重视训练效率”主要是指语文教育不能只关注数量,更要重视训练的质量,提倡“精讲巧练”。呼唤语文教师应做读写“教练”,莫做文章“讲师”;教大语文,育小能人。此模式认为语文教学是一个立体化、动态化、多彩化的过程。立体化主要是指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要求、课时结构的多元化。动态化即指学生在语文教学中动脑、动情、动口、动手,结合课内训练开展系列课外活动。多彩化是指教师教学方式、训练方式灵活多样,反对程式化教学。“大语文教育”的教学结构由“一体两翼”组成;主体是课堂教学,两翼是课外活动和利用语文环境。
大语文教育不仅是一种教育方法,也是一种教育思想,第一次旗帜鲜明地指出语文教学必须冲出封闭的课堂,走向无限的生活,打破了我国千百年来固守的教育观、人才观,对我国语文教育乃至整个基础教育产生广泛的印象。它从理论上全面界定语文教学过程,对语文教学效率给予极大关注,都是难能可贵的。但其“精讲巧练”、“育小能人”的提法较为笼统,缺乏可操作性。
八、杨初春的快速作文教学法
“快速作文教学模式”为杨初春老师所创立,他在《实用快速作文法》中具体阐明了这一教学思想:“‘快速’、高效’的目标观是作文教学的出发点,也是实现语文教学科学化的前提和动力。贯彻始终的民主思想是快速作文成功的保障,也是实现语文创造教育的必备条件。科学有序的方法训练,是作文教学的中心环节,也是提高语文能力素质的系统工程。”[13]快速作文教学的方法可概括为“五步四法两课型”。“五步”:“基础训练”、“思维训练”、“速度训练”、“技巧训练”和“综合训练”。“四法”:“写作周期限时法”、“指导先实后虚法”、“评阅游览自改法”和“训练分步达标法”。“两课型”即“写作实践型”和“理论指导型”。写作实践课型分为两种:“单课时课型”是指一节课的写作实践课型,基本结构是“命题——写作——讨论——小结”;双课时型是指两节课连起来上的写作实践课型,基本结构是“命题——写作——讨论——评论——修改——总结”。“理论指导型”基本结构是“实例导向——方法指导——写作实践——归纳小结”。实践证明,相当一部分学生经过训练可以达到“40分钟800字”的目标。
“快速作文教学”第一次在理论上提出并实践“高效”作文教学;提出教学民主在学生写作训练中的重要性;认识到学生对生活的真实感悟是写好作文的重要基础;把激发学生作文的兴趣放在重要位置;肯定学生思维品质训练在作文教学中的积极意义;重视有针对性的方法指导和作文的及时反馈。[14]运用快速作文教学法要防止重视作文的“量”而忽视“质”、重“技巧”轻“修养”的倾向。
九、程汉杰的快速阅读教学法
1989年程汉杰老师《高效阅读能力训练》出版,创立了快速阅读教学法。快速阅读教学发的基本理论是“开发大脑论、快速摄取信息论、心理定式论”。“开发大脑”主要是指挖掘大脑潜力。“快速摄取信息”主要指要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快速编码、快速扫描、快速筛选信息、快速记忆。“心理定式”即把快速阅读训练活动看作是一个心理活动过程。根据定势理论,快速高效阅读法把阅读基本固定为七项内容:标题、作者、出处及发表时间、基本内容、文中涉及的重要事实、文章特点及有争论之处、文中的新观点新思想及读后启示。
快速阅读教学模式的训练方法主要有三项:学生自我调控注意力训练艺术、固定程序阅读训练艺术、快速阅读训练歌诀。快速阅读教学模式强调大阅读量,并提出一组阅读效率计算公式:阅读速度=文章字数÷阅读时间(字/分钟);理解率=所得分数÷总分(%);阅读效率=阅读速度×理解率(字/分钟)。
快速阅读教学法的优势:充分利用学生的竞争心理,用计时阅读训练激发学生的紧迫感和效率感;探索阅读规律,实现阅读训练规律化;用量化训练实现快速高效阅读训练科学化;借鉴相关学科原理,克服影响速度与效率的弊病。操作中应防止过分偏重依据生理学、心理学的训练,忽视文学作品阅读理解的特异性问题。
回望名师的语文教学方法,求实、朴素。虽各自体现自己鲜明的教学理念,却又有他们共同的追求:有效教学,以学生为本,教学形式为教学内容服务。说:“通常学校的教习,每说我要学生圆就圆,要学生方就方,这便大误。最好使学生自学,教者不宜硬以自己的意思,压到学生身上。不过看个人的个性,去帮助他们作为罢了。”[15]要做到这一点,必须“目中有人,心中有法”。综合使用多种教学方法,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之一,是语文教师的基本能力。不管采用什么方法进行教学,都要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都要着眼于学生语文能力、思维品质、鉴赏能力、评价能力及人文素养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年版,第151页。
[2] 百度百科baike.baidu.com/view/1268543.htm
[3] 教育部师范教育司主编:《李吉林与情境教育》,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56页。
[4] 教育部师范教育司主编:《于漪与教育教学求索》,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95页。
[5] 参见教育部师范教育司主编:《于漪与教育教学求索》,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86-108页。
[6] 教育部师范教育司主编:《钱梦龙与导读艺术》,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60页。
[7] “三主四式”是钱梦龙在其著作《语文导读法探索》(1985年)中的表述,后来在《钱梦龙与导读艺术》(2006年)中表述为“三主三式”,“三式”为自读式、教读式、复读式。
[8] 参见教育部师范教育司主编:《钱梦龙与导读艺术》,第59-72页,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9] 张承明主编:《语文教学论》,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1年版,第46页。
[10] 张正君著:《当代语文教学流派概观》,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158页。
[11] 参见张正君著:《当代语文教学流派概观》,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163-169页。
[12] 张正君著:《当代语文教学流派概观》,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390页。
[13] 金非铁著:《对教学设计中几个问题的处理》,《语文教学通讯》,第479页,2000(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