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刻意训练的思维方式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头脑风暴法 创意思维 发散思维 联想
《广告设计与制作》课程,是一门让学生了解广告创意在广告设计中的地位和作用,掌握正确的思维方式和创意理念,通过有效的创意方法,开创自己的表现语言,传达观点的一门课程,那么广告创意就是《广告设计与制作》课程的核心内容。
广告创意分为创意思维和创意表达,创意思维是基础和灵魂,是个性灵感的体现。
对于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而言,在“创意”这关很难突破,原因不在于他们没有好的创意思维,而是他们把“创意”当做离他们很远,很高深、很顶尖的东西,从心理上人为的给了距离和高度。面对这种现象,本人没有对“创意”做过多概念上的解析,或刻意的强调,而是采用了“头脑风暴法”的思维方式对学生进行创意思维培养。通过教学实践检验,“头脑风暴法”的思维方式对学生的创意思维确实有启示作用,在广告创意思维的培养中有主导作用。
一、“头脑风暴法”概述
(一)头脑风暴法。“头脑风暴法”出自“头脑风暴”一词,意为无限制的自由联想和讨论,由BBDO广告公司的Alex Osborn创建,其目的在于产生新观念或激发创新设想。“头脑风暴法”主要通过联想反应、热情感染、竞争意识、个人欲望等系列特征激发人的思维活动,让人在自由、放松、不怕出错的状态下发散思考,从而突破惯性思维,得出意想不到的结果。[1]
(二)原则和技巧。原则:不批评任何创意,所有灵感记录在案,以备参考;创造一个“自由联想”的过程。
技巧:摆脱专业束缚;关注不同信息;避免熟视无睹;不怕迷路;对观念进行移植。[2]
二、教学实践运用
在上《广告设计与制作》课程时,为了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方式和创意理念,克服学生的思维瓶颈,本人没有遵循传统的教学程序,就创意、广告等进行一些概念上的解析,而是在课堂上先抛出一个词,比如“电脑”(选他们身边比较熟悉的词汇),然后引导学生由此联想到了什么,让他们无拘无束地,发散性的想下去,并告诉他们不必顾忌想法的“离经叛道”与“荒唐可笑”。
开始学生只能想到一些比较常规的词语,比如游戏、上网、聊天、信息等等;这时让学生由第二级层面的词汇再展开联想,比如“游戏”,他们又想到了:入迷--不吃饭--生病--医院--医生--道德等等,这时学生的思维开始渐渐打开,并开始活跃起来,尤其在有竞争意识情况下,人人争先恐后,竞相发言,不断地开动思维。
这时又让学生由第三极层面的词汇再联想开去,直至他们不想再想了,然后回头看看他们的战绩,很多同学难以想象他们怎么想到这么多,相互之间转阅,传看,交流。气氛很好,这种状态下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尤其在这种不受任何限制的情况下,人人自由发言、相互影响,形成热潮,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创造力。
接下来,要求学生用不同的形状或颜色,把这些词汇分下类,比如“常规词”用方形框框住,“新颖词”用椭圆形框住,或者用不同的颜色把这些词区分开来,并把这些“常规词”与“新颖词”比喻成“近亲”与“远亲”的关系(这样让学生感觉到轻松和容易);然后让学生们观察这些被定为“远亲”的词汇,他们发现这个词原来怎么也不会把它与电脑联系起来,现在却在不经意间把它们联系在了一起。
最后,让同学们用图像来表达那些被定为“远亲”的词汇,这时有必要消除学生的担心和忧虑,告诉他们不必担心图像的美与不美,或者画画的问题,只要能把信息传递出来,老师能看懂就行。
三、教学实践检验
(一)创意小组的建立。选择班上20个各方面能力均等的同学作为训练对象,分成甲、乙两组,每组10人,指定广告主题为“青春正能量 我的王老吉”,时间为40个学时的广告创意训练,甲组同学采取传统思维训练模式,乙组同学采用“头脑风暴法”方式。
(二)作业的设计与步骤。1.选题;2.分析主题;3.制定策略步骤;4.创意方案;5.图形设计。
(三)过程反馈。两星期后,两组同学反馈信息,甲组同学还没有成型的头绪,原因是甲组同学直奔广告主题,急于得出结果,他们在做了调研、查阅资料和分析主题等工作之后,就想到网络上寻找灵感,看了几天以后,不仅没有思绪,反而局限了思维,这组同学感觉“创意”好难。乙组同学在做完常规工作后,用头脑风暴法做思维导图,找到一个有趣的切入点――“头脑冷静”,原因是王老吉是凉茶,青春正能量就是不要头脑发热、不要冲动、不要盲从,要保持客观与冷静,能分辨是非,做积极有意义的行动;再深入下去,怎样才能体现不是头脑发热,联想到了体温计,因为过于亢奋与过于消极的情绪都不是“青春正能量”所追求的目标与态度;初步构思已经形成。
(四)结果体现。最后,两组同学都如期的完成了作业,甲组同学的作业是三个一致排开的电源开关的图标,左右为黑色,图标方向朝下,中间图标为红色,图标方向朝上,表示正能量,这一组同学的作业也有自己的想法,但感觉表现不到位,询问他们的创意过程,陈述不清晰,并且表示借鉴了乙组同学的构思;乙组同学的作业是一支体温计,37度处标识为红色,左右水银为渐变色,整个构图分为上中下三段,上图为“青春正能量 我的王老吉”主题标语,中间为温度计,37度下方写有“不高不低 保持恒温”的广告语,右下方是瓶装王老吉的标志,整个画面简洁清晰,没有抄袭的痕迹,体现了自己的理解与认识。
四、结语
其实,好的创意就是在“意料之外”与“情理之中”寻找的哪一个契合点,并且好的创意不仅要有典型性而且还要有普遍意义,能唤起大众的情感共鸣,让观众在其中找到一定的归属感,那么这个创意就应该存在于身边,是自然和真实的体现;然而,恰恰是熟悉的东西,往往容易被大众忽略,因长期以来大家都把“创意”过多放在追求新颖、新奇与与众不同上,尤其是我们的学生。而“头脑风暴法”正好让人的思维回归到了关注自己、关注生活、关注内心的本来和实际上,因为人在没有压力,没有外界干扰的放松状态下,所有想法才是最真实,也才是最能打动人的。
参考文献:
[1]东尼・博赞,巴利・博赞.思维导图[M].中兴出版社,2009,4
[2]胡川妮.广告创意表现[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1
关键词: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培养;培优辅差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7-0188-01
多数心理学家认为:非智力因素是指除了智力因素以外的所有因素。包括:身体素质、家庭背景和生活环境、性格习惯、兴趣情感、社交圈等。在小学阶段,很多老师都认为这阶段学习知识、发展智力是最重要的,比如数学理解能力、阅读能力和计算解题能力等。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因为学生发展智力之前必须先培养好各种各样的非智力因素,否则智力的发展不可能达到很高的水平。就像建房子一样,地基打不深建不结实,你能把房子建得很高吗?非智力因素是发展智力因素的基础和催化剂,要想提高本班学生的整体素质和数学学习成绩,就必须在培优辅差中培养良好的非智力因素。做法如下:
1.培养互信、互爱的师生之情是培优辅差的前题条件
有句成语叫"爱屋及乌",一个教师想他的学生听他的课,做他的作业,接受他的教育,他务必"以德服人",让学生从骨子里佩服他、信任他、爱他。如果学生有这种师生之情,他们必亲其师爱其教。
在平时的数学课堂中,请教师注意自己跟学生交流时的语言和表情,因为学生与你交流时会有意识去评价和重新定位他与你的关系。如果你总是用批评的语言和严肃的表情跟他交流,时间长了,学生必然对你产生畏惧,不敢跟你说话,就连举手回答也不敢,害怕答错了受到你的批评。相反,如果你总是用一种赞赏、表扬、民主的语言和微笑的表情跟他交流,时间长了,学生必然把你当作是世界上最好的老师,这样你们之间必然拉近心灵的距离,增进互信、互爱之情。
一个学生在一学年的时间里,智力不可能提高很快很多,但只要培养和改变他的非智力因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成绩就会有明显的提高。数学老师在辅差过程中不可能先通过提高智力从而提高成绩的,而是先通过培养良好的非智力因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对新知识的吸收率,从而慢慢提高成绩,再由知识的量变到成绩的质变。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不承认这一点,只抓智力因素的发展,而忽视非智力因素的作用,是杀鸡取卵的做法,这样做必定会两败俱伤。
2.训练和培养良好的非智力因素是培优辅差的关键
非智力因素在人的成长过程中有着决定性的作用,一个智力水平较高的人,如果他的非智力因素没有得到良好的发展,往往不会有很多的成就。相反,一个智力水平一般的人,如果他的非智力因素得到很好的发展,就可能取得事业上很多的成功,做出较大的贡献。我国著名的数学家张广厚在小学、中学读书时智力水平并不出众,他的成功与良好的非智力因素密切相关。他曾说:"搞数学不需要太聪明,中等天分就可以,主要是靠毅力和钻劲。"达尔文也曾说过:"我能在科学上取得成功,最重要的就是我对科学的热爱,对长期探索的坚持,对观察的思考探索,对事业的勤奋。"一个人的非智力因素得到良好的发展不但有助于智力因素的充分发展,还可弥补智力因素方面存在的不足。反之,如果人缺乏目标、兴趣、信心和毅力,只贪图一时的安逸或害怕失败的话,势必影响其智力的发展,他也不可能得到成功。
3.把良好的非智力因素内化是培优辅差的目标
经济学家常说:一个刚脱贫的家庭最容易因病而返贫,一个小康之家最容易因意外事故而返贫,一个富商之家最容易因生意失败而一蹶不振。我们的学生也是一样的,他们也会因各种各样的干扰因素而导致对学习没兴趣、分心懒散、注意力不集中、甚至是厌学。所以我们数学教师在培优辅差中把已经转化成功的学生的良好非智力因素进行永久性的内化,使这些非智力因素成为一种习惯一种性格一种品质,这样我们老师就可以一劳永逸,不用天天担心谁又开始学懒了,谁又开始骄傲了,谁又开始不听课不做作业了。
那怎样把良好的非智力因素永久性内化呢?
行为心理学研究表明:21天的重复会形成习惯, 90天的重复会形成稳定的习惯。即同一个动作,重复21天就会变成习惯性的动作。同样道理,同一种思维方式,重复了21天,就会变成习惯性的思维方式。所以,数学教师在培优辅差时所用的方法和思维方式,你要刻意让学生重复训练21天以上,那你的方法和思维方式就会变成学生的方法和思维方式了,这种结果叫"同化",说明学生被你同化了(被你永久性转化成功)。
据说作家轻易不让外人走进他的书房,为的是不想让人一眼看出他的思想源流。他们写专栏或发表政策建议的时候,很多精彩的思想和表述其实都是有师承的。我们可以像追星一样去做他们的“粉丝”,也可以静下心来自己学会那种思维方式。
许多内行学者都知道,这本书属于“不是朋友不会告诉你的秘籍”。此前这一殊荣,属于阿门・阿尔钦和威廉・艾伦的《大学经济学》,保罗・海恩延续了这一体系。与其他学派相比,他们更强调市场过程和鼓励合作的制度,强调分析要落实到具体行为,而非一下子进入黑板上的优化方程。
可贵之处在于,这是一本教授“如何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的书。换句话说,“授人以渔”,愿意把这套武功传授于人。而且“文科生”们有福了,这本书没有公式,无意炫耀概念,绝不无谓地打击读者的自信。在美国很多学校,其是作为通识教材,供文史哲、法学、社会学等专业的学生使用的。不过书中的思想洞见,却丝毫不输于严肃的专业著作,不少职业经济学者曾给作者写信反馈,他们工作多年后,还能从翻阅本书中受益良多。
最后,现在中国正在经历“智库”热。从事政策研究的人不必都是经济学科班出身,但如果没有系统学习过专业学位,对通俗读物又不屑的话,本书同样适合。书中大量论述了转型国家的案例,这使它当年在俄罗斯和东欧甚至比在美国还受欢迎。用第八版的序言中的话来说,这些人亟需的经济学不是象牙塔内的“智力体操”,而是在一线实务中理解市场如何运作,找到真正的办法,不断确保分工与合作的有效运转的那套思维方式。 最短时间修成正果
金庸武侠中常常有这样的桥段,主人公要么意外落入悬崖、要么无意进入山洞,才发现一本盖世秘籍,获得高人将修炼多年的内力注入,重出江湖后立马一路逆袭。
现实中有这样的捷径可走吗?标准的回答是:绝无可能。但是考虑到市面上有这么多浪费时间的“陷阱”,我认为:只要不走弯路,确实存在“捷径”。
按互联网的传播规律,这本书可以被叫做《逆袭,90天经济学练成计划》、《别放弃,经济学没你想得那么难学》、或者《注意力解药,像读故事一样读经济》。
可不是标题党。有人批评学院派大家写的书,有助于搭建学科知识体系,奠定自身学术地位,第一位考虑的并不是读者的接受能力和实际需求――这也不是什么秘密。
这本书完全相反,掂一掂重量就能发现区别。萨缪尔森、斯蒂格利茨等传统的经典教程,动辄砖头一样的大篇幅,买起来贵,背起来重,学校里经管专业的学生往往很好认。现在那几本大部头被我用来垫了显示器――上一版的序言里我没敢说。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从第10版开始,《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就一直在精简内容,以便能在一个学期内讲完。它完全打破了“制式训练”的套路,以章节安排为例:一般教材都是先讲供给、需求,然后再讲市场均衡;而本书一开始就直指核心,强调交换与市场过程。这本书读起来也不累:每节总是先讲应用,至于概念定义,都在对例子的分析中穿插着交代的。像外部性、汇率、博弈等内容都没有刻意单设章节,而是糅合在具体的问题中随缘点化。
“招式”之外,“内功”更重要。“一辈子只做一件事”,本书的第一作者保罗・海恩就是这样一位匠人。一个名校芝加哥毕业的博士,在高校工作时不接项目不拼职称,几十年如一日,一直以资深讲师的身份专注于教学――是的,你没看错,就是讲师。
虽然他远远没有其他做研究或政策的同行那么出名,但好的研究者不一定是好的教学者。后者要求对现实世界和经济理论同样熟悉,才能贴近现实、深入浅出,而这对于学院派的经济学家来说太花时间了――是的,老师不会跟你直说,教学生其实性价比很低。保罗・海恩在华盛顿大学就教过1.5万多名学生,有学者评价他在2000年去世前的二十五年间,对美国经济学教学的贡献首屈一指。 那么说好的逆袭呢
最后,问题来了:掌握这套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到底有什么用呢?到底如何激励自己好好读书呢?
100多年前,《经济学人》的发刊辞这样说:“(让我们)加入一场严肃的智力竞赛,让奋力前行的智慧,战胜那些阻碍进步乏味而怯懦的愚昧。”现在我们已经进入自媒体时代,每个人都可以有话筒的时候,回过头来需要的就是一套靠谱的思维方式,能够独立地提出自己的观点。
大家对经济学家有一种常见的不满,说他们在作解释的时候总是“一方面……另一方面……”,面面俱到却不知所云。保罗・海恩不是这样,他文风犀利,不捣糨糊。最难能可贵的,对于话语权上的强者(而不是老百姓),他从来不和光同尘,而是直指言辞包装下的那些利益考量,并与根深蒂固的错误观念进行交锋。
从个人思考到公共讨论,他们其实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我们。我从第9版开始跟踪这本书,在最早的中文版中,有一段译文是这样的:“指责价格是错的,不反映成本和收益的真实价值,这就等于否定了整个市场过程……这不是对效率的批判,而是对现存产权体系及总体游戏规则的批判。”
给人的印象是在市场经济下,“价格”是不能被批评的,“效率”是最高标准,否则就是在攻击“产权”和“市场机制”。媒体上很多专家和评论员,不就是这样讨论房价、医疗等公共政策问题的吗?说的人多了大家可能也就习惯了,或许经济学就是一种意识形态吧。但如果连此前审校作序的经济学家看过后也没觉得有问题,这就意味深长了。其实正确的译文是这样的:
“因为没能反映实际成本收益,因而批评某个价格是错误的时候,我们其实反对的是决定价格的那个过程。这并非是对‘效率’概念本身的批评,而是对现有的产权体系和游戏规则的批评。”
论文关键词:创新教育,课堂教学,创新素质
创新是人类文明的源泉。人类社会在不断的创新中取得发展进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立于不败之地,就要大力提高民族的创新素质,教育义不容辞地要担负起培养创新精神、发展创新能力的责任。而课堂教学则是创新教育的主渠道,因此,认真研究课堂教学改革,则是完成创新教育的重要保证。结合课堂教学实践,谈谈创新教育中的课堂教学改革。
传统的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以书本知识为本位,以“填鸭”灌注知识为主要手段,以应付考试为目地。课堂教学教师高高在上,师生对垒,气氛紧张压抑,教学活动单调枯燥,了无生气,学生学习兴趣、欲望受到压抑,学生的自由、实践、质疑、求异受到抑制,学生成了知识的容器,可移动的书柜,死读书,读死书,高分低能。教学过程注重结论的巩固与应用,对结论的产生过程轻描淡写。由此导致学生主体精神和主动性的弱化,创新所需的问题意识、探究能力却因没有开发训练而枯萎,严重影响了创新人格的形成。实施创新教育,就必须做到:
1、转变教育观念,更新教育思想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具有创造欲和创新能力的劳动者为目标,以发掘人的创造潜能,促进人的个性和谐发展为宗旨。因此,教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要从传授、继承已有知识为中心的传统教育,转变为以学习者为中心,着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现代教育。把培育创新素质作为教育最重要、最根本的任务加以确认。要把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探究欲望和创新精神放在首位,应重视培养获取知识的能力而不去刻意追求掌握大量知识,应当赞同“情感领先、能力跟进、知识殿后”的主张。宁可牺牲一点知识掌握,也要把激发创新的任务担当起来,包括教材压缩一些,难度降低一些,教师少灌一些,学生多动一些,课程丰富一些,考试办法多样一些等等,要以一系列的实际措施强化“创新”的地位。。
2、改善师生关系,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
创造人格的成长与创新思维的形成,有赖于长期的综合性的熏陶,而民主、自由、和谐、安全的精神环境,是创新素质成长不可缺少的养料与气候。只有在民主的氛围当中,才会有人格的自由与舒展,才会有思维的活跃与激荡,进而才有创新潜能的迸发。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民主的精神氛围不仅是创新教育的必要背景条件,而且其本身就是最有力量的创新教育。
(1)师生关系的民主。师生关系是教育实施的基础,是教育环境的集中反映。传统的“师道尊严”式的师生关系,亟需让位于民主、平等的、朋友式的关系。一是教师要改变居高临下的习惯姿态,真诚、博爱、宽容、友善、和蔼可亲、不偏不倚地与学生平等交往与交流,在和谐、融洽、真诚、温馨的气氛中协同完成教学任务。二是实现角色变换,教师由教育的操纵者、主宰者转变为引导者、激发者和指导者,学生由被动的受体转变为自主学习的主人。三是放弃严格控制,让学生舒展天性,生动活泼地成长发展。
(2)思想学问的民主。要让教学的过程成为培育科学精神和创新品质的过程,一要淡化书本权威和教师权威。鼓励自由思考、自主探索、自主发现,着力培养学生敢于质疑提问、敢于突发奇想、敢于批评争论的习惯。二要摒弃强制性的统一思维、统一语言、统一行动,鼓励个性和独特,允许多元思维并存,宽容探索中的错误、荒诞和越轨,培养标新立异、敢为人先的勇气。
3、改革教育模式,追求“开放”的教育格局
传统的注入式、标准化的教育模式,尽管在知识技能效率等方面不无优势,然而获取这种优势的代价是沉重的;它总体上是面向书本,面向已知,面向教育本身,训练的是封闭的思维方式,教育迫切需要改革自成一统、自我封闭的状态,以开放的模式培育开放式思维和开拓性人格。
(1)教育内容的开放。创新教育,亟需打破教育内容的封闭。知识无穷无尽,学习内容有取有舍,不能追求完整。新知与日俱增,应建立教育内容的不断更新,及时进行调整补充,关注前沿,面向未来。同时,要面向实际、自选内容、按需施教、灵活施教,改变“一纲一本管几亿”的一统式僵硬格局。
(2)教学过程的开放。要打破以问题为起点,结论为终点的封闭式过程,构建“问题~探究~发现~提问~归纳~结论”的开放式过程。在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锻炼思维,发展能力,激发冲动,从而主动寻求和发现新的问题。而启发、讨论、探究、实验、质疑、争论、搜集信息、自主学习等正是开放性的思维方式从中得到训练与强化。
(3)教育空间的开放。打破囿于学校,囿于教室的教育空间概念,课堂应向社会延伸,向影视报刊等传媒延伸,向电子网络延伸。它们有丰富的教育资源,使课堂变得博大、丰富、生动。教育空间的开放有益于培养学生开阔的视野、综合的思维和宽宏博大的胸襟。
关键词:学习;物理;可持续性;生态环境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4289(2014)04-0038-03
一、制约持续学习物理的原因分析
由于长期应试教育,原本平衡的制约学习物理的内外“生态环境”被严重破坏,许多学困生感到学习物理难度越来越大,对学习物理的兴趣越来越低,讨厌物理、反感物理甚至放弃物理,学习物理失去了持续性,物理“滞销”的现象越来越凸显。笔者将制约可持续学习物理的内外环境因素归纳为如下图所示的十二个,其中“1.学习时间;2.物理实验;3.参观科技成果;11.强化训练;12.解题技能”等为硬环境(外环境),“4.物理语言;5.形象思维;6.逻辑思维;7.数学方法;8.哲学方法;9.理论联系实际;10.学以致用”等为软环境(内环境)。这些因素中,有的被过分弱化甚至被忽略,致使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割裂,物理方法与数学方法、哲学方法割裂,理论与实践割裂,解题与学以致用割裂等等,直接造成中下生学习物理入门困难,以及难以可持续学习。因此只有重构和平衡可持续学习物理的生态环境,让更多的中下生喜欢物理,增强可持续学习物理的信心,才能提高学习物理成功入门并可持续的几率,物理学科才不会滞销。
二、重构可持续学习物理的生态环境
(一)充分重视物理实验
物理是一门实验学科,物理知识和规律都是在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加以提炼再上升到理性而来的。课堂上狭义的物理实验本身也包含有物理思想、物理方法、物理规律、物理应用等方面的内容,对学习物理既基础又重要,有许多学生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甚至许多学困生对于高中阶段的物理实验完全是一片空白。这里以“长度测量”这一组实验为例,由于对长度测量的精度要求不断提高,测量工具由粗糙到精密,即从刻度尺(木尺透明塑料尺钢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光的干涉条纹等等,都要求熟练使用,如果学生没有直接体验操作这些工具,仅仅停留在教师讲述的间接经验上,绝对不会深刻理解它的设计原理和操作注意事项,也不会达到熟练使用不出现错误并减小误差的要求。这样很难理解许多物理规律物理原理从粗糙到精确的发展过程,很难有后续学习物理的主动需求。
(二)充分重视物理的实用价值
许多学生运用高中物理知识规律解释我们身边的物理现象,感觉不如初中物理有用,常常无法体验感知“学以致用”,误以为高中物理无用。高中物理较初中物理,知识更为系统化,理性化,其“有用”并不直接体现在解释我们身边的物理现象,而是体现在物理自身理论体系的基础极其广泛的自然科学领域的基础。于此学生有必要正确理解“有用”,如果有意识地多听科普讲座、多参观科技成果展览、多关心相关科技领域成果所包含的物理原理、物理思想、物理方法等物理应用,尤其从参观科技成果展览的活动中,就能够直观地了解到物理知识在我们身边,对开拓我们的视野非常有用。因此平时我们的眼光不能仅仅停留在身边的初级物理现象上,还要正确理解物理的基础性、有用性,理论联系实际才不至于怀疑物理的学以致用无法实现。
(三)充分重视物理语言
语言对于学生并不陌生,通常课本上的语法都很简单并尽可能通俗易懂,平时好像能应付自如并没有在意。但物理教材有的由科学语言、数学语言、生活语言构成的物理语言,并非每位学生都足够的重视,一部分学生不习惯、没有形成真正物理语言这个工具,缺乏抽象思维,读不懂教材教辅上对物理问题的阐述,听不懂老师同学对物理问题的讨论与论述,给物理可持续性学习造成致命的缺陷。
物理中的科学语言,通常指物理名词、描述性的物理概念(定性描述的,或者理解上不能一步到位,逐步加深的)、定义性的物理概念(定量描述的,有定义式有量纲的)以及定性描述物理概念之间、物理量之间的关系等等,都是建立在科学概念基础上的物理科学语言,是整个物理语言中最为基础的部分。
物理中的数学语言,通常指借用数学的函数关系来定量描述物理量与量的变化关系。有的是一个物理量随另一个物理量而变化,有的是一个物理量随多个物理量而变化(通常运用控制变量法)。但物理中的数学语言不是纯数学、纯理论的,而是有适用条件、适用范围的,结果也需要讨论取舍,与实际相符。
物理中的生活语言,通常指日常生活中对物理现象、物理事件的描述性的语言,尽管其准确性、科学性略显不足,但它更加通俗易懂,是整个物理语言中必要的补充,尤其在科普读物中更是大量存在[1]。
(四)充分重视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融合
物理思维最显著的特征是融合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于一体,这是能否可持续学习物理最本质的内因之一,片面强调一方面或者两个方面成分离状态都会阻碍物理思维的形成。所谓形象思维,是指以具体的形象或图像为思维内容的思维形态,是人的一种本能思维,人一出生就会无师自通地以形象思维方式考虑问题。比如以作草图的方式进行物理过程分析、受力分析、运动分析都是典型的形象思维过程,它能使分析的对象更具有生动性、直观性、整体性,是建立物理思维的起点;而逻辑思维是指人们在认识过程中借助于概念、判断、推理反映现实的过程。尤其是逻辑思维中的“归纳与演绎”过程,即由个别性(一般性)前提推导出一般性(个别性)结论,前提与结论之间的联系是必然的。比如在前形象思维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题目给出哪些物理量、这些物理量的关系、变量间的关系、独立变量间的关系等等,还需要将这些物理量通过运算规则(量于量的函数关系)来准确地确定它们之间,尤其变量之间、独立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均属于典型的逻辑思维过程。
在学习初中物理之前,“自然常识”主要训练形象思维,“数学”主要训练逻辑思维,二者是分离的。即使相融合也是极少量又肤浅的。经过初中阶段的学习,许多学生物理思维习惯仍然停留在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的分离状态,极大的阻碍了二者的融合和物理思维的转向,但又非常需要新的物理思维习惯来取代这种分离状态的思维定势[2]。
(五)充分重视数学方法
数学方法是研究物理规律最重要的基本方法之一,数学思想、数学方法、数学演算(包括估算)、数学猜想等等在物理中多有体现。比如:实际问题物理过程物理模型数学模型演算数学结果物理结果实际结果等过程的转换;再比如:数学模型演算数学结果讨论物理量的取值范围、最大值、最小值;再比如:数学模型演算数学结果讨论物理过程真实存在状态;再比如:数学图像理解物理图像理解物理量关系理解物体真实运动状态,等等都是以数学为核心的物理问题研究。离开了数学,物理只能是定性经验和定性现象,就不会有今天的物理学。高中物理是物理学从定性到定量、从现象到本质的过渡阶段,数学方法的成分越来越重是必然的。数学是学习物理极其重要的生态环境因素,一切想忽略它、破坏它、绕过它都是徒劳的。
(六)充分重视哲学方法
许多学生对学习物理所需的(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方法不重视,物理学与哲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物理学中广泛运用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哲学思想和方法,比如:物理课强调“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现了唯物论所强调的物质性与客观性;受力分析、误差分析体现了哲学中联系的观点;物理模型体现了哲学中主要矛盾(因素)与次要矛盾(因素)的关系;物理过程分析往往需要用到联系的观点、矛盾的观点、矛盾的转化观点;整个物理课知识的学习理解都是典型的哲学所强调的“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发展过程,等等。一旦把物理与哲学方法隔离开来,否定哲学的指导意义,那么我们的方法论就会迷失方向,必定造成正确分析物理过程困难,学习能力低下,直接造成物理学习入门和可持续学习的困难。
三、平衡可持续学习物理的生态环境
(一)运用“体验式学习”
“体验式学习”能够将各个学习生态因素有机地联系起来,通过各因素相互作用综合地平衡物理可持续性学习的生态环境。体验式学习探究物理问题尤其探究原始物理问题,能有效地阻止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割裂等,对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非常有效。体验式学习强调“做中学”知行合一,从体验中感知、模仿、提炼、生成知识,包括“具体体验;观察思考;形成概念;移植他处”四个步骤,操作非常简单,强调学生单独反思或同他人一起思考交流。物理体验式学习,将所探究物理问题融入实际应用情景(即原始状态)中,或者改造成原始物理问题,进行提炼、上升、理性化的体验,不断的获得认知上的冲突而理解更加深刻。物理体验式学习,更是以生态环境平衡并把各个学习生态因素有机地联系起来为基础,如果偏废其中任何一项环境因素,体验式学习的效果都会大打折扣,或者不能顺利的完成体验式学习。
这里以物理现象与规律相结合的体验式学习,阻止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割裂为例。加强思维训练:①在物理入门阶段,要刻意体验以形象思维为基础进行模仿训练,以实际例题分析、求解的过程为原型进行体验;刻意突出原型特征:针对实例过程进行受力分析、运动分析、作图分析等(形象思维的比重大),再寻找实例中有哪些过程、有哪些量、哪些已知、哪些未知;再抽象为量于量间的关系,尤其是那些变量、独立变量的关系;再抽象到某个函数关系,建立公式求解(逻辑思维的比重大);再将结果放回实例中去讨论,比如解的取舍,矢量的方向(形象思维的比重大)等等。做到在整个实例原型中刻意强调:哪些是现象、哪些是规律、哪些思维属于形象思维、哪些思维属于逻辑思维;刻意强调它们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互修正。②在学习引向深入阶段,要刻意引导学生体验如何将现象“抽象”成为规律:需摆脱对实例原型的模仿,直接理解前提与结论间的必然联系的内涵,直接理解物理思维的内涵,加深现象与规律、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的融合。③在综合运用知识阶段,要刻意体验直接切入逻辑思维,以逐步减少形象思维的比例。比如将一个物体的运动直接抽象为质点图,再抽象为图,再抽象为图、图,以至于抽象为一般函数图。
(二)运用“发现式学习”
“发现式学习”能够有效地阻止物理方法与数学方法、哲学方法割裂,较体验式学习更高一层次平衡物理可持续性学习的生态环境。发现学习的方法通常有:移植类似方法、概括实验现象,还有一类基于运用数学方法(定量地演绎推导)和逻辑方法(定性判断选择)来“发现”新的物理规律(定理)为代表的发现学习[3],它是学生以发现新物理规律的探究视角,体验参与新物理规律“发现”过程的一种学习方法,它有助于对问题提出分析假设(猜想)验证(论证)等过程的具体理解;侧重于物理规律与数学方法、与逻辑方法的紧密结合,开发学生从现象到本质、从定性到定量再到定性定量相融合以及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相融合等心智潜能。发现式学习是物理可持续性学习的生态环境平衡基础之上,充分利用各因素的有机联系和能动性学习的结果,如果偏废或者不能充分利用学习物理环境因素的任何一项,发现式学习都难以进行。
这里以数学方法(定量地演绎推导)和逻辑方法(定性判断选择)相结合来发现学习新的物理规律为例。比如:“动量定理”、“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等等,突出数学方法、逻辑方法与发现式学习结合起来进行发现式学习,必需使初学者理解物理规律的严密性、科学性;理解物理理论与实际过程的对应性,明白其中每一个演算在生活生产实际中均有实际过程与之对应,平时的演算并非无聊的游戏;在发现式学习中,学生通过联系哲学方法保障其高质量的开展物理学习,通过数学方法体会发现定量的物理规律。
参考文献:
[1]余俊文.物理“教材精读法”的课堂建构与维度研究[J].教育科学论坛,2012,(2):19-21.
[2]余俊文.中下生学习物理入门切入点的理性思考[J].物理通报,2012,(5):31-33.
因为作品是作者创造出来的,作者把自己的观念、意识、情感注入作品中,因而追踪作者的原初意义也就成了解读的第一步。语文教材中的优秀篇章,都是作者感情和个性的凝结。从题材的选择到主题的提炼,从对生活的思考方式到感情的表达习惯,从审美情趣到语言特色,无不显示出各自的特点,这些不同的个性特征都会呈现在各自不同的作品中,语文教学应该引导学生去发现作者不同的个性,不同的创作风格。
但文学作品一旦进入社会流传体系,就有了独特的生命和意义,而不以作者的意愿为转移。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作品的原意是通过语言表达的,语言的共性使语言成为人和人之间相互沟通的工具,而语言的个性使语言具有永久的魅力,尤其是文学语言,其表达和理解都极富个性色彩,使文章更具主观表现性质。
正是依靠文章自身的张力和语言的魅力,给读者阅读提供了广阔的自由解读空间,因此高层次的阅读,绝非仅仅是解释文章的结构,探询和领悟文章的主题思想,而是作者与读者之间灵魂的拥抱,心灵的对话。是作品和读者互为解释,互相理解,互相建构的过程。阅读者已有的知识结构、生活经历、文化修养、美学趣味、性格爱好等个性因素,对解读作品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都会影响乃至制约他对文本的接受。
“一千个读者心中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就不能要求学生的理解是唯一的,我们不能只按照教学参考书、标准答案去分析理解,去欣赏吸收。语文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看文章的角度也应该是多种多样的,对文章的解读也应该是多元化、个性化的。
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
在教学中不应该强调学生的思维方式、思想观点与老师完全吻合,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而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和体验。对于学生独特的思维方式和新奇独到的见解要善于发现,肯定和引导,否则会有意无意地扼杀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学生主体意识的强弱对主体发展有直接的影响,学生主体意识越强,他们参与自身发展,在学习活动中实现自己力量的自觉性就越大,从而也就能够在教育活动中充分发挥主体自身的能动性。传统教学主要以教师单向的传授知识为主,学生的依赖性强,学生很少有机会去开动脑筋质疑问题,缺乏对学生主体性和独立性应有的尊重。语文教学应该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要,尊重和发展学生的个性,打破教学内容的单一性,课堂教学的封闭性,训练测试的模式化,语文教学效率就会得到提高。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不宜刻意追求知识的系统和完整,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我们通常见到的学生感受力下降,感觉不到大自然的美,对事物缺乏兴趣,缺少好奇心,缺乏对亲情、人性的体验,在某种意义上都与忽视学生个体经验有关。关注人的内心世界,关注个体差异,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是语文学习的最终目标。
三、每一个人都表现出不同的智力差异
教育的本质功能是开发每一个学生的潜能,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个性,提高每个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师在教学之前应当充分认识每个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智力水平,使语文阅读教育目标尽可能地适应他们应有的发展水平,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和提高。
在阅读中,由于不同主体之间不可能有完全相同的生活经验和语文积淀,所以即使坐在同一个教室里,在同一个教师的指导下,阅读同一个材料,他们获得的阅读体会也是不一样的,甚至差异很大。教师应当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提倡多角度地、有创意地阅读。首先,应给学生独立思考留出一定时间,尽可能让他们用经验、情感对作品进行解读。其次,要注重学生对阅读作品进行整体感悟,让他们带着感情去与作品中的形象进行心灵的对话,在情感的审美中实现思想的升华,灵魂的净化。
一、引言
近年来,国内外语教学越来越重视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课堂教学以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为中心。然而,经过若干年的英语语言学习,掌握了一定的词汇量,熟知英语语法规则,学生仍然感到无法用英语流利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中国学生的英语写作中包含着许多汉语文化元素:中国的历史、思维方式、修辞等的影响,出现了“文化迁移”。这种现象和缺乏相关英语文化背景知识有关,影响学生英语语言能力的提高,从而导致学生无法像母语为英语的人们那样恰当地准确地应用英语。学习者英语语言的习得不仅需要语言知识的输人,英语语言文化背景知识的输人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中国学生的英语写作反映出汉语言文化的影响,如汉语言文化的思维方式、价值观、修辞等。语言学习过程中,学习者英语语言文化知识的习得,使得学习者能够更有效地掌握、应用英语语言知识,促进学习者语言应用能力的提高,能够自如地应用英语进行交流。
二、英语文化知识的输入的必要性
外语习得理论肯定了语言输人的重要性。语言的输人能够促进学习者的语言习得,语言的输人与学习者语言的输出有着密切的关系。学者们指出,尽管语言的输人不能直接导致语言的习得,但是语言的输人对于语言的习得起到促进作用(Ellis,1994)。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密不可分,学习者的英语语言文化背景知识制约着其语言习得。
传统外语教学注重语言知识的输人,忽略了英、汉两种语言文化的差异性,一味地强调语言知识的学习,即英语词汇和语法规则的学习。外语教学只重视语言知识的教授,缺乏文化知识的输人,甚至无法进行文化知识的输人。语言教学脱离了文化背景,限制了目的语文化信息的传送(Kram- sch,1993)。由于缺乏英语文化知识输人,即便是优秀的学习者,掌握了大量的英语词汇和丰富的语法知识,在应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思想时,母语文化思维方式、价值观、语言修辞等影响着中国学生的英语写作,出现了“中国式英语”和“洋径洪英语”等。语言知识的输人与应用之间产生差异,使得学习者的英语语言知识的输出不能顺利进行,英语语言的习得受到组碍。
三、中英语言文化差异在中国学生英语写作中的体现
1.“直线型”与“螺旋式”的表达方式
在英语写作中,中国学生面对着汉语和英语两种不同语言文化。两种文化中的许多元素,如思维方式、世界观、修辞等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中国人的思想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孔子哲学思想,而西方人的思想体系更多地受到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哲学思想的影响。孔子的哲学思想强调社会的和谐,体现在中国人思想体系中为寻求和谐、一致。同时,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为整体思维模式,以知觉为基础,重感性,注重从整体上,从事物与事物间关系认识、解决问题。西方人则有着较为抽象的思维方式,重理性,以逻辑分析、论证为基础,强调客观规律的说服力,体现了亚里士多德式的辩论方式。
不同的语言团体有着各自写作规范。思维模式的差异影响学生的英语写作的文章的结构。西方人思维方式决定了英语写作为“直线型”的表达方式。英语的篇章结构包括:绪论、正文和结论。其中,绪论部分介绍文章的主题;然后,作者将提供大量的事实,围绕主题进行推理、论证。英语文章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清晰,后面段落的论述以前面的为线索,通常使用连接词衔接各个段落;最后得出结论,并使论点更加鲜明。
与西方的线性表达方式相比,中国人更趋向于一种“螺旋式”或“迁回式”的语言表达,汉语语篇结构为:背景知识的介绍(包括说明原因或事实依据)、得出结论并说明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其中,说明原因和依据主要借助于大量的类比完成。汉语语篇结构的特点为:重论述的过程,文章的话题或主题滞后。反映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中重视人际关系。面子在中国文化中举足轻重,话题滞后可以避免不同意见伤害到对方的面子。相对而言,西方人会留意而不刻意去考虑别人的“面子”。“螺旋式”的中文表达方式,往往使得母语为英语的读者迷惑不解,甚至于认为中国学生英语表达拖沓、主题不明确
2.文化差异体现于不同的修辞方法
母语为英语的语言教师常常感到中国学生的英文写作难懂。Carlson指出,尽管有着相似的教育和训练与操英语的学生相比,中国学生的英语写作内容含糊,不知所云,缺乏客观性。她认为主要原因在于说理不够,缺乏可信性,没有说服力以及论证不够。Scareella注意到与教育经历相似的说英语的学生相比,母语为非英语的学习者,尤其是中国学生,更多地依赖于历史典故和直率的断言。而且他们的断言令人不解,有时甚至不准确。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个人”更多包含在“集体”之中。受中国人的价值观—集体主义思想的影响,中国学生的英语写作中缺乏个人观点的阐述。Scarlson注意到中国学生在进行英语写作时,使用较多的历史典故和断言,尽管他们的断言令人迷惑不解,有时甚至是使用不当。中国人更为关注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学生希望通过名人名言的使用,能够得到认可,为社会接受。他们相信著名哲学家、圣人的话语最具说服力,引用格言、历史典故等使文章具有客观性。
因此,学生频繁地使用普遍的、概括性的表述,例如,in today’s society, in our life/ history/ world; today/these days/nowadays; in our/my country等等。同时,中国学生常常借助于现有的信息和概念介绍新的信息,英语作文中包含着较多的类比句,如,as( """as) ,like(“像…”) ,similar(to)“类似于”),compare(-ed/-ing) (to)“与……相比”)。
相比之下,母语为英语的学生的写作包含大量的事实,很少大量引用格言和历史典故,运用整段的篇幅阐述自己的观点。他们认为事实胜于雄辩,事实来自于人们的日常生活,更具有说服力。
在美国,大学写作课程要求学生客观地提出自己的观点,从综合的角度探讨主题,并提供适宜的事实、信息力求增加自己观点的可信性。作者有义务说服读者,其观点的有效性最具有说服力。因此,母语为英语的学生写作包含大量的事实,很少引用格言和历史典故。
所以,思维方式的不同导致了英、汉两种语言的修辞差异。汉语修辞采用了归纳法,利用已知的事实得出普遍规律,为从特殊到一般的过程。在中国学生的英语作文中,这种修辞方法表现为:“因为……,因为……,因为……,所以……”句式,以及大量使用成语、格言、历史典故和名人名言。英语修辞为演绎法,作者利用已有的知识对现实或局势进行判断,推理过程是从一般到特殊。母语为英语的作者很少引用历史典故、名人名言,认为过多地使用成语、格言和比喻使得论述缺乏说服力,好的文章包含着作者的观点。
3.重视英语写作教学中文化的愉入
关键词:教育理念 课改 地理素养 地理教学 地理学习 思维训练 评价
教学改革,一个世界性的永远的课题。
地理学科的科学性和人文性特点,决定了地理教学必须与时俱进,加入改革的步伐。
地理教学的每一个进步都源自于改革的推进,几十年来的改革历程,多少地理教育工作者的心血和汗水,使我们悟出了一个道理――教学必须改革,改革的关键在于构建一套新的教育理念。构建一套新理念,就应该赋予地理教学的要素以新的内涵。
一、地理
什么是地理?“解释地球上所有的事物的原理,就是地理”,如果就其形式而言,这话无疑是正确的。但是,没有内容,哪来的形式?从本质上看,地理首先是客观世界的地理事物,是探索人类与环境关系的一门科学。客观世界的地理事物是地理的源泉,客观世界的地理事物是学习地理的课堂。
二、地理素养
从地理能力到地理素质,再到地理素养,概念的变化反映了认识的提高和观念的更新。“能力”、“素质”是一个静态的观念,是对水平的描述;“素养”是一个动态的观念,是对程度和过程的描述。我们把学生的地理能力分解为读图、识图、绘图和分析地理事物能力以及对地理事物的综合判断能力。地理素质的内涵比地理能力丰富了许多,但依然不能准确涵盖地理学习的本质和规律。地理素养的“三维”结构,使我们找到了地理教学的新目标。这“三维”是: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只有这三个方面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才能逐步形成学生结构合理的地理素养。过去,我们一般都很重视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也比较重视德育的“渗透”,而对于过程和方法却不够重视,甚至茫然不知所云,把记住结果看得远比过程的亲历重要。
三、教学资源
地理教育的教学资源存在于社会生活、自然环境当中,可以说是俯拾即是而无需刻意地“挖掘”。以往,我们把“课本知识”作为唯一的学习资源,从而造成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以传授“课本知识”为任务,使学生的学习游离于生活世界之外,学生变成了消极接受课本知识的“容器”,其结果只能是发展“知识”而不是发展人。因此,我们的教学必须从课内走向课外,从“课本知识”走向“生活知识”的拓展,使教学真正走入学生的生活世界。这也正符合新课程标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这一理念。
地理课程资源内容丰富多彩,是学生自主探索、研究学习的必要条件,也是培养学习兴趣、改善学习方法、给学生提供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的重要途径。要结合地理自身特点,创设有助于学生掌握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并能增强自我生存能力的知识或技能的学习情境和学习条件,培养学生的地理能力、爱国主义情感和人文精神。当前地理课程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是积极鼓励广大师生充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形成教育资源共享的开放性课程。要建设学校地理课程资源库:注意地理课程资源的积累和更新,特别是地理信息资源的积累;可以自己设计制作各种地理教具、学具和教学软件,包括在教师指导下组织学生制作地理模型等。充分利用一切有助于或能够被用来对学生进行地理教育、提高学生地理素养的地理教育资源。它除了包括地理教科书、教学参考、教学挂图、影视资料、多媒体课件之外,还应包括其他图书、报刊、网络、图书馆、报告会、研讨会、电影电视广播、文艺演出、体育比赛以及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重大事件、日常生活、学生自身的地理活动等。这样看来,地理教科书只是地理教学资料中重要的一小部分。地理知识是自然与社会的有机结合,地理学习只有回归自然、走向社会,才会使学生产生持久的兴趣。如讲“天气预报”,可在气象台上课;学习地图知识,可带学生去野外,指导他们实际运用;可去环境监测站学习“环保知识”,并了解本地污染情况。开发地理教学资源,实行教材内外的沟通和课堂内外的交流,促进地理教学的生活化、社会化,树立科学的教材观,是改革地理教学的前提和根本保障之一。
四、地理教学
长期以来,中学地理教学被固化在受灌输的框框内,沿袭被动的接受操练,束缚了学生的思维活动,其主动性、积极性难以发挥,很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即不利于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创造型人才的成长。地理教学要培养识图、读图、发展思维来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地理教学的基本规律是用亲身体验和创新的表达代替作坊式的技能传授,用对知识的感悟和运用代替对知识的记忆和印证。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创新素质,具有独特的优势。地理亦文亦理,涉及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多方面的知识,综合性、实践性、时代性强,更能激起学生质疑、探究、想象和创造的欲望。因此,只要努力用科学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不仅能发展学生的地理才能,而且能养成学生超越自我、勇于创新的品格。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帮助者和引导者,教师的主导作用在于组织教学和启发思维。一切教学方法的改革都应该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进行。
五、地理学习
地理学习应该成为学生的心理活动,应该是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求知的过程,应该倡导积累、感受、实践、创新的学习活动。个性化学习是最有效的学习,地理学习尤其是这样。学习的个性化表现为不同的学习方式,学习方式是学习理念、学习策略、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综合,其中又以学习策略为要。学习策略表现为学习时间的把握、学习内容的选择、学习方向的确定、学习情绪的调控等。例如:鼓励学生多观察、多留意与生活有关的地理知识,不定期编辑地理手抄报、墙报;举办一些专题讲座,讲述“热点”问题,如中东和平、气候异常环境保护、臭氧空洞、经济一体化等;组织兴趣小组,如天文观察、环境监测、乡土调查、地理摄影等;经常组织地理知识竞赛、地理游艺宫活动;每学期组织一次大型社会调查或乡土考察,并及时写出相关小论文……
六、地理思维训练
地理教学不能没有训练,科学的地理训练主要是思维训练。思维是世间最美丽的火花。人的素质核心是生活理念和思维方式,观察能力、想象能力、理解能力、表达能力,是以科学的思维品质和思维方式为基础。因此,要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就必须进行科学的思维训练。各种各样的地理训练和实际活动要以激活思维为前提,以思维训练为核心,以提高思维能力为目的。即使基本的地理技能训练也要科学地进行,而不能回到老路上去。例如四季形成的教学,学生对于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如何形成四季难以理解,仅通过语言很难达到教学目标。教学中运用四季形成模拟演示盘,让学生通过观察,教师适时引导,激发学生的思维灵感,这一问题则迎刃而解。设计步骤如下:①让学生观察地球轨道平面,了解公转轨道平面的形状。②请一位同学根据地球公转特点,演示地球公转的全过程,其他同学观察并纠错。③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太阳的直射点如何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④学生讨论得出由于地球公转,不同时间不同地区得到太阳热量不同,从而使地球形成了五带、产生了四季的结论。
七、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的功能应朝着优化教学过程、促进学生个性特长、潜在能力的发展的正确方向转化。要在正确的地理教育价值观的指导下,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发挥教学评价的鉴定、调控、导向、激励作用。对于教学的评价,要把着眼点从教师身上转移到学生身上,不仅要看教师是怎样教的,更要看学生是怎样学的,并且鼓励突破和创新,鼓励形成个人的教学风格。对于学生的学习评价,要看其学习方式是否能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是否能在学习中有所发现、有所创新。对学习成绩的描述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性状评价应坚持个性化和鼓励性的原则。学生也应该参与评价,成为评价的主体之一。
从单一走向多样,从封闭走向开放,从常规走向创新,这是地理教学改革的必由之路。
站得高,才会看得远;观念新,才会有创造。
参考文献
关键词:心理素质;篮球比赛;关键因素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10-0001-01
篮球运动的心理素质是指篮球队教练员、运动员的大脑对比赛的状况经过思维分析、判断而得出的感觉和反映能力及心理状态,在比赛过程中,队员的心理状态是随着比赛的形势变化而变化的。美国篮球专家认为“现代篮球比赛的取胜60%靠思维,40%靠体力。因为心理状态影响肢体状态,而肢体状态又必然影响技术水平的发挥。很多研究证明,心理训练可以激发运动员训练和比赛的自信心,能使运动员在运动训练和复杂的比赛中,保持心理稳定,能最大限度的发挥个体的运动潜能;心理训练队获得高水平运动比赛的优胜,具有极为明显的效果。纵观国内外许多重大篮球比赛全过程,使我们认识到在势均力敌,难分伯仲的高水平篮球比赛中,过硬的心理素质是篮球比赛取胜的关键因素。
一、 努力提高运动员的智力水平
人类智能的主要特征是有理性思维和具有目的性行动,在训练中它直接影响到训练的效果,一般讲一段具体时间训练的任务、内容、方法和手段是固定,而对不同队员来讲训练效果是不同的,除去一些身体及篮球基础不同外,智力因素至关重要。智力因素不同,对动作的理解就会有所不同,同时也会影响到队员的创见力。篮球场上,篮球的战术意识,也往往是通过运动员对战术的理解能力和运用能力来体现的。
从美国的篮球运动发展来看,它之所以始终保持世界领先地位,除了其他因素之外,与美国的篮球运动员、教练员受过高等教育,拥有极为广泛的知识和较高的智力水平有很大关系.我国运动员大多具有初中或高中文化水平,因此,迅速提高我国篮球运动员的智力水平是一件迫在眉睫的事情,篮球运动员除了练好基本功外,还要多读书,用文化知识来丰富自己的头脑,这样才能在高水平的竞赛中表现得更加机智、善断,配合默契,打的得心应手。
二、 提高临场的思维能力
(一)运动员的思维是和操作联系的,具有“思维过程的行动性“。由于比赛时的变化与平时的训练有相当的差距,一些复杂的情况不是训练所能想象到的,这就要求运动员有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情况多变的比赛中,能极为敏锐的分析、综合、归纳、判断,做出快速的反应。
(二)丰富意识储备,以提高对战局发展和技、战术变化的预见力。例如:从对方排出身材高大的阵容,可预见对方将加强篮下攻击和篮板球的争夺;最后几分钟对方比分落后时换上小个子阵容,可以预见对方将打紧迫等。这些预见是经过以前多次感知思考而建立的因素联系为基础的,即意识储备,这种储备越丰富,预见范围就越广,预见能力就越强。但这些因素联系本身又十分复杂,决非某一固定的逻辑模式可以完全概括的。因此,教练员、运动员应多看比赛,深入分析比赛的因果得失,记录与分析典型战例,扩大自己的记忆能量,充实自己的意识库存,以提高临场的预见力。
(一)加强篮球理论学习和钻研,使自己的思维方式和思维逻辑更符合篮球运动的规律性,以提高思维的合理性。篮球运动员的思维活动总是以发现问题开始的,能发现问题是思维能力的重要标志。
三、提高篮球运动员的注意力
注意作为一种心理特征,在篮球运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注意虽然不是认识过程中一个独立的心理过程,但它能使感知、想象、思维等心理活动处于一种积极状态,使这些心理活动具有更高的效能。注意力的提高,会提高身体训练的效果,也会提高技术动作的精确度。注意力的分配是否合理与运动员的比赛经验有关,还与篮球运动员对场上情况发展的各种可能性的预见有关,队员在考虑问题时须随时准备应付场上出现两种以上变化的可能性。
四、加强对结局的模拟训练
(一)加强对裁判员的模拟训练。裁判员的模拟训练是刻意错判、漏判,这样运动员容易出现不满、泪丧或者愤怒的情绪,极大地影响了比赛;特别是在双方比分接近时,通过对裁判员判罚的模拟训练,可以使运动员在正式比赛中遇到此类情况不至于影响情绪,出现蛮干,导致比赛受制于对方,更能增强队员的心理素质,做到遇事不惊。
(二)加强对赛场观众的模拟训练。事实证明,赛场气氛特别是观众的偏袒情况对运动员的技术发挥影响极大。无论是中国的CBA、CUBA,还是美国的NBA、NCAA,主场的优势都会提高队员的战斗力、表现欲,能很好地发挥战术,而客队会因此而紧张,失误频频。因此,通过赛场的模拟训练,提高运动员抗干扰能力,增强信心,越是逆境越能发挥自己的水平。
(三)加强比赛结局的战术模拟训练。通过迷你训练,可以培养运动员在本方领先时,在对方全力冲击、拼搏、追赶的局面下的心理稳定性;在本方落后时培养运动员顽强拼搏、锐意进取的意志和敢于胜利的精神。
五、结语
现代篮球运动的“速度”在加快、“高度”在增加,从而使篮球比赛出现了平面与立体,高速度、高空优势,大强度场面,各队水平接近。不但要比技术、比战术、比身体,更重要的是比心理。只有心理稳定,才能更好地发挥身体优势,把技战术表现出来。因此,提高队员的智力水平,即在比赛模拟训练中稳定情绪、提高注意力,加强“思维组块”的建立和扩大,提高篮球运动员的心理素质,是篮球比赛取胜的关键。
参考文献
[1]马启伟、张国为.体育运动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6: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