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绘画治疗的基本原理范文

绘画治疗的基本原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绘画治疗的基本原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绘画治疗的基本原理

第1篇:绘画治疗的基本原理范文

【关键词】色彩;单色;绘画;色相

一、浅析单色绘画

从字面上看,单色所表达的是一种数量概念。然而在绘画中,单色不仅仅是单一的色彩,也包括色彩均匀的画面。在绘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色彩作为一种重要的艺术语言,通过艺术家们的深思熟虑,有意识地进行排列组合,使画面呈现出和谐统一的节奏感与韵律感。随着科技的发展,快节奏的城市生活使人们渐渐忽视了人与人之间内心的深度交流。人们迫切需要另一个渠道来抒发自己的内心情感,于是色彩的另一种功能被放大——表达情感。色彩不再只是颜色本身,承载了艺术语言以及精神内涵。而单一化的色彩更好地扩展了这一功能性,艺术家们通过主观的色彩感受来表达自己的创作主题,他们对油画中的色彩进行了有意识的艺术处理,放大某一种色彩,减弱另一种色彩,使画面的色彩倾向趋于统一、简约和直观的视觉效果。

二、怎样体现单色美

(一)色彩给人的印象

我们的生活中充满了“色彩”,艺术家常常使用多种颜色的复杂组合、重叠、变化来让画面出“彩”。五彩缤纷的表现手法的确易唤起人们对于美好世界的憧憬和向往,但同时也忽略了单一色彩的个性美,忽视了色彩与环境的和谐,留下的只有满目刺眼的颜色和视觉的疲惫。关于色彩给予人们的印象和心理效应,我们不能武断认为任何人都有相同的体验。就拿“绿色”来说,在日本人看来,是自然及温和的象征;伊斯兰国家则视绿色为神圣的颜色,而且是用于代表假日的记号;在古埃及则绿色被视为象征希望与幸福的翡翠色;在莎士比亚的戏曲中,却用“嫉妒而发狂的绿色眼眸”来形容一种情绪。人们对颜色的印象受到国家或文化的影响,然而不受这些影响的,是世界各国同样能领会的暖色、冷色所给人带来的冷暖印象。如同“色彩心理学”的相关研究,或是“色彩疗程”这些利用色彩的心理治疗法一样,色彩是一种能够对人的情感产生不少影响的东西。我们都曾有过这样的经验,即使是平常对色彩没有知觉的人,一旦穿上自己喜欢的颜色的衣服,心情便自然雀跃起来。但是,什么样的颜色给人什么样的印象,要去寻找那个印象却相当困难。色彩感受的印象是相当主观和情绪化的,它随着观看者的成长环境或文化体验、精神状态变化而变化。在这方面,秩序和法则完全派不上用场。

(二)单色使用法则

大自然当中的色彩极为缤纷多彩,用一致的色相在画面中进行配色,会给人一种一致的统一感和一些微妙的幻想感。什么是色相?色相是对于红色或蓝色这些色调的称呼。画面上全部以相同色相统一,画面就有了色调,作品就会给人一种统一感和一致感,让观者能迅速融入到作者所营造的情绪气氛中。明度与纯度的变化可以让画面变得具有故事性。如果想使画面产生一点微妙的变化,可以选取色相环上相近的色彩来进行搭配,也不会影响到画面的一致感。当然,我们在配色的时候,即使是色相一致、面积大小不同,产生的对比感也不一样。在绘画创作的过程中,我们脑海中一定会出现“想让这个地方引人注目”以及“不想让人把目光停在这里”的想法。此时,颜色之间在组合、搭配时所产生的落差感的强弱,就是色彩上的“对比”。绘画中的颜色不是孤立的色彩,它在与其他颜色组合、配搭中发生奇妙的作用,产生色与色之间的落差感。在使用对比时,有许多方式可以考虑,只要在色彩的某个要素上添加落差,就可以产生明度的对比、纯度的对比等各种不同的组合方式。对比可以借助色彩本身的要素来完成,也可借助色彩的使用方式来形成,如在色彩的使用面积上造成落差等。在色彩的对比之中,效果最好的是让明度产生落差而形成的“明度对比”。“明度对比”所形成的对比,可以说是绘画创作时不可或缺的重要准则。为何明度对比如此重要呢?那是因为人类的眼睛对明度差异的敏感度,比其他任何一种对比都要高。

三、单色语言的美感体现

单色绘画的美感体现中,造型与颜色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没有形就没有色彩,反之亦然。绘画艺术发展到现在,已经非常独立和完美,产生了浩瀚如海的不朽作品,形成了很鲜明的自身美感。康德肯定了造型艺术在视觉艺术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造型能够给人带来愉快的形状从而奠定趣味的基础(而不是通过在感觉上令人愉快的色彩的表现)。达•芬奇认为色彩能够彰显他的制造人。色彩让形状的美感大放光彩,它在画面中与造型艺术相结合,增添作品的形式美与内涵美,不仅能够描绘客观事物还能表达主观思维,是绘画语言中不可或缺的要素。在单色绘画方式上,单色的美感也可通过微妙的对比体现,如明度对比、纯度对比等。色彩的同时对比原理被广泛地运用是单色绘画的另一种美感表现,对比所产生的效果根据艺术家们的表现手段的不同而不同,有鲜明的,有朴素的,有强烈的,有微妙的。然而,艺术家们所追求的目的都是一样的,那就是作品的形式美与内涵的统一。单色绘画艺术具有视觉冲击力的形式美感和强烈的色彩。单色绘画作品中,色彩是人们通过视觉去感知作品最直接的手段。作为单色语言表现的手段,它在整个画面中不仅仅是再现自然的色彩关系,而是依照画面的关系进行色彩组合。艺术家根据自己作品的不同需要,进行调色、配色、组合,完成一幅幅满意的作品,给观者以美的享受。

四、结语

在当下艺术处于多元化格局的大文化语境下,单色绘画成为一门脱离传统的绘画艺术形式,是独树一帜的存在。单色绘画描绘的已然不仅仅是自然本身的颜色,更多的是艺术家根据自己的审美原则,对色彩进行主观的艺术设计,表达自己的内心,与观者产生共鸣。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单色绘画也在不断提高和进步,它汲取了东西方文化艺术之精髓,使其具有特殊的生命力和艺术价值。如今人们获取的信息量越来越多,方式也越来越便捷。艺术家要做到与时代并驾齐驱甚至超前于时代,从现代的,甚至跨专业的、多元的审美视角与视觉经验来审视单色绘画的认识观,升华、推进单色绘画艺术形式与内涵,这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铭鑫.单色调设计[M].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2004.

[2]满懿.色彩构成艺术[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

[3]王宏建.艺术概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

[4]刘叔成.美学基本原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5]英国昆腾出版公司.西方美术大师绘画技法[M].诸迪鲁燕生于冰韦秀玉,译.南宁:广西美术出版社,2006.

第2篇:绘画治疗的基本原理范文

[关键词]心理咨询;游戏治疗;儿童;游戏治疗理论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07)12-0042-04

心理分析大师S.Freud曾经说过,个体的心理发展深受其早期经验的影响。儿童时期是个体心理品质和个性形成的初始阶段,也是至关重要的阶段,它对个体健康心理的形成和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意义。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心理问题在学前儿童身上往往不会表现得很突出,所以家长对它的重视程度较低。事实上,我国儿童心理健康的现状不容乐观。对我国22个城市的调查显示,儿童行为问题的检出率达12.97%。因此,要改善儿童心理健康现状。让儿童健康成长,在重视儿童心理健康和心理卫生教育的基础上加强儿童心理咨询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心理咨询师和来访者主要是以语言交流来展开心理咨询的,但是儿童的语言发展尚不完善,他们不能充分而准确地用语言表述自己内心深处的感受,不过幸好儿童热爱游戏,在游戏活动中他们有丰富而真实的内心表现和行为反应,因此。以游戏为媒介。利用儿童的游戏活动为儿童提供心理援助的“游戏疗法”就成为一种适合儿童认知发展水平的新型而有效的心理辅导和教育方法。

一、游戏治疗的定义及分类

从达尔文开始。人们就从不同角度对游戏进行了大量研究,也给游戏下了种种不同的定义。然而至今还没有一个大家公认的说法。同时。由于各研究者所依据的理论基础、指导思想和方法论不同,以及研究角度和实验对象不同,各种不同的游戏理论相继出现。尽管不同的研究者对游戏的性质、内容和组织形式等持有不同的见解,但大家都同意儿童积极参加游戏活动是儿童生理和心理发展的需要,认为游戏不仅能促进儿童身体运动技能的发展,而且对儿童认知能力的提高和个性的形成都有重要意义。

虽然研究者对游戏的定义没有一致的说法。但是关于游戏治疗的定义几乎一致。他们都认为游戏治疗是以游戏为手段或媒介来进行心理治疗。例如,有的研究者认为,游戏治疗是以游戏活动为媒介,让儿童在游戏活动中自然地表达自己的情感,暴露内心存在的问题,治疗师可以借此解除儿童的各种困扰.使其获得发展;有的研究者认为,游戏治疗就是利用游戏的手段来矫治儿童心理行为异常的一种治疗方法。

由于游戏治疗对儿童心理问题的干预具有积极作用,因此它被广泛使用。关于游戏治疗有多种分类方法,根据参加治疗人数的多少,可以分为个别游戏疗法(一名治疗师面对一名儿童)和团体游戏疗法(一名治疗师面对五、六名儿童);根据游戏活动的程序化程度,可以分为自由游戏疗法(让儿童随便玩)和限制性游戏疗法(如让儿童在角色游戏中扮演特定角色);根据游戏疗法所依据的心理学理论不同,可以分为精神分析类的游戏疗法、儿童中心游戏疗法、行为主义类的游戏疗法等。

二、游戏治疗的相关理论

1 分析性游戏治疗

分析性游戏治疗的发展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S.Freud,他将其精神分析的理论运用于儿童游戏治疗之中。S.Freud虽然没有系统地论述过儿童的游戏,但是他在论述其心理学观点时曾涉及游戏治疗理论。他认为,游戏受快乐原则的驱使,表现为游戏能够满足儿童的愿望。使儿童受压抑的消极冲动得到发泄。在游戏治疗中,Freud把游戏看作是症状化行为,并很自然地将游戏用于他对儿童的心理分析之中。此后。Freud的女儿Anna和学生Klein将这种方法应用于对心理障碍儿童的实际治疗。

A.Freud和Klein最早将游戏引进对儿童情绪困扰的治疗。她们都相信,游戏为儿童提供了自我表现的机会。游戏可以取代语言式的自由联想。为儿童提供通往潜意识的途径。她们的差异在于.Klein十分强调在游戏中揭示儿童的潜意识。她用游戏和玩具鼓励儿童表达幻想、焦虑,然后根据儿童的表现加以解释,通过解释将儿童的一些无意识的体验变成有意识的体验,从而帮助儿童妥善解决情感上的问题。A.Freud则强调游戏能够帮助儿童与治疗师之间建立正向情感联结,以便治疗师进入儿童的世界。她不直接解释具体的游戏行为,认为不一定每个游戏行为都有象征意义。她只是在与儿童建立友好关系时鼓励儿童说出自己的幻想,然后分析这一想法背后的意义。

2 发泄性游戏治疗

一些学者在A.Freud和Klein理论的基础上发展出“主动式游戏治疗”理论,主张为儿童设计种种不同的游戏,安排儿童进入这些经过精心设计的游戏场景。1938年,David提出发泄性游戏治疗法。主张设定场景和选定玩具来重新激起儿童焦虑反应的经验,以便儿童发泄痛苦及紧张的情绪。他认为,儿童之所以会产生问题行为,是因为儿童内心有一种动力和能量。这种能量由于社会规范、道德良心而受到压抑。当能量积累到一定限度时,个体便开始出现情绪问题,而当个体通过行为将情绪问题表现出来时,能量便会消失,情绪问题随之得到解决。游戏之所以具有治疗的功能,是因为儿童在游戏过程中可以释放累积起来的能量。因此,治疗师不必探索儿童的潜意识,不需要了解能量是由什么造成的,只需在面对儿童的问题行为时想办法消除儿童累积的能量,即可矫治儿童的行为问题。

发泄性游戏治疗包括主动型治疗和被动型治疗两种类型。提出主动型治疗的学者认为:游戏本身就是一种治疗媒介,在判断儿童情绪困扰的原因所在后,治疗师可以主动设计游戏方案,引导儿童重新经历产生情绪问题的事件,以主动的姿态宣泄压抑的能量,所以,这种宣泄能量的游戏都有特定的处理对象。主张被动型治疗的学者则认为,以上做法的局限性在于从成人的角度去揣测儿童的想法。无法确定揣测的准确性,因此治疗师应该是被动的,没有必要设计特定的游戏,只需为儿童提供游戏场所和材料,让儿童在游戏中自由表达,自然地宣泄和抒绪。

3 非指导性游戏治疗

Carl Rogers扩展了关系治疗的一些思想,并将其发展成为非指导性游戏治疗。Virginia Axline则将非指导性游戏治疗运用于实践。他们相信,人有自我指导的能力,任何人都没有能力改变别人,人是由源自自己内心的力量所改变的。因此,他们并不重视如何安排游戏,而是强调治疗师的工作是和来访者建立良好的关系,为儿童提供一个无条件接纳、无条件包容的环境,让他们发挥内在的自主力量,然后自己作出改变。Axline认为对儿童进行游戏治疗时应坚持八个原则:(1)治疗师必须

和儿童建立友善的关系。(2)治疗师必须接受儿童真实的一面。(3)治疗师在和儿童相处时要具有宽容的态度,让儿童能够自由自在地表达自己的感受。(4)治疗师要能敏锐地辨识出儿童表现出来的感受,并以能够让儿童领悟的方式把这些感受回馈给儿童。(5)治疗师必须尊重儿童,承认儿童拥有能够把握机会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6)治疗师不要企图用某种方法来指导儿童的行动或谈话,而应该是跟随儿童。(7)治疗师要知道治疗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对治疗进度不能太着急。(8)治疗师应该作出一些必要的限制,这些限制的目的是要让儿童知道他在治疗中应该担负的责任。Axline提出的八个原则,除第八条原则外,都是从Rogers提出的治疗师必须具备的无条件正向尊重、同情心和真诚等三个态度衍生而来的。

4 行为取向治疗

行为取向治疗是一种由行为主义理念发展而来的行为矫治方法。与以精神分析理念为基础的游戏治疗不同,提出行动取向治疗的学者认为,行为是由环境塑造的,行为后果对行为本身又有强化作用。关于行为取向治疗没有一个一致性的理论。有的只是在行为基本原理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种种技术,例如系统脱敏法、代金券制度、厌恶疗法以及适用于儿童心理治疗的角色游戏扮演技术等。角色游戏扮演是一种很方便的示范技术。治疗师和儿童一起在一个特定的情境中扮演特定的角色。治疗师扮演儿童或儿童在生活中遇到的人。这种方法常常用来帮助儿童学习与他人交往的技巧。

三、游戏疗法的实施技术

1 游戏治疗室的建立

治疗室面积以25m2~30m2较为适宜。一般不超过40m2。若游戏室太小,儿童在活动时会受到束缚;若游戏室太大,儿童可能会产生恐惧与不安的心理。治疗室内应色彩柔和,不宜太刺激。治疗室设施一般包括一个用于进行创造性活动的沙坑,包括沙子、铁锹、小翻车等;一些让儿童在游戏活动中发泄攻击性和其他情绪的打击乐器,如鼓、铃等;一些锻炼儿童平衡能力的游戏器具,如滑梯、蹦蹦床等;适合各年龄段儿童的玩具以及用于儿童自我情感表现的绘画工具等。

2 游戏治疗方式的设计

游戏治疗方式可以根据具体治疗目的制定。例如,让儿童玩电动火车可以观察儿童的手指协调能力及创造能力;让儿童弹钢琴可以观察儿童的手指、大脑、身体配合的协调性;让儿童玩弹子游戏机可以观察儿童的注意力和操纵能力。每一次治疗中进行什么游戏,每项游戏进行多长时间.治疗师都要预先安排和设计妥当。游戏治疗要有一个严格的时间表,一般每周安排1~2次。刚开始时游戏时间可视情况略为缩短。随着游戏次数的增加,再逐渐延长时间,每次时间以1~1.5小时为宜。游戏时间一旦确定,就要固定下来,不能随便更改或取消。为了保证游戏能顺利进行。游戏治疗中应有一些必要的规则或限制,使儿童明确自己的责任。制定规则时要保证让儿童能有充足的时间充分表现自己,不能因催促或时间不够而使儿童产生焦虑,进而影响游戏的顺利开展。治疗师对儿童在游戏治疗过程中的一切行为、表现都要保密。治疗师应对游戏治疗的过程作连续记录,以观察儿童的发展变化及治疗效果,并以此作为评价的依据。

游戏治疗的成效主要与治疗师对儿童的态度有关,治疗师要无条件地尊重、理解儿童,对他们表现出极大的耐心,这是游戏治疗顺利进行的前提。让儿童进入游戏室,使他产生被许可的感觉。愿意表达他的全部感情及内心体验,这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3 观察与记录

进入治疗室之前,治疗师要观察亲子分离的状态,记录儿童的不安程度。在游戏过程中。治疗师要观察儿童是否主动接触玩具。此外。治疗师还要观察游戏过程中儿童的游戏种类及次数、儿童的语言表述是否清楚以及儿童在不同情绪状态下的不同语言表达。

记录的内容主要有十个方面:(1)儿童参加活动的兴趣、动机的强弱变化。(2)亲子分离状况。(3)游戏疗法构造。(4)儿童在活动中表现出的能力高低的变化。(5)儿童与治疗师的关系。(6)攻击性,即儿童破坏玩具的倾向性的高低。(7)治疗师对儿童活动是否有限制及儿童是否理解这些限制。(8)儿童的情感、情绪表现。(9)儿童的自我控制力和注意力。(10)儿童适当的语言表现。

四、游戏疗法在儿童心理咨询中的作用

1 游戏为儿童问题行为的早期诊断提供线索

心理治疗师和来访者主要是以语言交流来展开咨询的。然而,受儿童言语发展水平的限制。咨询师通常无法通过儿童的语言去理解儿童的行为及其对应的内在心理状态。但是通过游戏疗法.治疗师能够根据游戏场景去洞察儿童的潜意识。还可以了解儿童的能力、兴趣和特长,比如通过魔方游戏可以了解到儿童精细动作的能力和对事物反应的灵敏度,拼图游戏则能反映儿童的空间知觉能力和记忆能力等。另外,儿童的游戏在某种程度上还能反映其情绪状态,治疗师发现有些情绪失调儿童的游戏模式往往比较刻板、混乱,在游戏中常常出现偏差。

2 游戏治疗促进了儿童情绪的发展

游戏治疗可以缓解儿童的紧张情绪。儿童常常在游戏中表达自己的愉快情绪,将生活中的快乐感受表现出来,从而获得情感上的满足。儿童也可以在游戏中把不快的情绪发泄和诉说出来。游戏培养了儿童表达情绪的能力,促进了其情感的发展。在游戏治疗过程中,儿童在每一个游戏中获得的小小的成功都能令他们感到满足和欣喜,这对缓解儿童的紧张心理,改善恐惧、忧虑、害羞、冷漠、退缩、攻击等不良情绪和行为是十分有利的。

3 游戏治疗促进了儿童社会性的发展

第3篇:绘画治疗的基本原理范文

关键词: 大学生 网络道德教育 问题与对策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应用越来越普及,电脑和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工具,大学生更是成为网上最为活跃的群体。在网络背景下成长的当代中国大学生,将承担2l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重任,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将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成功。由于目前正确的网络使用规范和健康的网络文化还未发展成熟,因此,对大学生进行网络道德教育就成为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一、网络道德和网络道德素质的内涵

关于网络道德的概念,理论界有着不同的见解。综合起来,我们认为网络道德是指:在网络社会中调节网民与网民,网民与网络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对网民的网络行为起到的规范、约束和指导作用。

网络道德素质则是人们在整个网络社会活动中(包括信息的获取、使用、制造和传播等)应该具备的道德品质和文明素养,它包括网络道德行为主体(网民)的道德认识能力和思维形式、道德情感和意志特征,以及网络行为过程中的道德选择和行为能力等要素。

二、当代大学生网络道德存在的问题

(一)过度迷恋网络而使许多大学生出现身体和心理问题。

大学生正处在身心发育阶段,长时间面对电脑容易身心疲惫、生物钟混乱,严重者可诱发心血管疾病、胃肠神经官能症、紧张性头痛等病症,精力和体力透支,造成即使下网后,神经的高度兴奋也无法一下子平息,网上刺激的画面和字语还在眼前晃动,导致睡眠质量下降、食欲不振、消化功能紊乱、神经衰弱等“网络综合症”。长期上网的大学生在网上表现出兴奋、注意力集中、反映敏捷等“积极”的情绪状态,在现实的学习和生活中则出现魂不守舍、烦躁不安等情绪,出现对网络的依赖和“网络强迫症”。大学生“网恋”现象也比较普遍,而网络的虚拟性,往往导致情感的不真实、不可靠,只是想象中的海市蜃楼。

(二)网络行为不文明现象普遍存在且日益突出。

网络世界是一个虚拟的世界,网络道德规范是非强制性的,只能依靠个人的道德信念来维持,网络上的人是否遵从良好的道德规范也不易察觉和监督,这就使得大学生的道德意识弱化,责任感淡化。由此,网络不文明行为便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而日益增多。来自西南民族大学的调查显示:有86.3%的大学生看到过不文明的网络信息,93.2%的大学生遇到过网上不文明现象,比如谩骂、恐吓、散布虚假消息,30%以上的大学生曾经在网络上对别人进行过恶意攻击和散布虚假消息,即使是在学校较受欢迎的BBS,也仅有不到20%的学生认为那上面发表的个人见解很值得一看,87.3%的学生认为提倡网络道德势在必行。此外,网络行为的不文明现象已经在现实生活中得以扩展,并带来了许多消极的影响。

(三)网络剽窃现象严重,侵犯知识产权事件时有发生。

互联网是一个巨大的、开放的信息传递系统,网络信息的全球交流与分享使得网络信息丰富多彩,浩如烟海,大学生一旦进入网络就如同进入知识和信息的海洋。互联网信息产生、加工和处理的数字化极大地方便了信息的复制和抄袭,“自由、免费”的思想在大学生网民头脑中已经根深蒂固。在大学校园中,学生随意下载软件、下载网络文章是一种普遍行为,通过网络伤害他人、偷看他人文件也屡见不鲜。不少大学生曾经有一次以上把网络上的文章直接下载下来稍作变通即当作业交给老师的行为。有更值得反思的现象:部分大学生的入党申请书、思想汇报也直接从网上下载,有的文章中甚至还留有下载的地址,这种不惜违背学术道德,利用网络下载他人的研究成果的剽窃行为践踏了学术尊严,加剧了学术腐败,导致了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学术水平急剧下降。

三、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对策探讨

(一)加强“两课”教育,改革传统德育课程形式。

“两课”教育作为高校大学生必修课程之一,对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加强“两课”教育,有助于强化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意识和民族精神,使大学生在网络信息浪潮的冲击下建立自觉抵制不良思潮和外来腐朽文化的思想防线,提高对信息的识别能力和政治敏锐力。我们在加强“两课”教育的同时,也可将“两课”将作为网络道德教育的切入点,将其中的一个或多个层次的特定主题的讲授用于网络道德教育方面。如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讲道德观时可专门开设“网络道德素质与修养”专题,在探讨人际交往时,可加进“网络交往应讲究的礼节”等内容;在讲法律基础基础部分时,可增设“网络人的生存法则”专题,介绍有关网络的法律法规和网络犯罪等知识,引导大学生依法行事。在《基本原理》课中可增加有关如何认识和利用网络的内容,引导大学生透过网络现象认识网络本质。

(二)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广泛开展网络活动,形成道德教育的网上网下联动。

电脑和网络的日渐普及,特别是从目前高校的情况来看,越来越多的学生配置了电脑,有些学生还在宿舍楼里将不同寝室的电脑联网。如何因势利导,利用好学生自发建立的这些局域网,广泛开展各种网络科技活动,形成思想道德教育的网上网下联动,是我们当前所面临的新课题。我们应充分利用好这一资源,挖掘网络正面引导的教育和教化功能,依靠学生的主动参与,成立各种“工作室”,定期邀请有关专家、学者通过教育网站的各种平台与学生进行交流,进行网上思想道德教育。同时我们可以举办各种形式的校园网络文化活动,如:网络文学作品大赛、软件编程大赛、校园DV视频展播、网页制作和电脑绘画大赛等,引导学生广泛地参与。我们要充分利用网上资源优势,形成网上网下联动的局面。

(三)规范网络道德,促进网上自律和他律的有机结合。

加强对网站的管理和对大学生的网德教育,促进网上自律和他律的有机结合。我们要加大网络监控力量,清除网上垃圾,规范网上行为,为大学生提供―个良好的网上活动空间。为了广泛开展网络安全教育,保证网络健康、有序运行,促进大学生健康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和各项工作的顺利运行,我们要制定相应的“网络管理办法”,规范网上秩序,严肃网络法纪,并制定相应的处罚办法。这样才能促进大学生网民网上自律和他律的有机结合,达到在思想道德领域中进行网络教育的预期效果。我们还应该通过多种方式方法对大学生进行网络道德的宣传教育,规范他们的网上言行,培养他们的健全人格和高尚情操,努力增强大学生上网的法律意识、责任意识、政治意识、自律意识和安全意识,使之自觉地遵守网络道德,规范网络行为。

(四)开展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塑造大学生健康的网络道德人格。

网络时代,大学生中出现了各种症状的“网络心理障碍”,有的大学生无节制地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和金钱在互联网上漫游、聊天、游戏,耽误学习,损害身体,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心理异常,包括人格障碍、交感神经功能部分紊乱,其表现为上网成瘾、情绪低落、睡眠障碍、生物钟紊乱、食欲下降、体重减轻、思维迟缓、社交活动减少等。我们应对已出现不同程度“网络心理障碍”的学生应及时做好咨询、调适和治疗工作。同时,学校可以建立心理健康网站开展网上心理普查、在线咨询,通过QQ、MSN、BBS、E-mail等对大学生进行实时或及时的支持和指导,从而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大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进而促使大学生形成健康的网络人格。

参考文献:

[1]白雪峰.网络环境下的人文素质教育[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5,(1).

[2]詹秀菊,刘秀峰.论网络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西北医学教育,2006,(2).

[3]杨万江.网络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理论探讨,2002,(6).